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l0010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唐-五百大阿羅漢 (master)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三十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愛敬納息第四之六


如契經說。有二遍知。謂智遍知及斷遍知。
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廣分別契
經義故。謂契經說有二遍知。謂智遍知
及斷遍知。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辨其
義。彼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不說者此皆
應說之。復次前說斷知諸取。而未分別斷
知取義。今欲分別故作斯論。云何智遍知。
答諸智見明覺現觀。是謂智遍知。此中諸名
同顯一義。以本論主於諸字義得善巧故
作種種說。謂對治無知故名智。對治惡見
故名見對治無明故名明。對治邪覺故名
覺。對治邪現觀故名現觀。問此中為說何
等智等名智遍知。有作是說。唯說無漏
說現觀故。所以者何。非世俗智可名現觀。
復有說者。通說有漏無漏智等名智遍知。
所以者何。遍知諸法。契經多說世俗智故。
問豈世俗智亦名現觀。答明了觀察是現觀
義。世俗智中。有能明了觀察法者亦名現
觀。非唯無漏得現觀名。故城喻經作如是
說。我未證得三菩提時。如實現觀生緣老
死。非未證得三菩提時已有觀緣起。真實
[034-0175b]
無漏智可名現觀。由此故知有世俗智亦
名現觀。問何等世俗智亦名智遍知。答除勝
解作意相應世俗智。餘聞思修觀自共相。諸
世俗智極明了者亦得名現觀。亦名智遍知。
聞所成慧者。如觀十八界自共相等。思所成
慧者。如持息念四念住等。修所成慧者。如
煖頂忍世第一法等。此及無漏慧俱名智遍
知。云何斷遍知。答諸貪永斷。瞋癡永斷。一切
煩惱永斷。是謂斷遍知。問於所緣境能遍
知故立遍知。名斷無所緣及遍知用何故
名遍知。答斷是智果故亦名遍知。


如阿羅漢。是解果故亦說名解。天眼天耳是
通果故亦說名通。內六處等是業果故說名
故業。此中亦爾。斷是智果亦名遍知。問修所
斷斷是智果故。可說為遍知。見所斷斷既是
忍果。云何名遍知。尊者僧伽茷蘇說曰。此是
慧果故名遍知。謂遍知有二種。一慧為性。二
智為性。彼不應作是說。契經但說有二遍
知。一智遍知。二斷遍知。智遍知者智為自性。
斷遍知者斷為自性。斷是智果故名遍知。
未曾有處說慧遍知。遍知是智作用名故。脇
尊者曰。應說此斷名捨遍知。棄捨生死得
此斷故。尊者妙音作如是說。應說此斷名
理遍知。見最勝法最勝義理。得此究竟最勝
斷故。此二所說皆不了義。俱不釋斷名遍
知故。尊者佛護作如是說。斷雖於境無遍
知用。而約相說亦名遍知。如過去未來眼。
雖不見色而約相說亦得名眼。耳乃至意
諸心所等。應知亦然。此亦如是。斷是智相
[034-0175c]
故名遍知。彼說非理。所以者何。此斷恒無
遍知用故。有餘師說。忍所斷斷是世俗智果
故亦名遍知。彼說非理。欲界乃至無所有
處。是事可爾。有頂地中見所斷斷。如何可
說世俗智果。世俗智於彼無永斷用故。又
異生位用世俗道斷下八地見所斷時未
名遍知。至見道位立遍知時無世俗智。
如何說為世俗智果。復有說者。見所斷斷
是無漏智。士用果故亦名遍知。謂無漏智為
斷欲界第六無間道證一來果時。通得三
界見所斷斷。欲界六品修所斷斷為一來果。
用無漏智為斷。欲界第九無間道證不還
果時。通得三界見所斷斷。及得欲界修所斷
斷。為不還果。金剛喻定現在前時通得三界
見修所斷斷。為阿羅漢果。是故彼斷亦名遍
知。彼亦不應作如是說。見道六遍知應非
遍知故。應作是說。忍是智眷屬。是智種族
故亦名為智。斷是彼果故名遍知。如喬答
摩種中生者名喬答摩。此亦應爾。問一身見
斷亦名遍知。何緣乃說諸貪永斷。乃至一切
煩惱永斷名斷遍知。答雖一結斷亦名遍
知。然此中說圓滿遍知。一切結盡方名圓滿
斷遍知故。


復次世尊。或時於智說遍知聲。或時於斷
說遍知聲。於智說遍知聲者。如伽他說。


「 儒童賢寂靜
 能益諸世間
 有智能遍知
 貪愛生眾苦
 有智言應作
 不作不應言
 智者應遍知
 有言無作者」


[034-0176a]


多求王因緣是此頌根本。謂昔有王名曰多
求。稟性兇暴貪求無厭。劫奪國人所有財寶。
於是臣佐議共退之。以其次弟紹繼王位。
時多求王至國邊邑。編草作屨以自存活。
如是多時。弟王忽憶。問諸臣曰。大兄何在。
諸臣答言。聞在邊邑作屨自活。王聞憂惱
作是思惟。兄既如是。我今何用居王位耶。
即時召來封以一邑。人多附彼食便不供。
如是更封二邑三邑乃至半國。猶故無厭。
遂復興兵殺弟自立。時天帝釋知已念言。
今此惡王不識恩義。我今應往誑而惱之。
遂自化作婆羅門像。戴帽披苫執缾持杖。
至彼王所作吉祥言。讚歎呪願在一面立。
王言。梵志。從何所來。婆羅門言。從大海外。
王言。海外有何事耶答言。我見有一國土。
安隱豐樂多諸人眾。奇珍異寶充滿其國。王
言。我力可得彼不。婆羅門言。往必可得。王
復問言。誰相導引。答言。我能。王言。幾日當
可進途。婆羅門言。却後七日。言已便去。時
多求王招集兵眾。辦諸資具至第七日。嚴
駕將行。覓婆羅門竟不能得。王遂憂惱作
是念言。彼若來者當得大利。坐失彼故所
期不獲遂入憂室煩冤而坐。舉國無人解
其愁毒。時釋迦菩薩生彼國中大婆羅門村。
少因緣故來至王都。聞如是事心生悲愍。
謂諸臣曰。吾能解王心中愁結。諸臣歡喜
引至王前。以吉祥言讚歎呪願在一面立。
為王宣說義品伽他。


「 趣求諸欲人
 常起於悕望
[034-0176b]
 所欲若稱遂
 心便大歡喜
 趣求諸欲人
 常起於悕望
 所欲若不遂
 惱壞如箭中」



如是次第為王盡說彼義品中呵欲頌已。
即時菩薩自離欲染。王聞遂解心中憂毒。即
為菩薩而說初頌。儒童賢寂靜。乃至廣
說。此頌義顯無勞分別。菩薩為王說第二
頌。有智言應作。乃至廣說。此頌前半呵責
帝釋。謂有智者說許他言必定應作。若不
欲作便不應言。後半責王。謂有智者應當
遍知若有發言而不作者欲相擾惱。然無
實事。王何專直信彼虛言。誰當有能海外
來者。誰復能往海彼岸耶。願王勿求分外
之事。於斷說遍知聲者。如契經說。佛告苾
芻。當為汝說所遍知法遍知自性能遍知者。
所遍知法。謂五取蘊。遍知自性。謂貪永斷。瞋
癡永斷。一切煩惱永斷。能遍知者。謂阿羅漢
諸漏永盡。不執如來死後有等不應記法。此
中所遍知法謂五取蘊者。問依何遍知而作
是說。為智遍知。為斷遍知。設爾何失。若依
智遍知說。則應說一切法為所遍知。何故
但說五取蘊。是若依斷遍知說亦不應理。
以五取蘊通二遍知。所遍知故不應但說
依斷遍知。有作是說。此中但依智遍知說。
問若爾則應說一切法為所遍知。何故但
說五取蘊是。答如四諦中。但說苦諦為應
遍知。彼釋所以即是此因。有餘師說。此中
但依斷遍知說。問此五取蘊通二遍知。所遍
知故不應但說依斷遍知而作是說。答如
[034-0176c]
四諦中。但說滅諦是應作證。釋彼所以即
是此因。此中復有一不共因。謂斷遍知唯
於取蘊可得。非餘遍知自性。謂貪永斷瞋
癡永斷一切煩惱永斷者。問餘契經說。一切
行斷離滅名斷離滅界。一切行者。即是一切
有漏之法。何故此中但說一切煩惱永斷名
斷遍知。答彼經了義是無餘說。此不了義是
有餘說。謂世尊說。煩惱為先諸有漏法皆永
斷故。復次以諸煩惱難斷難破難可超越
故偏說之。復次以諸煩惱多諸過患。迷失
正理障礙涅槃及諸聖道。是故偏說。復次
以諸煩惱是自性斷斷已不成就。餘有漏法
非自性斷斷已猶成就。是故偏說煩惱永
斷。復次以諸煩惱正與聖道展轉相違。餘
有漏善無覆無記即不如是是故偏說。如燈
與闇展轉相違。非器油炷。然燈生時正能
破闇。亦令器熱油盡炷燋。如是聖道與諸
煩惱互相違故。聖道現前正斷煩惱。亦令
所餘有漏法斷。彼與煩惱同對治故能遍知
者謂阿羅漢。乃至廣說。問有學亦是能遍知
者。何故但說阿羅漢耶。答就勝說故。謂無
學法於諸法中。最為殊勝。無學補特伽羅
於諸補特伽羅中最為殊勝。是故偏說。復
次學雖遍知未能遍斷。無學遍知亦能遍
斷。是故偏說。復次此中但說斷遍知者。無
學於此圓滿究竟。有學不爾。是故偏說。復
次以遍斷故名斷遍知。有學不爾。是故
不說。復次前說一切煩惱永斷名斷遍知。
今說成就此遍知者唯阿羅漢。諸歸依佛
[034-0177a]
者何所歸依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
為於非所歸依處起歸依想者。顯示真
實歸依處令捨彼歸此。如契經說。


「 眾人怖所逼
 多歸依諸山
 園苑及叢林
 孤樹制多等
 此歸依非勝
 此歸依非尊
 不因此歸依
 能解脫眾苦
 諸有歸依佛
 及歸依法僧
 於四聖諦中
 恒以慧觀察
 知苦知苦集
 知永超眾苦
 知八支聖道
 趣安隱涅槃
 此歸依最勝
 此歸依最尊
 必因此歸依
 能解脫眾苦」



復次。為於歸依有愚惑者。令得正解無
猶豫故。謂或有謂。歸依佛者。歸依如來
頭項腹背。及手足等所合成身。今顯此身父
母生長是有漏法非所歸依。所歸依者謂佛
無學成菩提法即是法身。或復有謂。歸依
法者歸依三諦。或善不善無記等法。或為苾
芻所制學處。謂此應作不應作等。今顯此
法。有為有漏非所歸依。所歸依者。謂唯滅
諦愛盡涅槃。或復有謂。歸依僧者。歸依四
姓出家之僧。今顯此僧威儀形相。皆是有漏
非所歸依。所歸依者。謂成僧伽學無學法。
由此因緣故作斯論。諸歸依佛者。何所歸
依。答若法實有現有想等想施設言說。名為
佛陀歸依彼所有無學成菩提法名歸依
佛。此中若法實有者。顯實有佛體以法為
自性。此言為遮。或有謂。佛但名但想但假
[034-0177b]
施設無有實體。現有者。顯佛體如現實有
非曾有。等想者顯緣佛想等。想者顯此想
一切共起。施設者謂依想施設名。言說者謂
依名言說轉。問若彼無學成菩提法是真佛
者。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說。長者何名為
佛。謂有釋子剃除鬚髮披服袈裟正信出
家。具一切智是名為佛。答以所依身顯能
依法。故作是說於理無違。問若爾惡心出
佛身血。何故彼得無間罪耶。答壞所依身。
令能依法亦隨壞故。得無間罪。復次彼緣
無學成菩提法。起惡心故得無間罪。謂彼
憎惡無學法故損害佛身得無間罪。非但
起心欲出身血。諸歸依法者何所歸依。答
若法實有現有想等想施設言說。名為達磨
歸依。如是愛盡離滅涅槃。名歸依法。此中
若法實有者。顯實有涅槃。此言為遮有作
是說。唯眾苦滅說名涅槃非實有體。欲顯
涅槃實有自體故作是說。現有者。顯涅槃
如現實有非假說有。餘如前釋。有本但言。
歸依愛盡離滅涅槃名歸依法。不說實有
現有等言。斯有何義。謂涅槃體寂滅離相。想
名言說所不及故。無有於中執為非有。此
不應理。邪見撥無寂滅涅槃現可得故。此
但應說。誦者遺忘。諸歸依僧者何所歸依。
答若法實有現有想等想施設言說。名為僧
伽歸依。彼所有學無學成僧伽法。名歸依
僧。此中若法實有者。顯實有僧體以法為
自性。此言為遮或有謂。僧但名但想但假施
設無有實體。現有者。顯僧體如現實有非
[034-0177c]
曾有等。餘如前釋。問何者所歸依。何者能
歸依。歸依是何義。答所歸依者。謂滅諦全道
諦少分。謂除菩薩二無漏道。及除獨覺三無
漏道。所餘道諦是所歸依。能歸依者。有說。是
名等。有說。是語業。有說。亦身業。有說。是
信。應作是說。是身語業及能起彼心心所
法。并諸隨行如是善五蘊是能歸依體。歸依
義者。謂救護義。是歸依義問若救護義是歸
依義。天授亦曾歸依三寶。云何復墮無間地
獄。答諸有歸依佛法僧寶。不破學處。不犯
律儀。不越法則。便能救護。彼破學處。毀犯
律儀。違越法則。雖歸依三寶而不為救
護。譬如有人怖畏怨敵。依投國王請為
救護。王謂之曰汝若常能不違我法不越
我界。我能為汝常作救護。若違我法越我
界者。我則不能。眾生亦爾。怖畏惡趣及生
死苦。歸佛法僧若不毀戒。勤修道者便為
救護。餘則不爾復次隨歸依心上中下品。還
蒙三寶爾所救護是故天授唯除地獄人趣
一生。於餘惡趣善趣生死得非擇滅。豈非
三寶救護彼耶。故救護義是歸依義。問歸
依佛者為歸依一佛。為一切佛耶。設爾何
失。若歸依一佛者。如何不是少分歸依。若
歸依一切佛者。如何但言我歸依佛。不言
一切。契經所說復云何通。如說。我是勝觀如
來弟子。我是頂髻如來弟子。乃至我是能寂
如來弟子。答應作是說。歸依佛者。歸依一
切過殑伽沙數量諸佛。問若爾何故但言我
歸依佛。不言一切。答佛言總攝一切如來。
[034-0178a]
種類同故以一言說問契經所說復云何通。
如說。我是勝觀弟子。乃至廣說。答。隨依彼
佛出家見諦。即說我為彼佛弟子。此說依
止不說歸依。問歸依法者。為歸依自相續
諸蘊滅。為歸依他相續諸蘊滅。為歸依無
情數諸蘊滅耶。設爾何失。若但歸依自相續
諸蘊滅者。如何不是少分歸依。若亦歸依
他相續等諸蘊滅者。如何但言我歸依法。
不言一切。又如何說救護義是歸依義。他相
續等諸蘊滅。於我無救護義故。答應作是
說。歸依自他相續及無情數一切蘊滅。問若
爾何故但言我歸依法。不言一切。答法言
總攝一切法滅。種類同故以一言說。問他相
續等諸蘊滅於我無救護義。何為歸依。答彼
雖於我無救護義。而彼於他有救護義。救
護相等。故亦歸依此依得說。


若依自性隨有漏法有爾所故。自他所得
滅無有異。我於一切有漏蘊中得離繫
故。一切滅於我皆有救護義。問歸依僧
者。為歸依一佛弟子。為歸依一切佛弟
子耶。設爾何失。若但歸依一佛弟子者。
如何不是少分歸依。若歸依一切佛弟子
者。如何但言我歸依僧。不言一切。又
契經說當云何通。佛告賈客。當來世有僧。
汝亦當歸依。答應說歸依一切佛弟子。
問若爾何故但言我歸依僧。不言一切。
答僧言總攝諸佛弟子。種類同故以一言
說。問契經所說。復云何通。佛告賈客。乃
至廣說。答過去現在雖亦有餘如來弟子而
非現見。當來僧現見是故偏說。解憍陳那
[034-0178b]
等世現見故。復次為顯僧寶極難得故。謂
佛雖出世間而僧猶未有故。復次未來世僧
非現見。故佛偏說有令賈客等生渴仰故。
復次現在過去雖有餘僧。而佛欲顯未來
世中自有弟子。故作是說。復次經說亦言。
即顯亦有餘佛弟子令彼歸依。恐彼謂無
未來僧寶故佛為說令亦歸依。問何趣何處
有此歸依。答歸依有二種。一與律儀俱。二
不與律儀俱。與律儀俱者。唯在人趣三
洲非餘。不與律儀俱者通餘趣處。問若
不受歸依而受律儀。彼得律儀不。有說
不得。以受律儀者必依三歸。以三歸為
門得律儀故。有說亦得。謂若不知三歸律
儀受之先後。或復忘誤。不受三歸者受得
律儀。而授者得罪。若有憍慢不受三歸但
受律儀。彼必不得。問為要自起語表受歸
依者乃得歸依。為他語表受歸依者亦得
歸依。有作是說。要自語表受歸依者乃得
歸依。問若爾契經所說當云何通。謂薄伽梵
臨涅槃時。阿難白佛。拘尸城中有諸力士
及其眷屬。皆共歸依佛法僧寶。有作是說。
佛神力故臨涅槃時。寄他語表受三歸者
亦得歸依。餘時不得。要須自受。有餘師說。
尊者阿難先入拘尸城。為諸力士等受三
歸已。後方白佛。欲顯世尊臨般涅槃猶
有無量受化弟子。故作是說。非由今時。阿
師白佛。方得歸依。復有說者。由他語表
受三歸者亦得歸依。如迦尸迦女及餘啞者
等。寄他語表得歸依故。


問有在母胎。或嬰孩位。母等為受三歸律
[034-0178c]
儀。彼為得不。答彼無心故。雖俱不得然
應為受。令彼後時順修善故。謂彼長大
若毀三寶。或造惡業。他便責言。汝在胎中
或嬰孩位。先既已受三歸律儀。如何今時。
輕毀三寶造諸惡業。彼聞慚愧。敬重三寶
離諸惡業。復更受持。有此益故先應為
受復次為令天神擁護彼。故母等為受三
歸律儀。謂為受已信敬三寶。諸天善神必
擁護彼。不令橫死不遭病難。問彼前生
中修何善業。今在母腹或嬰孩位。他便
為受三歸律儀。答彼前生中。恒樂讚歎三
歸淨戒。亦勸無量百千有情。歸依三寶及
受淨戒。或復施他受持三歸律儀資具。令
身獲得如是善利。如契經說。歸依佛者。
不墮惡趣生天人中。受諸快樂。問現見
世間歸依佛者。亦墮惡趣或受眾苦。何
故世尊作如是說。答若增上心不顧身命。
歸依佛者得此善利。不說一切故不相違。
有餘師說。此依已得證淨者說。不說一
切。問佛依法生。法勝於佛。何故先說歸
依佛耶。答佛為教主。若佛不說法不顯現。
故先歸佛。復次如有病者。先訪良醫。次求
妙藥。後覓看者。佛如良醫。法如妙藥。僧如
善巧看服藥人。故三歸依如是次第。


雜蘊第一中無慚愧納息第五之一



云何無慚。云何無愧。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
領會已。次應廣釋。問何故作此論。答為
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無慚無愧。
雖作是說而不廣辦。云何無慚云何無愧。
[034-0179a]
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不分別者今應
廣分別之。復次為令疑者得決定故。謂此
二法展轉相似。世間有情。見無慚者言
是無愧。見無愧者言是無慚。勿謂此二其
體是一。今欲顯示性相差別。令彼疑者得
決定解。復次如是二法唯是不善。亦是施
設不善勝因。如說。何纏相應心品一向是不
善。謂無慚無愧。今顯其相令速厭斷。復
次如是二法破壞世間。如世尊說。有二黑
法能破壞世間。謂無慚無愧。今顯其相令
速厭斷。


復次如是二法能令眾生種種差別。如契經
說。世間若無無慚無愧。無猪犬等種種差
別。今顯其相令速厭斷故作斯論。云何無
慚。答諸無慚。無所慚無異慚。無羞無所羞
無異羞。無敬無敬性。無自在無自在性。於
自在者無怖畏轉是謂無慚。此本論主於
異名義得善巧故作種種說。文雖差別而
體無異。問此中所說差別名言。為顯自性。
為顯行相為顯所緣。有作是說。此顯無
慚自性。問若爾無慚行相云何。答如諸不善
心心所法行相。此行相亦爾。所以者何。彼相
應故。問無慚所緣云何。答四聖諦。有餘師
說。此顯無慚行相。此行相對餘應作四句。
有無慚非無慚行相轉。謂無慚作餘行相
轉。有無慚行相轉非無慚。謂無慚相應法。
作無慚行相轉。有無慚亦無慚行相轉。謂無
慚作無慚行相轉。有非無慚亦非無慚行
相轉。謂若取此種類應說無慚相應法作餘
[034-0179b]
行相轉。若不爾者應說除前相。如說轉有
四句。已轉當轉應知亦爾。如無慚行相有
三四句諸餘行相應知亦爾。問若爾無慚自
性云何。答自體自相即彼自性。如說諸法自
性即是諸法自相。同類性是共相。問無慚所
緣云何。答四聖諦。復有說者。此顯無慚所
緣。謂諸無慚無所慚無異慚無羞無所羞
無異羞者。說緣苦集諦。無敬無敬性無自
在無自在性於自在者無怖畏轉者。說緣
滅道諦自性行相皆如前說。云何無愧。答諸
無愧無所愧無異愧無恥無所恥無異恥。
於諸罪中不怖不畏不見怖畏是謂無
愧。此本論主於異名義得善巧故作種種
說。文雖差別而體無異。問此中所說差別名
言為顯自性。為顯行相。為顯所緣。有作
是說。此顯無愧自性問若爾無愧行相云何。
答如諸不善心心所法行相。此行相亦爾。所
以者何。彼相應故。問無愧所緣云何。答四聖
諦。有餘師說。此顯無愧行相。此行相對餘
應作四句。有無愧非無愧行相轉。謂無愧
作餘行相轉。有無愧行相轉非無愧。謂無
愧相應法作無愧行相轉。有無愧亦無愧行
相轉。謂無愧作無愧行相轉。有非無愧亦
非無愧行相轉。謂若取此種類。應說無愧
相應法作餘行相轉。若不爾者應說除前
相。如說轉有四句。已轉當轉應知亦爾。如
無愧行相有三四句。諸餘行相應知亦爾。問
若爾無愧自性云何。答自體自相即彼自性。
如說諸法自性即是諸法自相同類性是共
[034-0179c]
相。問無愧所緣云何。答四聖諦。復有說者。
此顯無愧所緣。謂諸無愧無所愧無異愧
無恥無所恥。無異恥者說緣滅道諦。於諸
罪中不怖不畏不見怖畏者說緣苦集諦。
自性行相皆如前說。無慚無愧有何差別。答
於自在者無怖畏轉是無慚。於諸罪中不
見怖畏是無愧。如是差別。問何故復作此
論。答阿毘達磨說。此二法展轉相應其相相
似。今欲分別無慚無愧性相差別故作此
論。謂於自在者無怖畏轉是無慚。於諸罪
中不見怖畏是無愧。復次不恭敬是無慚。
不怖畏是無愧。復次不厭賤煩惱是無慚。
不厭賤惡行是無愧。復次作惡不自顧是
無慚。作惡不顧他是無愧。復次作惡不自
羞是無慚。作惡不恥他是無愧。復次作惡
不羞恥是無慚。作惡而傲逸是無愧。復次
獨一造罪而不羞恥是無慚。對他造罪而
不羞恥是無愧。復次若對少人造罪而不
羞恥是無慚。若對眾人造罪而不羞恥是
無愧。復次若對惡趣有情造罪而不羞恥是
無慚。若對善趣有情造罪而不羞恥是無
愧。復次若對愚者造罪而不羞恥是無慚。
若對智者造罪而不羞恥是無愧。復次若
對卑者造罪而不羞恥是無慚。若對尊者
造罪而不羞恥是無愧。復次若對在家者
造罪而不羞恥是無慚。若對出家者造罪
而不羞恥是無愧。復次若對非親教軌範造
罪而不羞恥是無慚。若對親教軌範造罪
而不羞恥是無愧。復次若作惡時不羞天
[034-0180a]
者是無慚。若作惡時不恥人者是無愧。復
次於諸惡因不能訶毀是無慚。於諸惡果
不能厭怖是無愧。復次貪等流是無慚。癡
等流是無愧。是謂無慚無愧差別。如是二法
唯欲界繫。唯是不善。一切不善心心所法
皆遍相應唯除自性。問無慚無愧既唯不
善過患深重。何故不立隨眠性中。答此二
無有隨眠相故。謂微細煩惱是隨眠相。
此二麁動故非隨眠。復次猛利煩惱是隨
眠相。此非猛利故非隨眠。復次若不數
起起已長時相續煩惱是隨眠相。此二數起
起已不長時相續故非隨眠。復次厚重煩惱
是隨眠相。此二輕薄故非隨眠。復次習氣堅
固難滅煩惱是隨眠相。如剛炭火所在之處
熱勢難息此亦如是。此二習氣囂虛易滅故
非隨眠。如草葉火所在之處熱勢易息此
亦如是。復次根本煩惱是隨眠相。此二既是
隨煩惱攝故非隨眠。是貪無明等流果故。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