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127 南華真經義海纂微--褚伯秀 (master)


[063-001a]
南華眞經義海纂微卷之六十五表十一
    武林道士褚伯秀學
   田子方第三
文王觀於臧見一丈人釣而其釣莫釣非持
其釣有釣者也常釣也文王欲舉而授之政
恐大臣父兄之弗安也欲終而釋之不忍百
姓之無天也於是旦而屬之大夫曰昔者寡
人夢見良人黑色而𩑺乗駁馬而偏朱蹄號
曰寓而政於臧丈人庶幾民有瘳乎諸大夫
蹙然曰先君王也文王曰然則卜之諸大夫
[063-001b]
曰先君之命王其無他又何卜焉遂迎臧丈
人而授之政典法無更偏令無出三年文王
觀於國則列士壞植散羣長官者不成德斔
斛不敢入於四境列士壞植散羣則尚同也
長官者不成德則同務也斔斛不敢入於四
境則諸侯無二心也文王於是焉以爲太
師北面而問曰故可以及天下乎臧丈人
昧然而不應泛然而辭朝令而夜遁終
身無聞顏淵問於仲尼曰文王其猶未
邪又何以夢爲乎仲尼曰默汝無言文
[063-002a]
王盡之也而又何論刺焉彼直以循斯
須也
 郭註聊以卒歲竟無所求不以得失經意
 其於假釣而已尚同則和其光塵潔然自
 成則與衆務異天下相信故能同律度量
 衡也爲功者非己故功成而身不得不退
 事遂而名不得不去名去身退乃可以及
 天下也文王任諸大夫而不自任斯盡之
 矣斯須者百性之情當悟未悟之頃循而
 發之以合其大情也
[063-002b]
 吕註知臧丈人之足與爲政得之於其釣
 莫釣之間屬之以夢期之以卜而不卜者
 上恐大臣父兄之不安下恐百姓之無天
 也用之三年觀於國其效至於如所言則
 言而能夢不爲不信欲卜不卜不爲不敬
 直以循斯須而已典法無更六典八法受
 於天子者此其爲一國之道也偏令無出
 則可以公之諸侯而後出此所以可及於
 天下也壤植則壞其所樹之黨斔斛則非
 先王之嘉量也
[063-003a]
 疑獨註此一節寓言文王用太公之事文
 王未得太公之時其心不忍百姓之無天
 託夢以求之亦聖人順人情之道及受之
 政大常之法不改不正之令不出三年之
 後天下尚同故列士壞植散群植者木之
 直列士之操也方其尚同之時列士之操
 無用故壞列士之羣無施故散尚同則天
 下無異務故長官者不成德斔斛不入於
 四境功成如此故文王北面事之而大公
 昧然不答汎然而辭朝令而夜遁終身無
[063-003b]
 聞文王之舉太公非不能獨行以應天意
 盖不欲有異於衆故託夢以循衆人之情
 於斯須之間耳
 碧虚註其釣莫釣謂直鈎也託釣待時隱
 於釣以爲常耳文王假夢質諸大夫大夫
 謂先君之命何疑何卜遂迎而授之政列
 士壞植散羣謂國治則忠臣隱諫垣廢也
 長官不成德謂民淳政簡斔斛不入境時
 和歲豐也尚同則君臣一心同務則四民
 著業顔子猶疑託夢之非實答以權之子
[063-004a]
 奪在乎斯須之間文王盡之矣又何論刺
 焉
 劉槩註三代直道而行知臧丈人之有道
 則授之政可也奚必託夢以信諸大夫哉
 盖知道者必達於理明於權道天也自信
 可也權人也豈可廢哉仲尼與文王盡之
 而顔子有所未及也然則高宗之夢有類
 是矣高宗則所謂直道而行者也精神四
 達與天地同流至誠之驗天人之際猶影
 響也其夢賚良弼者不足疑矣莊子之寓
[063-004b]
 言以爲文王欲明權必考古以驗今故假
 夢以信於人學者或因臧丈人之論以推
 傳說則失之
 鬳齋云常釣者釣常在手而無意於釣故
 曰非持其釣有釣者也壞植散羣言不立
 羣黨不成德不有其功同務與衆同事不
 自異也外國斔斛小大不同皆不敢入其
 境内諸侯無二心莫不知歸也朝令者聞
 文王有及天下之問故逃去終身無聞古
 本屬之夫夫上夫字讀同大太山刻石始
[063-005a]
 皇文曰御史夫夫義同
  壞植說者不一司馬註云行列也散羣
  言不養徒衆一說植者疆界頭造屋以
  待諫士故成疏云諫士之館也無隱范
  先生云植者邊疆植木以爲界如榆關
  柳塞之類壞植散羣則撤戍罷兵鄰封
  混一此尚同之俗也續考司馬子長樂
  毅上燕王書云薊丘之植植於汶篁徐
  廣注謂燕之疆界移於齊之汶水竹田
  曰篁植以爲界之物也按此則范講爲
[063-005b]
  可據餘義備見諸解
列御寇爲伯昏無人射引之盈貫措杯水其
肘上發之適矢復沓方矢復寓當是時猶象
人也伯昏無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
嘗與汝登高山履危石臨百仞之淵若能射
乎於是無人遂登高山履危石臨百仞之淵
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冠而進之御冠
伏地汗流至踵伯昏無人曰夫至人者上闚
青天下潜黄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今汝怵
然有恂目之志爾於中也殆矣夫
[063-006a]
 郭註盈貫謂溢鏑左手如挹石右手如附
 枝右手放發而左手不知故可措之杯水
 也前矢去未至的已復寄杯水於肘上言
 其敏捷之妙象人謂不動之至夫德充於
 内則神滿於外無遠近幽深所在皆明故
 審安危之機而泊然自得不能明至分故
 有懼有懼而所喪多矣豈唯射乎
 吕註引之盈貫持滿之至肘措杯水平直
 之至前矢適發而復沓方矢復寓而在弦
 復沓則矢往而沓遺方矢則與前矢並言
[063-006b]
 其前後相續而不絶象人謂其用知不分
 此射之射也不射之射則所謂純氣之守
 非知巧果敢之列故登山臨淵而不動其
 心發無不中推是以往則揮斥八極神氣
 不變固其宜也
 疑獨註御冠之射用知之審者故能適矢
 復沓方矢復寓此射之中非道之中也及
 觀伯昏無人之登山臨淵背行逡巡御冠
 汗流至踵則猶是聖知之粗可見矣若夫
 揮斥八極神氣不變則非聖人莫能故曰
[063-007a]
 爾於中也殆矣夫射之射謂不出於力分
 之外不射之射力分又不足以言之
 碧虚註考之射法左手如拒石右手如附
 枝故可措杯水其肘上弦發矢往復沓前
 箭所謂擘括而入也箭方去未至的復寄
 杯水於肘上言其敏捷之妙象人不動也
 是射之射謂猶存射法若登山臨淵而能
 射非唯忘法兼亦忘形故能揮斥八極神
 氣不變也
 鬳齋云發之矢方去而矢又在弦上杳於
[063-007b]
 弦上者纔去方來之矢已寓於弦言一箭
 接一箭如此之神速是射之射也若登山
 臨淵背行逡巡而伯昏無人能之者不射
 之射也所謂純氣之守揮斥八極而不變
 者也
  此章明精藝而神耗者易窮以道而通
  藝者不慄當發矢沓寓而如象人可謂
  盡射之藝矣及登山臨淵則悚汗而不
  能立況欲射乎此伯昏所以示不射之
  射特寓道於藝非以是爲極致也然亦
[063-008a]
  揮斥八極之漸歟習養神之道者請觀
  諸此或疑御寇著書而自貶若是何邪
  盖抑己所以尊師尊師所以尊道也與
  彎射羿之弓者不俟矣無隱范先生講
  宗吕註兼證郭氏小失云方矢猶方舟
  之義並也謂並執之矢已寓於弦非寓
  杯水於肘上也其論爲當
肩吾問於孫叔敖曰子三爲令尹而不榮華
三去之而無憂色吾始也疑子今視子之鼻
間栩栩然子之用心獨柰何孫叔敖曰吾何
[063-008b]
以過人哉吾以其來不可却其去不可止吾
以爲得失之非我也而無憂色而已矣我何
以過人哉且不知其在彼乎其在我乎其在
彼邪亡乎我在我邪亡乎彼方將躊躇方將
四顧何暇至乎人貴人賤哉仲尼聞之曰古
之眞人知者不得說美人不得濫盜人不得
劫伏戲黄帝不得友死生亦大矣而無變乎
己況爵禄乎若然者其神經乎大山而無介
入乎淵泉而不濡處卑細而不憊充滿天地
既以與人己愈有
[063-009a]
 郭註曠然無係玄同彼我則在彼非獨亡
 在我非獨存躊躇四顧謂無可無不可伏
 戲黄帝者功號耳非所以功也故其名不
 足以友其人也夫割肌膚以爲天下者彼
 我俱失也使人人自得而已使人自得者
 與人而不損於己其神明充滿天地故所
 在皆可所在皆可故不損己爲物而放於
 自得之地也
 吕註鼻間栩栩然則其息以踵而深深之
 意以其得失之非我知命而安之也不知
[063-009b]
 其在彼在我以道而忘之也躊躇四顧則
 自省之不給何暇至乎人貴人賤哉古之
 眞人所以不得說不得濫不得刦不得友
 者審乎無假而不與物遷故也若然者其
 神可以經山入淵充滿天地與人愈有言
 道之無窮也
 疑獨註此即論語所載令尹子文之事又
 託肩吾以明之栩栩然氣微動貌軒冕之
 來不可却則順受之其去不可止則任之
 而已得失非在我又何憂喜乎忘乎彼我
[063-010a]
 歸於大同得喪所以自泯天且不能貴賤
 之況於人乎眞人與化爲友故知者不可
 得而說美人不可得而濫盜人不可得而
 刦羲黄不可得而友唯其如此故經山不
 介入淵不濡居困而不失其亨充滿天地
 與人而愈有也
 碧虚註鼻間栩栩然色澤欣暢貌吾無以
 過人不矜故無憂耳且有生是妄逆旅誠
 虚軒冕去來何異蚊蟁之過目也故躊躇
 弗進存神道德之鄉顧眄四方御氣窅㝠
[063-010b]
 之域彼之貴賤何暇及哉古之眞人朴素
 故難說質眞故莫渝寡欲故遠盜無求故
 不屈是知心地礙者生死不能變形無累
 者爵禄弗能縈若然者其神無方故貫至
 堅而無畫其氣無體故没至柔而不濡潜
 藴於無内充盈於無外推功與物物足而
 己有餘也
 鬳齋云鼻間栩栩然息在内而有自養之
 意令尹之貴若在於令尹則與我無預我
 之可貴若在於我則與令尹無預故曰其
[063-011a]
 在彼邪亡乎我其在我邪亡乎彼躊躇四
 顧謂高視遐想於天地之間安知人之所
 謂貴者賤者知者不得說非言可窮美人
 不得濫非色可淫盜人不得刦非威可屈
 羲黄不得友遁世而輕天下也介間卑細
 貧賤也道在己而充塞天地推以化人用
 之無盡也
  中心閑豫故鼻間栩栩然息深而動微
  知爵禄之來不可却去不可止以爲得
  失之非我而無憂色此其所以過人者
[063-011b]
  也不知其在造物乎其在我乎以爲在
  我則無造物以爲造物則無我彼我兼
  忘夫何憂哉躊躇四顧言其自得何暇
  至於人貴人賤則所樂也内其視三仕
  三已若遊塵之過前此言安命者忘貴
  賤輕利者忘爵禄也故仲尼以比古之
  眞人眞人者死生無變於己以其浩然
  之氣充塞天地故推以利人其用無極
  南華寓言於肩吾叔敖所以爲可仕可
  止之鑑而於内樂無益損焉斯可與之
[063-012a]
  論道矣
楚王與凡君坐少焉楚王左右曰凡亡者三
凡君曰凡之亡也不足以喪吾存夫凡之亡
不足以喪吾存則楚之存不足以存存由是
觀之則凡未始亡而楚未始存也
 郭註言凡有三亡徵不足以喪吾存遺凡
 故也遺之者不以亡爲亡則存亦不足以
 爲存矣曠然無矜乃常存夫存亡在於心
 之所措耳天下竟無存亡也
 吕註天下有常存不死不生者是也得其
[063-012b]
 常存而存之則存其存矣凡楚曷足以當
 存亡哉
 疑獨註國之存者物存也吾之存者命存
 也至於命者國雖亡而己有不亡者存係
 於物者國雖不亡而己之所存者已喪矣
 楚王利人之國左右曰凡有三亡徵欲有
 其國也凡君不係於國故曰凡之亡也不
 足以喪吾存夫凡亡不足以喪吾存則楚
 之存不足以存存譏楚王之存存者已亡
 國之存無益也由是觀之則凡未始亡楚
[063-013a]
 未始存此以道觀之故無存亡也
 碧虚註楚王有吞夷之志故使左右以言
 感之凡有三亡徵謂不敬老不尊賢不養
 民凡之亡也不足喪吾存不以皮爲灾也
 楚之存不足以存存國雖存而生已喪矣
 由是知存亡在道不在國邑也
 鬳齋云此即刖者有尊足存之意謂道之
 在己不問有國與無國也凡不爲亡楚不
 爲存則世之得喪皆外物耳然其意尤在
 楚不足以存存一句失者既不足以自歉
[063-013b]
 則得者亦不足以自矜此語誠有味
  凡君不以國亡係念而能存己之存知
  身之重於國也楚王以國存自矜而己
  之所存者巳亡以國爲重於己也己重
  於國則國雖亡而無傷國重於己則國
  雖存而己無濟矣是知君子所當存者
  在乎道德而不在國位而況區區得喪
  下於國位者乎
 是篇立論始於子方之師人貌而天隱德
 潜耀有不容稱者遂足以使文侯悟所學
[063-014a]
 之非眞知魏國之爲累可謂善揚師德一
 言悟主者矣何患乎己之不立道之不行
 邪仲尼見温伯雪子目擊道存則啓迪之
 機不在乎諄諄訓古之間顔子歎超逸絶
 塵瞠若乎後則大化密移盍求諸交臂易
 失之際老聃遊乎物初而孔子識其離人
 立獨具眼相逢造妙若此而猶有問不幾
 於贅乎然非因機闡理則無以惠後學故
 詳及於陰陽成和生物之奥由其萌以究
 其歸使人人知天地之大全而忘形骸之
[063-014b]
 小變是亦聖人弘道濟物之盛心也哀公
 謂魯多儒士則以衣冠取人莊子稽其行
 實故得以少之及其號於國而獨存仲尼
 有以見眞道之不磨偽學之易泯衡鑑昭
 昭其可欺耶文王舉臧丈人政成而夜遁
 則知有心爲治者任賢惟急應物無心者
 功成弗居君臣之道至是極矣所以示萬
 世之標凖也至若伯昏以射觀列御冠叔
 敖三已而無憂色此又論至命之士離人
 入天與化爲一揮斥八極死生無變者也
[063-015a]
 學道必至此地方爲極則不然皆外殉而
 中殆者耳終以楚王凡君身國存亡之喻
 明物我内外之分可謂知輕重矣


南華眞經義海纂微卷之六十五






[063-01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