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127 南華真經義海纂微--褚伯秀 (master)


[037-001a]
南華眞經義海纂微卷之三十九形八
    武林道士褚伯秀學
   天地第六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謟其君臣子之盛也
親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則世俗謂之不肖
子君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則世俗謂之不
肖臣而未知此其必然邪世俗之所謂然而
然之所謂善而善之則不謂之導諛之人也
然則俗故嚴於親而尊於君邪謂己導人則
勃然作色謂己諛人則怫然作色而終身導
[037-001b]
人也終身諛人也合譬飾辭聚衆也是終始
本末不相坐垂衣裳設采色動容貌以媚一
世而不自謂導諛與夫人之爲徒通是非而
不自謂衆人愚之至也知其愚者非大愚也
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
者終身不靈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適者猶可
致惑者少也二人惑則勞而不至惑者勝也
而今也以天下惑予雖有祈嚮不可得也不
亦悲乎大聲不入於里耳折揚皇華則嗑然
而笑是故高言不止於衆人之心至言不出
[037-002a]
俗言勝也以二垂踵惑而所適不得矣而今
也以天下惑予雖有祈嚮其庸可得邪知其
不可得也而强之又一惑也故莫若釋之而
不推不推誰其比憂厲之人夜半生其子遽
取火而視之汲汲然唯恐其似己也
 郭註以君親所言而然所行而善此直違
 俗而從君親故俗謂其不肖耳未知至當
 正在何許俗不爲尊嚴於君親而從俗不
 謂之謟明尊嚴不足以服物則服物者在
 於從俗是以聖人未嘗隔異於世必與時
[037-002b]
 消息故在皇爲皇在王爲王豈背俗而用
 我哉世俗遂以多同爲正故謂之導諛則
 作色不受而終身導諛亦不問道理期於
 相善耳夫合譬飾辭應受導諛之罪而世
 復以此得人以此聚衆亦爲從俗者恒不
 見罪坐也世皆至愚乃更不可不從聖人
 道同而帝王殊迹者誠世俗之惑不可解
 故隨而任之天下都惑雖我有求向至道
 之情而終不可得堯舜湯武隨時而已故
 大聲非委巷所尚俗人得嘖曲則同聲動
[037-003a]
 笑此天下所以未嘗用聖而常自用也各
 自信據故不知所之莫若即而同之也趣
 令得當時之適不强推之令解則相與無
 憂於一世矣天下皆不願爲惡其爲惡或
 迫於苛役或迷而失性耳然迷者自思復
 厲者自思善也
 吕註臣子然君親之所然而善其所善則
 世俗以其諂諛而謂之不肖不知其然而
 善之爲非者果必然邪至於然世俗之然
 而善則不謂之諂諛所以嚴於君而尊於
[037-003b]
 親果安在邪謂己導諛則必作色惡其名
 之惡也而終身導諛合譬飾辭聚衆不免
 爲其實則終始本末不相當也合譬飾辭
 皆非其理之當而以此羣於人所以爲導
 諛也夫合譬飾辭聚衆恥爲導諛且不可
 則夫不知反性命之情而垂衣設采動容
 貌以媚一世而不自謂導諛與夫人爲徒
 通是非而不自謂衆人乃愚之至也知其
 愚者非大愚則所謂病者能言其病其病
 之者猶未病是猶可爲也至於終身不解
[037-004a]
 不靈則病而不能言其病是無可爲者也
 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適猶可致譬道興之
 世得道者多失道者少二人惑則勞而不
 至喻道喪之世失道者多而得道者少今
 天下惑予雖有祈嚮不可得也則世道交
 喪無可與明此者民之迷也其日已乆則
 雖祈其嚮此亦莫之從此乃至人之所深
 悲也大言不入於里耳至俗言勝也以惠
 子之聰明猶謂莊子之言爲無用則世可
 知矣二垂踵惑則惑者一人之足而所適
[037-004b]
 不得小惑易方也今天下惑則所謂大惑
 易性也子雖有祈嚮可得乎我非愛其道
 而不以明天下也知其不可而强之則我
 亦一惑而已非致命盡情而兼忘天下者
 也故莫若釋之而不推與之相忘而已不
 推則誰其比憂邪譬之厲人恐子似己則
 道之爲物人心而已而彼獨不得則其疾
 豈特厲之比身而同乎流俗合乎汙世豈
 特子似己之比吾雖釋之而不推彼獨不
 憂邪
[037-005a]
 林疑獨註世之所謂孝子者能順親之意
 所謂忠臣者能得君之心親之所行未必
 皆合於義而子一切順之則入乎諛君之
 所爲未必皆合於義而臣一切從之則入
 乎諂孝則不諛忠則不諂臣子之盛也爲
 臣子者以順君爲事而不能以道義繩之
 則世俗指爲不肖然亦未知其果不肖邪
 此言從君親而違世俗皆未必是而違君
 親順世俗則不謂之導諛夫世俗果能嚴
 於親尊於君乎皆非先王任其兩行之道
[037-005b]
 導者取其意而引之諛者因其好而入之
 世俗知惡其名而不羞其實猶惡醉而强
 酒也合譬則善爲言飾辭則善爲文始是
 而終非本善而末弊出於鄉原之學世俗
 多從之及其終弊亦不罪坐此所以爲之
 而不息也世所謂君子者垂衣裳以爲文
 設采色以爲飾動容貌以爲禮以取世人
 之愛此眞導諛之人而自不謂之導諛與
 斯人爲徒是非相通而不自謂衆人愚之
 至也愚而自知其愚小愚也惑而自知其
[037-006a]
 惑小惑也三人行而一人迷所適之方猶
 可至惑者少也二人迷則勞而不至惑者
 勝也當時天下皆惑而莊子一人求嚮至
 道終不可得也大聲淡而無味猶咸池大
 韶也折揚皇華俗之小曲高言極高明至
 言至於道至言所以不出者以俗言多而
 勝之也缶與鐘皆圓擊之有聲以二缶二
 鐘齊擊則聽者無所適而惑矣況今天下
 皆惑一人雖有嚮道之心詎可得邪知其
 惑不可解而强解之又一惑也莫若釋之
[037-006b]
 而不推不推誰其比憂哉醜惡之人尚欲
 其子之妍則惑者豈不厭迷而思悟邪
 詳道註義可以從則孝子從義不從父故
 易蠱之三幹父之蠱小有悔無大咎則親
 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世俗謂之不肖子
 矣道可以從則忠臣從道不從君故臨之
 二咸臨吉無不利則君之所言而然所行
 而善世俗謂之不肖臣矣然世俗之所謂
 然所謂善而善之則不謂之導諛豈俗固
 嚴於親尊於君邪以無不盡惑而莫之傾
[037-007a]
 也導則逢人之過諛則長人之過人皆有
 導諛之實而惡導諛之名豈特如此哉又
 至於合譬以明之飾辭以文之聚衆以傳
 之是終始本末不相坐而終莫不以受其
 過可謂愚矣二人惑則勞而不至惑於所
 適之路也以二缶鐘之聲惑而所適不得
 惑於所適之意也盖天下之理以多變寡
 則易以寡惑多則難其習俗之薄以哇聲
 俗言導之則易以大聲高言入之則難今
 天下皆惑予雖有所嚮庸可得邪
[037-007b]
 碧虚註從世俗則失尊嚴於君親順君親
 則得導諛於世俗然君親者一人之私善
 世俗者天下之公是私心則非忠孝公論
 則非諂諛故賢人君子未嘗獨異於世也
 夫導諛者亦嫌人指其不正而終身導諛
 善苟合也以至飾辭聚衆户外屨滿聖人
 觀之可謂導諛矣而世人稱美之詎復有
 罪坐者哉謂彼希意則憾之而不受彼之
 順顔則恬然受之與夫峨冠博帶文藻語
 言嘘俞俛仰樂人稱譽者爲如何哉可解
[037-008a]
 者非大惑有靈者非大愚終身不解不靈
 者矜名嗜利之心未刳耳若以己所見解
 釋彼愚惑我寡彼衆豈不悲哉大聲之不
 入里耳高言之不止衆心如擊缶撞鍾其
 音必異不唯聽瑩而又莫知所之矣人人
 欲悟盖因不得已而惑於惑則孰與之憂
 乎厲人恐子似己亦自知其惡也則愚惑
 者豈無趨善之心哉
 鬳齋云不諛不諂能諫其君父也隨其所
 言以爲然隨其所行以爲善不知諫者也
[037-008b]
 在君親則以諫爲是不諫爲非而我之於
 世隨其所善者而爲之隨其所以爲是者
 而是之則世俗反嚴於君親乎盖言今人
 之所謂道皆世俗之所同是者非獨得於
 己而與造物爲徒者也我之所謂道即與
 世俗同則我之所爲亦導諛世俗而已惡
 導諛之名而終身不免導諛言其不能異
 於世俗也合譬飾辭聚天下之學者而歸
 己觀其初心要高於一世而終不能離當
 世之人是其終始本末不相照應矣垂衣
[037-009a]
 設采動容言儒者之衣冠容貌循循善誘
 故以爲媚一世此皆譏吾聖人之意學於
 我者皆流俗庸人我之是非與彼通同則
 亦流俗之人耳既與庸人爲徒而不自謂
 爲庸人是至愚而無見者也終身不解不
 靈言其不自知祈嚮趨嚮也天下皆惑於
 其說我雖獨有所趨嚮何以回一世哉折
 楊皇華里巷曲名以比俗言大聲古樂喻
 至高之論俗言勝則至言隱矣垂踵垂足
 而坐不肯行也二垂踵惑即前言二人惑
[037-009b]
 也或作缶鍾義不可解乃傳寫之誤知其
 不可得而强之又一惑也不推不必推說
 比近也付之不言則不近於憂此自解之
 言厲人恐子似己是自知其惡而世之惑
 者皆不自知則不如厲人矣到此譬說兩
 句似結不結眞奇筆也
  善君親之言行則俗謂之不肖善世俗
  之言行而不謂之諂諛俗非嚴於親尊
  於君也盖臣節主忠子道主孝不當以
  諂諛事其君父也至於待世俗則所然
[037-010a]
  所善不稽其實未免爲導諛而已惡其
  名而爲其實終身由之而弗悟飾辭聚
  衆以相夸然卒至於害道敗德若鄉原
  之所爲是其始終本末謬戾若此不相
  坐猶云不相安也彼乃垂衣設采動容
  以媚世而不自謂導諛非愚而何知愚
  惑者非愚惑言其猶可化至於不解不
  靈雖聖人亦無如之何矣三人行至不
  可得也言世之惑者衆非一人所能回
  大聲不入至俗言勝也發明前意缶鐘
[037-010b]
  當是垂踵二人垂踵惑而不行所適猶
  不得況天下皆惑予雖有所求至其可
  得邪知其不可得而强之又增其惑不
  若舍之而不問夫復何憂哉此眞人見
  其不可救而自歎自解之辭結以厲人
  生子取火視之言醜者猶不願子之似
  已則迷者豈無向善之心在上之人有
  以覺悟之其本然之天固未嘗不在也
  經云開天者德生開人者賊生可不謹
  歟
[037-011a]
百年之木破爲犧樽青黄而文之其斷在溝
中比犧樽於溝中之斷則美惡有間矣其於
失性一也跖與曾史行義有間矣然其失性
均也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亂目使目不
明二曰五聲亂耳使耳不聰三曰五臭熏鼻
困惾中顙四曰五味濁口使口厲爽五曰趣
舍滑心使性飛揚此五者皆生之害也而楊
墨乃始離跂自以爲得非吾所謂得也夫得
者困可以爲得乎則鳩鴞之在於籠也亦可
以爲得矣且夫趣舍聲色以柴其内皮弁鷸
[037-011b]
冠搢笏紳脩以約其外内支盈於柴栅外重
纆繳睆睆然在纆繳之中而自以爲得則是
罪人交臂歷指而虎豹在於囊檻亦可以爲
得矣
 郭註略而不論
 吕註犧樽青黄以譬曾史之脩溝中之斷
 以譬盜跖之汙性脩反德德至同於初乃
 所以爲得惡取曾史盜跖於其間哉夫色
 者非明而色色者明以五色亂之乃所以
 使目不明也聲者非聰而聲聲者聰以五
[037-012a]
 聲亂之乃所以使耳不聰也達乎此則五
 臭之薰鼻五味之噣口趣舍之滑心亦若
 是而已心無趣舍以趣舍滑之所以使性
 飛揚而不止也彼楊墨者固天下之才士
 而不聞道所知不出於五者之間乃始離
 跂自以爲得則鳩鴞之在籠也亦可以爲
 得矣夫柴其内而使道不得集約其外而
 使心不得解其繆内支盈於柴栅外重纆
 繳自達者觀之在纆繳之中睆皖然明矣
 猶自以爲得則罪人交臂歷指虚豹在於
[037-012b]
 囊檻亦可以爲得矣
 疑獨註以青黄之樽比溝中之斷美惡雖
 不同然其本一也而爲物皆失其性矣盜
 跖曾史行義不同而同於離本失性亦猶
 犧樽與溝中之斷耳五色亂目五聲亂耳
 鼻之於臭口之於味亦然困椶擁塞爽違
 厲病也趣利舍害滑亂其心心亂而性亦
 散矣此五者皆生之害而楊墨離跂於性
 命之外以此爲得不能無困以困爲得鳩
 鴞在樊籠之中亦可以爲得矣趣舍聲色
[037-013a]
 以柴其内冠弁搢紳以約其外内盈於四
 支者如柴栅纆繳繩也以趣舍塞滿於内
 府方之柴栅搢紳約束於外形譬之纆繳
 以況困弊也而自以爲得者何異罪人反
 縛交臂歷指虎豹在於囊檻亦可以爲得
 乎
 詳道註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
 耳聾五味令人口爽盖人之生也性靜而
 莫之動德厚而莫之遷妄境在前靈源遂
 滑以至忘不貲之良貴趣無窮之穢腐者
[037-013b]
 豈不惑哉此君子所以貴乎嗇也然管夷
 吾曰耳欲聞者音聲而不得聽謂之閼聰
 目欲見者善色而不得視謂之閼明以至
 體之欲安者美厚而不得從謂之閼適意
 之欲爲者放逸而不得行謂之閼性凡此
 諸閼廢虐之主也拘此廢虐之主戚戚然
 以至乆生非吾所謂養何邪盖善嗇者不
 戚戚戚戚者非善嗇也
 碧虚註木生青全削器則性毁人本自適
 行義則眞殘故視聽食息存之亦可亡之
[037-014a]
 亦可唯趣舍不係乎心者逍遥乎塵垢之
 外豈纆繳囊檻所可縶哉
 鬳齋云其斷在溝中破爲犧樽之餘者也
 雖榮辱不同而同爲枯木耳此與臧穀亡
 羊意同聲色臭味皆足以亂性以四者與
 趣舍並言所以抑之也困椶衝逆人自鼻
 而通於顙也濁口汙其口也或作噣非厲
 爽乖失也以趣是舍非滑亂其心則自然
 之性失矣楊墨之學趣舍滑心者也彼以
 其說自困而以烏得則鳩鴞在籠亦可以
[037-014b]
 爲得矣貶之之甚也以其趣舍是非梗礙
 胸次故曰柴其内冠弁搢紳儒者之服以
 禮拘束故曰約其外内則支塞充盈如柴
 栅然外爲禮文所拘如罪人被縛睆睆目
 視貌人見其自苦如在束縛之中而彼自
 以爲得則罪囚之人囊檻之虎亦可以爲
 得矣盖極口以詆楊墨也
  此段引喻以明失性之弊諸解已詳兹
  不贅釋
 是篇首論天地大化人物衆多在君天下
[037-015a]
 者汎觀以道通行以德無爲無欲官治分
 明盖以不同同之物莫得而異也大莫大
 於天地尊莫尊於道德聖人道兼覆載故
 得而並稱焉或問有聖人而無天地何以
 爲聖人余謂有天地而無聖人亦何以爲
 天地然則天地聖人相因而不可無者也
 故南華以天地明君德此所以統天地御
 萬物而君天下之道也人見其應物多方
 疑其聖知聰明絶人遠甚而不知刳心無
 爲之所致也是以有君天下之德者立本
[037-015b]
 原以正其在我則天地不期合而合人物
 不期化而化視乎無形聽乎無聲玄感竒
 應有不止乎此者故黄帝遺玄珠而象罔
 得之帝堯要齧缺而許由危之謂道不可
 以有心求不可以聰明得也華封請三祝
 聖人使之分富授職千歲上僊則何累之
 有子高辭諸侯而耕于以見德衰刑立賢
 人退藏法密於前患鍾於後亂自此始矣
 故舉泰初有無俾究物生之本性命之所
 自來德同於初物將自化彼可不可然不
[037-016a]
 然服恭儉拔公忠者抑又外用其心矣漢
 陰之恥用機械武王之帥師拯民一則抱
 朴守眞一則以權濟義出處動靜時有不
 同皆不離乎道而已若夫厲人之恐子似
 已大惑者終身不靈殘樸爲樽滑心傷性
 德不足以存生如天下何凡此皆以困爲
 得若楊墨之苦觳難爲者也至比之鳩鴞
 虎豹則非唯薄之而惡之亦甚矣昔孟子
 闢楊墨而聖道明世世稱之以爲功不在
 禹下余於此亦云南華之功不在孟子下
[037-016b]
 後世必有以爲然者





南華眞經義海纂微卷之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