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87 五禮通考-清-泰蕙田 (master)


[038-1a]
欽定四庫全書
 五禮通考卷二十八
           刑部尚書秦蕙田撰
  吉禮二十八
   明堂
宋史仁宗本紀皇祐二年三月戊子朔詔季秋有事于
明堂己丑以大慶殿為明堂戊戌詔明堂禮成羣臣毋
上尊號夏五月丁亥朔新作明堂禮神玉六月己未出
[038-1b]
新製明堂樂八曲九月辛亥大饗天地于明堂以太祖
太宗真宗配如圜丘大赦百官進秩一等
 文獻通考宋初因唐舊制毎歲冬至圜丘正月上辛
 祈榖孟夏雩祀季秋大享凡四祭昊天上帝 太宗
 雍熙元年詔季秋大享以太祖配上帝 淳化四年
 詔季秋大享以宣祖配真宗時季秋大享以太祖配
 宋史禮志真宗乾興元年真宗崩詔禮官定遷郊祀
 配帝乃請明堂以真宗配奏可
[038-2a]
 玉海太祖開寳八年十一月丙申西京明堂殿成
    蕙田案皇祐以前明堂未立故紀志直以皇
    祐為始馬氏據大享致祭則以太宗真宗為
    端夫大享專主明堂既無明堂安得以郊壝
    之寓祭託大享之名而即屬之于明堂也况
    祭天以冬至為重宋帝以不能親郊而併行
    之於明堂尚非大享之正况并不在明堂耶
    斷以宋史為是故附載通考而識其説云
[038-2b]
    又案玉海稱開寳八年明堂殿成未詳何據
宋史樂志景祐大享明堂二首
 真宗配位奠幣誠安 思文聖考對越在天侑神作
 主奉幣申䖍
 酌獻徳安 偃革興文封蠻考瑞威烈巍巍允膺宗
 祀
    蕙田案此仁宗以真宗配享之樂歌不過季
    秋之祭而實非明堂也
[038-3a]
禮志宋初雖有季秋大享之文然未嘗親祠命有司攝
事而已真宗始議行之屬封岱宗祀汾隂故亦未遑皇
祐二年三月仁宗謂輔臣今年冬至日當親祀圜丘欲
以季秋行大享明堂禮然自漢以來諸儒各為論議駮
而不同夫明堂者布政之宮朝諸侯之位天子之路寢
乃今之大慶殿也况明道初合祀天地于此今之親祀
不當因循尚于郊壝寓祭也其以大慶殿為明堂分五
室于内仍詔所司詳定儀注以聞禮院請依周禮設五
[038-3b]
室于大慶殿舊禮明堂五帝位皆為幔室今旁帷上幕
宜用青繒朱裏四户八牖赤綴户白綴牖宜飾以朱白
繒詔曰祖宗親郊合祭天地祖宗並配百神從祀今祀
明堂正當親郊之期而禮官所定祭天不及地祗配坐
不及祖宗未合三朝之制且移郊為大享葢亦為民祈
福宜合祭皇地祗奉太祖太宗真宗並配而五帝神州
亦親獻之日月河海諸神悉如圜丘從祀之數禮官議
諸神位未決帝諭文彦博等曰郊壇第一龕者在堂第
[038-4a]
二第三龕設于左右夾廡及龍墀上在壝内外者列于
堂東西廂及後廡以象壇壝之制仍先繢圖令輔臣禮
官視設神位昊天上帝堂下山罍各四此六字内/恐有脱誤皇地
祗大尊著尊犧尊山罍各二在堂上室外神坐左象尊
二壺尊二山罍四在堂下中陛東三配帝五方帝山罍
各二于室外神坐左神州大尊著尊山罍各一在堂上
神坐左牲各用一犢毛不能如其方以純色代籩豆數
用大祠日月天皇大帝北極大尊各二在殿上神坐左
[038-4b]
籩豆數用中祠五官數用小祠内官象尊各二毎方岳
鎮海瀆山尊各二在堂左右中官壺尊各二在丹墀龍
墀上外官每方丘陵墳衍原隰概尊各二衆星散尊各
二在東西廂神坐左右配帝席蒲越五人帝莞北極以
上藁秸加褥五官五星以下莞不加褥餘如南郊景靈
宮升降置黄道褥位致齋日陳法駕鹵簿儀仗壝門大
次之後設小次知廟卿酌奠七祠文臣分享奉慈后廟
近侍宿朝堂行事及從升堂百官分宿昇龍門外内庭
[038-5a]
省司宿本所諸方客宿分館設宿爟火于望燎位東南
牲増四犢羊豕依郊各十六以薦從祀帝謂前代禮有
祭玉燔玉今獨有燔玉命擇良玉為琮璧皇地祗黄琮
黄幣神州兩圭有邸黑幣日月圭璧皆置神坐前燔玉
加上幣五人帝五官白幣日月内官以下幣從方色九
月二十四日未漏上水一刻百官朝服齋于文徳殿明
日未明二刻鼓三嚴帝服通天冠絳紗袍玉輅警蹕赴
景靈宮即齋殿易衮圭薦享天興殿畢詣太廟宿齋其
[038-5b]
禮具太廟未明三刻帝鞾袍小輦殿門契勘門下省奉
寳輿先入及大次易衮圭入至版位樂舞作沃盥自大
階升禮儀使導入太室詣上帝位奠玉幣于神坐次皇
地祗五方帝神州次祖宗奠幣酌獻之叙亦然皇帝降
自中階還版位樂止禮生引分獻官奉玉幣祝史齋郎
助奠諸神坐乃進熟諸太祝迎上帝皇地祗饌升自中
階青帝赤帝神州配帝大明北極太昊神農氏饌升自
東階黄帝白帝黑帝夜明天皇大帝軒轅少昊高陽氏
[038-6a]
饌升自西階内中官五官外官五星諸饌隨便升設亞
獻將升禮生分引獻官俱詣罍洗各由其階酌獻五人
帝日月天皇北極下及左右夾廡丹墀龍墀庭中五官
東西廂外官衆星坐禮畢帝還大次觧嚴改服乗輦御
紫宸殿百官稱賀乃常服御宣徳門肆赦文武内外官
遞進官有差宣制畢宰臣百僚賀于樓下賜百官福胙
及内外致仕文武升朝官以上粟帛羊酒
    蕙田案是年明堂未建一切權制苟簡而已
[038-6b]
    合祭天地祖宗並配百神從祀揆諸古制無
    一是者且圜丘本是正祭今乃移郊為大享
    凡合祭並配從祀諸非禮俱不得不然可謂
    名實俱舛矣
 宋仁宗實録皇祐二年五月丁亥朔禮院新作明堂
 禮神玉及燔玉初上謂輔臣曰前代禮神有祭玉燔
 玉今獨有燔玉無乃于祀典缺乎文彦博對曰唐太
 和中太常卿王起以當時祀事止有燔玉因請造璧
[038-7a]
 琮等九器止用珉葢唐以來禮神之玉已不復備上
 曰朕奉天地祖宗盡物盡志豈于玉寳有所愛乎其
 有司備製之時沙州適貢玉乃擇其良者製為琮璧
 等九器其黝璜尤粹祭玉始備己酉御製明堂樂曲
 及二舞名十月辛未詔禮神玉令少府擇寛潔之室
 奉藏
 文獻通考先是宋庠建議以今年當郊而日至在晦
 用建隆故事宜有所避因請季秋大享于明堂乃下
[038-7b]
 詔以大慶殿為明堂揭御篆明堂二字飛白明堂之
 門四字祠已藏宗正寺 判太常寺兼儀事宋祁等
 檢詳典禮條請 一據明堂制有五室當大享時即
 設昊天上帝座于太室中央南向配帝位于上帝東
 南西向青帝室在東西向赤帝室在南北向黄帝室
 在太室内少西南北向白帝室在西東向黑帝室在
 北南向今大慶殿初無五室欲權為幔室以准古制
 每室為四户八牖或不為幔室即止依方設版位于
[038-8a]
 禮亦不至妨闕其五神位即設于庭中東南 一明
 堂古制南面三階三面各二階今大慶殿惟南向一
 面有兩階其三面之制即難備設欲于南向權設五
 階以備乗輿登降 一明堂大饗唯真宗崇配據禮
 合止告一室伏縁乗輿入廟仰對列聖若專享一室
 禮未厭情今欲罷有司今年孟秋時饗請皇帝親行
 朝享之禮即七室皆徧可盡恭䖍于禮為便其真宗
 室祝冊兼告崇配之意自餘齋宿如南郊之儀 一
[038-8b]
 南郊禮畢自大次輦還帷宮鈞容鼓吹導引自帷宮
 還内諸營兵夾路鼓吹奉迎今明堂禮畢還文徳殿
 以須旦明登樓肆赦縁宮禁地近難用鈞容鼓吹其
 鈞容合在宣徳門外排列營兵鼓吹合在馳道左右
 排列欲候禮成乗輿離大次還文徳殿時自内傳呼
 出外許鈞容及諸營鼓吹一時振作俟乗輿至文徳
 殿御幄即傳呼令罷
    蕙田案周人以后稷配天故將郊必告祖廟
[038-9a]
    文王配上帝則大享之前亦先告文王廟可
    知矣告祭只在一室不徧七廟以其非歲祀
    之常也宋祁因明堂告祭請罷孟秋時饗失
    之矣
 太常禮院言昨赴大慶殿詳度陳列天地以下神位
 今參比郊壇壝兆上下位叙如左殿上五室内太室
 中北昊天上帝位皇地祗在左皆南面太祖太宗真
 宗位在東西向黄帝在太室中西南北面人帝在左
[038-9b]
 少退青帝赤帝白帝黑帝各從本室人帝在左少退
 神州地祗日月北極天皇大帝並設于五室之間其
 位少退五帝神州日月北極天皇/大帝郊壇為第一龕位五官勾芒以下設
 于明堂廷中少東南别為露幄五緯十二次紫㣲垣
 内官五方嶽鎮海瀆嵗星元枵鈎星以下七十二位
 于東西夾廡下版設于郊壇為/第二龕位二十八舍黄道内天
 官角宿攝提五方山林川澤以下一百七十九位于
 丹墀龍墀道東西版設于郊壇為/第三龕位黄道外天官及衆
[038-10a]
 星五方墳衍原隰以下四百九十六位並東西廡周
 環殿後版設以北為上于郊壇為内/壝之内外位倣古明堂之制
 又稍與壇壝位叙相類及今修内司并少府司天監
 量廣深丈尺約陳列祭器不至併隘如得允當望下
 司天監繪圖以進
    蕙田案宋合祭天地其郊壇神位錯雜已甚
    宋祁判太常不能講求更定乃令明堂大享
    亦倣而行之是踵唐武后之失也至祁之條
[038-10b]
    請曰明堂大享唯眞宗崇配則其初議固不
    主泛配之説矣
 玉海皇祐二年二月十八日乙亥上謂輔臣曰孝莫
 大于嚴父嚴父莫大于配天今冬至日當親祀圜丘
 欲以季秋有事于明堂行饗帝饗親之禮以極孝恭
 然前代諸儒議論皆異將安適從先是宋庠建議請
 季秋享明堂文彦博等奏曰臣等檢討舊典昊天上
 帝一歲四祭皆于南郊以公卿攝事惟至日圜丘率
[038-11a]
 三歲一親祠開寳中藝祖幸西京以四月庚子有事
 于南郊行大雩禮淳化四年至道二年太宗皆以正
 月上辛躬行祈穀之祀悉如南郊之祀唯季秋大享
 缺而未舉真宗祥符初以元符昭降議行此禮以魯
 國諸生東土耆老徯望昇平只有事于岱宗故未遑
 合宮之事將上帝祖宗之意以俟陛下三月一日戊
 子朔御札曰事天事地邦國之善經享帝享親聖王
 之盛節緬稽先憲祇事穹祗祈穀于春祭雩以夏迨
[038-11b]
 升禋于景至嘗親展于國容惟明堂布政之方尊嚴
 父配天之禮雖崇精享未即躬行言念及兹心焉載
 惕今將涓季秋之吉旦舉宗祀之上儀躬接神明奉
 將牲幣庶幾繼孝豈敢憚勤朕取今年九月二十七
 日辛亥有事于明堂其今年冬至親祀南郊宜即輟
 罷恩賞依南郊例至日御宣徳門行禮己丑詔以大
 慶殿為明堂先是禮官議王者郊用辛葢取齋戒自/新之義又通禮祀明堂亦用辛遂下司
 天擇日/得辛亥戊戌詔羣臣毋得請上尊號于時宰相文彦
[038-12a]
 博為大禮使宋庠為禮儀使王貽永為儀仗使龎籍
 為鹵簿使高若訥為橋道頓遞使己亥詔乗輿服御
 務裁簡丙辰判太常禮儀事宋祁上明堂通議二篇
 四月丁巳朔禮院言周禮夏世室鄭𤣥云堂上有五
 室象五行木室于東北火東南金西南水西北土中
 央崔靈恩亦如之請如崔鄭之説設五室于大慶殿
 又舊禮五帝位為縵室今旁帷上幕宜用青繒朱裏
 四户八牖赤綴户白綴牖宜飾以朱白繒從之乙丑
[038-12b]
 手詔合祭天地祖宗並配百神從祀因謂彦博等曰
 禮非天降地出縁人情耳禮官習拘儒之舊傳捨三
 聖之成法朕甚不取彦博曰惟聖明能達禮之情適
 禮之變翌日奏五帝神州命官分獻上曰朕于大祀
 豈敢憚勞甲午禮院上明堂五室制度圖六月己巳
 鹵簿使言用法駕鹵簿減大駕三分之一兵部無字
 圖詔禮官定圖七月戊子出御製樂曲宫垂登歌舞
 佾之奏凡九十一曲徧作之上服鞾袍八月乙卯朔
[038-13a]
 罷前一夕警塲辛未上鹵簿字圖法駕用萬一千八
 十八人九月丁亥御崇政殿閲試雅樂五日詔乗新
 玉輅丙申詔杜衍任布陪祠皆力辭不至賜衣帶器
 幣庚子太常禮院言大慶殿牓當以黒繒金書明堂
 二字門牓以朱繒墨書明堂之門四字上曰朕當親
 書二字金篆四字飛白書于禁中鞾袍書二牓自晝
 至夜而畢宣示羣臣一本云乙巳書兩牓禮畢詔表/飾加軸藏宗正寺又摹刻為副
 本頒二府及近侍中外榮之五使/請各以銜名書二軸之後許之戊申齋于文徳殿
[038-13b]
 閣輔臣宗室夕于齋次百官致齋明堂先是積雨彌
 旬上䖍禱方午而霽至夜月星明朗己酉上服通天
 絳紗具法駕乗玉輅薦享景靈宮禮畢謁太廟庚戌
 祼獻七室質明還文徳齋次辛亥未明三刻服鞾袍
 乗小輦至大次侍中奏嚴辦衮冕執圭禮儀使太常
 卿奉導入明堂中門至版位樂舞作自大階升詣天
 地一祖二宗坐奠玉幣毎詣神坐行禮畢鞠躬却行
 須盡褥位方改歩移嚮又令侍臣徧諭獻官及進徹
[038-14a]
 爼豆悉安徐謹嚴質明禮畢還大次解嚴改服乗輦
 御紫宸殿百僚稱賀常服御宣徳樓肆赦下詔止絶
 請託曰成湯以六事責躬女謁苞苴之先戒管氏以
 四維正國禮義廉恥之具張應内降恩澤及原減罪
 犯者中書宻院執奏不得施行臣庶有結託貴近者
 御史諫官覺察論奏于是中外咸竦彦博等六人各
 進詩兩禁館閣及中外之臣上詩賦頌凡奏御者三
 十有八詔褒答十月癸酉以大饗慶成謁太平興國
[038-14b]
 寺開先殿酌獻又詣啟聖院永隆殿慈孝寺彰徳殿
 萬夀觀翼日謁㑹靈祥源觀賜從官食初上將宗祀
 命罷秋宴十三日賜飲福宴于集英殿上舉觴屬羣
 臣畢釂曰與卿等均受其福酒至九行罷乙亥燕京
 畿父老百五十人于錫慶院 五月一日丁亥朔禮
 院言奉詔詳定明堂祭玉今惟蒼璧不用外定用四
 圭有邸黄琮圭璧各二青珪赤璋白琥黝璜兩圭有
 邸凡十一玉並合擇佳玉准三禮圖參選周禮義疏
[038-15a]
 造依聶崇義所説指尺為度從之仍令内侍盧昭序
 領焉一以禮神置于神位禮畢藏之少府一以為燔
 玉加牲體之上并燎燔之
樂志皇祐親享明堂六首
 降神誠安 維聖享帝維孝感親肇圖世室躬展精
 禋鏞鼓既設籩豆既陳至誠攸感保格上神
 奠玉幣鎮安 乾亨坤慶育函生路寢明堂致潔誠
 玉帛非馨斯感格降康億載保登平
[038-15b]
 酌獻慶安 肅肅路寢祀維明堂二儀鑒止三聖侑
 旁靈期訢合祠節齊莊至誠並貺降福無疆
 三聖配位奠幣信安 祖功宗徳啓隆熙嚴配交修
 太室祠圭幣薦誠知顧享本支錫羡固邦基
 酌獻孝安 藝祖造邦二宗紹徳肅雍孝享登配圜
 極先訓有開菲躬何力歆馨錫羨保民麗億
 送神誠安 我將我享辟公顯助獻終豆徹禮成樂
 具飾駕上遊升烟高騖神保聿歸介兹景祚
[038-16a]
仁宗本紀皇祐三年二月宰官文彦博進大享明堂記
 玉海皇祐三年二月丙戌文彦博等上大享明堂記
 二十卷目一卷又言明堂記起三月戊子下詔迄季
 秋辛亥禮成廣記備言垂萬世法然簡牘頗繁慮煩
 乙覽因纂成大享明堂紀要以聞庚寅内出御製序
 賜彦博令崇文院鏤版賜近臣彦博言先帝東薦岱
 牒右奠汾琮祀譙苦之宻都䇿天祖之徽稱並存注
 記
[038-16b]
    蕙田案明堂宗祀非常巨典玉海載當日情
    事歴歴如繪大都皆為非禮之禮而潞公委
    蛇其間未聞匡正且見之記載伊豈疎于稽
    古夫亦憚于興作抑時勢所趨積重難返耶
仁宗本紀嘉祐七年七月壬子詔季秋有事于明堂八
月己亥朔出明堂樂章肄于太常九月辛亥大饗明堂
以真宗配大赦
禮志嘉祐七年七月詔復有事于明堂有司言皇祐參
[038-17a]
用南郊百神之位不應祭法宜如隋唐舊制設昊天上
帝五方帝位以真宗配而五人帝五官神從祀皆罷又
前一日親享太廟嘗停孟冬之薦考詳典禮宗廟時祭
未有因嚴配而輟者今明堂去孟冬畫日尚逺請復薦
廟前者祖宗並侑今用典禮獨配前者地祗神州並享
今以配天而罷是皆變于禮中之大者也開元開寳二
禮五帝無親獻儀舊禮先詣昊天奠獻五帝並行分獻
以侍臣奠幣皇帝再拜次詣真宗神坐于禮為允而帝
[038-17b]
欲盡恭于祀事五方帝位並親獻焉朝廟用犢一羊七
豕七昊天上帝配帝犢各一羊豕各二五方五人帝共
犢五豕五羊五五官從祀共羊豕十
    蕙田案大饗前一日親饗太廟此告祭也准
    禮合止告配帝之廟不應徧祭七室禮院此
    言雖足以正宋祁停罷時享之失而于徧祭
    七廟之非猶未暇置論也其謂罷五人帝五
    官神從祀極是
[038-18a]
樂志嘉祐親享明堂二首
 降神誠安 &KR0974&KR0974房心下照重屋我嚴帝親匪配之
 凟西顥沆碭夕景已肅靈其來娭嘉薦芳郁
 送神誠安 明明合宮莫尊享帝禮樂熙成精與神
 契桂尊初闌羽駕倐逝遺我嘉祥於顯萬世
文獻通考英宗治平元年冬十月詔明堂奉仁宗配
時禮院奏乞與兩制同議仁宗皇帝配侑明堂錢公輔
等奏曰三代之法郊以祭天而明堂以祭五帝郊之祭
[038-18b]
以始封之祖有聖人之德者配焉故孝經曰昔者周公
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又曰孝
莫大于嚴父嚴父莫大于配天則周公其人也以周公
言之則嚴父也以成王言之則嚴祖也後世失禮不足
考據請一以周事言之臣竊謂聖宋崛起非有始封之
祖也則創業之君是為太祖矣太祖則周之后稷配祭
于郊者也太宗則周之文王配祭于明堂者也此二配
至重萬世不遷之法也真宗則周之武王宗乎廟而不
[038-19a]
祧者也雖有配天之功而無配天之祭未聞成王以嚴
父之故廢文王配天之祭而移于武王也仁宗則周之
成王也雖有配天之功而無配天之祭亦未聞康王以
嚴父之故廢文王配天之祭而移于成王也以孔子之
心推周公之志則嚴父也以周公之心攝成王之祭則
嚴祖也嚴祖嚴父其義一也下至于兩漢去聖甚逺明
堂配祭東漢為得在西漢時則孝武始營明堂而以髙
帝配之其後又以景帝配之孝武之後無聞焉在東漢
[038-19b]
時則孝明始建明堂而以光武配其後孝章孝安之後
無聞焉當始配之代適符嚴父之説及時異事遷而章
安二帝亦弗之變此最為近古而合乎禮者也有唐始
在孝和時則以高宗配之在明皇時則以睿宗配之在
永泰時則以肅宗配之禮官杜鴻漸王淮軰皆不能推
明經訓務合古初反雷同其論以惑時主延及于今牢
不可破當仁宗之初尚有建是論者配天之祭當在乎
太宗矣當時無一人言者故使宗周之典禮不明于聖
[038-20a]
代而有唐之曲學流弊乎後人願陛下深詔有司博謀
羣賢使配天之祭不膠于嚴父而嚴父之道不專于配
天循宗周之典禮替有唐之曲學治平元年正月上于
是又詔臺諫及講讀官與兩制再詳定以聞
宋史禮志觀文殿學士孫抃等曰易稱先王作樂崇德
薦之上帝以配祖考葢祖考並可配天符于孝經之説
不可謂必嚴其父也祖考皆可配郊與明堂而不同位
不可謂嚴祖嚴父其義一也雖周家不聞廢文配而移
[038-20b]
于武廢武配而移于成然易之配考孝經之嚴父歴代
循守不為無説魏明帝祀文帝于明堂以配上帝史官
謂是時二漢之制具存則魏所損益可知亦不可謂章
安之後配祭無傳遂以為未嘗嚴父也唐至本朝講求
不為少所以不敢異者舍周孔之言無所本也今以為
我將之詩祀文王于明堂而歌者安知非孔子刪詩存
周全盛之頌被于管絃者獨取之也仁宗繼體守成置
天下于泰安四十二年功徳可謂極矣今祔廟之始抑
[038-21a]
而不得配帝甚非所以宣章嚴父之大孝諫官司馬光
呂誨曰孝子之心孰不欲尊其父聖人制禮以為之極
不敢踰也詩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又我將祀文王于
明堂下此皆不見于經前漢以高祖配天後漢以光武
配明堂以是觀之自非建邦啟土造有區夏者皆無配
天之文故雖周之成康漢之文景明章徳業非不美也
然而不敢推以配天避祖宗也孔子以周公有聖人之
德成太平之業制禮作樂而文王適其父故引以證聖
[038-21b]
人之徳莫大于孝以答曾子非謂凡有天下者皆當尊
其父以配天然後為孝也近代祀明堂者皆以其父配
上帝此乃誤釋孝經之義而違先王之禮也景祐中以
太祖為帝者之祖比周之后稷太宗真宗為帝者之宗
比周之文武然則祀真宗于明堂以配上帝亦未失古
禮仁宗雖豐功美徳洽于四海而不在二祧之位議者
乃欲舍真宗而以仁宗配恐于祭法不合詔從抃議御
史趙鼎請遞遷真宗配雩祭太宗配祈穀神州用唐故
[038-22a]
事學士王珪等以為天地大祭有七皆以始封受命創
業之君配神作主明堂用古嚴父之道配以近考故在
真宗時以太宗配在仁宗時以真宗配今則以仁宗配
仁宗始罷太宗明堂之配太宗先已配雩祀祈穀及神
州之祭本非遞遷今明堂既用嚴父之道則真宗配天
之祭于禮當罷不當復分雩祭之配也
 王博文傳博文子疇遷給事中時詔近臣議仁宗配
 祭故事冬夏至祀昊天上帝皇地祗以太祖配正月
[038-22b]
 上辛祈穀孟夏雩祀孟冬祀神州地祗以太宗配正
 月上辛祀感生帝以宣祖配季秋大享明堂祀昊天
 上帝以真宗配而學士王珪等與禮官上議以為季
 秋大饗宜以仁宗配為嚴父之道知制誥錢公輔獨
 謂仁宗不當配祭疇以為珪等議遺真宗不得配公
 輔議遺宣祖真宗仁宗俱不得配于禮意未安乃獻
 議曰請依王珪等議奉仁宗配饗明堂以符大易配
 考之説孝經嚴父之禮奉遷真宗配孟夏雩祀以仿
[038-23a]
 唐貞觀顯慶故事太宗依舊配正月上辛祈穀孟冬
 祀神州地祗餘依本朝故事如此則列聖並侑對越
 昊穹厚澤流光聖裕萬祀必如公輔之議則陷四聖
 為失禮導陛下為不孝違經戾古莫此為甚因此公
 輔不悦而朝廷以疇論事有補帝與執政大臣皆器
 異之遷翰林學士尚書禮部侍郎同提舉諸司庫務
 數月拜樞宻副使
 顧我鈞嚴父配天論周公之禮縁祀帝而立配者也/孔子孝經之言縁論孝而及于配帝者也其為事體
[038-23b]
 語勢固自不同宋錢公輔及司馬文正公辨析之詳/亦足以破除嚴父之惑矣然而孫抃諂辭卒見依允
 甚矣夫愚陋之識知以私為孝而不知以禮為孝也/夫聖人制作義各有取冬至郊天一陽之始生也故
 以始封之祖配之季秋大享萬物之告成也故以成/功之祖配之此其義類灼然無可疑者夫所謂成功
 之祖將屬之創業者乎屬之守成者乎當創業之日/其功固已成矣雖有成康文景不過襲前人之業而
 繼序之非有所加也即在守文中主䝉業苟安亦未/嘗遽至于大壊奈何可代之配帝乎今必以大功之
 成歸美于父是必開創以來有隳先業而失之者而/後人起而光復之若漢之光武可也苟先世未失而
 歸功于父是誣之也誣其祖以尊其父其罪大矣且/人各有父由父而溯之創業之祖勢益逺分益疎固
 其情也聖人惟以功徳斷之使後之子孫雖歴萬世/而不忘其祖所以為敬之至也夫以祖宗之最疎者
[038-24a]
 而敬之若此則逓而近者其無不敬可知也而豈慮/其不敬于父乎故曰所以教孝也今乃逓而遷之廢
 其祖而以父易之則他時傳子之後將必廢其父而/以已易之不待言矣由是言之則明堂之配乃以教
 不孝也夫父之功德雖有不同宋之仁宗不可謂非/成康文景之儔也然一云嚴父則禮意已失又不可
 以父之優劣而進退之矣使英宗當日能從二公之/議專以太祖配天太宗配帝則有宋祀典百世遵之
 可矣乃以姑息之私甘從孫抃之請相沿不止至紹/興之世而配帝乃屬之徽宗是周室東遷之日罷文
 王而配幽王也其與周公/嚴父之義相去何如哉
    蕙田案禮院兩制及温公呂公議卓然得禮
    之正朱子亦從之惜乎不行而反從抃議也
[038-24b]
    趙鼎王疇調停阿附直襲唐之陋説耳已詳
    明堂饗帝宗祀條
治平四年九月大享明堂以英宗配
 文獻通考治平四年七月時神宗/已即位翰林學士承㫖張
 方平等言季秋大享明堂請以英宗皇帝配神作主
 以合嚴父之意詔恭依
神宗本紀熙寧四年九月辛卯大饗明堂以英宗配赦
天下内外官進秩有差
[038-25a]
文獻通考熙寧四年六月詔以今年季秋有事于明堂
冬至更不行南郊之禮恩賞就明堂禮畢施行
 太常禮院言親祀明堂惟昊天上帝英宗皇帝及五
 方帝並皇帝親獻五人帝五官神位即命分獻從之
    蕙田案宋之南郊沿五季陋習例有恩赦賞
    賚時君苦之而迫于悍卒邀恩久慣一不遂
    其欲則且囂然思變故雖知其非禮而不能
    改也兹以明堂輟郊可謂失禮而恩賞獨如
[038-25b]
    故其亦有所迫而然與
宋史樂志熙寧享明堂二首
 英宗奠幣誠安 於皇聖考克配上帝永言孝思昭
 薦嘉幣
 酌獻徳安 英聲邁古徳施在民允秩宗祀賔延上
 神
神宗本紀元豐三年七月丁亥罷羣神從祀明堂九月
辛巳大饗明堂以英宗配赦天下
[038-26a]
 玉海元豐三年七月丁亥詔逺而尊者祖則祀于圜
 丘而配天邇而親者禰則祀于明堂而配上帝圜丘
 祀天則對越諸神明堂則上帝而已歴代以來合宮
 所配既紊于經至雜以六天之説朕甚不取祀英宗
 于明堂以配上帝餘從祀羣神悉罷
禮志元豐中詳定禮文所言祀帝南郊以天道事之則
雖配帝用犢禮所謂帝牛不吉以為稷牛是也享帝明
堂以人道事之則雖天帝用太牢詩所謂我將我享維
[038-26b]
羊維牛是也自梁用特牛隋唐因之皆用特牲非所謂
以人道享上帝之意也皇祐熙寧所謂犢與羊豕皆未
應禮今親祠上帝配帝五方帝五人帝請用牛豕各一
太常禮院言今歲明堂尚在慈聖光獻皇后三年之内
請如熙寧元年南郊故事惟祀事用樂鹵簿鼓吹宮架
諸軍音樂皆備而不作警場止鳴金鉦鼓角而已自是
凡國有故皆用此制六月詔曰歴代以來合宮所配雜
以先儒六天之説朕甚不取將來祀英宗皇帝于明堂
[038-27a]
惟以配上帝餘從祀羣神悉罷詳定所言案周禮有稱
昊天上帝有稱上帝有稱五帝者一帝而已將來祀英
宗于明堂合配昊天上帝及五帝欲以此修入儀注并
據知太常禮院趙君錫等狀案周官掌次職曰王大旅
上帝則張氊案祀五帝則設大次小次又司服職曰祀
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明上帝與五
帝異則宗祀文王以配上帝者非可兼五帝也自鄭氏
之學興乃有六天之説而事非經見晉泰始初論者始
[038-27b]
以為非遂于明堂惟設昊天上帝一坐而已唐顯慶禮
亦然請如詔祀英宗于明堂惟配上帝以稱嚴父之意
又請以莞席代藁秸蒲越以玉爵代匏爵其豆登簋爼
尊罍並用宗廟之器苐以不祼不用彞瓚罷爟火及設
褥上帝席以藁秸配帝以蒲越皆加褥其上飲福受胙
俟終三獻並從之監察御史裏行王祖道言前詔以六
天之説為非古今復欲兼祀五帝是亦六天也禮官欲
去四圭而廢祀神之玉殊失事天之禮望復舉前詔以
[038-28a]
正萬世之失仍并詔詳定合用圭璧詳定所言宋朝祀
天禮以蒼璧則燎玉亦用蒼璧禮神以四圭有邸則燎
玉亦用四圭有邸而議者欲以蒼璧禮神以四圭有邸
從燎義無所主開寶開元禮祀昊天上帝及五帝于明
堂禮神燔燎皆用四圭有邸今詔惟祀上帝則四圭有
邸自不當設宜如南郊禮神燔燎皆用蒼璧又請宿齋
于文徳殿祭之旦服通天冠絳紗袍至大次改祭服行
事如郊廟之禮
[038-28b]
 文獻通考楊氏曰孝經曰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
 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而注疏家言明堂者
 皆曰祀五帝然則上帝之與五帝同乎異乎山隂黄
 度曰昊天上帝者天之大名也五帝分王于四時者
 也周人祀天于圜丘祀上帝于明堂皆報本也祀五
 帝于四郊所以致其生物之功也大宗伯言禋祀昊
 天上帝而不言祀五帝義可知矣由此觀之則明堂
 祀上帝者祀天也非祀五帝也而注疏家言明堂者
[038-29a]
 皆曰祀五帝其説何從始乎遭秦滅學專用夷禮漢
 興襲秦四畤增之為五畤自是以後郊祀用新垣平
 之言則祠五帝明堂用公玉帶之言則祠五帝皆以
 五畤為主不知有上帝五帝之分也成帝即位用匡
 衡之説改郊祀明年衡坐事免官衆庶多言不當變
 動祭祠者遂復甘泉泰畤及雍五畤如故夫明堂祀
 五帝自武帝首行之光武中興以後始建明堂明帝
 章帝安帝遵行不變大抵以武帝汶上明堂為法不
[038-29b]
 知周人祀上帝于明堂之意矣是故漢儒之注釋明
 堂者皆云祀五帝葢其見聞習熟然也其後晉泰始
 中有言明堂南郊宜除五帝座只設昊天上帝一位
 未幾韓楊建言以漢魏故事兼祀五帝無祀一天者
 竟復明堂五帝位是又習熟漢魏故事而然也抑又
 有甚焉者唐開元中王仲丘奏謂禋享上帝有合經
 義而五帝並祀行之已久請二禮並行以成大享之
 義本朝皇祐中宋祁奏以上帝五帝二禮並存以明
[038-30a]
 聖人尊天奉神之義不敢有所裁抑夫祀上帝于明
 堂周禮也祀五帝于明堂漢禮也合周漢而並用之
 既並祀五帝又祀上帝其義何居是説也創于王仲
 丘襲于宋祁後之言禮者習熟見聞又將循此以為
 不易之典甚矣知天之學不明諸儒惑于古今同異
 而莫知所決行之既久而莫覺其誤也肆我神祖聖
 學高明洞見周人明堂以文王配上帝之深意屏黜
 邪説斷然行之不以為疑非聰明睿知不惑之至其
[038-30b]
 孰能與于此哉
    蕙田案是年詳定禮文所之議其合于禮者
    有六天帝用太牢一也大䘮惟祀事用樂餘
    皆備而不作二也宗祀上帝不兼五帝三也
    用宗廟之器四也不祼不用彞瓚五也罷爟
    火六也因神宗卓識特罷羣神從祀為一時
    曠舉故禮臣亦遂引經以證事而漸近乎禮
    皆由有以導之故也楊氏論祀天祀五帝之
[038-31a]
    辨義理正大援據詳明聖人復起不能易已
    厥後明太祖聽廷臣之議六天五帝之説廓
    清掃除千古快事豈非諸儒之議開其先歟
    經術之有功如是
    又案明堂兼祭上帝五帝自漢元封五年始
    祀明堂即祀太一五帝太一在漢為天神最
    尊者即上帝矣是其説固非創于王仲丘也
元豐六年詳定禮文所言本朝親祠明堂習儀于大慶
[038-31b]
殿近于瀆伏請明堂習儀于尚書省以逺神為恭
哲宗本紀元祐元年九月辛酉大享明堂以神宗配赦
天下
 文獻通考詔明堂禮畢御紫宸殿羣臣起居不奏祥
 瑞御樓唯行肆赦儀稱賀並罷以太常寺言司馬光
 薨故也
 宋史呂希純傳元祐祀明堂將用皇祐故事並饗天
 地百神皆以祖宗配希純言皇祐之禮事不經見嘉
[038-32a]
 祐既已釐正至元豐中但以英宗配上帝悉罷從祀
 羣神得嚴父之義請循其式從之
四年八月太皇太后詔今後明堂大禮毋令百官拜表
稱賀九月戊寅致齋垂拱殿辛巳大饗明堂赦天下百
官加恩賜賚士庶高年九十以上者
禮志先是三省言案天聖五年南郊故事禮畢行勞酒
之禮如元㑹之儀今明堂禮畢請太皇太后御會慶殿
皇帝于簾内行恭謝之禮百僚稱賀訖升殿賜酒太皇
[038-32b]
太后不許
文獻通考太皇太后詔曰皇帝臨御海内晏安五經季
秋再講宗祀以享天心顧吾何功獲被斯福今有司因
天聖之故事修㑹慶之盛禮將俾文武稱慶于庭吾自
臨決萬幾疑脱/二字祇畏豈以菲薄之徳自比章獻之明矧
復皇帝致賀于禁中羣臣奉表于闈左禮文既具夫又
何求前朝舊儀吾不敢受將來明堂禮畢更不受賀百
官並内東門拜表
[038-33a]
 六年太常博士趙叡言本朝親享之禮自明道以來
 即大慶殿以為明堂至于有司攝事之所乃尚寓于
 圜丘竊見南郊齋宮有望祭殿請就行禮從之
哲宗本紀紹聖二年九月辛亥大饗明堂赦天下
禮志元符元年尚書左丞蔡卞言每嵗大享明堂即南
郊望祭殿行禮制度隘窄未足以仰稱嚴事之意今新
作南郊齋宮端誠殿實天子潔齋奉祠及見羣臣之所
高明邃深可以享神即此行禮于義為合初元豐禮官
[038-33b]
以明堂寓大慶路寢别請建立以盡嚴奉而未暇講求
至是蔡京為相始以庫部員外郎姚舜仁明堂圖議上
詔依所定營建明年正月以彗出東方罷大觀元年大
享猶寓大慶殿
樂志元符親享明堂十一首
 皇帝升降儀安 嚴父配天孝乎明堂與奠升階降
 音以將天歩有節帝容必莊辟公憲之禮無不臧
 上帝位奠玉幣鎮安 聖能享帝孝克事親於皇宗
[038-34a]
 祀盛節此陳何以薦䖍二精有煒何以致祥上天鑒
 止
 神宗奠幣信安 合宮禮備時維哲王堂筵四敞明
 德馨香聖孝來格降福穰穰承承繼繼萬祀其昌
 奉爼禧安 奕奕明堂天子即事奠我聖考配于上
 帝凡百有職疇敢不祇爼潔牲肥其登有儀
 上帝位酌獻慶安 惟禮不瀆所以嚴親惟孝不匱
 所以教民陟配文考享于大神重禧累福祚裔無垠
[038-34b]
 配位酌獻德安 隆功駿德兩有烈光陟配宗祀惠
 我無疆
 退文舞迎武舞穆安 舞以象功樂惟崇徳文經萬
 邦武靖四國一張一弛其儀不忒神鑒孔昭孝思維
 則
 亞獻穆安 於昭盛禮嚴父配天盡物盡誠莫匪吉
 蠲重觴既薦九奏相宣神介景福億萬斯年
 飲福胙安 莫尊乎天莫親乎父既享既侑誠申禮
[038-35a]
 舉戞擊堂上八音始具天子億齡飲神之助
 徹豆欽安 穆穆在堂肅肅在庭於顯辟公來相思
 成神既歆止有聞無聲錫我休嘉燕及羣生
 歸大次憩安 有奕明堂萬方時㑹宗子聖考作帝
 之配樂酌虞典禮從周志釐事既成於皇來暨
    蕙田案元符雖罷享而樂章先已撰定故宋
    史編入今從之
文獻通考徽宗崇寧四年詔營建明堂已度地鳩工俟
[038-35b]
過來歲取㫖興後明年以彗出西方遂詔罷之
宋史徽宗本紀大觀元年九月辛亥大饗明堂赦天下
樂志大觀宗祀明堂五首
 奠玉幣鎮安 交于神明内心為貴外致其文亦效
 精意嘉玉既陳將以量幣肅肅雝雝惟帝之對 有
 邦事神享帝為尊内心致徳外示彌文嘉玉效珍薦
 以量幣恭欽伊何惟以宗祀
 配位奠幣信安 肇祀明堂告成大報顒顒祇祗率
[038-36a]
 見昭考涓選休辰齋明朝夕於維皇王孝思罔極
 酌獻孝安 若昔大猷孝思維則永言孝思丕承其
 徳於昭明威侑于上帝賚我思成永綏福祉
 配位酌獻大明 於昭皇考大明體神憲章文思宜
 民宜人嚴父之道陟配于天躬行孝告有孚于先
禮志九月大享于明堂猶寓大慶殿
徽宗本紀政和五年秋七月丁丑詔建明堂于寢殿之
南八月己酉以秘書省地為明堂
[038-36b]
禮志政和五年詔宗祀明堂以享上帝寓于寢殿禮葢
云闕崇寧之初嘗詔建立去古既逺歴代之模無足循
襲朕刺經稽古度以九筵分其五室通以八風上圓下
方參合先王之制相方視址于寢之南僝工鳩材自我
作古以稱朕昭事上帝率見昭考之心既又以言者明
堂基宜正臨丙方近東以據福徳之地乃徙秘書省宣
徳門東以其地為明堂又詔明堂之制朕取考工互見
之文得其制作之本夏后氏曰世室堂脩二七廣四脩
[038-37a]
一五室三四歩四三尺九階四旁兩夾窗考夏后氏之
制名曰世室又曰堂者則世室非廟堂脩二七廣四脩
一則度以六尺之歩其堂脩十四歩廣十七歩之半又
曰五室三四歩四三尺者四歩益四尺中央土室也三
歩益三尺木火金水四室也每室四户兩夾窗此夏制
也商人重屋堂脩七尋崇三尺四阿重屋而又曰堂者
非寢也度以八尺之尋其堂脩七尋又曰四阿重屋阿
者屋之曲也重者屋之複也則商人有四隅之阿四柱
[038-37b]
複屋則知下方也周人明堂度以九尺之筵三代之制
不相襲夏曰世室商曰重屋周曰明堂則知皆室也東
西九筵則東西長南北七筵則南北狹所以象天則知
上圓也名不相襲其製則一唯歩尋筵廣狹不同而已
朕益世室之度兼四阿重屋之制度以九尺之筵上圓
象天下方法地四户以合四序八窗以應八節五室以
象五行十二堂以聽十二朔九階四阿每室四户夾以
八窗享帝嚴父聽朔布政于一堂之上于古皆合其制
[038-38a]
大備宜令明堂使司遵圖建立于是内出圖式宣示于
崇政殿命蔡京為明堂使開局興工日役萬人京言三
代之制脩廣不相襲夏度以六尺之歩商度以八尺之
尋而周以九尺之筵世毎近制每廣今若以二筵為太
室方一丈八尺則室中設版位禮器已不可容理當增
廣今從周制以九尺之筵為度太室脩四筵三丈/六尺廣五
四丈/五尺共為九筵木火金水四室各脩三筵益四五三/丈
一尺/五寸廣四筵三丈/六尺共七筵益四尺五寸十二堂古無脩
[038-38b]
廣之數今亦廣以九尺之筵明堂𤣥堂各脩四筵三丈/六尺
廣五筵四丈/五尺左右个各脩廣四筵三丈/六尺青陽總章各脩
廣四筵三丈/六尺左右个各脩四筵三丈/六尺廣三筵益四五三/丈
一尺/五寸四阿各四筵三丈/六尺堂柱外基各一筵九/尺堂總脩一
十九筵一十七/丈一尺廣二十一筵一十八/丈九尺蔡攸言明堂五門
諸廊結瓦古無制度漢唐或葢以茅或葢以瓦或以木
為瓦以夾紵漆之今酌古之制適今之宜葢以素瓦而
用琉璃縁裏及頂葢鴟尾綴飾上施銅雲龍其地則隨
[038-39a]
所向甃以五色之石欄楯柱端以銅為文鹿或辟邪象
明堂設飾雜以五色而各以其方所尚之色八窗八柱
則以青黄緑相間堂室柱門欄楯並塗以朱堂階為三
級級崇三尺共為一筵庭樹松梓檜門不設㦸殿角皆
垂鈴詔以𤣥堂犯祖諱取平在朔易之義改為平朔門
亦如之仍改敷祐門曰左敷佑左承天門曰右敷佑右
承天門曰平秩更衣大次曰齊明殿
 文獻通考其明堂青陽總章𤣥堂太室五門並御書
[038-39b]
 榜之
    蕙田案明堂之制自漢以後屢議屢更未有
    通九為五堂室階隅屋宇户牖方圓脩廣契
    經合傳如政和内出圖式者也其指在取互
    見之文得制作之本是以纎悉周備毫髪無
    憾而漢唐之陋説不入焉至于辨世室非廟
    重屋非寢夏商周名不相襲惟歩尋筵廣狹
    不同尤為的確惟寢室之南為地太近與淳
[038-40a]
    于説不合然宗祀告朔朝㑹布政天子常親
    臨視自當以國中為是然則此議可為考三
    王而不謬俟百世而不惑者矣與今考定之
    圖恰合詳見前宮室制度條
    又案當時増廣丈尺古今權宜自可酌從所
    謂不以人廢言
徽宗本紀政和七年明堂成八月癸亥詔明堂并祠五
帝九月辛卯大饗明堂赦天下十月乙卯朔初御明堂
[038-40b]
頒朔布政
禮志七年四月明堂成有司請頒常視朔聽朝詔明堂
專以配帝嚴父餘悉移于大慶文徳殿羣臣五表陳請
乃從之禮制局言祀天神于冬至祀地祗于夏至乃有
常日無所事卜季秋享帝以先王配則有常月而未有
常日禮不卜常祀而卜其日所謂卜日者卜其辛爾葢
月有上辛次辛請以吉辛為正又言周禮祀昊天上帝
則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則衮冕葢于大裘
[038-41a]
舉正位以見配位于衮冕舉配位以見正位以天道事
之則舉卑明尊大裘象道衮冕象徳明堂以人道享上
帝請服衮冕郊祀正位設蒲越明堂正配位以莞葢取
禮記所謂莞簟之安請明堂正配位並用莞簟又周禮
以蒼璧禮天又曰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然説者謂
禮神在求神之前祀神在禮神之後葢一祭而並用也
夏祭方澤兩圭有邸與黄琮並用明堂大享蒼璧及四
圭有邸亦宜並用圜丘方澤執𤣥圭則搢大圭執大圭
[038-41b]
則奠𤣥圭禮經祀大神祗享先王一如明堂親祠宜如
上儀其正配二位請各用籩二十六簠八簋八登三鉶
三柶槃神位席幣篚祝篚玉爵反坫瑶爵牛羊豕鼎各
一并局七畢茅冪爼六大尊山尊著尊犧尊象尊各二
壺尊六皆設而弗酌尊加冪犧尊象尊壺尊犧罍象罍
壺罍各五加勺冪御槃匜一并篚勺巾飲福受黍豆一
以玉飾飲福受胙爼一亞獻終獻盥洗罍爵洗爵并篚
勺巾各一神厨鸞刀一又言明堂用牲而不設庶羞之
[038-42a]
鼎案元豐禮明堂牲牢正配各用牛一羊一豕一宗祀
止用三鼎而不設庶羞之鼎其爼亦止合用六宗廟祭
祀五齊三酒有設而弗酌者若酒正所謂以法共五齊
三酒以實八尊是也有設而酌者若司尊彞所謂醴齊
縮酌盎齊涚酌凡酒脩酌是也今太廟明堂之用請以
大尊實泛齊山尊實醴齊著尊實盎齊犧尊實緹齊
象尊實沈齊壺尊實三酒皆為弗酌之尊又以犧尊實
醴齊為初獻象尊實盎齊為亞獻並陳于阼階之上犧
[038-42b]
在西象在東壺尊實清酒為終獻陳于阼階之下皆為
酌尊尊三其貳以備乏匱明堂雖嚴父然配天與上帝
所以求天神而禮之宜同郊祀用禮天神六變之樂以
天帝為尊焉皇祐以來以大慶殿為明堂奏請致齋于
文德殿禮成受賀于紫宸殿今明堂肇建宜于大慶殿
奏請致齋于文德殿禮成受賀宿齋奏嚴本以警備仁
宗詔明堂直端門故齋夕權罷今明堂在寢東南不與
端門直將來宗祀大慶殿齋宿皇城外不設鹵薄儀仗
[038-43a]
其警場請列于大慶殿門之外王者祀上帝于郊配以
祖祀于明堂配以禰今有司行事乃寓端誠殿未盡禮
意請非親祀歲有司行事亦于明堂改儀仗使曰禮衛
鹵簿使曰禮器橋道頓遞使曰禮頓大禮禮儀二使仍
舊制又設季秋大享登歌並用方士初禮部尚書許光
凝等議明堂五室祀五帝而王安石以五帝為五精之
君昊天之佐故分位于五室與享明堂神宗詔惟以英
宗配帝悉去從祀羣神陛下肇新宏規得其時制位五
[038-43b]
帝于五室既無以禰槩配之嫌止祀五帝又無羣神從
祀之凟則神考絀六天于前陛下正五室于後其揆一
也至是詔罷從祀而親祀五室焉尋詔毎嵗季秋大享
親祀明堂如孟月朝獻禮罷有司攝事及五使儀仗等
已而太常寺上明堂儀皇帝散齋七日于别殿致齋三
日于内殿有司設大次于齋明殿設小次于明堂東階
下祀日行事執事陪祀官立班殿下東西相向皇帝服
衮冕太常卿東上閤門官太常博士前導禮部侍郎奏
[038-44a]
中嚴外辦太常卿奏請行禮太常卿奏禮畢禮部郎中
奏解嚴其禮器牲牢酒饌奠獻玉幣升烟燔首祭酒讀
冊飲福受胙并樂舞等並如宗祀明堂儀其行事執事
陪祠官並前十日受誓戒于明堂行事執事官致齋三
日前一日並服朝服立班省饌祀日並祭服陪位官致
齋一日祀前二日仍奏告神宗配侑自是迄宣和七年
歲皆親祀明堂
文獻通考禮制局列上明堂七議一曰古者朔必告廟
[038-44b]
示不敢專請視朝聽朔必先奏告以見繼述之意二曰
古者天子負扆南向以朝諸侯聽朔則各隨其方請自
今御明堂正南向之位布政則隨月而御堂其閏月則
居門焉三曰禮記月令天子居青陽總章毎月異禮請
稽月令十二堂之制修定時令使有司奉而行之四曰
月令以季秋之月為來歲受朔之日請以毎歲十月于
明堂受新歴退而頒之郡國五曰古者天子負扆公侯
伯子男蠻夷戎狄四塞之國各以内外尊卑為位請自
[038-45a]
今元正冬至及朝會並御明堂遼使依賔禮蕃國各隨
其方立于四門之外六曰古者以明堂為布政之宮自
今若有御札手詔並請先于明堂宣示然後榜之廟堂
頒之天下七曰赦書德音舊制宣于文德殿自今請非
御樓肆赦並請于明堂宣讀九月詔頒朔布政自十月
為始其月皇帝御明堂平朔左个頒天運政治及八年
戊戌歲運歴數于天下百官常服立明堂下乗輿自内
殿出負扆坐于明堂大晟樂作百官朝于堂下大臣陞
[038-45b]
階進呈所頒布時令左右丞二員跪請付外施行宰相
承制可之左右丞乃下授頒政官頒政官受而讀之訖
出閤門奏禮畢皇帝降御座百官乃退自是以為常
 玉海政和七年六月明堂成御製上梁文及明堂頌
 七月二十三日詔以明堂制度編類成書與明堂記
 相為表裏十一月御明堂朝百辟
    蕙田案禮制局所議度數儀文與古略有出
    入凡卜辛服衮冕設莞簟搢圭執圭奠圭以
[038-46a]
    及籩豆尊鉶酒齊樂舞頒朔布政朝諸侯皆
    可據為典則惟親祠五室究爲非禮而登歌
    用方士為不經耳惜其書之不存後嗣不能
    率而由之也
宋史徽宗本紀重和元年四月詔每歲以季秋親祀明
堂如孟月朝獻禮 九月辛巳大饗明堂通考作/辛卯
    蕙田案依本紀當為辛巳通考卯字誤
宣和元年九月辛酉大饗明堂 二年九月辛亥大饗
[038-46b]
明堂 三年九月辛未大饗明堂 四年九月辛酉大
饗明堂 五年九月辛酉大饗明堂 六年九月辛巳
大饗明堂 七年九月辛巳大饗明堂
欽宗本紀靖康元年春二月丙午省明堂頒朔布政
 劉豫傳紹興五年七月豫廢明堂為講武殿暴風連
 日
    蕙田案政和明堂最為合古豫一朝舉而廢
    之宜天心之不從也惜哉
[038-47a]
 
 
 
 
 
 
 
 
[038-47b]
 
 
 
 
 
 
 
 五禮通考卷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