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h0070 六藝之一錄-清-倪濤 (master)


[019-1a]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録巻二十     錢唐倪濤撰


  金器欵識二十


  不知年代品


  太平錢






  隋書食貨志曰梁武帝時百姓或私以古錢交易有
[019-1b]
太平百錢舊譜曰錢有三種大篆小篆𨽻書文皆曰太
平百錢但字有古今形有大小又有水波文及龜背者


  兩嗇錢






  敦素曰此錢重四銖徑一寸三分微有外輪背面無
好郭其文篆書右曰兩左曰嗇形質大抵似半兩制
作古異源流莫知董逌曰考字書無嗇字又不與篆
[019-2a]
合按釋真觀書曰割愛辭親披繬剪髮乃知此自梵
書中出其以繬為嗇又省文也此錢疑在南梁北齊


  一文錢






  泉志曰舊譜謂之一文審求其義了不可得然未知
何所稽也董逌曰考古文此字為巨泉葢圜錢也


[019-2b]
  四曲文錢






  舊譜曰形製類半兩肉好無輪郭面有四曲文外向
有二字右類文字左不可識


  永光錢






[019-3a]
  徐氏曰文曰永光


  五金錢






  泉志曰徑八分重三銖六黍字文明澈製作甚精


  大朝錢






[019-3b]
  李孝美曰此錢徑寸五分重十五銖其文真書曰大










  董逌曰天福石晉年號當時所鑄自有天福鎮寳錢
見晉氏舊史李孝美曰此錢徑八分重四銖六黍文
曰天鎮福寳背文有一黎字在穿上字體形製與石
[019-4a]
晉天福錢殊不相侔


  萬歳錢






  李孝美曰此錢徑寸二分重十三銖面文繆篆曰皇
帝萬歳背文繆篆曰忠孝傳家肉好背有周郭


  大興錢


[019-4b]







  李孝美曰此錢徑八分重四銖靣文曰大興平寳復
有一丁字在背文穿上


  大千錢






  泉志曰此錢徑八分重三銖六參文曰大千通寶倒
[019-5a]
置通寶字千字疑當作平歳久漫滅爾背文有一丁
字在通字之背製作字體肖大興平寶錢


  天感錢






  泉志曰此錢文曰天感元寶字畫遒勁頃歳獲此尋
逸之


  古錢
[019-5b]






  李孝美曰此錢徑寸一分重十銖靣有兩字不可識
肉好有周郭皆夷漫如半兩錢狀


  古文錢






  泉志曰徑一寸重四銖五參背文夷漫靣肉坦平微
[019-6a]
有輪郭頗類圜法


  三字錢






  泉志曰三字錢徑寸一分重三銖三參靣背肉形皆
平外無周郭制作簡古字畫夷漫叵辨亦圜法别種


  千字錢
[019-6b]




  李孝美曰徑寸六分重十銖靣文右邊有一千字體
如遼錢疑其同出而未得依據肉好皆有周郭


  太興錢






  董逌曰文曰太興平寶疑五代僭偽之所鑄


  外國品


[019-7a]
  因墀國錢






  王子年拾遺記曰因墀國在西域之北晉武帝時獻
玉錢千緡其形如環環重十兩上有天夀永吉之字


  和同錢






[019-7b]
  神功錢






  萬年錢






  隆平錢


[019-8a]







  舊譜曰日本國錢四品並徑寸重五銖其文𨽻書一
曰和同開珍二曰神功開珍三曰萬年通寶四曰隆
平永寶其國延厯中鑄


  乾文錢






[019-8b]
  國朝㑹要曰太平興國九年日本國僧奝然等浮海
而至云其國用銅錢文曰乾文寶


  屋䭾國錢






  徐氏曰徑七分厚薄肉好不異中夏字若梵書不可
復識


  吐蕃國錢
[019-9a]






  敦素曰此錢徑寸重五銖肉好精巧不減中國以銅
為之皆梵字不可識背文如開元錢有甲文詢于衆
人謂之梵錢


  倭國錢






[019-9b]
  賛寧傳載曰倭國在東海中正朔一同中夏年號天
慶天厯其國用錢文曰延喜通寶


  梵字錢






  泉志曰此錢徑八分重三銖六參銅色純赤文不可
辨大抵類屋䭾吐蕃錢


  天贊錢
[019-10a]






  五代史四夷附録曰契丹主按巴堅僭號名年曰天
贊泉志曰此錢徑九分


  應厯錢






  董逌曰契丹錢文曰應厯重寶趙至忠北庭雜記曰
[019-10b]
契丹主徳光之子改元應厯


  重熈錢


  趙至忠北庭雜記曰聖宗卒少主宗真立改元景福
一年又改重熈泉志曰此錢徑九分重三銖文曰重
熈通寶


  清寧錢






[019-11a]
  陳昉北庭須知曰契丹主洪基改元清寧泉志曰此
錢徑九分重三銖文曰清寧通寶


  大康錢






  徐競髙麗圖經曰契丹咸雍十年改大康至十年改
元大安泉志曰此錢徑九分重二銖四參以大康通
寶為號


[019-11b]
  大安錢






  李季興東北諸蕃樞要曰契丹主天祐年號大安泉
志曰此錢徑八分重二銖八參文曰大安元寶


  夀昌錢






[019-12a]
  李季興東北諸蕃樞要曰契丹主天祐年號夀昌泉
志曰此錢徑九分重二銖四參文曰夀昌元寶


  乾統錢






  北遼通書曰天祚即位夀昌七年改為乾統泉志曰
此錢徑寸重三銖二參文曰乾統元寳


  天慶錢
[019-12b]






  李季興東北諸蕃樞要曰契丹主天祚年號天慶泉
志曰此錢徑九分重二銖四參文曰天慶元寳


  千秋錢








[019-13a]
  李孝美曰此錢徑三分文曰千秋萬歳今甚易得葢
常歳虜使入貢人多愽易得耳董逌曰遼國錢葢近
世所為


  東海三錢






  泉志曰余按雞林類事云髙麗所鑄有通寶重寶之
文今世所見凡三種通寶錢有二篆字及真行體重
[019-13b]
寶真書製作頗精並徑九分重三銖六參


  三韓錢






  孫穆雞林類事髙麗倣本朝鑄錢以錢交易但其國
人與海海賈未以為便其錢規模與中國同皆以海
東通寶或海東重寶三韓通寶為記


  東國錢
[019-14a]






  泉志曰此錢徑寸重二銖四參文曰東國重寶輪郭
渾重字畫明坦計髙麗所鑄


  闍婆國梵書錢






  三朝國史曰闍婆國在南海中其國剪銀葉為錢愽
[019-14b]
易官以粟一斛二斗愽金一錢諸蕃風俗云其國以
銅銀錫&KR0008鍮雜鑄為錢其錢六十四箇為一兩


  交趾國黎字錢


  黎


  國朝㑹要曰秘書丞朱正臣言前通判廣州竊見蕃
商多往交州貿市齎黎字及砂鑞錢至州頗紊中國
之法


  神竒厭勝品


[019-15a]
  太平錢








  南齊祥瑞志曰世祖治盆城又得一大錢文曰太平
百歳


  廣宗郡錢


[019-15b]







  三國典畧曰北齊文宣帝天保元年正月即位十月
廣宗郡獻瑞錢文曰歸于聖帝


  偽趙錢






  晉書載記石勒傳曰秦始中建徳校尉王和掘得一
[019-16a]
鼎容四斗中有大錢三十文曰百當千千當萬因此
令公私行錢


  應元錢






  沈括筆談曰廬山太平觀乃九天採訪使者祠唐開
元中創建元豐二年道士發地得一缾封鐍甚固破
之有一銅錢文有應元保運四字不以為異元豐四
[019-16b]
年忽有詔進號九天採訪使者為應元保運真君與
錢文符同本觀乃以其錢表獻


  科斗錢


  趙抃成都記曰唐乾符中蜀州刺史李師泰理第於
錦浦里北門西與李氷祠鄰距宅之北地形漸髙崗
走西南與祠相接於其堂北鑿地五六尺得大冢甎
甓甚固得金錢於甎外數十枚各重十七八銖徑一
寸七八分圓而無孔去縁二分有隠起規規内靣各
[019-17a]
科斗書二十一字其縁甚薄有刃焉督役者以白師
㤗師泰命并金錢復瘞之


  臺主衣庫錢










  顧烜曰中王之錢臺主衣庫今有此錢徑四寸重八
[019-17b]
兩靣文曰中王之錢背文曰五銖七千舊譜曰徑四
寸重八兩靣文曰中王之錢背文曰五銖卍千敦素
曰所謂卍字者古萬字也此錢錢中最大葢謂一當
五銖之千萬固甞讀其靣文為錢中之王背文為五
銖千萬于理為勝封氏曰靣為𨽻書背為篆書


  北斗錢






[019-18a]
  舊譜曰文曰大泉五十背為北斗之狀


  雙五錢






  雙十錢






  顧烜曰柄文日月文井文雙五文雙十五錢並竒異
[019-18b]
今世見有柄文日月文井文三品無字闕之


  四五錢






  泉志曰此錢顧烜所載四傍皆篆書五字董逌謂之四五錢


  明月錢






[019-19a]
  徐氏曰此錢文曰明月


  萬國錢






  泉志曰此錢徑寸六分重十三銖面文平地作水文
一字類梵書不可識或曰日字背文為星官月免雲
鶴龜形慶善郎中守儀真得之郡圃土中


  龍文錢
[019-19b]






  敦素曰徑九分重三銖兩傍有文如日月皆不可識


  三雀錢






  舊譜曰徑寸三分重十銖背面縁上皆作三雀銜花
面文曰五行大布背文有野草閑花之象


[019-20a]
  龜背錢






  顧烜曰四文龜背錢今有此錢徑一寸重六銖文曰
太平百錢背文隠起為龜形舊譜曰龜背文錢背為
龜甲隠起之形


  水波紋錢


[019-20b]







  顧烜曰太平四文錢背有水波紋者三種並徑一寸
重六銖文曰太平百錢大體類前條太平四文但製
作微為環壯而背有波紋耳舊譜曰水波紋錢大篆
小篆𨽻書三種


  𤣥武錢



[019-21a]






  李孝美曰此錢徑寸二分重八銖文曰永通萬國背
文為𤣥武星劔之象


  千秋錢






  李孝美曰徑寸九分重二十四銖靣文曰千秋萬歳
[019-21b]
背文為龍鳯之象


  龍鳳重輪錢






  泉志曰此錢徑寸三分重七銖二參背文重輪肉形
渾厚靣文篆書曰永通泉貨背為龍鳳盤繞之象


  壓勝品


  永安五男錢
[019-22a]






  舊譜曰徑二寸三分厚一分重十八銖上下輪郭之
間皆作粟文靣上四出文文曰永安五男背作四神
之狀又有日月相待對者李孝美曰按所見者徑寸
二分背靣皆四出有粟文靣文曰永安五男篆文與
後魏永安五銖相似唯男字真書耳


  福慶錢
[019-22b]






  舊譜曰徑寸二分半重一銖肉好背靣皆有周郭亦
有徑寸四分重十八銖者文曰伍男二女叄公玖卿
好郭邊作連珠文於外分為八分若箕形其二三五
九皆作大字


  撒帳錢



[019-23a]








  舊譜曰徑寸重六銖肉好背靣皆有周郭其形五出
穿亦隨之文曰長命守富貴背靣皆為五出文若角
錢狀景隆中中宗出降睿宗女荆山公主特鑄此錢
用以撒帳勅近臣及修文館學士拾錢其銀錢則散
貯絹中金錢每十文即繋一綵絛學士皆作却扇詩
[019-23b]
其最近御坐者所獲居多有學士考功員外武平一
既出逢韋巨源蘓味道各執平一將在燭下云員外
事僕射省主欲有所取以手探平一懐盡而後已李
孝美曰頃見此錢於汝海王霖家形製文字皆如舊
所說但差大而銅鑄耳


  男錢



[019-24a]
  舊譜曰徑寸重四銖懸針書文曰布泉世人謂之男
錢言佩之則生男也敦素曰徑寸一分形製精巧字
體與貨泉略同疑王莽時鑄後周亦有布泉字皆玉
筯與此相並殊不侔也


  辟兵錢






  舊譜曰徑八分重三銖背靣皆有周郭又有兩重於
[019-24b]
方穿之中復更有小穿邪正安之疑若八角然其文
一靣曰去殃除凶一靣曰辟兵莫當皆篆字其間有
八柱郭外仍有小柄


  千金錢






  舊譜曰形製輕重類辟兵錢其文一靣曰長毋相忘
一靣曰日入千金錢間亦有八柱


[019-25a]
  豐樂錢








  舊譜曰徑八分重二銖五黍靣文有四字皆科斗書
其可識者豐樂肉好背靣皆有周郭李孝美曰此錢
文曰天清豐樂


  君宜侯王錢
[019-25b]






  舊譜曰此錢徑寸重如其文文有六字曰君冝侯王
五銖並篆書背靣但有肉郭而無好郭形製與漢五
銖同而不甚精妙


  長年錢






[019-26a]
  舊譜曰徑七分欵文曰長年太寶


  富錢






  晉書石勒載記曰勒鑄豐貨錢舊譜曰徑寸重四銖
文曰豐貨世人謂之富錢言收此錢令人豐富


  五男二女錢



[019-26b]






  李孝美曰此錢徑七分厚一分半重十銖背靣有字
皆曰五男二女


  天下太平錢






  李孝美曰天下太平錢二品大小不等靣文皆曰天
[019-27a]
下太平背文並隠起大者徑寸重六銖為持梃人傍
有躍龍之狀而平地作水文小者徑八分重五銖為
五男二女戲弄之象而平地作毬路文疑亦厭勝之
流也洪遵曰此二錢今世有之又有二種其一靣文
亦曰天下太平背文為四人持兵仗之象而平地作
水文徑八分重三銖六參又有一種靣文亦曰天下
太平背為九子母之形平地作毬路文徑八分重二
銖四參


[019-27b]
  以上俱泉志


  呉中有書賈來廣陵出古錢三百餘見示刀布正偽
諸品皆備汪君祓江拓其文凡四以遺余一曰千秋
萬歳靣有龍鳳形一曰長生保命靣有北斗及男女
對立狀一曰斬妖伏邪面有立神一蹲虎一篆符一
一曰龜鶴齊夀面無文葢古厭勝錢也暇日裝演成
冊為詩題後并邀祓江同作 翠墨手拓圜論文空
齋寶氣歊浮雲我有蕭愚子和癖嗜好與世殊蕕薫
[019-28a]
雪繭留跡聊飫眼造自何代誰云云千秋萬歳僅著
録景嚴好事資前聞千秋萬歳錢見洪遵泉志其三吉語擅蒼雅
自藉神力通殷勤下土蟣臣但稽首長生大帝保命
君于缾解祟光景絶宋周希稷詩誰家解祟吐于缾縞衣青純年平
分及觀陽幕得竒質儲華谷云錢以有字處為隂無字處為陽龍鳳騰霄
虎輸乙斗匡首戴聲廻環揄袂交帬永為匹世間兒
女例心忪雨冷重屏夢蕭瑟乞將後魏五男錢逺勝
淮南萬畢術撒之未足慰寒人佩此端能已愁疾壯
[019-28b]
夫也復愛虛名叩齒清思坐幽室裝成一日百廻看
探囊尚有雕蟲筆 ○汪為山亦贈予厭勝錢拓本
文曰金玉滿堂篆書靣有雙龍繞之上有柄作片雲
形大徑二寸續装於冊更為賦詩 金玉滿堂語見
之老氏書所貴在能守盈縮相乗除胃脯或連騎䑛
痔乃得車夤縁走權要極意為佃漁轉瞬領軍屋鎖
澀集䕫魖得失鄭人夢此足發軒渠錢環篆四字字
偃披薤如善祝兼寓規陳義難齟齬片雲抱廓外山
[019-29a]
氣鬱不舒日冠月有珥隂嘼紛騰拏水衡駭未覩詩
客何由儲紙勞脫輕影一再結相於故人意不淺𬗟
想創物初不貪永為寶無悔亦無譽厲鶚樊謝山房集


  續泉志序


  吾友胡君一日盡出所弆古錢示余中指一大錢曰
此新莽貨泉之鎔也今㡬二千年矣土花活碧重暈
掩質明處其光可鑑轉以贈子且曰漢書食貨志云
冶鎔炊炭應劭曰鎔形容也作錢模也昔花山馬衎
[019-29b]
齋氏有大泉五十泉鎔朱太史竹垞嘗為之銘并著
跋語題之曰范古之治器者以木曰模以土曰型以
金曰鎔以竹曰范偏傍㸃畫訓詁極嚴太史喜尚新
異易鎔為范雖范亦可通範禮少儀云左右軌范乃
飲揚子太𤣥經矩范之動成敗之效也皆取法式之
意然究不若鎔字於鼓鑄之義為更切當耳君之愽
識類如此乃復縱觀所著續洪文安泉志辨齊太公
杏為齊太公貨定臺主衣庫錢文中王之錢為錢中
[019-30a]
之王正訛補缺無慮數十百條葢君夙善篆籀之學
目精烱然凝神注想擘肌分理不爽豪髪經行巷陌
間見古錢輙摩挲宛轉忽忽如有忘及既得之或釋
一名或解一字懽呼拉友朋共加欣賞其躭痴成癖
又如此錢凡若干品大者完輪周郭方圜肉好小者
繁星難可名狀君故多才工於摹搨伸紙破墨色香
具足暇則纂歴代之規制考記傳之逸文屬夷僭國
神竒厭勝靡不該載取精之𢎞用力之勤梁顧烜唐
[019-30b]
封演宋董逌杜鎬輩莫有能過也且君家食貧頗有
囊空之嘆而是纍纍者又非可以為潤屋之資藩身
之殖君之寳之吾甚惑焉雖然君無以古錢之見棄於
時勿適于用為足深慨也以君儲蓄之富稍稍流布
豈必輕相衒耀竊恐好事者按圖求之君即欲自珍
惜而有不可得者矣 乾隆元年月日仁和趙一清


  朱祐辨文考制


  家藏漢錢 半兩 五銖 二器皆青緑色土古也
[019-31a]
得之襄賈半兩錢重六分四釐五銖錢重八分徑
皆一寸 辨曰前漢篆半兩五銖工鑄甚精 考
曰前漢錢也孝文五年更秦半兩錢為四銖文仍
半兩至孝武元狩四年盗鑄益多錢輕物貴有司
請更為皮幣銷半兩錢鑄三銖錢後以三銖輕易
作姦迺更請郡國鑄五銖錢周郭其質令不可得
摩取鎔


  家藏漢錢 大泉五十 栔刀五百 二器皆青緑
[019-31b]
色土古也得之襄賈大泉重一錢九分徑一寸二
分栔刀重三錢八分圜徑一寸柄長二寸 辨曰
漢篆大泉五十栔刀五百說文栔字從大漢書契
亦從大兹從木 考曰前漢錢也莽居攝變漢制
更造大錢徑寸二分重十二銖文曰大泉五十又
造契刀其圜如大錢身形如刀長二寸文曰契刀
五百


  家藏漢錢 大布黄人 器青緑色土古也得之襄
[019-32a]
賈長二寸四分重三錢八分 辨曰栁葉篆大布
黄人 考曰莽即真以劉氏有金刀罷錯刀契刀
及五銖錢更作寶貨凡五物六名二十八品錢貨
六品銀貨三品龜寶四品貝貨五品布貨十品大
布次布第布壯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么布小布
小布長寸五分重十五銖文曰小布一百自小布
以上各相長一分重一銖文各為其布名直各加
一百上至大布長二寸四分重一兩而直一千矣
[019-32b]
兹布銖兩長廣如漢書而文多黄人二字


  家藏漢錢 貨布 貨錢 二器皆青緑色土古也
貨布得之邵氏重四錢長廣如漢書貨錢得之襄
村氓重八分徑一寸 辨曰栁葉篆貨布貨泉工
鑄亦精 考曰中漢錢也莽偽天鳳元年復申下
金銀龜貝之貨頗増減其賈直而罷大小錢改作
貨布長二寸五分廣一寸首長八分有竒廣八分
其圜好徑二分半足枝長八分間廣二分其文右
[019-33a]
曰貨左曰布重二十五銖直貨泉二十五貨泉徑
一寸重五銖文右曰貨左曰泉枚直一與貨布二
品並行


  家藏漢錢 大泉當千 器青黒色土古也得之舊
縣賈人重一錢八分徑一寸五分 辨曰大篆大
泉當千工鑄甚劣 考曰漢末錢也孫權據江東
赤烏元年鑄一當千大錢即此


  家藏宇文周錢 五行大布 永通萬國 二器皆
[019-33b]
青色土古也得之襄賈五行錢重六分徑寸一分
永通錢重八分徑寸三分 辨曰小篆五行大布
永通萬國 考曰宇文氏錢也武帝建徳三年六
月壬子更鑄五行大布錢以一當十宣帝大象元
年十一月初鑄永通萬國錢以一當十


  歴代刀布


  契刀


[019-34a]




  前漢食貨志曰王莽造契刀其環如大錢身形如刀
長二寸文曰契刀五百張晏曰其文左曰契右曰刀
無五百字也顧烜曰契刀五百非勒刀為此四字刀
上但有契刀二字而無五百張台曰台有此錢但薄
于錯刀柄上文曰五百張顧二說並未見有柄者其
文鋪成若錯刀之陷金也


[019-34b]
  漢刀






  前漢食貨志曰王莽以黄金錯其文曰一刀直五千
荀恱漢紀曰居攝二年夏四月更造錯刀一直五千
與五銖並行張晏曰刻之作字以黄金填其文上曰
一下曰刀


  十布
[019-35a]
[019-35b]




  前漢書食貨志曰王莽鑄大布次布第布壯布中布
差布厚布㓜布么布小布小布長寸五分重十五銖
文曰小布直一百自小布以上各相長一分相重一
銖文各為其布名直各加一百上至大布長二寸四
分重一兩而直千錢矣是為布貨十品


  貨布
[019-36a]





  前漢食貨志曰王莽天鳳元年罷大小錢改作貨布
長二寸五分廣一寸首長八分有竒廣八分其圜好
徑二分半足枝長八分間廣二分其文右曰貨左曰
布重二十五銖直貨錢二十五與貨泉並行


  大黄布刀
[019-36b]





  舊譜曰重七銖長二寸三分文曰大黄布刀張台曰
此亦王莽所鑄文曰大黄布刀莽自言黄虞之後又
改平帝定安太后為黄室主則大黄莽之自稱也意
者豈非莽之初謂刀布一物後分為二耶


  蒙城古刀
[019-37a]






  有寸方十三字彷彿隷書背有方孔不透身形如刀
文曰貨布五百疑王莽所鑄


  長平古刀








[019-37b]
  舊譜曰天寶元年西河郡别駕李㓜竒於長平溪澗
中所得狀如小刀長二寸四分濶五分柄長二寸濶
四分柄端有孔總長四寸七分背面俱有字不可識


  沂州銀刀






  嘉祐雜志曰王公和學士罷沂州得銀刀一有齊大
公杏九字九字中闕不相屬刀上又有隠起圜形疑
[019-38a]
是九府圜法也


  長平異布






  舊譜曰亦㓜竒所得也長寸一分下廣九分者長五
寸廣五分向上漸濶無好足枝長四分間廣三分面
有兩字類科斗書背有三道文不可識


  異布
[019-38b]









  舊譜曰長四寸一分上廣寸二分下廣寸五分首長
六分廣寸好徑五分足枝長寸二分間廣四分重十
[019-39a]
二銖狀如貨布面文四字背文兩字不可識李孝美
曰按所見古布多矣唯此一品極大而形製特與大
黄布刀相似舊譜以謂狀如貨泉有所未盡


  異布




  舊譜曰長寸八分肩廣寸下廣寸一分足間廣五分
正圜無好及周郭重十二銖面文五字不可識


[019-39b]
  異布




  舊譜曰長寸七分肩廣寸足間廣六分有好形
製與上布相類靣文三字其左邊一字與中心
一字亦類上布右邊及中心字而倒正不同亦
有無好者


  異布二品
[019-40a]




  舊譜曰長短廣狹與上二品相似文字


  異布






  張台曰長寸七分半肩廣八分足間二分有肉郭面
文兩字


[019-40b]
  異布






  張台曰長寸六分肩廣八分首廣五分足間廣二分
重六銖背面各一字面文如日下安乂字又兩畫長
短不齊背文如了傍加竪斜畫與上布皆于寶鼎尉
王鑄處見之


  異布
[019-41a]






  張台曰長二寸一分肩廣寸三分首廣九分足枝長
六分間廣四分半重二十八銖面文四字有如二字
者金邊安𤓰者山下安中者兩口相重者背文一字
與面文右邊向上者同形質朴厚不曾磨鑢於檢校
膳部李涿處見之


  異布
[019-41b]






  李孝美曰按此布長短廣狹輕重與上布相類面文
六字亦同但倒正相異復無背文耳


  異布






  李孝美曰按此布長二寸上廣寸二分下廣寸三分
[019-42a]
首長七分廣七分足間廣五分正圜背面肉好皆有
周郭面文六字亦不可識


  異布






  洪遵曰余按此布長二寸肩廣四分首廣六分半足
枝長五分間廣四分半重十三銖八參正圜背面肉
好皆有周郭面文四字


[019-42b]
  異布






  洪遵曰按此布長二寸二分肩廣四分半首廣八分
足枝長五分半間廣如之正圜重十六銖七參面文
不可識


  古銅片


[019-43a]







  舊譜曰咸通八年兖海觀察鄭漢章奏百姓於野内
掘得古銅片四千九百五十五片詔翰林驗云上有
齊歸化三字按其形製及文篆外莫之覩亦古布流



[019-43b]









  六藝之一録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