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h0070 六藝之一錄-清-倪濤 (master)


[126-1a]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録卷一百二十七  錢唐倪濤撰


  石刻文字一百三集録金石序記


  曹明仲格古要論序


  先子真隠處士平生好古博雅素蓄古法書名畫古琴
舊硯彛鼎尊壺之屬置之齋閣以為珍玩其售之者徃
多余自幼性亦嗜之侍於先子之側凢見一物必
遍閲圖籍究其來歴格其優劣别其是否而後已迨今
[126-1b]
老猶弗怠特患其弗精耳嘗見近世紈袴子弟習清事
古者亦有之惜其心雖愛而目未之識矣因取古銅器
書法異物分其髙下辨其真贋正其要略書而成編析
門分類目之曰格古要論以示世之好事者然其間或
有謬誤尚冀多識君子幸而正之 洪武二十一年戊
辰春三月望日雲間曹昭明仲書於澳上之寳古齋


  趙子函石墨鐫華自叙


  余不敏八嵗時從先大夫在重慶郡守朱秉器先生博
[126-2a]
學好古手虞伯施書授余使余臨摹余時兒嬉不能有
得也既歸為諸生困於制科文不暇旁及然私心竊嚮
慕古人每獲一名碑必摩弄累日不忍釋去余㞐近周
秦漢唐故都諸名書多在焉西安頖宫碑林為最余每
至其下必坐卧觀之至於忘返芒蹻所及片石隻字必
且駐觀其佳者輒疏記之以俟好事貴人慫慂摹搨從
乞副本并請之友人之宦遊四方者於今三十餘年矣
憶宋歐陽公趙德夫洪丞相明都𤣥敬楊用脩皆能博
[126-2b]
收古碑註釋評證傳之將來今洪丞相隸釋刻本最少
歐之集古録趙之金石録都之金薤琳瑯楊之金石古
文則人所共覩記也考其收録歐僅四百餘趙至二千
都楊二公數不及歐以余三十年所收雖過都楊而視
歐本才三之一視趙不能十之一自宋元以上徃徃有
二公所不及收者即諸公書亦自有無互異豈不以搜
訪之難哉且諸公版本具在而求其石蹟亡者已過半
矣余死之日余所收録亦與浮煙飄靄俱盡良足悲也
[126-3a]
暇日命裝池成帙置一長几髙齋永晝或追尋徃跡或
模倣名書披賞之餘妄加管見書於各卷之尾又恐他
日將與此卷同為烏有而已因總録其語付諸棗梨余
目不能識書乃敢謬議古人何足存者但因余言而使
後之好古者如余之取徵諸公未必非斯文之一助也
且余于諸公書最愛都楊二公全文抄刻即石蹟已亡
取徵猶備而負廬所入不足以既匠氏故用歐趙二公
例獨刻跋語刻成竊取劉氏勰之言以名其書曰石墨
[126-3b]
鐫華示諸同好無不稱善者追惟三十年前在重慶時
秉器先生徃矣安能起九原而與之上下之斯文未喪
其為秉器先生不知凢幾有能益我以所未見者余雖
老矣飲啖尚健天假之年將有續篇就正君子 萬歴
戊午秋七月五日中南敦物山人趙崡子函父撰


  趙凢夫寒山金石林叙


  千秋典據所賴者金石古人面目所見者書翰書翰非
金石不傳典據非金石不逺是以鼎彛碑碣谷變陵遷
[126-4a]
時移世易彼之存於天下猶古人之復生於今日也余
生實晩所見無何每得殘碑片言隻字等之天球河圖
今也僻處一隅未及游覽上都循歴齊魯燕秦搜剔梵
宇琳宫王侯陵寢間所有珍竒祕藏可令千古常新者
取余家藏先代明人考索如黄伯思東觀餘論祕監及
宣和書譜鄭漁仲金石畧朱長文墨池編歐陽公集古
録趙德父金石録洪丞相漢𨽻釋我明文夀承金石縂
要葉文莊家藏碑目弇州先生金石跋語以及内府書
[126-4b]
目天下書目中所載參以近代間出如余耳目睹記者
為之編次郡省作立時代以人係時以時係地時紀在
綱分條不紊觀者易明求者易按題曰金石林時地考
庶幾同志相知中有能探求共成勝事僻壤窮陬令余
不翼而飛此又欲以俟之有心斯道者矣時萬歴己未
九月既望墨丘生趙均題於𤣥林小牕


  盛時泰𤣥牘紀序


  嘉靖甲寅春四明詹子將徃溧陽謁史公恭父乞予為
[126-5a]
文因借玉女潭山居記於羅元溥戲題詩云吏部開山
處還因古洞天卧遊三百里都只在毫端既還遂借别
帙原溥時數日一致繙閲後各跋百餘字歸之復録所
跋者于紙是時予在制春寒多雨故日夕棄舉業廢人
事為之入夏漸長欲益肆厥力居無何羅氏所藏已殫
乃復借於姚元白元白所有不甚夥然多舊時拓本頗
精竒時時晨起捉筆日午棄去晩復當風再濯研倦乃
已秋深入棲霞久之與黄淳父過少司成朱公象𤣥官
[126-5b]
舍覩所藏甲秀堂帖帖本淳父故物得之祝京兆者後
歸閩士王某王素稱好事今官都下淳父數誇之予既
見手把之不忍釋而淳父從旁慨嘆異其所來及酌酒
歸篝燈坐堂上因思凢物竒則必傳聚則必散即如此
帖不數載自吳而燕又自燕而吳神輸鬼運不可致詰
如此然則二氏所藏使無是帖則已誠有之豈不以竒
而傳耶縱不以竒而傳久則澌滅不可考後之人有願
見不可得者雖然予所覽特古帖之苴爾世所保禊帖
[126-6a]
如麟鳳芝草予所見若上海顧内舍汝和本有張仲夀
記華亭何翰林元朗本有倪元鎮詩與朱公象𤣥本有
趙子昻跋皆號稱五字不損者則遺帖在世尚多又何
取於二氏哉予之為此多贅也已或者曰古人若洪公
适之𨽻釋歐公脩之集古目録趙公明誠之金石録黄
公長睿之東觀餘論如此者甚多後日焉知二氏之藏
不賴子傳耶予既笑予之贅又嘆古之人多此也因㸃
竄之以存題曰𤣥牘紀作𤣥牘紀序時嘉靖丙辰十一
[126-6b]
月三日也


  汪樂卿珊瑚網古今法書題跋叙


  維古靈際龍圖龜字肇焉迨刻鍾鼎以晰魑魅明旗章
以昭軌度尊彛陳而欵識列輿地畫而疆理辨厥初形
象原自同體故郭恕先以篆籀畫屋上折下筭一斜百
隨咸中尺度李龍眠書法極精山谷謂其畫之闗鈕透
入書中則善鑒畫者應先鑒書余也自幼趨庭見先荆
翁所藏書畫心竊議之壯而於交知間得掌錄名蹟以
[126-7a]
至老積有卄餘帖矣雖海人鐵網取珊瑚亦不過是此
皆前賢遺墨多未經夀梓奚啻龍藏珍祕苐未詮次間
有重複兹因莊盆罷鼔聊爾剖析寄情凢名畫法書自
晉唐以來準時酌取有不薄今人愛古人為各自成部
而所書真蹟詩文後則石刻繼焉復搜載記收藏家為
書憑附以徃哲名言為書旨書品真如米老願作蠧書
魚入金題玉躞間遊而不害蘇子美嘗言明窓淨几筆
硯紙墨皆極精良自是人生一樂歐陽文忠論學書云
[126-7b]
有以寓其意不知身之為勞也有以樂其心不知物之
為累也然則自古無不累心之物而有為物所樂之心
余是以不憚敝神於殘年亦希王逸少一不得意誓墓
不出遂終其身也乎若朱紫陽畫深得吳道子筆法林
和靖亦善繪事可知畫為書之緒餘豈特同體而已哉
墨染天河水雲舒九萬牋應網吾之珊瑚不少 崇禎
癸未天中節檇李玉水汪砢玉樂卿氏識於東雅堂左
隅之潄六齋


[126-8a]
  顧寧人求古録序


  予自少時即好訪求古人金石之文而猶不甚解及讀
歐陽公集古録乃知其事多與史書相證明可以補闕
而正譌不但辭翰之工而已比二十年間周遊天下所
至名山巨鎮祠廟伽藍之跡無不搜尋登危峰探窈壑
捫落石履荒榛伐頽垣畚朽壤其可讀者必手自抄録
得一文為前人所未見者輒喜而不寐念古人遺刻且
日逺日湮後之人未必如予即如予而數十百年之後
[126-8b]
又當磨滅幾許又歐陽趙氏二録僅有其目而不著其
文良以卷帙浩繁難於盡載而好古之君子不無遺憾
乃取篋中所得重為刪正去其大半擇可傳者録之以
遺諸後人其髙文大篇已見於方志者不録碑刻之摹
拓而傳於世者不録近代詞人之作多有文集者不録
在乎闡幽表微備史乗之遺存前古之制然以布衣之
賤出無僕馬徃徃懐毫䑛墨躑躅於山林猿鳥之間而
北方之人鮮能識字其或限於聞見窘於日力而山髙
[126-9a]
水深為登涉之所不及者即所至之地亦豈無掛漏又
望後人之同此好者繼我而録之也


  趙子函訪古遊記三首


  一 遊終南


  余自髫年躭古法書沈右丞箕仲又謂余集帖數經臨
摹其丰神無復存者獨漢唐古碑為可重耳余心是其
言而肯足一隅以不能博收為恨今五十矣中夀余將
就木焉其於腐肉朽骨何有且余最喜山水探竒攬勝
[126-9b]
又以不得同志為恨戊午夏四月作石墨鐫華示王甥
允濓允濓曰丈人於近道古碑恐有遺者寧可令歐陽
脩趙明誠諸君子見乎因歴數所見數種余謝不敏要
允濓欲與偕出從九嵕而東遊城南遵太乙尋草堂道
鄠杜允濓喜甚解衣起舞曰是所願也遂治餱糧從長
安呼一善搨者李守才至將發允濓又請曰丈人居近
南山如重陽宫宗聖觀仙遊寺據勝地宜多古碑盍先
一觀乎余頷之翌日乗二小馬搨工與二僕負楮墨從
[126-10a]
由南時村成道宫成道謂王重陽重陽名喆成道於此
有仙遺海棠花記記所留海棠活死人墓字出趙秉文
書又道行諸碑皆不足觀南出得小逕望重陽宫樓閣
出樹杪旭日初升谿水與林光相射不覺洒然至觀諸
碑森立唯趙承旨所書勅藏御服孫德彧道行二碑可
録李道謙書教祖碑王元美所稱精勁有法者暨姚燧
所書重陽仙跡碑之䝉古字碑甚多多不能識元美宛
委餘編所載數字視此如石家珊瑚矣余為一詩已呼
[126-10b]
道士出所藏御服製以宫段正秋香色針工精密可左
右袵夷風也此服賜孫徳彧者碑載甚明傳者以為王
重陽重陽金人成道后久而元為之建宫安得服元服
德彧死𦵏南山墓曰孫真人神道碑存傳者又以為孫
思邈皆殊可笑也余為一詩已至宫前龍虎殿猶元搆
木石粧塑皆非今所有丹堊銷沈左壁上方字數行余
目不能逺視王甥借一梯讀之云粧鑾功德主本宫提
㸃孫道和曹漢臣塑胡君貴粧後題至順三年十二月
[126-11a]
三日字且漫滅遇余而顯亦三人者之幸也向使更數
嵗不復可尋矣因與王甥慨嘆者久之翌日遊樓觀其
上太史伯陽父與尹喜説五千言處為説經臺其下唐
開元帝夢老子得真容處為宗聖觀宜多唐以前碑今
止靈應頌一碑頌真容事天寳間戴伋分書刻北面南
面刻宗聖觀記唐人分書甚佳但經元人翻本減弱矣
碑側蘇軾書詩并弟轍詩嵗久剥蝕元人别摹一碑法
視碑側字亦減又員半千撰碑分書亦翻本皆不大佳
[126-11b]
其餘如繫牛柏記文始殿碑殿壁間宋人諸詩又其下
者余止令搨靈應頌碑而與甥上紫雲樓樓壁間元人
畫山水極竒偉二十年前尚亡恙今為亡賴子拭去題
惡詩殊増懊恨獨七真殿壁金碧猶存竒偉不減樓壁
間畫似出一手者既而摩石犀窺玉井登經臺由吕公
洞攀顯靈巗臺上米芾第一山大字趙孟頫𤣥元十
子像贊疑皆摹刻又元人玉篆二體道德經皆不大佳
而顯靈山新作𤣥武廟碑則余所撰余謂此山稱顯靈
[126-12a]
即老子真容出處不知何以貌𤣥帝謬甚語具碑中已
從聞仙谷將還東至㑹靈觀觀側𦵏塔皆宋道士塔銘
剥落不可讀觀中開元帝夢真容碑蘇靈芝書經翻刻
余别收易州一碑亦靈芝書中載姓名與此小異而刻
勝之碑隂蘇軾與章惇共遊題字亦遒逸時日薄暮隂
雲四起亟鞭馬馳中途雨至衣盡沾濡王甥衣單衣以
一襆抱持所搨碑惟恐雨入殊有趙子固寳蘭亭之致
余大笑為一詩翌日又游仙遊寺寺傳是隋文帝避暑
[126-12b]
宫唐韓均平詩仙䑓初見五城樓者即其地也今為寺
入黑水谷五里萬山迴合仄徑依黑水而行大勝樓觀
但剏造殿閣不及耳寺下潭曰黑龍停泓淵碧洞駴人
心聞宋時每嵗遣中使投金龍於中居人言昔深不可
測今亦漸淺矣滄海為田當不誣也潭上架一木而過
則馬季常讀書洞史稱季長從京兆摯恂隠於南山之
隂博通經籍豈即其地耶而殊偪側不可居不曉所出
洞前玉女泉玉女謂秦弄玉與簫史吹簫于此仙去語
[126-13a]
近誕泉即蘇軾剖符所調水亦無他竒但經軾品題遂
貴耳寺前小塔俗云逼水塔塔上唐人畫天王鬼神軾
以為非吳道子不能今畫與軾題書世稱雙絶越泉洞
而上髙山障之有徑西出迴視殿閣參差山林掩映龍
潭激流雁塔髙跱宛然董北苑筆蓋山之勝至此殊絶
矣余觀已與王甥小坐寺中為一詩其他不及詩而歸
是役也為日三得唐碑一元碑佳者三塔畫一蘇軾書
字二翻刻唐碑二


[126-13b]
  二 遊九嵕


  既而將遊九嵕求文皇附蟄諸臣碑憶馬嵬北五里有
隋李使君碑余昔自奉天過看低囘久之恨無搨工遂
渡渭先之馬嵬舟中指北芒阪上漢帝諸陵徃徃在目
廢丘古城尤近短棹長波相為鼓盪余興發以一詩寫
之至馬嵬不及授餐詣碑碑𨽻書稍孫漢法而不甚闕
獨闕使君名據碑云季父琰之琰之見魏書使君封安
喜縣公官亦不卑而隋史無傳不可攷余為一詩居人
[126-14a]
有以茗進者先置石蜜數匙于甌而注之甘苦相戰不
曉何物余戲謂王甥倪迂以糖㸃茶怒人不知其味倘
飲此不稱善乎相視大笑翌日馬嵬人競攜食過余索
余書置墨如竈突煙筆如禿髪老而酒肉傖父雜坐于
傍間以䆿語余為連書數十紙顧視似閆立本内苑池
上作畫但對此曹差少羞澀耳是日欲為馬嵬懐古詩
意興殊惡翌日乃於馬上成之過延長寺抵儀門村訪
茍子好善去昭陵漸近亭亭一峰已當吾馬首恨不即
[126-14b]
攜謝眺驚人句朗吟其巔矣茍子者二十八舉於鄉余
以白頭老子對之不覺面慙為一詩以贈是日即拉茍
子至昭陵十里髙生家髙生名儼暨侄爾舟余故人先
是余數語以昭陵宜有殘碑生已為問得數種以語余
翌日攜王甥允濓茍子好善髙生儼爾舟聨鏕而行北
一里許得許洛仁碑碑書不大佳又北半里許得薛收
碑似昭仁寺碑駸駸有伯施法折而西一里許為趙村
村有廣濟寺寺後石鼓唐人書尊勝經呪精健絶倫止
[126-15a]
存十三考長安志圖有石鼓興宫而不言所以從趙村
北行八里許為莊河村村中聞有一碑未至先於道傍
冢得姜遐斷碑及至村觀碑則段志𤣥碑行間一牧羊
兒云碑甚多余犒以金使導東行數十步田間又横一
碑則監門將軍王君碑又東行數十步一碑無字亦無
冢蓋土人平之而并磨其碑耳以圖攷疑是長孫無忌
碑又東行半里許為劉洞村流水界之渡而東一碑則
房𤣥齡梁公碑褚河南正書雖存者無幾而明珠寳玉
[126-15b]
片屑已足襲藏矣世但重褚河南聖教序而此碑則沈
埋斷莽間悲哉又東數十步髙士亷碑在焉又東數百
步李靖碑在焉撰書姓氏殘缺與諸碑同而上半完好
靖冡作三山形文皇以象其功土人謂上三冡李勣冡
亦如靖土人謂下三冡二冡南北相去不二里勣碑髙
宗御書髙二丈餘嶄然屹立與温彦博碑搨者甚多土
人捶其字殆盡彦博碑在靖碑北數十步歐陽詢書法
視皇甫九成化度最為得中而不復可搨余為咨嗟者
[126-16a]
久之是日亭午餒甚就西峪村李氏市食李氏食余而
返其值已小坐一廟東南望古塜相連碑甚多就之則
褚亮碑阿史那忠碑張後𦙍碑孔頴達碑豆盧寛碑張
阿難碑鱗次都不百步書與段姜等碑俱有法而孔穎
達碑極類虞伯施但結搆小疎昔人謂為伯施書非也
穎達卒在世南後不應世南作書當是習世南者書之
然已優孟矣既而又得蘭陵公主碑於老軍營之西北
得馬周碑於狗村之東得唐儉碑於小陽村之北碑既
[126-16b]
多佳余且觀且行搨工遂不相及余語諸君期以三日
畢搨乃登昭陵皆曰諾方余之過莊河村觀段志𤣥碑
也有趙生文奎朴人也聞余至遣要余余謝不徃趙生
則自追余西峪村余翌日至其家主食其鼎亨僕食其
蔬粟馬食其蒭茭久無倦色余遂安之為一詩而令王
甥攜搨工盡搨諸碑孔穎達碑螭首嵌空處有至正四
年三月顧游特㸔此碑墨書十二字積泥土中拭視如
新是一竒也方搨而王甥馬忽逸追之馬止處一碑仆
[126-17a]
地王甥語余余募人起之乃崔相公敦禮碑大半完好
是又一竒也余既不即行則為訪求殘碑仆者起之埋
者出之存額者搨額尉遲敬德碑自額以下埋土中聞
十五年前令尹芮質田掘而搨數十紙余出之了無一
字蓋土人于芮君搨後捶而瘞之耳又山半數冡土人
謂宰相墳仆一碑傳是魏鄭公碑山東半數塚土人謂
亂冡坪仆二碑余皆起之則與尉遲碑同不知何年捶
而仆之也余不勝嗟悼為一詩弔之又有告我以陵北
[126-17b]
四十五里叱干村有乙速孤公碑者余興欲飛趙生語
余勿行是天將雨余怪之趙生指門前溪水謂余水縮
雨徵也蓋水從巴谷出村人鑿山引之溉田田皆畝一
鍾而以其盈縮占雨甚驗余猶弗信已而陰雲忽起大
風拔木驟雨如注山谷應響水泉皆溢如秦王破王世
充歸浴鐵萬騎二十五將后從鼔吹聲震長安中余亟
為短歌歌之以敵其勢翌日稍霽余與諸君乃上其道
有二東曰御道稍平蓋唐帝謁陵所由西道仄近莊河
[126-18a]
乃從西道土人謂有馬鞍險恐余不能過余至則履若
平地然九嵕中一峯為太宗𦵏處是曰昭陵髙不敵終
南一小峰而土人遂以為險絶真井魚見也余既至峰
下觀歴朝祭碑與翁仲或側或仆獨六馬皆以片石刻
其半左右列各三攷歐陽詢書贊刻石殷仲容又書刻
馬座今馬身半刻而無座字製亦不類唐人且太宗以
天下全力豈難作一石馬而半刻之耶姑存以待博物
者自此益斗絶余獨衣短衣而上王甥先登余老力衰
[126-18b]
為之徐行茍子先至馬鞍山已悸不能置足余掖之至
此益悸余又掖之相視而笑既達其巔則分東西二峯
見地脉從崆峒來至此界以涇仲山嵯峨障其東涇出
山後渭遶其前南則中南太乙亘若列屏平川一帶俯
視無際長安萬户城若彈丸矣巗半石洞藤蘿翳之所
謂鑿山架閣以入棺者雨驟注不得至為一詩而下循
山北行三十里為東莊村村人朴野而能食客但其地
夏寒四月麥才一尺供具不備客至便刲一羊不然則
[126-19a]
割雞相氏者髙生儼婦翁也競以酒食來意甚殷余頷
之是日午之叱干村村東二家一為乙速孤昭祐碑苖
神客撰釋行滿正書一為乙速孤行儼碑劉憲撰白義
晊分書地僻搨者少故得稍完亦幸巳叱干村之西南
又二十餘里豆盧村陳生庭譔慕余好古聞余至鞭馬
觴余于叱干相見甚驩余即碑下為滿引數觴鄭重而
别是夜宿東莊寒甚余雖被酒猶覆二被視山南别一
天地矣為一詩翌日南行縁溪上下雨氣初開日光磨
[126-19b]
盪泉聲在耳山色映人興致殊佳為一詩遂由東道下
谷口為煙霞洞傳為鄭子真隠居處涇陽亦有谷口此
去涇尤近而漢中又有谷口不知誰是余與王子茍子
髙子小坐 下談子真事村人輒答曰村無姓鄭者口
占一絶句嗤之是日别髙子抵儀門茍子宴余茍子三
世同居白叟黄童一家滿坐殊令人媿羡翌日南過阿
史村村亦有數大冡因憶叱干豆盧阿史那皆代北大
姓而阿史那豆盧諸人又有功於唐陪𦵏昭陵此必三
[126-20a]
族所居而無所考過此東望茂陵巋然壁上而衛霍諸
將附焉想見武帝之盛登臨瀚海勒功燕然似不減李
靖斥隂山擒頡利時而俗儒徃徃訾之殊為可恨略而
南阪盡得興平城城上于茂陵九嵕則又皆在指顧中
矣余不勝感慨為一詩而興平于子養賢又為言其頖
宫一碑亟徃觀乃隋賀若誼碑宋人磨其隂刻作夫子
廟碑元文尚存十五聞昔曽完好一縣令不耐嚴貴人
之索取捶其字過半云已又于崇寧寺壁間得隋常醜
[126-20b]
奴墓誌書雖不大佳唐以前物可存也是日徐明府聞
而邀余飲明府巴縣人先大夫曽貳巴郡今墓木拱矣
見明府殊有風木之感明府亦俊朗歡然道故余為一
詩謝之而屬之賀若誼常醜奴二石乞置守焉翌日歸
是役也為日十四得隋碑二隋墓誌一唐碑二十石鼔
一尉遲恭杜淹李思摩順義公先妃陸氏清河公主碑
額六


  三 逰城南


[126-21a]
  歸自九嵕之明日王甥先歸長安余亦以他事不得即
東又十餘日乃戒裝至則王甥有世母之喪余居逆旅
以俟之意殊鬱鬱適張生衍祥來翌日與偕出安定門
過演武塲遊崇仁寺本名崇聖建自隋唐今為秦邸香
火院締構丹碧長安城諸寺不及也俗呼金勝寺經堂
前有唐大德檀法師塔銘姜立祐撰石幢尊勝神呪張
少悌書皆殊絶余觀已小坐寺中先是王甥告余以寺
西一里許丁知州園掘得唐人墓誌使求之則園已易
[126-21b]
主誌磨為他用矣是時余居長安五日長安中諸好余
者競攜酒過余履錯于户而王户部堯年别余二十年
則召余飲且出所藏古碑以贈余余得之而喜可知也
又二日王甥亦戒裝攜張茂中遊城南記偕余出永寧
門永寧門西安之南門西安城本隋唐而狹小之記所
謂安上啓夏含光諸門皆亡其故處今城四門東曰長
樂西曰安定南曰永寧北曰安逺自永寧門至薦福寺
三里許寺經廢徙非唐剏塔十五級嘉靖乙卯地震裂
[126-22a]
為二癸亥地震復合無痕亦一竒也僧房閴寂多余舊
主而余友臨潼楊師震獨買一院稱有髪頭陀居其中
余曽數訪之今師震謝世且三年院中荒落不勝澘然
為二詩以弔出寺南行又三里許為興善寺前據草塲
坡所謂横岡之第五爻也雍録長安志諸書皆云隋宇
文愷築大興城以城中有六大坡象乾六爻于九二置
宫室九三置百司九五貴位不欲人居置𤣥都觀大興
善寺以鎮之觀當在寺西寺東又有裴度宅張權輿所
[126-22b]
謂宅據乾崗者今觀與宅皆廢獨寺存寺後閣巍然銅
佛像并轉經藏疑皆昔時物閣前有大德禪師碑額閣
上又有故按察劉公餘澤詩按察與余最善讀之慘然
為一詩以吊出寺東南行又三里許為慈恩寺據記云
寺經廢毁殆盡唯一塔儼然則今寺亦非唐剏而塔自
宋熈寧火后不可登萬歴甲辰重加修飭施梯始得至
其巔秦山涇渭皆入目中余賦一詩求記所謂唐人墨
蹟孟郊舒元輿之類皆不可得塔下四門以石為桄桄
[126-23a]
上唐畫佛像精絶為遊人刻名侵蝕可恨東西兩龕褚
遂良書聖教序記尚完好而唐人題名碑刻無一存者
問之僧云塔前元有碑亭乙卯地震塔頂墜壓為碎段
今亡矣又按唐史髙宗御製并書慈恩寺碑𤣥裝迎置
寺中導從以天竺法儀其徒甚盛上御安福門觀之記
又謂寺西南一里有李晟先廟碑張彧撰韓秀弼書今
二碑皆亡寺前小渠曲江泉合黄渠水經鮑陂而西聞
二十年前尚有水宗侯誼氾塋在其北引水作池忌者
[126-23b]
塞其泉竭矣由寺東南行一里即曲江西㟁江形委曲
可指皆蒔禾稼江南㟁王中丞旋構亭遊賞今亦傾圯
江正北一阜故樂遊原今為永興王府塋原下舊有青
龍寺今亦毁江頭古冡隆起數處疑非冡當是唐宫殿
基杏園芙蓉池皆在江西南今不可考余停望久之為
一詩記又謂其西北有楊尚書瑒廟碑李林甫撰王曽
書令狐氏廟碑劉禹錫撰并書今皆亡獨其地呼廟坡
頭如故又東南二里為漢宣帝杜陵陵下為三趙村村
[126-24a]
中小冡鱗比疑皆帝從𦵏者又東南五里為張曲記謂
有蕭嵩墓今數冡未知誰是蓋由曲江達張曲地漸髙
望之自東南一帶迤邐過長安西南皆所謂少陵原也
本鳳棲原以宣帝𦵏許后起少陵遂曰少陵少陵在司
馬村東其西皆秦王𦵏地松柏森蔚華表翁仲數十里
相望焉據記張曲之西趙村有論弓仁墓張説為碑已
斷仆無字今亡村中有石翁仲二疑是仁墓上物趙村
西為髙望有蕭嵩父灌墓碑張說撰梁升卿書髙望之
[126-24b]
西北又有仇士良郭敬之昇平公主三碑皆當在十餘
里内余欲徃尋之王甥曰亡矣乃遂東南行至龎留宿
王甥庄庄西半里為秦惠王墓墓前掘得段府君碑碑
字皆平隠隠可讀乃唐段志𤣥父也碑額字亦漸平細
如處州縉雲碑似是石理漸長歐陽永叔言不誣耳是
日大雨翌日霽西南行馬首淨無纎塵山光林影紫翠
相暎殊不減山隂道上行五里原盡得興教寺據髙原
俯樊川玉案山天池寺在其南韋趙三像院在其東韋
[126-25a]
杜華嚴諸寺在其西神禾原道安洞惠炬寺横亘其西
南余與王甥坐寺門眺望為一詩遊塔院觀三藏慈恩
西明三塔三藏銘劉軻撰慈恩銘李𢎞度撰俱建初書
西明銘宋復撰書吕大防所創玉峰軒以玉案得名當
在寺後原半今獨陳正舉所為記在殿壁間寺僧有穴
居者壁間嵌古殿壁一枚唐人畫地獄變相止存閆羅
王一鬼三大不盈尺而猙獰之狀駭人心目亦一竒也
下寺渡潏水尋道安洞𦵏塔半傾寺亦寥落道安事
[126-25b]
無考有金人所為碑獨叙安生平而不及洞所始但至此
西倚髙崖東眺樊南之景舉目可盡茂中言不虚也又
東南行過鄭家庄唐鄭駙馬乾曜後族尚百人據記鄭
氏居蓮花洞在道安洞西北今乃在東南豈年久遷徙
耶似不可曉自此南行抵南山普光寺寺有二一在山
下一在山上下寺金碧莊嚴為長安諸寺之冠即崇仁
不及也最勝者寺門内蓮花池大數畝中作藏經閣環
以廊百楹遊人至此恍然有出世想上寺距下寺五里
[126-26a]
石磴參差飛梁跨壑長松古柏翠壁蒼巗應接不暇而
莊嚴則減下寺攷寺直玊案山北是故龍池寺東北坡
上有曇逺禪師塔記云上興教寺玊峰軒南望龍池廢
寺則寺自宋巳廢國初有無壊禪師者西方人與秦愍
王有宿世縁卓錫至此山夜擊木魚聲達王宫王異之
明日來見師與語王恍然悟前生事乃命席禮師師攜
石甑炊餅石礶煑水飲食王從者數千人皆給王乃即
此山為起寺居之竟證圓寂師所遺禪衣錫杖并甑礶
[126-26b]
見存余得寓目焉寺僧又為余言師化後又有一西僧
貌類師來遊於此蹤跡詭異或與食食無筭或累日不
食或飲之酒不醉或自遺矢傾食中并食之一居士欲
從之遊僧指矢令食居士有難色僧笑而舍之去后所
遺矢處輒生白蓮花僧殆亦無壊之流也惜無所遇云
余既遊二寺與王甥宿奉長老房為普光寺并觀無壊
禪師衣物二詩翌日西北行循神禾原過惠炬寺荒落
特甚下原徑杜固有水西北流當是杜正倫所鑿尚名
[126-27a]
鳳皇嘴自此稍西行為杜曲又西北為楊萬坡夏侯村
上華嚴寺丹碧彫殘記謂有澄襟院有東閣有元醫之
居引水架閣頗極幽勝今獨斷崕敗壁而已而倚髙原
瞰太乙諸山粲在目前則猶昔也寺西二塔不知誰為
真如寺僧言昔有五塔止存二余觀東一塔下有杜順
禪師像西一塔為清涼國師妙覺塔俱經重脩敗垣中
有唐比丘圓滿斷碑書雅有歐褚法又一僧房有唐儼
尊者塔額大字又有夢英撰碑何潤之書記文殊閣藏
[126-27b]
杜順肉身今亡所在而杜順和尚碑不知何縁乃在長
安開佛寺中余與王甥觀已因嘆地之興衰如記稱龍
池廢寺即今普光剏造為諸寺觀而華嚴寺之勝十不
存一二焉為一詩而下循原西行數里有宗尉懐斛庄
亭館參差出半山林木掩映水泉稻畦極幽僻之致懐
斛者懐&KR0008弟也懷&KR0008字長房博學能詩文與余善恨不
拉此君開樽飲暢其上也為一詩而過又西二里為牛
頭寺寺地勝如華嚴而莊嚴過之蓋亦秦邸香火院也
[126-28a]
寺有徐士龍撰碑今亡自寺西南行過申店渡潏水西
北望皇子陂大冡其西為畢原下為杜城何氏山林逍
遥公讀書臺岑嘉州諸莊俱無所考佇望久之西南過
神禾原十里為香積寺樊川御宿之水交流其下謂之
交水西合于澧入于渭亦一勝地也寺塔中裂院宇荒
涼寺前壁上有畢彦雄撰淨業禪師塔銘書虬健有登
善法寺僧言是塔上墜落者是夜宿寺之西廊與王甥
指寺北汾陽破安賊時長刀斫陳鳥獸皆駭今獨有鬼
[126-28b]
火佛燈而已翌日渡交水東南行十里得胡村寺原名
寳際寺壁間有進法師塔銘是日小雨少憩寺中又東
南五里為百塔寺本信行禪師塔院山畔唐裴行儉妻
厙狄氏𦵏塔尚存餘小塔記所謂纍纍相比謂之百塔
者今止存三五而已殿前石幢經無可書殊絶寺亦入
秦邸故莊嚴稍勝殿壁金元舊畫雄偉可觀寺僧又出
一像紗㡌金龍紅袍云得之承塵意是金元達官修寺
者像也余為一詩而下至此東望普光僅十五里所謂
[126-29a]
南五臺者曰觀音曰靈應曰文殊曰普賢曰現身皆山
峰卓立樓殿出半天在普光之西南百塔之東南而道
塞多猛獸不易至每嵗六月奠禱雲集秦邸人縁道設
飲食以待之乃可游焉余望之悵然循山西行林中多
柿栗其陰蔽日又十五里為子午鎮直子午谷北有日
中之市市多山珍長安人徃徃就之南望谷口殊險因
憶魏延欲以精兵五千自子午薄長安此去襃斜千里
首尾不相救縱走夏侯懋豈能當曹叡張郃歩騎五萬
[126-29b]
耶真妄言也鎮西十五里為董村寺是翠微下院山上
寺為翠微余不得至呼寺僧問之不知也余與王甥相
視而笑壁間金牒歴載諸寺化度寺猶存思率更邕禪
師塔銘不勝慨歎又西十里為觀音山竒峭與衆山殊
大壑精氣出入令人駭目又西十里為豊谷豊水為八
水之一而谷口僅數十歩亂石夾水北流殊非大浸稍
北合髙觀水交水始大耳水上橋以鐵絙二繋大石横
以板履之動摇欲飛又西一里許為髙觀谷谷水注一
[126-30a]
大石罅曰髙觀潭濆沫如雷上有銕絙懸橋如豊谷而
潭水激射度者尤悸髙觀谷之西則草堂寺也秦姚興
迎鳩摩羅什譯經于此原名逍遥園唐僧宗密居之為
草堂寺今名棲禪寺有鳩摩羅什𦵏舍利石塔精殊甚
宋人作亭覆之今尚在傍有龍井云與髙觀通未知的
否殿后有圭峰定慧禪師碑柳公權篆裴休譔書圭峰
定慧禪師者宗密也壁間又有隋鄭州刺史李淵為子
世民祈願記淵唐髙祖世民太宗也又有章惇蔡京題
[126-30b]
記皆歴歴可讀寺前揖紫閣峰東觀音山西圭峰如屏
環而圭峰獨壁立亦曰笄頭山又曰雞頭十六國春秋
云石生兵敗潛雞頭山是也寺南一里有寺曰長興秦
邸剏又西南三里有寺曰子房庄則僧大海創以譯經
俗謂留侯尋黄石公于此非是東南一小峰峰頂有寺
曰圭峰寺四寺唯棲禪最古而莊嚴都不及長興是夜
宿棲禪寺翌日王甥辭余東歸余亦西歸是行也為日
十三得隋記一唐碑三塔銘六石幢經佳者二宋碑一
[126-31a]
記三唐碑額三








[126-31b]









  六藝之一錄卷一百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