KR1d0087 五禮通考-清-泰蕙田 (master)


[212-1a]
欽定四庫全書
 五禮通考卷二百二
           刑部尚書秦蕙田撰
 嘉禮七十五
   體國經野
書禹貢海岱及淮惟徐州
 錐指傳曰東至海北至岱南及淮渭案地理志桐栢
 大復山在南陽平氏縣東南淮水所出東南至淮陵
[212-1b]
 入海陵當作隂/字之誤也過郡四行三千二百四十里徐西不
 言所至然爾雅云濟東曰徐州則知其西亦距濟海
 自江南山陽縣東折而西北為淮水入海之口其北
 岸則安東縣也是為徐域海自縣東而北歴海州東
 中有鬱林山亦名鬱州北齊置東海縣元和志云本/漢贑榆縣地俗謂之鬱洲亦謂之田横
 島/又北歴贑榆縣東又東北歴山東日照縣東又東
 北歴諸城縣東至琅邪臺過此則為青域矣 徐北
 至岱岱之西南為東平其南為泰安所謂汶陽之田者
[212-2a]
 也東南為萊蕪新泰沂州莒州諸城皆以長城故阯與青分
 界 淮水今自鳯陽府夀州界州在/淮南東流經懐逺五河
 泗州南又東北經淮安府清河縣南與黄河合又東經安
 東縣南而東北入於海中流與揚分界故曰南及淮
 也 岱濟之間與兖分界葢在東平汶上鉅野之西
 濟淮之間與豫分界葢在金鄉碭山宿州懐逺之西
淮沂其乂
 錐指正義曰地理志云沂水出泰山葢縣臨樂子山
[212-2b]
 南至下邳入泗過郡五行六百里淮出桐栢山發源
 逺矣於此州言之者淮水至此而大為害尤甚喜得
 其治故於此記之渭案桐栢山在南陽平氏縣東南
 其故城在今南陽府桐栢縣西北四十里葢縣故城
 在今青州府沂水縣西北
 地理今釋沂水出今山東青州府沂水縣西北一百
 七十里雕崖山接蒙隂縣界南流至江南淮安府宿
 遷縣北滙為駱馬湖又南入運河
[212-3a]
 胡氏渭曰蔡傳引曽氏曰徐州水以沂名者非一酈
 道元謂水出尼邱山西北徑魯之雩門亦謂之沂水
 水出太山武陽之冠石山亦謂之沂水而沂水之大
 則出於泰山也案水經注出尼邱之沂水流經魯縣
 故城南北對稷門稷門一名髙門亦曰雩門水即曽
 㸃所浴也西入泗水與經文之沂無涉水經注有小
 沂水者三曽僅舉其一沂水出泰山郡之葢縣今但
 云出於泰山非也疑脱葢縣二字
[212-3b]
䝉羽其藝
 錐指正義曰地理志云䝉山在泰山䝉隂縣西南羽
 山在東海祝其縣南渭案今山東青州府䝉隂縣南
 有䝉隂故城江南淮安府贑榆縣南有祝其故城皆
 漢縣也
 胡氏渭曰䝉山在今䝉隂縣南四十里西南接費縣
 界詩魯頌奄有龜䝉論語季氏將伐顓臾孔子曰昔
 者先王以為東䝉主邢昺疏云山在魯東故曰東䝉
[212-4a]
 也漢志蒙隂縣有蒙山祠顓臾國在山下後魏志新
 泰縣有蒙山宋省蒙隂後魏以/其地改置新泰縣劉芳徐州記蒙山髙
 四十里長六十九里西北接新泰縣界元和志蒙山
 在新泰縣東八十八里費縣西北八十里東蒙山在
 費縣西北七十五里是謂蒙與東蒙為二山也齊乗
 曰龜山在今費縣西北七十里蒙山在龜山東二山
 連屬長八十里禹貢之蒙羽論語之東蒙正此蒙山
 也後人惑於東蒙之説遂誤以龜山當蒙山蒙山為
[212-4b]
 東蒙而隠没龜山之本名故今定正之邑人公鼐論
 曰蒙髙峯數處俗以在東者為東蒙中央者為雲蒙
 在西者龜蒙其實一山龜山自在新泰其北有沃壤
 所謂龜隂之田亦非即龜蒙峰也參之以邢疏東蒙
 即蒙山非有二山明矣 漢志祝其縣南有羽山杜
 預左傳注亦云在祝其縣西南縣之故城在今贑榆
 縣界而隋志朐山縣有羽山元和志云羽山在朐山
 縣西北一百里又云在臨沂縣東南一百十里與朐
[212-5a]
 山縣分界朐山今海州臨沂今沂州也近志郯城縣
 東北亦有羽山接贑榆界齊乗云羽山舊在朐山縣
 東北九十里今屬沂州在東南一百二十里時郯城
 未復故在州境也諸説不同要之此山在沂州之東
 南海州之西北贑榆之西南郯城之東北實跨四州
 縣之境也明一統志云在贑榆縣西北八十里則誤
 矣説者皆以此山為舜殛鯀處山下有羽潭即左傳
 所云其神化為黄熊入于羽淵者也愚謂此地太近
[212-5b]
 非荒服放流之宅孔安國舜典傳云羽山東裔在海
 中今登州府蓬萊縣有羽山寰宇記云在縣東十五
 里即殛鯀處有鯀城在縣南六十里以近殛鯀之地
 而名此與孔傳謂在海中者合當從之齊乗九目山
 東北二十里有龍山又北即羽山蓬萊新志云在縣
 東南三十里禹貢之羽在徐域舜典之羽在青域不
 可以無辨
    蕙田案此辨蒙羽二山是
[212-6a]
大野既豬東原底平
 錐指傳曰大野澤名正義曰地理志大野澤在山陽
 鉅野縣北東原即今之東平郡蔡氏曰東原在徐之
 西北而謂之東者以在濟東故也漢東平國景帝亦
 名濟東國益知大野東原所以志濟也渭案今山東
 兖州府鉅野縣西有鉅野故城何承天曰鉅野湖澤
 廣大南通洙泗北連清濟舊縣故城正在澤中是也
 漢東平國治無鹽縣其故城在今東平州東 周禮
[212-6b]
 兖州澤藪曰大野夏元肅云大野在徐之西兖之東
 周無徐州故以屬兖爾雅十藪魯有大野左傳哀十
 四年西狩于大野獲麟杜注云在髙平鉅野縣東北
 大澤是也秦漢之際稱鉅野澤史記彭越漁於鉅野
 澤中後又稱巨澤水經注濟水東北出巨澤是皆大
 野矣元和志云大野澤在鉅野縣東五里南北三百
 里東西百餘里近志云鉅野澤在縣城北案鉅野故
 城在今縣西而何承天云舊縣故城皆在澤中則澤
[212-7a]
 必不起自今縣之東北可知也葢此地屢遭河患漢
 元光三年河決濮陽瓠子注鉅野通淮泗後二十餘
 年始塞自是之後五代晉開運初宋咸平三年天禧
 三年熈寜十年金明昌五年河皆決入鉅野溢於淮
 泗或由北清河入海自漢以來衝決填淤凡四五度
 髙下易形久已非禹迹之舊逮元至正四年河又決
 入此地鉅野嘉祥汶上任城等縣皆罹水患及河南
 徙澤遂涸為平陸而畔岸不可復識矣
[212-7b]
 又曰吴氏澄曰大野澤俗稱梁山濼于欽齊乗亦云
 澤即梁山泊也梁山在夀張縣東南七十里東平州
 西南五十里東接汶上縣界汶水西南流與濟水㑹
 於山之東北迴合而成濼志云大野澤之下流也水
 常滙於此金時河益南徙梁山濼漸淤
羽畎夏翟嶧陽孤桐
 錐指傳曰嶧山之陽正義曰地理志云東海下邳縣
 西有葛嶧山即此山也渭案後漢郡國志下邳東海
[212-8a]
 縣有葛嶧山本嶧陽山劉昭補注云山出名桐伏滔
 北征記曰今槃根往往而存山在今淮安之邳州西
 北六里 林少頴云嶧山即詩所謂保有鳬繹非也
 渭案漢志東海下邳縣葛嶧山在西古文以為嶧陽
 魯國騶縣故邾國嶧山在北嶧繹古字通今兖州府
 鄒縣東南有嶧山一名邾繹亦曰鄒嶧此皆鳬繹之
 繹左傳邾文公卜遷于繹史記秦始皇刻石頌功徳
 者也水經注泗水歴下邳縣逕葛嶧山東即奚仲所
[212-8b]
 遷之邳繹元和志謂之嶧陽山邳州新志云俗名距
 山以其與沂水相距也此乃禹貢之嶧陽漢志極其
 分明林氏混而一之大謬蔡傳主葛嶧而黄文叔以
 為在鄒縣非唯不見北征記語亦不知有地理志矣
泗濵浮磬
 錐指泗濵先儒但云泗水之涯而不言在何縣水經
 注泗水自彭城又東南過吕縣南水上有石梁焉故
 曰吕梁晉太康地記曰水出磬石書所謂泗濵浮磬
[212-9a]
 者也括地志亦云泗水至彭城吕梁出磬石今徐州
 東南六十里有吕梁洪髙誘淮南子注云吕梁在彭
 城吕縣石生水中禹決而通之葢即磬石之所出也
 金元以來泗殫為河明嘉靖中惡其石破害運船鑿
 之使平而浮磬愈不可問矣
淮夷蠙珠暨魚
 胡氏渭曰淮南北近海之地皆為淮夷書序曰武王
 崩三監及淮夷叛又曰成王東伐淮夷遂踐奄費誓
[212-9b]
 曰徂兹淮夷徐戎並興詩序宣王命召公平淮夷常
 武曰率彼淮浦省此徐土又曰截彼淮浦王師之所
 魯頌曰奄有龜蒙遂荒大東至于海邦淮夷來同左
 傳僖十三年淮夷病杞此皆淮北之夷在徐州之域
 者也江漢之詩曰江漢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遊淮
 夷來求春秋昭公四年楚子召諸侯及淮夷㑹于申
 此皆淮南之夷在揚州之域者也經所稱淮夷乃淮
 北之夷漢臨淮郡有淮浦縣今為安東縣屬淮安府
[212-10a]
 淮水從此入海即詩所謂淮浦矣淮夷葢在東方荒
 服之内故亦謂之東夷今淮揚二府近海皆是也
浮于淮泗達于河
 錐指金氏曰達于河古文尚書作達于菏説文引書
 亦作菏今俗本誤作河耳菏澤與濟水相通而泗水
 上可以通菏下可以通淮徐州浮淮入泗自泗達菏
 也青州書達于濟則達河可知故徐州書達于菏則
 達濟可知渭案菏謂菏澤在今兖州府定陶縣東北
[212-10b]
 説文菏字下云禹貢浮于淮泗達于菏从水苛聲徐
 鉉音古俄切𨽻从艸作菏俗遂訛為荷又訛為河也
 許慎時經猶作菏而史記漢書並作河葢後人傳寫
 之誤濟水豬為菏澤此經蒙青之文曰達于菏則由
 濟入漯可知矣 以今輿地言之泗水出泗水縣歴
 曲阜滋陽濟寜鄒縣魚臺滕縣並屬山東/兖州府沛縣徐州
 沛縣屬徐/州𨽻江南邳州宿遷桃源至清河縣入淮並屬淮/安府
 禹迹也今其故道自徐城以南悉為黄河所占而淮
[212-11a]
 不得擅㑹泗之名矣
 胡氏渭曰徐州有古大庭少皥之墟左傳梓慎登大/庭氏之庫注云
 大庭古國名在魯城内或曰大庭即炎帝/也劉楨魯都賦云戢武器于有炎之庫有緡大彭
 奄邳之封皆在焉春秋時可考者魯滕茅薛徐邾莒
 蕭郯遂任宿須句顓臾鄫鄅陽鄣郳後為/小邾向極牟鑄
 鄟邿偪陽根牟鍾吾甲父凡二十九國戰國時屬魯
 而宋齊楚亦兼得其地秦并天下置泗水琅邪西境/是
 薛郡漢改置東海郡復以其地為徐州領郡/國四後漢魏
[212-11b]
 晉並因之魏晉領/郡國七唐為河南道之彭城徐/州臨淮泗/
 郡兖/東海海/琅邪沂/等郡案以上通典所列唯魯郡
 乾封萊蕪之北境當往屬青其當來屬者兖域東平
 之須昌鉅野宿城及夀張之東境濟陽平隂之南境
 青域髙宻之莒縣及諸城之南境是也以今輿地言
 之江南徐州及鳳陽府之懐逺五河虹縣泗州宿州
 靈璧淮安府之桃源清河安東邳州宿遷睢寜海州
 贑榆山東兖州府則滋陽曲阜寜陽鄒縣泗水滕縣
[212-12a]
 嶧縣金鄉魚臺濟寜嘉祥鉅野東平汶上沂州郯城
 費縣及平隂之南境濟南府則新泰及泰安萊蕪之
 南境青州府則蒙隂沂水莒州日照及諸城之南境
 皆古徐州域也
淮海惟揚州
 錐指傳曰北據淮南距海渭案海岸雖自東北迤西
 南而經云東漸于海則青徐揚之海皆主東言可知
 也傳於青兼言北既為失之而於揚專言南則失之
[212-12b]
 愈甚通典曰揚州北距淮東南距海舊曰南距海今
 改為東南自晉以後歴代史皆云五嶺之南至于海
 並是揚州之地案禹貢物産貢賦職方山藪川浸皆
 不及五嶺之外且荆州南境至衡山之陽若五嶺之
 南在九州封域則以隣接宜屬荆州豈有捨荆而屬
 揚此近史之誤也杜氏此言良是改南為東南視傳
 為優其所距者即秦漢南海郡之揭陽縣唐潮陽郡
 今潮州府是也南海郡治番禺其極東界為揭陽縣
[212-13a]
 王莽改縣曰南海亭葢至此始為南海而揭陽以北
 猶為東海故知揚州之海經亦主東言也 淮水自
 今河南汝寜府息縣南東流經光山縣北是為揚域
 又東經光州北又東經固始縣北又東北經江南鳳
 陽府頴州北又東經霍邱縣北頴上縣南又東經夀
 州北與豫分界又東北經五河縣東南又東經泗州
 南盱眙縣北又東北經淮安府清河縣南又東經山
 陽縣北又東經安東縣南而東北注于海與徐分界
[212-13b]
  海自山陽縣東北折而東南歴鹽城興化如臯縣
 東又南至通州東為江水入海之口其南岸則太倉
 州也自州東又東南歴上海縣金山衞東又南歴浙
 江鎮海象山縣折而西歴寜海縣東又西南歴黄巖
 太平樂清瑞安平陽縣東又南歴福建福寜州東又
 西南歴羅源連江長樂福清縣東又西南歴莆田惠
 安同安縣南又西南歴海澄漳浦詔安縣東南又西
 歴廣東澄海縣南又西至潮陽縣南揚州之海於斯
[212-14a]
 極矣昔周宣王命召公平淮夷帥師自江漢循流而
 下故其詩曰江漢浮浮武夫滔滔又曰于疆于理至
 于南海淮夷淮南之夷南海即揚東南所距之海韓
 退之南海神廟碑云廣州治東南海道八十里扶胥
 之口黄木之灣此番禺之海也潮州刺史謝上表云
 州南近界漲海連天此揭陽之海也詩所謂至於南
 海者亦至揭陽而止耳豈必踰嶺以至番禺哉左傳
 僖四年楚子使屈完言於齊侯曰君處北海寡人處
[212-14b]
 南海注云楚界猶未至南海因齊處北海遂稱所近
 葢夸大之辭其襄十三年子嚢述共王之徳曰撫有
 蠻夷奄征南海征與處不同葢楚至悼王時吴起為
 楚南收揚越楚地始踰嶺而瀕南海共王則征之而
 已此却非夸大之辭 揚之南界經無可見據通典
 以潮陽𨽻古揚州葢自江西大庾嶺東南羣山緜亘
 以達于廣東潮州府之揭陽即揚之南界也大庾嶺
 在南安府大庾縣南八十里縣本漢豫章/郡南壄縣地南接廣東
[212-15a]
 南雄府保昌縣界縣亦南/壄縣地水經注以為五嶺之最東
 亦名東嶠漢書謂之塞上南越相吕嘉破漢將軍韓
 千秋于石門送漢節至于塞上即此地也後漢志名
 臺領山唐以後又稱梅嶺其西為聶都山贛水所出
 與湖廣郴州宜章縣接界裴淵廣州記曰五嶺大庾
 始安臨賀桂陽揭陽也此與水經注小異桂陽即騎
 田而無都龎有揭陽顔師古云嶺者西自衡山之南
 東窮于海一山之限耳而别標名則有五葢依裴氏
[212-15b]
 五嶺訖揭陽揭陽山一名揭嶺在今揭陽縣西北百
 五十里南北二支直抵惠州府興寜海豐二縣界山
 南揭陽故城漢縣也今西自越城騎田萌渚陂陁相
 屬直趨大庾嶺又循脊而下東包揭陽屬之海堧與
 江西福建分險唐一行所謂南戒山河至衡陽東循
 嶺徼達東甌閩中以限蠻夷者是也 揚之西界經
 亦無可見今據通典所𨽻郡縣約略言之葢自河南
 光山縣與豫分界其南為湖廣之羅田蘄水蘄州廣
[212-16a]
 濟踰江而南則為江西之瑞昌又西南為武寜寜州
 萬載萍鄉永新永寜又東南為龍泉崇義大庾皆與
 荆分界處也
彭蠡既豬陽鳥攸居
 錐指傳曰彭蠡澤名吴氏曰彭蠡澤跨豫章鄱陽之
 境廣數百里受歙信饒撫之水及洪東境之水豬名
 鄱陽湖流出名揚瀾左蠡䖍吉袁筠之水及洪西境
 之水皆㑹過南康至湖口縣入江渭案地理志豫章
[212-16b]
 彭澤縣西有彭蠡澤今江西湖口彭澤都昌三縣皆
 漢彭澤縣地湖口彭澤屬九江府都昌屬南康府吕
 覽云禹為彭澤之障乾東土謂斯役也 彭蠡澤後
 稱彭蠡湖在今江西南昌府城東北一百五十里饒
 州府城西四十里南康府城東五里九江府城東南
 九十里周迴四百五十里浸四郡之境亦曰鄱陽湖
 以中有鄱陽山而名俗因號在都昌者為東鄱湖在
 南昌者為西鄱湖湖又隨地而異名其在星子縣東
[212-17a]
 南接南昌界者曰宫亭湖水經注云廬山南嶺下有
 神廟號曰宫亭廟故彭湖亦有宫亭之稱湖有落星
 石周迴百餘步髙五丈其在都昌縣西南者曰揚瀾
 湖又北曰左里湖通典云地在章江之左因名元和
 志云揚瀾湖北曰左里一作左蠡今縣西南九十里
 有左里城是也其在餘干縣西北者曰擔石湖通典
 云鄱陽郡西百七十里至擔石湖是也輿程記云自
 湖口縣入彭蠡湖經大孤山至南康府百二十里又
[212-17b]
 二百五十里至南昌府自縣而東南渡湖抵饒州凡
 三百七十里鄱陽山本名力士山亦名石印山東南
 去鄱陽縣百五十里漢為歴陵縣地湖中又有康郎
 山在餘干縣北八十里為風帆之表幟大孤山在九
 江府徳化縣東南四十里與南康分界水經注云有
 孤石界立湖中周迴一里竦立百丈矗然髙峻特為
 瓌異疑謂此山唐顧況詩大孤山盡小孤出葢彭澤
 縣之小孤山與此遥相望也 鄱蠡所受有九水劉
[212-18a]
 歆云湖漢等九水入彭蠡是也或曰十川酈道元云
 贛水總納十川漢志豫章郡贛縣下云豫章水出西
 南北入大江雩都縣下云湖漢水東至彭蠡入江又
 有鄱水餘水脩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廬水皆入湖
 漢水湖漢水與豫章水源異而流同彭水即豫章水
 之上源非有二水是湖漢豫章與鄱餘脩盱蜀南廬
 為九水也水經注則湖漢豫章總謂之贛水出豫章
 南野縣西一名豫章水以今輿地言之贛水自湖廣
[212-18b]
 郴州宜章縣流入江西崇義縣界歴上猶南康贛縣
 萬安泰和廬陵吉水永豐峽江新淦清江豐城至南
 昌入彭蠡湖又北歴星子都昌徳化湖口注于大江
 春夏時彭蠡浩蕩無涯霜降水涸則贛川如帶而已
 此水自昔有南江之稱鄭康成説三江云右㑹彭蠡
 為南江南史王僧辯傳陳霸先自嶺南起兵討侯景
 出南江行至湓口胡三省云贛水謂之南江唐張九
 齡都督洪州有望南江入始興郡路詩
[212-19a]
三江既入震澤底定
 錐指正義曰地理志云㑹稽吴縣故周泰伯所封國
 也具區在西古文以為震澤蘇氏曰豫章江入彭蠡
 而東至海為南江岷江江之經流㑹彭蠡以入海為
 中江漢自北入江㑹彭蠡為北江三江入海則吴越
 始有可宅之土而水所鍾者獨震澤而已曽氏曰具
 區之水多震而難定故謂之震澤震即三川震之震
 若今湖翻底定者言底于定而不震蕩也易氏曰三
[212-19b]
 江自入于海不通震澤而經何以言震澤底定葢江
 湖在今日雖無相通之勢而當時洪水實有横流之
 理想其際震澤與江水莽為一壑自大禹疏導而三
 江入海震澤乃底於定自然之勢也見王天與/尚書纂傳渭案
 蘇氏三江之説人或疑之及閲徐堅初學記引鄭康
 成書注以證三江曰左合漢為北江右㑹彭蠡為南
 江岷江居其中則為中江故書稱東為中江者明岷
 江至彭蠡與南北合始得稱中也始知蘇氏所説東
[212-20a]
 漢時固已有之馬中錫云斯言也百世以俟聖人可
 也
 地理今釋三江孔安國班固鄭康成韋昭桑欽郭璞
 顧夷諸説不一惟鄭康成曰左合漢為北江右合彭
 蠡為南江岷江居其中則為中江故書稱東為中江
 者明岷江至彭蠡并與南北合始得稱中也融洽前
 後經文確不可易宋蘇軾實宗其説蔡傳專主庾仲
 初吴都賦注以松江婁江東江為三江力排蘇説且
[212-20b]
 曰大江合漢與彭蠡之後又千餘里而入海不復可
 指為三不知三江云者因上流有中江北江南江而
 言之非截然指為三也蔡傳又云禹貢無施勞者雖
 大亦略揚州大江無俟濬治故在不書不知禹貢所
 紀成功而施功即在其中當洪水汜濫之後大江自
 彭蠡以東至入海處其間豈無泥沙壅塞謂之無施
 勞可乎況管子荀子淮南子皆云禹疏三江可證也
 胡氏渭曰禹貢三江之不明誤自班固始漢志㑹稽
[212-21a]
 吴縣下云南江在南東入海毗陵縣下云北江在北
 東入海今本漢書脱上一北字此據/宋本増入後漢志亦云北江丹陽蕪湖縣下
 云中江出西南東至陽羨入海皆揚州川也葢北江
 為經流至江都入海中江由吴松入海南江合浙江
 入海皆北江之枝瀆也導水明言漢自彭蠡東為北
 江江自彭蠡東為中江誠如班氏所言則蕪湖之中
 江何以知為江水之所分毗陵之北江何以定為漢
 水之所獨乎以此當禹貢三江之二雖愚者亦知其
[212-21b]
 非矣 職方氏荆州曰其川江漢揚州曰其川三江
 此正與禹貢同葢荆州未㑹彭蠡故但稱江漢及至
 揚州則江漢與彭蠡參㑹故有三江之目二經若合
 符節或因職方與五湖連舉又班志以蕪湖之中江
 吴縣之南江為揚州川遂以三江口當之大非 三
 江孔穎達主班固陸徳明兼舉韋昭顧夷而無所專
 主蔡沈主庾仲初歸有光主郭璞今有要言不煩可
 以折聚訟之紛紛者富順熊過云黄帝正名百物未
[212-22a]
 嘗假借後世乃通之耳竊謂禹主名山川亦然南方
 流水通呼為江北方流水通呼為河故傳記多隨俗
 之稱而禹貢無所假借唯水之出自河者衆不可勝
 名則總其數而謂之河九河是也衆水之㑹而入於
 江者混為一川大小相敵則亦總其數而謂之江三
 江九江是也然漯亦河之别而不名河江之别曰沱
 漢之别曰潛則其名有所不輕與矣而況松江為震
 澤之下流錢唐浦陽之出自浙東者哉夫江河者百
[212-22b]
 川之宗也非江而被以江名是猶吴楚僣王春秋之
 所誅絶也禹貢職方豈有是與總之三江紀其合不
 紀其分苟以派别者當之則必與導水之義有礙故
 或以為錯誤或以為衍文而聖經亦不足信矣諸説
 唯蘇軾同鄭康成為無病以其非異派也先儒曽&KR0776
 程珌易袚夏僎程大昌黄度陳普王充耘皆主蘇説
 近世蔡傳單行而鄭曉周洪謨馬中錫邵寳張吉章
 潢郝敬袁黄亦以蘇説為是此心此理之同終不容
[212-23a]
 冺也
    觀承案三江既入句當另為一條三江者以
    經証經當是北江中江九江耳禹貢諸水俱
    不稱江惟此三水獨有江名故至揚入海雖
    合流已久而尚别之為三所以存其源也舊
    惟連震澤底定為節故蔡氏泥之而取庾仲
    初婁江東江松江俱震澤下流之三水以解
    三江耳不知禹貢䂓一州全勢以立文非專
[212-23b]
    作蘇州一郡志也故當逐句讀斷則先曰彭
    蠡既豬而揚州西偏之水寜矣次曰三江既
    入而揚州北偏之水順矣乃曰震澤底定而
    揚州東偏之水亦平矣三方循軌而其南浙
    江諸水則地偏勢急而本無水患而揚州全
    局不了然在目也耶似此説為長也
 孔傳云震澤吴南太湖名山海經浮玉之山北望具
 區注云太湖也爾雅十藪吴越之間曰具區注云具
[212-24a]
 區今吴縣西南太湖即震澤也今案周禮揚州澤藪
 曰具區班固以為即震澤葢澤自吴西南境東出為
 松江一名笠澤在今吴江縣界北去吴五十里水經
 注云笠澤在吴南松江左右國語越伐吴吴禦之笠
 澤越軍江北吴軍江南者是也孔郭指此為太湖則
 誤矣越絶書曰太湖周三萬六千頃水經注引韋昭
 曰方圓五百里盧熊蘇州府志引顔真卿石柱記曰
 四萬八千頃王鏊姑蘇志曰東西二百餘里南北一
[212-24b]
 百二十里占蘇湖常三州今案蘇之吴吴江湖之烏
 程長興常之宜興武進無錫此七縣者皆瀕太湖楊
 脩五湖賦云頭首無錫足蹄松江負烏程於背上懐
 大吴以當胸數言可作圖經也湖中有七十二山其
 最著者曰包山夫椒山胥母山大雷山小雷山三山
 其上源西北有宣歙金陵九陽江之水由常州之百
 瀆以下西南有苕霅諸水由湖州之七十二漊以入
 焉其下流為松江江水東北流岐分為三江口史記
[212-25a]
 正義云震澤在蘇州西南四十五里三江者在蘇州
 東南三十里名三江口一江西南上七十里至太湖
 名曰松江古笠澤江一江東南上七十里至白蜆湖
 名曰上江亦曰東江一江東北下三百餘里入海名
 曰下江亦曰婁江於其分處號曰三江口松江東歴
 夏駕浦又東為青龍江至南蹌浦口入海而太湖枝
 津則有崑山之劉家河常熟之白茆港兩縣境中又
 有三十六浦在常熟者二十四水入揚子江在崑山
[212-25b]
 者十二水入于海皆所以決壅滯而防泛濫使民田
 無漂没之憂者也今東垻堅固宣歙金陵九陽江之
 水雖不入太湖而東江久已淤塞松江日漸淺隘諸
 港浦亦多陻廢湖水不能速達于海事與禹時不同
 此籌水利者所以汲汲於下流之疏濬與 周禮揚
 州浸曰五湖據國語史記吴越春秋則即是太湖東
 通松江南通霅溪西通荆溪北通滆湖東連韭溪吴/郡
 俗圖經云/在嘉興凡有五道故名五湖韋昭曰五湖者胥湖
[212-26a]
 蠡湖洮湖滆湖就太湖而五實一湖也前説較長張
 勃酈道元張守節陸龜蒙李宗諤諸家之説雖名稱
 各殊道里互别然皆在太湖上下二三百里之間唯
 李善以洞庭彭蠡震澤巢湖鑑湖司馬貞以具區洮
 滆彭蠡青草為五湖夫洞庭青草在荆域而以為五
 湖之一則顯與職方相背矣不可從韓非子謂洞庭/為五湖猶言五
 渚耳此洞庭自為五/湖與揚之五湖無涉 具區五湖明是兩處而孔傳
 謂太湖名震澤正義為之辭曰餘州浸藪各異而揚
[212-26b]
 州浸藪同處論其水謂之浸指其澤謂之藪此説非
 也葉少藴云凡言藪者皆人所資以為利故曰藪以
 富得民而浸則但水之所鍾也揚州之藪為震澤今
 平望八赤震澤之間平望鎮在吴江南四十五里八/赤市在縣南二十里震澤鎮在
 縣西南八/十五里水瀰漫而極淺其蒲魚蓮芡之利人所資
 者甚廣亦或可隄而為田與太湖異所以謂之澤藪
 然積潦暴至無以洩之則隘而為害所以謂之震澤
 黄子鴻申其義曰今土人自包山以西謂之西太湖
[212-27a]
 水始淵深自莫釐武山以東謂之南湖水極灘淺葢
 即古之震澤止以上流相通後人遂混謂之太湖誤
 矣渭案此辨周官之藪浸極明晰葢自莫釐武山以
 東至平望八赤之間松江左右笠澤之地皆古具區
 禹貢謂之震澤者也鄭茝畦曰烏程有震澤上下二/鄉今南潯上林軋村濵湖一帶
 數十里皆是亦即古具區禹貢所謂震澤者也故顔/魯公作石柱記其辭甚簡必以震澤太湖兩處見之
 禹貢長箋朱氏長孺曰案職方具區即禹貢震澤孔
 氏書傳鄭氏周禮注所云在吴南者是也但以為即
[212-27b]
 五湖則未然職方氏諸州皆有澤藪不應揚州水國
 反獨無之而與浸同處孔鄭所云吴南者漢吴縣治
 之南也吴縣治之南為今吴江至嘉興一帶禹時懐
 襄未平三吴一壑具區當於其地求之若五湖即今
 太湖自環吴縣境之西北豈可合之為一哉具區之
 源當與太湖俱來苕霅而水草所鍾淺而易溢太湖
 水西來汜濫則澤水奔騰震澤自底定之後始可陂
 障沮洳數十百里民仰其利故爾雅謂之藪職方謂
[212-28a]
 之澤藪而五湖則别之曰浸迨乎日久填淤生殖漸
 繁遂成沃壤漢後諸儒求其地而不得遂合五湖而
 一之正義又曲為之説豈知三代以前固有澤浸不
 同者哉
    蕙田案黄氏朱氏胡氏具區震澤之辨確不
    可易
島夷卉服
 錐指蘇氏曰島夷績草木為服如今吉貝木棉之類
[212-28b]
 渭案地理志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又㑹稽
 海州有東鯷人分為二十餘國皆以嵗時來獻見葢
 即此之島夷已
    觀承案卉即花也乃木棉之正名後人知自
    六朝時傳種中土故所在多有不知禹時島
    夷已製以為服故特别之曰卉服而取其木
    棉之精者為織貝以入於貢篚也
 胡氏渭曰揚州有古汪芒氏之封春秋時可考者蓼
[212-29a]
 六越楚東境/是吴蔣弦黄舒宗巢舒庸舒鳩英桐鍾離
 濮左傳昭元年吴濮有釁杜註云吴/在東濮在南今建寜郡南有濮夷凡十七國戰國
 時初屬越後楚滅越而有其地秦并天下置九江鄣
 郡㑹稽閩中南海東境今潮/陽郡是漢復置揚州領郡/國七後漢
 魏晉並因之晉領郡國/二十二唐為淮南道之廣陵揚/州淮隂
 楚/鍾離濠/夀春夀/永陽滁/歴陽和/廬江廬/同安舒/
 春蘄/弋陽光/等郡江南東道之丹陽潤/晉陵常/吴郡
 蘇/吴興湖/餘杭杭/新定睦/新安歙/㑹稽越/餘姚明/
[212-29b]
 海台/縉雲處/永嘉温/東陽婺/信安衢/建安建/長樂福/
 清源泉/漳浦漳/臨汀汀/潮陽潮/等郡江南西道之豫
 章洪/鄱陽饒/潯陽江/臨川撫/廬陵吉/宜春袁/南康䖍/
 等郡案以上通典所列無可更定者以今輿地言之
 浙江江西福建皆是江南則江寜揚州廬州安慶池
 州太平寜國徽州鎮江常州蘇州松江十二府滁和
 廣徳三州其鳳陽府則鳳陽臨淮定逺夀州霍邱盱
 眙天長淮安府則山陽鹽城河南則汝寜府之光州
[212-30a]
 光山固始湖廣則黄州府之羅田蘄水蘄州廣濟黄
 梅廣東則潮州府皆古揚州域也
荆及衡陽惟荆州
 錐指傳曰北據荆山南及衡山之陽正義曰以衡之
 南無復有名山大川可以為記故言陽見其境過山
 南也渭案地理志禹貢南條荆山在南郡臨沮縣東
 北衡山在長沙國湘南縣東南今湖廣襄陽府南漳
 縣有荆山本漢臨沮地衡州府衡山縣有衡山本漢
[212-30b]
 湘南地也 荆之北界判自南漳縣之荆山山在縣
 西北八十里漳水所出其西為逺安興山北與梁接
 界荆山之西百餘里為景山水經沮水出漢中房陵
 縣注云出沮陽縣西北景山即荆山首也故淮南子
 曰沮出荆山元和志云沮水出房州永清縣西南景
 山永清本漢房陵縣地也縣南一百一十三里有建
 鼔馬騣二山並髙峻又竹山縣西南三十五里有白
 馬塞山孟達歎為金城千里葢皆景山之餘脈矣南
[212-31a]
 漳以東為荆門鍾祥京山元和志大洪山在京山縣/西北二百里孤秀為衆山
 之/傑及隨州之南境廢光化縣地光化故城在今隨州/東南三十餘里唐隨
 州管縣四通典云唯光/化為荆域餘皆屬豫又東為應山縣縣北有義陽
 三闗一曰平靖闗一曰黄峴闗一曰武陽闗即古之
 大隧直轅㝠阨也左傳定四年吴伐楚自淮涉漢楚/左司馬戌請還塞大隧直轅㝠阨
 自後擊之大隧即武陽直轅即黄峴㝠阨即平靖也/三闗又總名曰城口楚史皇所謂塞城口而入也㝠
 亦作黽又作/鄳皆讀若盲又東為黄安縣有大活闗白沙闗又東
 為麻城縣有穆陵闗隂山闗諸闗依山為阻與荆山
[212-31b]
 東西凖望相直皆荆豫接界處 荆之南界越衡山
 之陽大抵及嶺而止史記曰秦有五嶺之戍晉地理
 志曰自北徂南入越之道必由嶺嶠時有五處故曰
 五嶺據水經注五嶺大庾最東為第一嶺在揚域餘
 皆屬荆第二騎田嶺在郴州南即黄岑山亦名黄箱/山今謂之臘嶺郴水
 所出髙千餘大南接廣東陽/山縣界北寒南燠氣候頓殊第三都龎嶺在衡州府
 藍山縣南亦稱都龎嶠即黄檗山龎音龍水經注作/部龍南接廣東連州界鄧徳明謂都龎在
 九真/大謬第四萌渚嶺在永州府江華縣南亦稱萌渚嶠/即古臨賀嶺
[212-32a]
 又名白芒嶺今名桂嶺髙三千餘丈/南接廣西平樂府賀富川二縣界第五越城嶺在
 桂林府興安縣北五嶺之最西嶺也亦稱越城嶠/又名始安嶠
 北一百三十里接寳慶府城步縣界經曰衡陽未知
 所極然酈氏有言古人云五嶺者天地以隔内外見/水
 經温/水注韓退之曰衡之南八九百里地益髙山益峻水
 清而益駛其最髙而横絶南北者嶺中州清淑之氣
 于是焉窮藉此表界差為近理耳 荆之東界準揚
 約略言之葢自麻城黄岡踰江而南為武昌縣又西
[212-32b]
 南為通山咸寜崇陽通城又南為瀏陽醴陵攸縣茶
 陵又東南為興寜桂東桂陽又西南為宜章皆揚分
 界處也 荆之西界經無可見今據戰國時巴楚分
 地約略言之葢自巴東踰江而南為建始施州麻陽
 沅州又東南為黔陽靖州通道以訖於興安與貴州
 廣西接界
江漢朝宗于海
 錐指傳曰二水經此州而入海渭案揚之三江入海
[212-33a]
 無壅故禹於此州疏江決漢至大别合流雖去海尚
 逺而有朝宗之勢説者謂紀此以該彼非也 江水
 自四川䕫州府雲安縣東流經奉節巫山又東出巫
 峽至巴東縣入荆域又東經歸州夷陵宜都枝江松
 滋江陵公安澧州華容至安鄉㑹洞庭之水又東經
 巴陵沔陽臨湘嘉魚又東北至江夏西與漢陽分界
 漢水從西北來注之漢水自襄陽府宜城縣南流入
 荆域又南經鍾祥荆門又東南經潛江景陵沔陽又
[212-33b]
 東經漢川又南至漢陽與江水㑹又東歴武昌大冶
 至興國其北岸為黄州府之麻城與揚接界此禹在
 荆時所治也
九江孔殷
 錐指孔傳云江于此州分為九道正義曰傳以江是/此水大名謂大江分而為九猶大河分為九河也潯
 陽記有九江之名雖名起近代義或當然陸氏釋文/曰九江潯陽地記云一曰烏白江二曰蜯江三曰烏
 江四曰嘉靡江五曰畎江六曰源江七曰廩江八曰/提江九曰箘江張湏元縁江圖云一曰三里江二曰
 五州江三曰嘉靡江四曰烏土江五曰白蚌江六曰/白烏江七曰箘江八曰沙提江九曰廪江參差隨水
[212-34a]
 長短或百里或五十里始于鄂陵終于江口㑹于桑/落州太康地記曰九江劉歆以為湖漢九水入彭蠡
 澤也渭案秦始皇滅楚以其都夀春置九江郡太史/公曰余南登廬山觀禹疏九江淮南子曰禹鑿江而
 通九路地理志廬江潯陽縣下云禹貢九江在南皆/東合為大江王莽改豫章曰九江郡柴桑縣曰九江
 亭應劭曰江自潯陽分為九郭璞江賦曰流九派乎/尋陽自西漢以迄東晉皆言大江至潯陽分為九江
 禹之所疏鑿而潯陽記縁江圖又備列其名元和志/云江州潯陽郡禹貢揚荆二州之境揚州云彭蠡既
 豬今州南五十二里彭蠡湖是也荆州云九江孔殷/今州西北二十五里九江是也彭蠡以東為揚州界
 九江以西為荆州界此亦遵舊説九江孔鄭異義而/不言其處所諸家皆謂在潯陽其以洞庭為九江者
 自宋初胡旦始而晁以道曽彦和皆從之朱子九江/辨曰九江若曰派别為九則江流上下洲渚不一今
[212-34b]
 所計以為九者若必首尾短長均布如一則横斷一/節從别為九一水之間當有一洲九江之間沙水相
 間乃為十有七道于地將無所容若曰參差取之不/必齊一則又不知斷自何許而數其九也況洲渚出
 没其勢不常江陵先有九十九洲後乃復生一洲是/豈可以為地理之定名乎此不可通之妄説也若曰
 旁計横入小江之數則自岷山以東入于海處不知/其當為幾千百江矣此又不可通之妄説也且經文
 言九江孔殷正以見其吐吞壯盛浩無津涯之勢決/非尋常分派小江之可當又繼此而後及夫沱潛雲
 夢則又見其決非今日江州甚逺之下流此又可以/証前二説者為不可通之妄説也九江即洞庭既有
 山水二經為根據而又得朱/子此辨其不在尋陽亦明矣
 曽氏説九江一曰沅二曰漸三曰無四曰辰五曰叙/六曰酉七曰湘八曰資九曰澧朱子考定九江去無
[212-35a]
 澧二水而易以瀟蒸一曰瀟江二曰湘江三曰蒸江/四曰澬江五曰沅江六曰漸江七曰叙江八曰辰江
 九曰酉江案朱子據導江文江先合澧而後過九江/故不數澧然澧實㑹南江以東注洞庭非上流自入
 江也安得而不數無字誤作元朱子以為亡是水故/置之古無瀟水酈道元云瀟者水清深也湘中記曰
 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見底石如摴蒲是納瀟湘之名/矣然則瀟湘猶言清湘非别有瀟源隋唐以後始謂
 瀟水出九疑山北合湘水是曰瀟湘耳武陵零陵長/沙之水皆入沅湘如蒸水者頗多金吉甫云郴水亦
 入湘舊不列九江未知與漸叙二水大小若何然則/朱子所更定亦未有以見其為必然也善乎林少頴
 之言曰九江之名與其地世久逺不可强通然各自/别源而下流入江則可以意曉也斯真通人之見傳
 同叔云九江不必求其有九如太湖一湖而得名五/湖昭餘祁一澤而得名九澤皆不可以數求也此説
[212-35b]
 本程泰之恐又不然當時必實有九水㑹同故以為/名但水道通塞離合古今不常自戰國時唯有湘沅
 資㣲澧而名之五渚矣況後世乎與/其出此入彼不若闕疑之為得耳
 王氏鳴盛曰宋儒所據以辨尋陽之九江者其一則
 水經云江水東至長沙下雋縣北澧水沅水資水合
 東流注之酈道元云凡此諸水皆注于洞庭之陂然
 據桑酈説不足九數彦和乃益以漸無辰叙酉湘無
 論雜凑杜撰且道元明云是乃湘水非江川也是湘
 又為澧沅資等之經流今欲成九數强之使與齊列
[212-36a]
 朱子又去無澧二水易以瀟蒸澧乃水經所有因與
 經又東至于澧過九江之文不合遂為刪去無水因
 其字可疑亦并遭刪至于古無瀟水瀟湘猶言清湘
 而蒸水金吉甫亦疑之九峰又去瀟蒸益以澧元徧
 檢羣書别無元水漢志武陵無陽縣無水首受故苴/蘭南入沅或有作潕㵲者當因無
 轉為旡旡/轉為元是宋儒所説彼一九江此一九江迄無定
 論林少頴傅同叔程泰之則儱侗泛指不列九名朏
 明遂謂不若闕疑之為得夫因九江之無考欲舉而
[212-36b]
 歸之洞庭因洞庭之九水不可定遂欲舉而歸之闕
 疑何如仍用注疏之為安也其一則山海經云洞庭
 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遊于江淵澧沅之風交瀟
 湘之淵是在九江之間似可引據然郭景純傳引地
 理志九江今在尋陽南江自尋陽而分為九皆東㑹
 于大江書曰九江孔殷是也景純江賦云流九派于
 尋陽正指此則安知所謂九江者非神女出遊所至
 之地而遽違景純舊説乎又彦和引楚地記巴陵瀟
[212-37a]
 湘之淵在九江之間徧檢隋經籍唐藝文及鄭氏藝
 文略地理門如豫章記尋陽記九江新舊録洞庭譜
 巴陵古今記等書無不備載獨無所謂楚地記者特
 取山經之文隠其名别撰楚地記之目而又妄加巴
 陵二字耳朏明未審疑楚地記本之山經者非也是
 則彦和等説之所據細為紬繹皆成子虚亡是又何
 足依據哉導江文云過九江至于東陵案漢志廬江
 郡金蘭西北有東陵鄉淮當作/灌水出水經江水又東
[212-37b]
 逕西陵縣故城南括地志西陵故城在/黄州黄岡山西二里酈注史記秦
 昭王遣白起伐楚取西陵者也下云又東過蘄春縣
 南又東過下雉縣北刋水從東陵西南注之酈注水
 出廬江郡東陵鄉江夏有西陵縣故是言東矣尚書
 云江水過九江至于東陵者也又云灌水導源廬江
 金蘭縣西北東陵鄉大蘇山禇先生所謂神龜出于
 江灌之間書九江納錫大龜謂此廬江郡常嵗生龜/長尺二寸者二十
 枚輸太/卜官朏明以蓼縣在光州固始北灌水出金蘭西
[212-38a]
 北東陵鄉東北至蓼縣入決水則金蘭在固始西南
 直黄梅之北其説頗精乃欲從宋儒説復以三事折
 之東陵去江太逺一非也江自巴陵至沙羨即迤北
 使東陵在金蘭則是先迤北而後至東陵二非也江
 漢朝宗盡之矣復出九江孔殷不亦贅乎三非也案
 溯源而論以黄梅西北推之似東陵去江本逺然江
 過下雉北而刋水即從東陵西南注江則去江固不
 甚逺也至古人書法原無一定先言至東陵而後總
[212-38b]
 之以迤北先言朝宗而繼言九江孔殷無所不可若
 先言入海而其下復言洞庭不更顛倒乎朏明又以
 九江即春秋江南之夢而下云雲土夢作乂不更複
 叠乎是可知廬江東陵與江夏西陵相為東西亦確
 有可據矣彦和云巴陵與夷陵相為東西夷陵亦曰
 西陵則巴陵為東陵可知案巴陵為東陵此言經史
 所無固不足辨況巴陵之名晉太康元年所立而沈
 休文宋書州郡志云夷陵漢舊縣吴改曰西陵則禹
[212-39a]
 時尚不知後世有西陵巴陵之名而以此證巴陵即
 東陵可乎
    蕙田案九江有三説一以為在尋陽一以為
    湖漢九水一以為洞庭湖主湖漢者始於劉
    歆而太康地記引之夫湖漢受鄱餘修淦盱
    蜀南彭八水由彭蠡以入江與江之經流本
    不相涉且經云過九江而後云東迤北㑹于
    滙如歆所云則九江即滙矣其非禹貢之九
[212-39b]
    江不待辨也主尋陽者出于漢書地理志自
    唐以前儒者皆從之主洞庭者出于胡旦晁
    説之曽&KR0776而朱子蔡傳皆用其説胡朏明亦
    篤信之兩説相持迄無定論今以經文證之
    經云江漢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江漢合而東
    流至尋陽始别為九經所云朝宗者荆江之
    上流所云孔殷者荆江之下流而後云沱潛
    既道則江漢之支流也先後次第經文歴歴
[212-40a]
    不紊若洞庭又在漢口之上游不得先云朝
    宗後云孔殷也經云九江納錫大龜通典云
    廣濟縣蔡山出大龜書云九江納錫即此禇
    先生亦云神龜出于江灌之間灌水出東陵
    鄉而南距大江故云江灌之間而洞庭不聞
    有之也經云過九江至于敷淺原漢志以豫
    章歴陵縣之傅陽山當之胡朏明引孫放廬
    山賦臨彭蠡之澤接平敞之原以為即廬山
[212-40b]
    東南之麓瀕于彭蠡澤者其地與尋陽不逺
    亦當為尋陽之九江也經云過九江至于東
    陵攷水經江水東逕下雉縣北刋水從東陵
    西南注之酈注云江夏有西陵縣故是言東
    矣尚書過九江至于東陵者也漢西陵縣在
    今黄州府蘄州西下雉縣在今武昌府興國
    州東然則東陵直蘄州之東當在今廣濟縣
    境而與隔江興國州東境南北相直也漢書
[212-41a]
    地理志廬江郡金蘭西北有東陵鄉淮當作/灌
    水出水經注灌水導源廬江金蘭縣西北東
    陵鄉大蘇山金蘭故縣今雖無考然東陵在
    蘄州之東而金蘭又在其東南其地當近黄
    梅去東陵不逺也胡朏明以金蘭在固始西
    南既屬臆測而又謂金蘭之東陵去江六百
    餘里不更誣乎宋儒主洞庭者以東陵為巴
    陵然巴陵之名古所未有指為東陵更屬附
[212-41b]
    㑹且經云又東至于澧過九江澧水東注洞
    庭為九水之一而又别云九江不已複叠乎
    至于九江之名尋陽記縁江圖所載不同大
    率起于後代固未可盡信然縁江圖云始于
    鄂陵終于江口㑹于桑落洲鄂陵今武昌縣
    武昌縣非/武昌府治桑落洲今在九江府城東北是則
    今之武昌縣以東九江以西皆古九江故道
    矣淮南子禹鑿江而通九路説苑禹鑿江而
[212-42a]
    通九派太史公曰余登廬山觀禹疏九江而
    孔安國亦云江于此州分為九道在漢以前
    九江故道尚存故言之鑿鑿如此夫大江分
    而為九猶大河分為九河也九河九江其故
    道俱無存者論者不以疑九河而獨疑九江
    之難信何哉 宋儒主洞庭者以山水二經
    為根據水經云九江地在長沙下雋縣西北
    東陵地在廬江金蘭縣西北今武昌府蒲圻
[212-42b]
    通城二縣漢下雋縣地洞庭湖乃在其西南
    不得云西北也至于東陵則又不從水經而
    别以巴陵當之然巴陵在下雋之上游即以
    東陵為巴陵當先云東陵而後云九江矣山
    海經之文説經者所不道其云澧沅之風交
    瀟湘之淵是在九江之間郭景純注云九江
    今在尋陽南又引禹貢九江孔殷以證之則
    郭亦不以洞庭為九江矣山經又云湘水出
[212-43a]
    舜葬東南陬入洞庭下沅水入下雋西合洞
    庭中則洞庭自洞庭九江自九江在山海經
    亦未嘗合而為一也然則宋儒所據二經之
    文又惡足信哉 總之以九江為洞庭於古
    既無可據又與導江之文不合自當從古注
    疏以在尋陽者為是或疑尋陽為揚州之境
    不屬荆州案元和志云江州尋陽郡禹貢揚
    荆二州之境彭蠡以東為揚州界九江以西
[212-43b]
    為荆州界則二州分界固自截然況漢之尋
    陽本在江北蘄春郡界而九江之分始於鄂
    陵尚在尋陽以西其在荆州之境明甚又何
    疑焉胡朏明錐指于水道極為精核獨此一
    條尚有遺議今備載諸説復為辨正如右後
    之言九江者庶有考云
沱潛既道
 錐指傳云沱江别名正義曰導江言東别為沱是沱
[212-44a]
 為江之别名也釋水云水自江出為沱漢出為潛渭
 案詩召南曰江有沱荆州之沱也一在江北寰宇記
 江自枝江縣百里洲首派别北為内江者是一在江
 南水經注夷水出魚復縣江至夷道縣北東入江者
 是潛水或云在今安陸府鍾祥潛江二縣境然漢東
 之地津渠交通未知孰為古潛水黄文叔云自後世
 通渠漢川雲夢之際禹跡固多湮没誠然 水經注
 江水自夷道縣北今宜都縣西/有夷道故城又東逕上明城北晉/荆
[212-44b]
 州刺史桓冲築此城移/州治焉在今松滋縣界江汜枝分東入大江縣治洲
 上故以枝江為稱今枝江縣東北六十里有百里洲/延袤百里與江陵分轄枝江故城
 在縣/東地理志曰江沲出西南東入江是也志無南字/疑此衍
 江水又東㑹沮口又南逕江陵縣南縣江有洲號曰
 枚迴洲洲在縣西南六/十里枚或作枝江水自此兩分而為南北江
 寰宇記云百里洲首派别南為外江北為内江王晦
 叔云枝江縣百里洲夾江沱二水之間其與江分處
 謂之上沱與江合處謂之下沱渭案南江在古時為
[212-45a]
 岷江之經流北江為沱南江自枝江縣南又東逕公
 安縣西又東南流為涔水隋志松滋縣有涔水/葢東與公安接界九歌
 望涔陽兮極浦横大江兮揚靈王逸註云涔陽江碕
 名附近郢即此水之北也涔水入澧州界為四水口
 歴州之東北又東南合澧水經華容縣南入赤沙湖
 又東南逕安鄉縣西而東南入洞庭湖與北江㑹此
 即禹導江東至于澧過九江至于東陵之道也北江
 自枝江縣北又東逕松滋縣北又東逕江陵縣南又
[212-45b]
 東逕公安縣北又東逕石首縣北又東逕監利縣南
 夏水出焉北江又東至巴陵縣西北㑹洞庭之水此
 即江北之沱寰宇記所謂内江者也其後北江之流
 漸盛而南江日微世反以南為沱北為江説者遂謂
 東至于澧不可解以澧水北去江二百餘里故也
 地理今釋荆州之沱有二説漢書地理志云南郡枝
 江縣今屬湖廣/荆州府江沱出西東入江顔師古曰沱即江
 别出者也水經江水東逕上明城北注云其地夷敞
[212-46a]
 北據大江之汜枝分東入大江縣治洲上故以枝江
 為稱是古枝江縣有沱水也今不可考又孔穎達正
 義引鄭注云華容有夏水首出江尾入沔此所謂沱
 也夏水自今荆州府江陵縣東南首受江水曰中夏
 口經監利縣沔陽州界入漢水以其冬竭夏流故名
 夏水其在梁州者則今四川成都府郫縣沱江是江
 在縣北六里一名郫江至瀘州入大江其上流為成
 都府灌縣蔡傳所謂永康軍導江縣也潛水一在今
[212-46b]
 安陸府潛江縣東由蘆洑腦分流遶城東南一支通
 順河入沔陽州境今淤一支南流至拖船埠入漢水
 此荆州之潛也禹貢錐指曰韻㑹潛水伏流也荆州
 之潛雖不如龍門石穴之竒亦必漢水伏流從平地
 涌出故謂之潛今漢水之分流者名蘆洑宜取伏流
 之意以為古潛水庶幾得之葢禹時本自伏流涌出
 復入于漢及乎後世通渠漢川雲夢之際則開通上
 源以資舟楫之利禹迹遂不可知耳一在今四川保
[212-47a]
 寜府廣元縣亦名龍門水自朝天驛北穿穴而出入
 嘉陵江此梁州之潛也郭璞爾雅音義云有水從漢
 中沔陽縣南流至梓潼漢夀入大穴中通峒山下西
 南潛出一名沔水舊俗云即禹貢潛也又四川順慶
 府渠縣東有潛水渠縣蔡傳所謂渠州流江縣也
雲土夢作乂
 錐指傳曰雲夢之澤其中有平土丘水去可為耕作
 畎畝之治正義曰此澤既大其内平土有髙丘也渭
[212-47b]
 案雲土夢漢書作雲夢土史記水經注並作雲土夢
 沈括筆談云石經倒土夢字唐太宗得古本尚書乃
 雲土夢作乂詔改從古本雲夢澤名也古八九百里
 之中有澤有湖有土而江沱潛漢亦灌注于其間職
 方主藪澤禹貢主土田 雲夢經傳諸書有合稱者
 有單稱者周禮荆州藪澤曰雲夢爾雅十藪楚有雲
 夢吕覽淮南子同戰國䇿楚王遊於雲夢結駟千乗
 宋玉髙唐賦曰楚襄王與宋玉遊於雲夢之臺司馬
[212-48a]
 相如子虚賦曰雲夢者方八九百里此合稱雲夢者
 也左傳定四年楚子涉睢濟江入于雲中此單稱雲
 者也宣四年䢵夫人棄子文于夢中昭三年楚子以
 鄭伯田江南之夢宋玉招魂曰與玉趨夢兮課後先
 此單稱夢者也單稱特省文耳雲可該夢夢亦可該
 雲故杜元凱注夢中云夢澤名江夏安陸縣東南有
 雲夢城則夢在江北注雲中云入雲夢澤中所謂江
 南之夢則雲在江南注江南之夢云楚之雲夢跨江
[212-48b]
 南北則南雲北夢單稱合稱無所不可絶無江北為
 雲江南為夢之説自唐太宗詔改此經為雲土夢作
 乂而頴達引左傳以為之説曰此澤亦有單稱雲單
 稱夢經之土字在二字之間葢史文兼上下也司馬
 貞史記索隠亦云雲夢本二澤人以其相近或合稱
 雲夢宋沈括羅泌易祓郭思鄭樵洪邁洪興祖等襲
 其説而為之辯曰雲在江北夢在江南而古注棄若
 塵羹矣蘇子瞻申疏意云雲與夢二土名也而云雲
[212-49a]
 土夢者古語如此猶曰元纎縞云爾此於文義頗不
 順故王氏更為之解曰雲之地土見而已夢之地則
 非特土見草木生之人有加功乂之者矣蔡氏云雲
 夢之澤地勢有髙卑故水落有先後人工有早晚也
 自後無不遵此説今案史記賈誼傳云長沙卑濕巴
 陵故長沙下雋地也諸湖萃其西南安得為特髙江
 北雖亦有湖澤然楚都及漢東諸國皆在焉豈反卑
 於江南此事理之難信者若從石經本則傳云澤中
[212-49b]
 有土可以耕作義其愜當愚嘗反復于斯而覺太宗
 此一改殊多事不若仍舊之為得也
 地理今釋漢書地理志云南郡華容縣見前沱/水注雲夢
 澤在南荆州藪編縣今安陸府/荆門州有雲夢宫又江夏郡
 西陵縣今黄州府/麻城縣有雲夢宫水經注云雲杜縣今安/陸府
 京山/縣東北有雲夢城又夏水東逕監利縣今屬荆/州府
 縣土卑下澤多陂陁西南自州陵今安陸府/沔陽州東逕于
 雲杜沌陽今漢陽府/漢陽縣為雲夢之藪杜預云枝江縣今/屬
[212-50a]
 荆州/府安陸縣今屬徳/安府有雲夢葢跨川亘隰兼包勢廣
 矣元和志云雲夢澤在安陸縣南五十里又云雲夢
 澤在雲夢縣今屬徳/安府西七里然則東抵蘄州西抵枝
 江京山以南青草以北皆為古之雲夢正義所謂雲
 夢一澤而每處有名者也
 胡氏渭曰荆州之建國春秋時可考者楚䕫聃權䢵
 與鄖/同左傳桓十一年州蓼伐楚師杜註云州/國在南郡華容縣東南今為監利縣地羅貳
 軫凡九國戰國時屬楚而韓秦亦少得其地秦并天
[212-50b]
 下置南郡黔中長沙南陽東境/是漢復置荆州領郡/國八
 漢魏晉並因之晉領郡/十九唐為山南東道之江陵荆/州
 陵復/富水郢/齊安黄/漢陽沔/夷陵峽/巴東歸/等郡江
 南西道之江夏鄂/巴陵岳/長沙潭/衡陽衡/零陵永/
 華道/桂陽郴/邵陽邵/武陵朗/澧陽澧/等郡黔中道之
 黔中黔/寜夷思/涪川費/盧溪辰/盧陽錦/靈溪溪/潭陽
 巫/清江施/播川播/夜郎珍/義泉夷/龍標業/溱溪溱/
 郡又淮南道之安陸安/義陽申/及嶺南道之連山連/
[212-51a]
 等郡案以上通典所列連山郡當出𨽻古南越騎田/嶺北
 為桂陽嶺南為連山連山/亦古南越地不當入荆域黔中寜夷涪川播川夜郎
 義泉溱溪七郡皆梁南徼外蠻夷非古黔中地不在
 九州之限元和志云黔州本漢涪陵縣理晉永嘉後/地没蠻夷經二百五十六年至周保定四
 年涪陵蠻帥田恩鶴以地内附因置奉州建徳三年/改為黔州大業三年又改為黔安郡因周隋州郡之
 名遂與秦漢黔中地犬牙難辨其秦黔中郡所理在/今辰州西二十里黔中故郡城是漢改黔中為武陵
 郡移理義陵即今辰州叙浦縣是後魏移治臨沅即/今州是今辰錦叙奨溪澧朗施等州寔秦漢黔中之
 地而今黔中及夷費思播隔越峻嶺東有沅江水及/諸溪並合東注洞庭湖西有延江水一名涪陵江自
[212-51b]
 牂柯北歴播費思黔等州北注岷江以山川言之巴/郡之涪陵與黔中古地炳然分矣然則此五州及珍
 臻二州皆梁南徼外蠻夷亦叙瀘重䕫之江南諸縣/及遵義府是也其東有峻嶺為限荆不當越此而西
 斗入六七百里總因黔中名亂嶺東嶺西諸州混而/為一道杜氏遂有此誤叙州即巫州奨州即業州也
 又有當來屬者豫域襄陽之南漳漢東之光化及南
 越始安郡全義縣嶺北之地是也全義今為興安縣/屬廣西桂林府文
 獻通考云自荔浦以北為楚以南為越今静江有中/州清淑之氣荔浦相距纔百餘里遂入瘴鄉是天所
 以限楚越也此葢就當時風氣言之近志遂以桂林/平樂二府為禹貢荆州之域恐未必然杜氏以始安
 平樂屬古南越為是唯全/義縣嶺北之地當入荆域以今輿地言之湖廣武昌
[212-52a]
 漢陽安陸荆州岳州長沙衡州常徳辰州寳慶永平
 十一府郴靖二州施州衞其襄陽府則唯南漳縣徳
 安府則安陸雲夢孝感應城應山及隨州之南境廢
 光化縣地黄州府則黄岡麻城黄陂黄安四川則夔
 州府之建始廣西則桂林府之全州本漢零陵縣属/零陵郡隋改置
 湘源縣唐屬永州五代晉改曰清湘/于縣置全州明省縣入又改屬桂林及興安縣嶺北
 之地縣在府東北一百二十/里越城嶺在縣北三里皆古荆州域也
          右禹貢徐揚荆三州
[212-52b]
 
 
 
 
 
 
 
 五禮通考卷二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