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a0032 宋史-元-托克托 (master)


[358-1a]
欽定四庫全書
 宋史巻三百五十八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列傳第一百十七


李綱上


李綱字伯紀邵武人也自其祖始居無錫父夔終龍圖
閣待制綱登政和二年進士第積官至監察御史兼權
殿中侍御史以言事忤權貴改比部員外郎遷起居郎
宣和元年京師大水綱上疏言隂氣太盛當以盗賊外
[358-1b]
患為憂朝廷惡其言謫監南劒州沙縣税務七年為太
常少卿時金人渝盟邊報狎至朝廷議避敵之計詔起
師勤王命皇太子為𨳩封牧令侍從各具所見以聞綱
上禦戎五䇿具語所善給事中呉敏曰建牧之議豈非
欲委以留守之任乎巨敵猖獗如此非傳以位號不足
以招徠天下豪傑東宫恭儉之徳聞於天下以守宗社
可也公以獻納論思為職曷不為上極言之敏曰監國
[358-2a]
可乎綱曰肅宗靈武之事不建號不足以復邦而建號
之議不出於明皇後世惜之主上聰眀仁恕公言萬一
能行將見金人悔禍宗社底寧天下受其賜翌日敏請
對具道所以因言李綱之論盖與臣同有㫖召綱入議
綱刺臂血上疏云皇太子監國典禮之常也今大敵入
攻安危存亡在呼吸間猶守常禮可乎名分不正而當
大權何以號召天下期成功於萬一哉若假皇太子以
位號使為陛下守宗社收將士心以死捍敵天下可保
疏上内禪之議乃決欽宗即位綱上封事謂方今中國
[358-2b]
勢弱君子道消法度紀綱蕩然無統陛下履位之初當
上應天心下順人欲攘除外患使中國之勢尊誅鋤内
姦使君子之道長以副道君皇帝付託之意召對延和
殿上迎謂綱曰朕頃在東宫見卿論水災疏今尚能誦
之李鄴使金議割地綱奏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以
尺寸與人欽宗嘉納除兵部侍郎靖康元年以呉敏為
行營副使綱為參謀官金將斡离不兵渡河徽宗東幸
[358-3a]
宰執議請上暫避敵鋒綱曰道君皇帝挈宗社以授陛
下委而去之可乎上默然太宰白時中謂都城不可守
綱曰天下城池豈有如都城者且宗廟社稷百官萬民
所在捨此欲何之上顧宰執曰䇿將安出綱進曰今日
之計當整軍馬固結民心相與堅守以待勤王之師上
問誰可将者綱曰朝廷以髙爵厚禄崇養大臣盖將用
之於有事之日白時中李邦彦等雖未必知兵然藉其
位號撫將士以抗敵鋒乃其職也時中忿曰李綱莫能
將兵出戰否綱曰陛下不以臣庸儒儻使治兵願以死
[358-3b]
報乃以綱為尚書右丞宰執猶守避敵之議有㫖以綱
為東京留守綱為上力陳所以不可去之意且言眀皇
聞潼關失守即時幸蜀宗廟朝廷毀于賊手范祖禹以
為其失在於不能堅守以待援今四方之兵不日雲集
陛下奈何輕舉以蹈明皇之覆轍乎上意頗悟㑹内侍
奏中宫已行上色變倉卒降御榻曰朕不能留矣綱泣
拜以死邀之上顧綱曰朕今為卿留治兵禦敵之事専
[358-4a]
責之卿勿令有疎虞綱惶恐受命未幾復決意南狩綱
趨朝則禁衛擐甲乘輿已駕矣綱急呼禁衛曰爾等願
守宗社乎願從幸乎皆曰願死守綱入見曰陛下已許
臣留復戒行何也今六軍父母妻子皆在都城願以死
守萬一中道散歸陛下孰與為衛敵兵已逼知乘輿未
逺以徤馬疾追何以禦之上感悟遂命輟行綱傳㫖語
左右曰敢復有言去者斬禁衛皆拜伏呼萬嵗六軍聞
之無不感泣流涕命綱為親征行營使以便宜從事綱
治守戰之具不數日而畢敵兵攻城綱身督戰募壯士
[358-4b]
縋城而下斬酋長十餘人殺其衆數千人金人知有備
又聞上已内禪乃退求遣大臣至軍中議和綱請行上
遣李棁綱曰安危在此一舉臣恐李棁怯懦而誤國事
也上不聽竟使棁往金人須金幣以千萬計求割太原
中山河間地以親王宰相為質棁受事自不措一辭還
報綱謂所需金幣竭天下且不足況都城乎三鎮國之
屏蔽割之何以立國至於遣質即宰相當往親王不當
[358-5a]
往若遣辯士姑與之議所以可不可者宿留數日大兵
四集彼孤軍深入雖不得所欲亦將速歸此時而與之
盟則不敢輕中國而和可久也宰執議不合綱不能奪
求去上慰諭曰卿第出治兵此事當徐議之綱退則誓
書已行所求皆與之以皇弟康王少保張邦昌為質時
朝廷日輸金幣而金人需求不已日肆屠掠四方勤王
之師漸有至者种師道姚平仲亦以涇原秦鳯兵至綱
奏言金人貪婪無厭兇悖已甚其勢非用師不可且敵
兵號六萬而吾勤王之師集城下者已二十餘萬彼以
[358-5b]
孤軍入重地猶虎豹自投檻穽中當以計取之不必與
角一旦之力若扼河津絶饟道分兵復畿北諸邑而以
重兵臨敵營堅壁勿戰如周亞夫所以困七國者俟其
食盡力疲然後以一檄取誓書復三鎮縱其北歸半渡
而擊之此必勝之計也上深以為然約日舉事姚平仲
勇而寡謀急於要功先期率歩騎萬人夜斫敵營欲生
擒斡离不及取康王以歸夜半中使傳㫖諭綱曰姚平
[358-6a]
仲已舉事卿速援之綱率諸將旦出封丘門與金人戰
幕天坡以神臂弓射金人却之平仲竟以襲敵營不克
懼誅亡去金使來宰相李邦彦語之曰用兵乃李綱姚
平仲非朝廷意遂罷綱以蔡懋代之太學生陳東等詣
闕上書眀綱無罪軍民不期而集者數十萬呼聲動地
患不得報至殺傷内侍帝亟召綱綱入見泣拜請死帝
亦泣命綱復為尚書右丞充京城四壁守禦使始金人
犯城者蔡懋禁不得輙施矢石將士積憤至是綱下令
能殺敵者厚賞衆無不奮躍金人懼稍稍引却且得制
[358-6b]
三鎮詔及親王為質乃退師除綱知樞密院事綱奏請
如澶淵故事遣兵䕶送且戒諸將可擊則擊之乃以兵
十萬分道並進將士受命踊躍以行先是金帥粘罕圍
太原守將折可求劉光世軍皆敗平陽府義兵亦叛導
金人入南北闗取隆徳府至是遂攻髙平宰相咎綱盡
遣城下兵追敵恐倉卒無措急徵諸將已追及金人於
邢趙間遽得還師之命無不扼掔比綱力爭復追而將
[358-7a]
士解體矣詔議迎太上皇帝還京初徽宗南幸童貫髙
俅等以兵扈從既行聞都城受圍乃止東南郵傳及勤
王之師道路籍籍言貫等為變陳東上書乞誅蔡京蔡
攸童貫朱勔髙俅盧宗原等議遣聶山為發運使往圖
之綱曰使山所圖果成震驚太上此憂在陛下萬一不
果是數人者挾太上於東南求劒南一道陛下將何以
處之莫若罷山之行請於太上去此數人自可不勞而
定上從其言徽宗還次南都以書問改革政事之故且
詔呉敏李綱或慮太上意有不測綱請行曰此無他不
[358-7b]
過欲知朝廷事爾綱至具道皇帝聖孝思慕欲以天下
養之意請陛下早還京師徽宗泣數行下問卿頃以何
故去綱對曰臣昨任左史以狂妄論列水災䝉恩寛斧
鉞之誅然臣當時所言以謂天地之變各有類應正為
今日攻圍之兆夫災異變故譬猶一人之身病在五臟
則發於氣色形於脉息善醫者能知之所以聖人觀變
於天地而修其在我者故能制治保邦而無危亂之憂
[358-8a]
徽宗稱善又詢近日都城攻圍守禦次第語漸浹洽徽
宗因及行宫上遞角等事曰當時恐金人知行宫所在
非有他也綱奏方艱危時兩宫隔絶朝廷應副行宫亦
豈能無不至者在聖度燭之耳且言皇帝仁孝惟恐有
一不當太上皇帝意者毎得詰問之詔輙憂懼不食臣
竊譬之家長出而彊寇至子弟之任家事者不得不從
宜措置長者但當以其能保田園之計而慰勞之茍誅
及細故則為子弟者何所逃其責哉皇帝傳位之初陛
下廵幸適當大敵入攻為宗社計庶事不得不小有更
[358-8b]
革陛下回鑾臣謂宜有以大慰安皇帝之心勿問細故
可也徽宗感悟出玉帶金魚象簡賜綱曰行宫人得卿
來皆喜以此示朕意卿可便服之且曰卿輔助皇帝扞
守宗社有大功若能調和父子間使無疑阻當遂書青
史垂名萬世綱感泣再拜綱還具道太上意宰執進迎
奉太上儀注耿南仲議欲屏太上左右車駕乃進綱言
如此是示之以疑也天下之理誠與疑眀與闇而巳自
[358-9a]
誠眀而推之可至於堯舜自疑闇而推之其患有不可
勝言者耿南仲不以堯舜之道輔陛下乃闇而多疑南
仲怫然曰臣適見左司諫陳公輔乃為李綱結士民伏
闗者乞下御史置對上愕然綱曰臣與南仲所論國事
也南仲乃為此言臣何敢復有所辯願以公輔事下吏
臣得乞身待罪章十餘上不允太上皇帝還綱迎拜國
門翌日朝龍徳宫退復上章懇辭上手詔諭意曰乃者
敵在近郊士庶伏闕一朝倉猝衆數十萬忠憤所激不
謀同辭此豈人力也哉不悦者造言致卿不自安朕深
[358-9b]
諒卿不足介懐巨敵方退正賴卿協濟艱難宜勉為朕
留綱不得已就職上備邊禦敵八事時北兵已去太上
還宫上下恬然置邊事於不問綱獨以為憂與同知樞
密院事許翰議調防秋之兵呉敏乞置詳議司檢詳法
制以革弊政詔以綱為提舉宫南仲沮止之綱奏邊患
方棘調度不給宜稍抑冒濫以足國用謂如節度使至
遥郡刺史本以待勲臣今皆以戚里恩澤得之堂吏轉
[358-10a]
官止於正郎崇觀間始轉至中奉大夫今宜皆復舊制
執政掲其奏通衢以綱得士民心欲因此離之會守禦
司奏補副尉二人御批有大臣専權浸不可長語綱奏
頃得㫖給空名告勅以便宜行事二人有勞當補官故
具奏聞乃遵上㫖非専權也時太原圍未解种師中戰
没師道病歸南仲曰欲援太原非綱不可上以綱為河
東北宣撫使綱言臣書生實不知兵在圍城中不得已
為陛下料理兵事今使為大帥恐悞國事因拜辭不許
退而移疾乞致仕章十餘上不允臺諫言綱不可去朝
[358-10b]
廷上以其為大臣遊説斥之或謂綱曰公知所以遣行
之意乎此非為邉事欲緣此以去公則都人無辭耳公
堅臥不起讒者益肆上怒且不測奈何許翰書杜郵二
字遺綱綱皇恐受命上手書裴度傳以賜綱言呉元濟
以區區環蔡之地抗唐室與金人彊弱固不相侔而臣
曾不足以望裴度萬分之一然寇攘外患可以掃除小
人在朝蠧害難去使朝廷既正君子道長則所以扞禦
[358-11a]
外患者有不難也因書裴度論元稹魏洪簡章疏要語
以進上優詔答之宣撫司兵僅萬二千人庶事未集綱
乞展行期御批以為遷延拒命綱上疏眀其所以未可
行者且曰陛下前以臣為専權今以臣為拒命方遣大
帥解重圍而以専權拒命之人為之無乃不可乎願乞
骸骨解樞筦之任上趣召數四曰卿為朕廵邉便可還
朝綱曰臣之行無復還之理昔范仲淹以参政出撫西
邉過鄭州見吕夷簡夷簡曰参政豈可復還其後果然
今臣以愚直不容於朝使既行之後進而死敵臣之願
[358-11b]
也萬一朝廷執議不堅臣當求去陛下宜察臣孤忠以
全君臣之義上為之感動及陛辭言唐恪聶山之姦任
之不已後必誤國進至河陽望拜諸陵復上奏曰臣總
師出鞏洛望拜陵寢澘然出涕惟祖宗創業守成垂二
百年以至陛下適丁艱難之秋彊敵内侵中國勢弱此
誠陛下嘗膽思報厲精求治之日願深考祖宗之法一
二推行之進君子退小人益固邦本以圖中興上以慰
[358-12a]
安九廟之靈下為億兆蒼生之所依賴天下幸甚行次
懐州有詔罷減所起兵綱奏曰太原之圍未解河東之
勢甚危秋髙馬肥敵必深入宗社安危殆未可知使防
秋之師果能足用不可保無敵騎渡河之警况臣出使
未幾朝廷盡改前詔所團結之兵悉罷減之今河北河
東日告危急未有一人一騎以副其求甫集之兵又皆
散遣臣誠不足以任此且以軍法勒諸路起兵而以寸
紙罷之臣恐後時有所號召無復應者矣疏上不報御
批日促解太原之圍而諸將承受御畫事皆専逹宣撫
[358-12b]
司徒有節制之名綱上疏極諫節制不専之弊時方議
和詔止綱進兵未幾徐處仁呉敏罷相而相唐恪許翰
罷同知樞密院而進聶山陳過庭李回等呉敏復謫置
涪州綱聞之歎曰事無可為者矣即上奏丐罷乃命种
師道以同知樞密院事領宣撫司事召綱赴闕尋除觀
文殿學士知揚州綱具奏辭免未幾以綱専主戰議喪
師費財落職提舉亳州明道宫責授保静軍節度副使
[358-13a]
建昌軍安置再謫寜江金兵再至上悟和議之非除綱
資政殿大學士領開封府事綱行次長沙被命即率湖
南勤王之師入援未至而都城失守先是康王至北軍
為金人所憚求遣肅王代之至是康王開大元帥府承
制復綱故官且貽書曰方今生民之命急於倒垂諒非
不世之才何以協濟事功閤下學窮天人忠貫金石當
投袂而起以副蒼生之望髙宗即位拜尚書右僕射兼
中書侍郎趣赴闕中丞顔岐奏曰張邦昌為金人所喜
雖已為三公郡王宜更加同平章事增重其禮李綱為
[358-13b]
金人所惡雖已命相宜及其未至罷之章五上上曰如
朕之立恐亦非金人所喜岐語塞而退岐猶遣人封其
章示綱覬以沮其來上聞綱且至遣官迎勞錫宴趣見
于内殿綱見上涕泗交集上為動容因奏曰金人不道
専以詐謀取勝中國不悟一切墮其計中賴天命未改
陛下總師于外為天下臣民之所推戴内修外攘還二
聖而撫萬邦責在陛下與宰相臣自視闕然不足以副
[358-14a]
陛下委任之意乞追寢成命且臣在道顔岐嘗封示論
臣章謂臣為金人所惡不當為相如臣愚惷但知有趙
氏不知有金人宜為所惡然謂臣材不足以任宰相則
可謂為金人所惡不當為相則不可因力辭帝為出范
宗尹知饒州顔岐與祠綱猶力辭上曰朕知卿忠義智
略久矣欲使敵國畏服四方安寜非相卿不可卿其勿
辭綱頓首泣謝云臣愚陋無取荷陛下知遇然今日扶
顛持危圖中興之功在陛下而不在臣臣無左右先容
陛下首加職擢付以宰柄顧區區何足以仰副圖任責
[358-14b]
成之意然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臣孤立寡與望察管仲
害霸之言留神於君子小人之間使得以盡志畢慮雖
死無憾昔唐明皇欲相姚崇崇以十事要説皆中一時
之病今臣亦以十事仰干天聽陛下度其可行者賜之
施行臣乃敢受命一曰議國是謂中國之御四裔能守
而後可戰能戰而後可和而靖康之末皆失之今欲戰
則不足欲和則不可莫若先自治専以守為䇿俟吾政
[358-15a]
事修士氣振然後可議大舉二曰議廵幸謂車駕不可
不一到京師見宗廟以慰都人之心度未可居則為廵
幸之計以天下形勢而觀長安為上襄陽次之建康又
次之皆當詔有司預為之備三曰議赦令謂祖宗登極
赦令皆有常式前日赦書乃以張邦昌偽赦為法如赦
惡逆及罪廢官盡復官職皆汎濫不可行宜悉改正以
法四曰議僭逆謂張邦昌為國大臣不能臨難死節而
挾金人之勢易姓改號宜正典刑垂戒萬世五曰議偽
命謂國家更大變鮮仗節死義之士而受偽官以屈膝
[358-15b]
於其庭者不可勝數昔肅宗平賊汙偽命者以六等定
罪宜倣之以勵士風六曰議戰謂軍政久廢士氣怯惰
宜一新紀律信賞必罰以作其氣七曰議守謂敵情狡
獪勢必復來宜於沿河江淮措置控禦以扼其衝八曰
議本政謂政出多門紀綱紊亂宜一歸之於中書則朝
廷尊九曰議久任謂靖康間進退大臣太速功效蔑著
宜慎擇而久任之以責成功十曰議修徳謂上始膺天
[358-16a]
命宜益修孝悌恭儉以副四海之望而致中興翌日班
綱議于朝惟僭逆偽命二事留中不出綱言二事乃今
日政刑之大者邦昌當道君朝在政府者十年淵聖即
位首擢為相方國家禍難金人為易姓之謀邦昌如能
以死守節推明天下戴宋之義以感動其心敵人未必
不悔禍而存趙氏而邦昌方自以為得計偃然正位號
處宫禁擅降偽詔以止四方勤王之師及知天下之不
與不得已而後請元祐太后垂簾聽政而議奉迎邦昌
僭逆始末如此而議者不同臣請備論而以春秋之法
[358-16b]
斷之夫都城之人徳邦昌謂因其立而得生且免重科
金銀之擾元帥府怨邦昌謂其不待征討而遣使奉迎
若天下之憤嫉邦昌者則謂其建號易姓而奉迎特出
於不得已都城徳之元帥府怨之私也天下憤嫉之公
也春秋之法人臣無將將而必誅趙盾不討則書以弑
君今邦昌已僭位號敵退而止勤王之師非特將與不
討賊而已劉盆子以漢宗室為赤眉所立其後以十萬
[358-17a]
衆降光武但待之以不死邦昌以臣易君罪大於盆子
不得己而自歸朝廷既不正其罪又尊崇之此何理也
陛下欲建中興之業而尊崇僭逆之臣以示四方其誰
不解體又偽命臣僚一切置而不問何以厲天下士大
夫之節時執政中有論不同者上乃詔黄潛善等議之
潛善主邦昌甚力上顧吕好問曰卿昨在圍城中知其
故以為何如好問附潛善持兩端曰邦昌僭竊位號人
所共知既以自歸惟陛下裁處綱言邦昌僭逆豈可使
之在朝廷使道路指目曰此亦一天子哉因泣拜曰臣
[358-17b]
不可與邦昌同列當以笏擊之陛下必欲用邦昌第罷
臣上頗感動伯彦乃曰李綱氣直臣等所不及乃詔邦
昌謫潭州呉幵莫儔而下皆遷謫有差綱又言近世士
大夫寡廉鮮恥不知君臣之義靖康之禍能仗節死義
者在内惟李若水在外惟霍安國願加贈恤上從其請
仍詔有死節者諸路詢訪以聞上謂綱曰卿昨爭張邦
昌事内侍輩皆泣涕卿今可以受命矣綱拜謝有㫖兼
[358-18a]
充御營使入對奏曰今國勢不逮靖康間逺甚然而可
為者陛下英斷於上羣臣輯睦於下庶幾靖康之弊革
而中興可圖然非有規模而知先後緩急之序則不能
以成功夫外禦彊敵内銷盗賊修軍政變士風裕邦財
寛民力改弊法省冗官誠號令以感人心信賞罰以作
士氣擇帥臣以任方面選監司郡守以奉行新政俟吾
所以自治者政事已修然後可以問罪金人迎還二聖
此所謂規模也至於所當急而先者則在於料理河北
河東盖河北河東者國之屏蔽也料理稍就然後中原
[358-18b]
可保而東南可安今河東所失者恒代太原澤潞汾晉
餘郡猶存也河北所失者不過真定懐衛濬四州而已
其餘三十餘郡皆為朝廷守兩路士民兵將所以戴宋
者其心甚堅皆推豪傑以為首領多者數萬少者亦不
下萬人朝廷不因此時置司遣使以大慰撫之分兵以
援其危急臣恐糧盡力疲坐受金人之困雖懐忠義之
心援兵不至危迫無告必且憤怨朝廷金人因得撫而
[358-19a]
用之皆精兵也莫若於河北置招撫司河東置經制司
擇有材略者為之使宣諭天子恩徳所以不忍棄兩河
於敵國之意有能全一州復一郡者以為節度防禦團
練使如唐右鎮之制使自為守非惟絶其從敵之心又
可資其禦敵之力使朝廷永無北顧之憂最今日之先
務也上善其言問誰可任者綱薦張所傅亮所嘗為監
察御史在靖康圍城中以蠟書募河北兵士民得書喜
曰朝廷棄我猶有一張察院能拔而用之應募者凡十
七萬人由是所之聲震河北故綱以為招撫河北非所
[358-19b]
不可傅亮者先以邉功得官嘗治兵河朔都城受圍時
亮率勤王之兵三萬人屢立戰功綱察其智略可以大
用欲因此試之上乃以所為河北招撫使亮為河東經
制副使皇子生故事當肆赦綱奏陛下登極曠蕩之恩
獨遺河北河東而不及勤王之師天下觖望夫兩路為
朝廷堅守而赦令不及人皆謂已棄之何以慰忠臣義
士之心勤王之師在道路半年擐甲荷戈冒犯霜露雖
[358-20a]
未效用亦已勞矣加以疾病死亡恩恤不及後有急難
何以使人乎願因今赦廣示徳意上嘉納於是兩路知
天子徳意人情翕然間有以破敵㨗書至者金人圍守
諸郡之兵往往引去而山砦之兵應招撫經制二司募
者甚衆有許髙許亢者以防河而遁謫嶺南至南康謀
變守倅戮之或議其擅殺綱曰髙亢受任防河冦未至
而遁分途劫掠甚於盗賊朝廷不能正軍法而一守倅
能行之真㨗吏也使受命捍賊而欲退走者知郡縣之
吏皆得以誅之其亦少知所戒乎上以為然命轉一官
[358-20b]
𨳩封守闕綱以留守非宗澤不可力薦之澤至撫循軍
民修治樓櫓屢出師以挫敵綱立軍法五人為伍伍長
以牌書同伍四人姓名二十五人為甲甲正以牌書伍
長五人姓名百人為隊隊將以牌書甲正四人姓名五
百人為部部將以牌書隊將正副十人姓名二千五百
人為軍統制官以牌書部將正副十人姓名命招置新
軍及御營司兵並依新法團結有所呼召使令按牌以
[358-21a]
遣三省樞密院置賞功司受賂乞取者行軍法遇敵逃
潰者斬因而為盜賊者誅及其家屬凡軍政申明改更
者數十條又奏步不足以勝騎騎不足以勝車請以車
制頒京東西製造而教閲之又奏造戰艦募水軍及詢
訪諸路武臣材略之可任者以備用又進三疏一曰募
兵二曰買馬三曰募民出財以助兵費諫議大夫宋齊
愈聞而笑之謂虞部員外郎張浚曰李丞相三議無一
可行者浚問之齊愈曰民財不可盡括西北之馬不可
得而東南之馬不可用至於兵數若郡增二千則嵗用
[358-21b]
千萬緡費將安出齊愈將極論之浚曰公受禍自此始
矣時朝廷議遣使于金綱奏曰堯舜之道孝悌而已孝
悌之至可以通神明陛下以二聖逺狩沙漠食不甘味
寢不安席思迎還兩宫致天下養此孝悌之至而堯舜
之用心也今日之事正當枕戈嘗膽内修外攘使刑政
修而中國彊則二帝不俟迎請而自歸不然雖冠盖相
望卑辭厚禮恐亦無益今所遣使但當奉表通問兩宫
[358-22a]
致思慕之意可也上乃命綱草表以周望傅雩為二聖
通問使奉表以往且乞降哀痛之詔以感動天下使同
心協力相與扶持以致中興又乞省冗員節浮費上皆
從其言是時四方潰兵為盗者十餘萬人攻劫山東淮
南襄漢之間綱命將悉討平之一日論靖康時事上曰
淵聖勤於政事省覽章奏至終夜不寢然卒致播遷何
耶綱曰人主之職在知人進君子而退小人則大功可
成否則衡石程書無益也因論靖康初朝廷應敵得失
之䇿且極論金人兩至都城所以能守不能守之故因
[358-22b]
勉上以明恕盡人言以恭敬足國用以英果斷大事上
皆嘉納又奏臣章言車駕廵幸之所闗中為上襄陽次
之建康為下陛下縱未能行上䇿猶當且適襄鄧示不
忘故都以係天下之心不然中原非復我有車駕還闕
無期天下之勢遂傾不復振矣上為詔諭兩京以還都
之意讀者皆感泣未幾有詔欲幸東南避敵綱極論其
不可言自古中興之主起於西北則足以據中原而有
[358-23a]
東南起於東南則不能以復中原而有西北盖天下精
兵徤馬皆在西北一旦委中原而棄之豈惟金人將乘
間以擾内地盗賊亦將蠭起為亂跨州連邑陛下雖欲
還闕不可得矣況欲治兵勝敵以歸二聖哉夫南陽光
武之所興有髙山峻嶺可以控扼有寛城平野可以屯
兵西隣闗陕可以召将士東逹江淮可以運榖粟南通
荆湖巴蜀可以取財貨北距三都可以遣救援暫議駐
蹕乃還汴都䇿無出於此者今乗舟順流而適東南固
甚安便第恐一失中原則東南不能必其無事雖欲退
[358-23b]
保一隅不易得也況嘗降詔許留中原人心悦服奈何
詔墨未乾遽失大信於天下上乃許幸南陽時黄潛善
汪伯彦實隂上廵幸東南之議客或有謂綱曰外論洶
洶咸謂東幸已決綱曰國之存亡於是焉分吾當以去
就爭之初綱毎有所論諫其言雖切直無不容納至是
所言常留中不報已而遷綱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
黄潛善除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張所乞且置司北京俟
[358-24a]
措置有緒乃渡河北京留守張益謙潛善黨也奏招撫
司之擾又言自置司河北盗賊益熾綱言所尚留京師
益謙何以知其擾河北民無所歸聚而為盗豈由置司
乃有盗賊乎有㫖令留守宗澤節制傅亮即日渡河亮
言措置未就而渡河恐誤國事綱言招撫經制臣所建
眀而張所傅亮又臣所薦用今潛善伯彦沮所及亮所
以沮臣臣毎覽靖康大臣不和之失事未嘗不與潛善
伯彦議而後行而二人設心如此願陛下虚心觀之既
而詔罷經制司召亮赴行在綱言聖意必欲罷亮乞以
[358-24b]
御筆付潛善施行臣得乞身歸田綱退而亮竟罷乃再
疏求去上曰卿所爭細事胡乃爾綱言方今人材以將
帥為急恐非小事臣昨議遷幸與潛善伯彥異冝為所
嫉然臣東南人豈不願陛下東下為安便哉顧一去中
原後患有不可勝言者願陛下以宗社為心以生靈為
意以二聖未還為念勿以臣去而改其議臣雖去左右
不敢一日忘陛下泣辭而退或曰公決於進退於義得
[358-25a]
矣如讒者何綱曰吾知盡事君之道不可則全進退之
節患禍非所恤也初二帝北行金人議立異姓吏部尚
書王時雍問於呉幵莫儔二人微言敵意在張邦昌時
雍未以為然適宋齊愈自敵所來時雍入問之齊愈取
片紙書張邦昌三字時雍意乃決遂以邦昌姓名入議
狀至是齊愈論綱三事之非不報擬章將再上其鄉人
嗛齊愈者竊其草示綱時方論僭逆附偽之罪於是逮
齊愈齊愈不承獄吏曰王尚書輩所坐不輕然但遷嶺
南大諫第承終不過踰嶺爾齊愈引伏遂誅之東市張
[358-25b]
浚為御史劾綱以私意殺侍從且論其買馬招軍之罪
詔罷綱為觀文殿大學士提舉洞霄宫尚書右丞許翰
言綱忠義捨之無以佐中興會上召見陳東東言潛善
伯彥不可任綱不可去東坐誅翰曰吾與東皆爭李綱
者東戮都市吾在廟堂可乎遂求去後有㫖綱落職居
鄂州自綱罷張所以罪去傅亮以母病辭歸招撫經制
二司皆廢車駕遂東幸兩河郡縣相繼淪陷凡綱所規
[358-26a]
畫軍民之政一切廢罷金人攻京東西殘毀闕輔而中
原盜賊蠭起矣
 宋史巻三百五十八
[358-2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