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h0070 六藝之一錄-清-倪濤 (master)


[018-1a]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録巻十九     錢唐倪濤撰


  金器款識十九


  周景王錢






  國語曰景王二十一年将鑄大錢單穆公曰不可王
弗聽卒鑄之 前漢食貨志曰景王患錢輕更鑄大
[018-1b]
錢文曰寶貨肉好皆有周郭


  秦半兩錢






  前漢食貨志曰秦兼天下銅錢質如周錢文曰半兩
重如其文 漢八銖錢文同顧烜曰髙后時既患莢錢
之輕又苦秦錢之重故更鑄八銖錢舊譜曰重八銖
文曰半兩 漢四銖錢文同前漢食貨志曰孝文五年
[018-2a]
更鑄四銖錢其文為半兩 漢半兩錢文同前漢武帝
紀曰建元五年罷三銖錢行半兩錢顔師古曰又新
鑄作也李孝美曰張台説半兩之品甚衆有傳形者
有肉郭者有對文者有隱起字者


  漢莢錢






  前漢食貨志曰漢興以為秦錢重難用更令民鑄莢
[018-2b]
錢如淳曰如榆莢也 顧烜曰今世猶有小錢重一
銖半文曰漢興小篆文


  漢三銖錢






  漢書食貨志曰自孝文更造四銖錢至是四十餘年
從建元以來用少縣官往往多即銅山而鑄錢民亦
盜鑄不可勝數錢益多而輕有司言今半兩錢法重
[018-3a]
四銖而姦或盗摩錢質而取鋊令縣官銷半兩錢更
鑄三銖錢重如其文


  漢五銖錢






  前漢武帝紀曰元狩五年罷半兩錢行五銖錢食貨
志曰有司請郡國鑄五銖錢周郭其質令不可摩取


[018-3b]
  張台曰此錢品數最多有傳文者名蜀錢肉好有
郭者名梁錢背文四出者名角錢及有赤側當兩
女錢之類文皆五銖又於此外有穿上一星至五
星穿下一星穿上下各一星漫面穿傍一星至三
星五字之内上下各一星背上或有小字或有王
字穿上横文穿下横文穿面四角決文穿背四角
決文有郭無郭濶縁細縁不可窮盡


  洪遵曰余按五銖沿漢迄隋因革不一品目尢夥
[018-4a]
文四出謂之角錢去肉郭謂之女錢狹小其制謂
之稚錢三面無郭謂之白錢有反其文名傳形者
有輪郭去盡名對文者有上下其字名奇品者以
至赤側當兩鵝眼雞目四柱兩柱之類其品甚多


  鍾官赤側錢文同史記平凖書曰武帝鑄五銖錢郡國
多姦鑄錢錢多輕而公卿請令京師鑄鍾官赤側錢
一當五賦官用非赤側不得行其後二嵗赤側錢賤
民巧法用之不便又廢於是悉禁郡國無鑄錢專令
[018-4b]
上林三官鑄錢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錢不得行諸
郡國所前鑄錢皆廢銷之輸其銅三官而民之鑄錢
益少食貨志曰自孝武元狩五年三官初鑄五銖錢
至平帝元始中成錢二百八十億萬餘如淳曰以赤
銅為其郭也 後漢五銖錢文同光武帝紀曰建武十
六年始行五銖錢注曰武帝始為五銖錢王莽時廢
今始行之後漢五行志曰建武六年蜀童謠曰黄牛
白腹五銖當復是時公孫述僣號於蜀時人竊言王
[018-5a]
莽稱黄述欲繼之故稱白五銖漢家貨也明當復也
述遂誅滅 後漢四出文錢文同後漢靈帝紀曰中平
三年鑄四出文錢獻帝春秋曰靈帝作角錢錢猶五
銖錢而有四道連於邊輪識者以為妖徴竊言錢有
四道京師将破壊此錢四出散于四方乎遂如其
言舊譜曰徑寸一分重四銖文曰五銖背文四出俗
謂之角錢 魏五銖錢文同晉書食貨志曰魏明帝世
司馬芝等舉朝大議以為用錢非徒豐國亦所以省
[018-5b]
刑今若更鑄五銖錢則國豐刑省于事為便明帝乃
更立五銖錢至晉用之不聞有所改創 蜀傳形五
銖錢文同顧烜曰劉備鑄直百錢傳形五銖今所謂蜀
錢即傳形五銖也舊譜曰劉備與直百同時鑄文字
輕重大小與漢五銖無異但五字居左銖字居右謂
之傳形 凉五銖錢文同晉書張軌傳曰太府參軍索
輔言古以金貝皮幣為貨息榖帛量度之耗二漢制
五銖錢通易不滯太始中河西荒廢遂不用錢裂匹
[018-6a]
以為段數縑布既壊市易又難徒壊女工不任衣用
弊之甚也今中州雖亂此方安全宜復用五銖以濟
通變之㑹軌納之立制凖布用錢錢遂大行人頼其


  宋當兩大錢文同裴子野宋略曰文帝元嘉二十四年
六月初行大錢一當細錢兩既而錢形不一民弗之
便明年五月己卯罷當兩大錢舊譜曰重八銖文曰
五銖 梁五銖錢文同隋書食貨志曰梁初唯京師及
[018-6b]
三吳荆郢江湘梁益用錢其餘州郡則襍以榖帛交
易交廣之域全以金銀為貨武帝乃鑄錢肉好周郭
文曰五銖重如其文張台曰五銖錢皆無好郭唯此
一種有之 梁公式女錢文同隋書食貨志曰梁武帝
又别鑄五銖除其肉郭謂之女錢張台曰背有好郭
者謂之公式女錢背無好郭者正謂之女錢盖聽民
私鑄有不精也 梁五銖鐵錢文同梁書武帝紀曰普
通四年冬十二月戊午始鑄鐵錢文同顧烜曰五銖鐵
[018-7a]
錢徑一寸一分文曰五銖背為四出之文 梁四柱
文同梁書敬帝紀曰太平二年夏四月己夘鑄四柱
錢一准二十壬辰改一准十丙申復閉細錢 陳五
銖錢文同陳書文帝紀曰天嘉三年閏二月改鑄五銖
錢隋書食貨志曰初出一當鵝眼之十 後魏五銖
文同魏書食貨志曰世宗永平三年冬又鑄五銖錢


  西魏五銖錢文同北史西魏文帝大統六年二月鑄
五銖錢十二年三月鑄五銖錢舊譜曰以赤銅鑄


[018-7b]
  隋白錢文同隋書髙祖紀曰開皇元年九月行五銖錢
食貨志曰髙祖受周禪以天下錢貨輕重不等乃更
鑄新錢背面肉好皆有周郭文曰五銖而重如其文
舊譜曰徑一寸重一銖六黍肉郭平闊用蠟和鑄故
其色白 左右五銖錢文同洪遵曰余按此錢形製寙
薄面文曰五銖肉漫好闊僅有輪郭背文亦曰五銖
肉郭夷坦倒置其字徑寸重二銖三參又一品面文
曰五銖幕文以五銖字上下之徑七分重二銖四參
[018-8a]
以下六品不知年代 兩柱錢文同隋書食貨志曰梁末又有兩
柱錢及鵝眼錢但兩柱重而鵝眼輕 女錢文同隋書
食貨志曰梁武帝鑄五銖錢又别鑄除其肉郭謂之
女錢二品並行百姓或私以古錢交易有五銖女錢
太平百錢五銖稚錢五銖對文等號輕重不一天子
頻下詔書非新鑄二種之錢並不許用洪遵曰余按
此錢謂之五銖女錢梁武新鑄亦曰女錢葢梁之前
已有女錢矣 稚錢文同顧烜曰徑八分半重四銖文
[018-8b]
曰五銖源流出於五銖但稍狭小今東境謂為稚錢
三吳皆用之小者至徑六分重二銖半世有射雉戱
用此錢也 對文錢文同顧烜曰對文錢剪五銖之所
成也民利古錢多銅剪鑿取其輪郭所餘甚輕小今
世行之其源始未聞也 五朱錢顧烜曰徑七分半
重三銖半文曰五朱源出稚錢但少遷異以銖為朱
三吳屬縣行之亦差少


  蜀直百錢
[018-9a]




  顧烜曰漢獻帝建安十九年劉備鑄零陵先賢傳曰
劉備初攻劉璋與士衆約若事定府庫百物孤無豫
焉及拔成都士衆皆捨干戈赴諸藏競取寳物軍不
足備甚憂之劉巴曰易耳但當鑄直百錢平諸物價
令吏為官布備從之數月之間府庫充實


  蜀直百五銖錢
[018-9b]




  顧烜曰徑一寸一分重八銖文曰五銖直百劉巴説
劉備鑄直百錢傳形五銖此又近之未知孰是張台
曰今自巴蜀至于襄漢此錢甚多皆是昭烈舊地斷
在不疑李孝美曰皇朝宗正少卿趙安易使蜀以蜀
用鐵錢甚賤物價益貴因上言請如劉備時鑄大錢
當百洪遵曰余按此錢封氏列不知年代品然考諸
[018-10a]
家之説則劉備所鑄審矣


  吳大泉五百錢




  吳志曰孫權嘉禾五年春鑄大錢一當五百舊譜曰
徑寸二分重十二銖文曰大泉五百


  吳大泉當千錢



[018-10b]




  吳志曰孫權赤烏元年鑄當千大泉舊譜曰徑寸四
分重十六銖文曰大泉當千


  宋四銖錢




  宋書文帝紀曰元嘉七年冬十月戊午立錢署鑄四
[018-11a]
銖錢


  宋孝建錢




  顧烜曰孝建元年鑄四銖錢一邊為孝建一邊為四
銖舊譜曰徑八分半重四銖文曰孝建背文曰四銖
孝建則薤葉四銖則大篆其後稍去四銖專為孝建
漸至薄小文字夷漫至明帝泰始二年罷焉


[018-11b]
  宋二銖錢




  宋書顔竣傳曰前廢帝即位鑄二銖錢形或轉細官
錢每出民間即模效之而大小厚薄皆不及也無輪
郭不磨鑢如今之剪鑿者謂之耒子舊譜曰此錢文
曰二銖重如其文


  宋景和錢
[018-12a]




  顧烜曰宋中廢帝景和元年鑄重二銖文曰景和


  宋鵝眼錢




  顧烜曰宋中廢帝景和元年鑄沈慶之既申前議放
百姓鑄遂轉輕偽亦有錢形大如鵝眼故謂鵝眼錢
以綫貫之乃適投水中不沈隨手碎壊不可料數尺
[018-12b]
帛斗米動踰一萬


  梁大吉錢




  顧烜曰普通四年鑄大吉鐵錢大小輕重如五銖文
曰五銖大吉背文四出


  梁大通錢
[018-13a]





  顧烜曰普通四年鑄大通鐵錢大小輕重如五銖文
曰五銖大通背文四出


  梁大冨錢




  顧烜曰普通四年鑄大富鐵錢大小輕重如五銖文
[018-13b]
曰五銖大富背文四出


  陳大貨六銖錢




  陳書宣帝紀曰太建十一年秋七月辛夘初用大貨
六銖錢徐氏曰當時謠言大貨六銖錢乂腰哭天子
葢篆書六字類人之乂腰耳


  魏太和五銖錢
[018-14a]




  後魏食貨志曰魏初至於太和錢貨無所用也髙祖
始詔天下用錢十九年公鑄粗備文曰太和五銖詔
京師諸鎮皆通行之在所遣錢二備爐冶民有欲鑄
聽就鑄之銅必精煉無所和雜


  魏永安五銖錢



[018-14b]




  後魏食貨志曰孝莊永安二年秋詔改鑄文曰永安
五銖官自立爐起自九月至三年正月而止舊譜曰
徑九分文曰永安五銖重如其文


  魏永安土字錢




[018-15a]
  面文永安五銖幕文有一土字徑九分重二銖四參
銅色純赤輪闊皆夷計後魏所鑄洪遵曰東西魏皆
鑄永安五銖故存于今甚多其品有三面文獨曰永
安五銖者幕文土字者背文四出者背文四出名令
公百爐錢


  東魏永安五銖錢





[018-15b]
  隋書食貨志曰齊神武覇政之初承魏猶用永安五
銖遷鄴已後百姓私鑄體制漸别遂各以為名有雍
州青赤梁州生厚𦂳錢吉錢河陽生澀天佐赤牽之
稱冀州之北錢皆不行交貿者皆以絹布神武帝乃
收境内之銅及錢仍依舊文更鑄流之四境


  東魏令公百爐錢




[018-16a]
  丘悅三國典畧曰西魏大統七年正月東魏有雀衘
永安錢置渤海王髙歡前歡世子澄乃令百爐别鑄
此錢鄴中號令公百爐錢封氏曰背文四出


  後周布泉錢




  後周書武帝紀曰保定元年秋七月更鑄錢文曰布
泉以一當五與五銖並行舊譜曰徑寸其文左曰布
[018-16b]
右曰泉皆玉筯篆非男錢也


  後周大布錢




  後周書武帝紀曰建徳三年六月壬子更鑄五行大
布錢以一當十與布泉並行張台曰此錢小者至徑
六分其舊錢之文上五下行左大右布又有大布字
翻在上下者


[018-17a]
  後周永通萬國錢




  後周書宣帝紀曰大象元年十一月丁巳初鑄永通
萬國錢以一當十與五行大布並行


  北齊常平五銖錢




[018-17b]
  隋書食貨志曰文宣受禪除永安之錢改鑄常平五
銖重如其文其錢甚貴且制造甚精


  唐開元錢




  新唐書食貨志曰武徳四年鑄開元通寳徑八分重
二銖四參積十錢重一兩得輕重大小之中其文以
八分篆𨽻三體洛并幽益桂等州皆置監賜秦王齊
[018-18a]
王三鑪裴寂一鑪以鑄舊唐書食貨志曰開元之錢
文歐陽詢制詞其字含八分及𨽻體其詞先上後下
次左後右讀之自上及左迴環讀之其義亦通俗謂
之開通元寳錢鄭處㑹粹曰初進蠟模文徳皇后搯
一甲跡故錢上有搯文


  唐乾封錢




[018-18b]
  舊唐書食貨志曰乾封元年封岳之後改造新錢文
曰乾封泉寶初開元錢俗謂之開通元寳錢及鑄新
錢乃同流俗乾字直上封字在左尋悟錢文之誤却
用舊錢


  唐乾元十當錢




  唐書食貨志曰肅宗乾元元年經費不給鑄錢使第
[018-19a]
五琦鑄乾元重寶錢徑一寸毎緡重十斤與開元通
寶參用以一當十亦號乾元十當錢


  唐重輪錢文同上


  唐肅宗實録曰乾元二年九月戊辰新鑄大錢其文
依乾元重寶而重其輪以别之一當五十


  唐小乾元錢文同上


  金光襲曰乾元二年新鑄小錢一當一


  唐大厯錢
[018-19b]




  張台曰大厯是代宗年號計此時所鑄銅色昏濁字
畫遒勁


  唐建中錢




  唐書食貨志曰建中初户部侍郎韓洄以商州紅崖
[018-20a]
冶銅多請復洛源廢監起十鑪鑄錢十萬二千緡徳
宗從之


  唐新開元錢背文


  舊譜曰武宗㑹昌年鑄時初廢天下佛寺宰相李徳
裕奏請以廢寺銅鐘佛像僧尼瓶碗等所在本道鑄
錢揚州節度使李紳乃于新錢背加昌字以表年號
而進之有勅遂勅鑄錢之所各以本州郡名為背文
於是京兆府以京字在穿上洛陽以洛字在穿上揚
[018-20b]
州改以揚字在穿上西川以益字在穿上藍田縣以
藍字在穿右襄州以襄字在穿上江陵府以荆字在
穿右越州以越字在穿下宣州以宣字在穿左江西
以洪字在穿上湖南以潭字在穿左兖州以兖字在
穿上浙西以潤字在穿上鄂州以鄂字在穿上平州
以平字在穿上興元府以興字在穿上梁州以梁字
在穿右廣州以廣字在穿右東川以梓字在穿上福
州以福字在穿上丹州以丹字在穿上桂陽監以桂
[018-21a]
字在穿右


  唐咸通錢




  舊譜曰唐咸通十一年桂陽監鑄錢官王肜進新鑄
錢文曰咸通𤣥寶尋有勅停廢不行


  後唐天成錢


[018-21b]




  洪遵曰此錢徑七分重三銖六參文曰天成元寶計
當時所鑄而五代史後唐紀不載


  晉天福錢




  宋白續通典曰晉天福三年十一月詔三京鄴都諸
[018-22a]
道州府無問公私應有銅者並許鑄錢仍以天福元
寶為文左環讀之委鹽鐵司鑄様頒下諸道毎一錢
重二銖四參十錢重一兩


  漢漢通錢




  蘇耆開譚録曰漢乾祐中以晉室鼓鑄錢幣偽濫非
一乃禁銅貨悉歸公帑洪遵曰此錢徑寸重三銖六
[018-22b]
參文曰漢通元寶字文明坦製作頗精盖懲天福之
弊則漢代所鑄明矣


  周周通錢




  蘇耆開譚録曰世宗朝鑄周通元寶錢于後殿設巨
鑪數十親觀鼓鑄李孝美曰徑寸重五銖文曰周通
元寶形製精妙與唐開元錢同


[018-23a]
  偽品


  大錢




  漢書食貨志曰王莽居攝變漢制更造大錢徑寸二
分重十二銖文曰大錢五十


  小錢五等


[018-23b]




  前漢食貨志曰王莽作錢布之品名曰寶貨小錢徑
六分重一銖文曰小錢直一次七分三銖曰么錢一
顔師古曰么小也次八分五銖曰幼錢二十次九分七銖
曰中錢三十次一寸九銖曰壯錢四十因前大錢五
十是為錢貨六品直各如其文文質周郭倣漢五銖
錢百姓憒亂其貨不行民私以五銖錢市買莽患之
[018-24a]
下詔有敢挾者為惑衆投諸四裔以御魑魅於是農
商失業食貨俱廢民涕泣于市道抵罪者不可稱數
莽知民愁廼但行小錢直一與大錢五十二品並行
龜貝布屬且寢


  貨泉錢




  前漢書食貨志曰王莽天鳳元年罷大小錢改作貨
[018-24b]
泉徑一寸重五銖文右曰貨左曰泉枚直一又以大
錢行乆恐民挾不止迺令且行大錢與新貨泉俱枚
直一並行盡六年毋得挾大錢矣宋書符瑞志曰莽
忌漢而錢文有金乃鑄貨泉以易之既而光武起于
舂陵之白水鄉貨泉之文為白水真人也


  得壹錢




[018-25a]
  唐書食貨志曰史思明據東都鑄得一元寳錢徑寸
四分以一當開元通寳之百


  順天錢




  唐書食貨志曰史思明惡得一非長久之兆改其文
曰順天元寳李孝美曰二錢大小如一但順天重而
得一輕耳


[018-25b]
  永通錢




  五代史南唐世家曰李景困于用兵鍾謨請鑄大錢
以一當十文曰永通泉貨洪遵曰此錢有三品字八
分書者徑寸五分重八銖七參背面肉好皆有周郭
篆文者徑寸三分重五銖七參輪郭重厚銅色昏暗
又有面為篆文背為龍鳳形者名龍鳳重輪錢皆李氏所鑄
[018-26a]


  開元錢






  陶岳貨志録曰元宗時兵屢挫帑藏虚竭韓熈載上
疏請以鐵為錢其錢之大小一如開元通寳文亦如
之徐鉉篆其文比于舊錢稍大而輪郭深闊既而是
錢大行公私以為便


[018-26b]
  唐國錢






  十國紀年唐史曰元宗以周師南伐及割地嵗貢方
物府藏空竭錢貨益少遂鑄唐國通寶錢二當開元
錢一


  大唐錢


[018-27a]







  馬令南唐書曰元宗鑄大唐通寶錢與唐國錢通用
數年漸弊極為輕小


  永平錢






  前蜀世家曰王建武成三年十二月大赦改明年元
[018-27b]
為永平


  通正錢






  前蜀世家曰王建永平五年改元通正


  天漢錢






[018-28a]
  前蜀世家曰王建通正元年十月大赦改明年元曰
天漢


  光天錢






  前蜀世家曰王建天漢元年十二月大赦改明年元
曰光天


  乾徳錢
[018-28b]






  前蜀世家曰王建卒子衍立明年改元乾徳


  咸康錢






  前蜀世家曰王衍乾徳七年改元曰咸康


  廣政錢
[018-29a]






  後蜀世家曰孟昶明徳五年改元曰廣政


  乾亨錢






  南漢世家曰梁貞明三年劉龑即位國號大越改元
曰乾亨


[018-29b]
  乾封錢






  楚世家曰髙郁諷馬殷鑄鉛鐵錢以十當銅錢一


  天䇿錢






  董逌曰馬殷據湖南八州地建天䇿府因鑄天䇿府
[018-30a]


  閩鐵錢






  陶岳貨泉録曰王審知鑄大鐵錢闊寸餘甚麤重亦
以開元通寶為文仍以五百文為貫俗謂之銠&KR0146
與銅錢並行


  永隆錢
[018-30b]






  閩世家曰王延羲立改元永隆鑄大鐵錢以一當十


  天徳錢






  閩史曰王延政天徳二年鑄天徳通寶大鐵錢一當


[018-31a]
  大興錢






  董逌曰張台云馮洪所鑄


  應天錢






  董逌曰幽州劉守光錢而文曰應天元寶背文曰万


[018-31b]
  不知年代品


  平當錢






  泉志曰徑九分重三銖肉郭夷坦當字湮漫或云漢代所鑄


  四出錢


[018-32a]







  泉志曰徑寸一分重三銖六參面背文皆四出字盡
漫昧大泉五十本王莽所鑄初無四出之説


  大泉五銖錢






  張台曰在顧氏所見七種異錢之内大小輕重未聞


[018-32b]
  太元貨泉錢






  李孝美曰此錢徑七分半重四銖其文上曰太下曰
元右曰貨左曰泉太元則真書貨泉則小篆形製不
至佳


  通行貨泉錢


[018-33a]







  泉志曰徑八分半重二銖七參銅質簡古字含八分


  續銖錢






  舊譜曰形製頗類五銖面文無好郭其文右曰續左
[018-33b]
曰銖


  定平錢






  隨食貨志曰梁武帝時百姓或私以古錢交易有定
平一百


  傳形半兩錢


[018-34a]







  泉志曰字文坦明背面皆無輪郭徑八分重二銖一





[018-34b]









  六藝之一録巻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