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h0070 六藝之一錄-清-倪濤 (master)


[110-1a]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録巻一百十一   錢唐倪濤撰


  石刻文字八十九武林石刻


  學宮碑録


  宋高宗御書石經


  春秋今存三十二碑


  尚書今存六碑


  易經今存二碑


[110-1b]
  詩經今存十碑


  禮記今惟存中庸一碑


  論語今存七碑


  孟子今存十一碑


  右碑髙五尺廣三尺餘分四層小楷書字徑三分
論孟碑字稍大可五分


  石經歌有序


  昔宋太宗嘗曰朕退朝觀書外留意字畫雖非帝王
[110-2a]
事業不愈㳺畋聲樂乎迨後  曰寫字當寫書
不惟學字又得經書不忘紹興二年宣示御書孝經
繼出易詩書春秋左傳論孟及中庸大學學記儒行
經解五篇總數千萬言刋石太學淳熙中孝宗建閣
奉安親書扁曰光堯石經之閣新安朱熹修白鹿書
院奏請大帝石經本是也元初西僧楊璉真伽造塔
行宮故址取碑石纍基杭州路官申屠致逺力爭而
止後因改學為西湖書院嵗久閣廢石經㫁折零落
[110-2b]
洪武中移仁和學於書院然石經久廢人莫知留意
也宣德元年夏予出按於杭觀之慨歎迺以屬郡守
盧君玉潤率教官生徒四散收拾得全碑若干碎折
若干一一補輳共得經碑百片舁置殿後及兩廡見
者驚嘆因作長歌備載其事云


  思陵避敵東南隅臨安建國稱行都投戈講藝事經
術六經語孟咸親書字形僅比黄庭小楷法欲與爭
先驅宸章赫弈麗霄漢鸞翔鳯翥昭神謨宰臣敷
[110-3a]
奏勒琬琰工徒竭蹷爭奔趨琢成豐碑凡二百一一
摹刻無遺餘身髙八尺廣踰半上圓中直安方趺列
藏成均首善地要令萬世瞻𢎞模淳熙紹統構傑閣
覆盖䕶惜同璠璵嘗令良工打石本散布學校周寰
區炎精墮海宋社屋潭潭三舍成榛蕪豪酋楊璉媚
姦相走舁碑石營浮圖路官申屠力爭止改立書院
名西湖陵夷百年閣旣毁石經倒折誰匡扶小者堵
牆布行徑大者顛倒横溝渠遂令至寳遭汚衊誰復
[110-3b]
張眼來睢盱嗟予好古生何晩忝官六察乘軺車仁
和邑庠偶得見對之不覺成欷歔岐陽之鼔久已没
東都石經今亦無俗流愛好蘭亭刻視此何啻天壤
殊急命郡守集吏卒手舁繩曵來庭除爬挱剔洗去
垢穢灰黏鐵鈕相聯挐尋行數字共合輳妥置長廊
寬更舒東西峙立無杌陧深簷盖䕶何他虞零殘塊
礫埋殿後免遭賤辱遭泥塗當今聖明御四海嚮用
經術崇文儒浙江大府列藩臬聖人謨訓當𢎞敷我
[110-4a]
歌石經示來者立言雖鄙良非誣 宣德二年嵗在
丁未秋七月朔旦巡按浙江監察御史海虞吳訥識


  宋理宗御書道統十三贊并序


  朕獲承祖宗右丈之緒祇遹燕謀日奉慈極萬幾餘
閒博求載籍推迹道統之傳自伏羲迄于孟子凡達
而在上其道行窮而在下其教明採其大指各為之
贊雖未能探賾精微姑以寓其尊所聞之意云爾右二
碑毎碑五行


[110-4b]
  紹定三年所製淳祐改元孟春祇謁


  先聖就賜國子監宣示諸生右一碑四行後空一行鈐連珠小印一長
一寸五分廣八分上鐫辛丑二字下御璽一縱横各三寸


  篆額皇帝御製御書


  伏羲


  繼天立極 為百王先 法度肇建 道德純全


  八卦成文 三墳不傳 無言而化 至治自然


  堯


[110-5a]
  大哉帝堯 盛德巍巍 垂衣而治 光被華夷


  聖神文武 四岳是咨 揖遜之典 萬世仰之


  舜


  於皇聖德 至孝盡倫 所以為大 樂善取人


  惟精惟一 帝心之純 垂拱無為 堯道是循


  禹


  克勤于邦 烝民乃粒 厯數在躬 厥中允執


  惡酒好言 九功由立 不伐不矜 振古莫及


[110-5b]
  湯


  順天應人 本乎仁義 以質繼忠 匪曰求異


盤銘一德 桑林六事 人紀肇修 垂千萬世


  文王


  原缺




  武王


  受天眷命 繼志前人 遐邇悅服 偃武修文


[110-6a]
  惟賢是寳 法度彰明 建用皇極 爰叙彞倫


  周公


  美哉公旦 翼輔成周 施兼四事 才藝俱優


  制禮作樂 惠澤敷流 有大勲勞 宗社延休


  孔子


  聖哉尼父 秉德在躬 應聘列國 道大莫容


  六藝旣作 文教聿崇 今古日月 萬代所宗


  顔子


[110-6b]
  學冠孔門 德行科首 聞一知十 若虚實有


  樂道簞瓢 不易所守 歩趨聖師 瞠若其後


  曾子


  守約博施 反躬三省 孝為德先 禄仕不忍


  聖道正傳 意㑹神領 一唯忠恕 門人深警


  子思


  閒居請問 世業克昌 可離非道 孜孜力行


  發揮中庸 體用有常 入德樞要 治道權衡


[110-7a]
  孟子


  生稟淑質 敎被三遷 博通儒術 氣養浩然


  深造自得 亞聖之賢 高揖孔氏 獨得其傳


  右碑十六枚俱高五尺廣二尺六寸序三贊十三
每碑五行大字楷書字徑四寸


  元聖㫖碑


  篆額詔㫖二字平列字徑五寸


  上天眷命皇帝聖㫖盖聞先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
[110-7b]
以明後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法所謂祖述堯舜
憲章文武儀範百王師表萬世者也朕纂承丕緒敬
仰休風循治古之良規舉追封之盛典加號大成至
聖文宣王遣使闕里祀以太牢於戲父子之親君臣
之義永惟聖教之尊天地之大日月之明奚罄名言
之妙尚資神化祚我皇元主者施行 大德十一年
七月 日上層隸書十三行字徑五寸


  惟夫子集羣聖大成垂教萬世雖追崇之典屢臻未
[110-8a]
有備其極者皇元大德丁未始加大成之號其所以
致褒稱之隆蔑以尚矣後二十九年儒學提舉臣余
謙副使臣陳旅謂明詔之頒它郡學院皆勒諸石而
兹獨缺焉於是臣謙為隸古書之俾刻樹廟門用揚
休命昭示于無窮厥惟楙哉 至元二年丙子嵗秋
九月甲子西湖書院山長臣陳泌拜首稽首謹書右下
層楷書十七行字徑五分


  篆額西湖書院重修大成殿記五行字徑三寸


[110-8b]
  西湖書院本故宋太學其初岳武穆王飛之第也嵗
丙子學與社俱廢至元三十年以其左為浙西憲司
治所其右聖廟在焉三十一年東平徐公琰為肅政
亷訪使乃即殿宇之舊改建書院置山長員主之先
是西湖鎖瀾橋北有三賢堂祀唐杭州刺史白文公
居易宋和靖處士林分逋知杭州事蘇文忠公軾於
是奉以來祠之元統二年秋大成殿東南角壊葺之
者不良於謀因盡撤而治之費浮而物窳功未集而
[110-9a]
逋己積泌來承乏竭嵗入不足庚養旣弗贍教於何
有翰林余公謙國子助教陳公旅提舉江浙學事
盖深憂之至元元年乙亥秋魯郡胡公祖廣繇江西
行省㕘知政事來為肅政亷訪使凡工賈之未庚者
日訴于庭乃詢于提舉提舉白其狀胡公矍然以為
己任即檄真定萬户府鎮撫苻公倫覈實其費去其
浮三之一時浙東道宣慰使鐵木哥公來監憲司事
治書侍御史衛郡李公嘉賔㕘知江浙省事胡公與
[110-9b]
之謀俾儒司以浙右郡縣學書院羡財助之憲司經
歴程公文輝知事徐公宗仁咸輔成之憲司忽都海
牙承贊唯力於是宿逋清而繕修之事備矣乃扁三
賢祠曰尚德徐公祠曰尚功列志仁集義達道明德
四齋以居多士立大小學以迪後進闢思敬齋以為
舍菜致齋之所旣成士子言於泌曰子之至不幸承
前人之弊以弗寧于教養幸兹底成其可忘所自乎
宜紀諸石嗟乎聖人之道與天地同流無適不在學
[110-10a]
者來㳺于湖上心遡乎洙沂鳶飛魚躍各極其造聖
謨洋洋固在是矣若三賢所以得祀者亦以其立朝
風節與隠居以求其志皆有關于世教也然則篤意
於是役者豈無所謂而然哉於是乎書 至元二年
夏五月朔山長陳泌記賔序前本院山長承務郎平
江路吳縣尹陳恕可主奉将仕郎建德路總管府知
事孔文學教導黄彝儒職張慶孫張榮老謝瑛直學
張處仁儒人陳珪陳永錫范繼孫陳垍孫沈冨仁顧
[110-10b]
昌大范儉孫魏必明殷𢎞毅吳楨盛明德等立石司吏
吳元澤刻者謝文炳


  杭州路重建廟學之碑


  承務郎江浙等處儒學提舉王大本為文


  光禄大夫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提調行
宣政院事江浙都財賦事康里慶童書


  通議大夫江東建康道肅政亷訪使周伯琦篆額


  皇元旣屋宋社稷大一統而臣萬方置江浙行中書
[110-11a]
省于杭以鎮撫其民而封建厥福乃即宋京學為杭
州路儒學而省憲率郡有司以告朔謁謝於斯以春
秋釋奠於斯以育材羞耉而興賢論秀於斯於是杭
學遂為一行省首善之地而非他路儒學所可昆弟
語矣自時厥後有廢有興或仍其舊貫或因而改為
其規制位置猶未克丕變視雄藩大閫外執政之居
命之教而為學者為弗稱不有君子其孰能立隆教
基於虐燄灼天之後作新士氣為儒林拔萃之舉乎
[110-11b]
至正十有二年弄兵之盗濫觴于河南而横流于江
表既三關不守直抵杭城待暴不豫民無固志遂焚
蕩我省治延燎我比閭而杭之廟學毁焉曾無一瓦
之覆簴業窘於煨燼石經委諸焦土屬戎務方殷未
遑興復士類無所依歸彞倫失厥攸叙否極而復圮
極而崇所以黙相斯文者天意固有所屬矣朝廷以
杭實東南甲郡地大人衆供給浩繁師帥之重每慎
厥選十又三年癸巳之冬制授中大夫杭州路捴管
[110-12a]
康里公實來旣視篆釐務作而言曰興舉學校承流
宣化之大者也其可諉以百姓新免毒蠚瘡痍未瘳
而謙譲未遑乎旣以其事具櫝行省移文憲司示不
敢專遂經始度地略丈數物土方揣高卑議逺邇左
廟右學一循國學之制攻位而位成乃量功命日須
材計傭慮財用儲餱糧遴工師量事期以令役于有
司首建禮殿尊祀先聖先師東西兩廡從祀位焉丹
楹刻桷清廟有嚴金榜朱扉㦸門斯闢煥前規而
[110-12b]
髙廣宏壯視舊址而恢廓平寛信乎垂憲萬世賢於
堯舜人存政舉道隆則從而隆者矣先是外之石靈
星門距㦸門為不逺至是則徙遷而南其深八丈有
竒由公買地以拓充之也若夫學校之建則明倫之
堂𢎞敞高亮以隆迪教講道之原設大小學四齋以
嚴受業辨惑之會庖湢有所倉庾有居先賢后土有
祠來朋見賔有門中唐有甓泮水有梁而學校之制
大備焉盖經始於十四年之五月而落成於明年之
[110-13a]
五月是役也行省憲司咸樂善以成其美倡義以佐
其費同寅恊恭懋相斯役府判官張公思誠則又爰
始爰謀為之矩矱而典其規程也予謂郡縣有學學
必有廟而杭之廟學乃卓犖輪煥於極廢大壞之後
一時釋老之宮燬於回禄者衆矣其徒悉力化誘皆
蓄縮弗肯有為賢太守抗志作新卓卓自任學計幾
何而能化洽而裕多助之至非有福田利益以歆動
之也信乎聖人之神於昭在上如日月麗天照臨之
[110-13b]
下莫不心開目明樂成其美先師有相之道則五星
之芒寒色正者也秉彝好德固人之所同人道敏政
地道敏樹於賢太守之有猷有為良足徵焉公名帖
木列思字周賢康里人故平章軍國事贈純誠佐理
同德翊戴功臣追封東平王之孫陜西行中書省平
章政事忠定公之子世篤忠貞勲業行實載在國史
公累遷清要而居斯任觀其勇於見義樹功吾道而
克濟其美淵源有自來矣杭之人士相與言曰是舉
[110-14a]
也官無廢事民不知役而吾黨與有光焉其可無述
以敉公功乃斵石樹碑以圖不朽予寔提學江浙徵
予文以志之不敢以膚陋辭繫之詩曰


  維昔盛時 建學立師 以立治本 以崇化基


  學必有廟 聿嚴毖祀 重簷複殿 神靈爰處


  東南都㑹 甲郡維杭 首善之地 萬民之望


  更化云初 未遑改作 因陋旣久 靡究靡度


  斯學斯廟 具體而微 廢興殊致 倚伏一機


[110-14b]
  變生不虞 竟燬于盗 煨燼灰寒 孰念厥紹


  天錫賢侯 維蕃維宣 嘉恵斯文 不忘不愆


  乃亨其屯 乃傾其否 瓦礫之塲 化而棟宇


  昔黯今煥 昔圮今崇 多士稽首 太守之功


  我為銘詩 勒此貞石 宣昭義聞 永永無斁


  至正十五年 日杭州路同知朶羅 治中成
大用 判官張思誠 推官楊維 經歴王明善
知事丁鉞 照磨觧復 郡史楊迪郎畍沈愽王維
[110-15a]
賢吳天瑞 東南録事達魯花赤阿老瓦丁 吏
完顔本仁 教授賈天祐 學正胡黼 學録楊
英 直學鄒斯承 學吏計禹疇夏文裕立


  杭州路重建廟學記


  翰林待制奉政大夫兼國史院編脩官孟昉撰


  承事郎江浙等處行樞密院經歴林鏞書


  榮禄大夫江浙行宣政院使亷惠山海牙篆額


  至正辛丑冬十一月宣聖廟火學宮齋舍罄為焦土
[110-15b]
江浙省丞相達識帖木邇平章張士信大懼教弛乃
召郡侯夏思忠曰二帝三王之盛命契為司徒敷五
教周建辟雍繼世迄至君天下者相承不墜所以明
人倫厚風俗培植後進為他日治平之用其來尚矣
又朝廷以六事課守令殿最學校居先庸可緩乎侯
曰斯牧伯之職也丞相首出白金為兩五十錢以錠
計若干平章給米以石計若干太守割俸金鄉義發
私藏皆樂為佐役費雖一木一瓦不徵諸民於是躬
[110-16a]
率羣僚虔卜榖旦鳩力僝功荷畚鍤輦灰燼瀉材於
河伐石於山趣梓人據式圖其製匠師執尋度其用
廣袤合度脩短適宜斤者斵刃者削巧者施其巧力
者施其力拓垣堧以宏其基積土石以隆其址禮殿
巋峙衡為間五縱亦如之而差淺夾室廡序合應門
為間五十有七飾以金碧錯以丹堊闌檻旁午陛級
森豎廟貌端肅儼若在上采服施彰悉遵儀制從祀
諸賢世次位列百一十九人衛以朱籞門之南東西
[110-16b]
相向各搆室四楹為三獻監禮官幕次又少南為門
二楹題曰泮宮門之衝鑿泮瀦水若玦跨石梁於上
以便徃來又少南為朱門三表王儀也廟之東為神
厨其楹四西為明倫堂計間七厦如堂數軒少堂之
四設講席以嚴師道左右齋儀門及别門為間三十
有九堂之北搆重屋三楹為貯書所教授有廨正録
有居貢莊有粟師生有餼庖湢廩庫一無所缺尊罍
爵洗簠簋俎豆之屬二千百有九鏞球琴瑟柷敔鼗
[110-17a]
鼓之屬若干皆如禮以定其數新禮生樂工服若干
襲提編氓籍户為樂二十有八括其所費米石錢緡
日工皆以萬餘計經始壬寅冬越癸夘秋就緒於戲
是蹟也始以兩相孜孜興學之善終以賢侯亹亹究
心之勤副以僚屬循循毗贊之力俾四代之制翦焉
一新其雄偉壯麗甲東南為傑觀者可謂知為政之
先務無媿德於他郡矣抑嘗維之時有理亂事有難
易杭為故宋行在所當承平之殷民庶物阜有志於
[110-17b]
斯者尚慮不易矧横罹兵燹之餘師旅未戢彼圖功
利於一時懵治體而瑣瑣者方視為不切茍非才大
夫之有能有為知教道結人心之不淺者顧能先樂
育菁莪之地躋髦士於成德達材之域哉君子是以
知夏侯之優於為治也予姑叙興造顛末之實刻諸
珉石告後來者之無壞至於贊夫子之道則凜乎先
儒愚惑之誅故不敢輕言以及時董工持總者杭州
路治中李脫歡奉直知事韓元璧照磨姚翥郡史陸
[110-18a]
巽朱珍督役者杭州路推官丁鉞經歴劉良臣嘉興
路知事張昇將仕郡史梅君禮受計材料者東北隅
典史鍾德王敬知肖聖像者諸曁州知州齊雲漢奉
訓郡吏徐完璧皆與有勞焉同任勞者教授别貼達
理月沙學正姜讓直吏孫復可陳榮祖張元英 至
正二十四年 日杭州路達魯花赤怯烈失
亞中 按攤不花承德薛爾吉思 杭州路總管
髙禮亞中 陳忠奉議 同知梅英 治中樊玉
[110-18b]
奉議立石


  西湖書院増置田記


  將仕郎前建康路和縣尹湯炳龍撰


  將仕郎前江浙等處儒學副提舉白珽書


  集賢殿大學士榮禄大夫廉希貢篆額


  古者之興學校一以教養為先務而養又先於教也
記王制論虞夏商周之上下庠必先言國老庶老之
養有虞氏以米廩名學匪專為粢盛之委而設而養
[110-19a]
士或先焉庠之義亦養也孔門五秉九百之與弟子
猶賴聖師而食而欲授孟子室者必拳拳於萬鍾之
養而後及夫國人之有所矜式盖士得其養則置身
禮義人人皆思為聖為賢為君子為善人於是政化
行而習俗美是養之者所以教之其機括正在是矣
西湖古無書院自至元丙戌徐亷使改舊璧庠為之
創建之初恒産缺然越二年松江瞿運使嘗一再助
田合肆百伍拾叄畝肆拾陸步嵗得米壹百叄拾石
[110-19b]
院中經費浩瀚延祐戊午續置杭之仁和田陸拾捌
畝一角收米伍拾肆石陸斗猶未給用次年周亷使
特為勸率有髙貲樂助者并取補刋書板餘力及以
贏粮轉售共得中統鈔六百餘錠於是憲府知事趙
將仕與經歴宋從仕建識増置力言於亷使及闔司
官同主其說僉曰是當為者遂置湖州烏程平江崑
山二莊共田拾壹頃貳拾玖畝三十五步有零嵗除
優放實收米柒百伍拾貳石壹斗一升五合山地共
[110-20a]
貳拾壹畝貳角壹拾步房廊壹拾貳間嵗得租錢中
統鈔貳錠叄拾捌兩玖錢捌分自此春秋祭奠師生
廩饍興盖補葺一皆取給於此近嵗以來誠為創見
之舉今憲府長貳皆昭代名公他日増益完成當不
止是嘗謂吾道之盛衰係乎時學政之興廢存乎人
係乎時者屬盛世文明之運存乎人者屬當路賢哲
之官機縁相值之巧 知吾道其大昌乎將見鼓
篋踵堂挾策坌集何啻四方人千而止使凡任風憲
[110-20b]
者倣傚而行豈非天下儒風之大幸歟山長陳袤直
學朱鈞及諸生欲寫之堅珉以傳不朽辭弗獲姑為
述其槩云


  府學藏書記碑元明各有書目一碑名數甚繁今不備録


  尊經閣藏書記


  杭㑹郡也華侈甲天下而學無藏書頒于廷者惟經
惟四書惟性理惟孝順五倫官所置僅漢宋諸史瑞
董學又明年請于按浙監察御史宋公公慨然曰吾
[110-21a]
方石經是葺斯舉也盍並圖之夫有書而不讀君子
病焉况無書乎於是出荆金貯于府時遣訓導林鳯
鳴劉銛徃求焉越三月書至約計萬卷經史子集秩
然略備櫝藏于閣叀訓導領之師生誦觀藉其出納
惟謹其名數偁之石皆公命也旣成瑞進師生告之
曰子知監察公之垕爾庠校者至且逺乎古之君子
道足以表世則物而功化之盛極於康海㝢涵蠢動
參天兩地莫之尚也未有不學而成者吾夫子設教
[110-21b]
故曰博約曰多聞見曰前言徃行畜其德從可知矣
季路謂何必讀書直以佞斥之於戲讀書者學之始
終也讀天下之書斯可與論天下之事矣此監察藏
書之意也公嗣名卿家學持憲侃侃博聞好古藻翰
瓌瑋非世俗吏可能故舉措廑於風教若是爾師生
丌遇哉有言者曰求道者五經四書足矣奚以多為
多言者道之害也嗟乎此非知道者信斯言也淫哇
鄭衛詩所宜刪宋萬許止春秋所宜削吾夫子不然
[110-22a]
豈獨無意也故曰道無徃而弗存言非眇而可略夫
經者天也史者四時五行也諸子集者萬彚也天者
道之原也宰物而不宰於物者也四時五行經緯乎
天而不容己者也迺若萬彚斯微矣飛者躍者&KR0655
鉅者蠢而動者各聲聲色色於覆幬雖或暴戾恣
雎以逞天亦莫之絶也其諸子集之謂乎簡之裁之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耳故曰為天地立心持是心以
讀天下之書無難矣讀書之要子朱子告其君者具
[110-22b]
在爾師生其從事焉知府留侯志淑以記請謹書之
使後之求公者有考也 中憲大夫浙江等處提刑
按察司副使奉勅總理學政前翰林院檢討修國史
兼經筵官西蜀劉瑞記


  宋太學寧逺記


  篆額寧逺記三字平列字徑五寸


  開禧二年今兵部侍郎戴公溪為司成有李迪功壽
朋者老矣不仕養於學謁司成具言太學有義塜久
[110-23a]
弗葺司成樂聞之亟訊其顚末云昔淳熙間故待制
張公宗元以所得分地七畝餘弃之學以葬逺方士
子之不幸而死者名廣惠山出清波門並城而南過
劉寺五六里道梯子領步漸髙坡壠相屬至方家墺
即其所也山之東為官衢西直循王府山其南接民
家方氏墓北距郎主簿山廣袤十有五丈幽靜閴寂
面勢頗稱舊有守者廩稍不繼棄之去以故殯者少
地益不治司成命學録李君元白孫君瀾徃視之舊
[110-23b]
殯凡九各有表記喟然歎曰朋友死無所歸於我殯
是非學校之責乎乃裒金錢加修焉即土周而甃以
石循山址而繚以籬徹舊門而改作之増為三間以
備時祀之所廣出入之路復命守者給以劵食旣成
祭以安其神又定津送之費官以給之制時祀之式
使嵗舉行之榜曰寧逺司成之惠甚渥也嗚呼士不
幸而死又不幸而貧或逺不能以歸𦵏則殯於此者
豈不愈於寄之僧舍乎朋友致嵗祀墓丁供洒埽政
[110-24a]
使有家殆不過是昔延陵季子葬其子於嬴博之間
三號遂行孔子以為合於禮然則斯殯也而遂葬亦
豈不可雖然庸廩不繼時祀不修則朋友義廢而寧
逺之意荒矣尚其永念之哉嘉定元年九月日國
子司業王介記國子録陳一新書上層字徑一寸


  條目如后


  一每嵗清明舉録前期關諸齋每齋率錢叄鐶省委
公厨具雞黍之屬至日舉録一員輪請長諭二員同
[110-24b]
詣義塜致祭遇晴則行其儀用雞黍從食果子共十
豆酒各三酌墓神用雞及果子共三豆酒亦三酌並
備祝文香茶之屬祭畢以所饌給墓丁并隨行僕從
原造長卓二隻用畢仍寄留墓丁家


  一兩學生員有不幸身故家貧地逺合葬義塜之人
本齋長諭保明申舉録備申本監請官㑹二十千充
給砌等費委舉録長諭及其鄉人營辦非就義塜安
葬者不給葬之日請本齋集正直日送至墓所


[110-25a]
  一墓丁陳勝月給係轉運司給到小劵一名專充看
守不許本監人輙行攙阻如或運司給付不時許墓
丁經監投狀本監即與施行下層二十行字徑四分


  碑額武林弭灾之記篆書六字三行字徑四寸


  武林弭灾記


  至正二年四月一日杭城大灾燬民廬舍四萬有畸
明年五月四日又灾作於車橋火流如烏孛如棓衝
所指即炎勢且偪西湖書院在官正徒奔走莫遑救
[110-25b]
武守府守雖庀而無所於用肅政司在院東於時憲
副高昌榦欒公覃懐李公憲僉大名韓公曁知事廣
平張公照磨睢陽張公齊面火叩首曰火寧焚予躬
勿民灾也言一脫口風從西北轉東南若有神幟煽
而返者鬱攸熖及院北垣即銷滅沉去又若金支赤
盖度河而溺也繇是院與司皆安堵如故而城郭郊
保賴以安全院之山長毗陵錢瓊偕城中高年尋余
西湖之隂請紀其事辭弗獲則為之言曰迅矣哉
[110-26a]
天之以火警人也敏矣哉人之以心迴天也當鬱攸
之勢卷土而至雖水犀百萬之兵莫能敵也而憲府
官并心一念辠及于躬憂及乎民而反風滅火之應
㨗於景響昔子産曰天道逺人道邇人遂以天為虚
無曠邈不與人接不知其逺者在其道之邇者耳故
閱釁于灾而知有天道者以此於乎吾觀劉昆事而
徵於今仁人一念之利索於無為者固優於丈城表
道之力夫火者哉宋璟都督廣州民居無延燬且為
[110-26b]
立紀頌今風紀者之德為出政之本足以迴天弭變
於是乎知有天道固宜詳録其官氏登諸貞石以風
勵有民社者使知人之感天者至敏而天之應人者
至近不逺也於是乎書賜進士出身承事郎前台州
路天台縣尹兼勸農事楊維楨譔文林郎江浙等處
儒學副提舉陳遘書奉政大夫江浙等處儒學提舉
班惟志篆盖至正三年十二月望日耆儒朱慶宗張
慶孫教導葉森姚潛儒職葉寳孫張榮老盛明德
[110-27a]
陳珪殷𢎞毅家鼎孫范儉孫陳洎孫吳楨直學朱儼莫
維能學吏葉庭桂耆老吕大榮徐永德沈從善張翥劉
道隆顧德潤程德晉吳元澤沈富仁蕭德誠等立石
碑藪吳郡陳鑑集


  陜西碑一百十八種  河南碑七十三種


  山東碑八十四種   山西碑十三種


  北直隸碑二十八種  南直隸碑一百三十四種


  浙江碑二十八種   江西碑二十種


[110-27b]
  福建碑一十種   湖廣碑一十六種


  四川碑一十種   廣西碑一十種


  廣東碑四種


  碑目終


  陜西碑


  益州太守無名碑漢隸有碑隂益州太守城壩碑


  是邦雄傑碑    仲秋下旬碑


  縣三老楊信碑和僖三年刻 石經尚書


[110-28a]
  石經魯詩      石經儀禮


  石經春秋公羊傳   石經論語熹平四年蔡邕隸書刻在鴻都門外


  今殘缺在西安府學壁    魏三體石經


  左傳遺字      嶧山碑李斯篆鄭文寳翻本一行十字元朝亦有


  翻本        漢衛尉衡方碑無書撰人名


  李陽氷千文    三墳碑李陽氷篆


  先塋記李陽氷篆     多寳佛塔銘岑勛撰顔真卿書徐浩題額在


  西安府學       𤣥秘塔銘并序栁公權書并篆額裴休撰文會


[110-28b]
  昌元年十二月卄八日建    醴泉銘即九成宮歐陽詢書宋搨不㫁


  昭仁寺碑歐陽通書詢之子也  皇甫君碑歐陽詢書字多損缺元有翻本


  化度寺碑歐陽詢楷書   孔子廟堂碑虞世南書


  聖教序唐太宗製沙門懐仁集王羲之書宋搨半字不損者


  實際碑釋懐缺書     聖母碑懐素草書


  藏真律公帖懐素書絲字  消災咒隂符經行書


  筆陣圖王羲之行書唐人偽書  真草千文僧智永書 大觀己丑薛嗣昌記下


  有直方剛翫後有永慶永壽同鐫等欵者為鐡門限帖如無者為漕司南㕔翻本今亦有新刻本在吳江


[110-29a]
  草書千文張旭書今亡缺過半  草書千文懐素書大小三種大者極佳小者字


  體促        隂符經郭忠恕篆隸三體


  六書偏旁僧夢英篆郭忠恕跋  十八體書夢英篆


  沙門惠隸注    孔子廟碑僧夢英書篆字


  韓子五箴宋寂篆    破邪論虞世南撰并楷書


  金蘭帖歐陽詢書六十字   搗衣篇僧彦修草書後附張旭肚痛帖


  坐位帖顔真卿書有米海嶽臨本  祭伯父濠州刺史文顔真卿書


  祭杲卿十三姪文顔真卿草書顔氏家廟碑碑四面環轉真卿文并書李陽


[110-29b]
  氷篆額       篆書千文夢英


  宋教興頌碑唐英篆   懐素自序文草書前六行蘇舜欽補有魏良


  臣跋上有建業文房印在三原縣  詛楚文久湫巫咸亞駝凡三種文並同而神名異


  金剛經懐仁集王羲之行書在西安府雁塔下又有栁公權書在興唐寺中鄭虔題額


  虞恭公碑歐陽詢書在宜禄巡檢司 雲麾將軍碑李邕書在西安府華州蒲城縣


  梁國公主碑明皇書縣東北十五里俱蒲城縣


  資聖寺額殷仲容楷書在崇仁坊 唐李抱玉墓碑又廟碑顔真卿書


  在杜永村俱長安縣     唐郭敬之墓碑蕭華書


[110-30a]
  唐郭敬之家廟碑顔真卿書並在咸寧縣郭庄


  宋武公游師雄墓碑邵䶵書枲篆額在成德堂壁中


  唐昭陵六馬贊歐陽詢八分書在縣北太宗廟中


  岐國公家廟碑張𢎞靖書袁滋篆額在安上街西廟中


  唐誠節馮昭泰碑梁昇卿八分書𤣥宗篆額寢廟也在慈恩寺


  唐請立馮公碑張堅題額紹正八分書在慈恩寺


  遺教經小楷書在𢎞福寺   金剛經小楷書鄭虔題額在府東興缺寺


  聖教序記禇遂良書在同州學  大禹祠碑在同州邵陽縣龍州山祠堂


[110-30b]
  唐三藏法師塔碑僧建福行書蘭亭詩序禇遂良書在同州學後


  唐報本寺碑侯翊書在寺中  唐信行禪師碑薛少保書在百塔興教禪


  院        唐圭峰定慧禪師碑裴休撰并書在


  同州學堂中      唐淨住寺釋迦佛碑崔行恭文隸書


  在開元寺塔院      上京薦福寺碑韓擇木書史惟則篆額在


  景風街上仁王寺中     秦相樗里子墓碣張行誼書在省街西


  廂 又碑亦行誼書在墓前   唐昇𤣥先生碑栁公權書在寳應宮


  唐𤣥度十八體書在香城寺 唐一行禪師塔碑明王文書在灞橋東


[110-31a]
  原上


  臧氏糾宗碑顔真卿書   臧氏故宅碑顔真卿書在三家村


  唐尚書臧懐恪碑顔真卿書并撰光禄寺卿李秀篆額在三原縣


  唐羽林大將軍臧懐亮碑李邕書


  唐武衛中郎將臧希忱碑韓擇木八分書


  唐贈揚州都督臧希晏碑韓秀木八分書


  唐果毅都督臧崇碑已上俱在三原縣九城坡臧氏墓上


  唐旌儒廟碑顔真卿文張行書在冨平縣西四十五里


[110-31b]
  西岳華山碑漢郭香察隸書在華隂縣華山廟漢碑書名者獨此碑𢎞農太守修廟


  李光弼墓碑顔真卿文張行書 復華下民租詔碑并碑隂俱隸


  摩利支天大字    唐立伯夷叔齊碑梁昇卿撰并書


  漢孝子蔡順墓碑渭南縣二十里張說西岳華山碑開元十二年立


  漢華山堂闕碑銘張旭八分書碑隂人名


  華州使院石柱記趙馹文 華岳題名


  華山亭碑衛顗隸書光和元年戊午立 陳摶睡處


  邠國公功德碑楊承和撰并書 華山石闕銘祠後苑中


[110-32a]
  西岳華山碑銘明皇八分大字四寸雖殘缺甚好


  華山城公廟碑光化二年立在州東廟中


  南北二廟華北真君祠有石碑九通華隂縣


  金天王廟題名顔真卿書  漢四皓神機字廟在鄭縣舊屬華隂


  漢劉黨碑      漢司徒劉竒碑


  多寳寺實因法師碑歐陽通書仙人唐公房碑隸書在漢中府城固縣西


  村        楊震墓碑墓在華隂縣東二十五里諸子孫皆


  有碑凡九通碑隂合刻門生故吏名氏今屬壽鄉縣墓在兩縣界上


[110-32b]
  司隸校尉楊厥斜谷碑隸書在漢中府


  唐國子祭酒曲阜憲公孔碑銘頴達也貞觀二十一年立其書類虞世南


  高昌王墓碑陜西行都司梁州衛巙子山書


  苐二山大字米芾書在終南山鼔樓觀唐姜嫄公劉新廟碑高郢撰張誼書


  孝經唐𤣥宗隸書末有草書御跋四大碑後唐贈榮州刺史碑唐張頌行書在三原


  縣墓上       幽州昭仁寺碑朱子奢撰字甚工不言書


  人名氏子奢吳人唐史有傳   唐西平郡王李晟神道碑在髙


  陵縣墓上裴度撰栁公權篆額并書  唐宋文貞公神道碑又碑側


[110-33a]
  記俱顔真卿撰并書在沙河縣墓上 王羲之十七帖三種二本比小字釋文佳


  河南碑


  桐柏淮源廟碑隸書桓帝延熹六年正月八日乙丑立在唐縣


  楚相孫叔敖碑隸書漢延熹三年立在延津廩延馹


  魏受禪碑隸書世傳與尊號並梁鵠書顔以為鍾繇書在許州


  漢議郎元賔碑在亳州  金劉碑在穀熟縣


  老子銘在亳州太清宮今鹿邑縣中 漢山陽太守祝睦碑歸德州虞城縣


  祝睦後碑       漢幽州刺史朱龜碑隸書在亳州樵


[110-33b]
  縣        漢費亭侯曹騰碑隸書在亳州


  魏大饗碑隸書在亳州樵縣  漢太邱長陳寔壇碑隸書在歸德州


  永城縣       國三老袁良碑隸書在開封府扶溝縣一


  云在太原縣      漢沛相楊統碑隸書建寧元年立在陜西


  閿鄉縣       漢北軍侯郭仲竒碑隸書建寧五年


  立在濟源縣      故民吳仲山碑隸書熹平元年立


  漢繁陽令楊君碑碑隂亦隸書熹平三年立在閿鄉縣


  漢太尉劉寛碑隸書中平二年立在洛陽上東門後碑亦隸書


[110-34a]
  漢圉令趙君碑隸書初平元年立在鄧州南陽縣文廟


  漢張平子碑在鄧州西鄂縣有崔子玉篆書墓碑


  漢金城太守殷華碑酈炎撰一作衛覬在虞城縣


  漢冀州從事郭容碑在濟源縣中平元年立


  遺教經在歸德州     蘭亭叙在歸德州禇遂良臨本


  孝烈将軍廟碑魏木蘭女也在歸德廟中


  天禄辟邪在南陽鄧州宗資墓前石獸膊上


  洛陽石柱銘在洛陽建春門外雙石柱上


[110-34b]
  五部神廟碑在鄭縣城南山北廟前司空宋慎碑隸書熹平二年立在鄧州


  晝錦堂記蔡襄書在彰德府  汝帖在汝州有新帖


  元吉墓碑顔真卿真書在榮陽縣 顔母陳夫人碑顔真卿草書在鄧州内鄉


  縣        漢洛陽令董宣廟碑在洛陽


  漢邊韶碑蔡邕書在開封府東北五里墓前


  周太師尉遲逈廟碑顔真卿銘蔡有鄰書碑隂在彰德府城中


  漢陳留太守程封碑在開封府 縣東二里墓下


  漢尹宙碑漢隸中一孔四十孔旁有篆書從銘二字前無題後無書撰人名


[110-35a]
  漢董襲碑隸書在開封府東北墓上 漢邊讓碑隸書在開封府


  漢袁騰碑在太康縣    魏袁渙碑在太康縣


  八關齋碑顔真卿書    相國寺碑宋吳郢書


  漢光武皇帝碑在汝州汝墳縣 竹邑侯相張壽碑歸德州武城縣


  殷比干墓在衛輝府汲縣土城古篆 封比干墓銅槃古篆在衛輝府


  漢西平令楊期碑文字漫滅芝虎完在尉氏縣西南四十里


  漢征大将軍楊瑾碑在尉氏縣三亭鄉路村


  魏鍾繇碑在尉氏縣西北三十里蔣成鄉今割屬中牟縣


[110-35b]
  魏隠士程冲碑在開封府封邱縣西南四里


  魏酸棗令毋邱悅碑悅字抱僖在延缺縣


  魏何伯申碑在陳留縣東五十里 漢太尉掾橋載碑在宋城縣五里


  漢繹幕令碑在宋城縣東  漢喬𤣥碑在宋城縣司徒崔烈立


  漢僕射荀公碑在長社縣東北七里墓前


  漢南陽太守秦君碑在南陽縣魏章陵太守呂君碑在南陽縣


  陳留索昏上里社銘  東書堂帖周府臨凡二十卷出一手不佳


  蘭亭臨本并圖周府臨再刻 隋左屯衛大将軍左光禄大


[110-36a]
  夫姚恭公墓誌銘姚辯也虞世基撰歐陽詢真書


  唐洛陽令鄭敞碑薛稷撰并書唐杳冥君銘墓在少室山薛稷撰并正書


  唐嵩岳少林寺碑裴漼撰并真書在登封縣少室山麓上有唐太宗書御名三字草書


  唐少林寺靈運禪師塔碑崔琪撰沙門行缺書


  少林寺戒壇銘并序三藏法師義淨製張傑書開元三年正月十五日立


  漢𤣥儒先生婁壽碑在南陽隆中


  唐達奚珣逰濟瀆記達奚珣撰薛希昌書在濟源縣


  唐濟瀆北海壇器物銘張洗字濯纓撰


[110-36b]
  嵩岳中天王廟碑孫崇望書開寳六年立


  山東碑


  帝堯碑靈帝熹平四年立在東曹 濟寧縣濟隂太守孟郁修堯廟碑永康


  元年立       成陽靈臺碑建寧四年立在濟隂縣


  孔廟置守廟百石孔和碑永興元年立在曲阜縣字殘缺


  魯相韓勅造孔廟祭器碑并隂永嘉三年立在曲阜縣


  韓勅修孔廟後碑西側題名 魯相史晨祠孔廟奏銘建寧二年


  立在曲阜縣      史晨饗孔廟後碑


[110-37a]
  漢謁者景君墓表有碑隂安帝元初元年立在濟寧學中


  郯令景君闕碑元初四年立在濟寧學中


  孔廟碑永興二年立在曲阜縣 漢泰山都尉孔宙碑延熹七年立在


  曲阜縣墓前并碑隂門生故吏名  漢金鄉長侯成碑建寧三年立在濟寧


  縣        漢博陵太守孔彪碑建寧四年立在


  曲阜縣有碑隂      漢司隸校尉魯峻碑熹平二年立在


  濟寧學中即魯仲山也    漢郎中馬江碑建寧三年立在濟寧縣


  安平相孫根碑光和二年立有碑隂在濟寧學


[110-37b]
  童子逢盛碑光和四年立  漢光禄勲劉曜碑在鄆州垣城縣


  漢執金吾丞武榮碑在濟寧縣漢敦煌長史武班碑


  義井碑       麒麟鳳凰碑


  魯相謁孔廟殘碑   漢南陽太守秦頡碑中平二年立


  平原東郡門生蘇衡等題名漢隸


  范式碑隸書即廬江太守范府君碑青龍三年立在濟寧州


  郎中王政碑元嘉三年立在濟寧 平輿令薛君碑延嘉六年立


  防東尉司馬季德碑漢隸 秦泰山石刻李斯篆在泰安縣泰山上今存


[110-38a]
  二十九字       秦嶧山石刻李斯篆在密州髙密縣琅邪山


  秦琅琊石刻李斯篆今翻本在鄒縣北海相景君碑順帝漢安二年立在濟寧


  任城縣隸書有碑隂     齊太公碑在汲縣漢隸


  孔子墓前石壇上刻文漢隸子思墓西石壇上刻文漢隸


  魯諸陵石人胸前字漢隸 漢故樂安太守慶君碑


  魯郡太守張府君碑真書在曲阜孔廟


  李白遊泰山六詩篆書在泰山上周公廟碑在曲阜孔子廟東漢隸


  伏羲廟碑在兖州府曹縣漢隸  李剛碑在巨野黄水南


[110-38b]
  鄧艾碑隸書在兖州府    竹溪四絶句黨懐英篆書在濟寧州㦸門西


  壁上        黄石公廟碑在東河縣


  太白酒樓記篆書在濟寧州子城樓下太白祠堂記在濟寧州


  茶泉銘黨懐英書在曲阜   神靈洞劉燡書在曲阜


  漢東方朔畫像贊并碑隂記顔真卿真書在德州陵縣翻本模舊本精


  秦之罘石刻李斯篆在登州文登縣存二十一字


  孔子手植檜贊米芾行書在曲阜字多糢糊


  房定公墓碑𤣥齡也歐陽詢書在濟南章邱縣


[110-39a]
  栖霞阡表子昂書在金鄉縣  唐有道先生葉公碑李邕書在金鄉


  縣        漢郎中鄭固碑隸書延嘉元年立在濟寧


  州學        壯觀二大字李白書在金鄉縣今翻刻在濟


  寧州城樓上      漢穀城長張君碑張遷也隸書在東平


  縣學        鄆州學田記隸書在東平州學


  漢兖州刺史李伯茂碑在州漢堯母廟碑在濟隂縣


  漢封觀碑在項城縣墓前   魏邴原碑在安邱縣西南四十五里墓前


  魏孫炎并妻碑在長山縣西南三十里長白山


[110-39b]
  魏封孔羡為宗聖侯碑曹植撰梁鵠書


  漢孔彪碑在曲阜墓前   漢司農孔峽碑


  漢尚書郎孔宏碑   漢御史孔翊碑


  漢博士孔志碑已上並曲阜墓側漢尊士倪壽碑在曲阜縣南


  漢魯韓敕復顔氏繇役碑永壽二年立在孔廟中


  漢沛令田君德政碑在沂州魏羊續碑在兖州府


  漢侯伯咸碑在單父縣   魏太尉滿寵碑在金鄉縣


  漢右司馬城鐵碑在金鄉縣 魏管寧碑在安仁縣西南五十里墓前


[110-40a]
  漢安平相孫君碑在高密縣 漢孫嵩碑在安邱縣


  焦公墓碑      沂州普照禪寺興造記集唐栁公


  權書伊川程暐題額 陶仲汝尚撰陶仲汝義刻


  山西碑


  絳帖在王府      堯碑在平陽府汾水東原上


  郭林宗墓碑建寧四年立在介休縣漢隸


  魏馮勍碑在潞州上黨縣南墓下 魏陸嚴碑在上黨縣西墓下


  魏并州刺史王恒碑在絳州東南二里墓旁


[110-40b]
  漢敬歆碑在正平縣北二十里墓下 魏車騎将軍穆祚碑在介休縣南墓


  下漢隸       碧落天尊碑篆書在絳州天尊背上 背上


  者亡之久矣今傳者係後人翻刻于石者 荀藐碑在榆次縣


  韓信廟碑在靈石縣霍州界山上 漢郭有道碑蔡邕撰隸書在普縣


  移置興唐寺碑許景先撰主僧師缺書聞喜令子光庭移立


  北直隸碑


  石鼓文史籀篆共一十六鼓潘廸音訓在國子監大成殿門上


  座位帖顔真卿草藁在國子監子昂臨本蘭亭叙子昂臨在國子監


[110-41a]
  黄庭經子昂臨在國子監   樂毅論子昂臨在國子監


  金丹四百字子昂書在國子監 草書千文唐僧亞栖書在國子監自稱云飛鳥


  出林驚蛇入草      贊皇壇山石刻史籀書在趙州贊皇縣


  宣公碑蔡邕隸在真定府   東岳廟張留孫碑在大興朝陽門外東


  岳廟對門       漢淳于長夏承碑蔡邕八分書建寧三


  年立在廣平府學     白石神君碑隸書光和二年立在真定元氏


  縣學        無極山碑隸書在真定藁城縣光和四年立


  燕然山銘漢隸在宣府   漢小黄門譙敏碑中平四年立在冀州


[110-41b]
  棗强縣       唐雲麾將軍碑李秀也李邕書在良鄉縣


  今徙學中止存上半     三公山碑在元氏縣光和四年立


  封龍山神碑在元氏縣西五十里光和四年立


  北岳恒山碑蔡邕隸書一云蔡有鄰書在定州曲陽縣


  漢北岳安天王碑在岳廟中 漢上谷太守張神碑定州安喜縣東


  六里        魏中山太守常通碑在州城二里


  漢賈敏碑在棗强縣東北三十里 漢劉盆碑在祁州深澤縣墓前


  韓延壽碑在宛平縣    唐太尉朱懷珪碑元載撰李融書在昌


[110-42a]
  平縣        慶壽寺碑金黨懐英八分書正統間惜為中官


  所毁        隋龍藏寺碑齊張公禮撰無書人姓名在真


  定府


  南直隸碑


  小字泰山碑在應天府學㦸門壁上東海廟碑漢隸熹平元年立在淮安府海州朐


  山縣廟中       溧陽長潘乾校官碑隸書在溧水學


  中光和四年十月朔廿一日己酉造  歌風臺碑曹喜篆在沛縣泗亭翻本不佳


  許由廟碑在穎川缺山   庶子泉李陽氷篆


[110-42b]
  漢高祖頌王遹篆    謙卦李陽氷篆存大小三種在太平府人家庭壁上


  晉平西將軍周府君碑王羲之真書在宜興縣東周王廟中後人偽作


  瘞鶴銘在鎮江府焦山之足梁陶𢎞景真書三段碑皇象八分書在應天府學㦸門上


  李西臺翻本繹山碑元李處巽翻刻每行三字在應天府學


  潁考叔碑在潁上縣    符讀書城南詩朱恊極隸在蘇州府學


  酒德頌缺魯卿篆在蘇州府學道山高壁敬齊箴朱恊極隸在蘇州府學


  草書千文宣和殿御書在蘇州府學 食時五觀黄庭堅書在蘇州府學


  生公講臺李陽氷篆四碑缺一字嘉靖中天水胡纉宗守蘇時補刻今在虎邱寺


[110-43a]
  虎邱劒池四大字顔真卿書在虎邱寺劒池畔又有蔡襄書在觀音殿石壁後字更大


  心經章友直女篆在滁州琅邪山其女適著作郎黄元


  醉翁亭記蘇軾書在滁州   有唐茅山𤣥靜先生廣陵李


  君碑顔真卿撰并書在句容茅山 唐故道門貞素先生君碑


  徐鉉撰       卿威儀碑


  白鵠廟柳識撰張從申書   茅山紫陽觀碑銘徐鉉撰楊元鼎書在


  玉晨觀       𤣥靜先生碑李陽氷篆額栁識撰文張從申


  書世謂之三絶已上並在茅山   揚州龍興寺法慎律和尚碑


[110-43b]
  李華文李陽氷篆額張從申書僧有重望世謂之四絶


  草書千文僧納菴書在蘇州靈巖寺末有晉陵孫仲賢跋正統中織造太監移入北府廢圮無存


  行書千文子昂書在華亭縣碑碎今翻刻有僧善啓跋


  度人經子昂小楷在鎮江府學  延陵季子之墓孔子篆在丹徒縣


  漢高祖感應碑在杞縣北延熹十年立


  項王亭碑徐鉉篆在和州烏江  漢劉熙碑在徐州


  魏長安劉世碑在彭城縣  寳晉齋帖在無為州學


  娑羅樹碑李邕書    刺史㕔記李華文在常州


[110-44a]
  惠山寺碑獨孤及文在無錫縣  惠山泉記陸羽文在無錫縣


  七姬權厝志宋克書張羽撰碑碎無存光福塔記子昂書


  能仁菴記子昂書    聴誦法華經歌子昂書


  遺囑子昂書在能仁菴    左太冲詠子昂書在接待寺壁


  蘭亭記大小二本子昂書在接待寺壁 天妃宮碑柯九思書


  樂善堂帖子昂書在崑山陶家内有姜堯章并盧缺 字正德中土中所得碑


  懷素自叙陸氏水鏡堂本精絶文三橋臨上石余有汪氏黄氏翻本欠精


  鍾繇帖無錫華氏本妙内與袁生帖同卷即真賞齋帖余有翻本二三刻俱不妙


[110-44b]
  袁生帖王羲之書在無錫華氏  十七帖王羲之書蘇郡守胡纉宗翻刻後有敕字


  前出塞詩與俞仲幾書在松江府宋克書


  米元章詩在松江府    言偃祠堂記子昂書在常熟縣


  四體千文元俞和書在陸氏水鏡堂 真草千文元鮮于伯機書在松江府


  蘭亭十三跋子昂書在吳江崔家碑㫁正統間楊政刻末有陳實跋


  鐵佛寺鍾銘子昂書在松江鶴砂報恩院


  御書閣記洪邁書在蘇州府學  重修夫子廟記米友仁書在大成門左廊


  壁上翟耆年篆額妙絶    常州府無錫縣北禪壽聖院


[110-45a]
  記米元章書      明徵君碑在棲霞寺


  楊仲𢎞墓碑夔子山書在蘇州府學棲霞寺碑江總撰字體同聖教序在南京攝山


  二王帖選木刻在溧陽史氏即江隂湯氏摹本别有章氏葉氏刻者下上之分


  孫過庭書譜在常州横林鄭氏 文氏停雲館帖總十一卷自晉唐至今朝


  嵩陽帖東坡書在宜興    定武蘭亭文氏休承刻在家


  宣示帖定武帖松江顧中書刻 蘇黄米蔡帖在無錫華氏


  漢荆州刺史度尚碑在徐州文滅惟存碑首文九字


  伯夷頌范文正公小楷在書院後有宋元名公跋


[110-45b]
  義田記元趙仲穆書在文正書院  文正書院記李處巽隸書


  吳孫皓封禪碑在宜興封禪山磨崖刻字尚存


  吳紀功三㫁石碑吳天璽元年皇象書


  晉侍中右光禄大夫西平靖侯顔公大宗碑顔真卿書在府學


  西平靖侯顔府君碑真卿書在府學


  晉建威将軍思平縣公竺使君銘在金陵鄉張陣湖


  竺使君頌在張陣湖石損㫁  宋謝濤夫人王氏墓誌在土山淨


  名寺今移在上元縣     齊侍中尚書令巴東獻武公


[110-46a]
  碑在黄城村      梁侍中司徒驃騎将軍始興


  忠武王碑徐勉撰貝義淵書在黄城村


  梁散騎常侍司空安城康王碑劉孝綽撰貝義淵書在甘家港


  梁永陽昭王墓誌銘徐勉撰在上元縣


  梁永陽敬太妃墓誌銘徐勉撰在清風鄉路傍


  梁臨川武惠王神道碑在北城


  梁侍中吳平忠侯蕭公神道碑在清風鄉花林村


  梁上清真人許長史齋館壇碑陶𢎞景撰并書在玉晨觀劉以觀重刻


[110-46b]
  陳宮井欄題刻在法寳寺西今亡矣平陳碑薛道衡撰虞世南書在石頭西


  大唐棲霞寺齋會記太和五年立


  大唐棲霞寺律大師碑大厯四年立


  大唐重建開善寺記在蔣山寺大唐沈傳師齋源徐鉉題名在棲霞寺


  千佛嶺       大唐王法主碑劉禕之撰在茅山崇𤣥觀


  大唐茅山孫尊師碑李德裕撰裴質書在玉晨觀


  大唐華陽山洞景昭大法師韋君碑陸長源撰竇書在玉晨觀


  大唐下泊宮記王師簡撰段令緯書篆在玉晨觀


[110-47a]
  大唐許真君井銘徐鉉撰并書在玉晨觀


  大唐祠享宮白鶴廟記栁識撰劉明素書在鴻缺院


  大唐義女碑李白撰在溧陽瀬陽江北偽吳興化院銅鐘鑄文在香缺寺


  偽吳矴石鑄文在靖安鎮  南唐方山寳華宮碑在方山崇真觀


  南唐開元觀靖鍾記在方山崇真觀


  南唐寳華宮功德什物記在方山崇真觀


  南唐李順公神道碑髙越書在石頭城後


  南唐蔣莊武帝廟碑徐鉉撰朱銳書在蔣廟


[110-47b]
  南唐夫人易氏墓誌銘在上山淨名寺


  南唐李後主祭悟空禪師文親書德度堂三字在缺凉寺


  南唐開善寺井記在蔣山寺 南唐義井欄刻字在石頭城後七里館


  棲霞寺殿記在本寺髙陟撰  南唐僧用虚棲霞寺詩在本寺千


  佛嶺        景祐重造蔣廟碑凌陽撰在本廟


  惠烈廟記在本廟曹熙立   蔣廟祭文蔣堂撰邵必篆在本廟


  道元泉記王安國撰在本廟  蔣山莊田記僧賛元立


  八功德水碑記梅摰撰在蔣山悟真菴後


[110-48a]
  蕭帝寺記元絳撰在法光寺  子隠堂記梅摰撰在法光寺


  白雲菴記王安國撰在棲霞寺  寳禪師語録序米芾書在半山寺


  宋齊邱鳳凰臺詩刻徐有貞書范文正公書院記徐有貞書撰


  蘇州修學記徐有貞書撰  虎邱㫁梁殿内碑沈度貞書


  姑蘇驛碑李貞伯真字   姑蘇周孝子碑吳文定公寛書


  定慧寺牡丹詩并歸去來辭金剛經俱坡翁書不真


  姑蘇開元寺戒壇碑祝允明書火燬


  望市墩葛可久碑祝允明書 長洲縣學虞伯生集歐字碑


[110-48b]
  陸士龍祠堂碑徐有貞書撰 三賢堂記文衡山書在吳江城沈氏


  清逺道士詩在虎邱轉藏側壁内 章草急就章在松邱學


  墨竹賦在松江陸家山谷書无尾一節


  浙江碑


  曹娥碑二通王羲之小楷已亡久矣江隂翻大字在蔡卞行書在上虞縣


  馬劵在嘉興府學蘇軾書    蘭亭記并圖在山隂縣


  射堂記顔真卿書在長興縣   表忠觀碑蘇軾書在杭州府


  放生池碑顔真卿書在長興縣  聖賢像賛宋髙宗製在仁和縣


[110-49a]
  五經石刻在仁和縣    𤣥元十子之像碑子昂書畫今在南


  墩壁上石損      東岳行宮記孟淳撰文子昂書在長興縣


  七子昂書尾有元袁文缺公跋在寧波府今翻本頗精


  孔子廟碑李陽氷篆在縉雲  城隍廟碑李陽氷篆書在縉雲縣廟内


  吏隠山諸石刻    碧瀾二大字子昂書在湖州公館


  徐偃王廟碑隸書    嚴陵祠堂記


  鮮于府君墓志周砥撰趙子昂書并篆盖在杭州楊氏乃方磚鐫此


  唐天台山桐柏觀銘崔尚撰韓擇木八分書唐明皇正書題額


[110-49b]
  漢堂邑令費鳳碑二碑並刻在湖州府


  張即之書碑


  江西碑


  麻姑壇記顔真卿小楷在九江府吳郡翻三種皆不精


  狄梁公碑黄庭堅書在九江府彭澤縣今有翻本在臨江府


  子昂書簡在臨江府    示子手帖子昂行書在臨江府學


  四體千文元右丞周伯溫書在鄱陽 脫去凡近朱文公書在瑞州學


  上帝臨汝無貳爾心朱子書在撫州


[110-50a]
  禮義廉恥張南軒書在廬陵學  歴代鐘鼎彞器欵識帖宋薛尚功


  編次二十卷刻于九江府學   孝經小楷今缺不全無書人姓名在吉安府學


  孔顔像贊元顔輝筆在吉安府學 醉翁亭記


  歸去來辭二通東坡書在南康  歸田賦子昂行書在臨江府


  瀧岡阡表歐陽修作不書書人名疑公自筆在永豐


  心經在吉水清凉寺不著何人書  戯魚堂帖劉次莊以淳化帖刻于臨江


  玉枕蘭亭小楷     戴叔倫遺愛碑在撫州


  月儀帖自正月至十二月章草在臨江府學


[110-50b]
  福建碑


  玉枕蘭亭在福州府學   萬安渡石橋記蔡襄書在泉州府海濵


  千字文元吳志淳隸書在福州學  出師頌梁蕭子雲章草在福州學


  光風霽月朱子書于白鹿洞福州刻 畊雲釣月朱子書


  天光雲影朱子書于雲谷   帝王聖賢將相像元玉林居士刻于盧


  峰書院閩中張士賢叙    荔枝譜蔡襄書木板刻


  淳化帖有二刻行世又云有七十二刻 王趙帖王羲之趙子昂書木板刻


  湖廣碑


[110-51a]
  磨崖碑唐元結撰大唐中興頌顔真卿書在浯州溪崖上有木搨本


  易繫辭說卦朱子書蔡元定刻凡八碑在明倫堂東壁逆行正統三年目漫㓕知府周鼎重刻順


  行末有教授廬陵劉慶跋    嶽麓寺碑李邕行書字徑寸在衡山之麓後黄


  仙鶴刻       城南書院四大字張子徽書張南軒講


  學之所在長沙府臨湘門    乾坤清氣四大字松軒書在道州


  太極圖說在道州    拙賦二碑宋趙師俠刻郡㕔上 拙堂周濂溪作後


  向子郭隸末有跋     窪尊銘唐元結撰顔真卿書在道州城外報恩寺


  小石山顛有缺穴可為尊刻銘于上  陽華巖銘元結作邑令瞿令問篆刻之崖上在


[110-51b]
  道州東南七里      碧虚洞三大字一名嘉魚洞元結改曰無


  為洞篆刻石上在道州永福寺東十歩 秀山斗門四大字宋龔隸為太守篆刻


  在武陵辰溪西又劉海蟾玉帶河三大字 義井銘漢靈帝光和三年隸書在隨州漢缺關下


  舜子巷       峴山碑晉羊祐殁後襄人思而立碑俗云墮淚碑


  隂符經       潭帖宋僧希白模刻于潭之郡齋


  隋江夏縣 果道場磚塔下舎利記無書撰名氏


  四川碑


  黄庭經子昂臨在成都新津縣學  浣花草堂碑


[110-52a]
  干禄字書顔魯公真書小字辨别字之正俗顔元孫作石刻在潼川州


  益州周公禮殿記漢隸在成都府詹孟舉千字文在蜀府


  千字文子昂書大者方尺石刻小者四寸木刻在蜀府


  書法要覽蜀府長史劉仲珩真書洪熙己巳七月石刻


  石室畫像太守張恢立漢魯公墓前後有跋


  武梁祠堂畫像    諸葛武侯祠堂記裴慶撰栁公綽書


  廣西碑


  羅池廟碑在栁州沈𫝊師書  李衛公西嶽書在栁州李靖布衣時所作


[110-52b]
  麓山寺碑李邕書    九疑山碑蔡邕撰并書


  廣東碑


  漢桂陽太守功勲碑漢隸在樂昌縣


  韓文公廟碑蘇軾撰并書  南海海神廟碑


  漢桂陽太守周憬碑有碑隂在韶曲江廟中




  六藝之一録卷一百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