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127 南華真經義海纂微--褚伯秀 (master)


[064-001a]
南華眞經義海纂微卷之六十六正一
    武林道士褚伯秀學
   知北遊第一
知北遊於玄水之上登隱弅之丘而適遭无
爲謂焉知謂无爲謂曰予欲有問乎若何思
何慮則知道何處何服則安道何從何道則
得道三問而无爲謂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
也知不得問反於白水之南登狐闋之上而
睹狂屈焉知以之言也問乎狂屈狂屈曰唉
予知之將語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知不
[064-001b]
得問反於帝宫見黄帝而問焉黄帝曰无思
无慮始知道无處无服始安道无從无道始
得道知問黄帝曰我與若知之彼與彼不知
也其孰是邪黄帝曰彼无爲謂眞是也狂屈
似之我與汝終不近也夫知者不言言者不
知故聖人行不言之教道不可致德不可至
仁可爲也義可虧也禮相僞也故曰失道而
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禮者道之華而亂之首也故曰爲道者日損
損之又損之以至於无爲无爲而无不爲也
[064-002a]
今已爲物也欲復歸根不亦難乎其易也其
唯大人乎生者死之徒死者生之始孰知其
紀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爲生散則爲死若
死生爲徒吾又何患故萬物一也是其所美
者爲神奇其所惡者爲臭腐臭腐復化於神
奇神奇復化爲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氣耳聖
人故貴一知謂黄帝曰吾問无爲謂无爲謂
不應我非不我應不知應我也吾問狂屈狂
屈中欲告我而不我告非不我告中欲告而
忘之也今予問乎若若知之奚故不近黄帝
[064-002b]
曰彼其眞是也以其不知也此其似之也以
其忘之也予與若終不近也以其知之也狂
屈聞之以黄帝爲知言
 郭註任其自行斯不言之教也道在自然
 非可言致不失德故稱德稱德而不至矣
 禮有常則矯效之所由生故爲道者日損
 華偽華去朴全雖爲而非爲也物失其所
 故有爲物欲復歸根不亦難乎唯大人體
 合變化化物无難也知變化之道者不以
 生死爲異更相爲始未知孰死孰生俱聚
[064-003a]
 俱散吾何患焉各以所美爲神奇所惡爲
 臭腐然彼之所美我以爲惡我之所美彼
 或惡之故通共神奇通共臭腐死生彼我
 豈殊哉以不知爲眞是知之爲不近明夫
 自然者非言知所得是以先舉不言之標
 後寄明於黄帝則自然之㝠物槩可見也
 吕註知北遊則反本以求其所同而玄之
 極隱則不皦弅則不昩无爲則无事无謂
 則无言有言不答所以无爲謂也反於白
 水之南又趨明以求之狐闋之丘或不盈
[064-003b]
 之地狂則不知所往屈則不伸黄帝之宫
 意之所在也夫道不可以知知无爲謂則
 不知是眞知也狂屈欲言而忘非不知也
 是以似之我與汝知之是以終不近也道
 无方故不可致致則招之使來德在我故
 不可至至則自此至彼德則无爲而仁可
 爲也仁則所厚而義可虧也禮則爲而莫
 之應攘臂而仍之是相偽而已所以爲亂
 之首也故爲道者日損以至於无爲則仁
 義禮樂不得不絶滅之及无爲而无不爲
[064-004a]
 則仁義禮樂孰非道耶今已爲物則已有
 知欲歸其根而不知不亦難乎大人則光
 輝而物不能蔽歸根於芸芸之際亦易事
 耳生死始終无端无紀氣聚則生氣散則
 死知其氣之聚散爲徒又何患乎故萬物
 一也特其所美者爲神奇所惡者爲臭腐
 二者交相化而已以是知通天下一氣聖
 人所以貴一
 疑獨註北與水皆知之所屬隱幽而弅顯
 喻陰陽之中无爲无謂者道也三問而不
[064-004b]
 答欲其得之於无言中欲言而忘其所欲
 言盖不可得而言也反於帝宫而問焉黄
 帝以喻中道故答以无思慮无處服无從
 道所以烏知道安道得道也知則未能忘
 言遂曰我與若知之彼无爲謂與狂屈不
 知也其孰是邪黄帝能體无爲之道以行
 有爲之事故以无答爲眞是欲答而忘爲
 似之言者終不近道也又引老子之言而
 語以知者不言之意无爲无謂則眞知也
 深遠之道不可致日新之德不可至仁可
[064-005a]
 爲也上仁爲之而无以爲是已義可虧也
 上義爲之而有以爲是已禮相偽也故見
 於道德仁義之後是爲忠信之薄而亂之
 首也日損見知則可至道日損猶有爲損
 之又損則至於无爲无爲則萬法皆空唯
 變所適也今已爲物欲復歸根反本不亦
 難乎唯大人則易耳死者生之始則知生
 爲死之終易曰精氣爲物氣之聚也遊魂
 爲變氣之散也若死生爲一吾又何患神
 奇人之所好臭腐人之所惡本乎一氣運
[064-005b]
 轉无窮聖人貴一所以明夫自然之道非
 言知之所得當㝠乎无言之理而至矣
 碧虚註知北遊於玄水之上欲藏知於淵
 默也然知不終默有隱伏則有弅起知无
 所息故扣杳㝠以求安无爲謂以无答爲
 答其㫖深哉白水則向明而趨帝宫靈府
 也黄帝即眞君收視反聽諸有皆空以知
 爲是不知爲非者重增過耳不言之教即
 妙有也且眞是與眞知皆爲道障尤難除
 者也大道无形可致上德无德可至仁者
[064-006a]
 兼愛弊則偏私而有可爲義主裁斷弊則
 傾奪而事可虧禮尚威儀弊則矯飾而浮
 偽生矣皆自知之失以至乎亂當先損其
 知後損不知以至於无知无損而後无爲
 无爲而无不爲也无爲則无我其唯大人
 乎唯忘生故死莫能係唯忘死故復生之
 原知其紀者識其先有其聚者歸於散以
 死生爲一條惡往而不暇哉神奇者性臭
 腐者形萬類皆以性存爲美性壞爲惡性
 之化爲形形之復乎性不出一氣耳得一
[064-006b]
 萬事畢孰不貴之哉夫有无之利用粗妙
 之相須也故先舉无爲謂之不答示至理
 幽微次以狂屈欲告而忘明語默㝠會終
 以黄帝之知所以假言詮道惑於知則爲
 粗超於言則爲妙也
 鬳齋云篇首一段分眞是似之不近三節
 主意歸於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繼以道不
 可以言致德不可以迹求仁義禮皆有迹
 則道隳矣而禮爲尤甚墮體黜聰此爲道
 日損也損之又損則忘其故吾之時至於
[064-007a]
 无爲則循天理之自然无所不可爲矣求
 道而有迹則已猶與物同欲見本根之地
 難矣歸根言返於无物之初唯大人无爲
 則易也生者死之徒死者生之始如花木
 之發終无不盡之理則其生者猶死矣伊
 川云復入之息非已出之息即此意死生
 往來孰知其所以紀綱者氣若知死生只
 是一理吾又何患爲徒爲一也萬物生死
 一理而人自分好惡美惡如花卉方盛則
 烏神奇凋落則爲臭腐不知葉落糞根生
[064-007b]
 者又自是而始是臭腐復化爲神奇古今
 往來只此一氣而已聖人知此故不以死
 生禍福爲分别一者无分别也
  褚氏管見云知北遊於玄水喻多識之
  士欲求歸本源隱弅之丘謂未能全隱
  其知猶有以示人也无爲謂則不復以
  知言故問而不知答反乎白水之南又
  向明以求之狐闋則疑心已空狂屈人
  以爲狂而曲全者也欲言而忘明其不
  可得而言反於帝宫則求諸内黄帝居
[064-008a]
  中之主有扣不得不應遂告以知道安
  道得道之要在乎无思无處无從而已
  眞是謂得其實似之次焉不近則遠於
  道矣知言之相反若此宜其夫子之於
  人聽言而觀行不言之教以身率之无
  待於言也夫道降而爲德仁義禮猶人
  生而知知而能能而役役則爲物所物
  欲復歸根也難矣唯大人則能物物所
  以易也死生者一氣之聚散神奇臭腐
  交相化亦以人之所美所惡言之耳聖
[064-008b]
  人貴一一則混然无間何分乎神奇臭
  腐哉唯知死生爲徒者可以語此知謂
  黄帝曰已下重衍前文義不待釋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
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達萬
物之理是故至人无爲大聖不作觀於天地
之謂也今彼神明至精與彼百化物已死生
方圓莫知其根也扁然而萬物自古以固存
六合爲巨未離其内秋毫爲小待之成體天
下莫不沉浮終身不故陰陽四時運行各得
[064-009a]
其序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萬物畜
而不知此之謂本根可以觀於天矣
 郭註至人无爲唯因任也觀其形容象其
 物宜與天地不異故百化自化而神明不
 奪死者自死生者自生圓者自圓方者自
 方未有爲其根者故莫知自古以固存豈
 待爲之哉計六合在无極之中則陋秋毫
 雖小非无亦无以容其質四時運行不待
 爲之昭然若存則亡矣挈然有形則不神
 畜之而不得其本性之根不知其所以畜
[064-009b]
 也
 吕註天地无爲而无不備有大美也四時
 變通始終不惑有明法也萬物雖多而道
 无不在有成理也美則充乎其中法則可
 效理者无所往而不通皆歸乎道而已聖
 人原美達理知其不爲而自然者觀於天
 地而已矣今神明至精與彼百化則以物
 觀之物已死生方圓矣何自而知其根哉
 雖然扁然而萬物物莫非彼也自古以固
 存彼未常去也陰陽四時各得其序非彼
[064-010a]
 而誰爲哉若亡而存不形而神則不可求
 之於有无之間也萬物以是相藴而不知
 其然此之謂本根
 疑獨註大美陰陽也明法生化也成理性
 命也聖人本天地陰陽之美達萬物性命
 之理入而爲至人則无爲出而爲聖人雖
 有爲而亦出於不作也觀天地之會通以
 行其典禮而已神明者天地之至精百化
 自化神明則與之而不奪故物之死生方
 圓莫知其根扁然而萬物自古以固存長
[064-010b]
 上古而不老是已六合不離此道之内秋
 毫亦待此道而成天下莫不由此以浮沉
 道常日新而无故是以陰陽四時因之以
 得其序若亡而存不形而神物由之以養
 而不知此之謂本根妙萬物者是也推此
 可以觀天道矣
 碧虚註大美覆載明法生殺成理羣分也
 言則美乖議則法弊說則理亂唯无爲者
 默順四時大同天地萬化而未始有極可
 謂精明矣夫物皆自然故莫知其根獨立
[064-011a]
 不改乾坤非神明莫能容秋毫非至精莫
 能成聖人法天地之行物受其賜而不知
 此之謂本根
 鬳齋云大美即易云以美利利天下明法
 謂寒暑往來一定之法成理謂小大長短
 之所以如何說得无爲不作皆自然聖人
 所以順自然者得諸天地而已神明至精
 言妙理物之死生方圓皆神明至精爲之
 敦能究其根極扁即翩然言物化无停而
 造化常存東坡云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
[064-011b]
 非眞見不能道此浮沉往來不故常新也
 惛然不可見油然生意也若亡而存死者
 生之徒也不形而神不恃形而立也
  此段南華自立說亦接前章无爲无言
  之意首三句即是天何言哉四時行焉
  百物生焉聖人體天地而育萬物豈直
  塊然无爲不作如木偶哉盖爲出於无
  爲作本於不作若天時之運行地利之
  發育不越乎自然而已合天地之神明
  至精與物百化榮枯形狀昭昭可睹而
[064-012a]
  莫知其爲之者此所謂根也扁然而萬
  物即萬物芸芸之義自古固存道不渝
  也故大彌六合細入秋毫與物同波而
  日新陰陽俱運而有序若亡而存恍惚
  有物也不形而神㝠㝠見曉也萬物莫
  不生育於斯而不知此爲本根所謂本
  根者亦豈他求哉反求諸吾身得其所
  以生我者是已知其根而守之不離是
  謂歸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學道至此
  始可進又玄一歩故曰可以觀於天矣
[064-012b]
  今彼陳碧虚照散人劉得一本合彼
  參之上文於義爲優



南華眞經義海纂微卷之六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