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127 南華真經義海纂微--褚伯秀 (master)


[001-001a]
南華眞經義海纂微卷之二建二
    武林道士褚伯秀學
   齊物論第一
南郭子綦隱几而坐仰天而噓嗒焉似喪其
耦顏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
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隱几者
非昔之隱几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
之也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汝聞人籟而未
聞地籟汝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子游曰敢
問其方子綦曰夫大塊噫氣其名爲風是唯
[001-001b]
無作作則萬竅怒號而獨不聞之翏翏乎山
林之畏佳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
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汙者激者嗃者叱
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隨
者唱喁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厲風濟則
衆竅爲虚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子游
曰地籟則衆竅是己人籟則比竹是已敢問
天籟子綦曰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
其自取怒者其誰邪
 郭象註同天人忘彼我故嗒然解體若失
[001-002a]
 其配槁木死灰言其寂寞無情止若枯木
 行若遊塵動止之容吾所不能一也其於
 無心自爾吾所不能二也夫我既喪矣何
 物足識哉簫籟參差官商異律故有短長
 高下萬殊之聲而所禀之度一也咸其自
 取天地之籟見矣大塊噫氣豈有物哉天
 地塊然而自噫耳萬竅之怒號衆木之異
 竅衆竅之殊聲莫不稱其所受調調刁刁
 風欲止而微動貌已上既明人籟地籟子
 游遂問天籟子綦曰吹萬不同而使其自
[001-002b]
 己此天籟也天籟者豈復别有物哉即人
 籟地籟接乎有生之類會而共成一天耳
 夫生者塊然而自生非我生也我既不能
 生物物亦不能生我自己而然謂之天然
 豈蒼蒼之謂哉
 吕惠卿註人之所以有其形心者以其有
 我而已茍爲無我則如死灰槁木不足異
 也子游不知我之所自起爲形心所役而
 不得息不知何居而可使至此也然於嗒
 然之間知今昔隱几之不同則其觀之亦
[001-003a]
 察矣盖昔之隱几應物時也今之隱几遺
 物時也苟知我之所自起則存與喪未始
 不在我也比竹之爲物人皆聞之知其空
 虚無有也我之所以爲我者亦然萬竅怒
 號何異有我而役其心形之時邪衆竅爲
 虚何異喪我而若槁木死灰之時邪曰而
 獨不聞獨不見者言地籟之作止汝之所
 嘗聞見而心之起滅汝之所未嘗聞見也
 以其所嘗聞見而究其所未嘗聞見則天
 籟可知矣
[001-003b]
 林疑獨註風出空虚尋求無迹起於靜而
 復於靜生於無而歸於無惟竅之所受不
 同在人之所聞亦異比於萬物禀受亦然
 衆竅爲風所鳴萬形爲化所役風不能鳴
 則萬竅虚化不能役則萬物息若夫無聲
 無竅者非風所能入列子所謂疑獨是也
 王雱註大同林說
 陳詳道註人籟出於使然天籟則有自然
 者存而尸之者誰邪咸其自取怒而已夫
 日晷有常度憂喜者視之有長短之異月
[001-004a]
 行有常遡往來者視之則東西俱馳風之
 吹萬不同而咸其自取豈異是哉此所以
 爲天籟也風以虚而善入竅以虚而善容
 籟者出於虚而已即虚以觀物物無不齊
 即實以觀物物無不異也
 陳碧虚註天地之有風猶人身之有元氣
 是爲無作猶人坐忘時也萬竅怒號猶人
 應用時也惟其竅穴有異所以聲籟萬殊
 盖亦出於自然耳詳夫三籟之自然理歸
 坐忘之㝠極者也
[001-004b]
 趙虚齋註聲出衆竅誰實怒之盖有聲聲
 者存乎其中不可得而聞見此地籟中之
 天籟也人籟亦猶是而非比竹所能盡故
 後章喻以知言夢覺喜怒哀樂日夜相代
 不知所萌萌者生之始旦暮得此所由以
 生即籟之天也所謂眞宰眞君亦此意
 林氏慮齋口義云莊子之文如此一段妙
 中之妙者古言詩爲有聲畫謂其能寫難
 狀之景也未嘗見畫得聲出來自激者至
 咬者八字八聲于喁又是其相和之聲也
[001-005a]
 天地間無形無影之風可聞不可見之聲
 却就筆端寫出此所以爲妙
  褚氏管見云竊考上文形固可使如槁
  木正言之也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反問
  之也子綦曰今者吾喪我知其爲吾則
  心不應如死灰是有眞我存滅動不滅
  照之義子游請問其方答以大塊噫氣
  特證以地籟而已洎再請子綦乃曰吹
  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至此始泄天籟
  眞機惜乎子游知形可槁心不可灰之
[001-005b]
  爲眞我而弗悟此即籟之天也心爲天
  君籟即吾心之用凡所以致知格物酬
  機應變形諸言動者皆是不必見於聲
  而後爲籟也君可端拱無爲不可一日
  失位心可寂靜無思不可一時泯滅心
  雖無聲而有聲聲者存乎其中如鍾鼓
  在懸不待扣而後知昧者泥夫形相之
  起滅是以聲聞有間斷耳人籟地籟有
  動有寂天籟自然超乎動寂而有眞宰
  眞君實聲聲聞聞之主後文言非吹也
[001-006a]
  言者有言是矣百姓日用不知與接爲
  構滑神勞精而病物之不齊是猶抱薪
  而止火也學者儻能反而求之得其歸
  趣則内揆諸身外觀諸物始終各契於
  本源小大皆均於一致安有不齊者哉
  績考大塊之義郭氏謂無物成法師云
  造物是也亦自然之稱又云天也按本
  經大塊載我以形列子云地積塊耳釋
  之以地義或近之詳此所謂大塊似指
  天地之間噫氣即道德經所謂其猶橐
[001-006b]
  籥乎是也闢闔之機陰陽之本一元之
  氣運化於斯所以鼓舞萬物動蕩振發
  而使之敷舒長茂焉大而飛屋拔木摧
  山立海此奮發之暴戾者及其機停籟
  息寂然歸無則向之鼓舞者安在眞人
  以此喻心之起滅實爲至論而所以起
  滅者在人精思而善求之
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
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與接爲構日以心鬥
縵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縵縵其發若
[001-007a]
機栝其司是非之謂也其留如詛盟其守之
之謂也其殺如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勝
所爲之不可使復之也其厭也如緘以言其
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復陽也喜怒哀樂慮
嘆變慹姚佚啓態樂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
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
所由以生乎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是亦近
矣而莫知其所爲使若有眞宰而特不得其
朕可行己信而不見其形有情而無形百骸
九竅六藏賅而存焉吾誰與爲親汝皆悅之
[001-007b]
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爲臣妄乎其臣妾不
足以相治乎其遞相爲君臣乎其有眞君存
焉如求得其情與不得無益損乎其眞一受
其成形不亡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
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終身役役而不
見其成功薾然疲役而不知所歸可不哀邪
人謂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
謂大哀乎
 郭象註夫知言寐覺之不同交接恐怖之
 異態以至衰殺日消溺而遂往性情事變
[001-008a]
 日夜相代若有眞宰而不得其眹迹明物
 皆自然無使物然也今夫行者信己可行
 情當其物形不别見則百骸九竅付之自
 然而莫不皆存悦之則有所私上下相冒
 而莫爲臣妾矣夫君臣之分若天高地卑
 措於自當眞君則任其自爾而非偽也凡
 得眞性用其自爲者知與不知皆自若然
 知者守知以待終愚者抱愚以至死逆順
 相交各信偏見恣其所行莫能自反此比
 衆人所悲者亦可悲矣而人未嘗以此爲
[001-008b]
 悲性故然也物各性然又何足悲哉然則
 終身役役薾然疲困雖生而實與死同比
 又哀之大而人未嘗以爲哀則凡所哀者
 不足哀也
 吕惠卿註閑閑間間明量小大之不同也
 寐覺接構有縵窖密之不同也好惡藏於
 中而物觸之則其發若機栝名節臨於外
 而物引之則其留如詛盟是其趣之向背
 不同也殺如秋冬至莫使復陽則欲之淺
 深不同也喜怒哀樂至姚佚啓態則其情
[001-009a]
 狀發見之不同凡此皆吹萬不同而使其
 自己也如樂之出盧蒸之成菌日夜相代
 莫知所萌乃天籟無爲之爲也夫器之小
 大趣欲向背淺深之不同不乃似畏佳竅
 穴之異形乎閑間縵惴喜怒哀樂情狀之
 不同不乃似怒號于喁之異聲乎樂之出
 虚蒸之成菌求其所萌而不可得不乃似
 風濟竅虚調調刁刁而不知所歸乎由此
 觀之則我之爲我者安在形安有不如槁
 木心安有不如死灰者乎夫天籟之難知
[001-009b]
 眞君之難見唯嗒然喪我以心契之斯可
 得旦暮得此所由以生是知其莫知所萌
 而以心契之者也不得其映不見其形則
 不得其所爲使而遍索於形骸之内知其
 未嘗有在也人之一身無不愛則百骸九
 竅吾誰與親無所獨親則皆爲臣妾莫有
 君之者臣妾不足以相治則遞相爲君臣
 非眞君也於形骸之内求其所爲使者不
 可得則有眞君存焉可知矣人莫不有眞
 君不爲求得其情而加益不得其情而加
[001-010a]
 損何則彼非無心之所得近非有心之所
 得遠故也
 林疑獨註以至約之心闘至多之物終亦
 疲潰而後已縵者蔽之淺窖者蔽之深密
 則尤深者也機栝言其發不可追詛盟言
 其守不可奪逐於是非係於守勝其精氣
 之殺如秋冬摇落其沈溺利欲不能使復
 之於善也自上文炎炎閑閑至姚佚啓態
 皆論不能見獨者爲陰陽所役有此情態
 萬殊樂出虚則聲出於無聲蒸成菌則形
[001-010b]
 生於無形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所生之
 始旦暮得此以生而不知所以然也非眞
 宰則我不生非我則眞宰之名無所取眞
 君出命而無爲宰則承君之命而有所宰
 制其爲物也不屬陰陽内外可以神會不
 可象求性命之至情待眞宰而後行而眞
 宰之形不可見也夫人之百骸九竅宜任
 其自然茍不能忘而愛之則有私親於其
 間所悦者爲君不悦者爲臣妾臣妾不足
 以相治必有眞君以治之眞君者無爲而
[001-011a]
 居中虚之地百體九竅皆爲役用而不自
 知也如求得其情與不得無益損乎其眞
 老子云絶學無憂言求無益於得也夫物
 在造化中其變無極而眞君固不亡世人
 偶得爲人遂至於有我而不知有不亡者
 與物相刃相靡薾然疲役形與心化則亦
 已矣可不大哀乎
 陳詳道註夫以知言應於外鬥恐攻於内
 則其發有是非之累其留有守勝之蔽消
 殺其德而至於不可復厭塞其心而至於
[001-011b]
 不復陽則喜怒哀樂唯物之感而已豈知
 所謂逍遥哉樂出於虚蒸而成菌陰陽之
 變日夜相代乎無窮之中即形聲而觀所
 以形聲者遠矣而莫知其所萌即彼我而
 觀則亦近矣而莫知所爲使故若有眞宰
 而不得其映眞宰道之用也夫目視耳聽
 手執足行吾皆存之而已又孰親私之哉
 臣妾者事人而不足以相使遞相爲君臣
 則不能無爲有眞君存焉則未嘗有爲當
 視之時目爲君而使然者有尊目存焉當
[001-012a]
 行之時足爲君而使然者有尊足存焉凡
 此皆人之固有求得其情與不得無益損
 乎其眞夫操有時之具託無窮之間則形
 奚足有彼生生之厚者有之而不亡與物
 轉徙於是非之塗至於形化而心與之然
 此哀之大者所謂哀莫大於心死是也
 趙虚齋註知言寐覺接鬥窖密酬酢萬變
 猶風作籟鳴吹萬不同也發者方動之初
 有機焉留者既動之後有守焉豐者殺長
 者消已之漸也入而不出閉而不開至於
[001-012b]
 涸竭歸盡已之終也厲風濟則衆竅爲虚
 此所謂使其自己也喜怒至啓態十二者
 發乎情見乎聲音顔色是敦使之然邪樂
 由虚出菌由蒸成所以明十二者之咸其
 自取也情與物接起伏相因不知其所生
 之始凡有生於無無之中有主宰存焉旦
 暮得此所由以生即籟之天也非彼無我
 中庸謂不誠無物然非物無以見誠故曰
 非我無所取此言幾於道矣不知誰實使
 之若有眞宰存於中而無端之可尋信者
[001-013a]
 率性而行情者性之已發性則無形之可
 見也人之一身百骸九竅不能相純吾誰
 與親其有私焉言其中必有眞君然後能
 統之仁者見之謂之仁求得其情也百姓
 日用而不知不得其情也得與不得其眞
 無所加損一受此以成形形有盡而性不
 亡世之人顚㝠於是非利害而不知止甘
 與草木俱腐是可哀已鬳齋口義云大知
 之人從容自得小知之人計星筭兩大言
 炎炎有光輝也莊子之意伊周孔孟皆在
[001-013b]
 此一句内小言詹詹瞻前顧後百家之說
 市井之談皆在此一句内魂交則神集於
 心形開則四體皆動此兩句自帝王至庶
 人皆在内言人夜則安寢平旦遇合之間
 便有應接役心如戰鬥然即孟子所謂旦
 晝之所爲有梏亡之者是也縵者緩縵不
 切窖者語存機穽密者深思一線不露此
 言世之應物用心者皆憂苦畏懼不得自
 在所謂小人長戚戚是也孔子謂小人戚
 戚莊子之意則謂堯舜周孔皆爲戚戚矣
[001-014a]
 議論主於是非如射之謀中的好勝之心
 自守不化若與人有詛盟然用心憂勞日
 消月鑠意有所溺一往無回此等人身雖
 暫生而心已不可復活也已上形容世俗
 之用心喜怒等十二字又形容其狀貌變
 態如樂之出虚氣之蒸菌皆造物使之是
 爲吹萬不同也日夜相代言造物往來而
 莫見所起之處旦暮之間不過得此而生
 此指造物非造物則我不能生造物所爲
 必因人而見如此論之若近而可睹而所
[001-014b]
 以見使於造物者人實不知之眞宰即造
 物若有者不敢以爲實有也不得其映即
 是莫知其所萌造物之所行信乎有之但
 不見其形故莫知所爲使有情言有實即
 已信也自日夜相代以下言造物之所爲
 雖在面前而人不可見欲人於此着意點
 檢也百骸九竅六藏人皆備此吾何所獨
 親而私喜乎如頭痒手搔則手爲頭之役
 目望足行則足爲目之役役者臣妾也不
 足以相治手足耳目鼻口互相爲用以受
[001-015a]
 役者爲臣役之者爲君百體之君臣既不
 可定名則心者一身之主宜以爲君心又
 不能自主而主之者造物則造物爲眞君
 矣如此尋求欲見到實處然見得與見不
 得所謂眞君者初何加損乎人受形造物
 相守不亡待此形歸盡而後已而不能委
 順乃爲外物所汨盡其一生如駒過隙薾
 然疲役可不哀邪其形化者從衰得白從
 白得老形衰而心亦疲是其心與之然也
 可不謂大哀乎重歎其不可復救也
[001-015b]
  巳上集解詳明兹不復贅其間慮歎變
  慹姚佚啓態八字眞人矢口成文他書
  無所見諸論多不及獨成法師疏云慮
  則預度未來歎則咨嗟既往變則改易
  舊事慹則屈伏不伸據慮歎疏釋誠善
  而變慹之義尚欠發明今擬解云變則
  輕躁而務作爲慹則畏懼而不敢動庶
  盡經意云又疏姚則輕浮佚則奢縱啓
  則開張情欲態則嬌淫妖冶似亦未稱
  上文今擬解云姚則悦美以自肥佚則
[001-016a]
  縱樂而忘反啓則情開而受物態則驕
  矜而長慠言人之徇物忘已者一體之
  中有此異狀計得慮失焦火凝冰是以
  形化心俱日消而近死也然此豈性所
  有哉由厭溺物欲情識顚倒忘其所不
  忘不忘其所忘譬夫樂之出虚蒸而成
  菌幻塵泡影倏起倏滅何足以介浩然
  之懷當知有湛然寂然者亘古常存而
  此擾擾特其變境塵縁偶遇識破即空
  反究我之與物原於本無暫寄世間姑
[001-016b]
  酬宿業思所以解胎根於厚地襲氣母
  於先天不將不迎常清常靜則雖身處
  囂塗神超聖境何世累之能及哉
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獨芒而人亦有
不芒者乎夫隨其成心而師之誰獨且無師
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與有焉
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適越而昔至也
是以無有爲有無有爲有雖有神禹且不能
知吾獨且奈何哉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
所言者特未定也果且有言邪其未嘗有言
[001-017a]
邪其以爲異於鷇音亦有辯乎其無辯乎道
惡乎隱而有眞僞言惡乎隱而有是非道惡
乎往而不存言惡乎存而不可道隱於小成
言隱於榮華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
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則莫
若以明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
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
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
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
聖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
[001-017b]
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
彼是乎哉果且無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
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是亦一
無窮非亦一無窮也故曰莫若以明
 郭象註今夫知者不知所以知而自知生
 者不知所以生而自生故曰天下莫不芒
 也人心之足以制一身之用者謂之成心
 自師其成心則各自有師付之自當以成
 代不成非知也心自得耳故愚者亦師其
 成心未有用其所謂短而舍其所謂長者
[001-018a]
 未成心而有是非猶今日適越而云昔至
 明夫是非者羣品所不能無故至人兩順
 之理無是非而惑者以爲有此以無有爲
 有惑心已成雖聖人不能解也言者各有
 所說故異於吹我是彼非以爲有言邪未
 足有所定以爲無言邪據此以有言言與
 鷇音有辯無辯亦未可定是天下之情不
 必同而所言不能異也夫道焉不在言何
 所隱蔽而有眞偽是非不知此道之皆存
 皆可也小成榮華自隱於道而道不可隱
[001-018b]
 則眞偽是非者行於榮華而止於實當見
 於小成而滅於大全也儒墨更相是非各
 私所見今欲是儒墨之所非非儒墨之所
 是不若以儒墨反覆相明則知其所是者
 非是所非者非非然物皆自是故無非是
 物皆相彼故無非彼無彼無是所以玄同
 物皆不知彼之所見而自知其所知自以
 爲是則彼以烏非譬之生者方自以生爲
 生而死者方自謂生爲死可不可也亦然
 故儒墨之辯吾所不能同至於各㝠其分
[001-019a]
 吾所不能異因天下之是非而是非無不
 當也是亦彼也則我爲彼所彼彼亦是也
 則彼自以爲是彼是有無未果定也是非
 相尋反覆無窮謂之環環中空者也今以
 是非爲環而得其中空則無是無非故能
 應乎是非是非無窮故應亦無窮也
 吕惠卿註我與物敵形與心化而不自知
 芒昩之甚者至人之心其靜如鑑非有待
 而然得其成心而已我不得其成心所以
 獨芒彼至人者固不芒也人誠能隨其成
[001-019b]
 心而師之誰獨無師乎奚必知代其故習
 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與有不芒而可師
 者不知求之耳成心吾所受於天而無虧
 者故足以明眞是非苟爲物所虧則所謂
 是非者未定也是非本無而以爲有雖禹
 之神猶不能爲之方吾將奈何哉言非吹
 也言者有言是爲物之所吹非吹物而使
 之者故所言未定則有言之與未嘗有言
 其異於鷇音不可得而辯也道無不在則
 言莫非道道惡乎隱而有眞偽物無非道
[001-020a]
 則言亦道也言惡乎隱而有是非知道無
 不在則何往而不存知言莫非道則何存
 而不可然有不存不可者以道隱於小成
 而不知大全言隱於榮華而不知本實由
 是有儒墨之是非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
 是則莫若以明明者復命知常之驗也今
 儒墨之是非不離乎智識而未嘗以明故
 不足爲是非之正若釋知回光以明觀之
 則物所謂彼是者果無定體無定體則無
 非彼無非是矣自彼則不見故以彼爲彼
[001-020b]
 自知則知之故以己爲是在彼之論亦然
 則是本無定體也而世以爲有彼是猶方
 生者以生爲生而方死者以死爲生是以
 無有爲有也自道觀之物之方生也求其
 所以生自何來其方死也求其所以死自
 何去知死生之一體則方生乃所以烏方
 死方死乃所以爲方生可不可也亦然此
 皆吾心之所造盡心窮神復乎無我則其
 體未嘗有異也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更相
 爲用而已聖人不由而照之于天則以明
[001-021a]
 之謂也
 林疑獨註人生芒昩之中非無不芒之眞
 性也爲物所蔽而不自知耳聖人則不由
 是非之塗忘懷息慮照之于天然吾之所
 照特因世有是非者耳故曰亦因是也以
 此爲是亦爲彼所彼以彼爲非彼亦自以
 爲是彼之與此各有一是一非莊子欲明
 其無彼是而不定其所以然故託以果且
 有無之語既忘彼是又忘其所以彼是彼
 是不得與我爲偶此謂道樞樞者運轉開
[001-021b]
 闔之機環者虚而未離乎形樞之體圓而
 動妙有也環之體圓而靜眞空也妙有眞
 空相資爲用所以應無窮也非天下之至
 明敦能與於此
 陳詳道註人心固清明於水火與物相馳
 與形俱化而至於芒乎無知者無明覆之
 耳盖芒者人也不芒者天也善養心者不
 以人滅天存其不芒者而已人之生也天
 與之成形道與之成心隨其成心而師之
 則㝠與道契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
[001-022a]
 代者陰陽之變知代而心自取道則知者
 也人皆有成心可師奚必知者爲然未成
 心而有是非是以無爲有榮華其言雖有
 神禹且不能知況非神禹乎夫人之心以
 道尊之則君以道求之則師有是非之心
 而師之則是是非非而全於知有是非之
 心而役之則是非非是而歸於愚古之人
 始乎師心而卒乎忘心師心則是非所以
 彰忘心則是非所以泯也夫言非吹也言
 者有言吹出於自然而無所停言出於有
[001-022b]
 辯而無瑕謫鷇音不出於所倡而猶有辯
 言始於有言而卒於無言故有異於吹辯
 始於有辯而卒於無辯故異於鷇音道惡
 乎往而不存則道固無隱矣而隱於小成
 言惡乎存而不可則言固無隱矣而隱於
 榮華小成則不㝠於大道而眞偽所以生
 榮華則不要於實際而是非所以著今欲
 是儒墨之所非而歸於眞是非儒墨之所
 是而歸於眞非聖人不由彼是而照之于
 天亦因是也樞所以運轉開闔環則圓虚
[001-023a]
 善應樞得環中以爲運轉萬物得樞以爲
 之應所以付是非於兩行而無窮也陳碧
 虚註人之生也皆以欲惡蕩眞是非滑性
 芒昩而不明至人超然生死妙理昭明豈
 有芒昩者乎夫不師道法古而自執己見
 謂之成心若隨成心師之誰獨無師人人
 自有師則不須賢以代不肖也若以成心
 自取而爲有所得者則愚人黨與亦衆矣
 故道者同於道失者同於失也心未成而
 有是非越未適而云先至理本無而强謂
[001-023b]
 之有因是有而有有莫窮雖至德神人亦
 不能知其所以吹猶鳴也故與言異彼此
 持勝故無定言言者所以宣意吹則無義
 可取若不以義取言其與鷇音何異大道
 未嘗隱而學者有眞偽至言未嘗晦而語
 者有是非道人無間何適不有言化羣品
 何往不通大道廢有仁義小成之謂也知
 慧出有大偽榮華之謂也儒學周孔墨宗
 夏禹儒之所是墨之所非墨之所是儒又
 非之今欲是儒者所非而非墨者所是莫
[001-024a]
 若反覆相明而彼此是非兩行矣物情本
 無非彼因其對偶故也本無非是因其自
 勝故也自彼則不見如緩之成儒不見彼
 翟之爲墨自知則知之翟之守墨出於自
 勝緩以儒自是亦因有翟而已彼此是非
 亦猶方生者貴生方死者樂死是以聖人
 照之於天不由於人亦不得謂無因是也
 彼是各一是非而求其果且有無歸於忘
 言之極則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者中空
 轉而不滯户樞之用要在環中以應無窮
[001-024b]
 若乃道之樞則以理轉物雖天地之大萬
 物之多無有能對道樞之妙者矣
 虚齋註芒即役役而不知所歸則不芒矣
 成心即子思所謂誠者自成也此本然之
 性能盡其性則無所不通人皆有是心奚
 必他求師邪代者晝夜生死之理人能師
 其成心則此理自明奚必求知如子路之
 問鬼神與死是必欲知代也故孔子答以
 事人知生欲其自取於心耳理未明而先
 有是非以無有爲有此妄人也雖聖人亦
[001-025a]
 無如之何言心聲吹風聲與比竹聲鷇音
 鳥子欲出卵之聲三者不同而有聲聲者
 存乎其中則未嘗有異言者有言謂欲言
 未言之間故未定果有言邪則其言未出
 未嘗有言邪則其言將岀於此之時不可
 得而辯猶鷇音也道無不存而有眞偽之
 辯言無不可而有是非之分儒墨互相是
 非非明莫辯也物無非彼物無非是是天
 也彼人也自人而求之不可得而見自知
 則知之知性則知天矣彼出於是有形生
[001-025b]
 於無形也是亦因彼無形依於有形也彼
 是方生之說有無動靜相生也世人昏迷
 於是非之塗莫之能辯聖人灼見是非之
 理要亦不過因其是者是之而已彼是相
 因有無相生皆不能以相異莫得其偶者
 離彼是有無而獨立此乃道之樞要樞者
 處中而運外酬酢萬變如環無端惟知者
 知之
 鬳齋口義云芒芒然無見識貌天生蒸民
 有物有則天理未嘗不明以人欲昏蔽故
[001-026a]
 至於芒昩知道之人豈如是乎成心者天
 理渾然而無不備若能以此爲師誰獨無
 之知代古賢者之稱代謂變化言其知變
 化之理自取言其有所見若未能見此渾
 然之理而强别是非猶今日適越而昔至
 本無所見强以爲有雖聖人亦不能曉悟
 也吹萬不同皆聲而已聲成文謂之言則
 非吹比言者有言各宣其意此四字便是
 是非之論所由生其所言者出於汝邪出
 於造物邪故云未定鷇音未有所知亦由
[001-026b]
 是也道本無眞偽因何隱晦而有此眞偽
 言本無是非因何隱晦而有此是非道則
 小大精粗皆存言則是是非非皆可小成
 謂小識偏見榮華者自誇詡而求名偏見
 之言勝則至言隱矣自此而有儒墨相非
 之論若欲一定是非須燭以自然天理物
 我對立而後有是非故曰彼出於是是亦
 因彼亦猶生必有死死必有生二者不可
 相離不若因其所是而是之聖人所以不
 任一偏之見而照之以天理混彼我而一
[001-027a]
 之爲得道之樞要始如環中之空而應物
 無窮是非各無窮亦照之以天理而已
  按諸解多以成心爲善或以成心爲否
  考之下文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
  適越而昔至則成心者是非分别之所
  自萌不可以善言之也愚嘗侍西蜀無
  隱范先生講席竊聆師誨云未成心則
  眞性混融太虚同量成心則已離乎性
  有善有惡矣人處世間應酬之際有不
  免乎成心即當師而求之於未成之前
[001-027b]
  則善惡不萌是非無映何所不齊哉其
  論精當足以盡祛前惑再衍餘意輙陳
  管見云夫人之止念非難不續爲難能
  自初成心即師而求之於未成心之前
  則念不續而性可復矣是故對物則心
  生忘物則性現心者性之用萬法之本
  原一身之主宰盖不可蔑無若曰成心
  則流乎意矣心之爲物出入無時莫知
  其鄉然方寸之所欲爲未有不因物而
  生者心离也离主火火不能自形必有
[001-028a]
  所麗而後見心同太虚則無所麗矣且
  心麗物而爲善猶不若無心無爲況麗
  物而爲惡乎關尹子云來干我者如石
  大頃以性對之物浮浮然此遺物離人
  攝性歸性之要道也學者歸而求之有
  餘師矣知字舊音去聲或讀如字以下
  文愚者與有證之則音智爲當與音預
  碧虚以黨與釋之獨異於衆知代之義
 諸解不同審詳經意知代而心自取者
  正指師心之人以知代用自取於道以
[001-028b]
  爲成心者也




南華眞經義海纂微卷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