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201 弇州四部稿-明-王世貞 (master)


[214-1a]
欽定四庫全書
 弇州續稿巻四十
            明 王世貞 撰
文部
 序
  世經堂集序
世經堂集者何今致政少師元輔華亭徐公著也堂者
何公所憩止也其名世經者何公世世以經重名之志
[214-1b]
不忘也公所著有奏對有視草有奏疏有序有記有志
有銘有墓表有碑有論有䇿有説有辨有對有解有引
有原有䟦有贊有箴有規有祭文有書有賦有頌詩有
古近體為巻凡二十六公之諸子太常君輩鳩而梓之
家塾以世貞之辱公知也獲卒業焉凡八閲月而始敢
效一言於末簡曰於戲盛哉盖自古之言文者莫吾夫
子若而其大要曰辭達而已矣又曰文明以止文於天
地間有二其達者為經世止者為垂世而雕蟲之技不
[214-2a]
與焉可大之謂達可久之謂止其用雖二其原一而已
矣當公為諸生而受經即以經明顯試南宫遂魁其經
射䇿金馬即以其策魁天下天下豔於得公之辭而公
於時亦不能遽無意於工拙以故其文足宏麗而晳體
裁及其慨然有志斯道悉取濂洛閩粤之説融㑹於心
神而躬騐之既涉其津而舍其筏以為破支離則道與
器融而無間破藩籬則物與我融而無間其所結撰若
講筵之沃君講席之示弟子皆務摘其精實而竟吾所
[214-2b]
詣而已即天下後世不能盡舎公之華以為操觚者法
而要之談性命而約於公之止泥倫物而企於公之止
者孰能外也公既思以其學濟天下而其在史館時用
持先聖典得謫外公不卑厭小官諸郡邑士風吏治靡
不以身試之而大者若國家典故名公政績下上數百
千年之史而與之叅㑹斂而融之方寸之際而亡碍閡
苟有所觸則功與言一發而俱就今亡論他文即肅廟
之有顧問咸取諸倉卒度不能無喜怒而公或剴言以
[214-3a]
繩之正或婉言以誘之道化投石為轉圜代言之草摘
綮洞括使河西吏人以為明見萬里之外山東父老願
少須臾無死以待徳化人主之徳日顯而國體尊乃至
部疏覆覈根理據事有敬輿之精而不為俳諸報藩鎮
郡國書牘衡勢審幾有文饒之練而絀其倨其他誌銘
碑表之類提綱絜矩有孟堅之則而超其識公之文所
謂達者其效至於奠社稷潤生民而一旦讓跡於堂序
歛而歸之無何有之鄉天下徒知嘉隆之際取治於公
[214-3b]
公不眀其所以而庶猶有可窺見者兹集在也竊聞之
泰陵之季太和至順磅礴鬱蒸發之為獻若文天子又
時時籲天以求真才而公始生而應之積至於嘉隆而
後人文之化成於戲盛哉其亦不易哉昔蘇文忠有云
言有大而非夸達者信之衆人疑焉今夫崐崘之原湛
如耳而日夜流浸於百川水而舟陸而耕食者炊飲者汲
其用長足而其體不少損盖公集行而後之君子有能潛
以求夫所謂經世垂世者固隨分俱滿也即不佞言雖
[214-4a]
大誰得而以夸疑之是為序
  周易辯疑序
余嘗為吳江孫汝化序其所著易説而竊有慨以為易
之冠六經久矣秦存之以筮家而小漢衍之以訓故而
支晉出之以意解而遥明束之以時制而淺盖至於
今愈盛而愈去其真矣當是時獨汝化不帖帖時義而
其為説獨精詳今年秋州司訓王子某復以郡丞施君
之易學辯疑見示及卒業而後知君之所得於易者深
[214-4b]
也易者易也隨時變易以從道也君所為說非有絀乎
筮家然㣲而入於理非不闗於意解然顯而周乎象非
不根之訓故然指要而刪其蔓非不工於時制然得意
而超乎筌君所為易非君之易羲文以至於今徹上下之
易也吾聞之漢有沛人施讐長卿者鄉童子時從田王
孫受易事師數十年然謙讓常稱病廢不教授及其友
梁丘賀薦之始與諸儒雜論同異於石渠閣而所授張
禹至丞相魯伯至㑹稽太守禹所授彭宣至大司空戴
[214-5a]
崇至九卿天下稱施家有張彭之學君豈其苗裔耶何
其説之有根抵也然長卿斤斤守其師言不能有所損
益而君獨能通古今之變以其臆合於聖人之精而又
不詭戾于時其儒而教授於浙官而教授於髙郵咸抗
顔坐臯比即後先諸生受易顯者比比當又何讓張禹
魯伯也遲之天下稱今施氏學賢於長卿故多矣余不
佞家亦世世受易前後踰二十人然僅以取科第而亡
能名一家言施君數典大郡負賢聲其治得乾之用九
[214-5b]
泰之九二為多而汝化之褆身又若有資於謙之諸爻
者皆余所深以為愧而遜焉者也故併志之
  荔子編序
余所善松陵王承甫者晳而肥耐酒累數十觥船不醉
醉即仰天叱叱自快其驟見人不喜具賔主禮及敘寒
暄通間濶與之語即竟日不倦然不好避俗於書鮮所
不窺而不恒讀書為文儁朗多竒思尤長歌詩大抵類
青蓮居士而以不勝才情故間離之然識者開巻而知
[214-6a]
其非今人也承甫游河洛所著作輒為人梓行其游楚
亦然而最後訪其友顧益卿於閩閩既饒佳山水其海
錯珍苞之類又足以佐酒而益卿居恒推事承甫氣益
發舒歌詩益富前後得詩近三百首名之曰荔子編范
宫允伯楨胡侍御原荆期傳之而屬序於予夫荔最先
著蜀品最下次著嶺品小勝閩最後著品最髙遂以其
味居天下冠承甫之所遊閩者豈為荔子故耶其所為
謌詩豈盡發之荔子耶今承甫之所咏荔子百不得一
[214-6b]
而其所游閩則以閩之山水足賞而益卿足依也顧名
編而以荔子母亦承甫有所托謂其後出而能冠天下
之味也耶余覽承甫詩一再過真若所謂絳繻綃單玉
膚冰液望而以為海山仙人者吾不知視三危之瑞露
何若要不在中山紫花西域蒲萄下矣雖然以之植上
林寕能側生雜遝於霜露摧剥之餘而媚時口哉承甫
休矣其即吾南中安矣
  沈嘉則詩選序
[214-7a]
嘉則渡江訪予山中出一編見授曰吾後先歌詩為篇
者七千矣而今僅四百吾不欲以武夫累玉也今夫非
詩之難而知詩之難非知人詩之難而自知之難非自
知之難而割愛之難吾不能割吾之愛於七千篇者而
以屬吾猶子九疇而刪之知不必盡賢於我為其無愛
也所謂四百者不必盡賢於六千六百而是六千六百
者不必不盡賢於四百其大較異也且也吾前詩成而
見子子讀之瞿然賞矣然窮子以詣而子不答其故何
[214-7b]
也今亦可以答也夫予笑而應曰嚮者問我而吾不答
也固爾夫格者才之禦也調者氣之規也子之嚮者遇
境而必觸蓄意而必達夫是以格不能禦才而氣恒溢
於調之外故其合者追建安武開元凌厲乎貞元長慶
諸君而無愧色即小不合而不免於武庫之利鈍今子
能抑才以就格完氣以成調㡬於純矣而子之猶子九
疇復為羣子之玉而府之夫何虞於武夫之累也耶雖
然亦有以子之試諸生事告者乎始而得其文以為鮮
[214-8a]
不可取者則多取之既而厭其同虞其溢額以為鮮可
取者則少取之又既畢而衡其所棄者未必逺所取者
也始不勝愛而後不勝厭也然則子之所餘六千六百
篇者其遂已耶其將授我而更衡之耶嘉則曰吾固言
之以大較異也嘉則名明臣别號勾章山人其於文益
竒有秦漢風
  魏懋權時義序
余治魏郡兵識魏子允中於諸生中魏子年尚少所為
[214-8b]
文義竒甚然不能頫就格而又善詩先後奏余詩數章
徃徃有少陵氏風余異之贈以五言長韻致代興意今
在集中余既已去魏則數聞魏子小試輒居首而獨不
利於鄉又有李化龍者晩出而與之角相甲乙至癸酉
秋李子舉鄉之第二人又三年為丙子秋而余解鄖節
還晤吾郡兵使者永嘉王公王公實後余而守魏亦嘗
竒二子迎而顧余曰吾嚮者謂李當遂舉舉不能第一
人也謂魏遲之是必第一人矣使急足當孔道得試目
[214-9a]
即魏子第二人毌以溷我而亡何試目至果如公所屬
余恠問之王公曰凡為文義而尚辭者華而逺其實尚
理者質而廢其采潔則病藻短則病氣此四者未有能
劑者也今驟而求魏子長則備之苛而求魏子短無是
也凡為時義者則未有能超魏子乗者也尋又有傳魏
子所試文及它試與居平之業若干篇至者余得而讀
之而後知王公之所得於魏子者深也余不暇他舉以
耳目所睹記吾省之王文恪儲文懿錢與謙是三四君
[214-9b]
子一試而其所自期與試之者之期之若取諸寄不爽
夫固一時之操觚者少而人自披靡然亦以試者有定
詣而試之者有定識也葢近百年而寥寥無所聞今得
王公與魏子相為知已乃爾庶㡬有定詣定識哉王公
乃命梓人將以風吾吴之華而逺實者而余為叙其所
以云
  函野詩集序
洛陽温公之按吴也一再屈干旄而過余問政之暇相
[214-10a]
與促膝論詩甚適盖四載所而余𧺫家臬天雄則公以
中丞節開府其地八月詣臺受約束十月報解嚴亦一
再進謁見兵事之外其相與促膝論詩如故然不𫉬請
公篇什而又七載所公自再撫陜還洛不佞時適填鄖
中問訊之間稍稍寓目一二而猶恨其不盡今年余罷
南廷尉待次里居而大参王公陽徳乃始以一編屬余
曰此温公詩也夫余然後乃始盡公嘗聞之燕趙之音
相率為悲歌慷慨秦音則皦勁揚厲吳音則柔靡清嘉
[214-10b]
意者土風居多而洛陽獨稱天地中氣最為完而音最
為和平其建都㑹自西周以至後唐千七百年間冠帯
之所朝宗詩書藏於闤闠而至於今乃有不盡然者獨
公起而振之大約風得之土學得之家而其所専詣徑
悟則不必盡爾也釋褐自行人授御史以至中丞輶軒
之跡半天下而獨於燕趙秦吳尤深且久其意象之所
融適則冶而為吳志氣之所感觸則壯而為秦若燕趙
盖非有意於章甫逢掖之合而要亦有以相發者然至
[214-11a]
欲測公之端倪而遽定公之裁格固不易也公居官所
至有風猷而吾吳以挫島警㧞盜源其感公尤切大参
公亦自以國士之知謀梓公集而余為序之如此公奏
議若干巻及他文行世甚多當自有傳者故不贅
  海嶽靈秀集序
海嶽靈秀集者何盡𢎞徳以還山東之名善詩者而集
之也其稱海嶽者何山東古齊魯地也齊東表海而魯
東表嶽夫是以有海嶽稱也其稱靈秀者何媺其詩及
[214-11b]
其人也盖唐有殷氏河嶽英靈例云集者誰魯同姓諸
侯中立也吾聞之周公之造周而雅頌之盛音魯盡得
而闤闠之又加以夫子之所刪正固亡論已齊音之敖
辟喬志雖小見屈於夫子而札也為之歎曰美哉泱泱
乎表東海者其太公乎乃至炎漢之初魯以蕞爾板築
抗天下之兵以為項氏守而絃歌不絶齊之夸詐急功
亦變而為舒緩養名而一時談經之士獨盛於詩而業
詩者魯則申培公齊則轅固生其人皆有壽考顯名而
[214-12a]
傳至於瑕丘免中之屬累累不廢王式以詩諫韋孟以
詩風而孟之孫若賢及𤣥成賞貴極於取將相天下以
經術歸齊魯而詩尤為之冠第其所著房中鐃歌之章
則以屬之唐山夫人鄒子樂輩而司馬相如鄒枚雄褒
諸才士其賦頌卓然膾炙於西京者徃徃出遐僻而齊
魯不與焉豈其所謂詩厪厪訓故守師說而不能通之
於結撰耶明有天下百四十年以迨𢎞徳當重熙右
文之世所鼓舞漸漬亡異於周漢之盛時而齊魯之薦
[214-12b]
紳逢掖未有能舎訓故而為詩者有之自邊司徒廷實
始司徒之於詩當李何之力復古而司徒悉庀賦以從
庶㡬鼎足哉又五十年而有李觀察于鱗觀察之於詩
志在超乗其游吾儕間矯矯牛耳矣而諸與二君子游
而稍後先者若殷近夫蘇允吉靳子愚李伯承楊伯謙
馮汝行兄弟或矯勁其骨或澹雅其㫖彬彬然三百篇
之緒而益齊魯重者固不乏哉吾又聞之申培公時與
楚元王韋孟俱受詩浮丘伯元王既有國則禮申韋而
[214-13a]
師友之以迨三世祿不絶然不聞其能表二君子之
業於齊魯何也人主以經術取天下士而詩其一中
立乃能以今之所謂詩者表其藩之人而廣夫經之用
其視元王可謂猶賢也已
  改黄太常墓序
當建文朝太常卿黄公子澄首用知囊故筴以敉寕宗
社不遂而死以至叅夷五宗天下為之飲泣而不敢言
然固有筆之稗官者矣天下痛公剔腎析骸而無所歸
[214-13b]
然實有塟地為志銘者矣天下痛公之無後而不知一
子走楚者為田經其後有参議表者復公姓而仕宦矣
一子走吳者為彦修其後有博士雲者以文學顯矣萬
歴之初元上下詔褒錄諸死事者公首合詔格當祠
當錄後而吳之後始出而應之其扵後楚復當何如也
公之墓發於雷善善者以為積誠之感而覈者以為疑其
銘後有若懸記若符䜟通方者以為伎術之恒而執者
以為譌乃余則姑两置之盖匹夫有必伸而萬乗有不
[214-14a]
能屈者死是也當公之於壬午也知一死而已知死而
死則不死也夫以人主之威能寸析公之軀而不能寸
奪公之志能致辱於公之戚屬而不能卒辱公之名然
則能使公有後耶無後耶昔果無後耶今而始有後耶
其有而竟無耶無而忽有耶俱不足辯矣公之墓出一
時臺臬諸大夫豔其事立祠以祀公而博士之諸孫彪
熊者思所以光大之㑹熊與余識以叙見屬而余不能
辭聊為志其大都葢竊有喜於天之定而公之所藉以
[214-14b]
不冺者固不在此也
 此文成既而攷所謂墓銘者不能無所疑誌内稱琬
 之後十二世由貴於吴祖鐸生端贅於袁州按公世
 為分宜人不聞祖之族蘇而贅劉也既贅洞庭矣何
 縁生於袁州若言公至蘇州與姚善托孤則可然不
 當言蘇人也當是時公有子得匿田間必當諱其姓
 不應尚稱黄也公既以壬辰生死於壬午當年五十
 一不當云五十三也其仕宦履歴甚略而獨載其臨
[214-15a]
 沒之言又皆掇拾方孝孺餘語且既云洪熙元年御
 史劉璉著而又稱采訪使我朝前後俱無采訪使衘
 按劉璉崑山人永樂十年進士雖嘗為御史而洪熙
 元年以左叅政叅贊宣府軍務當時刻志銘必不敢
 摹搨行世以完石納土中僅百五十年而剥蝕㡬徧
 又剥蝕之文若追蠡而一字不侵泯何也銘後數語
 若䜟皆隱今撫按道府縣諸君姓名不遺一人未聞
 永洪間有此術士也以後黄應龍書及太常誥尤為
[214-15b]
 畫蛇之足吾所以不辭此文者喜節士之有祠與有
 後耳不必熊彪之有祖也
  史記評林序
太史公史記成於天漢而重於宣元之間班固氏欲自
伸其業故互見其瑜瑕而王充劉知幾因之皆有所指
駁而其錯節衍語異音奥㫖未易通解以故徐廣韋昭
裴駰鄒誕生劉伯莊司馬貞張守節之流咸為之訓故
考索學士大夫乃始彬彬成誦矣然自東京以前徃徃
[214-16a]
橅覈其體裁而濶略於辭法至陸機劉勰輩乃稍頌稱
其文而後世因之第名為之小牴而實為之祖述者班
固氏也六朝騖綺靡毋論非指嚮所在途軌殊矣其最
稱能尊史記者毋若唐宋人然知或小近而力不足其
甚乃不過邯鄲之歩陽為慕之而陰與悖又何取也
明興皇猷之煥發與元精之鬱浡倍蓰徃古而其能
為太史公者邇不出英憲而上不登臺閣學士大夫
不無三致憾焉北地而後乃始彬彬葢至於今而闤闠
[214-16b]
其書操觚之士腹笥吻筆亡適而非太史公噫嘻亦盛
矣哉第訓詁之家所傳聞異辭苦於不能徧而習者不
得於事則姑傅㑹以文之不得於㫖則姑穿鑿以逆之
眯法於篇則姑揜其句眯法於句則姑剽其字膚立者
持門户皮相者務影響栩栩然自謂入龍門之室而不
知其轍望砥柱之杪而背馳矣世貞曰余讀史記者三
嘗掩巻而歎其未逮也乃今凌際叔先之矣際叔之為
史記也其言則自註釋以至贊隲其人則自二漢以及
[214-17a]
嘉隆無所不附載而時時旁引它子史以已意撮其勝
而為之宣眀盖一發簡而瞭然若指掌又林然若列瓌
寶於肆而探之也自今而後有能紹眀司馬之統而稱
良史至文者舎際叔奚擇哉或謂褚先生之續武紀與
他傳也胡以弗刪也曰際叔任述者也非任删者也其
既已知之毋嫌乎武夫之淆璧也然何以稱評林也夫
有訓詁者在而獨稱評志評也其於際叔取志焉可也
  劉侍御集序
[214-17b]
夫言人心之聲而詩文乃其精者韻而詩匪韻而文其
用本不相遠而其䆒乃不能相通以故攻之者不能兼
造其奥而發其樞自西京以還至於今千餘載體日益
廣而格則日以卑前者毌以盡其變而後者毋以返其
始嗚呼古之不得盡變寕古罪哉今之不能返始其
又何辭也已明興操觚而樹門户者非一家而稱能
返古者北地之後毋如歴下生歴下之於變小有所未
盡而北地之所謂盡則大有所未滿者獨吾吳劉侍御
[214-18a]
子威自其成進士而入侍中秘歴内外臺所至無不立
辦然其意不欲厪厪一世循吏聲固已俯視千古而時
自奪於晷未獲竟一旦意有所不可遂拂衣歸卧吳閶
間子威材甚髙於子史百家言無所不治獨不喜習大
歴以後語天假之日俾與才合負相如之慢世而毋色
痼愛子雲之沈深而鮮酒嗜等𤣥晏之書淫而不癖動
以故其於騷賦五七言古近體序記志傅贊頌哀誄㣲
而極至於俳戲引喻連珠之類無不研精其思以求與
[214-18b]
作者合子威既以文自娱毌所托於名而世之好簡者
疑其蔓尚率者苦其深彼不自媿其目之淺而一覽輒
推去謂此何物語或稍稍就讀囁嚅相耳曰吾固能成
誦矣所謂驟即之難而察之易也問其所以難易不能
對也自是子威之名益不副實子威始雖不欲托之終
不能無動意乃至念得如虞仲翔後世有一人知我者
死不恨夫桓君山故通士也知楊氏𤣥必傳而其時神
人則已語之毌自苦𤣥故難傳自今而視𤣥其猶在傳
[214-19a]
不傳間也子威所推許獨歴下次乃北地而刓削彈擿
之甚苦此其托指故有在且業以今之天下無能一人
知子威者即後之天下風益靡靡安所冀哉然子威幸
而不甚為人知其文亦不受人役得自致其擬議外足
於象而内足於意興而言盡而止其賢於余遠矣余固
不如子威亦能知子威一二故不辭其請而叙之
  通州志序
古益部有通州而幽揚部無通州自揚部之通州出與
[214-19b]
幽部之通南北對峙而兩而益部之通廢揚部之通其
始僅一鹽官地稍稍進為州復降為邑至元而始定屬
揚部以逮我明二百年來盬鹽之利衣食江南北而
其設險置兵控扼吳楚屹然一重鎮矣地靈啟而人傑
輩出冠帶履舄之盛盖殷殷焉通故領邑二曰海門曰
崇明越在海中央以故通失之而改𨽻吾蘇之太倉而
海門之𨽻通如故自宋孫昭先之為通志十巻明通守
嚴敦大孫徽等後先凡六修其巻自一以至六其書或
[214-20a]
存或不存而海門之為志則前尹璽而後崔桐亦不能
與通志合萬歴之三年閩林君雲程自南刑曹郎出守
通凡三載政脩人和乃以其間攷古圖籍作而歎曰志
其可以已也夫謂顧君養謙陳君大科其州人可取證
也得無有所避乎謂沈子明臣史材也而遠無避也於
是聘沈而屬之以顧陳輔焉僅及嵗而志成為巻八巻
之為圖者一表者二志者二十六傳者十二遺事者一
謂世貞曙於文以書介沈而請序焉覽之燦如也乃又
[214-20b]
秩如也已竊謂今志猶古史也古者千乗之國與附庸
之邦皆有史官以掌記時事第不過君卿大夫言動之
一端而所謂山川土田民物風俗兵防之類意别有圖
籍以主之志則無所不備錄矣是故古史之失在略而
今志之得在詳也然史之大綱在不虛媺不隱惡以故
世子之隆崇卿相之威靈而執簡者侃然而擬其後今
州邑之薦紳將舉筆而其人非邦君即先故盖有所不
得不避矣是故古史之得在直而今志之失在諛也沈
[214-21a]
子之為通志毋論其晳體裁挈綱目博采精辨文辭瑰
麗而已乃至官邪風慝凛乎霜鉞之加有餘畏焉夫何
下太史公傳酷吏佞倖哉是志也豈惟在通以俟他郡
國有餘裁也以俟一代有餘采也故因林君之請而為
之敘
  江右奏議序
今少司馬常熟徐公自釋褐而拜宜春令歴中外臺更
撫三方凡十五政其責在為則知無不為責在言則知
[214-21b]
無不言以故其所蒞上而奏請之達於朝下而移檄之
布於郡國者靡不梓而行之匪以著一時之能欲令天
下後世有所攷見若醫者之著方書云爾公既督撫浙
而以撫江右之奏議六巻示世貞山中俾敘之凡所以
稱公者大略備宗伯林公兄弟憲副邵君敘中世貞既
卒讀而竊窺仁人之用心與其言之所濟博也天下之
名為利者莫如饒而其為害實莫如饒自饒甆出而諸
甆盡廢縣官之共祀宴饗靡不取給宣憲之季其重
[214-22a]
至於傾寳玉用至於飲食海内外而當隆慶初下詔悉
按故事上供苛責取辦公念以猩紅色不易繼而器之
巨者不能無苦窳率百不完一盖一綱而捐中人數
百家産於是上書力言之天子為之勉淺其色而裁
其數饒幸以無流徙公又以屬郡邑水旱相繼為之
請賑請蠲天子亦不以大司農之告乏而復勉申公
之志以至議漕儲議額派議逆人田産議奬能議斥汚
諸所請不一大指在於愛惜單赤以培國家元氣懇惻
[214-22b]
孚尹忠誠發於内而見於辭以故跡若小有扞格而叩
之輒響應易益之九四曰有孚中行告公用圭而夫子
係之曰告公從以益志也其殆公之謂耶公念國家人
文顯融之化過前代萬萬而從祀孔廟獨一河汾公為
未稱上疏請以故新建伯王文成公配尚寢未報豈以
公所填撫四履之地嘗繼文成僅以為尊先喆舉祠祀
之恒典耶而不知公之所明聖學維道統其係為甚大
而余竊有窺於公政術之妙批郤中窽左右逢源無徃
[214-23a]
而非良知之觸見其所得於文成者尤深也世貞最辱
公愛亦嘗後公撫填一方而所上事不當綮乃至以浚
恒被口其視公信諫能無愧哉公今治浙平賦捍灾尤
灼灼矣疏當有叙而行之者故不復贅
  袁魯望集序
魯望長於余三嵗當其薦應天時甫踰冠能為古歌辭
而又善書學士大夫爭傳譽之自是七上於春官皆不
利然其為古文辭益習而吳郡素稱為文物大都㑹益
[214-23b]
多學士大夫游即有贈餞宴賞酬酢及諸吉凶事以不
得魯望一言不為重其詩若文溢帙而最後取進士髙
第以自引得南儀部郎以選進郎考功再以選副山東
憲天下之學士大夫爭躡履叩門而乞言其所為詩若
文益傳且廣然魯望之業成而病酒死矣其門人長洲
令李君將梓之而以序屬余余竊謂天下以文名家者
未易屈指數然大要不過二三端髙者探先秦摭西京
挾建安頫大歴次乃沿六季華靡之好以餖飣組繡相
[214-24a]
豪傾其下始托於理務於簡儉以逃拙而魯望稍不然
謂文以紀事則貴詳文以引志則貴達必不斥意以束
法必不抑才以避格其體勢雖若汪洋淡沲而不可窮
其指固諄諄焉若耳提面命之也余數從魯望酒間論
文遠尊昌黎而近實規宋金華氏詩貴錢劉而不欲捨
吾吳𢎞正之歩今試取而讀之於是數家者摹象斟
酌為何如也今天下之文莫盛於吾吳而汝南之袁為
吳最魯望之尊人胥臺公者位壽小亞於其子而名過
[214-24b]
之胥臺公尚裁以進古㣲不足魯望尚滿以頫今則有
餘兹集行不彬彬稱吾吴文章世家哉即不登中壽奚
憾焉
  蒼雪先生詩禪序
佛無禪自達摩氏西來其教行而後有禪也三乗之上
者曰大乗自禪之説精而後有最上乗也最上乗者非
超大乗而自為上也詩無乗即其徒覺範皎然所不及
自嚴儀氏論詩而後有乗也詩禪無詩自蒼雪翁而後
[214-25a]
有詩也夫以代定格以格定乗者嚴儀氏也詩自為格
格自為乗者蒼雪翁也蒼雪翁之於詩采不能六代體
不能五七言古姑即唐之律絶以近易曉學人而其所
謂二三乗亦取其一間之未達者非若獨覺初地之邈
隔也大指意趣在養格調在審二語盡之而所謂神來
者從容中道氣來者觸處而發情來者悠游而得則嚴
儀氏未前發也當蒼雪翁之論詩在仁宣間學士大
夫尚浸淫於勝國之習而不自覺乃欲以數語抉造化
[214-25b]
之秘而振𧺫之不亦偉傑丈夫哉令是書行而世寕無
興者又何必寥寥至數代而始有北地生也今天下之
不為詩禪者鮮矣而不能無二境入悟境則坐成蓮花
入魔境則立變荆棘然而不入魔者亦鮮矣安得𧺫翁
於九京而一語之翁故建業楊氏其大父行佐開國至
都督者二人有戰而死燕師者以故感家難不仕而隱
於詩盖参方於溈山石頭者三十年而後得之亦不易
哉翁之曽孫一洲名士也與余善故為敘其所以而行
[214-26a]

 
 
 
 
 
 
 
[214-26b]
 
 
 
 
 
 
 
 弇州續稿卷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