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55 御定淵鑑類函-清-張英 (master)


[273-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定淵鑑類函卷二百六十八
  人部二十七聖/ 賢/
   聖一
 原風俗通曰聖者聲也通也言其聞聲知情通於天地
 調暢萬物 白虎通曰才稱萬人曰傑倍傑曰聖 增
 神異經曰聖一名哲一名通一名無不達 通書曰性
 焉安焉之謂聖 易曰聖人作而萬物覩 原又曰知
[273-1b]
 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 增又曰聖人
 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 原又曰備物致用立成器以
 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 增又曰天生神物聖人則之
 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
 洛出書聖人則之 又曰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
 易之以宫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 又曰上古結繩而
 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 書曰
 聖有謨訓明徵定保 又曰惟天聰明惟聖時憲 原
[273-2a]
又曰睿作聖 增又曰聖謨洋洋嘉言孔彰 又曰凡
人未見聖若不克見既見聖亦不克由聖 詩曰維此
聖人瞻言百里 又曰秩秩大猷聖人莫之 禮記曰
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明聖者述作之謂也 原哀
公問曰何謂聖人孔子對曰聖人者智通乎大道應變
而不窮能測萬物之情性穆穆純純莫之能循是則可
謂聖人矣 增禮記曰聖人作則必以天地為本以陰
陽為端以四時為柄以日星為紀月以為量鬼神以為
[273-2b]
徒五行以為質禮義以為器人情以為田四靈以為畜
 孝經曰非聖人者無法 原家語曰聖者德合天地
變化無方也 增左傳曰惟聖人能内外無患自非聖
人外寧必有内憂 原尚書大傳曰天無烈風霪雨中
國有聖人 増又曰聖人在位其君子不誦無用之言
其工不作無用之器其商不通無用之物 漢書廣武
君曰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故曰狂
夫之言聖人擇焉 韓安國傳曰聖人以天下為度者
[273-3a]
也不以己私怒傷天下之公 晉輿服志曰聖人見禽
獸容貌草木英華始創衣冠而𤣥黄殊采見秋蓬孤轉
杓觿旁建乃作輿輪而方員異則 韓康伯傳曰體有
而擬無者聖人之德 宋周敦頤傳曰惟人也得其秀
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
出矣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 遼禮
志曰變通革弊與時宜之唯聖人為能通其意 耶律
孟簡傳曰上古之時無簿書法令而天下治蓋簿書法
[273-3b]
令適以滋姦倖非聖人致治之本 元許謙傳曰學以
聖人為準的然必得聖人之心而後可以學聖人之事
 明紀胡居仁曰聖人之教雖多不出於存心處事存
心以敬處事以義敬義立而德不孤 原六韜曰聖人
與天下之人皆安樂 又曰聖人守無窮之府用無窮
之才天下仰之而治 管子曰聖人若天然無私覆若
地然無私載 老子曰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不善之 增莊子曰六合之外
[273-4a]
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内聖人論而不議 原又曰以
德分人謂之聖 又曰智似深淵明如日月謂之聖
增商子曰聖人之制民也如高下制水如燥濕制火也
百世有聖人猶隨踵而生 慎子曰天有明而不憂人
之暗地有財而不憂人之貧聖人有德而不憂人之危
 原文子曰聖人同生死愚人亦同生死聖人之同生
死明於分理也愚人之同生死不知利害也 又曰聖
人以仁義為準繩中繩之謂君子不中繩之謂小人
[273-4b]
孫卿子曰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神人無功聖人無
名聖人者天下之利器也 增鶡冠子曰聖人者後天
地而生而知天地之始先天地而亡而知天地之終
韓非子曰聖人執要四方來效 荀子曰積土謂之山
積水謂之海旦暮積謂之歳積善而全盡謂之聖人
石匏子曰聖人清目而不視靜耳而不聽閉口而不言
棄心而不慮貴身而忘賤故尊勢不能動樂道而安貧
故厚利不能傾容身而處適情而游一氣浩然純白於
[273-5a]
衷故形不養而性自全心不勞而道自至也 原淮南
子曰惟聖人為能知權言而必信期而必當天下之高
行也 又曰古者聖人勞形盡慮為民興利除害贏天
下之憂而任海内之事聖人之憂民如此其切也 增
揚子法言曰震風凌雨然後知厦屋之為帡幪也苛政
虐世然後知聖人之為郛廓也 又曰聖人之言似於
水火水測之而益深窮之而益遠火用之而彌明宿之
而彌壯 荀悅申鑒曰學聖不至聖可以盡性 五行
[273-5b]
論曰聖人盡衆妙體至當故不求有所示而物自親之
 原說苑曰聖人之於百姓也其猶赤子乎饑者食之
寒者衣之將之養之育之長之 姚信士緯曰聖人高
不可極深不可測窮神知化獨見先識仁若純陽信若
影響此所禀於天也 增文中子曰聖人達而賞罰行
聖人窮而褒貶作皇極所以復建而斯文不喪也 李
翺復性書曰聖人者寂然不動不往而到不言而神不
耀而光制作參乎天地變化合乎陰陽 鹿門子曰天
[273-6a]
有造化聖人以教化裨之地有生育聖人以長養裨之
四時有信聖人以誠信裨之兩曜有明聖人以文明裨
之 宋程明道遺書曰人有斗筲之量有釜斛之量有
鍾鼎之量有江湖之量江湖之量固大矣然有涯涘亦
有時而滿惟天地之量則無滿聖人者天地之量也
又曰氣化之在人與在天一也聖人於其間有功用而
已 通書曰無思本也思通用也幾動於彼誠動於此
無思而無不通謂之聖人 又曰聖人之道入乎耳存
[273-6b]
乎心藴之為德行行之為事業彼以文詞而已者陋矣
 五峰胡氏曰易詩春秋者聖人之道也聖人之道若
何曰聖人者以一人理億兆人之德性息其爭奪遂其
生養者也 明劉基曰聖人之於仁義道德猶小人之
於貨財金玉也小人之於貨財金玉無時而盡聖人之
於仁義道德亦無時而足 又曰王者之祥有三聖人
為上豐年次之鳯凰麒麟為下
  聖二
[273-7a]
增史記曰黄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㓜而狥齊長而敦
敏成而聰明 又曰顓頊髙陽氏靜淵以有謀疏通而
知事養材以任地載時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治氣以
教化潔誠以祭祀 又曰帝嚳高辛氏生而神靈自言
其名普施利物不於其身聰以知遠明以察微順天之
義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財
而節用之撫教萬民而利誨之歷日月而迎送之明鬼
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徳嶷嶷其動也時其服也士
[273-7b]
 原列子曰庖犧女媧神農夏后蛇身人靣牛首此非
人之狀而有大聖人之德 增唐李徳裕傳曰道之高
者莫若廣成員元人之聖者莫若軒轅孔子 原淮南
子曰神農憔悴堯瘦癯舜黴黒禹胼胝由此觀之則聖
人之憂勞百姓亦甚矣 莊子曰堯觀乎華華封人曰
嘻請祝聖人使聖人壽富多男子堯曰多男子則多懼
富則多事壽則多辱封人曰天生萬民必授之職多男
子而授之職則何懼之有富而使人分之則何事之有
[273-8a]
夫聖人鶉居而□食鳥行而無彰天下有道則與物皆
昌天下無道則修德就閒千歳厭世去而上仙乘彼白
雲至於帝鄉三患莫至身常無殃則何辱之有 増史
記曰帝堯放勲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
雲 漢賈捐之曰堯舜聖之盛也禹入聖域而不優
楊龜山曰古之聖人宜莫如舜舜之側微固無異深山
之野人也是豈以文采過人耶伏羲畫八卦書斷自堯
典當是時六經蓋未有也而舜之所以聖者固何自哉
[273-8b]
然則聖人之所以為聖其學必有在矣 淮南子曰聖
人不貴尺璧而重寸隂故禹之趨時也履遺而弗取冠
挂而弗顧 原韓詩外傳曰辟土殖穀者后稷也決江
疏河者禹也聽訟執中者臯陶也然而有聖名者堯也
 增晉陶侃常語人曰大禹聖人乃惜寸陰至於衆人
當惜分陰 元許衡傳曰大禹聖人聞善即拜益猶戒
之以任賢勿貳去邪勿疑後世宜何如也 鹿門子曰
聖人天也非修而至者也夫知道然後能修能修然後
[273-9a]
能聖且堯為唐侯二十而德盛舜為鰥民二十以孝聞
烏在乎修哉后稷之戲必以藝殖仲尼之戲必以爼豆
烏在乎修也蓋修而至者顔子也孟軻也若聖人者天
資也非修而至者也 書曰乃祖成湯克齊聖廣淵
史記曰武丁夜夢得聖人名曰說以夢所見視羣臣百
吏皆非也於是乃使百工營求之野得說於傅巖中武
丁曰是也得而與之語果聖人舉以為相 淮南子曰
文王知而好問故聖 續博物志曰武王伐紂商容與
[273-9b]
殷民觀周師之入見畢公曰吾新君也容曰非也見太
公曰吾新君也容曰非也見周公曰吾新君也容曰非
也見武王曰吾新君也容曰聖人為海内討惡見惡不
怒見善不喜顔色相副以是知之 原毛詩序曰狼跋
美周公也周公攝政遠則四國流言近則王不知周大
夫美不失其聖也 增又曰思齊文王所以聖也 晉
劉頌傳曰武王聖主也成王賢嗣也然武王不恃成王
之賢而廣封建者慮經無窮也 韓詩外傳曰成王之
[273-10a]
時有三苗貫桑而生同為一秀比三年果有越裳氏重
九譯而至獻白雉於周公曰道路悠遠山川幽深故重
譯而來朝周公辭曰吾子何以見賜也譯曰吾受命國
之黄髪曰久矣天之不迅風疾雨也海之不波溢也三
年於兹矣意者中國殆有聖人盍徃朝之 左傳孟僖
子曰臧孫紇有言聖人有明德者若不當世其後必有
達人今其將在孔丘乎故孟懿子與南宫敬叔師事仲
尼 史記曰天下君王至於賢人衆矣當時則榮没則
[273-10b]
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
言六藝者折衷於孔子可謂至聖矣 魏志文帝曰仲
尼負大聖之才懷帝王之器及退考五代之禮修素王
之事因魯史而作春秋就太師而正雅頌俾千載之後
莫不宗其文以述作仰其聖以謀咨可謂命世之大聖
億載之師表者也 彚苑齊景公問子貢曰仲尼賢乎
曰聖人也豈直賢哉景公曰其聖何如子貢曰不知也
景公作色曰始言聖人今言不知何也子貢曰賜終身
[273-11a]
戴天不知天之高也終身踐地不知地之厚也賜之事
夫子譬猶渴操壺杓就江海而飲之滿腹而去又安知
江海之深乎 揚子法言曰或問孔子之時諸侯有知
孔子聖者與曰知之若知之則曷為不用曰不能曰知
聖而不能用可得聞乎曰用之則棄其所習逆其所從
彊其所劣捐其所能非天下至聖孰能用之 孔叢子
懸子問子思曰子之先君見子産則兄事而世謂子産
仁愛稱夫子聖人未喻其人之孰先也子思曰昔季孫
[273-11b]
問言游亦若子之言也子游答曰以子産之仁愛譬夫
子其猶浸水之與膏雨康子曰子産死鄭大夫舍玦珮
婦女捨珠瑱巷哭三月琴瑟不作夫子之死吾未之聞
魯人之若是也子游曰夫浸水所及也則生所不及則
死民皆知焉膏雨之所生也廣莫大焉民之受賜也普
矣莫識其由來者也 房千里知道篇曰孔顔聖賢也
豈嘗聞伐樹瓢飲以為己辱哉姬旦亦聖人也豈嘗聞
受封攝理以為己幸哉是知聖人之樂也内而恒人之
[273-12a]
樂也外 遼史太祖問侍臣曰受命之君當事天敬神
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對太子對曰孔子
大聖萬世所尊宜先祀太祖大恱即建孔子廟詔太子
春秋釋奠 元武宗本紀制曰先孔子而聖者非孔子
無以明後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法儀範百王師表
萬世 莊子曰夫卜梁倚有聖人之才而無聖人之道
我有聖人之道而無聖人之才吾敎之其果為聖人也
 明唐順之曰文學政事言語亦得與德行分科而皆
[273-12b]
不失為聖人之一體至於門人之辨之勇之藝聖人亦
自讓以為賢於我也且曰自吾得某也而惡聲不入於
耳自吾得某也而門人加親是聖人與人之周也 宋
程頤傳曰胡瑗問顔子所好何學頤答曰學以至聖人
之道也頤動止語嘿一以聖人為師其不至於聖人不
止也
  聖三
原受圖 加算尚書考靈曜四千五百六十歳精反初/握命一起河圖聖受思鄭康成注曰聖
[273-13a]
謂堯也天握命人當起者河乃出圖帝堯受而思之以/受歴數也 河圖黄帝曰凡人生一日天帝賜算三萬
六千又賜紀二十聖人得三萬六千七百二十凡/人得三萬六千一紀主一歳聖人加七百二十 參
天 配地易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於神明而生蓍/參天兩地而倚數 禮記聖人作樂以應天
制禮以/配地 燭逺 照微尸子聖人之身猶日也夫日圜/尺光盈天地聖人之身小其所
燭遠矣照顔延之論檢聖/人者靈 燭微理絶功外 兼應 兩忘祖台之道論/大道以至虚
順通聖人以忘懷兼應無劉瑾/論聖人身藴乾坤故有 兩忘 不相 無名史記唐/舉相蔡
澤曰吾聞聖人不相殆先/生乎 莊子聖人無名 神化 天行文子聖人者/與天地合具
德與日月合其明能以神化者/也 莊子聖人之生也天行 致用 成能易精義/入神以
[273-13b]
致用也能又/聖人成 増管道 原應樞孫卿子聖人者道之/管也 殷康論易昔
伏羲始畫八卦/觀象以應樞 増同欲 達節左傳聖人與衆同/欲 又聖達節
倍傑 希天見上聖一希性理/賢希聖聖 天 若鏡 如水淮南子/聖人若
鏡應性理五峯胡氏曰聖人/之 事也如水由於地中 造物 發機沈昭安陸/昭王碑惟
聖造物注利萬物也之淮南子聖人將養其神和柔/其氣平&KR0642其形其縱 也若委衣其用之也若發機
淳耀 襲明人物志九徵篇隂陽清和則中叡外明聖/人淳耀能兼二美知微知章 老子聖人
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犍萬物 兼兆人鬼谷子/内犍篇
聖人立事以先知而犍萬物也人觀物内篇有一人之/人十人之人百人之人千人之 萬人之人億人之人
[273-14a]
兆人之人能當兆人者聖人/之謂也言聖人能兼兆人也 聖人窟 夫子甕唐李/石續
博物志虞虢之間有傅說隱室在傅巖俗名之為聖人/窟 後漢鍾離意别傳意為魯相到官出私錢萬三千
文付户曹孔訢修孔子車身入廟拭几席劒履男子張/伯除堂下草土中得玉璧七枚伯懷其一以六枚白意
意令主簿安置几前孔子教授堂下牀首有懸甕意召/孔訢問此何甕也對曰夫子甕也背有丹書人莫敢發
也意曰夫子聖人所以遺甕欲以懸示後賢因發之中/得素書文曰後世修吾書董仲舒䕶吾車拭吾履發吾
笥㑹稽鍾離意璧有七張伯/藏其一意即召問伯果服焉 原幽贊神明 彌綸天
上詳參天註之楊雄五經鈎沉聖/人彌綸天地 體窮䆒有生之機 隨時舉事 以
德分人文子聖人隨時而舉事因資/而立功 下詳聖一莊子 增宗帝祖皇
[273-14b]
父天母地觀物内篇孔子賛易自羲軒而下序書自堯/舜而下祖三皇宗五帝也 淮南子精神訓
聖人以天為/父以地為母 陶鑄堯舜 伯仲伊吕莊子逍遥遊篇/陶鑄堯舜 杜
詩伯仲之間見伊吕孟子伊尹聖之任者也齊太公世/家西伯將出獵遇太公於渭之陽與語大說曰自吾先
君太公曰當有聖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耶 包含萬象 横廓六合拾遺/記庖
者包也言包含萬象以犧牲登薦於百神民服其聖故/曰庖犧亦曰伏羲 淮南子横廓六合兼貫萬物此聖
人之/游也 海不揚波 河無流沫韓詩外傳詳聖二頻拾/遺記虞舜在位大 國
民來朝曰唐堯時三河俱溢三河者天河地河中河/也此三水有時通壅至聖之世水色俱溢無有流沫
八神授簡 五老降庭拾遺記禹鑿龍門至一空巖見/有八神侍側禹曰華胥生聖人
[273-15a]
子是耶答曰華胥是九河神女以生余也乃探玉簡授/禹 又孔子生空中有聲言天感生聖子時有二龍繞
室五老/降庭 騰跨百辟 鎔鈞六經李邕宣聖廟碑騰跨/百辟孤絶一人 雲
門子原道篇夫子繼聖獨秀前/哲鎔鈞六經必金聲而玉振 有子避座 鄭公遶
史記有若傳孔子殁有若狀似孔子弟子相與共立/為師他日弟子進問曰孔子言商瞿四十後當有五
丈夫子孔子何以知此有若黙然無以應弟子起曰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 史緯范仲淹傳富鄭公弼自
河北還及國門不得入比夜傍/徨遶床歎曰范六丈真聖人也 欽明溫恭 中正仁
性理朱子曰聖人相傳只是一個字堯曰欽明舜曰/温恭聖敬日躋君子篤恭而天下平 太極圖說聖
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 不將不迎 知終知始淮南子/聖人若
[273-15b]
鏡不將不迎子下/詳聖一鶡冠 天地同施 日月代照唐李觀謁/廟文夫子
之道之德與天地同施與日月合明異唐常仲孺文/宣王碑辭文王既没孔子乃紹質文 時日月代照
五星聚井 三苗貫桑漢書髙帝元年五星聚於東井/應劭曰東井秦之分野五星所
在其下當有聖人以義取天下性理朱子曰孟氏没而/此道之傳不屬至宋受命五星聚奎開文明之運 下
詳聖二韓/詩外傳 夢見周公 不賛伊尹上見論語不唐禮/樂志聖人 法桓
文不賛/伊尹 簡素為貴 福慶用昌唐姚班傳聖賢以簡/素為貴 唐裴潾傳
古之聖賢和平/是瑧福慶用昌 織成天地 索獲帝王天中記聖人/蹈機握杼織
成天地使萬物順焉人倫正焉制文中子王道篇昔聖/人述史三焉其述書也帝王之 偹矣故索焉而皆獲
[273-16a]
 東道西道 前知後知桓譚新論張子侯曰楊子雲/西道孔子也吾應曰子雲亦
東道孔子也昔仲尼豈獨是魯孔子亦齊楚聖人也獨/王充論衡儒者論聖人以為前知千歳後知萬世有
見之明獨/聽之聰 師蜂師蟻 鑄金鑄人關尹子三極篇聖/人師蜂立君臣師
戰蟻置兵者楊子學行篇或問世言鑄金金可鑄乎曰/吾聞君子 問鑄人不問鑄金或曰人可鑄歟曰孔子
鑄顔/淵矣 言必及有 含之以虚世說王弼曰聖人體無/無又不可以訓故言必
及有之關尹子三極篇聖人之治天下/天下 物無得以外之故含之以虚 心同止水
眼如望羊性理朱子曰聖人之心如明鏡止水穆孔子/世家孔子學琴於師襄有間曰有所 然深
思焉有所睪然高望而遠志焉曰丘得其為人黯然/而黒頎然而長眼如望羊非文王其誰能為此也
[273-16b]
出𩔖超羣 左提右挈性理朱子述㫖賛曰風氣既開/乃生聖人聰明睿知出𩔖超羣
始又塞於兩間者無非此理聖人左提右挈原/ 要終欲人全此理而不失其本然之性也 以誠
為本 能化而齊通書誠者聖人之本能又富貴貧賤/處之一也處之一則 化而齊故顔
子亞/聖 稱其改過 不畏多難唐陸贄傳以聖輔贊聖/君不稱其無過稱其改
過不唐崔羣史賛聖/人 畏多難畏無難 為巢為杖 同德同波陸賈輔/政篇堯
以仁義為巢舜以禹稷契為杖同莊子外篇聖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靜而與陰 德動而與陽同波
 斧藻羣言 糠粃六籍劉勰原道篇公旦多材振其/徽烈剬詩緝頌斧藻羣言
初學記荀奉倩諸兄並以儒術議論奉倩獨好言道嘗/以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聞然則六籍雖存聖人
[273-17a]
之糠/粃也 華殿松生 陸池露滴符子願足篇堯曰余坐/華殿之上森然而松生
於棟余立櫺扉之内霏焉而雲生於牗瀝拾遺記炎帝/聖德所感陸池丹蕖駢生如蓋香露滴 下流成池
 𩔖情通德 執中含和周易繫辭庖犧氏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徳
以𩔖萬物之情和天中記聖人懷天氣/抱天心執中含 不下廟堂而衍四海 一心太極
萬世為土性理北溪陳氏曰聖人一心渾涵太極太之/為言甚也 邵子觀物内篇諸侯以四境為
土天子以九州為土/仲尼以萬世為土 仁育義正 地平天成性理聖/人在上
以仁育萬物以義正萬民允書大/禹謨地平天成六府三事 治 言如鐘鐘 行則
車車關尹子三極篇如鐘鐘然如鐘鼔然聖人之/言則然如車車然如車舟然聖人之行則然 消
[273-17b]
息兩儀 經營三代李邕宣聖廟碑夫子之道消息/乎兩儀夫子之德經營乎三代
瑰意琦行 玉振金聲楚辭宋玉曰夫聖人瑰意琦/行超然獨處 下見孟子
冀州異氣 魯國一人拾遺記秦始皇時有宛渠國之/民乘螺舟而至始皇與之語及
天地初開之時曰臣見冀州有異氣應有聖人生果/慶都生堯 觀物外篇魯國之儒一人者謂孔子也
絲紛碁布 璧合珠聨關尹子三極篇聖人道雖絲紛/事則碁布 性理北溪陳氏曰
人之氣禀不同只是陰陽五行之氣運來運去自有個/眞元之會如歴法算到本數凑合所謂日月如合璧五
星如聨珠聖人便是禀/得這個貞元之會來 超軒跨皥 謝舜揖堯唐顔/師古
聖德頌超軒跨皥騰周軼漢天唐文粹楊植許由/碣先生所謂為聖人之大標 地之外揖堯謝舜 卷
[273-18a]
之不盈抔 廓然見四海黄石子聖人存之以應事幾/舒之彌四海卷之不盈抔
法言問道篇大哉聖人言之至也開之/廓然見四海閉之閛然不見牆之裏 易詩書春秋
 温良恭儉讓邵子觀物内篇聖人之四府者易/詩書春秋之謂也 下詳論語 饋
樂釣由余 刻像求𫝊說後漢儒林謝該傳該去官孔/融薦之曰後日當更饋樂以
釣由余刻像而求傅說豈不煩哉孤史記戎王聞繆公/賢使由余觀秦繆公問内史廖曰 聞國有聖人敵國
之憂也今由余寡人之害將奈何乃以女樂遺戎王/又數使人間要由余由余遂去降秦 下詳上聖二
引琴解匡圍 觀樂歎韶濩琴操子畏於匡引琴而歌/匡人乃知孔子聖人也瓦
解而去聖左傳季札觀/韶濩曰 人之𢎞也 青鸐棲於川岳 朱草蔓乎
[273-18b]
街衢拾遺記世語曰青鸐鳴時太平故盛明之世翔鳴/藪澤音中律吕飛而不行至禹平水土棲於川岳
所集之地必有聖人出焉鸐音狄蔓又炎帝教/民耒耜百榖滋阜聖德所感朱草 衍乎街衢 操壺
杓以就飲 執柘杵而上視上詳上聖二與青黎子徵/色篇齊桓公 管仲謀伐
莒謀未發而聞於國桓公怪之以問管仲管仲曰國必/有聖人也桓公歎曰嘻日之役者有執柘杵而上視者
意其/是耶
  聖四
増衢尊淮南子聖人之道猶中衢而致尊耶/過者斟酌多少不同各得其所宜 四君子
鄧析子轉辭篇堯置敢諫之鼓舜立誹謗之木湯/有司直之人武有戒慎之銘此四君子者聖人也 原
[273-19a]
感而後應莊子聖人感而後應迫/而後動不得已而後起 言而後行管子聖/人擇可
言而/後行 増耳視目聽亢倉子全道篇陳大夫語魯叔孫/卿曰敝邑亦有聖人曰聖人為誰
陳大夫曰有亢倉子者偏得/老𣆀之道其能用耳視目聽 日讀百篇抱朴子朂學/篇周公上聖
而日讀/百篇 發矢握矢關尹子一宇篇聖人力行猶之發/矢因彼而行我不自行聖人堅守
猶之握矢因彼/而守我不自守 席卷羣才唐李邕宣聖碑銘首/出列聖席卷羣才 廣
學天開唐李邕宣聖碑銘大/名震耀廣學天開 不卷道而背時七命文/聖人不
卷道而/背時 知河海斗斛識山石多少神異經西南大荒/中有人身長一丈
腹圍九尺知河海斗斛/識山石多少名曰聖
[273-19b]
  聖五
増詩宋朱子感興詩曰放勲始欽明南面亦恭己大哉
精一傳萬世立人紀猗歟歎日躋穆穆歌敬止戒獒光
武烈待旦起周禮恭惟千載心秋月照寒水魯叟何常
師刪述存聖軌
原頌後漢張超尼父頌曰巖巖孔聖異世稱傑量合乾
坤明參日月德被八荒名克遐外終於獲麟遺歌魯衛
 唐顔師古聖德頌曰天下文明日月貞觀百神受職
[273-20a]
三靈叶賛太階既平光華照爛超軒跨皥騰周軼漢萬
壽無疆永延遐算
増碑唐張謂虞帝廟碑曰受昭華之玉允洽神人泥封
祀之金大報天地五臣皆進明賞也四族咸黜明刑也
先質後文敦俗也貴德尚齒優賢也於此之時君明於
上人化於下山川鬼神亦莫不寧鳥獸魚鱉衆孚咸若
無為而治其舜也歟 王勃益州夫子廟碑曰帝天乙
之靈苗宋微子之洪緒自𤣥禽翦夏浮寳玉於南巢白
[273-20b]
馬朝周載旌旗於北面五仙神器衍潢高列帝之榮三
命雄圖鐘鼎冠承家之禮商丘誕睿下屬於防山泗水
載靈遥馳於汶上禮樂由是委輸人儀所以來蘇排禍
亂而搆乾元掃荒屯而樹真宰聖人之大業也若乃承
百王之丕運總千聖之殊姿人靈昭有作之期嶽瀆降
非常之表珠衡玉斗徵象緯於天經虎踞龍蹲集風雲
於地紀亦猶三階瞰月恒星知太紫之宫八柱衝霄羣
嶺辨中黄之宅聖人之象也若乃順時而動用晦而明
[273-21a]
紆聖哲於常師混波流於不問太陽亭午收爝火於丹
衡滄浪浮天控涓涔於翠渚西周捧袂仙宫留紫氣之
書東海摳衣郯子敘青雲之秩接輿非聖詢去就於狂
歌童子何知屈炎凉於詭問聖人之降迹也若乃參神
揆訓錄道和倪辱太白於中都絆乘黄於下邑湛無為
之迹而衆務同并馳不言之化而羣方取則雖復霓旌
羽斾齊人張夾谷之威八佾三雍桓氏逼公宫之制洎
乎歴階而進宣武備而斬俳優推義而行肅刑書而誅
[273-21b]
正卯用能使四方知罪爭歸舊好之田三家變色願執
陪臣之禮聖人之成務也若乃乘機動用歴聘棲遑神
經幽顯志大宇宙東西南北推心於暴亂之朝恭儉温
良授受於危亡之國道之將行也命道之將廢也命歸
齊去魯發浩歎於衰周厄宋圍陳奏悲歌於下蔡聖人
之救時也若乃筐篚六藝笙簧五典折旋洙泗之間探
賾唐虞之際三千弟子攀睿化而升堂七十門人奉洪
規而入室從周定禮憲章知損益之源反魯裁詩雅頌
[273-22a]
得絃歌之首備物而存道下學而上達援神叙教降赤
製於南宫運斗陳經動𤣥符於北洛聖人之立教也若
乃成變化而行鬼神觀陰陽而倚天地以鼓天下之動
以定天下之疑索衆妙於重𤣥纂羣微於太素聖人之
贊易也若乃靈襟不測睿視無涯石砮昭集隼之庭土
缶騐羵羊之井稽山南望識皓首於封禺蠡澤東浮考
丹萍於夢渚麟圖鑒逺金編題佐漢之符鳯德鈎深玉
策筮亡秦之兆聖人之觀化也時義逺矣能事畢矣然
[273-22b]
後拂衣方外脫屣人間奠楹興夕夢之哭負杖起晨歌
之迹撓虹梁於大厦物莫能宗摧日觀於魯丘我將安
仰明均兩曜不能遷代謝之期序合四時不能革盈虚
之數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為而不有用九五
而長驅成而弗居撫雲霓而高視聖人之應化也自四
教遠而微言絶十哲䘮而大義乖九師爭大易之門五
傳列春秋之幅六體分於楚晉四時𣲖於齊韓淹中之
妙鍵不追稷下之髙風代起百家騰躍攀戸牗而同歸
[273-23a]
萬匹馳驅仰陶鈞而共貫猶使絲簧金石長懸闕里之
堂荆棘蓬蒿不入昌平之墓聖人之遺風也遵揚十聖
光被六虚乘素履而保安貞垂黄裳而獲元吉故能貴
而無位履端於太極之初高而無名布政於皇王之首
千秋所不能易百代所不能移者也
増論宋蘇軾論曰嘗讀孔子世家觀其言語文章循循
莫不有規矩不敢放言髙論言必稱先王然後知聖人
憂天下之深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遠也浩乎不知其
[273-23b]
津涯而非深也其所言者匹夫匹婦之所共知而所行
者聖人有所不能盡也
増雜文晉王嘉拾遺記曰炎帝始教民耒耜躬勤畎畝
之事百穀滋阜聖德所感無不著焉神芝發其異色靈
苗擢其嘉穎陸池丹蕖駢生如蓋香露滴瀝下流成池
因為豢龍之圃朱草蔓衍乎街衢卿雲蔚藹於叢薄築
丹丘以祀朝日飾瑶堦以挹夜光奏九天之和樂百獸
率舞八音克諧木石潤澤時有流雲灑液是謂霞漿服
[273-24a]
之得道後天而老有石璘之玉號曰夜明以闇投水浮
而不滅當此之時漸革庖犧之樸辨文物之用時有丹
雀銜九穗禾其墜地者帝乃拾之以植於田食者老而
不死採峻鍰之銅以為器峻鍰山名也下有金井白氣
冠其上人升於其間雷霆之聲在於地下井中之金柔
弱可以緘縢也 唐太宗金鏡篇曰玉不琢不成器人
不學不知道仲尼師於郯子文王學於虢叔聖人且猶
如此何况於凡人者乎 韓愈原道曰古之時人之害
[273-24b]
多矣有聖人者立然後教之以相生相養之道為之君
為之師驅其蟲蛇禽獸而處之中土寒然後為之衣饑
然後為之食木處而顚土處而病也然後為之宫室為
之工以贍其器用為之賈以通其有無為之醫藥以濟
其夭死為之葬埋祭祀以長其恩愛為之禮以次其先
後為之樂以宣其湮鬰為之政以率其怠勌為之刑以
鋤其强梗相欺也為之符璽斗斛權衡以信之相奪也
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為之備患生而為之防
[273-25a]
今其言曰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爭嗚
呼其亦不思而已矣如古無聖人人之𩔖滅久矣
  賢一
增風俗通曰賢堅也堅中亷外也 説文曰賢多才也
 通書曰復焉執焉之謂賢 易曰不家食吉養賢也
 又曰聖人養賢以及萬民 原書曰野無遺賢 增
又曰任賢勿貳 又曰佑賢輔德 原又曰所寳惟賢
則邇人安 增禮記曰明足以見之仁足以與之知足
[273-25b]
以利之可謂賢矣 家語曰哀公問曰何謂賢人孔子
曰所謂賢人者德不踰閑行中規繩言足以法於天下
而不傷於身道足以化於百姓而不傷於本富有天下
而無怨財施天下而不病貧此則賢者也 原京房易
飛候曰視四方常有大雲五色具而不雨其下有賢人
隱 增易參同契曰天道無適莫常與賢者 毛詩序
曰丘中有麻思賢也 原又曰南山有臺樂得賢也得
賢則能為邦家立太平之基矣 韓詩外傳曰聖人求
[273-26a]
賢者以自輔 增大戴禮曰帝入西學尚賢而貴德
原春秋繁露曰氣之清者為精李固表/作神人之清者為賢
治身者以積精李固表/作錬神為寳治國者以積賢為道 增
史記平原君謂毛遂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
囊中其末立見 漢書劉向傳曰衆賢和於朝則萬物
和於野 晉書華譚傳曰百揆之職非賢不居故山林
無匿景衡門不棲遲 元史許衡傳曰夫賢者以公為
心以愛為心不為利回不為勢屈置之周行則庶事得
[273-26b]
其正天下被其澤其於人國重固如此也 管子曰賢
之所以能成其賢者以其賢而事不肖也 文子曰山
有野獸林木為之不斬野有螫蟲葵藿為之不採國有
賢人折衝千里 莊子曰以財分人謂之賢以賢臨人
未有得人者也以賢下人者未有不得人者也 原申
子曰千里有賢者是比肩而立也 吕氏春秋曰賢者
遺人以仁 又曰得地千里不如得一賢也 増任子
曰夫賢人者至德以為己心行道以為己任處則不求
[273-27a]
私名仕則不求私寵不為其身不阿其君積禮義於朝
播仁風於民使天下之人翼翼焉向戴其君之尊欣欣
焉歌舞其君之德 原孫卿子曰古之賢人食則餰粥
不足衣則裋褐不完然而非禮不進非義不受 說苑
曰夫絶江海者托於舟致遠道者托於乘欲霸王者托
於賢 増班固白虎通曰王者即位先封賢者憂民之
急也故列土為壇非為諸侯張官設府非為卿大夫皆
為民也 委宛子曰操行有常賢仕宦無常遇賢不賢
[273-27b]
才也遇不遇時也 原周書隂符曰凡治國有三常一
曰君以舉賢為常二曰官以任賢為常三曰仕以敬賢
為常夫然雖百代可知也 物理論曰賢人為德體自
然也故語曰黄金累千不如一賢 增通書曰必有恥
則可教聞道則可賢 西銘曰聖其合德賢其秀也
皇極内篇曰體數之常不易其方順時而行賢人也
  賢二
増漢鼂錯曰臣竊聞古之賢主莫不求賢以自輔翼故
[273-28a]
黄帝得力牧而為五帝首大禹得咎繇而為三王祖齊
桓得筦子而為五霸長 原韓詩外傳曰魏文侯問孤
卷子曰父賢足恃乎對曰不足子賢足恃乎對曰不足
兄賢足恃乎對曰不足弟賢足恃乎對曰不足臣賢足
恃乎對曰不足文侯勃然作而怒曰寡人問此五者於
子子一以為不足者何也對曰父賢不過堯而丹朱放
子賢不過舜而瞽瞍頑兄賢不過舜而象傲弟賢不過
周公而管叔誅臣賢不過湯武而桀紂伐君欲治從身
[273-28b]
始人何足恃 增通書曰伊尹顔淵大賢也伊尹恥其
君不為堯舜一夫不得其所若撻於市顔淵不遷怒不
貳過三月不違仁 書曰殷王元子惟稽古崇德象賢
 抱朴子曰桓文漢髙鼓羣賢以為六翮託豪傑以為
舟檝 原吕氏春秋曰公孫枝獻百里奚於繆公三月
請屬事焉公曰買之五羊之皮而屬事無乃為天下笑
乎枝曰信賢而任之君之明也議賢而下之臣之忠也
夫誰笑哉 増何武上封事曰虞有宫之竒晉獻不寐
[273-29a]
汲黯在位淮南寢謀故賢人在朝折衝厭難勝於無形
 原家語曰孔子讀史至楚復陳喟然曰賢哉楚莊王
輕千乘之國而重言之信非申叔時之忠弗能見其義
非莊王賢弗能受其訓 韓子曰晉平公問叔向曰吾
羣臣孰賢對曰趙武賢武立不勝衣言不出口然其所
舉者數十人皆令德也 增說苑曰孔子之郯遇程子
於途傾蓋而語終日有間顧謂子路曰取束帛以贈先
生子路不對有間又顧謂曰取束帛以贈先生子路屑
[273-29b]
然對曰士不中間謂介/紹也而見女無媒而嫁非君子之行
也孔子曰詩不云乎野有蔓草零露圑兮有美一人清
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今程子天下之賢士也於
是不贈終身弗見也 雙峰饒氏曰顔孟之均為大賢
也而一可學一難學者顔子如和風慶雲人皆可以即
之孟子如泰山巖巖可望而不可攀其規模氣象之不
同亦以氣質有異之故也 家語曰孔子謂宓子賤曰
子治單父衆悅子何施而得之對曰此地民有賢於不
[273-30a]
齊者五人不齊事之而禀度焉皆教不齊以治道孔子
歎曰昔者堯舜聽天下務求賢以自輔夫賢人百福之
宗神明之主也惜乎不齊之所治小也 孔叢子曰魯
人有公儀潛者厲節行道恬於榮利不事諸侯子思與
之友穆公因子思欲以為相謂子思曰公儀子必輔寡
人三分魯之一子思曰如君之言則公儀子愈所不至
也若飢渴待賢雖蔬食飲水亦願在下風今徒以高官
厚祿釣餌君子無信人之意則公儀子終身不躡乎君
[273-30b]
之庭矣 越絶書曰子胥正而信范蠡智而明皆賢人
也 史記孟子列傳曰天下方務於合縱連衡以攻伐
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
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程
子曰孟子儘可為孔子事業只是不及聖人譬如剪綵
為花花則似矣特無化工耳 後漢李固傳曰昔秦欲
謀楚王孫圉設壇西門陳列名臣秦使戄然遂為寢兵
魏文侯師卜子夏友田子方軾段干木故羣俊並至名
[273-31a]
過齊桓秦人不敢闚兵於西河斯蓋積賢人之符也
新序曰秦欲伐楚使使者往觀楚之寳器昭奚恤乃為
壇使客東面自居西面之壇稱曰理百姓食倉廪子西
在此奉圭璋使諸侯子方在此守封疆謹境界葉公子
高在此理師旅正兵戎司馬子反在此懷覇王之餘義
獵治亂之餘風昭奚恤在此惟大王所觀使反言於秦
君曰楚多賢臣未可謀也 原尹文子曰尹文子見齊
宣王宣王歎國寡賢尹文子曰使國悉賢孰處王下王
[273-31b]
曰國悉不肖可乎尹文子曰國悉不肖孰理王朝王曰
賢與不肖皆無可乎尹文子曰不然有賢有不肖故王
尊於上臣卑於下賢賢退不肖所以有上下也 增漢
書曰張耳陳餘世所稱賢其賔客厮役皆天下俊傑所
居國無不取卿相者 傅喜傳曰喜以光祿大夫養病
大司空何武尚書令唐林皆上書言喜行義修潔今以
寢病一旦遣歸衆庶失望皆曰魯以季友治亂楚以子
玉重輕魏以無忌折衝項以范增存亡故楚跨有南土
[273-32a]
帶甲百萬鄰國不以為難子玉為將則文公側席而坐
及其死也君臣相慶百萬之衆不如一賢故秦行千金
以間亷頗漢散萬金以疏亞父喜立於朝陛下之光輝
也 三國志諸葛亮曰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
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頺也 唐書元德
秀傳曰明皇在東都酺五鳯樓下令三百里縣令刺史
各以聲樂集河内太守輦優伎數百被錦繡或作犀象
瓌譎光麗德秀為魯山令惟樂工數十人聨袂歌于蒍
[273-32b]
于于蒍于者德秀所為歌也帝聞異之歎曰賢人之言
哉 山堂肆考曰宋真宗景德元年密採羣臣有聞望
者得二十四人召對崇政殿置於臺省館閣比唐修文
館學士號為二十四賢邊肅鞠仲謀郝太沖朱恊李元
馬京何亮衛太素陳昭度崔端趙湘姜嶼滕渉曹廣周
絳謝濤高謹微張若谷陳越皇甫選陸元李逢天崔遵
度其一人則失之矣 宋史邵雍傳曰雍德氣粹然望
之知其賢然不事表襮不設防畛羣居終日不為甚異
[273-33a]
與人言樂道其善而隐其惡有就問學則答之未嘗强
以語人人無貴賤少長一接以誠故賢者悅其德不賢
者服其化 果齋李氏曰自夫子設教洙泗以博文約
禮授學者顔子子思孟子相與共守之未嘗失墜其後
正學失傳士各以意為學寥寥千載而後周程張子出
焉歴時未久浸失其眞朱子出而後合伊洛之正傳紹
鄒魯之墜緒前賢後賢之道該徧全體其亦可謂盛矣
 元竇黙傳曰黙為人樂易平居未嘗評人物與人居
[273-33b]
温然儒者也至論國家大計面折廷諍謂汲黯無以過
之帝嘗謂侍臣曰朕求賢三十年惟得竇漢卿及李俊
民二人 明宋濓傳略曰太祖嘗譽濓於朝曰朕聞太
上為聖其次為賢其次為君子宋景濓事朕十九年未
嘗有一言之偽誚一人之短始終無二非止君子抑可
謂賢矣
  賢三
原順德 樂道周禮以賢制爵則民順德/ 公儀潛事見上賢二 積禮 富
[273-34a]
任嘏道德論夫賢人者積禮義於朝播仁風於野/ 吕氏春秋文侯曰干木賢人也干木富於義
避世 絶俗論語賢者避世儒徐整豫章列士傳議郎/舒令施陽字季 宜春人也為人沉重謐
靜清白絶俗生平常以禮讓/先人後己為行因稱為賢者 受賞 守節漢書進賢/受上賞
左傳賢/守節 増希顔 樂孔性理朱子曰南軒張公以古/之聖賢自期作希顔錄一篇
蚤夜觀省以自警策紆楊子紆紫懷金之樂不若顔子/之樂顔子之樂也内 紫懷金之樂也外顔不孔雖得
天下不足/以為樂 壁立 鳯翔性理上蔡謝氏曰孟子所至/王侯分庭抗禮壁立萬仞
又朱子曰曾㸃之志如/鳯凰翔於千仞之上 序位 報君漢書封丞相公/孫𢎞為平津侯
下詔曰古者任賢而序位賢孔/叢子子思曰報君者惟達 耳 德星 仁風檀道鸞/續晉陽
[273-34b]
秋陳仲弓從諸子姪造荀淑父子於時德星聚太史奏/曰五百里賢人聚 後漢禰衡顔子碑德行邁於三千
仁風横/於萬里 原主神明 安社稷家語夫賢者百福之宗/也神明之主也 徐幹
中論大賢之為行也是非不與俗辨曲直故得其志/則邦國以和社稷以安兆人受其福羣生頼其祚
増敵七國 有三常唐李邕傳邕下獄許昌男子孔璋/上書天子曰昔呉楚反時得劇孟
則不憂夫以一賢而敵七國之衆/ 周書隂符治國有三常詳賢一 原克勤克儉 知
微知章尚書帝曰來禹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弗自滿假/惟汝賢 贄虞顔子賛顔子亹亹仁心不違行
無貳過知/章知微 増關西孔子 江左&KR0642後漢楊震傳震/明經博覧無不
窮究諸儒語曰關西孔子楊伯起為晉温嶠傳晉渡江/之後制度草創綱維未舉嶠殊以 憂及見王導共談
[273-35a]
欣然曰江左自有/&KR0642吾復何慮也 不臣不友 一臞一肥吕子齊有/北郭騷晏
子之僕謂晏子曰此齊國之賢者也其義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諸侯 淮南子子夏見曽子一臞一肥曾子問
其故曰出見富貴之樂而欲之入見先王之道/而又說之兩者心戰故臞先王之道勝故肥 山中
四皓 斗南一人史記留侯世家高祖欲易太子留侯/曰上有不能致者四人皆以為上慢
侮人故逃匿山中誠令太子來以為客上知此四人賢/則一助也揚雄解嘲四皓采榮於南山 唐狄仁傑傳
狄公之賢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徃必不獲 望之可知後漢逢萌傳/北海太守素
聞其高遣吏奉謁致禮萌不答太守使捕之吏曰子慶/大賢天下共聞所在之處人敬如父徃必不獲 性理
朱子曰堯夫先生德氣/粹然望之可知其賢 自家意思 他人丘陵性理/程子
[273-35b]
曰茂叔窻前草不除問之云與自家意/思一般 論語他人之賢者丘陵也 卿見叔度
帝思子陵典略荀季和見袁閎曰卿國有顔子寧知之/乎閎曰卿見吾叔度耶 後漢書嚴光字子
陵光武即位光變姓名隱身不/見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 經户披帷 升堂入
世說袁司徒粲經傅昭戸輙歎曰經其戸寂若無人/披其帷其人斯在豈非名賢 論語由也升堂矣未
入於/室也 小者最勝 門人益親世說補王黄門兄弟三/人俱詣謝公旣出坐客
問謝公向三賢孰愈謝公曰小者最勝親/史記顔回傳孔子曰自吾有回門人益 楮冠藜杖
 木枕布衾彚苑原憲居環堵之室上漏下濕坐而絃/歌子貢徃見之原憲楮冠藜杖而應門
唐書陽城傳城嘗以木枕布/衾質錢人重其賢爭售之 亦趨亦歩 就凊就温
[273-36a]
莊子顔淵問於仲尼曰夫子歩亦歩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絶塵而回瞠乎若後矣 管子賢人
知道之不可行則沉抑以辟罸静黙以/侔免譬猶夏之就凊冬之就温侔取也 避陽城驛
改浩然亭元稹陽城驛詩商有陽城驛名同陽道州陽/公没已久感我淚交流又祠曹諱羊祜此驛
何不侔我願避公諱名為避賢郵曰唐書孟浩然傳王/維過郢州畫浩然像於刺史亭因 浩然亭咸通中刺
史鄭諴謂賢者名不/可斥更署曰孟亭 取火於燧 剪綵為花戰國策/淳于髠
一日而見七人於宣王王曰子一朝見七士不亦衆乎/髠曰夫物各有儔今髠賢者之儔也王求士於髠若挹
水於河而取火於燧也色性理聖人猶化工也賢人猶/巧工也剪綵以為花設 以畫之非不宛然肖之而欲
觀生意之自/然則無之也 不爐不扇 為珪為璋性理程子曰邵/堯夫先生始學
[273-36b]
於百原堅苦刻厲冬不爐夏不扇夜不就席者數年衛/人賢之 唐文粹韋渠牟古賢四皓賛煥焕煌煌為珪
為/璋 一動一靜 無古無今唐文粹梁肅釣臺碑賢哲/之道一動一靜動而用者
功濟乎當世靜而不用者化光於無窮/ 方正學三賢賛斯文在兹無古無今 春生秋殺
冬日夏雲性理程子曰顔子春生也孟子并秋殺盡見/ 又陳恬賛程明道曰賢哉先生惟德温温
如冬之日/如夏之雲 稷下聚士 圃澤多賢風俗通齊威宣王/之時聚天下賢士
於稷下澤列子/鄭之圃 多賢 南國有幾 我門不乏南史王錫傳/魏使劉善明
來聘中書舍人朱異接之善明曰南國學辨如中書者/有幾又曰王錫張纉北間所聞云何不見異具奏聞即
勅南苑設宴善明遍論經史錫纉隨方酬對他日謂異/曰一日見二賢實副所望 又袁粲傳粲字愍孫叔父
[273-37a]
淑雅重之語子弟曰我門/不乏賢愍孫必當復三公 先生烈包元凱 逹者位
無子男後漢禰衡顔子碑仲尼無舜禹之功先生包元/凱之烈 唐書張後𦙍傳帝曰今日弟子何如
後𦙍曰昔孔子門人三千逹者無子男之位/臣翊賛一人乃王天下計臣之功過於先聖
  賢四
増府望北齊書王昕傳太尉汝南王悅辟騎兵參軍左/右言昕誕慢悅曰府望惟在此賢不可責也
 書碑宋范仲淹傳帝親書/其碑曰褒賢之碑 司禮楊子賢者司禮小/人司嚱注賢者見
有禮則從之小人/見釁隙則抵之 原宜有後白帖賢者子/孫宜有後也 增入室
拾遺記魏文帝稱薛夏曰子所說子游子夏之儔不/能過也若仲尼在魏復為入室焉手制書與題云入
[273-37b]
室/生 原不隕貧賤禮記賢者不隕穫於/貧賤不充詘於富貴 増必當遠至
魏李孝貞傳陸昻曰士固/不妄有名吾賢必當遠至 外朗内潤世說或問汝南/許章曰叔慈慈
明孰賢許曰二荀皆玉/也慈明外朗叔慈内潤 載文盈車抱樸子墨翟大/賢載文盈車
耳擇口擇楊子法言賢者耳擇/口擇衆人無擇焉 天爵有餘先賢行狀/鍾皓字季
明父祖至德著名皓髙風承世除/林慮長不就人位不足天爵有餘 松柏為林唐郎餘/令傳餘
令博於學授霍王元軌府參軍從父知年亦為王友元/軌毎曰郎家二賢皆入府不意培塿而松柏為林也
 聲滿天地莊子曽子居衛曳縰而歌商頌聲滿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
視如土壇彚苑詳注閔子曰吾内明於去就之義/出見羽蓋龍旂裘旃相隨視如壇土矣 反
[273-38a]
跡合道關尹子以賢師聖/者反跡而合道 改名半千劉昫文苑傳員/半千本名餘慶
王義方謂之曰五百年一/賢足下當之因改名半千 盛水不滿性理朱子曰曾/子立言盛水不
滿/ 羞對軒冕初潭集袁淑候李僧伽先減僕從然/後入門曰見此賢令吾羞對軒冕
疲暮逢君彚書詳注沈約毎見王筠文咨嗟謂曰自謝/眺諸賢零落平生意好殆絶不謂疲暮復逢
於/君 賢者常不遇孔帖韓愈與崔羣書曰賢者常不遇/不肖者比肩青紫賢者常無以自存
不賢者志/滿氣得 顔苦孔之卓楊子或問曰顔氏子亦有苦/乎曰顔苦孔之卓也或人瞿
然曰兹苦也祗其/所以為樂也歟 前比魯山道州東坡志林九江陳/輔之有於陵仲子
之操不娶無子東坡曰魯山道州乃/前比也輔之一笑曰頼古多此賢
[273-38b]
  賢五
増詩唐李白梁父吟曰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
西來釣渭濵寧羞白髪照清水逢時吐氣思經綸廣張
三千六百釣風期暗與文王親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
頗似尋常人 宋朱熹感興詩曰顔生躬四勿曽子日
三省中庸首謹獨衣錦思尚絅偉哉鄒孟氏雄辨極馳
騁操存一言要為爾挈裘領丹青著明訓今古垂煥炳
何事千載餘無人踐斯境 金樂府曰聖師之門顔惟
[273-39a]
居上其殆庶幾是宜配享桓圭衮衣有嚴翼象載之神
祠増光吾黨 又曰有周之衰王綱既墜是生真儒宏
才命世言而為經醇乎仁義力扶聖功同垂萬祀 明
宣宗御製擬猗蘭操曰蘭生幽谷兮曄曄其芳賢人在
野兮其道則光嗟蘭之茂與衆草為伍於乎賢人兮汝
其予輔
增賦唐謝觀以賢為寳賦曰楚國之君賢人為寳彼則
貴於無脛此則尊於有道琢磨仁義而不緇不磷淬礪
[273-39b]
鋒鋩而既堅既好皎皎神爽稜稜貌清志一潔而靡垢
行百鍊而愈精非暗投以取誚不韞櫝以沽名亷讓在
心命爵而蔑聞銅臭文章滿腹擲地而自有金聲洞徹
不欺光芒相燭砥名而可尚礪節而自勗吐清詞之粲
粲心水含珠見正色之温温情田積玉言錯落而無玷
性真明而不瑕袖懐荆璞握有靈虵以鑒奸察邪之煥
爛比照乘映廡之光華足可充盈軍國輝耀邦家何必
積滿堂以遞矜易連城而助詐一非克儉之教一損不
[273-40a]
貪之化虞君受垂棘而滅楚國得孫生而霸使徒美其
色暎層闕光能耀夜殊不知寸隂踰尺璧之珍一經奪
滿籯之價所以愛兹被褐重彼迷邦以清德之惟一奚
白璧之能䨇况各藏器俟時見機而作直若弦矢頴如
鋒鍔誠席珍之可任洵柱石之有托以之綏撫而上下
康寧以之守禦而内外胥樂既三復之可騐奚衆口之
能鑠則知金玉為寳者德義之衰賢人為寳者邦家之
基國無日而無事賢何代而無之如此則何必楚也獨
[273-40b]
二三子之可師
増詔北周蘇綽為太祖草擢賢良詔曰良玉未剖與瓦
石相𩔖名驥未馳與駑馬相雜及其剖而瑩之馳而試
之玉石駑驥然後始分彼賢士之未用也混於凡品竟
何以異要任之以事業責之以成務方與彼庸較然不
同昔吕望之屠釣百里奚之飯牛寗生之扣角管&KR0642
之三敗當此之時悠悠之徒豈謂其賢及升王朝登霸
國積數十年功成事立始識其竒士也 唐開元八年
[273-41a]
詔曰顔子等十哲宜為坐像悉令從祀曾參大孝德冠
同列特為塑像坐於十哲之次因圖畫七十弟子及二
十二賢於廟壁上以顔子亞聖親為製賛書於石仍令
當朝文士分為之賛題其壁焉
増書唐韓愈與鳯翔刑部尚書書曰假如賢者至閣下
乃一見之愚者至不得見焉則賢者莫不至而愚者日
遠矣假令愚者至閣下以千金與之賢者至亦以千金
與之則愚者莫不至而賢者日遠矣 宋蘇轍上樞密
[273-41b]
韓太尉書曰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無憂
&KR0642之所憚以不敢發入則周公召公出則方叔召虎
而轍也未之見焉且夫人之學也不志其大雖多而何
為轍之來也於山見終南嵩華之髙於水見黄河之大
且深於人見歐陽公而猶以為未見太尉也故願得觀
賢人之光耀聞一言以自壯然後可以盡天下之大觀
而無憾矣
増序宋蘇軾六一居士集序曰自漢以來道術不出於
[273-42a]
孔氏而亂天下者多矣晉以老莊亡梁以佛亡莫或正
之五百餘年而後得韓愈學者以愈配孟子蓋庶幾焉
愈之後三百餘年而後得歐陽子士無賢不肖不謀而
同曰歐陽子今之韓愈也
原頌漢王褒聖主得賢臣頌曰夫賢者國家之器用也
所任賢則趨舍省而功施普器用利則用力少而就效
衆故工人之用鈍器也勞筋苦骨終日矻矻及巧冶鑄
干將之璞清水淬其鋒越砥歛其鍔水斷蛟龍陸剸犀
[273-42b]
革使離婁督繩公輸削墨雖崇臺五層延袤百丈而不
溷者工用相得也故服絺綌之凉者不苦盛暑之鬱燠
襲狐貉之煖者不憂至寒之悽愴何則有其具者易其
備賢人君子亦聖王之所以易海内也君人者勤於求
賢而逸於得人人臣亦然昔賢者之未遭遇也圖事揆
策則君不用其謀陳見悃誠則上不然其信進仕不得
施效斥逐又非其愆是故伊尹勤於鼎俎太公困於鼓
刀百里自鬻寗子飯牛及其遇明君遭聖主也運籌合
[273-43a]
上意諌諍則見聽進退得關其忠任職得行其術剖符
錫壤而光祖考傳之子孫以資說士
原贊後漢王粲正考父賛曰恂恂正父應德孔盛身為
國卿族則公姓年在耆耊三葉聞政誰能不怠申兹約
敬饘粥予口傴僂受命銘書金鼎祚及後聖 西晉嵇
康原憲賛曰原憲味道財寡義豐栖遲蓽門安賤固窮
絃歌自樂體逸心冲進應子貢邈有清風 晉摯虞左
丘明賛曰丘明作史時惟衰周錯綜墳籍思𢎞徽猷闡
[273-43b]
明正典光演春秋誕宣聖旨曠代彌休 増夏侯湛閔
子騫賛曰聖既擬天賢亦希聖蒸蒸子騫立體中正干
祿辭宰事親盡敬勉心景迹擢辭流詠 原孫楚顔回
賛曰束身勵行宗事聖道鑚仰孜孜視子猶考 増唐
司空圖三賢賛曰隋大業間房公李公魏公同師文中
子嘗謂其徒曰𤣥齡也志而密靖也惠而斷徵也直而
遂俾其遭時致力必濟謨庸厥後果然賛曰三賢志同
夙尚儒風以植公忠出遇太宗諷議從容謀厥羣雄君
[273-44a]
勞臣惕荒&KR0642阻闢百千年社稷 宋蘇轍管㓜安賛曰
幼安之賢無以過人余獨何以謂賢賢其明於知時審
於處己以能自全㓜安之老歸自海東一畝之宫閉不
求通白帽布裙舞雩而風四時烝嘗饋奠必躬八十有
四蟬脫而終少非漢人老非魏人何以命之天之逸民
 明方正學韓退之賛曰漢後七代道喪言棼不有先
生孰興斯文先生之生志豪氣雄手決百川注之使東
刮垢去腐煥其一新詆排佛老扶起孟荀誰與朽骨天
[273-44b]
子是迎請投水火以滅禍萌喁喁鱷魚為潮之毒帝念
南氓俾徃殱戮大海茫洋五領蒼蒼發為文章震蕩激
昂山不足髙海不足深斯文在兹無古無今惟鄒孟子
仁義干戈先生在唐與之為徒吁嗟何時愈下彌衰先
生不生孰扶孰持是氣常存磅礴上下有繼徽猷不在
來者
增論宋蘇軾孟軻論曰其道始於至粗而極於至精充
乎天地放乎四海而毫釐有所必計至寛而不可犯至
[273-45a]
密而可樂者此其中必有所守而後世或未之見也
増記唐白居易養竹記曰竹似賢何哉竹本固固以樹
徳君子見其本則思善建不㧞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
子見其性則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體道君子見
其心則思應用虚受者竹節貞貞以立志君子見其節
則思砥礪名行&KR0642險一致者夫如是故人多樹之為庭
實焉嗟乎竹植物也於人何有哉以其有似於賢而人
猶愛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賢者乎 明宋濓九賢遺像
[273-45b]
記曰天生九賢蓋將以興斯道也濓寤寐思之而無以
寄其遐情因作此記時而觀之則夫道德沖和之容儼
然於心目之間至欲執鞭從之有不可得於戲九賢亦
夫人哉九賢濓溪周子明道伊川二程子康節邵子横/渠張子温公司馬子晦庵朱子南軒張子東萊
吕子/也
増碑漢禰衡顔子碑曰在束修之齒入宣尼之室德行
邁於三千仁風横於萬國知微知章聞一覺十用行舍
藏與聖合契名為四友之冠實盡疏附之益爾乃安陋
[273-46a]
 巷挹清流甘簞瓢以充饑雖屢空而不憂於時河不出
 圗周祚未訖仲尼無舜禹之功先生包元凱之烈
 
 
 
 
 
 
[273-46b]
 
 
 
 
 
 
 
御定淵鑑𩔖函卷二百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