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a0032 宋史-元-托克托 (master)


[095-1a]
欽定四庫全書
 宋史巻九十四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河渠志第四十七


河渠四 汴河下 洛河  蔡河廣濟河金水河白溝河    京畿溝渠 



白河三白渠鄧許諸渠附


元豐元年五月西頭供奉官張從惠復言汴口嵗開閉
修隄防通漕纔二百餘日往時數有建議引洛水入汴
患黄河嚙廣武山須鑿山嶺十數丈以通汴渠功大不
[095-1b]
可爲去年七月黄河暴漲水落而稍北距廣武山麓七
里退灘髙濶可鑿為渠引洛入汴范子淵知都水監丞
畫十利以獻又言汜水出王仙山索水出嵩渚山合洛
水積其廣深得二千一百三十六尺視今汴流尚&KR1151
百七十四尺以河洛湍緩不同得其&KR1151餘可以相補猶
慮不足則旁堤為塘滲取河水毎百里置木牌一以限
水勢両旁溝湖陂濼皆可引以為助禁伊洛上源私引
[095-2a]
水者大約汴舟重載入水不過四尺今深五尺可濟漕
運起鞏縣神尾山至士家堤築大堤四十七里以捍大
河起沙谷至河隂縣十里店穿渠五十二里引洛水屬
于汴渠疏奏上重其事遣使行視二年正月使還以為
工費浩大不可為上復遣入内供奉宋用臣還奏可為
請自任村沙谷口至汴口開河五十里引伊洛水入汴
河每二十里置束水一以芻楗為之以節湍急之勢取
水深一丈以通漕運引古索河為源注房家黄家孟家
三陂及三十六陂髙仰處瀦水為塘以備洛水不足則
[095-2b]
決以入河又自汜水闗北開河五百五十歩屬于黄河
上下置牐啟閉以通黄汴二河船筏即洛河舊口置水
澾通黄河以泄伊洛暴漲古索河等暴漲即以魏樓滎
澤孔固三斗門泄之計工九十萬七千有餘仍乞修䕶
黄河南堤埽以防侵奪新河從之三月庚寅以用臣都
大提舉導洛通汴四月甲子興工遣禮官告祭河道侵
民塚墓給錢徙之無主者官為瘞蔵六月戊申清汴成
[095-3a]
凡用工四十五日自任村沙口至河隂縣瓦亭子并汜
水闗北通黄河接運河長五十一里両岸為堤總長一
百三里引洛水入汴七月甲子閉汴口徙官吏河清卒
於新洛口戊辰遣禮官致祭十一月辛未詔差七千人
赴汴口開修河道三年二月宋用臣言洛水入汴至淮
河道漫闊多淺澁乞狹河六十里為二十一萬六千歩
以四月興役五月癸亥罷草屯浮堰五年三月宋用臣
言金水河透水槽阻礙上下汴舟宜廢撤從之十月狭
河畢工六年八月范子淵又請於武濟山麓至河岸并
[095-3b]
嫩灘上修堤及壓埽堤又新河南岸築新堤計役兵六
千人二百日成開展直河長六十三里廣一百尺深一
丈役兵四萬七千有竒一月成從之十月都提舉司言
汴水增漲京西四斗門不能分減致開決堤岸今近京
惟孔固斗門可以泄水下入黄河若孫賈斗門雖可泄
入廣濟然下尾窄狹不能盡吞宜于萬勝鎮舊減水河
汴河北岸修立斗門開淘舊河創開生河一道下合入
[095-4a]
刁馬河役夫一萬三千六百四十三人一月畢工詔從
其請仍作二年開修七年四月武濟河潰八月詔罷營
閉縱其分流止護廣武三埽哲宗元祐元年閏二月辛
亥右司諫蘇轍言近嵗京城外創置水磨因此汴水淺
澁阻隔官私舟船其東門外水磨下流汗澷無歸浸損
民田一二百里㡬敗漢髙祖墳頼陛下仁聖惻B親發
徳音令執政共議營救尋詔畿縣於黄河春夫外更調
夫四萬開自盟河以疏洩水患計一月畢工然以水磨
供給京城内外食茶等其水止得五日閉斷以此工役
[095-4b]
重大民間毎夫日頋二百錢一月之費計二百四十萬
貫而汴水渾濁易至填淤明年又須開淘民間歲嵗不
免此費聞水磨嵗入不過四十萬故前户部侍郎李定
以此課利惑誤朝聼依舊存留且水磨興置未久自前
未有此錢國計何闕而小人淺陋妄有靳惜傷民辱國
不以為愧况今水患近在國門而恬不為怪甚非陛下
勤恤民物之意而又減耗汴水行船不便乞廢罷官磨
[095-5a]
任民磨茶三月轍又乞令汴口以東州縣各具水匱所
占頃畝毎嵗有無除放二税仍具水匱可與不可廢罷
如決不可廢當如何給還民田以免怨望八月辛亥轍
又言昨朝㫖令都水監差官具括中牟管城等縣水匱
元浸壓者㡬何見今積水所占㡬何退出頃畝㡬何凡
退出之地皆還本主水占者以官地還之無田可還卽
給元直聖恩深厚棄利與民所存甚逺然臣聞水所占
地至今無可對還而退出之田亦以迫近水匱為雨水
浸淫未得耕鑿知鄭州岑象求近奏稱自宋用臣興置
[095-5b]
水匱以来元未曾取以灌注清汴水流自足不廢漕運
乞盡廢水匱以便失業之民十月遂罷水匱四年冬御
史中丞梁燾言甞求世務之急得導洛通汴之實始聞
其説則可喜及考其事則可懼竊以廣武山之北即大
河故道河常往来其間夏秋漲溢每抵山下舊来洛水
至此流入于河後欲導以趨汴渠乃乗河未漲就嫩灘
之上峻起東西堤闢大河于堤北攘其地以引洛水中
[095-6a]
間缺爲斗門名通舟楫其實盗河以助洛之淺涸也洛
水本清而今汴常黄流是洛不足以行汴而所以能行
者附大河之餘波也増廣武三埽之備竭京西所有不
足以為支費其失無慮數百萬計從来上下習為欺罔
朝廷惑于安流之說税屋之利恬不為慮而不知新沙
疎弱力不能制悍河水勢一薄則爛熳潰散將使怒流
循洛而下直冒京師是甘以數百萬日增之費飬異時
萬一之患亦已誤矣夫嵗傾重費以坐待其患何若折
其奔衝以終除其害哉為今之計宜復為汴口仍引大
[095-6b]
河一支啟閉以時還祖宗百年以来潤國飬民之賜誠
為得䇿汴口復成則免廣武傾注以長為京師之安省
數百萬之費以紓京西生靈之困牽大河水勢以觧河
北決溢之災便東南漕運以蠲重載留滯之弊時節啟
閉以除蹙凌打凌之苦通江淮八路商賈大舶以供京
師之饒為甚大之利者六此不可忽也惟拆去兩岸舎
屋盡廢僦錢為害者一而甚小所謂損小費而成大利
[095-7a]
也臣之所言特其大畧爾至於考究本末措置纖悉在
朝廷擇通習之臣付之無牽浮議責其成功又言臣聞
開汴之時大河曠嵗不決蓋汴口析其三分之水河流
常行七分也自導洛而後頻年屢決雖洛口竊取其水
幸不過一分上下是河流常九分也猶幸流勢卧北故
潰溢北出自去嵗以来稍稍卧南此其可憂而洛口之
作理須早計竊以開洛之役其功甚小不比大河之上
但闢百餘歩即可以通水三分既永為京師之福又減
河北屢決之害兼水勢既以牽動在于回河尤為順便
[095-7b]
非獨孫村之功可成澶州故道亦有自然可復之理望
出臣前章面詔大臣與本監及知水事者按地形水勢
具圗以聞不報至五年十月癸巳乃詔導河水入汴紹
聖元年帝親政復召宋用臣赴闕七月辛丑廣武埽危
急壬寅帝語輔臣埽去洛河不逺須防漲溢下灌京師
明日乃詔都水監丞馮忱之相度築欄水簽堤丁已帝
諭執政曰河埽久不修昨日報洛水又大溢注于河若
[095-8a]
廣武埽壊河洛為一則清汴不通矣京都漕運殊可憂
宜亟命呉安持王宗望同力督作茍得不壊過此須圖
久計丙寅呉安持言廣武苐一埽危急決口與清汴絶
近縁洛河之南去廣武山千餘歩地勢稍髙自鞏縣東
七里店至今洛口不滿十里可以别開新河導洛水近
南行流地里至少用功甚微詔安持等再按視之十一
月李偉言清汴導溫洛貫京都下通淮泗為萬世利自
元祐以来屢危急而今嵗特甚臣相視武濟山以下二
十里名神尾山乃廣武埽首所起約置刺堰三里餘就
[095-8b]
武濟河下尾廢堤枯河基址増修疏導回截河勢東北
行留舊埽作遙堤可以紓清汴下注京城之患詔宋用
臣陳祐甫覆按以聞十二月甲午户部尚書蔡京言本
部嵗計皆藉東南漕運今年上供物至者十無二三而
汴口已閉臣責問提舉汴河堤岸司楊琰乃稱自元豐
二年至元祐初八年之間未甞塞也詔依元豐條例明
年正月庚戌用臣亦言元豐間四月導洛通汴六月放
[095-9a]
水四時行流不絶遇冬有凍即督沿河官吏伐冰通流
自元祐二年冬深輒閉塞致河流涸竭殊失開導清汴
本意今欲卜日伐冰放水歸河永不閉塞及凍解止將
京西五斗門減放以節水勢如惠民河行流自無壅遏
之患從之三年正月戊申詔提舉河北西路常平李仲
罷歸吏部仲在元祐中提舉汜水輦運建言西京鞏縣
河陽汜水河隂縣界乃沿黄河地分北有太行南有廣
武二山自古河流兩山之間乃縁禹跡昨自宋用臣創
置導洛清汴于黄河沙灘上莭次創置廣䧺武䓁堤埽
[095-9b]
到今十餘年間屢經危急况諸埽在京城之上若不别
為之計患起不測思之寒心今如棄去諸埽開展河道
講究興復元豐二年以前防河事不惟省嵗費寛民力
河流且無壅遏決溢之患望遣諳河事官相視施行又
乞復置汴口依舊以黄河水為莭約之限罷去清汴牐
口四年閏二月楊琰乞依元豐例減放洛水入京西界
大白龍坑及三十六陂充水匱以助汴河行運詔賈種
[095-10a]
民同琰相度合占頃畝及所用功力以聞五月乙亥都
提舉汴河堤岸賈種民言元豐改汴口為洛口名汴河
為清汴者凡以取水于洛也復匱清水以備淺澁而助
行流元祐間却于黄河撥口分引渾水令自澾上流入
洛口比之清洛難以調莭乞依元豐巳修狭河身丈尺
深淺檢計物力以復清汴立限修濬通放洛水及依舊
置洛斗門通放西河官私舟船從之帝甞謂知樞密院
事曽布曰先帝作清汴又為天源河蓋有深意元祐中
㡬廢近賈種民奏若盡復清汴不用濁流乃當世靈長
[095-10b]
之慶布對曰先帝以天源河為國姓福地此衆人所知
何可廢也十二月詔京城内汴河兩岸各留堤面丈有
五尺禁公私侵牟元符三年徽宗即位無大改作汴渠
稍湮則浚之大觀中言者論胡師文昨為發運使創開
泗州直河及築簽堤阻遏汴水尋復淤澱遂行廢拆然
後併役數郡兵夫其間疾苦竄歿無慮數千費錢穀累
百萬計狂妄生事誣奏罔功官員冒賞至四十五人師
[095-11a]
文由是自知州降充宫觀宣和元年五月都城無故大
水浸城外官寺民居遂破汴堤汴渠將溢諸門皆城守
起居郎李綱奏國家都汴百有六十餘載未甞少有變
故今事起倉猝遐邇驚駭誠大異也臣甞躬詣郊外竊
見積水之来自都城以西漫為巨浸東拒汴堤停蓄深
廣湍悍浚激東南而流其勢未艾倘㦯淹浸旬時因以
風雨不可不慮夫變不虚發必有感召之因願詔廷臣
各具所見擇其可採者施行之詔都城外積水縁有司
失職隄防不修非災異也罷綱送吏部而募人決水下
[095-11b]
流由城北注五丈河下通梁山濼乃已七月壬子都提
舉司言近因野水衝蕩沿汴堤岸及河道淤淺若止役
河清功力不勝望俟農隙顧夫開修從之五年十二月
庚寅詔沿汴州縣創添欄河鎖柵嵗額公私不以為便
其遵元豐舊制靖康而後汴河上流為盗所决者數處
決口有至百歩者塞久不合乾涸月餘綱運不通南京
及京師皆乏糧責都水使者措置凡二十餘日而水復
[095-12a]
舊綱運㳫来两京糧始足又擇使臣八員為沿汴廵檢
毎兩員各將兵五百人自洛口至西水門分地防察決
溢云
洛水貫西京多瀑漲漂壊橋梁建隆二年留守向拱重
修天津橋成甃巨石為脚髙數丈鋭其前以疏水勢石
縱縫以鐡皷絡之其制甚固四月具圖来上降詔褒美
開寳九年郊祀西京詔發卒五千自洛城菜市橋鑿渠
抵漕口三十五里饋運便之其後導以通汴
蔡河貫京師為都人所仰兼閔水洧水潩水以通舟閔
[095-12b]
水自尉氏歴祥符開封合于蔡是為惠民河洧水自許
田注鄢陵東南歴扶溝合于蔡潩水出鄭之大隗山注
臨穎歴鄢陵扶溝合于蔡凡許鄭諸水合堅白鴈丈八
溝京索合西河褚河湖河雙河欒霸河皆會焉猶以其
淺涸故植木横棧棧為水之節啟閉以時太祖建隆二
年四月命中使浚蔡河設斗門節水自京距通許鎮二
年詔發畿甸陳許丁夫數萬浚蔡水南入潁川乾徳三
[095-13a]
年二月令陳承昭率丁夫數千鑿渠自長社引潩水至
京師合閔水潩水本出密縣大隗山歴許田會春夏霖
雨則泛溢民田至是渠成無水患閔河益通漕焉太宗
淳化二年以汜水汎溢浸許州民田詔自長葛縣開小
河導潩水分流二十里合于惠民河真宗咸平五年七
月京師霖雨溝洫壅惠民河溢泛道路壞廬舎知開封
府宼凖治丁岡古河泄導之大中祥符元年六月開封
府言尉氏縣惠民河決遣使督視完塞二年四月陳州
言州地洿下苦積潦嵗有水患請自許州長葛縣浚減
[095-13b]
水河及補棗村舊河以入蔡河從之九年知許州石普
請于大流堰穿渠置二斗門引沙河以漕京師遣使按
視四月詔遣中使至惠民河規畫置壩子以通舟運仁
宗天聖二年二月崇儀副使廵䕶惠民河田承說獻議
重修許州合流鎮大河堰斗門剏開減水河通漕省迃
路五百里詔遣使按視以聞五年八月都大巡護惠民
河王克基言先凖宣惠民京索河水淺小縁出源西京
[095-14a]
鄭許州界惠民河下合横溝白鴈溝京索河下合西河
湖河䨇河欒霸河丈八溝各為民間截水蒔稻灌園宜
令州縣巡察七年王克基言按舊制蔡河斗門棧板須
依時啟閉調停水勢嘉祐三年正月開京城西葛家岡
新河以有司言至和中大水入京城請自祥符縣界葛
家岡開生河直城南好草陂北入惠民河分注魯溝以
紓京城之患神宗熙寕四年七月程昉請開宋家等堤
畎水以助漕運八月三班借職楊琰請増置上下壩牐
蓄水以備淺涸詔琰掌其事六年九月戊辰將作監尚
[095-14b]
宗儒言議者請置蔡河木岸計功頗大詔修固土岸八
年詔京西運米于河北于是侯叔獻請因丁字河故道
鑿堤置牐引汴水入于蔡以通舟運河成舟不可行尋
廢十月詔都水監展恵民河欲便修城也九年七月提
轄修京城所請引霧澤陂水至咸豐門合京索河由京
索簽入副堤河下合恵民都水監謂不若于順天門外
簽直河身及于染院後簽入護龍河至咸豐門南復入
[095-15a]
京索河實為長利從之徽宗崇寕元年二月都水監言
恵民河修簽河次下硬堰畢工詔立捕獲盗泄賞大觀
元年十二月開潩河入蔡河從京畿都轉運使呉擇仁
之請也政和元年十月已酉詔差水官同京畿監司視
蔡河堤防及淤淺者来春併工治之
廣濟河導菏水自開封歴陳留曹濟鄆其廣五丈嵗漕
上供米六十二萬石太祖建隆二年正月遣使往定陶
規度發曹單丁夫數萬浚之三月幸新水門觀放水入
河先是五丈河泥淤不利行舟遂詔左監門衛將軍陳
[095-15b]
承昭于京城之西夾汴水造斗門引京索蔡河水通城
濠入斗門俾架流汴水之上東進于五丈河以便東北
漕運公私咸利三年正月遣右龍武統軍陳承昭護修
五丈河役車駕臨視賜承昭錢二十萬乾徳三年京師
引五丈河造西水磑太宗太平興國三年正月命發近
縣丁夫浚廣濟河真宗景徳二年六月開封府言西京
沿汴萬勝鎮先置斗門以減河水今汴河分注濁水入
[095-16a]
廣濟河堙塞不利帝曰此斗門本李繼源所造屢詢利
害以為始因京索河遇雨即汎流入汴遂置斗門以便
通洩若遽壅塞復慮決溢因令多用巨石髙置斗門水
雖甚大而餘波亦可減去三年内侍趙守倫建議自京
東分廣濟河由定陶至徐州入清河以達江湖漕路役
既成遣使覆視繪圖来上帝以地有隆阜而水勢極淺
雖置堰埭又歴呂梁灘磧之險非可漕運罷之仁宗天
聖六年七月尚書駕部員外郎閻貽慶言五丈河下接
濟州之合蔡鎮通利梁山濼近者天河決蕩溺民田壊
[095-16b]
道路合蔡而下漫散不通舟請治五丈河入夾黄河因
詔貽慶與水官李守忠規度計功料以聞神宗熙寕七
年趙濟言河淺廢運自此物賤傷農宜議興復以便公
私詔張士澄楊琰修治八月都提舉汴河堤岸司言欲
於通津門汴河岸東城裏三十歩内開河下通廣濟以
便行運從之八年又遣琰同陳祐甫因汴河置滲水塘
又自孫賈斗門置虚堤八滲水入西賈陂由減水河注
[095-17a]
霧澤陂皆為河之上源九年詔依元額漕粟京東仍修
壩牐為啟閉之莭九年三月詔遣官修廣濟河壩牐元
豐五年三月癸亥罷廣濟輦運司移上供物自淮陽軍
界入汴以清河輦運司為名命張士澄都大提舉七月
御史王植言廣濟安流而上與清河泝流入汴逺近險
易較然廢之非是詔監司詳議七年八月都大提舉汴
河堤岸司言京東地富榖粟可漕獨患河澁若因修京
城令役兵近汴宂土使之成渠就引河水注之廣濟則
漕舟可通是一舉而兩利也從之哲宗元祐元年詔斥
[095-17b]
祥符霧澤陂募民承佃増置水匱又即宣澤門外仍舊
引京索源河置槽架水流入咸豐門皆以為廣濟淺澁
之備三月三省言廣濟河輦運近因言者廢罷改置清
河輦運迂逺不便詔知棣州王諤措置興復都水監亦
言廣濟河以京索河為源轉漕京東嵗計今欲依舊即
令于宣澤門外置槽架水流入咸豐門裏由舊河道復
廣澤河源以通漕運從之
[095-18a]
金水河一名天源本京水導自滎陽黄堆山其源曰祝
龍泉太祖建隆二年春命左領軍衞上將軍陳承昭率
水工鑿渠引水過中牟名曰金水河凡百餘里抵都城
西架其水横絶於汴設斗門入浚溝通城濠東匯于五
丈河公私利焉乾徳三年又引貫皇城歴後苑内庭池
沼水皆至焉開寳九年帝歩自左掖按地勢命水工引
金水由承天門鑿渠為大輪激之南注晉王第真宗大
中祥符二年九月詔供備庫使謝徳權决金水自天波
門並皇城至乾元門歴天街東轉繚太廟入后廟皆甃
[095-18b]
以礲甓植以芳木車馬所經又累石為間梁作方井官
寺民舎皆得汲用復引東由城下水竇入于濠京師便
之神宗元豐五年金水河透水槽阻礙上下汴舟遣宋
用臣按視請自板橋别為一河引水北入于汴後卒不
行乃由副堤河入于蔡以源流深逺與永安青龍河相
合故賜名曰天源先是舟至啟槽頗滯舟行既導洛通
汴遂自城西超字坊引洛水由咸豐門立堤凡三千三
[095-19a]
十歩水遂入禁中而槽廢然舊惟供洒掃至徽宗政和
間容佐請于七里河開月河一道分減此水灌溉内中
花竹命宋昇措置導引四年十一月畢工重和元年六
月復命藍從熈孟揆䓁增堤岸置橋槽壩牐濬澄水道
水入内内庭池籞既多患水不給又于西南水磨引索
河一泒架以石渠絶汴南北築堤導入天源河以助之
白溝無山源每嵗水潦甚則通流纔勝百斛船踰月不
雨即竭至道二年三月内殿崇班閻光澤國子博士邢
用之上言請開白溝自京師抵彭城呂梁口凡六百里
[095-19b]
以通長淮之漕詔發諸州丁夫數萬治之以光澤護其
役議者非之會宋州通判王矩上表極陳其不可且言
用之田園在㐮邑嵗苦水潦私幸渠成遂罷其役咸平
六年用之為度支貟外郎又令自㐮邑下流治白溝河
導京師積水而民田無害神宗熈寕六年都水監丞侯
叔獻請儲三十六陂及京索二水為源倣真楚州開平
河置牐則四時可行舟因廢汴渠帝曰白溝功料易耳
[095-20a]
第汴渠嵗運甚廣河北陕西資焉又京畿公私所用良
材皆自汴口而至何可遽廢王安石曰此役茍成亦無
窮之利也當别為漕河引黄河一支乃為經久馮京曰
若白溝成與汴蔡皆通漕為利誠大恐汴終不可廢帝
然之詔劉璯同叔獻覆視八月都水監言白溝自濉河
至于淮八百里乞分三年興修其廢汴河俟白溝畢功
别相視仍請發榖熟淤田司并京東汴河所隷河清兵
赴役從之七年正月都水監言自盟河畎導汴南諸水
近者失于疏浚為害甚大于是輟夫修治而白溝之役
[095-20b]
廢初王安石欲罷白溝脩汴南水利帝曰人多以白溝
不可為而卿獨見可為安石曰果不可為罷之誠宜若
可為即俟時為之何必計校人言也徽宗政和二年十
月都水監丞孟昌齡言開濬含暉門外白溝河開堰放
水仍舊通流
京畿溝洫汴都地廣平頼溝渠以行水潦真宗景徳二
年五月詔開京城濠以通舟檝毁官水磑三所三年分
[095-21a]
遣入内内侍八人督京城内外坊里開濬溝渠先是京
都每嵗春濬溝瀆而勢家豪族有不即施工者帝聞之
遣使分視自是不復有稽遲者以至雨潦暴集無所壅
遏都人頼之大中祥符三年遣供偹庫使謝徳權治溝
洫導太一宮積水抵陳留界入亳州渦河五年三月帝
宣示宰臣曰京師所開溝渠雖屢鈐轄仍令内侍分察
吏擾仁宗天聖元年八月東西八作司與内殿承制閤
門祗候劉永崇䓁言内外八廂剏置八字水口通流兩
水入渠甚利慮所置處豪富及勢要阻抑乞下令廵察
[095-21b]
從之二年七月内殿崇班閤門祗候張君平等言準敕
按視開封府界至南京宿亳諸州溝河形勢疏决利害
凡八事一商度地形髙下連屬開治水勢依尋古溝洫
浚之州縣計力役均定置籍以主之二施工開治後按
視不如元計狀及水壅不行有害民田者按官吏之罪
令償其費三約束官吏毋歛取夫衆財貨入已四縣令
佐州守倅有能勸課部民自用工開治不致水害者叙
[095-22a]
為勞績替日與家便官功績尤多别議旌賞五民或於
古河渠中修築堰堨截水取魚漸至澱淤水潦暴集河
流不通則致深害乞嚴禁之六開治工畢按行新舊廣
深丈尺以校工力以所出土于溝河岸一歩外築為堤
埓七凡溝洫上廣一丈則底廣八尺其深四尺地形髙
處㦯至五六尺以此為率有廣狹不䓁處計折之則畢
工之日易於覆視八古溝洫在民田中久已淤平今為
賦籍而須開治者據所占地歩為除其賦詔令頒行神
宗熙寕元年三月都水監言畿内溝河至多而諸縣各
[095-22b]
役人夫開淘十纔二三須二三年方可畢工請令府界
提㸃司選官與縣官同定緊慢功料據合差夫數以五
分夫役十分工依年分開淘提㸃司通行㸃校従之二
年閏十一月詔以府界道路積水妨民輸納命都水監
差官溝畎元豐五年詔開在京城濠濶五十歩深一丈
五尺地胍不及者至泉止徽宗大觀元年七月以京城
霖雨水浸居民道路不通遣官分督疏導是月又詔自
[095-23a]
京至八角鎮積水妨行旅轉運司選官疏導脩治橋梁
毋使病渉
白河在唐州南流入漢太平興國三年正月西京轉運
使程能獻議請自南陽下向口置堰迴水入石塘沙河
合蔡河達于京師以通湘潭之漕詔發唐鄧汝潁許蔡
陳鄭丁夫及諸州兵凡數萬人以弓箭庫使王文寳六
宅使李繼隆内作坊副使李神祐劉承珪䓁護其役塹
山陻谷歴博望羅渠少柘山凡百餘里月餘抵方城地
勢髙水不能至能獻復多役人以致水然不可通漕運
[095-23b]
會山水暴漲石堰壊河不克就卒陻廢焉端拱元年供
奉官閤門祗候閻文遜苗忠俱上言開荆南城東漕河
至師子口入漢江可通荆峡漕路至襄州又開古白河
可通襄漢漕路至京詔八作使石全振往視之遂發丁
夫治荆南漕河至漢江可勝二百斛重載行旅者頗便
而古白河終不可開
三白渠在京兆涇陽縣淳化二年秋縣民杜思淵上書
[095-24a]
言涇河内舊有石翣以堰水入白渠溉雍耀田嵗收三
萬斛其後多歴年所石翣壊三白渠水少溉田不足民
頗艱食乾徳中節度判官施繼業率民用梢穣笆籬棧
木截河為堰壅水入渠縁渠之民頗獲其利然凡遇暑
雨山水暴至則堰輒壊至秋治堰所用復取于民民煩
數役終不能固乞依古制調丁夫修疊石翣可得數十
年不撓所謂暫勞永逸矣詺從之遣將作監丞周約已
等董其役以用功尤大不能就而止至道元年正月度
支判官梁鼎陳堯叟上鄭白渠利害按舊史鄭渠元引
[095-24b]
涇水自仲山西抵瓠口並北山東注洛三百餘里溉田
四萬頃畝收一鍾白渠亦引涇水起谷口入櫟陽注渭
水長二百餘里溉田四千五百頃兩渠溉田凡四萬四
千五百頃今所存者不及二千頃皆近代改修渠堰浸
隳舊防繇是灌溉之利絶少于古矣鄭渠難為興工今
請遣使先詣三白渠行視復修舊迹于是詔大理寺丞
皇甫選光祿寺丞何亮乘傳經度選等使還言周覽鄭
[095-25a]
渠之制用功冣大並仲山而東鑿斷岡阜首尾三百餘
里連亘山足岸璧頺壊陻廢已久度其制置之始涇河
平淺直入渠口曁年代浸逺涇河陡深水勢漸下與渠
口相懸水不能至峻崖之處渠岸摧毁荒廢嵗久實難
致力其三白渠溉涇陽櫟陽髙陵雲陽三原富平六縣
田三千八百五十餘頃此渠衣食之源也望令增築堤
堰以固䕶之舊設莭水斗門一百七十有六皆壊請悉
繕完渠口舊有六石門謂之洪門今亦隤圯若復議興
置則其功甚大且欲就近度其岸勢别開渠口以通水
[095-25b]
道嵗令渠官行視岸之缺薄水之淤填即時浚治嚴豪
民盗水之禁涇河中舊有石堰修廣皆百歩捍水䧺壯
謂之將軍翣廢壊巳久杜思淵甞請興修而功不克就
其後止造木堰凡用梢樁萬一千三百餘數嵗出于縁
渠之民渉夏水潦木堰遽壊漂流散失至秋復率民以
葺之數歛重困無有止息欲令自今溉田既畢命水工
拆堰木窴于岸側可充二三嵗修堰之用所役縁渠之
[095-26a]
民計田出丁凡調萬三千人疏渠造堰各獲其利固不
憚其勞也選能吏司其事置署于涇陽縣側以時行視
徃復甚便又言鄧許陳潁蔡宿亳七州之地有公私閑
田凡三百五十一處合二十二萬餘頃民力不能盡耕
皆漢魏以来召信臣杜詩杜預任峻司馬宣王鄧艾䓁
立制墾闢之地内南陽界鑿山開道疏通河水散入唐
鄧㐮三州以溉田又諸處陂塘防埭大者長三十里至
五十里濶五丈至八丈髙一丈五尺至二丈其溝渠大
者長五十里至百里濶三丈至五丈深一丈至一丈五
[095-26b]
尺可行小舟臣等周行歴覽若皆増築陂堰勞費頗甚
欲隄防未壊可興水利者先耕二萬餘頃他處漸圗建
置時著作佐郎孫冕總監三白渠詔冕依選等奏行之
後自仲山之南移治涇陽縣其七州之田令選于鄧州
募民耕墾皆免賦入復令選等舉一人與鄧州通判同
掌其事選與亮分路按察未幾而罷景徳三年鹽鐡副
使林特度支副使馬景盛陳關中河渠之利請遣官行
[095-27a]
鄭白渠興修古制乃詔太常博士尚賓乘傳經度率丁
夫治之賓言鄭渠久廢不可復今自介公廟迴白渠洪
口直東南合舊渠以畎涇河灌富平櫟陽髙陵等縣經
久可以不竭工既畢而水利饒足民獲數倍
 宋史巻九十四
[095-2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