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a0032 宋史-元-托克托 (master)


[154-1a]
欽定四庫全書
 宋史巻一百五十四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䓁修


 輿服志第一百七


輿服六 寳 印 符劵宮室制度臣庶室屋制度


寳秦制天子有六璽又有傳國璽歴代因之唐改為寳
其制有八五代亂離或多亡失周廣順中始造二寳其
一曰皇帝承天受命之寳一曰皇帝神寳太祖受禪傳
此二寳又製大宋受命之寳至太宗又别製承天受命
[154-1b]
之寳是後諸帝嗣服皆自為一寳以皇帝㳟膺天命之
寳為文凡上尊號有司製玉寳則以所上尊號為文寳
用玊篆文廣四寸九分厚一寸二分填以金盤龍鈕係
以暈錦大綬赤小綬連玉環玉檢髙七寸廣二寸四分
厚四分玉斗方二寸四分厚一寸二分皆飾以紅錦金
裝裹以紅錦加紅羅泥金夾帊納於小盝盝以金裝内
設金牀暈錦褥餙以雜色玻黎碧石珊瑚金精石瑪瑙
[154-2a]
又盝二重皆裝以金覆以紅羅繡帊載以腰輿及行馬
並餙以金又有香爐寳子香匙灰匙火箸燭臺燭刀皆
以金為之是所謂緣寳法物也别有三印一曰天下合
同之印中書奏覆狀流内銓歴任三代狀用之二曰御
前之印樞密院宣命及諸司奏狀内用之三曰書詔之
印翰林詔敕用之皆鑄以金又以鍮石各鑄其一雍熙
三年並改為寳别鑄以金舊六印皆毁之真宗即位作
皇帝受命寳文曰皇帝㳟膺天命之寳大中祥符元年
五月詳定所言按玉牒玉冊用皇帝受命寳印之納玉
[154-2b]
匱於石䃭以天下同文之印封之今封禪泰山請依舊
制别造玉寳一枚方寸二分文同受命寳其封石䃭用
天下同文之印舊史元無制度今請用金鑄大小同御
前之寳以天下同文之寳為文所有緣寳法物亦請依
式製造從之天禧元年十二月召輔臣於滋福殿觀新
刻五嶽聖帝玉寳及皇帝昭受乾符之寳命擇日迎導
赴㑹靈觀奉安其寳並金押玊鈕製作精妙真宗以奏
[154-3a]
章上帝承前皆用御前之寳以理未順故改用昭受乾
符之寳乾興元年仁宗即位作受命寳文同真宗天聖
元年詔以宫城火重製受命寳及尊號冊寳慶厯八年
十一月詔刻皇帝欽崇國祀之寳先是天禧中真宗刻
昭受乾符之寳而於醮祠表章用之後經大内火寳焚
乃用御前之寳至是下學士院定其文命宰臣陳執中
書之皇祐五年七月詔作鎮國神寳先是奉宸庫有良
玊廣尺厚半之仁宗以為希代之珍不欲為服玩因作
是寳命宰臣龎籍篆文寳成太常禮院引唐六典次序
[154-3b]
曰一神寳二受命寳冬至祀南郊大駕儀仗請以鎮國
神寳先受命寳為前導自是為定式至和二年初太宗
以玉寳二鈕賜太祖之子徳芳其文曰皇帝信寳至是
徳芳孫左屯衛大將軍從式上之嘉祐八年仁宗崩英
宗立翰林學士范鎮言伏聞大行皇帝受命寳及緣寳
法物與平生衣冠器用皆欲舉而葬之恐非所以稱先
帝㳟儉之意其受命寳伏乞陛下自寳用之且示有所
[154-4a]
傳付若衣冠器玩則請陳於陵寢及神御殿歲時展視
以慰思慕詔檢討官考索典故及命兩制禮官詳議翰
林學士王珪等奏曰受命寳者猶昔傳國璽也宜為天
子傳器不當改作古者藏先王衣服於廟寢至於平生
器玩則前世既不皆納於方中亦不盡陳於陵寢謂今
宜從省約以稱先帝㳟儉之實帝不用其議乃别造受
命寳命叅知政事歐陽修篆文八字至哲宗立亦作焉
其文並同紹聖三年咸陽縣民叚義得古玉印自言於
河南鄊劉銀村修舍掘地得之有光照室四年上之詔
[154-4b]
禮部御史臺以下參騐元符元年三月翰林學士承㫖
蔡京及講議官十三貟奏按所獻玉璽色綠如藍温潤
而澤其文曰受命於天既夀永昌其背螭鈕五盤鈕間
有小竅用以貫組又得玊螭首一白如膏亦温潤其背
亦螭鈕五盤鈕間亦有貫組小竅其面無文與璽大小
相合篆文工作皆非近世所為臣等以歴代正史考之
璽之文曰皇帝夀昌者晉璽也曰受命於天者後魏璽
[154-5a]
也有徳者昌唐璽也惟徳永昌石晋璽也則既夀永昌
者秦璽可知今得璽於咸陽其玉乃藍田之色其篆與
李斯小篆體合餙以龍鳳鳥魚乃蟲書鳥跡之法於今
所傳古書莫可比擬非漢以後所作明矣今陛下嗣守
祖宗大寳而神璽自出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夀永昌則
天之所畀烏可忽哉漢晋以来得寳鼎瑞物猶告廟改
元肆眚上夀况傳國之器乎其緣寳法物禮儀乞下所
屬施行詔禮部太常寺按故事詳定以聞禮官言五月
朔故事當大朝㑹宜就行受寳之禮依上尊號寳冊儀
[154-5b]
有司豫製緣寳法物并寳進入俟降出權於寳堂安奉
前三日差官奏告天地宗廟社稷前一日帝齋于内殿
翌日御大慶殿降坐受寳羣臣上夀稱賀先期又詔龍
圖天章閣齎治平元年耀州所獻受命寳玉檢赴都堂
參議詔以五月朔受傳國寳命章惇書玉檢以天授傳
國受命之寳為文徽宗崇寕五年有以玉印獻者印方
寸以龜為鈕工作精巧文曰承天福延萬億永無極徽
[154-6a]
宗因次其文倣李斯蟲魚篆作寳文其方四寸有竒螭
鈕方盤上圎下方名為鎮國寳大觀元年又得玊工用
元豐中玉琢天子皇帝六璽疊篆初紹聖間得漢傳國
璽無檢幅又不闕疑其一角缺者乃檢也有檢傳攷騐
甚詳傳于世帝於是取其文而黜其璽不用自作受命
寳其方四寸有竒琢以白玉篆以蟲魚鎮國受命二寳
合天子皇帝六璽是為八寳詔曰自昔皆有尚符璽官
今雖隷門下後省遇親祠則臨時具員訖事復罷八寳
既備宜重典司之職可令尚書省置官如古之制又詔
[154-6b]
曰永惟受命之符當有一代之製而尚循秦舊六璽之
用度越百年之久或未大備自天申命地不愛寳獲金
玉於異域得妙工於編氓八寳既成夐無前比殆天所
授非人能為可以来年元日御大慶殿㳟受八寳尚書
省言請置符寳郎四員隷門下省二員以中人充掌寳
於禁中按唐八寳車駕臨幸則符寳郎奉寳以從大朝
㑹則奉寳以進今鎮國寳受命寳非常用之器欲臨幸
[154-7a]
則從六寳朝㑹則陳八寳皆夕納内符寳郎奉寳出以
授外符寳郎外符寳郎從寳行於禁衛之内朝則分進
于御坐之前鎮國寳受命寳不常用惟封禪則用之皇
帝之寳答鄰國書則用之皇帝行寳降御札則用之皇
帝信寳賜鄰國書及物則用之天子之寳答外國書則
用之天子行寳封冊則用之天子信寳舉大兵則用之
應合用寳外符寳郎具奏請内符寳郎御前請寳印訖
付外符寳郎承受從之二年詔受命寳之上加鎮國二
字政和七年從于闐得大玉踰二尺色如截肪徽宗又
[154-7b]
制一寳赤螭鈕文曰範圍天地幽賛神明保合太和萬
夀無疆篆以魚蟲制作之工㡬於秦璽其寳九寸檢亦
如之號曰定命寳合前八寳為九詔以九寳為稱以定
命寳為首且曰八寳者國之神器至於定命寳乃我所
自製也於是應行導排設定命與受命天子寳在左鎮
國與皇帝寳在右又詔鎮國受命寳與天子皇帝之寳
其數有八盖非乾元用九之數比得寳玉於異域受定
[154-8a]
命之符於神霄乃以範圍天地幽賛神明保合太和萬
夀無疆為文卜云其吉篆以蟲書縱廣之制其寸亦九
號曰定命寳来年元日祗受又詔差官奏告天地宗廟
社稷八年正月一日御大慶殿受定命寳百僚稱賀其
後京城之難諸寳俱失之惟大宋受命之寳與定命寳
獨存盖天意也建炎初始作金寳三一曰皇帝欽崇國
祀之寳祭祀詞表用之二曰天下合同之寳降付中書
門下省用之三曰書詔之寳發號施令用之紹興元年
又作玉寳一文曰大宋受命中興之寳又得舊寳二歴
[154-8b]
世寳之凡上太上皇尊號冊后太子皆用焉十六年又
作八寳一曰䕶國神寳以承天福延萬億永無極九字
為文二曰受命寳以受命于天既夀永昌為文三曰天
子之寳四曰天子信寳五曰天子行寳六曰皇帝之寳
七曰皇帝信寳八曰皇帝行寳藏之御府大朝㑹則陳
之上冊寳尊號冊后太子大禮設鹵簿亦如之寳之制
用玉尺度鈕鼻大小綬玉環檢制舊制如碑上刻曰某
[154-9a]
寳皆裹以朱縷加緋羅泥金帕納於小盝盝三重皆餙
以金内設金牀金寳斗龍鑰金鏁覆以緋羅繡帕載以
腰輿行馬孝宗即位議上太上皇帝尊號曰光堯夀聖
太上皇帝寳用皇祐中法黍尺量度乾道六年再加十
四字尊號以寳材元係螭龍鈕止堪改作蹲龍其鈕髙
二寸四分五釐厚一寸一分五釐竅徑一寸理宗寳慶
三年加上寕宗皇帝徽號寳面廣四寸二分厚一寸二
分蹲龍鈕通髙四寸一分寳四面鈎碾行龍
后妃之寳哲宗元祐元年詔天聖中章獻明肅皇后用
[154-9b]
五寳方四寸九分厚一寸二分龍鈕今太皇太后權同
處分軍國事宜依章獻明肅皇后故事二年又詔太皇
太后玉寳以太皇太后之寳為文皇太后金寳以皇太
后寳為文皇太妃金寳以皇太妃寳為文中興之後后
寳用金方二寸四分髙下随宜鼻紐以龜斗檢以銀塗
以金寳盝三重鈒百花塗金盤鳳輿案行馬帕褥亦如

[154-10a]
皇太子寳至道元年製皇太子受冊金寳方二寸厚五
寸係以朱組大綬連玉環金斗金檢長五寸闊二寸厚
二分裹以紅綿加紅羅泥金帊納於小盝盝以金裝内
設金牀又盝二重皆覆以紅羅銷金帊盝及腰輿行馬
皆銀裝金塗他法物皆銀為之鈒花塗金中興寳龜鈕
金塗銀檢上勒皇太子寳四字金塗銀寳斗黝漆盝三
重並錦拓裏外以金塗銀百花鳳葉子五明裝鑰以金
鏁載以黝漆腰輿行馬
冊制用珉玉簡長一尺二寸闊一寸二分簡數從字之
[154-10b]
多少聨以金䋲首尾結帯前後褾首四枚二枚畫神二
枚刻龍鏤金若奉䕶之狀藉以錦褥覆以緋羅泥金夾
帊冊匣長廣取容冊塗以朱漆金鏤百花凸起行龍金
鏁帉錔覆以紅羅繡盤龍蹙金帊承以金裝長竿床金
龍首金魚鉤又以紅絲為絛縈匣冊案塗朱漆以銷金
紅羅覆之
后冊用珉或以象縷文以鳳尺寸制度並同帝冊
[154-11a]
皇太子冊用珉簡六十枚乾道中用七十五枚每枚髙
尺二寸博一寸二分前後褾首四枚長随簡博四寸其
二刻神其二刻龍為奉䕶狀貫以金絲首尾結為金花
飾以帉錔襯以紅羅泥金夾帕藉以錦褥盛以黝漆匣
錦拓裏以金塗銀葉叚五明裝隐起百花鳳覆以緋羅
泥金帕絡以紅絲結絛襯以錦褥載以黝漆腰輿行馬
亡金國寳理宗端平元年命孟珙等以兵從大元兵夾
攻金人於蔡州滅之其年四月丙戌大理寺言京湖制
置司以所獲亡金寳物来上令金臣叅知政事張天綱
[154-11b]
辨識其玉寳一文曰太祖應乾興運昭徳定功睿神莊
考仁明大聖武元皇帝尊謚寳乃金人上其祖阿固達
謚寳也其法物有銷金盤龍紅紵絲袍一透碾雲龍玉
帯一内方八胯結頭一塌尾一並玉塗金結頭一塗金
小結攀一連珠環玉束帯一垂頭裏拓上有金龍帯上
玉事件大小一十八又玉靶鐵剉一銷金玉事件二皮
茄袋一玉事件三天綱稱上項帯國言謂之陶罕皆其
[154-12a]
故主完顔守緒常服之物也碾玉巾環一樺皮龍飾角
弓一金龍環刀一紅紵絲靠枕一佩玉大環一皆非臣
庶服用之物制㫖冊一本舊作聖㫖近侍局平日掌此
以承受内降指揮壬辰四月故主援東漢光武故事令
上書者不得言聖故避聖字不敢當因改作制㫖外有
臣下虎頭金牌三銀牌八十四塗金印三及諸官署銅
印三百一十二顆法司以守緒函骨及俘囚故寳法物
等庭引天綱并護尉都尉完顔噶海及天綱妻完顔氏
烏庫哩噶老小女瓊瓊一一審實件列以聞有㫖完顔
[154-12b]
守緒遺骸并故寳法物等藏大理寺獄庫天綱噶海完
顔氏烏庫哩瓊瓊拘諸殿前司候朝㫖云
印制兩漢以後人臣有金印銀印銅印唐制諸司皆用
銅印宋因之諸王及中書門下印方二寸一分樞密宣
徽三司尚書省諸司印方二寸惟尚書省印不塗金餘
皆塗金節度使印方一寸九分塗金餘印並方一寸八
分惟觀察使塗金諸王節度觀察使州府軍監縣印皆
[154-13a]
有銅牌長七寸五分諸王廣一寸九分餘廣一寸八分
諸王節度觀察使牌塗以金刻文云牌出印入印出牌
入其奉使出入或本局無印者皆給奉使印景徳初别
鑄兩京奉使印又有朱記以給京城及外處職司及諸
軍將校等其制長一寸七分廣一寸六分士庶及寺觀
亦有私記乾徳三年大祖詔重鑄中書門下樞密院三
司使印先是舊印五代所鑄篆刻非工及得蜀中鑄印
官祝温柔自言其祖思言唐禮部鑄印官世習繆篆即
漢書藝文志所謂屈曲纒繞以模印章者也思言随僖
[154-13b]
宗入蜀子孫遂為蜀人自是臺省寺監及開封府興元
尹印悉令温柔重改鑄焉太宗雍熙元年詔新除漢南
國王錢俶印宜以漢南國為文四年詔錢俶新授南陽
國王印宜以南陽國王之印為文真宗咸平三年賜山
前後百蠻王諾驅印以大渡河南山前後都鬼王之印
為文景徳四年鑄交阯郡王印製安南旌節付廣南轉
運司就賜之大中祥符五年詔諸寺觀及士庶之家所
[154-14a]
用私記今後並方一寸彫木為文不得私鑄是嵗七月
帝覽河西節度使知許州石普奏狀用許州觀察使印
以問宰臣王旦對曰節度州有三印節度印随本使使
缺則納有司觀察印則州長吏用之州印晝則付録事
掌用暮則納于長吏節度使在本鎮兵仗則節度判官
掌書記推官書狀用節度印田賦則觀察判官支使推
官書狀用觀察印符刺屬縣則本使判書用州印故命
帥必曰某軍節度某州管内觀察等使某州刺使言軍
則專制其兵旅言管内則總察其風俗言刺史則涖其
[154-14b]
州事石普獨書奏章當用河西節度使印仁宗景祐三
年少府監言得篆文官王文盛狀在京三司糧料院頻
有人偽造印記印成旁厯盗請官物欲乞鑄造圓印三
面每面闊二寸五分於外一匝先篆年號及糧料院名
計十二字次一匝篆寅印十二辰亦十二字中心篆正
字上連印鈕鑄成轉關以機宂定之用時逐月分對年
終轉逮十二月自寅至丑終始使用所有轉關正字次
[154-15a]
月轉定之時令本院官封押選差人行使其印遇改年
號即令别鑄詔三司定奪以聞三司請如文盛奏後又
命知制誥邵必殿中丞蘇唐卿詳定天下印文必唐卿
皆通篆籕然亦無所釐改焉神宗熙寜五年詔内外官
及谿洞官合賜牌印並令少府監鑄造送禮部給付元
豐三年廣西經略司言知南丹州莫世忍貢銀香獅子
馬遂賜以印以西南諸道武盛軍徳政官家明天國主
印為文并以南丹州刺史印賜之仍詔經略司毁其舊
印六年舊制貢院專掌貢舉其印曰禮部貢舉之印以
[154-15b]
廢貢院事歸禮部别鑄禮部貢舉之印是歲十二月詔
自今臣僚所授印亡殁並賜随葬不即随葬因而行用
者論如律中興仍舊制惟三省樞密院用銀印六部以
下用銅印諸路監司州縣亦如之寺監惟長貳給焉屬
則從其長若倉庫闗渉財用司存或給之監司州縣長
官曰印僚屬曰記又下無記者上令本道給以木朱記
文大方寸或銜命出境者以奉使印給之復命則納于
[154-16a]
有司後以朝門出州縣者亦如之新進士置團司亦假
奉使印結局還之此常制也南渡之後有司印記多亡
失彼遺此得各自收用尚方重鑄給之加行在二字或
冠年號以别新舊然欺偽猶未能革乾道二年禮部請
郡縣假借印記者悉毁而更鑄四年兵部侍郎陳彌作
言六部印藏于官以牌出入而胥吏用於户外或借用
於他㕔近有偽為文武盗印以支錢糧者有偽作奏鈔
盗拆御寳而改秩者皆慢藏有以誨之詔三省申嚴戒
敕紹熙元年禮部侍郎李巘言文書有印以示信防姦
[154-16b]
給毁悉經省部具有條制然州縣沿循或以縣佐而用
東南將印以掾曹而用司冦舊章名既不正弊亦難防
請令有司製州縣官合用印記舊印非所當用者毁之
紹興十四年臣僚又言印信事重凡有官司印記年深
篆文不明合改鑄者非進呈取㫖不得改鑄焉時更鑄
者成都府錢引每界以銅朱記給之行在都茶塲㑹子
庫每界給印二十五國用印三鈕各以三省户房國用
[154-17a]
司㑹子印為文檢察印五鈕各以提領㑹子庫檢察印
為文庫印五鈕各以㑹子庫印造㑹子印為文合同印
十二鈕内一貫文二鈕各以㑹子庫一貫文合同印為
文五百文二百文凖此蕃國效順者給以銅印南安國
王李天祚乞印以南安國王之印六字為文方二寸給
牌皆以銅鑄金塗西蕃隴右郡王趙懐㤙乞印以隴右
郡王之印為文給之宜州界外諸蠻乞印以宜州管下
覊縻某州之印為文凡六十顆給之其後文武百司節
次所鑄不備載朱記同舊制紹興二年始鑄親賢宅益
[154-17b]
王府銅朱記二十七年改鑄建康户部大軍庫記三十
年鑄馬軍司統制統領官朱記三十二年鑄鄧㳟慶王
直講賛讀朱記隆興元年鑄都督府僉㕔記又鑄寄樁
庫記二年鑄户部大軍庫勘合庫子記二鈕湖廣總領
所覆印㑹子記二鈕乾道二年鑄成都錢引務朱記淳
熙十六年鑄建康榷貨務中門大門之記凡内外官有
請於朝則鑄給焉用木者易之以銅
[154-18a]
符劵唐有銀牌發驛遣使則門下省給之其制闊一寸
半長五寸面刻隷字曰敕走馬銀牌凡五字首為竅貫
以韋帯其後罷之宋初令樞密院給劵謂之頭子太宗
太平興國三年李飛雄詐乘驛謀亂伏誅詔罷樞密院
劵乘驛者復制銀牌闊二寸半長六寸易以八分書上
鈒二飛鳳下鈒二麒麟兩邉年月貫以紅絲絛端拱中
以使臣䕶邉兵多遺失又罷銀牌復給樞密院劵仁宗
康定元年五月翰林學士承㫖丁度翰林學士王堯臣
知制誥葉清臣等請製軍中傳信牌及兵符事詔令兩
[154-18b]
制與端明殿學士李淑詳定奏聞軍中符信竊要杜絶
姦詐深合機宜令請下有司造銅兵符給諸路總管主
將每發兵三百人或全指揮以上即用又别造傳信朱
漆木牌給應軍中徃来之處每傳逹號令關報㑹合及
發兵三百人以下即用又檢到符彦卿軍律有字騐亦
乞令於移牒傳信牌上兩處叅騐使用一銅兵符漢制
銅鑄上刻虎形今聞皇城司見有木魚契乞令省司用
[154-19a]
木契形狀精巧鑄造陕西五路每路依漢制各給一至
二十計二十面更换給用仍以公牒為照驗二傳信木
牌先朝舊制合用堅木朱漆為之長六寸闊三寸腹背
刻字而中分之字云每路傳信牌却置池槽牙縫相合
又鑿二竅置筆墨上帖紙書所傳逹事用印印號上以
皮繋徃来軍吏之項臨陣傳言應有取索並以此牌為
言寫其上如已曉㑹施行訖復書牌上遣迴今乞下有
司造牌每路各給一面為様餘令本司依此製造分給
諸處更换使用城砦分屯軍馬事湏徃来關㑹之處亦
[154-19b]
如數給與三字驗凡軍行計㑹不免文牒或主司遺失
懼罪單使被擒軍中所謀自然泄露故每分屯軍馬之
時與主將密定字號各掌一通不令左右人知其義理
但於尋常公狀文移内以此字私為契約有所施行依
此參驗不得字有重疊及用兇惡嫌疑之語每用文牒
之上别行冩此字驗訖印其上發徃如所請報到許即
依號却冩印遣回如不許即空之此惟主將自知他人
[154-20a]
皆不得測符彦卿元用四十條以四十字為號今檢得
只有三十七條内亦有不急之事今减作二十八字所
貴軍中戎旅之人事簡易記詔並從之嘉祐四年三司
使張方平編驛券則例凡七十四條賜名嘉祐驛令神
宗熙寜五年詔西作坊鑄造諸銅符三十四副令三司
給左契付諸門右契付大内鑰匙庫今後諸門輪差人
員依時轉銅契入赴庫勘同其鐵牌只請人自執在外
仗止宿本庫依漏刻發鑰匙付外仗騐請人鐡牌給付
候開門訖却執鐵牌納鑰匙請出銅契至晚却依上請
[154-20b]
納其開門朝牌六面亦随銅契依舊發放時仁宗以京
城門禁不嚴素無符契命樞密院約舊制更造銅契中
刻魚形以門名識之分左右給納以戒不虞而啓閉之
法密於舊矣元豐元年詳定禮文所言舊南郊式車駕
出入宣徳門太廟櫺星門朱雀門南薰門皆勘箭熙寧
中因參知政事王珪議巳罷勘箭而勘契之式尚存春
秋之義不敢以所不信加之尊者且雷動天行無容疑
[154-21a]
貳必使誰何而後過門不應典禮考詳事始不見於開
寳禮咸平中初載於儀注盖當時禮官之失請自今車
駕出入罷勘契從之髙宗建炎三年改鑄虎符樞密院
主之其制以銅為之長六寸濶三寸刻篆而中分之以
左契給諸路右契藏之門符制以繪裹紙版謂之號皇
城司掌之敇入禁衛號黄綾八角三千道入殿門黄絹
以方一千道入宫門黄絹以圎八千道入皇城門黄絹
以長三千道紹興二年正月所定也後更宫門號以緋
紅絹方皇城門以緋紅絹圎遂久用之後復盡以黄或
[154-21b]
方或圎各随其制又有檄牌其制有金字牌青字牌紅
字牌金字牌者日行四百里郵置之最速遞也凡赦書
及軍機要切則用之由内侍省發遣焉乾道末樞密院
置雌黄青字牌日行三百五十里軍期急速則用之淳
熙末趙汝愚在樞筦乃作黒漆紅字牌奏委諸路提舉
官催督歲校遲速最甚者以議賞罰其後尚書省亦踵
行之仍命逐州通判具出入界日時狀申省久之稽緩
[154-22a]
復如故紹熙末遂置擺鋪焉
宫室汴宋之制侈而不可以訓中興服御惟務簡省宫
殿尤朴皇帝之居曰殿總曰大内又曰南内本杭州治
也紹興初創為之休兵後始作崇政垂拱二殿久之又
作天章等六閣寢殿曰福寜殿淳熙初孝宗始作射殿
謂之選徳殿八年秋又改後殿擁舍為别殿取舊名謂
之延和殿便坐視事則御之他如紫宸文徳集英大慶
講武惟随時所御則易其名紫宸殿遇朔受朝則御焉
文徳殿降赦則御焉集英殿臨軒䇿士則御焉大慶殿
[154-22b]
行冊禮則御焉講武殿閲武則御焉其實埀拱崇政二
殿權更其號而巳二殿雖曰大殿其脩廣僅如大郡之
設㕔淳熙再修止循其舊每殿為屋五間十二架脩六
丈廣八丈四尺殿南簷屋三間脩一丈五尺廣亦如之
兩朶殿各二間東西廊各二十間南廊九間其中為殿
門三間六架脩三丈廣四丈六尺殿後擁舍七間即為
延和其制尤卑陛階一級小如常人所居而已奉太上
[154-23a]
則有徳夀宫重華宫夀康宫奉聖母則有慈寕宫慈福
宫夀慈宫徳夀宫在大内北望仙橋故又謂之北内紹
興三十二年所造宫成詔以徳夀宫為名髙宗為上皇
御之重華即徳夀宫也孝宗遜位御之夀康宫即寜福
殿也初丞相趙汝愚議以秘書省為泰寜宫已而不果
行以慈懿皇后外第為之上皇不欲遷因以舊寜福殿
為夀康宫光宗遜位御之大内苑中亭殿亦無増其名
稱可見者僅有復古殿損齋觀堂芙蓉閣翠寒堂清華
閣欏木堂隐岫澄碧倚桂隐秀碧琳堂之類此南内也
[154-23b]
北内苑中則有大池引西湖水注之其上疊石為山象
飛来峰有樓曰聚逺禁籞周回四分之東則香逺清深
月臺梅坡松菊三徑清妍清新芙蓉岡南則載忻欣欣
射㕔臨賦燦錦至樂半丈紅清曠瀉碧西則冷泉文杏
舘静樂浣溪北則絳華旱船俯翠春桃盤松皇太子宫
曰東宫其未出閤但聼讀于資善堂堂在宫門内巳受
冊則居東宫宫在麗正門内紹興三十二年始置孝宗
[154-24a]
居之莊文太子立復居之光宗為太子孝宗謂輔臣曰
今後東宫不須剏建朕宫中宫殿多所不御可移脩之
自是皆不别建淳熙二年始剏射堂一為游藝之所圃
中有榮觀玉淵清賞等堂鳳山樓皆宴息之地也幕殿
即周官大小次也東都時郊壇大次謂之青城祀前一
日宿齋詣焉其制中有二殿外有六門前曰泰禋後曰
拱極東曰祥曦西曰景曜東偏曰承和西偏曰迎禧大
殿曰端誠便殿曰熙成中興後以事天尚質屢詔郊壇
不得建齋宫惟設幕屋而已其制架木而以葦為障上
[154-24b]
下四旁周以幄帟以象宫室謂之幕殿及行事又於壇
所設小次大小次之外又有望祭殿遇雨則行事於中
東都時為瓦屋五間周圍重廊中興後惟設葦屋盖倣
清廟茅屋之制也
臣庶室屋制度宰相以下治事之所曰省曰臺曰部曰
寺曰監曰院在外監司州郡曰衙在外稱衙而在内之
公卿大夫士不稱者按唐制天子所居曰衙故臣下不
[154-25a]
得稱後在外藩鎮亦僣曰衙遂為臣下通稱今帝居雖
不曰衙而在内省部寺監之名則仍唐舊也然亦在内
者為尊者避在外者逺君無嫌歟私居執政親王曰府
餘官曰宅庶民曰家諸道府公門得施㦸若私門則爵
位穹顯經㤙賜者許之在内官不設亦避君也凡公宇
棟施瓦獸門設梐枑諸州正牙門及城門並施鴟尾不
得施拒鵲六品以上宅舍許作烏頭門父祖舍宅有者
子孫許仍之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栱藻井及五色文采
為餙仍不得四鋪飛簷庶人舍屋許五架門一間兩厦
[154-25b]
而巳
 宋史巻一百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