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127 南華真經義海纂微--褚伯秀 (master)


[021-001a]
南華眞經義海纂微卷之二十二立二
    武林道士禇伯秀學
   應帝下第三
無爲名尸無爲謀府無爲事任無爲知主體
盡無窮而遊無朕盡其所受乎天而無見得
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
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郭註物自當其名而各自謀物自任其事
 而王其知因天下之自爲故馳萬物而無
 窮盡其所受乎天足則止也見得則不知
[021-001b]
 止不虚目不能任羣實用心若鏡鑒而無
 情來即應去即止故雖天下來照而無勞
 神之累也
 吕註無爲名尸則我無名而天下莫之能
 名無爲謀府則我不謀而天下爲之謀無
 爲事任則我無爲而任事者責無爲知王
 則我無慮而天下爲之慮體盡無窮則光
 大之至遊乎無朕則鬼神莫睹況於人乎
 若然者盡其所受於天而無見得所謂常
 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所謂虚者豈虚之而
[021-002a]
 後虚哉吾心本虚故也其心若鏡不將則
 既往無所存不迎則未來不可見應而不
 藏則方今不可得以盡其受於天者如此
 是以勝物而不傷也
 林註至人之心物感則通事成而寂有若
 鏡然明無情應物而妍醜莫欺是謂勝物
 而不傷至人無爭而是非莫欺因時循理
 而神亦莫之傷也
 詳道註鏡之於物至則應之而其光不藏
 去則聽之而其光自若不迎於其來不將
[021-002b]
 於其往夾者不窮而吾應之也常虚而無
 心此所以勝物而不傷也自無爲名尸至
 而無見得以心之虚而致道也自至人之
 心至應而不藏以道之虚而至用也
 碧虚註爲名尸則形必瘁爲謀府則神必
 殆爲事任則才必竭爲知主則識必昏體
 未盡則有窮有迹則不足遊矣盡其所受
 乎天則任之而已有見有得則不妙無見
 亦虚而已用心若鏡物來斯鑑彼自來往
 而妍醜無隱無心於勝物故物亦不能害
[021-003a]
 也
 鬳齋云無爲名尸爲善無近名是也無爲
 謀府不謀焉用知是也無爲事任事雖不
 可不爲而不以事自任也無爲知主人雖
 不能無知而不以知爲主也此四無字是
 禁止之意與論語四勿字同體察見也見
 道至於盡而無窮極而心遊乎無物之始
 也天受我以此理我能盡之而不自以爲
 有得見其有得則近於迹矣鋪叙至此以
 一爲虚字結之用心若鏡已下數句只是
[021-003b]
 解一虚字文勢起伏平淡之中自有神巧
 豈不奇哉
  趙虚齋以此段連南海之帝爲一章其
  註義略而不論按此段乃承前季咸章
  而立說用以總結其意觀文義可知名
  尸謀府事任知主言季咸恃知謀以察
  物而要名任事也體盡無窮已下言壺
  子之道不可測識至人則指壺子明矣
  非有心於勝物而不能不勝使季咸自
  失而走是也唯其不爭所以善勝物又
[021-004a]
  惡能傷之哉蓋明任道則其用無窮任
  技則其能有限也
南海之帝爲儵北海之帝爲忽中央之帝爲
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
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
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
竅七日而渾沌死
 郭註爲者敗之吕註南陽喻儵然而有北
 陰喻忽然而無中央不有不無所以會合
 之也儵忽雖異乎渾沌而渾沌未嘗與之
[021-004b]
 異故去待之甚善知其爲善而謀報之則
 所以視聽食息者日鑿而與物通矣欲其
 朴之不喪不可得也
 疑獨註道體全而爲渾沌判而爲儵忽其
 精在乎中其粗在乎外分中央以爲南也
 此道之所以喪也喪道者必自外至故曰
 相遇於渾沌之地渾沌無所不可故曰待
 之甚善日鑿一竅以明有所害也七日而
 渾沌死言不待數之極已足以喪道矣
 詳道註陰陽合而爲渾沌渾沌散而爲陰
[021-005a]
 陽以合者善乎散則其用無方以散者鑿
 乎合則其爲易敗老子云有象有物有精
 即渾沌儵忽之謂也謀報渾沌之德則以
 情滅道鑿竅而渾沌死則以人滅天七日
 者言不待數之究已足以死渾沌矣
 碧虚註南帝寓有爲北帝寓無爲中央之
 帝寓大朴也三氣未分謂之渾五行未彰
 謂之沌有無不分故曰善待南北二帝不
 識渾沌之眞而妄興空鑿以致朴散老子
 云開其兊濟其事終身莫究是也
[021-005b]
 吴儔註儵者幽而有形忽者微而有數渾
 沌之全體散矣謂之中央之帝亦不離乎
 儵忽之間耳然則儵忽之相遇莫非渾沌
 之地也待之甚善以其公而無私謀報其
 德則私而有意矣道之全體將受其害故
 不待數之究而渾者分沌者散此所以爲
 死也
 趙註應帝王篇前四章論治天下之道後
 章發明前意而歸功於渾沌之德南離也
 主目司視北坎也主耳司聽言人恃其耳
[021-006a]
 目之聰明而强其所不知則其眞始離矣
 此知者所以行其所無事而惡夫鑿也
 鬳齋云此段只言聰明能爲身累故以此
 形容隳肢體出聰明則爲渾沌矣本是平
 常說話撰成日鑿一竅之說眞奇筆也渾
 沌即元氣人身皆有七竅如赤子之初耳
 目鼻口雖具而未有知識是渾沌之全知
 識萌而有喜怒好惡渾沌之竅鑿矣孟子
 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便是渾沌不
 鑿莊子翻說得來更是奇特如此機軸豈
[021-006b]
 後世學者可及哉
  右章計七十四字郭氏引道德經一言
  以蔽之簡要切當莫越於此研味之餘
  偶得管見附于衆說之後云
  南華經所謂渾沌猶道德經所謂混成
  沖虚經所謂混淪皆以況道之全體本
  來具足不假修爲者也然而世有隆替
  道與時偕儵化而爲有忽化而爲無道
  體於是乎裂矣自一生三猶未至於鑿
  也及乎時相遇於渾沌之地則物交物
[021-007a]
  而心生猶薪火相加理無不然者渾沌
  無所分别待之固亦盡善使儵忽不能
  忘情而思所以爲報則渾沌之德未能
  不德故不免夫恩害相生之累日鑿一
  竅患由斬入也七日而渾沌死則情竇
  開而沖和喪也宜矣帝王之迹著而大
  道之體亡何以異此
 古之應帝王者無爲而萬物化無欲而天
 下足淵靜而百姓定此堯舜三代已試之
 效後王法之以垂統立極豈以知治國汲
[021-007b]
 汲於謀術者之比哉故南華以齧缺問王
 倪爲是篇之首有虞喻多慮泰氏喻無爲
 無爲足以配天此帝王所應歷數所歸而
 億兆民命之所寄託者也若夫以已出經
 式義度欲以化天下之民無異矰弋熏掘
 而致鳥鼠是速其高飛深穴之逃盖有爲
 則有心有心則知謀所由出姦詐所自生
 雖父子之天有所不能固其於君民之際
 求如標枝野鹿之相忘可得乎是以天根
 問爲天下答以心澹氣漠順物無私子居
[021-008a]
 問明王之治答以忘功善貸使物自喜皆
 所以應帝王之道以無爲爲之凡有天下
 國家者盍求諸此鄭有神巫期人生死喻
 知謀之士審觀時政足以料國之興衰先
 事知幾燭微無隱可謂當代蓍龜然而一
 見壺子哀其將死再見幸其有瘳三見疑
 其不齊無得而相則觀形察色之技於是
 乎有限矣明日又見自失而走何壺子之
 多變而季咸之不神邪此言料國者知謀
 數術不越乎人爲之偽所以用之有窮而
[021-008b]
 無爲之主憲天體道垂衣一堂精神四達
 與化無極巍巍蕩蕩民無能若則豈知謀
 可度術數可窺哉結以南北二帝遇於中
 央言道散爲物離無入有儵忽即有無異
 號徼妙之所以分今會而一之非不善也
 有一則有散所以啓儵忽之鑿唯其善待
 之必有善鑿者不若彼化無心相忘而交
 化也萬斛之舟不容灌針何怪乎七日而
 死渾沌哉竊惟南華一經肆言渾浩湍激
 籟號作新出奇跌宕乎諸子之表若不可
[021-009a]
 以繩墨求而内篇之奥窮神極化道貫天
 人隱然法度森嚴與易老相上下初學未
 得其要鮮不迷眩日華之五色者矣考其
 創意立辭具有倫理始於逍遥遊終以應
 帝王者學道之要在反求諸己無適非樂
 然後外觀萬物理無不齊物齊而已可忘
 已忘而養生之主得矣養生所以善己應
 世所以善物皆在德以充之德充則萬物
 符契宗之爲師標立道原範模天下爲聖
 賢續命脉爲萬世開迷雲大宗師之本立
[021-009b]
 矣措諸治道也何難内則爲聖爲神外則
 應帝應王斯道之所以斂之一身不爲有
 餘散之天下不爲不足也帝王之功雖曰
 聖人餘事然躋世眞淳挈民清靜應化極
 致莫大於斯故以終内篇之㫖儵忽生而
 渾沌死喻外王之功成而内聖之道虧也
 夫今之人鑿竅而死渾沌者多矣將何術
 以起之曰塞兊閉門用之不勤是爲眞修
 渾沌之術歟再詳七篇命題各有所主其
 間或舉例稠繁混淆莫辨竊窺的指以古
[021-010a]
 人德合者配于逐條之下云逍遥遊之極
 議當歸之許由宋榮以解天下物欲之桎
 梏而各全自己之天也齊物論之極議當
 歸之子綦王倪以祛彼我是非之惑得其
 同然而合乎大通也養生主之極議當歸
 之老聃彭祖以糺過養形骸之謬知生道
 所當先也人間世之極議當歸之蘧瑗接
 輿明出處去就之得宜勿攖逆鱗以貽患
 也德充符之極議當歸之王駘申徒嘉言
 内充者不假乎外德盛者物不能離也大
[021-010b]
 宗師之極議當歸之孔子顔回有聖德而
 不居其位弘斯道以覺斯民也應帝王之
 極議唯舜禹足以當之謳歌獄訟之所歸
 應天順人而非得已此南華企慕往古聖
 賢筆而爲經標準萬世若夫眞人之所造
 詣即七篇而不泥離七篇而脗合所以外
 混光塵内存慧照出凡入聖闔闢化機而
 不可以形教拘也善學南華者於内篇求
 之思過半矣
南華眞經義海纂微卷之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