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b0019 續資治通鑑長編-宋-李燾 (master)


[204-1a]
欽定四庫全書
 續資治通鑑長編巻二百
             宋 李燾 撰
  英宗
治平元年春正月丁酉朔改元
景靈宫使武寧節度使同平章事宋庠案宋史庠請老/時以鎮武軍節
度使改封鄭/國公與此異屢請老上曰朕初嗣位何可遽休大臣戊
申命庠判亳州庠前後所至以慎靜為治晚愛信㓜子
[204-1b]
多與其屬小人逰不謹至是諫官呂誨請勅庠不得以
二子隨上曰庠老矣奈何不使其子從乎 司門郎中
李定等奏差押伴夏國使人習上夀儀退就幕次賜酒
食所供㣲薄使人竊笑初不下箸甚不稱朝廷來逺之
意詔劾御厨監官及客省吏人罸之
癸丑詔減夀聖節所賜師號紫衣祠部戒牒故事聖節
所賜三百道而貴妃修儀公主猶别請至是減為二百
所請者在數中
[204-2a]
甲寅雄州奏歸信容城縣報契丹追賊有七騎奔入南
界逐出之詔河北㳂邊安撫使北界賊盗來奔即逐出
若驚刼即捕送本國若婦女老小避賊入境即善諭遣
之 知唐州司農少卿趙尚寛再任歲滿特遷光禄少
卿賜錢二十萬復留尋以母喪去尚寛在唐州前後凡
五年先是言事者屢以守令不乆為患朝廷立再任之
法而罕有應詔者獨尚寛修舊起廢興輯勸課有實效
焉 同知諫院官呂誨奏先朝两府及臺諫官奏對即
[204-2b]
左右近侍悉引避於兩廡故從容論議事無洩於外者
臣近登對皆不引避立於殿隅板門之内欲乞指揮自
今引避如故事從之
故事執政生日皆有賜予詔言助其燕喜時帝在諒闇
曾公亮及宋庠生日翰林學士賈黯當草詔己未黯言
前日夀聖節契丹使上夀於紫宸殿罷群臣升殿間飲
才令獻一觴而退將相大臣同國休戚冝權罷賜而曾
公亮亦言朝廷向來止㳂舊例未經討論今黯所言實
[204-3a]
於人情為順望賜允從詔以大臣有已經賜者令賜之
如例
辛酉詔以仁宗配享明堂初禮院奏乞與兩制同議仁
宗當配何祭故事冬夏至祀昊天上帝皇地祇以太祖
配正月上辛祈榖孟夏雩祀孟冬祭神州地祗以太宗
配正月上辛祀感生帝以宣祖配季秋大饗明堂祀昊
天上帝以真宗配翰林學士王珪等議代宗即位用禮
儀使杜鴻漸等議季秋大饗明堂以考肅宗配昊天上
[204-3b]
帝徳宗即位亦以考代宗配王涇郊祀録注云即孝經
周公嚴父之道今請循周公嚴父之道以仁宗配享明
堂知制誥錢公輔議謹按三代之法郊以祭天而明堂
以祭五帝郊之祭以始封之祖有聖人之徳者配焉明
堂之祭以創業繼體之君有聖人之徳者配焉故孝經
曰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
上帝又曰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
人也以周公言則嚴父也以成王言之則嚴祖也方是
[204-4a]
之時政則周公祭則成王亦安在乎必嚴其父哉我將
之詩是也後世失禮不足考據請一以周事言之竊謂
聖宋崛起非有始封之祖也則創業之君遂為太祖矣
太祖則周之后稷配祭於郊者也太宗則周之文王配
祭於明堂者也此二配者至大至重萬世不遷之法也
真宗則周之武王宗乎廟而不祧者也雖有配天之功
而無配天之祭未聞成王以嚴父之故廢文王配天之
祭而移於武王也仁宗則周之成王也雖有配天之業
[204-4b]
而亦無配天之祭亦未聞康王以嚴父之故廢文王配
天之祭而移於成王也以孔子之心推周公之志則嚴
父也以周公之心攝成王之祭則嚴祖也嚴祖嚴父其
義一也下至於兩漢去聖未甚逺而明堂配祭東漢為
得在西漢時則孝武始營明堂而以髙帝配之其後又
以景帝配之孝武之後無聞焉在東漢時則孝明始建
明堂而以光武配之其後孝章孝安又以光武配之孝
安之後無聞焉當始配之代適符嚴父之説及時異事
[204-5a]
遷而章安二帝亦弗之變此最為近古而合乎禮者也
有唐始在孝和時則以髙宗配之在明皇時則以睿宗
配之在永泰時則以肅宗配之禮官杜鴻漸王涇軰不
能推明經訓務合古初反雷同其論以惑時主延及於
今牢不可破當仁宗嗣位之初儻有建是論者則配天
之祭常在乎太祖太宗矣當時無一言者故使宗周之
典禮不明於聖代而有唐之曲學流弊乎後人願陛下
深詔有司博謀羣賢使配天之祭不膠於嚴父而嚴父
[204-5b]
之道不專乎配天循宗周之典禮替有唐之曲學於是
又詔臺諫及講讀官與兩制禮院再詳定以聞御史中
丞王疇以為珪等議遺真宗不得配公輔議遺宣祖真
宗仁宗俱不得配於禮意未安乃獻議曰在易先王作
樂崇徳薦之上帝以配祖考然則祖考配帝從來逺矣
物之大者莫過於天親之尊者莫踰於父推父比天升
以嚴配行孝之大無越於此又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
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
[204-6a]
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葢周公居攝之祭得行天
子禮樂尊祖隆父以致崇嚴之極故孔子嘆而美之曰
周公其人也仲尼豈欺後世哉今公輔以謂政則周公
祭則成王抑不知據何經而言也公輔又謂未聞成王
以嚴父之故廢文王配天之祭而移之於武王夫六經
之教以簡易立法周自后稷至赧王厯世三十六若代
代著嚴父之訓則六經乃記事之厯日矣安在其簡且
易也語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
[204-6b]
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今舍周公孔
子不以為法將誰師乎昔藝祖創造大業追王四代宣
祖配祀踰百年四聖相授未之或廢上質之三代旁稽
之漢唐於禮無嫌於義為當今一旦黜宣祖真宗之祀
廟而不配非所以嚴崇祖宗尊事神明也仁宗皇帝徳
厚侔天地利澤施無垠享御四十二年純仁善政橫被
動植休聲茂烈輝映今昔祔廟之始首議配饗異論一
出物聼駭然且配考之文見於易嚴父之義著於經聖
[204-7a]
法章明咸足稽按臣請依王珪等議奉仁宗皇帝配饗
明堂以符大易配考之説孝經嚴父之禮奉遷真宗配
孟夏雩祀以放唐正觀顯慶故事太宗皇帝依舊配正
月上辛祈榖孟冬祭神州地祗餘依本朝故事如此則
列聖並侑對越昊穹厚澤流光垂裕萬祀必如公輔之
議則䧟四聖為失禮導陛下為不孝違經戾古莫此為
甚知諫院司馬光呂誨議竊以孝子之心誰不欲尊其
父者聖人制禮以為之極不敢踰也故祖已訓髙宗曰
[204-7b]
祀無豐於暱孔子與孟懿子論孝亦曰祭之以禮然則
事親者不以數祭為孝貴於得禮而已先儒謂禘郊祖
宗皆奉祀以配食也禘謂祭昊天於圜丘也祭上帝於
南郊曰郊祭五帝五神於明堂曰祖宗故詩曰思文后
稷克配彼天又我將祀文王於明堂此其證也下此皆
不見於經矣前漢以髙祖配天後漢以光武配明堂以
是觀之古之帝王自非建邦啟土及奄有區夏者皆無
配天之文故雖周之成康漢之文景明章其徳業非不
[204-8a]
羙也然而子孫不敢配天者避祖宗也孝經曰嚴父莫
大於配天周公其人也孔子以周公有聖人之徳成太
平之業制禮作樂而文王適其父也故引之以證聖人之
徳莫大於孝荅曾子之問而已非謂凡有天下者皆當
以其父配天然後為孝也近世祀明堂者皆以其父配
五帝此乃誤識孝經之意而違先王之禮不可以為法
也景祐二年仁宗詔禮官稽案典籍辨崇配之序定二
祧之位乃以太祖為帝者之祖比周之后稷太宗真宗
[204-8b]
為帝者之宗比周之文武然則祀真宗於明堂以配五
帝亦未失古禮今仁宗雖豐功美徳洽於四海而不在
二祧之位議者乃欲舍真宗而以仁宗配食明堂恐於
祭法不合又以人情言之是絀祖而進父也夏父弗忌
躋僖公先兄而後弟孔子猶以為逆祀書於春秋况絀
祖而進父乎必若此行之不獨乖違禮典恐亦非仁宗
之意臣等竊謂冝遵舊禮以真宗配五帝於明堂為便
觀文殿學士翰林侍讀學士孫抃等奏謹按孝經出於
[204-9a]
聖述其談聖治之極則謂人之行莫大嚴父而配天仲
尼美周公以居攝而能行天子之禮尊隆於父故曰周
公其人不可謂之安在乎必嚴其父也若止以太祖比
后稷太宗比文王則宣祖真宗向者皆不當在配天之
序推而上之則謂明堂之祭真宗當以太宗配先帝不
當以真宗配今日不當以仁宗配必配以祖也臣等按
易豫之説曰先王作樂崇徳薦之上帝以配祖考葢若
祖若考並可配天者也並又符於孝經之説亦不可謂
[204-9b]
安在乎必嚴其父也祖考皆可配帝郊與明堂不可同
位亦不謂嚴祖嚴父其義一也雖周家不聞廢文配而
移於武廢武配而移於成然則易之配考經之嚴父歴
代循守固亦不為無説魏明帝宗祀文帝於明堂以配
上帝史官謂是時二漢郊祀之制具存魏所損益可知
則亦不謂東漢章安之後配祭無傳遂以為未嘗配嚴
父也自唐至本朝其間賢哲講求不為少所不敢以異
者舍周公之遺文無所本統也今以為我將之詩祀文
[204-10a]
王於明堂而歌者也亦安知非仲尼刪詩存周全盛之
頌被於管絃者獨取之也仁宗繼體保成置天下於大
安者四十二年功徳於人可謂極矣今祔廟之始遂抑
而不得配上帝之享甚非所以宣章陛下為後嚴父之
大孝臣等参稽舊典博考公論敢以前所定議為便詔
從抃等議王疇議實録本志及㑹要並不載今於疇傳/内掇出増入詔文云臺諫講讀官再詳定孫
抃講讀官也王疇臺/官也司馬光諫官也
二月戊辰命韓琦提舉修撰仁宗實録
[204-10b]
庚午權判流内銓錢公輔奏請選人祖父母父母年老
得家便官者免更注從之案英宗即位擢王疇為副樞/密公輔時知制誥以疇望淺
不肯草詔帝怒謫滁州團練/使此云權判流内銓恐有誤
辛未樞宻院奏請河東陕西等路就糧禁軍年五十五
以上者有子孫弟姪異姓骨肉年三十以下雖短本指
揮等様一兩指壮徤堪征役之人許以為代無親戚即
許召外人為代皆不支例物雖年五十五以上無疾病
樂在軍者射弓七斗弩兩石聼依舊從之 令西京左
[204-11a]
藏軍副使縁界河廵檢都監趙用再任從髙陽關及河
北縁邊安撫司之請也用才武果敢而熟邊事邉人
以鹽舩犯邊禁者用割膓而沈之邉人畏用以其岀常
乗虎頭舩謂之趙虎頭
己邜詔春分祀髙禖罷用弓矢弓韣進酒胙及宫人飲
福受胙之禮以在諒闇故也
三月丁酉朔詔三司用内藏庫錢三十萬貫修奉仁宗
山陵依乾興例蠲其半餘聼漸還 命入内都知任守
[204-11b]
忠權戸部副使張燾提舉三司修造案勾當公事張徽
作仁宗神御殿於景靈宫西園八月殿成名曰孝嚴别
殿曰寧真燾因請圖乾興文武大臣於殿壁繪像自此
始 京師賦麴於酒戸有常數數少而用多者不得增
不及數者雖督責至破産無以償歲課乆不增燾請廢
歲額嚴地界為禁使各量所用買不拘數則買者冝廣
自是課增數倍嘗與三司使議鑄錢事帝詰難皆不能
對燾徐開陳帝是之既退令左右記姓名燾亢子也
[204-12a]
己酉詔郡牧都監判官位在諸路轉運使之下同郡牧
事知州軍員外郎之上與提㸃刑獄相序以官 司馬
光言竊聞近日陛下聖體甚安奉事皇太后昏定晨省
未嘗廢缺非獨羣臣百姓之福乃宗廟社稷之福也陛
下既為仁宗之後皇太后即陛下之母今濮王沒陛下
平生孝飬未盡之心不施之於皇太后將何所用哉臣
聞君子受人一飯之恩猶不忍負之必思報荅况皇太
后有莫大之徳三陛下豈斯須忘之先帝立陛下為嗣
[204-12b]
皇太后有居中之助一也及先帝晏駕之夜皇太后决
定大䇿迎立聖明二也陛下踐阼數日而得疾不省人
事中外衆心惶惑失措皇太后為陛下攝理萬幾鎮安
中外以候痊復三也有此一徳者則陛下子子孫孫報
之不盡况兼三徳而有之陛下所以奉飬之禮若有絲
毫不備四海之人其謂陛下為如何天地鬼神其謂陛
下為如何此不可以不留聖心也今陛下已能奉飬如
禮而臣復區區進言者誠欲陛下戒之謹之始終無倦
[204-13a]
外盡其恭内盡其愛使孝徳日親令聞四逹以叶天下
之望保萬世之禄而已若萬一有無識小人以細末之
事離間陛下母子不顧國家傾覆之憂而欲自營一身
之利者願陛下付之有司明正其罪天下曉然皆知陛
下聖明仁孝不負大恩而讒佞不能間也光又言竊見
祖宗之時閑居無事嘗召侍從近臣與之從容講論萬
事至於文武朝士使臣選人凡得進見者往往召之使
前親加訪問委曲詳悉無所不至所以然者一則欲使
[204-13b]
下情上通無所壅蔽二則欲知其人能否才器所任是
以黜陟取舍皆得其冝太平之業由此而致恭惟陛下
潜徳藩邸踰三十年一旦龍飛奄有四海雖聖質英睿
得於天縱然與當世士大夫未甚相接民間情偽未甚
盡知臣謂宜詔侍從近臣每日輪一員直資善堂夜則
宿於崇文院以備非時宣召若有事故請假則與以次
官互換直宿其餘羣臣進見及奏事者亦望聖慈稍觧
嚴重細加訪問以開廣聰明禆益大政他日光進對又
[204-14a]
言臣累乞陛下加意奉飬躬親萬幾言辭澁訥未䝉采
納然當今切務無大於此是敢不避斧鉞重有敷陳竊
惟皇太后母也陛下子也皇太后母儀天下已三十年
陛下新自藩邸入承大統若萬一兩宮有隙陛下以為
誰逆誰順誰得誰失又仁宗恩徳在民藏於骨髓陛下
受其大業而無以報之則何以慰天下之望若陛下上
失皇太后之愛下失百妵之望則雖有大寶之位將何
以自安凡人主所以保國家者以有威福之柄也故民
[204-14b]
畏之如神明愛之如父母今陛下即位將近期年而朝
廷政事除拜賞罰一切委之大臣未嘗詢訪事之本末
察其是非有所與奪臣恐上下之人習以為常威福之
柄寖有所移則雖有四海之業將何以自固位則不安
業則不固於陛下果何所利乎陛下必以為事皇太后
之禮止如是亦不失矣親萬幾之務止如是亦無闕矣
臣竊以為不可臣聞陛下昔在藩邸事濮王承順顔色
備盡孝道凡宫中之事濮王皆委陛下幹之無不平允
[204-15a]
陛下事皇太后當一如濮王然後可視天下之政當一
如宮中之事然後可况濮王之親以恩皇太后之親以
義其奉飬之謹非特有所加則無以取信也宫中之事小
天下之事大其聼斷之勤非特有所加則無以致治也
儻奉飬極其謹聼斷極其勤則陛下仁孝之名流於萬
世英叡之徳達於四表宗廟永安子孫䝉福於陛下有
何所害而乆不肯為哉凡此利害之明有如白黒取舍
之易有如反掌陛下今日囬意易慮猶未為晚若固守
[204-15b]
所見終無變更臣恐日月寖乆釁隙愈深不可復合威
權已去不可復収後雖悔之無及已光尋以言不用懇
求外補帝令宰臣宣諭曰卿所言事畧皆施行且供諫
職未須求出光復奏臣鄉所言欲陛下以事濮王之禮
事皇太后又欲陛下延訪羣臣躬親政事今陛下雖奉
事皇太后加於往日猶未及事濮王之時承順顔意曲
盡歡心也雖省覽庶政猶未嘗訪問羣臣講治亂之切
務也陛下若以二者為止當如此則兩宫之意無由和
[204-16a]
洽萬幾之務何由治辦禍亂之源尚在太平之期尚逺
臣雖日侍丹扆有何所益陛下若奉飬之禮日增月益
訪求治道勤勞不倦使慈母歡欣於上百姓安樂於下
則臣雖在逺方亦猶在陛下之側也 呂誨言陛下臨
御已及期歲延見臣下温然盡禮忠藎之士莫不願輸
誠死節以圖報効况臣備位言職豈敢偷安然進對丹
陛敷陳時政雖聼納忘勞而未嘗䝉可否其事何求治
之切而降問之略也臣退而憂惻竊亦思之陛下恭黙
[204-16b]
無語皆有謂乎必以皇太后尊臨避讓不敢當其事耶
將威福之柄未得其專而有所猜忌耶果如是亦宸慮
未思之甚矣今日之事實繫憂危敢不為陛下一一而
陳之當踐阼之初起居違豫萬幾曠日羣心震恐大臣
建策志在於公非皇太后輔政無所寄及命出簾幃人
知歸奉日月雖乆中外帖然慈恩保翊之功徳為至矣
今聖體平復當追疚既往旰宵自勵與大臣協心講求
治道念皇太后經歲之憂勤思所以報之之道焉陛下
[204-17a]
孝飬之禮臣不得而知之安親之道誠有未至何則累
聖成業靡思經緝邦國大事都無裁處獻納之言盡决
簾幃之下是陛下自處休佚而置聖后於煩勞雖外形
避讓而中非承順得謂之孝乎虧損盛美莫斯之甚且
威福者人主馭下綱權賞善黜惡一出於己則人知畏
愛皆思歸附朞月以來天下顒顒拭目傾耳者豈為是
乎而有功者未見録有罪者得以容懲勸不及人將觧
體是倒持其柄而弗為用奚謂未得其專徒中懷猜忌
[204-17b]
而何補於事哉况皇太后三十年保輔之心實有望陛
下於今日也豈欲勞心焦思乆於其政耶伏望陛下以
天下為憂以宗社為計念先帝付託之重知聖后保祐
之恩推心示人無自隱晦臨朝視事與大臣論道總持
綱維威福既行則天下取信斯保安基祚萬世之事也
不然聖慮淵藴終無啟發外則君臣之義不相接内則
子母之情有所間恩信不及於下則怨謗歸於上或人
神激怒陛下雖有獨見之明何以為保安之計哉臣所
[204-18a]
謂今日之事繫憂危者此也誨又言臣聞近日聖體平
復中外均慶萬幾之事未聞親决議者謂陛下避讓有
所待焉果如是恐未為順敢不為陛下委細陳之且以
兩漢而下母后臨朝者衆皆嗣君冲㓜親為輔翊並坐
簾幃之下專其聼斷㓜君既長故有復辟之議今日之
事有異於是先帝㧞陛下於公族之中以賢且長付託
之意正為今日也當陛下違豫之時非皇太后内輔則
政無所寄大臣建策於國忠也然而陛下臨朝御前殿
[204-18b]
百官朝罷兩府大臣方至内東門是綱領柄權皆在於
手陛下自未專决何所待也臣伏望宸𠂻感悟無以此
為念唯内勤孝飬率中宫盡禮則婦姑之情相接母子
之愛益親躬修政務操守威福日與講求治道事無過
舉體斯為順自然皇太后慰安恩意無間燕適深宫優
㳺清淨含飴弄孫不復關政豈非皇太后之心耶誨遂
言於皇太后曰恭以殿下保祐聖子積三十年輔翊又
逾期歲寰宇帖泰廟社安固慈恩至矣聖功大矣然而
[204-19a]
成乃全徳是惟艱哉保敬克終亦惟艱哉以萬幾浩繁
殿下勞心焦思曾未少休非所以燕怡福夀之本也况
皇帝躬親治事勤勵如此在於聖慮應已慰安臣愚以
謂東殿簾幃宜五七日一御咨詢大臣無俾曠事庶少
均暇於翊政之道亦無所損當在沈幾奮於獨斷豫宣
教命誕告朝廷外形謙讓之冝中遂優逰之樂上順天
道下厭羣情享是全美豈不休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