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h0070 六藝之一錄-清-倪濤 (master)


[056-1a]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録卷五十七     錢唐倪濤撰


  石刻文字三十三


  晉立太公碑


  汲縣城北三十里有太公泉泉上又有太公廟廟側
髙林秀木翹楚競茂相傳云太公之故居也晉太康
中范陽盧無忌為汲令立碑於其上太公避紂之亂
屠隠市朝遯釣魚水何必渭濵然後磻溪苟惬神心
[056-1b]
曲渚則可磻溪之名斯無嫌矣水經注


  右晉太公碑其略云太公望者此縣人大晉受命四
海一統太康二年縣之西偏有盜發冡而得竹䇿之
書書藏之年當秦坑儒之前八十六嵗今以晉書武
帝紀考之云咸寧五年汲郡人不凖掘魏襄王冡得
竹書小篆古書十餘萬言藏於秘府與此碑年月不
同碑當時所立又荀朂校穆天子傳其敘云太康二
年與碑合可以正晉史之誤其曰小篆書亦謬也且
[056-2a]
其書既在秦坑儒八十六嵗之前是時安得有小篆
乎碑又云其周志曰文王夢天帝服𤣥禳禳字字書所無
立於令狐之津帝曰昌賜汝望文王再拜稽首太公
於後亦再拜稽首文王夢之之夜太公夢之亦然其
後文王見太公而訊之曰而名為望乎答曰唯為望
文王曰吾如有所見於汝太公言其年月與其日且
盡道其言臣以此得見也文王曰有之有之遂與之
歸以為卿士而史記太公世家曰西伯将出獵卜之
[056-2b]
云 云於是西伯獵果遇太公於渭之陽與語大恱曰
自吾太公望子乆矣故號之曰太公望載與俱歸二
說殊不合而王逸注楚詞亦載文王夢太公事與碑
所書略同方逸為注時此書未出逸必别有所據碑
又云其紀年曰康王六年齊太公望卒參攷年數盖
壽一百一十餘嵗而史記亦不載按前世所傳汲冡
諸書獨有紀年穆天子傳師春等不載所謂周志者
不知為何書而杜預左氏傳後注云汲冡書凡七十
[056-3a]
五卷皆藏秘府預親見之以此知不特十餘萬言史
之所記盖不能盡其亡逸見於今者絶少也太公碑
汲縣令盧無忌立後題太康十年三月云金石録
太公廟碑今在衛州共縣晉太康十年立其文可識
曰太公望者此縣人太康二年縣之西偏有盜發冡
而得竹䇿之書書藏之年當秦坑儒之前八十六嵗
其周志曰文王夢天帝服𤣥禳以立於令狐之津帝
曰昌賜汝望文王再拜稽首太公於後再拜稽首文
[056-3b]
王夢之夜太公夢之亦然其後文王見太公而訊之
曰而名為望乎答曰唯文王曰吾如有所見於汝太公
言其日且述其言臣以此得見也文王曰有之有之
遂與歸以為卿士其紀年曰康王六年齊太公卒盖
夀一百一十餘嵗史記謂東海上人西伯與語大恱
曰自吾先君太公望子乆矣故號之曰太公望又曰
吕尚䖏世隠海濵西伯拘羑里&KR2326宜生閎夭素知而
招吕尚言吕尚所以事周雖異然要之為文武師盖
[056-4a]
不得其詳乃廣徵異說其謂東海上人則得于孟子
其先君望子則得於墨子至拘羑里則戰國辨士之
論也灼龜而得兆立以為師今緯書有之曾不知諸
侯無太師而東海時避紂耳則得以為卿士其說是
也詩曰維師尚父則知為武王師也竹書最古當魏
安釐王時國史也則所書宜可信其言服𤣥禳而說
文無此字惟曰漢令解衣耕謂之襄而衛宏字說與
郭昭卿字指則有之知許慎所遺古文衆矣昭卿因
[056-4b]
宏以有記非得是碑豈知宏之為有据哉晉紀言咸
寧五年盜發汲郡冡與此碑異知史誤也廣川書跋
太公望表八分書太康十年三月今在汲縣西門太
公廟水經注曰縣故汲郡治城西北有石夾水飛湍
激急人亦謂之磻溪言太公常釣於此也今其文曰
般谿之山眀靈所託般即磻之異矣金石文字記


  恬漠先生翼神碑


  河水南𨗳于千崤之山其水北流纒絡二道漢建安
[056-5a]
中曹公西討巴漢惡南路之險故更開北道自後行
旅率多從之今山側附路有石銘云晉太康三年𢎞
農太守梁栁修復舊道太崤以東西崤以西明非一
崤也西有二石又南五六十歩臨溪有恬漠先生翼
神碑盖隠斯山也水經注


  帛仲理墓碑


  瀍水東與千金渠合周書曰我卜瀍水西謂斯水也
東南流水西南有帛仲理墓墓前有碑題云真人帛
[056-5b]
君之表仲理名䕶益州巴郡人晉永寧二年十一月
水經注


  譙定王司馬士㑹冡碑


  濄水南有譙定王司馬士㑹冡冡前有碑晉永嘉三
年立碑南二百餘歩有兩石髙丈餘半下為束竹交
文制作工巧石牓云晉故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揚
州江州諸軍事安東大将軍譙定王温司馬公之神
水經注


[056-6a]
  在亳州金石略


  黄門侍郎潘岳墓碑


  羅水西北逕潘岳子父墓前有碑岳父茈瑯琊太守
碑石破落文字缺敗岳碑題云給事黄門侍郎潘君
之碑碑云君遇孫秀之難闔門受禍故門生感覆醢
以增慟乃樹碑以記事太常潘尼之辭也水經注
晉潘岳碑在中牟縣西北七里平秩鄉墓側訪碑録


  順陽太守丁穆碑


[056-6b]
  丹水東逕南鄉縣北興寜末太守王靡之改築今城
城北半據在水中左右夹溪深長及春夏水漲望若
孤洲矣城前有晉順陽太守丁穆碑郡民范寗立之
水經注


  杜元凱碑


  沔水又東逕方山北山上有鄒恢碑魯宗之所立也
山下潭中有杜元凱碑元凱好尚後名作兩碑並述
已功一碑沈之峴山水中一碑下之於此潭曰百年
[056-7a]
之後何知不深谷為陵也山下水曲之隈云漢女昔
逰處也故張衡南都賦曰逰女弄珠於漢臯之曲漢
臯即方山之異名也水經注


  襄陽城南門道東三碑


  建安十三年魏武平荆州分南郡立為襄陽郡荆州
刺史治邑居隠賑冠盖相望一都之㑹也城南門道
東有三碑一碑是晉太傅羊祜碑一碑是鎮南将軍
杜預碑一碑是安南将軍劉儼碑水經注


[056-7b]
  羊祜墮淚碑


  沔水又逕峴山東山上有桓宣所築城孫堅死於此
又有桓宣碑羊祜之鎮襄陽也與鄒潤甫嘗登之及
祜薨後人立碑於故䖏望者悲感杜元凱謂之墮淚
碑山上又有征南将軍胡羆碑又有征西将軍周訪
碑山下水中杜元凱碑處水經注


  襄陽百姓於峴山祜平生逰憇之所建碑立廟望其
碑者無不流涕杜預因為名墮淚碑晉書羊祜傳


[056-8a]
  襄陽太守胡烈碑


  沔南有固城城側沔川即新野山都縣治也襄陽太
守胡烈有惠化補塞隄決民賴其利景元四年九月
百姓刋石銘之樹碑於此水經注


  晉立諸葛武侯舊宅銘


  沔水又東逕隆中厯孔明舊宅北亮語劉禪曰先帝
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即此宅也車
騎沛國劉季和之鎮襄陽也與犍為人李安共觀此
[056-8b]
宅命安作宅銘云天子命我于沔之陽聴鼔鞞而永
思庶先哲之遺光後六十餘年永平之五年習鑿齒
又為其宅銘焉水經注


  晉立張平子碑


  河間諱衡字平子南陽此縣人也體德純和秉行孝友
加以俊才命世英識秀建崔子壬為之下闕造化髙才瑋
藝與神合契君子以為裦然聞之風聲至於仕乎史官
算二儀之數研陰陽之理 日月致巧渾儀有極深
[056-9a]
探賾之思數往知来之驗此崔生所以發德音也若夫
好學博古貫綜謨籍典墳邱索之流經禮訓詁之載百
家九流之辯詩賦雅頌之辭金匱玉板之奥讖契圗緯
之文音樂書畫之藝方技博奕之巧自洪範彞倫以還
若郯子之所習介盧之所識者㒺不該羅其情原始要
終故能學為人英文為辭宗紹羲和之顯跡系相如之
遐風向若生於春秋之間㳺乎闕里之堂将同貫宰貢
齊衡㳺夏豈值取足於身中垂名於一涂哉是以先生
[056-9b]
恒屈於不知巳仕居下位再為史官而發應間之論時
不容道遂興思𤣥之賦爰登侍中則黨言允諧出相河
間則黎民時雍庸詎限其所至哉若夫巡狩誥頌所以
敷陳主德二京南都所以讚美畿輦者與雅頌争流英
英乎其有味與若又造事屬辭因物興下筆流藻潜
思發義文無擇辭言必華麗自屬文之士未有如先生
之善選言者也南陽相夏侯湛自渉境以經乎諸邑每
縣咨其故老訪其先賢有兆者表其墓經墳者揖其魂
[056-10a]
涂出魯陽行次西鄂盻狐山而頌英歴兹邑而懐夫
子暨路過塋域止駕衢首覩封樹之蕭蓧觀髙碑之稱
羙於是慨然永思愴爾長懷若死者可起吾其與歸乃
延邑宰而問之曰昔武王入殷封比干之隴髙祖經魏酧
信陵之墓此聖賢之所以禮忠旌能甄表明徳也有可
以優其𦙍嗣者禮其在是而世胄絶紹支庶無聞於是
乃翦其墟落寵其宗人使奉其四時獻其粢盛遂紏集
舊跡攝載新懐而書之碑側以闡美抒思焉其辭曰
[056-10b]
奕奕張生秉德淑清研深綜理思俊才英實掌天地幽
贊神明冠盖興羙傾漢流聲匪唯天象亦垂人文有炳
其猶有爍其新仰鑒遺籍馳心哲人殊世投好百載交
神奉命南邦行出爾涂爰及隧首輟駕前衢徘徊崇碑
逍遥故墟企仰罔瞻長懷焉如昔在先賢唯徳是友古
而無死願言擕手世則兹泯道乃不朽在珠詠隋于璧
稱和戢寶無彫人壽㡬何望兼京壹思踰竢河


  碑以值為直以黨言為讜言以蕭蓧為蕭條


[056-11a]
  右張平子碑晉南陽相夏侯湛作水經云西鄂縣有
平子墓墓東有碑文字悉是篆崔瑗之辭也盛𢎞之
郭仲産並云夏侯孝若為郡薄其文復刋碑陰為銘
然碑陰二銘乃崔子玉及陳翕隸字耳墓次又有二
碑唯見其一以夏景驛途疲而莫究酈氏之說如此
今世所傳凡百君子者即平子篆碑其石已中斷合
向城後碑始能成文此刻有夏侯湛姓名而云書之
碑側盖酈氏考之不詳也魏隸自范式之後隸釋悉
[056-11b]
棄不取吳之谷明陸禕晉之㳺述鄧乂諸碑皆體弱
格卑已去黄初逺甚視熹平光和年所刻殆天冠地
屨之不侔也此碑在同時字畫中僅有可觀因贅之
篇尾亦以見一代佐書其工者止此爾隸釋


  晉張平子碑陰頌南陽相夏侯湛撰隸書不著名氏
湛因行縣至西鄂過衡墓刻此頌于碑陰集古録目
右張平子碑晉南陽相夏侯湛撰䜟緯之文興於西
漢之末而爛熳于東漢之世雖一時名儒皆從而惑
[056-12a]
焉獨平子奮然闢之甚力余嘗歎以謂如平子可謂
豪傑之士不為流俗所移者今湛為此碑乃云金匱
玉版之奥䜟契圖緯之文㒺不該羅其情可謂不知
平子矣金石録


  晉立魏大長秋㳺述碑


  右大長秋㳺君碑云君諱述字庶祖按元和姓纂云
魏河南尹㳺述始居廣平六代孫後魏尚書明根生
僕射肇今碑亦云述廣平人惟姓纂云述為河南尹
[056-12b]
以碑考之盖未嘗為此官又按後漢書百官志大長
秋承秦将行宦者景帝時更名大長秋或用士人中
興常用宦者述嘗為宛句長尚書郎左丞元城令治
書侍御史南安北海安平東郡太守符節令遂為大
長秋皆非宦者之職然則魏制盖亦參用士人矣金石


  碑云君諱述字庶祖廣平任人也晉泰始十年九月
乙丑卒咸寧三年九月甲子造寶刻叢編


[056-13a]
  㳺君碑陰


  右㳺君碑陰按王莽嘗下令禁二名故當時士人皆
以一字為名東漢時尚爾今此碑陰所記凡二百五
十三人亦無一人二名者碑晉咸寧中建距莽時二
百年矣而士大夫猶遵莽之令不變何哉金石録


  晉立吳征北将軍陸禕碑


  𨽻書不著書撰人名氏禕字元容吳郡吳人仕吳至
征北将軍海鹽縣侯碑以東晉泰寧三年立集古録目
[056-13b]
晉陸禕碑此碑云禕字元容吳郡吳人其先家于陸
鄉因氏姓焉顯考吳故左丞相禕赤烏六年召宿衛
郎中轉右郎中左郎中治書執法平中校尉平義都
尉五官郎中騎都尉遷黄門侍郎封海鹽縣侯加禆
将軍行左丞相鎮西大将軍事又云委戈執笏入賔
皇儲而吳志云孫皓大鼎元年以陸凱為左丞相又
云凱之子禕初為黄門侍郎出領部曲拜偏将軍亡
後入為太子中庶子皆與此碑合而此碑晉泰寧三
[056-14a]
年立也南豐集古録


  晉泰寧三年立在秀州金石略


  晉南鄉太守司馬整碑


  右南鄉太守碑不著書撰人名氏題曰宣威将軍南
鄉太守司馬府君紀德頌碑云君諱整字孔修太宰
安平王之孫太尉義陽王之子按晉書宣帝弟曰安
平獻王孚孚次子曰義陽成王望望第三子隨穆王
整整先望卒後武帝分義陽之隨縣封整為王諡曰
[056-14b]
穆整以太始三年自南鄉太守徙南陽而南鄉人共
立此碑今在光化軍軍即襄州糓城縣之陰城鎮按
晉書不列南鄉郡㨿此碑所載縣令名氏有武陵築
陽丹水隂城順陽祈六縣此盖南鄉郡所治也晉志
但云南鄉魏時屬荆州武帝平吳改為順陽郡而不
著順陽治所興廢屬縣之名而獨此碑可見也又整
傳但云整歴南中郎将封清泉侯薨贈冠軍将軍亦
不言其為宣威将軍南陽二郡守皆其所漏略也集古
[056-15a]


  右晉南鄉太守司馬整頌云初仕魏拜郎中中郎議
郎諫議大夫騎都尉給事中轉拜治書侍御史咸熙
二年出臨鄙郡加宣威将軍又云謁者就郡拜君世
子執節四讓推與兄嗣固辭懇誠泰伯三羙君又加
焉又云泰和三年十一月使者奉詔䇿命君南中郎
将就統宛都按晉史整事跡附見安平獻王孚傳後
云兄奕卒以整為世子歴南中郎将封清泉侯早卒
[056-15b]
其餘官閥皆不載據史言兄奕卒以整為世子而碑
言推與兄嗣二説不同當以碑為正金石録


  晉宣威将軍南鄉太守司馬整頌泰始四年己巳建
書為𨽻古氣質渾厚與鴻都石經可一二校也碑言
整安平王之孫義陽王之子仕魏拜郎中中郎議郎
諫議大夫騎都尉給事中治書侍御史咸熙二年出
臨宛郡加宣威將軍就郡拜庶子泰始三年十一月
使者奉詔冊命為南中郎将統兹宛郡今考晉書整
[056-16a]
義陽王望之子初奕為義陽世子奕卒整嗣封清泉
侯追贈冠軍将軍自郎中議郎史不盡書如宣威将
軍中郎南郡守則見於法書而史氏闕之碑自泰始
四年建則侯于清泉皆自宛郡後然頌曰出臨鄙郡
自托于詞亦何陋也漢之衰文物隨敝至晉不勝淺
陋殆無前人一言一語雖政敎汗隆文章與時髙下
然自是氣質卑薄至論述次第亦已失當此可怪也
整在當時盖公族一少年名爵未立頌語至謂稟乾
[056-16b]
坤之純靈並聖賢而誕興其在南郡謂洪恩淪于不
測覆養包乎無外巍巍之功揚于仄陋其受冊命慶
雲隨之夫儗人必於其倫非其倫者人亦不得受之
文字之壞至此可嘆也廣川書䟦


  南鄉太守碑陰


  右南鄉太守将吏三百五十人分為二卷其磨滅者
猶有二十餘人人皆有邑姓名字而無次序其名號
有令有長有南閤祭酒門下督主簿部督郵監汀督
[056-17a]
郵部勸農五官掾文學掾營軍軍謀掾府門亭長主
記史待事掾待事史部曲将部曲督又有賊曹功曹
議曹户曹金曹水曹科曹倉曹鎧曹左右兵曹曹皆
有掾又有祭酒有史有書佐有修行有從掾位有從
史位有史有小史等魏晉之際太守官屬之制盖如
此他書或時見一二不能如此之僃也集古録


  右南鄉太守司馬整按晉書宣帝弟曰安平獻王孚
孚次子曰義陽成王望望第三子曰隨穆王整整先
[056-17b]
望卒後武帝分義陽之隨縣封整為王諡曰穆整以
魏咸熙三年為南鄉太守是嵗晉武受禪改元泰始
泰始三年徙整南陽而南鄉人為整建此碑晉書地
理志當魏末荆州分屬三國而南鄉南陽皆屬魏後
晉武帝改南鄉為順陽此碑今在光化軍軍即襄州
糓城縣之隂城鎮陰城當魏晉時為南鄉屬縣也余
貶乾德縣令時得此碑今二紀矣嘉祐八年九月二
十六日書六一題䟦


[056-18a]
  晉南鄉郡建國碑


  右晉南鄉郡建國碑已斷裂不完其額題南鄉郡建
國之碑其大畧云嘉平五年漢水滔溢毁壞舊城又
云正元二年城此其餘文字可識處大畧述遷郡事
而銘文有與晉常存之語知其為晉碑也按晉書地
理志建安十三年魏武帝盡得荆州之地分南陽郡
西界立南鄉郡及晉武平吳太康中改南鄉為順陽
而不載遷郡事此碑盖太康以前立故仍稱南鄉郡
[056-18b]
也碑有云河内司馬府君者整也嘗守是郡自有碑
此碑既無建立年月因附於整碑之次焉金石録


  晉右軍將軍鄭烈碑


  不著書撰人名氏字為𨽻書烈字休林滎陽人官至
兖州刺史輕車将軍平莞侯拜議郎卒贈右将軍諡
曰僖故吏殿中監申楊等立此碑以太康四年立集古
録目


  右晉鄭烈碑云君諱烈字休林又云曾祖先生皇祖
[056-19a]
徵君顯考将作大匠實有茂德載在國䇿烈晉史無
傳以碑考之嘗為文帝參佐武帝時仕為兖州刺史
封東筦男以疾徵拜議郎卒於太康二年追贈右軍
将軍諡曰僖侯云金石録


  晉故右軍将軍平莞侯鄭府君之碑𨽻額鄭君名烈
滎陽人仕於晉初至兖州刺史輕車将軍召拜議郎
以太康二年八月卒故吏申楊等立此碑四年之七
月也鄭君所封其上一平字則曉然可識下一字則
[056-19b]
微有缺損小歐陽謂之平莞侯趙氏以為東莞則誤
也晉縣亦無平莞非鄉名則亭名也予嘗以魏末至
晉末𨽻字無可取者晚獲此碑其勁健方格顧後絶
配若雜置漢刻中未易甄别𨽻續


  晉護羗校尉彭祈碑


  右晉彭祈碑云君諱祈字子𤣥隴西襄武人也其先
出自顓頊有陸終之裔子大彭實主夏盟則其後也
又云歴郡右職州别駕從事于時庸蜀未殄侵擾王
[056-20a]
路洮西之戰因敗運奇元帥獲安尅厭疆虜列上功
状除舎人還參本軍事除涼州䕶軍河右未清戎冦
鼎沸謨謀神略簡在帝心遷西郡太守至官未乆復
臨酒泉逺夷望風襁負歸命白山丁令率服賔貢敦
煌令狐豊距違王度淵泉之陳兵不血刄母老弟亡
辭職去官聖上仁慈聴君所求轉略陽太守近家祿
養遂罹大難侍䘮還家服紀終始有詔以軍州始分
河右未靖豺狼肆虐授君節盖除䕶羗校尉統攝涼
[056-20b]
土前後軍功應封七侯勞謙退讓陰德不伐年未知
命以太康十年三月癸酉薨天子愍悼遣使監護䘮
事䇿曰君秉心公亮所任有方不幸殞殁朕甚痛惜
故孝㢘參護𦍑軍事酒泉馬朔故吏郎中綦毋番
主簿郭曉良吏夏侯俊等追思洪烈感想哀嗟乃刋
石勒銘焉西晉石刻見於今者絶少又多殘缺此碑
文字完好可喜乃録其終始事跡如此金石録


  元康元年有碑陰金石略


[056-21a]
  晉彭祈碑隂


  右彭祈碑隂題名者凡三百十二人有故孝廉計掾
計史良吏㢘吏計佐主簿領校録事中部督郵西部
督郵軍議從事和戎從事記室督軍謀從事録事史
户曹史賊曹史金曹史田曹史倉曹史鎧曹史兵曹
史客曹史記室史節史車曹史水部都督中部都督
功曹典事武猛從事舎人蜀渠都水行事中部勸農
西部勸農東都水蜀渠平水門下賊曹門下議生録
[056-21b]
事金曹掾兵曹掾作部史法曹史參戰騎督歩督散
督門下書佐弓馬從事監牧史㦸史金曹典事武猛
史門下通事門下小史凡一官多者十人少者不減
數人其餘稱故吏無官號者百六十餘人當時州郡
官屬其濫如是盖自漢以来太守皆自得署置僚佐
彭君為邊郡守故其所辟尤衆今盖録其名號以見
一時之制焉金石録


  晉雲南太守碑


[056-22a]
  右晉雲南太守碑文字殘缺其姓氏名字鄉里皆不
可考略可見者嘗為尚書令史察孝㢘除郎中遷武
陽令從龍驤将軍王濬征討遷雲南太守年五十有
七卒最後題太熙元年正月上旬造太熙武帝年號
金石録


  晉議郎陳先生碑


  𨽻書不著書撰人名氏碑字斷缺其可見者曰延潁
川許昌人不知其為名與字也其額曰晉故議郎陳
[056-22b]
先生碑元康二年門生尹含等立集古録目


  元康二年十二月金石録


  元康二年在長葛墨池編


  晉尉氏令陳君碑


  𨽻書今碑石殘缺不可悉考其可見者曰字道臧太
尉掾之小子其額曰晉尉氏令陳君碑以此知其官
及姓氏也集古録目


  晉金鄉長薛君頌


[056-23a]
  右薛君頌在今濟州金鄉縣汝南薛君之頌云
君諱詣字公謀其他文字皆完好騐其詞盖縣
長德政頌耳雖無建立年月而有吳冦未耀威海
隅之語知其為晉碑也金石録


  晉太子詹事裴權碑


  元康九年有碑陰在西京金石略 元康九年十二月
金石録


  晉裴權後碑


[056-23b]
  有碑陰金石略


  晉光祿勲向凱碑


  右晉向凱碑云君諱凱字士伯河内山陽人也其後
歴敘官閥甚詳其最顯者嘗為中書侍郎尚書吏部
郎給事黄門侍郎賜爵闗中侯廣平太守散騎常侍
㳺擊将軍北中郎軍司兖州刺史中郎将後云累遷
河南尹春秋六十有八元康九年四月甲子薨追贈
光祿勲據此乃當時顯人而晉史無傳故其事跡莫
[056-24a]
得而考盖君子所賴以傳者非爵位也顧所立如何
耳自古老死邱壑而名稱顯著者甚衆雖在髙位而
功烈不見於當時聲蹟無聞於後世者亦可勝數哉
金石録


  晉鴻臚成公重墓刻


  右晉成公重墓刻云永寧二年四月辛巳朔十五日
乙未守鴻臚闗中侯成公重魏夫人之靈柩前世以
永寧紀年者三漢安帝晉惠帝偽趙石祇按三國志
[056-24b]
建安三十年曹操始置闗中侯十七級安帝時猶未
有此號而石祗永寧無二年然則重盖惠帝時人也
晉史有成公簡成公綏皆東郡白馬人金石録


  晉陸喈碑


  右晉陸喈碑喈為宣威内史建武元年卒碑以咸和
七年立而碑後題云咸和七年嵗在庚辰咸和成帝
年號也成帝以泰寜三年八月即位是嵗乙酉明年
改元咸和據厯七年當為壬辰而此為庚辰者繆也
[056-25a]
陸氏有二碑余家集録皆有之據陸禕碑後題云泰
寧三年嵗在乙酉與今厯合則當時厯官不應至咸
和而頓爾差失然則庚辰特書碑者誤爾集古録


  𨽻書不著書撰人名氏喈字公聲禕之子也東晉初
官至宣威内史前将軍碑以咸和七年六月立集古録目
宣城内史陸喈咸和七年秀州金石略


  晉建威将軍竺使君碑


  晉故建威将軍益州刺史領建平太守平恩縣侯竺
[056-25b]
使君之碑𨽻額君諱瑶以泰光三年薨故吏張顧之
等立此碑又一碑主簿費敷等立無額作兩段復齋碑録
思平縣侯竺使君碑在金陵鄉張陣湖天下金石志


  晉謝重墓碑


  𨽻書小字晉驃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故長史豫
州陳郡陽夏縣都鄉吉遷里謝重字景重隆安三年
己亥六月二十六日丙午薨以七月九日癸酉葬復齋
碑録


[056-26a]
  晉紀穆侯碑


  凡二十四字曰晉故僕射散騎常侍驃騎大将軍開
府儀同三司紀穆侯之銘集古録目


  碑上缺伯成仕至司徒存四十九字在句容縣治復齋碑録


  晉平西将軍廣漢侯葛府君碑


  平西将軍墓銘王右軍書未詳金石略


  在句容縣西七里墓前訪碑録


  晉冠軍将軍史侯墓石柱


[056-26b]
  晉冠軍将軍中壘校尉北中郎将五兵尚書州刺
史史侯墓石柱在溧陽諸道石刻録


  晉吕府君墓誌


  正書題云晉故尚書起居郎廬陵太守吕府君之墓
誌在溧陽恐是唐人所立復齋碑録


  晉夜郎太守毋稚碑


  晉故寜逺將軍綏蠻護軍夜郎太守毋府君之神碑
𨽻額二十字君諱稚字君孫隆安三年嵗己亥十月
[056-27a]
十五日主簿張熊等立集古録目


  碑陰司馬行談指令巴西陳㕘軍事行夜郎令巴
西楊玉等題名復齋碑録


  晉都鄉侯斷碑


  上半不存不知姓名末行有升平二年三月上旬立
復齋碑録


  晉散騎常侍周處碑


  陸機文王右軍書後人重立在常州金石略


[056-27b]
  宜興周孝侯墓有古碑一通云晉平原内史陸機撰
右軍将軍王義之書䟦尾云唐元和六年嵗次辛夘
十一月十五日奉承郎守義興縣令陳從諫重樹此
碑後又有一條前試太常寺協律郎黄某書名與書
皆糢糊而書字微可推當是後人因陸機撰下有空
石妄増右軍將軍王義之書以重其價耳文内初載
處事大約與傳同至於弦絶矢盡左右勸退處按劍
怒曰此是吾効節授命之日何以退為我為大臣以
[056-28a]
身殉國不亦可乎下忽接韓信背水文差不成句又
云莫不梯山架壑襁負来歸云云元康九年因疾増
加奄捐館舎春秋六十有二天子以大臣之葬師傅
之禮親臨殯壤建武元年冬十一月甲子追贈曰孝
侯禮也賜錢百萬葬地十頃京城地五十畆為第又
賜王家田五頃詔曰處母年老加以逺人朕每愍念
其二年月日葬於義興舊原按處以永平七年戰歿
贈平西将軍賜錢葬地及給處母醫藥酒米俱如碑
[056-28b]
盖又十五年而元帝稱制追封孝侯建武其年號也
時陸平原殁已乆矣豈於樹碑之際而為處後者竄
入諡孝侯一句耶然不應以永平之詔移入建武後
至所謂梯山架壑奄捐館舎天子以師傅之禮等語
又似平原它文錯簡然考之吳及晉初無元康年號
不可曉也書結構雖小踈筆亦過强而中間絶有姿
骨督䇿之際大得鍾王意在李北海張從申間又不
可以其譌而易之也弇州山人藁


[056-29a]
  宜興周處碑元美考據極詳大都謂碑文記處以身
殉國死戰矣而忽又云元康九年以疾捐館前後不
續攷吳晉俱無元康年號且贈處将軍賜葬地給其
母醫藥酒米等皆永平七年戰殁時事其後十五年
建武元年乃諡孝侯而碑併作建武年事建武元年
陸機已殁安得文及之盖碑前陸機撰下有空石後
人妄増義之書以重其價耳又碑後云唐元和六年
嵗次辛夘義興令陳從諫重樹此石協律郎黄某書
[056-29b]
尤為可疑余則謂碑中有唐元和重樹等語實出黄
某所書其人習右軍者後人見似右軍遂加羲之字
陸平原文不及諡孝侯事重書刻時或以意増之耳
而以身殉國以下元康九年等語錯簡則不可曉豈
陳從諫刻後又有刻者亂之耶然不應謬妄至此
今但以其書有右軍遺意姑存之以待博識者石墨鐫華
晉王右軍行書周孝侯碑士君子貴砥礪名節不貴
逡巡甘忍周子隠少年名陷輕薄至父老比之三惡
[056-30a]
一旦發奮遂為江右名流頃於陸士衡集見其碑令
人慨然逺想意欲適宜興上斬蛟橋摩挲石刻以還
今日秋澗兄出所藏石本觀之愈為暢快秋澗文雅
博達家有古刻數百種居復近子隠讀書臺傍每風
日晴美上故基宿莽想像當日丰韻誦少陵蕭條異
代之句以歸而燈下在古石洞天展平原文㑹稽字
畫夜深而寝恨予不得從之㳺也余既得厭觀此本
而秋澗命書數字於上捉筆笑曰佛頭堆糞正是此
[056-30b]
類座中遇米顛幸勿出示彼必連道惶恐殺人也嘉
靖甲寅七月四日𤣥牘紀


  晉司馬駿碑


  司馬駿鎭闗中善撫馭西土百姓為之樹碑長者見
碑無不下拜晉書本傳


  晉唐彬碑


  唐彬為幽州百姓追慕彬功德生為立碑作頌晉書本傳


  晉閻德碑


[056-31a]
  唐彬初受業于東海閻德德目彬有廊廟材及彬官
成而德已卒乃為之立碑晉書唐彬傳


  晉陶侃碑


  咸和中侃故吏刋石碑畫像於武昌西晋書本傳


  晉髙原碑


  髙閭五世祖原晉安北将軍上谷太守闗中侯有碑
在薊中北史髙閭傳


  晉阮籍碑


[056-31b]
  在縣東四十五里阮臺鄉石馬村墓南二十歩文字
缺落惟首尾存訪碑録


  晉王戎碑


  唯存數十字在西京金石略


  嘗見南朝王戎墓銘凡數百言其首書晉司徒尚書
安豐元公之銘廣川書䟦


  晉郭文碑


  咸和中湖州刺史孔彭立在臨安訪碑録


[056-32a]
  晉闗内侯廣昌長暨遜碑


  咸和中湖州刺史孔彭立在餘杭訪碑録


  在餘杭縣西北三十里遜字茂言以孝行著聞咸康
五年旌表閭門咸和中湖州刺史孔彭立廖瑜碑碣目


  晉王祥墓碑


  在江寧縣之城西南何城寺之北斷缺不全輿地碑目


  晉右将軍曹横墓碑


  在晉陵縣東三十五里輿地碑目


[056-32b]
  晉楊府君墓碑


  名亮𢎞農人為雍州刺史有石碑二一在泊山一在
河澗各有巴蜀故吏姓名輿地碑目


  雲南太守段宗仲德政碑


  在通泉縣段宗仲墓下輿地碑目


  晉王猛碑


  在華陰縣東八十里寰宇記


  晉孝婦嚴氏碣


[056-33a]
  咸康六年立在餘杭訪碑録


  晉安邑令徐君碑金石録


  晉丁議碑 南京金石略


  晉陳武王碑 索靖書在汾州金石略


  晉老父嚴氏碑 咸康五年立在杭州金石略


  晉巴西太守盧茂碑 在綿州金石略


  晉陳壽墓表 在果州金石略


  晉周胙墓石柱題 在單州金石略


[056-33b]
  晉遂州刺史李豪碑 在綿州金石略


  晉西平侯顔含碑 在建康府金石略


  晉路君墓石闕文 永和元年在濟州金石略


  晉魏興太守單毅德政碑 在均州金石略


  晉張愷碑 在陕州金石略


  晉尚書令&KR1421節領軍将軍贈侍中成陽卞公墓誌諸道石刻


  晉尚書左民郎建安太守史府君墓誌諸道石刻録


[056-34a]
  晉益州刺史羅君碑 在成都府輿地碑目


  晉廬陵冠軍將軍史爽墓誌 在溧陽縣輿地碑目


  晉順陽王碑 在固王古城輿地碑目


  晉征南将軍胡奮碑 在魯山元和郡縣志


  晉大中大夫包府君神道碑墨池編


  晉條令孔栩清徳頌 在景州天下金石志


  晉桓温墓碑 在太平府天下金石志


  晉榆次令苟藐碑 在榆次縣天下金石志


[056-34b]
  晉北嶽祠堂頌


  泰始六年立金石略


  晉興元新路記


  凡七十字其刻曰太康元年乃晋武平吳時由此路
輿地碑目


  晉泰山君改髙樓碑


  升平三年六月立金石録


  晉青山君神頌


[056-35a]
  永安元年九月立金石録


  晉石柱文


  太元十八年在劍州金石略


  晉義熙靈石社日記


  石以二月社日先鑒傳銘于圮必泰今大簒既正
皇晉中興西冦有獨盡之勢闗洛有可乗之兆年豐
氣和物寜其極曠代冥徵復著於今輙将奉時仰協
人㑹飛旍命族廓寜岷夏矣義熙三年二月八日戊
[056-35b]
申社日記復齋碑録


  赤松子山石銘


  在富陽縣孫文度銘僅有義熙八年三月壬寅朔九
日庚戌廬江縣清都鄉承貴里何秀之字景叔二十
八字廖瑜碑碣目


  豐年碑


  在重慶府江岸謂之義熙碑每水落而碑出則年豐
人争摹打數十年不一見輿地碑目


[056-36a]
  偽漢


  偽漢司徒劉雄碑


  右偽漢劉雄碑其額題故使持節太宰侍中司徒公
領右部魏成獻王之碑碑云公諱雄字元英髙皇帝
之胄孝宣帝𤣥孫値王莽簒竊逺遁邊朔為外國所
推遂號單于累葉相承家雲中因以為桑梓焉劉雄
元海弟也晉書載記元海本匈奴人冐頓之後漢髙
祖以宗女妻冐頓約為兄弟故其子孫遂冐姓劉氏
[056-36b]
今此碑直云出自宣帝豈元海初起假此以惑衆乎
碑後題嘉平五年嵗在乙亥二月六日建按宋莒公
紀年通譜劉聰以晋懷帝永嘉四年即偽位改元光
興明年改元嘉平嘉平四年改元則嘉平豈復更有
五年盖載記初不編年故於改元嵗月難考此碑當
時所立不應差謬盖通譜誤也金石録


  嘉平五年即晉愍帝建興三年也金石略


  偽趙


[056-37a]
  趙浮圖澄造釋迦像碑


  右趙浮圖澄造釋迦像碑唐封演聞見記云内邱縣
西古中邱城寺有碑後趙石勒光初五年立碑云太
和上竺浮圖澄者天竺大國附庸小國王之元子也
本姓濕此碑即演所見其説皆同按晉書藝術傳澄
本姓帛氏今碑作濕碑當時所建宜得其真又史作
佛圗碑作浮圗二字音相近耳惟光初乃劉曜年號
而以為石勒時盖演誤也金石録


[056-37b]
  劉曜光初五年即晉  年也金石略


  趙横山李君神碑


  右趙横山李君神碑題建武六年嵗在庚子三月己
亥廿一日癸丑按晉書成帝紀石虎以咸和九年自
立為趙天王而載記云咸康元年僭稱居攝趙天王
據帝紀則建武六年嵗在己亥據載記則嵗在庚子
宋莒公紀年通譜獨以本紀為據今此碑及西門豹
祠殿基記並六年建皆云嵗在庚子以此知帝紀之
[056-38a]
失非此碑則晋紀與載記得失不可復考矣金石録
石虎建武六年即晉咸康五年也金石略


  趙西門豹祠殿基記


  右趙西門豹祠殿基記云趙建武六年嵗在庚子秋
八月庚寅造西門祠殿基又云巧工司馬臣張由監
作吏臣杜波馬孫殿中司馬臣王基殿中都尉臣潘
倪侍御史騎都尉臣劉諠左校令臣趙升殿中校尉
臣顔零等監其下刻物象甚多如土長强良碩章舒
[056-38b]
悽雀之類其名頗異近嵗臨湽縣人耕地得巧工司
馬印遍尋史傳皆無此官名不知為何代物今乃見
於此碑云金石録


  後秦


  魏鄧乂廟碑


  鄄城縣城南有魏使持節征西将軍太尉方城侯鄧
艾廟廟南有艾碑秦建元十二年廣武将軍沇州刺
史闗内侯安定彭超立水經注


[056-39a]
  右鄧乂碑考其事蹟終始即魏鄧艾碑也艾嘗為兖
州刺史據碑云晉初嘗發兖州兵討叛羗艾降巫者
傳言授以用兵之法因以破羗兖人神之遂為艾立
廟建碑紀其事艾於三國時為名将嘗有大功其姓
名聞於世甚顯史與兖人皆不應誤而艾乂二名不
同如此此君子所以慎於傳疑也余謂古人艾乂嘗
通用漢書曰黎民艾安與懲艾創艾注皆讀為乂豈
非鄧侯名艾音乂而書碑者從省歟後人讀史無音
[056-39b]
注乃直以為蒿艾之艾而流俗轉失久而訛謬遂不
復正此理或然覽者詳之集古録


  右鄧艾碑其額題魏使持節征西将軍方城侯鄧公
之碑碑無建立年月以詞考之盖當晉初立按魏晉
史其名皆為艾而碑作乂古艾乂通為俊乂乂安之
字疑艾名其音如此而今人讀如蕭艾之字恐非是
又按平蜀艾即軍中拜太尉而碑但題為征西将軍
者疑尋被禍未嘗受命而艾始封方城侯後改封鄧
[056-40a]
侯碑尚云方城侯何哉金石録


  鄧乂碑集古録謂考其事績則鄧艾碑也夫艾乂同
音盖名乂而音為艾字後世音讀既誤遂相傳如此
酈善長曰濮陽城南有魏方城侯鄧乂廟廟尚有乂
碑秦建元十二年兖州刺史彭超立後秦去魏不遠
宜相傳可考至後世音失其讀則并其字而移矣然
則書文之失其得一二而正邪廣川書䟦


[056-40b]









  六藝之一録卷五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