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022 文苑英華-宋-李昉 (master)


[689-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苑英華巻六百八十九 宋 李昉等 編
 薦舉上銓選/附
  答張九齡書一首
  與權侍郎書一首
  答栁福州書一首
  與兵部李侍郎書一首
  為人求薦書一首
[689-1b]
  與祠部陸貟外書一首
  與汝州盧郎中論侯喜書一首
  與鄭伯儀書一首
  薦所知於徐州張僕射書一首
  代書書一首
   答張九齡書      姚元崇見張九/齡集
忽辱牋翰喜慰攸集退惟自張集/作循文粹作退/惟自省慙懼亦
深實智力之所不逮也宜朝廷之所見責也僕本凡近
[689-2a]
之才素非經濟之具叨承過聴謬膺朝委自少及長從
微至著唯以直道為業匪以曲路期通歴官三朝年逾
一紀凡所稱薦罕避嫌疑實有祁奚之舉非無許允之
對則天之世已被流言行之有恒乆而自辨近䝉奬擢
倍勵駑庸毎以推賢進士為務欲使公卿大夫稱職豈
陽鱎之或用及觧狐之可為而悠悠之徒未是張集/作足
察嗷嗷之口欲以中傷上恃天聰俯伏神道既不得奉
身而退但知信心而前然顧無隠匿文粹/作慝亦死為明分
[689-2b]
矣猥惟不敏敬承厥休持當座銘永為身寳元崇頓首
   與權侍郎書       栁 冕
冕白昔仲弓問為政子曰先有司有司之政在於舉士
是以三代尚徳尊其教化故其人賢西漢尚儒明其理
亂故其人智後漢尚章句師其傳習故其人守名節魏
晉尚姓羙其文粹無/此三字氏族故其人矜伐隋氏尚吏道貴
其官位故其人寡㢘恥唐承隋法不改其理此天集有/下字
所以待聖主正之何者進士以詩賦取人不先理道明
[689-3a]
經以墨義考試不本儒意選文粹有/人字以書判殿最不尊
人物故吏道之理天下天下奔競而無亷恥者以教之
者末也閣下豈不謂然乎自頃有司試明經奏請毎經
問義十道五道全寫疏五道全寫注其有明聖人之道
盡六經之意集有/義字而不能誦疏與注一切棄之恐清識
之士無由而進腐儒之生文粹作腐/生豎子比肩登第不亦失
乎閣下因從容啓明主稍革其弊奏為二等其有明六
經之義合先王之道者以為第一二字文/粹作上等其有精於
[689-3b]
誦注者與精於誦疏者以為次等不登此二科者以為
下等不亦善乎且明六經之義合先王之道君子之儒
教之本也明六經之注與六經之疏小人之儒教之末
也今者先章句之儒文粹/作學後君子之儒以求清識之士
不亦難乎是以天下至大任人至衆而人物殄瘁亷恥
不興者亦在取士之道未盡其術也誠能革其弊尊其
本舉君子之儒先於理文粹/作履行者俾之入仕即清識君
子也俾之立集作/位朝即王公大人也一年得一二十人
[689-4a]
十年得一二百人三十年得五百人即海内人物不以
集作/亦盛乎昔唐虞之盛也十六族而已周之興也十亂
而已漢之王也三傑而已太宗之聖也十八學士而已
豈多乎哉今海内人物顒然思理推而廣之以風天下
即天下之士靡然而至矣是則由於有司以化天下天
下之士得無亷恥乎冕頓首六月十/四日
   答栁福州書       權徳輿
來問見愛慇慇甚厚疏以先師對仲弓先有司之説又
[689-4b]
曰由於有司以風天下誠哉大君子之言理道也今之
取士在於禮部吏部吏部集本文粹並/不疊此二字按資格以擬官
奏郎官以考别失權衡重輕之本無乃甚乎至於禮部
求才猶似為仁由已然亦沿於時風豈能自振嘗讀劉
秩祭酒上疏云太學設官職在造士士不知方時無賢
才臣之罪也毎讀至此心常慕之當時置於國庠似在
散地而方以乏賢内訟慨然上奏此君子之心也君子
之言也况以䝉劣辱當儀曹為時求人豈敢容易然再
[689-5a]
嵗計偕多有親故故進士初牓有之帖落有之䇿落有
之及第亦有之不以私害公不以名廢實不敢自愛不
訪於人兩漢設科本於射䇿故公孫𢎞董仲舒之倫痛
言理道近者祖習綺靡過於雕蟲俗謂之甲賦律詩儷
偶對属况十數年間至大官右職教化所繫其若是乎
是以二集作/半年以來參考對䇿不訪名物不徴隐奥求
通理而已求辨惑而已習常而力不足者則不能囘復
於此故或得其人庻他時有通識懿文可以持重不遷
[689-5b]
者而不盡在於齷齪集本文粹/並在齷齪科第也明經問義有幸
中所記者則書不停綴令文粹有/釋字通其義則牆面木偶
然遂列上第末如之何頃者參伍其問令書釋意義則
於䟽注之内文粹/作中茍刪撮㫖要有數句而通者昧其理
而未盡有數紙而黜者雖未盡善庻稍得之至於來問
明六經之義合先王之道而不在於注䟽者雖今吏部
三字文/粹作令學究一經之科毎嵗一人猶慮其不能至也且
明經者仕進之多數也注䟽者猶可以質驗也不者儻
[689-6a]
有司率情下上其手文粹/作才既失其末又不得其本則蕩
然矣無乃然乎古人云强勉行道則徳日起而大有功
中庸有困而行之勉强而行之鄙雖不敏敢㤀勉之之
道邪大凡常情為近習所勝役役集本文粹/並作沒沒於聞見汲
汲於進取茍避患安時俾躬處休以至老死自為得計
豈復有揣摩古今風俗整齊教化根本原始要終長轡
逺馭如閣下吐論之若是者耶此鄙人所以喟然三復
而不知其止文粹/作已也來問又言三代兩漢至近古所尚
[689-6b]
不同豈古化夐逺之不可復耶復因縁漸靡而操執者
不之思耶鄙人頑固謹俟餘論因自發舒慙怍無量徳
輿再拜八月十/一日
   與集作/上兵部李侍郎書   韓 愈
十二月九日將仕郎守江陵府法曹參軍韓愈謹上書
侍郎閣下愈少鄙鈍於時事都不通曉家貧不足以自
活應舉覔官凡二十年矣薄命不幸動遭讒謗進寸退
尺卒無所成性本好文學因困厄悲愁無所告語遂得
[689-7a]
窮究於經傳史記百家之説沉潜乎訓義反復乎句讀
礱磨乎事業而奮發乎文章凡自唐虞以來編簡所存
大之為河海髙之為太山明之為日月幽之為鬼神纎
之為珠璣華實變之為雷霆風雨竒辭奥㫖靡不通逹
惟是鄙鈍不通曉於時事也集無/也字學成而道益窮年老
而身一作/智益困私自憐悼悔其初心髪秃齒豁不見知
已夫牛角之歌辭鄙而義拙堂下之言不書於傳記齊
桓舉以相國叔向携手以上然則非言之難為集作/其
[689-7b]
而識之者難遇也伏以閣下内仁外義行髙而徳鉅尚
賢而與能哀窮而悼屈自江而西既化而行矣今者入
守内職為朝廷大臣當天子新即位汲汲於理化之日
出言舉事宜集作/計必施設既有聴之之明又有振之之
力寗戚之歌鬷明之言不發於左右則後而失其時矣
謹獻舊文一巻扶樹教道有所明白南行詩一巻舒憂
娛悲雜以瓌恠之言時俗之好所以諷於口而聴於耳
也如賜覽觀亦有可採干瀆尊嚴伏增惶恐愈再拜
[689-8a]
   為人求薦書
某聞木在山馬在肆過之而不顧者雖日累千萬人未
為不才與下乗也及至匠石過之而不睨伯樂遇之而
不顧然後知其非棟梁之材超逸之足也以某在公之
宇下非一日而又辱居姻婭之後是生于匠石之園長
于伯樂之廐者也於是而不得知假有見知者雖千萬
人亦何足云爾集作/耳今幸賴天子毎嵗詔公卿大夫貢
士若某等比咸得以薦聞是以冐進其説以累於執事
[689-8b]
亦不自量已也然執事其知某何如哉六字杭本作/其如某何哉
人有鬻馬不售於市者知伯樂之善相也從而求之伯
樂一顧焉一作/馬價增一無/增字三倍某與其事頗相類是故
終始言之耳某再拜
   與祠部陸員外薦士書
執事好賢樂善孜孜以薦進良士明白是非為已任方
今天下一人而已愈之獲幸於左右其足跡接於門牆
之間升乎作/于堂而望乎集作/于室者亦將一年于今矣念
[689-9a]
慮所及輙欲不自疑外竭其愚而道其志况在執事之
所孜孜為已任者得不少助而張之乎誠不自識其言
之可採與否其事則小人之事君子盡心之道也天下
之事不可遽數又執事之志或有待而為未敢一二言
也今但言其最近而切者耳執事之與集有/同字司貢士者
相知識集作/誠深矣彼之所望於執事執事之所以待乎
彼者可謂至而無間疑矣彼之職在乎得人執事之志
在乎進賢如得其人而授之所謂兩得其求順乎其必
[689-9b]
從也執事之知人其亦愽矣夫子之言曰舉爾所知然
則愈之知者亦可以言矣集作亦/一言也文章之尤者有侯喜
者侯雲長者喜之家在開元中衣冠而朝者兄弟五六
人及喜之父仕不逹棄官而歸喜率兄弟操耒耜而耕
蜀本有于/野二字地薄而賦多不足以養其親則以其耕之事
集本/作暇讀書而為文以干於有位者而取足焉喜之文章
學西漢集作/京而為也舉進士十五六年矣雲長之文執
事所自知其為人淳重方實可任以事其文與喜相上
[689-10a]
下有劉述古者其文長於為詩文麗而思深當今舉於
禮部者其詩無與為比而又工於應主司之試其為人
温良誠信無邪妄詐佞集作邪/佞詐妄之心強志而婉容和平
而有立其趨事静以敏著羙名而負屈稱者其日集有/已字
久矣有韋羣玊者京兆之從子其文有可取者其進而
未止者也其為人賢而有材一作/行志剛而氣和樂於薦
賢為善其在家無子弟之過居京兆之側遇事輙争不
從其令而從其義求子弟之賢而能業其家者羣玊是
[689-10b]
也凢此四子皆可以當執事首薦而極論者主司疑焉
則以辨之問焉則以告之未知焉則慇懃而語集作/論
期乎有成而後已集作/止可也有沈杞者張苰一作/𢎞者尉
遲紛者李紳者張後餘者李翊者或文或行皆出羣之
才也凢此數子與之足以收人望得才集作/材實主司疑
焉則與集作/以解之問焉則以對之廣求焉則以告之可
也徃者陸相公司貢士考文章甚詳愈時集作/亦字幸在其
中而未知陸丞相集無此/二字之得人也其後一二年所與
[689-11a]
及第者皆赫然有聲原其所以亦由梁補闕肅王郎中
礎佐之梁舉八人無有失者其餘則王皆與謀焉陸相
之考文章甚詳也待梁與王如此不疑也梁與王舉人
如此之當也至今以為羙談自後主司不能信人人亦
無足信者故蔑然集本注/作蔑蔑無聞今執事之與司貢士者
有相信之資集有/與字謀行之道惜乎其不可失也方今在
朝廷者多以遊宴娛樂為事而獨執事眇然髙舉有深
思長慮為國家樹根本之道宜乎小子之以此言聞於
[689-11b]
左右也愈恐懼一作/惶恐再拜
   與汝州盧郎中論侯喜書
進士侯喜古其人為文甚古立意甚堅行止取捨有士
君子之操家貧親老無援於朝左舉塲十餘年竟無知
遇愈嘗慕其才而恨其屈與之還徃嵗月已多嘗欲薦
之於主司言之於上位名卑官賤其路無由觀其所為
文未嘗不掩巻而歎去年愈從調選本欲携持同行適
遇其人自有家事集作/難迍邅坎軻又廢一年及春末自
[689-12a]
京還恠其久無集作/絶消息五月初至此自言為閣下所
知辭氣激揚面有矜色曰侯喜死不恨矣喜辭親入闗
羇旅道路見王公大人數百未嘗有如盧公之知我也
比者分將委棄泥塗老死草野今胷中之氣勃勃然復
有仕進之路矣愈感其言賀之以酒謂之曰盧公天下
之賢刺史也未嘗有所推引盖難其人而重其事今子
欎為選首其言死不恨固宜也古所謂知己者正如此
耳身在貧賤為天下不知獨見遇於大賢乃可貴耳若
[689-12b]
自有名聲又託形勢此乃集有/為字市道之事又何足貴乎
子之遇知於盧公真所為知己者也士之修身立節而
竟不遇知己前古以來不可勝數或日接膝而不相知
或異世而相慕以其遭逢之難故曰士為知己者死不
其然乎不其然乎閣下既已知侯生而愈復以侯生言
於閣下者非為生謀也感知己之難遇大閣下之徳而
憐侯生之心故因其行而獻於左右焉謹狀
   與鄭伯儀集作/義書     歐陽詹
[689-13a]
居方足下胡妳物故仁孝多感悲慟如何逺助悽惻秋
凉體與神康僕素寡悰暢遐亦可悉華下來人伯儀居/華山之
隂/也承今冬以前明經赴調罷舉進士何顛且不沛遊集/作
逝/而能復與居方哉夫非有必行則諫有以集作/必拒處
情懐歡古人所難集有/難字僕於居方亦不易之今流既從
川華既歸根輙分間布白致以牋素居方忖覽知及蘧
瑗四十九年之已徃陶潜今是昨非之悟焉漁者所務
唯魚不必在梁在笱弋者所務唯禽不必在矰在繳國
[689-13b]
家設尊官厚禄為人民也為社稷焉集作/也在求其人非
與人求在得其人非與人得唯道徳膺厥求唯賢能膺
厥徳賢能事事而後見道徳誠誠而後信茍須事事茍
須誠誠則必委以務命以職從而覈之四海之大億兆
之衆不可逢而安集作/委命之是用啓稍異之聞集作/問
集作/殆致其我樂而自耀者讀徃載究前言則曰明經属
以詞賦以事則曰進士中夫程度者取政事最輕小者
命以始又中人二字集/作令公侯子孫卿大夫子弟能力役
[689-14a]
供給者曰千牛進馬三衛齊郎限以年月終亦試之其
有成則陟陟不已乃尊乃厚其有敗則黜黜不已乃戮
乃亡取之於諸科暫殊用之於諸科則一良未即以進
士賢而明經不賢也但以選才如選材焉以規則失之
於方以矩則失之於圓彼方圓畢至然後擇其利用者
實之器三字集/作寳之中方則善於圓中圓則善於方器器集/作木
材/也者在堅貞而可久集有/人字才也者在徳行而有恒不
可久不有恒雖售之於今必不售之於後蚩蚩之人貴
[689-14b]
此賤彼是不深逹國家選士之意見近而迷逺者居方
寧斯人之徒歟况目覩進士出身十年二十年而終於
一命者有之明經諸色入仕須㬰而踐公集作/卿相者有
之忠與孝相生君與父相随於家羙則於國良為閨門
重則為朝廷尚此古今聖賢絶慮萬不失一之得也僕
沗居方交㳺自貞元之初于今十有三祀孰孰熟/通用得居
方之為人甘㫖可求則已在尊長之前矣衣食可讓則
已在兄弟之邊矣急難當行則必在交遊之先禮義當
[689-15a]
徃則無在時賢之後晨昏無方之性愛弟友于之情長
長之敬下下之眷與朋友之信接物之道居方無不盡
則於家於閨門至矣於國於朝廷詎少哉嘗清宵月下
寒序火邊或醉或醒接以餘論君子欲其暗然而章惡
自衒自媒沽名者二年間見居方求試於詞塲僕恨恨
如失才不集無/不字如居方地不集無/不字如居方方於所得詎
止乎得然諸科中升乎一科矣將宜存一梁一笱一矰
一繳之義事事誠誠之㫖中規中矩之求委恒久循黜
[689-15b]
陟俟乎暗然之來也况近聞宗懿之中景行居方彌篤
焉上以居方逹慈於下下待居方申愛乎上居貧孀孤
集作/逹集作/宦棺襯悉居方竭力已可行咨乎可及饑
飽不異魂體皆歸年纔弱冠行跡如此豈徒生哉借如
居方束帛到門而有未起居方以藝自謁雖從家命亦
已非矣悲哉更逐齊人之後耶僕竊以為知人曩得居
方將集作/以為居方也洎昨視所行則非居方今聆嘉聞
又知居方矣如其知如其知竟復元和以叶愚念得之
[689-16a]
以道為姜為傅不得以道為囘為憲明時之令人豈不
善歟面叙不周此亦何云
   薦所知於徐州張僕射書  李 翺
翺再拜齊桓公不疑於其臣管夷吾信而覇天下攘戎
狄匡周室亡國存荆楚服諸侯無文粹/作莫不至焉竪刁易
牙信而齊國亂身亡不𦵏五公子争立兄弟相及者數
世桓公之信於其臣一道也所信者得其人三字集/作賢
徳格于天地功及於後代不得其人則不能免其身文/粹
[689-16b]
作得/其死知人文粹作/其知人不易也豈惟覇者為然雖聖人亦不
能免焉帝堯之時賢不肖皆立於朝堯能知舜於是乎
驩兠放共工流集作放驩/兠流共工殛鯀竄三苖舉禹稷臯陶二
十有二人加諸上位故堯崩三載四海遏密八音後代
之人皆謂之帝堯焉向使堯不能知舜而遂尊驩兠共
工之黨於朝禹稷臯陶之下二十有二人不能用則堯將
不得為齊桓公爾集作/矣豈復得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唯
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者哉春秋曰夏
[689-17a]
滅項孰滅之盖齊滅之曷為不言齊滅之為桓公諱也
春秋為賢者諱此滅人之國何賢之爾君子之惡惡也
嫉始英華作/妬非善善也樂終桓公嘗有繼絶存亡之功故
君子為之諱也繼絶存亡賢者之事也管夷吾用所以
能繼絶世存亡國焉耳蜀本有/矣字竪刁易牙用則不能也
向使桓公始不用管夷吾未有集作/用竪刁易牙争權不
𦵏而亂齊國則幽厲之諸侯也始用賢而終身諱其惡
君子之樂用賢也如此始不用賢以及其終而幸後世
[689-17b]
之掩其過也則㣲矣然則居上位流徳澤於百姓者何
所勞乎勞於擇賢得其人口集作/力措諸上使天下皆化之
焉而已矣兹文粹/作今天子之大臣有土地千里者孰有如
執事之好賢不倦者乎盖得其人亦多矣其所可求而
不可取者則有人焉隴西李觀竒士也伏聞執事知其
賢將用之未及而觀病死昌黎韓愈得古文之遺風明
於理亂根本之所由伏聞執事又知其賢將用之未及
而愈為宣武軍節度使之所留集作/用觀愈者集作/皆豪傑
[689-18a]
之士也如此人不時出觀自古天下亦有數十文粹/作百
無如其人者焉執事皆得而知之皆不得而用之翺實
為執事惜焉豈唯翺一人而已後之讀前載者亦必多
為執事惜之矣兹有平昌孟郊貞士也伏聞執事舊知
之郊為五言詩自前漢李都尉蘓屬國及建安諸子南
朝二謝郊能兼其體而有之李觀薦郊於梁肅補闕書
曰郊之五言詩其有髙處在古無上其有平處下顧兩
謝韓愈送郊詩曰作詩三百首杳然集作/黙咸池音彼二
[689-18b]
子皆知言也集作/者豈欺天下之人哉郊窮餓不得安養
其親周天下無所遇作詩曰食薺腸亦苦強歌聲無歡
出門則集作/即有礙誰謂天地寛其窮也甚矣復集作/又
張籍李景儉者皆竒士集作/才也未聞執事集作/閣下知之凢
賢人竒士自以所負不茍合於世是以雖見之難得而
知也見而不能知其賢如勿見而已矣知其賢而不能
用如勿知其賢而已矣用集有/而字不能盡其才如勿用而
已矣能盡其材而容讒人之所間者如勿盡其材而已
[689-19a]
矣故見賢而能知知而能用用而能盡其材而不容讒
人之所間者天下一人而已矣兹有二人焉皆來其一
人賢士也其一人常常人也待之禮貌不加崇集作/隆
則賢者行而常常人日來矣况其待常常之人禮貌加
厚則善人何求而來哉孔子曰吾未見好徳如好色者
聖人不好色而好徳者也雖好色而不如好徳者次也
徳與色均好之又其次也雖好徳而不如好色者下也
最甚不好徳而好色者窮矣有人告曰某所有女國色
[689-19b]
者也天下之人必將極其力而求之而無所愛矣有人
告曰某所有人國士也天下之人則不能一徃而先焉
是豈非不好徳而好色者乎賢者則宜有以别於天下
之人矣孔子述易定禮樂刪詩叙書作春秋聖人也奮
乎百世之上其一作/使所化之者非其道則夷狄人也而
孔子之廟存焉雖賢者亦不能日徃拜之以其益於人
者寡矣故無益於人雖孔子之廟尚不能朝夕而事焉
况天下之人乎有待於人而不能得文粹/作禮善人良士則不
[689-20a]
如無待也嗚呼人之降年不可與期郊將為他人之所
得而大有立功於世與其短命而死皆不可知也二者
卒有一於郊之身他日為執事惜之不可既矣執事終
不得而用之矣雖恨之亦無可柰何矣翺窮賤人也直
詞無讓非所宜至于此者也為道之存焉耳不直則不
足以伸道也非好多言者也翺再拜
   代書書         白居易
廬山自陶謝洎十八賢已還儒風綿綿相續不絶貞元
[689-20b]
初有符載楊衡軰隐焉亦出為聞集作/文人今之集作/其
書屬文結草廬於巖谷間者猶一二十人即其中秀出
者有彭城人劉軻軻開卷慕孟軻為人軻秉筆慕揚雄
司馬遷為文故著翼孟三卷豢龍子十巻雜文百餘篇
而聖人之㫖作者之風雖未臻極徃徃而得余佐潯陽
郡三年軻毎著文輙來示余余知軻志不息異日必能
跨符楊而攀陶謝軻一旦盡齎所著書及所為文訪余
告行欲舉進士余方淪落江海不足以發軻事業又羸
[689-21a]
病無心力不能徧致書於臺省故人因援紙引筆冩胷
中事授軻且曰子到長安持此札為余謝集作/謁集賢庾
三十二補闕翰林杜十四拾遺金部元八員外監察牛
二侍御秘書蕭正字藍田楊主簿兄弟彼七八君子皆
余文友以余愚直常信其言茍于今不我欺則子之道
庻㡬光明矣又欲使平生故人知我形體已悴志氣已
憊獨好善喜才之心未死去矣持此代書三月十三日
樂天白
[689-21b]
 
 
 
 
 
 
 
 文苑英華卷六百八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