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87 五禮通考-清-泰蕙田 (master)


[215-1a]
欽定四庫全書
 五禮通考巻二百五
           刑部尚書秦蕙田撰
  嘉禮七十八
   體國經野
書禹貢導河積石至于龍門
 錐指傅氏曰自積石至于龍門計應三千餘里龍門
 而上積石而下禹功所不加也
[215-1b]
南至于華隂
 錐指河自龍門南流至華州北而東行易氏曰河自
 龍門口又二百里至陜州之西北對河為華州華隂
 縣蔡氏曰華隂華山之北也
東至于底柱
 錐指傳曰底柱山名河水分流包山而過山見水中
 若柱然在西虢之界渭案西虢今河南府之陜州是
 也底柱在州東四十里黄河中
[215-2a]
又東至于孟津
 錐指傳曰孟津地名在洛北都道所凑古今以為津正義
 曰在孟地置津謂之孟津傳云地名謂孟為地名耳杜
 預云孟津河内河陽縣南孟津也在洛陽城北都道所
 凑古今常以為津武王渡之渭案河陽本晉邑漢置縣
 屬河内郡其故城在今河南懐慶府孟縣西南三十里
東過洛汭至于大伾
 錐指傳曰洛汭洛入河處山再成曰伾至於大伾而
[215-2b]
 北行正義曰洛入河處河南鞏縣東也鄭𤣥云大伾
 在修武武徳之界張揖云成臯縣山也漢書音義有
 臣瓉者以為修武武徳無此山也成臯縣山又不一
 成今黎陽縣山臨河豈不是大伾乎瓉言當然程氏
 曰黎陽山在大河垂欲北趨之地經之於河方其自
 南而東嘗即華隂以記折東之始今其流東已逺垂
 欲折北亦當以地之極東者記之參揣其叙則黎陽
 實為惬當而成臯則為太早也渭案鞏縣漢屬河南
[215-3a]
 郡其故城在今河南府鞏縣西南三十里修武武徳
 漢屬河内郡修武故城在今衞輝府獲嘉縣西北武
 徳故城在今懐慶府武陟縣東成臯漢屬河南郡其
 故城在今開封府鄭州汜水縣西北黎陽漢屬魏郡
 其故城在今大名府濬縣東北大伾山在縣東南二
 里
 地理今釋大伾山亦名黎山在今直𨽻大名府濬縣
 東南二里周五里
[215-3b]
北過降水至於大陸
 錐指傳曰降水水名入河渭案宋張洎云降水即濁
 漳也字或作絳地理志上黨屯留縣下云桑欽言絳
 水出西南東入海酈道元引此文作入漳云絳水發
 源屯留下亂漳津與漳俱得通稱也通典云漳水横
 流而入河在今廣平郡肥鄉縣界大陸地名見冀州
 河渠書云禹道河至於大伾以為河所従來者髙水
 湍悍難以行平地數為敗乃厮二渠以引其河北載
[215-4a]
 之髙地過降水至於大陸二渠其一為漯川自黎陽
 大伾山南東北流至千乗入海其一則河之經流自
 大伾山西南折而北為宿胥口又東北逕鄴縣東至
 列人斥章縣界合漳水是為北過降水溝洫志王横
 曰禹之行河水本隨西山下東北去周譜云定王五
 年河徙則今所行非禹之所穿宜更開空使縁西山
 足乗髙地而東北入海即此道也水經所叙漳水自
 平恩以下皆禹河之故道河自斥璋又東北逕平恩
[215-4b]
 曲周以至鉅鹿其西畔為大陸也漢鉅鹿縣唐為平
 鄉鉅鹿二縣屬邢州今屬順徳府鉅鹿故城即今平
 鄉縣治
 地理今釋降今本/作洚水出今山西潞安府屯留縣西南
 八十里盤秀嶺至潞安府潞城縣入濁漳水而濁漳
 水由是亦名降矣
 胡氏渭曰禹河自汲縣東北流入黎陽縣界至大伾
 山西南折而北為宿胥口蘇代曰決宿胥之口魏無
[215-5a]
 虚頓丘虚在朝歌界今濬縣西南有古/朝歌城本殷虚頓丘在黎陽
 界今濬縣西有頓/邱故城本衞邑時河已徙而東宿胥口塞故秦欲
 決之以灌二邑水經河水注云自淇口東至遮害亭
 亭在濬縣西/南五十里又有宿胥口舊河水北入也淇水注云
 淇水東流逕枋城南在今濬縣西南/即淇門渡也右合宿胥故瀆
 瀆受河於頓丘縣遮害亭東黎山西句/北㑹淇水處
 立石堰遏水令更東北注魏武開白溝因宿胥故瀆
 而加功故蘇代曰决宿胥之口魏無虚頓丘即指是
[215-5b]
 瀆也淇水又東北逕雍榆城南在濬縣/西南又東北逕同
 山東在濬縣西南/四十五里又北逕其城東東北逕帝嚳冡西
 元和志帝嚳陵在澶/州頓邱縣北三十里又北逕白祠山東歴廣陽里逕
 顓頊冡西元和志顓頊陵在頓/邱縣西北三十五里又北逕頓丘縣故城
 西在濬/縣西又東北逕枉人山東牽城西湯隂縣志云枉/人山在縣東南
 二十五里與/濬縣接界又東北逕石柱岡枉人山北連跨巨/岡石柱之類也
 東過内黄縣南為白溝也即漢志/清河今案宋李垂上導
 河形勢書請自汲郡東推禹故道出大伾上陽三山
[215-6a]
 之間復西河故瀆酈道元所謂宿胥故瀆也濬縣舊
 志故瀆在縣西十里亦曰西河葢禹迹漢時則流經
 縣東又縣北四十里有齊村相傳亦黄河故道也然
 淇水自東過内黄縣南為白溝而向北之河道不可
 得聞據本注云内黄縣故城右對黄澤即賈讓所見
 内黄界中有澤方數十里環之有隄者也内黄故城
 在今縣西北澤大方數十里當接安陽縣界疑此地
 亦禹河之所經河徙乃鍾為黄澤耳昔殷王河亶甲
[215-6b]
 居相其子祖乙圮焉而又遷書序仲丁遷於囂河亶/甲居相祖乙圮於耿傳
 云相地名在河北祖乙亶甲子/圯於相遷於耿河水毁曰圯通典相州治安陽縣
 殷王河亶甲居相即其地元和志相州内黄縣東南
 十三里有故殷城河亶甲居相築此則禹河出内黄
 安陽之間明矣自此而北則為鄴東之故大河洹水
 注云洹水出上黨逕鄴縣南殷墟北竹書紀年曰盤庚
 即位自奄遷於此遂曰殷也據書序盤庚所遷之殷
 在河南與竹書異孔穎達云盤庚後王或有從河南
[215-7a]
 亳地遷於洹水之南者非盤庚也今案楚語白公子
 張曰昔殷武丁能聳其徳至於神明以入於河自河
 徂亳韋昭云從河内徙都亳也此必盤庚後王有自
 亳遷於奄者又有自奄遷於鄴南之殷者故武丁即
 位時殷都仍在河北尋復徂亳葢亦圮而遷焉殷本/紀曰
 武乙復去亳徙河北即紂都朝歌也武丁自鄴南復/遷於亳至武乙則又自亳遷於朝歌淇水注引晉書
 地道記謂武丁遷居沬邑/葢誤以武乙為武丁耳禹河行臨漳之東又明矣
 自此東北歴成安至肥鄉而合漳是為北過降水也
[215-7b]
 漳絳至此并為河矣及河南徙漳絳循河故道而下
 故東川復有漳絳之目水經注漳水自斥漳縣南至
 銅馬祠東寰宇記銅馬祠/在鉅鹿北七里皆漢鉅鹿縣境也昔殷王祖
 乙遷於邢杜佑云即邢州今為順徳府葢亦瀕河之
 地故其後盤庚又圮而遷於亳殷書序祖乙圮於耿/又祖乙傳云圮於
 相遷於耿殷本紀云祖乙遷於邢其説不同按耿在/漢河東皮氏縣今為河津縣地傳直以圮為遷未安
 従史記較長抑或序圮於耿下脱遷於邢三字皇極/經世云祖乙踐位圮於耿徙居邢此説是也仲丁河
 亶甲盤庚皆為遷事作書祖乙但圮而/不遷何用作書其為遷邢而作無疑矣禹河行鉅鹿
[215-8a]
 之東又明矣以今輿地言之河自濬縣西南折而北
 歴内黄並屬直𨽻/大名府湯隂安陽臨漳並屬河南/彰徳府魏縣屬/直
 𨽻大/名府成安肥鄉曲周並屬廣/平府平鄉廣宗至鉅鹿縣並/屬
 順徳/府大陸澤在焉此即禹河北過降水至於大陸之
 故道也
又北播為九河
 錐指傳曰北分為九河以殺其溢在兖州界渭案徒
 駭與冀分水八枝皆在兖域
[215-8b]
同為逆河入于海
 錐指傳曰同合為一大河名逆河而入于渤海蘇氏
 曰逆河者既分為九又合為一以一迎八而入于海
 即渤海也薛氏曰河入海處舊在平州石城縣東望
 碣石其後大風逆河皆漸于海舊道堙矣渭案石城
 縣唐初析平州盧龍縣地置其故城在今直𨽻永平
 府灤州南三十里
    蕙田案東過洛汭至於大伾北過洚水至於
[215-9a]
    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于海此廿
    九字中盡豫兖冀三州境内河所經行處矣
    洛汭在孟津之東即今鞏縣洛水從南來入
    河處也大伾在今濬縣洚水即清濁二漳水
    肥鄉曲周之境漳水入河處也大陸地名亦
    澤名在今鉅鹿縣河從此東北行即分而為
    九九河在周已無其跡今著書家旁稽博考
    畧得其槩終不能一一實指其地惟北為徒
[215-9b]
    駭即經/流南為鬲津當不謬耳逆河即九河㑹
    為一河入海處以海潮逆上故名當在今天
    津以東久為海水所没無其地矣禹河初行
    之地此止就孟津/以下言之在當時為冀豫兖三州之
    境以今地理言之則洛陽鞏縣原武陽武胙
    城皆在河之南濬縣内黄魏縣元城南宫冀
    州皆在河之東衡水武邑交河滄州又在河
    之南武陟獲嘉新鄉皆在河之北衞輝湯隂
[215-10a]
    彰徳臨漳成安肥鄉曲周鉅鹿新河皆在河
    之西束鹿深州武强獻縣大城青縣天津皆
    在河之北此神禹初平水土大河所行境界
    也
 附黄河考
 河源發于崑崙
  禹貢曰導河自積石司馬遷云言九州山川尚書
  近之矣今曰河源發於崑崙者從其可信者言之
[215-10b]
  也爾雅河出崑崙虚淮南子崑崙之墟河水出其
  東北陬水經注亦曰崑崙墟河水所出自古言河
  源者皆推本于崑崙史記大宛傳漢使窮河源河/源出于闐天子按古圖書名
  河所出山曰崑崙漢書西南夷傳河兩源一源葱/嶺一出于闐鄭樵遂謂河有三源一出葱嶺一出
  于闐南山其正源自崑崙又山海經/洛書緯及扶南傳皆曰河出崑崙唐史長慶中
  劉元鼎為盟㑹使言河之上流由洪濟橋亦曰洪/濟城在
  陜西西/寜衞西南行千三里水益狹冬春可涉夏秋乃
  勝舟其南三百里有三山中髙而四下曰紫山直
[215-11a]
  大羊同國今在西番/朶甘衞古所謂崑崙者也虜曰悶摩
  黎山東距長安萬五千里河源其間流澄緩下稍
  合衆流水色赤行益逺他水并注則濁河源東北
  直莫賀延磧尾今西番火州/境有莫賀城隠測其地葢劍南之
  西元志至元十七年命招討使都實求河源實還
  報謂河源出吐蕃朶甘思西鄙有泉百餘泓沮洳
  散渙弗可逼視方可七八十里登髙望之如列星
  然是為星宿海也番名火/敦腦兒羣流奔凑連滙二澤番/名
[215-11b]
  阿剌/腦兒東流曰赤賔河益引而東凡二三百里羣川
  次第流合焉其流浸大遂名黄河然水淺可涉又
  東一二百里岐為九渡河通廣五七里又東五百
  里水益濁土人抱革嚢乗馬以渡自是經兩山峽
  間廣可一里二里或半里其深叵測至朶甘思東
  北有大雪山番名亦耳麻不剌/譯言騰乞里塔其山最髙多積雪
  即崑崙也自九度水至崑崙約二十日程崑崙山
  麓綿亘五百里河隨山足而東河源考河水北行/至崑崙轉西北流
[215-12a]
  又折而過崑崙北/乃折而東北流又東北流千餘里有細黄河自
  西南來注之番名納/鄰哈剌又東北四五百里至貴徳州
  在西寜/衞西南又四百餘里至積石州即禹貢導河之處
  矣自發源入中國計六千餘里南北溪澗絡繹灌
  注莫知紀極崑崙之西人鮮少山平水漫其東益
  髙地漸下至積石方林木暢茂世言河九折彼地
  有二折焉王氏鏊嘗言天下之山起于崑崙天下
  之水亦宜出于崑崙漢張騫歴西域諸國甚久東
[215-12b]
  漢之世大秦條支安息至于海濵四萬里分重譯
  貢獻甘英嘗窮臨西海而還皆未覩所謂崑崙者
  元使所言何崑崙之近乎恐未可以一人之言廢
  千古之論也夫張騫固已鑿空甘英亦非專使考
  劉元鼎之説參以都實所見河源庶幾可攷又曰
  河源本在西南張騫求之西北所謂差之毫釐謬
  以千里者歟
  地理今釋崑崙山在今西蕃界有三山一名阿克
[215-13a]
  坦齊禽一名巴爾布哈一名巴顔喀拉總名枯爾
  坤譯言崑崙也在積石之西河源所出案漢書地
  理志金城郡臨羌縣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
  西有弱水崑崙山祠此蔡傳所據以為崑崙在臨
  羌者也然漢志言西有崑崙山祠非言山在縣界
  漢臨羌縣在今陜西西寜衞西崑崙山不當若是
  之近通典云吐蕃自云崑崙山在國中西南河之
  所出唐書吐蕃傳云劉元鼎使還言自湟水入河
[215-13b]
  處西南行二千三百里有紫山直大羊同國古所
  謂崑崙蕃曰悶摩黎山東距長安五千里河源其
  間葢即今之枯爾坤也元史河源附録云吐蕃朶
  甘思東北有大雪山名亦耳麻不莫剌其山最髙
  譯言騰乞里塔即崑崙也案此即今蕃語所稱阿
  木你馬勒産母孫大雪山也在星宿海東其山緜
  亘三百餘里上有九峯最為髙大黄河經其南又
  遶其東北梁寅所謂河遶山之三面如玦然者但
[215-14a]
  如其言則崑崙轉在河源下流似未為的 案地
  圖河出今西番巴顔喀拉山東名阿爾坦河東北
  流三百餘里合鄂敦塔拉諸泉源大小千百泓錯/列如星元史所
  謂呼敦諾爾/即星宿海也滙為查靈鄂靈二海子各周三百餘/里東西相距
  五十餘里元史所謂滙/二巨澤名阿喇諾爾也折而北經蒙古托羅海山
  之南轉東南流千餘里南北受數十小水經烏藍
  莽乃山下有多母打秃昆多倫河多拉昆多倫河
  自東南來入之元史所謂納琳哈剌/額爾瑪出二水也自此折而西
[215-14b]
  北流三百餘里前後小水奔注不可勝計繞阿木
  你馬勒産母孫山之東即元史所謂/崑崙山也流百五十餘
  里有齊普河呼呼烏蘇河自西來入之又迤邐東
  北流三百餘里㑹跲克圖衮俄羅濟諸水歴歸徳
  堡元史作/貴徳州經積石山至陜西臨洮府河州入中國
  界過蘭州又折而東北經寜夏衞流出塞外河以/内為
  河套/地又東南至延安府府谷縣入塞河以東為/山西界
  流至潼闗衛又折而東由河南山東界至江南淮
[215-15a]
  安府安東縣入海
  胡氏渭曰崑崙國名葢附近崑崙山者傳記言崑/崙凡四處一在西域山海經云崑崙墟在西北河
  水出其東北隅釋氏西城記謂之阿耨達山水經/注云按山海經自崑崙至積石一千七百四十里
  又引凉土異物志曰葱嶺之水分流東西西入大/海東為河源禹紀所云崑崙者是也一在海外大
  荒經云西海之南流砂之濵有大山名曰崑崙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此山與條支大秦國相近禹
  本紀云去嵩髙五萬里者是也一在酒泉漢志金/城臨羌縣西北有西王母石室西有弱水崑崙山
  祠崔鴻十六國春秋云張駿時酒泉太守馬岌上/言酒泉南山即崑崙之體周穆王見西王母樂而
  忘歸謂此山也上有石室王母堂珠璣鏤飾煥若/神宫禹貢崑崙在臨羌之西即此明矣括地志云
[215-15b]
  在酒泉縣西南八十里今肅州衞西南崑崙山是/也一在吐蕃通典云吐蕃自云崑崙山在國中西
  南河之所出唐書吐蕃傳云劉元鼎使還言自湟/水入河處西南行二千三百里有紫山直大羊同
  國古所謂崑崙虜曰悶摩黎山東距長安五千里/河源其間是也渭按酒泉在雍州之域不可謂西
  戎西海距玉門陽闗四萬餘里而崑崙更在西海/之南去積石太逺其非禹貢之崑崙國甚明西域
  吐蕃未知孰是吐蕃悶摩黎山以劉元鼎言計之/東北距大積石不過千餘里浮河甚便然自唐以
  前未有言崑崙在羌中者何可深信西域之崑崙/據山海經云至積石一千七百餘里則浮河亦不
  難葢崑崙與析支渠搜皆在雍州之外禹治雍身/歴其境三國聞風慕義争先入貢其過化存神之
  妙有如/此也
[215-16a]
    蕙田案崑崙國見于禹貢而崑崙山為河源
    見于山海經爾雅淮南子凉土異物志桑欽
    水經若其得之目擊者則唐書吐谷渾傳載
    任城王道宗侯君集次星宿川望積石覽觀
    河源吐蕃傳劉元鼎使還言自湟水入河處
    西南行二千三百里有紫山直大羊同國古
    所謂崑崙虜曰悶摩黎山東距長安五千餘
    里河源其間元史地理志載招討使都實求
[215-16b]
    河源在土番朶甘思西鄙有泉百餘泓名火
    敦腦兒譯言星宿海東北有大雪山名亦耳
    麻不莫刺譯言騰乞里塔即崑崙也地理今
    釋崑崙山在今西番界有三山一名阿克坦
    齊禽一名巴爾布塔一名巴顔喀拉總名枯
    爾坤譯言崑崙也在積石之西河源所出劉
    元鼎所見悶摩黎山葢即今之枯爾坤也由
    此觀之則崑崙山當以唐書吐蕃傳為定葢
[215-17a]
    在西域之西南明矣夏西戎即唐吐蕃今之
    西番也禹貢崑崙折支渠搜顔氏云崑崙國
    葢附近崑崙山者崑崙即在雍州之外則劉
    元鼎所云東距長安五千餘里者近是而非
    如山海經水經所云矣案山海經之言崑崙
    也一曰槐江之山邱時之水出焉西南四百
    里曰崑崙之邱又曰海内崑崙之墟在西北
    又曰西海之南流沙之濵赤水之後黒水之
[215-17b]
    前有大山名曰崑崙墟在西北去嵩髙五萬
    里地之中也葢山海經多出偽撰止因禹貢
    有崑崙之名而附以荒誕不經之語水經則
    又因山海經而附㑹之與史記禹本紀去嵩
    髙五萬里者皆與大荒經相類乃胡朏明一
    一求其地以實之愚矣
    觀承案爾雅河出崑崙墟此言原不謬崑崙
    析支渠搜本見於禹貢所謂河源於崑崙者
[215-18a]
    即此崑崙也導河只云自積石者就施功之
    始言之非以為源也西戎在崑崙之域者即
    以山名其國但崑崙甚太綿地甚逺後人窮
    河源而以為是星宿海非崑崙不知仍在崑
    崙之域耳崑崙苐統言之星宿則别言之其
    實一也故唐書吐谷渾傳及吐蕃傳劉元鼎
    所言為得其實而元史地理志都實求河源
    亦隠與之合也葢崑崙即在雍州之外劉元
[215-18b]
    鼎所云東距長安五千餘里者近是若山海
    經及史記禹本紀去嵩髙五萬里者皆荒誕
    不經之論而禹貢錐指更一一求其地以實
    之亦穿鑿附㑹之甚已
 至積石而入中國
  積石山在西寜衞西南百七十里大河經其下即
  禹迹所陟
  胡氏渭曰河自大積石山東北流逕陜西西寜衞
[215-19a]
  西南塞外至河州西七十里入塞衞在行都司東/南七百餘里黄
  河西自塞外流入經衞之東南與河州分水州在/臨洮府西一百八十里西至生番界七十里有小
  積石山兩崖如削河流其中/西南去大積石山千餘里
 又東經河州城北
  元志大河自積石州東流循河而行五日至河州
  安鄉闗闗在州西/北百里是也今大河經州北六十里有
  大夏河經州東三十里又北入于河大夏河或云/即灕水至蘭
  州境/入河
[215-19b]
 又東北流經蘭州城又東經金縣北
  大河自河州東北流至蘭州境其西則湟水合浩
  亹河流入焉其南則洮河流入焉又東北經州城
  境二里金城闗在焉為河津之要隘又東北經金
  縣北六十里流入亂山中危湍仄澗凡二百餘里
  而入靖虜衞界
 又東北經靖逺衞北又東北經寜夏中衞南
  大河自金城亂山中而來㵼落平川奔流洶湧烏
[215-20a]
  蘭橋之險在焉又東北出衞城北一里山峽險隘
  河經其中懸流數仭又東北二百餘里經寜夏中
  衞南十五里地勢稍平而河流益盛矣
 又東北經靈州所北又東北經寜夏衞東南
  大河自中衞而東幾三百里經靈州所城北其地
  亦謂之河曲葢河自積石至中衞大抵東北流中
  衞至靈州所正東流由靈州至寜夏則益折而北
  故曰河曲也經寜夏衞東南四十里益引而北入
[215-20b]
  廢豐州界
 又東北入榆林西境出塞經三受降城南又東折而
 南經榆林之東
  大河在榆林衞北千餘里自寜夏衞東北流六百
  餘里經古豐州之西又北折而東經三受降城南
  三城相距凡八百里至廢東勝州西廢東勝州在/山西大同府
  西境大河之濵與榆林東故勝州/隔河相望正當大河折旋之處乃折而南其西
  則榆林之東境其東則山西大同府朔州之西境
[215-21a]
  也又南至黄甫川黄甫川近在/榆林東境西為延安府府谷
  縣境東為太原府河曲縣境其間回環曲折幾三
  千里古為朔方地今謂河套
 又南經府谷縣東又經神木縣南而入葭州境經州
 城東河之東岸為山西河曲縣及保徳州暨興縣之
 境
  大河在府谷縣城東百步西南流入神木縣境經
  縣南三十里又南經葭州城東一里而山西之河
[215-21b]
  曲縣北去黄甫川二十餘里隔河相/望也西南去府谷
  百餘里縣濵河為險而保徳州西臨大河與府谷
  縣隔河相對府谷在黄河東北岸保徳州在黄河/西南岸河自黄甫川而下皆迤邐西
  南流/也又南百五十里則岢嵐州興縣也縣西去大
  河五十里與葭州濵河為界
 又南經吴堡縣東又南經綏徳州東河之東岸為山
 西臨縣及永寜州寜鄉縣之境
  大河自葭州而南八十里經吴堡縣城東一里又
[215-22a]
  南百六十里經綏徳州東境西去州城/百二十里而山西之
  臨縣北去大河二十里與吴堡/縣接界永寜州則西去大
  河百十里志云自州城渡河至/綏徳州二百五十里寜鄉縣西去黄河
  七十里皆綏徳州濵河為境也
 又南經青澗縣東又南經延川縣及延長縣東河之
 東岸為山西石樓縣及永和縣大寜縣之西境
  大河在青澗縣東百里無定河自西北流入焉又
  南經延川縣東四十五里又南經延長縣東三十
[215-22b]
  餘里而山西之石樓縣西距大河百里永和縣西
  距大河五十里西北接延/川縣境大寜縣西距大河七十
  五里西北接延/長縣境津流相通一葦可航也
 又南經宜川縣東河之東岸為山西吉州及寜鄉縣
 之西境
  大河在宜川縣東八十里而山西之吉州西距大
  河七十里與宜川/接界孟門山壺口山皆在其地為河
  津險要又南為寜鄉縣西距大河八十里又西南
[215-23a]
  接韓城縣界緣河兩岸羣山列峙稱險固焉
 又南經韓城縣東又南經郃陽縣東河之東岸為山
 西河津縣及滎河縣臨晉縣之西境
  大河在韓城東北八十里龍門山在焉大事記周
  威烈王十三年晉河岸傾壅龍門至于底柱吕氏
  云自春秋以後河患之見于史傳葢始于此又南
  流經梁山東山在韓城縣/南十九里春秋成五年梁山崩壅
  河三日不流即此矣又南經郃陽縣東南四十里
[215-23b]
  而山西之河津縣即古耿邑也商祖乙都耿圮于
  河水書有盤庚之誥是矣今縣西去大河三十里
  亦有龍門山與韓城之龍門對峙所謂禹鑿龍門
  河經其中者非與又南經滎河縣城西城去大河
  不及一里汾水自西北流入焉又南經臨晉縣西
  三十里渡河而西又三十餘里即郃陽縣也臨晉/有吴
  王渡郃陽有茶峪/渡俱河津濟處
  胡氏渭曰以上禹導河積石至于龍門之所經也
[215-24a]
 又南經朝邑縣東又南經華陰縣東北而渭水入焉
 河之東岸為蒲州城西又南過雷首山西乃折而東
 也
  大河自郃陽縣南百二十里而經朝邑縣東三十
  五里河濵有臨晉闗又南五十餘里至華隂縣境
  則華山當其衝潼闗在焉闗西去華隂/縣四十里又渭水流
  經華隂縣北至縣東北五十里而入于河即禹貢
  導渭入河處也而山西之蒲州大河自臨晉縣境
[215-24b]
  南流五十餘里經其西門外有蒲津闗亦曰臨晉
  闗與朝邑縣臨晉闗夾河相對為自古設險之處
  又沐水流入焉經雷首山西山在蒲州原/南二十五里折而東
  其地亦謂之河曲春秋時秦晉戰于河曲是也河
  流自東勝州折而南幾千八百里自壺口龍門以
  至于潼闗兩岸重山翼帶深險而華山復横亘其
  南岡巒盤固河於是復折而東河山之勝甲天下
  矣
[215-25a]
  胡氏渭曰此河水南至華隂之所經雍州文所稱
  龍門西河者也
  又曰穿渠引水非古也自溝洫之制廢而灌溉之
  事興利於田而河則病矣闗中引水溉田自鄭國
  渠始及漢武時用鄭當時言穿渠引渭以漕且溉
  南山下用番係言引汾溉皮氏汾隂下引河溉汾
  隂蒲坂下又用嚴熊言引洛溉重泉以東為龍首
  渠宣房既塞用事者益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
[215-25b]
  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闗中則有靈軹渠成
  國渠湋渠六輔渠白渠皆溉田各萬餘頃它小渠
  及陂山通道者不可勝言故王莽時大司馬長史
  張戎議曰水性就下行疾則自刮除成空而稍深
  河水重濁號為一石水而六斗泥今西方諸郡以
  至京師東行民皆引河渭山川溉田春夏乾燥少
  水時也故使河流遲貯淤而稍淺雨多水暴至則
  溢決而國家數隄塞之稍益髙於平地猶築垣而
[215-26a]
  居水也可各順從其性毋復灌溉則百川流行水
  道自利無溢決之害矣葢河水多泥急則通利緩
  則淤澱今滎陽之下既有鴻溝華隂以上復有諸
  渠分水太多則河流日遲河身日髙故水暴至不
  能容漢人知此者鮮唯戎知之
 又東經閿鄉縣北又東經靈寳縣北河之北岸為芮城
 縣南境
  大河在閿鄉縣北七里又東經靈寳縣北十里而
[215-26b]
  山西之芮城縣負山面河南距大河二十里與閿
  鄉縣夾河相望三十里葢河自雷首西麓而南經
  芮城西二十里稍南即折而東芮城當其曲折之
  間而閿鄉縣亦為大河東折之衝東至靈寳縣七
  十餘里西距潼闗六十里踞髙臨深為險塞
 又東經陜州城北又東經澠池縣及新安縣北河之
 北岸為平陸及垣曲縣境
  大河在陜州城北自靈寳縣東流六十里至州城
[215-27a]
  西北三里大陽津在焉亦曰/茅津河津要地也又東四
  十餘里為底柱山控扼中流波濤怒湍舟船經此
  稱為艱阻又東百餘里經澠池縣北境大河南去/縣城六十
  餘/里又東百里為新安縣境大河南去縣/城四十餘里陵阪陂陀
  津途遥隔故二邑無濵河之稱也而山西之平陸
  縣城去大河東南距陜州不過五十六里南北往
  來常為津徑又東二百餘里至垣曲縣南二十里
  岡阜逶迤與河南岸兩相倚阻皆利涉之所也
[215-27b]
  胡氏渭曰以上河水東至底柱之所經也
 又東經河南府北河之北岸為濟源縣南境
  大河在河南府城北二十里繞北邙山之麓北邙/山在
  府城北/十里層巒叠阜屹然保障志云大河自芮城閿
  鄉縣而東河之北岸則中條以接王屋南岸則崤
  函以接北邙夾河翼帶並趨而東雖底柱扼塞中
  流而旁無潰決之患則以岡陵包絡有自然之險
  固耳而濟源縣南距大河七十里西鄰垣曲南衞
[215-28a]
  洛陽唐史聖歴二年河溢湮濟源民舍千餘家或
  以為山水暴發非河患也
 又東經孟津縣北河之北岸為孟縣南境
  大河在孟津縣北五里北岸至孟縣三十里今孟/縣西
 南至孟津縣五十餘里葢/嘉靖中孟津益徙而西也即古之孟津也河橋在
  焉河陽三城置于此宋史乾徳二年孟州水漲壊
  中潬橋金史大定十一年河決王村南京孟衞州
  界多被其害王村今山東濮州治也孟州即今孟/縣南京即今開封府葢下流壅故倒
[215-28b]
  灌上/流也明嘉靖十七年河漲孟津縣圮于水葢河自
  孟津而上多循山麓行至孟津兩岸平濶河勢漸
  張潰溢之患于是乎見端矣夫決在下流河之患
  猶淺決在上流河之患乃深孟津河行平陸之上
  流也河患及此下流之壅閼必日甚横決必且益
  多矣
  胡氏渭曰以上河水又東至孟津之所經也
 又東經鞏縣北洛水入焉河之北岸為温縣之境濟
[215-29a]
 水入焉
  大河在鞏縣北十里西去孟津/縣八十里洛水自西南流入
  焉又東經温縣南二十里濟水入焉導川里道紀/自鞏縣東北
  至温凡/四十里宋太平興國二年河決孟州之温縣葢河
  既出險就平復南納洛川之注北并濟水之流縱
  横震盪勢不能已疏道無方鞏洛而下禹貢舊迹
  安得不月異而嵗不同哉
 又東經汜水縣北又東經滎陽縣北河之北岸為武
[215-29b]
 涉縣之南境
  大河在汜水縣北一里里道紀渡河西北/至温縣二十五里又東經
  滎陽縣北二十五里洪武十五年河決滎陽命修
  塞之正統十三年河復決滎陽經曹濮衝張秋在/山
  東東/阿縣潰沙灣東堤沙灣在山/東夀張縣奪濟汶入海尋自開
  封西南經陳留自亳入渦河又經蒙城至懐逺縣
  入淮陳留縣屬河南開封府亳州/蒙城縣懐逺縣俱屬鳳陽府而開封城遂在
  河北久之始復故道而武涉南去大河五十里西
[215-30a]
  南與滎陽縣接境沁水自北來至縣南入于大河
  沁水入河之處舊名/沁黄口今曰南賈口宋熈寜十年河溢懐州黄沁
  口即其地也
 又東經河隂縣北又東經滎澤縣北河之北岸為獲
 嘉縣之南境
  大河在河隂縣北十五里里道記自河隂縣渡河/至武涉縣五十六里
  縣西二十里有石門即古之滎口秦始皇二十三
  年攻魏引河溝灌大梁漢王横言秦攻魏決河灌
[215-30b]
  其都決處遂大不可復補即此也後漢初河自滎
  陽決入汴河隂故/滎陽地永平十三年詔修汴渠隄自滎
  陽東至千乗海口千餘里葢始功于此自河隂而
  東三十里經滎澤縣北五里滎澤地稍下古滎水
  所鍾也唐開成三年河決浸鄭州外城五代漢
  乾祐三年河決鄭州周廣順二年河復決于鄭州
  説者曰自滎澤縣決而南也五代史云河決原/武或曰當古滎澤
  徳初遣使修塞決河又五代史周廣/順中河決河隂宋太平興國
[215-31a]
  二年河決于滎澤熈寜十年河復決滎澤元延祐
  十年河決滎澤之塔海莊東堤塔海莊在縣/東南七里久之
  始塞明正統十三年河決滎陽既而自孫家渡決
  而南孫家渡在縣/東南五十里河南徙久之始塞𢎞治五年河
  大決于封邱撫臣徐恪請開孫家渡從之既而復
  塞河渠考先是𢎞治二年河決原武命户部侍郎/白昻治之昻于滎澤縣楊橋開支渠引中牟尉
  氏決河由陳頴至夀州達淮楊橋在縣東南與孫/家渡相近盖引決河使入正統時南決舊道也至
  是河流横潰張秋決口塞而復決恪上言決河湍/悍之勢未可遽回今自滎澤孫家渡口舊河東經
[215-31b]
  朱仙鎮下至項城南頃猶有涓涓之流若疏之由/泗入准可殺上流之勢又黄陵岡有賈魯舊河南
  經曹縣梁靖口下通歸徳卞家道口今梁靖以北/淤塞將平計功力之施八十餘里若疏而濬之使
  由徐入淮以殺下流之勢則決口/可塞運道可完也時多從其䇿而衞輝府之獲
  嘉縣南去大河六十里與滎澤河隂接壌宋太平
  興國二年河決懐州之獲嘉葢亦隄防之處矣
 又東經原武縣北陽武縣南
  大河在原武縣北二十里五代周廣順中河決原
  武尋遣使修塞又顯徳六年鄭州奏河決原武宋
[215-32a]
  元豐元年河復決於此五年又決下流納梁山濼
  梁山濼在山東夀張縣宋志河決原武埽溢入利/津河陽武溝刁馬河歸納梁山濼利津等河皆在
  陽武/以東明洪武十四年河決原武及祥符中牟二十
  四年河決原武黒陽山在縣北/二十里東經開封城北五
  里又南行至項城經頴州頴上縣東至夀州正陽
  鎮正陽鎮在夀/州西六十里全入于淮而河之故道淤塞疏久
  之乃復舊𢎞治三年河復決原武支流為三一決
  封邱金龍口亦作荆/隆口漫祥符及長垣北直長/垣縣下曹
[215-32b]
  濮衝張秋長隄一出中牟下尉氏一汜濫于蘭陽
  儀封考城歸徳入宿州詔白昻修塞之河渠考昻/為户部侍
  郎奉命治河築陽武長堤以防張秋之決引中牟/決河出滎澤陽橋下達于淮濬宿州古卞河達泗
  州又濬睢河自歸徳飲馬池中經符離橋至宿遷/縣入漕河上築長隄下修減水閘又疏月河千餘
  以殺其勢塞決口三十六由河入汴汴入睢睢入/泗泗入淮淮達海水患少息昻又以河南入淮非
  正道恐不能容乃復自魚臺歴徳州至吴橋修古/河隄又自東平北至興濟鑿小河十二道引水入
  清河及古黄河入海河口各作石堰以時啓閉昻/意葢欲于東北分其流于南東疏其淤也未幾河
  復決徙昻所規畫一時皆廢/吴橋興濟今直𨽻屬縣也而陽武南距大河十
[215-33a]
  餘里舊時大河經城北與衞輝府之新鄉汲縣接
  境自決塞不時河遂徙而南周廣順二年河決陽
  武尋修塞之時又決常樂驛或/曰驛在陽武西宋乾徳三年河決
  陽武開寳五年復決陽武金大定十年河決陽武
  之白溝白溝在縣/東南三里明昌五年河決陽武故堤決口/地名
  光禄/村灌封邱而東元至元二十五年陽武諸處河
  決泰定三年河決陽武漂居民萬六千五百餘家
  尋復塞治明洪武一十五年河決陽武天啟元年
[215-33b]
  河決陽武縣脾沙堈在縣東南/二十里由封邱曹單至考
  城復入舊河自河出陽武之南而新鄉汲縣胙城
  之境皆去河漸逺禹迹之益不可問也自陽武之
  決塞始也
 大河舊道在陽武縣北又東經延津縣北又東經胙
 城縣北河之北岸為新鄉縣及汲縣之境
  此大河舊道也舊志云河在陽武縣北二十三里
  河之北岸為新鄉縣境縣南去大河三十里明昌
[215-34a]
  中河決陽武入封邱于是河益東南下金史貞祐/四年延州
  刺史温薩可喜言近世河離故道自衛東南流由徐/邳入海以此河南之地為狹臣竊見新鄉縣西河
  水可決使東北流其南有舊堤水不能溢行五十/餘里與清河合則由濬州大名觀州清河柳口入
  海此河之舊道也皆有古堤補其罅漏足矣如此/則山東大名等路皆在河南而河北諸郡亦得其
  半退足以為備禦之計進足以杜恢復之圖議者/以河流東南已久決之非計遂寝清河謂水口柳
  口即今古/直河也元至元九年河決新鄉元史云河決新/鄉廣盈倉南河
  北/岸葢是時河猶出陽武新鄉間也由陽武而東二
  十里逕延津城北十七里延津古酸棗也漢文帝
[215-34b]
  後元年河決酸棗東潰金隄東郡大興卒塞之五
  代周廣順二年河決酸棗顯徳初遣使修塞明成
  化一十四年河溢延津明年復自縣南流入封邱
  其舊流則自延津折而東北經汲縣東南十七里
  又北逕胙城縣北一里里道記延津縣東北/至縣城四十五里宋熈
  寜四年河溢衞州王供埽舊志云在州/東三十里十年復溢
  王供埽及汲縣上下埽金大定一年河決衞州及
  延津縣瀰漫至歸徳府二十六年河決衞州堤壊
[215-35a]
  其城泛濫及于大名先是胙城𨽻開封府泰和八
  年以限大河改屬衞州貞祐三年徙州治于宜封
  新城以胙城為倚郭胙城為河北縣自金始也
 又東北經濬縣之南滑縣之北
  大河舊在濬縣城南一里河之南岸即滑縣界里/道
  記滑縣西北至濬縣四十里/濬縣南至胙城縣五十里大河經其間北曰黎
  陽津南曰白馬津自昔津濟之要今變為平陸矣
  漢建始四年河決東郡金隄顔氏曰在/今滑州界唐元和八
[215-35b]
  年河溢瓠子東泛滑距城十二里鄭滑帥薛平魏
  博帥田宏正共發卒鑿黎陽山東復入故瀆故瀆/在黎
  陽西南時河流南徙薛平請于田宏正共發卒鑿/古河十四里逕黎陽山東㑹于故瀆自是滑無水
  患/開成三年河決浸滑州外城乾寜三年河漲將
  毁滑州朱全忠決為二河夾城而東為害滋甚石
  晉天福五年滑州河決九年滑州河決侵汴曹單
  濮鄆五州之境環梁山合于汶大發數道丁夫塞
  之五代漢乾祐元年河決滑州之魚池店在州/西
[215-36a]
  廣順一年河決滑州靈河諸處靈河廢縣在今滑/縣東南六十里五
  代史廣順中河決靈河魚池六/明鎮諸處葢皆在今滑縣境内命王浚修塞之三
  年義成帥白重賛奏塞決河宋乾徳四年滑州河
  決壊靈河大堤太平興國三年河又決滑州之靈
  河八年大河決滑州之韓村在州/東北泛澶濮曹濟東
  南流至彭城入於淮九年河復決滑州之房利亦在/州東
  北既而巡河官梁睿言滑州土脈疏岸善隤每嵗/河決南岸害民田請于迎陽埽鑿渠引水凡四十
  里至黎陽合河以防暴漲從之既而渠成又命鑿/河開渠自韓村埽至州西鐵狗廟五十餘里復合
[215-36b]
  于河以分水勢迎陽/在州東北大河北岸大中祥符四年河決通利軍
  今濬/縣合御河壊州城田廬州城即/濬州城天禧三年滑州
  河溢城西北天臺旁俄復潰于城西南岸漫溢州
  城歴澶濮曹鄆注梁山泊又合清水古汴渠此清/水謂
  泗水/也東入于淮州邑罹患者十二三詔發丁夫塞
  治四年河復決于天臺山天聖五年塞河成以其
  近天臺山麓名曰天臺埽自是以後滑州之患大
  抵移于澶州矣元和三年河復決于蘇村在濬縣/東北然其為害甚鮮重和初詔于
[215-37a]
  滑州濬州界萬年堤廣植/林木以䕶堤岸以壯地勢河自大伾以上猶禹貢
  時大河經流也大伾山在濬/縣東二里漢賈讓欲決黎陽遮
  害亭亭在濬縣西/南五十里放河使北入海西薄大山東薄
  金堤勢不能逺泛濫此即司馬遷河渠書所稱禹
  以為河所從來者髙水湍悍難以行平地數為敗
  乃釃二渠以引其河北載之髙地之説也其後王
  横亦言禹行河水本隨西山下東北去宜更開空
  使縁西山足乘髙地而東北入海迺無水灾宋李
[215-37b]
  垂祖其説欲引河自大伾而北載之髙地其後孫
  民先亦主是説元豐中陳祐甫亦請修復禹故道
  夫滑州河患莫甚于宋之天禧以前於此時引河
  去北未為不可其後河亦益徙而北出于信都勃
  海間故道庶幾可復矣乃謀國者方且人持一説
  非迂踈拂逆之計則因循苟且之見而已矣
  胡氏渭曰以上河水東過洛汭至于大伾之所經
  也
[215-38a]
  又曰凡二水並行一盛則一微自然之勢也宋元
  祐初蘇轍上疏有云黄河之性急則通流緩則淤
  澱既無東西皆急之勢安有兩河並行之理此格
  言也葢上流宜合而不宜分合則流急而沙去分
  則流緩而沙停而禹顧於大伾之南釃為漯川者
  則以河勢欲東不得不分之以泄其怒以漯川一
  道分河流十之一二不使指大如股亦未為害耳
  及周之衰王政不修水官失職諸侯各擅其山川
[215-38b]
  以為己利於是滎陽下引河為鴻溝者自是以後
  日漸穿通枝津交絡宋鄭陳蔡曹衞之郊無所不
  達至定王五年河遂南徙無他河水之入鴻溝者
  多則經流遲貯不能衝刷泥沙故也宿胥之塞寔
  鴻溝致之不然禹功歴千嵗而不敝何獨至春秋
  一旦變遷也哉
 又東北經開州南長垣縣及東明縣之北
  大河舊在開州城南漢之濮陽宋之澶州皆其地
[215-39a]
  也漢元光三年河水徙從頓丘東南流既而決瓠
  子在今州西南/二十五里東南注鉅野鉅野澤在山/東鉅野縣通于淮
  泗此為黄河入淮之始邱氏以宋熈/寜十年為黄河入淮之始誤也上使汲黯鄭
  當時興人徒塞之輙復壊元封二年自臨決河塞
  之作瓠子之歌是也五代周廣順三年澶州河溢
  宋乾徳三年河決澶州開寳四年河復決澶州東
  滙于鄆濮壊民田舎五年河復決濮陽命潁州團
  練使曹輪往塞之淳化四年河復決澶州陷北城
[215-39b]
  壊廬舎七千餘區景徳元年河決澶州横隴埽在/州
  東自是遂為故道/所謂横隴河也四年又壊澶州五八埽在州/西南
  中祥符七年河決澶州大吴埽在州/東天聖六年又
  決州之王楚埽在州/西南景祐元年復決于横隴埽慶
  歴八年又決州之商胡埽在州東北三十里自是/遂為故道所謂商胡河
  也宋志商胡決河自魏北至恩冀乾寜入海為/北流其二股河自魏恩東至徳滄入海為東流
  祐元年河復決于六塔河六塔河在州東北十七/里自商胡東南通横隴
  河之渠也先自皇祐二年河決館陶縣之郭固四年/塞郭固而河勢猶盛議者請于澶州開六塔河以
[215-40a]
  披其勢于是遣使相度詣銅城鎮海口以約古道/髙下之勢歐陽修以塞商胡開横隴回大河于故
  道計一千餘里役鉅費煩速宜停罷李仲昌等固/謂開六塔河使歸横隴時横隴湮塞已二十年商
  胡復決數嵗矣賈昌朝等又欲移決河于京東故/道歐陽修曰六塔止是别河下流已為濵棣徳博
  諸州患若全回大河其害必甚故道不可復不待/智者而知也至是遂塞商胡北流入六塔河河不
  能容是夕遂决河北被患者/數千里銅城鎮在濵州海口 熈寜四年河溢澶
  州之曹村在州/西南十年大決于曹村澶淵北流斷絶
  河道南徙東滙于梁山張澤濼梁山濼見前張澤/濼或曰即今山東
  汶上縣之/南旺湖分為二𣲖一合南清河入淮一合北清
[215-40b]
  河入海南清河今泗水也/北清河大清河也灌郡縣四十五濮濟鄆
  徐更甚元豐元年決口塞改曹邱埽曰靈平築堤
  斷河流復歸北三年澶州孫村陳埽及大吴小吴
  埽復決孫村等埽/俱在州東四年小吴埽復大決自澶注入
  御河恩州危甚五年河溢内黄決大吴埽以紓靈
  平水患放之使/北也葢自河入御河之後而宋澶州之
  患稍緩至金大定以後河益徙而南澶州之流遂
  絶明正統十三年河決滎陽自陽武衝入故道直
[215-41a]
  至州治南又東抵濮州壊張秋隄入海後復塞治
  葢瓠子靈平之舊迹皆不可復識矣
 開州之東北為清豐縣之西内黄縣之東
  大河舊道在内黄縣東南及清豐縣西南水經注/大河故
  瀆東北逕戚城西又經繁陽故城東隂安故城西/是也戚城在開州繁陽在内黄隂安在清豐縣
  漢時河皆經此元光三年河徙從頓邱東南流頓/邱
  今清豐縣/境是也後決塞不時故道廢宋時澶州河屢決
  河復行北道開寳八年河決澶州之頓邱太平興
[215-41b]
  國二年河復決于頓邱元祐八年河溢内黄埽元
  符二年河決内黄口灌邢洺諸州而東道之流遂
  絶
 又東北經南樂縣及大名縣元城縣之東
  水經注大河故瀆經昌樂故城東即南樂也宋時
  大河亦逕此嘉祐五年韓贇請分浚二股五股諸
  河于縣境以減下流恩冀之患治平元年始命都
  水監浚治熈寜初河自恩冀北注議者請開二股
[215-42a]
  河漸閉北流三年張鞏等奏大河東徙北流淺小
  請閉北流從之未幾河自其南四十里許家港東
  北汎濫大名恩徳滄永静五州軍境詔遣官相度
  六年王安石奏自大名之東南開修直河狹大河
  還二股故道於是河勢増漲十年河遂大決于澶
  州此即宋人回/河之誤也而大名元城縣亦皆大河所經也
  唐開元十四年魏州河溢宋嘉祐七年河決大名
  第五埽元豐七年河溢元城埽決横堤冀洺北京
[215-42b]
  皆被其害八年河決大名之小張口宋時以大名
  為北京隄防障遏無嵗不講也
 又東經館陶縣西又北經臨清州及髙唐州之境又
 北經清河縣南
  大河故道自元城冠縣間入館陶界冠縣館陶俱/山東屬縣
  漢溝洫志自塞宣房即瓠子河/在間州後河復北決于館
  陶分為屯氏河東北經魏郡清河信都勃海入海
  廣深與大河等因其自然不隄塞也屯氏河在/館陶縣
[215-43a]
  帝永光五年河決清河靈鳴犢口而屯氏河絶廢/靈
  縣鳴犢口今在/直𨽻清河縣成帝建始二年河復決于館陶所/決
  之河亦名/屯氏别河及東郡金隄泛濫兖豫入平原千乗濟
  南凡灌四郡三十二縣又鴻嘉四年勃海信都河
  水湓溢灌縣邑三十一新莽始建國三年河決魏
  郡泛清河以東數郡漢所稱魏郡大約主館陶以/北言之漢書先是莽恐河決
  為元城冢墓害及決東去元/城不憂水灾故遂不隄塞水經注大河故瀆經
  甘陵故城南甘陵亦在/清河縣又東北經靈縣故城南今/廢
[215-43b]
  靈縣在博平縣境似/不在甘陵東北也河瀆于縣别出為鳴犢河又
  東逕鄃縣故城東鄃縣今髙唐州夏津縣也/漢志云鄃居河北即此此即
  漢時河所出之道宋皇祐二年河決館陶縣之郭
  固在縣/東北四年塞之即宋史所稱郭固塞而河勢/猶盛議者請開澶州六塔河
  寜四年北京新隄第四第五埽決漂溺館陶永濟
  清陽以北永濟廢縣在今臨清州西仁宗皇祐元/年河合永濟渠注乾寜軍縣以永濟渠
  而名也清陽廢/縣亦在清河縣下屬恩冀合于御河五年河溢于
  夏津而清河即宋之恩州也熈寜元年河溢恩州
[215-44a]
  烏欄堤在州/東是年又決冀州棗强埽北注瀛州既
  又溢瀛州樂夀埽元祐四年又溢冀州南宫等五
  埽時都水監言前二年河決南宫下埽三年決上
  埽今四年決宗城中埽葢皆自恩州決而北也政
  和二年河決冀州棗强埽都水孟揆言棗强東堤
  決溢其漫水行流多鹹鹵及積水之地不犯州軍
  止經數縣地分迤邐接御河歸納黄河今欲自決
  口上恩州之地水堤為始増補舊堤接續御河東
[215-44b]
  岸簽合大河從之宣和三年河決恩州清河埽葢
  自内黄決後河出清河之北至此下流漸壅故上
  流復決河又從瀛冀而西南矣
 又東經徳州西又東北經景州及滄州之境入于海
  徳州漢平原郡界也河之故道本在平原以北漢
  以前大槩從魏郡清河信都勃海界入海皆與平
  原接境不徑至平原也武帝建元三年河水溢于
  平原成帝建始三年河決館陶遂溢入平原千乗
[215-45a]
  濟南界中河平三年河復決平原流入濟南千乗
  復堤塞之東漢永平中河流合汴泛濫兖豫明帝
  使王景治之絶水立門河汴分流自滎陽東至千
  乗海口千餘里十里立一水門令更相回注無復
  潰漏之患然則河經平原以南自漢建始中始而
  永平以後嘗為河之經流矣後漢以及南北朝時/大河決塞史多失于
  記/注水經注大河故瀆逕平原故城西又北逕修縣
  故城東修縣在今/直𨽻景州又東北至東光縣故城西東光/今直
[215-45b]
  𨽻屬/縣而合于漳水此亦約言西漢時大河所經之
  處也元時河仍自千乗入海不至東光合漳也宋
  自熈寜以後主回河之説滄景常多水患元豐四
  年河溢滄州南皮上下埽又溢清池又溢永静軍
  阜城下埽既而河流益北大抵合御河西山諸水
  自深州武强瀛州樂夀埽至清州獨流砦三义口
  而入于海
 開州之東為觀城縣及朝城縣南河之南岸濮州之
[215-46a]
 北
  水經注大河逕衞國縣南衞國縣即/今觀城縣鄄城縣北鄄/城
  舊縣濮/州治也疑東漢以後大河故道即出於此五代晉
  開運三年河決澶州臨黄漢天福十二年河決觀
  城界楚里村堤在縣/西南東北經臨黄觀城二縣臨黄/廢縣
  今在觀/城縣宋開寳五年河決濮陽濮陽即/今濮州明道二年
  移朝城縣于社婆村移而/北也避河患也明正統十三
  年河決滎陽衝曹濮宏治三年河復決原武衝曹
[215-46b]
  濮濮州葢舊道所經常為東下之衝矣
 又東經范縣北莘縣及聊城縣之南
  大河故道在范縣之北倉亭津在焉津在今/縣東北舊經
  云自范縣渡河而北六十里即莘縣是也而聊城
  故博州治今東昌府治焉開元十年博州河決五
  代晉天福四年河決博州即此也
 又東經東阿縣北博平縣及茌平縣南
  東阿自昔大河之衝也南漲則渰東平東溢則浸
[215-47a]
  濟南五代梁末唐遣李嗣源取鄆州守楊劉今在/東阿
  縣/梁人攻楊劉決河口以限晉兵決口益大連年
  為曹濮患同光二年命婁繼英督汴滑兵塞之未
  幾復壊晉天福二年河決鄆州自東阿/決而南開運三年
  河決楊劉西入莘縣廣四十里自朝城北流自東/阿決
  而西/也周顯徳初命宰相李榖治隄自陽榖抵張秋
  口遏塞之宋乾徳二年河決鄆州之竹村在州/西北
  年鄆州河決太平興國七年河漲凌鄆州城將陷
[215-47b]
  咸平三年河決鄆州王陵埽在州/西浮鉅野入淮泗
  水勢悍激侵迫州城明道二年廢鄆州土橋渡以
  避水渡在州東是時河流漲入小清河濟南淄川/皆被其患後河勢益趨而北鄆州之患始少
  此五代及宋鄆州水患也而博平茌平為大河東
  出之道矣
 又東經長清縣北禹城縣南
  長清以西古大河所經也碻磝津在焉南北朝時
  大河皆經此矣大抵東阿以東往往挾濟而流又
[215-48a]
  東北以達于海也
 又東經歴城縣北臨邑縣南
  臨邑東有四瀆津大河故道所經唐五行志永徽
  六年齊州河溢即此地也
 又東北經商河縣北武定州南
  此昔時大河所經也唐長夀二年河溢棣州又開
  元十年棣州河決太和二年河決壊棣州城宋祥
  符四年河決棣州聶家口在今武定州西南二/十里舊州之西南
[215-48b]
  年又決于州東南李氏灣六年徙州治而北以避
  河患自是澶滑之間大河屢溢而棣州之流漸絶
  矣
 又東經濵州境合清河以入海
  水經注河水東逕濕沃津今蒲/臺縣又東經千乗城北
  又東過利城北利城今博興/縣譌為黎城又東北濟水從西來
  注之又東北入于海夫水流變遷其詳不可得而
  知今大清河自蒲臺利津縣東北入海惟小清河
[215-49a]
  則經青州府博興樂安縣境而後入于海或謂宋
  初大河東行大抵從濵州境合于大清河或謂大
  清河即東漢以來大河經流之處水經注有南北/二濟無大小清
  河之名其所言北濟者大槩與小清河相參錯/或大清河即大河故瀆河遷而濟水注其中與
  自東漢至隋唐水之侵齧漲溢豈能盡免而由平
  原千乗間以入海則未經變異也然則治河如王
  景其成法詎不足遵與自梁晉夾河之戰苟且目
  前横挑大釁梁段凝決河引水以限晉兵謂之䕶/駕水此五代以後潰決之患所由致
[215-49b]
  也/延及宋季横決無已金元河患皆與國為終始
  水經諸書既未能條貫源流兼綜終始史家紀載
  又往往參差同異茲畧舉往迹為之差次古今之
  變覽者亦可知其梗槩矣
  右古大河終
 大河今自陽武縣南又東逕開封府城北封邱縣南
  大河今在開封府城北十里宋元符三年河決開
  封之蘇村舊志云府西三/十餘里有蘇村元至元二十三年河決
[215-50a]
  開封祥符等郡縣十五處皇慶三年河決開封陳
  留等縣延祐七年河決開封縣蘇村及七里寺諸
  處泰定二年河溢汴梁三年復壊汴梁樂利隄發
  民夫築塞明洪武七年河決開封隄十六年又決
  開封東隄自陳橋至陳留陳橋在府東/北一十里二十年河
  復決開封城三十年河溢開封正統十三年河決滎
  陽尋自滎澤縣孫家渡決而東南開封遂在河北景
  泰中始復河渠考國初開封城北去大河四十里/洪武二十四年河決原武而東經城北
[215-50b]
  五里至此遂出府南築塞以/後大河經城北不過十數里天順五年河溢決開
  封府北門𢎞治三年河決開封南入淮成化十四
  年河決開封府西杏祀營在府西/二十里神宗十七年河
  決府西北劉獸醫等隄十餘處劉獸醫隄在府/西北三十五里
  十四年河決開封陶家店張灣陶家店在府西北/二十里張家灣在
  府西北/十五里由䕶城隄下經陳留等處入亳州渦河是
  冬決口淤河復舊道崇禎十五年賊決開封西北
  朱家寨在城西北/十七里城陷大河自陳頴諸州漫入淮
[215-51a]
  泗葢大河出陽武之南開封城外皆為漫滛沮洳
  之場矣而河北之封丘縣南去大河五十一里舊
  時大河在縣西北四十餘里金明昌五年河決陽
  武灌封丘而東此封丘陽武在河北之始也元至
  大二年河決封丘順帝至元初河復決于封丘宏
  治一年河決原武其支流決封丘荆隆口在縣西/南三十
  餘/里漫祥符下曹濮衝張秋五年河復決于荆隆口
  濵儀封之黄陵岡更犯張秋壊㑹通河尋命劉大
[215-51b]
  夏治之志云縣東南有陳橋集在縣東南四十餘/里與祥符縣接界
  東連馬家口西抵荆隆口為大河衝要神宗十五
  年河復決于荆隆口長垣東明幾于陷溺堤防切
  焉 自陽武而入封丘河益東南流荆隆口直東
  則經長垣東明出曹濮直趨大清河矣較之出徐
  沛合淮泗以入海者道為徑易夫河行之道宜直
  不宜紆入海之口宜近不宜逺河之兩岸宜濶而
  歸流宜深歸流即俗語/所謂落槽也渾水則宜置斗門且多置
[215-52a]
  之用王景更相迴注之意使不至旁溢河未必不
  可東也雖然大河東則㑹通河廢㑹通河不廢則
  大河不可得而東兩者不並立矣
 又東經陳留縣及蘭陽縣之北河之北岸為長垣縣
 之境
  大河在陳留縣北三十里河防考大河北岸有陳/留塞銅瓦廂為黄河衝
  激之處屬/陳留界内又東三十五里至蘭陽縣縣北去大河
  十五里大河舊在縣/北三十餘里志云大河經陳留蘭陽而東
[215-52b]
  水流湓溢衝激曹鄆嘉靖七年于縣北開趙皮寨
  白河一帶以分殺水勢十三年河決趙皮寨口南
  入淮既而河流遷徙趙皮寨口復塞十九年兵部
  侍郎王以旂于縣東開李景髙支河在縣東/北十里引河
  由蕭縣出徐州小浮橋凡六百餘里以濟二洪之
  涸時河決睢/州而南也未幾復淤神宗十七年河決李景髙
  口入睢陳故道決河故/道也尋塞之而長垣縣南數里
  有河隄舊為大河所經即宏治中劉大夏所築大/行隄也河防考長垣縣南
[215-53a]
  隄長九十七里而與封邱縣新豐村接/界隄外有淘北河相傳即黄河故道今縣大河
  六十里而遥矣
 又東經儀封縣北河之北岸為東明縣界
  大河今在儀封縣北二十里元至元二十三年以
  後河屢決汴梁路河出蘭陽儀封之南大徳元年
  河決杞縣蒲口儀封西南至杞縣九十/五里蒲口在杞縣東北二年蒲口
  復決漂溺歸徳屬縣田廬三年復決蒲口歸徳郡
  縣皆罹水灾明洪武十六年河決開封東隄尋決
[215-53b]
  杞縣入于巴河宏治二年河決原武分流泛濫于
  儀封考城歸徳趨宿州五年河決封丘荆隆口漬
  儀封黄陵岡在縣東/十里衝張秋而河北之東明西接
  長垣東南舊有長堤為河流所逕今河益引而東
  南東明去河逺矣
 又東南逕睢州及考城縣之北又東南逕歸徳府北
 河之北岸為曹縣界
  大河南至睢州七十里明嘉靖十九年河決睢州
[215-54a]
  野雞岡在州北六十餘里其/旁決處曰孫繼口由渦河逕亳州入淮
  徐州吕梁百步二洪皆涸尋修塞之又逕考城縣
  南去縣三里縣境右為河流之衝也河防考大河/北岸有芝麻
  庄陳隆口為縣/境隄防要地又東南逕歸徳府北南去府城三
  十里自元以前歸徳去河逺患頗少元至元二十
  三年河衝決河南郡縣歸徳始被其患大徳二年
  河決蒲口三年復決蒲口侵歸徳郡縣至大二年
  河決歸徳是時河南徙歸徳常在河北至順以後
[215-54b]
  河漸決而北歸徳仍在河南明洪武二十三年河
  決歸徳命修塞之自正統以後河決而南歸徳又
  在河北正徳以後則仍在河南其新集口及丁家
  道口皆河濵衝要也新集口在府北三十/里稍東即丁家道口嘉靖三
  十七年新集河淤河流於是一變四十四年河淤
  益甚而運河大受其病未幾河復決新集塞龎家
  屯在府/東北東出飛雲橋神宗二十九年河決蒙城集
  東南蕭家口蒙城集在府東北三/十里以故蒙城而名河復南徙而曹
[215-55a]
  縣在歸徳府西北百里南至大河五十餘里縣為
  河流南下之衝一有潰決縣輙當其患金大定八
  年河決李固渡在縣/西水潰曹州城分流于單州之
  境今曹縣故曹州也單縣故單州也自宋時大河/北決以後尋復徙而南金史所載河患始見于
  此/二十九年河復溢于曹州小堤之北元至順元
  年河決曹州北魏家道口至正四年河北決白茅
  堤在曹縣西北七十餘/里與東明縣接界又北決金堤在濮州西南/亦曰老堤
  五年河復決濟隂即曹/州九年白茅河東注沛縣遂
[215-55b]
  成巨浸乃命賈魯治之疏塞並舉河復故道南滙
  于淮又東入于海二十六年河復自州境北徙東
  明曹濮下迄濟寜民皆被害明洪武元年河決曹
  州從雙河口入魚臺正徳四年河決曹縣楊家口
  在縣/西犇流曹單二縣境東達王子河故河在單縣/東接豐縣境
  抵豐沛舟楫通行遂為大河七年始塞之河臣劉/愷築大
  隄自縣西北魏家灣東至雙堌集亘八十/里趙瓉繼其職復増築三十里曹單始平八年河
  復決曹縣嘉靖七年河復決曹縣楊家口二十六
[215-56a]
  年河決曹縣衝魚臺之谷亭三十七年河復自曹
  縣境東北出衝單縣之東南葢歸徳府北之新集
  淤而河流四溢也自嘉靖以前曹縣河患稱為首
  衝幾與宋之澶鄆同一轍矣 曹縣河患論者謂
  始于金之大定中非也後漢永平中詔書稱河汴
  分流復其舊迹陶邱之北漸就壤墳然則曹州于
  漢世已曽為沮洳之場矣大約濬滑澶濮曹單數
  州縣間大河東出實為要膂之地疏濬無方病必
[215-56b]
  先見自古及今其得免于墊溺者幾希矣
 又東為虞城縣及夏邑縣之北河之北岸為單縣之
 境
  大河在虞城縣北三十里又東逕夏邑縣北二十
  二里嘉靖十三年河自蘭陽趙皮寨南決入淮運
  河淤二洪涸繼而自夏邑縣太邱白村等集太邱/集在
  縣東北三十里接永城/縣界又西即回村集衝激數口轉向東北流經
  蕭縣城南出徐州小浮橋濟二洪之涸運道得以
[215-57a]
  不阻趙皮寨尋塞而單縣南去大河二十餘里去
  夏邑縣八十餘里亦河流之衝也嘉靖六年河決
  單縣衝入沛縣九年河由單縣侯家村在縣/東南決魚
  臺塌場口衝谷亭決而東北也塌場口/在魚臺縣南四十里神宗二十
  一年河決單縣西南黄堌口近虞城/縣界一出徐州小
  浮橋一出舊河達鎮口閘舊河沛縣南舊運河也/鎮口閘在徐州之茶城
  二十五年河復大決于黄堌口二十九年河決單
  縣之蒙墻寺三十年河復決單縣之蘇庄在縣/東南
[215-57b]
  魚臺豐沛明年復決蘇庄衝入沛縣太行堤在縣/西北
  灌昭陽湖入夏鎮横衝運道于是泇河之議起葢
  河患之劇曹單其最矣
 又東為碭山縣之北又東流經豐縣之南
  大河在碭山縣北二十里為豐沛上游縣西北有/堅城集為
  單縣接境之處舊築斜壩于其東以防/墊溢又西劉霄等口亦為河流衝要志云大河
  舊經縣南三十里嘉靖三十八年河流北徙始出
  縣北又東經豐縣南二十里又東入蕭縣界
[215-58a]
 又東逕沛縣之南蕭縣之北
  大河在沛縣南五十餘里此隆萬間河流也初大
  河自豐碭間經蕭縣沛去河逺雖有衝決之虞而
  非經流之所也正徳四年河決曹縣直達豐沛既
  又決城南飛雲橋入運河嘉靖二年河決沛縣六
  年河自曹單境衝縣東北雞鳴臺七年河決而南
  縣北廟道口在縣西北/三十里淤三十餘里八年飛雲橋
  之水北徙魚臺縣之谷亭舟行閘面九年沛縣北
[215-58b]
  境之水決魚臺塌塲口衝谷亭水經三年不去十
  三年廟道口復淤三十七年歸徳新集口淤大河
  散溢支流衝入飛雲橋四十四年大河淤塞自蕭
  縣趙家圈泛濫而北至曹縣南棠林集復分二股
  南股遶沛縣戚山在縣西南/三十里楊家集亦在縣/西南入秦
  溝在徐州東/北三十里至徐北股遶豐縣華山在縣東南/三十八里
  山東其村集漫入秦溝接大小溜溝大溜溝在徐/州北五十里
  亦曰南溜溝小溜溝在州/北六十里亦曰北溜溝溢入運河至徐其北股
[215-59a]
  又自華山而東北分為一大股出飛雲橋散為十
  二股縱横以入漕河至湖陵城口在沛縣北/五十里又逾
  河漫入昭陽湖從沙河灌二洪浩𣺌無際而河變
  極矣明年河復決沛縣南二三等鋪衝入運河亦
  由湖陵城口入湖陂是時河臣朱衡潘季馴方改
  濬新河既而縣東馬家橋堤成馬家橋在沛縣/東南四十里
  水南趨横流復定而蕭縣在大河南五十里亦隆
  萬間河流也舊時大河自縣西六十里之趙家圈
[215-59b]
  經冀門集在今縣北/西十三里出徐州之小浮橋皆安流無
  恙嘉靖三十七年大河北徙其後東西靡定一變
  為溜溝再變為濁河濁河在徐州西/北二十餘里又變為秦溝
  嘉靖末大抵自縣西北崔家口右城集雁門集北
  陳溝梁樓溝胡澱溝東下小浮橋逕行陸地水深
  或僅一二尺比之故道髙三尺有餘停阻泛濫蕭
  縣境内一望瀰漫城内城外皆為澤國隆慶四年
  決溢崔家口五年河臣潘季馴上言大河原自新
[215-60a]
  集口經虞城夏邑之北碭山之南至蕭縣冀門出
  小浮橋其後河流遷徙行水之處俱係民間住址
  陸地水不能刷衝不成槽雖一望茫然而深不及
  尺且大勢盡趨濁河出小浮橋者不過十之一二
  決裂之患正恐不免日者臣由夏鎮歴豐沛至崔
  家口復自崔家口歴河南至新集口則見黄河大
  勢已直趨潘家口鄉老言去此十二三里自丁家
  道口以下二百二十餘里舊河形跡見在可開臣
[215-60b]
  即自潘家口歴丁家道口馬牧集韓家道口司家
  道口牛黄堌趙家圈至蕭縣一帶皆有河形中間
  淤平者四分之一河底俱係漫沙見水即可衝刷
  莫若修而復之河之復其利有五從潘家口小浮
  橋則新集迤東河道俱為平陸曹單豐沛永無昏
  墊一利也河身深廣受水必多每嵗可免汎溢之
  患虞夏豐沛之民皆得安居二利也河從南行去
  㑹通河甚逺閘渠無虞三利也來流既深建瓴之
[215-61a]
  勢導滌自易則徐州以下河身亦必因而深刷四
  利也小浮橋來流既逺則秦溝可免復衝茶城永
  無淤塞五利也報可既而季馴以言去遂中止神
  宗五年河衝蕭縣三十二年河臣李化龍言河自
  開封歸徳而下合運入海其路有三由蘭陽出茶
  城徐邳名濁河為中路由曹單豐沛出飛雲橋秦
  溝名銀河為北路由潘家口入宿遷出小河口名
  符離河為南路南路近陵北路近運惟中路既逺
[215-61b]
  于陵亦濟于運前興濬未竣今自堅城以至鎮口
  河形宛然宜仍舊開濬從之三十四年河工成自
  碭山朱旺口至小浮橋袤百七十里河歸故道自
  是蕭縣去大河十五里而近而沛縣去河益逺
 又東經徐州之北又東南經靈壁縣之北
  大河在徐州城東北今為漕黄交㑹之衝咽喉重
  地也嘉靖八年河決州北大溜溝三十二年河決
  州東南之房村在州東南/五十里旋塞之四十四年河由
[215-62a]
  秦溝衝茶城運道大阻神宗元年河決房村三十
  三年河決州北境之蘇家庄淹豐沛黄水逆流灌
  濟寜魚臺單縣而魚臺尤甚于是吕梁河澁明年
  復故三十九年河決狼矢溝在州東/二十里塞之明年又
  決三山在州東南/二十里灌睢寜諸處出白洋小河復合
  正河尋塞之四十四年復決狼矢溝由蛤蟃周柳
  等湖蛤湖蟃湖與周湖栁/湖俱在邳州西北入泇河出直口直河/口也
  與黄㑹既而復故天啟三年河決徐州青田大龍
[215-62b]
  口尋塞之四年黄水大漲灌州城乃遷州治于雲
  龍山而靈壁縣亦大河所經也大河在縣東/北五十餘里隆慶
  四年河決縣西北之雙溝神宗十七年河又決雙
  溝單家口四十二年河決靈壁縣之陳鋪決口旋
  淤河流復故天啟元年河決雙溝黄鋪水由永姬
  湖在睢寜/縣境出白小河口仍與黄㑹白洋河在/宿遷縣故道
  湮涸復築塞之
 又東南經睢寜縣北邳州城南
[215-63a]
  大河在睢寜縣西北五十里隆慶四年河決睢寜
  之曲頭集曲頭集王家口馬家淺新安/集一帶皆縣北境之要口築塞之而
  邳州尤大河之襟要也大河在州/城南二里城北有沂河從
  山東沂州界南流逕城下分東西流南入大河又
  州西北有泇河亦自山東嶧縣界流入境㑹沂水
  入于河隆慶六年邳州河決神宗二年河決邳州
  三年邳州河溢是時河決崔鎮逆灌邳徐既而潘/季馴濬塞之河復舊道十七年季
  馴于河南岸睢寜界上築洋山至土山横堤以防/横溢河安流三十二年泇河成而黄運分為兩途
[215-63b]
  矣/
 又東逕宿遷縣南又東逕桃源縣北
  大河在宿遷縣南十里東流為小河口睢水入大
  河之道也又東逕桃源縣城北西北四十里曰崔
  鎮口隆慶五年河決運河淺阻神宗六年河臣潘
  季馴始修塞之神宗二十六年于縣境開新河分
  導黄河入海既而復塞
 又東南經清河縣南而淮河來合焉
[215-64a]
  大河在清河縣治南一里淮水自西南來合焉縣
  當淮黄交㑹之衝形勢特重志云黄河經流即泗
  水舊道也泗水亦名南清/河縣因以名縣西三十里有三汊河
  口泗水至此分為大小二清河大清河逕縣治東
  北入淮俗譌為老黄河今湮其小清河在縣治西
  南入淮即今之清口也
 又東逕淮安府城北又東經安東縣南而入于海
  河淮合流經淮安府城北五里永樂十四年平江
[215-64b]
  伯陳瑄經理漕渠于北河南岸淮人謂黄河為北/河淮河為南河亦
  曰外河而漕/河為裏河築堤四十餘里隆慶三年河溢自清
  河抵淮安城西淤三十餘里決方新二壩二壩在/府城西
  北三十里清/江浦隄之東出海平地水深尺餘四年淮決髙堰
  河決崔鎮在桃/源縣横流四溢連年不治神宗六年河
  臣潘季馴培髙堰以障淮水之東塞崔鎮以防大
  河之北而黄淮復合是時亦増築清江浦新城及
  鉢池山栁浦灣迤東堤岸稱為完固十四年河決
[215-65a]
  范家口在府城/東北水灌淮城全河幾奪又決天妃壩
  即清江浦/口舊壩也淤福興等閘尋塞治之二十三年河淮
  決溢邳泗髙寳諸處皆患水灾按臣牛應元言治
  河在闢清口浮沙次疏草灣下流達伍港灌口廣
  其渡入海治淮在開周家橋達芒稻河入江河臣
  楊一魁亦議先分黄次導淮分黄則開黄家嘴新
  河分洩黄水導淮則闢清河積沙數十里又于髙
  堰旁若周家橋武家墩稍引淮支流分入江海水
[215-65b]
  患稍息天啟元年河決王公堤堤在清江浦北岸/逼隣大河志云自
  淮安西門外抵清江浦約三十里内外二河僅隔一/堤相距不過尋丈王公堤勢最危急二瀆南徙衝
  刷日甚捲埽堤壩不可不宻也河渠攷天啟元年/准安滛雨連旬黄淮暴漲水灌淮安城小民蟻城
  垣而居郡守宋統殷等/力塞王公堤患始殺焉三年復決磨盤庄在城西/二十餘
  里/葢淮郡為漕淮黄綰轂之口也而安東城在黄
  淮北岸海口漸近上流無壅水自犇趨以赴海矣
  右今大河
  地志大河之流自漢至今流移變異不可勝紀然
[215-66a]
  孟津以上則禹跡宛然以海為壑則千古不易也
  由孟津而東由北東以趨于海則澶滑其必出之
  途由南道以趨于海則曹單其必經之地衝澶滑
  必由陽武之北而出汲縣胙城之間衝曹單必由
  陽武之南而出封邱蘭陽之下此河變之託始也
  由澶鄆而極之或出大名歴邢兾道滄瀛以入海
  或歴濮范趨博濟由濵棣以入海由曹單而極之
  或溢鉅野浮濟鄆謂濟寜/東平挾汶濟以入海或經豐
[215-66b]
  沛出徐邳奪淮泗以入海此其究竟也要以北不
  出漳衞南不出長淮中間數百千里皆縱横糜爛
  之區矣又自古大河深通獨為一瀆今九河故道
  既湮滅難知即歴代經流亦填淤莫據太抵決而
  北則掩漳衞決而東則侵清濟決而南則陵淮泗
  昔人謂河不兩行余謂自漢以來河殆未嘗獨行
  矣
 胡氏渭曰河一過大伾而東不決則已決則東南注
[215-67a]
 于淮其勢甚易丘文莊以宋熈寜十年河決為入淮
 之始非也先是天禧三年河決滑州歴澶濮曹鄆注
 梁山濼合清水古汴渠東入于淮矣又先是咸平三
 年河決鄆州浮鉅野入淮泗矣又先是太平興國八
 年河大決滑州泛澶濮曹濟東南流至彭城入于淮
 矣溯而上之則漢元光三年河決濮陽瓠子東南注
 鉅野通于淮泗矣但皆未幾即塞其歴久而不變至
 今五百餘嵗河淮并為一瀆則自金明昌五年始
[215-67b]
    蕙田案此言淮河合瀆之始
 又曰元末河復北徙自東明曹濮下及濟寜而運道
 壊明洪武初命徐達自曹州東引河至魚臺入泗以
 通運永樂九年又命宋禮自曹疏河經濮州東北入
 㑹通河是北流猶未絶也迨遷都之後仰給於㑹通
 者重始畏河之北北即塞之宏治中兩決金龍口直
 衝張秋議者為漕計遂築斷黄陵岡支渠而北流於
 是永絶始以清口一綫受萬里長河之水陽武以下
[215-68a]
 河之所經繕完故隄増卑倍薄但期不害於漕而漢
 之下䇿轉為明之上䇿矣至於黄淮既合則唯以堰
 閘為務堰者髙家堰家一/作加閘者淮南諸湖閘口也堰
 閘以時修固則淮不南分助河衝刷黄沙使海口無
 壅潘氏季馴論治河之要曰河之性宜合不宜分宜
 急不宜緩合則流急急則蕩滌而河深分則流緩緩
 則停滯而沙淤此以隄束水借水攻沙為以水治水
 之良法也又曰通漕於河則治河即以治漕㑹河於
[215-68b]
 淮則治淮即以治河合河淮而同入於海則治河淮
 即以治海自漢以來治河者莫不以分水為長/策唯張戎之論不然潘公深得其意觀其
 所言若無赫赫之功然百餘年來治河之善卒未有
 如潘公者葢㑹通必不可廢則河唯宜注淮以入海
 雖有賈魯之才智亦無所施故邵文莊有治之以不
 治乃所以深治之之説古語云守病不治常得中醫
 此之謂也
 地志自古及今治河之説亦紛如矣然終未有竒䇿
[215-69a]
 秘計也其稍異者亦曰移河而北載之髙地耳夫宋
 人回河而東為千古之誚今遽欲回河而北不復蹈
 前轍乎或曰别穿漕渠無藉于河河必無如我何夫
 漕渠縱無藉于河河可任其横決乎淮濟諸州之民
 何罪而盡委之谿壑乎且自禹貢以至于今大河常
 為轉輸之道置河而言漕不猶因咽而廢食乎或曰
 棄地以畀河使遂其游蕩夫九州之内莫大於海乃
 舎其歸宿之地而于都邑閭井間别求一貯水之壑
[215-69b]
 此更不通之論也然則治河者將如何曰人事修舉
 而已矣所謂人事者疏也濬也隄也塞也無不可用
 也上流利用疏暴漲利用疏漢桓譚新論曰河水濁
 一石水六斗泥而民僅引河溉田令河不通利至三
 月桃花水至則決以其噎不利也可禁民勿復引河
 此即後人河不兩行之左証也賈譲以多開水門為
 中䇿而説者非之似矣然今榆林寜夏以西皆引河
 灌溉有沃饒之利誠上流多為支分稍殺其悍激之
[215-70a]
 勢未必非利也至漫漶四出之日濬塞之功茫然莫
 措于是多為支𣲖平其泛濫而後隨宜致功軌之于
 正疏可偏廢乎歸流宜用濬農隙水涸時宜用濬河
 出險就平中土夷曠孟鞏而東曽無崇山巨陵為之
 防重陂大澤為之節惟恃河身深濶庶幾順流無阻
 安可不察其堙障急為蕩滌又北方土阜水流迅直
 霜降水涸往往曽不容舫及伏秋淫潦百川灌輸澒
 洞之勢一㵼千里使不于淺涸無事時預為經理使
[215-70b]
 深廣如一忽然犇潰而後圖之其有濟乎河流散漫
 宜用堤地勢卑薄宜用堤葢河流易遷任其浸淫無
 以約之則變且不測隄以束之使順隄直趨無從旁
 溢所謂因其勢而為之防非逆其流而為之障也若
 其沙土疏薄形勢卑窪則必當規其逺近隨其夷險
 多方以制其侵嚙禦其犇衝若以勞費為虞是厝火
 于積薪之下也故道當因則新口宜塞正流欲利則
 旁支宜塞歐陽子謂故道不可復亦謂故道之湮滅
[215-71a]
 難返者耳若源流未改而忽以一時之衝溢遂棄舊
 道于不問將隨其決裂何所底止又水之横潰多在
 上流惟下流淤然後上流潰亦必上流緩然後下流
 淤此上流謂近/海口之上流近海之處正當厚其力而迸其勢不
 當多為之途以弱其力也如草灣河新黄河之/類非治河勝策也所謂
 塞亦可用者非乎要以與時變通因端順應本之以
 已饑已溺之心揆之于行所無事之智河未必終于
 不可治也夫
[215-71b]
    蕙田案以上兩條論治河之要
 胡氏渭曰天官書曰中國山川東北流其維首在隴
 蜀尾没於勃碣漢書天文志/云勃海碣石一行言山河兩戒以河
 濟為北紀江淮為南紀由此觀之禹河從勃碣入海
 上應天文下協地理漢武帝所謂聖人作事為萬世
 功通於神明恐難改更者也殷本紀載湯誥之言曰
 東為江北為濟西為河南為淮四瀆已修萬民乃有
 居四瀆之由來尚矣爾雅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
[215-72a]
 發源注海者也劉熈釋名曰瀆獨也各獨出其所而
 入海也自王莽時河徙從千乗入海而北去碣石逺
 矣然猶未離乎勃海也自金明昌中河徙而河半不
 入勃海矣元至正中又徙而河全不入勃海矣河南
 之濟久枯河或行其故道今又與淮渾濤而入海淮
 不得擅瀆之名四瀆亡其二矣世習為固然恬不知
 怪愚嘗為杞人之憂萬一清口不利海口愈塞加之
 以淫潦而河淮上流一時並決挾阜陵洪澤諸湖衝
[215-72b]
 蕩髙堰人力倉卒不能支勢必決入山鹽髙寳諸湖
 而淮南海口沙壅更甚於曩時怒不得泄則又必奪
 邗溝之路直趨𤓰洲南注于江至通州入海四瀆并
 為一瀆拂天地之經奸南北之紀可不懼與欲絶此
 患莫如復禹舊迹然河之南徙日以逺矣濬滑汲胙
 之間無河新鄉獲嘉亦無河矣賈譲李垂之䇿將安
 所用之或曰金温薩可喜請於新鄉縣西決河水使
 東北合清河至清州栁口入海其説不可行乎曰今
[215-73a]
 新鄉流絶欲自武陟之東濬其故道約一百三四十
 里更於新鄉縣西決河使東北流鑿生地五十里勞
 費不訾民何以堪且滎陽以下每決必潰右隄未聞
 有決左隄而北者疑此地北髙南下新鄉縣西之故
 道去清河雖近未必能導之使北也
    蕙田案此言河不可使北
    又案為淮揚籌水患者皆言挽河北行使淮
    自淮而河自河則無潰決之患不知自周至
[215-73b]
    金河未嘗與淮合而河患不已則河之善決
    豈待與淮合而後其勢始暴哉今竟移河北
    去淮離河則淮害息而河之為害於他處必
    有如前代者其費水衡之錢貽赤子之患如
    故耳況今日之河必不可遷之使北者以其
    為運道所闗也國家數百萬漕糧豈可一悮
    倘引河入海必穿運河而東河一入運則運
    道必廢其利害有什百于河決者豈可輕議
[215-74a]
    況河之故道自禹至金其迹有五將盡舎不
    用而别開一道耶抑即就此五道之中擇而
    復之耶復禹時故道則必開武陟原武獲嘉
    陽武新鄉之地使成河而後引河入衞衞河/即清
    水禹時清但入河在今日/則必由衞河以達漳河矣由衞入漳東由天
    津入海矣復周時故道則自衞輝以東必更
    開濬滑開州之地使成河鑿宋商胡故道過
    大名入衞河以北矣復漢時故道則自開州
[215-74b]
    以東必更開清豐觀城范縣東阿平原徳州
    之地使成河引河至蒲臺利津以入海矣宋/與
    周二路相去不/逺故不另出復金時北流故道則必開新
    鄉胙城長垣曹鄆夀張之地使成河引河至
    東平入大清河以入海矣掘地則數千百里
    歴州郡以數十計無論人力必不能勝即使
    能勝能保河之必如人意驅之即行行之無
    變乎即衞河漳河大清河皆今日之巨川也
[215-75a]
    問其身之寛深隄岸之堅固能容全河之水
    而不虞其汜濫乎此大禹值此亦不敢毅然
    為之而略無所顧慮也禹之治河也自積石
    龍門以至洚水大陸必當時河形本屬如是
    禹特因而疏浚利導之必非河欲東而挽之
    使西河既南而遏之使北也河之南徙已非
    一日又安能另尋一路使之安流順軌而北
    去哉
[215-75b]
          右禹貢隨山濬川
 
 
 
 
 
 
 五禮通考卷二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