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55 御定淵鑑類函-清-張英 (master)


[352-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四十七
  居處部八廬/閣 樓/
   廬一
 増說文曰廬寄也春夏居秋冬去 釋名曰寄此為廬
  原周官曰凡國野之道十里有廬廬有飲食 増周
 禮曰埜廬氏掌達國路 原漢書曰武帝詔嚴助君厭
 承明之廬 左傳曰糞除先人敝廬 増列子曰燕人
[352-1b]
 生于燕長于楚及老而還本國過晉同行者誑之指舍
 曰此若先人之廬乃泫然而泣 原洛陽故宫名曰侍
 中廬在南宫中 増酉陽雜爼曰北方昬禮用青布慢
 為屋謂之青廬于此交拜行禮 潛確類書曰埜人結
 草為廬形如蝸牛殻寢處其中以守室
   廬二
 増左傳曰齊侯歸遇把梁之妻于郊使弔之辭曰殖之
 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猶有先人之敝廬在下妾不
[352-2a]
得與郊弔 後漢書曰光武建武十七年幸章陵修園
廟祠舊宅觀田廬 又曰陸烈平原人為吳令行稱鄉
里有爭田者將質之或至途望廬而返 原東觀漢記
曰耿純率宗族歸光武時郡國多降邯鄲純兄歸燒宗
家廬舍上以問純純曰恐宗人賔客卒有不同故焚燒
廬舍絶其反顧之望上大笑 又曰承宫少孤年八歳
為人牧豬鄉里徐子明春秋授諸生數百人宫過其廬
下見諸生講好之因忘其猪而聽經猪主怪其不還行
[352-2b]
求索見宫欲笞之門下生共禁乃止 増華嶠後漢書
曰汝南薛苞字孟聚父後妻嘗憎苞分之出外日夜號
泣不能去被毆杖不得已廬于門外旦入灑掃進食父
怒逐之又廬于里頭晨昬不廢積歳餘父母慙而還之
 原皇甫謐髙士傳曰世莫知焦先所出或言生漢末
無父母兄弟見漢衰乃不言常結草為廬冬夏袒露垢
汚如泥後野火燒其廬先因露寢遭大雪先袒卧不移
人以為死就視如故 魏志曰管寧聞公孫度令行于
[352-3a]
海外遂至遼東度虚館以待之旣還乃廬于山下時避
難者多居郡南而寧居北示無遷志 増魏畧曰楊沛
前後宰歴城守不以私計分意身退家無餘積無他婢
占河南亭部荒田二頃分牛廬止其中 晉書曰征虜
將軍石崇河南金谷澗中有别廬冠絶時輩引致賔客
日以賦詩 唐書曰李建子訥居與宰相楊收接收欲
市訥居舍以廣第訥叱曰先人舊廬為權貴優笑地邪
  廬三
[352-3b]
増周 聚國史親衞諸軍虎旅百萬蓋天下武峯之萃/也即建二帥以䕶周廬之師 賈山傳曽不
得聚廬而/托處焉 居 結孟子五月居廬宅李恂為武威太/守坐事免無田 財産居山澤結
草為/廬 學 精倪若水傳興州縣學廬之儒林/傳曰精廬暫建謂講讀 舍 蘧
莊子仁義先生之蘧廬卧匈/奴傳匈奴父子同穹廬 野 荒漢志曰在野/曰廬 東坡
詩去鄉三十載/風雨荒舊廬 草 蓬諸葛亮出師表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
草廬之中鳴李徳裕詩少/室映川陸 臯對蓬廬 倚 拂倚廬倚牆至地而/為之無楣柱 吐
蕃聨毳帳以居/號大小拂廬 北渚 南山唐仲長子光隱者也無/妻子結廬北渚凡三十
年上孟浩然詩北闕/休 書南山歸敝廬 三顧 千列上詳諸葛出師表/見前 文選周廬
[352-4a]
千/列 車馬喧 風雨傾陶潛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蘇東坡詩曰江湖渺故國
風雨傾/舊廬 愛吾廬 有此屋陶潛詩孟夏草木長遶屋/樹扶疎衆鳥欣有托吾亦
愛吾廬書韓愈示子詩始我來京師止/攜一束 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廬 未忍舍 無
所増明皇雜錄虢國夫人恩傾一時謂韋嗣立曰聞此/宅欲貨其價㡬何韋氏諸子降階而言曰先人舊
廬所未忍舍處李愬兄弟恃家勲矜飾/室廬惟愬所 乃父時故廬無所増 庇風雨 蔽
牀席龍門王通敎授于河汾之間累徵不起楊素勸之/仕通曰有先人之敝廬足以庇風雨薄田足以具
饘粥讀書談道足以自樂願明公正以治天下時和歳/豐通也受賜多矣不求仕也 陶潛詩曰敝廬何必廣
取足蔽/牀席
[352-4b]
  廬四
増詩陳江總賦得謁帝承明廬詩曰霧開仁壽殿雲繞
承明廬輪停紺幰引馬度紅塵餘香貂拜黻衮花綬拂
元除謁帝升清漢何殊入紫虚 唐岑參虢州送鄭興
宗弟歸扶風别廬詩曰佐郡已三載豈能長後時出闗
少親友賴汝常相隨今旦忽言别愴然俱淚垂半生滄
洲意獨有青山知州縣不敢說雲霄誰敢期因懷東溪
老最憶南峯緇我為多種藥還山應未遲 又送梁判
[352-5a]
官歸女几舊廬詩曰女几知君憶春雲相逐歸草堂開
藥裹苔壁取荷衣老竹移時小新花舊處飛可憐真傲
吏塵事到山稀 孟浩然題埜人園廬詩曰與客園廬
並微尚頗亦同耕釣方自逸壺觴趣不空門無俗士駕
人有上皇風何處先賢傳惟稱龎徳公 元劉因王溪
精廬詩曰居然山四頺危檻俯晴春川氣生不極翠潤
流衣巾林隂起薄暮酒色生微醺歌聲忽落谷驚歸欲
飛雲
[352-5b]
原碑後漢張超靈帝河間舊廬碑曰赫赫在上陶唐是
承繼徳二祖四宗是憑上龜鑑乎羲農中結軌乎夏商
元首旣明股肱惟良乃因舊宇福徳所基修飾經構農
隟得時樹中天之雙闕崇冠山之華堂通閣間道丹階
紫房金窓鬱律王壁内璫青蒲充庖朱草棲箱川魚踴
躍雲鳥舞翔煌煌大漢合德乾剛體効日月騐化隂陽
格于上下震暢八荒三光宣曜四靈効祥天其嘉亨豐
年穣穣騶虞奏樂鹿鳴薦觴工祝致告福祿來將永保
[352-6a]
萬福南山無量
  樓一
原爾雅曰俠而修曲曰樓 說文曰樓重屋也樔澤中
守竹樓也 釋名曰樓言牖户之間有射孔慺慺然也
 史記曰仙人好樓居設具而候神人 墨子曰城備
三十步置坐候樓出堞四尺百步一木樓樓前面九尺
二百步一立樓去城中二丈五尺 淮南子曰亂之所
由生者皆在流遁大構架興宫室延樓棧道雞棲井榦
[352-6b]
檦木欂櫨以相支持木巧之飾此遁于木也 袁宏羅
山疏曰仰望石樓渺然在雲中 晉宫闕名曰總章觀
儀鳯樓一所在觀上廣望觀之南又別有翔鳯樓 増
又曰洛陽有鳯凰樓慶雲樓伺星樓 原十洲記曰崑
崙山有十二玉樓 瀨鄉記曰老子廟有皇天樓九柱
樓靜念樓皆畫仙人雲氣 増故宫遺録曰崇天門分
為五總建闕樓其上翼為廻廊低連兩觀旁出為十字
角樓 金臺集曰大安殿基今為酒家壽安樓 輟耕
[352-7a]
録曰鐘樓又名文樓在鳯儀南皷樓又名武樓在麟瑞

  樓二
原虞氏家記曰吳小城白門樓蓋吳王闔閭所作也至
秦始皇守宫史燭鷰窟失火燒宫而此樓故存 増吳
越春秋曰范蠡為勾踐立飛翼樓以象天門 原莊子
曰魏武侯謂徐無鬼曰吾欲愛民而為義偃兵其可乎
徐無鬼曰不可愛民害民之始也為義偃兵造兵之本
[352-7b]
也凡成美惡器君雖為仁義幾且偽哉形固造形成固
有伐變固外戰君亦必無盛鶴列于麗樵之間注曰麗/樵戰樓
名/也 史記曰方士言于武帝曰黄帝為五城十二樓以
候神人帝乃立神明臺井幹樓髙五十丈輦道相屬
漢書曰武帝時濟南公玉帶上黄帝明堂圗圖中有一
殿四面無壁以茅蓋通水圜宫垣為複道上有樓從西
南入蓋樓之始也 又曰甘延壽少以良家子善騎射
嘗超踰羽林亭樓由是遷為郎 増又曰趙充國為壍
[352-8a]
壘木樵校聮不絶師古注曰樵譙同謂/為髙樓以望敵也 金華子曰李
景讓為御史大夫貴戚有看街樓閣畏其糾彈皆泥之
 原東觀漢記曰上至廣阿止城門樓上披輿地圗指
示鄧禹曰天下郡國如是我乃始得一處卿言天下不
足定何也 増又曰公孫述造十層赤樓 蜀志曰劉
元徳在陳登席謂許汜曰天下攘攘方且求田問舍吾
當睡百尺樓上睡汝于地下耳豈特上下牀之別 原
吳志曰劉基美容姿孫權愛敬之權暑時嘗船中宴樓
[352-8b]
上作雷雨權以蓋自覆又命覆基餘人不得也 述異
記曰荀瓌字叔偉憩江夏黄鶴樓上望西南有物飄然
降自雲漢乃駕鶴之賔也賔主歡對辭去跨鶴騰空眇
然煙滅 幽明録曰鄴城鳳陽門五層樓去地二十丈
長四十丈廣二十丈安金鳳凰二頭于上一頭飛入漳
河清浪見在水底一頭今猶存 世說曰凌雲樓樓觀
極精巧先稱平衆材輕重當宜然後造構乃無錙銖相
負揭臺雖髙峻恒隨風揺動魏明帝登臺懼其勢危別
[352-9a]
以大材扶持之樓即便頹壞論者謂輕重力偏故也
増又曰桓翼征西治江陵城甚麗顧長康曰遥望層城
丹樓如霞 水經注曰謝元田居所在右濵長江左傍
連山平陵修通澄湖逺鏡于曲江起樓樓側悉是桐梓
森聳可愛居民號為桐亭樓樓兩面臨江盡升眺之趣
蘆人漁子汎濫滿焉 輿地志曰黄鶴山在縣界晉王
恭為刺史改創西南樓名萬歳西北名芙蓉樓至今存
焉 又曰宋元嘉二十二年修廣華林園築景陽山始
[352-9b]
造景陽樓 宋書曰紫氣出景陽樓狀如烟薄久之詔
改景陽為景雲樓 原陶季直京都記曰宋華林園造
景雲樓 齊書曰置鐘于景陽樓上令宫人聞鐘聲早
起妝飾 増又曰武帝登烽火樓詔羣臣賦詩蕭頴胄
詩合㫖帝謂頴胄曰宗室便不乏才 又曰齊武帝興
光樓上施青漆世人謂之青樓東昬曰武帝不巧何不
純用琉璃 梁書曰隱士陶宏景于句曲山築三層樓
宏景處其上弟子居其中賔客至其下 又曰大同十
[352-10a]
年幸京口城北固樓曰此不足以固守然北望江山實
為壯觀乃改名北顧 魏書曰虜自佛貍世至萬民世
増雕飾正殿西築臺謂之白樓樓南又有伺星樓 周
書曰孫儉為荆州刺史人安其業吏人表請為儉構清
德樓樹碑刻頌朝議許焉 百官志曰南齊宫城諸却
敵樓上本施鼓持夜者以應更唱太祖以鼓多驚眠改
以鐵磬 唐書曰髙宗永徽三年御安福門樓觀百戲
謂侍臣曰昨登樓欲觀人情風俗 又曰神龍三年改
[352-10b]
元武門為神武門樓為制勝樓 又曰初潼水銜苑有
望春樓韋堅于其下鑿為潭以通漕元宗為昇樓詔羣
臣臨遊賜名廣運潭 譲皇帝傳曰開元二年盡以隆
慶舊邸為興慶宫而賜寧王薛王于勝業坊申岐二王
居于興安坊環前宫側天子于宫西南置樓西曰花萼
相輝之樓南曰勤政務本之樓 㑹要曰元宗戒諸王
曰吾奉先帝宫室不敢有加興慶制作所以表休徵之
地新作南樓本欲採風謡察氓俗是亦闢門達聰之意
[352-11a]
時有游宴不徒然也 又曰清華宫天寳八載新作觀
風樓 又曰貞元十三年户部尚書裴延齡奉敕修望
仙樓 舊史曰元和二年詔左神䇿軍新築夾城置元
化景輝樓 李徳裕傳曰文宗太和中自兵部侍郎為
劒南西川節度使建籌邊樓樓南道山川險要與蠻相
入者圗之左西道與吐蕃相接者圗之右其部落衆寡
饋餉逺邇曲折咸具 寰宇記曰浚儀城西門樓本無
名唐文宗太和中節度使令狐綯重修因登臨賦詩名
[352-11b]
為望京樓 又舊史曰太和九年詔左右軍各一千五
百人建紫雲樓 又曰宣宗大中元年修百福殿成名
曰雍和樓曰親親以㑹諸王子孫 又曰大中二年敕
修右銀臺門樓屋宇及南面城牆至叡武樓五年詔修
明義樓 又曰大中三年旣復河湟河隴髙年千餘人
見闕下天子為御延喜樓賜冠帶 唐書本傳曰田宏
正性忠孝好功名起樓聚書萬卷通春秋左氏與賔屬
講論終日 舊唐書曰髙駢于府第别建道院有迎仙
[352-12a]
樓延和閣髙八十尺飾以珠璣金鈿侍女數百皆羽衣
霓服新聲廣曲擬之鈞天日與吕用之張守一二人授
道家法籙談論于其間賔佐罕見其面 南唐書曰唐
主于宫中作百尺樓命羣臣觀之衆皆歎美蕭儼曰恨
樓下無井耳唐主問其故對曰所以不及景陽樓唐主
怒貶于舒州 又曰木平和尚者南唐保大初徵在闕
下常出入禁中他日從上登百尺樓上曰新建此樓制
度佳否木平曰尤宜望火上初不喻其㫖居數載木平
[352-12b]
卒淮甸大擾自龍陽置烽候以應龍安山旦夕上多登
覽以瞻動靜 成都古今記曰畫紅樓王蜀先主所建
綵繪華侈初潁川人華洪隨先主入蜀賜姓名宗侃至
是造紅樓城中相率來觀曰看畫紅樓先主以為應洪
之䜟乃誅之 宋史曰建隆三年重修東京大内崇政
殿西北迎陽門内有後苑苑有太清樓走馬樓與延春
儀鳳翔鸞相接貯四庫書 又曰太平興國三年享太
廟合祭南郊御丹鳳樓大赦五年作端拱樓 又曰咸
[352-13a]
平二年建屬籍樓藏宗籍 又曰祥符元年名兖州府
門樓曰回鑾覃慶河中府市中樓唐廣明中王重榮誓
衆于此名為克復祥符四年上幸河中曰克復一時事
不若因舜都為號賜名薫風 又曰廣政殿後有玉華
樓東有紫雲樓明道元年改曰昇平樓宫中觀宴之所
 遼史曰南京北隅有燕角樓 禁扁曰遼以幽州為
南京有五花樓五鳳樓迎丹樓 金史曰世宗大定七
年幸東宫敕有司于東宫涼樓前増置殿位 又曰海
[352-13b]
陵登瑞雲樓納涼命楊伯雄賦詩 又禁扁曰金以幽
州為中都汴為南京樓之扁有嘉福嘉瑞丹鳳瑞雲瑞
光 又曰大都樓之扁有凝暉延灝驂龍翥鳳 元掖
庭記曰順帝秋夜乗船泛月池上起浮橋三處每分三
洞洞上結草為飛樓樓上置女樂 燕都遊覽志曰朝
爽樓雙塔寺後吕氏園中樓也 又曰玉泉吕公巖有
捲幔樓 又曰米仲詔湛園有飲光樓 改蟲齋雜疏
曰緑雨樓陸文裕深舊邸也在正陽宣武二門之間
[352-14a]
  樓三
原井幹 麗樵並詳/樓一 盤龍 儀鳳鮑昭京洛篇曰鳳/樓十二重四户八
綺窓繡桷金蓮花桂柱/玉盤龍 下詳樓一 五尋 百尺上見孫楚賦洛/洛陽地記曰
陽城内西北角金牖城東北/角有樓髙百尺魏文帝造 望氣 候神蕭方等三/十國春秋
曰張華解天文善望氣元康初嘗與鄱陽雷孔章共夜/登臺而見一氣起斗牛間華謂孔章曰此何氣也對曰
其寶劒乎一/ 下詳樓 半城 出堞桓子新論曰更始到長安/其大臣辟除東宫之事為
下所非笑但為小衛樓半城而居之以/是知其將相非蕭曹儔也 下詳樓一 瞰虹 翔鳳
張衡西京賦曰神明崛其特起井幹疉而百層峙遊極/于浮柱結重欒以相承瞰蜿虹之長䰇察雲師之所憑
[352-14b]
樓下詳/ 二 凌雲 棲霞上詳樓二歩盛宏之荆州記曰/城西百餘 有棲霞樓宋臨川
康王/置 五層 百丈上詳樓二上郭子曰殷中軍廢後/恨簡文曰 人著百丈樓上檐梯
將/去 弄玉登 緑珠墜秦穆公女弄玉登樓吹簫感鳳/來 孫秀求緑珠不得及石崇
將刑珠乃/墜樓死 臨大道 齊浮雲曹子建詩青樓臨/大道 下見古詩 虞
氏擊搏 庾公談咏列子虞氏者梁之富人登髙樓臨/大路擊搏樓上而笑有俠客在下
飛鳶適墜腐鼠中俠客俠客盡率其屬以滅其家詳俠/ 庾亮字元規在武昌諸佐吏殷浩之徒乗秋夜佳序
共登南樓不覺庾至諸人將起避亮曰諸君少/住老子于此興復不淺便據胡牀與浩等談咏 仙居
 蜃結仙人好樓居/ 蜃氣結樓 視氣 銷憂蜀志周羣作小樓/多令奴更直于上
[352-15a]
視天纔有一氣即白/羣 下見王粲賦 彭氏樓 秦氏樓黄昌為郡守/陟縣彭氏造
樓臨道昌行縣彭氏婦女輙升樓而觀昌/乃殺之 古詩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 増落星
齊雲落星樓在金陵東北吳大帝于落星山創三層樓/吳都賦云享戎旅于落星 五代唐韓建為鎮國
匡國節度使李茂貞犯闕/昭宗幸其鎮登齊雲樓 揚塵 散花拾遺石虎起/樓髙四十丈
以雜寳異香為屑毎風作則于樓上揚之名曰/芳塵 散花樓在成都摩訶池上蜀王秀建 仲宣
 焦度仲宣樓即荆州當陽縣城樓漢王粲避董卓之/亂依荆州因懷歸登樓作賦 武昌府治東南
子城上有焦度樓南史宋明帝為武陵王時參軍沈攸/之起兵至夏口度于城樓上辱罵攸之怒攻其城度與
力戰攸之與衆蒙楯將登度投以穢器敵/不能冒城賴以全後呼此樓為焦度樓 跨鶴 迎
[352-15b]
即荀瓌事見前羽髙駢造迎仙等樓度髙八十尺飾/以金玉侍女衣 衣新聲度曲以擬鈞天祈與仙接
 鴛鴦 鸛雀後魏温子昇搗衣詩蠮螉塞邊絶候雁/鴛鴦樓上望天狐 鸛雀樓在蒲州
 勝賞 逺景吳興白蘋洲有白蘋亭唐貞元中建蓋/一郡之勝賞也宋太守趙君旣新此亭
後建樓于側名勝賞黎逺景樓/在湄州北塘宋郡守 錞建 烽火 鼓吹梁有烽/火樓
梁陳殿陛之間/各有鼓吹樓 穿針 擊甌應天府東北有穿針樓/齊武帝建令宫中七夕
登樓穿針詩保寧府巴東縣有擊/甌樓馮介 座上擊甌清似玉 昭明聚賢 建封
居妾文選樓在襄陽府西梁昭明太子蕭統所建聚賢/士劉孝威庾肩吾徐昉江伯操孔敬通惠子恱徐
陵王宥孔樂鮑至等十餘人號髙齋集注文選于此嫁/張建封有愛妓名盼盼居燕子樓張卒十餘年竟不
[352-16a]
多以詩問荅有三/百首名燕子樓集 夕陽 春風夕陽樓在開封府滎/陽縣唐時建 春風
樓在南昌/府城西 八咏 萬卷金華府治有元暢樓南徐太/守沈約建有八咏宋郡守馮
伉因更八咏樓衆萬卷樓在保定府元首帥賈輔/建以經史百家 流法書名畫列為九等置其上 白
雪 紫雲白雪樓在安陸州臨漢水取宋玉陽春白雪/意 唐文宗咏杜甫曲江詞宫殿千門語意
天寳時環江有觀榭宫室即詔兩神䇿軍治/曲江昆明作紫雲樓詔公卿得列舍堤上 劉琨清
嘯 米芾秋燕劉琨在晉陽為胡騎所圍登樓清嘯賊/聞之棄城走 無為州大安門有稻孫
樓米芾秋日登樓燕集見田中禾青可愛問諸田/父曰稻孫也稻已穫得雨復抽餘穗芾喜而名樓 望
英 景蘇唐英國公伐髙麗旣破上于苑中樓上望之/號望英樓 宋紹興間邑宰曹訓慕前令蘓
[352-16b]
轍之賢摹其遺像及所為詩鐫于石建此/樓貯之名曰景蘇在績溪縣舊秋風堂 繡楣雕栱
 銅瓦琲楹五鳳樓在河南府城後梁太祖即位羅彦/威取魏良材為之宋梁周翰五鳳樓賦有
繡楣焜耀雕栱玲瓏之句寳西域泥婆羅宫建七重樓/覆以銅瓦楹棟皆大琲雜 四隅置銅槽下有金龍口
激水仰/注槽中 祈祥 避暑劉闢以太乙舍于蜀乃造大樓/以祈祥 唐莊宗患宫中暑濕
不可居思得髙樓避暑乃遣宫苑使王允平營之郭崇/韜諫曰願陛下無忘創業之難常如河上時則可使繁
暑坐變清涼莊宗黙/然竟使允平建樓 宴勞將士 餞别士夫唐徳宗/建中二
年發京西防兵萬二千戍闗東上御望春樓宴勞之别/蓮花樓在開封府城西郭門外宋時士大夫于此餞
 黄鶴 白雀黄鶴樓在武昌府城西南隅黄鵠磯上/世傳費文禕乗黄鶴過此 贑州八鏡
[352-17a]
臺北有/白雀樓 召王共登 令奴更直唐元宗賜宋王成器/等宅環于宫側又于
宫西南置樓西曰花萼相輝之樓每召諸/王共登樓賦詩 下即蜀周羣事已見前 野色天光
 風帆沙鳥月波樓在嘉興府西北城上宋元祐中知/州令狐挺建鄭澥詩曰野色更無山斷絶
天光直與水相通建黄州府治西北城上有竹/樓宋郡守王禹偁 自作記有風帆沙鳥之句 心曠
神怡 雲奔浪捲宋慶歴四年滕宗諒子京謫守巴陵/郡重修岳陽樓屬范仲淹為記内有
心曠神怡之句樓下/詳蘇東坡聚逺 詩 碧瓦朱甍 金窓珠箔杜甫詩/孤城西
北起髙樓碧瓦朱甍照城/郭 下詳李白散花樓詩 望湖 觀風杭州府城西/北有望湖樓
吳越錢忠懿王建光津陽門詩此/時上御觀風樓水 山影相參差 入漢 望省晉書/義熈
[352-17b]
八年于石頭東城内起髙樓加累入于霄漢連堞帶于/積水署曰入漢樓 唐崔日知歴職中外恨不居八座
于吏部㕔後起一樓與/尚書相望號望省樓 芙蓉 海棠上詳輿地志見/前 李回出為
劒南西川節度使于成都建/海棠樓以㑹僚佐鄭谷有詩 紅樓 白樓酉陽雜爼/安國寺紅
樓唐睿宗在宫中時建元和中廣宣上人住此有詩名/郡國志馬邑白樓即魏納姚興女為后后悲思因造此
樓登望飾以/鉛粉故名之
  樓四
原規模雖欲干雲 制作亦宜揆日 雲構 層構
崇制 陟降
[352-18a]
  樓五
原詩古詩曰西北有髙樓上與浮雲齊交疏結綺窓阿
閣三重階 晉張載登成都白莬樓詩曰重樓結曲阿
飛宇起層區累棟出雲表嶤櫱臨太虚髙軒啓朱扉廻
望暢八隅西瞻岷山嶺嵳峩似荆巫蹲鴟蔽地生原隰
植嘉蔬雖遇堯湯世民食恒有餘鬱鬱小城中岌岌百
族居街術分綺錯髙甍夾長衢借問楊子舍想見長卿
廬 宋文帝登景陽樓詩曰崇堂臨萬雉層樓跨九成
[352-18b]
瑶軒籠翠幌組幕翳雲屏階上曉露潔林下夕風清蔓
藻嬛緑葉芳蘭媚紫莖極望周天險留察浹神京交渠
紛綺錯列植發華英 江夏王義恭登景陽樓詩曰丹
墀設金屏瑶榭陳玉牀溫宫冬開燠清殿夏含霜弱蕊
布遐馥輕葉振逺芳彌望渺無際肆睇周華疆象闕對
馳道飛亷矚芳塘邸寺送暉曜槐柳自成行通川溢輕
艫長街盈方箱顧此爝火微胡顔厠天光 謝靈運又
登池上樓詩曰殉祿返窮海卧疴對空林傾耳聆波瀾
[352-19a]
舉目眺嶇嶔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隂池塘生春草園
柳變鳴禽索居易永久離羣難處心持操豈獨古無悶
徴于今 顔延之罷郡還與張湘洲登巴城樓詩曰江
漢分楚望衡巫奠南服三湘淪洞庭七澤藹荆牧悽矣
自逺風傷哉千里目萬古陳徃還百代勞起伏 又登
景陽樓詩曰風觀要春景月樹迎秋光沿波被華若隨
山茂貞芳 梁武帝登北顧樓詩曰歇駕止行警廻輿
暫遊識清道廵丘壑緩步肆登陟雁行上差池羊腸轉
[352-19b]
相逼歴覽窮天步曬矚盡地域南城連地險北顧臨水
側深潭下無底髙岸長不測舊嶼石若搆新洲花如織
 簡文帝奉和登北顧樓詩曰春陵佳麗地濟水鳯凰
宫况此徐方域川岳邁周豐皇情愛歴覽遊陟擬崆峒
聊驅式道候無勞襄野童霧崖開早日晴天歇晩虹去
帆入雲裏遥星出海中 又登烽火樓詩曰聳樓排樹
出却堞帶江清陟峯試逺望鬱鬱盡郊京萬邑王畿曠
三條綺陌平亘原横地險孤嶼派流生悠悠歸棹入渺
[352-20a]
渺去帆驚水煙浮岸起遥禽逐霧征 又水中樓影詩
曰水底罘罳出萍間反宇浮風生色不壞浪去影恒留
 沈約登元暢樓詩曰危峯帶北阜圎鼎出南岑中有
凌風樹廻望川之隂岸險每増減湍平互淺深水流本
三派臺髙乃四臨上有離羣客客有慕歸心落暉映長
浦煥景燭中潯雲生嶺乍黒日下溪半隂信美非吾土
何事不抽簪 庾肩吾和晉安主簿晩逐涼北樓廻望
詩曰向夕紛喧屏追涼飛觀中樹影臨城日窓含度水
[352-20b]
風遥天如接岸逺帆似凌空陪文慙宋玉徒等侍蘭宫
 劉孝綽登雲陽樓詩曰吾上陽臺上非夢髙堂客廻
首望長安千里懷三益顧惟慙入楚殊私等申白西阻
水潦收昭邱霜露積龍門不可見空慕凌寒柏 王臺
卿咏水中樓影詩曰飄飄似雲度亭亭如蓋浮孰看波
不動還是映髙樓 陳陰鏗和侯司空登樓望鄉詩曰
懷土臨霞觀思歸想石門瞻雲望鳥道對柳憶家園寒
田穫裏静野日燒中昬信美今何益傷心自有源 江
[352-21a]
總秋日登廣州城南樓詩曰秋城韻晩笛危榭引清風
逺氣疑埋劒驚禽似避弓海樹一邊出山雲四面通野
火初煙細新月半輪空塞外離羣鳥顔鬢早如蓬徒懷
建業水復想洛陽宫不及孤飛雁獨在上林中 増唐
太宗初春登樓即目詩曰憑軒俯蘭閣眺矚散靈襟綺
峯含翠霧照日蕊紅林鏤丹霞錦岫殘素雪斑岑拂浪
堤垂柳嬌花鳥續吟連甍豈一拱衆榦如千尋明非獨
才力終藉棟梁深彌懷矜樂志更懼戒盈心懷制勞居
[352-21b]
逸方規十産金 又春日登陜州城樓詩曰碧原開霧
隰綺巓峻霞城煙峯髙下翠日浪淺深明斑紅&KR0724蕊樹
圎青壓溜荆踪巖勞傅想窺野訪莘情巨川何以濟舟
檝佇時英 𤣥宗登蒲州逍遥樓詩曰長榆息烽火髙
柳淨風塵北征廵九洛展豫出三秦昔是潛龍地今為
上里晨時平承道泰聊賞遇年春黄河分地絡飛觀接
天津一覽遺芳翰千載肅如神 又夏首花萼樓觀羣
臣宴寧王山亭廻樓下詩曰今年通閏月入夏展春輝
[352-22a]
樓上風花媚城隅賞宴歸九歌揚政要六舞散朝衣天
喜時相合人和事不違禮中推意厚樂處感心微别賞
陽臺樂前旬暮雨飛 張說奉和花萼樓下宴羣臣應
制詩曰萬心翹樂宴三舍緩昌時山接夏雲險臺留春
日遲節移芳未歇興隔賞仍追醉後傳嘉惠樓前舞聖
慈皇恩與時合天意若人期故廢前旬雨新垂湛露詩
 孫逖奉和御製鴛鴦樓應制詩曰玉輦下離宫瓊樓
上半空方廵五年狩更闢四門聰井邑觀秦野山河念
[352-22b]
禹功停鑾留睿作軒檻起南風 王維奉和聖製御春
明樓應制詩曰複道通長樂青門臨上路遥聞鳯吹喧
闇識龍輿度褰旒明四目伏檻紆三顧小苑接侯家飛
甍映宫樹商山原上碧滻水林端素銀漢下天章瓊筵
承湛露將非富人寵信以平戎故從來簡帝心詎得廻
天步 又登河北城樓詩曰井邑傅巖上客亭雲霧間
髙城眺落日極浦映蒼山岸火孤舟宿漁家夕鳥還寂
寥天地暮心與廣川閒 孟浩然登萬歳樓詩曰萬歳
[352-23a]
樓頭望故鄉獨憐鄉思正茫茫天寒雁度堪垂淚月落
烏啼欲斷腸曲引古隄臨凍浦斜分逺岸近枯楊今朝
偶見同袍友却喜家書寄一行 祖詠泗上馮使尹南
樓詩曰井邑連淮泗南樓向晩過望灘沙鷺起尋岸浴
童歌近海雲偏出兼秋雨更多明晨擬回棹鄉思恨風
波 杜甫登岳陽樓望洞庭詩曰昔聞洞庭水今上岳
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
舟戎馬闗山北憑軒涕泗流 又登兖州城樓詩曰東
[352-23b]
郡趨庭日南樓縱目初浮雲連海岱平野入青徐孤嶂
秦碑在荒城魯殿餘從來多古意臨眺獨躊躇 李白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詩曰樓觀岳陽近川廻洞庭開雁
别秋江去山銜好月来雲間逢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後
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又登錦城散花樓詩曰日照錦
城頭朝光散花樓金窓夾繡户珠箔懸瓊鈎飛梯緑雲
中極目散我愁暮雨向三峽春江繞雙流今來一登望
如上九天遊 崔顥題潼關樓詩曰客行逢雨霽歇馬
[352-24a]
上津樓山勢雄三輔關門扼九州川從峽路去河遶華
陰流向晩登臨處風煙萬里愁 又題沈侯八詠樓詩
曰梁日東陽守為樓望越中緑窓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江靜聞山狖川長數塞鴻登樓白雲晩流恨此遺風
又登黄鶴樓詩曰昔人已乗黄鶴去此地空餘黄鶴樓
黄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歴歴漢陽樹
芳草淒淒鸚鵡洲日暮鄉闗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王昌齡萬嵗樓詩曰江上巍巍萬歳樓不知經歴幾
[352-24b]
千秋年年喜見山長在日日悲看水獨流猿狖何曽離
暮嶺鸕鷀空自泛寒洲誰堪登望烟雲裏向晩茫茫𤼵
旅愁 皇甫冉同溫司徒登萬嵗樓詩曰髙樓獨上思
依依極浦遥山涵翠微江客不堪頻北望塞鴻何事獨
南飛維揚古渡寒煙積𤓰步空洲逺樹稀聞道王師猶
轉戰誰能談笑解重圍 張璫登鸛雀樓詩曰廻臨飛
鳥上髙謝世人間天勢圗平野河流入斷山 王之渙
登鸛雀樓詩曰白日依山盡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
[352-25a]
更上一層樓 李嘉祐晩登江樓有懷詩曰獨坐南樓
佳興新青山緑水共為鄰爽氣遥分隔浦岫斜光偏照
渡江人心閒鷗鳥時相近事簡漁竿私自親祗憶帝京
不可到秋琴一弄欲沾巾 盧綸奉陪渾侍郎五日登
白鶴樓詩曰髙樓倚玉梯朱檻與雲齊顧盼臨霄漢談
諧息鼓鼙洪河斜更直野雨急仍低今日陪樽俎還應
醉似泥 劉長卿九日題蔡國公主樓詩曰主第何人
在重陽客暫尋水餘龍鏡色雲罷鳳簫音暗牖藏昬旦
[352-25b]
蒼苔換古今晴山捲幔出秋草閉門深籬菊仍新吐庭
槐尚舊隂年年畫梁燕來去獨無心 崔峒登潤州芙
蓉樓詩曰上古人何在東流水不歸往來潮有信朝暮
事成非烟樹臨沙靜雲帆入海稀郡樓多逸興良牧謝
元暉 李益同崔邠登鸛雀樓詩曰鸛雀樓西百尺檣
汀洲雲樹共茫茫漢家簫鼓空流水魏國山河半夕陽
事去千年猶恨速愁來一日即為長風烟並起思鄉望
逺目非春亦自傷 張籍登咸陽北寺樓詩曰髙秋原
[352-26a]
上寺下馬一登臨渭水西來直秦山南向深舊宫人不
見荒碣路難尋日暮涼風起蕭條多逺心 白居易庾
樓曉望詩曰獨凭朱檻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竹霧
曉籠銜嶺月蘋風暖送過江春子城隂處猶殘雪衙鼓
聲前未有塵三百年來庾樓上曽經多少望鄉人 又
題岳陽樓詩曰岳陽樓下水漫漫獨上危樓凭曲欄春
岸緑時連夢澤夕陽紅處近長安猿攀樹立啼何苦雁
㸃湖飛渡亦難此地惟堪圖畫障華堂張與貴人看
[352-26b]
李商隱夕陽樓詩曰花明柳暗繞天愁上盡重城更上
樓欲問歸鴻何處去不知身世自悠悠 宋况志寧春
風樓詩曰晴日遊絲拂畫欄酒帘輕颺碧雲端春風蝴
蜨知何處愁切江東曲已殘 李易八詠樓詩曰千古
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
江城十四州 蘇軾聚逺樓詩曰無限青山散不收雲
奔浪捲入簾鈎直將眼力為疆界何啻人間萬戸侯
又曰聞說樓居似地仙不知門外有塵寰幽人隱几寂
[352-27a]
無語心在飛鴻滅沒間 又李公擇求黄鶴樓詩因記
舊所聞于馮當世者詩曰黄鶴樓前月滿川抱闗飢卒
老不眠夜聞三人笑語言羽衣著屐響空山非鬼非人
意其仙石扉三扣聲清圎洞中鏗鋐落門關縹緲入室
如飛烟雞鳴月落風馭還迎拜稽首願執鞭汝非其人
骨腥膻黄金乞得重莫肩持歸包裹弊席氊夜穿茅屋
光射天里閭來觀已變遷似石非石鈆非鈆或取而有
衆忿喧訟歸有司今㡬年無功暴得喜欲顚神人戲汝
[352-27b]
眞可憐願君與考然不然此語可信馮公傳 元元好
問鄧州城樓詩曰鄧州城下湍水流鄧州城隅多古邱
隆中布衣不復見浮雲西北空悠悠長鯨駕空海波立
老鶴叫月蒼煙愁自古江山感遊子今人誰解賦登樓
 趙孟頫魚樂樓詩曰樓下南來水清泠百尺深菰蒲
終夜響楊柳半溪隂日月馳人世江湖動客心向來歌
舞宴達曉看横參 又八詠樓詩曰山城秋色淨朝暉
極目登臨未擬歸羽士曽聞遼鶴語征人又見塞鴻飛
[352-28a]
西流二水玻璃合南去千峯紫翠圍如此山川良不惡
休文何事不勝衣 楊載題豐樂樓詩曰崢嶸飛構壓
名邦西望平湖東望江氣合重元蒙沆瀣標存九域奠
洪龎朝來散霧縈朱栱夜後流星透碧窓倚徧闌干愁
目眩飛鳶旋轉故雙雙 薩都拉層樓晩眺詩曰廣寒
世界夜迢迢醉拍䦨干酒易消河漢入樓天不夜江風
吹月夜初潮光揺翠幕金蓮炬夢斷涼雲碧玉簫休唱
當時後庭曲六朝宫殿草蕭蕭 明王逢登悠然樓詩
[352-28b]
曰百尺飛樓俯碧湍六峯秀色遶䦨干杏花落盡東風
惡燕子歸來社雨寒夢裏香烟生繡幌酒酲紅蠟膩銅
盤一春樂意朝來好千里家書席上看 揚維楨多景
樓詩曰極目心情獨倚樓荻花楓葉滿江秋地雄吳楚
東南㑹水接荆揚上下流鐵甕百年春雨夢銅駝萬里
夕陽愁西風歴歴來征雁又帶邊聲過石頭 又丹鳳
樓詩曰十二危樓百尺梯飛飛丹鳯五雲齊天垂翠蓋
東皇近地拂銀河北斗低花靨秋空戎馬順神燈夜燭
[352-29a]
海雞啼仙童與報麻姑㑹應說蓬萊水又西 髙啓寄
題安慶城樓詩曰層構初成百戰終憑髙應喜楚氛空
山隨粉堞連雲起江引清淮與海通逺客帆檣秋水外
殘兵鼓角夕陽中時清莫問英雄事回首長烟滅去鴻
 又齊雲樓詩曰境臨烟樹萬家迷勢壓樓臺衆寺低
斗柄正垂髙棟北山形都聚曲欄西半空曽落佳人唱
千載猶傳醉守題刼火重經化平地野烏飛上女垣啼
 楊基岳陽樓詩曰春色醉巴陵䦨干落洞庭水吞三
[352-29b]
楚白山接九疑青空濶魚龍舞娉婷帝子靈何人吹夜
笛風急雨冥冥
原賦魏王粲登樓賦曰登斯樓以四望聊暇日以銷憂
覽斯宇之所處實顯敞而寡仇挾清漳之通浦倚曲沮
之長洲北彌陶牧西接昭邱雖信美而非吾土曽何足
以少留憑軒檻以遥望向北風而開襟平原逺而極目
蔽荆山之髙岑路逶迤而修迥川旣漾而濟深昔尼父
之在陳有歸與之歎音鍾儀幽而楚奏莊舄顯而越吟
[352-30a]
人情同于懐土豈窮達之異心惟日月之逾邁俟河清
其未極冀王道之一平假髙衢而騁力步棲遲而徙倚
白日忽其西匿風蕭瑟而並興天慘慘而無色獸左顧
以求羣鳥相鳴而鼓翼原野闃其無人征夫行而未息
循階除而下降氣交憤于胸臆夜參半而不寐帳盤桓
以反側 晉孫楚登樓賦曰有都城之百雉加層樓之
五尋從明王之登遊聊暇日以娛心鳴鳩拂羽于桑榆
遊鳬濯翅于素波牧竪吟嘯于行陌舟人鼓枻而揚歌
[352-30b]
百僚雲集促坐華臺嘉肴滿爼旨酒盈杯談三墳而咏
五典釋聖哲之所裁 棗據登樓賦曰懐離客之逺思
情慘憫而惆悵登兹樓以逍遥聊因髙以遐望感斯州
之厥域實帝王之舊疆挹滹沱之濁河懷通川之清漳
原隰開闢蕩臻夷藪桑麻被野黍稷盈畝禮義旣度民
繁財阜懐桑梓之舊愛信古今之同情鍾儀慘而南音
莊舄感而越聲豈吾人之狹隘能去心而無營情戚戚
于下國意乾乾于上京 郭璞登百尺樓賦曰在青陽
[352-31a]
之季月登百尺以髙觀嘉斯遊之可娛乃老氏之所歎
撫凌檻以遥想乃極目而肆運情眇然以思逺悵自失
而潛慍瞻禹臺之隆崛竒巫咸之孤峙美鹽池之滉汙
蒸紫氛而霞起異傅巖之幽人神介山之伯子挹首陽
之二老招鬼谷之隱士嗟王室之蠢蠢方搆怨而極武
哀神器之遷浪指綴旈以譬主雄㦸列于廊屐戎馬鳴
乎講柱寤苕華而増怪歎飛駟之過戸陟兹樓以曠眺
情慨爾而懐古
[352-31b]
原銘宋鮑昭凌煙樓銘曰瞰江列檻望景延除積清風
路含彩烟途俯窺淮海仰眺荆吳我王結駕藻思神居
宜此萬春修靈所扶
増記唐閻伯里黄鶴樓記曰州城西南隅有黄鶴樓者
圗經云費禕登仙嘗駕黄鶴返憩于此遂以名樓事列
神仙之傳迹存述異之志觀其聳構巍峩髙標巃嵸上
倚河漢下臨江流重簷翼館四闥霞敞坐窺井陌俯拍
雲烟亦荆吳形勢之最也何必瀨鄉九柱東陽八咏乃
[352-32a]
可賞觀時物㑹集靈仙也哉 李徳裕懐崧樓記曰此
地舊施曲軒旁隱埤堄竹樹隂合簷楹晝昬喧雀所依
涼飇罕至余盡去危堞敞為虚樓剪榛木而始見前山
除宻篠而近對佳樹延清輝于月幌留愛景于寒甍晨
憩宵遊皆有殊意周視原野永懷崧峯肇此佳名且符
夙尚庶庾公不淺之意寫仲宣極望之心 宋王禹偁
黄州竹樓記曰黄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
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價亷而工省也予城西北隅雉
[352-32b]
堞圮毁蓁莽荒穢因作小樓二間與月波樓通逺吞山
光平挹江瀨幽闃遼敻不可具狀夏宜急雨有瀑布聲
冬宜宻雪有碎玉聲宜鼓琴琴調和暢宜詠詩詩韻清
絶宜圍碁子聲丁丁然宜投壺矢聲錚錚然皆竹樓之
所助也 范仲淹岳陽樓記曰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
庭一湖銜逺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横無際涯朝暉夕隂
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若夫春和景明波瀾
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
[352-33a]
蘭都郁青青而或長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靜影
沈璧漁歌互荅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
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蘇軾逺景樓記曰
嗟夫軾之去鄉久矣所謂逺景樓者雖想見其處而不
能道其詳矣然州人之所以樂斯樓之成而欲記焉者
豈非上有易事之長而下有易治之俗也哉若夫登臨
覽觀之樂山川風俗之美軾將歸老于故邱布衣幅巾
從邦君遊于上酒酣樂作援筆而賦之以頌黎侯之遺
[352-33b]
愛尚未晩也 明宋濓閱江樓記曰登覽之頃萬象森
列千載之秘一朝軒露豈非天造地設以俟大一統之
君而開千萬世之偉觀者歟當風日清美法駕幸臨升
其崇椒憑闌遥矚必悠然而動遐思臣知斯樓之建皇
上所以發舒精神因物興感無不寓其致治之思豈止
閱夫長江而已哉
  閣一
増廣雅曰棧閣也 禮記内則曰大夫七十而有閣天
[352-34a]
子之閣左達五右達五 周書曰明堂咸有四阿然則
閣有四阿謂之阿閣 唐書曰秘書省中外三閣掌典
圗書古今文字皆在禁中兩漢或徙金馬門外歴代不
常其處 宋史曰龍圗閣在含光殿西偏北連禁中閣
上藏太宗御製御書并文集其下列六閣曰經典閣史
傳閣子書閣文集閣天文閣圗畫閣 尸子曰秦山中
有神房阿閣 三輔黄圗曰未央宫有白虎閣屬車閣
 洛陽宫殿簿曰髙平觀南行至清覽觀髙閣二十四
[352-34b]
間修齡觀南行至臨商觀髙閣五十五間太極殿前南
行仰閣三百二十八間南上總章髙閣十三間東望凌
臺閣十一間永寧宫連閣二百八十六間連閣上下數
見親觀差閣九間 洛陽地記曰雲臺髙閣十四間乗
風觀閣十二間 丹陽記曰漢魏殿觀多以複道相通
故洛宫之閣七百餘間 東京記曰紫微宫有臨渡閣
閶闔閣 禁扁曰大都宫閣之扁有芳碧廣寒玉虹瀛
洲金露方壺大内後宫有延春徽儀延華奎章 元掖
[352-35a]
庭記曰大内有延涼之所曰清林閣又有眺逺閣 春
明夢餘録曰皇極門内東曰文昭閣西曰武成閣乾清
宫有東暖閣西暖閣乾清宫後有隆道閣原名道心閣
即皇極閣坤寧宫後有清望閣 宫殿額名曰南城内
有清和閣澄輝閣 桂洲集曰北宫有無上閣
  閣二
増春秋緯曰黄帝坐于阿閣鳳凰銜書致帝前其中得
五始之文 毛爽曰黄帝聽鳳于阿閣之下始造十二
[352-35b]
律 戰國策曰田單棧道木閣以迎襄王及后于城陽
山反之國 三輔舊事曰秦二世欲起凌雲閣與南山
齊 漢宫殿疏曰天祿閣麒麟閣蕭何造以藏秘書畫
賢臣凌雲閣秦二世造 蘇武傳曰宣帝甘露三年單
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圗霍光等至蘇武凡十一
人于麒麟閣明著中興輔佐列于方叔召虎仲山甫焉
 楊惲傳曰楊惲觀西閣上畫人指桀紂畫謂昌樂侯
王武曰天子過此一二問其過可以得師矣 隋經籍
[352-36a]
志曰魏採掇遺亡藏在秘書中外三閣 唐書曰太極
宫中有凌煙閣在凝隂殿内功臣閣在凌烟閣南頡利
旣平置酒于此 太宗紀曰貞觀十七年圗功臣于凌
煙閣 百官志曰光宅二年改中書為鳳閣令為内史
 代宗紀曰廣徳元年給功臣鐵劵藏名于太廟圗形
于凌煙閣 又曰代宗平河北時徳宗為兵馬元帥與
功臣郭子儀李光弼等皆賜鐵劵圗形于凌煙閣廣徳
初又圗廣寧郡王僕固懷恩 李絳傳曰大中初詔史
[352-36b]
官差第元和將相續圗凌煙閣絳在焉 五代史曰宰
相柳璨奏西京舊有凌煙閣圗畫國初功臣今遷幸東
都比末崇建四鎮副元帥梁王勲業冠古請近凌煙閣
别創一閣圗畫梁王以旌徳業詔曰魏賞彭陽之功別
創紀勲之觀齊旌泗水之績乃崇嘉徳之樓式從新規
爰從舊典宜令所司于皇城擇善地别造凌煙閣圗寫
賜名曰天祐施功之閣 玉海曰淳化二年詔増修秘
閣先是度崇文院之中堂為秘閣基址而層宇未立書
[352-37a]
籍止扃偏㕔廡内至是始命修之八月閣成上作新秘
閣賛以賜近臣宰相李昉等請立石閣下李至上表引
蘇易簡乞上飛白書玉堂之署為比願賜新額以光秘
府戊辰詔近臣觀新秘書賜上尊酒大官供膳遣中使
賫飛白書秘閣二字以賜李至三館咸預焉又賜御書
以美其事 又曰祥符初建龍圗閣以藏太宗御書
又曰寳元元年作舍人院閣上親篆其牓曰紫微閣以
賜之 又曰寳元元年改萬春閣為延春閣閣在禁中
[352-37b]
北臨後苑遊幸之所經也 又曰至和二年以五臺山
眞容院新修太宗眞宗御書閣為寳章閣 又曰嘉祐
七年幸寳文閣帝親為飛白書賜從臣御製觀書近臣
皆屬和學士王珪撰詩序刋石寳文閣 又曰熙寧二
年令中書樞宻院開便門通天章閣欲與兩府坐而論
道也 又曰元符四年詔建閣藏神宗御集名顯謨建
中靖國元年詔以顯謨閣為熙昭閣置學士直學士待
制尋復舊名 又曰大觀二年建哲宗御書閣詔以徽
[352-38a]
猷為名 又曰大觀二年詔諸路州學藏書閣賜名稽
古 又曰紹興十年建閣藏徽宗聖製詔以敷文為名
 又曰淳熙十五年建閣藏髙宗聖製詔以煥章為名
 又曰淳熙中詔建石經閣于國子監上親題額 又
曰嘉㤗中建寳謨閣藏光宗聖製 又曰寳慶中建閣
藏寧宗聖製詔以寳章為名 又曰端平中樞宻院北
奉安經武要畧御書經武之閣四大字 又曰太宗正
司故與開元宫為鄰紹定四年灾寓睦親宅五年詔以
[352-38b]
天慶坊魏王府舊址為之端平元年成上書屬籍之閣
四大字以寵靈之 遼史曰遼以幽州為南京有乾文
閣 禁扁曰金以幽州為中都汴為南京閣之扁有芳
華景福燕昌光昭清徽翠微蓬萊瓊華 戴司成集曰
玉泉山有芙蓉閣金章宗避暑處 元史曰文宗建奎
章閣蒐羅中外才俊置其中 又曰至正元年改奎章
閣為宣文閣時周伯琦為宗文閣授經郎敎戚里大臣
子弟每進講輙稱旨日備顧問帝以伯琦工書法命篆
[352-39a]
宣文寳閣仍題扁宣文閣及摹王羲之所書蘭亭序智
永所書千字文刻石閣中 輟耕録曰奎章閣隸東宫
屬官後文宗復位乃陞為奎章閣學士院置大學士五
貟兼知經筵事侍書學士二貟承置學士二貟供奉學
士二貟并兼經筵 春明夢餘録曰大學士直舍所謂
内閣也在午門内東南隅外門西向閣南向入門一小
坊上懸聖諭過坊即閣也永樂初開内閣于東角門簡
解縉黄淮楊士竒胡廣楊榮金幼孜胡文儼入直文淵
[352-39b]
閣辨事蓋宣徳以前内閣與外九卿為平交至宣徳後
三楊眷重漸柄朝政英宗九歳登極凡事啓太后太后
不欲專多令内閣議行此内閣票旨所由始也 世宗
實録曰嘉靖二十六年圎明閣工成
  閣三
原燃藜杖 藏秘書劉向校書天祿閣有黄衣老人植/青藜杖叩閣而進吹杖端烟然火
曰我太乙之精出竹牒天文地理之書悉以授之籍三/輔黄圗曰石渠蕭何所造以藏入闗所得秦之圗 成
帝以此/藏秘書 投揚子 圗功臣王莽以符命自立時揚雄/校書于天祿閣上治獄使
[352-40a]
者欲收雄雄自閣上自投㡬死京師語曰惟寂/惟寞自投于閣 漢于麒麟閣上圗畫功臣 阿閣
鳳巢 延閣書府帝王世紀黄帝時白鳳巢于阿閣陽/漢書府有延閣内庫書也賦云結
城之延閣飛/觀榭乎雲中 肅天居 凌雲陛古詩層閣肅天居飛/七啓云華閣縁空
陛凌/雲 増翔鸞 飛鳳唐工部丹鳳門外中正殿曰含/元殿夾殿二閣左曰翔鸞右曰
飛/鳳 王勃作序 陳瓘讀書王勃道出鍾陵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閣命其婿宿搆
序文將誇賔客出紙筆徧請勃在坐任之不辭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一再報語益竒歎曰此天才也
潛山縣北有擢秀閣宋陳瓘嘗讀書/于此後擢第黄庭堅因以名其閣 四香 三瑞天/寳
遺事唐楊國忠用沈香為閣檀香為欄楹以麝香乳香/為泥飾于閣壁謂之四香閣 嘉定州卭縣西有三瑞
[352-40b]
閣宋寳元間建有蓮禾芝三瑞故也嘉祐/間又有並蒂蓮九穂禾雙犢牛三瑞因名 降聖 褒
唐天寳七載老君降于朝元閣因改為降聖閣書宋/樞宻吳居厚被徽宗遇為建閣于私第以藏賜 又
親書褒賢之/閣以寵之 下臨 髙瞰河間王子晦第中起觀閣/下臨四區其人規晦曰庶
人不及以禮然室家之私不願外窺今將辭公晦驚遽/毁撤之 唐有重明閣在華清宫髙瞰渭川下有蓮池
 服慈 崇徳唐許景先神龍初東都造服慈閣景先/獻賦 宋寳慶元年建昭勲崇徳閣繪
文武勲臣自趙普至葛邲二十三人像于其中理宗御/書扁命鄭清之為記端平三年又増趙汝愚為二十四
人/ 藏書 寳文婺源縣學宫講堂之上有重屋焉牓/曰藏書而未有以藏莆田林侯虙知
縣事始出其所寳大帝神筆石經若干卷以塡之而又/益廣市書凡千四百餘卷列庋其上俾肄業者得以講
[352-41a]
讀誦習焉名曰藏書閣朱晦菴為記置宋都汴時有天/章龍圗寳文顯謨徽猷敷文諸閣皆 以藏諸帝御書
者/ 絲綸 蓬萊中書職掌綸誥因謂之絲綸閣頂蓬/萊閣在登州府城北丹崖山之 宋
郡守朱處約建至今/為州人遊賞之所 含薫 延和王元寳起髙樓以/銀鏤三稜屏風代
籬落宻置香檀香自花鏤中出號含薫閣玉髙駢起延/和閣于大殿西凡七間髙八丈皆飾以珠 繡惌綺户
殆非/人工 棲梧食竹 賞花釣魚韓詩外傳曰黄帝時鳳/凰集東園止于阿閣棲
梧桐食竹實終身不去鳳天僖二年宴後苑登翔/鸞閣觀太宗御製又御 儀閣作賞花釣魚詩 寳
符 崇眞祥符四年上以靈文屢降盡志欽奉欲垂訓/子孫俾奉事無怠乃為誓文命刻石玉清昭
應宫寳符閣下曰景祐/二年改降眞閣 崇眞 望仙 崇道淳化元年朗州/言准詔修桃源
[352-41b]
觀五百仙人閣賜名望仙内中/有恭天崇道閣奉三清諸聖 假直 給札李邕見/李嶠曰
願一見秘書嶠曰秘閣萬卷豈時日能習乃假直秘書/未幾試問奥篇隱帙了辨如響 慶厯三年召輔臣天
章閣上問籌邊大畧又賜坐給札使疏于/前仲淹弼惶恐避席退而列奏條上十事 凌煙圗形
 景雲賜宴秦瓊傳十七年詔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等二十三人圗形凌煙閣又忠義傳宣宗
大中二年詔求李峴等三十七人畫像續圗凌煙閣臣/唐乾封元年封㤗山還至京師御景雲閣命賜宴羣
 華協堯章 文光舜哲慶元三年建閣藏孝宗聖製/詔曰華協堯章之煥文光舜
哲之明恭以/華文為閣名
  閣四
[352-42a]
原連閣連閣/水宫 飛閣文選飛/閣逶迤 菌閣謝元暉詩㝷雲陟/累榭隨山望菌閣
 芸閣 劒閣蜀/道 階三重古詩阿閣/三重階 作三閣陳後/主作
臨春結綺望春三閣以沈檀香木為之臨春後/主自居結綺張麗華居之望春龔孔二妃居之 増修
塗飛閣班固西都賦曰周廬千列徼/道綺錯輦路經營修塗飛閣 閣道張衡西京/賦曰鈎陳
之外閣道穹隆屬長樂/與明光徑北通乎桂宫 蘭閣葛龔反遂初賦曰考天/文于蘭閣覽羣言于石
渠/ 紫閣崔琦七蠲曰紫閣/青室綺錯相連 曲閣上林賦曰/重座曲閣 綵閣
鮑昭詩曰觀/霞登綵閣 延閣蜀都賦曰行/陽城之延閣 朱閣天台賦曰朱/閣玲瓏于雲
間/ 飛閣纓紅帶陸機/詩 雕閣霞連張景陽七命曰翠/觀岑青雕閣霞連
[352-42b]
  閣五
増詩周庾信登州中新閣詩曰跨虚凌倒景連雲拒少
陽璇極龍鱗上雕甍鵬翅張千尋文杏照十里木蘭香
開窓對髙掌平坐望河梁歌響聞長樂鐘聲徹建章賦
用王延壽書須韋仲將龍來隨畫壁鳳起逐吹簧石作
芙蓉影池如明鏡光花梁反披葉蓮井倒垂房徒然思
燕賀無以預鵾翔 又登宇文内史重陽閣詩曰北原
風雨散南宫容衞疎待詔還金馬儒林歸石渠徙懸仁
[352-43a]
壽境空聚茂陵書竹淚垂秋筍蓮衣落夏蕖顧成始移
廟陽陵正徙居舊蘭憔悴長殘花爛熳舒別有昭陽殿
長悲故婕妤 唐太宗三層閣上置音詩曰綺筵移暮
景紫閣引宵煙隔棟歌塵合分階舞影連聲流三處管
響亂一重絃不似秦樓上吹簫空學仙 宋之問登鳳
林寺山閣詩曰香閣臨青漢丹梯隱翠微林篁天際宻
人世谷中違苔石銜仙洞蓮舟泊釣磯山雲浮棟起江
雨入庭飛信美隨南國嚴程限北歸幽情不可再留步
[352-43b]
惜芳菲 張九齡晩憩王少府東閣詩曰披軒肆流覽
雲壑見深重空水秋彌静林煙晩更濃座隅分洞浦簷
際列羣峯窈窕生幽意參差多異容還慙大隱跡空想
列仙蹤賴此昇攀處蕭條得所從 王勃秋日宴滕王
閣詩曰滕王髙閣臨江渚珮玉鳴鑾罷歌舞畫棟朝飛
南浦雲珠簾暮捲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
㡬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杜甫草
閣詩曰草閣臨無地柴扉永不闗魚龍廻夜水星月動
[352-44a]
秋山久露晴初濕髙雲薄未還泛舟慙小婦飄泊損紅
顔 又西閣雨望詩曰樓雨霑雲幔山寒著水城徑添
沙面出湍減石稜生菊蕊凄初放松林駐逺情滂沱朱
檻濕萬慮倚檐楹 嚴維晩霽登王六東閣詩曰試上
江樓望初逢山雨晴連空青嶂合向晩白雲生俊美要
殊觀蕭條見逺情情來不可極日暮水流清 賈彦璋
宿山閣詩曰暝望香山閣梯雲宿半空軒窓閉潮海枕
席拂煙虹朱網防棲鴿紗燈䕶夕蟲一聞雞唱曉已見
[352-44b]
日曈曈 宗楚客奉和人日清暉閣宴羣臣遇雪應制
詩曰窈窕神仙客參差雲漢間九重中禁啓七日早春
還太液天為水蓬萊雪作山今朝上林樹無處不堪攀
 劉公興望凌烟閣詩曰畫閣凌虚構遥瞻在九天丹
楹崇壯麗素壁㑹勲賢藹藹浮元氣亭亭出瑞煙近看
分百辟逺揖接羣仙圗畫青霄外儀形紫禁前望中空
霽景驤首㡬留連 白居易登天宫閣詩曰午時乗興
出薄暮未能還髙上煙中閣平看雪後山委形羣動裏
[352-45a]
任性一生間洛下多閒客其中我最閒 杜牧題宣州
開元寺水閣詩曰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澹雲閒今古同
鳥去鳥來山色裏人歌人哭水聲中深秋簾幕千家雨
落日樓臺一笛風惆悵無因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
 李羣玉湖閣詩曰楚色籠秋草秋光洗洞庭夕霏生
水寺初月落雲汀棹響來空闊漁歌去杳冥欲浮欄下
艇一到斗牛星 曹松滕王閣春日晩眺詩曰凌春帝
子閣偶眺日移西浪勢平花塢帆隂上柳隄凝嵐藏宿
[352-45b]
翼疉鼓碎歸啼只此長吟咏因髙思不迷 宋趙抃蓬
萊閣詩曰山巓危構此蓬萊水濶風長亦快哉天地涵
容百川入晨昬浮動兩潮來 鄭獬四照閣詩曰湖山
天下之絶境羣山繞湖千百里碧筍四插明鏡圎此閣
正在明鏡裏 元虞集滕王閣詩曰城頭髙閣插蒼茫
百尺䦨干背夕陽秋雨魚龍非故物春風蛺蜨是何王
帆檣急急來彭蠡車蓋童童出豫章燈火夜歸湖上路
隔籬呼酒說干將 明袁凱登浦上閣詩曰髙閣春波
[352-46a]
上登臨獨愴然故鄉從此别久客未言還花好誰家屋
帆輕何郡船朝來有微雨應灑郭西田 髙啓登白蓮
閣對雨詩曰逺愁髙樹共離離風送潮聲上浦遲海客
市中烟起處江僧閣下雨來時船歸杳靄惟聞㯭店隱
蒼茫不見旗回首南朝今㡬改可堪重咏牧之詩 又
涵空閣詩曰滚滚波濤漠漠天曲䦨髙棟此山巓置身
直在浮雲上縱目長過去鳥前數杵秋聲荒苑樹一帆
暝色太湖船老僧不識興亡恨只向遊人說往年
[352-46b]
増賦唐錢起朝元閣賦曰上將恢帝宇壯神臯斷景山
之松用而有節感子來之衆役不告勞成仙閣之𢎞敞
配紫極之崇髙先是徴規模宏大壯經始聖迹責成梓
匠當桂户而八水悠逺植玉階而千巖相抗升陽烏于
赤霄之表棲玉兔于翠微之上可以吞貝闕壓崑閬盛
矣哉亦神明之化也 孫翊仁朝元閣賦曰彼朝元之
為狀厥髙因于嵓嶂岌彚兮初謂踊于山巓崔嵬兮又
謂居于天上崇崇之勢博敞宏壯斜窺渭北笑玉樹而
[352-47a]
徒空俯對終南與金闕而相抗逈出象外信非人間陽
烏乍轉以廻翼翔鵾不逮而空還七聖同遊罷還襄野
萬國以㑹自是塗山
増序唐王勃滕王閣序曰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
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于上路訪風景于
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
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鳬渚窮島嶼之縈廻桂殿
蘭宫列岡巒之體勢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
[352-47b]
澤盱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
黄龍之軸虹消雨霽彩徹雲衢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
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晩響窮彭蠡之濵雁陣驚寒聲斷
衡陽之浦
増記唐元結茅閣記曰己巳中平昌孟公鎮湖南將二
歳矣時與賔客嘗欲因髙引望以抒逺懐偶愛古木數
株垂覆城下遂作茅閣䕃其清隂長風寥寥入我軒楹
扇和爽氣滿于閣中世傳衡陽暑濕鬱蒸休息于此何
[352-48a]
 為不然今天下之人正苦大熱誰似茅閣陰而庥之
 韓愈新修滕王閣記曰歳九月人吏浹和公與監軍使
 燕于此閣文武賔士皆與在席酒半合辭言曰此屋不
 修且壞前公為從事此邦適理新之公所為文實書在
 壁今三十年而公來為邦伯適及期月公又來燕于此
 公烏得無情哉公應曰諾于是棟楹樑桷板檻之腐黑
 撓折者蓋瓦級甎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鮮者治之
 則已無侈前人無廢後觀工旣訖功公以衆飲而以書
[352-48b]
 命愈乃不辭而承公命 宋王安石芝閣記曰太邱陳
 君學文而好竒芝生于庭能識其為芝惜其可獻而莫
 售也故閣于其居之東偏掇取而藏之蓋其好竒如此
 噫芝一也或貴于天子或貴于士或辱于凡民夫豈不
 以時哉士之有道固不役志于貴賤而卒所以貴賤者
 何以異哉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