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022 文苑英華-宋-李昉 (master)


[744-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苑英華巻七百四十四 宋 李昉等 編
 賢臣
  三名臣論一首   三賢論一首
  諫臣論一首    近代良相論一首
  春秋無賢臣論一首 二賢論一首
   三名臣論管樂/諸葛      李 翰
或問於翰曰昔諸葛亮擁膝南陽為梁甫吟自比管仲
[744-1b]
樂毅州平元直以為信然雖涯量罕窺而遺跡可見夫
此三名臣者亦有優劣乎願聞其說翰辭不敢對至於
冄三問者固二字亦/作固請不得已川文粹/有而字應之曰豈易言乎
豈易言乎夫目一無/目字小者不足以論大體一無/體字近者不
足以量逺奈何泛議大賢能制律管者可以候四氣之
徴測日晷者可以知千里之度察㣲觀著由虛考實儻
容寄言象於斯矣如僕所揣則管不逮樂孔明其伯仲
之間與一作/耳問者曰何為一作/謂其然也昔管仲相桓公
[744-2a]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興齊定霸尊周勤王川文粹作/興周定王
其懋哉仁亦至矣孔明收荆州散敗之餘建䇿通吳合
從破魏奉先主西入劔門下車而三分天下翊戴後嗣
纘修舊勲刑政孚於偏方威德振於中夏雖短祚中否
而王業殆成樂生一為燕將纔勝齊師挫衂於二城之
間狼狽於兩國之際軍不振旅身卒奔一作/犇亡子獨推
而崇之冠於二賢之首誠所未諭莫一作/其有說耶翰應
之曰子之所問一作/聞者未與一作/末歟語功則信焉一作/然
[744-2b]
才則不爾夫才生於代功與運成固有才優而功㣲運
合而才劣先當格以道徳覈於終始審其邪正觀其去
就然後可以一無/以字明也夷吾當既亂之時輔有過川文/粹作
道/非之主功濟諸夏澤被生人信為羙矣然邀一作/徼功事
一作/儲務入之情速矣肆奢越禮盈量之意見焉故仲
尼雖稱其仁終小其噐止於霸者之佐殆非王臣之良
孔明從容三顧後起籌畫必當締搆必成事屯而業亨
主闇而國理一作/治兵弱而隣疆一作/疆隣畏服功大而本朝
[744-3a]
不疑斯亦難矣然窺其軍令跡其用法必俟一作/使中原
一作/可復然後厚賞寛刑𤣥徳常稱馬稷言過其實不
可大用之卒致䘮敗斯所謂濟於事而未全於道得諸
已而未審於人樂生一戰舉齊二城未下待一作/從之以
徳牧一作/收之以禮捨權變於攻取之際行王道於軍旅
之間事雖不成業亦𢎞一作/大矣向使昭王不死惠王不
疑則其功未可量也夏侯太初論之詳矣及其迯燕之
責亡而奔趙趙王問以圖燕之䇿樂生流涕而對曰臣
[744-3b]
昔之事燕昭王一作昔日/之事燕王猶今日之事大王也千秋萬
嵗之後尚不敢侵其僕𨽻而況謀子孫乎因棄祿宵遁
善夫長者之言可謂懐祿不屑其榮周身不違於道比
諸二子不亦優乎主恩非臣下之所圖天命豈生人之
所制安可川文粹/作敢以功業之成敗斷才能之短長耶且
夫運有通塞命有脩短蓋天意也豈人事乎昔韓信將
伐魏問得不以周叔為將乎聞不用廼大喜向使魏人
用之則漢師不敢川文粹/作果濟河矣然則周叔之才亦韓
[744-4a]
信流亞也終湮滅而無聞焉古之大才而功不著者亦
何可勝道哉翰長兄御史君體純王之德負經逺之才
常感憤於周韓之間嘯詠於管樂之際守之以忠信文
之以禮樂藴弼諧之大畧以康濟為已任進逢國難謀
猷不行退有家艱哀毁過禮官纔元士年止終身一作/命止
中/年一作/位不登於廟堂名不書於史冊斯才也斯運也
誰見三分九合之優劣離一作/辭燕對趙之去就哉由此
觀之斷可知矣問者嘆息而退  一作皆唐文粹
[744-4b]
   三賢論         李 華
或曰吾讀古人之書而求古人之未獲嗟夫遐叔謂曰
無世無賢人其或世教之至淪於風波雖賢而不能自
辯況察者未之究耳一作/乎鄭衞方奏正聲間發極和無
味至文無彩聴者不達反以為怪譎之音太師樂工亦
失容而止曼都之姿雜於顦顇被緼絮蒙蕭艾羙醜夷
倫自以為陋此二者既病不自明又求者亦昏將剖其
善惡在遷政化端風俗則賢不肖異貫而後賢者自明
[744-5a]
而察者不惑也余兄事元魯山而友劉蕭二功曹此三
賢者可謂之逹矣或曰願聞三子之畧遐叔曰元之志行
當以道紀一作/純天下劉之志行當以六經諧人心蕭之
志行當以中古易今世元齊愚智劉感一作/蹙一物不得
其正蕭呼吸折節而獲重祿不易一刻之安元之道劉
之深蕭之志及新唐書/作易於夫子之門則達者其流也然
各有病元病酒劉病賞物蕭病貶惡太極一作/亟奬能一/作
善/太重元奉親孝居䘮哀撫孤仁狥朋友川文粹/作友朋之急
[744-5b]
&KR0681職明於賞罰終身貧而樂天知命焉以為一作/謂王者
作樂崇徳殷薦上帝以配祖考天人之極致也而詞章
不稱是無樂也一無此/四字一作/於是作破陣樂詞一有是/樂也三
字/唐書/作訂商周之頌推是而論則見元之道矣劉名儒
史官之家兄弟以學著稱乃述詩書禮樂春秋唐書作/禮易書
春秋/詩為五說條貫源流備今古一作/古今之變推是而論則
見劉之深矣蕭以史書為煩一作/繁尤罪子長不編年陳
事而為列傳後代因之非典訓也將正其失自春秋三
[744-6a]
家之後非訓齊生人不錄次序纘脩以迄於今志未就
而殁推是而論則見蕭之志矣元㨿師保之席唐書/作位
其形容不俟其言而見其仁劉被卿佐之服居賔友之
地言理亂根源人倫隠明叅乎元精而後見其妙蕭若
百鍊之鋼川文粹/作銅不可屈折當廢興去就之際一生一
死之間而後見其大節視聴過速欲人人如我志與時
多背恒見詬於人取其中節之舉是可以為人師矣學
廣而不偏一無/偏字精其貫穿甚於精者又文方復雅商之
[744-6b]
至當以律度百代為任而古之能者往往不至焉超蹈
一作/絶孤厲不可謂不知一有/者字言也茂挺父為莒丞得罪
清河張惟一時佐亷使按成之茂挺初登科自洛至莒
英華作自洛/陽還莒五字道邀使車發詞哀乞惟一涕下即日捨之
且曰蕭賛府生一賢才資天下風教吾由是得罪一有/亦字
無憾也夫如是得不謂之孝乎或曰三子者各有所與
遊乎遐叔曰若太尉房公可謂名公一作/人矣每見魯山
則終日歎息謂予曰見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盡矣
[744-7a]
若司業蘇公可謂賢人矣毎謂當時名川文粹/作賢士曰使
僕不幸生於衰俗所不耻者識元紫芝廣平程休士羙
端重寡言河間郉宇紹宗深明持川文粹/作特操宇弟宙次
宗和而不流南陽張茂之季豐守道而斷趙郡李蕚伯
高含大雅之素一作/業蕚族子丹叔南誠莊而文丹族子
惟岳謨一作/謀道沉邃亷靜梁國喬潭一作/渾非徳源昻昻有
古風𢎞農楊椽一作/極士膚一作/扶敏而安道清河房垂翼
明志而好古河東栁識方明遐曠而才是皆慕於元者
[744-7b]
也劉在京下嘗寢痑一作/疾房公時臨扶風聞之通夕不
寐顧謂賔從曰柄唐書作㨗/一作挺卿若不起無復有神道尚
書劉公每有勝理必詣與談數一作/終日忘返退而嘆曰
聞劉公清言見皇王之理矣殷直清有識高恨言理少
對未與劉面常想見其人河東裴騰士舉精朗邁直一/作
朗邁/真直弟霸士㑹峻清不雜隴西李廣敬仲一作/叔堅明冲
一作/而粹范陽盧虚舟㓜直一作/真質方而清頴川陳儻言
士然談而不厭吳興沈興宗季長專靜不渝頴川陳亷
[744-8a]
不噐行古之一作/人道渤海高適達夫落落有竒節是皆
重於劉者也工部侍郎韋述脩國史推蕭同事禮部侍
郎楊浚掌貢舉問蕭求人海内以為徳選汝南邵軫緯
卿有詞舉幹一作詞/舉標幹天水趙驊雲卿才羙行純陳郡殷
寅直清達於名理河南源衍季融粹㣲而同一作/周㑹稽
孔至惟㣲述而好古河南陸㨿徳隣恢恢善於事理河
東柳芳仲敷該練故事長樂賈至㓜隣一作/幾名重當時
京兆韋收仲成遠慮而深南陽張有畧維之履道體仁
[744-8b]
有畧族弟邈季選温其如玉中山劉頴士端疎明簡暢
潁川韓極一作/□佐𤣥一作/元行備而文樂安孫益盈孺温
良忠厚京兆韋建士經中明外純潁川陳晉正卿深於
詩書天水尹徽一作/㣲之誠明貫百家之言皆是厚於蕭
者也尚書顔公重名節郭父友一作/故舊與茂挺少相知顔
與陸㨿柳芳最善茂挺與趙驊邵軫洎華最善天下謂
之顔蕭文一作/之交殷寅源衍陸於二交之間不幸元罷
魯山終于一作/於陸渾劉避地逝于安康蕭歸葬先人没
[744-9a]
于汝南今一作/無復求斯人有之無之是必有之而察之
未克也三賢不登尊位不享下壽居易委順賢人之達
也不䝉其教生人之病也予知三賢也深故言之不怍
云  一作皆唐文粹
   諫通鑑/作爭臣論       韓 愈
或問諫議大夫陽城於愈可以為有道之士乎哉學廣
而聞多不求聞於人也行古人之道居於晉之鄙晉之
鄙人薰其徳而良善者幾千人大臣聞而薦之天子以
[744-9b]
為諫議大夫人皆以為華陽子不喜色舘本作/色喜居於位
五年矣視其德如在集有/草字野彼豈以富貴易移其心哉
愈應之曰是易所謂恒其徳貞而夫子㐫者也惡得為
有道之士乎哉在易蠱之上九云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蜀本有/以字蹇之六二則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夫亦以所
居之時不一而所蹈之徳不同也若蠱之上九居無用
之地而致匪躬之節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而為集作/高
不事蜀本有/上字之心則冐進之患生曠官之刺興志不可
[744-10a]
則而尤之古本無/之字不終袁本注/作絶無也今陽子實一匹夫
趙徳本作陽子/寔一介之夫陽子杭本無/此二字在此位不為不久矣聞天
下之得失不為不熟矣天子之待之不為不加集作/知
而未嘗一言及於政視政之得失若越人視秦人之肥
瘠忽焉不加喜戚于集作/於其心問其官則曰諫議也問
其祿則曰下大夫之秩也問其政則曰我不知也有道
之士固如是乎哉且吾聞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軄則去
有言責者不得其言則去今陽子以為得其言集疊/言字
[744-10b]
哉得其言而不言與不得其言而不去無一可者也陽
子將為祿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為貧而有時乎為貧
謂祿仕者也宜乎辭尊而居卑辭富而居貧若抱闗擊
柝者可也蓋孔子嘗為委吏矣嘗為乘田矣亦不敢曠
其軄必曰㑹計當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若陽子
之祿秩集作/秩禄不為卑且貧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
或曰否非若此也夫陽子惡訕上者惡為人臣招音/翹
君之過而以為名者故雖諫且議使人不得而知焉書
[744-11a]
曰爾有嘉謀嘉猷則入告爾后于内爾乃順之于外曰
斯謀斯猷唯我后之徳夫陽子之用心亦若此者也愈
應之曰若陽子之用心如此滋原本/作兹所謂惑者矣入則
諫其君出不使人知一有/之字者大臣宰相者之事非陽子
之所宜行也夫陽子本以布衣隠於蓬蒿之下主上嘉
其行誼擢在此位官以諫為名誠宜有以奉其職使四
方後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鯁之臣天子有不僣賞從諫
如流之羙庶巖穴之士聞而慕之束帶結髪願進於闕
[744-11b]
下而信集作/伸其辭說致吾君於堯舜熈鴻號於無窮也
若書所謂則大臣宰相之事非陽子之所宜行也且陽
子之心將使君人者惡聞其過乎是啓杭本作/其咎之也或
曰陽子不求聞而人聞之不求用而君用之不得已而
起守其道而不變何子過之深也愈曰自古聖人賢士
皆非有心求於聞用也閔其時之不平人之不乂得其
道不敢獨善其身而必閤本作/不以以兼濟天下也孜孜矻
矻而後已故禹過家門不入孔席不暖墨突不黔袁本/作孔
[744-12a]
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彼二聖一賢者豈不以集作/知自安逸集作/佚
之為樂哉誠畏天命而悲人窮也夫天授人以聖賢才
能豈使自有餘而已誠欲以自補其不足者集有/也字耳目
之於身也耳司聞而目司見聴其是非視其險易然後
身得安焉聖人者時人之耳目也時人者聖賢之身也
且陽子之不賢則將獨集無/獨字役於賢集作/身以奉其上也
若果賢則固畏天命而閔人窮者也惡得以自暇逸乎
哉或曰吾聞君子不欲加諸人而惡訐以為直者若吾
[744-12b]
子之論直則直矣無乃傷於聴集作/于徳而費於辭乎好盡
言以招人過國武子之所以見殺於齊也吾子其亦聞
乎愈曰君子居其位則思死其官未得其位則思脩其
辭以明其道我將以明道也非以為直而加諸人也且
國武子不能得善人而多盡言三字集/作好盡言於亂國是
以見殺傳曰惟善人能受盡言謂其聞而能改之也子
告我曰陽子可以為有道之士也今雖不能及已將不
集作/得為善人乎哉
[744-13a]
   近代良相論       李徳裕
客謂余曰揚子法言有重黎顔騫顔子名犯/廟諱不書二篇品藻
漢之將相敢問近代將相可得聞乎余曰唯唯夫股肱
與君同體四海之所具瞻集作/瞻也恩義至重實先於愛敬
非社稷大計不可以強諫亦猶父有諍子不獲已而諍
豈可以為常也唯宜將明獻替致其主於三代之隆孝
經曰天子有諍臣七人非宰相之職也必求端士正人
以當言責導其謇諤救其患難而已雖聖人之言危而
[744-13b]
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此亦將明獻替之謂也
使其君昭明令徳不致於顛危也漢之良相十數人矣
公孫𢎞開陳其端而不肯庭集作/廷辯固未可也蕭望之
剛不䕶闕王嘉訐而犯上致元哀二后有信讒邪之患
集作/惡戮忠直之名此其失者也魏相薛廣徳持重守正
弼諧盡忠集作/忠信可謂得宰相體矣近世貞以制動思在
無邪松栢所以後雕藜藿由其不採貴不患失言必匪
躬似薛廣徳者鄭丞相陳丞相有之矣此謂故右僕射/鄭司徒故右僕
[744-14a]
射陳/司徒麟之為瑞也仁而不觸玉之為寳也亷而不劌恕
以及物善不近名集有通/識二字高朗令終天下無怨似丙博
陽者王丞相鄭丞相有之矣此謂故中書王/丞相故鄭丞相好古洽聞
應變睿敏幾可以成務智足以取捨仁愛樂道集作/善
瘁奉公逢時得君不失其政似倪寛者韋丞相李丞相
有之矣此謂故中書韋司/空故居守李司空用于集作/於臲卼以盡天涯雖
劔光不沉而鸞翮長鎩靈均之九死無悔柳惠之三黜
非辜既没不瞑號于上帝似蕭望之者所謂李丞相矣
[744-14b]
此謂故淮/海李司空余亦同病莫保其生知我者以為忠亦已鮮
矣庶乎數世之後朋黨稍息以俟知音耳
   春秋無賢臣論      孫 郃
春秋列國周之諸侯受周之封分為五等五等之下臣
為陪臣陪臣於諸侯君父也諸侯於周王亦君父也陪
臣於周義猶大父也夫為人子之道孝於父者必欲父
孝於祖陪臣忠於諸侯者必欲諸侯忠於天子則上下
有序一作忠/孝兩全康乂四方一作/天下今春秋陪臣張公室侵王
[744-15a]
室弱周以強諸侯是弱祖而強父佐諸侯而敵周是佐
父而敵祖遺祖之怨成父之逆惡莫大焉言之於臣則
非忠語之於子則非孝論之於道則傷義推之於情則
川文粹/作傷恩遂使姬周削弱祀號而已桓文雖以為霸
何能正之反有封禪請隧之僣管晏雖有其功何能諫
之而有反玷毁孔之惡于時風教大壊海内焚如天不
能隂隲下民降大聖以為木鐸歴國七十餘說而不遇
奔走齊魯宋衞之郊反若䘮家之狗知不可訓慮後世
[744-15b]
不懼乃脩春秋明向背其有甚者或斥之或貶之弑君
三十六亡國五十二奔走失社稷者不可勝紀書曰帝
乃震怒致令海内無一嘉祥但有妖怪謂春秋亂世豈
不如然于時人不堪命何耶無賢臣哉予謂此論警衆
士大夫多稱之遂聞[唆-口+鬲]嘏[唆-口+鬲]嘏徴而竒之或謂可刋金
石訓乎今後既而喧傳則有難僕曰春秋豈乏賢者子
謂之無激之耶鮮之耶奈乎孔門何曰孔門仕者鮮又
家臣耳子不讀聖賢書乎易曰屯其膏小貞吉大貞㐫
[744-16a]
春秋之大夫小貞耳盍以大貞取之以正道取五霸猶
罪人
   二賢論管仲/晏嬰       楊 䕫
子貢以管夷吾之奢晏平仲之儉質于宣尼宣尼以管
仲之奢賢大夫也而難為上晏平仲賢大夫也而難為
下蓋譏其僣上偪下之失或謂無所輕重予敢繼其末
以論先後焉夫齊桓承襄公之失政接無知之亂常久
亡於外自莒先入有國之後銳心以求其治及叔牙言
[744-16b]
夷吾之能脫囚服秉國政有鮑叔之助隰朋之佐遂能
九合諸侯以成霸業此逢時之大者也若平仲者立於
衰替之朝有田國之彊有欒高之侈時非曩時君非賢
君當崔杼之弑也能挺然易其盟陳氏之大也能曉然
商其短獨立讒謟之伍自全於紛擾之中人無間言時
莫與偶若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信夷吾之力也使
晏子居桓公之世有鮑隰之助則其尊周室霸諸侯功
豈减於管氏乎以其鏤簋而朱紘孰若豚肩不掩豆以
[744-17a]
其三歸而反玷孰若一狐裘三十年矧國之破家之亡
者以奢乎以儉乎語曰奢則不遜儉則固與其不遜也
寧固然後知聖人輕重之㫖斯在
 
 
 
 
 
[744-17b]
 
 
 
 
 
 
 
 文苑英華巻七百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