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55 御定淵鑑類函-清-張英 (master)


[043-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定淵鑑𩔖函卷三十八
  地部十六淮/ 濟/ 漢/ 洛/
   淮一
 原釋名云淮圍也圍繞揚州北界東至海也周官青州
 其川淮泗案水經注及山海經云淮水出南陽平氏縣
 桐柏山其源初則湧出復潛流三十里然後長騖東北
 經大復山從義陽郡北東過江夏平春縣北又東過新
[043-1b]
 息縣南期思縣北至原鹿縣南與汝水合又東過廬江
 安豐縣與決水合東北至九江夀春縣東與潁水合夀
 春縣北與淝水合又東至當塗縣北與渦水合東北至
 下邳淮隂縣與泗水合東至廣陵淮浦縣而入海也近
 海數百里通朝夕潮尚書稱導淮自桐柏東㑹於泗沂
 入於海是也孫盛晉陽秋曰秦始皇東逰望氣者云五/百年後金陵有天子氣於是始皇於方山
 掘流西入江亦曰淮今在潤/州江寜縣土俗亦號曰秦淮水經曰淮水出南陽平氏
 縣昭稽山東北過桐柏山 山海經曰淮水出餘山餘
[043-2a]
山在朝陽東義鄉西入海 尚書禹貢曰導淮自桐柏
 又曰海岱及淮惟徐州 毛詩曰率彼淮浦省此徐
土 増地理志曰南陽平氏縣王莽之平善也 風俗
通曰南陽平氏縣桐柏大復山在東南淮水所出也淮
均也 春秋説題辭曰淮者均其勢也水經汪淮為滸
然淮水與醴水同源俱導西流為醴東流為淮自潛流
地下三十許里東出桐柏之大復山南謂之陽口水南
即復陽縣也 晉髙祖詔曰五嶽承天四瀆紀地 韓
[043-2b]
子曰清淮濁河足以為限長城巨防足以為塞
  淮二
増古岳瀆經曰禹治水三至桐柏山驚風迅雷石號木
鳴五伯擁川天老肅兵不能興禹怒召集百靈捜命䕫
龍桐柏千君長稽首請命禹因囚鴻蒙氏商章氏兜氏
盧氏犂婁氏乃獲淮渦水神名無支祈善應對言語辨
江淮之淺深原隰之逺近形若猿猴縮鼻髙額青軀白
首金目雪牙頸伸百尺力踰九象搏擊騰踔疾奔輕利
[043-3a]
倐忽間視不可久禹授之童律不能制授之烏木田不
能制授之庚辰能制鴟脾桓胡木魅水靈山妖石怪奔
號藂繞以千數庚辰持㦸逐去頸鎻大索鼻穿金鈴徙
之淮陽之龜山足下俾淮水永安流注海也庚辰之後
皆圖此形者免淮濤風水之難 南史曰宋太始季年
岷益有山崩淮水竭齊郡明僧紹竊謂其弟曰夫天地
之氣不失其序陽伏而不泄隂廹而不蒸於是乎有山
崩川竭之變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三川竭岐
[043-3b]
山崩而周亡五山崩而漢亡夫有國必依山川而為固
山川作變不亡何待今宋徳如四徳之季爾識吾言而
勿泄也竟如其言 北史曰梁武帝時用魏降人王足
計堰淮水以灌夀陽假康絢節督衆二十萬於鍾離南
起浮山北抵巉石堰将合淮水漂疾復決潰衆患之或
謂江淮多蛟能乘風雨決壊崖岸其性惡鐵乃引東西
二冶鐵器數千萬斤沈於堰所仍伐樹為幹填以巨石
踰年堰成其長九里軍人列居其上其水清潔俯視邑
[043-4a]
居墳墓了然皆在其下或謂絢曰四瀆天所以節宣其
氣不可久塞既而昏霧不觧其秋淮水暴長堰壊奔流
於海殺數萬人其聲若雷聞三百里水中怪物随流而
下或人頭魚身或龍形馬首殊𩔖詭状不可勝名 唐
五行志曰中和三年汴水入與淮水鬬壊船數艘 通
典曰天寳六載淮瀆封為長源公祝文曰惟神源流深
泌潛潤溥洽阜成百榖疏滌三川青春伊始用遵典秩
 唐闕史曰雞林僧云本國瀕海島上其水多鹵或有
[043-4b]
如剉蘖投其中者惟淮波截海而渡味甘色徹愈病析
酲其國或一嵗怠于朝貢則淮水為之不至且多疾疫
水旱作災 唐書曰肅宗駐彭原第五琦奏事云今之
急在兵兵彊弱在賦賦所出以江淮為淵 又曰貞元
八年淮南浙西大水權徳輿建言江淮田一善熟則旁
資數道故天下大計仰於東南
  淮三
原二山 三洲酈道元注水經曰平阿縣有當塗山淮/出於荆山之左當塗之右奔二山之間
[043-5a]
而揚濤北注也注毛詩曰鼓鐘伐/鼛淮有三洲毛 三洲淮上也 奥府 都市焦贑/易林
曰江河淮海天之奥府衆利所聚可以饒有家焦贑易/林變占曰江河淮海天之都市商人受福國 富有
 注江 入海見/前 禹乂 晉竭尚書禹貢曰淮沂其/乂孔安國注曰二水
已治也三臧榮緒晉書/曰永嘉 月淮濮水竭 化橘 變禽周禮曰橘踰淮/而北化為枳此
地氣然也謝郭璞㳺仙詩曰六龍安可頓/運流有代 淮海變微禽吾生獨不化 溉鮒 化
荘子見道上牛蹄涔中有鮒魚焉太息謂周曰我尚/可活也周曰須我為汝向南詣楚王決江淮以溉汝
惟國語曰趙簡子嘆曰雉入于淮為蜃黿鼉莫不能化/ 人不能哀夫李顒感冬篇曰宛虹潛太隂文雉化淮
汜/ 韓釣 王浮酈道元注水經曰淮水東經淮隂縣/漢髙祖封韓信為侯國昔韓信去下
[043-5b]
鄉而釣扵此處也/ 王粲有浮淮賦 蠙珠 玉璽尚書禹貢泗濵浮磬/淮彛蠙珠暨魚孔安
國注曰淮彞二水出蠙珠及美魚府臧榮緒晉書曰安/帝義熈十二年左衛兵陳陽於東 前淮水中得玉璽
一枚此金陵秦淮非四瀆淮/也以淮事少故假此成對 増染指 損神宋徐積/詩淮之
水青於藍緑染指神范文正公淮上遇風詩一棹/危于葉旁觀欲損 他年在平地無忽險中人 原
㑹泗沂 經譙沛並見/前 潛周鼎 沈魏璧楚辭曰潛/周鼎于江
淮兮爨土鬵于中宇王逸注曰言藏九鼎於江淮之中/ 魚豢魏略曰文帝黄初六年帝以舟車入淮遣使者
沈璧於/淮汜 増貢珠魚 出兵賦夏書淮彞貢蠙珠暨魚/注曰蠙蚌之别名 下
見/前 擷芳弔水 酤酒聽歌隋徐彦伯淮亭吟擷瑶芳/兮弔楚水㺯琪𣗳兮歌越
[043-6a]
岑日宋唐介渡淮遇風作詩平生仗忠信/今 任風波斜陽幸無事沾酒聽漁歌 逺浦沈天
 清流含日隋諸葛潁詩詩/下隋𢎞執恭
  淮四
増召平周宣王命召穆公平淮南/之彞詩人美之作江漢詩 無波平如席韓愈/送僧
詩清淮無/波平如席 山泐桐柏發谼歕湧唐文粹吕周任泗州/大水記山泐桐柏發
谼歕湧下/注淮濆 鐵鎻絶淮流杜㴞咸通中為泗州刺史㑹/龎勛反圍城淮南莭度使令
狐綯遣牙将李湘屯淮口與郭厚夲合為所敗湘/等並沒於是援絶賊乃以鐵鎻絶淮流梯衝乗城 壅
淮上流楊行宻以銳士萬二千冒雪馳廹/清口不進壅淮上流灌龎師古軍 淮之水舒
[043-6b]
韓贈張/籍詩 戍夜踰淮忠義辛讜傳賊将李圓焚淮口/讜曰事亟矣獨出可以求援乃
與楊文播李行實戍夜踰淮坎岸登馳三十/里至洪澤見戍将郭厚本告急厚本許出兵 原竭淮/水
竭王/氏滅 通淮近海數百/里通朝夕潮 長淮 清淮
  淮五
原詩隋煬帝早渡淮詩曰平淮既淼淼曉露復霏霏淮
甸未分色泱漭共晨暉清霞轉孤嶼錦㠶出長圻潮魚
時躍浪沙禽鳴欲飛㑹待髙秋晚愁因逝水歸 隋諸
葛潁奉和出潁至淮應令詩曰涉潁倦紆廻浮淮欣迥
[043-7a]
直遥村含水氣逺浦澄天色靈濤稍欲近仙巖行可識
元覽屬睿辭風雲有餘力 蔡允恭奉和出潁至淮應
令詩曰久倦川涂曲忽此望淮沂波浪汎淼淼眺迥情
依依稍覺金丸轉漸見錦颿稀欲知仁化洽謳歌滿路
歸 𢎞執恭奉和出潁至淮應令詩曰睿情欣逸賞臨
汎入淮淝櫂聲喧岸席颿影出雲飛清流含日彩犇浪
蕩霞暉還如漳水曲鳴笳起路歸 唐虞世南奉和出
潁至淮應令詩曰良晨喜利涉解纜入淮潯寒流汎鷁
[043-7b]
首霜吹響哀吟潛鱗波裏躍水鳥浪前沈䢴溝非復逺
悵望恱神襟 徐彦伯淮亭吟曰貞寂慮兮淮山幽憐
芳若兮拏牛洲崩湍委咽日夜流孤客危坐心自愁矧
鶴唳兮風曉復猿鳴兮霜秋熠燿飛兮蟋蟀吟倚清瑟
兮横凉琴擷瑶芳兮弔楚水㺯琪𣗳兮歌越岑山碕礒
兮隈曲水涓漣兮洞汨金光延起兮驟興沒青苔竟兮
緑蘋歇緑蘋歇兮凋朱顔媺人寂歴兮何時閒君不見
可憐桐柏上丰茸桂𣗳花滿山 増唐閭丘曉夜渡淮
[043-8a]
詩曰舟人自相報落日下芳潭夜火連河市春風滿客
㠶水窮滄海畔路盡小山南且喜鄉園近無言意未甘
 李嶠和杜學士旅次淮口阻風詩曰夕吹生寒浦清
淮上暝潮迎風欲舉櫂觸浪反停橈淼漫烟波濶參差
林岸遥日沈丹氣歛天敞白雲銷水鴈銜蘆葉沙鳬隐
荻苖客行殊未已川路㡬迢迢 宋之問初宿淮口詩
曰孤舟汴河水去國情無已晚泊投楚鄉明月清淮裏
汴河東瀉路窮兹洛陽西顧日増悲夜聞楚歌思欲斷
[043-8b]
况值淮南木落時 駱賔王早發淮口望盱眙詩曰養
蒙分四瀆習坎奠三荆徙帝流餘地封王表舊城岸昏
涵蜃氣潮滿應鷄聲州迥連沙静川虗積溜明一朝従
捧檄千里捲懸旌背流桐柏逺逗浦木蘭輕小山迷隐
路大塊切勞生唯有貞心在獨映寒潭清 陶翰早過
臨淮詩曰夜来三渚風晨過臨淮島潮中海氣白城上
楚雲早鱗鱗漁浦㠶漭漭蘆洲草川路日浩蕩惄焉心
如擣且言任倚伏何暇念枯槁范子名屢移蘧公志常
[043-9a]
抱古人已云去此理今難道 宋劉子翬渡淮詩曰鳴
鼙渡長淮霏烟散清晨皎皎初日光照耀草木新横林
渡餘碧疊嶂開嶙峋移橈失向背煙波浩無垠兒童相
櫂歌余心亦欣欣輕㠶互相踰畫鷁映流津徘徊望洲
渚悠然獨懐人樵漁有棲遯寂寞誰問鄰暮風飜洪濤
魚鰕亦有神四顧天地黒孤舟恐漂淪 蘓舜欽和淮
上遇便風詩曰浩蕩清淮天共流長風萬里送歸舟應
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滄溟始自由 又淮中晚泊犢頭
[043-9b]
詩曰春隂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𣗳明晚泊孤舟古
祠下滿川風雨㸔潮生 戴復古頻酌淮河水詩曰有
客逰濠梁頻酌淮河水東南水多鹹不如此水美春風
吹緑波鬱鬱中原氣莫向北岸汲中有英䧺淚 楊萬
里初入淮河詩曰船離洪澤岸頭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逺中流以北即天涯 又詩曰兩岸舟
船各背馳波痕交渉亦難為只餘鷗鷺無拘管北去南
来自在飛 明歸有光淮上作詩曰長淮餞落日圎光
[043-10a]
正如頳傾紅注流波殊景不可寫淮水自西流黄河從
北下并合向東行終年無停瀉哀此千里客春至復已
夏獨立空惆悵所與晤言寡
原賦後漢王粲浮淮賦曰從王師以南征兮浮淮水而
遐逝背渦浦之曲流兮望馬丘之髙澨汎洪櫓于中潮
兮飛輕舟乎濱濟建衆檣以成林兮譬無山之𣗳藝於
是汎風興濤征鼓若雷旌麾翳日飛雲天廻蒼鷹飄逸
逓相競軼凌驚波以髙騖馳駭浪而赴質嘉舟徙之巧
[043-10b]
極美榜人之閑疾白日未移前驅己届羣帥按部左右
就隊舳艫千里名卒億計運兹威以赫怒清海隅之芥
蔕濟元勲於一舉垂休績于来裔 魏文帝浮淮賦曰
建安十四年王師自譙東征大興水軍汎舟萬艘時予
從行始入淮口行泊東山覩師徒觀旌㠶赫哉盛矣雖
孝武盛唐之狩舳艫千里殆不過也乃作斯賦云泝淮
水而南邁兮汎洪濤之湟波仰巖岡之崇阻兮經東山
之曲阿浮飛舟之萬艘兮建干将之銛戈揚雲旗之繽
[043-11a]
紛兮聆榜人之讙譁乃撞金鐘爰伐雷鼓白旄冲天黄
鉞扈扈武将奮發驍騎赫怒於是驚風汎涌波駭衆㠶
張群櫂起争先逐進莫適相待
原序隋杜䑓卿淮賦序曰古人登髙有作臨水必觀焉
吟詠比賦可得而言矣詩周南云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邶風云涇以渭濁湜湜其沚衛風
云河水洋洋北流活活小雅云滔滔江漢南國之紀大
雅云豐水東注惟禹之績周頌云猗與漆沮潛有多魚
[043-11b]
有鱣有鮪鰷鱨鰋鯉魯頌云思樂泮水薄采其芹此皆
水賦濫觴之源也後漢班彪有覽海賦魏文帝有滄海
賦王粲有逰海賦晉成公綏有大海賦潘岳有滄海賦
木元虗孫綽並有海賦楊泉有五湖賦郭璞有江賦惟
淮未有賦者魏文帝雖有浮淮賦止陳将卒赫怒至於
兼包化産畧無所載齊天統初以教府詞曹出除廣州
長史經淮陽赴鎮頻經利渉壮其淮沸浩蕩且注巨海
南通曲江水怪神物於何不有遂撰聞見追而賦之曰
[043-12a]
美大川之為徳諒在物而非假決出平氏之鄉濫流桐
柏之下始經營於赤位終散漫于炎野
原祭文隋薛道衡祭淮文曰元帥晉王謹以清滌制幣
太牢之奠敬祭於東瀆大淮之靈盖聖徳應期神功宰
物上齊七政下括四海自晉人䘮道彝倫攸斁天隔内
外地毁東南三吴成危亂之邦百越為逋逃之藪皇帝
肇開鼎業光有神器圗出龜龍鏡懸金玉憂勞庶績無
忘寤寐言念蒼生情深矜養河源海外莫不来庭冐頓
[043-12b]
呼韓嵗時拜誦偽陳蕞爾尚阻聲教妖賊叔寳潛竊遺
緒毒流江左寃結人神上軫皇情義申弔伐猥蒙朝寄
撫寧淮甸仰惟導源桐柏長邁蓬莱摽四瀆而引百川
擅五林而含七徳庶憑流惡之靈克成除暴之舉使水
陸旌旗所向無前吴㑹君長束手歸服謹申薦醴惟神
尚饗
  濟一
原釋名云濟濟也言源出河北濟河而南也周官兖州
[043-13a]
其川河濟案水經注及山海經云濟水出河東東垣縣
王屋山初名沇水風俗通曰濟水出常山房子縣贊皇/山此又别是一水耳應氏以為流入
河南之濟/者非也東出溫縣西北始名濟水孔安國注尚書泉/源為沇流去為濟
在溫西/北平地又東南流當鞏縣之北而南入河與河並流過
成臯成臯今汜水縣晉書地道志曰濟自大伾入河與/河水鬭而東流大伾成臯古成臯蒹包鞏縣之界
溢出為滎水東流過陽武及封丘縣北又東過冤朐縣
南至定陶縣南又東北流與菏水㑹東至乗氏縣西分
而為二其一東北流入鉅野澤過夀張西與汶水合又
[043-13b]
北過榖城縣西又東北過盧縣北經齊郡東萊郡而入
海也尚書稱導沇水東流為濟入于河溢為滎東出于
陶丘北即菏水/所在也又東北㑹于汶又北東入于海是也又
水經注云初濟水至乗氏縣西分流為二其一東北流
今所入海者其一東南流東過昌邑縣北金鄉縣南至
方輿為沛水過沛縣東北至下邳而入淮 増山海經
曰王屋之山㶌輦/水出焉西北流至于泰澤郭景純云
㶌沇聲相近即沇水也潛行地下至共山南復出于東
[043-14a]
丘今原城東北有東丘 春秋説題辭曰濟齊也齊度
也員也 風俗通曰濟出常山房子縣贊皇山廟在東
郡臨邑縣濟齊其度量也水經注曰余按二濟同名也所出
不同鄉源亦别斯乃應氏之非矣今濟水重源出溫城西北
平地水有二源東源出原城城東北昔晉文公伐原以
信而原降即此城也俗以濟水重源所發因復謂之濟
源城其水南逕其城東故縣之原鄉杜預曰沇水縣西
北有源城者是也南流與西源合而源出原城西東沇
[043-14b]
水注之 水西南東北流注于濟濟水又東逕原城南
東合北水亂流東南注分為二水一水東南流俗謂之
為衍水即沇水也衍沇聲相近傳呼失實也濟水又東
南逕郄城北而出于溫矣其一水枝津南流至于溴水
出源城西北原山勲掌谷俗謂之為白澗水南逕源城
西春秋㑹于溴梁謂是水之墳梁也 野紀云濟水伏
流暗經東阿縣今東阿井水煎之為膠名曰阿膠可以
已疾實濟水液也 夢溪筆談曰古説濟水伏流地中
[043-15a]
今歴下凢發地皆是流水世傳濟水經過其下東阿亦
濟水所經取井水煮膠謂之阿膠用攪濁水則清人服
之下膈踈痰止吐皆取濟水性趨下清而重故以治淤
濁及逆上之疾今醫方不載此意
  濟二
増唐㑹要曰上至濮陽問許敬宗曰濟水與濟源斷絶
不相屬何故對曰禹貢導沇水東流為濟入于河自此
潛流地下過河而南浸出為滎澤又潛流至曹濮之間
[043-15b]
散出平地漸合而東流為汶水自南注之古者五行皆
有官守水官不失其職故辨其味與色潛流復出合而
更分皆能識之尚書所載與今同矣上曰濟水細微而
稱曰瀆何也對曰爾雅云瀆者獨也言不因餘水能獨
赴海故也且天有五星運而為四時地有五嶽流而為
四瀆人有五事用而為四支五陽數四隂數也陽曜隂
者晦昧故星辰潛伏而難見濟水潛流而數絶状雖細
微其實溥也上稱善 通典曰天寳六載濟瀆封為清
[043-16a]
泉公祝文云惟神泉源清潔浸彼遐逺播通四氣作紀
一方嚴冬肇節聿修典制 元和郡國志曰海畔有一
沙阜髙一丈周廻二里俗呼為鬬口淀是濟水入海之
處毎潮與濟水相觸故名今淀上有甘泉可食海潮雖
大淀終不沒百姓於其下煮鹽 唐李甘濟為瀆問曰
今盡濟水之力載數石之舟廣不能横深不能浮而曰
與河同靈等秩吾不知先王班祀之意也
  濟三
[043-16b]
原導沇 濟河並見/前 重源 異岸酈道元注水經曰/濟水重源 郭縁
生述征記曰河内溫縣亦有濟入于黄河謂濟/之源按二濟既南北異岸而相逺亦踰千里也 吴溝
 齊阻趙華吴越春秋曰吴王夫差興兵伐齊掘為深/溝通于商魯之間北屬之濟 戰國䇿曰張儀
説秦王曰齊據/河濟足以為阻 鬬水 截流上詳前水尚書孔安國/注曰濟 入河並流數
十里而截河又並/河數里溢為滎澤 徳美 通和劉向説苑曰四瀆江/河淮濟何以視諸侯
能蕩滌垢濁焉能通百川于海焉能蕩出雲雨焉為/徳甚美故視諸侯也 淮南子云淮濟水通和宜麥
馮征 袁汎馮衍明志賦曰流山岳而周覽徇碣石與/洞庭浮江河而入海泝淮濟而上征 袁
宏北征賦曰于是背梁山/截汶波汎清濟傍祝阿 増㑹汶 軼滎禹貢濟東/北㑹于汶
[043-17a]
河晉地道志曰濟自大伾入/ 與河水鬬南軼為滎澤 注索 逕敖水經曰濟/水過滎陽
之東索水注之注京縣有大索小索即漢書京索/之間也 又曰東逕敖山之北注秦置敖倉之地 過
榖 合芹又曰北過榖城縣水/又曰東北合芹溝 至沛 入淮又曰東/南至沛
縣陵又曰東至下邳/睢 縣南入于淮 色清 流伏戰國䇿燕王曰吾/聞齊有清濟濁河
以為固注濟水色至/清 流伏詳前濟一 帝誕 王封東觀漢記曰光武/以建平元年生于
濟陽縣封竹書紀年曰漢景帝中/元六年 梁孝王子明為濟川王 原齊度量 蕩垢
詳/前 溢滎澤 注渤海詳/前 増分南北 制隂陽水/經
濟水分南濟北濟縣水經注/漢制郡縣有濟陽 濟隂縣 湧若輪 伏則液水經/注凡
[043-17b]
濟南泉源其湧若輪流東阿志東阿/井水作膠實濟水伏 經此作液也 歴諸歴水 注
不注山水經注濟水歴乎歴城凡歴下之水皆濟水所/歴 又曰華不注山下有華泉亦自濟水注焉
 北出王屋 南達彭城山海經曰王屋之山㶌水出/焉㶌沇也即濟之源也 水
經曰濟東南逕/彭城今徐州 一宫光照 徧野嘉秀水經注曰漢/光武生于濟
陽宫光明照室莖東觀漢記曰光武生于濟陽/縣嘉禾徧野一 九穗縣界大熟因名曰秀 引瀆
柸流 及泉驂絓水經注曰歴下泉源競發遂引瀆水/為流柸池州僚賔燕多萃其上 左
傳齊頃公與晉郤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将及華泉驂絓于木而止注華泉華不注山下之泉
皆濟/流也 風姓司祀 公號崇封左傳宋子魚曰任宿須/句顓臾風姓也實司太
[043-18a]
皥與有濟之祀為通典唐天/寳六年濟瀆封 清泉公
  濟四
原鸜鵒不踰濟周/禮 有瀰詩有瀰/濟盈 沔彼詩沔彼/流水 清
濟 清源 増遇清春秋隐公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清/注濟北東阿有清亭是也因濟水
色清故/名清 石門春秋隐公五年齊鄭㑹于石門水經/注以石為門濟水之門也在臨邑縣
原鄭車僨左傳齊鄭㑹于石門/鄭伯之車僨于濟 増濟隧左傳㐮公十/一年諸侯伐
鄭西濟于濟隧注隧闕其地/也濟隧近濟水而闕地也 㑹于魯濟春秋㐮公十/八年晉侯沈
玉濟河㑹于魯濟尋/溴梁之盟同伐齊 濟水祠地理志曰臨邑/縣有濟水祠 濟平
[043-18b]
水經注王莽時/名亭在冤朐縣 臨濟亭水經注亭在平邱/縣即田儋死處 曲濟
水經注亦/在平邱 黑白異流 清濁殊派魏土地記曰盟/津河與清水合
亂流而東逕洛當城黑白異/流清濁殊派而東南流注也 濁河終不汚清濟杜/詩
濟上沒蓬蒿苦雨/同上 河濟異宜栁宗元上中書状河/濟異宜海岱殊服
臨濟水五代梁臣龎師古撒木為橋/夜以中軍先濟朱宣走中都
  濟五
原詩唐蕭楚材奉和展禮岱宗塗經濮濟詩曰拂漢星
旗轉分霄日羽明将追魯阜跡更勒岱宗銘林戈咽濟
[043-19a]
岸獸鼓震河庭葉箭凌寒矯烏弓望曉驚已降汾水作
仍深迎渭情 薛克搆奉和展禮岱宗塗經濮濟詩曰
龍圗冠胥陸鳯駕指云亭非煙汎濟浦緑字啓河汀畫
裳晨應月文㦸曙分星四田廵揖禮三驅道契經行欣
奉萬嵗竊忭偶千齡 増唐李頎與諸公逰濟瀆泛舟
詩曰濟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窮洑泉數眼沸平地清流
通皇帝崇祀典詔書視三公分官禱靈廟奠璧沈河宫
神應毎如答松篁氣蔥蘢蒼螭送飛雨赤鯉噴回風灑
[043-19b]
酒布瑶席吹簫下王童元冥掌隂事祝史告年豐百谷
趨潭底三光懸鏡中淺深露沙石藻蘋生虗空晚景臨
汎美亭臯輕靄紅晴山傍舟檝白鷺驚絲桐我本家潁
北出門見維嵩焉知嵩峯外又有天壇東左手正接䍦
浩歌眄青穹彝猶傲清吏偃仰狎漁翁對此川上閒非
君誰與同霜凝逺邨渚月净蒹葭叢兹境信難遇為歡
殊未終淹留恨言别煙嶼夕微蒙 明儲巏涉濟詩曰
河曲風無定船扉掩復開岸花衝絮落沙鴈掠波廻詩
[043-20a]
思逢春亂鄉心苦病催分流従此去欲渡且徘徊
原祭文後魏文帝祭濟文曰維太和十九年皇帝遣太
常寺守散騎常侍景昭告於濟瀆之靈乾光資曜坤載
播液惟瀆暢靈協輝隂辟庶象憑和升降芳瀝藴神包
化比土宣績溫方湧瑞沇源導濟引流通滄實侔四體
作潤岱宗含雲吐醴潤彼湛湛川風瀰瀰瞻洪律而懐
徳乗長波而欽智汎龍儀之郁穆璨玊軒而浮被沈璋
璧之明物兾牲潔以歸寄
[043-20b]
  漢一
原山海經曰嶓冢之山漢水出焉東南流注于江 増
水經注及山海經注云漢水出隴坻道縣嶓冢山初名
漾水東流至武都沮縣始為漢水東南至葭萌與羌水
合至江夏安陸縣名沔水故有漢沔之名即周昭王/溺于此處
東至竟陵合滄浪之水即屈原遇/漁父處又東過三澨水觸大
别山南而入江也禹貢所謂又東為滄浪之水過三澨
至于大别南入于江東滙澤為彭蠡東為北江入于海
[043-21a]
是也 原尚書禹貢曰嶓冢導漾東流為漢 毛詩曰
漢有逰女不可求思
  漢二
原毛詩序曰漢廣徳廣所及也文王之化被乎南國美
化行于江漢之域 左氏傳曰屈完謂齊桓公曰楚國
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 増左傳曰吴師伐郢楚子
常濟漢而陣自小别至于大别 韓詩外傳曰鄭交甫
過漢臯遇二女妖服佩兩珠交甫與之言曰願請子之
[043-21b]
珮二女觧珮與交甫而懐之去十步探之則亡矣回顧
二女亦即亡矣 蜀志曰少府王謀等上言前襄陽男
子張嘉王休獻玉璽璽潛漢水于深淵暉景燭曜璽光
徹天 孫巖宋書曰漢中城固縣漢水岸際有異聲如
雷俄頃岸崩有銅鐘十二出自潛壤體制既精扣之清
響 水經注曰沔水東經萬山北山下有潭中有杜元
凱碑元凱好向後名作兩碑並述已功一碑立峴山一
碑沈此潭中曰千載之後何知不深谷為陵也 又曰
[043-22a]
漢東經西城縣胡城為鱣湍洪波漭盪漰浪雲頽古耆
舊言有鱣魚奮鬐望濤直上至此曝顋因以名焉 夢
溪筆談曰郢州漁人擲網于漢水至一潭底舉之覺重
得一石長尺餘圎直如斷椽細視之乃羣小蛤鱗次相
比綢繆鞏固以物試抉其一端得一書卷乃唐天寳年
所造金剛題識甚詳字法竒古其末云醫博士攝比陽
縣令朱均施不知何年墜水中首尾略無霑漬
  漢三
[043-22b]
原南紀 東流詩滔滔江漢南國之/紀 禹貢東流為漢 増導漾 至沮
水經注漢水初自漾水發源禹貢所謂導/漾也 又曰東流至武都沮水始為漢水 合褒 通
水經漢水又東合褒水水孔/安國曰漢水東流與沔 通 㑹文 逕直水従漢/水又左
會文水逕又曰漢/水又東 直水 匯蠡 入江尚書曰東匯澤為彭/蠡 又曰南入于江
 敖頭 旬口水經漢水又東歴敖頭/ 又曰東出旬水口 鯨灘 鼈池
水經注曰漢水逕鼈池而/鯨灘其地在西城縣南 㺅徑 狼潭水經漢水東/過㺅徑灘因
山多㺅猿好乗危綴飲故名故又曰漢水東/有狼子潭以狼子𦵏父于此 潭被此名 原鱣湍
 龍泉上見前縣下水經注云漢水/經西城 南又東為龍泉 含珠 隐玉荆/州
[043-23a]
記云荆藴玉以潤其區漢含珠而清其域碧蜀/都賦流漢湯湯鱗介異族或藏蛟螭或隐 玉 弄珠
 祝玉張衡南都賦曰㳺女弄珠于漢臯/之曲 祝玉事詳後蔡昭侯濟漢 配天漢
對月谷蔡邕漢津賦云配命位乎天漢兮披厚土而載/形 水經注云漢水右對月谷口山有月坂有
月川于其中/黄壌沃衍 黄金峭 白石灘水經注云漢水經大/小黄金山南有黄金
峭城水經注云漢水東經魏興郡之錫縣/故 北為白石灘縣故春秋之錫穴地也 増出鮒嵎
 發嶓冢山海經曰漢出鮒嵎一作鮒魚即顓頊𦵏/處 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嶓冢山名
原過三澨 近二别上見前禹貢/下見前左傳 増籧篨口 琵琶
水經漢水東合籧篨口分又曰東/逕琵琶界盖梁益二州 境于此 接三湘 通九
[043-23b]
王維汎漢江詩楚塞/三湘接荆門九派通 宜竹箭 歌滄浪淮南子曰/漢水重安
而宜竹箭之水經注漢水中有滄浪洲庾仲/雍漢記謂 千齡洲非也故漁父有滄浪歌 原涉漢
遇兕 入水截蛟紀年云周昭王十六年伐楚涉漢遇/大兕 荆州記云沔水隈潭極深先
有蛟為害鄧遐為襄陽太守㧞劒入水蛟繞其足遐自/揮劒截蛟數段血流丹水勇冠當時于後遂無蛟害
 蔡侯執玉 張公忘劒左傳蔡昭侯為兩珮與兩裘/以如楚獻一珮一裘于昭王
子常欲之不與三年止之蔡侯歸及漢執玊而祝曰余/所濟漢而南者有若大川 水經注云㐮陽故城北枕
沔水昔張公遇/害忘劍于此 七軍皆沒 六師盡䘮魏志云曹仁/拜征南将軍
屯樊時闗羽攻樊漢水暴溢于禁等七軍皆沒于紀/年云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兎皆震䘮六師 漢
[043-24a]
  漢四
原朝宗詳/江 楚望江漢沮漳/楚之望也 漢廣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沱潛
為漢尚/書 泉源為漾書注泉源為漾/水流為漢水 増天漢美名水/經
注曰秦恵王始置漢中郡因漢水為郡也/項羽封沛公為漢王蕭何曰天漢美名也 漢廟堆水/經
漢水逕漢廟堆下注即漢女逰處有/䑓後人立廟于䑓上因為漢廟堆 女郎廟水經注/漢水南
有女郎山山下有女郎廟/及擣衣石傳是張魯女也 上濤龍下水經注云漢水/東歴上濤而逕
于龍/下 天廻雲昏蜀都賦曰流漢湯湯驚浪/雷奔望之天廻即之雲昏 漢陽郡/名
自隋/置 漢口漢水與溳水/合流入江處 築隄盧鈞會昌中漢水害/襄陽拜鈞山南東道
[043-24b]
節度使築隄六/十步以障漢 漲齧城郭張東之授襄州刺史㑹漢/水漲齧城郭東之因壘為
隄以遏/湍怒 其隄莫量唐文粹李善彝責漢水/辭漢之深矣其隄莫量 遥㸔漢
水鴨頭緑李白襄/陽歌 徃復江漢津杜甫/詩 蕭索漢水清
送樊侍/御同上 漢水饒巨石送李校/書同上 漢水波浪逺李白/詩
眼前今古意江漢一歸舟杜甫懐/㶚上逰 漢水既殊流楚山
亦此分李白/擬古
  漢五
原詩梁簡文帝翫漢水詩曰雜色崑崙水泓澄龍首渠
[043-25a]
豈若兹川麗清流疾且徐離離細磧淨靄靄𣗳隂疏石
衣隨溜卷水芝扶浪舒連翩寫去檝鏡澈倒遥墟聊持
㸃纓上於是察川魚 増唐孟浩然漢中漾舟詩曰漾
舟逗何處神女漢臯曲雪罷氷復開春潭千丈緑輕舟
恣徃来探翫無厭足波影摇妓釵沙光逐人目傾杯魚
鳥醉聫句鶯花續良㑹難再逢日入須秉燭 李白金
陵望漢江詩曰漢江廻萬里派作九龍盤横潰豁中國
崔嵬飛迅湍六帝淪亡後三吴不足觀我君混區宇垂
[043-25b]
拱衆流安今日任公子滄浪罷釣竿 李百藥王師渡
漢水經襄陽詩曰導漾疏源逺歸海㑹流長延波接荆
夢通望邇沮漳髙岸沈碑影曲溆麗珠光雲昏翠島沒
水廣素濤揚閱川已多嘆遐睇㡬増傷臨溪猶駐馬望
峴欲霑裳喬木下寒葉亭林落曉霜山公不可遇誰與
訪髙陽 又渡漢江詩曰東流既渳渳南紀信滔滔水
急沈碑岸波駭弄珠臯含星映淺石浮盖下奔濤溜闊
霞光近川長曉氣髙檣烏轉輕翼戲鳥落風毛客心既
[043-26a]
多緒長歌且代勞 宋之問渡漢江宴别詩曰漢廣不
分天舟移杳若仙秋虹暎晚日江鶴㺯晴煙積水浮冠
盖遥風逐管絃嬉逰不可極留恨此山川 岑參與鮮
于庶子泛漢江詩曰急管更須吹杯行莫遣遲酒光紅
琥珀江色碧琉璃日影浮歸櫂蘆花罥釣絲山公醉不
醉問取葛疆知 王維漢江臨汎詩曰楚塞三湘接荆
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郡邑浮前浦波瀾
動逺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儲光羲漢陽即事
[043-26b]
詩曰楚國千里逺孰知方寸違春逰歡有客夕寝賦無
衣江水帶氷緑桃花随雨飛九歌有深意捐珮乃言歸
 明陳束春日渡漢陽詩曰春風澹微雨了了見前川
背水千家閉連山百雉懸鶯啼江上𣗳人散渡頭烟此
日乗流者羇思殊未捐
原賦後漢蔡邕漢津賦曰夫何大川之浩浩披厚土以
載形納陽谷之所吐兼漢沔之殊名摠畎澮之羣液演
西土之隂精遇曼山以左廻逰襄陽而南縈於是逰目
[043-27a]
騁觀南援三州北集京都上控隴坻下接江湖導財運
貨懋遷有無既乃風猋蕭瑟勃焉並興陽侯沛以奔騖
洪濤涌以沸騰願乗流以上下窮滄浪乎三澨觀朝宗
之形兆㸔洞庭之交㑹
  洛一
原春秋說題辭云洛之為言繹也言水繹繹光耀也
易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増詩云瞻彼洛矣惟
水泱泱 原尚書曰導洛自熊耳東北㑹于澗瀍 周
[043-27b]
官豫州其川滎洛與伊瀍三水為三川 増春秋説題
辭曰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龍圖發洛
龜書感王者沈禮焉 春秋援神契曰八方之廣周洛
為中謂之洛邑 原山海經曰洛水出洛西山東北注
河入成皐之西 淮南子曰雒水輕利宜禾 魚豢典
略云洛字或作雒初漢火行忌水故洛去水而加隹魏
為土行土水之母水得土而流土得水而柔故去隹加
水 水經云洛水出京兆上洛縣冢領山郡經上洛𢎞
[043-28a]
農河南縣盧氏蠡城陽市宜陽洛陽合伊瀍榖澗之水
至鞏縣而入河也尚書稱導洛自熊耳又東㑹于伊又
東北㑹于河是也 増宋書曰洛書者天符也王者徳
至淵泉則洛書出 原述征記云洛水底有礬石故上
無氷洛之神曰虙妃
  洛二
増顧野王符瑞圖曰虞舜時黄龍從洛水出詣舜鱗甲
成字舜即位與三公臨觀黄龍五采負圖出舜前 宋
[043-28b]
書曰禹受舜禪洛出龜書六十五字是為洪範此謂洛
出書者也 竹書曰洛伯用與河馮夷鬬盖洛水之神
也 歸蔵昔者河伯筮與洛伯戰而枚占昆吾占云不
吉 原國語曰靈王二十二年穀洛水鬬将毁宫室王
欲壅之太子晉曰夫山土之聚也藪物之歸也川氣之
導也澤水之鍾也夫水聚于髙歸于下今吾執政無乃
實有所僻而禍夫二川之神王卒壅之王室大亂賈逵/注曰
兩水㑹/似於鬬 増竹書紀年曰晉定公二十年洛絶于周魏
[043-29a]
襄王九年洛入城周山水大出 古今樂録曰秦始皇
祀洛水有黒頭公從河中出呼始皇曰来受天之寳乃
與羣臣作歌云洛陽之水其色蒼蒼祠祭大澤倐忽南
臨洛濵醊禱色連三光 原漢官典職曰徳陽殿周逰
容萬人自偃師去宫四十五里激洛水於殿下 謝承
後漢書曰沛國陳宣建武十年雒水出造天津城門或
欲築塞之宣諫曰昔王尊正身金隄水退况聖人耶言
未絶而水去 増伽藍記曰神龜中洛水上作浮橋所
[043-29b]
謂永橋也常景為洛汭頌其辭曰浩浩大川泱泱清洛
導源熊耳控流巨壑納榖吐伊貫周淹亳近逹河宗逺
朝海若 隋唐嘉話曰髙宗承貞觀之後天下無事上
官侍郎儀獨持國政嘗凌晨入朝廵洛水隄步月徐轡
詠詩云脈脈廣川流驅馬歴長洲鵲飛山月曉蟬噪野
風秋音韻清亮羣公望之猶神仙焉 舊記志曰垂拱
五年四月魏王武承嗣偽造瑞石文曰聖母臨人永昌
帝業令雍州人唐國泰表稱獲之洛水則天大恱號其
[043-30a]
石為寳圖七月改寳圖曰天授聖圖洛水曰永昌封其
神為顯聖侯禁漁釣祭享齊于四瀆所出處號曰聖圖
泉於泉側置永昌縣十二月則天親拜洛水受天授聖
圖為壇于洛水之北中橋之左皇太子皆従内外文武
百寮蠻彝酋長各依方位而立珍禽竒獸並列于壇前
禮畢還宫父老勒碑于拜洛壇前號曰天授聖圖之表
開元五年左補闕盧履冰奏毁之 唐書曰李適之為
河南尹元宗患穀洛嵗暴耗徭力詔適之以禁錢作三
[043-30b]
大防曰上陽積翠月陂自是水不能患 聞見後録曰
洛陽叢春園有先春亭可望洛水蓋洛水自西奔激而
東天津橋者疊石為之直力滀其怒而納之於洪下洪
下皆大石底與水爭噴薄成霜雪聲聞數十里予嘗窮
冬月夜登是亭聽洛水聲乆之覺清冽侵人肌骨不可
留乃去
  洛三
原會澗 按河上詳前聖河圖曰洛水地理隂精之宫/帝王明 龜書出文天以與命地以授
[043-31a]
瑞按河合際居中䕶羣王道和洽吐圖佐/神逆名亂教摘亡弔存故聖人觀河洛也 魚躍 鳯
魚豢典略曰湯東觀洛沈璧黄魚雙躍出于壇和曹/植兩儀篇曰帝者化八極養萬物和隂陽隂陽 鳯
至河/洛翔 鳯集 龍見沈約宋書曰黄帝齋于中宫坐于/元扈洛水之上有鳯皇集不食生
蟲不履生草其䧺自歌其雌自舞者易乾鑿度曰帝王/始興将起河洛龍見皆察其首黒 人正白者地正赤
者天/正 黑玉 丹書帝王世紀曰湯時有神牽白狼銜/鉤入殷朝者乃東觀沈璧于洛獲
黄魚黑玉之瑞於是始受命稱王書淮南子曰/古者至徳之運珠玉潤澤洛出丹 河出録圗 元龜
 青鯉沈約宋書曰元龜洛書者天符也王者徳至川/泉則洛出龜書 河圖曰黄帝逰于洛見鯉魚
長三丈青身無/鱗赤文成字也 龜疇 鳯柙尚書曰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彝倫攸叙孔安國
[043-31b]
注疇𩔖也天與禹洛出書神龜負文而出列于背有數/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𩔖 黄録曰帝坐元扈
洛上與大司馬容光左右輔周昌等百二十/人臨觀鳯皇銜圗至帝前圗以黄玉為柙 笙鳯
玉雞劉向列仙傳曰王子晉好吹笙作鳯皇鳴于伊洛/之間有道士浮邱伯接以上嵩髙山 帝王世紀
曰昭靈后名含始逰于洛池有玉雞銜赤珠/刻曰玉英吞此者王含始吞之生漢祖劉季 堯壇
周觀尚書中候曰堯沈璧于洛元龜負圗出背甲赤文/成字止壇 帝王世紀曰武王伐紂營洛邑而定
鼎焉今洛陽西南洛水/之北有鼎中觀是也 軒逰 周卜帝王世紀曰黄/帝時天大霧三
日帝逰洛水之上見大魚殺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魚流始得圗書今河圖視萌篇是也 尚書曰
召公既相宅周公徃營成周使来告卜/作洛誥曰我又卜瀍水東亦惟洛食 夏竭 周鬬
[043-32a]
史記曰周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陽甫曰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徳若二代之季山崩川竭
亡之徵也/ 下詳前 張禊 潘居張恊洛禊賦曰夫何三春之/令日喜天氣之絪縕和風穆
而布暢兮百卉燦而敷芬顧春服之既成兮将祓/除于水濵 潘岳閑居賦曰退而閑居于洛之涘 明
珠 藻玉上見曹植賦流山海經曰秦冐之山/洛水出焉東 注于河其中有藻玉 沈璧
 墜鐘上詳前黒玉注器孫巖宋書曰髙祖平/闗洛致鐘虡舊 南還一大鐘墜洛水 三川
 四水伊洛瀍瀍合/流伊洛 澗 符命 圖書東都賦曰河洛開/奥符命用出 圖
書之泉/文選 汎舟 解禊李膺字元禮與郭林宗汎舟洛/水人望之以為仙舟也 王濟
觧禊/於洛 増出讙舉 至陽虚山海經曰讙舉之山洛水/出焉 又曰陽虚之山臨
[043-32b]
于元扈之水/是為洛汭 逕熊耳 繞鹿蹄水經曰洛水東逕熊/耳山北 水經注曰
洛又與虢水合/繞鹿蹄之山 過偃師 度緱氏水經曰洛水又東/過偃師縣南 水
經注曰緱氏山名在偃師縣南洛/水于此潛度即王子晉控鶴䖏 歴訾鞏 㑹瀍伊
水經曰洛水又東歴訾城鞏縣注訾司馬彪/所謂訾聚也鞏周畿内鞏伯國 下見禹貢 原青雲
浮 赤光起尚書中候曰武王觀于河沈璧禮畢且退/至于日昧榮光並塞河沈璧青雲浮洛赤
龍臨壇銜元甲之圖吐之而去江淹詣建平王上書曰/今聖厯欽明天下樂業青雲浮洛榮光塞河 又曰堯
率羣臣東沈璧于洛退候至于下稷赤光起/元龜負書出赤文成字宋均注曰稷讀曰側 九日溫
 七夜雨易乾鑿度曰帝盛徳之應洛水先溫九日乃/寒五日變為五色元黄 下見前軒逰注
[043-33a]
 増帝升九阿 貢計百國穆天子傳天子西征濵洛/升于九阿注其地有阪九
曲洛水逕之盖在散闗南也計水經注曰洛水東/逕計素渚盖中朝時百國貢 所頓故渚以此名 陳
兵紀勝 遣将窮源漢書光武陳兵于洛水見劉盆子/等謂其丞相徐宣曰不悔乎宣曰
不悔上笑曰卿庸中皦皦鐵中錚錚也之晉書義熈中/劉公西入長安次于洛陽命參将戴延 等乗舟溯流
窮覧洛川欲盡知水軍可至/之處延之等竟不達其源也 戴記八闗 陸疏四闕
戴延之西征記謂洛摠八闗之水注函谷廣城伊闕大/谷轘轅旋門平津孟津也 陸機云洛有四闕伊闕其
一/也 神假虙妃 僊真王子漢書音義云虙妃虙羲氏/之女溺死洛水為神後曹
植求甄后不得假虙妃作洛神賦不水經注緱氏山近/洛水王子晉控鶴斯阜靈王望之 得近竟舉手謝去
[043-33b]
山有子/晉祠 廵堤詠詩 成橋作頌俱見前/洛二 原鳯銜圖
以授軒 龜負書以俾姒上詳鳯柙注/下詳龜疇注 五子徯太康
於洛汭 三川感伯陽於西周
  洛四
原豫州川周禮豫州/其川洛 熊耳源詳/前 眄彼洛/水 清洛
曲洛 洛水辨名水經注周禮雍州其川洛汭此洛一/名漆沮出馮翊此闗輔之水又云洛
水出漳山東經洛縣及新都/與湔水合流此又在蜀土 増歴代帝王崇禮河圖/玉版
曰蒼頡南廵臨元扈洛汭之水有靈龜負書丹甲赤文/之授水經注云自蒼頡之後軒轅堯舜禹湯歴代修壇
[043-34a]
沈璧于洛至周武則/營洛邑而定鼎云 禮秩隆於四瀆按祀典洛不列/于四瀆然歴代
齋壇璧奠之禮洛/比四瀆更隆也 天下之大湊周書周公将致政乃/作大邑成周于中土
南繫于洛水北囙于郟/山以為天下之大湊 古之周南今之洛陽摯仲治/曰古之
周南今之洛陽漢髙祖始欲都之感婁敬之言而/止光武起南陽定居洛邑逮于魏晉咸兩宅焉 洛
經九山水經注曰自鹿蹄之山以至元/扈之山凡九山皆洛水所繞 洛有二橋李/昭
徳曰洛有二橋司農卿韋𢎞機徙其一直長夏門民利/之其一橋廢省巨萬計然洛水嵗深齧之繕者告勞昭
徳始累石代柱鋭其前厮殺/暴濤水不能怒自是無患也 别袖拂洛水韓愈送/侯参謀
去来伊洛上同上寄崔/二十六 交洛赴洪河杜甫三川/觀水詩 嵩
[043-34b]
山東頭伊洛岸韓愈/詩 持竿洛水側同/上 清洛水光鋪
碧簟劉禹/錫詩
  洛五
原詩宋顔延之北使至洛詩曰振楫發吴州秣馬陵楚
山途出梁宋郊道由周鄭間前登陽城路旦夕望三川
伊洛絶津濟䑓館無尺椽空階多巢穴城闕生雲煙
唐太宗臨洛水詩曰春蒐馳駿骨總轡俯長河霞處流
縈錦風前瀁卷羅水花翻照𣗳隄蘭倒插波豈必汾隂
[043-35a]
曲秋風發棹歌 蘓味道奉和受圖溫洛詩曰緑綺膺
河檢青壇俯洛濱天旋俄制蹕孝享屬嚴禋陟配光三
祖懐柔洎百神霧開中道日雪歛屬車塵預奉咸英奏
長歌億萬春 李嶠奉和拜洛詩曰七萃鑾輿動千年
瑞檢開文如龜負出圖似鳯銜来殷薦三神饗明祠萬
國陪周旗黄鳥集漢幄紫雲廻日暮鉤陳轉清歌上帝
䑓 牛鳯及奉和受圖溫洛詩曰八神扶玉輦六羽警
瑶溪戒道伊川北通旌澗水西銜圖開洛匱刻石與天
[043-35b]
齊瑞日波中上仙禽霧裏低微臣矯弱翮忭舞接鸞鷖
 薛眘惑進船于洛水詩曰禁園紆睿覽仙櫂叶時逰
洛北風花𣗳江南彩畫舟芳生蘭蕙草春入鳯皇樓興
盡離懐暮煙光起夕流 増唐李嶠詠洛詩曰九洛韶
光媚三川物候新花明丹鳯浦日映玉雞津元禮期仙
客陳王覩麗人神龜方錫瑞緑字佇来臻 武后大享
拜洛樂章詩曰神功不測兮運隂陽包藏萬宇兮孕八
荒天符既出兮帝業昌願臨明祀兮降禎祥 宋張耒
[043-36a]
渡洛憶淮上詩曰沄沄清洛轉山隈渺渺東流不復回
輕鳥意随青嶂去亂波争汎夕陽来偶驚舟楫鄉心起
乍脫塵埃病眼開疑是盱眙郭門外月明㠶席過清淮
原賦魏曹子建洛神賦曰余從京師言歸東藩北過伊
闕越轘轅經通谷凌景山容與乎楊林流盼乎洛川覩
一麗人於巖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彼何人斯若斯
之豔也御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虙妃君王所見
無乃是乎余告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宛若㳺龍髣髴兮
[043-36b]
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廻雪于是忽焉縦體
以㳺以嬉左倚采旄右䕃桂旗攘皓腕于神滸兮采湍
瀨之元芝收和顔而静志兮申禮防而自持爾乃衆靈
雜遝命儔嘯侣或戯清波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
羽従南湘之二妃擕漢濵之游女體迅飛鳬飄忽若神
凌波微歩羅韤生塵于是屏翳収風川后静波馮夷鳴
鼔女媧清歌騰文魚以警乗鳴玉鑾以偕逝六龍儼其
齊首載雲車之容裔鯨鯢涌而夹轂水禽翔而為衛於
[043-37a]
 是越北沚過南岡動朱唇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恨神
 人之道殊怨盛年之莫當撫微情以效愛獻江南之明
 璫雖潜處於太隂長寄心於君王
 原銘後漢李尤洛銘曰洛出熊耳東流㑹集夏禹導疏
 經於洛邑元龜赤字漢符是立帝都通路建國南鄉萬
 乗終濟造舟為梁三都五州貢篚萬方廣視逺聽審任
 賢良元首昭明庶𩔖是康
 
[043-37b]
 
 
 
 
 
 
 
御定淵鑑𩔖函卷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