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55 御定淵鑑類函-清-張英 (master)


[059-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定淵鑑𩔖函卷五十四
  帝王部十五用賢/責躬 増崇儒謀勤勞巡務農/戒懼 猷 行
   用賢一
 原管子曰昔黄帝得蚩尤明乎天道得太常察乎地利
 得青帝辨乎東方得祝融辨乎南方得大封辨乎西方
 得后土辨乎北方黄帝得六相而天下化 左傳曰舜
 舉八凱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地平天成舉八
[059-1b]
 元使布五教於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考内平外
 成 論語曰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孔安國注禹稷契
 臯繇伯益 帝王世紀曰禹納禮賢人一沐三握髮一
 食三起 尚書曰髙宗夢傅說爰立作相王置諸其左
 右命之曰若金用汝作礪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若作
 酒醴爾惟麴蘖若作和羮爾惟鹽梅若嵗大旱用汝作
 霖雨 帝王世紀曰文王敬老慈幼晏朝不食以延四
 方之士是以太顛閎夭散宜生南宮适之屬咸至是為
[059-2a]
四臣 毛詩曰棫樸文王能官人也芃芃棫樸薪之槱
之毛萇注曰芃芃木盛也棫白桵也山木茂盛萬民得
而薪之喻賢人衆多國家得用蕃興也 武王曰予有
亂臣十人亂理也十人謂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畢公
榮公太顛閎夭散宜生南宮适其一人謂文母也 管
子曰桓公在㶚管仲隰朋見忽有二鴻飛而過公歎曰
寡人有仲父猶飛鴻之有羽翼 漢書曰髙帝云夫運
籌於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
[059-2b]
百姓給饋餉吾不如蕭何運百萬之衆戰必勝攻必取
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
也 班彪王命論曰舉韓信於行陣收陳平於亡命英
雄陳力羣策畢舉此髙祖之大略所以成帝業也 漢
書曰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不及始以蒲輪迎枚生見
主父而歎息羣士慕向異人並出卜式㧞於芻牧𢎞羊
擢於賈豎 増通鑑曰漢昭烈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
有水也 又曰晉時海内大亂江東差安中國士民避
[059-3a]
亂者多南渡江鎮東司馬王導說琅邪王睿收其賢俊
與之共事於是辟椽屬百餘人刁協卞壼陳頵庾亮等
皆與焉 又曰周顗奔琅邪王睿桓彝亦避亂過江見
睿微弱謂顗曰我以中州多故来此求全而單弱如此
將何以濟既而見王導共論世事退謂顗曰向見管夷
吾無復憂矣 又曰秦以王猛為相猛剛明清肅善惡
著白放黜尸素顯㧞幽滯勸課農桑練習軍旅官必當
才刑必當罪秦國大治 唐書曰太宗嘗曰貞觀以前
[059-3b]
從我定天下間關草昧𤣥齡功也貞觀以後納忠諌正
朕違為國家長利徴而已 又曰太宗為天策上將軍
下教以杜如晦等並以本官為學士凡分三番逓宿於
閣下號十八學士 又曰帝召馬周未至使者四輩敦
趣及謁見與語大悅詔直門下省 又曰帝嘗曰朕官
必以才不者雖親若襄邑王神符不妄授若才雖仇如
魏徴不棄也 通鑑曰明皇謂盧懐慎曰朕以天下事
委姚崇以卿坐鎮雅俗耳 又曰姚崇宋璟相繼為相
[059-4a]
崇善應變成務璟善守法持正唐世賢相前稱房杜後
稱姚宋他人莫得比焉 唐書曰德宗時外雖有宰相
主大議而陸贄常居中參決時號内相 又曰憲宗以
裴垍為學士時李絳崔羣與同列又擢韋貫之裴度知
制誥李夷簡御史中丞皆踵躡為輔相自它選任罔不
精明以成元和之治 宋史曰天子英武樂延天下竒
才而尤禮文士扈載與張昭竇儼陶榖徐台符俱被進
用 又曰太宗厲精庶政注意輔相以李昉舊德亟加
[059-4b]
進用繼擢吕蒙正張齊賢迭居相位復進賈黄中俾參
大政而四臣將順德美脩明庶政以致承平之治 通
鑑曰太宗嘗曰朕得寇準猶文皇之得魏徴也 又曰
真宗問李沆治道所宜先沆對不用浮薄新進喜事之
人此最為先 宋史曰仁宗時晏殊為相殊平居好賢
當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輔皆出其門及為相益
務進賢材而仲淹富弼皆進用至於臺閣多一時之賢
帝亦奮然有意欲因羣材以更治 又曰仁宗用文彦
[059-5a]
博富弼為相詔百官郊迎范鎮曰隆之以虛禮不若推
之以至誠近制兩制不得詣宰相居第百官不得間見
是不推之以誠也願罷郊迎除謁禁則於御臣之術為
兩得矣 又曰富弼與文彦博並相宣制之日士大夫
相慶於朝帝㣲覘知之以語學士歐陽脩曰古之命相
或得諸夢卜豈若今日人情如此哉 元史曰仁宗即
位召世祖朝諳知政務素有聲望老臣平章程鵬飛董
士選太子少傅李謙左丞郝天挺亷訪使程鉅夫等詣
[059-5b]
闕同議庶務 通鑑曰元仁宗嘗曰回回以寳玉鬻於
官此何足為寳惟善人乃可為寶善人用則百姓安
又曰元英宗以拜珠為相謂之曰乃祖穆呼哩佐太祖
安圖相世祖卿念祖宗令聞豈不盡心拜珠再拜曰臣
畏天下事大識見有未盡年少不克負荷無以報聖恩
耳 通紀曰明太祖下婺州胡大海薦青田劉基浦江
宋濂龍泉章溢麗水葉琛太祖遣使以書幣徴之至建
康入見命有司創禮賢館處之 又曰仁宗即位進蹇
[059-6a]
義少傅楊士竒少保楊榮太子少傅金幼孜太子少保
並兼職如故内閣位進三孤始此士竒等旬月間自五
品超遷至一品臣子恩遇至此極矣 又曰仁宗賜蹇
義楊士竒勑内有云書曰惟后非賢不乂惟賢非后不
食自古君臣相遇難矣往績惟茂永終是圗 又曰孝
宗經筵畢召内閣徐溥劉健李東陽謝遷至文華殿取
羣臣奏本付溥等面議以次陳奏従容顧問擬議停當
然後批答 又曰劉大夏嘗召入内廷奏事至御榻前
[059-6b]
上轉視左右即近侍内臣皆退避不與聞也 又曰都
御史戴珊以疾求退不得一日上召劉大夏議事因奏
及之曰珊恐㣲誠不能動天令臣見陛下日為彼申逹
下情上曰卿去説與珊朕以天下事推誠付託猶家人
父子也太平未兆何忍舍我而先歸乎
  用賢二求賢/ 優賢附/
原賢者國家之器用 欲覇王者託於賢說/苑 百僚師
師百工惟時書/ 萬邦黎獻共惟帝臣書/ 所寳惟賢
[059-7a]
則邇人安書/ 任天下智力魏/志 以聖賢者為牧上賢
下不肖周/書 貴人而賤祿禮/記 善人在上國無幸民左/氏
 禹稱善人進不善人逺 不有君子其能國乎 能
用善人民之主也並左/氏 任能禮/記 使能周/禮 任才
尚計吳/志 知人拔善虞預/晉書 或以言揚或以德進禮/記
任賢得人袁後/漢 舉不失徳左/氏 拔竒取異不問僕𨽻
漢武/帝 取士於賢不拘卑賤陸凱/表 唯其任也何賤之
左/氏 急賢甚於飢渴用人速於順流典/論 收天下之
[059-7b]
管/子 朝九州之俊桓譚/新論 收禮名豪晉中/興書 網羅羣
潘/岳 探海出珠舉網羅鳳 羣士慕嚮俊傑来仕曹/植
 杖策北渡東/觀 鱗集帝宇曹/植 迎龍鳳於廊廟抱朴/子
 登俊乂於壠畝王粲/七釋 林無被服山無韋帶張景陽/七命
 藂林之下無愁士江河之畔無隱夫劉/向 河濵無洗
耳之士曹植/七啟 淵藪無不收之歎傅𤣥/七謨 髙宗夢傅說
書/ 文王見呂尚伊中/候 以幣聘伊尹孟/子 設壇拜韓
漢/書 吕尚牧渭濵 樂道出獄吏後漢/書 拔足揮洗
[059-8a]
揖酈生之說 當食吐哺納子房之策班彪王/命論 二老
歸周四竒入漢揚/雄 舜駕五龍漢鼓六翮抱朴/子 漢用
三傑漢/書 魏基五儁葛諸/子 使四面從五聖黄/帝 顓頊
年十五而佐黄帝 帝嚳年十五而佐帝顓頊鬻/子 黄
帝舉風后力牧史/記 舜左禹而右臯陶大戴/禮 使少皥
主金 使祝融氏主火越/記 以句龍為后土 命重氏
為南正古史/考 分命羲仲宅隅夷 申命羲叔宅南交
 分命和仲宅昧谷 申命和叔宅幽都 尊任伯禹
[059-8b]
尊顯之官並/書 處羣臣之上諸葛/亮表 分掌四方各如巳
帝王/世紀 輔佐不阿淮南/子 智竭其策漢/書 勇奮其威
虞丘夀/王論 同心同徳書/ 同徳度義左/氏 得力牧而為
五帝先漢書晁/錯策 得咎繇而為三王祖漢/書 舉后稷民
除四死謂饑寒/勤苦 問鬻子民得四生詳帝/治 十夫帝翼
書/ 九才亂武七順/五 五賢興邦二八登帝魏文與/曹洪書
爪牙信布腹心良平 儒雅則公孫𢎞董仲舒將相則
張安世趙充國並漢/書 野無遺賢萬邦咸寜 俊民用
[059-9a]
章家用平康 寅亮天工並/書 佐化於外帝王/世紀 其惟
吉士相我國家 既獲仁人祗承上帝 格于皇天
格于上帝 濟濟多士文王以寜並/書 藹藹王多士
萋萋臣盡力爾/雅 樂只君子邦家之基 樂只君子邦
家之光 公侯干城 公侯腹心 維申及甫維周之
並/詩 衞青在位淮南不敢謀漢/書 予曰有疏附予曰
有奔走予曰有先後予曰有禦侮詩/ 如石投水 河
潤九里東/觀 冀得其澤莊/子 魚有水蜀/志 鳳有翼 把
[059-9b]
梓皮革自楚往也左/氏 天下之士多就之孟/子 俊乂在
官 罔匪正人書/ 六官之長皆民譽左/氏 元首明哉
股肱良哉 股肱喜哉元首起哉書/ 鴥彼晨風鬱彼
北林 翽翽其羽亦集爰止 振鷺于飛 南山有臺
北山有萊 肅肅兔罝椓之丁丁 無怨無惡率由羣
匹 無競維人四方其訓之並毛/詩 増𨕖舉英才無拘
定制漢胡/廣 英能承風俊乂咸事後漢/書 拔巖徒以為
相 載釣叟而師之晉虞/預 鑒嗇夫㨗給之對 思絳
[059-10a]
侯木訥之功漢韋/彪 聖主賢臣世以致理漢胡/廣 天下
喁喁仰其風采 廟堂納其髙謀 疆埸宣其智力
帷幄容其謇辭 舉措稟其程式並後/漢書 用人當用其
所長元許/衡 用賢轉石漢劉/向 用君子則治元世祖時/㢘希憲疾
篤皇太子遣人問疾因問治道希/憲答曰用君子則治用小人則亂 人主用忠良久益
治用邪佞一日多矣唐楊/嗣復 抑奔競而崇恬靜庶㡬有
難進易退之人宋王/曽 隆禮貌以尊賢而用之未盡宋/杜
範/ 十倍此以待天下士猶恐不至元世祖置集賢館/命諤爾根薩里領
[059-10b]
之士應詔者盡命館榖之凡飲食供帳車服之盛皆喜/過望有官於宣徽者欲隂敗其事故盛陳所給廩餼於
内冀帝見之帝果還而問焉對曰此一士之日給也帝/怒曰汝欲使朕見而損之乎十倍此以待天下士猶恐
不至况欲/損之乎 知人堯舜猶病唐李/絳 用賢人主之事宋/李
昉曰用賢人主之事若受人請是/市私恩也故峻絶之使恩歸於上 召諸賢於散地宋/髙
宗二十六年躬親政事收/攬威柄召諸賢於散地 一時譽望收召略盡宋理/宗時
 御極以来親擇羣才 大者為棟梁小者為榱桷宋/太
宗/語 惟賢是咨士皆在朝廷唐文/宗時 設此待天下賢士
唐曹確曰太宗著令文武官六百四十/三謂房𤣥齡曰朕設此待天下賢士 非敢望拔十
[059-11a]
得五宋太宗謂侍臣曰欲博求俊乂於科塲中非敢/謂拔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為致治之其矣
其為我博𨕖賢士朕將用之唐文/宗 此名臣也朕將用
宋太宗飛白書向敏中及張詠二名/付中書曰此二人名臣也朕將用之 有徳老儒請
徴用之元英宗時拜珠言前集賢侍講學士趙居信直/學士吴澄皆有徳老儒請徴用之帝喜曰卿言
適副/朕心 朕且大用宋陳康伯除吏部尚書宰臣議用/權尚書高宗曰朕且大用何權為
布衣不次進用周世宗好㧞英俊有自布衣/上書言事者多不次進用 下列寘
諸要途宋范純仁曰太祖用吕餘慶太宗用王禹/偁真宗用張知白皆從下列寘諸要途 宰
相豈盡由科第周世/宗語 宰相須用讀書人宋太/祖語 寓意
[059-11b]
磻溪宋太宗曲宴後苑作釣魚詩有云欲餌金鈎/深未逹磻溪須問釣魚人意屬吕端為相也 副
予前席真宗時揚億在告上遣中使致太醫視之億拜/章謝上作詩批紙尾有副予前席待名賢之句
 注想元老唐文宗上巳宴羣臣曲江以裴度/不赴賜以詩有注想待元老之句 渴想
儀刑宋神宗以安石為欺復召馮京知樞宻院京/以疾未至帝賜詔有云渴想儀刑不忘夢寐 猶
恨致用之晚宋太宗於吕端驟被/奨擢猶恨致用之晚 致太平必斯人王/旦
嘗奏事退真宗目送之曰/為朕致太平者必斯人也 自舉無先容唐太宗曰古/今用人未嘗
不因介紹若張行成/朕自舉之無先容也 非由左右言宋英宗以唐介為/御史中丞謂之曰
卿在先朝有直聲故/用卿非由左右言也 聞其彊幹召還張詠在蜀太宗/聞其彊幹召還
[059-12a]
為樞宻/直學士 惜閒卿於彊健時辛次膺拜御史中丞朝徳/夀宮髙宗一見謂惜閒卿
於彊/健時 受命而来喜於得賢禇亮事薛舉舉滅秦王謂/曰寡人受命而来喜於得
賢/ 方羙官缺每欲用卿明皇以蘇頲為中書侍郎勞/之曰方羙官缺每欲用卿然
宰相議無及/者朕為卿恨 漢高佐命出自亡秦 光武得賢亦資
暴莽後漢/書 齊桓忘管仲之奢僣而録其匡合之大謀
 漢髙舍陳平之醜行而取其六竒之妙算晉/書 左禹
右臯陶不下堂而天下治經濟/𩔖編 夏禹得臯陶為三王
祖 齊桓得管仲為五覇長唐太/宗 帝定禍亂而房杜
[059-12b]
不言功 王魏善諌而房杜讓其直 英衞善兵而房
杜濟以文唐/書 孜孜奉國知無不為臣不如𤣥齡 兼
資文武出將入相臣不如靖 敷奏詳明出納惟允臣
不如彦博 濟繁治劇衆務必舉臣不如胄 以諌諍
為心恥君不及堯舜臣不如徴 至激濁揚清疾惡好
善臣於數子有一日之長唐王/珪 汝得象殊重慎微宻
章得象/晏殊 昌朝儒者學問該洽賈昌/朝 惟汝仲淹汝誠
予察范仲/淹 予晚得弼予心弼悅富/弼 曰衍汝来汝予
[059-13a]
黄髮杜/衍 予早識琦琦有竒骨韓/琦 惟脩惟靖立朝䡾
歐陽脩/余靖 素相之後含忠履潔王/素 襄雖小官多聞
予徹蔡襄夷仁宗朝杜衍韓琦為太子中允直集賢院/㑹吕 簡罷相夏竦既除樞宻使復奪之以衍代
而章得象晏殊賈昌朝范仲淹富弼及琦同時執政歐/陽脩余靖王素蔡襄並為諌官石介作慶厯聖德詩
 大臣忠厚如王曽 清純如張知白 剛正如魯宗
道 質直如薛奎英宗時司/馬光言 氷鑑則有王恕彭韶
練逹則有馬文升劉大夏 老成則有劉健謝遷 文
章則有王鏊丘濬 刑憲則有閔珪戴珊明孝/宗朝 原求
[059-13b]
賢帝咨四岳書/ 明敭仄陋 敷求哲人 勤於求賢
 旁求俊彦並/書 開求賢之路 求賢如不及漢/書 我
求懿德詩/ 無幽不求 天賜賢人 夢帝賚良弼並/書
 興能進賢周/書 舉賢禮/記 舉佚民書/ 贊傑俊月/令
聘名士禮賢者月/令 舉賢良文學漢/書 舉爾所知論/語
枚卜功臣 聿求元聖 下民其咨有能俾乂 有能
奮庸熙帝之載並/書 一饋七起詳勤/勞篇 一食三起帝王/世紀
 方欲興文武 毎食未嘗不在鉅鹿漢/書 仰山董/子
[059-14a]
側席後/漢 障賢者死尸/子 増天下之士騷然而至寗戚/對齊
桓/公 拂巾衽褐以企旌車晋郄/詵 白駒皎皎不離風塵
 束帛戔戔榮髙物表唐蕭至/忠疏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三人並行必有我師漢舉孝/亷詔 旁求四方以招賢俊
孔融薦/禰衡表 求賢暫勞垂拱永逸任/昉 束帛未賁於丘園
 蒲輪頓轂而不駕晉虞預/上言 比下詔求賢 又搜逮
所遺唐徳/宗 豈借才異代治今日之天下唐李/絳言 天生
賢才自足以供一代之用宋崔/與之 止得求名文士 難
[059-14b]
得有道賢人唐關播謂德宗曰陛下求賢又使舉薦然/止得求名文辭士焉有有道賢人肯奉牒
丐舉/𨕖邪 何以副求賢之意金世宗謂宰臣曰朕在位日/淺未能徧識臣下賢否全頼
卿等盡公舉薦今六品以下殊/乏人材何以副朕求賢之意 思得賢士寤寐不忘
世宗又曰思得賢士寤寐不忘自今朝臣出外即令/體訪職官及草萊之士可以助治者具姓名以聞
遺逸皆見旌異宋理宗親總庶政/遺逸皆見旌異 因民望而並招之
理宗時臣僚多乞召還魏了翁/真徳秀上因民望而並招之 搜訪山林隱逸之士
元英/宗 招致山澤道藝之士元諤爾根薩里勸世祖治/天下必用儒術宜招致山
澤道藝之士以備任使帝嘉納/之遣使求賢置集賢館以待之 分行十道旁求隱逸
[059-15a]
之士明太祖命學士詹同等十人/分行十道旁求隱逸之士 手詔趣召宋孝宗/即位立
召辛/次膺 奉詔求賢元程鉅夫奉詔求賢江南帝素聞趙/孟藡葉李名宻諭必致此二人鉅夫
又薦趙孟頫等二十/餘人帝皆擢置臺憲 求賢三十年元世祖嘗謂朕求/賢三十年惟得竇
漢卿及李/俊民二人 勞於求賢然後成無為之治 樂於忘勢
乃能致難進之賢明英宗聘處/士吴與弼詔 求賢圗治宵旰皇皇
 羣賢偕来布列在位明宣宗/猗蘭操 原優賢就賢體逺
 尚有徳禮/ 尊有術漢/書 聖人養賢 大烹養賢易/
 禮下賢者史/記 外禮宰相漢/書 待以殊禮東/觀 待以
[059-15b]
師禮樊英/列傳 待以客禮楊彪/云 天子交匹夫孟/子 周公
下白屋家/語 五耦而式大戴/禮 三顧於廬蜀/志 軒轅膝
荘/子 文王趨拜 上親執轡書/ 釋旄繫韤帝王/世紀
拜於牀下詳帝/徳 毎為之拜魏/志 不冠不見漢/書 攬履
而起邴原/列傳 遂至車前書/ 引登御牀世/説 唆邀入輿
臧榮緒/晉書 為掘新井管/子 為設虛坐吴/志 子陵俱卧耳
典/畧 子太非吾吏 有莅任之方是以相屈晉中/興書 式
商容廬帝王/世紀 君其力就㑹魏/志 終祿其身嵇康髙/士傳
[059-16a]
封比干墓書/ 載自臨䘮帝王/世紀 増急登賢之舉虛降
己之禮後漢/書 加隆崇之恩極養賢之禮漢郎/顗疏 唯恐
禮之不重晉皇/甫謐 遇士無禮不可以得賢淮南/子 側席
以求光武側席/以求幽人 下車而揖光武嘗出南郊嚴遵曵長/裾持鹿扇住立不動天子
下車/而揖 傾身禮之王景略有王佐才苻堅傾/身禮之以為股肱羽翼 降寢殿
設壇席 尚書奉引延問得失後漢/書 引至卧内唐太/宗嘗
引魏徴至卧/内訪天下事 賜坐詢事宋真宗時种放見於/崇政殿賜坐詢事 見必
為興 去輙臨軒以送唐明皇/於姚崇 入屏不趨贊事不名
[059-16b]
漢明帝/於包咸 以輩行呼而不名唐陸贄始入翰林年尚少/以材幸天子帝以輩行呼
而不/名 錫以几杖漢包/咸 賜延年杖魏文帝引故漢太/尉楊彪待以客禮
詔曰乃祖以来世著名節年過七十行不/踰涯所宜優異以彰舊德其賜公延年杖 勅賜尚書
祿漢明帝東巡過任城幸鄭均/舍勅賜尚書祿以終其夀 御書得賢頌宋虞允/文以樞
宻使復為四川宣撫太上御書聖/主得賢臣頌以賜孝宗又為製䟦 解衣衣之唐徳宗/於陸贄
 覆以襭袍韋綬為翰林學士帝嘗幸其院韋妃従㑹/綬方寢學士鄭絪欲馳告之帝不許時大
寒以妃蜀襭/袍覆而去 庭為納陛宋真宗毎見呂端肅然拱揖/不以名呼又以姿儀瓌大宮
廷陛峻特/令為納陛 鄉改旌賢宋仁宗改王曽/鄉名曰旌賢鄉
[059-17a]
  崇儒一
増通鑑曰漢武帝即位首舉賢良方正親䇿於庭得董
仲舒䇿天子嘉之於是罷黜百家俾學者知尊孔氏
又曰上雅尚儒術使使束帛加璧安車駟馬以迎申公
 又曰詔禮官勸學興禮以為天下先於是丞相𢎞等
請為博士置弟子復其身能通一藝以上補文學掌故
即有秀才異等輙以名聞上從之自是公卿大夫士吏
彬彬多文學之士矣 又曰宣帝時張敞上疏勸上游
[059-17b]
心帝王之術太平庶㡬可興 司馬光曰光武紹恢前
緒征伐四方日不暇給乃能敦尚經術賔延儒雅繼以
明章遹追先志臨雍拜老横經問道自公卿大夫至於
郡縣吏咸𨕖經明行脩之人是以教立於上俗成於下
 通鑑曰晉南渡初征南軍司馬戴邈請篤道崇儒以
勵風俗從之始立學 又曰晉范寗好儒術嘗謂王弼
何晏蔑棄典文幽沉仁義以至禮壞樂崩中原傾覆遺
風餘俗至今為患 又曰齊髙帝問為政於參軍劉瓛
[059-18a]
對曰政在孝經凡宋氏所以亡陛下所以得者皆是也
陛下若戒前車之失加以寛厚雖危可安循其覆轍雖
安必危齊主歎曰儒者之言可寳萬世 又曰魏顯祖
好讀書手不釋卷在輿據鞍不忘講道又好賢樂善李
冲李彪王肅等皆以文雅見親制禮作樂蔚然有太平
之風焉 唐書曰貞觀六年詔罷周公祠以孔子為先
師盡召天下惇師老徳以為學官 又曰張復穎髙祖
鎮太原引為客以經授秦王及即位召見帝從容曰今
[059-18b]
日弟子何如復穎曰昔孔子門人三千達者無子男之
位臣翼贊一人乃王天下計臣之功過於先聖帝笑曰
朕昔受大誼於君今尚記之復穎頓首謝曰陛下乃生
知臣叨天功為己力罪也帝大恱 又曰髙宗顯慶中
劉祥道陳六事其一曰唐有天下四十年未嘗舉秀才
請自六品以下至草野審加搜訪無令赫赫之辰斯學
遂絶 又曰明皇尊尚經術開館置學士脩太宗之政
皆張説倡之 又曰明皇為太子時褚無量侍讀譔翼
[059-19a]
善記以進厚被禮答及即位以耆老隨仗聽徐行又為
設腰輿許乗入殿中 宋史曰太祖復以竇儀為學士
嘗召草制儀至苑門望見帝岸幘跣足而坐却立不肯
進帝索冠帶召入儀遂言陛下創業垂統宜以禮示天
下若此恐豪傑聞而解體也帝斂容謝之 又曰太宗
留心儒術貢生皆臨軒覆試 又曰太宗令以儒行篇
刻於版印賜近臣及新第舉人 又曰真宗謂陳彭年
曰儒術汙隆其應實大國家崇替何莫由斯故秦衰則
[059-19b]
經術道息漢盛則學校興行其後命厯迭改而風教一
揆有唐文物最盛朱梁而下王風寢㣲太祖太宗丕變
敝俗崇尚斯文朕獲紹先業謹遵聖訓禮樂交舉儒術
化成實二后垂裕之所致也又君之難在乎聽受臣之
不易在乎忠直彭年曰陛下聖言精詣足使天下知訓
伏願躬演睿思著之翰篇真宗為崇儒術為君難為臣
不易二論示之彭年請示輔臣刻石國子學焉 又曰
上方興起道術令邢昺與張雍杜鎬孫奭舉經術該博
[059-20a]
德行端良者以廣學員 又曰仁宗即位宰相請擇名
儒以經術侍講讀乃以孫奭為翰林侍讀學士嘗畫無
逸圖上之帝施於講讀閤 又曰渡江以来進退合義
以胡安國尹焞為稱首 又曰周必大除秘書少監兼
直學士院兼領史職鄭聞章草必大制上改竄其末引
漢宣帝事必大因奏曰陛下取漢宣帝之言親制贊書
明示好惡臣觀西漢所謂社稷臣乃鄙朴之周勃少文
之汲黯不學之霍光至於公孫𢎞蔡義韋賢號曰儒者
[059-20b]
而持祿保位故宣帝謂俗儒不達時宜使宣帝知真儒
何至雜伯哉願平心察之不可有輕儒名上喜其精洽
欲與之日夕論文 通鑑曰周必大薦朱熹為江西提
刑入奏事或要於路曰正心誠意之論上所厭聞慎勿
復言熹曰吾平生所學唯此四字豈可隱黙以欺吾君
乎 又曰寜宗即位召朱熹為煥章閣待制初黄裳為
嘉王府翊善光宗諭之曰嘉王進學皆卿之功裳謝曰
若欲進徳脩業追跡古先哲王則須尋天下第一等人
[059-21a]
乃可帝問為誰裳以熹對及彭龜年為嘉王府直講及
即位趙汝愚薦之召入經筵 宋史曰理宗即位杜範
上言召用名儒發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之學有好議
論者乃從而詆訾訕笑之陛下一惑其言即有厭棄儒
學之意此正賢不肖進退之機天下安危所係 通鑑
曰理宗贈朱熹太師封信國公熹子工部侍郎在入對
言人主學問之要帝曰先卿中庸序言之甚詳朕讀之
不釋手恨不與之同時也 宋史曰理宗淳祐元年詔
[059-21b]
曰朕惟孔子之道自孟軻後不得其傳至我朝周敦頥
張載程顥程頤真見實踐深探聖域千載絶學始有指
歸中興以来又得朱熹精思明辨表裏渾融使大學語
孟中庸之書本末洞徹孔子之道益以大明於世朕毎
觀五臣論著啟沃良多今視學有日其令學官列諸從
祀以示褒奬之意 宋史贊曰宋嘉定以来正邪貿亂
國是靡定理宗繼統首黜王安石孔廟從祀升濓洛九
儒表章朱熹四書丕變士習身當季運弗獲大效後世
[059-22a]
有以理學復古帝王之治者考論匡直輔翼之功實自
帝始廟號曰理其殆庶乎 又曰理宗召真德秀還以
為户部尚書入見上迎謂曰卿去國十年毎切思賢乃
以大學衍義進復陳祈天永命之說上欣然嘉納 金
史曰世宗謂宰臣曰夫儒者操行清潔非禮不行以吏
出身者自幼為吏習其貪墨至於為官習性不能遷改
政道興廢實由於此 元史曰憲宗時髙智耀入見言
儒者所學堯舜禹湯文武之道自古有國家者用之則
[059-22b]
治不用則否養成其材將以資其用也宜蠲免徭役以
教育之帝従之詔復海内儒士徭役無有所與 通鑑
曰元楊惟中用師於蜀獲姚樞始重經學乃建書院以
許衡為國子祭酒 又曰元仁宗謂侍臣曰朕所願者
安百姓以圗至治然非用儒士何以致此設科取士庶
㡬得真儒之用而治道所興也 又曰有問庫庫者曰
儒有何好君酷愛之庫庫曰世祖以儒足以致治命裕
宗學於贊善王恂今秘書所藏裕宗倣書當時御筆於
[059-23a]
學生之下親署御名習書謹呈其敬慎若此且儒者之
道従之則君仁臣忠父慈子孝人倫咸得國家咸治違
之則人倫咸失國家咸亂汝慎勿以斯言亂吾國也儒
者或身若不勝衣言若不出口然腹中貯儲有過人者
何可易視也 明紀事本末曰太祖退朝御便殿輒召
儒臣論治道 又曰屢遣使求經明行脩之士 又曰
𨕖秀才張宗濬等隨詹事府左春坊官分班直文華殿
侍講畢進說民間利害田里稼穡等事兼陳古今孝弟
[059-23b]
忠信文學才藝諸故事日以為常 通紀曰仁宗建𢎞
文閣謂侍臣楊士竒等曰卿等各有職務朕欲得學行
端謹老儒數人日侍燕閒偹顧問可咨訪以聞士竒等
以翰林侍講王進儒士陳繼對蹇義復舉學錄楊敬等
皆命直𢎞文館
  崇儒二
増為世儒宗東晉初立賀循為世儒宗明/習禮樂凡有擬議皆取決焉 治天下匠
元太祖時夏人以善造弓見知於太祖因毎自矜曰國/家方用武耶律儒者何用耶律楚材曰治弓尚須用弓
[059-24a]
匠為天下者豈可不用治/天下匠耶帝聞之甚喜 百代絶學之倡宋開禧初/任希夷謂
周敦頥程顥程頥為百代絶學之倡乞定/議賜諡其後皆得賜諡寔自希夷發之 道學非程
氏私言宋光宗時劉光祖言道學非程/氏私言乞定是非别邪正從之 正學遂明於
後世黨禁既開正學遂明於/後世真徳秀之力為多 維持三綱五常之道元/仁
宗嘗曰儒者可尚以能/維持三綱五常之道也 下開濂洛道學之懿宋仁宗/因王尭
臣及第賜中庸篇呂臻及第賜大學篇表章此二篇風/厲儒臣是已開四書之端矣上承一祖二宗之心下開
濓洛道學之/懿不在是乎 人主當以二帝三王為師真德秀言/於理宗
儒者握持綱常如此其固元仁宗嘗與羣臣語握拳示/之曰所重乎儒者為其握持
[059-24b]
綱常如此其固也仁宗講學/之功如此者皆李孟啟之也 闔户讀論語趙普晚年/手不釋卷
毎歸私第闔户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 終身
誦聖言李沆為相嘗讀論語或問之沆曰沆為宰相如/論語中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尚未能行聖人
之言終身/誦之可也 使我稽古臨事不惑太宗詔魏徴虞世南/褚亮蕭徳言等裒次
經史百氏帝王所以興衰者上之帝/曰使我稽古臨事不惑者公等力也 勵志講學𬗟懐
典刑理宗贈朱/熹太師詔 初登大寳招徠耆儒劉光祖疏/留朱熹 篤
道崇儒以勵風俗晉元帝時/戴邈言 崇禮儒臣講求治道明/宣
宗諭楊/士竒等 宜近師儒宋仁宗時王曽以帝初即位宜近/師儒即召孫奭馮元勸講崇政殿
[059-25a]
 襃表老儒理宗初立詔/襃表老儒 儒林舊徳宋趙師民在經/筵十餘年累請
補外帝自寫詩寵/行目以儒林舊徳 尊寵儒臣曽公亮擢天章閣待制/賜金紫先是待制不改
服仁宗面錫之曰朕自講/席賜卿所以尊寵儒臣也 渴於相見胡安國入對髙/宗曰聞卿大名
渴於相見何/為累詔不至 從容咨訪熙寜初呂公著薦程顥為太/子中允監察御史裏行神宗
素知其名數召見毎退必曰頻求對欲常常見卿一日/従容咨訪正午始趨出中人曰御史不知上未食乎
 儒者逢辰之幸景德二年上幸國子監閱庫書邢昺/奏經版大偹斯乃儒者逢辰之幸上
喜曰國家雖尚儒術非/四方無事何以及此 儒臣入省議事元世祖時右/相安圗請令
儒臣姚樞等入/省議事從之 白衣對崇政殿景祐初更定雅樂詔/求知音者范仲淹薦
[059-25b]
胡瑗白衣對崇/政殿授校書郎 就寢起讀終篇孝宗時朱熹投匭進/封事帝已就寢起讀
終/篇 咨時務訪治道明太祖進攻婺州由寕國道徽州/召儒士唐仲實姚連等咨時務訪
治/道 北面立而問道周主飬老於太學/北靣立而問道 當用經術明
於大誼漢昭帝曰公卿大臣當/用經術明於大誼者 館閣之職文史為先
宋孝宗時呂祖謙除直秘閣時方重職名非有功不除/中書舍人陳騤駁之孝宗批云館閣之職文史為先祖
謙所進採取精詳有益治/道故以寵之可即命詞 果才而賢雖白身亦用元/仁
宗時李孟等言方今進用儒者而老成日以凋謝四方/儒士成才者請擢任之俾學者有所激勸帝曰卿言是
也自今勿限資級果才/而賢雖白身亦用之 盡令讀書知為治之道宋太/祖詔
[059-26a]
武臣盡/令讀書 天子禮樂之司唐中書舍人陸堅以學士供/擬太盛無益國家議白罷之
張説聞之曰古帝王功成則有奢滿之失今陛下崇儒/向道躬自講論延置豪俊則麗正院乃天子禮樂之司
所費細而所益者大陸生/蓋未逹邪帝知遂薄堅 翰林深嚴之地宋太祖曰/翰林深嚴
之地當得宿儒䖏之范質等曰竇儀清介重厚然已自/翰林遷端明矣帝曰非斯人不可處禁中卿當諭以朕
意/ 詳明禮樂 博渉典墳 為儒學之宗師 乃薦
紳之領表周世宗留/田敏詔 闡揚文治 儒學嚮臻 周巖
廊以聘隱淪 盛科𨕖以來才彦
  勤勞一
[059-26b]
原抱朴子曰黄帝生而能言役使百靈可謂天授自然
體之者猶復不敢端坐而得道故陟王屋而受丹經到
鼎湖而飛流珠登崆峒而問廣成之具茨而事大隗適
東岱而奉中黄入金谷而諮子心論導養而質𤣥素二
女精推歩則訪山稽力牧講占候則詢風后著體診則
受雷岐審攻戰則納五音之䇿窮神姦則記七澤之辭
相地理則書靑烏之說救傷殘則綴金冶之術故能畢
記秘要窮盡道真遂升龍以髙濟與天地乎罔極 史
[059-27a]
記曰黄帝代神農諸侯有不従者従而征之未嘗寧居
東至海登桓山及岱宗西至崆峒登雞頭南至江登熊
湘北逐獯粥合符釡山而邑於涿鹿之阿遷徙無常行
以師兵為營衞 帝王世紀曰堯命禹以為司空繼鯀
治水乃勞身渉勤不重徑尺之璧而愛日之寸陰手足
胼胝故世傳禹病偏枯足不相過至今巫稱禹歩是也
 淮南子曰禹之趨時冠掛而不顧履遺而不取 又
曰禹沐淫雨櫛疾風決江疏河鑿龍門闢伊闕乗四載
[059-27b]
隨山刋木平治水土定七百國 鬻子曰禹飯一饋而
七起曰吾不恐四海之士留於道路也恐其留吾門也
是以四海之士皆至禹當朝廷門可以羅雀 符子曰
禹讓天下於竒子竒子曰君言佐舜勞矣鑿山川通河
漢首無髮股無毛故舜也以勞報子我生而逸不能為
君之勞矣 増通鑑曰周宣王嘗晏起姜后脫簮於永
巷待罪王於是勤於政事早朝晏罷卒成中興之治
又曰漢武帝時太子每諌征伐上笑曰吾當其勞以逸
[059-28a]
遺汝 又曰宣帝興於閭閻知民事之艱難及親政事
勵精為治 唐書曰太宗問房𤣥齡蕭瑀曰隋文帝何
如主對曰文帝勤於為治每臨朝或至日昃衛士傳餐
而食亦勵精之主也上曰文帝不明而喜察事皆自決
不假羣臣羣臣既知主意惟取決受成雖有愆違莫能
諌爭 又曰憲宗嘗與宰相論治道於延英殿日旰暑
甚汗透御服宰相恐上體倦求退上留之曰朕入宮中
所與處者獨宮人宦官耳故樂與卿等共談為理之要
[059-28b]
殊不知倦也 又曰文宗恭儉儒雅出於天性嘗讀太
宗政要慨然慕之及即位鋭意於治毎延英對宰臣率
漏下十一刻 又曰唐制天子以隻日視朝文宗命輟
朝放朝皆用雙日凡除吏必召見訪問觀察其能否故
太和之初政事脩飭號為清明 宋史曰太宗孜孜為
治毎御長春殿視事罷復即崇政殿臨決日旰未遑御
膳謝泌言請自今長春罷政既膳後御便坐不報 又
曰真宗嘗謂邢昺鄭注禮記世子篇云文王以憂勤損
[059-29a]
夀武王以安樂延年朕以為本經指意必不然且夏禹
焦勞有𤣥圭之賜而享國永年若文王憂人之心不自
暇逸縦無感應豈至虧損夀命邪 又曰孝宗清燕毎
訪政事曰朕毎厭宦官女子之言思與卿等欵語欲知
朝政闕失民情利病 又曰嘉定間范鍾為崇政殿説
書進對帝曰仁宗時甚多事鍾對曰仁宗始雖多事乃
以憂勤致治徽宗始雖無事餘患至於今日帝恱 通
紀曰明太祖諭侍臣曰朕即位有年常常勤勵自勉待
[059-29b]
旦即臨朝晡時而後還宮夜卧不能安席披衣而起或
仰觀天象見一星失次即為憂惕或量度民事有當速
行者即次第筆記待旦發遣
  勤勞二
原惟徳之勤 克勤于邦 與民用勤 勤思勞體
勤而禮下 勤于吏事 祗勤于德夙夜弗逮 文王
既勤止我應受之 自强不息 勞謙匪懈 憂民救
越/絕 悶不容息 禹愛惜寸陰帝王/世紀 湯不棄尺日
[059-30a]
 晝決獄 夜理書 夜不暇寢 夜分而寢 不懈
于位 政事簡心 惟徳日新 萬邦惟懐 不僣不
濫不敢怠遑 無怠無荒四夷來王 過門不入冠掛
不顧砥柱/銘 荷挿戴笠 櫛風沐雨 簮墜不顧 身
執畚鍤 自操耰耜 盡力溝洫 夫負婦戴 燒不
暇拂濡不給旋路/史 手不生爪脛不生毛 股無䟦脛
無毛 手生重繭 脛無候朝 身親其勞 肌色皯
黣 増舊勞于外 其勤王家書/ 昧旦丕顯後世猶
[059-30b]
怠 艱難險阻備嘗之矣傳/ 此陛下宵衣旰食之時
李絳對/憲宗 此豈王安寢時後唐張承/業謂晉王 勤心庶政日有
咨詢宋孝/宗 上憂勤如此今何可不言李浩言/於孝宗 憂勤
於路朝之頃 切劘於廣厦之間理宗時李/宗勉建言 索燭以
記明而即行金宣宗謂太子曰吾嘗夜思天下/事索燭以記明而即行汝亦當然 未明
而朝日昃始罷明太/祖 怠荒是戒厲精是圗明孝宗時/大學士劉
健上言祖宗黎明視朝一日奏事二次邇者視朝太/遲散歸或至昏暮乞怠荒是戒厲精是圖上嘉納之
勤於聽斷四鼓即興明太/祖 夜分五鼓猶閱章奏明世/宗雖
[059-31a]
脩元西内而權綱總攬/夜分五鼓猶閲章奏
  務農
原務農重榖 命農勉作 並耕而食以勸農也尸/子
勞農勸民惟農是務國/語 威戒農用國/語 紀農協功
興鋤利氓 農天下之本漢/書 五榖萬民之命 民以
食為天史/記 不耕受其饑詳帝治/神農教 咨十二牧食哉惟
尚/書 厯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 寅賔出日平秩東
尚/書 嗟嗟保介惟莫之春毛/詩 告布於萬民説/苑 乃
[059-31b]
疆乃理乃宣乃畝 命我衆人痔乃錢鏄 嵗事來辟
稼穡匪懈並毛/詩 明時播草木大戴/禮 播時百榖尚/書
率時農夫播厥百榖毛/詩 初開藉田王隱晉/書武帝 乃以元
日祈榖于上帝禮/記 乃擇元辰親載耒耜月/令 天子親
榖/梁 躬耕勸農風俗/通 天子三推月/令 為大田張衡/東京
賦/云 藉於千畝之田潘岳/藉田 為藉千畝禮/記 亦服爾耕
十千維耦毛/詩 躬三推月/令 發止千畝以帥萬國繆襲/許昌
宫賦/田云 冕而朱紘禮/記 履文舄佩明珠陸注太/𤣥經 神農
[059-32a]
親耕詳帝/治 禹稷躬稼論/語 耕於鉅定漢書/武紀 耕於鉤
漢書昭紀上耕於鉤盾弄田應劭曰時帝年九嵗未/能親耕帝藉鉤盾宦者近署故徃試耕為戱弄也
 増本立而太平可議唐李渤言農國之本/本立而太平可議 農事不
脩則樂土為墟晉王/導 農桑衣食之本元仁宗/諭司農 當以
力田為先宋辛棄疾言於孝宗曰人生在勤當以力田/為先北方之人養生之具不求於人是以無
甚富甚貧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農而兼并之患興貧富斯不侔矣 當使之耕耘織紝
唐劉/晏 農不勸而耕者衆唐韓琬言貞觀永徽之/間農不勸而耕者衆 勸
農耕作宋太祖諭/郡國長吏 慮失播種宋真宗幸太一宮大雪/帝謂宰相曰雪固豐稔
[059-32b]
之兆苐民力未充慮失播種/卿等其務振勸毋遺地利 弭兵輕賦專意於農遼/太
祖/ 敦本務農屡詔勸助宋仁/宗 勸農桑教紡績遼太/宗
 務本業抑游手金太/宗詔 農月常務一切罷省唐明皇/詔凡農
月州縣常務/一切罷省 農勞之時戒飭省事宋仁宗詔孟夏農/勞之時令監司戒
飭州縣省事/勸民力田 毋或追擾以妨農時宋仁/宗詔 毋淹刑獄
以妨農務遼聖/宗詔 條晰勸農之績宋真宗詔舉親民之/官悉令條晰勸農之
績以為殿/最黜陟 學校農桑之績明太祖勒中書令有司考/課必有學校農桑之績違
者降/罰 置勸農司宋真宗時錢彦逺疏本朝轉運使提/㸃刑獄知州通判皆帶勸農之職而
[059-33a]
徒有虚文無勸農之實宜置勸農司以知州為長官通/判為佐舉清强幕職州縣官為糧官先以墾田頃畝及
户口數屋塘山澤溝洫桑柘著之於籍然後設/法勸課嵗終農隙轉運使考核之第其賞罰 立司
農司元世祖中統初髙天錫謂丞相博羅左丞張文謙/曰農桑衣食之本古之王政莫先於此願留意丞
相以聞帝悅命立司農司以天/錫為中都山北道巡行勸農使 設營田使明太祖渡/江以康茂
才為營田使諭以脩築隄/防專掌水利分廵各䖏 遣巡郡縣明文皇詔毎嵗/遣人巡郡縣凡
嵗之豐歉民之/休戚欲周知也 但寛其力勿奪其時 是乃妨農何
名為勸金宣宗時言者請遣官勸農至秋成考其績以/甄賞宰相言民恃農以生初不待勸但寛其力
勿奪其時而已遣官不過督州縣計頃畝嚴/期㑹而已是乃妨農何名為勸上是其言 立農師
[059-33b]
宋太宗令民推練土地之宜明𣗳藝之法者一人縣/補為農師蠲其稅役民有怠於農務者農師察之
置田鼓明太祖令民每村置一鼓/凡遇農桑時月晨起擊之 田家詩後唐明宗/時大有年
唐主與馮道從容問曰今嵗雖豐百姓贍足否對曰榖/貴餓農榖賤傷農因述聶夷中田家詩云二月賣新絲
五月糶新榖醫得眼前瘡剜却心頭肉其言/近而易曉明宗顧左右錄其詩常以自誦 豳風圖
明宣宗得趙孟頫豳風圗因/賦長詩一章揭於便殿之壁 耕夫記明宣宗道路見/耕夫因錄其語
作耕/夫記 織婦詞宣宗又作織婦詞一篇復繪圗揭/於宮掖及戚里令知民事之艱 農
桑輯要元世祖惓惓於農桑一事/頒農桑輯要之書於民 景德農田勅宋真/宗命
丁謂等參詳刪定/景徳農田勅五卷 農器勿算真宗時呂夷簡初知濵/州代還言農器有算非
[059-34a]
所以勸力本也遂詔/天下農器皆勿算 旬上雨雪宋仁宗詔諸/州旬上雨雪 早嵗
習知稼穡遼興/宗詔 嘗歴外任稔知民間之事元世祖謂/侍臣曰朕
嘗歴外任稔知民間之事想前代之君雖享富/貴不知稼穡艱難者甚多其失天下皆由此也 觀稼
於郊一嵗再出 躬耕籍田以先天下宋仁/宗 命藏微
時耕具宋髙祖命藏耕具以示子孫文帝見之有慚色/近侍進曰大舜躬耕歴山伯禹親事水土陛下
不覩遺物安知先帝之/至徳稼穡之艱難乎 命圖所歴艱難明太祖命圗/所歴艱難以
示子孫上謂侍臣曰朕本農家祖父皆長者今圗/此者後世子孫富貴易驕使觀之知王業艱難也 刻
耕夫織婦蠶女之形周世宗留心稼穡命工刻木為/耕夫織婦蠶女之状置於禁中
[059-34b]
采陰晴豐凶候驗之説真宗勤政恤農每雨雪不時憂/形於色時邢昺為禮部尚書以
其素習田事多委曲訪之初田家察陰晴豐凶皆/有状候老農之相𫝊者率有驗昺多采其説為對 徧
歴農家洪武間圜丘成帝出視太子従行因命左右導/之徧歴農家觀其居處飲食器用還謂之曰汝
知農之勞乎其所居不過茅茨草户所服不過練裳布/衣所飲食不過菜羮糲飯而國家經費皆其所出故令
汝知/之 道中耕耒明宣宗道中見耕者以數騎往眎之/下馬従容詢稼穡事因取所執耒三
推耕者初不知上也中官語之/乃驚羅拜令随至營人賜鈔 召觀稼於後苑宋仁/宗幸
後苑御寳岐殿觀刈麥謂輔臣曰朕作此殿不植花卉/而嵗以種麥欲知稼穡之不易也 又哲宗召輔臣觀
稼後/苑 饗先農於東郊髙宗親饗先農於/東郊行籍田禮 耕籍不事
[059-35a]
虛文明太祖曰耕籍一以供粢盛一以勸農務本也朕/即位以来恒舉行之惟欲使民盡力於農畝以遂
其生養非/事虛文 秉耒貴有實心明宣宗時禮部進籍田儀/注上觀之謂侍臣曰先王
制籍田率天下務農天子公卿躬秉耒耜/貴有實心耳不然三推五推何益於事 斥教坊雜
明孝宗即位耕籍田畢宴羣臣教坊以雜伎承應或/出䙝語馬文升厲色曰新天子當知稼穡艱難豈宜
以此凟亂宸/聰即斥去 用田家典故明憲宗初行耕籍田禮上/率百官祀先農畢釋祭服
秉耒三推户部尚書馬昻捧青箱後隨京府耆老二人/馭牛二人曲躬按犁教坊樂工執綵旗夾隴謳歌一唱
百和颭旗而行上秉耒三往三返如儀既畢乃坐/觀三公九卿助耕畢教坊前呈應用田家典故 籍
田頌貞觀初太宗既耕籍岑文/本奏籍田頌文致華贍 躬耕籍田記宋仁宗/命宰臣
[059-35b]
張士/遜撰
  責躬
原禹湯罪已其興也勃焉 山崩川竭為之出次左/𫝊
臺榭不塗馳道不除榖梁/𫝊 日有食之天子不舉左/𫝊
罪當朕躬弗敢自赦 萬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
罪無以爾萬方 萬姓仇予予將疇依 百姓有過在
予一人並尚/書 禹見罪人問而泣之説/苑 湯旱而禱孫/卿
子/ 成王思慕琴/操 翦爪湯/旱 截髮曹瞞傳云操常出/軍行經麥中令士
[059-36a]
卒無敗麥犯者死操馬騰入麥中操曰制法而/自犯之何以率下請自刑因援劍割髮以置地 捨宮
列子云黄帝憂/天下不治也 避正殿鍾離意别𫝊/意諌明帝 山崩川竭
君為不舉左/傳 大荒則不舉大札則不舉 天地有災
則不舉 邦有大故則不舉並周/禮 年不順成食無樂
禮/記 大祲食不兼味榖/梁 凡日月食令去樂 四鎮五
嶽崩令去樂 大怪異烖令去樂 諸侯薨令去樂
大札令弛樂 大災令弛樂 大臣死令弛縣並周/禮
山崩川竭為之徹樂左/𫝊 大札素服 大荒素服 大
[059-36b]
災素服並周/禮 年不順成則素服素車禮/記 湯之救旱
素車白馬尸子云湯之救旱也素車白馬布衣身嬰/白茅以身為牲當此時也絃歌鼓舞止
降服垂縵傳云山崩川竭/君為之垂縵 増旱蝗責躬貞觀二年以/旱蝗責躬大
赦/ 災異責躬宋英宗治/平三年 久旱責躬金章宗以久旱/下詔責躬宰臣
上表待罪詔答曰朕徳有愆上天/示異卿等各趨乃職思副朕懐 責躬脩徳宋仁宗/時太白
犯嵗星又犯執/法余靖疏言 此朕之責百姓何罪元仁宗時京師/久旱民多疾疫
帝自責明/日大雪 此朕之愆豈卿等所致又左丞相哈克繖/言彗星之異由臣
等不才所致願/避賢路帝云 朕今聞過 朕亦當自戒 恐不免
[059-37a]
斯過並唐/太宗 痛自悔太宗云昨責王/珪等痛自悔 痛自悔咎宋吴/芾勸
髙宗專務脩/德痛自悔咎 上遽引咎明皇引咎/罷市舶 下詔罪已宋寜/宗時
臨安火/迫太廟 草勅引過明仁宗命楊士竒/就榻前草勅引過 使知朕悔過
之意宋髙宗建炎三年以久陰下詔以四失罪/已仍榜朝堂徧論天下使知朕悔過之意 朕嘗
自思豈能無過金世宗嘗謂宰臣曰朕方前代明君固/不可及至於不納近臣讒言不受戚里
私謁亦無愧矣朕嘗自思豈能無過過而能改庶㡬/無咎省朕之過頗喜興土木之工自今不復作矣
痛自咎悔以感人心德宗幸奉天陸贄言今盗徧天下/宜痛自咎悔以感人心帝従之故
奉天所下制書雖武人/悍卒無不感動流涕 舉行故事恐不足以應天變
[059-37b]
宋神宗時韓維入對帝曰天久不雨朕日夜焦勞奈何/維曰陛下憂閔旱災損膳避殿此乃舉行故事恐不足
以應天變當痛自/責已廣求直言 惟德弗𩔖未足以當天心徽宗建/中時日
食四月朔帝下詔責躬王覿當制有惟徳弗𩔖/未足以當天心之語宰相去之乃力請外補 將止
於減膳徹樂分禱羣祀而已乎抑當外此而反求諸躬
理宗時災異譴/告杜範上言 意者聽納不得於理與 獄訟非
其情與 賦斂失其節與 忠言讜論鬰於上聞而阿
䛕壅蔽以成其私者衆與宋神宗以天久不雨命韓維/草罪已詔詔出人情大恱
 刻石記功不若下哀痛之詔 摛翰頌羙不若頒罪
[059-38a]
巳之文石晋少帝塞河決欲刻/石紀功楊昭儉諌止之 惻怛愛民之政徒為
空言而百姓不被其恩 哀痛責躬之詔不著事實而
四方不以為信宋髙宗時/滕康上言
  戒懼一
原呂氏春秋曰成湯之時有榖生於庭昏生至旦而大
合拱史請卜其故湯退卜者曰吾聞祥者福之先也見
祥而為不善則福不至妖者禍之先也見妖而為善則
禍不至於是早朝晏退問疾弔䘮務鎮撫百姓三日而
[059-38b]
榖亡 韓詩外𫝊曰昔周文王寢疾五日而地動東西
南北不出四郊有司請曰臣聞地之動為人主也今者
君王寢疾五日而地動四面不出國郊羣臣皆恐曰請
移之文王曰奈何其移之也對曰興事動衆以増國城
其可移之文王曰夫天之見妖以伐有罪我必有罪故
天以罰我也今又專興事動衆以増國城是重吾罪也
不可請改行重善移之其可以免乎於是遂謹其禮秩
皮革以交諸侯飾其辭令幣帛以禮俊士頒其爵列等
[059-39a]
級田疇以賞羣臣行無㡬何而疾止 増通鑑曰漢光
武七年三月晦日食詔百僚各上封事其上書者不得
言聖胡致堂謂光武此詔脩/已格天超出百王之表 又曰明皇時日食素服
俟變錄囚多所貸遣賑䘏災患罷不急之務 又曰宋
璟上言議者直以月蝕脩刑日蝕脩德或言分野之變
冀有揣合臣以謂君子道長小人道消止女謁放讒夫
此所謂脩徳也囹圄不擾兵甲不凟官不苛治軍不輕
進此所謂脩刑也陛下常以為念雖有虧食將轉而為
[059-39b]
福且君子恥言浮於行願動天以誠無事空文帝嘉納
 五代史曰後唐明宗廣夀殿災有司理之請加丹雘
帝喟然歎曰天以火戒我豈宜増以侈邪 宋史曰太
宗端拱元年以嵗旱彗星謫見詔曰朕以身為犧牲焚
於烈火亦未足以答謝天譴當與卿等審刑政之闕失
稼穡之艱難卹物安人以祈元祐 又曰仁宗時日食
帝謂執政賈昌朝等曰謫見於天願歸罪朕躬卿宜究
民疾苦思所以利安之昌朝對曰陛下此言足以弭天
[059-40a]
變臣敢不夙夜孜孜以奉陛下帝又曰人主懼天而脩
德猶人臣畏法而自新也 又曰英宗治平二年以雨
災詔責躬初學士草詔曰執政大臣其惕思天變帝書
其後曰雨災專以戒朕可曰協徳交脩 又曰熙寜七
年春天下久旱饑民流離帝憂形於色對朝嗟歎欲盡
罷法度之不善者王安石曰水旱常數堯湯所不免此
不足擾聖慮但當脩人事以應之帝曰此豈細事朕所
以恐懼者正為人事之未脩耳 元史曰世祖至元末
[059-40b]
有星孛於帝座帝憂之夜召博果宻入禁中問所以消
天變之道對曰易震之象曰君子以恐懼脩省詩曰敬
天之怒又曰遇災而懼三代聖王克謹天戒鮮不有終
漢文之世同日山崩者二十有九日食地震頻嵗有之
善用此道天亦悔禍海内乂安此前代之龜鑑也因誦
文帝日食求言詔帝悚然曰此言正合朕意可復誦之
 通紀曰洪武十三年五月雷震謹身殿大赦下詔曰
宰輔失職首除姦惡鋤根翦蔓刑戮之際不無過焉甚
[059-41a]
非上帝好生之德今者雷震謹身殿朕甚懼焉
  戎懼二
原孔甲有盤盂之戒蔡邕/論云 武王有戒慎之鞀呂氏/春秋
大臣不可不敬小臣不可不慎禮/記 除戎器戒不虞
君子以恐懼脩省易/ 乾乾夕惕東觀/漢記 栗栗危懼尚/書
湯/誥 若火燄燄 若殞深淵 若陟深山 凜乎若馭
朽索 若蹈虎尾 夙夜祗懼不敢荒寜 明徳慎罰
 克慎明徳 恪謹天命 克慎天戒並尚/書 天命靡
[059-41b]
常畏天之威毛/詩 弗寜帝命 罔有逸言 無平不陂
無往不復易/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易/ 制治于
未亂保邦于未危 天道福善書/ 月盈則食 其亡
其亡繫于苞桑易/ 主不稽古無以承天東觀/漢記 君不
宻則失臣機事不宻則害成 言出乎身加乎民易/
撫我則后虐我則讐 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
 吉人為善惟日不足凶人為不善亦惟日不足並/書
雖有周親弗若仁人 見爾前慮爾後大戴禮武/王鑑銘 無
[059-42a]
私於物惟賢是與王弼/注易 用其道不棄其人左/𫝊 不親
小事榖/梁 弗寶逺物 弗惟逸豫惟以亂民書/ 與其
溺於人寜溺於淵大戴禮盤銘曰云云溺於淵/猶可游也溺於人不可救也 玩人
䘮德玩物䘮志 厥監不逺在彼夏王書/ 殷監不逺
在夏后之世詩/ 咋舌血英䧺記曹操/與劉備言 覆觴不飲詳/納
諌/ 増天意丁寧以戒宋真宗将東封孫奭諌曰昔周/宣王遇災而懼故詩人羙其中
興以為賢主今震雷在冬為異尤甚此天/意丁寜以戒陛下而反未悟殆失天意 人君所畏
惟天宋英宗時有為帝言災異皆天數非關人事得失/所致富弼聞而歎曰人君所畏惟天若不畏天何
[059-42b]
事不可為者此必姦人欲進邪說以揺上心使輔/弼諌諍之臣無所施其力即上書數千言論之 負
而矜之輕天下士上天見變其為是乎貞觀八年隴右/山崩大蛇屡見
山東及江淮大水後星孛虛危歴氐餘百日虞世南言/景公脩徳彗滅事帝曰吾良無景公之過但年十八舉
義兵二十四平天下未三十即大位自謂三王以來撥/亂之主莫吾若也故負而矜之輕天下士上天見變其
為是乎吾/何得不戒 上天示戒正陛下恐懼憂勤之日魏/徴 正
當戒懼脩身之日豈得虚受榮名金章宗/却尊號 少有憂勤
足為警戒宋真宗時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參知政事/王旦謂相李沆曰我輩安能坐致太平得優
游無事邪沆曰少有憂勤足為警/戒他日四方寧謐朝廷未必無事 水旱盗賊日取奏
[059-43a]
旦又以為細事不足煩上聽沆曰人主少年當使知/四方艱難不然血氣方剛不留意聲色犬馬則土木
甲兵祠祀之事作矣吾老不/及見此參政他日之憂也 宻禱禁庭 跣立殿下
宋仁宗遇水旱必夙/夜精心宻禱於天 側身脩德以應天戒宋英宗時/彗出營室
帝憂之同列請勅邊備呂公弼曰彗非小變陛/下宜側身脩徳以應天戒臣恐患不在邊也 日慎
一日惟懼不終 上畏皇天之鑒臨 下憚羣臣之瞻
並唐太/宗語 治安則驕佚易生 驕侈則危亡立至太/宗
又曰朕有二喜一懼比年豐稔斗粟三錢一喜也邊鄙/無虞二喜也治安則驕佚易生驕侈則危亡立至此一
懼/也 賢士藏匿深可畏 四民遷業深可畏 上下相
[059-43b]
徇深可畏 廉恥道消深可畏 毁譽亂真深可畏
直言不聞深可畏後唐明宗/時康澄疏
  謀猷一
原史記曰漢興孝文施徳天下懐安至孝景不復憂異
姓而晁錯刻削諸侯遂使七國俱起合従而西鄉以諸
侯大盛而錯為之不以漸也及主父偃言之而諸侯以
弱卒以安漢安危之機豈不以謀哉 王隱晉書曰武
帝與羊祜張華謀伐吴朝士莫知也濳乃籌量虛實為
[059-44a]
戰備孫皓面縛輿櫬降 増唐書曰太宗與晉陽令劉
文靜善文靜坐李宻事繫獄太宗夜就獄中見之與圗
大事因共部署計已定 通鑑曰臨淄王隆基與劉幽
求等宻謀匡復遂定韋氏之難 又曰肅宗問李泌今
敵彊如此何時事定對曰以臣料之不過二年因言以
兩軍縶其四將之䇿 宋史曰太祖夜至趙普第與普
計下太原普曰太原當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則我獨當
之不如姑俟削平諸國則彈丸黒子之地將安逃乎帝
[059-44b]
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試卿耳 又曰太宗時李繼遷擾
西鄙保安軍獲其母帝欲誅之以寇準居樞宻獨與之
謀準退過呂端遂告其故端乃入奏曰従來舉大事者
不顧其親况繼遷悖逆之人乎陛下今日殺之明日繼
遷可擒乎若其不然愈堅其叛心耳不如置於延州使
善視之以招来繼遷雖不能即降終可以繫其心而母
死生之命在我矣太宗撫髀稱善曰微卿㡬誤我事即
用其䇿後繼遷卒其子竟納款請命端之力也 又曰
[059-45a]
真宗澶淵之役畢士安與寇準合議請帝幸澶淵而議
者閧然二三大臣有進幸金陵及成都圖者準力陳其
不可堅定前計 又曰孝宗欲成髙宗之志首詔經理
建業以圗進取而大臣㢲懦幸安計未決王阮對䇿曰
東南王氣鍾在建業輟而弗顧退守幽深之地如是而
曰謀國果得為善謀乎 明紀事本末曰上謀用兵吳
漢孰先或以張士誠近富而弱宜先劉基曰不然士誠
自守寇耳陳友諒居上流且名號不正宜先伐之陳氏
[059-45b]
滅張氏囊中物矣太祖曰然友諒剽而輕士誠狡而懦
若先攻士誠友諒必空國來救是吾疲於二寇也遂決
計伐漢
  謀猷二
原作事謀始易/ 信誠好謀漢/書 三聖合謀琴/操 詢謀
僉同書/ 其治多撥略魏/志 親入閭巷即賢人謀谷/永
謀出帷幄決勝千里東/觀 於鑠王師遵養時晦毛/詩 納
五音之䇿抱朴/子 量敵受勝 因事設竒東/觀 我取天
[059-46a]
下可不以萬全漢/書 圖畫成敗皆従所言東/觀 從命者
克捷違教者負敗魏/書 畫蚩尤像以威天下詳武/功 為
鳥銜書以感殷人呂氏/春秋 獨車渡河漢/書 以少敵衆魏/武
 前有梅林可以解渴世/説 交馬而語不及軍事魏/武
増引為謀主唐太宗於/房𤣥齡 翊輔謀猷明楊/士竒 歎其逺慮
宋陳康伯/謂梁克家 時韙其謀宋張方平議趙元昊請絶遼事/宜賜元昊詔使之審䖏但嫌隙
朝除則封冊暮下如/此則於西北兩得矣 議者韙其謨謀唐崔祐甫謨謀/可復貞觀開元
之/治 天下益服謀國之忠宋梁/克家 數陳秘畫多所嘉納
[059-46b]
唐温大雅/於髙祖時 謀議之際屢相可否元世祖時王文統與/張文謙並為相文統
為人忌/刻故然 𤣥齡善於謀 如晦長於斷同心濟謀以/左右太宗
兼資忠義善斷大事宋畢士安/謂寇準 沉摯有謀能斷大事
宋薛奎/稱明鎬 同心輔政日夜謀致太平宋富弼/范仲淹 必有嘉
謨當告之以達朕元世祖用安圖為右丞相諭許衡曰/安圖尚幼未更事善導之汝有嘉謨
當先告之/以逹朕 謨謀當國之人非如昔比宋太宗與王/濟論邊事
樞宻合職中書以通謀議宋仁宗時夏人寇邊寇準張/方平乞合樞宻之職於中書
以通謀議帝然之遂/以宰相兼樞宻使 宻賛大計元世祖在開平時商/挺亷希憲宻賛大計
[059-47a]
 參預謀議明太祖於/儒士許瑗 與參帷幄大計布衣陳遇明/太祖初應聘
與參帷/幄大計 凡機宻輙與議明太祖/於陶安 預謀帷幄動中機
元世祖時/賈實喇 參謀帷幄剖決如流房𤣥/齡 屏語移時
親宻莫知明太祖時至劉基所屏人語/移時乃去雖至親宻莫知之 筆書漆簡問
答甚宻明祖於/秦從龍
  巡行
原時邁詩序云時邁巡/狩告祭柴望也 翔行穆天子𫝊云/外事翔行 堯亭王/歆
 秦履南徐/州 射魚史/記 射蛟漢/書 雲蓋山海/經 風車
[059-47b]
春/秋 望翠蓋漢書舊儀云/望翠華蓋 載青旌禮記云前有水則/載青旌前有塵埃
則載鳴鳶前有鷙獸則載/貔貅前有士師則載虎皮 登威路崔駰頌云於是乗/輿登天靈之威路
駕太一之象車升九龍/之華旗建掃霓之旌旄 駕蒼龍禮云乗鸞輅駕蒼龍/乗朱輅駕赤騮乗戎
輅駕白駱乗/𤣥輅駕鐵驪 架黿鼉紀年云駕黿鼉以為/梁遂伐越至於紆 過鳷鵲
文𨕖云過鳷鵲望露寒下棠梨息宜春注曰皆宮觀名/也張揖曰此皆漢武帝建元年中所作在雲陽甘泉宮
之/外 徯我后書云徯我后/后来其蘇 望君來漢/書 待有功諸侯/待有
功進/律 考制度 乗兩儀郭/象 駕五行傅元/大言 駕象車
韓/子 飾玉輅劉/楨 舞九馬山海/經 駕八龍楚/辭 登龍舟
[059-48a]
班/固 乗鳥舟穆天/子 汎樓船漢武/帝 浮文鷁司馬/相如 求
仙人漢/書 見玉女嵩髙/記 因名山 禮名山漢/書 祠魏
漢/書 問樂後史記問/樂毅後 至朔方史/記 歴鳴澤漢/書 問
三老東/觀 饗六軍魏/書 道舊故史/記 問吏民漢武/帝 在
靈囿 宴華池魏文/帝 先王卜征春/秋 王者應入豫章/列士
傳/ 觀風設教張/衡 視典披圖 舉功行賞史/記 省方
觀民易/ 至羣玉山穆天子傳云天子至羣玉之/山於是取玉三乘載玉萬隻 升
大比隥穆天/子傳 周流八丘淮南/子 周行天下春/秋 巡行
[059-48b]
邦國 歡恱吏民東/觀 造於祖禰孔叢/子 格於藝祖書/
 清道案行杜/預 清宫後往漢書/舊儀 巾車飾路劉/珍 衞
官填街漢書舊儀衞官/填街騎士塞路 雲旗逶迤離/騷 羽蓋葳𬎼王/沈
 乗龍西濟大/戴 輿服東巡 靈龜負書 鳯凰覆土
並韓/子 舳艫千里漢/書 旌旗百里魏/志 西登隴首漢武/帝
 北出蕭關史/記 東巡碣石漢/書 北升孟門穆天/子傳 曝
書羽陵穆天/子傳 藏書䇿府 望祀九疑史/記 望祀蓬萊
漢/書 祠孔子宅東/觀 祭橋元墓魏武/帝 登單于臺漢/書
[059-49a]
遊大樂野山海/經 舍于珠澤 東遊黄澤 飲于枝洔
 觴于瑶池並穆天/子傳 殽陵風雨春/秋 犬戎雨雪穆天/子傳
云天子北征犬戎庚寅北風雨/雪天子以寒之故命王屬休 答王母謡穆天子傳/曰天子觴
西王母於瑶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謡云云天子答之云云 作秋風辭漢武帝秋/風辭曰泛
樓船兮/濟汾河 置酒舊宅東/觀 置酒沛宮漢髙/祖 新豐起舞
史/記 過沛作歌漢髙祖過沛作歌曰/大風起兮雲飛揚 載之後車 從
在屬車漢/武 王行洗乗石周/禮 已駕僕展軨禮/ 人皇
駕六羽 神農駕六龍春/秋 伯萬御二龍括地/圗 穆王
[059-49b]
駕八駿穆天/子傳 黄帝馭紫虯符/子 帝堯駕白馬典/略 神
農出地輔春/秋 黄帝極天衢孫綽/子 黄帝合鬼神 帝
嚳通風雨韓/子 宿崑崙之阿穆天/子 適昆吾之丘符/子
觀黄帝之宮穆天/子 飲丹巒之山抱朴/子 升長松之隥
登於宜軫之鄭/升於長松之隥 坐鳳凰之堂聽和鳴/之音 飲左驂之血
穆天子傳曰天子渴於沙衍求飲未至七萃之/士髙奔戎刺其左驂之頸取其青血以飲天子 飲白
鶴之血又曰天子乃遂東南翔行驅馳千里至於臣蒐/之人□奴乃獻白鶴之血以飲天子因具牛羊
之潼以洗天子之足注曰所以飲/血益人炁力潼乳也令肌膚滑 髙祖自擊筑史/記
[059-50a]
明帝御塤箎東/觀 巡北而羣鶴見漢/書 居山而鳳凰集
劉/珍 祀四岳懐百神 升舂山望四野穆天/子 秉玉戚
方玉車揚/䧺 執白圭獻好錦穆天/子傳 觀舊廬祠舊宅
觀河洛受圖書帝王/世紀 乗雲閣而上下揚/䧺 歩雕輦以
周遊王/沈 千乗雷動萬騎龍趨張衡/賦 千乗方轂萬騎
龍翥應貞/七章 春夏乗龍秋冬乗馬大/戴 南登熊山東至
丸山史/記 風伯進埽雨師灑道韓/子 雲師灑路雷公驚
劉/楨 逺祖前驅松喬夾轂孫綽/子 畢方並轄蚩尤居
[059-50b]
韓/子 至琅邪臺上鄒嶧山史/記 祭於鐵山祀於郊門
穆天/子 河靈驚而承旗馮夷儼其操軑劉/珍 吐風伯於
南北呵雨師於西東揚/䧺 為度孟子曰吾王不遊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
助一遊一豫/為諸侯度 肆心左傳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將皆必有車轍馬跡祭公謀父作
祈招之詩以止王心/王是以獲没於祗宮 遊海齊景公遊海/十月而不歸 畋洛太康/畋於
有洛之表/十旬不返 罔逸大禹謨罔遊于/逸罔淫于樂 不歸詳/上 遊赤水
黄/帝 休𤣥池穆天子𫝊云天子西征至於𤣥池天子三/日休於𤣥池之上乃奏廣樂三日而終是
曰樂/池 登荆臺楚昭王登荆臺而/遊其樂遺老忘死 遊蘭臺楚襄王遊/蘭臺之宮
[059-51a]
有風颯/然而至 有遊豫従樂而不反者謂之荒先王有遊豫/之業無荒亡之行桓公再拜曰寳法
言注其/法可寳 無怠荒書無怠/無荒 露威靈長楊賦云樂逺出/而露威靈數摇動
而勞軍旅本非/人主急務也 樂佚遊論/語 春原秋補管子曰先王/之遊也春出
原農事之不本者謂之遊秋出補人之不足者謂之豫/注原察也不本謂不脩本務也秋為西成尚有不足者
也/ 春遊秋豫文𨕖云春遊以發生啟諸蟄於濳/户秋豫以收成觀豐年之多稌 増
幸昆明習水戰唐髙/祖 行邊塞飭武備明宣宗九年詔/曰天下雖安忘
戰必危今穡事既成朕將親帥六師以/行邊塞飭武備於是車駕出居庸關 幸西京宋太/祖幸
西京有事/於南郊 幸上京金世宗幸上京宴宗/室於皇武殿詳制作 終南謁老
[059-51b]
子祠唐髙/祖 河決幸白司馬坂唐太宗時河溢壊陜州/河北縣帝幸白司馬坂
視/之 曲阜祀孔子唐髙宗/東封 幸孔子宅明/皇 幸叔梁堂
宋真宗詣文宣王廟幸叔/梁紇堂分奠七十二弟子 幸孔林真/宗 問帝丘唐竇/徳元
賛封禪事與李勣皆為使髙宗次濮陽問何謂/帝丘德元不能對許敬宗具道其然帝稱善 賜所
過髙年粟帛唐太/宗 所經命存問髙年明成/祖 所過免
今年租賦之半唐高宗/如東都 賜文武官階勲爵帛明皇如/汾隂
 非必有紫氣黄雲然後登封 嘉禾瑞草然後省方
宋真宗時孫奭言古者/五載巡狩有國之事耳 國家無事省方以時明永樂/六年詔
[059-52a]
 思念保民故有此行明宣宗三年車駕巡邊諭諸將/曰朕深居九重豈不自逸但朝
夕思念保民/故有此行 一幸汴梁 再幸中都明太/祖 定鼎幽
都北巡者三明成/祖 卜遷顯陵南邁者一明世/宗 漢武
帝脽上祠明皇自東都將還京因幸并州張説見帝曰/由河東入京師有漢武帝脽上祠此禮廢闊
歴代莫舉願為三農祈榖/帝從其言過祠后土乃還 唐太宗征遼處明宣宗五/年車駕廵
近郊駐蹕雷家站召楊士竒等問曰唐太宗過此非征/遼時乎衆對曰然上曰太宗恃其英武而勤逺略此行
所䘮不少帝/王之鍳戒也 祭所過丘陵墳衍開元五年帝将幸東/都褚無量上言虞舜
之狩秩山川徧羣神漢景帝祠黄帝橋山孝武祠九疑/髙祖過魏祭信陵君墓孝章祠桓譚冢願陛下所過名
[059-52b]
山大川丘陵墳衍古帝/王賢臣並詔致祭從之 奏所過地志風物真宗祀汾/隂召宋綬
赴行在與錢易陳越劉筠集所過/地志風物故實每舍止即以奏 人君一出千乗萬
騎 侍衛之衆征求之廣明宣宗嘗問儒臣曰古者帝/王有巡狩之禮後世何以不
行對曰古之君臣上下往来以通禮意至秦尊君抑臣/斯禮遂廢上曰亦時勢不同也舜時五載一巡狩一年
徧天下後世人君一出千乗萬騎百姓騷然成周十二/年一巡已與虞時不同矣若以後世侍衛之衆征求之
廣欲行時巡/之禮難矣 即駕而西明皇在東都欲還長安裴耀/卿等建言農人塲圃未畢須
冬可還李林甫陽蹇獨在後帝問之曰二都本帝王東/西宮車駕往幸何所待時假令妨農獨赦所過租可也
帝悅即/駕而西 停封不果行唐太宗時屡詔有事/泰山皆停封不果行 畏卿遂
[059-53a]
 停耳魏徴嘗上冢還奏曰向聞陛下有關南/之行既辦而止何也帝曰畏卿遂停耳 原天仗
  仙衞 皇儀 帝容 從遊必蹕 盤遊無度 崆
 峒問道黄帝之拜廣成 瑶池舉觴漢武之宴王母
 増堯以仲春之月刻玉而遊河 舜以甲子之朝披圗
 而巡洛 夏后瑶臺之上或御二龍 周王𤣥圃之前
 猶驂八駿庾/信
 
 
[059-53b]
 
 
 
 
 
 
 
御定淵鑑𩔖函卷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