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h0070 六藝之一錄-清-倪濤 (master)


[198-1a]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録卷二百四十   錢塘倪濤撰


  古今書體


  文獻通考經籍攷


  經小學


  漢藝文志易曰上古聖人結繩以治後世聖人易之
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蓋取諸夬夬揚于王庭
言其宣揚於王者朝廷其用最大也古者八嵗入小
[198-1b]
學故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象
意象聲轉注假借造字之本也漢興蕭何草律亦著
其法曰太史試學僮能諷書九千以上乃得為史又
以六體試之課最者以為尚書御史史書令史吏民
上書字或不正輙舉劾六體者古文竒字篆書隸書
繆篆蟲書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書幡信也
古制書必同文不知則闕問諸故老至於衰世是非
無正人用其私故孔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今亡
[198-2a]
矣夫蓋傷其寖不正史籀篇者周之史官教學童書
也與孔氏璧中古文異體蒼頡七章者秦丞相李斯
所作也爰厯六章者車府令趙髙所作也博學七章
者太史令胡母敬所作也文字多取史籀篇而篆體
復頗異所謂秦篆者也是時始造隸書矣起於官職
多事茍趨省易施之於徒隸也漢興閭里書師合
蒼頡爰厯博學三篇㫁六十字以為一章凡五十五
章并為蒼頡篇武帝時司馬相如作凡将篇無復字
[198-2b]
師古曰復重也元帝時黄門令史㳺作急就篇成帝時将作
大匠李長作元尚篇皆蒼頡中正字也凡将則頗有
出矣至元始中徴天下通小學者以百數各令記字
於庭中揚雄取其有用者以作訓簒篇順續蒼頡又
易蒼頡中重復之字凡八十九章臣復續揚雄作十
三章凡一百二章無復字六藝所載略備矣蒼頡多
古字俗師失其讀宣帝時徴齊人能正讀者張敞從
受之傳至外孫之子杜林為作訓故并列焉


[198-3a]
  隋經籍志説者以為書之所起起自黄帝蒼頡比類
象形謂之文形聲相益謂之字著於竹帛謂之書故
有象形諧聲指事㑹意轉注假借六義之别古者童子示
而不誑六年教之數與方名十嵗入小學學書計二
十而冠始習先王之道故能成其德而任事然自蒼
頡至於漢初書經五變一曰古文即蒼頡所作二曰
大篆周宣王時史籀所作三曰小篆秦時李斯所作
四曰隸書程邈所作五曰草書漢初作秦世既廢古
[198-3b]
文始用八體有大篆小篆刻符摹印蟲書署書殳書
隸書漢時以六體教學童有古文竒字篆書隸書繆
篆蟲鳥并藁書楷書懸針垂露飛白等二十餘種之
勢皆出於上六書因事生變也魏世又有八分書其
字義訓讀有史籀篇蒼頡篇三蒼埤蒼廣蒼等諸篇
章訓詁説文字林音義聲韻體勢等諸書自漢佛法
行於中國又得西域胡書能以十四字貫一切音文
省而義廣謂之婆羅門書與八體六文之義殊别今
[198-4a]
取以附體勢之下又後魏初定中原軍容號令皆以
夷語後染華俗多不能通故録其本言相傳教習謂
之國語今取以附音韻之末又後漢鐫刻七經著於
石碑皆蔡邕所書魏正始中又立一字石經相承以
為七經正字後魏之末齊神武執政自洛陽徙于鄴
都行至洛陽值岸崩遂沒于水其得至鄴者不盈太
半至隋開皇六年又自鄴京載入長安置于袐書内
省議欲補輯立于國學尋属隋亂事遂寢廢營造之
[198-4b]
司因用為柱礎貞觀初秘書監臣魏徴始收聚之十
不存一其相承傳拓之本猶在秘府并秦帝刻石附
於此篇以備小學


  宋三朝藝文志曰漢志六藝以爾雅附孝經六書為
小學隋㳂其制唐録有詁訓小學二類爾雅為詁訓
偏傍音韻雜字為小學今合為一自齊梁之後音韻
之學始盛顧野王玉篇陸法言切韻尤行於世


  急就章一卷 晁氏曰漢史㳺撰唐顔師古注游元帝
[198-5a]
時為黄門令凡書三十二章雜記姓名諸物五官等
字以教童蒙急就者謂字之難知者緩急可就而求
焉自昔善小學者多書此故有皇象鍾繇衛夫人王
羲之所書傳于世 陳氏曰其文多古語古字古韻
有足觀者


  説文解字三十卷 晁氏曰漢許慎纂李陽氷刋定偽
唐徐鉉再是正之又増加其闕字 陳氏曰凡十四
篇并序目一篇各分上下卷凡五百四十部九千三
[198-5b]
百五十三文重一千一百六十三雍熈中右散騎常
侍徐鉉奉詔校定以唐李陽氷排斥許氏為臆説末
有新定字義三條其音切則以唐孫愐韻為定 容
齋洪氏隨筆曰許叔重在東漢與馬融鄭康成輩不
甚相先後而所著説文引用經傳多與今文不同聊
摭逐書十數條以示學者其字異而音同者不載所
引周易百榖草木麗乎土為草木麗乎地服牛乘馬
為犕音備牛乗馬夕惕若厲為若夕寅其文蔚也為斐
[198-6a]
也乗馬班如為驙如天地絪縕為天地壹㚃所引書
帝乃殂落為放勛乃殂竄三苗為□塞也音倅三苗又闤圜
升雲半有半無獂有爪而不敢以撅及以相陵懱維
緢有稽之句皆云周書今所無也所引詩既伯既禱
為既禡既裯新臺有泚為有玼焉得諼草為安得藼
草論語荷蕢為荷臾䙝裘為&KR0008衣又有跢予之足一
句孟子源源而來為謜謜接淅為滰淅滰其兩反乾漬米也
傳有涼為牻㹁芟夷為癹夷癹音發國語觥飯不及壺
[198-6b]
飱為侊飯不及一食如此者甚多


  説文字源一巻 崇文總目唐李騰集初李陽氷為滑
州節度使李勉篆新驛記賈耽鎮滑州見陽氷書歎
其精絶因命陽氷姪騰集許慎説文目録五百餘字
刋于石以為世法云


  説文解字韻譜十卷 晁氏曰南唐徐鍇撰鍇以許慎
學絶取其字分譜四聲殊便檢閲然不具載其解為
可恨頗有意再編之


[198-7a]
  説文解字繫傳四十巻 陳氏曰南唐校書郎廣陵徐
鍇楚金撰為通釋三十篇部叙二篇通論三篇袪要
類聚錯綜疑義系述各一篇鍇至集賢學士右内史
舎人不及歸朝而卒鍇與兄鉉齊名或且過之而鉉
歸朝通顯故名出鍇上此書援引精博小學家未有
能及之者 巽岩李氏序曰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太
尉祭酒許叔重始為説文解字十四篇凡五百四十
部其文九千三百五十三後二十一年當安帝建光
[198-7b]
元年叔重子仲乃具以獻晉東萊㡉令吕忱繼作字
林五卷以補叔重所闕遺者於叔重部敘初無移徙
忱書甚簡顧為它説揉亂且傳寫訛脱學者鮮通今
徃徃附見説文蓋莫知自誰氏始陳左将軍顧野王
更因説文造玉篇三十巻梁武帝大同末獻之其部
敘既有所升降損益其文又増多於叔重唐上元末
處士孫强復修野王玉篇愈増多其文今行於俗間
者強所修也叔重專為篆學而野王雜於隸書用世
[198-8a]
既久故篆學愈㣲野王雖曰推本叔重而追逐世好
非復叔重之舊自強以下固無譏焉大厯間李陽氷
獨以篆學著名時稱中興更刋定説文仍祖叔重然
頗出私意詆訶許氏學者恨之南唐二徐兄弟實相
與反正由舊故鍇所著書四十篇總名繫傳蓋尊許
氏若經也惜其書未布而鍇亡本朝雍熙三年鍇兄
鉉初承詔與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詳校説文今三
十卷内繫傳徃徃錯見豈其家學同源果無異𣲖歟
[198-8b]
鍇無恙時鉉苦許氏偏傍奥密不可意知因令鍇以
切韻譜其四聲庻㡬檢閲力省功倍又為鍇篆名曰
説文韻譜其書當與繫傳並今韻譜或刻諸學官而
繫傳訖莫光顯余蒐訪嵗乆僅得其七八闕卷誤字
無所是正每用太息蓋嘗謂小學放絶乆矣欲崇起
之必以許氏為宗而鉉鍇兄弟最其親近者如陽氷
林罕郭忠恕輩等俱當收拾採掇聚為一書使學者
復覩純全似非小補顧力有所不及耳韻譜仍便於
[198-9a]
檢閲然局於四聲則偏傍要未易見乃因司馬光所
上類篇依五音先後悉取説文次第安排使若魚貫
然開編即可了也説文所無而類篇新入者皆弗取
若有重音則但舉其先而略其後雖許氏本在上去
入聲而類篇在平聲亦移在平聲大氐皆以類篇為
定類篇者司馬光治平末所上也先是景祐初宋祁
鄭戩建言見行廣韻乃陳彭年丘雍等景徳末重修
繁省失當有誤科試乞别刋定即詔祁戩與賈昌朝
[198-9b]
同修而丁度李淑典領之寳元二年書成賜名集韻
度等復奏集韻添字極多與彭年雍等前所修玉篇
不相參協乞别為類篇即以命洙洙尋卒命胡宿代
之宿奏委掌禹錫張次立同加校讐宿遷又命范鎮
代之鎮出而光代之乃上其書自集韻類篇列於學
官而廣韻玉篇㣲矣然小學放絶講習者寡獨幸其
書具存耳所謂廣韻則隋仁夀初陸法言等所共纂
次而唐儀鳳後郭知𤣥等又附益之時號切韻天寶
[198-10a]
末陳州司法孫愐者以切韻為謬略復加刋正别為
唐韻之名在本朝太平興國及雍熙景徳皆嘗命官
討論大中祥符元年改賜新名曰廣韻今號集韻則
又寶元改賜也切韻廣韻皆不如集韻之最詳故司
馬光因以修類篇集韻部敘或與廣韻不同鍇修韻
譜尚因之今五音先後並改從集韻蓋類篇亦以集
韻為定故也嗚呼學無小而古則謂字書之學為小
何哉亦志乎學當由此始爾凡物雖㣲必有理存何
[198-10b]
况斯文幼而講習磨礲浸灌之乆逮其長也於窮理
乎何有不則躐等陵節君子不貴也今學者以利禄
之路初不假此遂一切棄捐不省喜字書者求其心
畫端方已絶不可得但肆筆趂姿媚耳偏旁横竪且
昏不知矧其文之理耶先儒解經固未始不用此匪
獨王安石也安石初是説文覃思頗有所悟故其解
經合處亦不為少獨恨求之太鑿所失更多不幸驟
貴附和者益衆而鑿愈甚蓋字有六義而彼乃一之
[198-11a]
雖欲不鑿得乎科試競用其説元祐嘗禁之學官導
諛紹聖復用嗜利禄者靡然風從鑿説横流泪䘮道
眞此吾蘇氏所以力攻王氏而不肯置也若一切置
此弗道則又非是本國家既不以此試士為士者可
以自學矣乃未嘗過而問焉余竊哀之雖老矣猶欲
與後生共講習此故先為此五音韻譜且敘其指意
云 又後序曰某在武陵嘗與賈直孺之孫端修因
徐楚金兄弟説文解字韻譜别以類編所次五音先
[198-11b]
後作五音譜其部敘仍用許叔重舊次蓋楚金兄弟
本志止欲便於檢閱故專以聲相從叔重當時部敘
固不暇存既存當時部敘則於偏旁一切都置之宜
矣然偏旁一切都置則字之有形而未審厥聲者豈
不愈難於檢閲乎此寶元所以既修集韻必修類編
修類篇蓋補集韻之不足處也集韻類篇兩者相順
則字之形聲乃無所逃檢閲之難果非所患故某初
作五音譜不敢紊叔重部敘舊次其偏傍皆按堵如
[198-12a]
故獨依類篇取集韻翻切所得本音以序安頓粲然
珠連不相雜揉古文竒字畢陳立見頗自謂於學者
披閱徑㨗不媿楚金兄弟之言矣書既成未敢出也
㑹得請歸眉山惟吾鄉家氏三世留意篆學多所纂
述每欲持此書相與考評精觕或増或損而去鄉踰
一星終及歸則舊遊零落盡矣後生雖多俊才不復
肯以小學為事所謂五音譜者遂束之髙閣兹來遂
寧適與餘杭虞仲房相遇仲房能為古文竒字聲溢
[198-12b]
東南凡江浙扁牓與其它金石刻多仲房筆其乗暇
則出五音譜求是正焉仲房喜曰此要書也便可刋
刻與後學共之復何待某曰姑徐之試為我更張其
不合者已而仲房謂某曰五音譜發端實因徐氏則
此譜宜以徐氏為本則所謂以聲相從其平上去入
自有先後固不容顛倒叔重部敘亦何可獨異蓋即
用徐氏舊譜參取集韻卷第起東終甲而偏旁各以
形相從悉依類篇今若此則説文解字形聲具存此
[198-13a]
譜於檢閲豈不愈徑㨗但不免移徙叔重部敘耳某
曰叔重部敘舊次起一終亥世固未有能通其説者
楚金實始通之其書要自别行兩不傷賦詩斷章取
所求而已復何待亟謂仲房鏤板流布嗟夫小學放
絶乆矣自是其復興乎若論小學源委則載前紀矣
繇崇寧以來用篆籀名一時者呉興則張有謙仲歴
陽則徐競明叔而仲叔最所善者獨張謂某曰明非
謙敵也謙作復古編其筆法實繼斯氷其辨形聲分
[198-13b]
㸃畫剖判真偽計較毫釐視楚金兄弟及郭恕先尤
精密其有功於許氏甚大今其書具在明何敢望耶
某曰明非謙敵信然謙不務進取用心於内成此書
時年五十餘矣晚又棄家為黄冠師殆世外士陳了
翁實愛之重之特識篇首夫豈若明之攀援姻戚茍
入書藝局登進未㡬旋遭汰斥乎兩人相去何翅九
牛毛因是亦可得吾仲房胸懐本趨遂併復古編重
刋刻云


[198-14a]
  字林五卷 陳氏曰晉弦令吕忱撰太一山僧雲勝註
按隋唐志皆七巻三朝國史志惟一巻董氏藏書志
三卷其集説文之漏略者凡五篇然雜揉錯亂未必
完書也


  玉篇三十卷 晁氏曰梁顧野王撰唐孫彊又嘗増字
僧神珙反紐圖附于後 陳氏曰大約本説文以後
漢翻切音未備但云讀如某其反切皆後人所加多
踈樸脱誤至梁時四聲之學盛行故此書不復用直
[198-14b]
音矣其文字雖増多然雅俗襍居非如説文之精覈
也又以今文易篆字益以舛訛世人以篆體難通今
文易曉故説文遂罕習要當尋其本原也


  像文玉篇二十卷 崇文總目唐釋慧力撰據野王之
書裒益衆説皆摽文示象


  玉篇解疑三十巻 崇文總目道士趙利正撰刪略野
王之説以解字文


  重修玉篇三卷 崇文總目皇朝詔翰林學士陳彭年
[198-15a]
與史館校勘呉鋭直賢院丘雍等重加刋定


  證俗音字四巻 崇文總目齊黄門侍郎顔之推正時
俗文字之謬援諸書為據凡三十五目


  廣韻五卷 晁氏曰隋陸法言撰其後唐孫愐加字凡
四萬二千三百八十三前有法言長孫訥孫愐三序 陳
氏曰開皇初有劉臻等八人同詣法言共為撰集長
孫納言為之箋注唐朝轉有加増至開元中陳州司
法孫愐著成唐韻本朝陳彭年等重修中興書目云不
[198-15b]
知作者按國史志有重修廣韻皇朝陳彭年等景祐
集韻亦稱真宗令陳彭年丘雍等因陸法言韻就為
刋益今此書首載景徳祥符勅牒以大宋重修廣韻
為名然則即彭年等所修也


  景祐集韻十卷 陳氏曰直史館宋祁鄭戩修定學士
丁度李淑典領字訓皆本説文餘凡例詳見於序説
文所無則引它書為解字五萬三千五百二十五皆
舊増二萬七千三百三十一


[198-16a]
  名苑 丞相溫文正公撰自序竊以為備萬物之體用
者無過於字包衆字之形聲者無過於韻今以集韻
本為正先以平上去入衆韻正其聲次以説文解字
正其形次以訓詁同異辯其理次以經傳諸書之言
證其實命曰名苑其有法制云為時遷物變者亦略
敘其沿華欲人知其源流變態云爾至於魚蟲草木
之類雖纎苛煩碎非忼慨君子所當用心然亦書名
之一節爾至於三才道徳禮樂善惡真偽之名輔佐
[198-16b]
世治其功亦不細哉所謂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
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将來君子好學樂
道庻㡬亦有取焉


  類篇四十九巻 晁氏曰皇朝景祐中丁度受詔修類
篇至熈寜中司馬光始奏書文三萬一千三百一十九
重音二萬一千八百四十六以説文為本 陳氏曰
丁度等既修集韻奏言今添字既多與顧野王玉篇
不相參協乞委修韻官别為類篇與集韻並行自寶
[198-17a]
元迄治平及成書厯王洙胡宿范鎮司馬光始上之
熙寧中頒行凡十五篇各分上中下以説文為本而
例有九云 潁濵蘇氏序曰雖天下甚多之物茍有
以待之無不各獲其處也多而失其處者非多罪也
至於無以待之則十百而亂有以待之則千萬若一
今夫字書之於天下可以為多矣然而從其有聲也
而待之以集韻天下之字以聲相從者無不得也從
其有形也而待之以類篇天下之字以形相從者無
[198-17b]
不得也既已盡之以其聲矣而又究之以其形而字
書之變曲盡蓋天聖中諸儒始受詔為集韻書成以
其有形存而聲亡者未可以責得於集韻也於是又
詔為類篇凡受詔若干年而後成夫天下之物其多
而至比於字書者未始有也然而多不獲其處豈其
無以待之昔周公之為政登龜取黿攻梟去蛙之説
無不備具而孔子之論禮至於千萬而一有者皆預
為之説夫此将以應天下之無窮故待天下之物使
[198-18a]
皆有處如待字書則物無足治者凡為類篇以説文
為本而其例有八一曰槼槻同部而呐㕯異部凡同
意而異形者皆兩見也二曰天一在年一在貞凡同
意而異聲者皆一見也三曰叟之在草侌之在於凡
古意之不可知者皆從其故也四曰氛古气類也而
今附雨䪩古口類也而今附音凡變古而有異義者
皆從今也五曰壺之在口無之在林凡變古而失其
眞者皆從古也六曰□之附天□之附人凡字之後
[198-18b]
出而無據者皆不得特見也七曰王之為玉朋之為
朋凡字之失故而遂然者皆明其由也八曰邑之加
邑白之加&KR4325凡集韻之所遺者皆載於今書也推此
八者以求其詳可得而見也凡十四篇目録一篇文
若干


  禮部韻略五卷 晁氏曰皇朝丁度等撰元祐中孫諤
蘇軾載加詳定 陳氏曰雍熙中殿中丞丘雍景徳
龍圖閣待制戚綸所定景祐制誥丁度重修元祐太
[198-19a]
學博士増補其曰略者舉子詩賦所常用葢字書聲
韻之略也


  干禄字書一巻 晁氏曰唐顔元孫撰以經史所用為
正世所行為俗三者之間為通凡三體


  林氏小説三卷 晁氏曰唐林罕撰凡五百四十一字
以説文部居隨字出文以定偏旁其説頗與許慎不
同而互有得失邵必縁進禮記石經陛對仁宗顧問
罕之書如何必曰雖有所長而㣲好怪説文歸字從
[198-19b]
堆從止從帚以堆為聲罕云從追於聲為近此長于
許氏矣説文哭後吅從獄省罕乃云象犬嘷此恠也
有石刻在成都公武甞從數友就觀之其解字殊可
駭笑者不疑好恠之論誠然


  復古編二巻 晁氏曰呉興道士張有謙中撰有自幼
喜小篆年六十成此書三千言據古説文以為正其
㸃畫之㣲轉側從横髙下曲直毫髪有差則形聲頓
異自陽氷前後名人格以古文徃徃而失其精且博
[198-20a]
如此 陳氏曰有工篆書專本許氏説文一㸃畫不
妄錯林中書攄母魏國夫人墓道俾有書之魏字從
山攄以為非有曰世俗以從山者為巍不從山
者為魏非也其實二字皆當從山蓋一字而二音爾
説文所無手可斷字不可易也攄不能强晚著此書
專辨俗體之訛手自書之陳了翁為之序


  古文四聲五巻 晁氏曰皇朝夏竦撰博采古文竒字
分四聲編次以便檢尋


[198-20b]
  龍龕手鏡三卷 晁氏曰契丹僧行均撰凡二萬六千
四百三十字注十六萬三千一百餘字僧智光為之
序後題云綂和十五年丁酉至道三年也沈存中言
契丹書禁甚嚴傳入中國者法皆死熈寧中有人自
契丹得此書入傅欽之家蒲傳正帥浙西取以刻版
其末舊題云重熙二年序蒲公削去之今本乃云統
和非重熈豈存中不見舊題妄記之耶


  英公字源一巻 晁氏曰皇朝釋夢英通篆籀之學書
[198-21a]
偏傍五百三十九字郭忠恕云按説文字源唯有五
百四十部子字合收在子部今目録妄有更改又集
解中誤收去部在注中今檢㸃偏旁少晶惢至龜弦
五字故知林氏虚誕誤後進其小説可焚夢英因此
書正之柴禹錫為立石


  釋鍳聿韻編總五篇 洛陽僧鍳聿撰歐公序略曰儒
之學者信哉逺且大而用功多則其有所不暇者宜
也文字之為學儒者之所用也其為精也有聲形曲
[198-21b]
直毫釐之别音嚮清濁相生之類五方言語風俗之
殊故儒者莫暇精之其有精者則徃徃不能乎其它
是以學者莫肯捨其所事而盡心乎此所謂不兩能
者也必待乎用心專者而或能之然後儒者有一取
焉洛僧鍳聿為韻總五篇推子母輕重之法以定四
聲攷求前儒之失辨正五方之訛顧其用心之精可
謂入於忽㣲櫛之於髪績之於絲雖細且多而條理
不亂儒之學者莫能難也鑒聿通於易能知大演之
[198-22a]
數又學乎隂陽地理黄帝岐伯之書其尤盡心者韻
總也浮圖之書行乎世者數百萬言其文字雜以夷
夏讀者罕得其眞徃徃就而正焉鑒聿之書非獨有
取於吾儒亦欲傳於其徒也


  字説二十巻 晁氏曰皇朝王安石介甫撰晩年閑居
金陵以天地萬物之理著於此書與易相表裏而元
祐中言者指其揉雜釋老穿鑿破碎聾瞽學者特禁
絶之 王氏自序曰文者竒耦剛柔雜比以相承如
[198-22b]
天地之文故謂之文字者始於一二而生於無窮如
母之字子故謂之字其聲之抑揚開塞合散出入其
形之衡從曲直邪正上下内外左右皆有義皆出於
自然非人私智所能為也與伏羲八卦文王六十四
異用而同制相待而成易先王以為不可忽而患天
下後世失其法故三嵗一同同者所以一道徳也秦
燒詩書殺學士而於是時始變古而為𨽻葢天之䘮
斯文也不然則秦何力之能為而許眘説文於書之
[198-23a]
意時有所悟因序録其説為二十巻以與門人所推
經義附之惜乎先王之文缺已乆眘所記不具又多
舛而以予之淺陋考之宜有所不合雖然庸詎非天
之将興斯文也而以予賛其始故其教學必自此始
能知此者則於道徳之意已十九矣 石林葉氏曰
凡事不為無義但古之制字不專主義或形或聲其
類不一先王略别之以為六書而謂之小學者自是
專門一家之學其㣲處遽未易盡通又更篆隸損益
[198-23b]
變易必多乖失許慎之説文但據東漢所存以偏旁
類次其造字之本初未甞深究也王氏見字多有義
遂一槩以義取之雖六書且不問矣况所謂小學之
專門者乎是以每至於穿鑿附㑹有一字析為三四
文者古書豈如是煩碎哉學者所以閧然起而交詆
誠不為無罪然遂謂之皆無足取則過也


  唐氏字説解一百三十巻 晁氏曰皇朝唐耜撰紹聖
以來用字説程試諸生解者甚衆耜集成此書頗注
[198-24a]
其用事所出一時稱之耜知邛州日奏御


  字説偏旁音釋一卷字説疊解備檢一巻 晁氏曰不
見撰人名氏


  切韻指𤣥論三巻四聲第等圖一巻 晁氏曰皇朝王
宗道撰切韻之學切韻者上字為切下字為韻其學
本出西域今其法類本韻字各歸於母幫滂並明非
敷奉㣲唇音也端透定泥知徹澄娘齒音也曉匣影
喻牙音也來日半齒半舌也凡三十六分為五音天
[198-24b]
下之聲總於是矣切歸本母韻歸本等者謂之音和
常本等聲盡汎入别等者謂之類隔變也中國自齊
梁以前此學未傳至沈約以後始以之為文章至于
近時始有專門者矣


  韻補五卷 陳氏曰呉棫撰取古書自易書詩而下以
及本朝歐蘇凡五十種其聲韻與今不同者皆入焉
朱侍講多用其説於詩傳楚辭注其為書詳且博矣
又有毛詩補音一書别見詩類大歸亦如此以愚攷
[198-25a]
之古今世殊南北俗異語言音聲誠有不得盡合者
古之為詩學者多以風誦不專在竹帛竹帛所傳不
過文字而聲音不可得而傳也又漢以前未有翻切
之學許氏説文鄭氏箋注但曰讀若某而已其於後
世四聲七音又豈能盡合哉反切之學自西域入中
國至齊梁間盛行然後聲病之説詳焉韻書肇於
陸法言於是有音同韻異若東冬鍾虞魚模庚耕清
青登蒸之斷斷乎不可以相雜若此者豈惟古書未
[198-25b]
之有漢魏之前亦未之有也陸徳明於燕燕詩以南
韻心有讀南作泥心切者陸以為古人韻緩不煩改
字此誠名言今之讀古書古韻者但當隨其聲之叶
而讀之若來之為釐慶之為羌馬之為姥聲韻全别
不容不改其聲韻茍相近可以叶讀則何必改字如
燔字必欲作㳂沄反官字必欲作俱員反天字必欲
鐡因反之類則贅矣


  廣干禄字書五巻 中興藝文志婁機撰機取許氏説
[198-26a]
文及諸家字書按以蔡伯喈五經備體張參五經文
字田放九經字様與夫經典釋文子史古字參以本
朝丁度所書集韻為廣干禄字書蓋廣唐人顔元孫
之書也 陳氏曰唐顔元孫為干禄字書其姪真卿
書之刻石呉興為世所寳辯正通俗三體目以干禄
謂舉子所資也機熟於小學嘉泰中教授資善堂景
獻時為恵國公數問字畫之異因為此書續唐之舊
故仍干禄之名既而悟其非所以施於朱邸也則以
[198-26b]
干禄百福之義傅㑹焉


  修校韻略五巻 陳氏曰秘書省正字莆田劉孟容以
説文字林干禄書五經文字九經字様佩觹復古編
等書修校


  韻略分毫補注字譜一巻 陳氏曰進士耒陽秦昌朝
撰附前韻略之後皆永嘉教授臨安錢厚所刻也竊
謂小學當論偏旁尚矣許叔重以來諸書是也韻以
略稱止施於禮部貢舉本非小學全書於此而校其
[198-27a]
偏旁既不足以盡天下之字而欲使科舉士子盡用
篆籀㸃畫於試巻不㡬於迂而可笑矣哉進退皆無
據謂之贅可也


  附釋文互注韻略五巻 陳氏曰以監本増注而釋之
押韻釋疑五巻 陳氏曰進士廬陵歐陽徳隆易有開
撰凡字同義異字異義同者皆辨之尤便於塲屋


  正字韻類 謝氏曰季澤撰止齋陳氏序略曰季澤家
學長於詩禮頗欲有所論次而未就僅及就此篇其
[198-27b]
於字學偏旁訓故學者易入焉韓昌黎嘗言注爾雅
蟲魚非磊落人歐陽公序韻總亦曰儒者莫暇精之
其有精者徃徃不能乎其它余方悲季澤官不足行
其志位不足稱其才且懼後之人見此書如二公之
云也於是道其平昔大槩序之篇端焉


  字通一巻 陳氏曰彭山李從周肩吾撰


  切韻義一巻纂要圖例一巻 陳氏曰汴陽謝暉撰紹
興十年序


[198-28a]
  三十六字母圖一卷 夾漈鄭氏曰僧守温撰切韻之
學起自西域舊所傳十四字貫一切音文省而音愽
謂之婆羅門書然猶未也其後又得三十六字母而
音韻之道始備中華之韻只彈四聲然有聲有音聲
為經音為緯平上去入者四聲也其體縱故為經宫
商角徴羽半徴半商者七音也其體横故為緯經緯
錯縱然後成文愚所作韻書備矣釋氏謂此學為小
悟學者誠不可忽也


[198-28b]
  經典釋文三十巻 晁氏曰唐陸徳明撰徳明名元朗
以字行釋易書詩并三禮三傳孝經論語爾雅老荘
頗載古文及諸家同異徳明蓋博極群書也


  群經音辨七巻 晁氏曰皇朝賈昌朝撰先是大臣稽
古不過秦漢引經義議政蓋自昌朝始此書以古文
多通借音詁乃辨正之凡五門


  佩觹三巻 晁氏曰皇朝郭忠恕撰取字文相類者别
其所從以檢訛舛上篇論今傳記小學異同極為辨
[198-29a]
博 陳氏曰忠恕為國子周易博士觹者所以解結
也忠恕恃酒狂縱數犯法忤物得罪其死時頗異世
以為尸解


  翰林禁經八巻 晁氏曰唐李陽氷撰論書勢筆法所
禁故以名書


  墨藪十巻 晁氏曰髙陽許歸與編未詳何代人李氏
書目止五巻而梁武評書王逸少筆勢皆别出


  臨池妙訣三卷 晁氏曰未詳何人撰後有江南李煜
[198-29b]
述書


  周越書苑十五巻 晁氏曰皇朝周越撰越以善書名
世天聖八年四月成此書奏御故其序稱臣越臣兄
起於栁公權書又云亡兄間稱名而不臣似未精討
論也


  唐藏經音義四巻 晁氏曰未詳撰人分四聲以類相
從蜀中印本也


  鍾鼎篆韻七巻 晁氏曰皇朝薛尚功集元祐中吕大
[198-30a]
臨所載僅數百字政和中王楚所傳亦不過數千字
今是書所録凡一萬一百二十有五 陳氏曰不著
名氏按館閣書目此書有二家其一七巻七巻者紹
興中通直郎薛尚功所廣其一一卷一卷者政和中
主管衡州露仙觀王楚也則未知此書之為王楚歟
薛尚功歟尚功有鐘鼎法帖十卷刻於江州當是其
篆韻之所本也


  漢隸字源六卷 陳氏曰婁機撰以世所存漢碑三百
[198-30b]
有九韻類其字魏碑附寫焉者僅三十之一首為碑
目一卷每字先載今文而以漢字著其下一字數體
者並列之皆以碑目之次第著其所從出洪邁作序


  隸釋二十七卷 隸續二十一巻 中興藝文志洪适
撰适取古今石刻法其字為之韻辨其文為之釋以
辨隸書曰隸釋隸續 陳氏曰凡漢刻之存於世者
以今文寫之而為之釋又為之世代譜及物象圖碑
形式悉具之魏初近古者亦附焉年來北方舊刻不
[198-31a]
可復得覧此猶可慨想


  象類書十一巻 中興藝文志鄭樵撰中興後安石之
字説既廢樵復理其緒餘初有象類之書復約而歸
於六書象形類六百八指事類百七㑹意類七百四
十轉注類三百七十二諧聲類二萬一千八百十假
借類五百九十八


  字始連環二卷 陳氏曰鄭樵撰大略謂六書惟類聲
之生無窮音切之學自西域流入中國而古文取音
[198-31b]
制字乃與韻圖脗合


  論梵書一卷 陳氏曰鄭樵撰 樵論華梵曰諸蕃文
字不同而多本於梵書流入中國代有大鴻臚之職
譯經潤文之官恐不能盡通其㫖不可不論也梵書
左旋其勢向右華書右旋其勢向左華以正錯成文
梵以偏纒成體華則一字該一音梵則一字或貫數
音華以直相隨梵以横相綴華蓋以自傳故必詳於
書梵以口傳如曲譜然書但識其大略華之讀别聲
[198-32a]
故就聲而借梵之讀别音故即音而借


  石鼓文考三巻 陳氏曰鄭樵撰其説以為石鼓出於
秦其文有與秦權秦斤合者


  嘯臺集古録二卷 陳氏曰王球子弁撰李邴漢老序
之稱故人長孺之子未詳何王氏也皆録古彞器欵
識自商迄秦凡數百章以今文釋之疑者闕焉


  前漢古字韻編五卷 陳氏曰侍郎宣城陳天麟季陵
撰取漢書所用古字以今韻編入之


[198-32b]
  班馬字類二卷 陳氏曰參政嘉禾婁機彦發撰取二
史所用古字及假借通用者以韻之洪邁景盧作序


  金壼記一卷 陳氏曰僧適之撰集書家故事以二字
為題而注所出於其下凡三百餘條


  飛白叙録一卷 陳氏曰錢惟演希聖撰天聖四年序


  籀史二卷 陳氏曰翟耆年伯夀撰裒諸家鍾鼎圖説
為一編頗有攷究


[198-33a]
  法言撮要十巻 陳氏曰呉興蔡耑山父撰以書家事
實分門條類亦無所發明淳熙中人


  閣本法帖十卷 樂静李昭玘䟦太宗皇帝治定餘暇
遊意翰墨遣使購古帝王名卿墨帖集為十卷詔鏤
板藏禁中每大臣登二府即賜焉嵗乆寖不復賜元
豐中嘉王嘗從神考借其板模拂㡬百本王府官盡
得之士大夫間亦見一二初長沙僧希白填本刻石
河東潘氏御史劉次莊又作别本識者謂希白善書
[198-33b]
不甚失真潘復易次間以它書御史所模尤踈濶夫
獨前者縱學步者拘因人之迹而又加意焉則目亂
而心疑神已虧矣故終不近也






  六藝之一録卷二百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