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127 南華真經義海纂微--褚伯秀 (master)


[086-001a]
南華眞經義海纂微卷之八十八谷二
    武林道士褚伯秀學
   外物第二
儒以詩禮發冢大儒臚傳曰東方作矣事之
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詩固有之
曰青青之麥生於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
爲接其鬢擪其顪儒以金椎控其頤徐别其
頰無傷口中珠
 郭註詩禮先王之陳迹也苟非其人道不
 虚行故儒者乃有用之以爲姦則迹不足
[086-001b]
 恃也
 吕註小人之儒資先王之言以濟其不義
 何以異此
 疑獨註先王之世已遠儒者有資其迹以
 爲盜而至於發冢猶舉逸詩以諷亡者兼
 證口中有珠宜取之也夫仁義之迹大故
 田恒資之以竊國詩書之迹小故儒者資
 之以發冢由詩禮之迹充之以至於仁義
 由發冢之心充之以至於竊國不可不謹
 也
[086-002a]
 碧虚註詩以導志禮以導事皆垂訓以翼
 扶治道者也君子則持詩禮以脩身小人
 則誦詩禮以烏盜君子少而小人多故聖
 迹之利天下少而害天下多夫盜不掘夷
 齊之冢必發桀紂之墓者盖有以致之是
 故多藏必厚亡老氏之深戒
 鬳齋口義此喻當時遊說之士借聖賢之
 言以文其姦者自上語下曰臚臚傳者大
 儒爲首而告其下青青之麥二句賦墓田
 下二句譏富者古逸詩也接其鬢而下教
[086-002b]
 其取口珠而無損也
  詩禮之於天下所以正治道而防其流
  與法並行使人有所興立也聖人世不
  常有故其爲慮也深思有以盡革天下
  之弊出於禮必入於法合於禮而法可
  除聖人之心本無而已奈何季世薄俗
  有資其迹以爲姦者至於發冢而不恤
  則非獨害及生民死者亦不得安於泉
  下其流毒可勝道哉而猶舉詩語以諷
  可謂爲所不當爲用所不當用也南華
[086-003a]
  憫世眞切而無所效其力遂旁譬曲喻
  以致意焉至若魯號多儒及覈其實而
  儒者一人則此章非無爲而言盖欲誅
  其心而正其教使之爲詩禮所當爲盡
  儒行所當盡又將以示時俗厚葬之戒
  起後世淳朴之風一舉綱而衆目張於
  治道豈小補哉
老萊之弟子出薪遇仲尼反以告曰有人於
彼修上而趨下末僂而後耳視若營四海不
知其誰氏之子老萊子曰是丘也召而來仲
[086-003b]
尼至曰丘去汝躬矜與汝容知斯爲君子矣
仲尼揖而退蹙然改容而問曰業可得進乎
老萊子曰夫不忍一世之傷而騖萬世之患
抑固窶邪亡其略弗及邪惠以歡爲驁終身
之醜中民之行進焉耳相引以名相結以隱
與其譽堯而非桀不如兩忘而閉其所譽反
無非傷也動無非邪也聖人躊躇以興事以
每成功奈何哉其載焉終矜爾
 郭註長上促下耳却後而末樓視之儡然
 似營他人事者謂其能遺形去知故以爲
[086-004a]
 君子揖而退受其言也設問令老萊明其
 不可進一世爲之則其迹萬世爲患直任
 之則民性不窶而皆自有略無不及之事
 惠之而歡者無惠則醜惠不可長故一惠
 終身醜也言其易進則不可妄惠之隱括
 進之謂也順之則全靜之則正事不遠本
 故其功每成矜不可載故遺而弗有也
 吕註老子孔子初無間然世之學孔子者
 泥迹而不得其心故莊子有是論自脩上
 促下至誰氏之子以貌求聖人者也躬矜
[086-004b]
 躬行而矜之容知則非盛德若愚者夫大
 亂生於堯舜之間今不忍一世之傷而有
 爲以救之是騖萬世之患也豈富有之業
 固窶耶將亡其謀而有不及耶言皆不在
 是也夫惠非大知然以歡樂爲騖終身之
 醜猶且有所不爲至有相引以名相結以
 隱者此中民之行進焉耳況體道君子其
 可若是乎盖不能絶棄聖知兩忘善惡皆
 騖萬世之患者也道無不爲而反焉則無
 非傷無爲而動焉則無非邪安有可貴而
[086-005a]
 譽之哉豫若冬涉川猶若畏四鄰躊躇之
 謂也奈何載而有之以爲非矜不可得也
 疑獨註末肩背樓傴僂然耳後貴人之相
 視若營四海言廣見無私躬矜容知謂未
 能無經世之迹業可得進進於道也夫仁
 義聖知者聖人不忍一世受害故爲之以
 救當時而後世資其迹以爲害以聖迹治
 世抑使人陵辱至於固陋貧窮又忘其簡
 易之理而不及眞道也惠之而歡者無惠
 則醜中民性可上下進之則上達何必惠
[086-005b]
 焉惠者小人所懷故君子不取相引謂趨
 名相結謂樂隱趨名所以同民患樂隱所
 以充己欲二者皆有所偏所以爲中民相
 忘而閉所譽無是亦無非矣人之性反則
 傷順之則全動則邪靜之則正躊躇不遽
 故能順性命之理而每成功欲速則不達
 也孔子載道以行當時終有矜色故老萊
 告之以此
 碧虚註躬矜謂其欲明汙容知謂其將驚
 愚故皆令去之一世之傷數也含容則苟
[086-006a]
 免萬世之患迹也驕驁則不救復詢仲尼
 歷聘遭難守道堅固致此貧窶耶或亡其
 謀略事業弗逮耶以惠爲悦而驁物者聖
 人之所醜也中士之性易誘世治則援引
 就名世亂則交結退隱仲尼述作皆美堯
 而惡桀若泯絶聖迹毁譽何有順世者不
 逆故自全靜慮者不撓故自正聖人從容
 行道功業自成成猶不居況不成乎忘言
 則無累載紀則矜名也
 鬳齋口義末微也言背微曲視若營四海
[086-006b]
 即蒿目以憂世躬矜汝身矜持之行容外
 飾知思慮驁同傲汝既如此是宜窮也以
 名而相汲引以隱蔽之計相交結皆庸人
 所爲堯桀兩忘則無毁譽矣反謂背自然
 之理動而弗靜無非邪僻聖人不得已而
 後應所以每每成功汝奈何以矜持之志
 自負耶
  老萊弟子形容夫子狀貌見於三語末
  句似得聖人之心非具絶塵眼未易道
  此與關吏仇璋狀文中子之語相類而
[086-007a]
  其師已知之聖賢心通神會若此躬矜
  謂全身是誇耀容驕色知多謀皆足以
  召患故令去之驁一作騖爲優言不忍
  一時之患爲仁義以救之後世殉迹成
  弊馳騖而不止也抑固窮窶輕於用世
  耶或無謀而慮弗及此耶何歡於爲惠
  之心形見於外而不可掩耶蓋譏夫子
  遑遑遊聘徒自困其形神是馳騖終身
  之醜庸民之行進於此耳進則相引以
  名退則相結以隱譽堯非桀由此而生
[086-007b]
  若兩忘非譽堯桀奚辨哉反謂反前所
  言不能兩忘者則愛惡存懷與物皆傷
  也動謂内無定見喜譽惡毁者則隨物
  趣舍於行爲邪也是以聖人待時而動
  徐以興事每有成功奈何自負其能終
  不免於矜也夫子之與老萊猶出烏堯
  而隱爲由南華寓言以警世之不知時
  而强爲以要譽者耳非實貶之也
宋元君夜半夢人被髮闚阿門曰予自宰路
之淵爲清江使河伯之所漁者余且得予元
[086-008a]
君覺使人占之曰此神龜也君曰漁者有余
且乎左右曰有君曰令余且會朝明日余且
朝君曰漁何得對曰且之網得白龜焉其圓
五尺君曰獻若之龜龜至君再欲殺之再欲
活之心疑卜之曰殺龜以卜吉乃刳龜七十
二鑽而無遺筴仲尼曰神龜能見夢於元君
而不能避余且之網知能七十二鑽而無遺
筴不能避刳腸之患如是則知有所困神有
所不及也雖有至知萬人謀之魚不畏網而
畏鵜鶘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嬰
[086-008b]
 兒生無石師而能言與能言者處也
 郭註神之不足恃也如此唯靜然居其所
 能而不營於外者爲全不用其知而用衆
 謀猶網無情故得魚小知自私大知任物
 去善則無所慕無所慕則不驕而自善汎
 然無習而自能非跂而學彼也
 吕註龜有知而不得免患有神而不能避
 網是爲有所困有所不及爲道者所以絶
 聖棄知也雖有至知萬人謀之寡不勝衆
 其情得矣魚不畏網而畏鵜鶘鵜鶘有知
[086-009a]
 網無知也故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
 善則治國者何以知爲哉嬰兒無石師而
 能言苟以知而與天下之民處其能使之
 不知乎
 疑獨註善知人之吉凶龜之知也刳而不
 喪其靈龜之神也然而不逃余且之網不
 免元君之厄是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夫
 聖人者聚衆人之善并天下之知所以爲
 至知也凡無情於物然後能得物故魚不
 畏網而畏鵜鶘去小知則知周萬物去小
[086-009b]
 善則善出天性嬰兒無師而能言漸染而
 不覺豈用知以求之哉
 碧虚註龜十七十二兆八九之數故關子
 明易傳以七十二爲歷法蟾蜍辟兵而不
 免仲夏之殺雞明將旦而莫逃鼎俎之難
 靈於彼必昩於此是謂知有所困神有所
 不及也衆忌多知魚畏有心能去知人之
 知而養自知之明去離道之善而保自全
 之善則近道矣嬰兒淳朴漸散與能言者
 處也既能言矣分别是非而利害生焉
[086-010a]
 鬳齋口義阿門曲側之門名之以知則有
 窮時人有至知者豈能勝萬人之謀鵜鶘
 有心害魚非網比也我有心彼亦有心能
 去其小知而付之自然則大知明矣去吾
 爲善自名之意則善自歸之石同碩碩大
 之師能教人嬰兒不待教而能言皆自然
 之喻
  宰路淵名神龜所居爲清江使河伯之
  所則以知而見役兼由清入濁所以不
  免乎患猶能見夢於元君則其神靈未
[086-010b]
  泯也龜陰物而介色白應陽其圓五尺
  配五行也卜殺龜而吉明兆不爲己私
  雖不利於己而能著靈於人也七十二
  鑽而無遣筴言其材美上符天候然而
  入網莫逃刳腸不免者其神其知有時
  而窮皆不足恃若不爲清江使而曳尾
  於塗中以全無知之知不神之神斯爲
  至知至神矣又何有網罟之憂哉此章
  與史記龜策傳相類但彼作漁者豫且
  即此人是故有至知者慮衆人之謀得
[086-011a]
  以勝之而不敢全恃衆知之謀無異鵜
  鶘之於魚非若網之無心而可避也欲
  避患者當去自己小睹之知而取衆謀
  以爲知則大明而周物是以去已善而
  天下之善歸之如嬰兒與能言者處久
  而俱化不知所以然而然也




南華眞經義海纂微卷之八十八
[086-01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