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l0010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唐-五百大阿羅漢 (master)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六十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結蘊第二中一行納息第二之六


問為煩惱現在前故退。為退已煩惱現在前。
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煩惱現在
前故退者。品類足說當云何通。如說三緣故
起欲貪隨眠。一欲貪隨眠未斷未遍知。二順
欲貪纏法現在前。三於彼有非理作意。廣
說乃至。起疑隨眠應知亦爾。契經所說復
云何通。如說由五因緣令時解脫阿羅漢
退。謂多營事業。乃至身恒多病。定蘊所說復
云何通。如說由非學非無學心退起學法
得。云何彼是阿羅漢而起煩惱現在前。又何
等心無間起煩惱現在前。若退已煩惱現在
前者。施設論說當云何通。如說若時心遠心
剛強起無色界三纏現在前。謂貪慢無明。而
多起慢。彼三纏內隨一現前。應說彼退無
[061-0313c]
色貪盡。住色貪盡中。識身論說復云何通。如
說一類補特伽羅無色染污心現在前故。捨
無學善根學善根相續。退無學心住學心。
品類足說復云何通如說云何順退法。謂不
善及有覆無記。住何等心後煩惱現在前。答
應作是說。煩惱現在前故退。問此已善通
後諸違難。前諸違難當云何通。答皆非違
難。所以者何。品類足說三緣故起諸隨眠
者。依未斷盡煩惱者說。謂起煩惱現在
前者。或有已斷盡自地煩惱。或有未斷盡
自地煩惱。彼依未斷盡自地煩惱而起煩
惱現在前者說。又起煩惱現在前者。或退
或不退。彼依不退而起煩惱現在前者說。
又起煩惱現在前者。或染污心無間。或不染
污心無間。彼依染污心無間而起煩惱現在
前者說。又起煩惱現在前者。有具因緣有
不具因緣。彼依具因緣而起煩惱現在
前者說。謂諸有情三因緣故起諸煩惱名
具因緣。一由因力。二由境界力。三由加行
力。欲貪隨眠未斷未遍知者說因力。順欲貪
纏法現在前者說境界力。於彼有非理作
意者說加行力。復次為遮外道所說意趣
故作是說。由三緣故起諸隨眠。謂外道說
專由境界起諸煩惱。若有境界煩惱便生。
若境界壞煩惱不起。為遮彼意。說諸纏起
亦因未斷自類隨眠。亦由彼有非理作意。
契經中說。由五種因緣令時解脫阿羅漢
退者。彼於退具說退因緣。如餘經說。彼具
名彼定蘊所說。由非學非無學心退起學
[061-0314a]
法得者。彼說根退不說果退。復次煩惱相
應心亦名非學非無學故。說果退亦不違
理。云何彼是阿羅漢而起煩惱現在前者。
先是阿羅漢後起煩惱現在前。若起煩惱現
在前便非阿羅漢。如先異生後入聖道。入
聖道已便非異生。如先學者後起無學法。
起無學法已便非學者。此亦如是於理何
違。何等心無間起煩惱現在前者。若畢竟
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起彼地纏現在前故。
退者即彼地善心無間起煩惱現在前。若未
畢竟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起彼地纏現在前
故。退者即彼地或善心或染污心無間起煩
惱現在前。乃至初靜慮應知亦爾。若畢竟
離欲界染起欲界纏故。退者即欲界或善心
或無覆無記心無間起煩惱現在前。若未畢
竟離欲界染起欲界纏故。退者即欲界或
善心或染污心或無覆無記心無間起煩惱
現在前。此中若未得根本善靜慮無色定現
在前者。彼不能起色無色界纏現在前故
退。但能起欲界纏現在前故退。若得根本
善靜慮現在前非無色定者。彼不能起無
色界纏現在前故退。但能起欲色界纏現在
前故退。若得根本善靜慮無色定現在前者。
彼能起三界纏現在前故退。有餘師說。退已
煩惱現在前。問此已善通前諸違難。後諸違
難當云何通。答皆非違難。所以者何。施設
識身二論所說。依覺知位不說退時。謂先
雖退而未覺知。煩惱現在前乃覺知故。如
有先誦四阿笈摩。餘務所纏遂便忘失。乃
[061-0314b]
至未誦猶不覺知。後若誦時方知忘失。彼
雖先忘而今始覺。此亦如是先退後知。依
知時說故不違理。品類足說。不善及有覆
無記名順退法者。依損善品轉遠善品故
作是說。如如煩惱現在前時。如是如是損遠
善品故說順退。非謂煩惱現在前時方退。
善法先已退故。住何等心後煩惱現在前者。
住欲界無覆無記心後煩惱現在前。謂威儀
路及工巧處非異熟生性羸劣故。問豈不羸
劣彌順於退。答若於淨品其性雖劣而於
染品力強勝者住彼便退。退已煩惱即現在
前。異熟生心於淨染品性俱劣故住彼心
時非進非退。有說欲界三無記心隨住一
種皆有退義。此心無間煩惱現前。然此欲界
無覆無記心。有與三界纏相違者。住此心
時必不退起三界煩惱。有與欲色界纏相
違不與無色界纏相違者。住此心時雖
不退起欲色界煩惱。而容退起無色界煩
惱。有與欲界纏相違不與色無色界纏相
違者。住此心時雖不退起欲界煩惱。而
容退起色無色界煩惱。有與三界纏皆不
相違者。住此心時皆容退起三界煩惱。評
曰。此二說中前說為善。要起煩惱現在前
時乃成退失勝功德故此說退位。若退
性者不必要起煩惱現前不退無學位
有退性者故。問退時為住意地為住五
識身耶。答應作是說。住意地退非五識
身。問若爾云何通隖陀衍那事。昔有王號
隖陀衍那。將諸宮室詣水跡山除去男
[061-0314c]
子純與女人奏五妓樂。縱意嬉戲樂音清
妙香氣馚馥。命諸女人露形而舞。時有五
百離欲仙人乘神境通經此上過。有見妙
色有聞妙聲有嗅妙香皆退神通。墮此
山上如折翼鳥不復能飛。王見問曰汝等
是誰。諸仙答曰。我是仙人。王復問言。汝得
非想非非想處根本定不。仙人答言。我等未
得。王乃至問汝等為得初靜慮不。仙乃至
答我等曾得而今已退。時王瞋忿作如是言。
不離欲人如何觀我宮人婇女。極非所宜。便
拔利劍斷截五百仙人手足。彼諸仙人有
住眼識退者有住耳識退者有住鼻識
退者。如何言住意地退耶。猛憙子事復云
何通。昔有仙人名猛憙子。食時常受勝軍
王請。每至食時乘神通力如雁王飛至
王宮上。王自承接抱置金床燒香散花恭
敬禮拜以妙飲食而供養之。仙人食訖除
器澡漱呪願王已飛空而去。王於後時以
國事故欲詣餘處作是念言。我行去後誰
當如我承事仙人。脫不如法仙人性躁。或
呪咀我令失王位。或斷我命或害國人。
便問少女。我行去後汝能如我事仙人耶。
女答言能。王遂慇懃約勅少女。令如常法
供養仙人。然後乃行營理國事。仙人後日
臨至食時飛空而來至王宮所。王女承抱
置金床上。仙人離染力微劣故觸細軟觸
退失神通。如常受供食訖澡漱及呪願已
欲乘空去而不能飛。入王苑中欲修舊
道。聞象馬等種種喧聲雖極作意而不能
[061-0315a]
得。時彼仙人知室羅筏城中士女恒作是念。
若大仙人履地行者我等當得接足供養。彼
仙爾時便起矯慧。語王女曰汝告城中。今
日仙人履地而出。諸所欲作皆應作之。於
是王女即便依教。諸人聞已除去城中瓦礫
糞穢掃灑清淨。嚴列幢幡燒香散花作諸
音樂莊飾嚴麗猶如天城。是時仙人步行而
出去城不遠入林樹間。欲修舊道聞諸鳥
聲其心驚亂而不能得。便捨此去詣於河
邊。復聞水中龍魚騰躍。心既喧擾而不能
修。遂即登山作如是念。我退善品都由
有情。設我曾修戒禁苦行當感有翅猫狸
之形。水陸空行無脫我者。發惡願已毒心
稍息。須臾復能離八地染後生非想非非想
處。有頂寂止甘露門田。八萬劫中受閑靜樂。
業壽盡已還生此間苦法林中。作猫狸獸身
及兩翅各廣五十踰繕那量。以此大身害有
情類空行水陸無得免者。從此命終墮無
間獄。受諸劇苦難有出期。如是仙人住身
識退。如何言住意地退耶。復云何通天帝
釋事。謂釋迦佛未出世時有一仙人名為
洲胤。天帝數往諮受法義。後於一時天帝
乘輦欲往仙所。阿素落女設芝夫人竊作
是念。今天帝釋將無捨我欲往其餘諸美
人所。便先昇輦自隱其形令天帝釋不知
同往。臨至仙所迴顧見之。因即告言汝何
來。此仙人不欲見諸女人。宜速還宮不應
住此。設芝推託不欲還宮。天帝既忿以華
莖擊夫人。遂以諂媚音謝。仙人聞之便生
[061-0315b]
欲愛退勝定故螺髻便墮。此即仙人住耳
識退。如何言住意地退耶。答應知此等
住意地退。由眼等識引令起故作如是說
於理無違。尊者僧伽筏蘇說曰。住五識退
於理何違。五識取境時亦生煩惱故。謂對
治力極羸劣者眼見色等亦容退故。評曰應
作是說。住意地退非五識身。對違順境
要有分別起煩惱故。由此故說若住意地
有六勝事不共五識。一退二離染三死四
生五斷善根六續善根。


退有三種。一已得退。二未得退。三受用退。
已得退者謂先已得諸勝功德遇緣而退。未
得退者如伽他說。


「 我觀天世間
 退於聖慧眼
 由耽著名色
 不見四真諦」



此頌意說。一切有情若勤方便皆應獲得諸
聖慧眼。但由耽著名與色故不能精懃修
正方便。於四真諦未得現觀。於聖慧眼
有未得退。又如頌言。


「 愚夫眾所敬
 是則為衰損
 於頂而退墮
 斷滅諸善根」



此頌佛依天授而說。謂彼已起暖善根不
久當起頂善根。中間貪著勝名利故於頂
善根有未得退。從此展轉斷滅善根。諸如
是等名未得退。受用退者。謂於已得諸勝
功德不現在前。如佛於已得諸佛功德不
現在前。獨覺於已得獨覺功德不現在前。
聲聞於已得聲聞功德不現在前。餘亦應
爾。問如是三退佛獨覺聲聞各有幾種。答
[061-0315c]
佛有一種。謂受用退已得諸功德有不現前
故。無未得退。住諸有情最勝根故。無已得
退諸佛皆是不退法故。獨覺有二種。謂未得
退及受用退。未得退者未得諸佛最勝根
故。受用退者有已得功德不現在前故。無
已得退獨覺皆是不退法故。聲聞乘中不時
解脫有二種謂未得退及受用退。未得退者
未得諸佛獨覺根故。受用退者有已得功
德不現在前故。無已得退不時解脫非退
法故。時解脫具三種。已得退者。已得功德
有可退故。未得退者。未得三乘不退根故。
受用退者。有已得功德不現在前故。有作
是說。佛全無退。無已得退者諸佛皆是不
退法故。無未得退者住諸有情最勝根故。
無受用退者佛於過去三無數劫。修集百
千難行苦行皆為利樂一切有情。得成佛
已晝夜六時觀有情界無可化者而不饒
益。是故諸佛無受用退。雖有功德不現在
前非本所期故不名退。獨覺唯有一受用
退。有已得功德不現在前故。無未得退者
於獨覺乘根性已定更不求佛勝根性故。
無已得退者獨覺皆是不退法故。聲聞乘中
不時解脫亦唯有受用退。有已得功德不現
在前故。無未得退者。於聲聞乘根性已定
更不求佛獨覺乘故。無已得退者。不時解
脫不退法故。時解脫有二種。一已得退。已得
功德有可退故。二受用退有已得功德不
現在前故。無未得退者於時解脫根性已
定。不求三乘勝根性故。評曰。此二說中初
[061-0316a]
說為善。諸佛定有受用退故。獨覺聲聞於
勝根性有欽羨故。時解脫者有可轉作不
時解脫如何說彼無未得退。問云何知佛
有受用退。答契經說故。如契經說。佛告阿
難。如來所得四增上心現法樂住。我說於彼
展轉有退。如與弟子共集會時。若不動心
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我說於彼都無有退。
由此知佛有受用退。問此經為說有已得
退。為當說有受用退耶。設爾何失。二俱有
過。所以者何。若此經說已得退者。四增上
心現法樂住亦不應退。諸佛皆是不退法
故。若此經說受用退者不動心解脫亦應有
退。非一切時現在前故。答此中說佛有受
用退。問此已善通前所設難。後所設難當云
何通。謂不動心解脫亦應有退。非一切時
現在前故。答不動心解脫以成就為勝。若
得彼法更無所作故。雖不現前而不說
為退。四增上心現法樂住以現行為勝。不
現前者便說為退。有作是說。此契經中說。
未至定名不動心解脫。說根本靜慮名增
上心現法樂住。世尊多起未至定現在前。
非根本靜慮。謂食前食後將說法時。及說
法竟并說法已入靜室時。佛雖於諸定能
速疾入。而於最近者數入非餘。故佛數數
入未至定。如勇健者雖於諸處能速往來。
而於近處數數遊從非於遠處。故作是說。
有餘師說。此契經中說利益他事名不動
心解脫。說自利益事名增上心現法樂住。
世尊多起利益他事現在前。非自利益事
[061-0316b]
故作是說。或有說者。此契經中說慈悲名
不動心解脫。說喜捨名增上心現法樂住。
世尊多起慈悲現在前。少起喜捨故作是
說。復有說者。此契經中說大悲名不動心
解脫。說大捨名增上心現法樂住。世尊多
起大悲現在前。少起大捨故作是說。尊者
妙音作如是說。此契經中。說一切結永斷
遍知名不動心解脫。說一切種有為功德
名增上心現法樂住。佛於一切無為功德恒
成就故說為不退。佛於一切有為功德有
不起者故說有退。有為功德以起現前為
勝事故。尊者覺天作如是說。此契經中說
能得得名不動心解脫。說所得得名增
上心現法樂住。佛於一切所得功德有不
現前故說有退。諸能得得恒現在前故說
不退。問若佛亦有受用退者此受用退何者
最多為佛為獨覺為聲聞耶。答此受用退
佛最為多。非獨覺聲聞彼功德少故。謂佛
一剎那頃功德不現在前有受用退。多於
二乘盡眾同分於諸功德有受用退。所以
者何。如來功德無量無數微妙熾盛最勝清
淨。過諸世界極微塵量一一功德皆應現
前。若不現前有受用退故受用退佛最為
多。如轉輪王統四洲渚。若一日夜捨
自國土有受用退。多餘小王盡眾同分
捨自國土有受用退。前來且說三乘無學
於三種退有具不具。學位異生隨其所
應當准此說。如定蘊說。以何等故上三
果有退非預流果耶。且彼文說見所斷
[061-0316c]
煩惱。於無事起故斷已不退。云何說彼
於無事起。謂無處轉故云何無處轉。謂於
我轉故於勝義諦我畢竟無故彼煩惱斷
已不退。修所斷煩惱於有事起故斷已有
退。云何說彼於有事起。謂有處轉故。云何
有處轉。謂於少分淨相轉故。云何名為少
分淨相。謂於髮爪脣齒面目手足指等形顯
色中有少淨相。於中亦有諸不淨相觀不
淨相由如理作意。先離煩惱觀彼淨相。由
非理作意起煩惱退。無有少法有我我所
可令觀彼退無我觀。如契經說。一切法無
我無有情無命者無養育者無補特伽
羅。於此身內空無士夫無能作者無遣作
者無能受者無遣受者。純空行聚。是故一
切見所斷結聖慧斷已皆永不退。是故無退
預流果者。復次永斷三界見所斷結立預
流果。無退三界見所斷結永斷者故。復次
永斷非想非非想處見所斷結立預流果。無
退非想非非想處見所斷結永斷者故。問云
何無退彼永斷者。答以彼非想非非想處見
所斷結。難斷難破難可越度。是故斷已不
可還續。復次以忍對治無事煩惱立預流
果。必無退忍起無事結故彼不退。復次由
見道力得預流果定無退失見道者故。問
因論生論。何故定無退見道者。答以見道
是極速疾道不起期心道。無容退失如是
道故。復次諸瑜伽師入見道已。名墮法河
墮大法流墮法彼浪墮法洄澓。尚無暇能
起有漏善無覆無記心。況有能起染污心
[061-0317a]
退。如人墮在山谷瀑流隨浪漂溺。尚不能
據此彼兩岸何況能出。復次見道能治三界
所有見所斷結。無退三界見所斷結對治道
故。復次見道能治所有非想非非想處見所
斷結。無退非想非非想處見所斷結對治
道故。復次見道能治忍所對治無事煩惱。無
有退彼對治道故。復次見道創見四聖諦
理決了明白。無於此理重迷謬者故必不
退。問如至無學位有退住修道。寧無至
修位退住見道者。答修道位中有起煩惱
現在前義見。道位中無起煩惱現在前義。
是故彼此不可為例。復次修道位中容有
退者故至無學位有退住修道。見道位中
無有退者故至修道位無退住見道。問
退阿羅漢果住預流果時。名退不還一來
果不。答亦名退彼。所以者何。住彼下故
如人從彼第三層舍墮至于地。彼人亦說
墮初二層此亦如是。問本不成就中間二
果今何言退。答已不成就復不成就故亦
名退。問如何說彼已不成就復不成就答
彼先已遠今更遠故。復次先斷爾所煩惱盡
故建立二果。今還退起爾所煩惱故說彼
退。復次先斷二果所對治得今還退起故說
彼退。復次先用如是無間解脫。斷諸煩惱
得二果者。今還退起所斷煩惱令彼二道
遠而更遠故說彼退。復次不還一來果是阿
羅漢因故退果時因亦名退。問預流果亦是
阿羅漢因。退阿羅漢時預流應退。答此預
流果是下聖位。退上果時極住此果。若復
[061-0317b]
退失預流果者。應本得果今還不得。見道
位中無住義故。應本見諦今還不見。應本
現觀今非現觀。應本聖者今成異生。欲令
無有如是等過故無退失預流果義。復
次以預流果是見道證先說見道必無退
義。是故無退預流果者。此說位退不說
根性。預流果轉根亦有退者故退根本沙門
果。若未還得無命終義。若退彼向雖未
還得容可命終。所以者何。根本果位易見
易施設。謂此是預流果乃至此是阿羅漢果。
是故退已若未還得必不命終。向位難見
難施設。故從彼退已雖未還得有命終義。
復次根本果位諸瑜伽師於果發起增上慶
悅。如務農者於六月中修治稼穡後收
子實積置場中生大慶悅。此亦如是。故退
果時生大憂惱。若未還得終不捨命。向中
不爾故退彼時雖未還得有命終義。復次
根本果位具三因緣。一捨曾得道。二得未
曾得道。三證結斷一味得。故退果時若未還
得必不命終。向即不爾故退彼位雖未還
得容可命終。復次根本果位具五因緣。一
捨曾得道。二得未曾得道。三證結斷一味
得。四頓得八智。五一時修十六行相。故退
果時若未還得無命終理。向中不爾故退
彼時雖未還得有命終義。復次根本果位
是瑜伽師最勝安隱穌息之處。故退果時若
未還得無命終義。向即不爾故退彼時雖
未還得有命終理。復次根本果位所有結
斷是所作及所作究竟。所有聖道是功用及
[061-0317c]
功用究竟。故退果時若未還得無命終理。
向中結斷是所作非所作究竟。所有聖道是
功用非功用究竟。故退向時雖未還得有
命終義。復次根本果位容諸行者廣修聖道
故退果時若未還得無命終理。向中不容
廣修聖道故退向已雖未還得有命終義。
復次根本果位諸瑜伽師能善了知功德過
失。功德者謂道及道果。過失者謂生死因
果。故退果時若未還得無命終理。向中不
爾故退彼時雖未還得有命終義。復次根
本果位諸瑜伽師方能善取四聖諦相。向中
不爾事未成故。如人道行於四方相未能
善取若坐一處方能善取。果向亦然故退果
時若未還得無命終理。若退向時雖未還
得有命終義。復次根本果位若退失時有證
知者故未還得必不命終。退失向時無證
知者故未還得有命終義。如村邑中若被
劫奪有證知者速可還得。兩村邑間若被
劫奪無證知者難可還得。復次根本果位
諸瑜伽師先廣加行安足堅固。由此退時若
未還得終不捨命。向中不爾故退彼時若
未還得有命終理。預流果先廣加行者。謂
彼先求解脫果故。精勤修習惠施淨戒。不
淨觀持息念念住。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
成慧。及𤏙頂忍世第一法。并見道中十五心
頃。即此總名安足堅固。有作是說。從初乃
至世第一法名廣加行。見道十五心名安足
堅固。一來果先廣加行者。謂即前說及離欲
染諸加行道六無間道五解脫道即此名為
[061-0318a]
安足堅固。有作是說。預流果名安足堅固。
不還果先廣加行者。謂即前說及離欲染諸
加行道三無間道二解脫道。即此名為安足
堅固。有作是說。一來果名安足堅固。阿羅漢
果先廣加行者。謂即前說及離初靜慮乃至
無所有處染。一一地各有諸加行道九無間
道九解脫道。并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諸加行
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即此總名安足堅
固。有作是說。不還果名安足堅固。復次根
本果位諸瑜伽師。斷絕止息一切生分故。
退果時若未還得無命終義。向中不爾故
退彼時雖未還得有命終理。謂預流果除
欲界七生。及色無色界一一處一生。餘一切
生得非擇滅。一來果除欲界二生。及色無色
界一一處一生。餘一切生得非擇滅。不還果
除色無色界一一處一生。餘一切生得非擇
滅。阿羅漢果於一切生得非擇滅不復生
故。復次根本果位諸瑜伽師總集三界見修
所斷煩惱斷得。故退果時若未還得終不捨
命。向中不爾故退彼時雖未還得有命終
義。謂預流果位總集三界見所斷煩惱斷得。
一來果位總集三界見所斷。及欲界修斷六
品煩惱斷得不還果位總集三界見所斷。及
欲界修所斷九品煩惱斷得。阿羅漢果位總
集三界見修所斷一切煩惱斷得。復次根本
果位是瑜伽師本所求處。故退果已若未還
得必不命終。向位不爾故退彼時若未還
得有命終義。


若離欲界染或離初靜慮染。或復乃至離無
[061-0318b]
所有處染。此後得入正性離生。後若退者決
定不起下地纏退但容得起上地纏退所
以者何。下地煩惱有漏無漏二對治道所殘
害故無有勢力起彼而退。復次斷彼纏後
有見道生鎮壓其上故不能起下地纏退。
譬如有人從山墮落墮後復有頹山壓上。
尚不能動況能起行。復次斷彼纏後有忍
智生無有退忍智者故。不能起下地纏
退。復次斷彼纏後起法類智無有全退法
類智者。故不能起下地纏退。復次斷彼纏
後起增上忍世第一法無退增上忍世第一
法者。故不能起下地纏退。復次異生離欲
界染乃至離無所有處染時。地地見修所斷
煩惱總為一束作九品斷。後入見道得
聖果已。設起下地煩惱退者。為但得彼修
所斷結。為亦得彼見所斷結。若但得彼修
所斷結。如何二結同一道斷。退彼道時但唯
得一。若亦得彼見所斷結。如何得聖果成
見所斷結。是故異生隨離何地何品染已後。
若得入正性離生得聖果已。必無還起先
時所斷煩惱退義。


問如當得阿羅漢果住金剛喻定時。猶成
就非想非非想處下下品結。若退阿羅漢果
還起非想非非想處下下品結時。為亦得
成就金剛喻定不。答不得成就金剛喻定。
所以者何。金剛喻定用大功力加行作意修
習而得。彼下下品結不由功力加行作意修
習而得。是故退時但得彼結不得此定。復
次金剛喻定勝進時得。彼下下品結退墮時
[061-0318c]
得。是故退時但得彼結不得此定。復次金
剛喻定現在前時。違彼結現行不違彼成
就。是故金剛喻定現在前時。猶成就彼結。非
想非非想處下下品結現在前時。違金剛喻
定現行亦違成就。是故退起彼品結時必
不成就金剛喻定。復次金剛喻定是無間
道。無住無間道而退者。亦有無退已住無
間道者。有住解脫道而退者。亦有退已住
解脫道者。有作是說。亦有住勝進道而退
者。及有退已住勝進道者。是故住金剛喻
定時成就有頂下下品結。退起有頂下下品
結時。必不還得金剛喻定。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