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n0001 瑜伽師地論-唐-彌勒菩薩 (TKD)


[15-0775a]

力品第五
云何諸佛菩薩威力當知略有三種
一者聖威力謂佛菩薩得定自在依
定自在隨其所欲一切事成心調柔
故善修心故是名聖威力二者法威
力謂諸勝法有廣大果有大勝利是
名法威力此中法者卽是六種波羅
蜜多所謂布施乃至般若如是諸法
有大威力名法威力三者倶生威力
謂佛菩薩先集廣大福德資糧證得
倶生甚希奇法是名倶生威力
又佛菩薩如是威力品類差別復有
五種一者神通威力二者法威力三
者倶生威力四者共諸聲聞獨覺威
力五者不共聲聞獨覺威力
云何諸佛菩薩神通威力謂六神通
一者神境智作證通二者隨念宿住
智作證通三者天耳智作證通四者
[15-0775b]
見死生智作證通五者知心差別智
作證通六者漏盡智作證通是名神
通威力
云何諸佛菩薩神境智通謂佛菩薩
神境智通略有二種一者能變通二者
能化通如是二種品類差別各有多種
云何能變神境智通品類差別謂十八
變一者振動二者熾然三者流布四
者示現五者轉變六者徃來七者卷
八者舒九者衆像入身十者同類徃
趣十一者顯十二者隱十三者所作
自在十四者制他神通十五者能施
辯才十六者能施憶念十七者能施
安樂十八者放大光明如是等類皆
名能變神境智通振動者謂佛菩薩
得定自在心調柔故善修心故依定
自在普能振動寺館舎宅村邑聚落
城郭圈土那落迦世界傍生世界祖
父世界人世界天世界一四大洲一
千世界二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百
三千大千世界千三千大千世界百
千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量无數三
千大千世界皆能振動是名振動瑜
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第二張禍
[15-0775c]
熾然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従其身
上發猛焰火於其身下注清冷水従
其身下發猛焰火於其身上注清冷
水入火界定舉身洞然遍諸身分出
種種焰靑黃赤白紅紫碧緣頗胝迦
色是名熾然流布者謂佛菩薩依定
自在流布光明遍滿一切寺館舎宅
乃至无量無數世界無不充滿如前
振動是名流布示現者謂佛菩薩依
定自在如其所樂示彼一切諸來會
衆沙門婆羅門聲聞菩薩天龍藥叉
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牟呼
洛伽人非人等令悉現見下諸惡趣
上諸人天復令現見諸餘佛土及於
其中諸佛菩薩乃至超過殑伽沙等
諸佛國土種種名聲所表佛土及彼
土中某名如來悉令現見亦爲宣說
彼佛土名及如來名齊彼至此若復
過彼諸佛國土及諸如來隨其所欲
乃至所欲皆令現見亦爲宣說是名
示現轉變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若
於其地起水勝解卽令成水如實非
餘火風勝解亦復如是若於其水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第三張禍
[15-0776a]
地勝解卽令成地如實非餘火風勝
解亦復如是若於其火起地勝解卽
令成地如實非餘水風勝解亦復如
是若於其風起地勝解卽令成地如
實非餘水火勝解亦復如是若於一
切起餘勝解卽隨勝解如實非餘如
於大種㸦相轉變色香味觸當知亦
爾若於草葉牛糞泥等起於飮食車
乘衣服嚴飾資具種種塗香花鬘勝
解卽隨勝解如實非餘若於沙石瓦
礫等物起於末尼眞珠琉璃螺貝壁
玉珊瑚勝解卽隨勝解如實非餘若
於諸山雪山王等起金勝解卽隨勝
解如實非餘若於一切起餘勝解卽
隨勝解如實非餘若於好色有情起
惡色勝解於惡色有情起好色勝解
於倶非有情起好色惡色勝解於倶
有情起倶非勝解卽隨勝解如實非
餘如於好色惡色於具支節不具支
節及肥瘦等當知亦爾如是於餘所
有自相可變色物起餘勝解皆隨勝
解一切轉變如實非餘是名轉變徃
來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隨其所樂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第四張禍
[15-0776b]
於諸牆壁山石等中縦身徃來无有
滯㝵廣說乃至徃於梵世乃至上至
色究竟天還來无㝵或復傍於无量
无數三千大千世界若徃若來皆无
滯㝵或運麤重四大種身或於遠處
作近勝解或如意勢速疾徃來是名
徃來卷舒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能
卷一切雪山王等如一極微舒一極
微令如一切雪山王等是名卷舒衆
像入身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能以
種種現前大衆及以一切村邑聚落
草木叢林諸山大地一切色像内巳
身中令諸大衆各各自知入其身内
是名衆像入身同類徃趣者謂佛菩
薩依定自在或能徃趣刹帝利衆同
其色類如彼形量似彼言音彼若以
此名如是義亦卽以此名如是義彼
不以此名如是義亦不以此名如是
義然後爲其演說正法示現教導讃
勵慶慰化事旣終欻然隱沒沒後時
衆迭相顧言不知沒者天耶人耶如
能徃趣刹帝利衆如是徃趣婆羅門
衆若沙門衆若長者衆若居士衆四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第五張禍
[15-0776c]
大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覩史多天
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梵衆天梵先
益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
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無雲天
福生天廣果天无煩天无熱天善現
天善見天色究竟天當知亦爾是名
同類徃趣隱顯者謂佛菩薩依定自
在於大衆前百度千度或過於是隱
沒自身復令顯現是名隱顯所作自
在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普於一切
諸有情界徃來住等所作事中皆自
在轉令去卽去令住卽住令來卽來
令語卽語是名所作自在制他神通
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能制伏他所
現神通如來神通普能制伏其餘一
切具神通者所現神通如其所欲令
事成辦究竟菩薩一生所繫或最後
有所有神通除諸如來等類菩薩悉
能制伏其餘一切具神通者所現神
通諸餘菩薩所有神通除入上地等
類菩薩悉能制伏其餘一切具神通
者所現神通是名制他神通能施辯
才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若諸有情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苐六張禍
[15-0777a]
辯才窮盡能與辯才是名能施辯才
能施憶念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若
諸有情於法失念能與憶念是名能
施憶念能施安樂者謂佛菩薩依定
自在說正法時與聽法者饒益身心
輕安之樂令離諸蓋専心聽法暫時
方便而非究竟又令諸界㸦相違變
能爲損害非人所行灾癘疾疫皆得
息滅是名能施安樂放大光明者謂
佛菩薩依定自在以神通力身放光
明或有一光徃十方面无量无數諸
世界中令惡趣等一切有情息彼衆
苦或有一光徃諸天界令大威德天
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
洛牟呼洛伽等住自宮中蒙光覺悟
皆來集會或有一光徃十方面无量
無數諸世界中令住他方世界菩薩
蒙光覺悟皆來集會以要言之諸如
來等能放无量无數品類種種光明
能作無量無數世界無量無數諸有
情類无量无數利益之事是名放大
光明當知如是一切能變神境智通
品類差別一一分別無量無數由此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第七張禍
[15-0777b]
神通能轉所餘有自性物令成餘物
故名能變神境智通
云何能化神境智通品類差別謂若
略說無事而有是名爲化能以化心
隨其所欲造作種種未曾有事故名
能化神境智通此復多種或化爲身
及化爲境或化爲語或化爲身及化
爲境者化似自身或不相似化似他
身或不相似又所化身若自若他或
似不似唯能化作與根相似根所依
處而非實根復能化作相似境界謂
飮食等未尼眞珠琉璃寶等所有色
香味觸所攝外資生具若彼相似若
異於彼隨其所欲一切能化又所化
身與巳同類非一衆多種種差別或
作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
緊捺洛牟呼洛伽色像或作人傍生
鬼那洛迦色像或作聲聞獨覺菩薩
如來色像若所化身與菩薩身極相
似者名所化身與自相似若不爾者
名所化身非自相似又所化身與他
同類亦有多種若作天身與彼天身
極相似者名所化身與他相似若不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第八張禍
[15-0777c]
爾者名所化身非他相似如作天身
乃至佛身當知亦爾云何此中化作
多身謂佛菩薩於十方面无量无數
諸世界中一時化作種種形類能爲
無量無數有情作利益事如是所化
種種形類於中或有諸佛菩薩雖滅
度後由住持力而故隨轉或有暫時
作利益巳化事便息又佛菩薩或作
化事唯令衆生覩見而巳如幻所作
不堪受用或復化作飮食衣服未尼
眞珠琉璃蠡貝壁玉珊瑚車乘等事
與實无異如是所作財食衆具令諸
衆生常得受用是名化身及化境界
或化爲語者或有化語妙音相應或
有化語廣音具足或有化語繫屬於
自或有化語繫屬於他或有化語無
所繫屬或有化語宣說正法言詞所
攝或有化語誨責放逸言詞所攝妙
音相應者謂佛菩薩所說化語其聲
深遠如雲雷音其聲和雅如頻迦音
能感衆心甚可愛樂又此化語圓上
微妙顯了易解樂聞无逆无依无盡
廣音具足者謂佛菩薩所說化語其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第九張禍
[15-0778a]
聲廣大隨其所樂无量種類天龍藥
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牟
呼洛伽聲聞菩薩人非人等无量衆
會一踰繕那皆悉充滿以妙圓音隨
類遍告又隨所樂小千世界二千世
界三千世界乃至十方无量无數諸
世界中若近若遠所有衆會以妙圓
音隨類遍告於此聲中出種種音爲
諸衆生說種種法隨其所應各得義
利繫屬於自者謂佛菩薩所說化語
於化自身出種種音宣說正法誨責
放逸繫屬於他諸謂佛菩薩所說化
語於化他身宣說正法誨責放逸无
所繫屬者謂佛菩薩所說化語或於
空中或於所化非情法上而有所說
宣說正法言詞所攝者謂佛菩薩所
說化語開示正理令諸愚癡於種種
法皆得悟解誨責放逸言詞所攝者
謂佛菩薩所說化語爲不愚癡獲得
淨信而放逸者責其放逸令生慙愧
誨不放逸令勤修學如是所說衆多
化事略有三種化身化境及以化語
當知如是一切能化神境智通品類
瑜伽師地論卷苐三十七苐十張禍
[15-0778b]
差別一一分別無量無數
如是二種諸佛菩薩神境智通能辦
二事一者示現種種神通引諸衆生
入佛聖教二者示現種種神通惠施
无量受苦衆生衆多品類利益安樂
云何諸佛菩薩隨念宿住智通謂佛
菩薩以宿住智自能隨念巳之宿住
曾於如是有情類中我如是名如經
廣說亦能隨念他諸有情身等一切
品類差別如自隨念巳事无異又能
令他得宿住智能自隨念前際所經
若自若他身等一切品類差別曾於
如是有情類中我如是名乃至廣說
如是有情轉復令他得宿住智能自
隨念一切宿住如前无異如是展轉
令憶宿住皆如自巳於現法中又能
隨念諸微細事所有一切若少若多
先所造作先所思惟皆无忘失又能
隨念无間刹那次第所作无間斷故
又能隨念有量有數宿住差別所知
時刧可筭數故又能隨念无量无數
宿住差別所知時刧不可數故以要
言之此宿住智於如是處於如是類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第十一張禍
[15-0778c]
於如是量隨其所欲皆无㝵轉如是
名爲諸佛菩薩隨念宿住所攝威力
又由隨念宿住智故憶念本生爲諸
有情開示先世種種品類第一希有
菩薩所行難行苦行令於佛所生淨
信故起恭敬故令於生死深猒離故
又由此智憶念本事爲諸衆生開示
種種先世相應業果異熟爲令妄計
前際常論一分常論常見衆生破常
見故
云何諸佛菩薩天耳智通謂佛菩薩
以淨天耳能於種種天聲人聲聖聲
非聖聲大聲小聲辯聲非辯聲化聲
非化聲遠聲近聲皆悉得聞聞天聲
者若不作意下従欲界上至色究竟
宮其中受生諸有情類種種音聲皆
悉能聞若作意時過是巳上諸世界
聲皆亦能聞聞人聲者遍於一切傍
四大洲受生有情種種音聲皆悉能
聞聞聖聲者於諸如來聲聞獨覺及
諸菩薩若従彼聞展轉爲餘諸有情
類宣說種種示現教導讃勵慶慰勸
修諸善勸捨諸惡所有音聲皆悉能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第十二張禍
[15-0779a]
聞又於一切无染汙心受持讀誦論
議決擇无倒諌誨爲作憶念教授教
誡及餘所有善言善說能引義利種
種音聲皆悉能聞如是等類名聞聖
聲聞非聖聲者於諸有情虛妄離間
邪綺麤獷生下惡趣生上天趣生傍
人趣種種音聲皆悉能聞聞大聲
謂於大衆生聲大集會聲種種苦具
所逼切聲大號哭聲相呼召聲大雷
吼聲諸螺貝聲諸鼓角等種種音聲
皆悉能聞聞小聲者下至耳語諸微
細聲皆悉能聞聞辯聲者於義易了
種種音聲皆悉能聞聞非辯聲者於
義難了種種音聲謂達羅弭荼種種
明呪風鈴樹響鸚鵡鸜鵒百舌鸝黃
命命鳥等所出音聲皆悉能聞聞化
聲者謂於一切得心自在具神通者
依神通力所化音聲皆悉能聞聞非
化聲者謂於種種異彼音聲皆悉能
聞聞遠聲者除佛菩薩所住聚落城
邑等中所有音聲於餘乃至无量无
數世界中聲皆悉能聞聞近聲者聞
所除聲云何諸佛菩薩見死生智通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第十三張禍
[15-0779b]
謂佛菩薩以超過人清淨天眼見諸
有情死時生時妙色惡色若劣若勝
及於後際生巳増長諸根成熟身諸
所作善惡无記差別而轉又現見知
諸光明色諸微細色諸變化色諸淨
妙色下至无間上至色究竟宮不由
作意皆能見知若作意時能見上下
无量无數餘世界色亦能見傍无量
無數諸世界中一切諸色乃至能見
彼彼佛土彼彼如來安坐彼彼異類
大會宣說正法顯然无乱
又佛菩薩以淨天眼普見十方無量
無數諸有情類身之所作淨不淨業
旣見彼巳隨其所應隨其所冝施作
種種利益安樂以淨天耳普聞十方
无量无數諸有情類語之所作淨不
淨業旣聞彼巳隨其所應隨其所冝
施作種種利益安樂是名略說諸佛
薩天眼天耳之所作業
云何諸佛菩薩知心差別智通謂佛
菩薩以他心智遍知十方无量无數
諸世界中他有情類若有緾煩惱心
若離緾煩惱心若有隨縛有隨眠煩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第十四張禍
[15-0779c]
惱心若離隨縛離隨眠煩惱心又遍
了知有染心邪願心謂諸外道心及
有愛染心又遍了知無染心正願心
謂與上相違心又遍了知劣心謂生
欲界諸有情類下至一切禽獸等心
又遍了知中心謂生色界諸有情類
諸所有心又遍了知勝心謂生无色
界諸有情類諸所有心又遍了知樂
相應心苦相應心不苦不樂相應心
又能以一知他心智於一有情如是
所有如是體性如是品類如是行相
如是分齊心起現前於一念項並如
實知又能以一知他心智於多有情
如是所有如是體性如是品類如是
行相如是分齊心起現前於一念頃
並如實知又佛菩薩此他心通知諸
有情諸根勝劣知諸有情種種勝解
知諸有情種種界行隨其所應能正
安處趣涅槃宮種種正行當知是名
此所作業
云何諸佛菩薩漏盡智通謂佛菩薩
如實了知煩惱盡得如實了知若自
若他於諸漏盡巳得未得如實了知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第十五張禍
[15-0780a]
若自若他所有能得漏盡方便如能
如實了知方便於非方便亦如實知
如實知他於漏盡得有増上慢如實
知他於漏盡得離増上慢又諸菩薩
雖能如實了知一切漏盡功德能
方便而不作證是故菩薩於有漏事
及與諸漏不速捨離雖行種種有漏
事中而不染汙如是威力於諸威力
最爲殊勝又佛菩薩由漏盡智自无
染汙亦善爲他廣分別說壞増上慢
當知是名此所作業
云何法威力謂布施威力乃至般若
威力此布施等諸法威力應知一一
略有四相一者斷所對治相二者資
糧成熟相三者饒益自他相四者與
當來果相布施四相者謂諸菩薩修
行惠施能斷慳悋施所對治是名第
一卽此惠施能作自巳菩提資糧亦
卽能作布施攝事成熟有情是名第
二施先意悦施時心淨施巳死悔於
三時中心常歡喜以自饒益亦能除
他飢渴寒契種種疾病所欲匱乏怖
畏衆苦以饒益他是名第三於當來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第十六張禍
[15-0780b]
世在在生處恒常富樂得大祿位得
大財寶得大朋黨得大眷屬是名第
四是名布施威力四相此外无有若
過若増持戒四相者謂諸菩薩受持
清淨身語律儀能断犯戒戒所對治
是名第一卽所受持清淨尸羅能爲
自巳菩提資糧亦卽能作同事攝事
成熟有情是名第二受持淨戒捨離
犯戒爲緣所生怖畏衆罪怨歒等事
寢寤安樂以自饒益又由淨戒无悔
歡喜乃至心定以自饒益受持淨戒
不損惱他普施一切有情无畏以饒
益他是名第三由是因緣身壞巳後
生於善趣天世界中是名第四是名
持戒威力四相此外无有若過若増
忍辱四相者謂諸菩薩修行忍辱能
斷不忍忍所對治是名第一卽此忍
辱能作自巳菩提資糧亦卽能作同
事攝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由此忍
辱濟㧋自他大怖畏事饒益自他是
名第三由是因緣能令菩薩於當來
世无多怨歒无多離隔无多憂苦於
現法中臨命終時心無憂悔身壞巳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第十七張禍
[15-0780c]
後生於善趣天世界中是名第四是
名忍辱威力四相此外无有若過若
増精進四相者謂諸菩薩住勤精進
能断懈怠精進所治是名第一卽此
精進能作自巳菩提資糧及所依止
亦卽能作同事攝事成熟有情是名
第二勤精進故得安樂住不爲一切
惡不善法之所雜乱後後所證轉勝
於前倍生歡喜以自饒益勤修善品
不以身語損惱於他令他發生精進
樂欲以饒益他是名第三由此因力
於當來世愛樂殊勝士夫功業是名
第四是名精進威力四相此外无有
若過若増靜慮四相者謂諸菩薩入
靜慮時能斷煩惱語言尋伺喜樂色
想等隨煩惱靜慮所治是名第一卽
此靜慮能作自巳菩提資糧及所依
止亦卽能作同事攝事成熟有情是
名第二現法樂住以自饒益其心寂
靜最極寂靜遠離貪愛於諸有情无
損無惱以饒益他是名第三由此因
緣智得清淨能發神通於當來世生
爭天處得靜慮果是名第四是名靜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第十八張禍
[15-0781a]
慮威力四相此外无有若過若増般
若四相者謂諸菩薩具足妙慧能斷
無明慧所對治是名第一卽此般若
能作自巳菩提資糧能以布施愛語
利行同事攝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
於所知事如義覺了能引廣大清淨
歡喜以自饒益普爲有情稱理說法
令其獲得現法當來利益安樂以饒
益他是名第三由是因緣攝諸善根
能正所作於當來世能證二障離繫
謂煩惱障離繫及所知障離繫是名
第四是名般若威力四相此外无有
若過若増是名法威力
云何諸佛菩薩倶生威力謂性能憶
念諸本生事爲欲利益諸有情故不
由思擇於極長時種種猛利无間大
苦悉能堪忍爲欲利益諸有情故欣
樂領受能辦有情利益事苦爲欲利
益諸有情故上生第四覩史多天盡
覩史多壽量而住有三勝事映彼受
生諸天子衆一天壽量二天形色三
天名稱將欲下生入母胎時放大光
明普照世界於降母胎入住出位皆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第十九張禍
[15-0781b]
正了知旣出胎巳卽於地上不待扶
侍而行七步自稱德号於初生時有
大威德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
路荼緊捺洛牟呼洛伽等散以種種
天妙花香持天伎樂上妙衣服幢幡
寶蓋殊勝供具而爲供養又以無上
三十二大丈夫相等莊嚴其身住最
後有最後生中一切怨敵一切魔軍
一切灾撗不能侵害坐菩提座以慈
定力摧伏衆魔一一支節皆悉備足
那羅延力於稚童時不由習學自然
善巧於諸世間工巧業處疾疾能入
无師自然獨處三千大千世界證得
上正等菩提索訶界主大梵天王
自然來下慇懃勸請哀愍世間宣說
正法其定寂靜設大雲雷曾無覺受
安然不起爲菩薩時一切禽獸蠕動
之類皆極仰信常來歸趣隨其所欲
親附而住旣成佛巳下至傍生亦來
供養如彼猕猴獻清淨蜜世尊哀受
歡喜舞躍龍雲常侯洗便降雨若出
遊行止而不落菩薩如是若坐樹下
一切枝修並皆垂影隨蔭其身曾无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第二十張禍
[15-0781c]
虧捨證菩提巳於六年中魔求其便
竟不能得常倶行念毎恒現前由此
念故受想尋思生住滅等无不覺了
又佛成就倶生威力或有見便饒益
所攝或有賢聖行住所攝見便饒益
所攝倶生威力者謂諸世間若見如
來癲癇心乱還得本心逆胎得順盲
者得視聾者能聽懷貪欲者得離貪
緾懷瞋恚者得離瞋緾懷愚癡者得
離癡緾如是等類當知是名見便饒
益所攝倶生威力賢聖行住所攝倶
生威力者謂佛菩薩常右脅臥如師
子王雖現安處草葉等蓐一脅而臥
曾无動乱一切如來應正等覺雖現
睡眠而无轉側大風卆起不動身衣
行如師子步若牛王先舉右足方移
左足隨所行地高處便下下處遂高
坦然如掌无諸礫石塼瓦等物心專
遠離而入聚落隨所入門門若狹小
自然高廣食所食時有粒皆碎无口
不殫如是等類當知是名賢聖行住
所攝倶生威力般涅槃時大地振動
衆星晃耀交流而隕諸方一時欻然瑜伽
師地論卷第三十七第二十一張禍
[15-0782a]
大熱遍滿虛空奉天大樂如是无量
甚希有事皆是如來倶生威力非是
神通威力所作如是名爲諸佛菩薩
倶生威力
云何諸佛菩薩威力與聲聞獨覺有
共不共略由三相應知不共一者微
細故二者品類故三者界故諸佛菩
薩於无量无數諸有情類及無量無
數威力方便如所應作諸利益事皆
如實知無不能作是名微細一切品
類神通威力法威力倶生威力悉皆
成就是名品類以一切世界一切有
情界爲威力境是名爲界聲聞但以
二千世界及有情界爲神通境獨覺
但以三千世界爲神通境何以故由
彼唯爲調伏一身而修正行非諸有
情是故最極唯以一界爲神通境除
上所說所餘諸佛菩薩威力當知麤
相與諸聲聞獨覺等共如是諸佛菩
薩威力聲聞獨覺尙不能及何况所
餘一切天人異生外道
諸佛菩薩略有三種神變威力一者
神境神變所攝二者記說神變所攝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第二十二張禍
[15-0782b]
三者教誡神變所攝當知此三如其
所應攝入三種神通威力謂神境智
通威力心差別智通威力漏盡智通
威力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成
熟品第六
云何成熟當知成熟略有六種一者
成熟自性二者所成熟補特伽羅三
者成熟差別四者成熟方便五者能
成熟補特伽羅六者巳成熟補特伽
羅相
云何成熟自性謂由有善法種子及
數習諸善法故獲得能順二障斷淨
増上身心有堪任性極調善性正加
行滿安住於此若遇大師不遇大師
皆有堪任有大勢力无間能證煩惱
障斷所知障斷譬如㿈痤熟至究竟
无間可破說名爲熟又如瓦噐熟至
究竟无間可用說名爲熟又如衆果
熟至究竟無間可噉說名爲熟如是
由有善法種子及數修習諸善法故
獲得能順廣說乃至正加行滿無間
能證二障清淨說名成熟如是名爲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第二十三張禍
[15-0782c]
成熟自性
云何所成熟補特伽羅謂所成熟補
特伽羅略有四種一者住聲聞種姓
於聲聞乘應可成熟補特伽羅二者
住獨覺種姓於獨覺乘應可成熟補
特伽羅三者住佛種姓於無上乘應
可成熟補特伽羅四者住無種姓於
徃善趣應可成熟補特伽羅諸佛菩
薩於此四事應當成熟如是四種補
特伽羅是名所成熟補特伽羅
云何成熟差別謂此差別略有六種
一諸根成熟二善根成熟三智慧成
熟四下品成熟五中品成熟六上品
成熟諸根成熟者謂壽量具足形色
具足族姓具足自在具足信言具足
大勢具足人姓具足大力具足此依
身果異熟具足爲所依故堪任發起
勇猛精進修諸善法於勤修集一切
明處心无猒倦善根成熟者謂性薄
塵垢爲所依止性於諸惡不善法中
心不樂入諸蓋輕微尋思薄弱柔和
正直隨順而取智慧成熟者謂具足
正念爲性聰敏有所堪任有大勢力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第二十四禍
[15-0783a]
能解善說惡說法義能受能持能正
通達具足成熟倶生妙慧依此妙慧
有所堪任有大勢力能令其心究竟
解脫一切煩惱當知此中諸根成熟
故解脫異熟障善根成熟故能解脫
業障智慧成熟故解脫煩惱障下品
成熟者謂二因緣下品成熟一者未
久修習諸根善根智慧成熟因緣未
極増長二者串習下劣因緣中品成
熟者謂卽於此二種因緣隨一闕減
隨一具足上品成熟者謂二因緣倶
无闕減云何成熟方便當知此有二
十七種一者界増長二者現緣攝受
三者趣入四者攝樂五者初發處六
者非初發處七者遠清淨八者近清
淨九者加行十者意樂十一者財攝
受十二者法攝受十三者神通引攝
十四者宣說正法十五者隱密說法
十六者顯了說法十七者下品加行
十八者中品加行十九者上品加行
二十者聽聞二十一者思惟二十二
者修習二十三者攝受二十四者降
伏二十五者自成熟二十六者請他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第二十五張禍
[15-0783b]
成熟二十七者倶成熟界増長者謂
本性善法種子具足爲所依止先來
串習諸善法故後後位中善法種子
轉増轉勝生起堅住是名界増長現
緣攝受者謂於現法中无倒說法无
倒受持如理修行法隨法行當知界
増長由先世因現在成熟現緣攝受
由現在因現在成熟趣入者謂得淨
信増上力故或有在家遠離惡行受
持覺處或趣非家遠離諸欲受持學
處攝樂者謂依出離衆苦行迹及依
遠離欲樂自苦二邊行迹於佛善說
法毗奈耶眞實聖教深生愛樂初發
處者謂卽最初於可猒法深生猒離
於能成辦眞實理義如實了知有勝
功德而創趣入名初發處非初發處
者謂巳趣入補特伽羅現成熟時常
不捨離諸佛菩薩諸明了處轉轉明
了由此成熟轉轉増進遠清淨者謂
由懈怠或由違緣經極長時或經多
生或經多刧方能清淨近清淨者當
知一切與此相違加行者謂爲獲得
自勝義利猛利樂欲爲所依故或怖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第二十六張禍
[15-0783c]
當來墮諸惡趣或怖現法他所譏毀
於諸學處常勤護持无間所作殷重
所作意樂者謂於諸法正觀察忍爲
所依故於佛善說法毗奈耶不可引
奪於他所證深生信解信有功德爲
所依故於三寶所及於獲得自義利
所深信无動財攝受者謂於一切飮
食等物有匱乏者施與一切飮食等
物或於隨順飮食等物有匱乏者施
與隨順飮食等物法攝受者謂或宣
說正法施諸有情或開顯正義施諸
有情神通引攝者謂具神通者哀愍
有情故或爲有情意樂清淨或爲有
情加行清淨増上力故示現種種神
通變化欲令有情見巳聞巳於佛聖
教或當獲得意樂清淨或當修行無
倒加行彼諸有情由此神變引攝心
故或有獲得意樂清淨或有修行無
倒加行宣說正法者謂於獲得自勝
義利若无堪能爲說正法伴助令彼
生正行若有堪能爲說正法隨順
令彼速證通慧隱密說法者謂於嬰
兒智慧有情隱覆廣大甚深義法爲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第二十七張禍
[15-0784a]
說麤淺易可悟入易爲方便趣入處
法顯了說法者謂於廣大智慧有情
巳善悟入聖教理者爲其開示廣大
甚深道理處法下品加行者謂若遠
離无間加行及殷重加行中品加行
者謂或遠離无間加行或復遠離殷
重加行於二加行隨闕一種上品加
行者謂無間加行及殷重加行二倶
相應聽聞者謂於佛語深生信解精
勤聽聞受持讀誦契經等法思惟者
謂居遠離樂思惟法推度其義解了
決定修習者謂於止舉捨相正審觀
察爲先深心欣樂修止舉捨攝受者
謂无染心以親教師及軌範師道理
方便无有顚倒與作依止又卽於彼
發起種種別供事行謂看病行給施
如法衣服飮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
資生具行除遣憂愁及惡作行除遣
煩惱隨煩惱行如是等類當知皆名
別供事行降伏者謂深防護自身雜
染於毁犯者若犯下品慈心諌誨若
犯中品慈心訶罰若犯上品慈心驅
擯當知此中諌誨訶罰令彼及餘利瑜伽
師地論卷第三十七第二十八張禍
[15-0784b]
益安樂驅擯一種若重攝受令彼及
餘利益安樂若驅擯巳不重攝受但
令其餘利益安樂何以故餘若見彼
毀犯因緣旣被驅擯便自防護不起
毀犯故自成熟者謂自宣說隨順正
法令諸有情出不善處安立善處如
自所說亦自修行法隨法行令諸有
情同分隨轉勿使他人作如是說汝
自不能出不善處安立善處云何於
他教授諌舉爲作憶念他應於汝教
授諌舉爲作憶念請他成熟者謂若
有餘无量有情於彼發起上品愛敬
或復有餘善知方便於說正法巳善
修學卽應勸請慇懃營助令其成熟
无量有情倶成熟者謂具二種若自
成熟若勸請他令其成熟由此所說
二十七種成熟方便當知令前六種
成熟差別圓滿所謂諸根成熟善根
成熟智慧成熟下品成熟中品成熟
上品成熟云何能成熟補特伽羅謂
略有六種菩薩住菩薩六地能成熟
有情一者勝解行菩薩住勝解行地
二者淨勝意樂菩薩住淨勝意樂地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第二十九張禍
[15-0784c]
三者行正行菩薩住行正行地四者
墮決定菩薩住墮決定地五者決定
行正行菩薩住決定行正行地六者
到究竟菩薩住到究竟地住無種姓
補特伽羅於徃善趣而成熟時有數
退轉有數應作安住種姓補特伽羅
於徃三乘而成熟時无數退轉无數
應作云何巳成熟補特伽羅相謂諸
聲聞先巳串習諸善法故若時安
住下品成熟爾時便有下品欲樂下
品加行猶徃惡趣非於現法證沙門
果非於現法得般涅槃若時安住中
品成熟爾時便有中品欲樂中品加
行不徃惡趣於現法中證沙門果非
於現法得般涅槃若時安住上品成
熟爾時便有上品欲樂上品加行不
徃惡趣於現法中證沙門果卽於現
法得般涅槃如說聲聞獨覺亦爾何
故道與聲聞同種類故而此獨覺
與諸聲聞有差別者謂住最後有最
後所得身無軌範師宿習力故修三
十七菩提分法究竟斷滅一切煩惱
證阿羅漢故名獨覺若諸菩薩住勝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第三十張禍
[15-0785a]
解行地名下品成熟住淨勝意樂地
名中品成熟住墮決定到究竟地名
上品成熟若時菩薩住下品成熟爾時
便有下品欲樂下品加行猶徃惡趣
此盡第一无數刧邊際熾然无動極
善清淨覺品善法當知一切皆未相
應若時菩薩住中品成熟爾時便有中
品欲樂中品加行不徃惡趣此盡第
二无數刧邊際熾然无動覺品善法
巳得相應極善清淨覺品善法未得
相應若時菩薩住上品成熟爾時便有
上品欲樂上品加行不徃惡趣此盡
第三無數刧邊際熾然无動極善清
淨覺品善法當知一切皆悉成就今
於此中性渟厚故極猛盛故能有上
品廣大果故大勝利故名爲熾然不
轉還故不退墮故常勝進故名爲無
動菩薩地中最无上故當知說名極
善清淨當知此中若財攝受所作成
熟若神通引攝所作成熟若隱密說
法所作成熟若下品加行所作成熟
若唯聽聞所作成熟如是五種所作
成熟若於長時修習彼法尙爲下品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第三十一張禍
[15-0785b]
况於少時修習彼法其餘一切成熟
因緣所作成熟當知皆有三品道理
謂若於彼下品修習成下成熟中品
修習成中成熟上品修習成上成熟
此下中上三品成熟當知一一復有
三品於下品中有下下下中下上三
品成熟於中品中有中下中中中上
三品成熟於上品中有上下上中上
上三品成熟如是等類諸佛菩薩成
熟有情當知展轉差別道理有无量
品此中菩薩由前所說成熟因緣爲
欲成熟自佛法故精勤修集諸根成
熟善根成熟智慧成熟下品成熟中
品成熟上品成熟又欲令他諸有情
類補特伽羅乘三乘法而出離故徃
善趣故修集如是六種成熟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
丙午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
勅雕造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第三十二張禍
[15-0785c]
瑜伽師地論
卷第三十八禍彌勒菩
薩說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本地分中
菩薩地第十
五初持瑜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