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h0070 六藝之一錄-清-倪濤 (master)


[364-1a]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録卷四百六    錢唐倪濤撰


  歴朝書譜九十六


  庚子銷夏記歷代名賢墨蹟題跋


  唐陸柬之書陸機文賦


  世傳王右軍有所書文賦不知海内尚有搨本否至
柬之所書則精絶一世字字員秀脱胎於蘭亭而帶
有其舅氏虞永興之逸致遂覺機法雙絶陸司議書
[364-1b]
世不多見元人李倜云在世者止蘭亭詩蘭若碑與
此而三歐陽圭齋謂蘭亭詩已毁於赭冦之亂是在
世者益尠且累累千餘字而紙色完好是海内第一
竒蹟也卷舊在元人李倜家倜字士𢎞號員嶠真逸
陸司議盖見蘭亭墨蹟者昔人稱其用緑麻紙臨蘭
亭押尾署陸司議書最為精工惜今不傳矣所書文
賦風骨内含神采外映真得蘭亭之髓者不獨皮貌
相肖也趙子昂晚年書法大進人言其得力於定武
[364-2a]
蘭亭而不知其全摹司議卷後有子昂一跋云唐陸
柬之行書文賦真蹟唐取善書者稱歐虞禇薛以書
法論之豈在四子下耶然世罕有其跡故知之者希
耳字法竟摹司議歐陽𤣥云近代米元章書矯亢跌
宕世咸稱其自創一法乃不知其全學柬之頭陀寺
碑耳元章閟而不言以陸書少傳於世也若文賦累
千百言當為方今陸帖第一又云柬之本世南甥書
法得於渭陽而神俊過之掲徯斯云唐人法書結體
[364-2b]
遒勁有晉人風格者惟見此巻雖若隋僧智永猶恨
嫵媚太多齊整太過前人推尊之如此余所見唐蹟
最心折者惟書譜及此


  張長史旭草書墨蹟


  長史自言帖紙用唐大麻字法員轉而左規右矩深
得山隂遺法余舊有其四時帖狂逸之甚殆偽書耳
甲申後得此六十餘字真鴻寳也上有多印滅沒不
可辨識惟天水雙龍璽及内府圖書奉華寳藏諸印
[364-3a]
尚存奉華堂乃宋高宗内侍劉夫人所居之室也高
宗所得珍祕悉令掌之用此印鈐識然非極品不輕
用也


  禇河南遂良書孝經閻立本畫


  河南書法剛正類其人昔評者謂如嬋娟不勝羅綺
未然也所書孝經一卷閻立本畫滄桑後得之故内
簽題云顔真卿書周昉畫外有一朱函盛之則題云
禇遂良書閻立本畫盖題簽者乃武英殿中書以為
[364-3b]
字類麻姑壇記故以為顔耳不知非顔也當以朱函
刻字為正宋人范思正有河南所書靈寶度人經亦
立本畫字法與此無毫髪異尤其佐證耳


  徐季海浩書心經墨蹟


  徐季海心經一册書法隸中帶有篆籀脫胎於石鼓
文視世傳所書嵩陽觀碑殆為勝之余已上石矣帖
上有天水雙龍璽乃黄山谷所藏亦有其印


  唐人墨蹟傳世者甚少滄桑後如曹嘉禾溶所收林
[364-4a]
緯乾帖李江右元鼎所收韋莊樂章李西蜀迎晙所
收懐素小字千文東孝亷䕃商所收顔魯公送劉太
冲序皆唐蹟之佳者余借之硯山齋把玩彌日今書
與人散杳如海外三山矣


  朱元晦城南二十詠墨蹟


  朱夫子和敬夫先生城南二十詠字法俊逸大有晉
人風致而詩之清逺亦非宋人所及元尚書干文傳
得之於婺源以贈常熟錢伯廣錢氏居於城南遂構
[364-4b]
城南齋刻諸詩其中而黄文獻溍為之記至楊亷夫
又録敬夫原詩於其後惜不得當日張宣公手書與
文公書合成一卷耳余舊有先生或問手稿一卷前
畫先生小像惜為有力者攫去見此益為惘然


  范文正仲淹與尹師魯洙二帖


  范文正書昔人謂得之樂毅論觀其與尹師魯二帖
清勁可見其人卷中有樓鑰楊萬里胡助栁貫黄溍
鄭僖吳寛王世貞諸跋


[364-5a]
  按景祐二年范公上論遷都事與吕文靖異議黜知
饒州秘書丞集賢校理余靖言加罪言者非太平之
政坐落職監筠州酒稅而太子中允館閣校勘尹洙
又言范某義兼師友乞從降黜亦坐貶崇信軍節度
掌書記監郢州酒稅其後公鎮鄧尹公再貶監均州
酒稅舁疾來鄧以存殁托公公急至尹所尹已瞑聞
公至復開目向公拱手曰也無鬼神也無恐怖如此
而已若二公者真千載以上人也况親見其徃来手
[364-5b]
札何幸如之


  歐陽文忠公集古録跋尾墨蹟


  文忠公集古録千巻皆手題之古今鉅觀也公精於
書學所題一筆一畫毫無懈意即此亦見公一斑公
殁世未乆録已漫散此四跋尾一為西岳華山碑一
為漢楊君碑一為平泉山居草木記一為陸文學傳
崇寜中在趙明誠徳父家復有其手題徳父亦有金
石録二千巻盖博雅君子也文忠公文章事業炳煥
[364-6a]
千古其手書又精工如是真希世珍後跋者有米元
章韓元吉朱晦翁尤袤洪邁方從義胡儼李賢諸公
亦他卷所未有也又一跋載前


  蘇米墨寶小冊


  坡公與質翁帖一紙計七十餘字原在仇山村家後
有其手跋又米㐮陽帖二紙皆晩年書精妙之甚三
帖原裝一卷既于市傭得米小字一紙又左旦明贈
連水陳生帖三段此三段已刻紹興米帖内戊戌山
[364-6b]
中合裝之


  余少年學米帖不得其運筆結搆之妙徒學離竒遂
入傾欹一路後乃痛改之近年玩其墨蹟始悟晉法
宋思陵云近日書存晉法者惟米芾及薛紹彭耳信


  年来所見米蹟如宋南昌徽之長巻魏泰酬和詩稿
曹嘉禾溶長巻之叔晦帖淡墨秋山詩稿超逸絶倫
未多有也余借之上石今卷與人杳寜無遐思


[364-7a]
  蘇子瞻苦雨詩墨蹟


  苦雨五言古詩乃坡公元豐六年八月六日書字凡
五百有餘指頂行楷神韻備足坡公最屬意之書也
余於崇禎壬午得之吏部黄㐮兵火失之賈人仍持
來售亦竒縁也


  傳世者米書多蘇書少盖以當時黨禁人不敢收蘇
氏文字存者多付之水火今之行世者皆燼餘也坡
公嘗自評其書吾書骨撐肉肉沒骨又曰吾書雖未
[364-7b]
工自出新意不淺又毎書輒多畱餘紙曰以待五百
年後人題跋然公書一至南渡已重如拱璧寕待五
百年哉黄涪翁曰子瞻書為當代第一為其挾以文
章忠義之氣耳此真知公者也涪翁因公逺謫瀕死
不悔米元章初借公以成名既而背之號於人曰在
蘇黄之間自恃其才而不入黨與視涪翁有餘愧矣


  米元章小字天馬賦墨蹟


  米元章好書天馬賦如王子敬好書洛神賦人間合
[364-8a]
有数本此巻小行草瘦勁跌宕與王金沙家本相類
余止見王氏刻本未見其墨蹟或即此卷取入舊内
今復傳出乎余於乙酉得之次年孟津王覺斯見之
稱嘆不已遂跋数語其後舊内畫卷皆御用監内臣
装裱此巻前装趙子昂馬圖將此卷装後作跋中書
題簽云子昂唐馬米元章跋可笑也


  米元章大字天馬賦墨蹟


  元章所書天馬賦以擘窠大字書於平海大師後園
[364-8b]
者為最得意之作雄渾流動起止横竪諸法俱備余
嘗見其多景樓詩亦大書逺不及此此卷不獨在天
馬巻中稱第一其生平書蹟亦當以此為第一上有
蔡姓珍藏印乃蔡京也又有賈似道小印及秋壑圖
書在明又入嚴相家籍沒入内如此名蹟累辱於權
奸之手良為可嘆黄子乆云展視之時有大星貫斗
而墜其聲如雷亦一竒也巻既入内将後跋皆割去
今江南傳一巻後有永樂甲辰浚儀張肻跋從徐有
[364-9a]
貞家流傳者臨本也


  黄魯直松風閣詩墨


  余於甲申後見山谷数巻最愛松風閣巻其詩清脱
妙不可言字乃正書勁秀全用栁公權法他書所不
及也余晚年極喜栁書復得其一二秘本今見此巻
益知世之學栁者一味硬直真鈍漢也卷佳絶矣而
有可恨者嘉定間向姓者所題不稱一也舊在賈似
道家上有賈似道小印及悦生秋壑長字諸印辱於
[364-9b]
權奸之手二也元大長公主不擇人而命題絶有可
噴飯者三也項墨林收藏之印太多後又載所買價
值俗甚四也


  友人吉安李梅公元鼎得山谷書杜詩巻字極佳與
此相類趙松雪有跋語亦得意書先在予家余物色
此巻經年不得聞在梅公處乃以趙跋歸之竟成合


  曹嘉禾溶有山谷小字墓誌稿二合装一巻董𤣥宰
[364-10a]
大書四字於後曰山谷墨寶真墨寶也嘉禾與予好
尚相若其應徴入京盡以所攜巻册送余齋如米老
巻君謨巻及此巻俱累累千百言世不多見之珍也
又王長垣有山谷書隂長生詩亦正書不及松風閣


  黄魯直書諸上座


  此巻乃涪翁草書末有数行正書字法竒宕如龍搏
虎躍不可控御宇宙偉觀也然縱横之極却筆筆不
放古人所謂屋漏痕如折釵脚此其是矣世傳東坡
[364-10b]
見山谷草書從傍稱歎錢穆父謂惜未見懐素真跡
後山谷見自叙帖書法頓異然山谷天分高學力足
固非全取法於懐素也巻上有紹興及内府書印曽
入思陵御府者後又在賈似道家余見山谷草書當
以此為第一


  薛道祖詩卷


  宋人書能存晉法者惟薛紹彭道祖盖彼時定武蘭
亭妙石在其家故所書詩稿五紙筆筆用右軍法無
[364-11a]
論不肯帶唐人格調即大令亦略不涉及此深於書
學者也惜傳世者少真如天吳紫鳯耳


  巻舊在水村陸太宰家西涯題云右宋薛紹彭書五
紙薛氏以三鳯名河東紹彭其後人也字道祖號翠
㣲居士居長安符祐間以書名一世米芾書史㑹要
所載是


  水村陸公得此巻特愛重之間出示予為識数語於
後後在王元美家題識累累文休承云薛道祖書予
[364-11b]
惟見晴和二像隨事吟三帖松雪謂其脱略唐宋齊
踪前古陸居仁謂其雖雜於六朝盛唐人書中當無
愧後又見其所臨蘭亭蓋定武石刻在其家故所臨
尤妙今獲觀其詩帖若上清連年實享清適帖及和
劉巨濟詩真能軒輊六朝追踪魏晉宜與元章抗行
而當時謂之為米薛也


  秦少游論書帖


  少游書不多見端勁大約得之顔魯公楊少師其論
[364-12a]
書云學書端正則窘於法度側筆取妍徃徃豐左
而病右故端書如右軍霜寒表子敬乞解職䑓状張
長史郎官㕔壁記皆不以法度病其精神至於行書
則王家父子隨意肥瘠皆有佳處近世惟顔魯公楊
少師特窺其妙其用筆能左右之無不好處惟王荆
公書有古人氣而不甚遒司馬公正書不甚善而隸
法極端觀淮海所論書而其書可知矣淮海與黄豫
章同為坡公門下士皆善書陸放翁言豫章晩自稱
[364-12b]
許淮海則退避不敢以書自名故淮海之書傳世者
少益足重也


  宋高宗皇帝御書毛詩馬和之補圖


  宋思陵極重經學而尤留心於詩毎手寫一章輒令
馬和之補圖余所收者凡八章一為魯頌駉一為有
駜一為閟宫一為商頌那一為烈祖一為𤣥鳥一為
長發一為殷武字皆端謹有致大約取法於鐡門限
後補圖亦工古人宴享祭祀之儀禮樂輿馬之制悉
[364-13a]
備焉尤非他圖所可及也和之以紹興中登第官至
工部侍郎余又於江右李梅公寓見鹿鳴十章朱子
美寓見節彼南山十章山西張氏寓見關雎十章首
有夫子及卜子夏小像高宗又曽手書九經刻石今
臨安文廟尚有存者彼時戎馬倥偬而能神閒氣定
雅意表章跨有半壁百餘年非倖也


  宋憲聖皇后書養蠶圖


  蠶織圖所繪自浴種至剪帛凡二十四事使閲者宛
[364-13b]
然置身田舍見婦子拮据不遑之景也毎段下題小
字極其工緻至元中鄭足老題云為顯仁皇后字后
習高皇字高皇手書九經毎倦則后書續之人未易
辨金華宋景濓云圖出於潜令樓璹璹獲召見以圖
上進上攜至宫憲聖慈烈皇后逐段題之皇后姓吳
配高宗其書絶相類謂非顯仁韋后書余考之顯仁
韋后乃高宗母也從徽宗北轅老年始歸憲聖慈烈
吳后乃高宗繼后史稱其善翰墨則為吳后書無疑
[364-14a]
金華之言為確矣


  宋趙樂易篆書


  書家篆法不傳近代擅工者寥寥此卷三段一為李
監法書歸去來一為欵識法書盤谷序一為小篆書
紅白蓮詞皆精工絶倫趙為寶慶間人樂易其號卷
為求是先生書亦不知其名以俟博古者考定後觀
者圖章累累皆宋元人也


  黄伯思書黄&KR1161内景經墨蹟


[364-14b]
  黄長睿為南宋博雅第一其所著法帖刋誤及秘閣
古器説俱載東觀餘論中王順伯厚之嘗稱之曰本
朝始自歐陽公集古録千卷趙徳父金石録至二千
卷考訂甚工然猶未免差悞惟雲林之書為盡美順
伯盖畱心古學者稱許如此長睿有雲林堂元人倪
元鎮襲之或重其人耳余求其書蹟僅於陳山人家
見北齊勘書圖一跋正書精工之甚丁酉夏自山中
回得此卷小字草書全用急就章法甚可珍也按索
[364-15a]
靖急就篇一千四百五十字闕七百五十九字在宋
時猶存唐人硬黄臨本葉石林夢得求之弗獲僅得
長睿雙鈎本謂氣韻精彩尚有彷彿典刑乃刻之閩
中盖長睿長於章草者故精妙如是也虞伯生云長
睿書不逮言豈其然乎


  陸放翁詩稿


  陸務觀先生自書所作詩八首後題嘉泰甲子歳正
月甲午用郭端卿所贈猩猩毛筆時年八十矣書法
[364-15b]
勁逸老年不衰如此詩句冲澹全無烟火色相盖公
以寶章閣待制脩實録完即致仕優游若耶溪乆領
林泉之樂故其筆墨清勝如此昔公跋山谷卷謂此
卷不應攜在長安逆旅中亦非貴人席帽金絡馬傳
呼入省時所觀他日幅巾笻杖渡青衣江相羊喚魚
潭瑞草橋清泉翠樾之間與山中人共小巢龍鶴菜
飯掃石置風爐煮䝉頂紫茁然後出此共讀乃稱耳
余於公書亦云然卷中嘉泰甲子乃嘉泰四年也越
[364-16a]
五年而公殁


  鮮于伯機書杜詩


  漁陽太常以書名一世余見其遺蹟極多最佳者為
杜詩秋風破屋歌風格遒逸有晉人遺法後自跋亦
自負盖得意書也其子去矜亦善書見卷後世傳伯
機與趙吳興齊名趙毎自書二紙易其一紙輒焚之
不知果有此事否然寥寥宇宙得一人妬亦足矣吳
興乃知巳也此卷余官開封時張大理睡心所贈相
[364-16b]
隨二十餘年矣毎開閲輒作聚散存亡之感


  元人書吳興漁陽而外無可存者即巙巙康里名甚
噪然其書稍俗康里嘗問人趙承㫖日書㡬何或對
曰萬字康里曰吾日可書三萬字此其所以俗也然
承㫖書後人尚有評其稍熟者蓋作畫則欲熟中熟
作字則欲熟中生董𤣥宰謂鮮于書勝趙承㫖亦正
以鮮于書不熟不俗耳按巙巙康里應改喀喇庫庫因題識故仍其舊


  趙子昂千文墨蹟


[364-17a]
  子昂千文余舊有墨刻本上有晉府印意手跡必在
晉府安得一寓目以快生平乙酉之秋偶於棋盤街
下馬牌側見此卷傾囊得之子昂書初學鐡門限及
宋思陵晚乃學蘭亭及李北海此正是學定武時書
風骨内含神采外溢書家傾國也後題皇慶三年五
月朢日為戴架閣書後又有至正二年中丞張希孟
等題名


  趙子昂臨絶交書


[364-17b]
  子昂於古帖無所不臨亦無不宛合其臨絶交書神
韻俱足班之六朝中真無愧色最得意書也後自題
余十年前嘗為仲長書此不意失去後兩幅今攜至
都下復為全之觀者審定延祐六年八月十日後有
黄文獻一跋極詳核跋云魏公書嵇中散絶交書自
題云十年前嘗為仲長書此因失去後二紙延祐六
年再為補之按前十年至大元年也公以大徳元年
知汾州三年除江淛儒學提舉至大二年為泰州尹
[364-18a]
以題語考之正提舉儒學時也延祐六年十一月謁
告歸吳興而後二紙實補於將歸時仲長葉裔字也
裔與公同學厚善為濟州經歴以憂解歸延祐六年
還朝與公邂逅書此予以延祐二年領薦上春官拜
公於京邸時猶為侍讀學士至順二年見葉公於中
丞馬公座皆以文字相推愛今二公亡矣鄙陋無聞
有加於舊友人王行成出此相示追感疇昔謹識於
此此文獻至治三年七月跋文獻金華人名溍宋景
[364-18b]
濓之師也文集沖逺有法元時大著作皆出其手謂
之璽口學士余見子昂小行草三四卷與絶交書相
敵者惟西川李青眉所收書東坡杏花詩前畫東坡
小像方巾道服手持竹枝翛翛欲仙後書其杏花飛
簾散餘春七言古詩八十餘字詩既流俊書復娟逸
真雙絶也後題至元二十六年三月既望吳興趙孟
頫寫先生小像並書此詩先生有神當賞其意耳此
卷在予齋数月李殊不知重予不欲掩取之仍封還
[364-19a]
李歿於揚州無嗣卷不知何存矣


  趙子昂自書詩稿


  詩稿二紙一書天冠山二十八詠一書𤣥洲十詠寄
貞居先生貞居乃句曲外史張雨也字法倣黄庭樂
毅論是其中年筆余有文敏大字條幅袁六完從淮
上差回得此巻乃以相易易後有持條幅來售者書
小陸何如大陸賢七言律一首字更遒逸可愛又得
書唐絶句一幅余以贈山西衛邰孫


[364-19b]
  趙子昂書所臨馬和之毛詩圖


  子昂倣和之畫毛詩七段而無詩自跋云馬和之在
畫院中名冠一時論者謂其獨得古雅之氣於蹊徑
之外先思陵毎書三百篇輒虚其後以命和之補圖
後畫與書皆散落人間好事者争購之逹奚王孫所
藏獨有畫而無詩孟頫不揣遂欲追蹤古人臨寫一
過並想像其詩亦有不待言而知其篇名者如河上
之臺既泚既洒而國人經從其下望者動色抑首皆
[364-20a]
有不忍見其籧篨戚施之態而相顧腹誹者非新䑓
乎城隅九雉而一見所愛踟蹰搔首於下則靜女也
涉危遂徃乘舟泛泛若無所薄而涯端父老望而傷
思中心養養如見其状非二子乘舟其孰當之其君
露次而諸臣之鞠躬以諌者其黎臣之賦式微乎前
高後下者旄邱也其上蔓延相及者旄邱之葛也而
叔伯羣居有褎如充耳之容則旄邱之所以責衛也
倚樹之女有深思焉而所臨者毖然之流所與謀者
[364-20b]
孌然之姬也豈非衛女之賦泉水以思歸乎城門之
外樹木叢蔚其背陽向隂之北門乎而羸馬瘦僕蕭
然獨出有仕不得志之意焉其卒篇盖北門也夫詩
存而可名其圖者非善之善也詩亡而可知其圖者
真能詩者也孟頫畫不逮古圖成而更為題出後之
人其有不必按圖而知詩者乎至大五年三月五日
識字法右軍極綿蜜與畫可稱雙絶逹奚王孫巻後
在上海顧氏家衡山猶見之余在京師劉元公家見
[364-21a]
和之一卷亦有圖而無詩


  趙子昂書陶詩小楷


  子昂有秋林散步圖上以小楷書陶淵明嬴氏亂天
紀詩計一百六十字風格遒逸為子昂最得意書陳
眉公題云松雪此圖倣趙千里秋林散步圖上繫以
陶柴桑詩書法風流精𦂳有黄庭東方朔讚風格的
是吳興雙璧宜𤣥宰坐卧其下不忍去也


  楷法至晉人而聖唐楷失之板宋人無楷即吳説以
[364-21b]
楷名亦多帶行惟子昂獨得晉人遺法盖其結搆精
嚴丰神瀟洒胡汲仲謂上下五百年縱横一萬里無
此書非過也余於江右李梅公寓見小楷書姜白石
蘭亭考又於香河袁六完家見小楷書九歌楷矣而
不工乃其少年書惟所書圓覺經数萬字後題奉為
妻魏國夫人管氏道昇懴除業障早證菩提與法界
有情同成圓覺字法精工可與畫上小楷敵然数萬
字長巻尤希世珍也此巻乃徐司冦石麒贈一大帥
[364-22a]
者大帥不知重畱余齋中經年還歸之今已在秦中
一士夫家矣


  宋徽宗草書千文


  徽宗千文書法學懐素而腕力弱甚後題宣和壬寅
御書上用御書印僉押有雲林子乆及黄琳袁栁庄
諸收藏印余得之亂後今已贈人


  唐韋莊借樂章帖


  帖凡六十八字風骨似晉人前有泥金題簽是金章
[364-22b]
宗御府物又有宣和政和紹興諸印在嚴相家籍沒
入内故有南昌縣號印余於李梅公寓見之按韋荘
杜陵人唐昭宗進士副李洵使蜀時中原兵亂遂居
於此朱温篡唐蜀王建亦僣號拜莊為散騎常侍判
中書門下事以殁


  黄山谷草書杜詩


  黄自跋云欲作草要須解張顛筆法又當知屋漏折
釵股筆及公主家擔夫争道體勢迺能用筆縱横可
[364-23a]
意耳元祐八年十一月丙子試鄭友直筆余有趙松
雪題此卷之跋後聞此卷在李梅公處送歸之趙跋
云黄太史所書杜少陵詩筆力雄健又論草書體勢
深得其要非善於書法者不知也至大三年三月題
於車轎寓舍


  蘇東坡書前赤壁賦


  赤壁賦為東坡得意之作故屡書之此本小字楷書
尤有精采後自跋云軾去嵗作此賦未嘗輕出以示
[364-23b]
人見者盖一二人而已欽之有使至求近文遂親書
以寄多難畏事欽之愛我必深藏之不出也又有後
赤壁賦筆倦未能寫當俟後信軾白卷首損壊文衡
山補之筆法蒼勁


  趙子昂楷書姜白石蘭亭考


  此卷乃子昂蚤年書余同李梅公坐報國寺松下見
此卷争購之子昂自題云白石先生蘭亭考一卷予
兄徳懋有此真蹟野翁自江東抄得攜來京師且以
[364-24a]
此紙要予作小楷余自少小愛作小字邇來官游無
復有意兹事盖北方多風塵不宜筆研而客中又乏
佳几此紙雖出高麗亦非良品偶今日雨後風塵少
息拳曲土炕上據白木小卓聊復書此以應野翁之
命孫過庭所謂乖作者也


  朱文公墨蹟


  文公墨蹟一卷前畫文公小像後書獨逰寶應寺詩
又與程允夫帖又或問誠意章手稿小行書極精工
[364-24b]
後有元人朱公遷諸人跋此卷原在余家今在章邱
張氏


  黄山谷隂真君詩


  此卷乃山谷正書極其端勁自題云忠州丰都山仙
都觀朝金殿西壁有天成四年人書隂真君詩三章
余同年許少張以為真漢人文章也以予考之信然
因試生筆偶得佳紙為鈔此詩以與王瀘州補之之
季子觀隂君所學守尸法耳猶須擇師勤苦如是乃
[364-25a]
能得之何况千載之後尚友古人求知道徳之上宰
者乎紹聖四年四月丙午黔中禪月楼中書此卷余
借王長垣


  黄山谷贈元師詩


  此卷字法遒逸是涪翁得意書江西朱子美得之故
内余曽借觀後自跋云余舊得東坡所作醉翁操善
本嘗對元道之元欣然曰徃嘗從成都通判陳君頎
得其譜遂促琴彈之詞與聲相得也蜀人由是有醉
[364-25b]
翁操然詞中之㣲指弦外之餘韻俗指塵耳豈易得
之建中靖國元年正月辛未江安水次偶住亭書







  六藝之一錄卷四百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