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55 御定淵鑑類函-清-張英 (master)


[173-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定淵鑑𩔖函卷一百六十八
  禮儀部十五六宗/四望 五祀/山川
   六宗
 原游神漢郊祀志或曰六宗/者天地之間游神也 尊氣文獻通考平帝時/王莽奏日月雷風
 山澤易卦六子之尊氣所謂六宗/也星辰水火溝瀆皆六宗之屬也 貴祀 新禮晉摯/虞祀
 六宗奏漢魏相仍著為貴/祀宜定新禮祀六宗如舊 漢立壇通典漢興于甘泉/汾隂立壇禋六宗
  晉罷祀魏明帝立六宗祀祀/六子之神晉罷其祀 四品樂禮儀志奏六/宗樂用四品
[173-1b]
 樂/ 一位祭玉海後魏孝文太和十三年髙閭曰六宗/之祀莫能詳究遂别立六宗之兆總為一
 位祭/之 原所宗者六尚書禋于六宗孔安國傳所宗者/六皆潔祀之祭法埋少牢于太昭
 祭時也相近于坎壇祭寒暑也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禜祭星也雩禜祭水旱也 所尊者
 六張純六宗表臣竊以十一家凡有六統而所據各異/考之經理大義不通臣謂禋于六宗祀祖考所尊者
 六宗則三/昭三穆也 乾坤甲子聖政論魏明帝問王肅六宗竟/幾對曰坎為水離為火震為雷
 㢲為風艮為山兊為/澤乾坤六甲子也 天地尊神五經典義古尚書説/六宗者天地屬神之
 尊者謂天宗三地宗三天宗日月北辰也地宗岱山河/海也日月為隂陽宗北辰為星宗岱為山宗河為水宗
 海為澤宗也祀天則天/文從祀地則地理從也 沖和之氣晉摯虞新禮議萬/物負隂抱陽隂陽
[173-2a]
本于太極六宗者太極/沖和之氣六氣之宗也 大中之象後漢祭祀志言天/地者莫大于易易
無六宗大中之象若信為天地四方所宗是/至大也而比太社又為失所難以為誠矣 増李郃
之議玉海漢元初六年司空李郃侍/南郊不見六宗祠奏復舊制焉 摯虞之奏見/前
六為地數玉海六為地/數宗尊也 卦是物象章俊卿考索周禮/以實柴祀日月星
辰則星辰非六宗矣/卦是物象不應祭之 班與社同 神與社異摯虞祀/六宗奏
周禮肆師職用牲于社宗黨正職春秋祭禜亦如之肆/師之宗與社並列則班與社同也黨正之宗文不繫社
則神與/社異也 六代為宗稗編張廸以六/代帝王為六宗 百神之尊稗編/後魏
孝文帝以天皇大帝五帝為六宗于義為當何者周禮/以禋祀昊天上帝則禋祀在祀天不屬别神又司服祀
[173-2b]
昊天上帝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昊天上帝乃百神之尊宗之義也 祈禱之祭玉廉/文衡
鄭𤣥注祭法以六/宗皆祈禱之祭 名實之説文獻通考按夏侯歐陽/説云宗實一而有六名
實不/相應 原安帝禮比太社後漢祭祀志安帝即位元初/六年以尚書歐陽家説謂六
宗者在天地四方之中為上下四方之宗以元始中故/事謂六宗易六子之氣日月雷公風伯山澤者為非是
三月庚辰初更立六宗祀于雒/陽西北戌亥之地禮比太社 建武復祭洛陽東觀/漢記
孝成時匡衡奏立北郊復祠六宗至建武都雒陽制郊/祀六宗廢不血食大臣上疏謂宜復舊上從公議由是
遂廢/六宗 上不及天下不及地五經典義今尚書歐陽夏/侯説六宗者上不及天下
不及地旁不及四方居六者之間/隂陽變化有益于人郊并祭之 非天不生非地不
[173-3a]
尚書大傳萬物非天不生非地不載非春不動非/夏不長非秋不收非冬不藏故書曰禋于六宗
増兩曜合璧不為薄蝕之虧 五星連珠詎有欃槍之
孽 攻之于葭灰不愆于候 調之以玉燭無奪其倫
 時當元律無墮指以成災 節變朱明曷流金之足
畏 妖魃不生乎災熾 商羊自屏于滂沱已上見唐/文粹王起
禋六/宗賦
  五祀
増本事禮運五祀所/以本事也 擇正晉傅𤣥五祀議帝之都城/宜祭一門正宫一門正室
[173-3b]
一户井竈中霤各/擇其一正者祭之 造祭文獻通考魏武皇始定天下/復興舊祀而造祭五祀門户
井竈中/霤也 通祭明用周制惟祭五祀于嵗/終臈享通祭于廟門外 殷于廟
周于宫正義祭五祀于廟者/殷禮于宫者周禮 開元祭文獻通考唐開/元制禮祭五祀
各因時享/祭于廟廷 建武祀又曰漢建武初有五祀有/司掌之人家祀山神門户 享廟
日 黄郊日又曰隋制司命户以春竈以夏門以秋井/以冬各以享廟日中霤則以季夏祀黄郊
日/ 順五行賦珍五祀所以嵗/一徧何順五行也 祀四叔左傳魏獻子/問于蔡墨曰
社稷五祀誰氏之五官也/蔡墨對曰少皥氏有四叔 原天子祭曲禮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
川祭五/祀嵗徧 諸侯立祭法諸侯自/為立五祀 五行之官漢舊儀五/祀謂五行
[173-4a]
之官金木水火土也木正曰勾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元㝠土正曰后土皆古賢能治成五行有
功者也主/其神祀之 五色之帝聖政論鄭衆云五祀五/色之帝于王者宫中 祈于
五祀周禮小子職掌珥于社稷祈于五祀鄭康成云珥/讀為衈祈或為刉刉衈釁禮之事也用毛牲曰刉
羽牲曰衈衈刉社稷五/祀謂始成其宫兆時也 臘于五祀月令孟冬之月臘/先祖五祀注臘者
獵也田獵取獸以祭其先祖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也故大祭以報功也 因四時牲白/虎
通五祀門户井竈中霤也人之所處出入所飲食故為/神而祀之祭五祀天子諸侯以牛卿大夫以羊一説户
以羊竈以雉中霤以/豚門以犬井以豕 迎四時氣周禮大宗伯之職以/血祭祭社稷五祀鄭
注隂祀自血起貴氣臭也五祀者五官之神在四郊四/時迎五行之氣于四郊祭五徳之帝亦食此神焉少昊
[173-4b]
之子曰重為勾芒食于木該為蓐牧食于金脩及熙為/元㝠食于水顓頊之子曰黎為祝融后土食于火土
 増殯祭三飯曾子問既殯而祭/五祀尸入三飯 執薦百人文獻通/考荀卿
謂五祀執薦者百人侍西房侍西房則五祀非/四方之五官侍必百人則五祀非門户之𩔖 五祀
有尸朱熹語録問五祀皆有尸竈則以誰為尸曰今亦/無可考但如墓祭以冢人為尸以此推之則祀竈
之尸必是膳夫之𩔖祀門之尸必是閽/人之𩔖又如祀山川必虞衡之𩔖是也 五祀有配文/獻
通考老婦之祭先儒以為/竈配則五祀固有配矣 廢行祀井 除井祀行文/獻
通考秦靜云月令謂行在井是以時俗或廢行而祀井/魏武興復舊祀而祭門户井竈中霤髙堂生月令仲冬
祀四海井泉祭井是從小𩔖不列五祀/儒家誤以井于五祀宜除井而祀行 禮輕社稷白/虎
[173-5a]
通漢五祀户一竈二門三井四/中霤五嵗一徧禮頗輕于社稷 時享太廟文獻通考/隋唐祀五
祀于太廟以時享/祖宗之時並祭之 病禱五祀儀禮士病/禱五祀 兼祭五祀
八編𩔖纂明于四孟享太廟各祭其一嵗暮命官兼祭/又毎藩王來朝之國皆設祭于承天門外雖曰門祭然
即古人軷/行之祀也 不及司命曲禮禮運皆云/五祀不及司命 不行飲福文/獻
通考宋制春祀司命及户夏祀竈季夏祀中/霤秋祀門及厲冬祀行為小祀不行飲福 天子止
五祀 士亦傳五祀又曰周官天子亦止五祀儀禮雖/士亦傳五祀祭法自七祀推而下
之至于適士二庶士/庶人一祀非周禮也
  四望
[173-5b]
原掌四望周禮小宗伯之職掌兆五帝/于四郊四望四𩔖亦如之 旅四望又大/宗伯
之職國有大故則旅上帝及四望鄭注故謂凶烖旅陳/也陳其祭祀以祈焉禮不如祀之備也鄭司農云四望
為日月星海康成謂/四望五嶽四鎮四瀆 望祭五經異義望祭河/海太山日月星也 秩祭
公羊傳僖公三十有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從乃免牲/猶三望三望者何望祭也然則曷祭祭太山河海山川
有能潤于百里者/天子秩而祭之 大㲈以祀周禮大司樂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㲈以祀四
望鄭注姑洗陽聲第三南吕為之合四望五嶽四鎮/四瀆此言祀者司中司命風師雨師或亦用此樂與
羽舞而祭舞師教羽舞帥而舞四方之祭祀鄭注羽析/白羽為之形如帗也四方之祭祀謂四望
 毳冕之服司服掌王之吉凶衣服/祀四望山川則毳冕 兩珪之瑞典瑞/掌玉
[173-6a]
瑞玉器之藏兩珪有邸以祀地旅/四望鄭注邸本也圭本著于璧 増望祀陳氏禮書/男巫掌望
祀/ 望衍陳氏禮書鄭氏讀衍為延謂望祀/有牲與粢盛望衍用幣致神而已 表望晉/語
茒絶設/表望 方望公羊傳方望之事無所不通/則望兼上下之神可知矣 旁招文/獻
通考四望之祀其位茒以辨之而植/表于其中周禮所謂旁招以茒是也 前祝周禮大祝/將有事四
望則/前祝 别神 從官五經通義王者因郊祭日月星辰/風伯雨師山川為皆有功于民故
祭之也皆天地/之别神從官也 達四方陳氏禮書天子/四望達于四方 立四位玉/海
魏立四望/位于地壇 望羣陽 望羣隂三輔黄圖宰衡王莽奏/冬至使有司祭天神于
南郊髙祖配而望羣陽夏至使有/司祭地祗于北郊髙后配望羣隂 南郊圖隋史官南/郊圖有東
[173-6b]
西南北/望之位 元豐壇文獻通考宋元豐三年集賢校理陳/侗請依周禮建四望壇于四郊祭五
嶽四鎮四瀆詔下詳定禮文毎方岳鎮則共為一壇海/嶽共為一坎皆用血祭瘞埋有事則請禱之又以四方
山川各祔于本方岳鎮海瀆之下/别為一壇一坎國有水旱則禱之 疾走羣望左傳昭/七年韓
宣子曰寡君寢疾于/今三月矣並走羣望 璧見羣望左傳楚共王有寵子/五人無適立焉乃大
有事于羣望而祈曰請神擇于五人者使主社稷/乃徧以璧見于羣望曰當璧而拜者神所立也 各
即其位五經通義禮日于南門外禮月四瀆于北門外/禮山川丘陵于西門外祭風伯雨師于東門外
各即其/位也 各象其貎五經通義祭日者懸祭月者毁祭/風者明祭雨者疏布祭山川者沈
各象其/貎也 祭海之文八編𩔖纂按鄭司農解周禮四望/以為日月星海鄭元謂無祭海之
[173-7a]
文考周頌般序及觀樂記謂三王祭/川先河後海烏可謂無祭海之禮乎 水旱之義隋志/梁朱
异議鄭衆以四望為日月星海鄭元謂五岳四瀆二鄭/之説不同竊以望是不即之名凡厥遥祭皆有斯目豈
容局于星海拘于海瀆請令司天有關水旱之/義爰有四海名山大川能興雲致雨一皆備祭
  山川一
原黄帝祭於山川與為多焉與比也比吉祭祀/山川黄帝最多虞氏秩
于山川徧于羣神秩序也以次序而祭之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周制四坎
壇祭四方四方即謂山林川谷丘陵之神祭山林丘/陵于壇川谷于坎則毎方各為壇為坎
血祭祭五嶽隂祀自/血起以埋沈祭山林川澤祭山林曰埋/川澤曰沈
[173-7b]
一嵗凡四祭一者謂迎氣時二者郊天時三者大雩時
四者大蜡時皆因以祭之禮神之玉兩珪有邸五寸牲
用少牢各隨方色幣亦隨牲色牧人望祀各以其方之/色牲毛之注望祀謂嶽
鎮四/瀆器用蜃鬯人凡四方/山川用蜃用五獻禮器五獻祭注/謂祭四望山川祭日
王及尸皆服毳冕司服注毳冕畫虎蜼謂宗彞其衣三/章裳二章凡五也史記周公祀太山
以召公為尸/是有尸也樂奏蕤賓歌凾鐘舞大夏以祀山川蕤賓/陽聲
次/四其祭之嶽鎮則升血為始四瀆則沈血為始覲禮祭/山曰升
祭川曰浮沈也爾雅祭/山曰庋縣祭川曰浮沈次薦豆籩及爓肉為朝踐大祭/用腥
[173-8a]
則次祀用爓也爓/謂沈肉于湯也時王酌盎齊以獻所謂朝踐之獻也
大宗伯亞獻亦以盎齊至熟王酌清酒以獻尸亞者亦
清酒所謂饋食之獻通前四獻也尸食訖王又酌清酒
以酳尸凡五獻也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名山川鬼
神可得而序于是自崤以東名山大川祠曰太室恒山
泰山㑹稽湘山水曰濟曰淮春以脯酒為嵗禱因泮凍
解凍/也秋涸凍涸讀與沍同音涸/凝也春解秋凝冬塞先代/反禱祠謂報其/所祈下
禱塞/同其牲用牛犢各一牢具牲幣各異自華以西名山
[173-8b]
七曰華山薄山薄山襄山也説者云在河東一曰在潼/關北十餘里而此云自華以西者今則
閿鄉之南山連延西/出並得華山之名岳山岐山呉山鴻冢瀆山瀆山蜀
之岷山也周禮職方氏雍州其山曰岳爾雅河西曰岳/説者咸云岳即呉岳也今此有岳山又有呉
山則呉岳非一山但未詳岳之所在徐廣云岳山在武/功地理志武功無岳但有垂山岐山今之岐山縣也岐
山兩岐故俗呼為箭闕嶺呉山今在&KR0648陽郡之呉山縣/鴻冢者黄帝臣鬼臾區號大鴻葬雍故名鴻冢是也蘇
林曰今雍有鴻冢/岷在隴氐道也名川四曰河祠臨晉即今之馮翊/郡朝邑縣界
祠漢中沔漢水之上名也/漢中今漢中郡也湫泉祠朝那湫在安定郡界/清澈可愛不容
穢濁或有汚輒興雲雨土俗元旱毎于此求之/相傳云龍所居也天下山川隈曲亦徃徃有之江水祠
[173-9a]
蜀亦春秋泮涸禱塞如東方山川而牲亦牛犢牢具圭
幣各異而四大鴻冢岐呉岳皆有嘗禾以新/榖祭其河加有
嘗醪皆在雍州之域近天子都故加車一乗駵駒四灞
滻灃澇涇渭長水皆在大山川數以近咸陽盡得比山
川祠而無諸加加謂車及/駵乘之屬漢孝文十二年五榖不登詔
増脩山川羣祀武帝因廵狩禮其名山大川用駒者悉
以木寓馬代行過親祠者乃用駒 増文獻通考漢宣
帝神爵元年制詔太常夫江海百川之大者也今闕焉
[173-9b]
無祠其令祠官以禮為嵗事以四時祠江海雒水為天
下祈豐年焉 原後漢章帝元和二年詔祀山川百神
應禮者魏文帝黄初三年禮五嶽四瀆咸秩羣祀瘞沈
珪璋 増宋志魏明帝太和四年八月東廵遣使以特
牛祠中岳 原宋武帝大明七年六月有司奏奠祭霍
山殿中郎丘景先議宜使太常持節牲以太牢之具羞
用酒脯時榖禮以赤璋纁幣器用陶匏藉用茅為壇兆
時不用蜃同郊祀以爵獻梁令郡國有五嶽置宰祀三
[173-10a]
人及有四瀆應祀者皆孟春仲冬祀之後魏景穆帝立
五嶽四瀆廟於桑乾水之隂春秋遣有司祭其山川諸
神三百二十四所每嵗十月遣祠官詣州鎮徧祀有水
旱災厲則牧守各隨界内而祈謁王畿内諸山川有水
旱則禱之太武帝南征造恒山祀太牢浮河濟祀以少
牢過岱宗祀以太牢遂臨江登𤓰步而還後周大將出
征遣太祝以羊一祭所過名山大川隋置祀四鎮東鎮
沂山西鎮呉山南鎮㑹稽山北鎮醫無閭山在太海/中遥祭
[173-10b]
州鎮霍山並就山立祠祀四海東海於㑹稽縣界南海
南鎮並近海立祠及四瀆並取側近巫一人主知灑埽
並令多植松栢唐武徳貞觀之制五嶽四鎮四海四瀆
年别一祭各以五郊迎氣日祭之東嶽岱山祭于兖州
東鎮沂山祭于沂州東海于萊州東瀆大淮于唐州南
嶽衡山于衡州南鎮㑹稽山于越州南海于廣州南瀆
大江于益州中嶽嵩山于洛州西嶽華山于華州西鎮
吳山于隴州西海西瀆大河于同州北嶽恒山于定州
[173-11a]
北鎮醫無閭山於營州北海及北瀆大濟于洛州其牲
皆用太牢祀官以當界都督刺史充先天二年封華嶽
神為金天王開元十三年封泰山神為天齊王天寳五
載封中嶽神為中天王南嶽神為司天王北嶽神為安
天王六載河瀆封為靈源公濟瀆封為清泉公江瀆封
為廣源公淮瀆封為長源公㑹稽山為永興公岳山為
成徳公霍山為應聖公醫無閭山為廣寧公八載閏六
月封太白山為神應公其九州鎮山除入諸岱外並宣
[173-11b]
封公十載正月以東海為廣徳王南海為廣利王西海
為廣潤王北海為廣澤王分命卿監諸嶽瀆及山取三
月十七日一時備禮兼冊 増文獻通考唐武后垂拱
四年封洛水神為顯聖侯享齊于四瀆封嵩山為神岳
天中王至萬嵗通天元年尊神岳天中王為神岳天中
皇帝神龍元年復為天中王 開元十一年敕霍山宜
崇飾祠廟秩視諸侯蠲山下十户以為灑埽晉州刺史
春秋致祭 天寶元年以西成頗熟令光禄卿嗣鄭王
[173-12a]
希言等分祭五嶽其四瀆名山委所由長官擇日致祭
 肅宗上元二年改封華山為太山 徳宗貞元二年
詔太常卿裴郁等十人各就方鎮祭岳瀆等舊禮皆因
郊祀望而祭之天寶中始有遣使祈福之祀非禮之正
也 文宗開成二年敕聞京師舊説終南山興雲即必
有雨若晴霽雖宻雲他至竟不沾濡況兹山北面闕庭
日當顧矚脩其望祀寵數宜及今聞都無祠宇命有司
即時建立其年九月敕終南山宜封為廣惠公準四鎮
[173-12b]
例以本府都督刺史充獻官毎嵗一祭以季夏土王日
祭之 僖宗乾寧二年敕封少華山為佑順侯 昭宗
天佑二年敕封洞庭湖君為利涉侯青草湖君為安流
侯 宋史太祖建隆二年脩北岳廟西岳廟四年以湖
南平命李昉祭南嶽 文獻通考乾徳六年有司言祠
官所奉止四岳今案祭典請祭南岳于衡州東鎮沂山
于沂州南鎮㑹稽山于越州西鎮呉山于隴州中鎮霍
山于晉州東海于萊州南海于廣州西海河瀆並于河
[173-13a]
中府北海濟瀆並于孟州淮瀆于唐州其江瀆顯徳五
年敕祭于揚州楊子江口今請復祭于成都府北鎮醫
無閭山在營州界未行祭享從之其後望祭北鎮于定
州北岳廟 開寶三年廣南平遣司農少卿李繼芳祭
南海劉鋹先尊海神為昭明帝廟為聰正宫其衣飾以
龍鳯詔自今岳瀆並東海南海廟各以本縣令兼廟令
尉兼廟丞専掌祀事常加案視務于蠲潔仍籍其廟宇
祭器之數受代日交以相付本州長吏毎月一詣廟宇
[173-13b]
察舉縣近廟者遷治所就之 太宗太平興國八年河
決滑州遣樞宻直學張齊賢詣河祭告用兩圭有邸沈
之自是凡有決溢脩塞皆致祭 淳化二年禮官言周
顯徳中祭江瀆于揚請如故事祭于益 真宗景徳三
年以汴口浚通祭河瀆 大中祥符元年封禪禮畢詔
加號泰山天齊王為仁聖天齊王脩飾廟宇山四面七
里内各禁樵採又封泰山通泉廟為靈𣲖侯亭亭廟為
廣禪侯鄒縣嶧山廟為靈巖侯 三年脩鳯翔太白山
[173-14a]
泗州龜山廟 四年至河中親謁奠河瀆廟親謁華隂
西岳廟羣臣陪位廟垣内外列黄麾仗遣官分奠廟内
諸神 五年詔加上東岳曰天齊仁聖帝中岳曰中天
崇聖帝南岳曰司天昭聖帝西岳曰金天順聖帝北岳
曰安天元聖帝命翰林學士李宗諤等與禮官詳定儀
注及冕服制度其玉冊如宗廟謚冊之制遣官詣五岳
充奉冊使副十一月戊戌詔加上東岳淑明后南岳景
明后西岳肅明后北岳靜明后中岳正明后又詔華山
[173-14b]
及華州管内靈迹並禁樵採 仁宗康定二年増封海
瀆遣官致祭東海為淵聖廣徳王南海為洪聖廣利王
西海為通聖廣潤王北海為沖聖廣澤王江瀆為廣源
王河瀆為靈源王淮瀆為長源王濟瀆為清源王 徽
宗政和三年議禮局上五禮新儀祭岳鎮海瀆設位南
向以西為上山川從祀西向以北為上諸岳鎮海瀆年
别一祭以祭五帝日祭之東岳泰山于兖州界東鎮沂
山于青州界東海于萊州界東瀆大淮于唐州界南岳
[173-15a]
衡山于潭州界南鎮㑹稽山于越州界南海于廣州界
南瀆大江于益州界中岳嵩山于河南府界中鎮霍山
晉州界西岳華州界西鎮呉山于隴州界西海西瀆大
河于河中府界北岳常山及遥祀北鎮醫無閭山于定
州界北海大瀆大濟于孟州界太常寺言大中祥符中
封五岳為帝四海為王獨五鎮封爵尚仍唐舊元豐八
年始封西鎮呉山為成徳王而未及四鎮詔並封王
金世宗大定四年禮官言當祭岳鎮海瀆詔依本禮以
[173-15b]
四立土王日就本廟致祭其在地界者遥祭其封爵並
仍唐宋之舊 七年或有言前代都長安及汴洛以大
華等山列為五岳今既都燕當别議五岳范拱以為非
是議曰軒轅居上谷在恒山之西舜居蒲阪在華山之
北以此言之未嘗據所都而改岳祀也遂不改 二十
五年有司言太祖征遼江神助順宜脩祠宇加賜封爵
乃封混同江神為顯國應聖公 章宗明昌四年封長
白山為興國靈應王六年加五岳四瀆王爵時沂山道
[173-16a]
士楊道全請封沂山為東安王呉山為成徳王霍山為
應靈王㑹稽山為永興王醫無閭山為廣寧王淮為長
源王江為㑹源王河為靈源王濟為清源王毎嵗遣使
奉御署祝版奩香乗驛詣所在率郡邑長貳官行事
元世祖時毎嵗遣使祀岳瀆 至元二十八年加上東
岳為齊天大生仁聖帝南岳司天大化昭聖帝西岳金
天大利順聖帝北岳安天大貞元聖帝中岳中天大寧
崇聖帝加封江瀆為㑹源順濟王河瀆靈源𢎞濟王淮
[173-16b]
瀆長源博濟王濟瀆清源善濟王東海廣徳靈㑹王南
海廣利靈孚王西海廣順靈通王北海廣洋靈祜王遣
使分祭 大徳二年加封東鎮沂山為元徳東安王南
鎮㑹稽山為昭徳順應王西鎮呉山為成徳永靖王北
鎮醫無閭山為貞徳廣寧王中鎮霍山為崇徳應靈山
敕有司嵗時與岳瀆同祀 泰定帝泰定元年遣使祀
岳瀆又以鹽官海溢遣使祀海神 致和元年改封䝉
山神曰嘉惠昭應王洞庭神曰忠惠順利靈濟昭佑王
[173-17a]
 順帝至元元年加封真定路滹沱河神為昭佑靈源
侯 五年加北岳岳神為安天大貞元皇帝 十年詔
加封河瀆神為靈源神祜𢎞濟王重建河瀆及四海神
廟 明洪武三年建山川壇祭岳鎮海瀆鍾山之神于
殿内七年令祭山川諸神于春秋仲月上旬擇日後又
以孟春二十一年令嵗仲秋中旬擇日祭山川壇 嘉
靖祀典五岳五鎮四海四瀆之神五壇北向京畿山川
西向天下山川東向
[173-17b]
  山川二
原命祀月令孟春之月/命祀山林川澤 詔脩漢武詔河海潤千里其/令祠官脩山川之祠為
嵗事典/加禮 柴燎虞書嵗二月東廵狩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注岱宗太山也柴燎告至也東
方山川望而祭/之秩次序也 貍沈周禮大宗伯以貍沈祭山/林川澤注順其性之含藏 夏
月令仲夏之月命有司/為民祈祀山川百源 冬賦季冬之月命宰歴卿/大夫至于庶民土田
之數而賦犧牲以/共山林名川之祀 國中春秋僖公三十有一年四卜/郊不從乃免牲猶三望注三
望分野之星國中山川皆因郊祀望而/祀之魯侯廢郊天而脩其小祀故曰猶 封内禮記諸/侯祭名
山大川之在其地者鄭注魯/人祭泰山晉人祭河是也 懐柔毛詩懐柔百神及/河喬嶽注云懐來
[173-18a]
柔安也王行廵狩至方岳之下來安羣/神祭于山川皆以尊卑次第祭之也 請釋左傳隠/公八年
鄭伯靖釋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許田 嵗徧禮天子祭天地/四方山川嵗徧 並
見四/望 増封祭管子黄帝問伯髙對曰/山見其榮者封而祭之 升中禮器/因名
山升中/于天 繫玉左傳襄公十八年晉侯伐齊將濟河/中行獻子以朱絲繫玉二㲄而禱
用牲左傳昭公十七年晉侯使屠蒯如周請有事于洛/與三塗九月荀呉帥帥涉自棘津使祭史先用牲
于洛陸渾人弗知/師從之遂㓕陸渾 岳令 瀆令唐開元禮祭岳瀆前/一日岳令瀆令清埽
内/外 桑山左傳昭十六年鄭大旱使屠擊祝𣢾竪柎有/事于桑山斬其木不兩子産曰有事于山蓺
山林也而斬其木其/罪大矣奪之官邑 蓮衢玉海會要開元十二年上/至華隂親製岳廟文命勒
[173-18b]
石于華岳祠/南之蓮衢 靈祠 貝闕王褒集四瀆祠碑銘/靈祠岳立貝闕雲浮 女
孔帖王璵請遣女巫乗/傳禱天下名山大川 廟令玉海宋祥符元年將/幸澶淵先命學士李
宗諤祭河瀆帝幸廟酌/奠以頓丘令為廟令 射鹿漢書郊祀志武帝幸甘/泉至中山有鹿過自射
之因之/以祭 乗騾唐開元記上到泰山益州進白騾潔朗/豐潤上遂親乗之柔順安便不知登降
之倦告成禮畢復乗而下休息未乆白騾無疾而殪謚/之曰白騾將軍命有司具槥櫝叠石為墓墓在封禪壇
北一/里許 原不越望左傳哀公六年楚昭王疾卜曰河為/祟王曰三代命祀祭不越望不榖雖
不徳河非所獲罪也/江漢沮漳楚之望也 不及身昭公元年晉侯有疾卜/曰實沈臺駘為祟子産
曰此二者不及君身山川之神/則水旱癘疫之災于是乎榮之 増百户吏文獻通考/晉穆帝時
[173-19a]
何琦論五岳祀曰永嘉後惟灊之天柱在王略之内舊/臺選百户吏五十以奉其職中興之際未有官守廬江
郡常遣太史/假四時禱塞 萬嵗聲又曰漢武帝元封元年登中岳/聞若有言萬嵗聲云乃令祠官
加増太室祠以山下戸凡/三百封崈髙為之奉邑 終南雨見山/川一 常山璧天/中
記慕容雋夀光元年常山得璧七十一光/色甚異後以為神岳之命以太牢祠云 制衣冠玉/海
宋乾徳四年重/製五岳祠衣冠 奉奩香見山/川一 禱杯筊續文獻通考/金海陵嘗過
料石岡持杯筊禱曰使我有天命當得吉卜投/之吉及即位貞元元年封料石岡神為靈應侯 禁樵
見山/川一 幸東都合璧事𩔖開元五年帝特幸東都禇/無董言昔帝舜廵狩秩山川願陛下
所過名山大川丘/陵墳衍並詔致祭 祀衡山又曰大歴八年遣歸崇敬/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亂
[173-19b]
廣州監察御史憚之請望祭而/還崇敬正色曰君命豈有畏耶 酒脯祭續文獻通考/遼穆宗應歴
十四年以酒/脯祭黒山 麃鹿祭又曰遼太祖天贊三年登阿勒/坦音徳爾山乃以麃鹿祭之
 集靈宫歐陽脩集古録漢武廵省/五岳立宫其下曰集靈宫 聰明山盧頊禱/聰明山
記聰明之神蓋椒落上古不知其始興也若曰祸/滛之謂聰降祥毓物之謂明美稱備焉取名斯在 原
璋邸以祀周禮考工記璋邸射素功以祀山川/注邸射剡而出也素功無瑑飾也 持節
以祠漢書五嶽四瀆皆祠有常禮祀皆使者持節以祠/焉惟泰山與河嵗五祀江水四餘皆一禱而三祠
 以名廢祀申繻曰名以山川則廢祀魯/以獻公武公廢具敖二山名 不敬削地
禮記山川神祗有不舉者/為不敬不敬者君削其地 増東游海上史記秦始皇/即帝位三年
[173-20a]
 東游海上行禮/祀名山大川 望祀蓬萊玉海漢武太初元年十二/月東臨渤海望祀蓬萊
  李至請祭玉海淳化二年二月十二日秘監李/至請五郊迎氣祭其方岳鎮海瀆 曽
 肇為碑又曰元符三年脩東岳廟命曽肇/為碑為殿三曰嘉寧蕃祉儲佑 羣神從食
 文獻通考光武中元元年定北郊祀/地祗地理羣神從食如元始故事 諸神從祀又曰/晉成
 帝咸和八年立北郊于覆舟山祀地祗從祀凡/四十四神如漢西京關中小水皆有祭秩也 桃花
 春水 靈草孤洲王褒四瀆祠碑桃花春水靈/草孤洲潼鄉河曲汾隂脽壤 原惟
 爾明神順禮經而脩祀 報我豐嵗應時雨而出雲
 増禹奠九州受蒼水繡衣之命 武師牧野接五車兩
[173-20b]
 騎之神見玉海/徐鉉文
 
 
 
 
 
 
御定淵鑑𩔖函卷一百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