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55 御定淵鑑類函-清-張英 (master)


[369-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六十四
  珍寶部四珠瑁貝增珊瑚/瑇 水晶 瑪瑙/琥珀 瑠璃/玻瓈 車渠/雲母
   珠一
 增説文曰珠蚌之陰精也 原案周易川靈圖曰至德
 之盛五星如連珠 禮斗威儀曰其政平德至淵泉則
 江海出明珠 樊文淵七經義曰珠母者大珠在中小
 珠環之 後漢書曰珠蚌中陰精也玓瓅明珠色也璣
[369-1b]
 珠不圓也 常璩華陽國志曰廣陽縣山出青珠永昌
 郡博南縣有光珠穴出光珠珠有黄珠白珠青珠碧珠
  後魏書曰河鉤羌國出金珠 伏無忌古今注曰章
 帝元和元年明珠出館陶大如李有光耀三年明珠出
 豫章江底大如雞子圍四寸八分和帝永元五年鬱林
 降人得大珠圍五寸七分 山海經曰三珠樹生赤水
 上其為樹如栢葉皆為珠 徐衷南方草木狀曰凡採
 珠常三月用五牲祈禱若祠祭有失則風攪海水或有
[369-2a]
大魚在蚌左右白蚌珠長三寸半在漲海中其一寸五
分有光色一旁小形似覆釜為第一璫珠凡三品其一
寸三分雖有光色形不圓正為第二滑珠凡三品 增
潛確類書曰龍珠在頷鮫珠在皮蛇珠在口鱉珠在足
魚珠在眼蚌珠在腹然惟蚌珠為多餘則偶有之耳又
蜘蛛亦有孕珠者 又曰珠出廣東亷州珠池者四曰
楊梅曰青鶯曰平江曰永安出雷州者一曰樂明實皆
海而島嶼環回故稱池云 續文獻通考元珠課在大
[369-2b]
都者元貞元年聽民于楊村直沽口撈採命官買之在
南京者至元十一年命穆齊特阿拉善等於松阿哩江
阿都古江呼嚕古江採之在廣州者採於大步海他如鄂諾
齊都爾罕都呼三河之珠至五年徙鳯格等戸撈採勝
州延州等城之珠十三年命婁博克逹等撈採 明
曹昭格古要論曰南珠出南海蚌中南番者好廣西者
易黄要身分圓及色白而精光者價髙以大小粒數等
分兩定價古云一圓二白又云一顆圓十顆錢北珠出
[369-3a]
北海亦論大小分兩定價原爾雅曰西方之美者有
霍山之多珠玉焉霍山今在平陽/永安縣東北 尚書曰淮夷蠙珠
暨魚淮夷二水出/蠙珠美魚 增周禮天官玉府曰若王合諸侯
則共珠盤玉敦 原大戴禮曰川生珠而岸不枯 山
海經曰開明北有珠樹文玉樹 增又曰數厯之山楚
水出焉其中多白珠原穆天子傳曰天子北征舍於
珠澤珠澤之藪方三十里 戰國䇿曰張丑為質于燕
燕王欲殺之走出境境吏得丑丑曰燕王所欲殺我者
[369-3b]
人言我有寳珠也王欲得之我今已亡之矣而王不信
今子且致我我且言子奪我珠而吞之燕王必且殺子
刳子之腹及子之腸矣吾要且死子之腸亦且寸絶矣
境吏恐而放之 增史記曰明月之珠藏于蚌中蛟龍
伏之 東觀漢記曰永建四年漢陽太守文礱獻大珠
詔曰海内頗有災異礱不推忠誠而偷明珠之瑞以求
媚令封珠却還原魚豢魏略曰大秦國出明珠夜光
珠真白珠夫餘出珠珠大如酸棗 魏志曰文帝問蘇
[369-4a]
則曰前破酒泉張掖西域通使燉煌獻逕寸大珠可復
求市益得否則對曰若陛下化洽中國德流沙漠即不
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貴也帝黙然増蜀志曰秦宓
奏記益州牧劉焉薦儒士任定祖曰甫欲剖蚌求珠今
乃隋和炳然復何歎哉 王隱晉書武帝詔曰御府内
省珠玉玩好之物皆以賜王公也 又陶璜表曰合浦
郡土地墝埆無田可農百姓惟以採珠為業商賈去來
以珠貨米而吳時珠禁甚嚴慮百姓私散好珠禁絶來
[369-4b]
去人以飢困又所調猥多限每不充今請上珠輸二次
珠輸一麤者蠲除自十月訖二月非採珠之時聽商旅
往來如舊並從之 唐書曰貞觀四年林邑國獻火珠
 五代志楚州獻如意寳珠大如雞子而圓正色極瑩
澈置之室中明如滿月 五代史吐蕃婦人戴瑟瑟珠
珠之最好者一珠易一良馬瑟瑟碧/珠也原晏子曰景公
為履黄金之綦飾以銀連以珠良玉之絇其長尺冰月
服之以聽朝晏子朝公迎之履重僅能舉足晏子曰古
[369-5a]
者聖人制衣服冬輕而煖夏輕而清今金玉之履冰月
服之是重寒也 莊子曰黄帝遊乎赤水之北登乎崐
崙之山遺其𤣥珠使智索之而弗得使離朱索之而弗
得使喫詬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㒺黄帝曰異哉象㒺
乃可以得之乎 又曰河上有家貧窮恃緯蕭而食者
其子沒淵得千金之珠父謂其子取石來鍜之曰夫珠
必在驪龍頷下子得之必遭其睡也使而寤子尚奚微
之有哉 增又曰夫唾大者如珠小者如霧原呂氏
[369-5b]
春秋曰以隋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何也所用
重所要輕也 韓子曰楚人賣珠于鄭為木蘭之櫝薫
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緝以翡翠鄭人買其櫝還
其珠可謂善賣櫝不可謂善鬻珠也 又曰子胥出走
邊侯得之子胥曰上求我也以我有美珠也今我已亡
之矣且曰子取之邊侯憂而釋之 淮南子曰明月之
珠不能無纇 又曰楚王亡其猿而林木為之殘宋王
亡其珠于池中而魚為之殫 增任子曰丹淵之珠沈
[369-6a]
于黄泥 鹽鐵論曰珠璣出桂林距漢千餘里 説苑
曰墨子謂滑釐曰今凶年有欲與子隋侯之珠者曰不
得賣也以為飾又欲與子鍾粟者曰得珠不得粟不得
珠得粟子将何擇滑釐曰粟可取也 論衡曰今審知
有富貴之命則幽居候之不須勞形求索也猶珠在山
不求貴價于人人自貴之命富之人筋力自輕命貴之
人才智自髙 抱朴子曰識珍者必拾濁水之明珠賞
氣者必採穢藪之芳蕙 原東方朔神異經曰西北荒
[369-6b]
中有二金闕髙百丈一作相/去百丈上有明月珠徑三寸一作/二尺
光照千里 增蔡邕勸學曰明珠不瑩焉發其光寳玉
不琢不成珪璋原捜神記曰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
如魚不廢緝績其人能泣珠 萬震南州異物志曰合
浦民善游採珠兒年十餘嵗使教入水官禁民採珠巧
盜者蹲水底刮蚌得好珠吞而出 廣志曰莫難珠其
色黄生東夷有明珠稱夜光有大珠徑寸或圍二寸已
上出黄支一作/枝有至圓珠置之平地終日不停有石珠
[369-7a]
鑄石為之一名朝珠 裵氏廣州記曰鯨魚目即明月
珠故死不見有目精 増博物志曰五月五日取青蛉
頭土中埋皆成青珠 梁四公傳杰公語梁武帝曰如
意珠上者夜光照四十里中者十里下者一里光之所
及無風雨雷電水火刀兵諸毒厲驪珠九色上者夜光
百歩中者十歩下者一室光之所及無蛇虺蟲豸之毒
蟲珠七色而多赤其蟲六足二目目當其陷處有凹有
鐵鼻蚌珠五色皆有夜光及數尺無瑕者為上有瑕者
[369-7b]
為下蚌蛛生於蚌腹與月盈虧蛇珠所致隋侯即其事
也 唐劉恂嶺表録異曰亷州海水之中有洲島島上
有大池謂之珠海每年刺史修貢自監珠戸入池采珠
以充貢賦 耆舊傳曰太守貪珠即逃去孟嘗還珠之
池皆生老蚌剖而取珠池在海上其底與海通又池水
至深無可測也取小蚌肉貫之蔑曝乾謂之珠母容桂
人率如脯燒之以薦酒内有細珠如粱粟乃知珠池之
蚌隨其大小悉胎中有珠矣 杜陽雜編開元初罽賓
[369-8a]
國貢珠光明潔白可照一室視之則有仙人玉女雲鶴
絳節之象動搖其中及代宗即位寳庫中往往有神光
異氣 山堂肆考唐大厯中林邑獻雲珠五色又名誥
多珠同菖蒲煑食可數日不飢又容州海渚亦産珠置
官掌之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容州始貢珠百斤賜擔
負者銀帶衣服 續文獻通考金大定九年罷東南路
採珠 又曰元産珠之所大都南京羅羅碩達勒達廣州
 又曰世祖中統三十年回回獻大珠要價數萬上曰
[369-8b]
珠何用當留是錢以賑貧遂却之 又曰至大四年近
侍有言賈人獻美珠者帝曰吾服御雅不喜飾以珠璣
生民膏血不可輕耗汝等當廣進賢才以恭儉愛人相
規不可以奢靡蠹財相導言者慙而退 又曰明嘉靖
中廣東進珍珠三千二百餘顆
  珠二
原捜神記曰隋侯行見大蛇傷救而治之其後蛇銜珠
以報之徑盈寸純白而夜光可以燭室故厯世稱焉
[369-9a]
又曰吳王夫差女名紫玉死亡童子韓重至塚前哭祭
之女乃見形將重入塚遺徑寸明珠 又曰有𤣥鶴為
弋人所射窮而歸噲參參収養療治瘡愈而放之後鶴
夜到門外參執燭視之鶴雌雄雙至各銜明珠以報參
焉 王孫子曰昔衞靈公坐重華之䑓侍女數百隨珠
照日羅衣從風仲叔御入諫靈公下席再拜曰寡人過
矣 吕氏春秋曰宋桓司馬有寳珠抵罪出亡王使人
問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于是竭池而求之魚盡死焉
[369-9b]
此言禍福之相及也 拾遺記曰燕昭王懷黒蚌之珠
當隆暑體自輕凉號曰招凉珠 三輔故事曰秦始皇
𦵏驪山起陵髙五十丈下以水銀為泉以明月珠為日
月 列仙傳曰朱仲者㑹稽市販珠人漢髙后時募市
三寸珠乃詣闕上之賜金五百魯元公主私以七百金
從求之仲獻四寸珠而去不知所之 三秦記曰昆明
池昔有人釣魚綸絶而去遂通夢於漢武帝求去鉤帝
明日戲于池見大魚銜索帝曰豈夢所見耶取而放之
[369-10a]
間三日池邊得明珠一雙帝曰豈非魚之報耶 幽明
録曰漢武帝幸河渚聞弦歌之音俄而有老公及年少
數人出皆長八尺九寸為帝奏樂飲酒老公顧命取洞
穴之寳一人受命下沒川底得一大珠徑數寸明耀絶
世上問東方朔朔曰河底有一穴深數百丈中有赤蚌
生此珠焉 漢書曰武帝時使人入海市明月大珠至
圍二寸巳下 又曰昭帝上官太后被珠襦廢少帝為
昌邑王 又曰董偃與母賣珠為業偃年十三隨母入
[369-10b]
館陶公主家左右言其姣好召見曰吾為母養之因得
幸 漢武故事曰帝起神屋堂以白珠為簾瑇瑁為㭱
 東觀漢記曰顯宗時鍾離意為尚書交趾太守坐贓
千金徵還伏法詔以資物班賜羣臣意得珠璣悉以委
地而不拜賜上怪問其故對曰臣聞孔子忍渴于盗泉
之水曾參廻車於勝母之閭惡其名也此贓穢之寶誠
不敢拜受帝嗟嘆曰清乎尚書之言乃更以庫錢三十
萬賜之 謝承後漢書曰孟嘗為合浦太守郡境舊採
[369-11a]
珠以易米食先時二千石貪穢使民採珠積以自入珠
忽徙去合浦無珠餓死者盈路孟嘗行化一年之間去
珠復還 又曰汝南李敬為趙相奴于鼠穴中得繫琢
璫珥相連以問主簿對曰前相夫人昔亡三珠疑子婦
竊之因去其婦敬乃送珠付前相相慙追還去婦 續
漢書曰扶風人士孫奮居富而性吝梁冀以馬桑遺之
從貸錢五千萬奮以三千萬與之冀大怒乃告郡縣認
奮母為其守藏婢云盗白珠十斛紫金千斤以叛遂收
[369-11b]
考奮兄弟死於獄中悉没貲財億七千餘萬 蜀志曰
宗預使呉孫權泣别曰君每銜命結二國之好今孤衰
老恐不復見遺預大珠一斛 幽明録曰王敦台吳猛
猛至江口入水中命船人並進船至大雷見猛行水上
從東北還逆船弟子問其故猛云水神數興波浪賊害
行旅蹔過約敕以真珠一握為信 增拾遺記曰石季
倫所愛婢數十人季倫嘗屑沈水香塵末布象牀上使
所愛者踐之無迹則賜真珠百徘若有迹者即節其飲
[369-12a]
食令體輕故閨中相戯曰爾非細骨輕軀那得百琲明
琲貫之/名也 唐書曰貞觀中桂州都督李𢎞節以清慎
聞身沒之後其家賣珠上聞之曰此人生時宰相言其
清白今日既然舉者豈得無罪魏徵諌曰𢎞節為國立
功前後大蒙賞賚居官終歿不言貪殘妻子賣珠未為
有罪伏惟再思上撫掌曰造次不思遂有此語方知談
不容易 事文類聚狄仁傑調汴州參軍閻立本異其
才曰君可謂滄海遺珠矣 開元遺事張説為相有人
[369-12b]
惠一珠紺色有光事有遺忘玩此珠便覺心神開悟名
曰記事珠說秘而寳之 明皇雜録明皇賜虢國照夜
璣蓋希世之寳也 馮纂記事珠曰于授幼時以緑真
珠勝為簾柙授讀書數真珠以記日輒一遍 杜陽雜
編唐順宗時拘彌國貢履水珠色黒類鐵大如雞卵其
上鱗皺其中有竅云持入江海中可行洪波之上上遂
命善浮者以五色絲貫之繫于左臂遣入龍池其人則
渉于波上如履平地潛入水中良久而出遍身略無沾
[369-13a]
濕上竒之至長慶中嬪御試弄于海池遂化為黒龍入
於池内俄而雲煙暴起不復追討 山堂肆考五代馬
植為安南都䕶州部廢池珠玉復生 宋沈存中筆談
熙寧中駐輦國使人入貢乞依本國撒殿詔從之使人
以金盤貯珠跪捧于殿檻之間以金蓮花酌珠向御坐
撒之謂之撒殿乃其國至敬之禮也朝退有司埽殿得
珠十餘兩分賜 鳴道集宋慶厯中廣州有蕃商死珍
珠没官上命取禁中錢易之以賜張貴妃時禁中同輩
[369-13b]
因此有于上前乞㫖和買者京師珠價遂致騰踊上頗
知之一日别殿賞牡丹妃嬪畢集貴妃最後至乃以前
日珍珠為首飾以誇同輩上望見以袖掩靣曰滿頭白
紛紛地更沒些忌諱貴妃慙赦起易之上乃大悦自是
禁中不戴珠價大減 湘山野録唐質肅公介謫潭州
一巨商私藏蚌胎為闗吏所捜太守以下輕其估悉自
售焉分珠事發奏方入仁宗謂近侍曰唐介必不肯買
案且奏覆覧之果然 續文獻通考金天德四年十一
[369-14a]
月買珠於烏爾古徳哷勒部及富里路禁百姓私相貿易仍
調兩路民夫採珠一年 元史察罕傳世祖即位賜珠
二串 又耶律希亮傳希亮至葉美里城定宗遺以耳
環二珠大如榛實價值千金欲穿其耳使帶之希亮辭
曰不敢因是以傷父母之遺體也且無功受賞尤不可
王乃解金束帶遺之曰繫此於遺體宜無傷
  珠三
原夜光 明月上詳前一珠沈懷逺南越志曰/海中有大 明月珠水精珠 照金
[369-14b]
闕 歸瑶臺上詳前一刑太公六韜曰武王入殷釋/紂之所拘 罪皆免之歸瑶臺之珠
吐澤 藏淵春秋保乾圖曰吐珠于澤誰能不含宋均/注曰珠出于野澤之中誰能不舍取以為
寶也此莊子曰修其道之謂備不以物挫志之謂完君/子明 則韜乎其事沛乎其為萬物逝也若然者藏金
于山藏珠/于淵也 編星 照月尚書考靈曜曰甲子冬至日/月五緯俱起牽牛日月若編
珠花洞𡨕記曰帝起甘泉望風臺臺上得白珠/如 一枝帝以飾九華之蓋望之若照月也 鳳銜
 龍吐王子年拾遺記曰黄帝之子名青陽是曰少昊/一名摯有白雲之瑞號為白帝有鳳銜明珠致
于庭少昊乃拾珠懷之使照服于天下也尚書考靈曜/曰卯金出軫握命孔符赤用藏龍吐珠 鄭𤣥注曰藏
秘也珠寳物喻道也/赤漢將用天之秘道 九品 六異沈懷逺南越志曰/珠有九品大五分
[369-15a]
以上至一寸八九分為大品有光彩一邊小平似覆釡/者名璫珠璫珠之次為走珠走珠之次為滑珠滑珠之
次為磥砢珠磥砢珠之次為官雨珠官雨珠之次為税/珠税珠之次為葱符珠 墨子曰和氏之璧夜光之珠
三棘六異此諸/侯所謂良寳 笑舞鶴 握靈蛇孫柔之瑞應圖曰/晉平公皷琴有𤣥
鶴二雙自天而下銜明珠舞于庭一鶴失珠覔得而走/師曠掩口而笑 曹植與楊德祖書曰偉長擅名于青
土公幹振藻于海隅德璉發迹于北魏足下髙視於上/京當此時也人人自謂握靈蛇之珠家家自謂抱荆山
之/玉 曜瓊蚌 隱金沙郭璞江賦曰瓊軒晞曜以瑩珠/石&KR0917應節而揚葩 曹植逺遊
篇曰夜光明珠下隱金/沙採之誰遺漢女湘娥 出黄枝 遺赤水林邑記曰/黄枝州上
户口殷富多明珠/雜寳 下詳前一 度寸 徑尺韓詩外傅曰良珠度/寸雖有百仞之水不
[369-15b]
能掩其輝銜王子年拾遺記曰燕昭王時有黒鳥白頭/集王之所 洞光之珠圓徑一尺此珠色黒如漆而懸
室内百神不/能掩其精靈 照乗 媚川史記魏王謂齊威王曰若/寡人國小尚有徑寸之珠
照車前後十二乗詳寳珠陸機文賦/曰石藴玉而山輝水懷 而川媚 三色 七采沈/約
宋書曰文帝詔太史令錢樂之作小渾天安二十八年/中外以白真珠及青黄三色珠為三象星日月五星悉
居黄道飾西京雜記曰髙祖斬白蛇劍上有七采珠九/華玉為 雜厠五色琉璃為匣劍在室光景猶照于外
也/ 白花 文鏡上詳前照月注珠孝經援神契曰神/靈滋百寳用則 母璣鏡也宋均注
曰事神明得則文/珠有光可為鏡 拾濁水 沈丹泉上詳前一丹任/嘏道論曰 泉
之珠沈于黄泥璠/璵之寳藏于裔石 飾桂櫝 鈿金盤上詳前一曰魏/収後魏書 武
[369-16a]
皇帝和平二年秋詔中尚坊作黄/金合盤十二具鈿以玫瑰珠玉也 火齊 木難珠名/也
文選注云木/難碧珠也 龍銜 鮫泣燭龍銜珠以為曜而鮫人/寄宿人家臨去泣 出珠
以與主人故吳都賦/曰淵客慷慨以泣珠 捐泉 委地新語曰舜捐珠于/五湖之泉以塞淫
邪之路文選沉珠/于泉 下詳一 解佩 飾履鄭交甫將南適楚至/漢臯䑓下遇二女佩
二珠大如荆雞之卵交甫與言曰欲子之佩二女/遂解與交甫而去不見二女其珠亦失 下詳一 暗
投 不執晉崔洪字良伯手不執珠玉汝南王亮/讌公卿以琉璃杯行酒酒至洪洪不執 圓
水 碕岸淮南子水圓折者有珠枯碕/長岸也珠生則草木不 上幣 寳物
管子曰先王以/珠玉為上幣 掌上 口中詳/一 璀璨 玓瓅珠光/彩貌
[369-16b]
珠明/ 色 蚌蛤胎 鯨鯢目文選蚌蛤珠胎與月/虧全 下即明月珠 生老
蚌 譖薏苡三輔決録曰孔融見韋元將仲將與其父/書曰不意雙珠生于老蚌 馬援載薏苡
一車人有譖之/為文犀明珠 含始吞 馮夷剖帝王世紀含始遊/洛有玉雞含赤珠
吞之生髙祖明文選/馮夷剖蚌列 珠 遊女弄 玉雞銜遊女弄珠于/漢臯之曲
下詳/上 採交州 還合浦晉陶璜表詳前/一 下詳前二 含幽育明
 詭暉别色 纍纍 熒熒禮曰纍纍乎端如/貫珠 下珠光 增一
簞 二升左傳越圍吳晉趙孟使楚隆告於吳王王與/之一簞珠 史記曰漢王賜張良金百鎰白
珠二升良具/以獻項伯 封還 委去東觀漢記詳一辰謝承後/漢書豫章黄向 路中得
[369-17a]
珠璣一囊可直三百餘萬求主還/之主欲以半謝向向委去不顧也 孔青 色紫魏志/曰倭
國王壹與遣大夫率善等貢白珠五十孔青大勾珠二/枚 南史曰中天竺國在月支東南數千里出火齊狀
如雲母色如紫金有光耀列之則/蟬翼積之則如紗縠之重沓也 承影 在山唐書/曰婆
利國東有羅刹國出火珠狀如水晶日午時/以珠承影取艾藉之即火出 論衡詳一 成阜
懸壁拾遺記曰舜葬蒼梧之野有憑宵雀銜青沙珠積/成壟阜名曰珠丘今蒼梧之外採藥者時得青石
潔如珠服之不死帶者身輕如事文類聚郭/況家富懸明珠于四壁晝視 石夜視如星 鳥藏
羊吐拾遺記曰瀛洲有鳥如鳳身紺翼丹名藏珠每鳴/翔而吐雜珠累斛仙人常以其珠飾仙裳輕而曜
于日月也仍幽明録曰洛下有洞穴婦欲殺夫推下經/多時至底 得一穴行數十里見人皆長三丈披羽衣
[369-17b]
如此九處最晩所至告飢長人指中庭柏樹下有一羊/令跪將羊鬚初將得一珠後得始令其噉之即得療飢
復從穴行出交州還洛問張華云九處地仙名九館大/夫羊為癡龍初一珠食之天地等夀次者延年後者充
飢而/已 為字 求環元史帕克斯巴傳降詔褒䕶必敕濟/章佩監絡珠為字以賜 又多爾
傳國王多羅台被殺多爾濟襲國王位多羅台弟鼐瑪/台恃太師巴延勢謂國王位已所當襲愬於朝巴延妻
欲得多爾濟大珠環價直萬六千錠多爾濟無以應則/慨然曰王位我祖宗所傳不宜從人求買我縱不得為
設為之亦我宗族人耳于是鼐瑪台以賂故/得為國王而除多爾濟遼陽行省左丞相 蟻通
鱉吐東坡集注有得九曲寳珠穿之不得孔子敎以塗/脂于線使蟻通之 晉顧微廣州記海中多朱鱉
狀如肺有四眼/六脚而口吐珠 赤野 青鶯管子曰玉起于禺山珠/起于赤野 下出廣東
[369-18a]
珠池詳/前一 蛉頭 魚石張華博物志詳前一珠廣志曰/班魚頭中有白石如 璣出北
海/ 與楚 送秦上詳一簞注送戰國䇿蘇秦說/李兊不能聽 秦以明月之珠 耀
日 映人上詳鳥吐注並衞玠别傳王武子謂人曰昨/日與吾外甥 坐若明珠之在我側朗然來
映/人 丹淵 青泥任子詳一珠彚苑詳注唐武后時西/國獻青泥 一枚珠類拇指微青后
不知貴施西明寺僧布金剛額中後有講席蕃商來聽/見珠但於珠下諦視而意不在講僧知其故因問欲買
珠耶商云必若見賣當致重價僧初索千貫漸至萬貫/商悉不醻遂定至十萬貫賣之商得珠納腿肉中還西
國僧尋奏聞后敕求此商數日得之使者問珠所在于/腿中取出則天問貴價市此何所用之商云西國有青
泥泊多珠但苦泥深不可得以此/珠投泊中泥悉成水其寳可得矣 映波 滴翠事類/賦映
[369-18b]
秋波而圓折與夜月而虧全末潛確類書滴翠珠/狀如雞子瑩澈若水映空則 底一㸃凝翠故名 龍
腦 鮫皮善信經云明月珠摩尼珠/多在龍腦中 下詳一 九明 七曜黄/帝
内傳𤣥女授帝五龍之印九明之珠顆七曜珠漳州龍/溪所貢珠圍三寸七分中有小珠七 如七曜次如七
曜者/甚多 清水 縮川宣室志馮翊巖生遊峴山得一珠/如彈丸黒而有光視之瑩澈如冰
以示西國商人曰此清水珠也即命注水濁缶以珠投/之即瑩然清澈賈人以三十萬貨之 華嚴經云海底
有四大寳珠性極猛熱能縮百川之水一曰/日藏二曰離潤三曰火燄光四曰盡無餘 九芒
五色捃拾菁華云王武子以九芒珠穿為紉索編華架/用之每月洗以鯉魚涎 山堂肆考林邑獻靈珠
五色詳/前一 燭天 擲米崔伯易珠賦序曰髙郵西北有/湖名甓社夜見大珠其光燭天
[369-19a]
見麻姑山仙壇記曰蔡經弟婦新産方數十日麻姑望/ 之曰噫且止勿前即求少許米便以擲之墮地視米
皆成珠王方平笑曰姑固年少/吾老矣不喜復作此變化也 易餅 撒殿原化記/賀知章
嘗謁賣藥王老問黄白術持一大珠遺之老人得珠即/令易餅與賀食賀心念寳珠何以市餅而口不敢言老
人乃曰慳吝未除術/何由成 下詳前二 絡臂 填耳宋彭汝礪詩珍珠/絡臂靣塗黄 柳
宗元龍城録曰茅山隱士吳綽採藥于華陽洞口見一/小兒手把大珠三顆其色瑩然戲于松下綽見之因前
詢誰氏子兒犇忙入洞中綽恐為虎所害遂連呼相從/入欲救之行不三十歩見兒化作龍形一手握三珠填
左耳中綽素剛膽以樂斧劚之落左耳而三珠/已失所在龍亦不見出不十餘步洞門閉矣 以馬
易 得牆中三國吳志魏文帝遣使以馬求易明珠翡/翠權曰此皆孤所不用而可得馬何苦不
[369-19b]
聽其交易中吳録地理志曰袁博為淮陵長其/女得壞牆 璫珠百餘博封上之詔以賜博 金剛
堅 火燄光襍寳藏經曰佛言此如意珠是摩竭大魚/腦中出魚身長二十八萬里此珠名曰金
剛堅也常出一切寳物衣服飲食隨意皆得得/此珠者毒不能害火不能燒 下詳縮川注 翅鳥
沫 鯉魚涎南越志木難金翅鳥口結沫所成碧色/珠也大秦土人珍之 下詳九芒注
不如泥丸 彈于飛肉東方朔記曰珠彈不如泥丸各/有所用也 太𤣥經曰明珠彈
于飛肉其/得不復 江海可行 妍醜皆美上詳二獻飛燕外/傳真臘 萬年蛤
不夜珠光彩皆若月照人無妍醜/皆美豔帝以蛤賜后珠賜媫妤 雲空月影 波中
日光異物彚苑云西域琉璃珠投之水雖深淵皆可見/望之如雲空月影 夢溪茟談云楊州新開湖時
[369-20a]
有一蚌夜忽放光自吻中如横一金線頃之殻開白光/如銀珠大如拳爛然不可正視十餘里外林木皆有影
如初日所照逺近但見天赤如野火倐然逺去其速如/飛浮於波中杳杳如日熒熒有芒燄人呼為日光珠
  珠四
原無足自致新序曰舟人對晉平公曰珠出/江漢玉出崑崙無足而自致也 無脛而
走 難得之貨 希世之寳 熠熠珠/光 増採珠漢書/武帝
時王章死妻子皆徙合浦王商輔政還章/妻子故鄉其家屬皆採珠致産數百萬 亡珠東觀/漢記
和熹后時宫中亡大珠一篋主名不立太后乃親見宫/人一一問閱察其顔色開示忠信宫人盗者即時首服
 棄珠列女傳朱崖令卒官妻息送喪歸漢法内珠入/闗者死妻棄其係臂珠男年九歳好而取之置
[369-20b]
母鏡奩中母不知也闗吏捜索得珠問誰當坐者前妻/子初曰初當坐繼母請吏曰幸無劾兒誠不知也妾當
坐初又曰夫人哀初孤欲活初耳因號泣傍人莫不酸/鼻隕涕闗吏執筆不能就一字乃曰母子有義如此吾
寧坐之不忍加文又且相讓/安知孰是乃棄珠而遣之 得少碎珠語林王長史/語林道人曰
真長可謂金玉滿堂林公以語孫興公興/公曰語不得爾選擇正可得少碎珠耳 珠殿合璧/南海
劉龑聚南海珍/寳以為珠殿 岑珠南越志端溪俚人岑班入山遇/一寳珠徑五寸取還夜光明照
燭俚人甚懼以火燒/之雖損猶照一室 水珠彚苑詳注開元十年大安/國寺僧造功德開櫃閲寳
物得一珠狀如片石赤色夜則微光髙數寸視其函封/曰此珠值億萬月餘有西域人閲寺求寳見珠大喜使
譯問珠價直幾何僧曰一億萬其人撫弄遲廻而去明/日又至謂僧曰珠價誠直一億萬今客久以四千萬求
[369-21a]
市可乎僧喜問其故曰貞觀初通好來貢此珠後吾國/念之今幸得之此水珠也每軍行休時掘地二尺埋之
水泉立至故軍行常不渴自亡珠後每苦渇僧命掘土/藏珠試之果然泉湧出僧取飲之方悟靈異其人乃持
珠去不/知所之 賜大珠元史蘇布特傳帝曰蘇布特枕干血/戰為我家宣勞朕甚嘉之賜以大珠
銀/罌 蜑户採珠續文獻通考明太祖洪武三十五年差/内官于廣東布政司起取蜑户採珠蜑
户給與/口糧也
  珠五
增詩唐李嶠詠珠詩曰燦爛金輿側玲瓏玉殿隈昆池
明月滿合浦夜光廻彩逐靈蛇轉形隨舞鳳來甘泉宫
[369-21b]
起罷花媚望風䑓 崔曙明堂火珠詩曰正位開重屋
凌空出火珠夜來雙月滿曙後一星孤天淨光難滅雲
生望欲無遥知太平代國寳在名都 耿湋省試驪珠
詩曰是日重泉下言探徑寸珠龍鱗今不逆魚目也應
殊掌上星初滿盤中月正孤酬恩光莫及照乗色難逾
欲問投人否先論按劒無儻憐希代價敢對此冰壺
獨孤綬賦得沈珠於淵曰至道歸淳樸明珠被棄捐失
真來照乗成性却沈泉不是靈蛇吐猶疑合浦旋岸傍
[369-22a]
隨日落波底共星懸致逺終無脛懷貪遂息肩欲知恭
儉德所寳在唯賢 鄧陟賦得珠還合浦曰至寳含冲
粹清虚映浦灣素輝明蕩漾圓彩色玢㻞昔逐諸侯去
今隨太守還影揺波裏月光動水中山魚目徒相比驪
龍乍可攀願將車飾用長得耀君顔 張籍賦得㒺象
得𤣥珠曰赤水今何處遺珠已𣺌然離婁徒肆目㒺象
乃通𤣥皎潔因成性圓明不在泉暗中看夜色塵外照
情田無脛真難掬懷疑寳易遷今朝捜擇得應免媚晴
[369-22b]
川 王損之賦得濁水求珠曰積水非澄澈明珠出易
求依稀沈極浦想像在中流瞪目思清淺褰裳惜暗投
徒看川色媚空愛夜光浮月入疑龍吐星歸似蚌游終
希識珍者採掇冀冥捜 項斯賦得濁水求珠曰靈魄
自沈浮從來任濁流願從深處得不向暗中投圓月時
堪惜滄波路可求沙尋龍窟逺泥訪蚌津幽是寳終知
貴唯恩且用酬如能在公掌的不負明眸 崔藩賦得
暗投明珠曰至寳看懷袖明珠出復收向人光不定離
[369-23a]
掌勢難留皎澈虚臨夜孤圓冷瑩秋徐來驚月落疾轉
怕星流有纇甘瑕棄無媒自暗投今朝感恩處將欲報
隋侯 莫宣卿賦得水懷珠曰長川含媚水波底孕靈
珠素魄生蘋末圓規照水隅淪漣冰彩動蕩漾瑞光鋪
夜迥星同貫秋清岸不枯江妃思在掌海客亦忘軀合
浦當還日恩威信已敷 元稹採珠行曰海波無底珠
沈海採珠之人判死採萬人判死一得珠斛量買婢人
何在年年採珠珠避人今年採珠由海神海神採珠珠
[369-23b]
盡死死盡明珠空海水珠為海物海屬神神今自採何
况人 元郭鈺詩曰珠連魚目知誰識劔吐龍光不自
藏 釋至仁詩曰豈無大士同香飯㑹有神龍獻寳珠
原賦梁吳均碎珠賦曰寳月生焉越浦隋川標魏之美
擅楚之賢既登席而趨麗亦綴履而升妍豈銜恩以赴
時獨皎珮而騰天瀛淮激電甘海震雷明珠碎矣于川
之隈視圓流而失轉見折水之亡廻謝驪宫之瑞飾粉
靈蚌之神胎若有人兮聲芒昧芳徽斷兮明珠碎明珠
[369-24a]
碎兮愴何宜珠之形兮一作珠/兮珠兮不復全撫陸離之瓊佩
弔幽翳之金筵豈照車與璿燭但黄塵及寒煙聊歌曰
玉山之津兮已濡幽蘭之草兮亦舒又聞珩璧之獨照
不見掌上之明珠已矣哉若使青雲之可尚當與碎珠
而同棲 增唐王奉珪明珠賦曰厯衆珍以探美惟明
珠之獨妍自然虚靜不假雕鐫光熠熠以照物勢規規
而抱圓西山之下隨珠星而隱見東海之上逐明月而
虧全色奪琉璃光射金玉鮫人泣吳江之際遊女弄漢
[369-24b]
皐之曲在蜀郡而浮青居石家而自緑無脛而至有感
必通去映魏車之裏來還合浦之中垂輕簾而璀璨綴
蛛網之玲瓏然明鑒不渝竒如可賞觀之則符彩溢目
捧之則分明盈掌使野客取於驪龍仙帝歸之象罔豈
直水懷川媚夜光晨朗而已哉偉夫宛轉周流通冥洞
幽物有求於我我於物無求是則文魚謝恩將我酬于
漢室靈蛇報德將我荅于隋侯 張隨海客探驪珠賦
曰觀其發迹潜往澄神黙想俄逕寸以盈握倐光輝而
[369-25a]
在掌初解磧礫訝潭下星懸稍出漣漪謂川旁月上鄙
鮫人之慷慨殊赤水之㒺象 尹樞珠還合浦賦曰駭
浪浮彩長川再媚廻夜光之錯落反明月之瑰異非經
漢女之懷寧泣鮫人之淚于是焕清瀨輝淺灣奔璀璨
走斕斑豈能與石前却隨流往還泛連波之下盈一水
之間而已哉 陸復禮珠還合浦賦曰宛若中流昭然
明媚對三光而分色契一德而潛致盈虚無朕不隨月
魄以哉生往反有孚殊異奔星之出使徒見其表迹㒺
[369-25b]
知其奚自覩映水之新規謂沈泉之初棄為人利也且
一貫以稱珍與衆共之雖十斛而不匱 令狐楚珠還
合浦賦曰發潤洲蘋増輝岸草水容益媚澤氣彌好川
實效珍地寧愛寳隠現諒符乎龍躍虧全非繫乎蚌老
豈惟彰太守之深仁可以表天子之至道 王季友商
丘開泳得明珠賦曰握照乗之珍出重泉之濱星輝耀
掌雪彩環身當太陽之益照射衆象而驚新虚白無瑕
粲瓊華而納景清規半濕炯冰狀而流津 呂穎西域
[369-26a]
獻徑寸珠賦曰彼珠之靈積陰之魄禀金氣而堅固韞
河潤之耀澤布指而大小無差洞物而纖毫不隔逈夜
常滿初月每讓其圓明爽曙欲凝髙星自掩其孤白信
殊方所秘亦希代難致將配天光以輔三助皇明而照
四 楊濤蟻穿九曲珠賦曰始蠢蠕以中出稍連綿而
外延豈不以内彼鴻輝曳兹纖縷纔容小往之徑乍見
規行之迂宛轉而進縈紆是尋似登折坂之峻如出重
泉之深始九折以漸達終一貫而克任去似洞中方遊
[369-26b]
剖蚌之質動殊牀下奚聞鬭牛之音是知聖者之使宛
如窮理誠在小而㒺遺俾入微而有以蟻周遊而在内
進必束身絲抽縷以貫中出如繞指詰屈若兹周流出
之當曲轉之中才可容髪既旁通之後亦既牽絲茍柔
弱之是引則繚繞而奚辭 崔伯易珠賦序詳對/偶注中曰其
始也天和景晴湖波夜平煙冉冉以四収萬籟息而無
聲則是珠也凛氣將之若海月之升含彩吐曜周隅皆
明呀紺石而為宫被緑苔以重纓挹奔星之光芒横沆
[369-27a]
瀣之精英木散影兮扶疎草露實兮紅青林鳥警而移
枝羣犬愕兮爭鳴于是卭人齊呼上流俱起撫鴻罿以
先趨領罾笱之已試連徽挺杈灑網持紲雖鑑其睂睫
未曉其機器方詭置之漸張惜造形而已逝而况㐲現
靡時倐彼倐此與蛟龍之為朋曾風雨而作衞
原銘晉江統珍珠銘曰嗣兹隂景係晷太陽嘉彼金一/作
令/生亷聲以彰
原贊晉郭璞蚌贊曰萬物變蛻其理無方雀雉之化含
[369-27b]
珠懷璫與月虧盈協氣晦望
  貝一
原説文曰貝海甲蟲也古者貨貝而寳龜至周而有泉
到秦而廢貝行泉 歸藏曰有人將來遺我貨貝以至
則徹以求則得有喜將至 毛詩曰萋兮斐兮成是貝
錦 毛詩義疏曰貝鼊龜屬又有紫貝其白質如玉紫
㸃為文皆行列相當大者有徑一尺六寸今九真交趾
以為杯盤寳物也 增尚書禹貢曰淮海惟揚州厥篚
[369-28a]
織貝 又顧命曰大貝鼖鼓在西房 原爾雅曰貝居
陸賧在水蜬音/含大者魫音/冘小者鰿音積今之細貝亦/有紫色者出日南𤣥
貝胎貝黒色/者餘蚳黄白文蚳音治黄/質白文餘錢白黄文白質/黄文
也詩成是貝錦則紫貝也紫/貝以紫為質黒為文㸃也葩/博而頯匡軌反中央/廣兩頭鋭蟲
蜠大而險&KR1853小而橢橢狹/而長 山海經曰陽山蜀洛之水
注干蕃之澤中多文貝 又曰隂山漁水中多文貝
又曰邽山濛水多黄貝 又曰赤水之東蒼梧之野有
文貝 漢書曰王莽時大貝四寸八分以上二枚為一
[369-28b]
朋直二百一十六壯貝三寸六分以上一朋直五十幺
貝二寸四分以上一朋直三十小貝寸二分以上一朋
直十不盈寸二分不得為朋每枚直錢三是為貝貨五
品貝不盈六分不得為貨 增宋書曰大貝王者不貪
財寳則出 南史曰南海有婆利國在廣州東南二月
日行出文螺紫貝有石名蚶貝羅初採之柔軟及刻削
為物暴乾之則大硬原春秋運斗樞曰瑶光得江吐
大貝 鹽鐵論曰教與民改弊與世易夏后以元貝周
[369-29a]
人以紫石 増白虎通曰德至淵泉即江出大貝海出
明珠 楚詞九歌曰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珠宫河/伯
以魚鱗盖畫龍文紫貝/作闕者丹其宫之義也 原本草經曰貝子一名貝齒
生東海 相貝經曰相貝經朱仲受之於琴髙琴髙乗
魚浮于海河水産必䆒仲學仙于髙而得其法又獻珠
于漢武去不知所之嚴助為㑹稽太守仲又出遺助以
徑尺之貝并致此文於助曰黄帝唐堯夏禹三代之禎
瑞靈竒之秘寳其有次此者貝盈尺狀如赤電黒雲謂
[369-29b]
之紫貝素質紅黒謂之朱貝青地緑文謂之綬貝黒文
黄畫謂之霞貝紫愈疾朱明目綬消氣鄣霞伏蛆蟲雖
不能延齡増夀其禦害一也復有下此者鷹啄蟬瘠以
逐温去水無竒功貝大者如輪文王請大秦貝徑半尋
穆王得其殻懸于昭觀秦穆公以遺燕鼉可以明目逺
察宜玉宜金南海貝如珠礫或白駮其性寒其味甘止
水毒浮貝使人寡無以近婦人黒白各半是也濯貝使
人善驚無以親童子黄脣㸃齒有赤駮是也雖貝使病
[369-30a]
虐黒鼻無皮是也皭貝使胎消勿以示孕婦赤帶通脊
是也慧貝使人善忘勿以近人赤熾内殼赤絡是也瑩
貝使童子愚女人淫有青脣赤鼻是也碧貝使童子盜
脊上有縷句脣是也雨則重霽則輕委貝使人志强夜
行伏迷鬼狼豹百獸赤中圓是也雨則輕霽則重 廣
州志曰貝凡有八紫貝最其美者出交州大貝出巨延
州與行賈貿易 萬震南州異物志曰乃有大貝竒姿
難儔大貝文貝也交趾/以南海中皆有之素質紫飾文若羅珠不磨而瑩
[369-30b]
采耀光流思雕莫加欲琢匪逾在昔姬伯用免其拘
徐衷南方記曰斑貝蠃大者圍之得六寸小者圍之得
五寸延州土地採賣之以易絳青 劉欣期交州記曰
大貝出日南如酒杯小貝貝齒也善治毒俱有紫色
增沈懷逺南越志曰潮陽南有小水注海濱帶曾山其
中多文貝可以解毒 續文獻通考曰金異珍庫掌御
用珍寳后妃公主首飾寳貝等 又曰元趙天麟上䇿
曰方今纂組錦綾金珠璧貝未嘗無之 明長洲王錡
[369-31a]
寓圃雜記曰吳中素號繁華凡上供錦衣文貝之物歳
有所益
  貝二
原尚書大傳曰文王囚於羑里散冝生之江淮之浦而
得大貝如車渠以獻紂 太公六韜曰商王拘西伯昌
于羑里太公謂散宜生求珍物以免君罪之九江得大
貝百馮詩作/百朋 增事文類聚曰魯僖公時淮夷獻大貝
南金見魯/頌 三輔故事曰始皇葬驪山起髙陵五十丈
[369-31b]
下以水銀為泉以明珠為月水中多文貝 原漢書曰
文帝賜南越王尉佗書及衣佗因使者獻紫貝五百
  貝三
增百朋詩經錫我百朋古者貨貝五貝/為朋錫我百朋者得重貨也 五品詳前/一
白藤續文獻通考元天子夏服凡十五等服/白毛子金絲寳里則冠白藤寳貝㡌 黄牙又/服
珠子褐七寳珠龍荅子則冠/黄牙忽寳貝珠子帶後簷㡌 鷹啄 蟬脊並詳/前一
  貝四
原贊晉郭璞貝贊曰先民有作龜貝為貨貴以文采賈
[369-32a]
以大小簡則易資犯而不過
  珊瑚一
原説文曰珊瑚色赤生於海中或生於山也 孝經援
神契曰珊瑚鉤瑞寳也神靈滋液百珍寳用則見 增
山海經曰珊瑚生海中欲取之先作鐵網沈水珊瑚貫
網而生嵗髙二三尺有枝無葉形如小樹因絞網出之
 原晉書四夷傳曰大秦國一名犁鞬在西海之西其
地四方各數千里有城邑屋宇珊瑚為梲琉璃為牆壁
[369-32b]
水精為柱礎 南史曰扶南國梁天監二年獻珊瑚佛
像 增又曰波斯國有鹹池生珊瑚樹長一二尺 唐
西域傳大秦國西南距海中八百里到珊瑚洲水底有
盤石珊瑚生其上海人乗大舶沈鐵網水底發其根取
之有髙三四尺者 廣雅曰珊瑚珠也 西京雜記曰
衍蒙嘗見珊瑚一本髙尺許兩枝直上分十餘岐將至
其顛則交合連理仍紅潤有縱紋亦一竒物 原𤣥中
記曰珊瑚出大秦國西海中生水底石上初生白一年
[369-33a]
黄三年赤四年蟲食敗 增廣志曰珊瑚有長者為御
車柱出西海底 孫氏瑞應圖曰珊瑚鉤者王者恭信
則見一本云不珍/玩弄則出 又曰明暹羅烏思藏錫蘭山俱貢
珊瑚古里貢珊瑚珠
  珊瑚二
原西京雜記曰積草池中有珊瑚樹髙一丈二尺一本
三柯上四百二十六條是南越王趙佗所獻號絳火柏
至夜光景昭然 述異記曰鬱林郡有珊瑚市海客市
[369-33b]
珊瑚處也漢元封二年鬱林郡獻珊瑚婦人帝命植于
殿前命曰女珊瑚 增漢武故事云武帝起神堂前庭
植玉樹葺珊瑚為枝 晉書云石崇王愷爭豪武帝賜
愷以珊瑚樹髙二尺許枝幹扶疎世所罕比愷以示崇
崇便以鐵如意擊之應手而碎愷既惋惜意以為疾已
之寳聲色方厲崇曰不足多恨今還卿乃令左右悉出
珊瑚有三四尺者六七根條柯絶俗光彩曜目如愷比
者甚衆愷恍然自失 原宋書曰劉勔為鬱林太守獻
[369-34a]
珊瑚 增歸田録宋錢思公性儉約子弟非時不能取
一錢公有珊瑚筆格平生珍惜子弟有欲錢者即竊之
公乃榜家庭以十千購子弟佯為求得以獻公欣然以
十千與之一歳中率五七如此 續文獻通考曰遼太
宗五年吳越王錢鏐遣使貢犀角珊瑚 又曰明世宗
嘉靖十九年雜谷安撫司貢珊瑚
  珊瑚三
增連理宋記曰大明七年鬱/林郡生珊瑚連理樹 作枝徐陵玉䑓新詠序/云玉樹以珊瑚作
[369-34b]
枝/ 映緑水潘安仁石榴賦曰似長離之/栖鄧林若珊瑚之映緑水 焕翠英傅/𤣥
紫華賦云炳參差以照耀兮何光麗之難/形葩豔挺于碧枝兮焕若珊瑚之翠英 栖碧雞班/固
兩都賦曰珊瑚/之樹上栖碧雞 繫鐵猫花木考曰珊瑚生海中最深/處初生色白長漸變黄以絲
繩繋五爪鐵猫用黒鉛為墜擲海中取之初得肌理軟/膩見風則勁硬無紅色者為貴若失時不取則蠧敗
  珊瑚四
増詩唐韋應物詠珊瑚詩曰絳樹無花葉非石亦非瓊
世人何處得蓬萊石上生 元趙孟頫詩曰仙人海上
來遺我珊瑚鉤晶光奪凡目竒采耀九州自我得此寳
[369-35a]
晝玩夜不休
  瑪瑙一
原廣雅曰瑪瑙石次玉 增格古要論曰瑪瑙出北地
南番西番以紅多者為上其中有人物鳥獸形者最貴
有錦花者謂之花紅瑪瑙有漆黒中一線白者謂之合
子瑪瑙有紅白相間者謂之截子瑪瑙有紅白雜色如
絲相間者謂之纒絲瑪瑙俱貴有淡水色謂之漿水瑪
瑙有紫紅色者謂之醬班瑪瑙有海蟄色鬼面花者俱
[369-35b]
低 原魏略曰大秦國多瑪瑙 𤣥中記曰瑪瑙出月
氏國 廣志曰瑪瑙出西南諸國 增潛確類書宋周
公謹云見瑪瑙杯二隻其一純白中有金鱓魚一條其
一純紅中有白鰌魚一條 宋蔡絛鐵圍山叢談曰政
和間治極之際地不愛寳汝海諸郡縣山石皆變瑪瑙
動千百塊而致諸輦下 續文獻通考曰金制庶人不
得用瑪瑙之類為器皿及裝飾刀把鞘 又曰元至元
九年置大都等處瑪瑙局管領瑪瑙匠户五百有竒
[369-36a]
又曰明日本琉球常貢瑪瑙
  瑪瑙二
增拾遺記曰帝顓頊時丹丘國獻瑪瑙甕以盛甘露丹
丘之地有夜又駒跋之鬼能以赤瑪瑙為瓶盂及樂器
皆精妙于中國有者一云瑪瑙者惡鬼之血凝成此物
也黄帝時有瑪瑙甕堯時猶在甘露在其中盈而不竭
 古今注曰魏武帝以瑪瑙石為瑪瑙勒 原凉州記
曰呂纂咸寧二年盗發張駿陵得瑪瑙鐘榼 增北齊
[369-36b]
書曰武平中除傅伏為東雍州刺史㑹周克并州遣韋
孝寛來招伏曰并州已平故遣來報授上大將軍武鄉
郡開國公即給告身以金瑪瑙二酒鍾來為信伏不受
 合璧曰唐裵行儉有瑪瑙盤廣二尺文采粲然軍吏
趨跌盤碎惶懼叩頭流血行儉曰爾非故也何至是色
不小吝 潛確類書曰宋周公謹云越人董六千蓄紅
瑪瑙一塊徑二寸許揺撼之其中有聲汨汨然盖中虚
有水在内故也 續文獻通考曰金太宗天㑹中獲宋
[369-37a]
内府圖書印三十八内封字一御畫一二面並瑪瑙
元史特格傳成帝即位以特格先朝舊臣賜以瑪瑙椀
謂特格曰此器先皇所用朕今賜卿以卿久侍先皇故

  瑪瑙三
增竹葉明曹昭格古要論/有竹葉瑪瑙石 柏枝潛確類書曰瑪瑙出/西洋者名番瑪瑙紅
色為佳内有柏枝及五色纒絲者勝白者最/殿今雲南處處有之名土瑪瑙盖玉之賤者 縟文陸/機
靈龜賦曰若車渠/統理瑪瑙縟文 纒絲詳柏/枝注
[369-37b]
  瑪瑙四
増詩宋蘇軾詩曰瑪瑙盤承金縷杯
原賦魏文帝瑪瑙勒賦曰瑪瑙玉屬也出自西域文理
交錯有似瑪瑙故其方人因以名之命夫良工是剖是
鐫追形逐好從宜索便乃加砥礪刻方為圓沈光内灼
浮景外鮮繁文縟藻交采接連嘉鏤錫之盛美感戎馬
之首飾固兹物之攸宜信君子之所服爾乃藉彼朱罽
華勒用成駢居别趾焕若羅星 王粲瑪瑙勒賦曰遊
[369-38a]
大國以廣觀覽希世之偉寳總衆材而課羙信莫臧於
瑪瑙被文采之華飾雜朱緑與蒼阜於是乃命工人裁
以飾勒因姿象形匪雕匪刻厥容應規厥性順德御世
嗣之駿服表騄驥之儀則 增陳琳瑪瑙勒賦曰託瑶
溪之寳岸臨赤水之朱波
  瑠璃一
原廣雅曰瑠璃珠也 集韵曰瑠璃火齊珠也 增孝
經援神契曰神靈滋液則瑠璃鏡 續漢書曰哀牢出
[369-38b]
火精瑠璃 原魏略曰大秦國出赤白黒黄青緑紺縹
紅紫十種瑠璃 吳厯曰黄武四年扶南諸外國來獻
瑠璃增魏書曰天竺國人商販至京自云能鑄石為
五色瑠璃于是採礪山石于京師鑄之既成光澤美於
西方來者乃詔為行殿容百餘人光色映徹觀者見之
莫不驚駭以為神明所作自此中國瑠璃遂賤人不復
珍之 宋書璧瑠璃王者不隱過則見 又曰須瀰之
山有吠瑠璃焉火不能燒金不能破或云是金翅鳥殼
[369-39a]
 原十洲記曰方丈山上有瑠璃宫 廣志曰瑠璃出
黄支斯調大秦日南諸國 南州異物志曰瑠璃本質
是石欲作器以自然灰治之自然灰狀如黄灰生南海
濱亦可浣衣用之不須淋但投之中滑如苔石不得此
灰則不可釋 增歳時雜記曰隴西窮州賣藥朱家燈
號為天下第一以瑠璃為諸物之形 續文獻通考曰
明古里貢瑠璃椀
  瑠璃二
[369-39b]
原漢書曰武帝時使人入海市瑠璃 増漢武故事曰
武帝好神仙起神屋扉悉以白瑠璃作之光明洞徹
又曰漢成帝為趙飛燕造湯殿緑瑠璃為户 拾遺記
曰董偃設紫瑠璃屏風 原諸葛恢集詔荅恢令致瑠
璃椀 世設曰滿奮畏風在武帝瑠璃窓内坐實密似
疎奮有疑帝問之荅曰臣猶吳牛見月而喘 又曰武
帝嘗幸王武子家供饌盤悉用瑠璃器 又曰王敦尚
主至石崇舎如厠畢婢擎金澡盤盛水瑠璃椀盛澡豆
[369-40a]
王取豆著水中飲之謂之乾飯增鄴侯家傳曰唐代
宗大厯十三年上召李泌入見因言路嗣恭初平嶺南
獻瑠璃盤徑九寸朕以為至寳又破元載家得嗣恭所
遺載盤徑尺 五行志五代廢帝悉書清望官名投于
瑠璃瓶中夜焚香祝天以箸挾之首得盧文紀欣然相
之 宋蔡絛鐵圍山叢談曰江湖間小龍號靈異崇寧
中發運使以香奩攜至都天子異之取大瑠璃盒貯龍
親加封識降付都門外小龍祠中封識如故變化去矣
[369-40b]
  瑠璃三
增五色 十種上下並/詳前一 投錢太平廣記唐貞元中揚/州市坊有丐者自稱胡
媚兒懷中出瑠璃瓶可受半升表裏通明如不隔物曰/施滿此聖瓶子足矣瓶項如葦管與之百錢投之琤然
有聲見瓶中大如粟粒衆異之復與千錢以至萬錢亦/然好事者以驢與之入瓶如蝇大動行如故俄有度支
綱至數十車綱人駐車觀之綱主戲曰爾能令諸車入/瓶中乎媚兒曰可乃微側瓶口令車悉入厯厯如行蟻
然有頃漸不見媚兒即跳入瓶綱官大驚以挺撞瓶破/一無所有後月餘有人于清河北逢媚兒見部領車乗
趨東平/而去 行酒晉書曰汝南王醼公卿以瑠璃鍾行酒/酒及崔洪洪不肯執問其故曰慮有執
玉不趨/之義 盛露洞𡨕記曰東方朔得五色/露以瑠璃器盛之獻武帝 走珠山堂/肆考
[369-41a]
唐同昌公主以紅瑠璃盤/盛夜光珠立堂中光如晝 流離潛確類書瑠璃/漢書為流離 清
世説王公與朝士共飲酒舉瑠璃椀謂周伯仁曰此/椀腹殊空謂之寳器何耶荅曰此椀英英誠為清澈
所以為/貴耳
  瑠璃四
增詩唐元稹詠瑠璃詩曰有色同寒冰無物隔纖塵象
筵看不見堪將對玉人
原賦晉潘尼瑠璃椀賦曰濟流沙之絶險越葱嶺之峻
危於是逰西極望大蒙歴鍾山闚燭龍覲王母訪仙童
[369-41b]
取瑠璃之攸華詔曠世之良工纂元儀以取象準三辰
以定容光映日耀圓成月盈纖瑕㒺麗飛塵靡停灼爚
旁燭表裏相形凝霜不足方其潔澄水不能喻其清剛
過金石勁邁瓊玉磨之不磷湼之不濁
  車渠一
原廣雅曰車渠石次玉也 增魏略曰大秦國多車渠
 原蘇子曰車渠瑪瑙出於荒外今冀州之土曽未得
其竒也 𤣥中記曰車渠出天竺國 廣志曰車渠出
[369-42a]
大秦國及西域諸國 增西域記曰西域重堂殿檐皆
以七寳飾之車渠其一 又曰車渠西國重寳形似蜂

  車渠二
增螭升 鴻逺王處道車渠觶賦曰温若蟠/螭之升天耀似遊鴻之逺臻 作杯古/今
注曰魏武帝以/車渠為酒杯 飾堂詳/一
  車渠三
原賦魏文帝車渠椀賦曰車渠玉屬也多纖理縟文生
[369-42b]
于西國其俗寳之惟二儀之普育何萬物之殊形料珍
怪之上美無兹椀之獨靈苞華文之光麗發符采而揚
榮理交錯以連屬似將離而復并或若朝雲浮髙山忽
似飛鳥厲蒼天夫其方者如矩圓者如規稠希不謬洪
纖有宜 王粲車渠椀賦曰侍君子之宴坐覽車渠之
妙珍挺英才于山岳含隂陽之淑真飛輕縹于浮白若
驚風之飄雲光清朗以内曜澤温潤而外津體貞剛而
不撓理條達而有文兼五德之上美超衆寳而絶倫
[369-43a]
增陳思王車渠椀賦曰惟椀之所生于凉風之峻湄光
如激電景若浮星何神怪之瓌瑋信一覽而九驚
  瑇瑁一
原周書王㑹曰伊尹謂湯曰請以瑇瑁為獻増孝經
援神契曰神明滋液則瑇瑁背背文/也 史記曰江南出
丹砂犀象瑇瑁珠璣 漢書西域傳贊曰故能覩犀布
瑇瑁則建珠崖七郡感枸醬竹杖則開䍧柯越嶲原
續漢書輿服志曰貴人助蠶瑇瑁釵增晉命曰士卒
[369-43b]
百工不得服犀瑇瑁 原廣志曰瑇瑁形似龜出南海
巨延州 南州異物志曰瑇瑁如龜生南方海中大者
如籧篨背上有鱗其大如扇發取其鱗因見其文欲取
作器則煑之因以刀截任意所作冷乃以梟魚皮錯治
之後以枯條木葉瑩之乃有光耀 增續文獻通考曰
金皇后犀冠上玉簪一下瑇瑁盤一 又曰元瑇瑁局
大使至元十五年置 又曰明伯冠前後瑇瑁為蟬
又曰明沙羅貢瑇瑁殼
[369-44a]
  瑇瑁二
原史記曰趙使于春申君欲誇楚為瑇瑁簮劔器悉飾
以瑇瑁 增後漢書曰和熹鄧皇后臨朝上方珠玉犀
象瑇瑁雕鏤之物皆絶 齊書曰少帝夜醉乗馬如西
歩廊向北馳走如此兩三將倒臨汝侯坦之諫不從執
馬控帝運拳坦之倒地坦之與曹道剛扶抱還夀春殿
瑇瑁牀上卧 又曰廬陵王為荆州刺史在鎮營造服
飾多違制度作瑇瑁乗具詔責之令速還都 杜陽雜
[369-44b]
編唐敬宗時南昌國進瑇瑁盆可容十斛外以金玉飾
之盛夏貯水令滿遣嬪御酌水相沃終不竭焉
  瑇瑁三
增獻榼唐書曰憲宗朝訶陵/國獻瑇瑁榼生犀等 為床西京雜記曰韓/嫣以瑇瑁為床
天竺出後漢書曰天竺國/出象犀瑇瑁也 海中生吳録曰嶺南慮賓/縣漲海中瑇瑁似
龜而/大 文甲西域傳明珠文甲/文甲即瑇瑁也 綺波詳潘/賦
  瑇瑁四
原詩魏繁欽詩曰何以表别離耳後瑇瑁釵
[369-45a]
原賦晉潘尼瑇瑁椀賦曰有瑇瑁之竒寳亦同旅于介
蟲下法川以矩夷上擬乾而規隆或歩趾於清源或掉
尾于泥中隨隂陽以潛躍與龜龍乎齊風包神藏智備
體兼才髙下斯處水陸皆能文若綺波背負蓬萊爾乃
遐夷效珍越裳貢職横海萬里逾嶺千億挺璞荒巒摛
藻辰極光曜炫晃昭爛熻赩嘉斯寳之兼美料衆珍而
靡對文不煩于錯鏤采不假乎藻繢豈翡翠之足儷胡
犀象之能逮
[369-45b]
原牋後漢班固與竇憲牋曰明將軍賜固瑇瑁簪
原書口髙文與婦書曰今致瑇瑁梳一枚
増序陳徐陵序曰珠簾以瑇瑁為壓
  水精一
增廣雅曰水精謂之石英 潛確類書曰水精千年水
也倭水精第一南水精白北水精黒信州水精濁 山
海經曰堂庭之山多水玉注今水/精也 續漢書曰哀牢出
水精 魏略曰大秦國一名黎難宫室皆水精為柱食
[369-46a]
器亦然 元史獻宗七年回鶻獻水精盆珍珠繖等物
可直銀三萬餘錠帝曰方今百姓疲弊所急者錢耳朕
獨有此何為却之賽音迪延齊以為言帝稍償其直且禁其
勿復有所獻 廣志曰水精出大秦黄支國 十洲記
曰崑崙山上有水精闕 拾遺記曰鬱夷國于山上架
樓室向明以開户牖以水精火藻為階 宋蔡絛鐵圍
山叢談曰政和間伊陽太和山崩奏至上與魯公皆有
慙色及復上奏山崩者出水精也以木匣貯之進匣可
[369-46b]
五十斤而多至數十百匣來上 太平寰宇記曰幽州
宻雲郡都管有水精是寳出昌平縣 續文獻通考遼
時臣寮繫帶以金玉水精靛石綴飾為之 又曰明實
喇山蘇門荅刺等國貢水精 明曹昭格古要論曰多
年老冰為水精然日本國有青水精紅水精則水精非
冰也明矣
  水精二
増列仙傳曰赤松子服水玉 拾遺記曰周靈王二十
[369-47a]
三年起昆昭之䑓篩水精為泥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
馬侍中嘗寳一水精椀夏蝇不近盛水經月不腐不耗
或目痛含之立愈宋邵氏聞見録楚元輔家藏一水
精中有杏一枝希世之寳也續文獻通考金太宗天
㑹中獲宋水精寳一 元史博果宻傳王師征交趾失
利復謀大舉博果宻請遣使諭以禍福交趾感懼謝罪
貢物帝嘉曰卿一言之力也即以其半賜之博果宻辭
曰此陛下神武不殺所致臣何功焉惟受沈水假山象
[369-47b]
牙鎮紙水精筆格而已
  水精三
増杏枝詳前/二 水葉明雲煙過眼録曰宋葉森家舊有/水精鉤一中空有聲汨汨内有葉
一枝隨/水傾㵼 燈籠東齋記事宋劉隨待制為通/判嚴明通達謂之水精燈籠 如意拾/遺
記孫和月下舞水精/如意誤傷鄧夫人頰 𤓰寒𤓰嚼水/精寒 花露花露水精/圖詳見合
璧/ 挈瓶九國志蜀王宗銖有海客鬻龍腦蜀中貯以/水精瓶殿直李葩欲買之海客邀善價數倍
葩造宗銖曰海客有水精瓶為爾取之翌日至其所令/持錦衾至宗銖索衾與海客共觀歎其纖細久之葩因
目從者/挈瓶去 為户拾遺記魏明帝時有潄金鳥性畏寒處/之小屋水精為户内外通光名辟寒舍
[369-48a]
詳/金 磊砢司馬相如上林/賦曰水玉磊砢 傾瀉詳水/葉注
  水精四
增詩唐韋應物詠水精詩曰映物隨顔色含空無表裏
持來向明月的皪愁成水 王建水精詩曰映水色不
别向月光還度傾在荷葉中有時看是露 羅維水精
環詩曰王室符長慶環中得水精任圓循不極見素質
仍貞信是天然瑞非因樸斲成無瑕勝玉美至潔過冰
清未肯齊珉價寧同雜佩聲能銜任黄雀亦欲應時鳴
[369-48b]
増賦魏劉楨清慮賦曰入鐐碧之間出水精之都上青
艧之山蹈琳瑉之塗
  琥珀一
增廣雅曰琥珀珠也其上及旁不生草淺者五尺深者
八九尺大如斛削去皮成琥珀初時如桃膠凝堅乃成
其方人以為枕出博南縣 續漢書曰哀牢出光珠琥
珀 典略曰大秦國多琥珀 西京雜記曰宣帝有身
毒寳鏡一枚大如八銖錢帝以琥珀筒盛之 𤣥中記
[369-49a]
曰楓脂淪入地中千秋為琥珀 博物志曰松脂淪入
地中千年化為茯苓又千年化為琥珀琥珀一名江珠
今泰山有茯苓而無琥珀益州永昌出琥珀而無茯苓
或云燒蜂窠所作未詳此二説 宋蘇軾物類相感志
曰琥珀拾芥 續文獻通考元大德十一年博士議宋
制天子服冕上綴玉為七星傍施琥珀
  琥珀二
增拾遺記曰漢武帝寳鼎元年西方貢珍怪有琥珀燕
[369-49b]
置之靜室自於室内飛翔 宋洪遂侍兒小名録曰漢
武帝所幸宫人麗娟以琥珀佩置衣中不使人知言骨
節自鳴也 又曰吳主聞潘夫人有色令進其圖圖成
吳主見之驚喜以琥珀如意撫案即折曰此神女也因
納之 沈約宋書曰武帝時寧州常獻琥珀枕甚光麗
時諸將北征需琥珀治金瘡上命擣碎分付諸將 山
堂肆考曰石虎為浴堂以碔砆為題琥珀為杓 元黄
文獻公集大德中嘉興張樞以官本船浮海至西洋遇
[369-50a]
親王格藏所遣使臣諾海等如京師遂載之以來諾海
等朝貢事畢請仍以樞䕶送西還丞相哈喇哈斯逹爾
罕如其請奏授忠顯校尉海運副千户佩金符與俱行
以八年發京師十一年乃止其登陸處用私錢市其土
物白馬黒犬琥珀蒲萄酒畨鹽之屬以進平章政事察
納等引見于宸慶殿
  琥珀三
增和獺拾遺記孫和月下舞水精如意誤傷鄧夫人頰/令太醫療之以白獺髓和琥珀末塗之遂差
[369-50b]
 燒蜂西域諸國志曰摩盧水邊沙中/有細腰蜂窠燒治以為琥珀 翔鷰詳前/二
刻雞神農本草經曰取雞卵黄白混雜者熟煑及尚軟/隨意刻作物以苦酒漬數宿既堅内琥珀粉中佳
者亂/真矣 桃瀋潜確類書曰琥珀世/説以為桃瀋所化 松脂詳/一
  琥珀四
增詩宋梅堯臣詩曰松液為茯苓又因爲琥珀遇物必
得形毛髪曾不隔 元郭鈺詩曰日射水精江石白雲
封琥珀嶺松青
增賦魏左思蜀都賦曰琥珀丹青江珠瑕英
[369-51a]
增贊晉郭璞贊曰磁石吸鐵琥珀取芥氣有潜通數亦
冥㑹物之相感出乎意外
  玻瓈一
增天中記曰大雪山中有寳山諸七寳並生取可得惟
玻瓈寳生髙峯難得 𤣥中記曰大秦國有五色玻瓈
紅色最貴 十洲記曰崑崙山上有紅碧玻瓈宫 唐
段成式酉陽雜俎曰千嵗積冰結為玻瓈一説獅子乳
以金銀寳器盛之皆漏惟玻瓈則否 宋蔡絛鐵圍山
[369-51b]
叢談曰奉宸庫中玻瓈母二大篚玻瓈母者若今之鐵
滓然塊大小猶兒拳人莫知其用又嵗久無籍不知其
所從來或云柴世宗顯德間大食所貢又謂真廟朝物
也諸璫以意用火煆而模寫之但能作珂子狀青紅黄
白隨其色而不克自必也 續文獻通考金庶人不得
以玻瓈之類為器皿 明徐常吉事詞類竒曰今朝鮮
諸國皆出玻瓈
  玻瓈二
[369-52a]
增梁四公記云武帝時扶南大舶從西天竺國來賣碧
玻瓈鏡 唐書曰髙宗二年十二月投汗般王獻碧玻
瓈龜兹王素稽獻銀玻瓈 太真外傳李白進清平調
太真持玻瓈七寳杯酌西凉州所獻葡萄酒
  玻瓈三
增酒色 花㸃潜確類書曰玻瓈出南番有酒色紫色/白色者與水精相似器皿碾雨㸃花兒
者是真其用藥燒者入手/輕有氣眼與瑠璃相似 積冰 盛乳並詳/前一
  玻瓈四
[369-52b]
增詩唐李賀詩曰羲和敲日聲玻瓈
  雲母一
增淮南萬畢術曰雲母入地千嵗不朽雲母在足無踐
注曰取大雲母塗/足下踐棘不能匊 抱朴子曰雲母五色其多青者
名雲英宜以春服之多赤者名雲珠宜以夏服之多白
者名雲液宜以秋服之多黒者名雲母宜以冬服之但
有青黄二色者名雲砂宜以季夏服之皛皛純白者名
嶙石可四時長服 洛陽宫殿記曰宫中有林商觀皆
[369-53a]
雲母作窓日照之煒煒有光 裵淵廣州記曰增城縣
有雲母向日照之光耀 地理志曰琅邪定山出雲母
  雲母二
增列仙傳曰方回堯時隱人練食雲母 三齊記曰東
武城有雲母山山有雲母因以為名安期先生常所遊
餌 西京雜記曰幽王冢甚髙羡門開皆是石堊撥除
深入乃得雲母深處見百餘人縱横相枕籍皆不朽惟
一男子餘皆女子或坐或立或臥衣服形色不異生人
[369-53b]
 後漢書曰鄭𢎞為太尉第五倫為司空初倫為㑹稽
召𢎞署督郵每朝𢎞曲躬自卑帝聽置雲母屏風分隔
其間 晉陽秋曰孫秀降賜雲母車 梁書曰南岳鄧
先生名都隱居衡山極峻之嶺立小板屋兩間足不下
山谷斷食三十餘載惟以澗水服雲母屑 唐書曰吳
王杜伏威性好左道因合金丹求長生之術常服雲母
散 又曰尉遲敬德飛鍊白石閒居服雲母散
  雲母三
[369-54a]
 増致水淮南子曰雲母來/水注雲母可致水 散星春秋運斗樞曰/樞星散為雲母 三
 雲西京雜記曰成帝設雲母帳雲幄/雲幕于甘泉殿世謂之三雲殿 五色詳前/一 賜
 輦晉公卿禮秩曰賜太/宰安平王雲母輦 名船晉書闕名曰含元/池中有雲母船 錢
 班 水露王建平典術曰雲母有五合其色青黒亂文/者名曰雲母白而㣲者名雲英如水露黄白
 名雲沙青白赤雜色名雲珠黄白而赤重厚名陽起石/雲母根也其中黒文斑如錢名雲膽傷人不可服第一
 磷石第二雲母第三雲珠第四雲英第五雲光服磷石/夀五千服雲母夀三百年服雲英千年服雲光與天地
 同/保
 
[369-54b]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