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127 南華真經義海纂微--褚伯秀 (master)


[014-001a]
南華眞經義海纂微卷之十五名五
    武林道士褚伯秀學
   內篇大宗師第二
古之眞人其狀義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與
乎其觚而不堅也張乎其虚而不華也邴邴
乎其似喜乎崔乎其不得已乎滀乎進我色
也與乎止我德也厲乎其似世乎謷乎其未
可制也連乎其似好閉也悗乎忘其言也以
刑爲體以禮爲翼以知爲時以德爲循以刑
爲體者綽乎其殺也以禮爲翼者所以行於
[014-001b]
世也以知爲時者不得已於事也以德爲循
者言其與有足者至於丘也而人眞以爲勤
行者也
 郭註眞人與物同宜非朋黨也下之而無
 不上若不足而不承也常遊於獨而非固
 守曠然無懷乃至於實暢然和適故似喜
 也動靜行止常居必然之極不以物傷已
 而無所趨也至人無厲與世同行故若厲
 也謷乎未可制高放而自得連乎其好閉
 綿邈深遠也刑者治之體而非我爲禮者
[014-002a]
 世自行而非我制知者時之動而非我當
 德者彼所循而非我作以刑爲體者任治
 之自殺雖殺而寬以禮爲翼者順世之所
 行故無不行夫高下相受不可逆之流小
 大相君不得已之勢承百流之會居師人
 之極者任時世之知委必然之事付之天
 下而已矣丘者性之本物各足於本付羣
 德之自循斯與有足者至於本也本至而
 理盡矣
 吕註眞人與物有義而非朋盛德若不足
[014-002b]
 而不承也先聖嘗嘆觚不觚眞人之觚觚
 矣與世推移非堅而不能自舉者也其道
 彌滿六合而未始有物然而居其實者也
 邴之言炳受而喜之崔亦猶催迫而後動
 滀乎進我色而容物也與乎止我德不失
 己也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則厲乎似世猶
 可制也謷乎大哉則不可制也連乎好閉
 不與物通故悗乎忘其言也此皆言其似
 而不可以狀求也仁者於殺則矜之以其
 愛之也不仁者於殺則快之以其惡之也
[014-003a]
 眞人無所愛惡則其殺也豈不綽乎哉此
 則見其所體矣克己復禮則視聽言動莫
 非禮也用之爲翼以行於世而已入於不
 古不今則豈有時哉物採而後有知是其
 不得已於事也以德如軌轍之可循則有
 足者皆可與之至於丘也丘者中高之地
 中而不可不高者德也凡此皆用吾眞而
 已何動行之有哉
 林註眞人與物宜而不爲黨心若不足而
 其道首出萬物之上老子云後其身而身
[014-003b]
 先若不足而不承也與者自適觚者獨立
 而人皆可入故曰不堅其道舒張雖虚而
 不華也喜則其色炳焕崔則迫而後動進
 其色而不藏止於德而常靜夫惟進我德
 故厲乎其似世夫惟止我德故謷乎未可
 制終則退藏於密連乎好閉悗乎忘言而
 至矣以刑爲體者其殺如秋冬理之當然
 雖殺而綽然有餘也禮者德之華所以行
 於外有翼之象以知爲時者因時之自然
 不得已於事也丘者地之高有足者皆可
[014-004a]
 至以德爲循亦猶是也此皆眞人出而與
 人同者亦何嘗經心哉
 詳道註其狀義而不朋不可得而親疏若
 不足而不承不可得而貴賤觚而不堅行
 雖弗圓而非固守虚而不華文雖弗實而
 非滅質邴乎其似喜暢然自適也崔乎不
 得已迫而後應也滀乎進我色嗇精於内
 發神於外也與乎止我德利用於外不蕩
 於内也厲乎謷乎連乎三者至爲去爲也
 悗乎其言至言去言也眞人之道至於去
[014-004b]
 爲去言者以刑禮知德爲本而巳矣經中
 多以山喻道丘喻德藐姑射之山隱弅音/粉
 之丘具茨之山崑崙之丘是也眞人之道
 用之不勤而人眞以爲勤行者是睹萬物
 之衆而疑天地雕斲之勞也
 碧虚註眞人之容狀非有朋黨也復能謙
 沖若愚卑而不受觚而不堅虚而不華邴
 乎似喜崔乎不得已言其虚曠悦懌應物
 有節也滀乎與乎言其温顔教育厲乎謷
 乎則聽厲而仰高也連乎好閉悗乎忘言
[014-005a]
 此眞人之道不可測識者也而刑禮知德
 治世之具必有以體翼時循之刑不寬則
 失治體禮不興則化不行知不明則事留
 滯以德循禮然後能行於道也土高曰丘
 人物之所歸聚有足言能行者皆可至也
 眞人無爲自合天理世人見其成功則以
 爲勤行者也
 趙註與物宜而非黨周而不比也中不足
 則外物易入此無所入實若虚也觚有稜
 角易與物忤堅而不觚則觚不觚矣虚而
[014-005b]
 不華大而非夸也邴乎崔乎外洋洋見於
 顔色中實迫而後動也滀乎進我色安安
 而能遷與乎止我德和而不流也厲乎其
 似世有人之形無人之情也謷乎未可制
 廣矣大矣物莫禦也連乎好閉無關鍵而
 不可開悗乎忘言默而成之也刑禮知德
 不得巳而應世之道也以刑爲體象刑惟
 明藏於不用也以禮爲翼知和而和必以
 禮節之也以知爲時動靜不失其時也以
 德爲循言與有足者至於丘丘山也有足
[014-006a]
 人也與之者無足也特寓形骸象耳目人
 見其不行而自至眞以爲有足也
 鬳齋云義而不朋中立不倚也慊然若不
 足而不自卑承觚德之隅也觚而不堅有
 德之隅而無圭角也張乎舒暢貌虚者有
 若無不華實也邴邴似喜不喜崔下也處
 世應物有不得已之意滀乎充悦貌其生
 色也睟然見於面故曰進我色與乎自得
 之貌進我德吉祥止止也望之厲然與世
 人同而其中實有崔乎不得已之意謷乎
[014-006b]
 未可制不屈於世也連乎密也好閉不欲
 開口方其未言似不欲言及其既言亦若
 不言故悗乎其忘言也兩句一意以刑爲
 體雖殺而綽綽乎無忤我心也以禮爲翼
 行於世而徇俗也時乎用知是不得已而
 應事也循天德之自然而無所容力譬人
 登丘山有足行者皆自至不必謂勤勞而
 後至也
  此言眞人之狀者其心善淵而不可測
  姑即其形似者論之義而不朋與物宜
[014-007a]
  而非黨也若不足而不承自卑者人尊
  之也在衆人則宜物必黨不足必承矣
  觚而不堅廉而不劌也虚而不華實若
  虚也邴乎崔乎則言其情似喜於濟人
  利物又似乎不得已盖無心之應斯眞
  應也滀乎進我色睟然見於面人喜即
  之也與乎止我德愛人也以德人亦樂
  得之此皆言其德容之盛有以化物厲
  乎難釋崔本作廣乎言德量廣無不包
  足以容斯世所以謷乎大哉獨成其天
[014-007b]
  也連乎其好閉莫見其根門若是則眞
  人之道不容聲矣禮刑知德皆先王治
  世之具行乎自然與民宜之德則循之
  而皆可至於高循謂安而行之非必勤
  勞而可得也陳碧虚照文如海張君房
  校本喜已世下三乎字並作也與上下
  句恊似亦有理
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
不一也一其一與天爲徒其不一與人爲徒
天與人不相勝也是之謂眞人死生命也其
[014-008a]
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
情也彼特以天爲父而身猶愛之而況其卓乎
人特以有君爲愈乎己而身猶死之而況其眞
乎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
兩忘而化其道
 郭註常無心而順彼故好惡善惡與彼無
 二無有不一者天也彼彼而我我人也眞
 人同天人齊彼我曠然無不一㝠然無不
 任知死生者命之極非妄然也眞人在晝
[014-008b]
 得晝在夜得夜以死生爲晝夜豈有所不
 得今人有所不得而憂虞在懐皆物情耳
 非理也卓者獨化之謂人之所因者天天
 之所生者獨化人以天爲父晝夜寒暑皆
 安之而不敢惡況卓爾獨化於玄㝠之境
 又安得不任之哉眞者不假於物自然不
 可違豈眞君命而已故證以涸魚之喻與
 其不足而相愛豈若有餘而相忘夫非譽
 皆生於不足至足者忘善惡遣死生與變
 化爲一又安知堯桀之所在邪
[014-009a]
 吕註夫物視其所一而不見其所異故其
 好之者美與善也而美善出於此不好之
 者惡與不善而惡與不善亦出於此則好
 與不好一也一猶水之湛然者其不一猶
 水之波流亦水而已知此則非獨止而後
 止也然有一有不一者其一與天爲徒退
 藏於密也不一與人爲徒吉凶與民同患
 也莫之致而致者命莫之爲而爲者天死
 生之相爲夜旦出於命與天則人之有所
 不得與此物之情也吾何爲哀樂於其間
[014-009b]
 哉以天爲吾之所自生身猶愛之況生之
 所自生其爲父也卓矣獨不愛之乎苟惟
 知其卓者而愛之則生無足忻明矣人特
 以有君爲愈乎己身猶死之而況其眞乎
 苟知其眞者而聽之則死無足距明矣性
 命之源涸處乎人偽之陸而呴濡以仁義
 之濕沬不若相忘於道術之江湖而不知
 死生聚散也盖悦生惡死者情無死無生
 者道譽堯非桀亦情而已知兩忘非譽而
 化其道則所以忘死生者未始不同也
[014-010a]
 林註此言刑禮知德皆眞也故復明好與
 不好㝠烏一致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則
 一與不一復爲一矣天人齊等無有高下
 豈復有一與不一之相勝哉死生之理命
 也陰陽之常天也眞人任其自然在晝得
 晝在夜得夜以死生爲晝夜豈有所不得
 與然猶有患慮在懐皆物情耳非理也卓
 者天地之祖眞者萬物之母物自天生以
 天爲父樂從而不敢違況天之祖乎以君
 爲勝乎己猶以身死難況萬物之母乎涸
[014-010b]
 魚濡沬不若相忘於江湖以喻大道之世
 物各逍遥雞犬相聞民不往來及至後世
 道散朴離跂踶爲仁蹩躠爲義父子兄弟
 懷情相欺始思所以治之譽堯非桀紛爭
 無已不若相忘於自然也
 陳詳道註一者無迹於天下卓然獨立塊
 然獨處天得之以清地得之以寧侯王得
 之以爲天下正是以古之得道者始於致
 一中於抱一終於反一此眞人所以無適
 而非一也萬物本一而不一者物之私意
[014-011a]
 㝠夫一者則知物之私意亦一而已故入
 而一則與天爲徒出而不一則與人爲徒
 與天爲徒而不失人與人烏徒而不廢天
 則一與不一復爲一矣夜者旦之藏死者
 生之始觀夜旦之不足係則死生豈足卹
 哉故眞人無情於生死而生死與之皆則
 夫人之有所不得與皆者物之情也人知
 以天爲父以君爲尊而不知所謂卓者尤
 當愛眞者尤當守也至仁無親則有恩以
 相生養者不足於仁也至知無知則有情
[014-011b]
 以相非譽者不足於知也江湖譬道之廣
 大故言道者多以水喻之
 碧虚註得與猶相與人之不能一好惡同
 天人齊彼我者皆物情之所係也彼唯知
 尊愛天命而未識保其妙道唯知死節事
 君而不知外身修眞魚失水則相濡沬適
 江湖則忘矣人昧理則相非譽得此道則
 化矣
 趙註好之也一弗好之也一好惡在人我
 則無好惡也天則無好惡人自有好惡耳
[014-012a]
 何勝負之有知夜旦相代天之所爲死生
 相代命之所爲通乎晝夜之道則知死生
 之說人而不知此理則悦生惡死情皆然
 也子之所以孝其父者以父爲天也而在
 己之天不知愛可乎臣之所以忠其君者
 雖死不顧而眞君之所存不知尊可乎魚
 處陸而思水人處亂而思治皆不免悦生
 惡死之情相忘江湖相忘道術則生死一
 理何喜何懼哉
 鬳齋云一自然也造化也好惡之異同皆
[014-012b]
 不出乎造化之外故一與不一皆一也人
 能同好惡則知天故與天爲徒以好惡爲
 異則知人而已故與人爲徒眞人無好惡
 異同無分乎天人但循自然而已涸魚之
 相濡沬喻人處世有爲相忘於江湖喻體
 道無爲也譽堯非桀一句是其獨見自得
 處無桀亦無堯無譽亦無毁兩忘而付之
 自然是化之以道也
  此論眞人好惡出於至公亦猶無好惡
  也故好亦一弗好亦一其一也一不一
[014-013a]
  亦一其一與天爲徒本乎自然無所不
  一也其不一與人爲徒或出使然不純
  乎一也以道觀之一與不一亦一而已
  天不人不因人不天不成亦何相勝之
  有盖恐世人泥夫迹之不一而失其理
  之大同故又喻以人之生死猶天之有
  夜旦凡戴天履地者俱不免而有所不
  得與知者皆物情蔽之耳若攝情歸性
  混合天人則可以與知死生之理猶夜
  旦之常而不足芥蒂也人以天爲父而
[014-013b]
  猶尊愛之況己之卓然者乎君愈乎己
  而身猶死之況己之至眞者乎此又直
  指道體以示人人能反求其卓然至眞
  者則知吾之生死乃一念之起滅一氣
  之往來耳儻不明此則失其所以生何
  異魚之處陸而呴濡以濕沬視相忘於
  江湖爲何如哉
  南華自謂吾爲是論亦無異譽堯非桀
  未能相忘而化其道盖欲人忘言而以
  心契之又所以掃其迹也
[014-014a]




南華眞經義海纂微卷之十五






                
[014-01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