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201 弇州四部稿-明-王世貞 (master)


[160-1a]
欽定四庫全書
 弇州四部稿巻一百六十
            明 王世貞 撰
說部
  宛委餘編五
爾雅謂唐虞曰載夏曰嵗商曰祀周曰年都元敬謂舜
典歲二月東巡守則唐虞亦稱嵗禹貢作十有三載乃
同則夏亦嘗稱載太甲三年復歸於亳則商亦嘗稱年
[160-1b]
洪範惟十有三祀王訪於箕子則周亦嘗稱祀按唐開
元天寳間改稱載復稱年
王履吉别號雅宜山人按雅宜山舊名娜如元虞伯生
始改名何仲黙號大復山人大復山一名胎簪山故仲
黙作文賦七之類多稱胎簪子
孔子生於周靈王二十一年己酉冬十月庚子日卒於
敬王四十一年辛酉夏四月乙丑日年七十三孟子生
於周定王三十七年四月二日卒於赧王二十六年正
[160-2a]
月十五日年八十四正月十五日後之十一月十五日
也其日日長至鄒人是日廢賀按江以北人俱不賀至
似未因孟卒日也
王順伯高徳基謂姑蘇乃姑胥也凡山與臺皆以伍胥
得名吴人鄉語以鬚為蘇故誤曰姑蘇後遂為蘇州按
續圖經記云姑蘇臺一名姑餘史記正義云在吴縣西
南三十里姑蘇山上山水記闔閭作春夏㳺焉又云夫
差作越絶書云闔閭造九曲路以逰姑胥之臺然則姑
[160-2b]
蘇之或謂姑胥或謂姑餘不可知而始於闔閭成於夫
差豈得云因伍胥而誤也姑蘇自是故名第古以名臺
今名驛而正徳中纂志書者冠以姑蘇却大可笑
樂毅書故鼎返乎磨室徐廣注磨歴也戰國䇿新序作
歴室周官遂師抱磨亦音歴
虎丘山千人石有顔魯公書虎丘劍池四大字米元章
書史以為大字第一今志亦載之又刻清逺道士詩有
金氣騰為虎語按唐避太祖諱改虎丘為武丘虎林為
[160-3a]
武林神虎門為神武門纂脩隋書凡虎皆曰猛獸白樂
天有東武丘西武丘及武丘寺路等詩而諸公集中亦
有不盡然者豈臨文不諱耶抑為宋人校正梓刻也至
於大書刻石魯公必不爾其為宋初善顏書者假托無

常怪蘇長公以學士出鎮金山作機語不能勝了元輸
所繫玉帶於山門以為非三品所服及攷葉夢得云親
王宰相皆服金帶元豐官制行上欲寵嘉岐二王乃詔
[160-3b]
賜方團玉帶著為朝儀先是乘輿玉帶皆排方故以方
團為别二王力辭不許乃請加金魚詔以玉魚賜之親
王玉帶佩玉魚始此然前此熙寧中復熙河百官班賀
神宗解所繫排方玉帶賜王安石使服以入賀固辭不
得已受詔次日即釋去大觀中復青唐徽宗援例賜蔡
京玉帶仍排方以京位太師故也京請琢為方團又請
佩金魚自是何執中王黼鄭居中童貫蔡攸皆横被此
賜夢得又云故事玉帶皆不許施於公服及攷輿服志
[160-4a]
亦然又云三品以上得用金玉犀帶蓋常服也若我朝
則正從一品其朝衣公服常服三帶皆用玉或素或花
隨意而尚書二品遇特賜皆得繫之其禮覺更優也常
服帶通用方團天子黄鞓親王紅鞓人臣黒鞓以為别
石林燕語京城士人俱用青涼傘祥符五年詔親王得
用之六年兩府亦許用以其有席帽故謂之重戴若餘
官出京城門許用凉傘必去帽則所謂重戴之名以兼
用席帽凉傘而得也青箱雜記謂國初猶襲唐風士子
[160-4b]
皆曳袍重戴出則以席帽自隨李巽累舉不第鄉人侮
之曰李秀才空去空回席帽甚時得離身攷輿服志則
云重戴唐士人多尚之蓋古大裁帽之製本野夫巖叟
之服以皁羅為之方而垂簷紫裏兩紫絲組為纓垂而
結之頷下蓋折上巾又加以帽故謂之重戴宋初御史
臺皆重戴餘官或戴或否後新進士亦戴釋褐即止淳
化二年詔兩省及尚書省五品以上皆重戴三司使副
則否中興後御史兩制知貢舉官新進士上三人許服
[160-5a]
之按重戴即席帽可以避日石林加傘之說固誤而青
箱雜記既云曳袍重戴又云席帽自隨亦非也古有席
帽山其来已久又兩制臣有疾須一服清凉傘亦謂兩
府方得用之故耳
用脩云古者女子出門必擁蔽其面後世宫人騎馬多
著羃䍦全方障之又首有圍帽謂之席帽垂絲網之施
以珠翠煬帝淫侈欲見女子之容詔去席帽戴皁羅巾
幗而以席帽油之御雨唐永徽中用帷帽施裙到頸漸
[160-5b]
為淺露開元初宫人馬上著胡帽靚粧露面古制薄盡
矣然則男女皆有席帽而羃䍦之制又自小異唐人男
子不去席帽而婦人去席帽尤可笑也
政和三年以燕越二王屬尊出入百官不避特賜三接
青羅繖一紫羅大掌扇二塗金花鞍韉茶鐐等物以為
儀衛又以蔡京辭兩國公封特賜青羅繖塗金儀仗等
物悉如二王馬前圍子手二百人惟無紫羅掌扇耳
阿濫堆蘇幕遮俱曲名阿濫堆驪山鳥也明皇采其聲
[160-6a]
為曲又作鷃濫堆段成式云此鳥色黄一變之鴘色如
鶖鷩鴘轉之後及至累變臆前漸漸白蘇幕遮髙昌女
子所戴油帽
陳武帝九錫文妖酋震慴遽請灰釘李商隠露布飛走
之期既絶灰釘之望斯窮宋人引杜篤論都賦燔康居
灰珍竒椎鳴鏑釘鹿蠡用脩引何子元餘冬論證其非
謂曹爽在獄中乞棺與灰於司馬懿其事本不僻云云
按王淩既降未測懿意故乞棺釘與之淩乃仰藥死曹
[160-6b]
爽幽處第中糧盡告急於懿懿給米肉糗糒且以書慰
之爽大喜過望未幾獄具夷三族今以灰釘事歸曹爽
抑何舛也
長安厨門其内有厨官故城門曰厨門如淳曰今名廣
門也秦王與燕太子丹誓所謂厨門木象生肉足謂此
蓋門置木象以為觀美耳
彭城故彭祖國也城東北角有層樓下曰彭祖冢列仙
傳諸書俱言彭祖為殷王所忌西入流沙不知所終而
[160-7a]
此云冢者豈亦橋陵葬衣冠之類耶
陳留風俗傳酈食其有封髙陽侯其後酈峻字文山官
至公府掾按食其自稱高陽酒徒耳高帝號之曰廣野
君初未嘗封侯而其子疥始封高梁侯改封武陽風俗
傳誤也
魏興郡壻水南歴壻山溪又東逕七女冢冢夾水羅布
如七星髙十餘丈周迴數畝元嘉六年大水破墳崩出
銅不可稱計得一磚刻云項伯無子七女造榔酈道元
[160-7b]
云世人疑是項伯冢按史記項伯名纒封射陽侯子睢
封後以罪除平臯侯名它碭郡長至曽孫勝罪除桃侯
襄最後封子舍為丞相而四侯中𤣥武侯者史記漢書
年表俱遺之然則所謂項伯無子七女造冡皆妄也班
表以桃侯為桃安侯不言項伯名纒應劭風俗通謂六
年封楚令尹項纒射陽侯碭郡長項他為邢丘侯邢丘
桃安恐不如史記之的然也
漢髙既有天下未及封功臣而諸將聚沙中偶語以留
[160-8a]
侯言先封雍齒乃人人自安今按功臣年表曹參至陳
平九人皆以十二月甲申封張良至陳豨十三人以正
月丙午封周竈以丁未封丁復以戊申封吕青以壬子
封雍齒始與郭蒙以戊午封而諸將陳武等以三月丙
申庚子等日繼封然則曹參諸公逺者先三十四日而
沙中偶語之輩僅陳武輩二十餘人耳此曹非有大功
何敢偶語意者歸美留侯之溢談未必實也
水經沔水又東逕左桑昭王沉水處也百姓於此佐喪
[160-8b]
言左喪訛也又東得合驛口朝廷驛使合王喪於此也
注又有大歛口言昭王於此殮也又東謂之横桑得昭
王喪處也又東得死沔亦言王尸於此也
今南陽有諸葛祠又有諸葛草廬在郡城西南七里卧
龍岡上疑在漢末為曹劉兵衝非諸葛避兵之所復閱
宋人一小說曰南陽乃襄中之鄉名也水經沔水又東
過山都縣東北注新野山都縣治沔水又東徑樂山北
注諸葛好為梁父吟多所登逰俗以樂山為名沔水又東
[160-9a]
逕隆中注孔明舊宅所謂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即此地
也劉和之鎮襄命李安作宅銘此似可據
推命者有子平五星宋景濓謂詩云我辰安在鄭氏謂
六物之吉凶王充論衡所謂覩命禄而知骨體皆是也
況小運之法本許慎說文已字之訓空亡之說原司馬
史記孤虚之術蓋以五行甲子推人休咎其術之行已
久矣沿及後臨孝恭有禄命書陶𢎞景有三命抄略唐
人習者頗衆而張一行桑道茂李虚中咸精其術虛中
[160-9b]
之後唯子平尤造閫奥五星之說景濓則謂其說多本
於都利聿思經都利益都頼也西域康居城當都頼水
則今所傳聿思經者蓋婆羅門術也李弼乾實婆羅門
伎士而羅㬋計都亦胡梵之語其術盖出於西域無疑
十一曜之說景濓以為無之而吴伯善甄鸞劉孝孫張
胄𤣥之造但七曜而已按子平名居易五季人與麻衣
道者陳圖南游今所謂徐子平則宋末徐彥昇耳其實
非子平也
[160-10a]
今天下稱孔氏必曰先聖之後然衛有孔達宋有孔父
鄭有孔叔陳有孔寧齊有孔虺而鄭子孔之孫又為孔
張先聖既七世單傳而漢所謂孔將軍居右者何人耶
洪景盧謂宋時升朝官有出身人為太子中允無出身
人為太子中舍無出身人蓋任子之類也近士大夫或
不能曉乃稱中書舎人曰中書殊可笑云然則今之中
書舍人固當稱為中舍矣
元日飲屠蘇酒從小者起按時鏡新書晉有問董勛者
[160-10b]
曰俗以小者得嵗故賀之老者失嵗故罰之唐詩稱婪
尾則以老者後得酒當有餘以優老見莊季裕鷄肋若
崔寔月令過臘一日謂之小嵗拜賀君親椒酒從小者
起則又不在元日矣婪尾又曰啉尾一云出侯白酒令
巡匝末坐者連飲三杯末坐逺酒行到遲出故連飲以
慰取貪婪之義一云啉為燣如鐡出火貴其出色此尤
無謂
唐太宗作魏徴碑髙宗作李勣碑明皇作張說碑徳宗
[160-11a]
作段秀實碑宋太宗作趙普碑仁宗作李用和碑神宗
作韓琦碑大明太祖作徐達碑孝宗作張巒碑
余甞見孫兆孺言永順永靖二宣慰酉陽宣撫之民至
今尚冠白巾云為諸葛武侯服孝後閱避暑録載所覩
唐明皇幸蜀圖山谷間民皆冠白巾以為蜀人為諸葛
武侯服所居深逺者後遂不除然則諸葛之道行於蠻
貊一至此哉永順永靖皆楚地不知初定荆州時抑平
孟獲後也今土官正堂皆供諸葛像不敢中坐官民守
[160-11b]
其三約惟謹
趙弼作文山傳既赴義其日大風揚沙天地盡晦咫尺
不辨城門盡閉自此連日隂晦宫中皆秉燭而行群臣
入朝亦爇炬前導世祖問張真人而悔之贈公特進金
紫光禄大夫太保中書平章政事廬陵郡公諡忠武命
王積翁書神主洒掃柴市設壇以祀之丞相博囉行初
奠禮忽狂飇旋地而起吹沙衮石不能啓目俄捲其神
主於雲霄中空空隠隠雷鳴如怨之聲天色愈暗乃改
[160-12a]
前宋少保右丞相信國公天果開霽按正史文集皆不
載此事傳疑可也信公至我朝景㤗中賜諡忠烈人不
能知故附記之
盧多遜既卒許歸葬其子察䕶喪權厝襄陽佛寺將易
以巨櫬乃啓其屍不壊儼然如生遂逐時易衣至祥符
中亦然豈亦五月五日生耶使釋氏得之當又張大其
事若今之所謂無量夀佛者矣
余甞怪蘇子瞻職為尚書學士承㫖定州馬步都總管
[160-12b]
官至端明侍讀二學士而階勛僅左朝奉郎騎都尉又
無爵邑以為怪後閱本傳知階勛不至大夫者以生平
不請磨勘故也至攷子由所草行狀則甞封武功縣開
國伯食邑八百戸子瞻生平亦不以入銜故本傳遺之

舍弟甞得一古剛卯有細篆文不能辨余後復得一剛
卯製如之蓋純白玉而血侵入赤若鷄冠按王莽傳予
前在大麓至於攝格深惟漢氏三七之阸赤徳氣盡思
[160-13a]
切廣求所以輔劉延期之術靡所不用以故作金刀之
利幾以濟之今百姓咸言皇天革漢而立新廢劉而興
王夫劉之為字卯金刀正月剛卯金刀之利皆不得行
其去剛卯莫以為佩除刀錢勿以為利按剛卯㱾改也
大剛昴以逐鬼也㱾改大開堅也服䖍注曰剛卯以正
月卯日作佩之長三寸廣一寸四分或用玉或用金或
用桃著佩之當中央從穿作孔以綵絲葺其底刻其上
文曰正月剛卯既央靈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當帝
[160-13b]
令祝融以教夔龍庻疫剛癉莫我敢當又曰疾日嚴卯
帝令夔化順爾國化仗兹靈殳既正既直既觚既方庻使
剛癉莫我敢當晉灼曰剛卯長一寸廣五分當中央從
中作孔而文微有異顏師古云今往往於土中得玉剛
卯按大小及文服說是也後漢輿服志佩雙印長寸二
分方六分乘輿諸侯王公侯以白玉中二千石以下至
四百石皆以黒犀三百石以至私學弟子皆以象牙上
合絲乘輿以縢貫白珠赤罽諸侯王以下以係赤絲蕤
[160-14a]
縢絲各如其印質刻書曰正月剛卯云云/同前慎爾周伏化
兹靈殳云云/同前凡十六字然則雙印者兩剛卯也分寸文
字又當以此為據陶九成則謂當以服注為據蓋剛卯
乃漢之制而莽禁之金刀則莽之所自鑄悔而復禁之
者也余所有正合長一寸二分方六分之制
宋趙丞相鼎庚申生繼之者韓平原壬申生繼平原者
史衛王甲申生繼衛王者鄭太傅清之丙申生每一相
長一紀
[160-14b]
宋人有金廷事實一條國中自宰執公卿下至判司簿
尉有罪犯者亦不能免杖責如在廷之臣有忤其主意
者則去衣卧地令侍衛之人以杖箠數足則止名曰御
斷攷金史自平章而下俱然今之廷杖其殆是乎第古
刑不上大夫則士以下亦所不免耳
宋時上梁文有兒郎偉偉者闗中方言們也其語極俗
至道九老太子中允張好問年八十五太常少卿李運
年八十故相吏部尚書宋琪廬州節度副使武允成皆
[160-15a]
七十九賜紫吴僧賛寧年七十八郢州刺史魏丕年七
十六左諫議大夫楊徽之年七十五故相司空李昉水
部郎中朱昂皆七十一然以蜀㓂作不及宴其明年昉
卒遽罷若洛社耆英則前懐州司馬胡杲年八十九衛
尉卿致仕吉旼年八十六前右龍武軍長史鄭據年八
十四前益州刺史劉真年八十二前侍御史内供奉官
盧真年七十八前永州刺史張渾刑部尚書白居易俱
年七十而秘書監狄兼謩河南尹盧貞以未七十雖與
[160-15b]
會而不及列洪景盧謂此會有兩盧真蓋誤以真為貞
也後洛社耆英則開府儀同三司守司徒武寧軍節度
使致仕韓國公富弼年七十九河東節度使開府儀同
三司守太尉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司事潞國公文彥
博司封郎中席汝言俱年七十七太常少卿致仕王尚
恭七十六太常少卿致仕趙丙秘書監致仕劉几衛州
防禦使致仕馮行已年七十五太中大夫天章閣待制
提舉崇福官樊建中年七十三司農少卿致仕王謹言
[160-16a]
年七十二太中大夫提舉崇福宫張問龍圖閣直學士
通議大夫提舉崇福宫張燾俱年七十端明殿學士兼
翰林學士太中大夫提舉崇福宫司馬光六十四援盧
狄例在會而不預圖檢校太尉宣徽南院使判大名府
王拱辰年七十一時出鎮預列而不在會前社多髙夀
而後社名位重樂天又有宴致仕裴賔客九十餘王尚
書八十餘白為太子少傅劉夢得為太子賔客俱七十
三潞公又與中散大夫程暘朝議大夫司馬旦司封郎
[160-16b]
中席汝言作同甲會在洛社之次年杭州在正統間大
理正郎子貞八十一封吏部員外郎孔希徳八十禮部
郎中蔣廷暉七十八處士項伯藏九十三孫適郭文敏
皆七十三又有稽勲郎中鄧林布政使姚肇以寓公與
會而年不及
契丹之先一主曰尼格特一髑髏在穹廬中覆之以氊
人不得見國有大事則殺白灰牛以祭始變人形出視
事已即入穹廬復為髑髏因國人竊視之遂失所在復
[160-17a]
有號曰沃赫戴野猪頭披猪皮居穹廬有事則出退復
隠入穹廬如故後因其妻竊其皮莫知所如後一主曰
珠爾瑪克圖養羊二十口食十九留其一次日復滿二
十口皆極怪異見葉隆禮遼志而本史不載
先睢陵元公晉書列傳人臣之首其時位太保在太傅
鄭冲下然以其實考之未嘗任晉官職也内云帝新受
命祥等耆艾篤老希復朝見帝遣侍中仕愷諮問得失
及政化所先祥以年老瘦耄累乞遜位帝不許是終無
[160-17b]
答也御史中丞侯史光以祥久疾闕朝會請免官詔曰
太保元老髙行朕所毗倚以隆治道者也前後遜讓不
從所執此非有司所得議也遂寢其奏祥固乞骸骨詔
聽以睢陵公就第是終無入朝也咸寧初詔太宰安平
王孚太傅冲等十二人存銘太常配食于廟而獨無公
是終不以為晉臣也夫豈惟髙貴鄉公之慟哭文王之
不拜而已
晉史司馬宣王張皇后傳言帝避魏武辟命托以風痺
[160-18a]
甞一日曬書遇暴雨不覺自起收之家惟有一婢在側
后手殺之以㓕口而親執爨後欲誅曹爽復詐稱風痺
爽黨李勝别之使兩婢侍持衣衣落指口言渇婢進粥
帝不持杯飲粥皆流出霑胷臆何仲達之善托疾乃爾
又太平御覽所引晉書髙祖以漢祚將終不欲失節曹
氏辭以風痺魏武遣親信令史微服於髙祖門下䕃息
七月七日髙祖方曝書令史還報魏武遣辟仍敕曰若
復不動可便收之髙祖懼而應命與后紀事牴牾殊甚
[160-18b]
王伯厚困學紀聞云孔廟崇寧二年改用冕十二旒服
九章攷孔氏東家雜記無之至𢎞治初以尚書王恕言
始用天子禮樂嘉靖九年復如舊
在鄖陽迎春日鄉民以三尺木作篐聚土實其中使堅
而擊之為村歌且舞曰此古擊壤遺法也按周處風土
記云以木為之前廣後銳長尺三寸形如履先側一壤
於地遥於三十四步以手中壤擊之中者為上按壤之
為字從土且一中則已何所取節奏而歌乎周所記恐
[160-19a]
亦非是
刻水經者直云桑欽撰新唐志以為欽撰又云一作郭
璞撰按前漢儒林傳古文尚書塗惲授河南桑欽君長
晁氏讀書志欽成帝時人杜佑辨之云濟水過夀張本
夀良光武所更名東北過臨濟本狄縣安帝所更名荷
水過湖陸本湖陵章帝所更名汾水過永安本彘縣順
帝所更名必後漢人撰王伯厚則謂武侯壘乃諸葛武
侯所營處魏興曹魏分漢中立魏興亦非後漢人所撰
[160-19b]
也其以為郭璞撰者豈用是乎抑本桑欽撰而後人以
意改益之也
王伯厚記姚宏云戰國䇿遺逸如司馬貞引馬犯謂周
君徐廣引韓兵入西周李善引吕不韋言周三十七王
歐陽詢引蘇秦謂元戎以鐵為矢史記正義引九門本
有宫室又康成註禹貢云碣石在九門而今本皆無之
史稱張歐未甞按人鼂錯之父母妻子同産無少長棄
市廷尉歐與丞相青翟中尉嘉奏也于定國民自不以
[160-20a]
為寃而趙蓋韓楊之死皆其成獄也
襄陽城枕大江即漢江也按陸澄地里記云襄陽無襄
水十道志荆楚之地水駕山而上者皆呼為襄故陳水
之上流亦名襄水無定名也今楚中不聞有此説
漢宣帝圖畫功臣霍光等十二人於麒麟閣按漢宫殿
疏天禄麒麟二閣蕭何造以藏秘書畫賢臣者三輔故
事則云天禄石渠二閣不言麒麟閣也光武畫功臣鄧
禹等於雲臺不言閣也按洛陽地志云雲臺髙閣十四
[160-20b]
間唐文皇畫功臣長孫無忌等於凌烟閣初名戢武閣
後昭宗徙洛陽宰相柳璨奏四鎮元帥梁王勛業冠古
可創一閣圖畫以旌之詔曰魏賞彭陽之功别創紀勲
之觀齊旌泗水之績乃嘉崇徳之棲式視新規爰從舊
典宜令所司於皇城内擇善地别造凌烟閣圖寫賜名
天祐旌功之閣蓋閣成而簒弑遂矣真功臣之辱也凌
烟名亦不雅秦二世為之欲與南山齊者
大業記載煬帝命虞世基等撰造郡邑圖志一千二百
[160-21a]
巻巻頭有圖别造新様紙卷長二尺叙山川則卷首有
山水圖郡國則巻首有郭邑圖城隍則巻首有公館圖
圖上題書字極細並用歐陽肅書肅即率更令詢長子
草𨽻為時所重書家載詢子通而不言肅蓋肅重於隋
通重於唐也
語云汗青又曰殺青風俗通殺治也治竹作簡書之耳
新青竹有汁易蠧故於火上炙乾之陳楚間謂之汗汗
者去其汁也
[160-21b]
索虜拓㧞氏為李陵後見宋史云其國俗極諱之至本
史則以為黄帝昌意之後
廣記載世說李元禮冽冽如長松下風周君颼颼如小
松下風按世說元禮肅肅如松下風無此語
通語諸葛亮見殷禮而歎曰東吴菰蘆中乃有此人作
書與兄瑾曰殷徃嗣秀才今之僑肸也用脩尺牘云殷
往嗣今之僑肸也東吴菰蘆中乃有竒偉如此人晉書
王敦與導書云温太真别来幾日作如此事下云表諸
[160-22a]
奸臣以嶠為首下云募生得嶠者當自㧞其舌司馬通
鑑云温太真别来幾日作如此事當募人生致之㧞其
舌用脩尺牘亦因之故記於此
偶閱張伯雨贈納琳大監詩䟦云曽疏請以蜀文翁之
石室揚雄之墨池杜甫之草堂皆列祀典又為甫請得
賜諡曰文貞虞奎章集紀其事按元史有納琳傳而不
載此事又杜甫之諡文貞亦出竒聞
菩薩蠻詞杜陽編謂大中初女蠻國貢雙龍犀明霞錦
[160-22b]
其國人危髻金冠瓔珞被體故謂之菩薩蠻當時倡優
遂製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優者作女王曲音
詞宛暢傳於樂部按此詞太白集已有之何得言大中
初貢也
董仲舒讀書不窺園者三年法真趙昱皆歴年桓榮十
五年何休十七年
新唐書盧鴻當為鴻一見舊史與中嶽劉真人碑内所
書同南齊張融云昔有鴻飛天首積逺難明越人以為
[160-23a]
鳧楚人以為乙人自楚越鴻常一耳鴻一之名取此見
困學紀聞亦可謂好竒矣
韓退之子昶改金根車為金銀車貽笑於世二子綰衮
皆擢第衮為狀元退之名若山斗而不聞世有知狀元
衮者史亦闕之以此知科名之不足恃也
今吴郡之長洲一名茂苑獨王伯厚以為古之長洲非
此地吴王濞都廣陵漢郡國志廣陵郡東陽縣有長洲
澤吴王濞太倉在此東陽今盱眙縣故枚乘說吴王曰
[160-23b]
長洲之苑韋昭以為在吴東蓋廣陵之吴也長洲名縣
始於唐武后時萬嵗通天中此說似可據
杜周傳三尺法注謂以三尺竹簡書法律鹽鐵論云二
尺四寸之律曹褒新禮亦寫二尺四寸簡三尺者舉成
數也
左傳鄭莊公寤生驚姜氏遂惡之風俗通云俗說兒墮地
未能開目視者謂之寤生杜氏註則云寐寤而莊公已
生故驚而惡之
[160-24a]
論語逸民於朱張不論其行王弼註朱張字子弓即荀
卿以比孔子者也
宣和中以戸部幹當公事李寛奏凡聖字為名者通行
禁止尋又用給事中趙野奏禁君皇天三字再禁龍王
主玉凡八字蘇之承天寺改為能仁寺見中吴紀聞
唐書載武宗寵王才人欲立為后弗果帝大漸即自經
於幄中張祐集載孟才人以歌笙獲寵帝疾亟才人為
帝歌河滿子曲甫發聲腸斷而絶或以為一人或以為
[160-24b]
一事李衛公兩朝獻替記則謂自上臨御王妃有專房
之寵以驕妬忤㫖日夕而殁群情無不驚懼然則才人
者固於晏駕之前不良死與傳所記大不同
楚昭王避吴師自郢涉睢濟江入於雲中遂奔鄖鄖即
鄖子國在宋為安州今為徳安府非今之鄖縣也雲中
即雲夢地江南為夢江北為雲郢本楚都在江陵北十
二里紀南城所謂南郢也陽春白雪之倡在是矣今之
承天初為安陸蕭梁唐宋為郢州所謂北郢也其在楚
[160-25a]
非都會地然則郢曲仍當歸之江陵乃為當也
王楙云唐時揚州為盛通州為惡而引元白之詩所謂
通州海内恓惶地司馬人間冗長官又云折君災難是
通州又云黄泉便是通州郡蓋指今維揚之通州也不
知元微之之通州司馬在蜀中其全集可攷
唐遺史載賈島於逆旅中不識宣宗忤㫖謫遂州長江
簿北夢瑣言載温庭筠亦於逆旅中不識宣宗忤㫖謫
方城尉摭言謂島所忤武宗非宣宗也島死於武宗世
[160-25b]
遺史所載似誤第以未登第舉人而得官簿尉皆有謫
詞其時制度有不可曉者
李翰作鳳閣王侍郎傳論序曰太子晉之後有錯為魏
將剪為秦將自秦至漢有吉有駿自漢至晉有祥有覽
其正緒也則恱洽珣珉其傍支也則渾戎衍經野客叢
書云渾濟坦之濛脩之属皆太原裔後漢隠士霸之後
祥覽敦導義獻之流皆瑯琊裔漢御史大夫吉之後也
渾戎衍澄亦瑯琊裔祥之别派也肅恂䖍愷蘭陵人後
[160-26a]
漢良之後也儀陽城人魏脩之後濬彜矩暢𢎞農人晉
世王氏無慮十餘𣲖而瑯琊為盛
天開為灾見漢恵二年齊東昏陳後主時可謂驗矣而
見者往往為貴徴余謂見天開而傍人無覩者此自其
目光坼也余每被酒目熱見月為二其圓瑩光彩無異
凡二十餘度了不為灾祥以此推之可知矣
楊衒之洛陽伽藍記王肅初入國不食羊肉及酪等常
食鯽魚羮本傳則云肅在南嗜鯽魚羮及茗飲汁至北
[160-26b]
則嗜羊肉及酪漿髙帝曰羊肉何如魚羮茗汁何如酪
肅曰羊陸産之最魚水族之長羊比齊魯大邦魚比邾
莒小國唯茗飲不中與酪作奴因呼茗酪奴其載不同
如此
 
 
 
 弇州四部稿巻一百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