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h0070 六藝之一錄-清-倪濤 (master)


[295-1a]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録卷三百三十七   錢唐倪濤撰


  歴朝書譜


  宋


  石延年


  石延年字曼卿先世幽州人家於宋城為文勁健於
詩最工而善書累舉進士不中真宗録二舉進士以
為三班奉職不得已就命歴光禄大理寺丞遷太子
[295-1b]
中允宋史


  石延年字曼卿本幽州人官至太子中允祕閣校理
少應進士舉真廟朝該三舉進士推恩補奉職延年
以母老不擇禄而就乆之朝廷為改太常寺太祝出
知濟州金鄉縣為邑有治聲凡兩除監郡一為大理
寺丞遂入館然跌蕩不羈劇飲尚氣節視天下無復
難事不為小亷曲謹以投茍合上書論事有讜語朝
廷用其計令奉使河東籍鄉兵既還易服色當時延
[295-2a]
年雖在祕閣而不屑夜遊浮沈閭巷間見者如遇於
煙雲中一日與酒徒詣肆中縱飲銜杯無算終席不
交一語引去以此人異之指其地為遇仙其在寶元
康定間文詞筆墨照映流輩得之者不異南金大貝
以為珍藏其正書入妙品尤喜題壁不擇紙筆而得
如意初沿汴而東繫舟泗水龜山下佛祠釋子以題
殿榜為請乃為劇飲卷氊濡墨作方丈字一揮而成
人以為絶筆異時范仲淹作文誄之云延年之筆顔
[295-2b]
筋栁骨散落人間寶為神物歐陽修亦作詩美之曰
延年醉題紅粉壁壁粉已剥昏煙煤河傾崑崙勢曲
折雪壓太華高崔嵬其為名流所推許如此今御府
所藏正書一 西師詩宣和書譜


  石曼卿工書筆畫遒勁體兼顔栁余家得南唐澄心
堂紙曼卿為余書籌筆驛詩詩曼卿所自愛號為三
六一詩話


  曼卿大字愈大愈竒東坡集


[295-3a]
  石延年書筆


  范文正公祭曼卿文其略曰曼卿之才大而無媒不
登公卿善人是哀曼卿之詩氣豪而竒大愛杜甫酷
能似之曼卿之筆顔筋栁骨散落人間實為神物曼
卿之心浩然無機天地一醉萬物同歸不見曼卿憶
矣如生希世之人死於神明方此時世未有言曼卿
為神仙事後十餘年乃有芙蓉城之説不知文正公
偶然之言乎抑亦有以知之也元符三年十月十六
[295-3b]
日書東坡集


  石延年詩帖


  右石公曼卿詩自書曼卿與蘇公子美齊名兩人皆
歐陽文忠公所畏澄心堂紙詩所謂曼卿子美皆竒
才者也又曼卿墓表其略曰曼卿先世幽州人少以
氣自豪讀書不治章句獨慕古人竒節偉行非常之
功顧不合於時乃一混於酒文章勁健稱其意氣云
文忠公一代儒宗曼卿於補之輩行濶四五詩工字
[295-4a]
妙不當從補之議當如文忠公語也曼卿以天聖四
年來令金山故詩為此邑人作者多劉君一也如題
張氏園亭詩云樂意相關禽對語生香不斷樹交花
尤為佳句其地在邑東郭近秦城古寺蓋太宗時御
史張公穆之别業園諸子之所營也逮補之寓此蓋
七十年而荒墟廢址狐鼠之所跳嗥獨兩大檜蒼然
猶在其枝半死半生蟠拏竒怪想見山隂品彚之盛
微咏詩句為之太息歸御史曽孫大方曰嘗試復之
[295-4b]
崎立兩亭當為子名之以其語一曰樂意一曰生香
以記曼卿嘗醉此亦知先世於曼卿厚於今不可得
也大方曰唯嵗再春大方率清曉出郭門或問之曰
東園壅培事恐後㑹大方猶子芻與同里郭力又以
曼卿此詩刻石欲補之書數字石上乃摭文忠公詩
文并附題園亭詩事其末為夫後來益遠前輩竒偉
有如石公至不知其名字志行終始何如人故詳出
之大方字廷賢芻字堯詢力字進道皆里良士而堯
[295-5a]
詢自云藏曼卿書詩猶十數大觀二年二月己巳潁
川眺補之无咎題雞肋集


  石曼卿書籌筆驛詩題跋俱見前


  石曼卿楷書古松詩


  曼卿上世家幽州燕俗勁武少以氣自豪書體兼顔
栁前輩謂愈大愈竒余三見真蹟禮部尤尚書家西
師詩有旗光秋燒起甲色夜江横之句歐陽氏籌筆
驛詩有意中流水遠愁外舊山青之句今又見此詩
[295-5b]
影搖千尺聲撼半天尤為人膾炙皆警䇿也歐陽公
稱文章勁健稱其意氣余以為字畫猶有劔拔弩張
之勢吾鄉郡從事官舍中先有籌筆驛詩石已乆矣
今趙君致遠又欲刻此是為二妙也四明樓鑰攻媿集
天之酒星化曼卿之神薄遊鶯花世界醉日月於酒
船真能以大夢處世者歸主芙蓉城宜其仙也雪堂
翁詩以實之今想與赤壁化鶴同翺翔其樂無涯曼
卿詩句字畫名賢品贊蔑以加矣豈容言下著語此
[295-6a]
詠古松墨蹟余獲拜觀不覺神爽飛越自慶為平生
之幸𢎞治乙丑冬十一月十日吳郡黄雲題于華氏
之尚古樓珊瑚網


  跋石曼卿帖


  寶元康定間上方勵精政事招徠天下賢俊故得人
之盛超軼前古其遺風餘烈使後之人一歴耳一到
眼莫不頽然追誦聳然興起恨不得亟與之俱而遂
相上下也曼卿雖用不盡其才然文詞筆墨照映流
[295-6b]
輩人有得之者不異南金大貝什襲珍藏以為子孫
不朽之傳況其先世遊從之舊跡同而情相好者哉
宜其尺牘交馳委曲展轉尤足以見其傾盡而一時
傳玩不獨其風流趣尚可以互相表發且以知當時
文物之勝信非前世所能先後也姑溪集


  跋石曼卿書


  世以曼卿跅跎不羈故其乘一時豪氣所感豈提鈆
懐槧者所能模放耶觀其論天下事無不公當後數
[295-7a]
十年其言益信可用精思者不能過也潞子城有曼
卿所書蓋寶元七月是時朝廷始以曼卿所上民兵
為可行故得與吳遵路同籍河東兵至此迨今六十
五年本道再置使按民兵其説正當時所議而西河
師中適為上黨尉初得其書模石此豈亦有數耶東觀
餘論


  种放


  种放字明逸河南洛陽人隠終南豹林谷之東明峰
[295-7b]
種秫自釀號雲溪醉侯多為歌詩自稱退士咸平四
年召對崇政殿授左司諫直昭文館大中祥符四年
拜工部侍郎宋史


  种放書迹有晉人風氣書史㑹要


  跋种大諫墨蹟


  种明逸天下高士郭有道之流輩也使其翰墨無以
過人得其遺蹟猶可想其風度況筆精墨妙耶黄山谷集


  林逋


[295-8a]
  林逋字君復杭州錢塘人結廬西湖之孤山真宗賜
粟帛既卒仁宗賜謚和靖先生逋善行書喜為詞多
竒句宋史


  逋善行草書喜為詩其語孤峭澄澹而未嘗自録其
藁或謂曰先生何不録所著詩以傳於後逋曰吾終
志山林尚不欲取名於時況後世乎桑世昌和靖先生傳
處士林逋工筆畫善為詩歸田録


  林和靖筆意殊類李西臺而清勁處尤妙山谷集
[295-8b]
林逋作徑寸行書字方勁而氣清都穆寓意編


  林和靖與通判帖


  通判不知何如人承平無事時佐錢塘佳郡又得此
老為州民樂哉攻媿集


  跋林和靖帖


  祥符天禧間士之風節文學名天下者陝郊魏仲先
錢塘林君復二人又皆工於詩方是時天子修封禪
告太平有二人在天下麟鳯芝草不足言矣君復書
[295-9a]
法又自高勝絶人予每見之方病不藥而愈方饑不
食而飽忽得觀上竺廣慧法師所藏二帖不覺起敬
立法師能捐一石刻之山中使吾輩皆得墨本以刮
目散懐亦一竒事也嘉泰甲子嵗十二月丁夘山隂
陸游務觀書渭南集


  林和靖秋深三君二帖


  此和靖真蹟聶衛公帥蜀時所得也觀其筆勢遒勁
無一㸃塵俗氣與暗香疎影之句標致不殊此老胸
[295-9b]
中深有得梅之清故其發之文墨者類如此當襲藏
之以為珍玩元統甲戌夏五謝升孫書於南牕鐵網珊瑚


  林和靖手書雜詩


  右和靖林處士君復手書七言近體五首其語冲夷
可詠而結體尤勁峭然有韻態不作嵓嵓骨立也蘇
長公一歌其推許此君至矣然至詩如東野不言寒
書似留臺差少肉二語便是汝南月旦何嘗少屈狐
筆也留臺者李建中也當分司御史臺考之集稱西
[295-10a]
臺以偶東野當更稱耳長公書法勻穩姸妙風神在
波拂間而麗句層出尤刺人眼始錢唐人即孤山故
廬以祀和靖遊者病其湫隘因長公詩後有我笑吳
人不好事好作祠堂傍脩竹遂徙置白香山祠與長
公配故迨於今香火不絶乃其遺蹟與長公同卷價
踊貴十倍太史公有云伯夷叔齊得夫子而名益彰
若君復者抑何其多幸也歟弇州續藁


  張維


[295-10b]
  張維字公言蜀人為沙門後反初尤善王書絶得懐
素之骨世鮮能及之王嗣宗曽薦於今上召試御書
院維自負其能少肯降下入院内環視諸人所書不
覺微哂衆怒共排之止得隸秘閣為楷書不就景德
末扈駕謁陵還經鄭州從幸開元寺觀新塔僧前揖
言聞公深信内典願為之碑因諾之後為撰碑維為
真書一時之絶也維貧薄甚其後寄死人家皇朝事實類苑


  杜衍


[295-11a]
  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隂人擢進士甲科仁宗時官集
賢殿大學士太子太傅封祁國公善為詩正書行草
皆有法謚正獻宋史


  杜衍相仁祖官至太師封祁國公其先出於堯後歴
三代嘗為諸侯徙封于杜經秦歴漢九世當陽侯預
顯于晉十有四世岐國公佑顯於唐又九世至於衍
具有家法吉凶祭祀一用其家書自唐滅士喪舊禮
由春秋以至有唐千有餘嵗公卿之家得不絶其世
[295-11b]
譜流傳至今者惟杜氏衍世以恭儉孝謹稱於鄉里
為人亷潔自刻動靜纎悉謹而有法然尤好翰墨考
其大節偉如也及居相位以靜鎮物凡内批除目有
僥倖衍多抑絶不行至暮年以草書為得意喜與壻
蘇舜欽論書年位雖重而尺牘必親作韓琦嘗以詩
謝其書云因書乞得字數幅伯英筋骨羲之膚其為
當時所重如此今御府所藏草書一 天隱子絶句
宣和書譜


[295-12a]
  跋杜祁公書


  右杜祁公墨蹟公當景祐中為御史中丞時余以鎮
南軍掌書記為館閣校勘始登公門遂見知奬後十
五年余以尚書禮部郎中龍圖閣直學士留守南都
公已罷相致仕於家者數年矣余嵗時率僚屬候問
起居見公福夀康寧言笑不倦嵗餘予遭内艱去居
於潁服除來京師蒙恩召入翰林為學士與公書問
徃還無虚月又二嵗公以疾薨於家予既泣而論次
[295-12b]
公之功德而銘之又集在南都時唱和詩為一卷以
傳二家之子孫又發篋得公手書簡尺歌詩類為十
卷而藏之予與時寡合辱公之知乆而愈篤宜於公
有不能忘矧公筆法為世楷模人人皆寶而藏之然
世人莫若予得之多也嘉祐八年六月晦日歐陽文忠公集


  跋杜祁公書


  正獻公晩乃學草書遂為一代之絶公書政使不工
猶當傳世寶之況其清閑妙麗得昔人風氣如此耶
[295-13a]
東坡集


  高適五十始為詩而與李杜抗行正獻公暮年乃學
草書筆勢翩翩遂逼魏晉孰謂秉燭不逮晝游哉於
戲公之用也忠猷亮節著於朝廷其退也直心勁節
寓於翰墨故觀此書者可以得公之為人東觀餘論


  跋杜祁公與歐陽文忠公帖


  杜公以草書名家而其楷法清勁亦自可愛諦觀心
畫如見其人慶元丁巳十月丁丑新安朱熹觀朱子文集


[295-13b]
  跋杜祁公詩帖


  右杜祁公酬九華吳殿院鼠鬚筆古律詩各一篇吳
名宗復字仲庶至和甲午秋自殿中侍御史因論大
臣出倅䖍州未至改守池陽乙未冬復入臺公詩作
於此嵗時年七十有八又二年而薨實録本傳云晩
年喜為草書而歐陽公亦云言無俗韻精而勁筆有
神鋒老更竒皆紀實也蒋公穎叔心慕手追跋語數
十字蓋得其髣髴云先是淳熈初元公四世孫立道
[295-14a]
已刻石祁陽今其弟新㑹昌宰至道復示真蹟敬推
嵗月題其後紹興二年嵗次辛亥八月六日平園集


  杜祁公草書帖


  杜公草字既縱而有法已自成就宜傳於後世龍津
黄裳觀停雲館帖


  杜公筆法其妙入神永叔以草聖稱之真不誣矣政
和乙未夾鍾月既望梅川陳暘筆同上


  正獻公嘗和孫珪祕丞詩曰老來楷法不如初試向
[295-14b]
閒齋學草書落筆何曽見飛動雕章果已過吹嘘公
楷法端勁如其為人暮年始學草書而歐蔡蘇黄諸
公皆盛許之豈非大本先立則縱横造次無往不合
耶寶慶元年冬十月丁巳魏了翁獲觀於陳正甫二
跋如黄冕仲陳晉之真蹟亦可寶也同上


  晏殊


  晏殊字同叔撫州臨川人七嵗能屬文景德初張知
白安撫江南以神童薦之帝召殊與進士千餘人並
[295-15a]
試廷中殊神氣不懾援筆立成帝嘉賞賜同進士出
身為翰林學士慶歴中拜集賢殿大學士同平章事
謚元獻文章贍麗詩閑雅有情思宋史


  元獻擅豪翰其蹟見羣玉堂法帖中書史㑹要


  晏元獻二帖


  右觀文殿大學士兵部尚書晏元獻公二帖公為人
真率其詞翰亦如其性是可佳也歐陽文忠公集


  宋綬


[295-15b]
  宋綬字公垂趙州平棘人年十五召試中書真宗愛
其文聽於祕閣讀書大中祥符元年賜同進士出身
仁宗時為兵部尚書参知政事謚宣憲綬筆札精妙
帝多取其書字藏禁中宋史


  上親撰慈孝寺碑額夏竦撰文宋綬書玉海


  宋綬字公垂官至叅知政事謚曰宣獻其事業載之
史牒詳矣綬雅有記性嘗試童行法華經誦十日不
復遺一字蓋其性與下愚相遠如此作字尤為時所
[295-16a]
推右然亦自喜其書在翰苑凡制藁必集成篇至於
㸃畫亦不妄作意其文必附書以垂後世耳嘗為小
字正書整整可觀真是黄庭經樂毅論一𣲖之法在
天聖明道間章獻明肅后聞綬書名乃命楷法千文
以規仁祖今綬所書千文實天章閣所藏之書也其
後佐仁祖以参大政亦基於此國初稱能書者惟李
建中與綬二人而建中之字肥而重濁或為時輩譏
評謂有五代以來衰亂之氣至綬則無間言蓋其書
[295-16b]
富於法度雖清癯而不弱亦古人所難到者而議者
又謂世之作字於左右布置處或枯或秀惟綬左右
皆得筆自非深造者殆未易知綬有子曰敏求能世
其家凡當時巨卿銘碣必得敏求字為榮故二宋之
書人到于今稱之今御府所藏正書八 草制 草
劄 密表 杜甫謁廟詩 和園池詩筆 飛白書
上下二千文宣和書譜


  公垂特工筆法本朝以來言書者稱李西臺與公垂
[295-17a]
墨池編


  宋宣獻用徐季海擺落右軍父子規模自成一家山谷


  宋常山書法森嚴寔傳鍾張古學渭南集


  宣獻公作参政傾朝學之號曰朝體米芾書史


  宋宣獻楷書千文題跋見前


  韓琦


  韓琦字稚圭相州安陽人風骨秀異弱冠舉進士授
[295-17b]
将作監丞仁宗時與范仲淹富弼皆以天下人望同
時登用拜樞密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進封魏國公
謚忠獻贈魏郡王宋史


  忠獻公少年貧時學書無紙荘門前有大石就其上
學字晩即滌去遇烈日及小雨張敝繖自蔽率以為
韓元吉相隂舊話


  韓魏公書骨力壮偉墨池編


  韓魏公工正書師顔魯公頗露圭角書史㑹要


[295-18a]
  韓魏公與歐陽文忠公帖


  張敬夫嘗言平生所見王荆公書皆如大忙中冩不
知公安得有如許忙事此雖戲言然實切中其病今
觀此卷因省平日得見韓公書蹟雖與親戚卑幼亦
皆端嚴謹重略與此同未嘗一筆作行草勢蓋其胸
中安靜詳密從容和豫故無頃刻忙時亦無纎介忙
意與荆公之躁擾急廹正相反也書札細事而與人
德性其相關有如此者熹於是竊有警焉因識其語
[295-18b]
於左方慶元丁巳十月庚辰朱某朱子文集


  韓忠獻書義鶻行


  右韓忠獻王琦所書杜甫義鶻行端嚴厚重古所謂
顔筋栁骨殆無以過之展卷熟視則夫垂紳正笏不
動聲色而措天下於泰山之安者其氣象猶可想見
其髣髴也朱文公有云韓公書蹟雖與親戚卑幼未
嘗有一筆作行草勢以此觀之王之為人出中達外
無斯須不本於誠故其建功立業凝定不搖德在生
[295-19a]
民而名著史冊宜也視彼傾攲偃仆常若大忙中書
者則其躁急寛易相去何如哉宋學士集


  韓魏公北嶽廟碑題跋見前


  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蘇州吳縣人舉進士第天聖中通判
陳州仁宗召為右司諫拜天章閣待制樞密直學士
恭知政事謚文正宋史


  范文正公書落筆痛快沈著極近晉宋人書蘇才翁
[295-19b]
筆法妙天下惟稱文正公書與樂毅論同法蓋文正
鉤指囘腕皆優入古人法度書伯夷頌極得前人筆
山谷集


  范文正公書伯夷頌題跋俱見八十六卷


  范文正公書道服贊題跋俱見八十六卷


  范文正公與朱校理手帖


  先公舊藏文正范公與朱校理手帖墨刻一卷某以
示汶上劉君子駒一見咨歎不忍去手即摹本寘之
[295-20a]
篋笥且屬某志其後某竊惟文正公平生事業光明
偉特如此及觀此帖味其辭意而有以知公處事之
周密玩其書畫而有以見公日用之謹嚴此豈非其
事業淵源所自耶晩生何足以形容萬一然嘗反復
於此而復有感焉蓋公生二嵗而孤隨其母育於長
山朱氏既第始歸姓范氏今所與書者即其朱姓時
從子行也公雖以義還本宗而待朱氏備極恩意既
貴則用南郊恩贈朱氏父以及其諸子之喪皆為之
[295-20b]
收葬嵗時奉祀則别為饗朱氏以公䕃為官者二人
此載在遺事世所知也詳觀是帖其親愛惇篤之意
發於自然蓋與待其本族何異其於天理人情可謂
得其厚矣只此一事表而出之聞其風者蓋可使鄙
夫寛薄夫敦也誠盛德哉淳熈元年六月既望張某
謹題張栻南軒集


  范文正公答翰長學士帖


  答翰長學士帖不知為誰作也言近以北事謁見今
[295-21a]
聞彦國之好亦甚減憂蓋慶歴中鄭公再使契丹和好
始定中國於是息兵垂五十年公之先憂後樂為
何如哉彦國鄭公字也所云邉上乏人且勉從事或
稍寧息即有丘園之請則公為西帥時耳至恐門戸
一變有悖出悖入之禍不惟公家子孫所當服膺而
凡士大夫皆當冩置坐右以比盤杅几杖之戒者也
至順四年夏六月晦東陽栁貫道傳識栁待制集


  文正公作此帖以復翰長學士雖莫詳其姓氏要是
[295-21b]
一達官無疑若張去惑著作則嘗遊公門從事幕府
公薨背時為淮南轉運使見於祭文可考也公之片
言隻字流落人間者學士大夫咸以為法况其詞㫖
及於家國者乎嗚呼邉上乏人西北之憂後世卒不
免此又志士仁人之所為深嘅者也元紀二年春正
月九日後學金華胡助敬題鐵網珊瑚


  范文正公許下帖


  祁留吳郡城中每從范靜翁先生閲其家藏文正公
[295-22a]
手帖凡若干卷今得許下帖讀之富哉范氏之藏也
靜翁先生力承宗緒至老彌篤凡遇其先公片紙隻
字即購藏之以為家寶嗟乎公之翰墨留天地間如
精金美玉人咸知愛重而况公之孫子哉是宜先生
之寶之也使子孫之來者皆如先生之用心焉則公
之遺澤將百世不冺矣蓋相與懋戒之至正十年嵗
在庚寅夏五月後學茶陵李祁謹題雲陽集


  范文正公與尹舍人帖


[295-22b]
  方范文正因與呂文靖爭論上前貶饒州時尹舍人
實上書願得俱貶監郢州酒稅此一卷帖情義諄諄
不啻兄弟蓋二公愛君憂國道合志同其相與之厚
自應爾耳淳熈乙巳清明日梁谿尤袤敬觀鐵網珊瑚
范公二帖皆是師魯謫漢東時書後一帖却當在前
或是自均過鄧託范公以死時問訊之書與衆云云
之戒可見也賢者困厄至此人到於今傷之藏之深
固之密石可朽名不滅歐公銘文盡之矣洪邁書同上
[295-23a]
景祐二年公上論遷都事與呂文靖異議黜知饒州
祕書丞集賢校理余靖言加罪言者非太平之 坐
落職監筠州酒稅而太子中允館閣校勘尹洙又言
范某義兼師友乞從降黜亦坐貶崇信軍節度掌書
記監郢州酒稅此二帖皆尹公在郢時所遣問若曰
日給外日日有横費家家如之至於收檢邠酒候送
鄧醖合花蛇散和方送上見朋友有救䘏通財之義
而惟君子樂道而能盡之也其後公鎮鄧尹公再貶
[295-23b]
監均州酒稅舁疾來鄧以存歿託公則公之於尹公
可謂生死不易其諒矣然楊洪二公跋語以第二帖
是自均州來南陽時且有不須與衆云云之戒今帖
中乃無此語然以動止休嘉及報他貧且安也等言
證之則非疾時矣恐此跋非此帖也前帖銜縫有王
厚之順伯隂文十六字印知為順伯所藏順伯臨川
王和父之孫好古愽物為中興第一徽文公與之友
善集中載其書問可考也田元均諱況益謚宣簡云
[295-24a]
東陽後學栁貫謹識栁待制集


  尹公自謂與范公義兼師友而其言談罕及於性命
至尹公處生死之變尤人所難能非知道者不足以
與於此蓋是時風俗醇厚士大夫多不言而躬行未
至立名字以相高此宋三百年極盛之際也伏觀范
公遺帖安得不為之撫卷而三歎乎黄文獻公集


  范文正公手墨


  文正公書落筆沈著雅近晉宋間書昔蘇才翁筆法
[295-24b]
妙天下不可一世人獨推重公書與樂毅論同法莊
嚴清徹信如其品心之精微亦露其倪矣想當鉤指
囘腕深入古人法度之中自有别解今士大夫喜公
書不第學其筆法更觀所教戒故舊親戚者皆天下
長者名言儻能深味其義推以渉世不為端人正士
則吾不信也昔楊二山司馬鎮延州還以范公所書
後署榜聨高堂森畫㦸燕寝凝清香者臨勒貽余今
又得此因斂袵披覽盥手珍函之九月之望沈懋孝長水文
[295-25a]


  富弼


  富弼字彦國河南人少篤學有大度范仲淹竒之曰
王佐才也仁宗復制科舉茂才異等慶歴二年為知
制誥拜樞密副使至和二年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拜
司空封韓國公謚文忠宋史


  韓公擅豪翰其蹟見羣玉堂法帖中書史㑹要


  富韓公與王龍圗帖


[295-25b]
  晉唐書帖遣辭簡少而情致有餘韓公好義善交翰
墨中綽有古人風度雖不及形識面龍圖公然韓公
端人也觀其取友則公之名德可知矣筠溪集


  富文忠公十二帖


  右韓國富文忠公手帖一十有二其第一帖公為昭
文相時所遣當是嘉祐三年公自至和二年與潞國
文忠烈公並相及是始進昭文館大學士監脩國史
帖所稱集賢相公則魏郡韓忠獻王也其第二帖公
[295-26a]
服闋時所遣當是嘉祐八年公自嘉祐六年三月以
母憂去位至此服除其年三月辛未昭陵升遐故帖
中有甫畢家禍又遭國䘏之語而第三帖謂罪逆不
死已及除禫要當與第二帖同時也其第四帖與第
五帖公為樞密使時所遣當是治平元年公既除母
喪即召入西樞帖中所稱昭文相公亦是魏王無疑
宋承唐制以同平章事為真相之任其上相為昭文
館大學士監修國史其次為集賢殿大學士或置三
[295-26b]
相則昭文集賢二學士并監修國史各除此三大館
皆宰相兼之而亦以次而升魏王自集賢進昭文故
帖中隨時而異稱也其第六帖公在宥府時所遣亦
當是治平元年武舉之罷在皇祐元年十月己未五
年八月乙丑雖擢秘閣舊經試者五十一人用之而
其制猶未復至是方議舉行故帖中有武舉文字始
托西㕔侍郎等言是年九月丁夘卒詔行之也其第
七帖當是熈寧元年初判汝州時所遣四五月間河
[295-27a]
朔大水民皆流離南郊禮畢兩府臣僚故事當有恩
賜宰臣因菑而奏止之公念念不忘民故帖中亦有
河朔水潦為患之云也其第八帖當是熈寧四年冬
歸洛時所遣公以不行青苗之法為提舉官趙濟侍
御史鄧綰所奏六月甲戌落使相以左僕射再出判
汝州七月赴郡十月中引疾還家故帖中有赴汝海
治事及歸洛養疾之語也其第九帖至十二帖所遣
之時與第八帖同而第九帖當是與潞公時荆國王
[295-27b]
文公方得君羣小翕然附和最憚公之剛直欲隂中
之故帖中有足疾七年又積憂畏心氣不寧之歎潞
公素敬愛公思欲薦起之故帖中又有曲蒙推假恐
懼無地之懇也大抵賢者之出處實有關於時政之
得失今以此數帖觀之則君子小人進退之閒一治
一亂昭然可見有不待論而後明至若公之德行勲
業則載在國史播於天下賢士大夫之口雖婦人女
子亦皆識公為賢亦不俟言而始知也此卷有宋宇
[295-28a]
文虚中跋語謂装褫無次故濓為詳著所遣之時以
足其未備更為序次如右虚中字叔通成都廣都人
以黄門侍郎使金見存仕為翰林學士承㫖皇統初
欲南奔不果竟被害云宋學士集


  王曽


  王曽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咸平中由鄉貢試禮部廷
對皆第一楊億見其賦歎曰王佐才也景德初知制
誥遷尚書禮部侍郎参知政事仁宗景祐中拜右僕
[295-28b]
射門下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封沂國公謚文
宋史 沂國書畫皆合格書史㑹要


  吕夷簡


  吕夷簡字坦夫夀州人進士及第祥符中試才識兼
茂明於體用科仁宗即位進右諫議大夫同中書門
下平章事尚書右僕射封許國公謚文靖宋史


  吕夷簡工筆札其蹟見鳯墅法帖中書史㑹要


  文彦愽


[295-29a]
  文彦愽字寛夫汾州介休人及進士第為侍御史仁
宗嘉之拜樞密副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潞國公
元祐初平章軍國重事年九十二謚忠烈逮事四朝
任将相五十年宋史


  余嘗謂潞公云公書極似蘇靈芝公曰靈芝墨豬耳
蓋不肯與靈芝爭長今觀到洛為兒子赴許昌帖筆
勢清勁真不媿古人山谷集


  潞公翰墨飛動使人望而畏之攻媿集


[295-29b]
  文潞公書風格英爽墨池篇


  文潞公真蹟


  右潞忠烈公三帖皆元祐初公以師垣便章軍國時
也帖所謂腹疾則元年九月也公以是乆在告不克
陪宗祀時年八十一得疾稍間而筆力遒勁若此且
其辭氣謙厚惟恐失一士之心衛武之詩曰抑抑威
儀惟德之隅眎其隅而有諸中者可知矣後一帖雖
史牘而緘封乃公花書唐人初未有押字但草書其
[295-30a]
名以為私記故號花書如韋陟五雲體是也國朝大
老亦多以名為押而圏其下今其可考者如趙清獻
王文公皆然而熈寧間至有花書盡作棬之語益可
推見今併存此幅以識前輩典刑云魏鶴山集


  文潞公三帖


  右潞公手劄三劄不過數十字而辭意藹然資政一
帖國謀友誼尤見素懐字雖不甚置意亦時有唐人
風致非無師法者蘇文忠公謂公綜細務雖精練少
[295-30b]
年不如貫古今雖專門不逮二者於此帖亦皆可見
平園集


  王舉正


  王舉正字伯中鎮定人以䕃補秘書郎進士及第皇
祐中除觀文殿學士禮部尚書以太子少傅致仕謚
安簡宋史


  觀文學士尚書王公伯中清德之老也以書名當世
歐陽文忠公


[295-31a]
  龎籍


  龎籍字醇之單州武城人及進士第景祐三年為侍
御史累進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封潁國
公謚荘敏宋史


  龎籍工筆札其蹟見鳯墅續法帖中書史㑹要


  楊畋


  楊畋字樂道進士及第授祕書省校書郎慶歴三年
擢殿中丞仁宗賜對除起居舍人知諫院嘉祐三年
[295-31b]
進龍圖閣直學士宋史 楊畋勤𨽻學墨池編


  陳執中


  陳執中字昭譽以父恕任知梧州上復古要道三篇
真宗異而召之擢右正言仁宗時参知政事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封岐國公謚曰恭宋史


  華岳碑隂韓賞文之下有陳執中題名 范文正公
伯夷頌跋有陳執中書鐵網珊瑚


  薛奎


[295-32a]
  薛奎字宿藝絳州正平人舉進士仁宗時為龍圖閣
學士参知政事遷尚書禮部侍郎謚簡肅宋史


  右薛簡肅公詩并書其背乃天聖四年司農卿李湘
門状是嵗丙寅至今丁未寔四十二年矣偶得於家
人篋中因標軸而藏之公之清節直道余既銘之而
有傳在國史此不復書治平四年閏月十八日歐陽文忠
公集


  賈昌朝


[295-32b]
  賈昌朝字子明真定獲鹿人真宗祈榖南郊昌朝獻
頌道左召試賜同進士出身慶歴中同中書門下平
章事封魏國公謚文元宋史


  范文正公伯夷頌跋有賈昌朝書鐵網珊瑚


  包拯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舉進士仁宗時歴官天章
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拜樞密副使謚孝
宋史


[295-33a]
  包孝肅擅豪翰其蹟見羣玉堂法帖中書史㑹要


  宋庠


  宋庠字公序安州安陸人後徙開封之雍丘天聖初
舉進士第一初名郊皇祐中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
莒國公英宗即位封鄭國公謚元獻宋史


  宋丞相庠晩年尤精字學嘗手校郭忠恕佩觽三篇
寶翫之歸田録


  題宋元憲表藁


[295-33b]
  元憲公表藁辭理精粹真行粲然今蓋百五十餘年
矣明窗三復如見其人益公題跋


  宋祁


  宋祁字子京與兄庠同舉進士人呼二宋以大小别
之景祐中為侍讀學士兼龍圗閣學士史館修撰修唐
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㫖謚景文宋史
宋景文自名其書曰鐵綫東坡集


  晁以道家有宋子京手書杜少陵詩一卷竹坡詩話
[295-34a]
宋景文工筆札其蹟見鳯墅續法帖中


  宋景文墨蹟


  栁子厚作司馬刺史詞章始極其妙後世益信窮人
詩乃工之説常山景文公出藩入從終身榮顯而述
懐感事之作徑逼子厚贈楊憑等詩自非機杼既殊
經緯又至安能底此殆未可以窮達論也紹興三十
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平園集


  葉清臣


[295-34b]
  葉清臣字道卿蘇州人天聖二年舉進士累遷太常
丞進直史館擢為起居舍人龍圖閣學士皇祐元年
為侍讀學士知河陽贈左諫議大夫宋史


  葉道卿近追大斾帖行楷書式古堂書畫彚攷


  卞忠烈墓前華表及淨土禪寺石刻蓮花經俱葉清
臣書


  王隨


  王隨字子正河陽人明道中参知政事性喜佛慕唐
[295-35a]
裴休之為人仍學其書王偁東都事略


  胡宿


  胡宿字武平常州晉陵人登第為揚子尉進集賢校
理皇祐中遷翰林學士拜樞密副使謚文恭宋史
胡宿工筆札其蹟見鳯墅續法帖中書史㑹要


  張觀


  張觀字思正絳州絳縣人中服勤辭學科授祕書省
校書郎仁宗即位直史館知制誥同知樞密院事康
[295-35b]
定中觀文殿學士拜左丞謚文孝平生書必為楷字
無一行草如其為人仁宗飛白書清字賜觀以賞其
宋史


  張觀平生未嘗草書為詩曰保心如止水為行見真
東都事略


  劉居正


  劉居正字安行樂夀人中天聖二年丙科官秘書丞
好學敏文詞書模範二王後兼採唐人用筆法有得
[295-36a]
其行草帖者至今猶藏弆以比李西臺建中蘇魏公集


  王礪


  王礪其先太原祁人遷應天宋城洙之父也贈太師
中書令兼尚書令歐陽文忠公集


  先公素不習隸書初但微作八分皇祐中受詔書獻
穆公主碑李氏求以古𨽻冩於是始作𨽻書既出人
競愛宋丞相曰近世人家桓楹之刻所未及也君謨
亦云君𨽻字乃得漢世舊法僕所作但唐𨽻耳公受
[295-36b]
詔與君謨分冩邇英閣二圖公書無逸篇君謨真字
書孝經既成上作飛白二軸答之王洙王氏談録


  王洙


  王洙字原叔應天宋城人中甲科累擢翰林學士以
兄子堯臣参知政事改侍讀學士兼侍講學士汎覽
傳記至圖緯方技隂陽五行算數音律詁訓篆𨽻之
學無所不通謚曰文宋史


  王洙晩喜隸書尤得古法當時學者翕然宗尚而𨽻
[295-37a]
法復興墨池編 原叔愽學通篆隸書書史㑹要


  王堯臣


  王堯臣字伯庸舉進士第一累官参知政事謚文安
以文學進典内外制十餘年為文詞溫麗宋史


  蘇耆家蘭亭跋有王堯臣書米芾書史


  石介


  石介字守道兖州奉符人進士及第歴鄆州南京推
官耕徂徠山下號徂徠先生入為國子監直講擢太
[295-37b]
子中允直集賢院宋史


  石徂徠擅豪翰其蹟見羣玉堂法帖中書史㑹要


  胡瑗


  胡瑗字翼之泰州海陵人教授湖州嘉祐初擢太子
中允天章閣侍講宋史


  睢陽五老圖後有胡瑗書鐵網珊瑚


  刁約


  刁約字景純丹徒人刻苦學問能文章與歐陽永叔
[295-38a]
富彦國聲譽相高下天聖二年登進士第東坡詩註
刁景純善書元豐類藁







[295-38b]









  六藝之一録卷三百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