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022 文苑英華-宋-李昉 (master)


[763-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苑英華巻七百六十三 宋 李昉等 編
 宗廟
  太原寢廟議一首  定宗廟議一首
  七廟議二首    廢隠太子等四廟議二首
  太廟遷祔議一首
  論肅明皇后請别立廟議一首
  遷廟議二首    重修伍員廟議一首
[763-1b]
   太原寢廟議       顔師古貞觀/九年
議曰伏奉詔㫖欲太原立高祖寢廟博逹卿士詳悉以
議聞伏惟聖情感切永懐纒慕思廣烝嘗事深追逺但
唐志/作傍觀祭典考驗唐志作/遍考禮經宗廟皆在京師不于
下土别置至若二字唐/志作昔周之豐鎬並唐志/作寳為遷都乃是
因事更唐志/作便營非云一時俱唐志/作别立其郡國造廟爰起
漢初率意而行事不稽古源流漸廣大違典制是以貢
禹韋𤣥成匡衡等招聚儒學博謀㑹要/作詢廷議據此陳奏
[763-2a]
遂從廢毁自斯以後彌歴年代輟而弗㑹要/作不為迄今永
久按禮記曰祭不欲凟凟則不敬書云禮煩則亂事神
則難斯並睿哲之格言皇王之通訓况復導揚素志實
擬作/昭懿則俾遵儉約無取豐殷今若増立寢廟别安
主佑有乖先古㑹要/作㫖靡率舊章垂裕後昆理謂不可誠
以天衷不遺至性罔極固宜勉割深衷俯從大禮則刑
于四海式光萬代列採縉紳僉曰惟允謹議
   定宗廟議        岑文本貞觀/九年
[763-2b]
議曰臣聞揖譲受終之后革命創制之君莫不二字一/作何嘗
不/崇親親之義篤尊尊之道䖍奉祖宗爰致一作/致敬郊廟
自義乖闕里學滅秦廷儒雅既䘮經籍堙一作/湮殄雖兩
漢纂修絶業魏晉敦尚斯文而宗廟制度典章散逸習
所傳而競偏説是所一作/執淺見而起異端自昔迄兹㑹要/作今
多歷年代語其大畧兩家而已祖鄭𤣥者則陳四廟之
制述王肅者則引七廟之文貴賤混而莫辨是非紛而
不定陛下至德自然孝思罔極孺慕踰匹夫之志制作
[763-3a]
窮聖人之道誠宜定一代之宏規為萬世之彛典臣等
奉述睿㫖討論徃載㑹要作/載籍紀七廟者實多稱四廟一/作
祖/者盖寡校其得失昭然可見春秋榖梁傳及禮記王
制祭法禮噐孔子家語並云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
三廟士二廟尚書咸有一德曰七世之廟可以觀德至
於孫卿孔安國劉歆班彪父子孔晁虞喜干寳之徒或
學推碩儒或才稱博物商較古今咸以為然故其文曰
天子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是以晉宋齊梁皆依
[763-3b]
斯義立親廟六豈非有國之茂典不刋之休烈乎若使
違羣經之正説一作/明文從累代之疑議背子雍之篤論遵
康成之舊學則天子之禮下逼於人臣諸侯之制上僣
於王者非所謂尊卑有序名位不同者焉通典/作也况復禮
由人情非自天墮大孝莫重於尊親厚本莫先於嚴配
數盡四廟非貴多之道祀建七世得加隆之心是知德
厚者流光乃經世之高義德薄者流卑實不易之令範
臣等叅議請依晉宋舊典一作/故事立親廟五一作/六其祖宗
[763-4a]
之典一作/制不在此數一作式/遵舊典庶承天之道興於治一作/理
定之辰尊祖之義成於孝洽之日謹議
  一作皆舊唐書志
   七廟議         張齊賢
議曰昔孫㑹要/作荀卿子云有天下者事七代有一國者事
五代則天子七廟古今逹禮故商一作/尚書稱七代之廟
可以觀德祭法稱王立七廟一壇一墠王制云㑹要/作曰
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莫不尊始封之君
[763-4b]
謂之太祖太祖之廟百代不遷祫祭之禮毁廟之主陳
於太祖未毁之廟主皆昇合食於太祖之室㑹要/作廟太祖
東向昭南向穆北向太祖者商之𤣥王周之后稷是也
太祖之外更無始祖但商自𤣥王已後十有四代至湯
而有天下周自后稷已後十有七代至武王而有天下
其間代數旣逺遷廟親廟皆出太祖之後故得合食有
序尊卑不差其後漢高受命無始封祖即以高皇帝為
太祖太上皇高帝之父立廟饗祀不在昭穆合食之列
[763-5a]
為尊於太祖故也魏武創業文帝受命亦即以武帝為
太祖其高祖㑹要/作皇太皇處士君等並為屬尊不在昭穆
合食之列晉宣創業武帝受命亦即以宣帝為太祖其
征西豫章潁川京兆府君等並為㑹要作/亦以屬尊不在昭
穆合食之列歴兹已降至于一作/於有隋宗廟之制斯禮
不易一作/改故宇文氏以文一作/武字皇帝為太祖隋室以武
元皇帝為太祖國家誕受天命累洽一作/葉重光景皇帝
始封唐公實為太祖中間大一作/代數旣近列在三昭三
[763-5b]
穆之内故皇家會要/作圖太廟唯有六室其𢎞農府君宣光
二帝尊於太祖親盡則遷不在昭穆合食之數今皇極
再造孝思匪寧奉二月二十九日勅宣光以下一作七/室以下
依舊號尊崇續又奉三月一日勑旣立七廟須尊崇
始祖速令詳定者伏尋禮經始祖即一作/則是太祖太祖
之外更無始祖周廟㑹要/作朝太祖之外以周文王會要/作皇
始祖不合禮經或有引白虎唐/諱通義云后稷為始祖文
王為太祖武王為太宗及鄭𤣥注詩雍序太廟一作/祖
[763-6a]
文王以為説者其義不然何者彼以禮王者祖有功而
宗有德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故謂文王為太祖耳非
祫祭羣主合食之太祖今之議者或有欲立涼武昭王為
始祖者殊為不可何者昔在商周稷卨始封湯武受命湯
武之興祚由稷卨故以稷卨為太祖即皇家之景皇帝
是也凉武昭王勲業未廣後主失守一作/國國土不傳景
皇帝始封實基明命㑹要/作德今乃捨封唐之盛烈崇西凉
之逺搆考之前古實乖典禮魏氏不以曹叅為太祖齊
[763-6b]
梁不以蕭何為太祖晉氏不以胡公殷王卬為太祖宋
氏不以楚元王為太祖陳隋不以胡公楊震為太祖則
皇家安可以凉武昭王為太祖乎漢之東京大議郊祀
多以周郊后稷漢當郊堯制下公卿議議者僉一作/多
帝亦然之唯杜林正議獨以為周室之興祚由后稷漢
業特起功不縁堯祖宗故事所宜因循竟從林議又傳
稱欲知天上事問長人以其近也武德貞觀之時主聖
臣賢其去凉武昭王盖亦近於今矣當時不立者以必
[763-7a]
不可立故也今旣年代深逺方復立之豈是一作/是非三祖
㑹要/作三宗之意實恐景皇失職而震怒武昭虛位而不
答非社稷之福也宗廟事重禘祫禮崇先王以之觀德
或者不知其說旣灌而徃孔子不欲觀之今朝命惟新
宜應慎禮祭神如一作/如神在理可不㑹要/不可誣請凖勑加太
廟為七室享宣皇帝以備七代其始祖不合别有尊崇
之議謹議  一作皆舊唐書志
   同前          劉承慶尹知章/同議
[763-7b]
議曰謹按王制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而七此載
籍之明文古今之通稱一作/制皇唐稽考前範詳探一作/採
列辟崇建宗靈式遵斯典但以開基㑹要/作國之主受命之
君王迹有淺深太祖有逺近湯武祚基稷卨六字㑹要/作昔湯武
受命祚/因稷卨太祖代逺出乎㑹要/作于昭穆之上故七廟可合若
夏繼唐虞功非由鯀漢除秦項力不因堯及魏晉經國
周隋撥亂皆勛隆㑹要/作崇近代祖業非逺受命始封之主
不離昭穆之親故肇立宗祊罕聞别一作/□制夫太祖以
[763-8a]
功建昭穆以親崇有功百代而不遷親盡七葉而當毁
或以太祖代淺廟數非備更㑹要/作至於昭穆之上逺立合
遷之君曲從七廟之文深乖迭毁之制皇家千齡啟旦
㑹要作/六非葉重光景皇帝濬德基㑹要/作啓唐代數猶近號
雖稱一作/崇於太祖親尚列於昭穆且臨六室之位未申
七代之尊是知太廟當六未合有七故先朝惟有宣光
景元神堯文武六代親廟大帝登遐神主升祔於廟室
以宣皇帝代數當滿凖禮復遷今還止有光皇帝以下
[763-8b]
六代親廟非是天子之廟數不當有七本由太祖有逺
近之異故初建有多少之殊敬惟三后臨朝代多儒雅
神祊事重禮豈虛存規模可沿理難變革宣皇旣非始
祖又廟無祖宗之號親盡旣遷其廟不合重立若禮終
運徃建議復崇實通典/作恐違王制之文不合先朝之㫖請
依貞觀之故事無改三聖之宏規光崇六室不虧古議
謹議  一作皆舊唐書志
   廢隠太子等四廟議    裴子餘開元/三年
[763-9a]
議曰謹按前件四廟等並前皇嫡嗣一作/𦙍殞身昭代聖
一作/上哀骨肉之深錫烝嘗之厚憲章徃昔垂法一作/範
将來今欲使陵廟有慿神靈是享故禮曰禮從宜又曰
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禮從宜者明可置也
善繼志者不可改也我太宗文武聖皇帝功成理定制
禮作樂太上皇能事斯畢窅然高視皆以禮順於情情
通則類應樂感於物物感則德和所以深悼友于敬申
孝享範圍軌躅潤色鴻名昔嫄廟列周戾園居漢並位
[763-9b]
非七代置在一時斯並前史一作/代宏規後賢令範固知
父子之愛兄弟之恩情有所殷㑹要/作殺方從大教又按春
秋狐突適下國遇太子使登僕曰予将以晉畀秦秦将
祀予此則太子之言無後明矣對曰神不歆非類人不
祀非族君祀無乃殄乎此則晉有其祀立廟必也一作/矣
雖史有詳畧而㣲㫖見存又定公元年立煬宫經傳更
無異說鄭𤣥注云煬公伯禽之子季氏禱而立其宫也
竊以宫廟國號建立不殊季氏陪臣煬公逺祖因禱立
[763-10a]
廟尚不為嫌豈與夫睿聖深恩㑹要作/因心闡揚至化篤惟
親之祀垂可㑹要/作永久之法考之漢儲晉嫡則如彼言乎
周廟魯宫則如此豈可使晉求秦祀戾匪漢思所枉者
深所直者鮮黷神慢禮理必不然昔炎德滅秦自以功
高百代天下郡國皆立高廟二祧不遷九祖並享三分
國用四海共違徒議廢興竟無得失旣而疾因夢譴嗣
闕承祧雖天道有因亦人事何補旣非此例不假推揚
但樂有差等禮亦異數恭聞正議䖍訪有司金石取象
[763-10b]
於軒懸牢禮不虧於乾豆談樂廢廟絶恩棄德神之無
形亦可欺也又按周禮官有其職修其事若廢官去職
何以敬神失敬與誠何以降福且尊以儲后位絶諸侯
諡號旣崇官吏有典去羊存朔非理所安狥利忘禮何
以為國謹議  一作皆通典
   同前          段同泰
議曰古先哲王作範貽訓不背時而立矩必隨俗而裁
規由是因人以設教從宜而制禮苟反經以合禮膠柱
[763-11a]
以調絃故三代所以損益不同百王所以昇降斯别伏
據隠太子章懐節愍懿徳等皆禀殊恩式創陵寢一羞
蘋藻驟移檀柘豈非睦親繼絶悼徃推恩者歟况漢置
戾園晉修虞祀書稱咸秩禮記舊唐志作紀/㑹要作祀百神紛綸
葳𬎼可畧言矣按陳貞節奏狀云伏見隠太子章懐節
愍懿德太子等四廟逺則從祖近則堂昆並非有功於
人立事於代而寢廟相屬祼獻連時又引漢元帝朝貢
禹奏及丞相韋𤣥成匡衡等議以為先王典禮不可越
[763-11b]
者臣愚以為貢禹上書匡衡奏記理異於此事匪其倫
何者上述祖宗逺論壇墠徃復於商周之際徘徊於遷
毁之間隠太子等並特降絲綸别營祠宇義殊太廟恩
出當時如逝者之錫蘋蘩亦猶生者之開茅土寵章所
及誰謂非宜且自古帝王建封子弟寄以維城之固咸
登列郡之榮豈必有功於人立事於代生者曽無異議
逝者輙此奏停雖存殁之迹不同而君親之恩何别此
則輕重非當情禮不㑹要/作宜均神道固是難誣人情孰云
[763-12a]
其可又奏狀云合樂登歌有同列帝者隠太子等廟比
來祼享皆禀舊章牲止少牢舞纔六佾進無季氏之僣
退用諸侯之禮恭惟故實未為乖謬自兹以降斷亦可
知又㨿匡衡議思戾太子后園親未盡謹檢㑹要/作案隠太
子是皇帝曽伯祖本服緦麻章懐是伯父本服周年懿
德節愍咸是堂昆本服大功親並未盡廟不合廢又凖
禮有以舉之莫敢廢也故劉歆以為德薄者流卑德盛
者流光禮無所不順故無廢廟又漢司徒掾班彪云貢
[763-12b]
禹毁宗廟匡衡改郊兆皆數復紛紛不定者何禮文缺
微古今異制名為一家未易可偏定也考觀諸儒之議
劉歆博而篤矣㨿班彪之言足明古今異制禮合從宜
按匡衡之議戾太子等以親未盡不毁斯則逺窺青史
無可廢之文上固皇枝有深根之美一朝罷廢竊為不
可隠太子陵廟等權與建立素非禮官詳定盖是恩從
中來斯事非外奬至如漢置戾園睦親也晉修虞祀繼
絶也索神以祭則旁洽百靈咸秩無文則逺霑累代且
[763-13a]
匱神乏祀春秋所非陟岡在原詩人攸歎國家仁及草
木孝通神明澤旣漏於三泉恩亦覃於九族豈有逺則
堂伯祖近則堂諸昆服未絶於緦麻情見遺於黍稷臣
愚以為置之則綏族廢之則收恩綏族則廟存收恩則
享絶事關聖慮奏定為宜謹議
   太廟遷祔議      陳貞節蘇獻等議/開元四年
議曰禮天子三昭三穆與太祖為七昭穆迭毁而太祖
常存聖人之大典也若禮名不正則奠獻無叙矣謹按
[763-13b]
孝和皇帝在廟七室已滿今睿宗大聖真皇帝是孝和
之弟甫及仲冬禮當遷祔但兄弟入廟古則有焉逓遷
之禮昭穆湏正謹按禮論晉太常賀循議云禮兄弟不
相為後也故殷之盤庚不序陽甲而上繼於先君漢之
光武唐志如此英/華作武宣非不嗣於孝成而承於元帝又曰晉惠
帝無後懐帝承絶一作/統懐帝自繼於世唐/諱祖而不繼於
惠帝其晉惠帝當同陽甲孝成别出為廟又曰若兄弟
相代則共是一代昭穆位同不可兼毁二廟此盖禮之
[763-14a]
常例也荀卿子曰有天下三字一作/位天子者事七代謂從禰
以上也尊者統廣故恩及逺祖若傍容兄弟上毁祖考
此則天子有不得全事於七代之義也孝和皇帝有中
興之功而無後嗣請同殷之陽甲漢之成帝出為别廟
時祭不虧大祫之辰合食太祖奉睿宗神主昇祔太廟
上繼高宗則昭穆永貞獻祼長序禮也此萬代之典敢
不颺言謹議  一作皆舊唐書志
   論肅明皇后請别立廟議
[763-14b]
議曰禮宗廟父昭子穆皆有配座毎室一帝一后禮之
正儀自夏殷而來無易兹典伏惟昭成皇太后有太姒
之德以配食於睿宗則肅明皇后無帝舊唐書/志作啓母之尊
自應别立一廟謹按周禮云奏夷則歌小吕以享先妣
者姜嫄也姜嫄是帝嚳之妃后稷之母特為立廟名曰
閟宫又禮論云晉伏系之議云晉簡文鄭宣后旣不配
食乃築宫于外嵗時就廟享祭而已今肅明皇后無祔
配之位請同姜嫄宣后别廟而處四時享祀一如舊儀
[763-15a]
謹議
   遷廟議        權德輿貞元十五/年九月
今年夏四月禘享于太廟太祖景皇帝東嚮之位并遷
廟之位右伏准今月十六日勑禘祫之祭禮之大者先
有衆議猶未精詳宜更令百僚議限至二十六日内聞
奏者臣聞禮有五經莫重於祭祭稱百順實受其福故
曰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以太祖始封之重當殷祭東
向之尊百代不遷下統昭穆此孝享嚴禋之極制也周
[763-15b]
自后稷十六代至武王毁廟遷主皆太祖之后故序列
昭穆合食無嫌漢之太上皇主瘞于園寢尋置别廟是
為屬尊故周漢皆太祖之位正自魏至隋則虚其位魏
明帝初以太上集無/上字皇别廟未成故權設對祫後有司
定七廟之制太祖以下為昭穆二祧旋至三少帝運移
集作/于晉晉不以兄弟為代數故元帝上繼武帝簡文
上繼元帝至安帝時然後征西至京兆四府君遷盡未
及殷祭運移于宋初永和中疑四府君主所藏之禮詔
[763-16a]
公卿博議范宣請文粹有/特字築一室韋泓請室朽乃止蔡
謨亦請改築别室若未展者當入就太廟以征西府君
東嚮議竟不行宋齊梁陳北齊周隋悉虛其位以待太
祖皆以短祚其禮不申則自魏以降太祖列昭穆之位
非通例也武德中親廟四自宣簡公而下貞觀中立七
廟六室自𢎞農府君而下開元中始制九廟追尊獻懿
祖故自武德至于開元太祖在四廟七廟九廟之數則
東向之虛又非例也廣德二年将及殷祭有司以二祖
[763-16b]
親盡當遷太祖九室旣備其年冬祫於是正太祖於東
向藏二主於夾室凡十八年矣建中二年冬祫有司誤
引蔡謨征西之議以獻祖居東向懿祖為昭太祖為穆
此誠乖儀一作/疑倒置之大者也議者或引春秋禹不先
鯀湯不先契文武不先不窋以為證且湯與文武皆太
祖之後理無所疑至於禹不先鯀安知説者非啟與太
康之代而左丘明因而記之耶向者有司以二主藏夾
室非儀文粹集/本作宜則可闕殷祭非敬則可處東向之位則
[763-17a]
不可是以貞元七年冬太常上奏請下百寮僉議詔可
其奏八年春有于頎等一十六狀至十一年又詔尚書
省集議有陸淳宇文炫二狀前後異同有七家之説至
於藏夾室虛東向逺遷園寢分饗禘祫如集作/加幣玉虞
集作/虚主而枚卜瘞埋援集作/膚引滋多皆失禮意臣等審
細討論惟置别廟及祔于德明興聖二説最為可據德
明興聖之廟從集作/猶别廟也等于集作/於創立此又易行
伏以德明皇帝於舜禹之際與稷契同功契後為殷向
[763-17b]
五百年稷後為周逾八百年德明流光無窮啟皇運于
后景福靈長與天地凖又獻懿二祖於興聖皇帝為曽
𤣥猶周人祔於先公之祧也此亦亡於禮之文粹無/此二字
者也明尊祖之道正大祭之儀集本文/粹作義禮文祀典莫重
於是凡議同者七狀百有餘人其中名儒禮官講貫詳
熟臣於貞元八年䝉聖恩以博士徴至京師屬當㑹議
時與崔儆劉執經同狀十一年臣官備近侍不在議集/本
文粹作/議禁中乃今累叨睿奬獲貳宗伯職業所守典禮是
[763-18a]
司研考古今罄竭愚管豈敢以疑文虚説黷陛下嚴敬
重難之心其夾室等五家不安之説謹具條上伏惟聖
慮裁擇謹議
   同前          元 稹
謹按禮官以順宗至德大聖大安孝皇帝神主升祔則
中宗太和大聖昭孝皇帝神主為代數當遷之廟議者
云中宗復辟中興當為百代不遷之廟臺省官等又議
云則天為居攝則中宗非中興之主不得為不遷之廟
[763-18b]
以愚所裁皆非得禮之中也按禮官為臺省官等議但
以為中宗非中興故不得為不遷之宗皆曽不知雖實
為中興亦不得為不遷之廟何則祖有功而宗有德盖
為始有功者為祖始有德者為宗非謂後代有功有德
者盡為祖宗也按禮緯云唐虞立二昭二穆與太祖之
廟為五夏不立太祖之廟四廟而已至後代以禹為宗
亦立五廟其餘仲康復厥位少康代寒浞豈非嗣夏中
興哉並無祖宗之號至殷以契為始祖初立五廟後代
[763-19a]
以湯為宗遂立六廟太戊武丁之徒雖有中宗高宗之
名盖子孫加之懿號而已亦無不祧之説周人以后稷
為始祖後代又祖文王而宗武王遂立七廟唐虞殷周
雖立廟之數不同其實親親之廟皆以四為凖禮記王
制云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盖后稷文
武三廟為不遷其餘成康已降盡為祧廟故周禮守祧
註云先公之祧祔於集作/于后稷之廟先王之祧祔於文
武之廟若以為後代有功有德者盡為不遷之廟則成
[763-19b]
康刑措宣王中興平王東遷集作/周之始王並無集作/盡為
祧之説豈非有功有德哉盖以為七廟之數既定若親
盡之廟不毁則親親之昭穆無所設矣故不得不祧耳
至漢承秦滅學之後諸儒不通大義匡衡貢禹之徒遂
建議云高帝為太祖孝文為太宗孝武為代宗孝宣為
中宗惠景已下為遷廟適值漢祚不永昭成已降德不
逮於四君向若漢有八百之祚繼德之君有若孝文孝
武者七人盡為不遷之廟豈可後代遂為不祀其祖禰
[763-20a]
哉不經之言孰甚於此又有以七廟之外别立祖宗之
廟為説者以理推之尤為不可借集作/假如聖朝以景皇
帝為太祖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為高祖文武大聖大
廣孝皇帝為太宗别立昭穆之廟六合不遷之廟為九
盡以為積厚者流澤廣故以増親親之廟六矣夫傳無
窮者為萬代計國家以聖生聖以明繼明無非有德之
宗盡是有功之祖則有祖有宗集作百/祖千宗盡居集作/歸别廟
於禮又可乎必若俟其褒貶然後定祧遷則是臣子有
[763-20b]
輕議之非萬代無可傳之法考殷周則無據言情集有/酌字
禮則兩乖酌集作/考古宜今孰云可者曷若削漢朝不經
之説徴殷周可乆之文從親盡則遷之常規為百集作/萬
代不朽之定制集作/計不易親親之祀終無它惑之疑誠
一王盛典也謹議
   重修伍員廟議      李善夷
伍相公員也廟在澧江之渚自為冦所擾為兵火所焚
為野火所燎為風雨所壊為江浪所侵垂二十年向為
[763-21a]
墟矣雖有鍾山蔣侯之驗其神亦無所依止澧守欲重
建廟宇里人曰不可員楚之仇也鞭我死君其過也甚
又曰員孝於父者其廟廢之則無以旌其孝建之則無
以勸其忠太守不决一日問余愚曰太守不知伍員非
不忠於君者楚平王非員之君也書曰普天之下莫非
王土率土之濵莫非王臣楚之君即非天子也當平王
之時君上乃周景王也楚子實天子之臣員即楚之陪
臣呉楚之君乃五等封以其國迫近蠻夷地雖廣不得
[763-21b]
為侯伯而為子男故仲尼修春秋呉越楚雖大而不稱
王止稱呉子越子楚子而已王乃彼之自僣則欺天欺
天則安得其下不逆夫覆載之内天子為君上固不可
異二諸侯賜弓矢然後征賜斧鉞然後殺楚之諸子觀
兵滅國無代無之子胥周之臣也君在上不欺天者忠
也復父仇者孝也忠孝旣備安得無馨香之祀乎
 
 文苑英華巻七百六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