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127 南華真經義海纂微--褚伯秀 (master)


[039-001a]
南華眞經義海纂微卷之四十一莆十
    武林道士褚伯秀學
   天道第二
靜而聖動而王無爲也而尊樸素而天下莫
能與之爭美夫明白於天地之德者此之謂
大本大宗與天和者也所以均調天下與人
和者也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
天樂莊子曰吾師乎吾師乎𩐒萬物而不爲
戾澤及萬世而不爲仁長於上古而不爲壽
覆載天地刻雕衆形而不爲巧此之謂天樂
[039-001b]
故曰知天樂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靜
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故知天樂者無
天怨無人非無物累無鬼責故曰其動也天
其靜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崇其魂
不疲一心定而萬物服言以虚靜推於天地
通於萬物此謂天樂天樂者聖人之心以畜
天下也
 郭註時行則行時止則止自然爲物所尊
 故美配天者唯樸素也天地以無爲爲德
 明其宗本則與天地無逆順天所以應人
[039-002a]
 天和至而人和盡天樂適則人樂足矣物
 變而相雜曰𩐒自𩐒耳非吾師之暴仁者
 兼愛之名無愛故無所稱仁壽者期之遠
 無期故無所稱壽巧者爲之妙皆自爾故
 無所稱巧此之謂天樂忘樂而樂足也故
 靜與陰同德動與陽同波動靜雖殊無心
 一也常無心故王天下而不疲病我心靜
 而萬物之心通通則服不通則叛聖人所
 以畜天下者奚爲哉天樂而已矣
 吕註靜而聖自内而言動而王自外而言
[039-002b]
 無爲也而尊則所以臣天下者無事於才
 知樸素而莫與爭美則所以服天下者無
 事於文采凡以明白於天地之德而已故
 處上處下進爲閑居雖不同而其大本大
 宗未始異也通乎此則無爲而與天和均
 調天下則與人和與天和者謂之天樂與
 人和者謂之人樂不過師於此而已𩐎物
 不爲戾澤世不爲仁以至雕琢衆形而不
 爲巧此莊子之所師也隨其成心而師之
 誰獨無師則其樂非外至故曰天樂也知
[039-003a]
 天樂者其生也天行而我未嘗生其死也
 物化而我未嘗死靜與陰同德不知其爲
 靜動與陽同波不知其爲動也無天怨無
 人非以其未嘗在彼也無物累無鬼責以
 其未嘗在我也其動也天其靜也地所以
 然者一心定而已故其王天下也外則其
 鬼不崇内則其魂不疲萬物安有不服者
 哉夫心所以定以其未嘗不虚未嘗不靜
 也吾能以虚靜推於天地通於萬物此所
 以爲天樂聖人之心以畜天下者也
[039-003b]
 疑獨註前論聖賢出處之迹不同故此云
 以其靜而言之均可以爲聖以其動而言
 之均可以爲王以之處下爲素王以之閑
 居則十服無爲也而貴所謂良貴是已聖
 人之心未始以天下之器爲器抱吾之樸
 而巳未始知天下之色爲色見吾之素而
 已若然則天下莫能與之爭美此所以自
 任於性命之内明白於天地之德大本大
 宗言命與性惟其任性命而與天和所以
 調天下而與人和天與人豈相勝哉故各
[039-004a]
 盡其樂也雖樂而不知其所以樂適其自
 然而已其生也天行適來時也其死也物
 化適去順也其所以不生不化者豈非天
 樂哉動靜各得其直故無天怨人非無物
 累鬼責道今乎天故其動也天德及乎幽
 故其靜也地物無所累心定乎一出而王
 天下則萬物各正性命鬼不崇則無天傷
 魂不疲則神凝而性復矣若然者一心定
 於内萬物服於外虚其知靜其心推天地
 之大本通萬物之至理此又所謂天樂無
[039-004b]
 所往而不適也聖人之心所以能畜天下
 者以此
 詳道註言靜而聖則動而王者明之出也
 動而王則靜而聖者神之降也僕者器之
 本器於天下或用或捨樸則不期於用捨
 而常尊素者色之本色於天下或美或惡
 素則不期於好惡而常貴故樸素而莫與
 之爭美政和則人和人和則天地和天地
 和則萬物遂萬物遂則神鬼寧神鬼寧則
 幽有所歸明不爲厲所以人歸德於鬼鬼
[039-005a]
 歸德於人而天下明白矣老子云以道治
 天下其鬼不神列子云物無疵癘鬼無靈
 響是也
 碧虚註靜而聖動而王皆以無爲爲尊樸
 素爲美乾坤以簡易爲德簡易者萬物之
 宗本宗本不失則人事和人事和則天理
 順而陰陽宣暢矣自雕非義也自榮非仁
 也自永非壽也自化非巧也不爲它役故
 曰天樂物物自樂自和則動不爲動靜不
 爲靜矣心定者造化不能移陰陽不能改
[039-005b]
 與太虚不二也聖人之心能養天下者太
 和而已矣
 鬳齋云靜而聖動而王即是内聖外王四
 字其道樸素無文而天下之美莫過於此
 若曉然知此天地之德則可與天爲徒和
 猶合也大本大宗贊美自然之德與自本
 自根意同均調天下則與人合亦猶堯曰
 子天之合也我人之合也吾師乎至不爲
 巧數句先見大宗師篇以爲許由之言此
 則上加莊子曰顯見是寓言不可作實話
[039-006a]
 看天行行乎天理之自然物化隨物而化
 也靜爲陰動爲陽波流也聖門只曰不怨
 天不尤人此又添無物累無鬼責兩句愈
 自精神鬼見曰崇魂倦曰疲曰鬼曰魂即
 精神是也心定則精神自定萬物自服以
 虚靜之理行於天地萬物之間此之謂天
 樂以畜天下即以善養人者服天下也
  道之在人靜則爲聖動則爲王皆以無
  爲而尊樸素而美猶天地之德何嘗有
  爲何嘗文采而陰陽四時無不爲日月
[039-006b]
  山川無非文明乎此理則天下之大本
  大宗立矣所謂本宗即内聖外王之道
  與天和者也用以均調天下則與人和
  人樂天樂皆出於和其名雖異所以爲
  樂則一猶聖王内外之分而道本無殊
  也𩐎物不爲戾澤世不爲仁忘乎善惡
  也至於忘壽忘巧則非時所攝非能所
  係南華之所師者師此而已生爲天行
  自然運動死爲物化動必有極如是則
  動靜合乎天道無天怨人非無物累鬼
[039-007a]
  責又明其所以樂也其動也天其靜也
  地即同德同波之意一心定而無爲天
  下之所歸往無鬼責故鬼不崇無物累
  故魂不疲行無愧乎幽顯物何爲而不
  服此無它以虚極靜篤之理推於天地
  通於萬物而已聖人之心所以養天下
  者亦豈外乎此哉
夫帝王之德以天地爲宗以道德爲主以無
爲爲常無爲也則用天下而有餘有爲也則
爲天下用而不足故古之人貴夫無爲也上
[039-007b]
無爲也下亦無爲也是下與上同德下與上
同德則不臣下有爲也上亦有爲也是上與
下同道上與下同道則不主上必無爲而用
天下下必有爲爲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故
古之王天下者知雖落天地不自慮也辯雖
彫萬物不自悅也能雖窮海内不自爲也天
不産而萬物化地不長而萬物育帝王無爲
而天下功故莫神於天莫富於地莫大於帝
王故曰帝王之德配天地此乗天地馳萬物
而用人羣之道也本在於上末在於下要在
[039-008a]
於主詳在於臣三軍五兵之運德之末也賞
罰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禮法度數刑名
比詳治之末也鍾鼓之音羽旄之容樂之末
也哭泣衰絰隆殺之服哀之末也此五末者
須精神之運心術之動然後從之者也末學
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君先而臣從父
先而子從兄先而弟從長先而少從男先而
女從夫先而歸從夫尊卑先後天地之行也
故聖人取象焉天尊地卑神明之位也春夏
先秋冬後四時之序也萬物化作萌區有狀
[039-008b]
盛衰之殺變化之流也夫天地至神而有尊
卑先後之序而況人道乎宗廟尚親朝廷尚
尊鄉黨尚齒行事尚賢大道之序也語道而
非其序者非其道也語道而非其道者安取
道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
道德已明而仁義次之仁義已明而分守次
之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形名已明而因任
次之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原省已明而是
非次之是非已明而賞罰次之賞罰已明而
愚知處宜貴賤履位仁賢不肖襲情必分其
[039-009a]
能必由其名以此事上以此畜下以此治物
以此修身知謀不用必歸其天此之謂太平
治之至也故書曰有形有名形名者古人有
之而非所以先也古之語大道者五變而形
名可舉九變而賞罰可言也驟而語形名不
知其本也驟而語賞罰不知其始也倒道而
言迕道而說者人之所治也安能治人驟而
語形名賞罰此有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可
用於天下不足以用天下此之謂辯士一曲
之人也禮法數度刑名比詳古人有之此下
[039-009b]
之所以事上非上之所以畜下也
 郭註用天下而有餘閒暇之謂也若汲汲
 然求爲物用故可得臣及其爲臣亦無餘
 也夫工人無爲於刻木而有爲於用斧主
 上無爲於親事而有爲於用臣臣能親事
 主能用臣斧能刻木工能用斧各當其能
 非有爲也若主代臣事則非主矣臣秉主
 權則非臣矣各司其任上下咸得而無爲
 之理至矣用天下者亦有爲耳然自得此
 爲率性而動故謂之無爲也爲天下用者
[039-010a]
 亦自耳但居下者親事故雖舜禹爲臣猶
 稱有爲對上下則君靜而臣動比古今則
 堯舜無爲而湯武有爲各用其性而天機
 互發則古今上下誰無爲誰有爲也在上
 者患於不能無爲而代臣人之所司使咎
 繇不得行其明斷后稷不得施其播植則
 羣才失其任而主上困於役矣故冕旒垂
 目而付之天下天下皆得其自爲斯乃無
 爲而無不爲也天地萬物之化育所謂自
 爾帝王無爲而天下功功自彼成同乎天
[039-010b]
 地之無爲也精神心術者五末之本任自
 然運動則五事不振而自舉所以先者本
 也君臣父子之先後雖是人事皆在至理
 中來非聖人所作明夫尊卑先後之序固
 有物之所不能無此大道之序非但人倫
 所尚也所以取道爲其有序自然既明則
 物得其道物得其道而和理自適雖適而
 不失其分得分而物當其形形明而無所
 復改物自任則罪責除各以得性爲是失
 性爲非賞罰者失得之報也愚知貴賤各
[039-011a]
 當其才行其所能之情而無相易業名稱
 其實故由名而實不濫也自明天至刑名
 而五至賞罰而九皆自然之序治人者必
 順序先明天不爲棄賞罰也但當不失先
 後之序耳夫用天下者必通順序之道寄
 當於羣才斯乃上之所以畜下也
 吕注無爲也則以一人用天下而天下爲
 之用故有餘有爲也則以天下用一人而
 一人爲之用故不足不明乎天者不純乎
 德德則無爲而已故上無爲下亦無爲而
[039-011b]
 與上同則稱德道則有天有人無爲而尊
 者天道有爲而累者人道也故下有爲上
 亦有爲而與下同則言道上必無爲而用
 天下下必有爲爲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
 故古之王天下者知不自慮而天下爲之
 慮辯不自悦而天下爲之悦能不自爲而
 天下爲之爲天不産而萬物化非我産之
 也地不長而萬物育非我長之也帝王無
 爲而天下功非我爲之也此天之所以神
 地之所以富帝王之所以大也無爲也者
[039-012a]
 是乃道之所以乗天地馳萬物而用人羣
 者也知五末者須精神心術之運而後從
 之則向所謂虚無恬淡寂漠無爲者又所
 以保精神明心術而養其本之道也養其
 本則末從之矣末學者古人有之而非所
 先也君先而臣從至夫先而婦從此人道
 尊卑之序也至於天以神而位乎上地以
 明而處乎下春夏以生而先秋冬以成而
 後以至萬物始化而萌既作而區從微至
 著莫不有狀則盛衰變化皆有成理而不
[039-012b]
 可易天地至神不測而有尊卑先後之序
 則凡人道之本末上下其可易乎非特君
 臣父子兄弟夫婦之先後爲出於天地之
 理也而宗廟朝廷鄉黨行事一時之所在
 猶各有所尚而不可亂皆大道之序而已
 則語道而非其序者安取道哉此百家之
 所以往而不反聖王之道所以闇鬱而不
 發也天者性命之極欲明道而不明乎天
 則所謂道者非道所謂德者非德唯眞道
 眞德則仁義之所自出也仁左義右則有
[039-013a]
 分有守而形可見名可言有刑名而不亂
 則因任而不失其才能内原其心外省其
 迹則是非得其眞賞罰當於理愚知處宜
 而不敢違貴賤履位而不敢易仁賢不肖
 襲情而不敢偽也必分其能則官能其事
 必由其名則名當其實凡事上畜下治物
 脩身莫不以此而知謀不用必歸其天此
 文王所以不識不知順帝之則而周之多
 士亦皆秉文之德對越在天所以爲太平
 而比隆於唐虞也驟語刑名賞罰不知其
[039-013b]
 本始也則天與道德其爲本始歟倒則不
 正以末爲本迕則不順當後而先言道而
 無本末先後之序則是自亂自亂則人之
 所治也
 疑獨註帝王之德宗乎天地故覆載之功
 大主乎道德故萬物不能移常乎無爲則
 無不爲矣以有爲而爲則有所不足以無
 爲而爲則其爲有餘古之人所以貴乎無
 爲也無爲者爲上之道有爲者爲下之道
 爲上者以道揆故兼物物爲下者以法守
[039-014a]
 故以物物上不兼物物非帝王之德下不
 以物物非臣職之任此上下之分也古之
 王天下者循道而行順理而動未嘗見其
 有爲之迹知而不自以爲慮辯而不自以
 爲悦能而不自以有爲德配天地之化育
 故無爲而天下功神者妙萬物富者畜萬
 物天能神而不能富地能富而不能神帝
 王能天能地而德充大於其間易所謂聖
 人成能者是巳此乗天地馳萬物而用人
 羣之道也形而上者道之本形而下者道
[039-014b]
 之末其本則要其末則詳主道無爲所以
 執其要臣道有爲所以貴乎詳下之五末
 是也爲帝王者守其至要主其大本則所
 謂末者自舉矣爲臣者必分之以職各任
 其事運其精神動其心術勤勞盡瘁然後
 事從之而成也夫法始乎伏羲而成乎堯
 法成則末學者從之而起不知所當先者
 道也故君先臣從父先子從此自然之理
 神者明之妙明者神之粗天所以爲神地
 所以爲明天尊地卑神明之位分矣春夏
[039-015a]
 先秋冬後聖人因之先賞而後刑也變者
 離無入有化者因形移易萌者物之達區
 者物物所以有别也夫萬物生死區别盛
 衰變化形狀不一者咸歸於自然隨天之
 序而已況人倫之大者豈不若是哉蓋自
 然至理其本出於天地其用散於人倫苟
 失其序則悖天廢人其可以爲道乎萬物
 待是而存者天莫不由是而出焉者道道
 之在我曰德以德愛人曰仁愛而宜之曰
 義先後上下謂之分不侵不擅謂之守形
[039-015b]
 者物此也名者命此也因其形名而任以
 所宜爲必原其情必省其事然後辨是非
 明賞罰愚知所處得其宜貴賤所履當其
 位仁賢不肖各行其能無以彼此飾其情
 也能各有限名必當實以此事上畜下以
 此治物脩身則知謀無用而歸於自然其
 治所以至極也舉書曰者逸書也有名者
 皆因形而命之此道之所以散若㝠之以
 道則長於上古先於天地未嘗有形未嘗
 有名故非所以先也五者陰陽之中所謂
[039-016a]
 命也至於命乃可命物故五變而形名可
 舉九者陽數之極賞罰者量時而通變又
 爲道之終故九變而賞罰可言刑名者道
 之末賞罰者道之終語道而不求其本始
 皆爲倒迕也爲人所治者知治之具治人
 者知治之道也知治之具者可用於天下
 不足以用天下此辯士一曲之人蔽於道
 者也
 詳道註先針而後縷可以成帷先縷而後
 針不可以成衣針縷微物猶不可無序而
[039-016b]
 況道乎莊子於人道則述君臣父子之義
 於天道則推春夏秋冬之理自天至刑名
 明道與物之自然因任至賞罰明人事之
 使然也盖因任不足然後有原省原省不
 足然後有是非是非不足然後有賞罰常
 罰雖非治天下之道亦治之具也伯成子
 高以禹用賞罰而去焉者盖譏其以敎之
 末者爲本也物有本末事有終始刑名物
 也故驟而語者不知其本賞罰末也故驟
 而語者不知其始也
[039-017a]
 碧虚註以天地爲宗不稱長也以道德爲
 主不屬賔也以無爲爲常常不矜故有餘
 君忠無不容仁也臣道無不理義也君當
 垂拱無爲若同臣道理事是不主也臣當
 職事有爲若同君德容納是不臣也上不
 專執任羣才之能故無爲而用天下臣職
 所司以勤勞治事故有爲而爲天下用也
 由是知知落天地必取衆謀辯雕萬物必
 取衆議能窮四海必待衆爲斯無爲之業
 也天降氣而長育故莫神於天地升氣而
[039-017b]
 産化故莫富於地帝王自治而功成故德
 合二儀也本謂理末謂事理在簡要君道
 也事在詳備臣職也本末雖異須待精神
 㝠運心術發用先循理本然後事末以表
 之先後之序隨物生焉然非聖人不能法
 象以序立教以道爲主法度立而利害隨
 之用貴賤之位而賞知罰愚因才能之分
 而徇名求實以上九目爲世治教五變而
 刑名可舉取五行生剋之義九變而賞罰
 可言陽九極變之㫖也刑名以天理道德
[039-018a]
 爲本賞罰以刑儀名器爲始專任賞罰豈
 非倒道乎語失次序豈非迕說乎刑名賞
 罰治之具妙用次序治之道迹所以爲天
 下用理可以用天下也名數禮教下之所
 以事上也無爲自化上之所以畜下也
 鬳齋云落天地言其大雕萬物言其巧萬
 物自生非天生之萬物自長非地長之帝
 王無爲而成天下之功亦與天地同也要
 在主君道無爲也詳在臣臣道有爲也威
 武文德之輔助故五兵之運德之末明刑
[039-018b]
 以弼教故賞罰五刑教之末禮法刑名鐘
 鼓羽旄皆非禮樂之本精神之運心術之
 動然後從之言皆從心生非由外鑠也末
 學者古人有之而非所先此論尤妙看得
 莊子亦何嘗欲全不用兵刑禮樂盖當知
 所先後若天地之行盛者非一時而盛衰
 者非一時而衰故曰殺也所尚齒爵親賢
 亦天下自然之理也次陳爲治之序凡有
 九等分守職也刑名稱也因任因所職而
 任之原免省滅也不任其事則免之去之
[039-019a]
 矣是非旌别淑慝也賞罰撻以記之車服
 以彰之之類愚知處宜言當其任履位猶
 當位襲安也安其情實則分能由名各有
 所處而無容心歸於自然而已古書雖有
 刑名之說未嘗舍本以求末若不知先後
 驟然而言則失其本始是始於人而爲天
 下用非所以用天下也刑名賞罰爲治之
 具分守仁義爲治之道也刑名即形名古
 文通用
  夫以天地爲宗道德爲主者豈有它哉
[039-019b]
  以無爲爲常而已無爲已難能況常而
  不變者乎此古人所以貴也無爲有爲
  上下之所以分反是則君不主而臣非
  臣矣知不自慮辯不自悦能不自爲無
  爲之本也天不産而物化地不長而物
  育帝王無爲而天下功此無爲之效也
  曰神曰富而大足以包之此帝德所以
  配天地而乗之馳萬物用人羣特其餘
  事本要未詳自然之理自三軍五兵至
  隆殺之服雖五事之末而必由於精神
[039-020a]
  心術之運則古人所不廢也但非所先
  耳若夫君臣父子夫婦之先後猶天尊
  地卑之不可易而聖人取象焉神明之
  位上下不紊四時之序先後有倫萬物
  化作萌區有狀而物之盛衰變化見矣
  此天地之序而人所取法者也宗廟朝
  廷鄉黨行事莫不有序而道在其中語
  道而非序何取於道哉故自先明天而
  道德次之至仁賢不肖襲情皆因之而
  不可無必分其能以稽效必由其名以
[039-020b]
  考實事上畜下治物脩身之要莫越乎
  此知謀不用歸於自然此太平之至治
  也後引書曰至畜天下也盖衍上文餘
  意云
南華眞經義海纂微卷之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