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87 五禮通考-清-泰蕙田 (master)


[017-1a]
欽定四庫全書
 五禮通考卷七
           刑部尚書秦蕙田撰
  吉禮七
   圜丘祀天
後漢書世祖本紀建武二年立郊兆于城南始正火德
色尚赤
祭祀志建武二年正月初制郊兆於雒陽城南七里依
[017-1b]
鄗采元始中故事爲圎壇八陛中又爲重壇天地位其
上皆南向西上其外壇上爲五帝位青帝位在甲寅之
地赤帝位在丙巳之地黄帝位在丁未之地白帝位在
庚申之地黑帝位在壬亥之地其外爲壝重營皆紫以
象紫宮有四通道以爲門日月在中營内南道日在東
月在西北斗在北道之西皆別位不在羣神列中八陛
陛五十八醊合四百六十四醊五帝陛郭帝七十二醊
合三百六十醊中營四門門五十四神合二百一十六
[017-2a]
神外營四門門百八神合四百三十二神皆背營内鄉
中營四門門封神四外營四門門封神四合三十二神
凡千五百一十四神營即壝也封封土築也背中營神
五星也及中宮宿五官神及五嶽之屬也背外營神二
十八宿外宮星雷公先農風伯雨師四海四瀆名山大
川之屬也醊竹芮切/祭酹也
 注黄圖載元始儀上帝壇圓八觚徑五丈髙九尺茅
 營去壇十步竹宮徑三百步土營徑五百步神靈壇
[017-2b]
 各於其方面三丈去茅營二十步廣坐十五步合祀
 神靈以璧琮用辟神道四通廣各三十步竹宮内道
 廣三丈有闕各九十一步壇方三丈拜位壇亦如之
  爲周道郊營之外廣九步營六甘泉北辰於南門
 之外日月海東門之外河北門之外岱宗西門之外
  爲周道前望之外廣九步列望遂乃近前望道外
 徑六十二步壇方二丈五尺髙三尺五寸 爲周道
 列望之外徑九步卿望亞列望外徑四十步壇廣三
[017-3a]
 丈髙二尺 爲周道卿望之外徑九步大夫望亞卿
 望道外徑二十步壇廣一丈五尺髙一尺五寸 爲
 周道大夫望之外徑九步士望亞大夫望道外徑十
 五步壇廣一丈髙一尺 爲周道士望之外徑九步
 庻望亞士望道外徑九步壇廣五尺髙五寸 爲周
 道庻望之外徑九步凡天宗上帝宮壇營徑三里周
 九里營三重通八方 常以歲之孟春正月上辛若
 丁親郊祭天南郊以地配望秩山川徧于羣神天地
[017-3b]
 位皆南鄉同席地差在東共牢而食太祖髙皇帝髙
 后配於壇上西鄉后在北亦同席共牢而食日冬至
 使有司奉祭天神於南郊髙皇帝配而望羣陽夏至
 使有司奉祭地祗於北郊髙皇后配而望羣隂天地
 用牲二燔燎瘞埋用牲一先祖先妣用牲一天以牲
 左地以牲右皆用黍稷及樂
    蕙田案此東漢郊壇從祀之位魏以降從祀
    星辰漸以繁多矣
[017-4a]
 東觀漢紀上都洛陽制兆於南城七里北郊四里行
 夏之時時以平旦服色犧牲尚黑名火徳之運常服
 徽熾尚赤四時隨色季夏黄色
 大學衍義補丘氏濬曰西漢所謂郊祀天地者乃是/祀五畤及甘泉泰一汾隂之類皆出于方士祈福之
 說而非古人報本反始之意髙惠不親祠文帝一再/行武宣以求仙成帝以祈嗣三君者親郊頗多而其
 他則領之祠官修故事而已古人所謂郊天配祖之/意葢漠如也光武置郊丘于雒陽以髙帝配祀始稍
 復古人祀/天之制
後漢書祭祀志建武七年五月詔三公曰漢當郊堯其
[017-4b]
與卿大夫博士議時侍御史杜林上疏以爲漢起不因
緣堯與殷周異宜而舊制以髙帝配方軍師在外且可
如元年郊祀故事上從之
 杜林傳建武七年大議郊祀制多以爲周郊后稷漢
 當祀堯詔復下公卿議林獨以爲周室之興祚由后
 稷漢業特起功不緣堯祖宗故事所宜因循定從林
 議
 東觀漢紀杜林疏臣聞營河洛以爲民刻肌膚以爲
[017-5a]
 刑封疆畫界以建諸侯井田什一以供民用三代之
 所同及至漢興因時宜趨世務省繁苛取實事不苟
 貪髙冗之論是以去土中之京師就關内之逺都除
 肉刑之重律用髠鉗之輕法郡縣不置世禄之家農
 人三十而取一政卑易行禮簡易從民無智愚思仰
 漢徳樂承漢祀基業特起不因緣堯堯逺于漢民不
 曉信言提其耳終不恱諭后稷近于周民户知之世
 據以興基由其祚本與漢異郊祀髙帝誠從民望得
[017-5b]
 萬國之歡心天下福應莫大乎此民奉種祀且猶世
 主不失先俗羣臣僉薦鯀考績不成九載乃殛宗廟
 至重衆心難達不可卒改詩云不愆不忘率由舊章
 明當尊用祖宗之故文章也宜如舊制以解天下之
 惑合于易之所謂先天而天不違後天而奉天時義
 方軍師在外祭可且如元年郊祭故事
後漢書祭祀志隴蜀平後乃增廣郊祀髙帝配食位在
中壇上西靣北上天地髙帝黄帝各用犢一頭青帝赤
[017-6a]
帝共用犢一頭白帝黑帝共用犢一頭凡用犢六頭日
月北斗共用牛一頭四營羣神共用牛四頭凡用牛五
頭凡樂奏青陽朱明西皓𤣥㝠及雲翹育命舞中營四
門門用席十八枚外營四門門用席三十六枚凡用席
二百一十六枚皆莞簟率一席三神日月北斗無陛郭
醊既送神燌爼實於壇南已地
    蕙田案建武中興制郊兆于洛陽城南其地
    得矣乃内外壇壝門營從祀之神至一千五
[017-6b]
    百一十四何其溷也然此猶曰西京故事也
    而天地共席帝后同牢則王莽凟亂不經之
    舉當撥邪反正之初倘稽考典章洗除穢惡
    後嗣知所遵循詎不美歟乃帝既不深考而
    在廷諸臣亦無有引伸匡衡之議而救正之
    者良由棄經信讖因陋蹈訛遂使陳陳沿襲
    洎迄後代竟以合祭為便安逸豫之身圖錮
    蔽執持牢不可破不特禮制就隳而人主敬
[017-7a]
    天之意荒矣莽不足責東京創制之君臣能
    不任其咎耶有天下者當以經術爲重矣
 漢舊儀祭天紫壇幄幃髙皇帝配天居堂下西向紺
 帷帳紺席鈎命决曰自外至者無主不止自内出者
 無匹不行祭天養牛五歲至三千觔案記曰天地之
 牛角繭栗而此云五歲本志用犢是也
 鄭興傳帝嘗問興郊祀事曰吾欲以讖斷之何如興
 對曰臣不爲讖帝怒曰卿之不爲讖非之耶興惶恐
[017-7b]
 曰臣于書有所未學而無所非也帝意乃解
 樊鯈傳永平元年拜長水校尉與公卿定郊祀禮儀
 以讖記正五經異說
 蔡邕傳初平二年六月地震董卓以問邕邕對曰地
 動者隂盛侵陽臣下踰制之所致也前春郊天公奉
 引車駕乗金華青葢爪畫兩轓逺近以爲非宜卓於
 是改乗皂葢車
後漢書獻帝本紀建安元年正月癸酉郊祀上帝于安
[017-8a]
邑大赦天下改元建安 七月丁丑車駕至洛陽郊祀
上帝大赦天下
禮儀志正月上丁祠南郊禮畢次北郊明堂髙廟世祖
廟謂之五供 凡齋天地七日 大䘮惟天郊越紼而
齋 正月天郊夕牲晝漏未盡十八刻初納夜漏未盡
八刻初納干寳周官注曰納亨納牲/將告殺謂向祭之晨也進熟獻太祝送旋
皆就燎位宰祝舉火燔柴火然天子再拜興有司告事

[017-8b]
 蔡邕禮樂志漢樂四品一曰大予樂典郊廟上陵殿
 中諸食舉之樂郊樂易所謂先王以作樂崇徳殷薦
 之上帝周官若樂六變則天神皆降可得而禮也
 文獻通考馬氏曰西都所謂郊祀若雍五畤甘泉泰/一皆出于方士祈福之說而非有古人報本之意唯
 武宣以求仙成帝以求嗣故三君親郊頗多而其清/心無求者則領之祠官修故事而已世祖置郊丘於
 洛陽以髙祖配祀始稍復古人祀天之制但范史紀/志不載親郊之歳月禮儀志云正月上丁祠南郊禮
 畢次北郊明堂髙廟世祖廟謂之五供豈每歲行之/耶祭祀志言二年初制郊采元始中故事按元始之
 制嘗以歲孟春正月上辛若丁親郊祀天南郊以地/配冬至則使有司祭天神於南郊以髙帝配夏至使
[017-9a]
 有司祭地祗於北郊以髙后配然則天地之祭每歳/親祠者一命有司祭者二豈歳以爲常故不復紀述
 乎/
    蕙田案東漢依元始故事歲凡三祭合祀天
    地者一分祀天地者各一王莽所謂有合有
    別也當時雖行合祭而分祭之禮固未嘗廢
    後之主合祭者乃悍然以爲不必分祭是宗
    王莽而又失之矣
          右後漢郊禮
[017-9b]
蜀志先主傳章武二年十月詔丞相諸葛亮營南北郊
於成都
          右蜀漢郊禮
魏志文帝本紀黄初二年春正月郊祀天地明堂
宋書禮志黄初二年正月郊祀天地明堂是時魏都洛
京而神祗兆域明堂靈臺皆因漢舊事
明帝太和元年正月丁未郊祀武皇帝以配天宗祀文
皇帝于明堂以配上帝是時二漢郊禋之制具存魏所
[017-10a]
損益可知也
魏志明帝本紀景初元年冬十月乙卯營洛陽南委粟
山爲圜丘十二月壬子冬至始祀詔曰昔漢氏之初承
秦滅學之後採摭殘缺以備郊祀自甘泉后土雍宮五
畤神祗兆位多不經見並以興廢無常一彼一此四百
餘年廢無禘禮古代之所更立者遂有闕焉曹氏繫世
出自有虞氏今祀圜丘以始祖帝舜配號圜丘曰皇皇
帝天方丘所祭曰皇皇后地以舜妃伊氏配天郊所祭
[017-10b]
曰皇天之神以太祖武皇帝配地郊所祭曰皇地之祗
以武宣皇后配宗祀皇考髙祖文皇帝於明堂以配上
帝十二月壬子冬至始祀皇皇帝天于圜丘以有虞帝
舜配
 文獻通考馬氏曰此以郊與圜丘爲二處用鄭𤣥之
 說其時康成所注二禮方行王子雍雖著論以攻之
 而人未宗其說然魏晉而後有天下者多起自匹夫
 其祖父未有可以配天之功徳非如虞夏四代之比
[017-11a]
 而康成之所謂配天者以爲周祀天於圜丘以嚳配
 謂之禘祀五帝於郊以稷配謂之郊又祀五帝及五
 人帝於明堂以文王配謂之祖祀五神於明堂以武
 王配謂之宗此三祭者必皆有祖考可配而後可以
 舉事是以魏文帝之時有郊祀而未有祖配直至明
 帝時復逺取舜以配圜丘然後以武帝配郊以文帝
 配明堂葢拘於康成支離之說是以配天之祀必俟
 奕世之後又復上取之遙遙華胄以足之然後可以
[017-11b]
 行禮耳
    蕙田案鄭氏所立天之名號非一然並無皇
    皇帝天皇皇后地之號魏氏用鄭𤣥之說爲
    二天二地而所立名字又不經若此異哉
魏志蔣濟傳初侍中髙堂隆論郊祀事以魏爲舜後推
舜配天濟以爲舜本姓嬀其後曰田非曹之先以追詰

 注濟立郊議稱曹騰碑文云曹氏族出自邾魏武作
[017-12a]
 家傳自云曹叔振鐸之後故陳思王作武帝誄曰於
 穆武王胄稷允周魏非舜後而横祀非族降黜太祖
 不配正天皆為謬妄又難鄭𤣥注祭法云有虞以上
 尚徳自夏以下稍用其姓氏濟曰夫虯龍神於獺獺
 自祭其先不祭虯龍也麒麟白虎仁於豺豺自祭其
 先不祭麒虎也如𤣥之說有虞以上豺獺之不若耶
    蕙田案邾出陸終是爲曹姓曹叔振鐸則爲
    姬姓碑文家傳自相背謬况騰本常侍嵩爲
[017-12b]
    養子曹瞞傳言夏侯氏子雖無明証要之本
    非曹姓又何足辨乎
通典髙堂隆表云案古典可以武帝配天魚豢議昔后
稷以功配天漢出自堯不以堯配天明不紹也且舜已
越數代武皇肇創洪業宜以配天
    蕙田案通典言髙堂隆表與蔣濟傳不合不
    知何據豈武帝二字本作虞舜而刻本誤歟
    魚豢議亦不見正史豢作魏略恐是著撰私
[017-13a]
    議非當官議禮之詞也
宋書禮志自正始以後終魏代不復郊祀
          右魏郊禮
宋書禮志孫權始都武昌及建業不立郊兆至末年太
元元年十一月祭南郊其地今秣陵縣南十餘里郊中
是也
三國志吳主傳注江表傳曰羣臣以權未郊祀奏議曰
頃者嘉瑞屢徵逺國慕義天意人事前後備集宜修郊
[017-13b]
祀以承天意權曰郊祀當於土中今非其所於何施此
重奏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者以天下為家昔周文
武郊於酆鎬非必土中權曰武王伐紂即阼於鎬京而
郊其所也文王未爲天子立郊於酆見何經典復奏曰
伏見漢書郊祀志匡衡奏徙甘泉河東郊於酆權曰文
王性謙讓處諸侯之位明未郊也經傳無明文匡衡俗
儒意說非典籍正義不可用也
 志林曰吳主糾駁郊祀之奏追貶匡衡謂之俗儒凡/在見者莫不慨然以為統盡物理逹于事宜至于稽
[017-14a]
 之典籍乃更不通毛氏之說云堯見天因邰而生后/稷故國之於邰命便事天故詩曰后稷肇祀庶無罪
 悔以迄于今言自后稷以來皆得祭天猶魯人郊祀/也是以棫樸之作有積燎之薪文王郊酆經有明文
 匡衡豈俗而枉之哉文王雖未為天子然三分天下/而有二伐崇戡黎祖伊奔告天既棄殷乃眷西顧泰
 伯三讓以有天下文王為王於義何疑然則匡衡之/奏有所未盡按世宗立甘泉汾隂之祠皆出方士之
 言非據經典者也方士以甘泉汾隂黄帝祭天地之/處故孝武因之遂立二畤漢治長安而甘泉在北謂
 就乾位而衡云武帝居甘泉祭于南宮此既誤矣祭/汾隂在水之脽呼為澤中而衡云東之少陽失其本
 意此自吳事於傳無非恨/無辨正之辭故矯之云
    蕙田案志林之言過矣后稷肇祀何必郊壇
[017-14b]
    之祀薪之槱之何關燔燎之薪皆經無明文
    而强爲牽合者也且權果自比文王則猶漢
    之方伯何以告天即位既云歴數在躬則猶
    周之鎬京何以必擇土中其說本爲紕繆但
    山陽未崩而黄龍改號權之僭妄内懐不安
    郊祀不舉猶可謂一隙之明奈何反以相訾
    議乎
 宋書禮志何承天曰案權建號繼天而郊享有闕固
[017-15a]
 非也末年雖一南郊而遂無北郊之禮環氏吳紀權
 思崇嚴父配天之義追上父堅尊號為吳始祖如此
 說則權末年所郊堅配天也權卒後三嗣主終吳世
 不郊祀則權不享配帝之禮矣
          右吳郊禮
晉書武帝本紀泰始二年春二月丁丑郊祀宣皇帝以
配天冬十一月并圜丘方丘于南北郊二至之祀合于
二郊
[017-15b]
宋書禮志晉武帝泰始二年詔定郊祀羣臣議五帝即
天也王氣時異故殊其號雖名有五其實一神明堂南
郊宜除五帝之坐從之二月丁丑郊祀宣皇帝以配天
十一月有司又議奏古者丘郊不異宜并圜丘方澤於
南北郊更修立壇兆其二至之祀合於二郊帝又從之
一如宣帝所用王肅議也是月冬至帝親祠圜丘於南
郊自後圜丘方澤不別立
 文獻通考按以圜丘即郊五帝同一天王/肅之說武帝肅外孫也故祀禮從其說
[017-16a]
    蕙田案王鄭說郊不同斷以王氏之說爲是
    泰始所行後世所可法也
圖書集成案晉起居注曰武帝太始元年十二月太常
諸葛緒上言知士祭酒劉喜等議帝王各尊其祖所自
出大晉禮天郊當以宣皇帝配地郊宣皇后配明堂以
景皇帝文皇帝配博士宣兆議禮王者郊天以其祖配
周公以后稷配天于南郊以文王配五精上帝于明堂
經典無配地文魏以先后配不合禮制周配祭不及武
[017-16b]
王禮制有斷今晉郊天宜以宣皇帝配明堂宜以文皇
帝配有司奏大晉初建庶事未定且如魏詔郊天大事
速議爲定
晉書樂志泰始二年詔郊祀明堂禮樂權用魏儀遵周
室肇稱殷禮之義但改樂章而已使傅𤣥爲之詞
 祀天地五郊夕牲歌 天命有晉穆穆明明我其夙
 夜祇事上靈常于時假迄用其成於薦𤣥牡進夕其
 牲崇徳作樂神祗是聽
[017-17a]
 祀天地五郊迎送神歌 宣文烝哉日靖四方永言
 保之夙夜匪康光天之命上帝是皇嘉樂殷薦靈祚
 景祥神祗降假享福無疆
 饗天地五郊歌 天祚有晉其命惟新受終于魏奄
 有黎民燕及皇天懐和百神丕顯遺烈之德之純享
 其𤣥牡式用肇禋神祗來格福禄是臻時邁其猶昊
 天子之祐享有晉兆庶戴之畏天之威敬授人時不
 顯不承於猶繹思皇極斯建庶績咸熙庶㡬夙夜惟
[017-17b]
 晉之祺宣文惟后克配彼天撫寧四海保有康年於
 乎緝熙肆用靖民爰立典制爰修禮紀作民之極莫
 匪資始克昌厥後永言保之
 天郊饗神歌 整泰壇禮皇神精氣感百靈賓蘊朱
 火燎芳薪紫烟逰冠青雲神之體靡象形曠無方幽
 以清神之來光景昭聽無聞視無兆神之至舉歆歆
 靈爽協動余心神之坐同歡娛澤雲翔化風舒嘉樂
 奏文中聲八音諧神是聽咸絜齊並芬芳烹牷牲享
[017-18a]
 玉觴神恱饗歆禋祀祐大晉降繁祉作京邑廣四海
 保天年窮地紀
宋書禮志太康三年正月帝親郊祀皇太子皇弟皇子
悉侍祠非前典也
十年十月詔曰孝經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
堂以配上帝而周官云祀天旅上帝又曰祀地旅四望
望非地則明堂上帝不得為天往者衆議除明堂上帝
攷之禮文正經不通且詩序曰文武之功起於后稷故
[017-18b]
推以配天宣帝以神武剏業既已配天復以先帝配天
於義亦不安其復明堂及南郊五帝坐摯虞議見/明堂門
 摯虞傳虞為光祿勲太常卿時懐帝親郊自元康以
 來不親郊祀禮儀弛廢虞考正舊典法物燦然
宋書禮志愍帝都長安未及立郊廟而敗
晉書禮志元帝渡江太興二年始議立郊祀儀尚書令
刁協國子祭酒杜夷議宜須旋都洛邑乃修之司徒荀
組據漢獻帝都許即便立郊自宜於此修奉驃騎王導
[017-19a]
僕射荀崧太常華恒中書侍郎庾亮皆同組議事遂施
行立南郊於已地其制度皆太常賀循所定多依漢及
晉初之儀三月辛卯帝親郊祀享配之禮一依武帝始
郊故事是時尚未立北壇地祗衆神共在天郊
明帝本紀太寧三年秋七月詔曰郊祀天地帝王之重
事自中興以來惟南郊未曾北郊四時五郊之禮都不
復設五嶽四瀆名山大川載在祀典應望秩者悉廢而
未舉主者其依舊詳處
[017-19b]
禮志成帝咸和八年正月制天郊則五帝之佐日月五
星二十八宿文昌北斗三台司命軒轅后土泰一天一
太微鈎陳北極雨師雷電司空風伯老人凡六十二神
從祀
康帝建元元年正月辛未南郊帝親奉
 顧和傳康帝即位將祀南北郊和議以爲車駕宜親
 行帝從之
 通典祝文稱嗣天子臣某
[017-20a]
 晉書王彪之傳時當南郊簡文帝爲撫軍執政訪彪
 之應有赦不答曰中興以來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常
 謂非宜何者黎庶不逹其意將謂郊祀必赦凶愚之
 輩復生心于僥倖矣遂從之
    蕙田案彪之論郊不宜赦誠為正當
禮志安帝元興三年劉裕討桓𤣥走之己卯告義功於
南郊是年帝蒙塵江陵未反其明年應郊朝議以為宜
依周禮宗伯攝三公行事尚書左丞王納之獨曰郊天
[017-20b]
極尊非天子不祀無使皇輿不得親奉從之
宋書禮志孝武帝太元十二年詔議郊祀祠部郎徐邈
議圜丘郊祀經典無二宣皇帝嘗辨斯義而檢以聖典
爰及中興備加研極以定南北二郊誠非異學所可輕
改也謂仍舊爲安
晉書禮志郊廟牲幣璧玉之色雖有成文秦世多以騮
駒漢則但云犢未辨其色江左南北郊同用𤣥牲
    蕙田案晉書載記中于劉曜記其冒頓配天
[017-21a]
    元海配上帝于石勒記其南郊有白氣自壇
    屬天于苻堅記其起明堂繕南北郊以其祖
    洪配天伯健配上帝于慕容超記其南郊將
    登壇有獸如馬狀類䑕色赤集于圜丘之側
    須臾大風天地藎昏行宮羽儀皆振裂于赫
    連勃勃記其刻石頌功德有云廣五郊之義
    尊七廟之制僭制紛然並登簡冊其尤甚者
    列傳末卷桓𤣥簒位詳録燎祭告天之文張
[017-21b]
    昌畔逆亦存郊廟服色之制蓋史以紀事雖
    逆節猶宜備書若禮以行義非正典不容濫
    及今並從削黜其明堂宗廟社稷倣此
          右晉郊禮
宋書武帝本紀永初二年春正月辛酉祠南郊大赦天

少帝紀永初三年五月癸亥即皇帝位秋九月丁未有
司奏武皇帝配南郊武敬皇后配北郊明年正月己亥
[017-22a]
改元景平辛巳祀南郊
禮志永初三年九月司空羡之尚書令亮等奏曰臣聞
崇德明祀百王之令典憲章天人自昔之所同雖因革
殊時質文異世所以本情篤教其揆一也伏惟髙祖武
皇帝允協靈祗有命自天宏日靖之勤立蒸民之極帝
遷明德光宅八表太和宣被元化遐通陛下以聖哲嗣
徽道孚萬國祭禮久廢思光鴻烈享帝嚴親今實宜之
髙祖武皇帝宜配天郊至於地祗之配雖禮無明文先
[017-22b]
代舊章每所因循魏晉故典足為前式謂武敬皇后宜
配北郊蓋述懐以追孝躋聖敬於無窮對越兩儀允洽
幽顯者也明年孟春有事於二郊請詳依舊典詔可
文帝本紀元嘉二年正月丙寅車駕祠南郊大赦 四
年正月辛巳車駕親祠南郊 六年正月辛丑車駕親
祠南郊 十二年正月辛未車駕親祠南郊 十四年
正月辛卯車駕親祠南郊大赦
樂志元嘉二十二年南郊始設登歌詔御史中丞顔延
[017-23a]
之造歌詩
 天地郊夕牲歌 夤威寶命嚴恭帝祖表海内岱系
 唐胄楚靈鑑濬文民屬叡武奄受敷錫宅中拓宇亘
 地稱皇罄天作主月竁來賓日際奉土開元首正禮
 交樂舉六典聨事九官列序有牷在滌有潔在俎以
 &KR1002王衷以答神祜
 天地郊迎送神歌 維聖饗帝維孝饗親皇乎備矣
 有事上春禮行宗祀敬達郊禋金枝中樹廣樂四陳
[017-23b]
 陟配在京降徳在民奔精照夜髙燎煬晨隂明浮爍
 沈禜深淪告成大報受釐元神月御按節星驅扶輪
 遙興逺駕燿耀振振
 天地饗神歌 營泰畤定天衷思心叡謀筮從建表
 蕝設郊宮田燭置權火通歴元旬律首吉飾紫壇坎
 列室中星兆六宗秩乾宇宴地區謐大孝昭祭禮供
 牲日展盛自躬具陳器備禮容形舞綴被歌鐘望帝
 閽聳神蹕靈之來辰光溢潔粢酌娛太一明煇夜華
[017-24a]
 晢日祼既始獻又終煙薌鬯報清穹饗宋德胙王功
 休命永福履充
文帝本紀二十六年正月辛巳車駕親祠南郊
孝武帝本紀孝建元年正月己亥朔車駕親祠南郊改
元大赦
禮志孝建二年正月庚寅有司奏今月十五日南郊尋
舊儀廟祠至尊親奉以太尉亞獻南郊親奉以太常亞
獻又廟祠行事之始以酒灌地送神則不灌而郊初灌
[017-24b]
同之於廟送神又灌議儀不同於事有疑輒下禮官詳
正太學博士王祀之議案周禮大宗伯以吉禮事鬼神
祗禋祀昊天則今太常是也以郊天太常亞獻又周禮
外宗云王后不與則贊宗伯鄭𤣥云后不與祭宗伯攝
其事又說云君執圭瓚祼尸大宗伯執璋瓚亞獻中代
以來后不廟祭則應依禮大宗伯攝亞獻也而今以太
尉亞獻鄭注禮月令云三王有司馬無太尉太尉秦官
也蓋世代彌久宗廟崇敬攝后事重故以上公亞獻又
[017-25a]
議履時之思情深於霜露室户之感有懐於容聲不知
神之所在求之不以一處鄭注儀禮有司云天子諸侯
祭於祊而繹繹又祭也今廟祠闕送神之祼將移祭於
祊繹明在於留神未得而殺禮郊廟祭殊故灌送有異
太常丞朱膺之議案周禮大宗伯使掌典禮以事神爲
上職總祭祀而昊天為首今太常即宗伯也又袁崧
漢百官志云郊祀之事太尉掌亞獻光禄掌三獻太常
每祭祀先奏其禮儀及行事掌贊天子無掌獻事又賀
[017-25b]
循制太尉由東南道升壇明此官必預郊祭古禮雖由
宗伯然世有因革上司亞獻漢儀所行愚謂郊祀禮重
宜同宗廟且太常既掌贊天子事不容兼又尋灌事禮
記曰祭求諸隂陽之義也殷人先求諸陽樂三闋然後
迎牲則殷人後灌也周人先求諸隂灌用鬯達於淵泉
既灌然後迎牲則周人先灌也此謂廟祭非謂郊祠案
周禮天官凡祭祀贊王祼將之事鄭注云祼者灌也唯
人道宗廟有灌天地大神至尊不灌淵儒注義炳然明
[017-26a]
審謂今之有灌相承爲失則宜無灌詔可
孝武帝本紀孝建三年正月辛丑車駕親祀南郊
大明二年正月辛亥車駕祠南郊
禮志大明二年正月丙午朔有司奏今月六日南郊輿
駕親奉至時或雨魏世值雨髙堂隆謂應更用後辛晉
代顧和亦云更擇吉日徐禪云晉武之世或用丙或用
己或用庚使禮官議正并詳若得遷日應更告廟與不
博士王燮之議稱遇雨遷郊則先代成議禮傳所記辛
[017-26b]
日有徵郊特牲曰郊之用辛也周之始郊日以至鄭𤣥
注曰三王之郊一用夏正用辛者取其齊戒自新也又
月令曰乃擇元辰祈穀於上帝注曰元日謂上辛郊祭
天也又春秋載郊有二成十七年九月辛丑郊公羊曰
曷用郊用正月上辛哀元年四月辛巳郊榖梁曰自正
月至於三月郊之時也以十二月下辛卜正月上辛如
不從以正月下辛卜二月上辛如不從以二月下辛卜
三月上辛以斯明之則郊祭之禮未有不用辛日者也
[017-27a]
晉代或丙或己或庚並別有義武帝以十二月丙寅南
郊受禪斯則不得用辛也又泰始二年十一月己夘始
并圜丘方澤二至之祀合于二郊三年十一月庚寅冬
至祠天郊於圜丘是猶用圜丘之禮非專祈穀之祭故
又不得用辛也今之郊享既行夏時雖得遷郊謂宜猶
必用辛也徐禪所據或為未宜又案郊特牲曰受命於
祖廟作龜於禰宮鄭𤣥注曰受命謂告之退而卜也則
告義在郊非謂告日今日雖有遷而郊禮不異愚謂不
[017-27b]
宜重告曹郎朱膺之議案先儒論郊其議不一周禮有
冬至日圜丘之祭月令孟春有祈榖於上帝鄭氏說圜
丘祀昊天上帝以帝嚳配所謂禘也祈榖祀五精之帝
以后稷配所謂郊也二祭異時其神不同諸儒云圜丘
之祭以后稷配取其所在名之曰郊以形體言之謂之
圜丘名雖有二其實一祭晉武捨鄭而從諸儒是以郊
用冬至日既以至日理無常辛然則晉代中原不用辛
日郊如徐禪議也江左以來皆用正月當以傳云三王
[017-28a]
之郊各以夏正晉不改正朔行夏之時因以首歳不以
冬日皆用上辛近代成典也夫祭之禮過時不舉今在
孟春郊時未過值雨遷日於禮無違既以告日而行事
不從禋祀重敬謂宜更告髙堂隆云九日南郊十日北
郊是為北郊可不以辛也尚書何偃議鄭𤣥注禮記引
易說三王之郊一用夏正周禮凡國大事多用正歳左
傳又啟蟄而郊則鄭之此說誠有據矣衆家異議或云
三王各用其正郊天此蓋曲學之辨於禮無取固知榖
[017-28b]
梁三春皆可郊之月真所謂膚淺也然用辛之說莫不
必同晉郊庚巳參差未見前徵愚謂宜從晉遷郊依禮
用辛右丞徐爰議以爲郊禮用辛有礙遷日禮官祠曹
攷詳已備何偃據禮不應重告愚情所同尋告郊尅辰
於今宜改告事而已次辛十日居然展齋養牲在滌無
緣三月謂毛血告牷之後雖有事礙便應有司行事不
容遷郊參議宜依經遇雨遷用後辛不重告若殺牲薦
血之後值雨則有司行事詔可
[017-29a]
    蕙田案遇雨遷郊于禮無徵因遷重告尤為
    煩凟不遷不告自是正誼郊以至日理無常
    辛語尤破的 又案參觀紀志所載是年正
    月丙午朔辛亥正六日也蓋是日實不值雨
    故得親奉成禮徐爰議云遇雨遷用後辛若
    殺牲薦血之後值雨則有司行事明是懸擬
    之詞並非事實通志撮此二語直云遂遷日
    有司行事以本日親奉之祭指為遷日而又
[017-29b]
    不親奉誤矣
大明三年九月尚書右丞徐爰議郊祀之位逺古蔑聞
禮記燔柴於大壇祭天也兆於南郊就陽位也漢初甘
泉河東禋埋易位終亦徙於長安南北光武紹祚定二
郊洛陽南北晉代過江悉在北及郊兆之議紛然不一
又南出道狹未議開闡遂於東南已地創立丘壇皇宋
受命因而弗改且居民之中非邑外之謂今聖圖重造
舊章畢新南驛開塗陽路脩逺謂宜移郊正午以定天
[017-30a]
位博士司馬興之傅郁太常丞陸澄並同爰議乃移郊
兆於秣陵牛頭山西正在宮之午地
孝武帝本紀大明四年正月辛未車駕祀南郊 六年
正月辛卯車駕親祀南郊
禮志明帝泰始二年十一月辛酉詔曰朕載新寶命仍
離多難戎車遄駕經略務殷禋告雖備弗獲親祀今九
服既康百祀咸秩宜聿遵前典郊謁上帝有司奏檢未
有先准黄門侍郎徐爰議虞稱肆類殷述昭告蓋以創
[017-30b]
世成功德盛業逺開統肇基必享上帝漢魏以來聿遵
斯典謹尋晉武郊以二月晉元禋以三月有非常之慶
必有非常之典不得拘以常祀限以正月上辛愚謂宜
下史官考擇十一月嘉吉車駕親郊奉謁昊天上帝髙
祖武皇帝配饗其餘祔食不關今祭詔可
明帝本紀泰始四年正月己未車駕親祠南郊大赦
六年正月乙亥初制間二年一祭南郊間一年一祭明

[017-31a]
禮志世祖崩前廢帝即位以郊舊地為吉祥移還本處
後廢帝紀元徽三年正月辛巳車駕親祠南郊明堂
禮志南郊皇帝散齋七日致齋三日官掌清者亦如之
致齋之朝御太極殿幄坐著絳紗襮黑介幘通天金博
山冠先郊日未晡五刻夕牲公卿京兆尹衆官悉壇東
就位太祝吏牽牲入到榜稟犧令跪白請省牲舉手曰
腯太史令繞牲舉手曰充太祝令牽牲詣庖以二陶豆
酌毛血其一奠皇天神座前其一奠太祖神座前郊之
[017-31b]
日未明八刻太祝令進饌郎施饌牲用繭栗二頭羣神
用牛一頭醴用秬鬯藉用白茅𤣥酒一器器用匏陶以
瓦樽盛酒瓦圩斟酒璧用蒼玉蒯席各二不設茵蓐古
者席藁晉江左用蒯車駕出百官應齋及從駕填街先
置者各隨申攝從事上水一刻御服龍衮平天冠升金
根車到壇東門外博士太常引入到黑攢太祝令跪執
匏陶酒以灌地皇帝再拜興羣臣皆再拜伏治禮曰興
博士太常引皇帝至南階脫舄升壇詣罍盥黄門侍郎
[017-32a]
洗爵跪授皇帝執樽郎授爵酌秬鬯授皇帝跪奠皇天
神座前再拜興次詣太祖配天神座前執爵跪奠如皇
天之禮南面北向一拜伏太祝令各酌福酒合置一爵
中跪進皇帝再拜伏飲福酒訖博士太常引帝從東階
下還南階謁者引太常升壇亞獻謁者又引光禄升壇
終獻訖各降階還本位太祝送神跪執匏陶酒以灌地
興直南行出壇門治禮舉手白羣臣皆再拜伏皇帝盤
治禮曰興博士跪曰祠事畢就燎博士太常引皇帝就
[017-32b]
燎位當壇東階皇帝南向立太祝令以案奉玉璧牲醴
爵酒黍飯諸饌物登柴壇施設之治禮舉手曰可燎三
人持火炬上火發太祝令等各下壇壇東西各二十人
以炬投壇火半柴傾博士仰白事畢皇帝出便坐解嚴
天子有故則三公行事而太尉初獻其亞獻猶終獻太
常光祿勲也自魏以來多使三公行事乗輿罕出矣魏
及晉初儀注雖不具存所損益漢制可知也江左以後
官有其注
[017-33a]
    蕙田案此篇所云蓋東晉至宋初舊禮至孝
    建中則亞獻改用太尉而非太常矣降神不
    以秬鬯灌矣以其無年次可編故宋志總載
    于後非謂終宋代如此也讀者詳之
          右宋郊禮
 
 
 
[017-33b]
 
 
 
 
 
 
 
 五禮通考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