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55 御定淵鑑類函-清-張英 (master)


[354-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四十九
  居處部十臺藏壇管庭附/庫 鑰
   臺一
 原劉熈釋名曰臺持也言築土堅髙能自勝持也 爾
 雅曰四方而髙曰臺積土四/方者 增毛詩曰經始靈臺經
 之營之 又曰新臺有泚河永瀰瀰 原五經異義曰
 天子有三臺靈臺以觀天文時臺以觀四時施化囿臺
[354-1b]
 以觀鳥獸魚鱉諸侯卑不得觀天文無靈臺但有時臺
 囿臺也 禮統曰夏為清臺商為神臺周為靈臺 老
 子曰九層之臺起于累土 增神鑿度曰庖羲氏建治
 于宛墟國宋陳留縣有八卦臺 史記曰趙武靈王建
 聚臺于邯鄲 又曰淮南王安立思仙臺 原又曰漢
 武帝起柏梁臺髙數十丈 增又曰濟隂郡城陽有堯
 靈臺 後漢書曰尚書為中臺御史為憲臺謁者為外
 臺 東京記曰兖州有娥皇女英臺 原三輔故事曰
[354-2a]
龍臺髙六丈去豐水縣五里 三輔宫殿簿曰長樂宫
有臨華臺神仙臺 楊龍驤洛陽記曰凌雲臺髙二十
三丈登之見孟津 增黄圗曰酸棗城西有韓王望臺
 地理志曰北郡有之回臺 魏志曰建安十五年作
金虎臺又作氷井臺 原又曰黄初六年築東廵臺七
年築九華臺 晉宫闕名曰鄴有銅爵臺織室臺 增
又曰晉有崇天臺 原鄴中記曰鄴城西北立臺皆因
城為基趾中央名銅雀臺北則冰井臺 增述異記曰
[354-2b]
㑹稽山中都郭門古宫存焉宫前有堯臺舜館 宋史
曰太平興國二年築講武臺于城西之楊村 又曰慶
元四年秘書省築渾儀臺髙二丈一尺 實錄曰景泰
元年築東直門外望京村墩臺 尚書曰散鹿臺之財
 子虚賦曰靈王遊于雲夢之中息于荆臺之上 上
林賦曰累臺增成 甘泉賦曰洪臺獨出 思𤣥賦曰
聘王母于銀臺 長門賦曰覽曲臺之央央 文選曰
綴平臺之逸響
[354-3a]
  臺二
原左𫝊曰夏后啓有鈞臺之饗 歸藏曰昔者夏后啓
筮享神于晉之墟為作璿臺于水之陽 又曰享神于
大陵而上鈞臺 增淮南子曰夏桀之時容臺振而掩
覆 新序曰周文王作靈臺及于池沼澤及枯骨 晉
束晳汲冢書抄云周武王親禽受于南單之臺 列子
曰穆王時西極之國有化人來以王之宫室卑陋而不
可處王乃為之改築土木之功赭堊之色無遺巧王府
[354-3b]
為虚而臺始成其髙千仭臨終南山之上號曰中天之
臺 原穆天子𫝊曰盛姬盛伯之子也盛國/名天子賜之
土姬之長乃為之臺是曰重璧之臺 山海經曰王母
之山有軒轅臺射者不敢西向畏軒轅之臺 增拾遺
記曰昭王時廣延國來獻善舞者二人一名旋娟一名
提謨王登崇霞之臺乃召二人處之 述征記曰周靈
王二十三年起昆明之臺一名宣昭之臺聚天下異木
神工篩水精為泥臺髙百丈升之以望雲色時有萇𢎞
[354-4a]
能招致神異王登臺忽見二人乗空而至乗游飛之輦
駕以青螭其衣皆縫緝毛羽王即迎之上席時天下大
旱地裂木燃一人先唱能為雪霜引氣一噴則雲起雪
飛坐者皆口禁井池冰堅可啄又設狐腋素裘紫羆大
褥是西域所至施于䑓上又一人以指彈席上而暄風
入室裘褥皆棄臺下 左𫝊曰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
亥朔日南至公既視朔遂登觀臺以望而書禮也 列
仙𫝊曰簫史者秦穆公時人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鵠穆
[354-4b]
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以妻焉遂教弄玉作鳳鳴居數
十年吹簫似鳳聲鳳凰來止其屋為作鳳臺夫婦止其
上數年皆隨鳳飛去秦為作鳳女祠于雍宫時聞簫聲
焉 史記曰晉平公置酒于施恵之臺 說苑曰晉平
公使叔向聘于吳吳人栻舟以逆之左五百人右五百
人有繡衣而豹裘者有錦衣而狐裘者叔向歸以吿平
公平公曰吳其亾乎奚以敬舟奚以敬民叔向對曰君
為馳底之臺上可以發千兵下可以陳鼓鐘諸侯聞君
[354-5a]
者亦曰奚以敬臺奚以敬民所敬皆異也于是平公乃
罷臺 原陳留風俗𫝊曰浚儀有師曠倉頡城城上有
列仙吹臺 增拾遺記曰晉文公焚林以求介子推有
白鴉遶煙而噪或集子推側火不能焚晉人嘉之起一
髙臺名思煙臺 韓詩外𫝊曰景公使人于楚楚王與
之上九重之臺顧使者曰齊有臺若此乎使者曰吾君
有治位之坐土階三等茅茨不剪樸椽不斵者猶以為
為之者勞居之者泰吾君惡有臺若此者于是楚王蓋
[354-5b]
悒如也 說苑曰齊威王游于瑤臺成侯卿來奏事從
車羅綺甚衆王望之謂左右曰來者何為者也左右曰
成侯卿也王曰國至貧也何出之盛也 原王孫子曰
昔衛靈公坐重華之臺侍御數百隨珠照日羅衣從風
 增述征記曰燕昭王二年海人乗霞舟以雕壺盛數
斗膏以獻王王坐通雲臺亦云通霞之臺以龍膏為燈
光耀百里煙色丹紫國人望之咸言瑞光也遥拜之燈
以火浣布為纒山西有照石去石十里見人物之影如
[354-6a]
鏡焉碎石片片皆能照人而廣方一丈則重一兩昭王
舂此石于泥泥于通霞之臺與西王母游居此臺上常
有鐘鼓琴瑟之鳴神光照耀如日月之出臺左右種恒
春之𣗳葉如蓮花芬芳似桂花隨四時之色 述異記
曰燕昭為郭隗築臺今在幽州燕王故城中土人呼之
為賢士臺亦謂之招賢臺 原左傳曰楚子成章華之
臺以與諸侯落之 賈子曰翟王使使者之楚楚王欲
誇之饗客章華之臺三休乃至于上 增家語曰楚王
[354-6b]
將遊荆臺司馬子期諫王怒之令尹子西駕于殿下曰
今荆臺之觀不可失也王喜拊子西之背曰與子同樂
之矣子西歩馬十里引轡而止曰夫子期者忠臣也而
臣者䛕臣也願王賞忠而誅䛕也王曰善乃還 說苑
曰楚荘王築層臺延石千里延壤百里大臣諫者七十
二人皆死諸御巳曰土負水者平木負繩者正君受諫
者聖因歴陳天子諸侯不尊賢用諫身死國亡之事遂
趨而出楚王遽而追之曰巳子反矣吾將用子之諫明
[354-7a]
日遂觧層臺而罷民楚人歌曰薪乎萊乎無諸御巳訖
無子乎萊乎薪乎無諸御巳訖無人乎 英華集曰九
思臺楚莊王樊姬墓也一名九里臺 淮南子曰令尹
子佩請飲莊王莊王許諾子佩䟽揖北面立于殿下曰
昔者君王許之今不果往意者臣有罪乎莊王曰吾聞
子具于強臺強臺者南望料山以臨方皇左江而右淮
其樂忘死若吾薄徳之人不可以當此樂也恐留而不
能反 原陸賈新語曰楚靈王作乾谿之臺五百仞之
[354-7b]
髙欲登浮雲窺天文 增子虚賦曰楚王乃登雲陽之
臺孟康云雲夢髙唐之臺宋玉所賦者言其髙出雲之
陽也 列女𫝊曰貞姜者楚昭王夫人也王出遊留夫
人漸臺之上而去王聞江水大至使使者迎夫人忘持
其符使者至請夫人夫人不去于是使者取符則水大
至臺崩夫人流而死 原吳地記曰吳王闔閭十一年
起臺于姑蘇山因山為名西向去國三十五里春夏遊
焉後夫差復髙而飾之越伐吳遂見焚太史公云余登
[354-8a]
姑蘇望五湖五湖去此臺二十五里 增史記曰勾踐
二十五年徙都瑯琊立觀臺以望東海 吳越春秋曰
范蠡于東武山起游臺其上東南為司馬臺立層樓冠
其山巅以為靈臺起離宫于淮陽中宿臺在于髙平篤
臺在于成丘苑于樂野燕臺在于石室齊臺在于襟山
勾踐之出游也休息食于令㕑 魏策曰梁恵王觴諸
侯于范臺酒酣請魯君舉觴魯君擇言曰昔者楚王登
強臺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臨彷徨其樂忘死遂盟
[354-8b]
強臺而弗登曰後世必有以髙臺陂池亡其國者今主
君前夾林而後蘭臺強臺之樂也可無戒歟 原新序
曰魏襄王將欲為中天之臺許綰負鍤而入曰聞大王
將為中天之臺願加一力臣聞天與地相去萬九千里
其趾當方一千里盡王之地不足以為臺趾王黙然罷
築者 吕氏春秋曰有娀氏有二佚女為九成臺飲食
必以鼓 增東京記曰魏硯子臺云是張儀家似硯也
 史記曰始皇作瑯琊臺刻石頌徳 原伏琛齊地記
[354-9a]
曰秦始皇二十八年至瑯琊大樂之留三月作瑯琊臺
臺亦孤山也然髙顯出于衆山之上 史記曰寡婦清
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葉家亦不訾清寡婦也能守
其業用財自衛不見犯秦始皇以為貞婦而客之為女
築懐清臺 增三齊畧記曰鬲城東南有蒲臺髙八丈
秦始皇東遊海上于臺下縈蒲繋馬夾道數百歩到今
蒲生縈委猶若有繫狀蒲似水楊而勁堪為箭 闗輔
記曰建章宫北有涼風臺積水為樓長樂宫有魚池臺
[354-9b]
酒池臺始皇造又有著室臺鬭雞走狗臺韓信射臺又
未央有果臺東西山二臺未央宫有鈎弋臺通靈臺望
鵠臺眺蟾臺桂臺商臺避風臺 原漢書曰文帝嘗欲
作露臺召工計之直百金曰百金中民十家之産吾奉
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臺為 增又曰文帝嘗夢欲
上天不能有一黄頭郎推上天覺而之漸臺以夢中陰
自求推者即見鄧通夢中所見也 原嵩髙山記曰山
有玉女臺云漢武帝見三仙玉女因以名臺 增戴延
[354-10a]
之西征記曰嵩中嶽也東謂太室西謂少室相去十七
里嵩髙總名也武帝作登仙臺在少室山下 又曰揚
州雷陂有臺髙二丈南兖州記云即吴王濞之釣臺也
 史記曰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孫卿言于帝曰仙人好
樓居帝乃使卿持節候神作通天臺髙三十丈雷雨悉
在其下 洞冥記曰武帝起招仙之臺于明庭之北明
庭宫者其臺之别名也于臺上撞碧玉之鐘挂懸黎之
磬吹霜條之箎唱來雲依日之曲使臺下聼而不聞歌
[354-10b]
管之聲 又曰神明臺祀仙人處有銅仙舒掌捧雲表
之露 漢武内𫝊曰鈎弋夫人卒既殯尸香聞十餘里
因𦵏之雲陵帝甚哀悼又疑其非常人乃發冢開視棺
無屍唯衣履存焉乃起通靈臺于甘泉常有青鳥集臺
上往來至宣帝時乃止 飛燕外𫝊曰成帝于太液池
中起為瀛洲臺榭髙四十尺帝御流波文縠無縫衫趙
后衣南越所貢雲英紫裠碧瓊輕綃廣榭上后歌舞歸
風送逺之曲帝以文犀撃玉甌令后所愛侍女馮無方
[354-11a]
吹笙以倚后歌 後漢書曰永平初以馬援女立為皇
后顯宗圖畫建武中名臣列將于雲臺以椒房故獨不
及援東平王蒼觀圗言于帝曰何不畫伏波像帝笑而
不言 漢書曰王允為司徒及遷都闗中允收斂蘭臺
石室圗書秘緯要者以從至長安皆分别條上經籍具
存允有力焉 又曰建安十五年冬作銅雀臺于鄴十
七年春悉召諸子登臺使各為賦臨淄侯植援筆立成
 原博物志曰江陵有臺甚大而惟一柱衆梁皆共此
[354-11b]
柱 廣州記曰尉佗立臺以朝漢室圎基千歩直峭百
丈螺道登進頂上三畝朔望升拜號為朝臺 增洞冥
記曰山中有韓夫人愁思臺望子陵也 李膺記曰市
橋西二百歩得相如舊宅今海安寺有琴臺故墟 兩
京記曰東都城有流杯殿在麗春臺北有東西廊南至
麗春臺北連𢎞徽殿南頭皆亭子間以山池殿上作漆
渠九曲 東京記曰祥符縣西九里有岳臺圗經云昔
魏王遥事霍山神築此臺禱于上因以為名 又曰汴
[354-12a]
城上有列仙吹臺西有牧澤甬道二百里漢梁孝王所
造今謂之隄赤城東有繁臺本吹臺也云蒼頡師子野
所造後有繁姓居側因名焉西有崇山即顔率云蟬臺
之下渉海之上是也 又曰洛州温明臺後漢世祖晝
卧于此殿耿弇入造牀下勸帝即位處 原幽明録曰
海中有金臺出水百丈結搆巧麗窮盡神工横光巖渚
竦曜星漢 戴延之西征記曰官渡臺去青口驛六十
里魏武所造也破袁紹于此 增長安志曰姚興集沙
[354-12b]
門五十餘人有大道者五十人起造浮圗于永貴里立
波若臺居須彌山四面有崇巖峻壁珍禽異獸木草精
竒仙人佛像俱有人所未聞皆以為希竒 原鄴中記
曰西臺髙六十七丈上作銅鳳窗皆銅籠䟽雲母幌日
之初出乃流光照耀 增魏畧曰黄初五年文帝東行
留郭后于永始臺霖雨城樓多壊有司請移止后曰昔
楚昭王出遊貞姜留漸臺江水至使迎而無符不去卒
没今帝在逺未有急而移止奈何 述征記曰魏文帝
[354-13a]
築臺髙四十丈列燭置于臺下名曰燭臺逺望如列星
之墜地以處美人薛靈芸焉 又曰魏明帝五年昆明
國貢𠻳金鳥帝將此鳥畜于靈禽之園飴以珍珠飲以
龜腦鳥常吐金屑如粟鑄之以器服畏霜雪乃起小屋
以處之名曰辟寒臺皆用水精為户牖使内外通光而
風露恒隔宫人争以鳥所吐之金用飾釵珮謂之辟寒
金 又曰吳主以潘夫人為神女每與夫人遊昭宣之
臺恣意幸適既盡酣醉吐于玉壺中使侍婢寫于臺下
[354-13b]
得火齊指環即挂石榴枝上因其處起臺名曰環榴臺
 洛陽伽藍記曰千秋門内道北有西遊園園中有凌
雲臺即魏文帝所築者臺上有八角井髙祖于此造涼
風觀登之逺望目極洛川東有靈芝釣臺累木為之出
于海中去地二十丈風生户牖雲起棟梁刻石為鯨魚
背負釣臺既如從地踊出又似空中飛下釣臺凡四殿
皆有飛閣向靈芝往來三伏之日皇帝在靈芝臺避暑
 晉書曰涼張茂築臺約臺周輪八十餘堵其髙九仭
[354-14a]
武陵人閻曾夜叩門呼曰武公遣我來曰何故勞百姓
築臺姑藏令辛巖以曾妖妄請殺之茂曰吾信勞人曾
稱先君之令何謂妖乎太府主簿馬魴曰今世難未夷
唯當𢎞尚道素不宜勞役崇飾臺榭比年以來轉覺衆
務日奢于往每所經營輕違雅度實非士民所望于明
公茂曰吾過也命止作役 原益州記曰雁橋東有嚴
君平卜處土臺髙數丈也 荆州圖記曰江陵縣東有
天井臺飛軒光映背邑面河實郊鄽遊憩之佳處也
[354-14b]
鄧明徳南康記曰雩都君山上有玉臺方廣數丈周廻
盡是白石柱自然石覆如瓦形也四面多松杉遥眺峩
峩嚮像羽人之館風雨之後景氣明淨頗聞山上有鼓
吹之聲山都木客為舞唱之節 增闗中記曰宫北有
井榦臺髙五十丈積木為樓言築累方木轉相交架如
榦 類書曰爾雅臺在夷陵州郭璞注爾雅于此 水
經注曰固安縣金臺陂東西六十里南北五十歩陂西
北有釣臺髙十丈方可四十歩陂北十餘歩有金臺金
[354-15a]
臺上髙東西八十歩南北加減髙十餘丈昔慕容垂之
為范陽也戍之即斯臺也又有小金臺 又曰魏天師
道塲東北舊有静輪宫魏神䴥四年造抑亦柏梁之流
也臺髙廣超出雲間欲令上延霄漢下絶囂浮 東京
記曰夏州朔方郡赫連勃勃僭號築土起珍珠樓中天
臺 崔鴻十六國春秋曰赫連勃勃大破南涼傉檀并
殺衆數萬以人頭為京觀號髑髏臺 北齊書曰文宣
天保九年發丁匠三十萬人營三臺于鄴因其舊業而
[354-15b]
髙博之大起宫室及遊逸園至是三臺成改銅雀曰金
鳳金虎曰聖應冰井曰崇光十一月登三臺御乾象殿
朝宴羣臣並命賦詩 成都記曰蠡臺梁孝王所築于
兔園中廻道似蠡因名之 太宗實録曰貞觀十九年
十月班師次漢武臺餘基三成傍有祠室塋域率顧問
侍臣對曰此是燕齊之士為漢武求仙之處其地俯臨
大海長瀾接天岸多峻石竒怪之狀帝製文刻于石
唐書曰杜甫少與李白齊名嘗從白及髙適過汴酒酣
[354-16a]
登吹臺慷慨懐古人莫之測 舊紀曰㑹昌五年正月
朔敕起望仙臺于南郊壇時道士趙歸真特承恩禮
杜陽編曰大中中日本國王子來朝云本國之東三萬
里有集真島島上有凝霞臺臺上有手譚池池中生玉
碁子不由制度自然黑白分眀 宋史曰雍熙四年内
降手札來年有事東郊行籍田禮十月詳定所言舊禮
于先農壇東立觀耕臺 又曰慶厯三年上閔雨露立
殿廷御衣霑潤戊子雨輔臣稱賀辛卯築欽天臺于禁
[354-16b]
中 成都記曰望郷臺在明光殿西髙八丈累㙛作道
通至臺上登迥眺究觀洛邑暨南望少室亦山丘之秀
極也 帝京景物畧曰過沙河二十里至新井庵有松
林隂一畝西數里栁林中有臺曰景梁臺土人立以思
狄梁公 金臺集曰妝臺李妃所築今在昭明觀後妃
嘗與章宗露坐上曰二人土上坐妃應聲曰一月日邊
明上大恱 燕都遊覽志曰玉泉山有吕公巖下臨一
潭廣丈餘山上有看花臺 歸潛志曰王爵字飛伯少
[354-17a]
居釣臺潛心述作未嘗輕求人知李欽叔過釣臺得其
所著賦及碑大驚遍薦于諸公自此去釣臺遊四方
元史曰世祖中統中于麗正門東七里建祭臺設昊天
上帝皇地祗位自是國有大典禮皆即南郊告謝 又
曰至元五年十月敕二分二至及聖誕節日祭星于司
天臺 又曰至元三十一年五月祭紫微星于雲仙臺
雲仙臺即今之望日臺 元掖庭記曰九引臺七夕乞
巧之所至夕宫女登臺以五綵絲穿九孔針先完者為
[354-17b]
得巧遲完者為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 方輿記要
曰晾鷹臺在縣西南二十五里髙數丈周一頃元時遊
獵多駐于此 明一統志曰釣魚臺在府西花園村臺
下有泉涌出滙為池其水至冬不竭金人王爵隠此
  臺三
原五仞 九層說苑曰楚莊王築五/仞之臺 下詳前二 觀天 望月上/詳
前二鴨郭子横洞冥記曰武帝升望月臺南端/有三 羣飛俄而下臺帝恱之至夕鴨宿臺端 候日
 揆星趙曄吳越春秋曰范蠡起遊臺于怪山以為靈/臺仰視天文候日月之變怪 白虎通曰天子
[354-18a]
立靈臺所以考天人之際/察隂陽之㑹揆星度之驗 十成 九累楚詞曰璜臺/十成誰所極
焉累尸子曰瑶臺/九 而堯白屋 柏寢 匏居韓子曰景公與晏子/游少海登柏寢之臺
望其國曰美哉堂堂乎對國語曰楚靈王為章華之臺/與伍舉登焉曰臺美夫 曰先君莊王為匏居之臺髙
不過望國氣大不過容晏豆民不廢時務官不易朝常/今君為此臺民罷財盡數年而成諸侯莫至若君謂此
美楚其殆矣賈逵/注曰匏居髙臺名 堯廵 夏享王韶之始興記曰含/洭縣有堯山堯廵狩
至于此立行臺/也 下詳前二 記禮 藏書漢書藝文志曰曲臺后/蒼記九篇如淳注曰行
禮射于曲臺后蒼為記故曰曲臺記術司馬彪續漢書/曰靈臺者乃周家之所造臺也圖書 籍珍玩寳怪皆
所藏/也 窺天 望海上詳前一十伏琛齊地記曰平夀/城西北八 里有平望亭亦古縣
[354-18b]
也或云秦始/皇為望海臺 銅雀 金鳳魏志曰建安十五年冬太/祖乃于鄴作銅雀臺 漢
武故事曰漸臺髙三十丈南有壁門三層内殿階陛/咸以玉為之鑄銅鳳凰髙五丈飾以黄金栖屋上
戲馬 鬭雞劉澄之山川古今記曰彭城西南有項羽/戲馬臺 郭縁生述征記曰廣陽門北有
鬬雞/臺 慕許 懐清戴延之西征記曰許昌城本許由/所居也大城東北九重有許由臺
髙六丈廣三十歩由恥聞堯讓而登此/山邑人慕徳故立此臺 下詳前二 一柱 百梁
上詳前二注漢書曰元鼎二年春起百/梁臺服䖍 曰用百梁作臺因名之 朝漢 望齊
上詳前二之史記曰趙武靈王為野臺/以望齊中 境徐廣注曰野一作望 清泠 枍詣
酈道元注水經曰睢陽縣城中有掠馬臺臺東有曲池/池東有一臺謂之清泠臺 張衡西京賦注曰枍詣承
[354-19a]
光皆/臺名 梁吹 蜀琴上下俱/詳前二 越賀 蜀卜吳越春秋/曰越王平
吳後立賀臺于越卜蜀記/廣漢郡有嚴君平 臺 至日登 仲夏處𫝊日南/至公視
朔遂登觀臺以望而書禮也臺月/令仲夏可以居髙明可以處 榭 集鳳 呼鷹上詳/前二
臺劉表好鷹常登/ 歌野鷹來曲 集烏 狀虎御史府亦曰集烏臺/ 曲陽侯王根作漸
臺狀西/白虎 延士 妨農燕昭王置千金于臺上以延天/下士謂之黄金臺 𫝊宋皇國
父為平公築臺妨于農收子罕請俟農功畢築者謳曰/澤門之晢實興我役邑中之黔實慰我心子罕聞之執
朴抶其不勉者曰吾儕小人皆有闔閭以避燥濕寒暑/今君為一臺而不速成何以為役君子謂子罕能分謗
 望仙 思子上下俱/詳前二 避風 曜漢上詳前二漢金/臺竦曜星
[354-19b]
 經始 落成靈臺臺/章華 通靈 通天上詳前二名/ 漢武臺
臨髙 望思古詩云思婦臨髙臺臺漢/武帝立歸來望思之 上帝居 仙
人居玉臺上帝所居居/ 瑶臺仙人所 觀避丸 望扼腕晉靈公不/君從臺上
彈人觀其避九者王潘岳西征賦/曰望漸臺而扼腕 莽死于漸臺 增夏臺 齊臺夏/桀
囚湯于夏臺下淮南子曰庻/女呌天雷霆 撃景公臺 嘯臺 吹臺阮嗣宗善/嘯聲與琴
諧陳留有阮公嘯臺南吹臺即/繁臺也在開封府城 師曠建 瑶臺 玉臺桀為瓊/宫瑶臺
殫百姓之財觀禮樂/志曰遊閶闔 玉臺 龍臺 鹿臺上下俱/詳前二 曲臺
平臺列𫝊曰翼奉上䟽孝文時未央宫有曲臺殿城梁/孝王𫝊孝景時築東苑方二百餘里廣睢陽 七
[354-20a]
十里大治宫室為複道自宫連屬/于平臺三十餘里招延四方豪傑 鴻臺 雞臺黄圖/曰長
樂宫有鴻臺秦始皇二十七年築帝常射飛鴻于臺上/故號鴻臺 郡國志曰洛陽雞臺有劉曜試弩弓棚夕
陽亭賈充出鎮長/安百僚餞送于此 桂臺 蘭臺黄圖曰昭帝始元元/年穿林池廣千歩池
南起桂臺以望逺東引太液之水時命水嬉遊燕永日/以文梓為船木蘭為柁刻飛燕翔鷁飾于船首隨風輕
漾畢景忘歸起商臺于池上蘭唐/髙宗龍朔二年改秘書省曰 臺 青臺 寒臺郡國/志曰
蒲州蚩尤城鳴條野禹娶塗山女思戀本國築臺以望/之謂之青臺 又曰恒州野望臺趙武靈王以登髙望
野亦曰/寒臺 麟臺 鸞臺百官志曰垂拱元年改秘書/省曰麟臺門下省曰鸞臺
厄臺 愁臺厄臺在陳州世𫝊為孔子絶糧之所宋王/禹偁嘗作銘 五代史曰眀宗入汴莊宗
[354-20b]
至萬勝鎮不得進與元行登道㫄冢置酒相顧泣下有/野人獻雉問其冢名野人曰愁臺也荘宗益不恱因罷
酒/去 露臺 雲臺長安志臨潼縣驪山東南三十里秦/始皇露臺祠在焉不齋戒往者輙風
雨迷道十漢明帝思中興功臣/乃圗二 八將于南宫雲臺 明臺 涼臺管子曰/黄帝立
明臺之議者上親于賢也館裴度治第集賢里治石林/叢繚垣幽勝作别墅具煖 涼臺號緑野堂激波其下
 子午 春秋王子年拾遺記曰始皇起雲明臺窮四/方之珍木搜天下之巧工二人騰虚縁
木揮斤斧于空中子時起工午時已畢秦人謂之子午/臺又曰二客于子午之地各起一臺 述異記曰郭景
純注爾雅臺今在夷陵縣又/曲阜縣十里有孔子春秋臺 鬱孤 凌歊鬱孤臺在/贑州府治
西南隆阜鬱然孤起唐刺史李勉登其上歎曰吾雖不/及子牟而心懸魏闕一也 凌歊臺在太平府當塗縣
[354-21a]
黄山之巅劉宋孝/武帝南遊登此臺 妙髙 凌虚妙髙臺在鎮江府城/西北金山上了元建
北凌虚臺在鳳翔府治東/ 宋陳希亮守郡時建 握日 書雲拾遺記曰西/王母與穆王
遊于燧林之下王坐握日之臺參雲上可捫日望書雲/臺在兖州府曲阜縣魯人以二至二分日登此 雲色
以卜歳/之豐凶 畫卦 經星畫卦臺在汝寧府上蔡縣臺四/周皆產著草近臺一水曰蔡溝
舊有𤣥龜縞身素甲浮游其中如洞冥記建元二年帝/起騰光臺以望四逺常有飛光 星集于臺上亦曰經
星/臺 九子 八公黄圖曰神明臺上有九臺今謂之九/子臺 郡國志亳州老子祠内有八
公/臺 閱馬 翫龍水經注曰鄴漳水北有趙閱馬臺髙/五丈列觀其上石虎毎講武于其下
升觀以望之虎自于臺上放鳴鏑之矢以為軍/騎出入之節 翫龍臺在葉縣即葉公畫龍處 講武
[354-21b]
 教農地理志曰許州臨潁有講武臺本尚書臺馬融/講書之地髙宗大閱于此更名 坤鑿度曰神
農帝建治于魯改女皇之大/樂今樂臺在魯教農臺在頓 𫝊教 觀象古三墳曰/燧人氏有
傳教之臺觀兩京記曰東都闕北/及南皆有 象臺太史仰觀之處 集靈 尋真舊紀/曰天
寳元年造長生殿名為集靈臺以祀天神南漢武内傳/曰帝登尋真之臺齋至七月七日夜天西 白雲起少
頃王/母至 望母 思妻水經注洧水南有鄭荘公望母臺/ 成都記曰思妻臺在梓潼縣五
十/里 白起 韓信水經注曰長平城在上黨郡南秦壘/在城西秦坑趙衆收頭顱築臺于此
崔峩特起今乃號之曰白起臺逕水經注安陽縣故隸/漢中樊噲臺髙五六丈又東南 大城固北水北有韓
信臺髙十餘丈上容百許人相𫝊漢髙/祖齋七日置壇設九賔禮以禮拜信 伯牙 仲連
[354-22a]
伯牙臺在嘉興府海鹽縣臺側有聞琴橋/ 仲連臺在東昌府城西北古聊城中 昭君 單
昭君臺在興州山南漢掖庭待詔王嬙字昭君南郡/秭歸人邑人憫昭君不回立臺以祭今有昭君村
漢武本紀曰帝行自雲陽北歴上郡西河五原出長城/北登單于臺至朔方臨北河勒兵十八萬騎旌旗經千
餘里威/震匈奴 李陵 劉琦李陵臺在大同府城西北古雲/内州境陵鄉于此 劉琦臺在
襄陽府治東即劉表子琦與諸葛/武侯謀自安計登樓去梯處也 四知 九成四知/臺在
昌邑為楊伯起建于九成臺在韶州府北城上/太守狄咸宴蘇軾 此軾即席作銘自書刻石 厭氣
 凌雲厭氣臺在徐州豐縣城中秦始皇東遊以厭王/氣因築此臺 述征記曰魏明帝起凌雲臺躬
自掘土羣工皆負畚鍤時隂寒役者/多死髙堂隆等諫之不聽累年而畢 靈武 華陽靈/武
[354-22b]
臺在慶陽府環縣舊屬靈武郡唐肅宗即位于此捧天/中記曰荆軻與太子游東宫池軻拾瓦投龜太子 金
丸進之又共乗千里馬軻曰馬肝美即殺馬進太子與/樊將軍置酒于華陽臺出美人能鼓琴軻曰好手也斷
手以玉/盤盛之 草𤣥 翻經草𤣥臺在成都府治西南揚雄/宅 翻經臺在九江府東林寺
宋謝靈運/翻經于此 造字 說經造字臺在開封府城北世傳/蒼頡造字之所 說經臺在
盩厔縣即闗尹喜迎老聃說道徳/經處晉恵帝植木萬株連亘七里 視草 授經漢明/帝敇
蘭臺給筆札使賈逵作神雀頌故事玉堂中設視草臺/每草制則具衣冠廵臺而坐 授經臺在鳳翔府城南
尹喜受老子五/千言退而書此 縹緲 逍遥縹緲臺在繁昌治後下/瞰大江 逍遥臺在臨
淮荘子墓側唐/刺史梁廷嗣造 玉鏡 瓊花玉鏡臺在三水胥江上/酒家環列多當鑪者
[354-23a]
瓊花臺在揚州府城東蕃釐觀内花自唐/人植天下獨一株元時朽以八仙補之 夜香 雨
夜香臺在懐慶府濟源縣宋令陳省華妻馮氏于此/焚夜香禱曰不求金玉富但願子孫賢後三子皆為
名臣講雨花臺在長干里南梁武帝時有靈光/法師 經于此感天雨花天厨獻食因築臺 挂劒
 釣龍挂劒臺在東阿張秋城南相傳吴季札弔徐君/處以括地志考之在泗州徐城者為是然墓㫄
挂劒草亦竒跡也草形似劒可以愈疾山釣龍臺在福/州府釣臺山下有石刻曰全閩第一江 越王餘善釣
龍/處 千秋 八景千秋臺在真定府髙邑縣漢光武至/鄗因諸將請築臺即住于此 八景
臺在長沙府城西宋嘉祐中築八景曰瀟湘夜雨洞庭/秋月逺浦歸帆平沙落雁烟寺晩鐘漁村夕照山市晴
嵐江天/暮雪 歌風 粘雨歌風臺在徐州沛縣東南泗水/西岸漢髙祖征英布還宴父老
[354-23b]
于此有大風之歌後人因以名臺塵拾遺記曰石虎于/太極殿前起樓髙四十丈名曰芳 臺上有銅龍腹容
數百斛酒使胡人于樓上𠻳酒風至望之如露/曰粘雨臺用以灑塵樓上戲笑之聲音震空中 龍虎
 鳳凰龍虎臺在居庸闗臺廣二里袤三里與積粟山/相峙有龍盤虎踞之狀故名 鳳凰臺故趾在
江寧縣治南鳳凰山劉宋元嘉中王觀見/異鳥集此山時謂鳳凰遂築臺其上故名 八風 九
王莽起八風臺以别四方之風蓋欲求神仙也臺成/費萬金 九日臺在應天城北世呼為松陵岡齊武
帝九月九日/宴羣臣于此 落帽 濯纓落帽臺在荆州龍山晉孟/嘉落帽處 濯纓臺在荆
州監利縣北相𫝊/楚屈原于此濯纓 見孟任 寵西施左荘三十二年/初公築臺臨黨
氏見孟任從之閟而以夫人言許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 吴王夫差破越越乃進西施請退軍吴王許之吴
[354-24a]
王既得西施甚寵之為築姑蘇臺髙三百丈游宴/其上子胥諌曰吾恐姑蘇臺不久為麋鹿之遊矣 兩
觀 三歸兩觀臺在兖州曲阜縣魯城内孔子誅少正/夘于兩觀之下即此 三歸臺在兖州東阿
縣西世𫝊/為管仲築 賣漿 醒酒賣漿臺在真定府棗強縣北/相𫝊姜太公未達時嘗賣漿
于此巖醒酒臺在懐慶府修武縣東北/百家 前巨石是也乃晉劉伶醒酒處 鬬雞走狗
望鵠瞻蟾漢長樂宫中有鬭雞臺走狗臺/ 未央宫中有望鵠臺瞻蟾臺 子陵垂釣
 伯竒撫琴釣臺在嚴州富春山東西二臺各髙約數/百丈東漢嚴子陵垂釣處 撫琴臺在瀘
州城北尹吉甫子伯竒被後母譖/于此臺撫琴作履霜操以自悲 絃歌 金石絃歌/臺在
朿昌府武城縣西十里上有子游祠五金石臺在江西/撫州城西有名峯五第一峯獨髙餘 峯差小名金石
[354-24b]
臺與四峯聯屬後石洲水流其中故時有金石臺分/丞相出之語宋晏殊王安石相繼拜相人以為應
絳帳 青陵絳帳臺在荆州城西南漢馬融教授之所/ 彤管新編韓憑為宋康王舍人妻何氏
美王欲之舍人築青陵臺何氏作/烏鵲歌以見志遂自縊死韓亦死 測景 望氣測景/臺在
河南府登封縣東南古陽城縣内周公定此地為中土/立土圭測日影以驗四時 望氣臺在靈寳闗令尹喜
見紫氣丈餘飛入闗曰必有異人過/此翼日老子駕青牛至後乃築臺 鑄鼎 吹笙岳/州
君山有軒轅臺一名鑄鼎臺黄帝鑄鼎荆山下鼎成騎/龍上昇 吹笙臺在溫州府城南相傳王子晉吹笙處
 獲麟 判虎獲麟臺在兖州鉅野縣東南即西狩獲/麟之所後人于此築臺 判虎臺在鳳
陽定逺縣治後相𫝊宋包拯為/縣令虎傷人捕虎繫臺前判之 曝書 吟詩曝書臺/在兖州
[354-25a]
鄒縣治東南相𫝊子思曝書于此道保定府易州/大寧山有吟詩臺相𫝊五代時馮 吟詩于此 望
風 觀星洞冥記曰太初二年起甘泉望風臺于臺上/得珠望之如照月因名照月珠 故宫遺録
厚載門東有觀星臺/臺㫄有雪栁萬株 黄鳥銜書 馴鹿産女郡國志/曰許州
有丹書臺魏文帝受禪有黄鳥銜丹書築此臺女鹿女/臺在泰州城内昔有王仙翁居山中見馴鹿産 于草
莽中挈養于菴鹿來乳之/後十六載仙翁築臺居之 散金 受珠散金臺在沂/州即二疏散
金處于述異記曰始皇至東海海神捧/珠獻 帝前今海畔有始皇受珠臺 月影 瑶光
西京雜記漢掖臺有月影臺/ 金史志瓊花苑有瑶光臺 聚燕 晾鷹帝京景物/畧蕃育東
南二十里有阜髙一丈廣三四十丈曰聚燕臺歳秋社/燕辭巢日必各将其雛數千百聚此臺呢喃一二日然
[354-25b]
後分翔而去為眀一統志南海子在京城/南二十里舊 下馬飛放泊内有晾鷹臺 射雉 釣
國史地理志曰單州單父有宓子賤琴臺澶州濮陽/有昆吾臺滄州南皮有魏文射雉臺 温陽紀畧釣
魚臺在懐柔縣西三里山水殊勝澗流至此廣丈/餘横板橋以渡東南一望烟渚村樹彷彿江鄉 歇
馬 望麟長安客話歇馬臺故址在寳坻縣南五十里/相𫝊金章宗駐蹕處 郡國志曰曹州麟城
南有望麟臺園客祠庭種香草有五/色神蛾得大繭絲六十里始盡處 讀書 梳妝郡/國
志曰鄧州皇后城即迎陰后處城西張平子讀書之臺/ 堯山堂縣記金章宗為李宸妃建梳妝臺于都城西
北隅今禁中瓊花島妝臺本金/故物也目為遼后梳妝臺誤 畢昴 章黄述征記/曰魏文
帝黄星炳夜乃起畢昴臺以記星趙章黄臺據/章黄二水之㑹與鬱孤甲乙稱雄 抃所建 問廣
[354-26a]
成 訪安期釣天臺在郟縣相𫝊黄帝問道廣成子駐/蹕于此聞奏鈞天之樂故名 幸臺在萊
州府城南門漢武帝訪/安期生登此碑劒尚存 周公 黄石水經注魯縣周/公臺髙五丈周
五十歩臺南四里許則孔廟即夫子之故宅也/ 又曰陽榖有黄山臺黄石公與張子房期處 連弩
 發箭李元諒𫝊曰正元中節度隴右築連弩臺逺烽/候為守備西戎憚之 名勝志金章宗游獵處
有發/箭臺
  臺四
原春臺衆人熙熙/如登春臺 陽臺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蘭臺良史下筆/不能自休
 容臺書式商容之閭索隠云商禮樂/官知禮容故禮部太常稱容臺 新臺衛宣公/納伋之
[354-26b]
妻作新臺于河上/而要之國人惡之 漸臺立于/中央 髙臨四逺吴都賦作/姑蘇之髙
臺臨四逺/而特建 危甚累碁說苑晉靈公造九層臺三年不/成人力困敝出令敢諫者死荀
息進曰臣能累十二碁子加九卵于上公曰危哉息曰/不危公造臺三年不成男不耕女不織亦甚危矣公遂
止/ 崔嵬 垤堄 崇制 峻址 崇崇之制 登登
之功 崇九層之制雖欲凌雲 起一匱之功尚須揆

  臺五
原詩晉陸機擬古詩曰髙臺一何峻迢迢峻而安綺窗
[354-27a]
出塵冥飛階躡雲端佳人撫瑶瑟纎手清且閒芳音隨
風結哀響馥若蘭玉容誰能顧傾城在一彈 梁簡文
帝琴臺詩曰蕪階踐昔徑復愁鳴琴游音容萬春態髙
名千載留弱枝生古樹舊石染新流由來遞相歎逝川
終不收 庾肩吾過建昌故臺詩曰魯國觀遺殿韓城
想舊臺仲宣原隰滿子建悲風來夏蓮猶反植秋牕尚
左開圗雲仍溜雨畫水即生苔及君歡四望知余念七
哀 陳祖孫登宫殿名登髙臺詩曰獨有相思意聊敞
[354-27b]
鳳凰臺蓮披香稍上月眀光正來離鶴將雲散飛花似
雪廻遥想竹林友前窗夜夜開 増唐太宗登三臺言
志詩曰未央初壯漢阿房昔侈秦在危猶騁麗居奢遂
役人豈如家四海日宇罄朝倫扇天裁户舊砌地剪基
新引月擎霄桂飄雲逼曙鱗露除光炫玉霜闕映雕銀
舞接花梁燕歌迎鳥路塵鏡池波太液莊苑麗宜春作
異甘泉日停非路寢宸念勞慙逸已居曠及勞神所欣
成大厦宏材佇渭濱 𤣥宗春臺望詩曰暇景屬三春
[354-28a]
髙臺聊四望目極千里際山川一何壯太華見重巖終
南分疊嶂郊原紛綺錯參差多異狀佳氣滿通溝遲歩
入綺樓初鶯一一鳴紅樹歸雁遲遲去緑洲太液池中
下黄鶴昆明水上映牽牛聞道漢家全盛日别館離宫
趣非一甘泉逶迤亘明光五柞連延接未央周廬徼道
縱横轉飛閣廻軒左右長須念作勞居者逸勿言我後
焉能恤為想雄豪壯栢梁何如卑儉安茅室陽烏黯黯
向山沈夕鳥喧喧入上林薄暮賞餘回鳳輦還念中人
[354-28b]
罷百金 盧照鄰相如琴臺詩曰聞有雍容地千年無
四鄰園院風烟古池臺松檟春雲疑作賦客月似聽琴
人寂寂鳥啼處空傷遊子神 又文翁講臺詩曰錦里
淹中館岷山稷下亭空梁無燕雀古壁有丹青槐落猶
疑市苔深不辨銘良哉二千石江漢表遺靈 岑參司
馬相如琴臺詩曰相如琴臺古人去臺亦空臺上寒蕭
條至今多悲風荒臺漢時月色與舊時同 又文翁講
臺詩曰文翁不可見空使蜀人𫝊講席何時散高臺豈
[354-29a]
復全豐碑文字滅𡨕寞不知年 又揚雄草𤣥臺詩曰
吾悲子雲居寂寞人已去姢娟西江月猶照草𤣥處精
怪憙無人睢盱蔵老樹 髙適登子賤琴臺詩曰宓子
昔為政鳴琴登此臺琴和人亦閒千載稱其才臨眺忽
悽愴人琴安在哉悠悠此天壤惟有頌聲來 褚亮臨
髙臺詩曰髙臺暫俯臨飛翼聳輕音浮光随日度漾影
逐波深迥瞰周平野開懐暢逺襟獨此三休上還傷千
里心 王維臨髙臺送黎拾遺詩曰相送臨髙臺川原
[354-29b]
杳何極日暮飛鳥還行人去不息 又登裴廸秀才小
臺詩曰端居不出户滿目望雲山落日鳥邊下秋原人
外閒遥知逺林際不見此簷間好客多乗月應門莫上
闗 沈佺期臨髙臺詩曰髙臺臨廣陌車馬紛相續回
首思舊鄉雲山亂心曲逺望河流緩周看原埜緑向夕
林鳥還憂來飛景促 宋之問登粤王臺詩曰江上越
王臺登髙望幾回南溟天外合北户日邊開地濕烟常
起山晴雨半來冬花采盧橘夏果摘楊梅跡類虞翻枉
[354-30a]
人非賈誼才歸心不可見白髮重相催 張九齡登古
陽臺詩曰庭樹日衰颯風霜未云已駕言遣憂思乗興
求相似楚國兹故都蘭臺有餘址𫝊聞襄王世仍立巫
山祀方此全盛時豈無嬋娟子色荒神女至魂蕩宫觀
裏蔓草今如積朝雲為誰起 李白凌歊臺詩曰曠望
登古臺臺髙極人目疉嶂列遥空雜花間平陸閒雲入
窻牖野翠生松竹欲覽碑上文苔侵豈堪讀 又登金
陵鳳凰臺詩曰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吴
[354-30b]
宫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
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又蘇臺懐古詩曰舊苑荒臺楊栁新采菱歌唱不勝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裏人 杜甫相如琴臺
詩曰茂陵多病後尚愛卓文君酒肆人間世琴臺日暮
雲野花留寶靨蔓草見羅裠歸鳳求凰意寥寥不復聞
 劉長卿秋日登吴公㙜上寺逺眺詩曰古臺揺落後
秋入望鄉心野寺來人少寒峰隔水深夕陽依舊壘寒
[354-31a]
磬滿空林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至今 張繼題嚴陵釣
臺詩曰舊隠人如在清風亦似秋客星沉夜壑釣石俯
春流鳥向喬枝聚魚依淺瀨游古來芳餌下誰是不吞
鈎 包融阮公嘯臺詩曰荒臺森荆棘蒙蘢無上路𫝊
是古人跡阮公長嘯處至今清風在時時動林樹逝者
昔已逺升攀想遺趣靜然荒榛間久之若有晤靈光未
歇滅千載知仰慕 歐陽詹題嚴光釣臺詩曰弭棹歴
塵跡悄然闗我情伊無昔時節豈有今時名辭貴不辭
[354-31b]
賤是心誰復行欽哉此溪曲永獨古風清 許渾凌歊
臺詩曰宋祖髙臺樂未廻三千歌舞宿層臺湘潭雲盡
暮烟出巴蜀雪消春水來行殿有基荒薺合寝園無主
野棠開百年應作萬年計巖上古碑空緑苔 李商隠
青陵臺詩曰青陵臺畔日光斜萬古貞魂倚暮霞莫許
韓憑為蛺蜨等閒飛上别枝花 曹鄴姑蘇臺詩曰吴
宫酒未銷又宴姑蘇臺美人和淚去半夜閶門開相對
正歌舞笑中聞鼓鼙星散九重門血流十二街一去成
[354-32a]
萬古臺盡人不回時聞田野中拾得黄金釵 温庭筠
登盧氏臺詩曰勝地當通邑前山有故居臺髙秋盡出
林斷野無餘露白鳴蛩急天晴度雁踈由來放懐地非
獨在吾廬 張喬題賈島吟詩臺詩曰吟魂不復游臺
亦似荒丘一徑草中出長江天外流暝烟寒鳥集殘月
夜蟲愁願得生禾黍鋤平恨即休 羅鄴凌敲臺詩曰
髙臺今古竟長閒因想興亾自慘顔四海已歸新雨露
六朝空認舊江山槎翹獨鳥汀洲畔風亞荒榛雪浪間
[354-32b]
好是輪蹄來徃便誰人不向此躋攀 又望仙臺詩曰
千金疉土望三山望鶴無踪羽衛還若說神仙求便得
茂陵何事隔人間 羅隠姑蘇臺詩曰讓髙㤗伯開基
日賢見延陵復命時未㑹子孫因底事假崇臺榭為西
施 宋蘇軾章貢臺詩曰濤頭寂寞打城還章貢臺前
暮靄寒倦客登臨無限意孤雲落日是長安 黄魯直
題大雪寺觀臺詩曰痩藤拄破風烟上乞與游人眼豁
開不知眼界闊多少白鳥飛盡青天回 朱子登定王
[354-33a]
臺詩曰寂寞畨君後光華帝子來千年餘故國萬事只
空臺日月東西見湖山表裏開從知爽鳩樂莫作雍門
哀 楊廷秀朝漢㙜詩曰榕樹梢頭訪古㙜下看碧海
一瓊杯越王歌舞春風地今日春風獨自來 元元好
問光武臺詩曰東南地上游荆楚兵四衝游子十月來
登髙送長鴻當年赤帝孫提劒起蒿蓬一顧滍水斷再
顧新都空雷霆萬萬古青天看飛龍巋然此遺臺落日
荒烟重誰見經綸初指揮走羣雄白水日夜東石麟幾
[354-33b]
秋風空餘廣武歎無復雲臺功 又聚仙臺夜飲詩曰
永夜留歡席髙懐逺市塵月涼衣有露風細水生鱗鄉
社情親舊仙臺姓字新殷勤詩卷在長記座中人 又
銅雀臺瓦硯詩曰愛惜鉛華洗又看畫欄桂樹雨聲寒
千年不作鴛鴦去換得書生笑老瞞 吴澄歌風臺詩
曰黄屋巍巍萬乗尊千秋遊子故鄉魂韓彭自取夷三
族平勃那堪托後昆湛露迄今王迹息大風終古霸心
存當時儘自規模逺誰起河汾與細論 薩都拉鳳凰
[354-34a]
臺為御史大夫易釋董公同賦詩曰六朝歌舞豪華歇
商女猶能唱後庭千載江山圍故國幾畨風雨入空城
鳳凰飛去梧桐老燕子歸來楊栁青白面書生空弔古
日陪驄馬繡衣行 又宿青陽雲松臺詩曰縣門遥接
九華山日月天開圗畫看雲氣曉連銅柱濕翠光晴鎻
硯池寒人間官府紅塵馬天上神仙白玉盤髙卧雲松
定何日仰攀北斗夜䦨干 周權再次邵本初韻釣臺
詩曰羊裘人已逺猶說漢江山不為三公貴輕抛半日
[354-34b]
閒遺臺蒼樹杪清瀨白雲灣千載惟鷗鳥相看不厚顔
 揭徯斯歌風臺和李提舉韻詩曰萬乗東歸火徳開
漢皇曾此宴髙臺沛中父老謳歌入海内英雄倒載廻
湯沐空餘清泗在風雲猶似翠華來穹碑立斷蒼崖上
靜閱人間幾刼灰 黄溍題雪竇妙髙臺詩曰偶為清
遊宿梵宫凌晨試上最髙峰水翻雪色寒猶落雲逺丹
光逺更重舊有一僧能跨虎近聞三洞盡藏龍下方車
馬應難到烟際惟聽日暮鐘 明張羽姑蘇臺詩曰荒
[354-35a]
臺獨上故城西輦路淒涼草樹迷廢塜已無金虎踞壊
牆時有夜烏啼采香逕斷來麋鹿響屐廊空變蒺藜欲
弔伍貟何處是淡烟斜日不堪題
原賦魏文帝登臺賦序曰建安十七年春游西園登銅
雀臺命余兄弟並作其詞曰登髙臺以騁望好靈雀之
&KR0570飛閣崛其特起層樓儼以承天歩逍遥以容與聊
游目于西山溪谷紆以交錯草木鬰其相連風飄飄而
吹衣鳥飛鳴而過前申躊躇以周覽臨城隅之通川
[354-35b]
曹植登臺賦曰從明后而嬉游聊登臺以娛情見天府
之廣開覩聖徳之所營建髙殿之嵳峩浮雙闕乎太清
立冲天之華觀連飛閣乎西城臨漳川之長流望衆果
之滋榮仰春風之和穆聽百鳥之悲鳴天工坦其既立
家願得而獲呈揚仁化于宇内盡肅㳟于上京惟桓文
之為盛豈足方乎聖明休矣美矣恵澤逺揚翼佐皇家
寧彼四方同天地之矩量齊日月之輝光 晉陸機登
臺賦曰永寧中廵幸鄴宫三臺登髙有感乃作賦曰爾
[354-36a]
乃佇眄瑶軒流目綺寮中原方華緑葉振翹歴玉陛而
容與歩蘭堂以逍遥曲房縈而窈眇長廊邈而蕭條于
是聊樂近遊薄言儴佯綺疏列于東序朱户立于西廂
感舊物之咸存悲昔人之云亡憑虚檻而逺想審歴命
于斯堂于是精疲游倦白日藏輝鄙春登之有情惡荆
臺之忘歸聊弭節而駕言悵將逝而徘徊 孫楚韓王
臺賦曰酸棗寺門外夾道左右有兩故臺訪諸故老云
韓王聽訟觀也望韓王之故臺尋往代之所營雙闕碣
[354-36b]
以峻峙貫雲氣而上征歴千載而特立顯妙觀于太清
薄邯鄲之叢臺陋楚國之章華邈岧嶤以亢極豈岑樓
之能加至乃宫觀𢎞敞增臺隠天伐文梓于萬仞發玉
石于三泉優唱角烏鳥之聲蛾睂戲白雪之舞紛淫衍
以低仰翳修袖而容與 盧諶登鄴臺賦曰顯陽隗其
顛隧文昌鞠而為墟銅雀隕于臺側洪鐘寢于兩除奚
帝王之靈宇為狐兎之攸居 增唐鮑防問津臺賦曰
惟歳臨于甲午予經蔡以游陳見巋然之故臺沒路隅
[354-37a]
之荒榛側聞夫子于此問津敢問夫子何負于人淒淒
夫子魯不容身乃泫然而出涕聊托詞以自申巳矣夫
子時乎時乎進皆鳥獸之羣退異沮溺之徒霜雪昬其
大澤荆棘穢其通衢撫川陸之嶮難憫人世之﨑嶇
范榮測景臺賦曰大聖崇業萬象潛通據河洛之要創
造化之功建以黄壤亘以紫宫左輔伊關右連轅嵩銀
臺比而可擬瀛壺方而詎同掩扶桑于日域包蓬萊于
海濛式均霜露之氣以分天地之中于是仰𤣥穹之文
[354-37b]
俯黄壤之理下壓坤徳上羅乾緯垂形象物既不假于
銀衡司刻探元何必邀夫銅史 又曰瞻彼古臺揆日
爰設載徴經始之㫖將測運行之節天地之心可見風
雨之交既别玉律非先土圭是揭以徴隂陽之短長以
察浮驂之晷轍 又觀風臺賦曰我天子徳廣虞夏業
𫝊髙曾展義之心攸克觀風之禮必登故臺之用也斯
建臺之名也是𢎞然後度材比徳奢而不盈興工俾役
儉而不陋萬物是集百工是凑從繩㒺愆運斤以鬭歘
[354-38a]
以山立掲焉雲構及夫西成罷務北陸將寒霜封原隰
雲蔽峰巒金輿斯御綵仗初攅寧侈心以攸往必風俗
之所觀設敎陳詩事必彰于禮備承天統物政本在于
人安 楊系通天臺賦曰伊昔炎漢功髙化洪樂率土
之暨阜築通天而且崇初一簣之發地終百尋以隠空
構之梗梓飾以丹紅浮彩外鑠流光内融赫兮烜兮獨
出烟雲之表壯矣麗矣迥標天地之中柏梁不同井榦
非匹孝武皇帝紹祚䘏𦙍登眺逺騁髙揖八極俯窺萬
[354-38b]
井拂軒楯之宛虹歩簷楹之倒影乃言曰可以臨萬國
可以游九垓凡厥層構莫先斯臺窺地底以豁險羾天
門以崔嵬謂四夷不遐將拓跡以開統見百神咸在則
祈裭而禳灾既玉女之下視復金烏之上廻 張良器
集靈臺賦曰大造之徳曰生大君之位曰寳未有離于
兆庻而復謂之至徳願獻華封之夀上祝唐堯之盛股
肱為良元首作聖用壯辟雍之美乃經靈臺之政豈必
沐咸池陵倒景脫屣乎㝢縣棲真乎絶嶺屇中天之峻
[354-39a]
極從化人兮習靜然後居無何之鄉去有為之境者也
于是情冥具一作/其慾徳貴惟恒可大可久不騫不崩動
植風靡雍熙日𢎞宜其四溟式晏而人和年豐 又烏
臺賦曰士有利于鴻漸者觀乎憲臺降太液邇蓬萊風
威四警霜氣傍催地疏曹而獨秀居對禁而分開提綱
必理舉職惟材門凌晨而豸出樹夕陽而烏來旌良表
正癉惡繩回乍以飛騫淒其嶷矣時為搏擊吁可畏哉
唐纉玉葉藎臣惟哲法省應劉臺兼貟薛昂涼階宇奮
[354-39b]
迅霜雪耿獨坐而情雄邈羣司而位絶稠人廣衆望影
而魂褫暴黨姦雄睹形而膽折豈徒以聳動寮宷逡廵
朝列儻吾道之將行庻從兹而振節 陸䞇登春臺賦
曰春發生以煦物臺居髙而處明俯而望焉舒郁郁之
和氣登而樂也暢怡怡之逺情觸類斯感衆芳俱榮風
出谷以天霽雲歸山而景晴俛視平臯傍臨逺嶠窮漢
苑以周覽匝秦城而迴眺林巒彩翠浮佳氣于遥天宫
觀參差麗飛甍于夕照 又傷望思臺賦曰當武帝之
[354-40a]
季年徳不勝而耄及浮誕之士疉至詭怪之巫繼集忠
見疑而莫售讒因隙而競入忘嗜欲之生疾意巫詛而
是因將搜蠱以滌灾縱庸瑣之姦臣嫌何㣲而莫别寃
雖毒而奚申搆儲后以挂殃引具寮與齊人旋激怒而
誅充竟奔湖而滅身異哉漢后因奸邪之是誘俾冢嗣
而罹咎彼傷魂之冥冥故築臺其何有嗟爾戾嗣盍入
明以見志遽興戈而自棄諒君父之是叛雖竄身其焉
寘 張式燕昭王築黄金臺賦曰昔銅雀創于鄴都陽
[354-40b]
臺起于荆國聳髙麗之殊觀備珍竒而盡飭徒竭用而
殫人自矜豪而逞力洎夫遺情繐帳徒愴淫心結夢巫
山空資穢徳豈同夫慮成經始所寳惟賢初假物以求
士終得魚而㤀筌不然者烏將棲于茂樹魚自躍以深
淵臣亦效誠于大國人誰逺仕于弱燕及夫劇辛不召
而至樂毅無媒而萃咸委質而納忠願長途而騁驥然
則賢為强國之器臺實招賢之餌 任公叔登姑蘇臺
賦曰吾聞周道既衰諸侯狎主中無霸王蠻戎振旅始
[354-41a]
闔閭以伸威終夫差以極武左與勁越同壤右與強楚
為鄰内有高臺之築外有逺略之勤積如莽而暴骨亦
如讎而視人是以疆場日駭板築未弭方五載而厥成
造中天而特起因土累以㙜髙宛岳立而山峙徘徊舊
徳惆悵前聞試游目于寥廓曾巋然而參雲聽逆虐而
翳諫竟麋鹿而為羣髙天放曠平湖泱漭奕奕孤嶼茫
茫極浦悲早雁于海風嘯寒鴟于江雨 張鼎銅雀臺
賦曰六府垂象制文昌之廣殿百工獻藝造銅雀之髙
[354-41b]
臺壯閶闔于昭囘軼沆瀣于烟埃俯臨而漳滏水合仰
觀而宇宙天開返道截梁兮漫延紅䔟縞壁兮徘徊連
雙闕于日表飛累榭于雲隈崒如五岳干霄而岌立&KR2483
若三山出海而崔嵬金雀踶甍而欲翥玉螭盤柱而將
廻召詞人于華屋留舞客于瑶杯登髙必賦無逺不該
原銘後漢李尤雲臺銘曰周氏舊居惟漢襲因崇臺增
峻上擬蒼雲垂示億載俾率舊章人修其行而國其昌
 增唐吕溫望思臺銘曰人倫大統天性是寳雖曰自
[354-42a]
然亦資斧藻漢皇父子一失其道四海為家不能相保
荒臺巋而千古之悲悔目空斷寃魂不歸疑生于微禍
積于基茍有明義誰其間之嗣維邦本本動邦危於乎
後王鑒兹在兹
增記宋蘇軾凌虚臺記曰物之興廢成毁不可得而知
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竄伏方是
時豈知有凌虚臺邪廢興成毁相尋于無窮則臺之復
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嘗試與公登髙而望其東則秦
[354-42b]
穆之祈年槖泉也其南則漢武之長楊五柞而其北則
隋之仁夀唐之九成也計其一時之盛宏傑詭麗堅固
而不可動者豈特百倍于臺而已哉然而數世之後欲
求其彷彿而破瓦頽垣無復存者既已化為禾黍荆榛
丘墟隴畝久矣而况于此臺歟 又超然臺記曰臺髙
而安深而眀夏涼而冬溫雨雪之朝風月之夕予未嘗
不在客未嘗不從擷園𬞞取池魚釀酒瀹脫粟而食之
曰樂哉游乎方是時予弟子由適在濟南聞而賦之且
[354-43a]
名其臺曰超然以見予之無所徃而不樂者蓋游于物
之外也
  壇一
增說文曰壇祭塲也 尚書注曰築土曰壇除地曰墠
 左𫝊曰鄭伯如楚舍不為壇子産曰大適小則為壇
小適大茍舍而已焉用作壇 漢書曰甘泉泰畤紫壇
八觚宣通象八方 後漢書曰圎壇八陛方壇四陛
金史禮志曰大定七年建社稷壇于中都壇南栽栗以
[354-43b]
表之 又曰眀昌五年為壇于景風門外東南歳以立
春後丑日祀風師又為壇于端禮門外西南以立夏後
申日祀雨師是日祭雷師于位下 元史曰大徳元年
正月建五福太乙神壇畤 又曰至元中田忠良請建
太社于朝右建郊壇于國南 又曰至元中大司農請
于立春後丑日祭風師于南北郊立夏後申日祭雷雨
師于西南郊延祐五年乃即二郊定立壇壝之制 又
曰先農之祀始自至元九年武宗至大三年從大司農
[354-44a]
請建農蠶二壇
  壇二
原管子曰桓公即壇而立寗戚鮑叔隰朋賔須無皆差
肩而立 莊子曰孔子遊乎淄帷之林休坐于杏壇之
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終有漁父者下船
而來左手據膝右手持頤以聽曲終而招子貢子路二
人俱對客指孔子曰彼何為者子路曰魯之君子也
增雜記曰孔子出東門過故杏壇曰兹臧文仲誓盟之
[354-44b]
壇也睹物思人命琴而歌 原新序曰秦欲伐楚使徃
觀楚王之寳器楚王聞之召昭奚恤問焉恤對曰此觀
吾國之得失而圗之寳器于賢臣夫珠玉玩好之物非
國之重寳也遂使恤發精兵三百人陳于西門之内為
東面之壇一為西面之壇一秦使者至恤曰貴客也請
就上位 增洞𡨕記曰東方朔得神馬一匹髙九尺武
帝問朔是何獸也朔曰王母乗靈光之輦適東海王公
稅此馬于芝田臣之王公之壇因騎此馬繞日三匝入
[354-45a]
漢關門猶未掩 帝王世紀曰雍初有五畤壇漢武獲
麟處 原徐靈期南岳記曰南岳山上有飛壇懸水激
石飛湍百仭即孫溫伯所䘮身處也又有曲水壇水行
石上成溝瀆如世人臨河壇也三月三日時來逍遥
梁州記曰沔陽城先沔陽縣所治也在漢水南舊蕭何
所築也劉備為漢王權住此城盟于城下今門外有盟
壇猶存 增金史禮志曰明昌六年章宗未有子尚書
省臣奏行髙禖之祀乃築壇于景風門外東南端地與
[354-45b]
圜丘東西相望歳以春分日祀青帝伏羲氏女媧氏位
壇上南面西上姜嫄簡狄位于壇之第二層東向北上
前一日布神位省牲器陳御弓矢䪅于上下神位之右
其齋戒奠玉幣進熟皆如大祀儀 又曰金自天徳以
後始有南北郊之制大定明昌其禮寖備南郊壇在豐
宜門外圎壇三成成十二陛壝牆三匝四面各三門齋
宫東北府庫在南壇壝皆以赤土圬之北郊方丘在通
𤣥門外方壇三成四正陛方壝三周四面亦三門朝日
[354-46a]
壇曰大明在施仁門外之東南門壇之制皆同方丘夕
月壇曰夜眀在彰義門外之西北掘地汙之為壇其中
常以冬至日合配昊天上帝皇地祗于圜丘夏至日祭
皇地祗于方丘春分朝日秋分夕月 元史曰至元中
建社稷壇和義門内稷壇一如社壇之制惟土不用五
色壇皆北向社主用白石剡其上如鐘埋其半于土中
稷不用主樹以松于社稷二壇之南各一株 甘水仙
源録曰至元二年真人張志敬就長春宫設金籙大醮
[354-46b]
有羣鶴下掠壇墠去而復來者累日天子命詞臣作瑞
應記刻之碑 詞苑叢譚曰元東岳有石壇繞壇皆杏
花道士董宇定王用亨先後居之 長安客話曰東岳
廟南數百武即朝日壇壇外古松萬株森沈蔽日都人
所謂黑松林也 北京歳華記曰四月初一日戒壇開
城中人多徃西山 野獲編曰京師最重午節天壇游
人極盛聮鑣飛鞚豪門大估之外則中官輩競以騎射
為娱蓋皆賜沐請假而出者 瀟碧堂集曰戒壇入山
[354-47a]
二十餘里始見山門壇在殿内閣前古松四株翠枝穿
結覆蓋一院 永清縣志曰劉越石壇在拒馬河之隂
晉太尉劉琨欲圗燕薊築壇與段匹碑歃血同盟翼戴
王室今遺址尚存
  壇三
增詩唐馬戴宿王屋天壇詩曰星斗半沈蒼翠色紅霞
逺照海濤分折松曉拂天壇雪投簡寒窺玉洞雲絶頂
醮廻人不見深林磬度鳥應聞未知誰與𫝊金籙獨向
[354-47b]
仙祠拜老君 周朴王霸壇詩曰王君上昇處信首古
居前皁樹即須朽白龜亦應全雲間猶一日塵裏已千
年碧色壇如黛時人誰可仙 儲光羲祭風伯壇應張
太祝作詩曰聖主御青春綸言命使臣將修風伯祀更
福太平身帟幕宵聮事壇塲曉降神帝心矜動物不為
屬車人 元黄庚鶴林仙壇詩曰古壇歸鶴杳野鹿自
成羣嵐氣浮清曉鐘聲出白雲樹穿僧屋老水到寺門
分人世無窮事山中了不聞 元好問游天壇雜詩曰
[354-48a]
芳樹隂隂鳥語譁緑雲晴雪映紅霞青山可是堪人恨
藏著中巖十里花 又曰漫山白白與紅紅小樹低叢
看不供總道查花香氣好就中偏愛玉瓏鬆 又曰溪
童相對采椿芽指似陽坡說種𤓰思得近山營馬少青
林深處有人家 又曰湍聲洶洶落懸崖見說蛟龍擘
石開安得天瓢一翻倒躡雲平下看風雷 又曰仙壇
倒影鳳麟洲一道雲光插素秋也是天公閒不得海東
移著海西頭 眀髙啓毛公壇詩曰欲觀漢壇符東上
[354-48b]
縹緲峰葛花墜寒露夕飲清心胸月出太湖水鶴鳴空
磵松真境久寂寥蒼苔閟靈蹤嘗聞緑毛叟變化猶神
龍世人豈能見偶許樵夫逄攀隂力易疲探𤣥志難從
歸出白雲外空聞仙觀鐘
原銘周庾信登壇銘曰登壇洛汭沈玉河湄丹圗馭馬
練甲乗龜榮光上幕休氣連帷雖存堯讓終見文思
增記唐顔真卿麻姑仙壇記曰麻姑者葛稚川神仙𫝊
云王逺字方平欲東之括蒼山過吴蔡經家教其尸觧
[354-49a]
蟬蛻也經去十餘年忽還語家云七月七日王君當來
過到期日方平乗羽車駕六龍各異色旌旗導從威儀
赫奕如大將也既至坐須㬰引見經父兄因遣人與麻
姑相聞亦莫知麻姑是何神也言方平敬報久不行民
間今來在此想麻姑能暫來有頃聞麻姑來來時不先
聞人馬聲既至從官當半于方平也麻姑既至蔡經亦
舉家見之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許頂中作髻餘髪垂之
至腰其衣有文章而非錦繡光彩耀目不可名字皆世
[354-49b]
間所無有也麻姑自言接待以來見東海三為桑田向
聞蓬萊水乃淺于徃者㑹時略半也豈將復還為陵陸
乎方平笑曰聖人言海中行復揚塵地麻姑手似鳥爪
蔡經心中念言背痒時得此爪以爬背乃佳也方平已
心知經所言即使人牽經鞭之曰麻姑神人汝何忽謂
其爪可以爬背邪見鞭著經背亦不見有人持鞭者方
平告經曰吾鞭不可妄得也
  庭一
[354-50a]
增說文曰庭宫中也 玉海曰堂下至門謂之庭 易
曰揚于王庭 毛詩曰灑掃庭内 又曰殖殖其庭
又曰子有庭内弗灑弗掃 又曰有瞽有瞽在周之庭
 書曰廸簡在王庭 禮記曰諸侯之庭 論語曰鯉
趨而過庭 又曰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 原左𫝊
曰初楚共王無冢適有寵子五人無適立焉既乃與巴
姬宻埋璧于太室之庭 增管子曰湯有總街之庭
漢書曰黄帝接萬靈明庭明庭者甘泉也 又曰太初
[354-50b]
元年上親禪髙里祠后土臨渤海將以望祀蓬萊之屬
幾至殊庭焉作建章宫其西則商中數十里師古曰殊/庭蓬萊中
仙人庭也如淳/曰商中商庭也 原羅含别𫝊曰含致仕還家庭中忽
自生蘭此徳行幽感之應 增班固西都賦曰承眀金
馬著作之庭 又曰玉除彤庭 晉書曰謝晦為右衞
將軍賔客輻凑門巷填塞兄瞻曰此豈門户之福乃以
籬隔門庭曰吾不忍見此 原語林曰謝太傅問諸子
姪曰子弟何豫人事正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車騎荅
[354-51a]
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庭階也 增鮑明逺詩曰
冠霞登綵閣觧玉飲椒庭
  庭二
原賦陳沈炯幽庭賦曰矧幽庭之閒趣具春物之芳華
轉洞房而引景偃飛閣而藏霞築三川于户牖帶林苑
于東家草纎纎而垂緑樹搔搔而落花于是秦人清歌
趙女鼓筑嗟光景之遲暮咏羣飛之棲宿顧留情于君
子豈含姿于嬌淑于是起而長謡曰故年花落今復新
[354-51b]
新年一故成故人那得長繩繋落日年年月月但如春
  庫藏一
原劉熙釋名曰庫舍也舍也者言物之所在之舍也
說文曰庫兵車所藏也帑金布所藏也故藏之為名也
謂之庫藏焉 增周禮春官天府曰天府掌祖廟之守
藏與其禁令凡國之玉鎮大寳器藏焉若有大祭大䘮
則出而陳之既事藏之凡官府鄉州及都鄙之治中受
而藏之以詔王察羣吏之治 原禮記曰季春之月審
[354-52a]
五庫之量審所用/多少也 蔡邕月令章句曰五庫者一曰車
庫二曰兵庫三曰祭器庫四曰樂庫五曰宴器庫 吴
越春秋曰凡安國治民從近制逺者必先實之 春秋
文曜鈎曰軫南衆星曰天庫 韓𤾉天文要集曰天積
者天子之藏府 韓詩外𫝊曰王者藏于天下諸侯藏
于百姓農夫藏于囷庾商賈藏于篋匱 鍾㑹芻蕘論
曰國之稱富者在乎豐民非獨謂府庫盈倉廩實也且
府庫盈倉廩實非上天所降皆取之于民民困國虚矣
[354-52b]
 增元史僧格𫝊曰萬億庫有舊牌絛七千餘條 輟
耕録曰文宸庫在宫垣西 又曰内殿之傍有妃嬪庫
房門一間縫紉女庫房三間 又曰生料庫在學士院
南又南為鞍轡庫又南為軍器庫藏珍庫在宫垣西南
隅 禁扁曰本朝庫曰廣源寳源綺源賦源廣貯生料
財用輔用器備收支平盈夀武利器廣勝資乗内藏左
藏右藏御帶異珍資成資用法物儀從申興武功承天
宣恵廣樂福寧奉宸廣禧藏珍文成供需備用尚用豐
[354-53a]
衍藝林資善永需 蕪史曰内承運庫在東下馬門其
職掌庫藏在宫内者曰東裕庫曰寶藏庫皆謂之裏庫
南城磁器等庫則俱謂之外庫 光禄寺志曰光禄寺
大門内左為茶葉庫月進房右為錢鈔庫後有銀庫鹽
庫 張衡西京賦曰武庫禁兵設在蘭錡 潘岳詩曰
微火不戒延我寳庫
  庫藏二
原左𫝊曰昭公十八年宋衛陳鄭皆火梓慎登大庭氏
[354-53b]
之庫以望杜預注大庭氏是古國名/在魯城内于其處作庫 增列子曰范氏
之藏大火商丘開入火徃還無難色埃不漫身不燋子
華之客乃謝之 商君書曰湯武破桀紂海内無患築
五庫藏五兵 原漢書曰漢髙祖七年蕭何立東闕前
殿武庫 增又曰枚乘諌吴王夫漢并二十四郡十七
諸侯轉輸錯出軍行數千里不絶于郊其珍怪不如東
山之府如淳曰吴王之府藏也 原東觀漢記曰更始
至長安御府帑藏武庫皆安堵如故 增王子年拾遺
[354-54a]
記曰糜竺用陶朱公計術益億萬之利貨擬王家有寳
庫千間 太平治迹統類曰宋太祖置封樁庫常宻謂
近臣曰石晉茍利于己割幽薊以賂契丹使一方之人
獨限境外朕甚憫之欲俟斯庫所藏滿三五十萬即遣
使干契丹約茍能歸我土地民庻即當盡此金帛充其
贖直如曰不可朕將散滯財募勇士俾圗攻取耳㑹晏
駕不果 五代史曰後唐明宗廢内藏庫四方所上物
悉歸之有司 澄懷録曰大徳初廣源庫官售雜物有
[354-54b]
靈壁小峰長僅六寸髙半之玲瓏秀潤所謂臥沙水道
展摺胡桃紋皆具于峰之頂有白石正圎瑩然如玉徽
宗御題八小字于傍曰山髙月小水落石出略無雕琢
之跡真竒物也 元史曰兵志樞宻院臣言牆垣已成
南北西三畔皆可置軍獨御酒庫西地窄不能容臣等
與丞相完澤議之 英宗實録曰正徳三年遷甲乙丙
丁等庫于内府四年以新造天財甲乙丙丁等庫成欲
盤移庫藏命魏國公徐顯宗行在户部右侍郎吴璽總
[354-55a]
理其事
  庫藏三
原寳㙜 珠府韓詩外傳曰晉平公藏寳之㙜燒救火/三日三夜乃止公子晏賀曰臣聞諸侯
藏于百姓今百姓藏于外而賦斂不已昔桀紂殘賊為/天下戮今皇天降灾于藏㙜是君之福也 韓揚天文
要集曰離珠五星在須/女北離珠為藏府也 宴器 禁兵上詳前一帝後/漢書曰靈 光
和中武庫屋自壊司隸許氷上書曰/武庫禁兵所在國之禁為灾深也 天潢 御府春/秋
文曜鈎曰咸池曰天潢五帝車舍也宋均/注曰舍庫也五帝車之庫 下詳前二 聚甲 藏
焦贛易林曰武庫軍府甲兵所聚/非邑非里不可以處 下詳前一 魚集屋上 龍
[354-55b]
見井中魏志曰嘉平中魚二集于武庫屋上中晉/書曰太康五年有二龍見于武庫井 增
小吏守藏 令史值曹上即晉侯事見前刓唐故事諸/司申以令史值曹 脫為奸及
關播再遷侍中悉易/以士人時韙其法 廡署 廊列唐徳宗始出幸奉/天府藏委棄衛兵
無褚衣至是天下貢稍至乃于行在夾廡于古無傳耆/老皆言開元時貴臣飾巧以求媚建言郡邑賦稅當委
有司以制經用若貢獻悉歸天子私有之則淫蕩侈欲/終以餌㓂 唐陸宣公䞇奏議忽觀古廊之下榜列三
庫之名竊揣軍/情或生觖望矣 自供乘輿 請列别舍上即毋將隆/事見後 唐
裴延齡建言左藏天下歳貢不貲耗不可校請列别舍/以檢盈虚于是以天下宿負八百萬緡為負庫抽貫三
百萬緡為賸庫様物三十萬緡為/季庫帛以素出以色入者為月庫 官庫饒豐 廥藏
[354-56a]
殫耗唐劉文静曰晉陽士健馬強官庫饒豐敕牛徽改/給事留陳倉張濬伐太原引徽為判官 所在敦
遣徽太息曰王室方復廥藏殫耗當協和諸侯以為/藩屏而又濟之以兵諸侯離心必有後憂後濬果敗
藏兵 還玉漢書曰立武庫以藏兵内洞冥記曰元狩/四年將夕有黄髮叟懐 探徑尺玉以授
帝帝以玉還寳/庫即龍玉也 矛㦸在前 戎儲攸歸又曰裴楷有/知人之鑒目
鍾㑹云觀如武庫森森但見矛㦸在前/ 曹毗魏都賦曰百藏之庫戎儲攸歸 劒如龍蛇
庫有雉雊拾遺録曰太上皇以寳劒賜髙祖吕后藏于/瑶庫守者見白氣從户中出如龍蛇吕后更
瑶庫名曰靈倉藏及諸吕擅權白氣亦滅恵帝即位以/此貯禁兵名曰靈金府 晉書曰武庫封閉甚宻忽有
雉雊張華曰此必蛇化/為雉視之果有蛇蛻也 收書籍 貯畫像輟耕録藝/林庫専一
[354-56b]
收貯書籍碑蕪史皇極之東則内承運庫再東曰香庫/稍北有石 曰古今通集庫以貯古今君臣畫像符劵
典籍歳六月/六日曝之
  庫藏四管籥附/
原六府周禮天子六府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貨典司六職注府謂主藏物之稅 五
禮天子之/庫有五 輸實子産曰其輸/之則君府實 充貢周禮凡萬民/之貢以充府
庫/ 紂鹿㙜紂所積之府/庫曰鹿㙜 魯長府藏/名 受九貢周禮/内府
掌受九貢九賦九功之貨賄良兵良器/以待邦之大用注謂朝覲頒賜也 供百物外府/掌邦
布之出入以供百物而待邦之小用注/布帛也藏曰泉行曰布小用謂賜也 王府大/内 白
[354-57a]
魏之/藏名 充牣積/滯 不竭管子曰藏于不竭之府/謂養桑麻育六畜也 水
無聚水衡錢/注天子私藏 禁庫 受藏周禮頒其貨/于受藏之府 守藏晉/侯
之豎頭須守藏者/及其出竊藏以逃 瓌寳溢目窺山東之府/則瓌寳溢目 餘錢朽
武帝初府庫餘財京師錢累/百巨萬餘貫朽而不可校 司農供乗輿毋將隆/字君房
言大司農錢自供乗輿不以給供養供/養勞賜一出少府蓋不以本藏給末用 有司出幣帛
月令季春命有司開/府庫出幣帛聘名士 管籥謹守漢書謹/守管籥 善閉老子/曰善
閉者無關鍵/而不可開 槖籥老子曰天地之/間其猶槖籥乎 扃鐍莊子則必/攝緘縢固
扃/鐍 啓籥書金縢啟籥見/書乃并是吉 修鍵月令孟冬戒門閭/修鍵閉慎管籥
[354-57b]
司門周禮司門掌授/鍵以啟閉國門 管庫禮記晉趙文子舉管/庫之士七十有餘家 北
門之管把子云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 天地之籥見/上 琅當鐵鎖/琅當
長/鎖 增玉匙金籥黄庭經玉匙/金籥常完堅 牡籥漢五行志牡籥/注牡是出籥者
又云牡所以下/閉者以鐵為之 自繋管籥續世說曰漢吏部張允家/貲萬計性吝自繋管籥如
環珮聲後隨郭威/入京師墜井而卒 外無關籥魏傅嘏曰鄧颺外要名/利内無關籥皆敗徳也
 納四金籥唐史朱滔王武俊田恱李納僭王納四/金籥于囘紇曰四國啟閉出納惟命
不為扃籥唐史元徳秀陸渾佳山水居之不/為牆垣扃籥無僕妾嗜酒陶然 自持管
唐史徐岱為給事中/性吝至自持管籥 北門鎖籥國老閑談曰㓂準/鎮大名府北使曰
[354-58a]
 相公望重何不在中書公曰皇上/以朝廷無事北門鎖籥非卿不可 魚籥東坡詩曰魚/籥未收清夜
 永魚籥者取魚不/瞑目守夜之義
   庫藏五
 原銘後漢李尤武庫銘曰搏噬爪牙鋒鉅之先毒螫芒
 刺矛矢以存聖人垂象五兵以陳 晉摰虞武庫銘曰
 有財無義惟家之殃無愛糞土以毁五常
 
 
[354-58b]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