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127 南華真經義海纂微--褚伯秀 (master)


[000-001a]
荘子小傳建一
荘子宋人也名周字子休生唯陽蒙縣嘗爲
蒙漆園吏學無所不窺要本歸於老子之言
故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其言洸
洋自恣以適已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楚
威王聞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爲相周笑
謂使者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𨹍
祭之犠牛乎養食之數嵗衣以文繡以入太
廟當是之時欲爲孤豚其可得乎子亟去無
汙我我寧游戯汙瀆之中自快無爲有國者
[000-001b]
所覊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唐封南華真人
書爲南華真經







[000-002a]
南華眞經義海纂微序
始余讀莊子頗疑齊物之論荒怪汗漫若與
物情戾偶縁病卧夢中有以木雞之說告者
因復取其書而繹焉始悟其立言本指最切
於救時而人或未之識盖自周德下衰禮樂
征伐不自天子出戰國諸侯變觸並鬥以糜
爛其生民其禍實起於不知分莊子於是時
思有以覺其迷而砭其疾故於道遥遊篇首
寓微言其曰鳩鷃之不敢自擬於大鵬物之
知分者也其曰許由不敢受堯之天下人之
[000-002b]
知分者也夫使天下而皆知分則賤不慕貴
小不圖大强不凌弱衆不暴寡君君而臣臣
父父而子子舉一世莫不各安其天分之當
然而無僭踰爭奪天開之患則夫物之不齊
者非必物物而齊之而無不齊矣且莊子與
孟子同時使其言而悖道無補於世教則孟
子固亦距之矣讀者泥其辭而不求其意往
往例以不經目之如郭象所云者是豈眞知
莊子哉一日中都道士褚伯秀持所集莊子
解且附以己見示余余喜其會粹之勤去取
[000-003a]
之精而所見之多有超詣也因舉余言告之
矍然謝曰以分一字斷齊物之說此非我所
及也願得以爲序鋟諸木可乎余曰此臆說
也世豈無深於是書者子其博訪而求印可
焉他日以復於我相與訂之未晩也若夫爲
序則不敢咸淳元年夏四月東北人劉震孫
書于姑蘇寓舍木雞窠
道一而已形於言即爲二故曰道無問問無
應又曰知道易勿言難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然則忘言可乎言可忘
[000-003b]
則南華經不作矣言不可忘是以有南華經
既有南華經是以有諸家解雖然南華經十
萬餘言未嘗不言而亦未嘗言何者其言皆
寓言也後之人求其所已言而不求其所未
言尋行數墨分章析句言愈支而道愈離矣
雪巘羽衣褚伯秀身近尼五之天而神遊乎
漆園濮水之上輯諸家解斷以己見筆之書
以爲未足且刻之梓以傳不朽其用心亦勤
矣鳴呼道以言而傳昭氏之鼓琴也道不可
以言傳昭氏之不鼓琴也大音希聲鼓不鼓
[000-004a]
琴與音固無恙也抑得魚忘筌得兔忘蹄可
也筌蹄豈魚免哉道也言也一而二二而一
者也噫南華之經諸家之解褚之管見子之
臆說是又寓言中之寓焉耳矣咸淳元年夏
五月五日本心翁文及翁書于道山堂
古諸子之書若孟氏之正蒙莊之奇皆立言
之極至後世雖有作者無以加之矣而莊子
尤難讀大聰明如東坡翁自謂於莊子有得
今觀其文間有說莊者往往猶未契本㫖況
雱惠卿流毒螫滿懷而可與於帝之縣解乎
[000-004b]
近時釋莊者益衆其說亦有超於昔人然未
免翼以吾聖人言挾以禪門關鍵似則似矣
是則未是余謂不若直以莊子解莊子上絶
攀援下無拖帶庶幾調適上遂之宗可以見
其端涯也武林褚君伯秀道家者流非儒非
墨故其讀此書也用志不分無多歧亡羊之
失特欲索祖意於千載之上會粹衆說附以
己見采獲所安不以人廢白首成書志亦勤
矣余視其目端而明氣夷而靖斯學之力也
余舊喜讀莊時有欣然會心處然未嘗筆之
[000-005a]
於册今老病目昏嘉褚君之志有成而已不
暇一二勘其得失矣君既竭力以板行其言
且屬余序其篇首余笑曰彼刻雕之工未竟
歟則釋椎鑿而上者能爲君序之矣咸淳乙
丑歲八月甲申鄱陽湯漢書
張湛列子釋文載莊子宋之蒙城人爲梁漆
園吏著書五十二篇郭象合爲三十三篇註
之一云向秀先註莊子二十八篇而卒郭象
得其書足成之以行於世後向氏别本出故
向郭二註文義一同碧虚子陳景元註眷首
[000-005b]
叙云莊子師長桑公受其微㫖著書十萬餘
言目曰南華論内篇三宇標題者是其舊外
雜篇則爲郭象所删修今通計正文止存六
萬五千九百餘宇唐開元十九年侍中裴光
庭請册四子天寳元年詔册莊予宜依舊號
曰南華眞經義取離明英華發揮道妙也竊
詳南華之號其來乆矣似是上天職任所司
猶東華南極之類不可以人間義理臆度故
諸解無聞焉謹表出以備解題一難俟傳識
考訂之
[000-006a]
陳碧虚解義卷末載覽過莊子註
 景德三年國子監刊行本
 江南古藏本徐鉉葛湍校
 天台山方瀛宫本徐靈府校
 郭象註中太一宫本張君房
 成玄英疏中太一宫本張君房校
 文如海正義中太一宫本成文並唐道士
 江南李氏書庫本張潜夫補註
 散人劉得一本大中祥符時人
今所纂諸家註義姓名
[000-006b]
 郭象註吴門官本
 吕惠卿註川本
 林疑獨註舊麻沙本
 陳詳道註藏本
 陳景元註字太初號碧虚子建昌人熙寧/間主中太一官召對進道德南
 華二經解/頒行入藏
 王雱註内篇
 劉槩註外雜篇繼/雱之後
 吴儔註已上五家並見/道藏崇觀間人
 虚齋趙以夫註内篇福本
[000-007a]
 竹溪林希逸口義福本
 李士表莊子十論
 王旦莊子發題
 無隱范先生講語名元應宇善甫/蜀之順慶人







[000-007b]
               










[000-008a]
南華眞經義海纂微卷之一
  武林道士褚伯秀學
 內篇逍遥遊第一
北㝠有魚其名爲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
也化而爲鳥其名爲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
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
則將徙於南㝠南㝠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
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㝠也水擊三千
里摶扶揺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
[000-008b]
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
亦若是而已矣
 郭象註鯤鵬之實吾所未詳莊子大意在
 乎逍遥遊放無爲自得故極小大之致以
 明性分之適達觀之士宜要其會歸而遺
 其所寄鯤之化鵬非㝠海不足以運其身
 非九萬里風不足以負其翼此豈好奇哉
 直以大物必生於大處大處必生此大物
 理固然也夫鵬翼大難舉故摶扶摇而後
 能上九萬里一去半年至天池而息也野
[000-009a]
 馬遊氣鵬憑以飛鵬之自上以視地亦猶
 人之自地觀天也
 吕惠卿註通天下一氣也陽極生陰陰極
 生陽如環之無端萬物隨之以消息盈虚
 者莫非是也北㝠之鯤化爲南㝠之鵬由
 陰而入陽也陰陽之極皆㝠於天而已三
 千九萬皆數之奇六月則子與巳午與亥
 之相距也言鵬之數奇而去以六月息則
 鯤之數耦而去以六月消可知也野馬塵
 埃皆生物之以息相吹息者氣之所爲充
[000-009b]
 塞天地而無間人於其間自下視天見其
 蒼蒼果正色邪遠而無所至極不可知也
 唯不可知故未嘗以所居爲下則鵬之自
 上視下亦豈知所以爲高哉
 林疑獨註北者水之方㝠者明之藏北㝠
 則陰陽之所出入也莊子以鵾鵬明陰陽
 變化故以北㝠爲始鯤陰物也鵬陽物也
 太玄云幽無形深不測靜曰復命者其象
 在鯤夫物芸芸瑩天功明萬物者其象在
 鵬也鯤之初化烏鵬雖曰陽類而未離幽
[000-010a]
 眇故不知幾千里次言三千里數之未遂
 也終言九萬里動必有極也盖有體之物
 雖至遠至大亦不逃乎陰陽之數故動則
 九止則六也去以六月息乃反歸於陰陰
 陽迭運相爲無窮而不可致詰者也野馬
 塵埃生物之息以明風起於微而積之至
 於厚然後鵬待之以圖南也
 陳詳道註道散而爲陰陽陰陽散而爲萬
 物出陰陽而復於道則無適而不逍遥入
 陰陽而麗於物則無適而不係累㝠者明
[000-010b]
 之藏明者㝠之發北㝠則入而爲道南㝠
 則出而爲事莊子所以於北則寓淵潜之
 魚於南則寓摶飛之鳥水於方爲北於氣
 爲精於時爲冬於數爲一物之化也常始
 於此夫鯤之爲物陰中陽也鵬之爲物陽
 中陰也潜北徙南不離陰陽之方九萬六
 月不離陰陽之數背若太山翼若垂雲不
 免乎有體化則資水摶則資風不免乎有
 待怒而飛不能無情飛而息不能無窮以
 鯤鵬之大其囿於陰陽也如此況蜩鳩斥
[000-011a]
 鷃乎
 碧虚子陳景元註夫道以生化爲先以陰
 陽爲原北㝠生鵾化而爲鵬氣形已具皆
 不知所以然而然盖陰陽生化神變莫測
 者也物之初變量未可窮故云不知其幾
 千里有生必有所詣故怒飛而徙於南㝠
 有生有詣材力不能無限故水擊三千里
 搏扶摇而上者九萬里而去以六月息六
 陰數故云息也天地之間元氣氤氲昇降
 往復故有野馬塵埃之喻有生之物莫不
[000-011b]
 互以息氣鼓吹而交相乗御故彷徨東西
 莫之夭閼也若以形之小大而有所域則
 陰陽隔絶上下異見莫之能適矣
 王雱註鯤潜則處於北鵬飛則徙於南㝠
 有體之物雖至大而能變亦不免乎陰陽
 之類是以攝制於造化而不能逍遥易曰
 方以類聚物以羣分所謂逍遥遊者其唯
 無方無體者乎水擊三千里陽數始暢也
 動必有極故摶扶九萬里去以六月息也
 野馬塵埃則鵬之所待以飛者其在上而
[000-012a]
 視下亦猶人之在地觀天自大視小者不
 明則鵬亦以大爲累也
 虚齋趙以夫註莊子鯤鵬以明天地陰陽
 之氣魚化而鳥北徙而南由陰而陽由靜
 而動也經以南㝠爲天池天包地外則北
 㝠亦天池也三爲陽之始一函三也九爲
 陽之極三三九也一陽生於子六陽極於
 巳故以六月息野馬塵埃生息相吹細大
 雖殊其氣則一人之視天亦猶鵬之視下
 高卑雖殊其理一也
[000-012b]
 林希逸鬳齋口義云鯤鵬變化之論只是
 形容胸中廣大之樂盖謂世人見小故有
 紛紛之爭若知天地外有如許世界則自
 視其身不啻太倉粒粟也鯤鵬亦寓言不
 必拘陰陽之說鳥之飛也必以氣下一恕
 字便自奇特三千九萬只形容其高遠去
 以六月息者一舉必歇半年也野馬塵埃
 生息相吹三句正發明下文視天無極以
 形容鵬飛之高却如此下語可見筆力
  褚氏管見云㝠者一氣之混同而無間
[000-013a]
  者也北主潤氣所以滋孕萬物南主烜
  氣所以長養萬物先北而後南陽由陰
  生也位雖有殊而氣本無間特以相去
  遼遠漸化不覺猶四時之運祁寒隆暑
  非一朝成故鯤潜鵬化靜極而動摶風
  九萬六月而息不出乎陰陽之互變亦
  在乎一氣混㝠中耳是以南北皆謂之
  㝠焉南華老仙盖病列國戰爭習趨隘
  陋一時學者局於見聞以縱横捭闔爲
  能掠取聲利爲急而昩夫自己之天遂
[000-013b]
  慷慨著書設爲遠大之論以發明至理
  開豁人心言得此道者與天地合德陰
  陽同運隨時隱顯無往而不逍遥天地
  之陰陽即人身之陰陽水火因之以發
  源性情資之以通化上際下蟠無所不
  極然非視聽所可及故立鯤鵬以强名
  使學者始因物而明心終忘形以契道
  深根寧極妙合化機吾身之陰陽無時
  不運吾身之天地未嘗或息也由是知
  人之本性具足逍遥而世俗㝠迷忘眞
[000-014a]
  逐偽當生憂死慮得患失罔知所謂逍
  遥故申言以破其惑謂人之生死如魚
  變鳥失鱗甲而得羽翰舍游泳而從飛
  舉情隨形化各全其天造化無極與之
  無極何所容其愛惡哉物之初化其變
  未量故不知幾千里及乎鵬徙南㝠之
  後三千九萬之數形焉去以六月息者
  陰消陽長造化不停之機野馬塵埃即
  事物過前之譬儻善操其本而得鵬飛
  之要則超逸絶塵徜徉物表六合之遊
[000-014b]
  氣潜運萬彙之生息交嘘適所以相吹
  舉而莫足爲之累動容周旋無入而不
  自得所以爲逍遥遊也故以冠一經之
  㫖其間怒而飛一句諸解罕詳及偶得
  言外意附于條末云天地禀乎一氣者
  也萬物禀乎天地者也自一氣分而爲
  天地天地交而生萬物互離互合生化
  無窮小大短長咸足其分由受氣至於
  具形數極至於變質負陰抱陽時各有
  待當化者不得不化當飛者不得不飛
[000-015a]
  皆天機所運受化者不自知也怒而飛
  者不得已而後動之義怒猶勇也爲氣
  所使勇動疾舉有若怒然非憤激不平
  之謂也凡物之潜乆者必奮屈乆者必
  伸豈厭常樂變而爲此哉盖囿形大化
  中則隨二氣而運盈虚消長理不可逃
  齊物論萬竅怒呺外物篇草木怒生亦
  此意道德經所謂萬物並作是也於此
  以觀其復則六月息之義可知世人見
  其怒而不見其息知其作而不知其復
[000-015b]
  故背夫逍遥之鄉日趨有爲之域以至
  事物膠葛患累糾纏薾然疲役不知所
  歸可不哀邪關尹子云天地雖大能役
  有形而不能役無形夫欲免爲二氣所
  役者請於㝠魚未形已前求之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
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爲之舟置杯焉則膠
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
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
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
[000-016a]
圖南蜩與鷽鳩笑之曰我决起而飛搶榆枋
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
南爲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
者宿春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
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
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
也楚之南有㝠靈者以五百歲爲春五百歲
爲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爲春八千歲
爲秋而彭祖乃今以乆特聞衆人匹之不亦
悲乎
[000-016b]
 此段起喻以衍上文次設蜩鳩對辯以明
 小大之分各足其足而無企羡之心此所
 以爲逍遥遊也又論所適有遠近則所資
 有少多曾二蟲之何知指蜩鳩無知而同
 於同也小知大知小年大年重重起喻不
 越此義經文大意明白不復集解
湯之問棘也是已窮髮之北有㝠海者天池
也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脩者其名
爲鯤有鳥焉其名爲鵬背若太山翼若垂天
之雲摶扶揺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絶雲氣負青
[000-017a]
天然後圖南且適南㝠也斥鷃笑之曰彼且
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翶翔蓬
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
大之辯也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
君而徴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
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
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
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
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冷然善也旬有五曰
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
[000-017b]
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乗天地之正御六氣
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
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陸德明音義載棘子湯時賢人崔氏云亦
 齊諧之徒能識㝠靈大椿之名者也郭象
 註湯之問棘亦云物各有極任之則條暢
 故莊子以所問爲是也吕惠卿云此引湯
 之問棘者以其言自古有之所謂重言也
 棘之言鯤鵬即今所引者見於列子盖其
 略也林疑獨註載殷湯夏革之事始於古
[000-018a]
 初有物終於無盡之中復無無盡無極之
 外復無無極正與上文相貫故引以爲證
 而郭氏乃云物各有極任之則條暢非莊
 子本意觀者求正於列子可也
  褚氏管見云按列子作殷湯問夏革革
  棘聲相近而義亦通皆訓急也崔說以
  此句結承上文靈椿之論吕註從此句
  起下文㝠海之談各據所見分章耳大
  觀八註本以此句獨立條似亦牽於上
  下文未决所附故也林氏註正與上文
[000-018b]
  相貫則同崔論碧虚陳景元本第二章
  從此句始則同吕說今詳考經意盖欲
  實鯤鵬之義故一唱題而兩舉證首引
  齊諧所志次以湯之問棘再参列子湯
  問篇㝠海天池之論以印莊子之言則
  此章自合始於湯之問棘句末加是已
  者證上文而生下語觀者多不明辯誤
  作前章結句若以爲結句則意已盡矣
  後章從窮髮之北重起論端非立言之
  體也故僣述所以附于條末以釋其疑
[000-019a]
  竹溪林氏亦云據此句合在下以結句
  爲起句是其作文鼓舞處下文乃再舉
  鯤鵬之論不在重釋知效官行比鄉等
  語言人知能小大各有所施以得用爲
  適耳宋榮子猶然笑之則不以榮利動
  其心而全無用之用者也超出知能一
  等矣而眞人猶以爲未立則所見超詣
  可知如列子能御風而不能無待必至
  於御六氣以遊無窮斯爲至也故斷之
  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此三
[000-019b]
  者人道之極用以總結逍遥遊首章大
  意盖至道窮神妙躋聖域不越乎三無
  之論入而言至出而言聖神運於其中
  無方而不側弘之在人理亦寄耳因言
  立教則不無序焉凡厥有生私利易植
  貴乎忘己驕矜易萌次當忘功已功既
  忘人譽必至又須忘名以遠世累累遠
  身全道純德粹以之處人應物無不盡
  善而三者之名亦混融俱化矣竊觀古
  今才能英傑之士建功立名不爲不多
[000-020a]
  而明哲自全者無幾豈其智弗及邪道
  心未明有以障之耳夫幼學壯行期於
  立功功所以及物也而功成必見忌修
  身立業期於揚名名所以礪俗也而名
  下難乆居非功名之過病在於有我信
  能無己則避功逃名隱迹全道若五湖
  之泛赤松之遊桐江之釣四海一身將
  有餘樂何危機之足慮哉太上云功成
  弗居名遂身退良有以也儻致知力行
  動與理合則善窮善達樂生樂死無往
[000-020b]
  而不逍遥所謂至神聖者物被其德而
  歸美之稱何足以極天遊之妙郭氏註
  理至則迹滅其說盡之
堯讓天下於許由曰曰月出矣而爝火不息
其於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
於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
尸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許由曰子治天
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爲名乎名
者實之賔也吾將爲賔乎鷦鷯巢於深林不
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
[000-021a]
所用天下爲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
而代之矣
 郭象註夫能令天下治不治天下者也許
 由方明既治則無所代之而治實由堯故
 有子治之言宜忘言以尋其所況或者遂
 云治之而治者堯也不治而得以治之者
 許由也失之遠矣夫治由乎不治爲出於
 無爲取於堯而足豈借之許由哉若謂拱
 默山林之中然後稱無爲者此老莊之談
 所以見棄於當塗也夫自任者對物順物
[000-021b]
 者與物無對堯無對於天下許由與稷契
 爲匹矣何以言之與物㝠者羣物之所不
 能離也是以無心玄應唯感之從汎若不
 繫之舟東西之非己故無行而不與百姓
 共者亦無往而不爲天下君矣次舉庖人
 尸祝各安所司爲獸萬物各足所受帝堯
 許由各靜所遇此乃天下之至實各得其
 實又何所爲乎故堯許之行雖異其於逍
 遥一也
 吕惠卿註自堯言之由雖無爲而未嘗不
[000-022a]
 可以有爲故請致天下而不疑自由言之
 堯雖有爲而未嘗不出於無爲故以天下
 既治而不肯受自言以其迹言人以其心
 故也夫以無事取天下而天下治此無爲
 之實也天下既治而吾猶代之則是取天
 下而爲之將見其不得也是取其無爲之
 名而已名者實之賔吾肯爲之乎是故方
 其有爲也四海九州樂推而不爲有餘及
 其無爲也一枝滿腹歸休而不爲不足此
 所以無用天下爲而堯許之所以逍遥也
[000-022b]
 林疑獨註日月時雨出於自然故不見其
 有爲而功大爝火浸灌出於人力故見其
 有爲而效淺堯謂許由無爲之道既行則
 有爲之道不能無愧故請致天下許由謂
 子治天下天下既治則雖無爲而無不爲
 矣易曰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者神也
 聖人之功以神爲體神何嘗有功哉唯堯
 也吉凶與民同患故不免於有爲有爲之
 極復歸無爲所以讓天下於由也夫聖之
 在神有爲在無爲猶滴水之在㝠海也迹
[000-023a]
 雖有爲但無累於心亦天下之至妙不必
 羡乎無爲也後舉庖人宰割以喻有爲尸
 祝接神以喻無爲神人不得不無爲聖人
 不得不有爲也
 陳詳道註堯治天下者也由忘天下者也
 治天下則實喪而名立忘天下則實聚而
 名泯治天下而天下已治則不可致之於
 人忘天下而天下兼忘則不可代之於彼
 此堯之志所以不得行於由而由之志所
 以不屈於堯也日月出矣智周萬物之譬
[000-023b]
 也時雨降矣道濟天下之譬也鷦鷯一枝
 足乎外也偃鼠滿腹足乎内也庖人有事
 於事者也尸祝無事於事者也有事則多
 累故無事者未嘗過而問焉此由所以不
 越分而代堯也
 陳碧虚註名器不可假人大寳惡敢輕受
 許由貴身賤物不以天下爲利人人不利
 天下天下自治矣故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志可則也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不知人
 則無以通利害而處人間不自知則無以
[000-024a]
 知天命而㝠自然此堯之所以知由而由
 之所以自知也
 王旦論云天出於無爲人出於有爲無爲
 者以有爲爲累有爲者以無爲爲宗方其
 有爲也堯爲天子富有天下不爲有餘及
 其無爲也由爲匹夫隱於箕山不爲不足
 以由喻天之所爲日月時雨是也以堯喻
 人之所爲爝火浸灌是也夫堯以由能治
 天下而不敢尸由以堯能治天下而不肯
 代然則天下將誰治之曰治於堯則有爲
[000-024b]
 而無爲者也治於由則無爲而有爲者也
 盖道之在聖人出則堯也隱則由也庸何
 擇乎
 虚齋趙以夫註堯與許由非二人也觀者
 當於言外求之天運篇中堯舜問答即此
 意
  褚氏管見云伏讀堯讓章淳古揖遜之
  風儼然在目有以見聖人尊道貴德後
  己先人眞以治身土苴以治天下之意
  彼戰爭攘奪於尺寸土地之間何後世
[000-025a]
  之𣻏薄耶堯以爝灌比功其謙虚至矣
  豈以黄屋爲心哉由以鷦鼠喻量其素
  分足矣豈僥倖富貴者哉爲有神堯在
  位斯有許由在野氣類感召理有由然
  堯之憂天下也深謂四海雖巳治非由
  莫能繼由之待天下以忘謂四海既已
  治吾將曷與哉非大任而不疑無以見
  堯之眞知卓絶非高視而不受無以見
  由之抱道精純盖聖人不以出處分重
  輕而以義理爲去就此有係乎道之卷
[000-025b]
  舒時之當否耳夫堯之知由也審故不
  俟歷試而舉以代己使由幡然受襌不
  失乎端拱巖廊之尊使堯翛然得謝則
  可以韜光太古之上聖人顯晦在道若
  合符節豈世俗得以窺其藴哉且由之
  於堯以分則民以道則師其啓沃之微
  心傳之妙由之所以資堯者至矣雖受
  之天下亦未爲過而由也誠何以天下
  爲至若名者實之賔一語足爲萬世法
  即此語而推非惟醒邯鄲之夢息觸蠻
[000-026a]
  之爭抑使後人想像箕山穎水之趣而
  風樹一瓢猶以爲累也終以尸祝不越
  俎而代庖言堯之至德明於知人由之
  隱德明於處己各安所安各足其足而
  天下無事矣夫尸祝之於庖人雖尊卑
  勞逸勢若不侔然均於以誠接神臨事
  尚敬有可代之理古人猶不爲之季世
  薄俗乃有叛倫背理而妄希代者幸是
  經不泯足以明進退之節量授受之分
  而絶天下姦倖之心吁南華老仙亦聖
[000-026b]
  矣知世道交喪之後有人與人相食者
  故具述先聖揖遜之迹覬由迹而求其
  心是亦盧扁投藥於未病之義誠有以
  密輔世教而人罕知者敬衍其所以言
  之意而表出之
肩吾問於連叔曰吾聞言於接輿大而無當
往而不返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
有逕庭不近人情焉連叔曰其言謂何哉曰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
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乗雲氣御飛龍
[000-027a]
而遊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
穀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連叔曰然瞽者無
以與乎文章之觀聾者無以與乎鍾鼓之聲豈
唯形骸有聾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猶
時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將旁礴萬物以爲一
世蘄乎亂孰弊弊焉以天下爲事之人也物
莫之傷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
焦而不熱是其塵垢粃糠將猶陶鑄堯舜者
也孰肯以物爲事宋人資章甫而適諸越越
人斷髮文身無所用之堯治天下之民平海
[000-027b]
内之政往見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陽窅
然喪其天下焉
 郭象註神人即所謂聖人也雖處廊廟之
 上無異山林之中今言王德之人而寄之
 此山將明世所無由識故乃託之絶垠之
 外推之視聽之表耳
 吕惠卿註藐姑射山唯有道者能登之神
 人即人心之所同有唯窮神者能見之藐
 猶眇視始且也射厭也言登此山者視天
 下事舉無足爲故藐且射之非神人孰能
[000-028a]
 與於此
 林疑獨註此一節皆至理聖人所秘而不
 言者盖道至於此不可以言言故引接輿
 之言以明神聖之道而寓意於姑射藐言
 其遠非必有是山也猶列子云五山之類
 神人者聖而不可知又惡可以言盡哉陳
 詳道註藐姑射山以喻道也神人無體即
 道爲體神人無用即道爲用則神人之所
 居者道而已矣
 陳碧虚註神人者寓言體道聖君淡泊無
[000-028b]
 爲與化升降言無治跡故有爲者笑之以
 爲狂而不信也
 吕儔註藐姑射山在託辭於寰海之外以
 妙神人之妙處而非世俗所知也
 王雱註藐姑射山在北海中以喻歸根復
 命之意
 西蜀無隱范講師云山以喻身藐射言其
 幽眇神人即身中至靈者人能求諸幽眇
 之中而得吾身之至靈則不食五榖吸風
 飲露乗雲御龍遊於四海非過論也或者
[000-029a]
 求之於外不亦遠乎
  褚氏管見云姑射神人章非食煙火語
  不因親接聖訓何由下教人間寓道眞
  切莫要乎此而言微㫖奥初學難窺詳
  前諸解吕林二公得其端緒後有無隱
  講師盡略衍義直指玄微發先聖不言
  之秘開學人固有之天恨不手挈群生
  俱登姑射同爲逍遥之遊其用心可謂
  普矣伯秀幸聆慈誨不敢己私敬附諸
  解之末以弘法施併推廣餘意詳釋下
[000-029b]
  文云肌膚若冰雪體抱純素塵莫能汙
  也綽約若處子守柔自全害莫能及也
  不食五穀吸風飲露則絶除世味納天
  地之清冷乗雲御龍遊乎四海則淩厲
  太空同元氣之㝠漠所謂不行而至與
  造物遊者也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
  穀熟則養神之極者非唯自全而已又
  足以贊天地之化育輔萬物之自然此
  言推己以及物之效所以合神不測契
  道無方也歟或者爲名相所移求是山
[000-030a]
  於絶垠之外則所謂神人者益遠矣竊
  謂經中窮神極化之妙備見此章而聞
  者以爲狂而不信豈止一肩吾而已哉
  按此與列子黄帝篇第二章文小異而
  義實同南華託之於接輿又所以神其
  迹也餘文平易可通不復贅釋獨猶時
  女也一句有二說郭成諸解並云猶及
  時之女自然爲物所求但智之聾瞽者
  謂無此理虚齋趙氏以時訓是女音汝
  尚書時女功義同連叔謂肩吾神人似
[000-030b]
  是汝也列子所謂生生形形者鬳齋口
  義同趙音訓又塵垢粃糠陶鑄堯舜之
  語若輕堯舜然及考經㫖所歸實尊之
  至也謂世人所稱堯舜推尊之爲聖人
  者徒名其塵垢粃糠耳堯舜之實惡可
  得而名言耶堯往見四子藐姑射之山
  四子說亦不同按陸德明音義載司馬
  舊註謂王倪齧缺被衣許由也郭象註
  四子者寄言以明堯之不一於堯耳夫
  堯實㝠矣其迹則堯也自迹觀㝠内外
[000-031a]
  異域世徒見堯之爲堯豈識其㝠哉故
  將求四子於海外而據堯之所見因謂
  與物同波者失其所以逍遥也成法師
  䟽四子四德也一本二迹三非本非迹
  四非非本迹也言堯反照心源洞見道
  境超兹四句故云往見四子吕惠卿註
  堯往見四子藐姑射之山是見神人也
  神人即吾心見吾心則無我無我則雖
  有天下亦何以天下爲哉又解堯之師
  曰許由許由之師曰齧缺齧缺之師曰
[000-031b]
  王倪王倪之師曰被衣四子皆能窮神
  而堯因之以入是往見之也林疑獨註
  堯資治天下之功業往見許由齧缺王
  倪被衣而不爲四子所售猶宋人資章
  甫而適越也陳詳道註四子者不以天
  下與物爲事者也連叔以大浸不溺大
  旱不焦歸之神人王倪以澤焚不熱河
  沍不寒歸之至人河伯以寒暑不害禽
  獸不賊歸之德人仲尼以經太山而不
  介入淵泉而不濡歸之眞人此四人者
[000-032a]
  皆心與元氣合體與陰陽㝠堯得四子
  之道故云往見之也陳碧虚註夫忘天
  下者無寄託之近名然歸之愈衆而忘
  之愈㝠故外其身而身存後其身而身
  先此天下樂推而不厭者也吴儔註自
  迹觀堯則内外異境治天下平海内者
  見其迹而已若乃堯之爲心豁然四達
  遠在遼絶一方不足以係之也虚齋趙
  以夫註堯往見四子豈眞有人之可見
  哉亦反而求之耳能知許由即堯者可
[000-032b]
  以語此本篇主意在肩吾連叔問答能
  通此則首尾之意皆貫矣林氏鬳齋口
  義云四子既無名或以爲許由齧缺王
  倪被衣或云一本二迹三非本非迹四
  非非本迹如此推尋轉見迂誕不知此
  正莊子滑稽處如今人所謂斷頭話正
  要學者於此揣摸盖謂世人局於所見
  不自知其迷必有大見識方能照破也
  西蜀無隱范講師云四子喻四大藐射
  言其幽眇謂堯雖治天下平海内迹若
[000-033a]
  有爲而心不離道能反觀四大於幽眇
  之中故累盡而逍遥也褚氏管見云已
  上諸解四子之論不齊或大意混成而
  於數不合或稽數合符而考義差遠求
  之近解中虚齋實爲理勝范講義數兼
  該皆可服膺者也按此所謂四子乃寓
  言以明道而道之爲物恍惚窅㝠難以
  形數定在學者用志不分親有所見始
  究端的非語言能盡今據經意擬爲之
  說堯之師曰許由由之道盖出於齧缺
[000-033b]
  王倪被衣則四子之道一而已矣堯能
  忘形以求道是爲往見之藐姑射山即
  前反觀身中幽眇之喻此道古今無殊
  君民罔問君得此道即今之帝堯民得
  此道即今之許由也汾水堯所都不離
  當處而得見四子言道不在乎速求窅
  然喪其天下棄如弊屣之謂也又固研
  味祖經密有所契敬以有象有物有精
  有信參解四子義若脗合既見四子則
  至貴在我萬乗之尊四海之富有不足
[000-034a]
 顧者矣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
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槳其堅不能自舉也剖
之以爲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
爲其無用而掊之莊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
矣宋人有善爲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
絖爲事客開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
我世世爲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
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吴王越有難吴王
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
[000-034b]
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
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
爲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
夫子猶有篷之心也夫惠子謂莊子曰吾有
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
小枝卷曲而不中規矩立之塗匠者不顧今
子之言大而無用衆所同去也莊子曰子獨
不見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
不避高下中於機辟死於罔罟今夫斄牛其
大若垂天之雲此能爲大矣而不能執鼠今
[000-035a]
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
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爲其側逍遥乎寢卧
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
苦哉
 郭象註其藥能令手不拘拆故常漂絮於
 水中蓬非直達者也盖言物各有宜苟得
 其宜安往而不適夫小大之物若失其極
 則利害之理均用得其所則物皆逍遥也
 吕惠卿註惠子拘於形器謂莊子之言大
 而無用故以大瓠況之自其種而樹之成
[000-035b]
 明我於其言始終察之也而實五石至不
 能自舉則求之於形器而累於有身者也
 剖之以爲瓢瓠落無所容則用之而域於
 宇宙不能出者也夫用大物必於大處今
 惠子累於有身是以疑而有問故莊子答
 以拙於用大遂引不龜手之藥爲喻道之
 爲言一也不善用之不足以周四體則世
 世洴澼絖不過數金之謂也善用之非特
 周吾身而已雖天下淪溺猶將拯之則用
 之水戰裂地而對之謂也夫注焉不滿酌
[000-036a]
 焉不竭此亦人之江湖也今子有大器不
 能浮之於大處而患其無所容則謂之有
 蓬之心也宜矣惠子未悟又以大樗爲問
 夫物以有用爲用用之小以無用爲用用
 之大狸狌跳梁死於網罟不能無爲而以
 知巧殺身之譬也斄牛至大不能執鼠逍
 遥無爲全其形生之譬也聖人之於道體
 之以深根固蒂則其爲樹也大矣欲樹之
 者莫若反求吾心心之爲物莫知其鄉得
 其莫知之處而安之是樹之於無何有之
[000-036b]
 鄉也充之而彌廣六虚靜之而萬物莫撓
 逍遥其側寢卧其下未始須臾離也則所
 謂大而無用者安所困苦而子患之乎盖
 惠子雖至聰明未能刳心去知以至於未
 始有物則於道不能無疑故莊子於無用
 無情之說而致其辭焉後之疑者可思而
 得之矣
 林疑獨註魏王貽我大瓠之種喻天遺我
 虚中之性樹之成喻受而全之實五石喻
 充以五常以盛水漿清淨可爲萬物鑑也
[000-037a]
 其堅不能自舉五常在身不亦重乎剖以
 爲瓢則分而爲二瓠落無所容以爲無用
 而掊棄之喻性散而不能全亦莫不瑩然
 在耳速自以爲不可復而弗悟其爲情所
 奪也今子不能全大瓠之用猶人不能盡
 其性也故引宋人不龜手之藥以明所用
 之異人有虚中之性當充以逍遥任其無
 爲猶因大瓠之形慮爲大樽而浮乎江湖
 而反憂其無所容邪未盡性則不眞達故
 云有蓬之心惠子復以大樗爲問擁腫卷
[000-037b]
 曲衆所同去以譏莊子之言大而無用遂
 引狸狌斄牛以答之雖小大有異敏鈍亦
 殊而長於用者不免有所困苦是以聖人
 全其命之根本而體道以爲用樗者深其
 根而枝葉榮命者固其本而萬事理易曰
 貞者事之幹此又幹之所以爲本也何有
 言其虚無廣莫言其寬大今子有大樹亦
 猶人之有正命也何不眞之於虚無廣莫
 之地任其逍遥無爲不夭不害此神人所
 以爲大祥也
[000-038a]
 陳詳道註物有所宜事有所適患不善用
 之而已不龜手之藥一也宋人用之其利
 小吴人用之其利大弱七國之術一也晁
 錯用之則禍興主父偃用之則亂息大瓠
 之用豈異是哉瓠之烏物中虚而善容外
 圓而善浮寘之於地則失浮之性而其堅
 不能舉剖以爲瓢則毁圓之體而瓠落無
 所容若夫慮以爲樽浮於江湖則不勞而
 自舉無適而不宜矣凡天下之物小者爲
 用易大者爲用難而人之情用小者常工
[000-038b]
 用大者或拙於其難而處之以工非因性
 任理去蓬心之累者孰與於此惠子又以
 莊子之言大而無用況之大樗是知有用
 之用而不知無用之用也莊子答以狸狌
 小而有用不免於禍斄牛大而無用物莫
 之害是有用之用不若無用之用也大樗
 無用矣又樹之無用之地則樹之者得以
 彷徨逍遥而爲樹者得免斧斤之患與轉
 徙於利害之塗而掊擊於世俗者豈可同
 日而語哉
[000-039a]
 陳碧虚註物有不適世用者或便掊棄之
 是未明無用之用也故物無小大精粗在
 人善用繼又寓言大樗再釋無用狸狌以
 輕脫中機斄牛以無技全質才能之速禍
 愚鈍之全身乆矣夫前論鵬鷃以有情逍
 遥貴其飛翔自適結以瓠樗以無情逍遥
 要在不夭不掊達兹趣者何往而非善遊
 哉王雱註大同疑獨而節其文
 趙虚齋註惠子以大瓠大木爲無用而發
 問莊子以不龜手與斄牛答之以明無用
[000-039b]
 之用也
 林氏慮齋口義云樽浮水壺繫腰可渡中
 流失船一壺千金謂此莊子既以不龜手
 之事喻其不知所用乃曰有此大瓠何不
 思爲浮江之湖蓬心茅塞其心也惠子又
 以大樗擁腫譏莊子之言答以狸狌小而
 桀頡卒中機網斄牛大而無技亦可全生
 謂物有大小所適不同不可以大者皆爲
 無用也無何廣莫言造化自然至道之中
 自有可樂之地雖無用於世而禍害亦可
[000-040a]
 幸免矣
  褚氏管見云造化生物盈天地間有用
  無用係一時之逢林不林又其次焉故
  或用於昔而棄於今或棄於今而用於
  後此出於人爲非物所能必也觀夫芻
  狗之陳朱陳膍胲之散未散可見矣況
  魏王之瓠異於凡種見者張皇驚賅之
  不暇又惡知所以爲用哉宜惠子怪而
  有問也莊子知其拙於用大遂以不龜
  手之事喻之物本一也而其貴賤或相
[000-040b]
  什伯或相千萬者在人善用不善用之
  間耳人多工於用小世亦甘於就小則
  所成可知矣世多拙於用大人或安於
  守大則所藴可知矣夫五石之瓠樹之
  成也豈一朝之功今則非唯不能成其
  大用而又掊擊暴殄之何斯瓠之不幸
  邪凡出類之物亦造化間氣所鍾其無
  用也意或有待既大而不可剖爲室家
  之用當思全而爲江湖之用濟深利涉
  與舟楫同功則大瓠之無用適爲妙用
[000-041a]
  矣以惠子之多方而不知出此蓬塞其
  心也夫惠子又以大樗擁腫不中規矩
  譏莊子之大言無用對以狸狌黠慧死
  於機辟斄牛無技幸全其生得失果何
  如哉今子有大樹不能樹之於無用之
  地以全逍遥之樂而乃反憂匠者之不
  顧此南華所深惜故因其問而救正之
  使脫形器之桎梏保性命於虚玄超有
  爲而入無爲以不用而成大用庶乎逍
  遥遊之本㫖也
[000-041b]
  逍遥遊篇敷叙宏博引喻高遠辭源浩
  渺意趣卓絶使讀之者若御冷風而登
  汗漫忘世累而極天遊眞所謂超衆義
  徹重關解粘釋縛之洪規通玄究微之
  捷逕也伯秀不揆荒蕪槩陳管見復於
  篇末爲之統論云循至理者以道通乎
  萬事全正性者與物同乎一天理性得
  而不逍遥者未之有也夫赤子之心本
  無知識識隨形長物接乎前得失存懷
  冰炭交作舍彼役此無休歇期儻非燭
[000-042a]
  理洞明道義戰勝雖居至貴至富亦有
  所不免焉故學道之要先須求聖賢樂
  處切身體究方爲得力易云樂天知命
  顔氏簞瓢自樂孟子養浩而充塞天地
  原憲行歌而聲出金石此皆超外物之
  累全自己之天出處動靜無適非樂斯
  可以論逍遥遊矣北㝠之鯤化而爲鵬
  摶風擊水徙於南㝠盖謂學者見聞狹
  陋趨向細微罔知性海之淵澄併與命
  珠而淪失遂舉此大物生於大處以明
[000-042b]
  已之所自來涵養既乆體神合變出陰
  入陽其用莫測俾夫知效一官行比一
  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悟外物之可
  輕己天之當重將見培風絶雲與化無
  極何世累之能及哉故必至於乗天地
  御六氣以遊無窮然後爲逍遥極致所
  謂至神聖者亦混融俱化而已功名皆
  外物矣堯讓許由章所以證成前義啓
  廉遜之風警省後人絶劵外之慕裨益
  治道爲多及肩吾聞言於接輿發揮神
[000-043a]
  人之祕以喻身中至靈務操存涵養以
  致之初不在乎遠求也塵垢粃糠陶鑄
  堯舜言神人之德與天同運推其緒餘
  猶足以成唐虞之治而其眞則非世人
  所知也堯往見四子藐姑射之山中存
  妙理難以臆度必須親造姑射四子當
  不言而喻學者勉之是篇首論鯤鵬蜩
  鳩靈椿朝菌知年小大皆窮理之談末
  舉大瓠以虚中自全大樗以深根自固
  喻盡性以至於命學道之大成而入乎
[000-043b]
  神者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何往而非
  逍遥遊哉



南華眞經義海纂微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