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022 文苑英華-宋-李昉 (master)


[365-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苑英華巻三百六十五 宋 李昉等 編
 辯論三
  復性書三篇     君子無榮辱解一首
  知道一首
   復性書上篇       李 翺
人之所以為聖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喜
怒哀懼愛惡欲七者皆情之所為也情既昏性斯匿矣
[365-1b]
非性之過也七者循環而交來故性不能充文粹/作統也水
之渾也其流不清火之煙也其光不明非水火清明之
過沙不渾流斯清矣煙不欎光斯明矣情不作性斯充
文粹/作統矣性與情不相先也雖然無性則情無所生矣是
情由性而生情不自情因性而情性不自性由情以明
性者天之命也聖人得之而不惑者也情者性之動也
百姓溺之而不能知其本者也聖人豈其無情也集作/耶
聖人者寂然不動不徃而到不言而神不耀而光制作
[365-2a]
叅乎天地變化合乎隂陽雖有情也未嘗有情也然則
百姓者豈其無性耶百姓之性與聖人之性弗差也雖
然情之所昏交相攻伐未始有窮故雖終身而不自覩其
性焉火之潜于山石林木之中非不火也江河淮濟之
未流而潛于山非不泉也石弗集作/不𫾣木不磨則不能
燒其山林而燥萬物泉之源弗䟽則弗集作/不能為江為
河為淮為濟東匯大壑浩浩蕩蕩為弗測之深情之動
弗息則弗能復其性而燭天地為不極之明故聖人
[365-2b]
者人之先覺者也覺則明否則惑惑則昏明與昏謂之
不同明與昏性本無有則同與不同二皆離矣夫明者
所以對昏昏既滅則明亦不立矣是故誠者聖人之性
集作/性之也寂然不動廣大清明照乎天地感而遂通天下
之故行止語黙無不處于極也復其性者賢人循之而
不已者也不已則能歸其源矣易曰夫聖人者與天地
合其徳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㓙先天
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况于人乎况于
[365-3a]
鬼神乎此非自外得者也能盡其性而已矣子思曰唯
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
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賛天地之
化育可以賛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其次致
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
則化惟天下至誠為能化聖人知人之性之皆善可以
循之不息而至于聖也故制禮以節之作樂以和之
安于仁集作安/于和樂樂之本也動其中集作動/而中禮禮之本也故
[365-3b]
在車則聞和鸞之聲行歩則聞珮玉之音無故不廢琴
瑟視聼言行循禮法而動所以教人忘嗜欲而歸性命
之道也道者至誠而不息也至誠而不息則虗虗而不
息則明明而不息則照一疊/照字天地而無遺非他也此盡
性命之道也哀哉人人皆可以及于集作/乎此莫之止而
不為也不亦惑耶昔者聖人以集作/之字傳于顔子顔子得
之拳拳不失不逺而復其心三月不違仁子曰回也其
庶乎屢空其所以未到于聖人者一息耳非力不能也
[365-4a]
短命而死故也其餘升堂者盖皆傳也一氣之所飬一
雨之所膏而得之者各有淺深不必均也子路之死也
石乞盂黶以戈擊之㫁纓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結纓
而死由集有/也字非好勇而無懼也其心寂然不動故也曽
子之死也曰吾何求焉吾得正而斃焉斯已矣此正性
命之言也子思仲尼之孫得其祖之道述中庸四十七
篇以傳于軻軻曰我四十不動心軻之門人逹者公孫
丑萬章之徒盖傳之矣遭秦焚集作/滅書中庸之弗焚者
[365-4b]
僅有集作/一篇存焉于是此道廢缺其教授者唯節文章句
集作節行/文章章句威儀擊劔之術相師焉性命之源則吾弗能
知其所傳矣道之極于剥也必復吾豈復之時耶吾自
六嵗讀書但為詞句之學志于道者四年矣與人言之
未嘗有是我者也南觀濤江入于越而吾郡陸参集作/傪
存焉與之言之陸参集作/傪曰子之言尼父之心也東方
集有/如字有聖人焉不出乎此也南方集有/如字有聖人焉亦不
出乎此也唯子行之不息而已矣嗚呼性命之書雖存
[365-5a]
學者莫能明是故皆入于荘列老釋不知者謂夫子之
徒不足以窮性命于集作/之道信之者皆是也有問于我
我以告之所知而傳焉遂書于書以開誠明之源而缺
絶廢棄不揚之道幾可以傳于時命曰復命書以治集/作
理/乎其心以傳乎其人於戯夫子復生不廢吾言矣
   復性書中篇
或問曰人之昏也久矣将復其性者必有漸也敢問其
方曰弗慮弗思情則不生情既不生乃為正思正思者
[365-5b]
無慮無思也易曰天下何思何慮又曰閑邪存其誠詩
曰思無邪曰已矣乎曰未也此齋戒其心者也猶未離
于静焉有静必集有/有字動有動必集有/有字静動静不息是乃
情也易曰吉㓙悔吝生乎動者也焉能復其性耶曰如
之何曰方静之時知心無思者是齋戒也知本無有思
動静皆離寂然不動者是至誠也中庸曰誠則明矣易
曰天下之動貞于一者也問曰不思不慮之時物格于
外情應于内如之何而可止也以情止情其可乎曰情
[365-6a]
者性之邪也知其為邪本無其心寂然不已四字集作/心寂不取
邪思自息惟性明照邪何所生如以情止情是乃大情
也情之集作/互相止其有已乎易曰顔氏之子其殆庻幾
乎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易曰不逺復無
祗悔元吉問曰本無有思動静皆離然則聲之來也其
不聞乎物之形也其不見乎曰不覩不聞是非人也視
聴昭昭而不起于見聞者斯可矣無不知也無弗為也
其心寂然光照天地是誠之明也大學曰致知在格物
[365-6b]
易曰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
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于此曰敢問致知在格物者何
謂也曰物者萬物也格者來也至也物至之時其心昭
昭然明辨焉而不應于物者是致知也是知之至也知
至故意誠意誠故心正心正故身脩身脩而家齊家齊
而國理國理而天下平此所以能参天地者也易曰與
天地相似故不違智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
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範圍
[365-7a]
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
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一隂一陽之謂道此之謂也曰
生為我說中庸曰不出乎前矣曰我未明也敢問何謂
天命之謂性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性者天之命也率
性之謂道曰集無/此字何謂也率循也循其源而反其性者
道也道也者至誠也至誠者天之道也誠者定也不動
也脩集作/修道之謂教曰何謂也曰教也集作/誠之者人之道
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循集作/修是道而歸其本
[365-7b]
者明也教也者則可以教天下矣顔子其人也道也者
不可湏㬰離也可離非道也説者曰其心不可湏㬰動
焉故也動則逺矣非道矣集作/也變化無方未始離于不
動故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莫見乎隱莫顯乎㣲故君子慎其獨也説者曰不覩之
覩見莫大焉不聞之聞聞莫甚焉其心不集作/一動是不
覩之覩弗聞之聞也其復之不逺矣故慎其獨慎其獨
者守其中也問曰昔之注解中庸者與生之言皆不同
[365-8a]
何也曰彼以事解者也我以心通者也曰彼亦通于心
乎曰吾不知也曰如生之言修之一日則可以至于聖
人乎曰十年擾之一日止之而求至焉是孟子所謂以
一杯水而救一車薪之火也甚哉止而不息必誠誠而
不息必明明與誠終歳不違則能終身矣造次必于是
顛沛必於是則可以希于至矣故中庸曰至誠無息不
息則乆乆則徴徴則悠逺悠逺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
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
[365-8b]
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彊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
變無為而成天地之道集有/故字可一言而盡集有/之字也問曰
凡人之性猶聖人之性歟曰桀紂之性猶堯舜之性也
其所以不覩其性者嗜欲好惡之所昏也非性之罪也
曰為不善者非性耶曰非也乃情所為也情有善而集/無
此/字不善集有/而字性無善而集無/此字不善焉孟子曰人無有不
善水無有不下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
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所以導引之者然也人之性
[365-9a]
皆善其不善亦猶是也問曰堯舜豈不有情耶曰聖人
至誠而已矣堯舜之舉十六相非喜也流共工放驩兠
殛鯀竄三苖非怒也中于節而已矣其所以皆中節者
設教于集作/於天下故也易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
所為乎中庸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
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逹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易曰唯深也故能通天下
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
[365-9b]
行而至聖人之謂也問曰人之性猶聖人之性嗜欲愛
惡之心何由而生也曰情者妄也邪也曰邪與妄則無
所因矣妄情滅息本性清明周流六虚所以謂之能復
其性也易曰乾道變化各正性命又集/作論語曰朝聞道夕
死可矣能正性命故也問曰情之所昏性則文粹/作即滅也
何以謂之猶聖人之性也曰水之性清激其文粹/作而渾之
者泥沙也方其渾也清性既遂無有耶久而不動泥沙
自沉清明之性鍳于集作/於天地非自外來也故其渾也
[365-10a]
性本不失及其復也性亦不生人之性亦猶水之性也
問曰人之性本皆善而邪情昏焉敢問聖人之情将復
為嗜欲所渾乎曰不復渾矣情本邪也妄也邪妄無因
人不能復聖人既復其性矣知情之為邪邪既為明所
覺矣覺則無邪邪何由而一無/此字生也伊尹曰天之道以
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也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将
以此道覺此民也非予覺之而誰也如将復為嗜欲所
渾是尚不自覺者也而况能覺後人乎曰敢問死何所
[365-10b]
之耶曰聖人之所不明書于䇿者也易曰原始反終故
知死生之説精氣為物游䰟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斯盡之矣子曰未知生焉知死然則原其始而反其終
則可以盡其生之道生之道既盡則死之説不學而自
通矣此非所急也子脩之不息其自知之吾不可以章
章然言非集作/且書矣
   復性書下篇
晝而作夕而休者凡人也作乎非集無/此字作者也集無/此字
[365-11a]
萬物皆作休乎非集無/此字休者也與萬物皆休吾則不類
于凡人晝無所作夕無所休作非吾作也作有物休非
吾休也休有物作耶休耶二者皆離而不存予之所存
者終不亡且離矣集作/也人之不力于道也集作/者昏不思
也天地之間萬物生焉人之于萬物一物也其所以異於禽
獸蟲魚者豈非道徳之性全乎哉受一氣而成形一為
物而一為人得之甚難也生乎世又非深長之年也以
非深長之年行甚難得之身而不専専于大道肆其心
[365-11b]
之所為則其所以自異于禽獸蟲魚者亡幾矣昏而不
思其昏也終不明矣吾之生二十有九年矣思十九年
時如朝日也思九年時亦如朝日也人之受命其長者
不過七十八十年九十百年者則稀矣當百年之時而
視乎一作/其九十集無/此字年時也與吾此日之思于前也逺
近其能大相懸耶其又能逺于朝日之時耶然則人之
生也雖享百年若雷電之驚相激也若風之飄而旋也
可知矣况千百人而無一及百年之年者哉故吾之終
[365-12a]
日志于道徳猶懼未及也彼肆其心之所為者獨何人

   君子無榮辱解      韋端符
所謂榮與辱者賢不肖之辨也朝暮之所存也君子小
人所以異道而殊名也君子無榮辱小人有辱而無榮
志意脩術業明徳行備飾是榮之自内者也由之而爵
列尊榖禄厚無擇而不宜是榮之自外者也君子有諸
内而外者至焉猶是藝之耨之鎛之水澤以時而苖之
[365-12b]
猥大者也而世謂之榮是果不足為君子榮也以至貴
于天下立國家偃然若固有之者彼脩之非一日也得
之誠有術也吾所以待之無愧也又何榮乎哉阨窮詈
侮暴怒横逆以至于繋一作/擊捽逐磔世所謂之辱者是
又果不足為君子辱也問其逄何物也其遭何時也吾
之所以不容用吾之所修可于堯禹孔子而不可于斯
時也吾又何辱乎哉君子無榮非不榮也所以為榮者
出于吾道耳異乎世之所謂幸而榮者也謂種而收者
[365-13a]
幸可乎君子無辱非不辱也吾之道大彼不足用吾之
説粹彼不足聞辱誠有所在也猶河海之不可内于拗
涔也是豈河海辱哉故曰君子無榮辱由是為説也小
人有辱無榮曲哆險詭突誕嫉賊是辱自内者也由之
而得刑殺流放是亦有諸内而外者至焉是猶薉蕪之
欝澁之而蓬亂疽結也謂飯肉一作/茹死者不幸可乎幸
而集一作/售姦容邪盗有位勢則當時之賢者隂指而黙
笑之憤之甚者筆之于書以示戒于後視其所處如䑕
[365-13b]
之肥肆于廪也豕之腯澤于欄也其榮乎哉故曰小人
有辱無榮也小人之有辱無榮内外備至而不容説焉
然則就是説吾又有明焉君子非有榮者有仁義之榮
而無勢仕一作任/下同之榮也在吾之修者堯禹孔子吾将
坦蕩蕩而君師之立其朝躋其堂悟一作/恬而有之流千
萬世鼻口吾芳醲故曰有仁義之榮也若勢與仕吾又
惡取哉得之吾不屑也流千萬世不遂者稱道而自信
焉惡在乎得與否也故曰無勢仕之榮也若小人則無
[365-14a]
適而不辱也學者述道行吾説而審取焉君子小人分

   知道          房千里
世之所以為逹者貴爵富禄威刑不勝其用珠玉不勝
其計耳熟聲口飫味目厭色斯所謂常情之大欲也世
所以為窮者秩不足以庇身禄不足以充用侮不能威
辱不能刑聲色不足于耳目滋味不甘于口舌斯所謂
常情之大不欲也然而聖人汲汲于禄仕者豈文粹有/不字
[365-14b]
為是耶曰非也聖人為人者也恒人為已者也聖人負
其資得其地逢其時有其禄然後因其鎡基流其徳澤
猶水之居高者决而溉之其浸必廣聖人之所以為榮
者導人于仁誼然後使千萬年載其烈光為巍巍之徳
功以浹于生人者也恒人之為已者期于厚禄貴位位
以私尊禄以私富益尊而愈驕益富而愈汰以滛快一
日之欲纔放肆于氣未絶之間者也聖人有其時有其
位行其道以及于文粹/作於人無其時無其位奉其道以自
[365-15a]
飾故聖人進不為榮退不為戚而常得其道恒人幸其
時竊其位恣其所為文粹無/此四字竭人以自足無其時失其
位任其愚以自困故恒人進以為已榮退以為已辱而
常失其道孔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孔子
歎行已之道足以致是而時王不用已之道道無所施
非歎其身食不方丈衣不文繡也恒人之所悲不逹者
率曰吾妻不能羅𥜗吾兒不能文粹/作得肉食耳豈常少及
于外物哉聖人以徳澤流于人雖九命崇錫不以為厚
[365-15b]
以其所賞文粹/作償果當或作/賞外其身而公于天下非已幸
也恒人無毫毛以禆于人茍幸得禄仕即逸豫以自怡
以竊取偷得為大黠其所得幸也孔顔聖賢也豈常聞
伐樹瓢飲以為已辱哉姬旦亦賢文粹/作聖人也豈常聞受
封攝理以為已幸哉是知聖人之樂也内而恒人之樂
也外内故常有餘外故常不足有餘故推于人不足故
取于人有道之人雖鹿裘帶索而人不鄙之者取其内
而忘文粹作/而不取其外也豪民俠士紫衣金鈎而人不貴之
[365-16a]
者文飾于外也若然者冨貴文飾于外也彼之所以仁
誼者質充于内也西子不華嫫母錦縠是不能易其美
惡後之君子窮于時者當思負其内以文粹/作而自篤無以
其外而謟人逹于時者當思勉其内以自飾無以其外
而驕人茍如是庻幾乎知道矣
 
 
 
[365-16b]
 
 
 
 
 
 
 
 文苑英華巻三百六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