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l0010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唐-五百大阿羅漢 (master)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
六十七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定蘊第七中攝納息第三之二


無常想等攝幾靜慮等耶。答無常想攝四靜
慮四無色四解脫。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
答欲止他宗顯己義故。如分別論者。許
他性攝遮自性攝。今止彼意許自性攝遮
他性攝故作斯論。問何故此中不說想還
攝想。答有說。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
廣說。有說。此中應作是問。無常想等攝
幾想等耶。答無常想攝無常想。乃至一
切世間不可樂想。攝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167-0841c]
應作是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有
說。此中欲成立未成立義。想還攝想不待
成立是故不說。問若爾後文亦不應說初
靜慮等。還攝初靜慮等。有說。靜慮等攝多
法體非於多法。自性攝義不說自成想唯
一法是故非難。有說。彼亦不應說靜慮等
攝靜慮等。而說者欲現種種文種種說。由
種種文種種說莊嚴於義。義則易解。有說。
為現二門二略二階二炬二明二光二種文
影。如不說想攝想。如是亦應不說靜慮
攝靜慮等。如後說靜慮攝靜慮等。如是亦
應說想攝想。欲令彼此二義俱通。故作二
文互相影發。有說。此中辯攝及相應義。以
想對想但有攝義。無相應義是故不說。此
不應理於智等持。亦不應說無相應故。
應作是說。想自性無雜於攝易了是故不
說。智與等持或自性有雜。或行相有雜。於
攝難了是故則說。無常想攝四靜慮者。此
即總說。然諸靜慮皆五蘊性。此無常想唯攝
相蘊不攝餘蘊。於想蘊中唯攝無常想不
攝餘想。於無常想中過去攝過去。未來
攝未來。現在攝現在。有漏攝有漏。無漏攝
無漏。學攝學。無學攝無學。非學非無學攝
非學非無學。退法攝退法。乃至不動法攝不
動法。於中在初靜慮者攝初靜慮。乃至在
第四靜慮者攝第四靜慮。是故總說攝四靜
慮。如說攝四靜慮。攝四無色四解脫亦爾。
差別者。四無色四解脫四蘊為性。餘想隨應
亦准此說。然諸想皆以想為自性故。皆不
[167-0842a]
攝智三摩地第八解脫。問無常想亦通欲界
繫。此中何故不說。答有說應說而不說者
當知。此義有餘。有說。無常想在欲界者。
是加行非根本。此中唯說根本是故不說。
有說。今此定蘊唯說定地法故不說欲界。
有說。此中以十想對靜慮等門為問。欲界
非靜慮等門是故不說。餘想不說義亦同
此。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死想斷想
離想滅想亦爾。皆在八等至通有漏無漏
故。此七想以所緣行相異故。不攝初三解
脫。八勝處。十遍處。及無量不淨想。攝第三
第四靜慮初二解脫。問四靜慮中皆有不淨
想。何故唯說攝第三第四靜慮耶。答亦應
說攝初第二靜慮。而不說者。當知此義
有餘。有說。若說攝初二解脫。當知已說攝
初二靜慮。以初二解脫在初二靜慮故。有
說。此中舉後顯初。舉離喜地顯有喜地
故。有說。初二靜慮無不淨想是故不說。所
以者何。彼二地皆有喜根一切喜根欣歡行
轉。不淨想厭慼行轉非一心中二行轉故。問
若爾者此想所攝初二解脫在何地耶。答
在二近分非根本地。亦以與喜受相違
故。問若爾後文不應說初二靜慮。攝初二
解脫前四勝處。答彼說靜慮亦攝眷屬。如
說城邑亦攝城邑邊。問若爾不應說不淨
想攝第三靜慮。以彼地有樂受亦與不淨
想相違故。答第三靜慮言亦攝眷屬。非根
本地是故無過。若爾此中亦應說不淨想
攝初二靜慮。以汝俱許在近分地無差別
[167-0842b]
故。如是說者。初二靜慮根本地中。亦有不
淨想及初二解脫。若謂無者應無有能離
此地染。以此地有增上喜動踊其心。若無
不淨想初二解脫制伏彼者。諸瑜伽師豈能
離彼地染。又彼亦應無苦集忍智以彼厭
行轉故。由此亦應無無常想無常苦想。問
云何喜受作厭行轉耶。答能自在厭故亦生
喜。即生喜時於彼亦厭。如勝怨時亦厭亦
喜。有說。如王與將士摧怨敵已共受喜
樂。如是行者以不淨想等摧欲界已。於
初靜慮等共受喜樂。有說。初靜慮中初二解
脫及不淨想。對治欲界鼻舌二識。第二靜慮
初二解脫及不淨想。對治初靜慮眼耳身識。
是故初二靜慮中定有初二解脫及不淨想。
然此中略故不說不淨想攝初二靜慮。有
說。不淨想實在四靜慮。然此唯說攝第三第
四靜慮者。以第三靜慮有生死中殊勝受
樂。第四靜慮有生死中殊勝輕安樂。難厭難
捨故於是中說不淨想。初二靜慮中無如
是樂故不說攝。問何故不淨想但說攝初
二解脫。不說攝前四勝處耶。答不淨想是
初修總觀與初二解脫相似故攝。勝處是後
起別觀故不相攝。如不淨想厭食想亦爾。
問厭食想非解脫自性。云何亦攝初二解脫。
答此文但應說厭食想攝第三第四靜慮。而
說如不淨想者。欲顯厭食想以不淨想
為加行。說厭食想及加行。故說如不淨想。
有說。厭食想與不淨想相雜相引有相攝
義。是故說攝如不淨想。有說。厭食想亦作
[167-0842c]
不淨行轉。如說若得飯時作虫蛆想。乃至
廣說。是故亦攝初二解脫俱觀色處不淨
轉故。問若厭食想與不淨想俱觀色處不
淨轉者。世尊所說厭食想不淨想何差別。答
體實無別但以所對治愛有差別故建立
二想。謂不淨想對治婬欲愛。厭食想對治段
食愛。評曰。不應作如是說。佛所安立十
想各各異故。又段食愛緣段食起。香味觸處
是段食性。若許此想對治彼愛。云何說同
不淨想觀色處故攝初二解脫耶。是故應
知初說為善。此二想所緣行相。及地異故。
不攝餘解脫勝處及遍處無量一切世間不
可樂想。攝第三第四靜慮。問初第二靜慮亦
有此想何故不說攝耶。答此文應說攝四
靜慮。而但說攝後二者。當知此義有餘。有
說。此中舉後顯初。有說。上二靜慮是殊勝
可愛樂地。以有最勝受樂及最勝輕安樂
故。於如是地說有此想。顯修行者於勝
樂地中。尚能起不可樂想。況於餘處是故
唯說攝此二地。有說。初靜慮為尋伺風所
動。第二靜慮為極喜水所漂。雖有不淨厭
食一切世間不可樂想。而不明淨。後二靜慮
與此相違故說攝彼此想所緣行相及地異
故。不攝一切解脫勝處遍處無量。


初靜慮等攝幾靜慮等耶。答初靜慮攝初靜
慮四無量初二解脫前四勝處八智三三摩
地。第二靜慮攝第二靜慮四無量。初二解脫
前四勝處八智三三摩地。第三靜慮攝第三
靜慮三無量八智三三摩地。第四靜慮攝第
[167-0843a]
四靜慮三無量淨解脫後四勝處前八遍處八
智三三摩地。此中四靜慮皆以自根本地五
蘊為性。故得攝此諸門功德。應知皆是自
性攝非他性攝。


慈無量等攝幾無量等耶。答慈攝慈世俗智
乃至捨攝捨世俗智。此中四無量皆以俱生
品諸蘊為性故。得攝世俗智總緣有情為
境故。不攝解脫勝處遍處及他心智有漏
故。不攝餘智三三摩地。


空無邊處等攝幾無色等耶。答空無邊處攝
空無邊處。及彼解脫彼遍處六智三三摩地。
識無邊處攝識無邊處及彼解脫彼遍處六
智三三摩地。無所有處攝無所有處及彼
解脫六智三三摩地。非想非非想處攝非想
非非想處及彼解脫滅想受解脫世俗智。此
中四無色皆以自根本地四蘊為性故。得
攝此所有功德。六智者。除法智他心智。此
二不依無色地故。


初解脫等攝幾解脫等耶。答初第二第三解
脫攝初第二第三解脫世俗智。空無邊處解
脫攝空無邊解脫及彼遍處六智三三摩地。
識無邊處解脫攝識無邊處解脫及彼遍處
六智三三摩地。無所有處解脫。攝無所有處
解脫六智三三摩地。非想非非想處解脫。攝
非想非非想處解脫世俗智。滅想受解脫攝
滅想受解脫。此中前三解脫皆以俱生品五
蘊為性故。得攝世俗智。是初總觀故不攝
勝處遍處。是有漏故。不攝餘智三三摩地。
緣色故不攝他心智。四無色解脫各以自
[167-0843b]
地加行善四蘊為性。是故得攝後二遍處
及六智三三摩地。


初勝處等攝幾勝處等耶。答初勝處攝初勝
處世俗智乃至第八勝處。攝第八勝處世俗
智。此中八勝處皆以俱生品五蘊為性故。
得攝世俗智勝處。是中觀故不攝遍處。有
漏故不攝餘智三三摩地。緣色故不攝他
心智。初遍處等攝幾遍處等耶。答初遍處
攝初遍處世俗智乃至第十遍處。攝第十遍
處世俗智。此中十遍處皆以俱生品五蘊四
蘊為性故。得攝世俗智。有漏故不攝餘智
三三摩地。緣色及地異故不攝他心智。


法智等攝幾智等耶。答法智攝法智五智少
分。乃至廣說。法智攝法智者。法智在六地。
謂未至定。靜慮中間。及四靜慮。未至定攝未
至定。乃至第四靜慮攝第四靜慮。又法智在
三道。謂見道修道無學道。見道攝見道。乃至
無學道攝無學道。又法智緣四諦。苦法智
攝苦法智。乃至道法智攝道法智。又法智
在四道。謂加行無間解脫勝進道。加行道攝
加行道。乃至勝進道攝勝進道。又法智墮三
世。過去攝過去。未來攝未來。現在攝現在。
於中乃至此剎那攝此剎那。彼剎那攝彼剎
那。此中總說故但言法智攝。法智攝五智少
分者。謂法智亦攝他心智。四諦智少分。他
心智通有漏無漏。此唯攝無漏。無漏中有
法智類智。此唯攝法智故言少分。四諦智
各通法智類智。此唯攝法智故言少分。類
智攝類智五智少分者。如法智說。差別者。
[167-0843c]
此在九地。他心智攝他心智者。他心智在
四根本靜慮。初靜慮攝初靜慮。乃至第四靜
慮攝第四靜慮。又他心智通有漏無漏。有漏
攝有漏。無漏攝無漏。又他心智有法智類
智。法智攝法智。類智攝類智。又他心智有
學無學非學非無學。學攝學。乃至非學非
無學攝非學非無學。又他心智墮三世。過去
攝過去。未來攝未來。現在攝現在。於中乃
至此剎那攝此剎那。彼剎那攝彼剎那。此中
總說故。但言他心智攝他心智。攝四智少
分者。謂他心智亦攝法智類智世俗智道智
小分。法智類智各緣四諦。此唯攝緣道諦
少分。故言少分世俗智在十八地。謂欲界
靜慮中間四靜慮。四無色。及彼近分。此唯攝
四靜慮。於四靜慮中。有善染污無覆無記。
此唯攝善。於善中有生得聞所成修所成。
此唯攝修所成。於修所成中有加行無間
解脫勝進道。此唯攝勝進。於勝進道中。有
順退分順住分順勝進分順決擇分。此唯攝
順住分。於順住分中。有緣過去未來現在及
離世。此唯攝緣現在。於緣現在中有緣自
相續緣他相續。此唯攝緣他相續。緣他相續
中有緣心心所。有緣五蘊。此唯攝緣心心所
緣。心心所中有緣一法有緣多法。此唯攝
緣一法。緣一法中。有是他心智。有非他心
智。此唯攝他心智。由如是義故言少分。道
智在九地。謂未至定。靜慮中間四靜慮。三無
色。此唯攝四靜慮。於四靜慮中。有見道修
道無學道。此唯攝修道無學道。於此二中
[167-0844a]
有加行無間解脫勝進道。此唯攝勝進道。
於勝進道中有緣過去未來現在。此唯攝
緣現在。於緣現在中。有緣自相續有緣他
相續。此唯攝緣他相續。於緣他相續中有
緣心心所法。有緣五蘊。此唯攝緣心心所
法。於緣心心所法中。有緣一法有緣多法。
此唯攝緣一法。於緣一法中。有是他心智
有非他心智。此唯攝他心智。由如此義故
言少分。世俗智攝世俗智者。世俗智在十
八地如前說。欲界攝欲界。乃至非想非非
想處攝非想非非想處。又世俗智有善染污
無覆無記。善攝善。乃至無覆無記攝無覆無
記。於善中有加行得離染得生得。加行得
攝加行得。乃至生得攝生得。復有順退分
乃至順決擇分。順退分攝順退分。乃至順決
擇分攝順決擇分。復有加行道乃至勝進道。
加行道攝加行道。乃至勝進道攝勝進道。復
有過去未來現在。過去攝過去。乃至現在
攝現在。於中乃至此剎那攝此剎那。彼剎
那攝彼剎那。此中總說故言世俗智攝世
俗智。一智少分者。謂世俗智亦攝他心智少
分。他心智通有漏無漏。此唯攝有漏故言
少分。苦智攝苦智者。苦智在九地。在三
道。在四道。墮三世。墮剎那。隨在何地何
道。墮何世。何剎那。即彼地。彼道。彼世。彼剎
那攝。此中總說故言苦智攝苦智。二智少
分者。謂苦智亦攝法智類智少分。法智類智
各緣四諦。此唯攝緣苦諦故言少分。集智
攝集智二智少分。滅智攝滅智二智少分
[167-0844b]
者。皆如苦智說。道智攝道智者。亦如苦智
說。三智少分者。謂道智亦攝法智類智他心
智少分。法智類智各緣四諦。此唯攝緣道
諦。他心智通有漏無漏。此唯攝緣無漏故
言少分。空三摩地等攝幾三摩地耶。答空
攝空。無願攝無願。無相攝無相。空三摩地
緣苦諦二行相轉。無願三摩地緣三諦十行
相轉。無相三摩地緣滅諦四行相轉。於中一
一行相皆在九地。在三道。在四道。墮三世。
墮剎那。隨何行相。在何地。何道。墮何世。
何剎那。即彼行相。彼地。彼道。彼世。彼剎那
攝。此中總說故言空攝空。乃至無相攝無
相。三三摩地雖通有漏。此中依解脫門說
故唯攝無漏。


如攝可得亦爾由自體於自體可得是攝
義故。謂自體於自體。是有。自體於自體。是
實。自體於自體。是現有。是不異。是不外。是
不相離。是不解脫。是無差別。是不空。是不無
非客非遠非二非諍。諸如是等皆是可得
義故。諸法自體攝自體。非如以手攝食以
指攝衣。但一切法障礙自體。令究竟不捨
故名為攝。有餘師說。此自體攝有四種。謂
各別界。各別物。各別剎那。各別相續。各別界
者。謂眼界攝眼界。乃至法界攝法界。各別
物者。謂法界中有七物。即色受想行。及三
無為。色攝色。乃至非擇滅攝非擇滅。各別
剎那者。謂色中有過去未來現在。過去攝過
去。乃至現在攝現在。各別相續者。謂現在色
有墮自相續。有墮他相續。自相續攝自相
[167-0844c]
續。他相續攝他相續。由此理趣餘應准知。
故言如攝可得亦爾。攝與可得義無異故。
無常想等與幾靜慮等相應耶。答無常想與
四靜慮四無色四解脫四智一三摩地相應。
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愚於相
應法執相應法非實有者意顯相應法是
實有故。而作斯論。無常想與四靜慮相應
者。四靜慮皆五蘊性。此想與彼二蘊全。一蘊
少分相應。與四無色四解脫相應者。四無
色及四無色解脫皆四蘊性。此想與彼二蘊
全。一蘊少分相應。與四智相應者。謂與法
智類智。世俗智苦智。相應。一三摩地相應者。
謂緣苦無願。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
想。死想。斷想。離想。滅想。亦爾者。此依皆與
四智一三摩地相應。數同故言亦爾。於中
一切同者。謂死想行想異而名同者。謂無常
苦想智名同。餘不同者。謂苦無我想。與空三
摩地相應故。唯有數同餘皆不同者。謂斷離
滅想。與滅智無相三摩地相應故。不淨想
與後二靜慮初二解脫世俗智相應者。此想
與四靜慮相應。而但言後二靜慮相應者。
如攝中說。如不淨想厭食想亦爾者。此想
實不與初二解脫相應。而說與相應者。亦
如攝中說。一切世間不可樂想。與後二靜慮
世俗智相應者。此想亦與四靜慮相應。而
但言與後二相應者亦如攝中說。初靜慮
等與幾靜慮等相應耶。答初靜慮與初靜慮
四無量初二解脫前四勝處八智三三摩地
相應。第二靜慮與第二靜慮四無量初二解
[167-0845a]
脫前四勝處八智三三摩地相應。第三靜慮
與第三靜慮三無量八智三三摩地相應。第
四靜慮與第四靜慮三無量淨解脫後四勝
處前八遍處八智三三摩地相應。此中四靜
慮皆以自地五蘊為性。一一地俱生四蘊展
轉相應故。言初靜慮與初靜慮。乃至第四靜
慮與第四靜慮相應。非自性與自性有相
應義。又以一一靜慮攝多法。故得與諸無
量等功德相應。三無量者除喜無量。後二靜
慮無喜根故。諸有欲令喜無量不以喜受
為自性者。亦說此與喜受相應故。彼二地
唯三無量。


慈無量等與幾無量等相應耶。答慈與慈世
俗智相應。乃至捨與捨世俗智相應。慈等
雖以無瞋善根等為自性。而此中所說總
攝自性相應俱有。為慈等體故說慈與慈
相應。乃至捨與捨相應。即是俱生四蘊互相
應義。空無邊處等。與幾無色等相應耶。答
空無邊處與空無邊處及彼解脫彼遍處六
智三三摩地相應。識無邊處與識無邊處及
彼解脫彼遍處六智三三摩地相應。無所有
處與無所有處及彼解脫六智三三摩地相
應。非想非非想處與非想非非想處及彼解
脫世俗智相應。此中四無色皆以自地四蘊
為性。一一地俱生四蘊展轉相應故。言空無
邊處與空無邊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與非
想非非想處相應。又以一一無色攝多法
故。得與餘所說功德相應。六智者如攝中
說。
[167-0845b]


初解脫等與幾解脫等相應耶。答初第二第
三解脫。與初第二第三解脫世俗智相應。空
無邊處解脫與空無邊處解脫及彼遍處六
智三三摩地相應。識無邊處解脫與識無邊
處解脫及彼遍處六智三三摩地相應。無所
有處解脫與無所有處解脫六智三三摩地
相應。非想非非想處解脫與非想非非想處
解脫世俗智相應。滅想受解脫非相應。前三
解脫雖皆以無貪善根為自性。而此中所
說總以自性相應俱有法為體故。說初第二
第三解脫與初第二第三解脫相應。即是俱
生四蘊互相應義。四無色解脫如四無色說。
滅想受解脫雖有多法如心心所不相離
俱時起。而無所依所緣行相同義故非相
應。


初勝處等與幾勝處等相應耶。答初勝處與
初勝處世俗智相應。乃至第八勝處與第八
勝處世俗智相應。此中八勝處雖皆無貪善
根為自性。而此中所說總以自性相應俱有
法為體故。說初勝處與初勝處。乃至第八
勝處與第八勝處相應。


初遍處等與幾遍處等相應耶。答初遍處與
初遍處世俗智相應。乃至第十遍處與第十
遍處世俗智相應。前八遍處雖以無貪善
根為自性。此中所說總以自性相應俱有
法為體。後二遍處總以俱生四蘊為性。故
言初遍處與初遍處。乃至第十遍處與第十
遍處相應。法智等與幾三摩地相應耶。答
法智與三三摩地少分相應。乃至廣說。法智
[167-0845c]
與三三摩地少分相應者。此智不與類智
及一切忍俱三三摩地相應故言少分。如法
智類智亦爾者。此智不與法智及一切忍俱
三三摩地相應故言亦爾。他心智與一三
摩地少分相應者。此智與苦集滅智及他心
智所不攝道智。并一切忍俱。三摩地不相
應故言少分。即是與一緣道無願三摩地少
分相應義如他心智。集滅道智亦爾者。此
依數同故說亦爾。然集智唯與緣集無願
三摩地少分相應。滅智唯與無相三摩地少
分相應。道智唯與緣道無願三摩地少分相
應。皆除忍俱三摩地故。苦智與二三摩地
少分相應者。此智唯與智俱。空三摩地。及
苦智俱無願三摩地相應故言少分。三三摩
地門不別說相應者。對前諸門具已說故。
於自門中無相應故。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六
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