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b0019 續資治通鑑長編-宋-李燾 (master)


[435-1a]
欽定四庫全書
 續資治通鑑長編巻四百三十一
             宋 李燾 撰
  哲宗
元祐四年八月戊戍朔尚書左丞韓忠彦以弟嘉彦授
駙馬都尉乞罷詔引唐王珪故事諭忠彦范祖禹及傅/堯俞已見前
月十/一日
巳亥改熈河蘭㑹路為熈河蘭岷路蘭州知州見兼管
[435-1b]
勾蘭㑹路縁邉安撫司改為蘭州縁邉安撫司豐五二/月乙丑
加蘭㑹二字符元八/月丙子仍復蘭㑹
辛丑降授皇城使監滁州酒税宋用臣管勾舒州靈仙
觀本處居住政目有此豐八十一月十四祐元正月十/四又四月十八祐三六月四祐六閏八二
十四/可考
壬寅舊録新録於四年八月五日壬寅並載吏部言考/課四善三最等法又於七年四月二十二日甲戌
皆重載云但詳畧稍不同今就七年四月二十二/日甲戌具書削四年八月五日壬寅所載不入
癸卯詔自今應修條除法意小有不足當修補外其更
[435-2a]
易増損並須類聚申尚書省候得指揮方得編修其尚
書省所修條先經左右司㸔詳執政官筆削方許更改
 詔戰陣立功人犯罪應追降及凖例入重者品官併
轉三官文臣與換武臣選人與改官未受品官人得奉
職知令録将校併轉三資軍人得正副指揮使為第一
等併轉兩官及循兩資白身人得判司簿尉借差以下
得借職殿侍大将以下得差使将校併轉兩資軍人轉
軍使都頭為第二等轉一官循一資殿侍大将轉借職
[435-2b]
借職轉差使白身得未入官名目文臣減三年武臣減
四年磨勘将校轉一資軍人轉副都頭兵馬使為第三
等第一等人三次第二等人兩次第三等人一次有犯
各取㫖其逐等人即犯公罪徒以下私罪杖笞情輕者
不以次數並凖此 權知開封府龍圖閣直學士吕公
儒為户部尚書刑部侍郎天章閣待制顧臨權知開封
府給事中趙君錫為刑部侍郎
先是司馬康奏其父光遺藁其一乞合中書門下兩省
[435-3a]
為一蓋光與吕公著韓維張璪同具奏曰臣等聞三王
不相襲禮五帝不相沿樂况國家設官分職張立治具
上下相維修飭明備何所愧於漢唐何必事事循其陳
迹而失當今之宜也謹按西漢以丞相總百官而九卿
分治天下之事光武中興身親庶務事歸臺閣尚書始
重而西漢公卿稍已失職矣及魏佐漢初建魏國置秘
書令典尚書奏事文帝受禪改秘書為中書有令有監
而亦不廢尚書然中書親近而尚書疎外矣東晉以後
[435-3b]
天子以侍中常在左右多與之議政事不專任中書於
是又有門下而中書權始分矣降及南北朝大抵皆循
此制唐初始合中書門下之職故有同中書門下三品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其後又置政事堂蓋以中書出詔
令門下掌封駮日有爭論紛紜不決故使兩省先於政
事堂議定然後奏聞開元中張説奏改政事堂為中書
門下自是相承至于國朝莫之能改非不欲分也理勢
不可復分也故曏日所謂中書者乃中書門下政事堂
[435-4a]
也唐末諸司使皆内臣領之樞宻使參預朝政始與宰
相分權矣降及五代改用士人樞宻使皆天子腹心之
臣日與議軍國大事其權重於宰相太祖受命以宰相
專掌文事參知政事佐之樞宻使專掌武事副使佐之
自是以來百有餘年官師相承中外安帖百司長官及
諸路監司諸州長吏皆得專逹或申奏朝廷或止申中
書樞宻院事大則中書樞宻院進呈取㫖降勅劄宣命
指揮事小則批狀直下本司本路本州本人故文書簡
[435-4b]
徑事無留滯神宗皇帝以唐自中葉以後官職繁冗名
噐紊亂欲革而正之誠為允當然但當㨿今日之事實
考前世之訛謬删其重複去其冗長必有此事乃置此
官不必一依唐之六典分中書為三省令中書取㫖門
下覆奏尚書施行凡内降文書及諸處所上奏状申状
至門下中書省者大率皆送尚書省尚書省下六曹付
諸案勘㑹檢㝷文書㑹問事目近則寺監逺則州縣一
切齊足然後相度事理定奪歸着申尚書省送中書取
[435-5a]
㫖中書既得㫖送門下省覆奏畫可然後翻錄下尚書
省尚書省復下六曹方得符下諸處以此文字太冗行
遣迂回近者數月逺者踰年未能結絶或四方急奏待
報或吏民詞訟求決皆困於留滯又本置門下省欲以
封駮中書省錄黄樞宻院錄白恐有未當若令舉職則
須日有駮正爭論紛紜執政大臣遂成不協故自置門
下省以來駮議甚少又門下不得直取㫖行下雖有駮
議必須却送中書取㫖中書或不捨前見復行改易又
[435-5b]
内批文字及諸處奏請多降付三省同共進呈則門下
之官已經商量奏決若復有駮正則為反覆又近日中
書文字有急速者往往更不送門下省然則門下一官
殆為虛設徒使吏貟倍多文字太冗無益於事臣等今
衆共商量欲乞依舊令中書門下通同職業以都堂為
政事堂每有政事差除及臺諫官章奏已有聖㫖三省
同進呈外其餘並令中書門下官同商議簽書施行事
大則進呈取㫖降𠡠劄事小則直批状指揮一如舊日
[435-6a]
中書門下故事併兩省十二房吏人為六房同共㸃檢
鈔状行遣文書若有溢貟除揀選留住外並特與減三
年出職不及三年應出職者與減磨勘年限若政事有
差失委給事中封駮差除有不當委中書舍人封還詞
頭又兩省諫官皆得論列則號令之出亦不為不審矣
如此則政事歸一吏貟不冗文書不繁行遣徑直於先
帝所建之官並無所變更但於職業㣲有修改欲令於
事務時冝差為簡便其委曲條目並候得㫖允許續議
[435-6b]
修立其二乞令六曹長官專議盖光與吕公著李清臣
吕大防同具奏曰臣等聞王者設官分職居上者所總
多故治其大要居下者所分少故治其詳細此理勢之
自然紀綱所由立也是以周官小宰官府之六屬舉邦
治大事則從其長小事則專逹凡宰相上則啟沃人主
論道經邦中則選用百官賞功罰罪下則阜安百姓興
利除害乃其職也至於簿領之差失期㑹之稽違獄訟
之曲直胥吏之遷補皆郎吏之任非宰相所冝親也古
[435-7a]
人有言察目睫者不能見百歩察百歩者亦不能見自
睫言詳於近者必略於逺謹於細者必遺於大也今尚
書省事無大小皆決於僕射自早至暮省覧文書受接
辭状未嘗暫息精力疲敝於米鹽細故其於經國之大
體安民之逺猷不暇復精思而熟慮非朝廷所以責宰
相之事業也竊以六曹長官古之六卿事之小者豈不
可令專達臣等商量欲乞今後凡有詔令降付尚書省
者僕射左右丞簽訖官告黄牒之類已簽訖者更不簽
[435-7b]
分付六曹謄印符下諸司及諸路諸州施行其臣民所
上文字降付尚書省僕射左右丞簽訖亦分付六曹本
曹尚書侍郎及本㕔郎官次第簽訖委本㕔郎官討㝷
公案㑹問事節相度理道檢詳條貫下筆判云今欲如
何施行次第通呈侍郎尚書若郎官所判巳得允當則
侍郎簽過尚書判凖應奏上者直奏上應行下者直行
下即未得允當者委侍郎尚書改判事之可否皆決於
本曹長官其文字分付本㕔郎官之時委本曹長官隨
[435-8a]
事大小鑿限若有稽違即行紏劾即委的有事故結絶
未得者申長官展吏部尚書如舊日判東西審官院左
選侍郎如舊日判流内銓右選侍郎如舊日判三班院
户部長官如舊日判三司使刑部如舊日判審刑院舊
日本司文字並直奏直下今欲令六曹長官凖此更不
經由僕射左右丞即改更條法或奏乞特㫖謂如刑部
刑名疑慮或情理可憫或情重法輕特乞停替編配之
類或事體稍大或理有可疑非六曹所能專決者聽詣
[435-8b]
僕射左右丞咨白或具状申都省委僕射左右丞商議
或上殿取㫖或頭簽劄子奏聞或入熟状或直批判指
揮其諸色人辭状並只令經本曹長官呈過尚書侍郎
本㕔郎官次第簽押判決一如朝廷降下臣民所上文
字次第施行若六曹不為收接及乆不結絶或判斷不
當即令經登聞鼓院進状降下尚書省委僕射左右丞
判付本省不干礙官㸔詳定奪若本曹顯有不當即行
紏劾所貴上下相承各有職分行遣簡徑事務辦集元/年
[435-9a]
七月二十四日已有六曹長官專逹劄子與上官均劄/子同進呈不知何故復出此奏姑存之或此奏當刪去
詔以二奏付三省乙巳進呈且言今三省皆同奏事與
光時不同及其所言多已施行太皇太后宣諭曰今已
無事不必改更也范祖禹誌司馬康墓云康上光舊藳/降付三省而朝廷未遑有行不知此
所謂多已施行者何也當考建炎間始合中書門下為/一盖用光遺奏 新舊録載光奏甚畧今具録之祖禹
亦嘗有建白附九月十八日三省進呈司馬康奏其父/光遺藳二其一言請仍舊令中書門下通同職業以都
堂為政事堂每有政令差除及臺諫官章奏已有朝㫖/三省同進呈外其餘並令中書門下商議簽書施行事
大則進呈取㫖降敇劄事小則直批状指揮一如舊日/中書門下故事併兩省十二房吏人為六房同共㸃檢
[435-9b]
鈔状行遣文書若有溢員除選留外並特與減三年出/職不及三年應出職者與減磨勘年限若政事有差失
委給事中封駮差除有不當委中書舍人封還詞頭及/兩省諫官皆得論列則號令之出不為不審政事歸一
吏員不冗文書不繁行遣徑直於先帝所建之官並無/所變更但於職業微有修改於事務時宜差為簡便其
二言自今凡有詔令降付尚書省者僕射左右丞簽訖/官告黄牒之類已簽訖者更不簽分付六曹謄印符下
諸司及諸路諸州施行其臣民所上文字降付尚書省/者僕射左右丞簽訖亦分付六曹本曹尚書侍郎及本
㕔郎官次第簽訖委本㕔郎官下筆判云今欲如何施/行次第通呈侍中尚書若郎官所判允當則侍郎簽過
尚書判凖應奏上者直奏上應行下者直行下即未得/允當者委侍郎尚書改判事之可否當決於本曹長官
三省言今三省皆同奏事與光時不同及其所言事多/已施行太皇太后宣諭日今已無事不必改更也舊本
[435-10a]
載司馬光二奏止如此新/本因之今別詳載於前 左諌議大夫梁燾言臣恭
以先帝聖明燭理考古立政作新官制出於聖度而作
法之臣不能少望清光徒為紛更祖宗之舊本末失次
不當聖意施行旬月之餘上下患其迂滯繁複詔㫖丁
寜委大臣參議重别立法求合至當訓詞具在明於日
星臣伏見元豐六年六月二十四日聖㫖指揮以法制
未備文移繁複令詳定官制所考究建置本末重别立
法務令稽合體理不致膠固迂滯仍委三省參議可否
[435-10b]
進呈取㫖臣恭謂法制未備即是有司所上未為全書
文移繁複即是有司所行已見其弊使考究建置本末
者是於考求未當也稽合體理者是於立政有害也委
三省參議者此又丁寜戒飭之詞盖當日大臣朋姦不
忠廢格詔㫖䝉蔽欺罔䕶過自全重改已行之議不恤
後日之患茍且偷安竊禄使聖謨逺略暗蔽未明不忠
之罪義不容誅伏望聖慈檢㑹先帝前後詔㫖付大臣
講究遵依施行貼黄能述志揚名正是陛下今日之事
[435-11a]
若但因循習敝而不去玩常而不講豈不負先帝求治
之本意哉伏望明詔大臣商量裁制以適當今之宜恭
奉先帝詔㫖為萬世法臣不勝納忠之至臣聞故宰相
司馬光與吕公著等建議乞詔修官制議草未及上而
光薨近其子康繳進未聞朝廷施行伏乞檢㑹光議審
酌其當而施行如舊日中書門下通治政事省十二房
為六房事可歸一吏無冗員文書不繁行遣徑直於官
制無所變易但稍修職業使就簡便此正合先帝詔㫖
[435-11b]
燾言不得其時因司馬康所上光二奏以四年八月八/日三省進呈故附見八月八日元豐元年六月二十四
日聖㫖檢未見或恐/年月日有誤更詳之 詔河中鳯翔邠涇自今並選差
守臣從文彦博請也 詔郡縣考課優等人令三省考
察任使從左諫議大夫梁燾請也燾奏云臣聞賞罰無
章何以沮勸夫欲吏稱其職民安其業由此道也國家
著為優劣之等以考課郡縣所以進退能否激厲搢紳
期之政平訟理閭巷無愁嘆之聲而已誠聖意之所宜
加也朝廷已嘗治其劣等示之天下人知沮矣未聞褒
[435-12a]
其優等者顧何以使士夫知勸而樂於赴功哉有司因
循不言甚未副陛下班叙群材統明法制之意也欲望
聖慈特賜指揮吏部第其知州已下優等以聞乞自朝
廷詳擇推恩以平賞罰用伸公議 詔于闐國進奉使
李揚星鄂丹威格進貢御馬已回賜内哩齊羅轄正等
依此後毋為例
丁未翰林學士蘓轍言臣去嵗領户部右曹以財賦不
足而開河之議不决河北費用不貲曽三上章論河流
[435-12b]
西行已成河道而孫村以東故道髙仰勢決難行是時
大臣之議多謂故道可開西流可塞朝廷因遣范百禄
趙君錫親行相度以人情論之符合大臣則易為言違
背大臣則難為説而百禄等既還皆謂故道不可開而
西流不可塞何者地形髙下可指而知水性避髙趋下
可以一言而决故百禄等不敢䝉昧朝廷希合權要效
其成説而致之陛下陛下亦知其言明白信而行之中
外公議皆以為當今自夏秋之交暑雨頻併河流暴漲
[435-13a]
出崖由孫村東行以理言之盖河上毎嵗常事耳而都
水監勾當公事李偉與河埽使臣因此張皇申報以分
水為名欲因發回河之議都水監從而和之亦以僥倖
欲成回河之役臣竊以為此軰類多小人不知逺慮河
若安流則無以興起功役功役不起則此軰差遣請受
不可徼求惟有河事一興則求無不可而况大臣以其
符合已説樂聞其事乎臣竊見今河道西行孫村側左
大約入地二丈以來而見今申報漲水出崖由新開口
[435-13b]
地東入孫村不過六七尺欲因六七尺漲水而奪之入
地二丈河身雖三尺童子知其難矣然朝廷遂為之遣
都水使者興兵夫開河道進鋸牙欲約之使東今方河
水盛漲其西行河道若不斷流則遏之東行實同兒戲
昔鯀湮洪水汨陳五行逆天地髙下之性九載而功不
成鯀以殛死今一河雖小而河朔百萬生靈安危所係
奈何不計利害而輕動之哉臣願陛下急命有司且徐
觀水勢所向依累年漲水舊例因其東溢引入故道以
[435-14a]
紓北京朝夕之憂其故道堤防壊決之處略加修葺免
其決溢而已至於開河進約等事一切不得興功仍不
許奏辟官吏調發夫役候河勢稍定然後議之不過一
月之後漲水既落則西流之勢決無移理而羣小妄説
不攻自破矣若不待水勢稍定倉猝之間即行應副大
役一起小人既得差遣請受因縁生事勢難禁止則河
北之患有不可知者矣兄臣軾前在經筵因論黄河等
事為衆人所疾迹不自安遂求引避臣今出位而言正
[435-14b]
與兄軾無異然不忍朝廷之害而舉朝臣僚懲創前事
無有一人為陛下言者是以不能自已狂愚率易伏俟
誅譴貼黄稱訪聞孫村出崖漲水今已斷流河上官吏
未肯奏知轍集自注云八/月初十日上
戊申右諫議大夫范祖禹言臣竊聞昨來謫降蔡確之
時太皇太后宣諭三省樞宻院大臣令具知先帝寝疾
太皇太后勉從聽政皇帝登極事理之實大臣既親聞
聖語合詳書於時政記以傳示萬世臣風聞樞宻院所
[435-15a]
記聖語安燾却不簽書至今收藏不出若不書載則他
日無所信此事體大實繫乆逺伏望聖慈特遣使人於
安燾處取索元記聖語文字降付樞宻院令書入時政
記并乞付實録院令書於元豐八年實録此據祖禹家/所藏奏藳八
月十一/日奏也
己酉河北路轉運使兼都水使者謝卿材為河東路轉
運使直龍圖閣范子竒為集賢殿修撰充河北路都轉
運使兼外都水使者時復議回河故徙卿材然子竒㝷
[435-15b]
復以直龍圖閣歸故官子竒復為直龍圖閣權河東都/轉運使乃十月二十三日卿材
六月二十四日再任七月八日兼領外使者二十八日/都水復議回河十月十二日徙卿材河東卿材附傳在
紹聖九年十月十四日卿材為河北轉運使兼外都水/使者議者欲復東流卿材建言近嵗河流稍行地中無
可回之理於是上河議一編召赴政事堂㑹議/卿材爭論不屈用是忤大臣意徙河東轉運使 太常
少卿集賢校理韓川言按令初遇大禮䕃補兒男今臣
雖有男子縁臣幼孤禄不逮親止有親弟巛欲以此恩
及納臣合遷朝散郎一官先補巛一命從之内轉官囬
授勿行詔陜西觧鹽司於熈河路毎年合得年額鹽
[435-16a]
鈔數内撥二十萬貫付陜西轉運使應副秦延等九州
軍仍自元祐五年為始
庚戌樞宻院言赴任替移官經過無接送人者遇道路
艱阻量差軍人護送其不應差而差并受差者各以違
制論即雖合差而輒将帶過及官司令帶過者亦凖此
從之 中書省言參立太皇太后坤成節皇太后生辰
輦官車子官健等與轉一資職名已髙而無資可轉者
賜錢三十貫副指揮以上五十貫若特與管勾文字掌
[435-16b]
表奏等人白身充三班借職或有官人轉一官並一名
當二人皇后生辰皇太妃生辰翰林司工匠輦官等與
轉一資無資可轉凖上法若特與掌牋奏書表司或本
宅勾當人白身充大将已係大将與三班借補並一名
當二人從之先是上批太皇太后皇太后殿有特恩與
管勾文字掌牋表人者以諸色人二人充當一名使輕
重適當至是中書立法
辛亥詔劉淑特罷祠部郎中莫君陳罷兩浙提刑與知
[435-17a]
州差遣言者論淑先知蘓州日與君陳不受理章惇强
買崑山民田事故有是詔十一月二十/四日惇降官
癸丑三省樞宻院言繼日霖雨河上之役恐煩聖念太
皇太后宣論曰訪之外議河水今已東復故道矣又進
呈延州奏夏國宥州除道治館以待朝廷嵗賜宰臣吕
大防因奏曰西事之興十有餘年由此且少息矣太皇
太后曰乃得乆不與之力也此二者誠國家之大事
御史中丞傅堯俞曰臣每讀詩至鳲鳩在桑興淑人之
[435-17b]
如一南山之石譏師尹之不平未甞不慨然廢書為之
歎息夫有國有家者欲使上下無怨捨平一曷以哉臣
竊見朝廷置司裁損吏員遂量減其俸給獨行於六曹
寺監而三省樞宻院不與焉豈所以示至公於天下哉
周道如砥殆不如是近聞殿中侍御史孫升曽以此事
建言其條列甚詳臣不敢重煩天聽伏乞指揮檢㑹孫
升状與臣劄子同送有司令一例施行庻可以厭服衆
心𨗳迎善氣堯俞自注云八月十六日今/附本月日孫升奏在七月末 刑部侍郎
[435-18a]
趙君錫翰林學士蘓轍為賀遼國生辰使閤門通事舍
人髙遵固朱伯材副之少府監韓正彦光禄卿范純禮
為賀正旦使閤門祇候賈裕曹㬇副之純禮辭疾改命
太府少卿陳紘改命陳紘在九月/二十二日今并書 詔徐王府侍講黄
景為秘閣校理以翰林學士承㫖蘓頌中書舍人鄭雍
薦其行義故也 司勲員外郎何洵直為秘閣校理秘
書郎左諌議大夫梁燾言臣竊聞除郎官何洵直秘書
郎秘閣校理士論籍籍指為不當以為洵直頃以為尚
[435-18b]
書郎已甞進官罷職今以入秘書省乃復還職莅官換
職所以進官誠為有法兼官因還之職殆是虛名僥倖
因縁隳亂官制竊以校理為本朝美職秘書郎為今日
清官妙簡文賢乃可兼授人如洵直安得冒居况秘書
郎文章髙選盖朝廷養育兩掖詞臣之地自元豐以來
未始除人宜精収擢以勵英俊妄與不疑遂輕名噐甚
非國家養士擇人之本意也伏望特賜指揮追寢恩命
如洵直在郎位無敗闕且令依舊庶見至公以平清議
[435-19a]
貼黄貟外非大夫以上不得任子館職至朝奉郎即得
任子且無釐務一年之限今視明堂大禮止二十餘日
便得奏薦恩澤尤為僥倖朝廷養士務得直亷不宜少
容貪邪之人迹此差除有害公道伏望聖慈明察必賜
寢罷臣聞韓宗古自館職為省郎進官罷職昨自曹州
移潞州宰相用私恩還宗古職名言官論列以為壊法
宗古顧義謹分亦能力辭宰相欲成其私假朝廷指揮
與展年磨勘門下省封駁竟至罷職有此近例行遣分
[435-19b]
明伏乞聖慈早賜指揮庶允公議左司諫劉安世右司
諫吳安詩亦言竊以官制初行舊帯職名者並為虛設
朝廷許納職以換一官是時如何洵直因納職特轉官
者固非一人而所謂秘書省職事官者尤為遴選自陛
下初復館職皆用大臣薦舉或揚歴著勞許帶此職未
有既納職改官而無故再復職名者又秘書郎自行官
制以來非文行素著者未嘗輕授今來除洵直校理及
秘書郎在洵直有不當得也雖曾中髙科而行義不為
[435-20a]
賢士大夫所與於公議又不當得也有二不當得而朝
廷以天下之遴選併於此人其可安乎臣等䝉陛下擢
置言路固知今日所患者人材為乏是以常願陛下推
廣聰明捜訪賢能臣亦未嘗敢輕議人物如今日洵直
所除於法有礙於公議未允伏望聖明特賜寝罷令洵
直且依舊作郎官使天下曉然知名噐不可以假人豈
勝幸甚貼黄稱臣等竊見韓宗古昨除知潞州復與舊
職是時臣安世已曽極論於法不當得朝廷之命遂寝今
[435-20b]
來洵直與韓宗古事體相類伏乞照㑹安世又言朝廷
一日命二人為館職臣所以捨黃景而論洵直非敢有
好惡之私也特以先帝初改官制洵直已依新令甞轉
一官觧罷校理今日不因課最復貼職名與黄景才初
入館事體不類而又宻邇明堂便得任子重疊僥倖頗
招物議况韓宗古亦係轉官罷職之人昨移潞州甞令
復職因臣論奏㝷已報罷今除洵直無異宗古若不畏
公議自持兩端非徒媿心實恐亂法伏望陛下重惜名
[435-21a]
噐追寝誤恩庶使清朝無有倖位詔何洵直罷秘書郎
秘閣校理仍舊與郎官差遣㝷以考功員外郎出知楚
洵直罷官職在八月二十二日出/知楚州在十月十四日今并書 詔左藏庫副使
兼閤門通事舍人宋球兩甞奉使髙麗特除西上閤門
副使毋得援例始球乞轉官三省言若轉閤門副使即
球年未及兼球官未至皇城宫苑副使亦無轉官例故
有是詔左諫議大夫梁燾言閤門副使號為横行名品
要近事任漸峻右臣得之最為榮寵自有定員限年次
[435-21b]
補若非顯著邉功不可輒有超越今球無功冒進公議
不以為允欲乞聖慈指揮勘㑹球自任通事舍人以來
及與未及合轉横行年限或謂朝廷以兩使髙麗憫其
勤逺又奉使到今嵗月已乆何因忽復追賞亦乞勘㑹
兩次曽與不曽比類沾恩如年未應法又曽被恩即今
日所授誠出無名此例一開何以制遏僥倖法令之信
不可不守伏望追寝告命以恊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