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55 御定淵鑑類函-清-張英 (master)


[442-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定淵鑑類函巻四百三十七
  鱗介部一龍/
   龍一
 原說文曰龍鱗蟲之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川順也
  増又曰龍行曰龘龍飛曰龖 原廣雅曰有鱗曰蛟
 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龍毛詩名物解/曰龍五百年
 有角千年/為應龍 増埤雅廣要曰龍八十一鱗具九九之數
[442-1b]
 九陽也 又曰龍亦卵生思抱 又曰内典曰龍火得
 濕則燄得水則燔以人水逐/之即息 原方言曰龍未升天曰
 蟠龍 易曰雲行雨施品物流形時乗六龍以御天初
 九潛龍勿用象曰陽在下也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象曰德施溥也九五飛龍在天象曰大人造也 又曰
 龍戰于野其血𤣥黄 増又曰震為龍 春秋元命苞
 曰龍之言萌也陰中之陽故曰龍舉而雲興 易通卦
 驗曰立夏風至而龍升天 原孝經援神契曰徳至水
[442-2a]
泉則黄龍見者君之象也 孝經左契曰天子孝天龍
負圖地龜出書 河圖曰黄金千嵗生黄龍青金千嵗
生青龍赤白龍亦然黒金千嵗生黒龍 瑞應圖曰黄
龍者四龍之長四方之正色神靈之精也能巨細能幽
明能短能長乍存乍亡王者不漉池而漁徳達深淵則
應和氣而㳺於池沼 又曰黄龍不衆行不羣處必待
風雨而逰乎青氣之中逰乎天外之野出入應命以時
上下有聖則見無聖則處 増史記曰明月之珠藏於
[442-2b]
蚌中蛟龍伏之 後魏書曰波知國有三池傳云大池
有龍王次者龍婦又次者龍子行人設祭乃得過不祭
多遇風雨 呂覽曰孔子曰龍食乎清而逰乎清 原
孫卿子曰積水成川蛟龍生焉 韓非説難曰夫龍之
為蟲可狎而騎也然喉下有逆鱗徑尺嬰之則殺人
管子曰龍被五色而逰於神欲小則化如蠶蠋大則極
於天下欲上則凌乎氣欲沈則入乎深泉變化無日上
下無時謂之神 淮南子曰龍舉而景雲屬 又曰夫
[442-3a]
蛟龍伏潛於川而卵剖於陵其雄鳴上風其雌鳴下風
而化者形精之至也人不見龍之飛舉而能髙者風雨
奉之也 増地形篇曰羽嘉生飛龍毛犢生應龍介鱗
生蛟龍介潭生先龍 張衡應間曰夫蒼龍迎夏則陵
雲而奮鱗應時也涉冬則淈泥而潜蟠避害也 班固
荅賓戲曰應龍潛乎潢池魚黿媟之而不覩其能奮靈
徳合風雲超忽而躆昊蒼也故夫泥蟠而天飛者應龍
之神也 論衡曰龍少魚衆少者為神 原抱朴子曰
[442-3b]
有自然之龍有虵蠋化成之龍 又曰山中辰日稱雨
師者龍也 増淮南子曰燭龍在雁門北藏於委羽之
山 原山海經曰鍾山之神名曰燭龍視為晝瞑為夜
身長三千里 増水經注曰魚龍以秋日為夜按龍秋
分而降則蟄寢於淵秋日為夜豈謂是乎 水經注曰
交州丹淵有神龍每旱邨人以䒽草置淵上流魚則多
死龍怒當時大雨 原括地圖曰龍池之山四方髙中
央有池方七百里羣龍居之多五色樹羣龍食之去㑹
[442-4a]
稽四萬五千里 又曰崑崙山之弱水非乗龍不得至
 博物志曰龍肉以醢漬之則文章生 増又曰虭蛥
其形似龍而小性好險故立於護朽上 又曰龍生三
卵一為吉弔上岸與鹿交或在水邊遺精與流槎遇粘
裹浮木枝如蒲桃焉號紫梢花道樞所謂龍鹽者也
又曰龍門之下每嵗季春有黄鯉二魚自海及諸川爭
來赴之一嵗中登龍門者不過七十一初登龍門即有
風雨隨之火自後燒其尾則為龍矣 拾遺記曰方丈
[442-4b]
之山東有龍場有龍皮骨如山阜布散百頃遇其蛻骨
之時如生龍或云龍常鬭此處膏血如流水 述異記
曰普寜縣有龍葬洲父老云龍蛻骨於此洲其水今猶
多龍骨按山阜岡岫龍興雲雨者皆有龍骨或深或淺
多在土中齒角脊足宛然皆具大者數十丈或盈十丈
小者纔一二尺或三四寸體皆具焉嘗因采取見之
又曰冀州鵠山傳龍千年則於山中蛻骨今有龍岡岡
中出龍腦 洛陽伽藍記曰西方不可依山甚寒冬夏
[442-5a]
積雪山中有池毒龍居之昔有商人止宿池側值龍忿
怒咒殺商人槃陀聞之捨位與子向烏場國學婆羅門
咒四年之中盡得其術復王位就池咒龍龍變為人悔
過向王王乃徙之 又曰西方烏場國西有池龍王居
之池邉有一寺五十餘僧龍王每作神變國王祈請以
金玉珍寶投之池中在後涌出令僧取之此寺衣食待
龍而濟世人名曰龍王寺 原齊地記曰昌平城有井
與荆水通有神龍出入焉故曰龍城 辛氏三秦記曰
[442-5b]
河津一名龍門大魚集龍門下數千不得上上者為龍
不上者魚故云暴顋龍門大鯉魚登龍門化為龍/不登者㸃額暴顋矣 又
曰龍首山長六十里頭入渭水尾逮樊川頭髙二十丈
尾漸下髙五六丈云昔有異龍從山南出飲渭水其行
道成土山故因以為名 増交州記曰交趾封谿縣有
隄防龍門水深百尋大魚登此門化成龍不得過暴顋
㸃額血流此水常如丹池 華陽國志曰蜀五城縣其
地值天門龍升天不逹死墜此地故掘取龍骨 一統
[442-6a]
志曰臨封縣西二十里石龍巖中有石如龍嵗旱洗之
即雨 又曰煙塘在永州府城東北十里其深莫測相
傳昔有民得一白鱔將烹之有老叟曰此湘江之龍恐
禍及民怒以為虚誕排之翌日一邨俱陷 國史補曰
舊説春水時至魚發龍門則有化者至今汾晉山穴龍
蛻骨角甚衆采以為藥有五色者 傳載曰五臺山北
臺下有青龍池約二畞已來佛經云禁五百毒龍之所
每至盛午昏霧漸開比丘及淨行居士方可一觀比丘
[442-6b]
尼及女子近即雷電風雨當時大作如近池必為毒氣
所吸逡巡而沒 原外國事曰毗呵羅寺有神龍往來
倉中奴取米龍輒却後奴若長取米龍不與倉中米若
盡奴向龍拜倉即盈溢 増元珠集曰江湖見龍卵主
大水 南部新書曰龍之性粗猛而畏蠟愛玉及空青
而嗜燒燕肉故食燕人不可渡海 北夢𤨏言曰乖龍
若行雨多竄匿古木中及檐楹内雷神捕之 戊辰雜
鈔曰有大龍蛻於太湖之湄其鱗甲中出蟲頃刻化為
[442-7a]
蜻蜓朱色人取之者病瘧今人見蜻蜓朱色者謂之龍
甲又謂之龍孫不敢傷之 避暑録話曰吳越之俗以
五月二十日為分龍日故五六月之間每雷起雲簇雲
中若見尾墮地蜿蜒屈伸謂之龍挂 原楚詞曰神龍
失水而陸居為螻蟻之所裁 公孫𢎞荅東方朔書曰
譬猶龍之未升與魚鼈為伍及其升天鱗不可覩 増
栁宗元荅問曰蛟龍之騰於天淵也彌六合澤萬物而
蝦蛭不離尺水
[442-7b]
  龍二
増淮南子曰女媧氏殺黒龍以濟冀州黒龍水精也/殺之以止水
原尚書中候曰河龍圖出雒龜書成赤文像字以授軒
轅 龍魚河圖曰天授元始建帝號黄龍負圖從河中
出付黄帝帝令侍臣寫以示天下 史記曰黄帝土徳
黄龍見 増淮南子曰黄帝治天下而力牧泰山稽輔
之青龍進駕 山海經曰蚩尤作兵犯黄帝黄帝乃令
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乃去南
[442-8a]
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原又曰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
夸父不得復上應龍遂在地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狀
乃得大雨氣應/所感 増魏文帝雜占曰黄帝録圖五龍舞
沙 春秋元命苞曰堯逰河渚赤龍負圖以出圖亦如
綈 尚書中候曰堯火德故赤龍應焉 原又曰舜沈
璧於河榮光休至黄龍負巻舒圖出入壇畔 龍魚河
圖曰黄龍從洛水出詣虞舜鱗甲成字令左右寫文竟
龍去 瑞應圖曰舜東巡狩黄龍五采負圖置舜前
[442-8b]
河圖曰舜以太尉即位與三公臨觀於河黄龍五采負
圖出置舜前以黄玉為柙玉檢金繩芝為泥章曰天黄
帝符璽 増賈氏説林曰舜使虞虎養一紫龍虎恒持
燕炙示龍而不即與食龍俯而垂涎虎以器盛之日得
一合和繪實磨之色正赤以畫金玉色透一寸繪實仙
草也堯時生於朝堂四時有花成實 原史記曰夏木
德靑龍生於郊 呂氏春秋曰禹南省方過江黄龍負
舟舟中之人五色無主禹曰吾受命於天竭力養人生
[442-9a]
性也死命也何憂龍哉龍俯而去 括地圖曰禹誅防
風氏夏后徳盛二龍降之禹使范氏御之以行經南方
防風神見禹怒射之有迅雷二龍升去神懼以刃自貫
其心而死禹哀之療以不死草皆生是為穿胷國 増
抱朴子曰禹乗二龍郭支為御 又曰夏時龍生於太
廟之中 山海經曰大樂之野夏后氏於此乗兩龍
増又淮南子曰伯益作井而龍登𤣥雲神棲崑崙 宋
志曰成王觀河洛沈璧青龍臨壇銜六甲之圖 原吕
[442-9b]
氏春秋曰晉文公反國介之推不肯受賞自為賦詩曰
有龍于飛周徧天下五蛇從之為之承輔龍反其鄉旣
得其所四蛇從之得其雨露一蛇羞之槁死中野 左
傳曰秋龍見于絳郊魏獻子問于蔡墨曰吾聞蟲莫智
于龍以其不生得也對曰人實不智非龍實智古者畜
龍故國有豢龍氏有御龍氏昔有飂叔安飂古國名叔/安其君名
有裔子曰董父實甚好龍能求其嗜欲以飲食之龍多
歸之乃擾畜龍以服事帝舜帝舜賜姓曰董氏曰豢龍
[442-10a]
及有夏孔甲擾于有帝帝賜之乗龍河漢各二有雌雄
陶唐氏旣衰其後有劉累者學擾龍于豢龍氏以事孔
甲能飲食龍夏后氏嘉之賜氏曰御龍龍一雌死潜醢
以食夏后氏饗之龍水物也今水官棄矣故龍不生得
 又曰鄭大水龍鬭于時門之外洧淵國人請禜焉子
産弗許曰我鬭龍不覿也龍鬭我何覿焉禳之則彼其
室也我無求于龍龍亦無求于我乃止 増拾遺記曰
周靈王二十一年孔子生于魯襄公之世夜有二蒼龍
[442-10b]
自天而下東附徴在之旁因夢而生孔子 原莊子曰
孔子見老耼歸三日不談弟子問曰夫子見老耼何規
哉子曰人用意如飛鴻者為弓弩射之如逰鹿者走狗
而逐之若逰魚者釣繳以投之吾今見龍合而成體散
而成章余口張不能噏舌出不能言 又曰子張見魯
哀公不禮焉去之曰君之好士也有似葉公子髙之好
龍雕龍畫之於是天龍聞而示之窺頭于牖拖尾于堂
葉公見之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
[442-11a]
似龍非龍也今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者 説苑曰吳
王欲從民飲酒子胥諫曰不可昔者白龍下清泠之淵
化為魚漁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龍上訴天帝天帝曰當
是之時若安置而形對曰吾化為魚天帝曰魚固人之
所射也豫且何罪今君棄萬乗之位而從布衣之士飲
酒臣恐有豫且之患王乃止 又莊子曰河上有家貧
恃緯蕭而食者子投淵得千金之珠謂其子取石來鍜
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驪龍頷下若能得珠者
[442-11b]
遭其睡也使驪龍而寤子尚奚㣲之有哉 又曰朱伻
漫學屠龍於支離益殫千金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増
南越志曰昔有温氏媼者端溪人也居常澗中捕魚以
資日給忽於水側遇一卵大如斗乃將歸置器中經十
日許有一物如守宫長尺餘穿卵而出因任其去留稍
長二尺便能入水捕魚日得十餘頭稍長五尺許得魚
漸多常逰波水縈洄媼側媼後治魚誤斷其尾遂逡巡
而去數年乃還媼見其輝色炳耀謂曰龍子今復來也
[442-12a]
因盤旋逰戲親馴如初秦始皇聞之曰此龍子也朕德
之所致乃使以𤣥珪之禮聘媼媼戀土不以為樂至始
興江去端溪千餘里龍輒引船還不踰夕至本所如此
數四使者懼而卒止不能召媼媼殞瘞於江隂龍子常
為大波至墓側縈浪轉沙以成墳人謂之掘尾龍今人
謂船為龍掘尾即此也 原詩含神霧曰含始吞赤珠
刻曰王英生漢皇後赤龍感女媧劉季興也 史記曰
髙祖常從王媼武負貰酒醉臥武負王媼見其上常有
[442-12b]
龍 古今注曰髙祖五年黄龍見華陽池十餘日九年
又見長安 漢書曰文帝十五年春黃龍見成紀上乃
詔議郊祀 増西京雜記曰瓠子河&KR1177有蛟龍從九子
&KR1177中逆上入河噴沫流波數十里 述異記曰當陽
南有龍川云漢武時八龍常見於此 原古今注曰五
鳳四年黄龍出廣漢甘露元年黄龍見新豐二年龍見
上郡騰躍五色升天丞相以下上夀 漢書曰宣帝甘
露元年黄龍見新豐因改元應之 増谷永傳曰漢成
[442-13a]
帝時有黒龍見東萊 玉海曰漢成帝建初五年有八
黄龍見於泉陵 原東觀漢記曰黄龍見於河馮異勸
上即位上曰我昨夜夢見赤龍上天覺寤心中動悸異
等賀曰此天命發於神明 増又曰公孫述有龍出其
府殿中夜有光耀述以為符瑞因稱尊號改元曰龍興
 原古今注曰章帝建初三年黄龍見汝南項氏田廬
中長五丈餘髙二丈光耀廬舍及樹皆黄 増水經注
曰建武中曹鳳字仲理為北地太守政化尤異黄龍應
[442-13b]
於九里谷髙岡亭角長三丈大十圍稍至十餘丈天子
嘉之賜泉加秩 述異記曰漢元和元年大雨有一龍
墮於宫中帝命烹之賜羣臣龍羮各一杯故李尤七命
曰味兼龍羮 原東觀漢記章帝元和二年黄龍四見
 古今注和帝永元十年黄龍見潁川定陵民家井中
色黄目如鏡又見巴郡宕渠草木色皆黄 東觀漢記
曰安帝延光三年黄龍見歴城又見諸縣 増後漢書
曰哀牢夷其先有婦人捕魚水中觸沈木有孕生男子
[442-14a]
十人沈木化為龍出水上九男驚走一兒不去背龍因
䑛之後諸兒推為哀牢主 原抱朴子曰案使者甘宗
所奏西域事云外國方士能神咒者臨川禹步吹氣龍
即浮出初出乃長十餘丈方士吹之一吹則龍輒一縮
至長數寸乃取著壺中以少水飬之外國常患旱災於
是方士聞有旱處便齎龍往賣之一龍直金數十斤舉
國㑹歛以顧之直畢乃發壺出龍著淵中因復禹步吹
之長數十丈須臾而雨四集矣 増一統志曰大小龍
[442-14b]
溪俱在洋縣東北三十里相傳漢時張魯女因卧水旁
石上而霧蒙身遂孕後生三龍即此溪也 原魏略曰
文帝欲受禪郡國奏黄龍十三見明帝鑄銅黄龍髙四
尺置殿前 魏志曰漢嘉平五年黄龍見譙光禄大夫
喬𤣥太史令單颺曰其國當有王者興不及五十年當
復見内黄殷登黙記之四十五年登尚在黄龍此時見
譙登曰單颺之言其驗兹乎 又曰青龍元年春正月
甲申青龍見摩陂井中二月丁酉幸摩陂觀龍於是改
[442-15a]
摩陂為龍陂 漢晉春秋曰青龍三年七月曹叡崇華
殿災時郡國有龍九見故改曰九龍殿 吳志曰黄龍
元年樊口武昌並言黄龍見孫權即位改年為黄龍孫
休夢乗龍上天顧不見尾果立為帝而無後 又曰孫
權潘夫人父為吏坐法死夫人輸織室權見而異之召
充後宫得幸有娠夢有以龍頭授己以蔽膝受之遂生
孫亮 増宋黄休復名畫録曰吳赤烏元年冬十月武
帝遊青溪見一赤龍自天而下凌波而行遂命曹弗興
[442-15b]
圖之至宋文帝時累月亢旱祈禱無應乃取弗興畫龍
置水上應時畜水成霧累日滂沱 晉書曰劉毅為尚
書左僕射時龍見武庫井中帝親觀之有喜色百官將
賀毅獨曰易稱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證據舊典無賀龍
之禮 又曰呂光伐龜兹軍其城南營外夜有一物大
如斷堤揺動有頭角目光若電及明而雲霧四周遂不
復見乃視其處南北五里東西三千餘歩鱗爪隐地之
所昭然猶在光歎曰黒龍也俄而雲起西北暴雨滅其
[442-16a]
跡杜進言於光曰龍者獸之君大人利見之象願勉之
以成大慶光有喜色 又曰馮跋茅素弗與從兄萬泥
及諸少年游於水濵有一金龍浮水而下素弗謂萬泥
曰頗有見否萬泥等皆曰無所見也乃取龍而示之咸
以為非常之瑞 原晉中興書曰孝武太后李氏以㣲
賤入為㑹稽王宫人夢兩龍抗膝入懷太宗異而召之
生烈宗 増水經注曰佛圖澄別傳曰石虎時自正月
不雨至六月澄詣滏口祠稽首曝露即日二白龍降於
[442-16b]
池下於是雨千里 又曰石勒時天旱沙門佛圖澄於
石井岡掘得死龍長尺餘漬之以水良久乃蘇咒而祭
之龍騰空而上天即雨降因名龍岡 西河記曰張駿
立謙光殿成後池水中有五龍晝日見移時乃滅水通
變紅色駿即為銅龍以厭之 山川紀異曰湯陰西有
真人社舊傳孫登寓此值旱衆禱於龍得雨將祭謝之
登曰此病龍安能蘇禾稼弗信請齅之水果腥穢龍時
背生疽聞登言化老翁求治曰病痊當有報不數日果
[442-17a]
大雨石上忽裂一井其水湛然盖龍穿此以報也 又
曰平陽府平山麓有金龍池晉永嘉中有韓媼者出野
見巨卵持歸育之得一兒名橛兒生四嵗劉淵築城不
就募能城者橛兒應募因變為蛇令媼遺灰識其後後
憑灰築城立就淵怪之遂潜入山穴露尾數寸使者斬
之忽涌泉出穴化為池 沈約宋書曰太史奏西方有
天子氣時太祖為宜都王鎮荆州後纂大位在道有黒
龍躍出負上所乗舟左右皆失色上謂王曇首曰此乃
[442-17b]
夏禹所以受天命我何徳以堪之 又曰徐羡之嘗從
兄履之為臨海樂安縣嘗行經山中見黒龍長丈餘頭
有角前兩足皆具無後足曵尾而行後文帝立羡之竟
以凶終 齊書曰建武中荆州大風雨龍入柏齋中挂
壁上有爪足處刺史蕭遥欣畏恐不敢居也 南史曰
永明五年獻龍角一枚長九尺三寸色紅有文 梁書
曰武帝郗后素妬忌及終化為龍入於後宫井通夢於
帝或見形光彩照灼帝體將不安龍輙激水騰涌於是
[442-18a]
井上為殿衣服委積 南史曰梁江陵城壕中有龍騰
出煥爛五色竦躍入雲六七小龍相隨飛去羣魚騰躍
墜死於道龍出處為窟若數百斛圌 又曰初承聖二
年三月有兩龍自城西江中騰躍升天五色分明遥映
江水百姓咸仰靣目之父老或聚而悲竊相謂曰地龍
已去國其亡乎 法苑曰梁釋法聰與晉安王臨白馬
泉内有白龜就聰手中取食謂王曰此是雄龍又臨靈
泉有五色鯽魚亦就手食謂王曰此是雌龍王與羣臣
[442-18b]
重賞而回 又曰隋師濟江廖世寵領火舫詐降欲燒
隋艦更&KR1177死一戰於是有五黄龍僃色象各長十餘丈
驤首連接順流而東風浪大起雲霧晦冥陳人震駭不
覺火自焚 後周書曰大象中榮州有黒龍見與赤龍
鬭於汴水之側黒龍死 寰宇記曰齊天統三年行臺
右丞盧潛屯兵於𤾂於時龍鳴城内潛以不祥移軍在
外乃號龍鳴城 郡志曰成都濯龍池隋蜀王秀取土
築廣子城因為池有胡僧見之曰摩訶宫毗羅葢胡僧
[442-19a]
謂摩訶為大宫毗羅為龍謂此池廣大有龍也 趙耕
龍公碑曰張路斯潁上人隋初明經登第景龍中為宣
城令夫人闗州石氏生九子自宣城罷歸嘗釣於焦氏
臺之陰一日顧見釣處有宫室樓殿遂入居之自是夜
出旦歸歸輙體寒而濕夫人驚問之公曰我龍也蓼人
鄭祥逺者亦龍也騎白牛據吾池自謂鄭公池吾屢與
戰未勝明日取&KR1177可使九子助我領有絳綃者我也青
綃者鄭也明日九子以弓矢射青綃者中之怒而去公
[442-19b]
亦逐之所過為谿谷達於淮而青綃者投於合淝之西
山以死為龍穴山九子皆化為龍公之兄為馬步候者
子孫散居潁山其墓皆存焉 朝鮮志曰朝鮮扶餘縣
扶蘇山下有怪石跨於江渚石上有龍攫之跡諺傳唐
髙宗時蘇定方伐百濟臨江欲渡忽風雨大作以白馬為
餌釣得一龍湏臾開霽故江曰白馬巖曰釣龍臺 唐
書曰貞觀中汾州言青龍白龍見白龍吐物在空中有
光如火至地陷入二尺掘之則烏金也形圓斜廣尺餘
[442-20a]
髙六七寸 法苑曰貞觀十八年汶水縣天雷震雲中
落一石下大如碓觜脊髙腹平縣丞張孝静奏聞時有
西域僧磨伽陀菩提寺中長年師到西京頗推博識敕
問之云是龍食二龍相争故落下耳 酉陽雜俎曰孫
思邈隐居終南山時大旱西域僧請於昆明池結壇祈
雨七日縮水數尺池龍化為老人至思邈石室請救孫
謂曰我知昆明池有仙方三十首能與予予將救汝老
人曰此方上帝不許妄傳今急矣固無所吝有頃捧方
[442-20b]
至思邈曰爾當無慮自是池水忽漲溢岸數日胡僧羞
恚而死 續仙傳曰孫思邈嘗救一青蛇龍子也後為
龍王召至水府得龍宫藥方三千道作千金方三十卷
俱非人世所有 玉海曰景龍二年六月黄龍再見於
牛山九月見於上黨伏牛山之南岡 唐書曰先天中
明皇以旱親往龍首池祈禱有赤蛇自池中而出應時
澍雨 宣室志曰北庭西北沙州有黒河中巨龍為患
民甚苦之凡吏兹土者皆先偹牲醴往祀河滸然後敢
[442-21a]
視事開元中南陽張嵩為都護即命致祭密令左右挈
弓矢侍其側俄有巨龍長百尺自波中躍出委首於席
伸其舌且長數尺将食未及為矢所斃於時中右脅遽
伏於地聲若山摧龍既死觀者如市嵩命封其腹具表
以獻上壯之詔斷其舌函以賜嵩且降優詔勞之因賜
號為龍舌張氏 栁宗元集曰明皇西幸馬至咸陽入
渭水化為龍 龍城録曰開元間景州水中見一龍三
頭 江行雜録曰肅宗在春宫嘗與諸王從明皇詣太
[442-21b]
清宫有龍見於殿之東梁明皇目之顧問諸王有所見
乎皆曰無之問太子太子俛而未對上問頭在何處曰
在東上撫之曰真我兒也 開元遺事曰帝在東都夢
一女子髙髻廣裳拜而言曰妾凌波池中龍也久護宫
苑陛下知音乞賜一曲帝覺為作凌波曲奏於池上神
出波間 靈怪録曰房琯嘗修學終南山谷中忽聞聲
若物戛銅器之屬問父老云此龍吟也不乆雨至矣琯
望之冉冉雲氣㳺漫果驟雨作自爾再聞徵驗不差後
[442-22a]
將赤金鉢戛之為偽龍吟 唐書曰建中四年九月戊
寅有龍見於汝州城壕 又曰李嗣業為疏勒鎮使城
一隅地屢築輒壊嗣業祝之有白龍見因祠以祭城遂
不壞 埤雅廣要曰順宗時拘𢎞國貢履水珠色類鐵
持入海江可行於洪濤中後化為龍 雜俎曰有史秀
才者元和中與道流逰華山時方暑憇一小溪忽有一
葉大如掌紅潤可愛隨流而下史獨接得置懷中坐食
頃覺懷中漸重潛出視之其葉上粟粟而動史驚懼棄
[442-22b]
林中遽白衆人曰此必龍也可速去湏臾林中白煙生
彌布一谷史下山未半風雷大至 唐薛用弱集異記
曰元和中故都尉韋宥出牧溫州道經江渚見有新絲
箏絃周纒蘆心宥即拔蘆伸絃其長倍尋則試縱之應
手復結宥竒之付箏妓施於器以聽其音妓將安之更
無少異惟短二三寸耳方饌妓置之赴食及食罷就視
則已蜿蜒舒展選蠕揺動妓乃驚告衆來競觀而雙眸
瞭然矣宥駭曰得非龍乎遽命衣冠焚香致敬盛諸盂
[442-23a]
水之内而投於江纔及中流風浪皆作蒸雲走電咫尺
昏晦俄有白龍長百尺拏攫升天衆咸觀之良久乃滅
 唐書曰文宗太和二年五龍㑹於密州裨産山之北
次第而至五方之色具焉自申及戌而沒 戎幕閒談
曰茅山龍池中其龍如蜥蜴而五色自昔嚴奉貞觀中
敕取龍子以觀御製歌送歸黄冠之徒競詫其神李徳
裕恐其惑世嘗捕而脯之龍亦竟不能神也 劇談録
曰李徳裕嘗夏日宴朝士咸有鬱蒸之苦既延入小閣
[442-23b]
以金盆貯水浸白龍皮置於座中暑氣都盡清飇凜冽
如涉髙秋皮乃新羅國所獻得之大海中 玉泉子曰
牛僧孺鎮襄州日以久旱祈禱無應有處士自云豢龍
者公請致雨處士曰江湖間無龍獨一湫泊中有之黒
龍也強驅逐之慮為災難制公固命之果有大雨漢水
泛漲漂溺萬户處士懼罪潛去 孔帖曰太和三年成
都門外有龍與牛鬭 唐年補録曰咸通末舒州刺史
孔威進龍骨一具因有表録其事狀云州之桐城縣善
[442-24a]
政鄉百姓胡舉家有青龍鬭死於庭中時四月尚有繭
箔在庭忽雲雷暴起聞雲中擊觸聲血如釃雨灑繭箔
上血不汙箔旋漸結聚可拾置掌上湏臾令人冷痛入
骨初龍拖尾及地繞一泔桶即騰身入雲及雨悉是泔
也龍既死剖之喉中有大瘡凡長十餘丈身尾相半尾
本褊薄鱗鬛皆魚惟有鬚長二丈其足有赤膜翳之雙
角各長二丈其腹自相齟齬時遣大雲倉使督而送州
以肉重不能全舉乃剸之為數十段載之赴官 中朝
[442-24b]
故事曰長安有豢龍户觀水即知龍色目有無悉知之
懿皇朝龍户上言龍池中走失兩條徃闗東尋訪數十
日東都魏王池中見之取而歸闕經華州時李訥為刺
史為人正直聞得龍來大以為虚妄命就公府視之則
於二小缾子中倒於盆内乃二細魚也訥怒曰何以為
驗其人對曰驗非難也請鑿穴尺許注水其間投魚水
内相趁旋轉尾觸穴四隅隨觸而陷水亦暴漲逡巡穴
已闊數尺其人云恐穴更廣即難制也遂搦入缾中訥
[442-25a]
方竒之攜歸輦下 天中記曰唐乾符中有僧日以課
誦為事因下峽泊舟白帝城夜深持念之際忽覺有腥
氣見水面有一人漸近船來僧問之曰某非人也許姓
名道坤唐初為夔牧以貪殘暴虐歿受業報為灩澦堆
龍王三千年於今二百四十年矣適聞師持課故來遜
謝耳僧曰峽路險惡多覆溺之患盍敕諸龍而禁戢之
可乎曰此類實繁皆業報所作非常力能制也僧將復
問忽失 北夢𤨏言曰大江之南蘆荻之間往往燒起
[442-25b]
睡龍朱梁末辰州民向氏因燒起一龍四面風雷急雨
不能撲滅尋為煨燼而角不化瑩白如玉向氏寶而藏
之湖南行軍髙郁酬其價而強取於時術士曰髙司馬
其禍乎安得不祥之物以速之俄而被誅 又曰同光
中滄州民子路逢白蛇以繩繫之擺其頭落湏臾雷電
撮此子上空中為雷火燒死墜地而背有朱書曰此人
殺安天龍為天符所誅 周史曰徐州豐縣民單興井
中龍出民有子母三人同覩即時皆卒既出澍雨漂沫
[442-26a]
城内居民濟之以栰登城以避水 吳越偹史曰臨安
大旱宰君命道士東方氏起龍祈雨對曰茅山前池中
有之然不可起起必大異遂止明年宰君復召至将臨
池遽指王所居曰此龍生彼家矣時王已誕數日 又
曰吳王巡行次餘姚文亭鎮舟湊巨石不能進既而大
雨震電有二龍負舟俄而二龍自舟首升焉 南唐史
曰有持龍水圖求貨或得之將練以為服忽釜中霧蒸
起見二龍騰躍而去 野人閒話曰偽蜀大軍未至前
[442-26b]
自春及夏無雨螟蝗大作一旦漢川什邡縣石井中夜
有十丈火龍騰躍而出浩浩升天而去乃至鱗甲首足
明耀粲然大風吼天草木俱拔餘燼墮地延燒數百家
 一統志曰宋建隆中池州府有狗登木化為龍風雨
勃興穿山而行因名山洞曰五穿 宋史曰茅山有池
産龍如蜥蝪而五色祥符中嘗取二龍入都半途失其
一中使云飛空而逝民俗䖍奉不懈程顥捕而脯之
夢溪筆談曰天聖中近輔獻龍卵云得自大河中詔遣
[442-27a]
中人送潤州金山寺是嵗大水金山廬舍為水所漂者
數十間人皆以為龍卵所致 志林曰皇祐三年五月
龍鬭於扈州城南江中馳逐往來久之水暴漲未幾儂
智髙陷二廣 又曰扶風有大白山至靈禱無不應天
寶中封為靈應公後奏改為濟民侯自此禱遂不驗因
復改原號修其廟祀之日有白鼠長尺許餘厯酒殽上
齅而不食父老云龍也是嘉祐七年 緯略曰鄭内翰
獬未貴時病疫困甚夢至一處若宫闕有吏迎謁甚恭
[442-27b]
公曰吾病煩熱思凉浴以清肌膚吏曰辦之久矣遂導
至一室中有小方池甃以明玉水光灩灩以手測之淸
泠可愛公坐其上引水沃身俄頃兩臂皆生白鱗顧水
中影則頭已角出公驚遽去吏云玉龍池惜乎公不入
其水入當大貴但霑灑而已幸而公是白龍翁雖貴不
至一品乃覺大汗而愈公後登第為天下第一乃戲為
詩云文闈數載奪先鋒變化湏時自古同霹靂一聲從
地起到頭元是白龍翁 鐵圍山叢談曰江湖間小龍
[442-28a]
號靈異崇寧中淮水暴漲而汴口檣舟不能進一日昧
爽小龍出運綱之舟尾舵工之婦不識也謂蜥蜴撥置
之又縁柁而上婦怒舉火柴擊其首隨擊霹靂大震汴
口官私船七百隻自相撞擊俱碎死者數百十人朝廷
聞之不樂第命官賑䘏焉㑹發運使上計而小龍又出
大漕甚窘懼乃焚香祝之願與王偕上計入覲天子龍
即作喜狀舉身入香奩中不動大漕遂攜至都奏聞遣
使索入内為具酒核以祝之龍輒躍出奩中兩爪據金
[442-28b]
杯飲幾釂於是天子異之取大琉璃合貯龍親加封識
降付都城汴水之小龍祠中一夕封識如故視缶中龍
已變化去矣上喜加封四字仍大敞其祠宇 埤雅廣
要曰宣和元年五月有龍見於京師茶肆傭晨興見大
犬蹲榻旁近視之則龍也軍器作坊兵士取而食之逾
五日大雨如注歴七日而止京城外水髙十餘丈 老
學菴筆記曰張震字真甫為成都帥未至旬日前大風
雷龍起劒南西川門揭牌擲數十步外壞南字爪跡宛
[442-29a]
然 夷堅志曰徳興㠣崛山亘百餘里有三潭龍螭所
藏其在桃源塢者時現光怪頃嵗一邨嫗過之見異物
如牛臥潭側鱗甲熠熠毎片如斗大其長夭矯數尺許
嫗狼狽奔歸尚能為家人道所見即死淳熙中縣境苦
旱民吳彦柔者與妻素奉佛敎親詣潭所焚香啟告曰
天久不雨田禾將稾願一施靈賜於是旋繞囘傍䖍誦
經咒少焉一小青蛇出水靣俄化為巨鯉久之又化為
鮎而首則蛇也悠洋自如吳祝曰若神龍能下雨救禾
[442-29b]
稼當以家財建立祠廟於此使民俗永逺香火供事則
又露雙角屹然吴遽趨下未幾大雨傾注彌日方已闔
境頼以有秋吳不甚富才有田千畞乃以三分之二與
兩子而賣其一為工匠土木費廟成夫婦棄家徙居於
門躬執灑埽之役龍之靈日以詭異人或汲潭水置盆
中小魚充溢不可計及還之於水蓋無一鱗投紙錢者
或沈或浮俚俗言沈者神所受者也脫不當神意雖縋
之以石亦裂碎浮出 遼史曰太祖神冊五年射龍於
[442-30a]
伊喇山陽水上其龍一角尾長足短身長五尺舌二尺
有半敕藏内府 金五行志曰天眷元年夏有龍見於
熙州野水凡三日初於水面見一蒼龍良久而沒次日
見金龍一爪承三嬰兒兒為龍所戲略無懼色 夷堅
志曰宋洪邁言皇統中河中府大旱太守李金吾祈禱
未效聞西巖寺僧慈惠戒律精髙為緇徒所仰乃徃請
之僧曰身老無以動天地但每日説法之時必有一老
叟來聽講莫知所從來疑為龍也當試叩之須金吾明
[442-30b]
旦至此潔誠以待李從之如期叟至李即焚香設席命
左右掖之再拜致詞叟驚止之曰使君屈膝於山翁敢
問何以李曰亢陽為災五榖不入萬民將無以生願龍
君仁慈亟下甘澤當肇建祠宇嵗時奉祀以彰大神之
威靈唯神念之叟無言少頃顰蹙而歎曰噫泄吾天機
者師也吾死無日矣遂吿李曰使君勿憂誓以死報又
顧僧曰吾今以師故獲罪上帝立降誅罰吾即死尸墜
於地然不出此境中乞為作證明使闔郡民為行壇七
[442-31a]
 晝夜庶幾藉此功徳可獲超升僧許之而去於是一雨
 三日外邑虞鄉有死龍墮山下李盡率士庶召浮屠千
 人詣其處築壇場延慈惠演供事畢龍見於空作人言
 謝曰吾雖䝉天誅而頼法力救助乗無上妙因得為菩
 薩龍矣李為建廟請額於朝且名其地為豢龍谷 翦
 勝野聞曰太祖在滁嘗濯手於柏子潭有五蛇擾而就
 之因祝之曰如天命在予汝其永附焉一日戰畢羣坐
 藉土蛇忽蜒蜿其側帝乃掩以兜鍪頃復報戰亟戴兜
[442-31b]
 鍪而往是日手刅甚衆軍法戰勝必祭甲胄衆推帝功
 居多乃置兜鍪於前甫奠忽霹靂大震白龍夭矯自兜
 鍪中出挾雷聲握火光騰空而去諸將自是畏服
 
 
 
 
御定淵鑑類函卷四百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