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022 文苑英華-宋-李昉 (master)


[495-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苑英華巻四百九十五 宋 李昉等 編
 任官
  議庶官遷次遲速一道 革吏部之弊一道
  牧宰考課一道    使百職脩皇綱振一道
  議封建論郡縣一道  使官吏清㢘一道
  省官併俸减使職一道 議百司食利錢一道
  議職田一道     審官一道
[495-1b]
  大官乏人一道    使臣盡忠人愛上一道
   議庶官遷次遲速     白居易
問先王建官升降有制遷次有恒此經乆之道也或云
賞善罰惡者不踰時月又曰為官吏者可長子孫豈今
古之制殊乎不然何遲速之異如此乎今欲速遷而勸
善恐誘躁求之心令乆次而望功慮興滯用之歎疾徐
之制何以為中
  此巻並於白居易集凖備制科七十五門/中摘取一十二篇其問荅皆白居易擬作
[495-2a]
   對
臣聞孔子曰茍有用我者三年有成舜典曰三載考績
三考黜陟幽明雖聖賢為政未及三年不能成也雖善
惡難知不過九載必自著也由此而論為官吏者不可
速遷也不可乆次也若未三年而遷則政未立績未成
且躁求之心生而馴致之化廢矣若過九載而不轉則
明不陟幽不黜而勸善之法缺懲惡之典隳矣大凡内
外之官其略如此然則最與天子共理者莫先于二千
[495-2b]
石乎臣竊見比来諸州刺史有未兩考而遷者豈為善
集作/成政之速於聖賢邪將有司考察之不精邪不然何
遷之遽也又有踰一紀而不轉者豈善惡未著莫得而
知邪將有司遺㤀而不舉邪不然何轉之遲也臣伏見
順宗皇帝詔曰凡内外之職四考逓遷斯實革今之弊
行古之道也然臣猶以為吏能有聞者既以四考遷之
政術無取者亦宜四考黜之將欲循其名辨其實則在
陛下奨糾察之吏督考課之官使别其否臧明知黒白
[495-3a]
仍命曰雖乆次者不得踰於四載雖速遷者亦待及於
三年此先王較能之大方致理之要道也伏惟陛下試
垂意而察焉
   革吏部之弊
問吏部之弊為日乆矣今吏多於貟其故何因官不得
人其由安在姦偽日起其計何生馳騖日滋其風何自
欲使吏與貟而相得名與實而相符趨競巧濫之弊消
公平政理之道長妍媸者不能欺於藻鏡錙銖者不敢
[495-3b]
冐於銓衡豈無良謀以救其弊
   對
對臣伏見吏部之弊為日乆矣時皆共病不知其然臣
請備而言之臣聞古者計户以貢士量官而署吏故官
不乏吏士不乏官士吏官員必相叅用今則官倍於古
吏倍於官入色者又倍於吏也此由每嵗假文武而筮
仕者衆冐資蔭而出身者多故官不得人員不充吏是
以争求日進集作/至奸濫日生斯乃為弊之一端也臣又
[495-4a]
聞古者州郡之吏牧守選而用之府寺之寮公卿辟而
署之其餘者乃歸有司有司所領既少則所選必精此
前代所以得人也今則内外之官一命已上嵗羡千數
悉委吏曹吏曹按資署官猶懼不給則何暇考察名實
區别臧否者乎至使近代以来寖而成弊真偽争進共
徵循資之書賢愚莫分同限停年之格才能者淹滯而
不振巧詐者因縁以成奸此又為弊之一端也今若使
内外師長者各選其人分署其吏則庶乎官得其才矣
[495-4b]
使諸色入仕者量省其數或間以年則庶乎士不乏官
矣官得其才則公平政理之道所由長也士不乏官則
趨競巧濫之弊所由消也矧又減銓衡之偏重則力不
撓而易平矣分藻鏡之獨鍳則照不疲而易明矣與夫
集作/千品折於一面百職斷於一心功相萬也得失相
懸豈不逺矣臣以為芟煩剗弊莫尚於斯
   牧宰考課議殿最未精/又政不由已
問今者勤恤黎元之隠精求牧宰之才亦既得人使之
[495-5a]
為政何以撫字之方尚未副我精求之㫖疲困之俗尚
未知我勤恤之心豈才未稱官將人不求理備陳其故
以革其非
   對
臣聞王者之設庶官無非共理者也然則庶官之理同
歸而牧宰之用為急盖以邦之賦役由之而後均上之
風化由之而後行人之性命繫焉國之安危屬焉故與
夫庶官之寄輕重不可齊致也臣伏見陛下勤恤黎元
[495-5b]
之心至矣慎擇牧宰之㫖深矣然黎元之理尚未副陛
下勤恤之心牧宰之政尚未稱陛下慎擇之㫖非人不
求理非才不稱官以臣所窺粗知其由矣臣聞古之賢
者為善不待勸也何哉性不忍為惡耳愚者為不善雖
勸而不遷也何哉性不能為善耳賢愚之間謂之中人
中人之心可上可下勸之則遷於善舍之則陷於惡故
曰懲勸之廢也推中人而墜於小人之域懲勸之行也
引中人而納諸君子之塗是勸沮之道不可一日無也
[495-6a]
况天下之牧宰中人者多去惡遷善皆待勸沮伏見當
今殿最之法具備黜陟之令甚明然則就備之中察之
者未甚精也就明之中奉之者未甚行也未甚精則臧
否同貫未甚行則善惡齊驅雖有和璞之真不能識也
雖有齊竽之濫何由知之如此則豈獨利淫亦將失善
善茍未勸淫或未懲欲副陛下勤恤之心稱陛下慎擇
之㫖或恐難矣臣又請以古事驗之臣聞唐虞之際也
敷求俊乂而四㐫見用及三考黜陟而四罪乃彰則知
[495-6b]
雖至明也尚或迷真偽之徒雖至聖也不能去考察之
法故其法張則變曲為直如蓬生於麻也其法弛則變
香為臭似蘭化為艾也且聖人之為理豈盡得賢而用
之乎豈盡知不肖而去之乎将在乎秉其樞操其要剗
邪為正變觚為圎能使善之必遷不謂善之盡有能使
惡之必改不謂惡之盡無成此功者非集作/無他懲勸之
所致也則考課之法其可輕乎臣又見當今牧宰之内
甚有良能委之理人亦足成政所未致者义有其由臣
[495-7a]
聞牧宰古者五等之國也於人有父母之道焉於吏有
君臣之道焉所宜弛張舉措由其心威福賞罰懸於手
然後能鎮其俗移其化也今縣宰之權受制於州牧州
牧之政取則於使司迭相拘持不敢専達雖有政術何
由施行况又力役之限賦斂之期以用之費省為求不
以人之貧冨為度以上之緩急為節不以下之勞逸為
程縣畏於州州畏於使雖有仁恵何由撫綏此猶束舟
楫而望濟川絆騏驥而求致逺臣恐龔黄卓魯復生於
[495-7b]
今日亦不能為理矣
   問使百職脩皇綱振在乎革慎/黙之俗
   對
夫百軄不脩萬事不舉皇綱弛而不振頽俗蕩而不還
者由乎君子讜直之道消小人慎黙之道長也臣伏見
近代以来時議者率以拱黙保位者為明智以柔順安
身者為賢能以直言危行者為狂愚以中立守道者為
凝滯故朝寡敢言之士庭鮮執咎之臣自國及家寖而
[495-8a]
成俗故父訓其子曰無介直以立仇敵兄教其弟曰無
方正以賈悔尤識者腹非而不言愚者心競而是效致
使天下有目者如瞽也有耳者如聾也有口者如含鋒
刃也慎黙之俗一至於斯此正士直臣所以退蔵而長
太息也豈直如此而已哉盖慎黙積於中則職事廢於
外強毅果斷之心屈畏忌因循之性成反謂率職而舉
政者不逹於時宜當官而行法者不通於事變是以殿
最之文雖書而不實黜陟之法雖備而不行欲望善者
[495-8b]
勸惡者懲百職脩萬事舉不可得也然臣以為歴代之
頽俗非國朝不能革也國朝之皇綱非陛下不能振也
振革之術臣粗知之何者夫人之蚩蚩惟利是務若利
出於慎黙則慎黙之風大起若利出於讜直則讜直之
風大行亦猶冬日之陽夏日之陰不召物而物自歸之
者無他温凉之利所在故也伏惟陛下以至公統天下
以至明御羣臣使情偽無所逃言行無所隠有若讜直
強毅舉正彈違者引而進之有若慎黙畏忌吐剛茹柔
[495-9a]
者推而逺之使此有利彼無利安得不去彼取此乎斯
謂俾人日徙善逺罪而不自知也如此則百職脩萬事
舉皇綱振頽俗移太平之風由斯而致矣
   議封建論郡縣
問周制五等其弊也王室衰微秦廢列國其敗也天下
崩壞漢封子弟其失也侯王僣亂何則為制不同同歸
於弊也故自古及今議其是非者多矣今若建侯開國
恐失隨時之宜如置守専城慮乖稽古之議考其要㫖
[495-9b]
其誰可從
又問封建之制肇自黄唐郡縣之規始於秦漢或沿或
革以至國朝今欲子兆人家四海建不㧞之業垂無疆
之休大鑑興亡從長而用無論古今擇善而行侯將守
而何先郡與國而孰愈具書于䇿當舉行之
   對
臣聞封建之廢乆矣是非之論多矣異同之要歸于三
科或曰周人制五等封親賢其弊也諸侯擅征伐陪臣
[495-10a]
執國命故蠶食𤓰剖以至於衰滅也而李斯周青之議
繇是興焉又曰秦皇廢列國棄子弟其弊也萬人無定
主九族為匹夫故魚爛土崩以至於覆亡也而曹冏士
衡之論繇是作焉又曰漢氏侯功臣王同姓其失也爵
號太尊土宇太廣故鴟張瓦解以至於悖亂也而晁錯
主父之計由是行焉然則秦懲周之弊也既以孤立而
易衰漢鍳秦之亡也亦以矯枉而過正歴代之説無出
於此焉以臣所觀竊謂知其一未知其二也何者臣聞
[495-10b]
王者將欲家四海子兆人垂無疆之休建不朽之業者
在乎操理柄立人防𨗳化源固邦本而已矣是故刑行
徳立近恱逺安恩信推於中恵化流於外如此則四夷為
臣妾况海内乎雖置守罷侯亦無害也若法壞政荒親
離賢棄王澤竭于上人心叛于下如此則九族為讎敵
况天下乎雖廢郡建邦又何益也故臣以為周之衰滅
者上失其道天厭其徳非惟封建之弊也秦之覆亡者
君流其毒人離其心非惟郡縣之咎也漢之禍亂者寵
[495-11a]
而失教立不選賢非獨強大之故也由是觀之茍固其
本𨗳其源雖郡與縣俱可理而安矣苟踰其防失其柄
雖侯與守俱能亂且危矣伏惟陛下慮逺憂近鍳古觀
今以敦睦親族為先不以封王為急以憂集作/優勤勞逸
為念不以建侯為私集作/思以尊賢寵徳為心不以開國
為意以安撫黎元為事不以廢郡為謀則無疆之休不
㧞之業在於此矣况國家之制垂二百年法著一王理
經十聖變革之議非臣敢知
[495-11b]
   問官吏清廉在均其禄/厚其俸
   對
臣聞為國者皆患吏之貪而不知去貪之道也皆欲吏
之清而不知致清之由也臣以為去貪致清者在乎厚
其禄均其俸而已矣夫衣食闕於家雖嚴父慈母不能
制其子况君長能檢其臣吏乎凍餒切於身雖巢由夷
齊不能固其節况凡人能守其清白乎臣伏見今之官
吏所以未盡貞廉者由禄不均而俸不足也不均者由
[495-12a]
所在課料重輕不齊也不足者由所在官長侵尅不已
也甚者則有官秩等而禄殊郡縣同而俸異或削奪以
過半或停給而彌年至使衣食不充凍餒並至如此則
必蹈白刃冐水火而求私利也况可使撫人字物斷獄
均財者乎夫上行則下從身窮則心濫今官長日侵其
吏而望吏之不日侵於其人不可得也盖所謂渴馬守
水餓犬䕶肉則雖日用刑罰不能懲貪而勸清必矣陛
下今欲革時之弊去吏之貪則莫先於均天下課料重
[495-12b]
輕禁天下官長侵尅使天下之吏温飽充於内清廉形
於外然後示之以耻糾之以刑如此則縱㦯為非者百
無一二矣集作/也
   問省官併俸減使職
   對
臣聞古者因人而置官量賦而制禄故官之省置必稽
人户之衆寡禄之厚薄必稱賦入之多少俾乎官足以
理人人足以奉吏吏有常禄財有常征財賦吏員必叅
[495-13a]
相得者也頃以兵戎屢動荒沴荐臻户口流亡財征減
耗則宜量其官而省之併其禄而厚之故官省則事簡
事簡則人安禄厚則吏清吏清則俗阜而天下所由理
也然則知清其吏而不知厚其禄則飾詐而不廉矣知
厚其禄而不知省其官則財費而不足矣知省其官而
不能選其能則事壅而不理矣此三者迭為表裏相須
而成者也伏惟陛下詳而行之臣又見兵興以来諸道
使府或因權宜而置職一置而不停或因蹔勞而加俸
[495-13b]
一加而無減致使職多於郡縣之吏俸優於䑓省之官
積習生常煩費滋甚今若量其職員審其禄秩使多寡
有常數厚薄得其中則費不廣而下無侵削之患矣職
有常數則事不煩而人無勞擾之弊矣此又利害之相
懸逺者伏惟陛下念而捄之
   問議百司食利錢
   對
臣伏見百司食利利出於人日給而經費有常日徴而
[495-14a]
倍息無已然則舉之者無非貧户徵之者率是逺年故
私財竭於倍稱集作/相非官課積為逋債至使公食有闕人
力不堪弊既滋深法宜改作且王者惡言求利患其不
均况天下之錢一也謂之曰利曷若謂之曰征乎取之
於寡曷若取之於衆乎今者日計其費嵗㑹其用舉為
定數命曰食征隨兩税以分徵使萬人而均出散之天
下其數㡬何故均之於衆則貧户無倍息之弊矣入之
有程則公食無告闕之慮矣公私交便其在兹乎
[495-14b]
   問議百官職田
   對
臣伏以職田者職既不同田亦異數内外上下各有等
差此亦古者公田稍食之制也國家自多事已来厥制
不舉故稽其地籍而田則具存考以户租而數多散失
至有品秩等官署同而廪祿厚薄之相懸近乎十倍者
矣今欲辨内外之職均上下之田不必乎創新規其在
乎舉舊典也臣謹按國朝舊典因品而授地計田而出
[495-15a]
租故地之多少必視其品之髙下租之厚薄必視其田
之肥磽如此則沃瘠齊而户租均等列辨而禄食足矣
今陛下求其典而典存焉索其田而田在焉誠能申明
而舉行之則前弊必自革矣
   審官量才受職則/政成事舉
問官既備而事未舉才既用而政未成將欲正之其失
安在
   對
[495-15b]
臣聞夫官既備而事未舉才既用而政未成者由官與
才不相得也且官有大小繁簡之殊才有短長能否之
異稱其任則其政立枉其能則其事乖故先王立庶官
而後求人使乎各司其局也辨衆才而後入仕使乎各
盡其能也如此則官雖省才雖半可得而理矣若以短
任長以大授小委其不可而望其可强其不能而責其
能如此則官雖備才雖倍無益於理矣故曰任小能於
大事者猶狸捕虎而刀伐木也屈長才於短用者猶驥
[495-16a]
捕䑕而斧剪毛也所以不相及豈不宜哉王者誠能量
衆才之短長審庶官之小大俾操鑿枘者無圜方之謬備
輪轅者適曲直之宜自然人盡其能職脩其要彛倫日
序庶績日凝又何患乎事不舉而政未成哉
   大官乏人由不慎/選小官
問國家台衮之材䑓省之器胡然近日稍乏其人將欲
救之其故安在
   對
[495-16b]
臣伏見國家公卿將相之具選於丞郎給舎丞郎給舍
之材選於御史遺補郎官御史遺補郎官之器選於秘
著校正畿赤簿尉雖未盡是十恒八九焉然則畿赤之
吏不獨以府縣之用求之秘著之官不獨以校勘之用
取之其所責望者乃丞郎之椎輪公卿之濫觴也則選
用之際宜得其人臣竊見近日秘著校正或以門地授
畿赤簿尉惟以資序求未集作/不商較其器能不研覆其
才行至使頃年以来䑓官空不知所取省郎闕不知所
[495-17a]
求豈直集作/唯乏賢誠亦廢事且以資序得者僅能叅其
簿領以門地進者或未任於鉛黄臣恐台衮之才䑓省
之具十年以後稍乏其人又頃者有司懲趨競之流杜
徼倖之路俾進士非科第者不授校正校正欠資考者
不署畿官立而為文權以救弊盖一時之制非可乆之
術今者有司難於掄材易於注擬因循勿改守以為常
至使兩畿之中數縣之外雖資序皆當其任而名實莫
得而聞故每䑓省缺貟曾莫議擬則守文之弊一至於
[495-17b]
斯伏願思以後艱革其前失廣丞郎椎輪之本疏公卿
濫觴之源如此則良能之材必足用矣要劇之職不乏
人矣
   問使臣盡忠人愛上在乎明報/施之道
   對
夫欲使臣盡忠節人心愛上則在乎明報施之道也傳
曰美惡周必復又曰其事好還然則復與還皆報施之
謂也夫日月不復則晝夜不分隂陽不復則寒暑不行
[495-18a]
善惡不復則君臣不成昔者五帝接其臣以道故臣致
其君以徳也三王使其臣以禮故其臣事君以忠也秦
漢以降任其臣以利故其臣奉君以賈道賈道者利則
進不利則退故君昬寡救惡之士國危鮮致命之臣是
以其君獨安獨危其臣亦獨憂獨樂君臣之道既阻於
上則億兆之心不得不離於下也故曰君視臣如股肱
則臣視君如元首君待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路人君
愛人如赤子則人愛君如父母君視人如草芥則人視
[495-18b]
君如冦讎孔子曰審吾之所以適集作/道人知人之所以
集作/求我也則盡忠愛上之理在於此不在於彼矣
 
 
 
 
 
 文苑英華卷四百九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