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物勢篇》
儒者論曰:
「天地故生人。」
此言妄也。
[014-2a]
夫天地合氣,
人偶自生也;
猶夫婦合氣,
子則自生也。
夫婦合氣,
非當時欲得生子,
情欲動而合,
合而生子矣。
且夫婦不故生子,
以知天地不故生人也。
然則人生於天地也,
猶魚之於淵,
蟣虱之於人也,
因氣而生,
種類相產。
萬物生天地之間,
皆一實也。
[014-3a]
《傳》曰:
「天地不故生人,
人偶自生。」
若此,
論事者何故云:「天地為鑪,
萬物為銅,
陰陽為火,
造化為工」乎?
案陶冶者之用火
爍銅燔器,
故為之也;
而云「天地不故生人,
人偶自生」耳,
可謂陶冶者
不故為器,
而器偶自成乎?
夫比不應事,
未可謂喻;
文不稱實,
未可謂是也。
[014-4a]
曰:
是喻人稟氣
不能純一,
若爍銅之下形,
燔器之得火也,
非謂天地生人
與陶冶同也。
興喻
人皆引人事。
人事有體,
不可斷絕。
以目視頭,
頭不得不動;
以手相足,
足不得不搖。
目與頭同形,
手與足同體。
今夫陶冶者,
初埏埴作器,
必模範為形,
故作之也;
燃炭生火,
必調和鑪竈,
故為之也。
及銅爍不能皆成,
器燔不能盡善,
不能故生也。
[014-5a]
夫天不能故生人,
則其生萬物,
亦不能故也。
天地合氣,
物偶自生矣。
夫耕耘播種,
故為之也;
及其成與不熟,
偶自然也。
何以驗之?
如天故生萬物,
當令其相親愛,
不當令之相賊害也。
[014-6a]
或曰:
五行之氣,
天生萬物。
以萬物含五行之氣,
五行之氣,更相賊害。
[014-7a]
曰:
天自當以一行之氣
生萬物,
令之相親愛,
不當令五行之氣
反使相賊害也。
[014-8a]
或曰:
欲為之用,
故令相賊害;
賊害相成也。
故天用五行之氣
生萬物,
人用萬物作萬事。
不能相制,
不能相使;
不相賊害,
不成為用。
金不賊木,
木不成用;
火不爍金,
金不成器,
故諸物相賊相利。
含血之蟲
相勝服、相齧噬、
相啖食者,
皆五行之氣
使之然也。
[014-9a]
曰:
天生萬物,
欲令相為用,
不得不相賊害也,
則生虎狼蝮虵及蜂蠆之蟲,
皆賊害人,
天又欲使人為之用邪?
且一人之身,
含五行之氣,
故一人之行,
有五常之操。
五常、
五常行之道也。
五藏在內,
五行氣俱。
如論者之言,
含血之蟲,
懷五行之氣,
輒相賊害;
一人之身,
胸懷五藏,
自相賊也?
一人之操,
行義之心,
自相害也?
且五行之氣相賊害,
含血之蟲相勝服,
其驗何在?[014-10a]
曰:
寅、木也,
其禽虎也。
戌、土也,
其禽犬也。
丑、未、亦土也,
丑禽牛,
未禽羊也。
木勝土,
故犬與牛羊為虎所服也。
亥、水也,
其禽豕也。
巳、火也,
其禽虵也。
子亦水也,
其禽鼠也。
午亦火也,
其禽馬也。
水勝火,
故豕食虵;
火為水所害,
故馬食鼠屎而腹脹。
[014-11a]
曰:
審如論者之言,
含血之蟲,亦有不相勝之效。
午、馬也,
子、鼠也,
酉、雞也,
卯、兔也。
水勝火,
鼠何不逐馬?
金勝木,
雞何不啄兔?
亥、豕也,
未、羊也,丑、牛也,
土勝水,
牛羊何不殺豕?
巳、虵也,
申、猴也。
火勝金,
虵何不食獼猴?
獼猴者、
畏鼠也。
囓獼猴者、
犬也。
鼠、水,
獼猴、金也。
水不勝金,
獮猴何故畏鼠也?
戌、土也,
申、猴也。
土不勝金,
猴何故畏犬?[014-12a]
東方、木也,
其星倉龍也;
西方、金也,
其星白虎也;
南方、火也,
其星朱鳥也;
北方、水也,
其星玄武也。
天有四星之精,
降生四獸之體,
含血之蟲,
以四獸為長。
四獸含五行之氣
最較著,
案
龍虎交不相賊,
鳥龜會不相害。
[014-13a]
以四獸驗之,
以十二辰之禽效之,
五行之蟲以氣性相刻,
則尤不相應。
[014-14a]
凡萬物相刻賊,
含血之蟲則相勝服,
至於相啖食者,
自以齒牙頓利,
䈥力優劣,
動作巧便,
氣勢勇桀。
若人之在世,
勢不與適,
力不均等,
自相勝服。
以力相服,
則以刃相賊矣。
夫人以刃相賊,
猶物以齒角爪牙
相觸刺也。
力強角利,
勢烈牙長,
則能勝;
氣微爪短,
誅膽小距頓,
則服畏也。
人有勇怯,
故戰有勝負,
勝者未必受金氣,
負者未必得木精也。
孔子畏陽虎,
卻行流汗,
陽虎未必色白,
孔子未必面青也。
鷹之擊鳩雀,
鴞之啄鵠鴈,
未必鷹鴞生於南方,
而鳩雀鵠鴈產於西方也,
自是䈥力勇怯相勝服也。
[014-15a]
一堂之上,
必有論者;
一鄉之中,
必有訟者。
訟必有曲直,
論必有是非,
非而曲者為負,
是而直者為勝。
亦或辯口利舌,
辭喻橫出為勝;
或詘弱綴跲,
蹥蹇不比者為負。
以舌論訟,
猶以劍戟鬭也。
利劍長戟,
手足健疾者勝;
頓刀短矛,
手足緩留者負。
[014-16a]
夫物之相勝,
或以䈥力,
或以氣勢,
或以巧便。
小有氣勢,
口足有便,
則能以小而制大;
大無骨力,
角翼不勁,
則以大而服小。
鵲食蝟皮,
博勞食虵,
蝟、虵不便也。
蚊虻之力,不如牛馬,
牛馬困於蚊虻,
蚊虻乃有勢也。
鹿之角足以觸犬,
獼猴之手足以搏鼠,
然而鹿制於犬,
獼猴服於鼠,
角、爪不利也。
故十年圍之牛
為牧豎所驅,
長仞之象
為越僮所鉤,
無便故也。
故夫得其便也,
則以小能勝大;
無其便也,
則以彊服於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