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022 文苑英華-宋-李昉 (master)


[816-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苑英華巻八百十六  宋 李昉等 編
 學校講論/附
  問國學記一首
  國學新修五經壁本記一首
  崑山縣學記一首
  太學張博士講禮記記一首
 文章
[816-1b]
  太宗飛白書答詔記一首
  故刑部尚書中山李公詩法記一首
  移顔魯公詩記一首  呉郡詩石記一首
  香山寺白氏洛中集記一首
  東林寺建碑記一首
  學校講論/附
   問國學文粹/作庠記      舒元輿
先王建太學法以教國胄子欲敺人歸義府也故設官
[816-2a]
區掌嚴大其事明公侯卿大夫必由是出元輿既求售
一作/善藝於闕下謂今之太學猶古之太學將欲觀焉自
以為下士小儒未嘗覩天子庠序欲往時先三日齋沐
而後行行及門下脱盖下車循墻而趨請於謁者曰吾
欲觀禮於太學將每事問之於子可乎謁者許諾遂前
導之初過於朱門門闔沉沉問曰此魯聖人之宫也遂
拜之次至于西有髙門門中有厦屋問之曰此論堂也
予愧非一作予/懼其鴻學方論不敢入導者曰此無人乃虚
[816-2b]
堂爾予惑一作/感之遂入見庭廣數畆盡墾為圃矣心益
惑復問導者曰此老圃所宅子安得欺我耶導者曰此
積年無儒論故庭得一無/得字化為廢地乆為官一作/宫於此
者圃之非圃所宅也循廊升堂堂中無机榻有苔草没
地予立其上悽慘滿眼大不稱嚮之意復為導者引又
至一門問之曰此國子舘也入其門其庭其堂如入論
堂俄又歴至三館門問之曰廣文也太學也四門也入
其門其庭其堂如國子其生徒去聖人之奥如堂舘之
[816-3a]
蕪嗟乎詩書禮樂國之洪源也濬其源天下可以光潤
窒其源天下為之顦顇故唐堯知其如此亦先命廷臣
典三禮教胄子誕敷文徳於天下天下之屋皆可封及
夏殷時其孟也則必能一無/能字濬之其季也則皆自窒之
自窒之時天下之屋皆可誅至周室有文武周公勃焉
一作/興而作復唐虞之道行五六一作/七八百年而付仲尼仲
尼承之孜孜日夜席之一無/之字不暇一作/敢暖祖述之憲章
之發揮一無/揮字於鄒魯恢一無/此字張於洙泗上摩躪三光下
[816-3b]
垂之無窮其徒有入室者升堂者及門者散滿天下雖
丁周季而天下姦臣賊子猶解曰周孔之教不敢妄動
以此則文之教豈可須臾而一無/而字㢮耶至嬴政犯之窒
其源源未絶而已自絶於天一有/下字矣漢初纔息干戈復
濬其源而伏生公孫𢎞倪寛卜式之徒並出維持戰爭
之漢二百年間無所失墜皆周公仲尼之力也國家用
干戈取天下其道正於漢氏及闢儒官一作/宫立素王祠
設學官命生徒崇盛舘宇固亦不下漢氏然自㓂生幽
[816-4a]
陵軍旅之事始勝爼豆故太學之道不得不衰凉今皇
帝傳大寳七祀生獻吴濞蜀禪於邸一作/郊廟梟夏逆首
殛潞子一無/子字姦帥㧞魏世家此用兩階之舞可謂至矣
今溟澥無揚一無/此字波兵器可以䝉之虎皮矣乃大修周
公仲尼之道之時也而太學且猶衰凉之若此豈非有
司之不供職耶羣公卿士之不留意耶不然何使巍巍
國庠寂寞不或作/無聞回也賜也説繹一作/釋道義之聲雖
舘宇雲合鞠為荒圃可謂大國設虚一作/虚設以自欺也愚
[816-4b]
其不敢取一作愚/甚不取且懼周公仲尼之道沒墜於泉遂記
其所荒之大畧以喻有司一作皆/唐文粹
   國學新修五經壁本記   劉禹錫
初大厯中名儒張參為國子司業始詳集無/詳字定五經書
于論堂東西廂之壁辨齊魯之音取其宜考古今之文
取其正繇是諸生之師心曲學偏聽臆説咸束之而歸
于大同掲掲髙懸積六十嵗文粹/作載崩剥汙衊淟一作/冺
不鮮今天子尚文章尊典籍於苑囿不加尺椽而成均
[816-5a]
以治國學上言遽賜千萬時祭酒皥實尸之博士公肅
實佐之國庠重嚴過者必式遂以羨贏再新壁書懲前
土塗不克以夀乃析堅木負墉而比集作/宇之其制如版
牘而髙廣其平如粉澤而潔滑皆集作/背施隂闗使衆如
一附離之際無迹而尋堂皇靚深兩屋集作/廉相照申命
國子能通法書者分章揆日遜其業而繕寫焉筆削既
成讐校既精白黑彬班瞭然飛動以䝉来求煥若星辰
以敬来趨肅如神明以疑来質决若蓍蔡由京師而風
[816-5b]
天下覃及九譯咸知宗師非止服縫掖者一有/談字鑽仰而
已於是學官陳師正等暨生徒凡四百二十有八人請
金石刻且歌之曰我有學宇既傾而成之我有壁經既
昧而明之孰規模之孰發揮之祭酒維齊博士維韋俾
我學徒絃歌文粹/作詠以時切切祁祁不遨不嬉庶乎遒人
来采我詩時余為禮部郎凡瞽宗之事得以開决故書
之以移史官宜附于藝文志
   崑山縣學記       梁 肅
[816-6a]
學之制與政損益故學二字集/作政舉則道舉道汙則政汙
崑山吴東集作/都鄙之縣先是縣有文宣王廟廟堂之後
有學室中年兵饉荐臻堂宇大壊方郡縣多故故未遍
繕完其後長民者或因而葺之以民尚未泰故講習之
事設而不備大厯九年太原王綱以大理司直兼縣令
既而釋奠于廟退而嘆曰夫化民成俗以學為本是而
不崇何政之為乃諭三老主吏整序民飾班事大啟室
于廟垣之右聚五經於其間以邑人沈嗣宗躬履經學
[816-6b]
俾為博士於是遐邇學徒或童或冠不召而至如歸市
焉公聽治之暇則往敷大猷以聳之博考明徳以翼之
優而柔之使自求之掲而厲之使自趨之故民見徳而
興行行於鄉黨洽於四境父篤其子兄勉其弟有不被
儒服而行莫不耻焉僉曰公主于二字集/作之設教矯其末
不墜其本易其俗不失其宜也傳曰本立而道生昔崔
瑗有南陽文學志王粲有荆州文學志皆表儒訓以著
不朽遂繼其流為縣學記俾来者知我邑經藝文教之
[816-7a]
所以興是嵗龍集乙卯公為縣之明年也
   太學張博士講禮記記   歐陽詹
說釋典籍謂之講講之為言耩公項切&KR3442也集/作韝非下同也如農
之耕田疇焉田疇將植而求實雖耕矣必耩分其畦隴嘉
穀由是乎生典籍將肄以求明雖習矣必講窮其㫖趣
儒術由是乎成我國庠春享先師後更月命太學博士
清河張公講禮記成儒術也聖祖三刋經九公通其六
精于五而禮記在乎其中禮也者御人之大故首于羣
[816-7b]
籍而講之束修既行筵肆乃設公就几北坐南靣直講
抗牘南座北靣大司成端委居于東小司成率屬列于
西國子師長序公侯子孫自其舘太學師長序卿集作/郷
大夫子孫自其舘四門師長序八方俊造自其舘廣文
師長序天下秀彦自其舘其餘法家墨家書筭家輟業
以從集作輟肄/業以明亦自其舘沒階雲来即席鱗居攒弁如
星連襟成帷公先申有禮之本次陳用禮之要正三代
損益得失定百家䟽義長短鎔乎作者之意注乎學者
[816-8a]
之耳河傾于懸風落于天清泠灑蕩幽逺無泥所昧鏡
徹於靈臺所疑氷釋於心泉後一日聞于朝百司達官
造者半後一日聞于都九城知名造者半皆尋聲得器
虚来實歸予職在下庠亦掌有教道不足訓領徒從公
惟始洎終覩公之美敬書盛事記諸屋壁并列當時執
簡摳衣者于左偏貞元十四年五月二十七日記
  文章
   太宗飛白書答詔記    權徳輿
[816-8b]
太宗文皇帝飛白書十二句五十五字集有/者字貞觀十六
年答左散驃常侍劉洎之詔也吾觀古之令主未嘗不
虚已以納諫古之良臣未嘗不匪躬以盡直然後百度
貞九有清係此物也初太宗與公卿大臣往復古義以
聰明示羣下洎退而上書其大㫖以為動神機縱天辯
不若凝旒虚襟以至公慎取捨而已故沃心以納優詔
以答嘉其忠故以誠詞渥其禮故以手翰史臣實録具
載其事有都官郎中竇泉者博古尚藝貞元初得其書
[816-9a]
於人間太清宫道士盧元卿又得之於竇氏元卿工為
篆隸八分諸書且其家法保而藏之乆矣元和五年夏
四月予以太常齋薦于宫師因出以示予予乃整衣冠
離次捧視且以見聖唐建巍巍無窮之基在此編也至
若縹緲鴻翥一作/飛之勢輕濃蟬翼之狀子敬白而不飛
子雲飛而不白稽合衆美裁成絶藝集作/勢又以見哲王
之餘裕書圃之逸品云
   故刑部尚書中山李公詩法記 蘇 頲
[816-9b]
唐開元四年太嵗丙辰二月戊申朔二十六日癸酉銀
青光禄大夫刑部尚書昭文舘學士中山公甍于京師
宣陽里私第享年六十先五日扈駕自新豐湯井還其
日奉制持節復賽於湯所以降雨故也還歴二日自説
齋祭滌濯之事願言也一無/也字賦詩至其夕賔友皆散因
作扈從詩十韻遲明命以示頲詩成而寢奄忽生災此
即夫子獲麟之卒章也既殮公子壻右金吾倉曹博陵
崔望之自其家取以見遺嗚呼翰墨未燥形神已離舉
[816-10a]
朝驚嗟之聲不崇朝而達於逺矣公文特稱於世每謂
知音則寡同氣相求逮觀此詞何異於理正在心而為
詠豈交臂而相失曽未數刻恨不回車擊節而如舊也
撫膺一慟不覺涕之漣而痛矣中山長無見日雖子期
不聽存者可以絶絃而相如有作殁者竟傳遺草故録
如右記其事云
   移顔魯公詩記      鄭 薰
顔魯公既用貞鯁為元載所忌由刑部尚書貶夷陵郡
[816-10b]
别駕大厯六年又以前秩轉廬陵郡道出宣州之溧水
縣縣之南經古烈士左伯桃墓節槩交感即於墓下作
詩一首自題於蒲塘之客舎一作/舘詞韻凄激㸃畫嶄壯
窮國藝之竒事厥後洎于大中丁丑嵗八十七年矣孤
宇夐閴扄縢不固乆為飄曝薪牧所困一挑半剔往往
洿缺余作鎮到此有客謂余者一作/曰惜之立召工將王
少儒領其部匠鑿垣複匣移窞于北望樓之西隅且以
為郡居之勝絶鐫石其下俾後之觀者知改置之意無
[816-11a]
忽大中十二年十一月十九日宣歙池觀察使檢校右
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鄭薰記
 顔公以永泰二年丙午二月貶峽州别駕旬餘改吉
 州司馬六月次江州之廬山有東西林題名必以秋
 至吉是年十一月改元大厯故次年丁未十月公遊
 青原寺題名便稱大厯二年又明年戊申五月移撫
 州刺史巳酉庚戌皆在官六年辛亥閏三月代到而
 四月書麻姑壇記猶以撫州繋銜今於文集及石刻
[816-11b]
 攷之是嵗八月次上元縣乃自撫歸京時也上元與
 溧水實為鄰邑今皆隸昇州當時溧水則隸宣城公
 題詩烈士墓在六年與此記合然鄭薰唐名臣記謂
 公由刑部尚書貶夷陵郡大厯六年又以前秩轉廬
 陵郡道出溧水不應謬誤如此七年九月公復刺湖
 州八年正月赴上一本以丁丑/為丁酉非
   吳郡詩石記        白居易
貞元初韋應物為蘇州刺史二字集/作牧房孺復為杭州牧皆
[816-12a]
一作/碩人也韋嗜詩房嗜酒每與賔友一醉一詠其風
流雅韻名播於吴中或目韋房為詩酒仙集有/時字予始年
十四五旅于二郡以㓜賤不得與游宴尤覺其才調髙
而郡守尊以當時心言異日蘇杭茍獲一郡足矣及今
自中書舎人間領二州去年脫杭印今年佩蘇印既醉
於彼又吟於此酣歌狂什亦往往在人口中則蘇杭之
風景韋房之詩酒兼有之矣豈始望集作/願及此哉然二
郡之物狀人情與曩時不異前後相去三十七年江山
[816-12b]
是而齒髪非又可嗟矣韋在此州歌詩甚多有郡宴詩
云兵衛森畫㦸燕寢凝清香當時最為警䇿今刻此篇
于石傳貽將来因以予旬宴一章亦附于後雖雅俗不
類各詠一時之志偶書石背且償其初心焉寳厯元年
七月二十日蘇州刺史白居易題
   香山寺白氏洛中集記
白氏洛中集者樂天在洛所著書也太和三年春樂天
始以太子賔客分司東都及茲十有二年矣其間賦格
[816-13a]
律詩凡八百首合為十巻今納于龍門香山寺經藏堂
夫以狂簡斐然之文而歸依支提法寳藏者於意何我
有本願願以今生世俗文字之業狂言綺語之過轉為
將来世世讚佛乗之因轉法輪之縁也十方三世諸佛
應知噫經堂未滅記石未冺之間乗此願力安知我他
生不復游是寺復覩斯文得宿命通省今日事如智大
師記靈山於前㑹羊叔子識金環於後身者歟於戲二/字
一作/嘻垂老之年絶筆於此有知我者亦無隠焉大唐開
[816-13b]
成五年十一月二日中大夫守太子少傅馮翊縣開國
侯上柱國賜紫金魚袋白居易樂天記
   東林寺建碑記      張文新
北海守李公文人之雄書品之能者也開元十九年作
東林寺碑手筆一軸俾模而刋石藏於寺者凡百一十
三嵗僧之歴居者不啻大千數未始有議建竪者釋雲
臯本謝氏子讀書為文將就鄉賦舉進士遇明師悟寂
滅之樂因髠頭就學遂僧于東林且有年矣一旦視碑
[816-14a]
巻嗟曰逺公之名徳振千古東林之聲籍冠宇内而是
詞是翰記其所由然誠天下之妙絶山門之光大儒釋
之羙談也宜乎始至而掲諸顯敞俾文士名僧趨嚮之
不暇是何巻於塵中踰百載莫石莫刋將焉用僧予僧
門一士也一杖一屣一作/履足以歴岨嶮一鉢一衲足以
了朝夕不著不繋視千萬里若尋丈間遂裹足道途東
西南北募縁以成其事㑹河東裴公自中書舎人開廉
府于鍾陵敷文行政教之餘得六度三乘之奥聞臯志
[816-14b]
願亦垂信施因自染翰贊列爵秩名氏于巻末又有以
増名迹重為光也臯乃得模而刋於碑㑹昌三年四月
磨礱既成遂光遂平鐫之硜硜夬象奎呈如蛇如龍如
飛如行一作/走如筯玉在漆如𤣥穹列星立之亭亭弗磷
弗傾于寺之明余時刺茲郡因減俸緡屋其上且嘉一/作
票/臯建志不茍古人云智過千人謂之英臯之有决補
遺事之智有﨑嶇辛苦以成其智之一作/智字實過於百一
十三年歴居之僧逺矣庸不謂為僧之英乎故記一有/之字
[816-15a]
碑之隂一作皆續廬山記不若元本為是後題/觀察使裴刺史張文新等立碑今不録
 
 
 
 
 
 
 
[816-15b]
 
 
 
 
 
 
 
 文苑英華卷八百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