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h0070 六藝之一錄-清-倪濤 (master)


[163-1a]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録卷一百六十四  錢唐倪濤撰


  法帖論述三十四


  魏鍾繇戎路表本文及汪珂玉跋補録于後


  右魏鍾繇書其辭云戎路兼行履險冒寒因述曹仁
徐晃破闗羽事其後題云建安二十四年閏月九日
南蕃東武亭侯臣繇上按建安二十四年冬曹公軍
於靡陂而仁等破羽後未嘗出征無履險冐寒之役又
[163-1b]
古人牋啟不書年此二事可疑又云羽已被矢刃據
三國志闗羽圍曹仁於樊為仁所敗而走後為孫權兵
斬於沮與此帖不同集古録


  右鍾繇法帖者曹公破關羽賀㨗表其後書云建安
二十四年閏月九日南蕃東武亭侯鍾繇上集賢校
理孫思恭精於厯學余問孫君建安二十四年閏在
何月思恭為余以漢家所用四分乾象厯推之是歳
己亥二厯皆閏十月而陳夀三國志所書時月雖為
[163-2a]
簡畧然以思恭言考之則合按魏志是歳冬十月軍
還洛陽其下遂書孫權請討闗羽自効於呉志則書
閏月權討羽以呉魏二志参較是閏十月矣呉志又
書十二月權獲羽及子平魏志明年正月乃書權傳
羽首於洛陽盖二志相符乃權以閏十月方征羽至
十二月獲之明年正月始傳首至洛理可不疑然則
鍾繇安得於閏十月先賀㨗也由是此表可疑為非
真而今世盛行復有兩本字大小不同小字差類繇
[163-2b]
書然不知其果是否姑並存之以俟識者治平元年
七月廿六日書六一題跋


  昔人辨鍾元常書謂字細畫短而逸少學此書最勝
䖏得於勢巧形宻然則察真偽者當求之於此其失
於勁宻者可遥知其偽也賀表畫疏體枝鋒露筋絶
不復結字此决非元常之為也永叔嘗辨此謂建安
二十四年九月關羽未死不應先作此表論辨如此
正謂不識書者校其實爾若年月不誤便當不復致
[163-3a]
辨耶辨書者於其書畫察之當無遺識矣廣川書跋
此表歳月予未嘗深攷然固疑征南將軍為曹仁也
今觀順伯所論適與意合是時字畫猶有漢隸體知
此墓田帖及官本白騎等字為非鍾筆亡疑也朱某
晦菴題跋


  今考魏志是年十月曹操自漢中還洛陽孫權上書
乞討羽自效王軍靡陂至正月始還孫權傳羽首至
呉志稱閏月權征羽十二月獲之按操以閏十月南
[163-3b]
征以正月還洛往復正當寒際此繇表所謂履險冐
寒正是也操未至而閏月中徐晃已破羽走之此繇
表所謂征南將軍與徐晃并力而羽已被矢刃者正
是也則此表與魏志所書者正合非偽也征南将軍
即權耳被矢刃者謂羽為晃破雖未即殺之而羽已
被創矣至十二月權始追獲之盖徐晃之破羽在閏
十月孫權之殺羽在十二月今繇以閏十月上操表
乃賀是月之破羽非賀十二月殺羽也因此致疑則
[163-4a]
此表與史書正合非偽明甚又按古人牋啟多不用
年至表奏則用年者有之若劉琨上晉元帝表稱建
興元年是也又魏志是年九月相國鍾繇免故閏十
月表但稱東武亭侯耳皆與史合其曰南蕃者蕃音
皮謂南蕃郡也東武南蕃之属故并著之或讀為蕃
鎮之蕃誤矣東觀餘論


  戎路表宣和御藏所記最為琅琅黄伯思董逌攻守
若輸墨毋復餘論苐余所見兩本石刻皆勁而纎長
[163-4b]
不無剥蝕此刻獨完好紙墨皆精翩翩有宣示風然
是思陵手榻似不無肉勝之歎弇州續藁


  魏鍾繇力命表


  始順伯示余以定武蘭亭叙書賜官奴樂毅論謂無
以復加矣順伯笑曰未也又有過此者乃出鍾繇力
命表諦觀久之心為之醉字畫精到乃至是乎順伯
博雅好古畜石刻千計單騎賦歸行李亦數箧家藏
可知也評論字法旁求篆𨽻上下數千載衮衮不能
[163-5a]
自休而一語不輕發先鍾後王字家固有定論以此
三者坐判優劣豈為知者道耶樓鑰攻媿集


  魏鍾繇薦季直表本文及畢良史跋袁華再題俱補録于後


  右鍾繇薦季直表真跡古髙純樸超妙入神無晉唐
挿花美女之態上有河東薛紹彭印章真無上太古
法書為天下第一予於至元甲午以厚資購得於方
外友存此山後因飄泊散失經廿六年不知所存忽
於至正九年六月一日復得之恍然如隔世事以得
[163-5b]
失歳月考之歴五十六載嗟人生之幾何遇合有如
此者後之子孫宜寳藏之呉郡陸行直題鐵網珊瑚
成侯在魏銘功五熟釡為魏宗室豈獨勲業為不可
及其楷法傳於世者亦不可企及若戎路表是也此
卷薦季直表其法度與戎路表少異漢季楷法全似
隸其古雅可見於後二王為翰墨宗匠顧豈能外此
哉分湖陸隱君酷嗜古今浙右法書名畫多出於其
家此卷尤隱君所寳者更五六十年而復歸於隱君
[163-6a]
信神物去来真有神䕶云遂昌鄭元祐同上


  袁昻論書云鍾書有十二意外巧妙實亦多竒又李
嗣真謂鍾元常正隸如郊廟既陳俎豆斯在又比寒
&KR0146壑秋山嵯峨虞世南云鍾繇馳騖曹喜蔡邕倣
學而致一體真楷獨得精妍夫能書之士其評品鍾
書如此其重也然唐文皇論書體則古而不今字則
長而逾製黄長睿謂逸少所臨鍾書尚書宣示及破
關羽等帖字皆匾濶殊無長體豈文皇誤以廣為修
[163-6b]
乎長睿又云漢隸用筆結體圓勁雅淡字皆匾而弗
楕今傳世者若鍾書力命表諸帖古隸典刑具存夫
真賞之士其推察鍾書如此其至也此卷鍾元常薦
季直表真蹟世不多有仔細觀之果符諸賢之論而
其㸃畫之間多有異趣可謂幽深無際古雅有餘盖
其楷書去古未逺純是隸體非若後人姸媚纎巧之
體也或疑此帖唐人所書其間民字缺而不全夫民
字之不全特唐人避諱而剜撥之非不全書也痕迹
[163-7a]
猶存端可察識觀者亦觀其筆勢字體與夫英氣雅
韻不可舍本而求末遺精而究粗也要當鑒以心目
至正十八年戊戌五月望日袁泰題同上


  右鍾繇薦季直表真跡黄初到今千二百餘年而紙
墨完好不渝信希世之寳也應禎往年在天府得見
二王真蹟今復於相城沈啟南所觀此區區餘年何
多幸也𢎞治四年人日長洲李應禎記同上


  史載鍾太傅事魏殊有偉績此薦季直表又見其為
[163-7b]
國不蔽賢之美其書平生所見特石刻耳若真跡之
存於世者則僅止此啟南所藏法書甚多吾固知其
不能出此上也呉寛匏翁家藏集


  𢎞治初客從越來持鍾元常薦焦季直表示予察驗
真偽将售諸博文家予未敢决亦以歳月綿閣已甚
不能不傳疑也彼乃歸之沈先生啟南家先生長子
雲鴻為予中表姊夫更諏於予予應之猶是也他日
外舅太僕李公閱而賞歎不置特為鑒定題曰此千
[163-8a]
二百年之真跡希世之寳也然後衆論乃定公又言
曩於祕府見二王書二王書則人間未聞影響二十
年前有以十八字為右軍書者嘉興人以重價購去
然固亦未能決者也祝氏集畧


  右鍾元常薦山陽太守關内侯季直表宣和書譜及
米史黄論與他名家品目皆不見記載惟張士行法
書纂要嘗一及之且與戎路力命宣示尚書並稱但
戎路諸帖咸有石刻傳世而此帖不傳刻本殆不可
[163-8b]
曉而陸行直鄭元祐袁仲宣在元世皆博學名能書
家其題語珍重如此余又安能置喙其間哉但諸公
題語皆稱焦季直余驗焦字實侯字之誤盖侯字上
有關内兩字實關内侯也至後但稱直而不言季盖
季姓直名關内侯其爵也若以為焦姓則上關内字
似無所属以為地名不應薦人而直舉其郡望且當
時亦無所謂關内郡者故余定為侯字無疑而華氏
入石直標為薦季直表云徴明識甫田集


[163-9a]
  魏太傅鍾成侯元常書世不多見見者唯淳化間數
帖及戎路力命二表而已宣示乃右軍臨筆長風白
騎識者有疑戎路力命紛紛若訟獨此薦季直表最
後出由分湖陸歸蕩口華復為之刻石以傳自華氏
之刻行而天下之學鍾書者不復知有淳化閣帖矣
此表小法楷法十各得五覺㸃畫之間真有異趣所
謂幽深無際古雅有餘昔人故不欺我也華氏藏為
大戎脅取夤緣佐朱提權相復見法籍入天府尋用
[163-9b]
代禄轉落緹帥家緹帥没余乃偶得之賈人手亦云
幸矣好事者意此神品無上法書不應歴唐宋間寥
寥乃爾又歴千五百年而完好若未觸手甚或以纎
媚疑之苐此正純綿裹鐵書家三昧也庸詎知非其
時卧江左深山中不得排金門入紫闥而亦用此不
墜兵燹邪藉令李懷琳宋儋白首臨池辦此結體否
咀賞之餘因敬題於後弇州山人藁


  魏鍾繇墓田丙舍帖


[163-10a]
  慶元二年孟冬壬子見餘姚施令尹盖司諫之子也
出其家所藏墓田丙舍帖碑石余誦山谷之詩曰平
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鬢成絲為之三歎攻媿集


  魏太傅鍾繇戎路宣示帖真蹟珊瑚網


  臣繇言戎路兼行履險冐寒臣以無任不獲扈從企仰
懸情無有寧舍即日長史逮充宣示命令云云建安二十
四年閏月九日南蕃東武亭侯臣繇上


  御府所藏魏鍾繇宣示帖淳祐十一年歳在辛亥至
[163-10b]
朔同日妆池松題記


  尚書宣示已入閣帖薦季直表亦鐫華氏真賞齋矣
此則宣示戎輅真蹟為吾禾項氏所藏是宣示有二
種也遂昌鄭元佑以戎路作戎輅世遂名戎輅帖耳
余考廣川書跋以昔人辨鍾元常書謂字畫細短而逸
少學此書最勝處得於勢巧形宻然則察真偽者當
求之於此其失于勁密者可遥知其偽也賀表畫疏
體枝鋒露筋絶不復結字此決非元常之為也永叔
[163-11a]
嘗辨此謂建安二十四年九月關某未亡不應先作
此表論辨如此然鄭遂昌以成侯戎路表楷法傳世
為不可及又以季直表其法度與戎輅無少異今三
帖具存鑒别自在惟是墨本為閏月九日非九月也
或誤以九日作九月抑閏在冬捷時耶有識者宜詳
辨之嘉禾龍惕子汪珂玉鑒於城南之蓮登草堂


  魏鍾太傅薦季直表真跡鐵網珊瑚


  臣繇言臣自遭遇先帝忝列腹心爰自建安之初王師
[163-11b]
破賊關東時年荒穀貴郡縣殘毁三軍餽饟朝不及夕
先帝神略竒計委任得人深山窮谷民獻米豆道路不
絶遂使强敵喪膽我衆作氣旬月之間廓清蟻聚當時
實用故山陽太守關内侯季直之䇿尅期成事不差毫
髪先帝賞以封爵授以劇郡今直罷任旅食許下素為
亷吏衣食不充臣愚欲望聖徳録其舊勲矜其老困復
俾一州俾圖報効直力氣尚壯必能夙夜保養人民臣
受國家異恩不敢雷同見事不言干冐宸嚴臣繇皇恐
[163-12a]
皇恐頓首頓首謹言黄初二年八月日司徒東武亭
侯臣鍾繇表


  陸行直鄭元祐二跋及袁泰第一題語俱見前
書家之有鍾王猶儒家之有周孔今之學者出口惟
云二王而不言鍾猶稱孔子孟子而不及周公也伯
幾此語真能為元常出氣東平畢良史


  東觀餘論云自秦易篆為佐𨽻故漢世𨽻體尚有篆
籀意象厥後魏鍾元常士季晉王世將逸少子敬作
[163-12b]
小楷法皆出於漢𨽻率匾正今存於世若元常尚書
宣示等帖世將上晉元帝二表逸少曹娥帖子敬洛
神賦雖經摹拓而古隸典刑具在至江左六朝謝宣
城蕭挹輩雖不以書名世其小楷若齊海陵王志開
善寺碑猶有鍾王遺範至隋陳間正書結字漸方唐
初猶然獨歐陽率更虞永興易方為長以就姿媚後
人競傚之遽不及二人逺甚鍾王楷法彌逺矣余觀
此帖誠元常之合作若黄長睿之推而得其詳論而
[163-13a]
極其至且究其字體之變更似為此書發也不可不
重識焉至正二十五年五月二十日泰再題


  又李應禎吴寛二跋亦見前


  呉皇象急就章


  右章草漢黄門令史游急就章二千二十三字相傳
為呉皇象書摹張郡公家本象書惟官本法帖所載
文武將墜等四帖其餘不復多見而章草自唐以来
無能工者其法蓋僅存世傳獨呉越錢氏所藏蕭子
[163-13b]
雲出師頌最為近古他如索靖月儀等未必盡真此
書規模簡古氣象沉逺猶有蔡邕鍾繇用筆意雖不
可定為象書決非近世所能偽為者自李斯作倉頡
其後爰歴博雅凡將元尚與急就五家繼作皆為小
學所宗故字書略備今倉頡而下皆亡獨此書有顔
師古注本尚在乃相與參校以正書並列中間臨搨
轉寫多不無失實好事者能因其遺法以意自求於
刻畫之外庶幾絶學可復續也宣和二年上已日知
[163-14a]
潁昌軍府事縉雲葉夢得題石林集


  余舊藏此帙臨學曽數十百過比已與沙門圓慧昨
于華亭何元朗所見宋仲温臨本神氣骨肉俱勝今
日更覩兹帖微悟古人用筆之意焉𤣥牘紀


  呉皇象文武帖


  皇象文武帖盖寫東觀校書郎髙彪送幽州督軍御
史第五永箴耳結字亦古史本云吕尚七十此云師
尚七十史本云明其果毅此云昭其果毅盖作史者
[163-14b]
避晉諱當以此為是五將三門下當云地有九變丘
陵山川人有計䇿六竒五間總兹三事謀則諮詢無
曰已能務在求賢淮隂之勇廣野是尊勿謂時險不
正其身勿謂無人莫識已真忘富遺貴福禄乃存枉
道依合後無所親先公髙節永越可尊佩藏斯戒以
厲終身時蔡邕輩並賦詩送永獨彪作此箴邕等甚
美之以為莫尚也全章見東漢書此叚軼之象書人
間殊少惟建業有呉時天發神䜟碑若篆若隸字勢
[163-15a]
雄偉相傳乃象書也張懷瓘目以沉著痛快真得其
筆勢云法書要録


  晉索靖月儀帖


  世謂母丘奥碑比蔡邕石經無相假借惜其書不見
於世觀晉人評書以索靖比王逸少而歐陽詢至卧
碑下則筆墨妙絶不待見其書然後信也近世惟淳
化官帖中有靖書其後購書四方得月儀十一章今
入續帖中其筆畫勁宻顧他人不能眦睨其間然與
[163-15b]
前帖中書亦異不知誰定之李嗣真曰靖有月儀三
章觀其趣尚大為遒竦無愧珪璋特逹猶夫聶政相
如千載凛凛為不亡今月儀不止三章或謂昔人離
析然書無斷裂固自完善殆唐人臨寫近似故其書
欹劂逕出法度外有可貴者廣川書跋


  今年冬得黄熊所攜索幼安月儀帖一卷按幼安真
跡為宣和殿所藏而先巳刻之祕閣續帖中米元章
與其友人書謂月儀帖不能佳而黄長睿遂未信以
[163-16a]
為贋物獨董逌稱其筆畫勁宻他人不能睥睨然亦
是唐人臨手也月儀有正二三九凡十一章俱稱具
告君白了不可曉其辭亦錯雜絶不類晉人尺牘而
中得一二古雅如黄初時語然終不可曉也此本刻
頗精楮墨亦佳有古色或是閣帖真本故存之弇州續藁
月儀帖本出索靖後多散逸不傳此多唐人擬作者
筆法亦宗索靖其虚和夭矯間有豹奴遺意大都為
章草者必兼右軍乃合不則宋克輩耳書畫眼


[163-16b]
  月儀帖書家所重米南宮一帖有云月儀只唐人耳
無晉人轍余得蕭子雲出師頌觀其筆法猶是漆書
遺畫不當以魏晉後變隸求之同上


  晉索靖章草急就篇


  自秦同書文丞相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髙作爰歴
篇太史敬作博學篇至文園令相如作凡将篇黄門
令游作急就篇皆書文之林苑欲識字者不可不知
惜哉凡將以上不可復見獨急就存焉者以昔賢多
[163-17a]
喜書之故也其文雖出小學家而亦西京文氣未衰
之際詞致雅馴故顔籀賞其清靡籀注此書嘗得皇
象鍾繇衛夫人王㑹稽等篇本備加詳覈今世所傳
惟張芝索靖二家為真皆章草書而伯英本祇有鳳
爵鴻鵠等數行至靖所書乃有三之二其闕者自母
繜而下纔七百五十字此本是已蓋唐人摹而弗填
者神韻筆勢古風宛然余遂手搨一通陶隱居謂之
填郭書近世謂之雙鉤書盖欲知筆徑所自故爾予
[163-17b]
既手搨復補其遺字於巻終因以備忘云東觀餘論


  右索靖章草急就篇一千四百五十字闕七百五十
九字余聞世有此唐人硬黄臨本舊矣不知藏誰氏
求之乆不獲紹興甲子偶得祕書郎黄長睿雙鉤所
摹於福唐凡西晉前鍾張衛索書帖存於今者大抵
無復有真蹟流傳騰搨既多僅見其㸃畫爾長睿好
古善𨽻楷能得古人用筆意其氣韻精采尚可髣髴
其典刑兵興以来剽剥煨燼之餘故家名流所藏殆
[163-18a]
盡幸有遺者不可無傳於世閩無美石乃使以版刻
置之燕堂以示好事者杜子美云嶧山之碑野火焚
棗木傳刻肥失真古今所恨云石林葉夢得書石林集


  晉索靖出師頌


  史孝山出師頌係古章草法在宋時有兩本天府志
索幼安所謂銀鈎之敏而人間則盛推蕭子雲余舊
於文夀承所見一巻上有祐陵泥金御題征西司馬
索靖書與宣和瓢印盖天府本也苐黯&KR0034不甚可别
[163-18b]
細翫其行筆處亦似微蹇澁往往有楓落吴江之恨
今年秋家弟敬美購得一卷其大小行模相髣髴而
結法特加遒宻古雅墨氣如新又有太平公主胡書
王涯僕射衣存珍祕二印越國公鍾紹京半印楮尾
米友仁敷文鑒定以為隋賢書遂入紹興内府余竊
謂二蹟皆自幼安臨出特紹興之所入者佳而宣和
之所藏當小次耳小米不能别所以而槩以隋賢目
之大似暗中摸索余良幸獲再覯此希世之珍所不
[163-19a]
滿者子雲竒跡遂以永絶耳令人慨歎弇州續藁


  鍾太傅書自晉渡江時止傳宣示表百餘年間妙蹟
已絶寧知今世有索靖出師頌耶此書在欈李項子
京家故是甲觀其昌戲鴻堂法帖


  晉嵇康帖


  絶交書文徴仲以尾有右軍字疑為逸少此非知書
者張懷瓘言家有叔夜草冩此書常寳惜人與兩紙
王書不易繇此言之實嵇之手跡特懷琳臨倣之耳
[163-19b]
懷瓘又言逸少縱逸乏丈夫之氣故評草書登品者
八人嵇亞而王殿今以此巻並觀良非過論唐人雙
鉤下真跡一等頃幸得見於京師會四明王生以廓
填擅塲因命為二本一自隨一遺無功閒中時一展
翫雨散風行頽然天放龍章鳯姿猶若得其髣髴者
無功其善有之清河書畫舫


  晉庾翼真蹟


  晉庾翼稚恭真蹟在張丞相齊賢孫直清汝欽家古
[163-20a]
黄麻紙全幅無端末筆細弱字相連属古雅論兵事
有數翼字上有竇蒙審定印米芾書史


  晉王洽帖


  燕石入笥卞和長號玉石亦自有辨但知者既少則
昧者衆矣真贋相眩則偽者常勝後有真者不復察
也余觀敬和之帖而傷之仁廟時購法書於四方洽之
書落簡揮毫有郢匠成風之勢其帖已具寳章集今
入祕閣觀者不求真偽謂真洽書也余嘗察其書正唐
[163-20b]
所摹以留内府者豈知世復有舊札遺紙存乎今觀
李氏所收帖然後可以辨矣世反疑為臨家者是豈
不使卞和長號也廣川書跋


  晉王洽仁愛帖


  王導行草見貴當世洽在諸子中又最知名而書不
減父風下筆有新意此帖當是以其兄散騎常侍恬
之亡故也語故切至筆鋒鮮潤加之結宻未必不氷
寒於水曹勛松隱集


[163-21a]
  晉王珣真蹟


  米南宫謂右軍帖十不敵大令帖一余謂二王蹟世
猶有存者惟王謝諸賢筆尤為希覯亦如子敬之於
逸少耳此王珣書瀟灑古澹東晉風流宛然在眼用
卿得此可遂作寳晉齋矣畫禪室隨筆


  晉謝安中郎帖


  右謝太傅書一十六字申屠子廸家藏也子廸言宋
亡時府庫悉官取北来書悉為兵取剔取犀玉標軸
[163-21b]
文字委藉泥土間其先君忍齋御史偶得諸棄遺中
信知神物護持耶昔王子敬毎作佳書以遺太傅太傅
輙題其後還之敬甚懊恨盖太傅是右軍輩行也襄
陽米芾所謂寳晉齋者政為謝公書在也某獲觀中
祕甚多乃不曽見太傅書當是遺軼如此者尚多也
紹興中中原舊收法書名畫往往復購之精鑒尤當
紙墨印識一一可據子廸善寳之道園學古録


  晉謝安六十五字真蹟


[163-22a]
  右晉太傅南郡公謝安字安石書六十五字四角開
元小璽御府書也永存珍祕印入唐相王涯家翰林
之印建中御府所用更兵火水土之刼者八百年歴
代得以寳之必有神䕶元祐中見晉十三帖於太師
李瑋第云購於侍中王貽永家太宗皇帝借其藏書
摸閣帖但取郗愔兩片餘王戎陸雲晉武帝王衍及
此謝帖謝萬帖共十二帖皆不取摸版余特愛此帖
欲博以竒玩議十年不成元符中歸翰長蔡公建中
[163-22b]
靖國二月十日以予篤好見歸余年辛夘今太歳辛
巳大小運丙申丙辰於辛夘月辛丑日余生辛丑丙
申時獲之此非天邪米芾記寳晉英光集


  謝太傅六十五字真蹟後有米元章行楷百餘字米
自貴其小楷云不輕為人寫惟跋古帖與前賢墨蹟
用之所謂獅子捉象必全其力今在嘉禾項晦夫家
若王右軍奉橘期小女修載等真蹟皆項氏之傳貴
書畫眼


[163-23a]
  晉桓温書


  蜀平天下大慶東兵安其理當早一報此桓元子書
蜀平盖討譙縱時也僕喜臨之人間當有數百本也
東坡集


  晉桓温旱燥帖


  右旱燥帖晉臣温手跡字法淳古無俗韻亦一代佳
札臣之事君以忠而已非貴乎虚拘苛禮也古者奏
事乃用親札而不以繁文盡恭盖君臣之義同於父
[163-23b]
子各無所疑通其情實之為美於温此帖可見紹興
戊午四月初四日臣米友仁恭題珊瑚網


  晉顧愷之女史箴真蹟


  虎頭與桓靈寳論書夜分不寐此女史箴風神俊朗
欲與感甄賦抗衡自余始為拈出千載快事也其昌
戲鴻堂法帖


  晉楊羲黄素黄庭經


  黄素黄庭經陶穀跋以為右軍換鵞書米芾跋以為
[163-24a]
六朝人書無虞褚習氣惟趙孟頫以為飄飄有仙氣
乃楊許舊迹而張雨題吴興過秦論直以為學楊義
和書呉興精鑒必有所據非臆語也按真誥稱楊書
祖效郄法力同二王述書賦亦云方圓自我結搆遺
名如舟楫之不繫混寵辱以若驚其為書家所重若
此顧唐時止存帶書六行今此經行楷數千字神采
奕然傳流有緒豈非墨池竒遘耶元時在鮮于樞家
余悉從舘師韓宗伯借摹數行兹勒以冠諸帖楊在
[163-24b]
右軍後以是神仙之跡不復係以時代耳其昌戲鴻堂法


  晉七賢帖


  長安李丕緒得晉七賢帖世疑劉伶作靈李氏謂史
容有誤然其字伯倫知為伶也書尤怪詭不類然昔
經范文正公歐陽文忠公蔡文惠公諸人題識故後
世不復議余昔于官書中見山濤阮籍嵇康書皆入
作者閫域而不見劉伯倫書不知今所傳果何所從
[163-25a]
來而得其形製哉余見梁世自有劉伶善書畫當世
號文學士豈此書是耶唐初購書以金故人得偽造
以進當時李懷琳好為偽蹟其用意至到或謂亂真
昔人謂急就章為王逸少書七賢帖假云薛道衡作
闕三字裝褙持以質錢其所用繭紙皆謝道士所為
尤便臨書故懷琳所為書皆繭紙無薛道衡序此蓋
後人所為得劉伶書因以附之故其詭異不可法度
約者此正衒玉而賈石也紹聖三年余過長安邵仲
[163-25b]
恭得此摹本諉余跋其後廣川書跋


  嵇含云衆口異賈羣目改望陸景云衆口毁譽浮石
沈木今此一書致略失而論者異詞欲来者不惑不
可得也世人信耳而不信目故於書少有自斷於胷
中茍惟人言之信故凡造妄架偽者舉得進也前人
評畫謂耳中有畫目中無畫余於評書亦然仝上


  宋羊欣帖


  此帖在王文惠公家軾得其摹本於公之子錯以遺
[163-26a]
呉興太守孫莘老使刻石置墨妙亭中東坡集


  宋謝靈運古詩帖本文及項元汴跋補録於後


  伯英妙蹟永絶之後隋唐能書者論草聖惟言永禪
師張長史而已今觀此巻始知元氣在天壤間代不
乏人但藝有專兼流傳有顯晦耳豈謝公以佳詩雅
韻掩其書名耶況宣和宸翰内外僉題玉璽玉軸幹
皆全譜中論評又備極推奨慶仰神物感惠難勝值
而有之此生之倖㑹也不愧惡拙僣書巻末時至正
[163-26b]
庚午蕤賔節日前翰林國史院檢閱官榮僧肇薰香
敬題珊瑚網


  宋謝莊詩帖


  謝莊詞翰傳自髙祖廣平王聞得於南唐字畫遒勁
勢若飛動莊六朝文翰俱美元祐己巳十一月望日
石磧戍鏡湖遺老賀方囬云戲鴻堂法帖


  瑞雪詠山夜幽懷園引長笛弄莊集中不載誠祕異
之文故莊手書珍惜不傳於世也之肖再識同上


[163-27a]
  謝莊詩帖於新都汪景淳得摹本見真蹟書法似閣
帖所謂蕭子雲者小加妍雋宋髙宗書近之其昌同上


  梁蕭子雲飛白蕭字


  壁書蕭字者梁侍中蕭子雲之所飛白也韓晉公領
浙西之歳得於建鄴佛寺置之南徐官舍函以屋壁
俯瞰坐隅及晉公入賛廟謨啟於私第朱方官吏俟
其代者完葺舊府圬墁故堂吏人以壁字昬蒙方以
堊掃塗上時故殿中李侍御士舉為部從事以晉公
[163-27b]
翰墨代無等儔自護壁書施榻於下耽玩研味略無
巳時士舉重焉紿而方得及士舉府除職停寓壁字
於小吏之舍至甲申歳士舉為江西從事通好江淮
時李評事約盛閱圖書以示寮友士舉方以壁字言
於座中李君因而求之士舉云得卿皇象羊欣蕭綸
各一帖大鄭畫屏一扇即輟與之不爾當自持去李
君富於圖書酷好遐異遂以所求三帖并法士畫屏
一扇易焉後十餘日壁書自呉負来士舉於道病卒
[163-28a]
向若李君不閱雅跡士舉不言此書即壁字為朽壤
於小吏之家逸品絶前賢之蹟固知興亡繼絶後不
乏人工極藝精中必有物加以子雲與國同姓所書
蕭字圜巻側掠體法備焉信衆賢之妙門實後代之
茂範其飛白書起於蔡中郎其後張敬禮王逸少子
敬並稱妙絶子雲曲盡其法歐陽率更云蕭侍中飛
白輕濃得中如蟬翼掩素其為前賢所重如此嗟乎
景嶠此書今訪天下絶矣惟此蕭字在乎舊都三百
[163-28b]
年間竟無頽圯俾後之傳授似隂有保持余與李君
寓家南徐隣而友善獲覩妙蹟感有將壞之壤晉公
出之方絶之蹟李君維之用徴其事故以字志之唐
崔備法書要録


  梁蕭子雲别帖


  今世所傳蕭子雲書或見之碑轉相拓榻刻深畫重
去真逺矣雖況以春蚓秋蛇人不謂過也麗正所藏
蓋自唐貞觀入録後散亡民間張河東初購得之五
[163-29a]
代入江南李氏江南平始還内府今視其書與世所
聞異矣勁特挺拔更無後世俗態求於纎瘦濃淡未
嘗有遺恨昔傳子雲作筆而心用胎髪故得&KR0655細不
失或疑非兔翰不足稱勁是不然豐狐之柱路扈嘗
用之但不知胎毛非壯髪可用以作筆此予未之考
廣川書跋


  梁陶𢎞景奏章藁


  陶隱居書故自入流其在華陽得楊許三真君真跡
[163-29b]
最多而學之故蕭逺澹雅若其為人今金陵有許長
史舊館壇碑最先一行乃隱居書又世有畫版帖四
十三字與碑字筆勢同今觀其為楊瓊瑶作奏章藁
與前二書雖真行不同要非異手作也袁昻論書以
隠居若呉興小兒形狀未成長而骨體甚峭快今審
其疏比之鍾王為未成就然神韻閑曠那可以峭快
目之獨竇臮謂其髙爽自然逸軌奮舉頗近實云東觀
餘論


[163-30a]
  梁陶𢎞景帖


  陶𢎞景年四五歳以荻為筆灰中草書後遂工草𨽻
緣求宰不遂脫朝服挂神武門而去評書謂𢎞景師
祖鍾王采其骨氣至真草體勢反合歐虞此帖清髙
閑澹雅有秀韻是知歐虞作略得六朝韻為深帖語
似邀屈畫工故其說頗詳云宋曹勛松隱集


  陳僧智永倣鍾元常宣示表


  此永師倣鍾元常宣示表每用筆必曲折其筆宛轉
[163-30b]
回向沉著收束所謂當其下筆欲透過紙背者唐以
後此法漸澌盡矣畫禪室隨筆


  寳章集


  神功元年五月上謂鳯閣侍郎王方慶曰卿家多書
合有右軍遺跡方慶奏曰臣十代再從伯祖羲之書
先有四十餘紙貞觀十二年太宗購求先臣並以進
訖惟有一巻見在今進臣十一代祖導十代祖洽九
代祖珣八代祖曇七代祖僧綽六代祖仲寳五代祖
[163-31a]
騫髙祖規曽祖褒并九代三從伯祖獻之已下二十
八人書共十巻並進上御武成殿示羣臣仍令中書
舍人崔融為寳章集以叙其事復以集賜方慶當時
舉朝以為榮也法書要録


  上山斫檀榽橀榽遐雞切橀呼夷切榽橀木細葉似檀今江東有之先殫謂山
無檀則不可謂榽橀果足用為檀則世亦不能自罔
也昔神龍中王方慶上其祖導洽珣仲寳騫規獻之
二十八人書離巻為十詔賜其書號寳章命崔融為
[163-31b]
序復還方慶當時所集大小差次不能比櫛相倫隨
其廣狭髙下為巻其後散逸世人各復一二得之淳
化所上帖已有襍出是集者矣元符中祕閣復以至
道後逮紹聖間所購書摹石寳章集盡刻之余嘗見
墨蹟盡作硬黄紙次第&KR0146&KR0146側入切㞏直立切玉篇曰從後躡也
梵經亦甚整理此乃唐人臨搨者世人以其石刻出
祕閣比他石為難得乃剔取寳章一巻别出謂真方
慶所上也導洽珣書自有存者世或得之不於此求
[163-32a]
而競從於偽因書其末崇寧三年十月為宗子大年
廣川書跋


  古人論書要識書家主人則妄誤者故常奴爾亦何
至亂真耶後人於書既失眼目而摹搨轉偽則雖欲
如古人懸斷真偽不復得也故常求辨其縑紙所因
以識其世先後其間甚偽者可以辨至工於臨搨而
得舊縑紙者則不能盡知服虔謂方絮曰絮盖漢紙
如此古人治紙要自有法故以縑帛依舊書長短隨
[163-32b]
事截之則為幡紙以生布作紙絲綎故名麻紙以
樹木皮作紙名穀紙至□汁湼染㸃治槌装則為經
紙自漢魏遺字多作幡紙晉宋多作麻紙而隋唐用
經紙今世所見宋晉帖多作經紙硬黄此於真偽可
以不論也余見祕閣寳章集悉為經紙摹書然武后
既復以賜方慶則留于御府者當時所臨搨者也不
然公家何處得此然有法度陵驤迅快故知為能書
為卲仲參書寳章集 廣川書跋


[163-33a]
  謝靈運古詩帖


  東明九芝蓋北燭五雲車飄颻入倒景出没上烟霞春
泉下玉霤青鳥向金華漢帝看桃核齊侯問棘花集作棗
應逐上元酒集作上元應送酒同來訪蔡家


  北闕臨丹水丹集作𤣥南宫生絳雲生集作坐龍泥印玉簡作策
火鍊真文大集作天上元風雨散中天歌吹分虚駕千尋上
空香萬里聞右二集見庾信集歩虚詞


  謝靈運王子晉賛


[163-33b]
  淑質非不麗難以之百年儲宮非不貴豈若上登天王
子愛清曠區中實囂喧既見浮丘公既集作異與爾共紛繙
集作繽飜


  簷下一老公集作翁四五少年賛


  衡山采藥人路迷粮亦絶忽過岩下坐正見相對說一
老四五少僊隱不可别其書非世教其人既賢哲既集作必


  榮僧肇跋見前


  右題中已極詳偹如此余又嘗見宋嘉祐年不全拓
[163-34a]
墨本亦以為臨川内史謝康樂所書妙入神品今幸
獲覩真蹟殆不虚語筆勢縱逸使人真有凌雲之想
書於五色箋上其箋大不盈尺上有五代以前印璽
為庸人擦去可惜装背錯序細尋繹之方能成章苐
前二篇見近世所刋六朝詩人庾信集味其詞氣頗
不類謝公為可疑深媿淺陋不能考訂以破數百年
之惑而使妙蹟不遇知音悲夫 墨林子項元汴


  聖教序


[163-34b]
  太宗撰褚遂良正書永徽四年十月在京兆府本碑
在慈恩寺塔金石録


  序唐太宗御製記髙宗御製中書令褚遂良書永徽
四年刻在永興今此本序記同為一石字畫並同而
刻石在永興本後十年疑模本也龍朔三年十月立
集古録目


  褚河南書本學逸少而能自成家法然踈瘦勁鍊又
似西漢往往不減銅筩等書故非後世所能及也昔
[163-35a]
逸少所受書法有謂多骨微肉者筋書多肉微骨者
墨猪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河南豈所謂瘦
硬通神者耶廣川書跋


  余舊藏褚登善聖教序記婉媚遒逸波拂如鐵線蓋
善本也後陜省致一紙輕弱不足言或以為翻刻或
以為有二本苐俱有可疑者舊藏本稱龍朔三年建
按遂良以永徽六年貶潭州顯慶二年徙桂州未幾
貶愛州歳餘卒盖未嘗生及龍朔也豈遂良嘗書之
[163-35b]
至是始摹榻上石耶陜省本則云永徽四年中書令
臣褚遂良書攷之本傳宰相表遂良貞觀末為中書
令後罷永徽三年以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四
年進尚書左僕射疑皆後人附益之耳弇州山人藁


  此以序與記分刻二碑于慈恩寺塔下分東西兩龕
置之風雨與童牧俱不能及是以能久而不毁書法
遒健然用筆輕細後署永徽四年書似不及同州本
石墨鐫華


[163-36a]
  此以序記并書一碑在同州遒逸婉媚波拂處虬如
鐵線後署龍朔三年書似勝慈恩本 右二碑王元
美考年代官品以為不合署名處疑皆後人附益良
是但元美未嘗至闗中遂不知二碑所在耳余又按
玉海太宗製聖教序髙宗為太子又述記并勒碑置
慈恩寺浮圖永徽四年十月褚遂良書則大塔本似
是真蹟而同州本反勝何也石墨鐫華


  三藏聖教序世傳二本余嘗評之以為王書如千狐
[163-36b]
聚裘痕迹俱無褚書如孤蠶吐絲文章具在然今藏
書之家右軍之刻多有而中書之搨僅見簡翁此帙
紙墨兩精原溥可以保矣甲寅三月十八日束髪畢
題字蒼潤軒碑跋


  釋懷仁集王書聖教序


  三藏聖教序并述聖序記太宗髙宗撰沙門懷仁集
王書咸亨三年十二月立金石録


  書苑云唐文皇製聖教序時都城諸釋諉𢎞福寺懷
[163-37a]
仁集右軍行書勒石累年方就逸少真蹟咸萃其中
今觀碑中字與右軍遺帖所有者纎微克肖書苑之
說信然近世翰林侍書輩多學此碑學弗能至了無
髙韻因自目其書為院體由呉通微昆弟已有斯目
故今士大夫玩此者絶少然學弗至者自俗耳碑中
字未嘗俗也非深於書者不足以語此東觀餘論


  聖教序書法為百代模楷病之者苐謂其結體無别
構偏傍多假借盖集書不得不爾仲蔚謂出文皇手
[163-37b]
又經于志寧等潤色不無失真是不知咸亨中沙門
懷仁模集勒石而心經末有志寧等潤色題字盖𤣥
奘方於洛中總譯西域所齎經藏以志寧等領其事
故云爾唐世宰相有兼譯經潤文使者即其職也凡
唐藏經卷尾皆有諸公名姓此何與於書而仲蔚乃
以是病之陋一至此乎展册為之失笑弇州山人藁


  聖教序雖沙門懷仁所集書然從髙宗内府借右軍
行筆摹出備極八法之妙真墨池之龍象蘭亭之羽
[163-38a]
翼也余生平所見凡數十百本無踰於此者其波拂
鉤磔妙處與真蹟無兩當是唐時搨本耳去歳嘉平
得此本今年伏中復得定本蘭亭為自快自賞者久
之窮措大餘生一何多幸耶弇州續藁


  右軍書蘭亭為最然定武本不可復得其次莫如聖
教序雖本緝集自唐迄今碑故在長安學無恙也余
兩至長安摩挲其下不能去雖斷碑惡搨以為尚有
典刑況此是宋元間搨本學者易得蹊徑宜其為書
[163-38b]
家珍襲也苐搨久則刻殘刻殘則畫細學者又當求
之言外王太常集


  古人摹書用硬黄自運用絹素此巻首有宋徽宗金
書縹字與内景經同一黄素知為懷仁一筆自書無
疑書苑所云雜取碑字右軍劇迹咸萃其中非也黄
長睿書家董狐亦以書苑為據恨其不見真蹟輙隨
人言下轉耳董其昌戲鴻堂法帖


  此書視陜本特為姿媚唐時稱為小王書若非懷仁
[163-39a]
自運即不當命之小王也吾家有宋舍利塔碑云習
王右軍書集之為習正合余因此自信有㑹其昌又
仝上


  此碑為百代書法楷模今時尤重榻者無虛日風骨
鋩鎩俱無存者形似耳然其筆法隠然可尋余曾見
舊榻十數本獨長安一田生本為善餘皆不及也余
所收本乃二十年前物較之今榻猶勝真可寳惜王
元美曰右軍真蹟自褉序外不應行法匀整乃爾且
[163-39b]
梵字多所不備大小展縮偏傍湊合所不免也又曰
𤣥奘既託之文皇懷仁又託之右軍以不朽其業即
令達磨師見之不滿一笑耳石墨鐫華


  王右軍書登無上神品今古琅琅固不必更論若聖
教序右軍石刻中第一較定武蘭亭更為佳妙而今
碑在長安人人可搨賤易貴難故人莫知寳不知真
足模楷百代稱山隂嫡嗣也夫以文皇宏文之主聖
睿傍啟兼善臨池嗣子麤能繼之一時摩搨之工宜
[163-40a]
靡有及此者且當時右軍殘楮纎墨盡入天府此從
真蹟中搨出刻手亦復精絶稱山隂嫡嗣豈虛也哉
金石史


  集王聖教序與古詩十九首如青𠖇仙闕可望不可
至評者謂偏傍湊合大小展縮此固集書所不免而
以此病之耶此搨為季安氏家藏百餘年前物也雖
經斷缺鋒鎩猶存今關中得數十年前者如獲半璧
補其闕斷輒冒連城俗眼視此反為揶揄周鼎康匏
[163-40b]
能不於邑特命家童凌偃依松談閣式裝潢歸之季
安其善寳之勿視肉眼仝上


  宋搨聖教序


  右軍諸帖惟聖教序在行草間極有益學者近世文
太史書法多出此世争購之無奈殘闕失真而全瓦
始出至不可辨此本鍳定宋搨無疑為唐君少夷家
物具見博雅 王世貞


  右軍書蘭亭為最然定武本不可復得其次莫如聖
[163-41a]
教序雖本緝集自唐迄今碑故在長安學亡恙也余
兩至長安摩娑其下不能去雖斷碑惡搨以為尚有
典刑況此是宋元間搨本學者易得蹊徑宜其為書
家珍襲也苐搨久則刻殘刻殘則畫細學者又當求
之言外 王世懋


  右軍書法近世最重者淳化閣本即二王帖十七帖
不能埒蓋全在選刻之精存真跡也今繆傳者夥而
閣本絶少欲見右軍真面目無如聖教序其集字摹
[163-41b]
刻皆出一時國工視宋所彚集摹刻髙出數等此冊
尤是舊本精絶之甚當作書家上乘具法眼者展冊
便得之 周天球


  已上俱珊瑚網


  九成宫醴泉銘


  歐陽率更書米海嶽稱其真到内史石刻惟醴泉銘
化度寺二碑特妙化度缺其半醴泉銘文字可讀者
皆後人所重摹此本雖有缺文乃宋搨致佳下真一
[163-42a]
等者也 董其昌觀於墨花閣因題


  晉人論詩不取楊桞依依而取訏謨定命逺猷辰告
以為偏有風人之致書得此巨眼應不置伯施信本
于山隂廡外也然必得宋精搨如此本方堪游意耳
玉水其什襲之 崇禎戊辰二月竹懶李日華題于
潄雲齋


  九成宫即隋之仁夀宫唐文皇避暑宫中乏水以杖
琢地得水而甘勅魏徵撰文率更令歐陽詢書之書
[163-42b]
斷謂率更正書出大令森森焉若武庫矛㦸虞伯施
稱其不擇紙筆皆能如意髙麗亦知愛重遣使請之
其名大如此弇州謂信本書太傷瘦儉獨醴泉銘遒
勁之中不失婉潤尤為合作眉公此帖如深山至人
瘦硬清寒而神氣充腴能令王公屈膝非他刻可方
駕也余未墜地時家甫得之于項氏其間缺字為文
徵仲所補装潢又得文氏善工尤足愛也砢玉記


  化度寺邕禪師塔銘跋


[163-43a]
  趙孟頫歐陽𤣥康里巙宋濓四跋已見


  歐書世所傳者九成宫碑邕禪師塔銘見者或鮮嘗
觀宣和内府所藏荀公曽帖其遒勁精妙與此帖殆
無異宜為世所寳也至順龍集壬申十月初吉雲中
趙世延徳敬父觀于金陵之筠雪亝


  歐書遒勁清古後世所師法者邕禪師塔銘又為之冠石
刻羽化已久江南故家間見二三本皆未若此本之妙也為
報自然宜什襲藏之雖有黄金白璧不可换也至大辛亥窮
[163-43b]
臈十有二日如是翁聊城周馳景逺書於金陵之寓舍
此碑蓋書於貞觀五年十一月以後九成宫銘則六
年四月也不知孰為後先而此碑尤精絶視九成宫
又為藏鋒豈一時之刻者自有工拙耶 再至元六
年嵗在庚辰三月初吉蜀郡謝端題


  此帖之妙不獨法書摸勒之工亦非後世所及近年
趙文敏公書法為天下第一而刻者得其形神百無
一二則知古今之殊可歎者多矣今日即使歐陽信
[163-44a]
本復作豈易得此刻工耶至正改元二月既望掲傒
斯書于京師樂道里程文憲公故宅之西軒


  趙子固評楷書以化度寺九成廟堂三碑為古今集
大成舍是他求是南轅而北轍也今來京師見化度
舊本三其嚴勁縝宻神氣深穩始悟子固之言為然
況摸搨之工如此本者尤難得也 王沂


  皇甫府君碑


  歐陽名跡入宣和内府者凡十四紙皇甫碑其一也
[163-44b]
皇甫君名誕仕隋死于漢王諒之難卹典殊不薄後
以子無逸貴於唐始克樹碑然于逝者未免有黍離
之悲也乃吾家所藏此帖所謂筆畫險勁若鑄鐵所
成較重模石本逕庭矣 平陽紫源九裔玉識


  虞恭公碑


  率更書温虞公碑為真書第一筆學者率先學此弇
州謂如郭林宗雖標格清峻而虚和近人他書不免
作李元禮謖謖松風矣余家舊藏此搨缺落過半至
[163-45a]
字畫遒勁不在醴泉化度下也 樂卿父識于雪巢


  夫子廟堂碑


  陕刻有孔子廟碑是唐僧夢英篆書夫子廟堂碑是
虞永興真書唐人絶重之以為青箱至寳者昔有收
得虞永興與圓機書一紙剪開字字賣之礬卿二字
得麻一斗寉口二字得銅研一房村二字得芋千頭
隨人之好淺深今余所得虞本如層臺緩歩髙謝風
塵決非五代王彦超重刻宜字字珍之也 玉水識


[163-45b]
  破邪論序


  王世貞跋己見


  褚登善書隂符經


  隂符經古未有自唐褚河南先後奉命書百七十巻
今世石刻存者貞觀六年行草一巻永徽五年正書
一巻而歐陽渤海亦有貞觀六年正書一巻其大小
皆踰黍米而皆絶妙又道藏内隂符經凡數十種注
釋亦如之獨趙文敏書最為定本蓋據歐陽本也


[163-46a]
  弇州山人識


  褚書聖教序記


  按遂良以永徽六年貶潭州顯慶二年徙桂州未幾
貶愛州歳餘卒未嘗生及龍朔也遂良于貞觀末為
中書令後罷永徽三年以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
品四年進尚書右僕射是余家所藏本為原刻無疑
乃三本字有肥瘦方圓寛𦂳之不同也兹豈石才叔
蒼舒所得者耶文潞公愛翫令子弟臨之出示坐客
[163-46b]
盛稱公者為真才叔苐云今日方知蒼舒孤寒潞公
大哂客赧然余今有類是矣 五識


  薛稷雜碑


  董逌跋己見書譜


  歐陽通書道因法師碑


  王世貞跋巳見


  孫過庭書譜


  昔人謂孫叅軍書譜如食多骨魚得不償失以草書
[163-47a]
難讀也又以千字一律如風偃草短之蓋落筆喜急
速要是其自得趣耳董逌云陳留孫虔禮好古博雅
工文詞作草書咄逼羲獻尤妙於用筆雋拔剛斷出
于天材非功用積習所致善臨摹往往真贋不辨文
皇嘗謂過庭小子書亂二王則似真可知矣其書譜
凡三詳弇州跋中 平陽千頃生識


  唐搨孝經


  王世貞跋見石刻唐明皇注孝經


[163-47b]
  李北海雲麾将軍碑


  碑在良鄉學舍黎秘書嘗托邵長孺物色之巳裂為
柱礎委榛莽中李宛平輦嵌縣壁顔其齋曰古墨然
雲麾碑有二其為李秀者僅存二百餘字餘漫漶不
可讀此為李思訓以畫名者而碑辭絶不及之蓋古
人以藝為諱耳王元美云李北海翩翩自肆乍見不
使人敬而久乃愛之如蔣子文佻逹好酒骨青竟為
神也呉興習之加媚似猶未得其遒 嵎山子識


[163-48a]
  李邕書東林寺碑


  趙子固以北海學子敬病于欹側董𤣥宰以右軍如
龍北海如象觀是刻與娑羅樹碑有出竒不窮也
樂卿


  李邕書岳麓寺碑


  李括州寫碑有八百本獨嶽麓最勝松雪亭林碑悉
力摹之三鼔而氣衰矣董思白嘗語余曰碑版文以
李為宗則方正而有姿韻信然 沈德符題


[163-48b]
  李邕書葉有道先生神道碑


  縉雲記葉法善隱松陽夘酉山中嘗為其祖葉國重
求郡守李邕碑文文成并求書邕不許法善乃具紙
筆夜攝其䰟使書畢持以示邕大駭世謂之追䰟碑
今余家所藏此刻為舊搨遒逸豐美可冠李書諸碑
末行作數㸃傳是其䰟寫至此聞雞唱欲急去故匆
匆掇筆耳亦異矣 毘飛居士汪珂玉


  張長史郎官壁記


[163-49a]
  董逌稱此書隱約深嚴筋脈結宻又云守法度者至
嚴則出乎法度者至縱而不可拘弇州謂旭以草聖
名其楷法獨郎官壁記為最所藏九成廟堂化度虞
禇諸楷帖皆避三舍矣此刻為重橅董𤣥宰云張伯
髙郎官壁記世無別本惟王奉常敬美有之陳仲醇
摹以寄余知學草必自真入也 有芒氏蕞書


  宋搨顔魯公書華嚴帖


  真卿承聞大華嚴㑹己遂圜成取来日要詣彼隨喜如
[163-49b]
何幸周副老草不悉真卿頓首和南


  澄師大徳侍者 十日敬空 鄴王書府藏記


  右魯公書最佳頃年長安見于羅鄴王之猶子今復
舉以遺余自此當永祕巾箱也 范質


  襄蒙示魯公真筆歎服不足輙書短句 莆田蔡襄
魯公筆跡世無倫棗木傳摹多失真沙河千言宋開
府潁川八叚張敬因華嚴勝㑹見寳墨澄師大徳彼
何人錦囊玉軸勤愛䕶猶可流傳五百春 嘉祐元
[163-50a]
年十月膝軒書


  顔書西京千福寺多寳佛塔感應碑文


  石刻在西安天寳年間僧楚金建塔行法華懴前後
道塲感舍利凡三千七十顆後葬舍利復建道塲又
降一百八顆畫普賢變于筆鋒上連得一十九粒莫
不圓體自動浮光瑩然事在法華經中歴過去未来
阿僧祗刼世尊說法此佛即現寳塔空中賛美盖佛
性惟空是以常在常現常滿耳弇州以此帖結法尤
[163-50b]
整宻但貴在藏鋒小逺大雅不無佐史之恨公書如
東方畫像家廟碑則天骨遒峻風稜射人也 十種
加成信者識


  顔平原書劉中使帖


  王芝鮮于樞張晏白珽田衍中常五跋俱見書譜
董其昌跋見書譜


  余所見顔魯公真跡爭坐位帖前半鹿脯帖自書告
身朱巨川告身皆喁喁未暢及見劉中使帖拳大行
[163-51a]
草書在青紙上忠義之氣森然動人始知世間自有
此真物非可偽襲者此法書中神品第一後元人跋
亦佳文徴仲一簡大得此帖筆意其中字亦作一
行寫于此見古人真趣 書畫䟦


  顔尚書與郭僕射争坐位帖


  論坐位帖在永興安師文家安氏析居分而為二人
多見其前叚師文後乃併得之相繼入内府今前叚
至行香止為項又新所藏又新出以示余故搨本也
[163-51b]
廣川書跋稱是顔書之烜赫者弇州謂稿草耳無一
筆不作晉法所謂無意而文從容中道者也 樂卿


  栁河東謝人惠筆帖


  近蒙寄筆深慰逺情雖豪管甚佳而出鋒太短傷于勁
硬所要優柔出鋒湏長擇毫湏細管不在大副切須
齊副齊則波撆有憑管小則運動有力毛細則㸃畫
無失鋒長則洪纎自由也頃年曾得舒州青練筆指揮教
[163-52a]
示頗有性靈復有管小鋒長者望惠一二管即為妙
矣 公權


  董其昌跋見前


  懷素藏真律公三帖


  三帖乃游絲筆縈囬恍𣺌中有挽强飲石之勁至不
易得董逌稱其真出鍾草出張真不見于世惟草獨
傳體製該備故逈出唐諸子也 越函裔玉識


  宋蔡忠惠公萬安橋記


[163-52b]
  王世貞跋見前


  蘇文忠公書金剛經


  坡書金剛經刻石者二本其一後有甘昇提舉跋為
甘刻其一前有篆書十餘字凡坡書撇法多拂起是
右軍臨宣示筆意甘本失之此舊本也苐石理麄漫
鋒鎩多中斷耳昔能大師聽此經至應無所住而住
其心言下大悟不識一字為人說法四十年右軍五
十二後便是境界畢千載不可復得為之憮然


[163-53a]
  羅池碑


  子瞻書羅池碑粤西人泛海必載以偕行謂可鎮風
濤廼字畫遒勁古雅是公書中第一宜海若之效靈
而銘辭為栁子厚其英勃之氣自作明神也若坡公
書表忠觀碑結法不能如羅池碑老亦婉潤可愛


  醉翁豐樂二亭記


  蘇玉局擘窠書出徐顔結體雖小散緩而遒偉俊
邁自是當家醉翁偶創新矱翩翩動人無取大雅介
[163-53b]
甫沿之作誌更成捧心若能于壓字處用古韻差可


  馬劵帖


  子瞻以天廐賜馬遺李方叔使鬻之而為書劵魯直
又為跋索十萬錢大是佳話然以子瞻故硬差作伯
樂抑勒牙人亦見爾時詞客之横耳


  黄魯直中興頌後詩


  山谷中興頌碑後詩是論肅宗語俯仰感慨不忍再
[163-54a]
讀廹急詰屈亦令人易厭書法翩翩有致惜摹搨久
逺多失真盖坡筆以老取妍谷筆以妍取老雖側卧
小異其品格固己相當跋尾云惜不得秦少游妙墨
刻之崖石少游當亦善書爾時謫藤州故谷念之耳


  山谷書狄梁公碑


  王弇州跋己見


  食時五觀帖


  涪翁食時五觀乃小乗經觕語耳然不可不使何太
[163-54b]
宰王侍中讀之筆法極輕弱而鮮餘味


  米南宫天馬賦


  墨刻天馬賦筆勢雄强超逸真有千金蹀躞過都歴
塊之氣賦語則不受衘勒嚙膝生駒耳徐元玉後題
一詩頗致代興意未敢盡許也真蹟向曽在余家


  米元暉書夫子廟記


  王世貞跋己見


  趙呉興書赤壁賦


[163-55a]
  子昻大書不如小楷書不如行豐碑大碣螭首龜趺
要多非其至者湏于閒窓散筆有意無意間求之耳
赤壁賦刻之江右王邸中間亦有金錯刀法雖瀟洒
縱逸而不失矩度與蘓賦俱變體之佳者


  虞文靖垂虹橋記


  文靖此帖嚴雅中有餘意不失中古衣冠可重也


  雪菴茶榜


  元僧普光書茶榜其辭紫方袍底語耳不得禪悅真
[163-55b]
味書法風骨頗遒勁略具顔栁及眉山豫章結法惜
胸中無卍字骨令天趣流動筆端結習未忘超洒不


  俞紫芝四體千文


  俞和元末人紫芝其號也刻意呉興頗稱優孟此書
四體尤精然不免露本色耳宋俞秀老號紫芝此君
亦號紫芝近俞允文絶不稱號忽刻一印亦曰紫芝
三君子皆俞姓皆善書亦大竒事也


[163-56a]
  七姬帖


  七姬誌銘為尋陽張羽撰東呉宋克書文既近古而
書復典雅有元常遺意足稱二絶苐其事太竒而不
情楊用修跋可謂得其隱真漢廷老吏也





[163-56b]










  六藝之一録巻一百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