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55 御定淵鑑類函-清-張英 (master)


[240-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定淵鑑𩔖函卷二百三十五
  邉塞部六原西𦍑總敘/氐 吐谷渾 𦍑無弋吐湟中月氏胡同/党項 蕃 増大羊
   悉立/骨咄 章求拔多泥婆羅吾大勃律蘭箇失蜜/蘇毗 彌 伊 城 白
   西羌總敘
 原杜氏通典曰西羌本出三苖蓋姜姓也其國近衡山
 及舜徙之三危漢金城之西南羌地是也濵於賜支續/漢
 書曰河闗西可千餘里有河曲羌謂之賜支葢析支也/接漢河闗縣屬金城郡其賜支在其西又按風俗通云
[240-1b]
 羌者其先本戎賤主/牧羊故羌字從羊至於河首緜地千里南接蜀漢徼
 外蠻夷西北鄯善車師諸國其俗氏族無定或以父名
 母姓為種號在古不立君臣無相長一強則分種為酋
 豪弱則為人附落更相抄掠以力為雄殺人償死無他
 禁令其兵長在山谷短於平地不能持久而果於觸&KR0691
 以戰死為吉利病終為不祥昔夏后相征畎夷七年然
 後来賔至於后泄始加爵命由是服從殷武丁征鬼方
 周王季伐西落更伐始呼翳徒之戎皆克之及武王伐
[240-2a]
商𦍑髳率師㑹於牧野穆王西征獲其五王遷戎於太
原平王之末渭首有狄䝠邽冀涇北有義渠洛川有大
荔渭南有&KR0784伊洛間有楊拒泉臯潁洛以西有蠻氏在
中國與盟㑹後晉滅&KR0784陸渾叛晉晉荀吴滅之楚執蠻
氏而盡囚其民周貞定王八年秦厲公滅大荔取其地
自是中國少寇惟餘義渠種最強盛屢為秦患及昭王
起兵滅之始置隴西北地上郡焉始皇兵務東向故得
繁息秦平天下蒙恬西逐諸羌出塞漢初尚㣲弱景帝
[240-2b]
時研種求徙於狄道安故武帝又西逐渡河湟初開河
西置四郡其後先零種圍枹罕漢兵擊平之始置護𦍑
校尉至宣帝代又寇金城趙充國立屯田且討且招降
者三萬餘人置金城屬國以處之自後賔服後漢光武
建武中初寇金城馬援討破降之徙七千口於三輔和
帝後又反叛豪滇零稱天子南入益州東犯趙魏寇及
雍城十餘年然後破散順帝永和中又叛漢將馬賢戰
殁後段熲窮討及靈帝末方始平定自光武以後匈奴
[240-3a]
少事唯西羌屢梗焉永嘉以後吐谷渾興焉本遼東鮮
卑晋時數百户西附於陰山屬晋亂遂吞幷諸𦍑而有
其地至其孫葉延遂為強國後魏末其主夸呂自號可
汗建官多效中國洎隋煬帝遣觀王雄大破之其主伏
允逺遯收其地列置郡縣鎭戍後轉衰弱唐初吐蕃始
興焉其帥後魏末為臨松郡丞故其主有贊府之號髙
宗時遂滅吐谷渾盡有其地將軍薛仁貴等大敗於大
非川儀鳯中工部尚書劉審禮又率兵十八萬敗殁於
[240-3b]
青海調露中中書令李敬元又大敗於大非川武后如
意初王孝傑方大破之始復龜兹等鎭萬嵗通天初又
寇梁州都督許欽明戰殁因賛府殺其名將諸欽陵之
後累破敗遂劣於曩時矣
  𦍑無弋
原杜氏通典曰羌無弋爰劒者秦厲公時為秦所拘執
以為奴隸不知爰劒何戎之别也其後亡歸而秦人追
之藏於巖穴中得免與劓女遇合於野女恥其狀被髮
[240-4a]
覆面羌人因以為俗遂俱亡入三河間三河即黄河析/支河湟中河
諸羌共畏事之推以為豪以射獵為事爰劒教之田畜
種人依之者益衆羌人謂奴為無弋以爰劒嘗為奴𨽻
故因名之其後世世為豪至爰劒曽孫忍時秦獻公初
立欲復穆公之迹忍季父卬畏秦之威將其衆種人附
落而南出析支河曲西數千里與諸羌絶逺不復交通
其後子孫分别各自為種任隨所之或為氂牛種越巂
羌是也或為白馬種廣漢羌是也或為參狼種武都羌
[240-4b]
是也忍及弟舞獨留湟中忍生九子為九種舞生十七
子為十七種羌之興盛從此起矣漢景帝時研種留何
率種人求守隴西塞今天水隴/西等郡地於是徙留河等於狄道
安故至臨洮氐道羌道並今隴西金城/安鄉臨洮等郡武帝西逐諸羌
乃渡河湟築令居塞初開河西列置四郡通道玉門隔
絶羌胡於是障塞亭燧出長城外數千里時先零羌與
封飬牢姐種解仇結盟與匈奴通合兵十餘萬共攻令
居安故遂圍枹罕漢遣將軍李息將兵討平之始置護
[240-5a]
羌校尉統領焉羌乃去湟中依西海鹽池之左右漢遂
因山為塞河西地空稍徙人以實之至宣帝時諸羌又
相與解仇冦攻金城帝遣後將軍趙充國將兵討之充
國屯田於臨羌東至浩亹務威信招降罕开及刼掠者
觧散其謀乃擊之時已發諸郡兵六萬人酒泉太守辛
武賢奏言請即擊之天子下書令充國博議往返者三
四遂兩從其志武賢出擊羌降破數千人詔罷兵獨充
國留屯田明年五月充國奏言羌本可五萬人軍凡斬
[240-5b]
首七千六百級降者三萬六千二百人溺湟饑死者五
六千人定計遺脫與煎鞏黄羝並是/羌種俱亡者不過四千
人初置金城屬國以處降羌十三世至燒當復豪健其
子孫更以燒當為種號自元帝以後數十年邊塞無事
至王莽末豪滇良内侵燒當/𤣥孫及後漢初遂冦金城隴西
司徒掾班彪上言今涼州部郡皆有降羌與漢人雜處
習俗既異言語不通數為小吏黠人所侵奪窮恚無聊
故致反叛請依舊制益州部置蠻夷騎都尉幽州部置
[240-6a]
領烏桓校尉涼州部置護羌校尉皆持節領護理其怨
結嵗時循行問所疾苦又數遣使驛通導動靜使塞外
羌夷為吏耳目州部因此可得儆備今宜復如舊以明
威防光武從之即以牛邯為護羌校尉建武十一年先
零種寇臨洮今和政/郡地隴西太守馬援破降之後徙置天
今郡/地隴西今隴西及金城/郡南境地是扶風三郡自燒當至滇良
世居河北大允谷後徙大小榆中由是始強至其子滇
吾永平初漢遣中即將竇固等擊破降之徙七千口置
[240-6b]
三輔而滇吾諸弟迷吾等數為冦盜章帝時馬防等討
破之於是臨洮索西迷吾等悉降防乃築索西城時西
海及大小榆左右無復羌冦隃麋相曹鳯上言西戎為
害前世所患臣且以近事言之自建武以来其犯法者
常從燒當種起所以然者以其居大小榆土地肥美又
近塞内諸種易以為非難以攻伐南得鍾存鍾存别/種羌
廣其衆北阻大河因以為固又有西海魚鹽之利縁山
濵水以廣田畜故能強大常雄諸種今者衰困黨援壊
[240-7a]
沮親屬離叛餘勝兵者不過數百流亡逃竄逺依發羌
臣愚以為宜及此時建復西海郡縣漢武帝逐諸/羌置西海郡規固
二榆廣設屯田隔塞羌胡交闗之路遏絶狂狡窺欲之
源又殖榖富邉省委輸之役國家可以無一方之憂於
是拜鳯為金城西部都尉將徙徒出屯龍耆金城長史
上官鴻開置歸義建威屯田二十七部侯霸復上置東
西邯屯田五部増留逢二部帝皆從之列屯夾河合四
十部四年大將軍鄧隲議欲棄涼州虞詡曰不可今羌
[240-7b]
所以不敢入據三輔為腹心之患者以涼州在後故也
其土人所以摧鋒無反顧之心者為臣屬於漢故也若
棄其境域徙其人衆安土重遷必生異志如使雄豪相
聚席卷而東雖賁育為卒白起太公為將亦恐不之禦
當今之計者宜令四府九卿各辟彼州數人其牧守令
長子弟皆除為冗官外以勸勵荅其功勤内以拘致防
其邪計誠能如此則可無患於是四府皆從詡議滇零
死子零昌立元初元年遣兵屯河内通谷衝要三十三
[240-8a]
所皆作塢壁設鳴鼔零昌進兵冦雍城遣任尚為中即
將將羽林緹騎五營子弟屯三輔尚臨行懐令虞詡說
尚曰使君頻奉國命討逐冦賊三州屯兵二十餘萬人
棄農桑疲苦徭役而未有功効勞費日滋若此出不克
誠為使君危之尚曰憂惶乆矣詡曰兵法弱不攻強走
不逐飛自然之勢也今羌皆馬騎日行數百来如風雨
去如絶弦以歩追之勢不相及所以曠日而無功也為
使君計者莫若罷諸郡兵令出錢數千二十人共市一
[240-8b]
馬如此可捨甲胄馳輕兵以萬騎之衆逐數千之冦追
尾掩截其道自窮便人利事大功立矣尚即上言用其
計乃遣輕騎抄擊斬首數百級明年秋漢又築馮翊北
界候塢五百所自後頻破之諸羌瓦解三輔益州無復
寇警永和中以来機為并州剌史劉秉為涼州剌史梁
商謂曰荒服荒忽無常而統領之道亦無常法臨事制
宜略依其俗今二君素性疾惡欲分明白黒孔子曰人
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務防其大故忍其小過機等天
[240-9a]
性虐刻遂不能從到州之日多所擾發五年夏且凍傳
難種羌等遂反叛金城與西塞及湟中雜種羌大冦三
輔桓帝延熹二年燒當八種冦隴右以段熲為校尉將
兵及湟中義從羌二千人擊破之追討南渡河募先登
懸索相引刀折矢盡且鬪且行晝夜相攻割肉食雪三
十餘日遂至河首積石山出塞二千餘里前後斬首並
受降各萬餘人東羌先零等自覆沒馬賢後既降又叛
帝以問熲對曰狼子野心難以恩納唯當白刄加領耳
[240-9b]
計其所餘三萬餘落居近塞内久亂并涼累侵三輔西
河上郡已各内徙安定北地復至單危自雲中五原西
至漢陽二千餘里匈奴種羌並擅其地是為癰疽伏疹
留滯脇下如不加誅轉就滋大今若以騎五千歩兵萬
人車三千兩三冬二夏足以破定無慮用費為錢五十
四億如此可令羣羌破盡匈奴長服内徙郡縣得反本
土伏計永初中諸羌反叛十有四年用二百四十億永
和之末復經七年用八十餘億費耗若此猶不誅盡餘
[240-10a]
孽復起於兹作害今不蹔疲人則永寧無期帝許之靈
帝建寧初熲與先零諸種戰斬首八千餘級熲復追之
且破且追士皆重繭既到涇陽餘冦四千落悉散入漢
陽山谷間時張奐上言東羌雖破餘種難盡熲性果慮
䡖負敗難常宜且以恩降可無後悔詔書下熲熲復上
書曰臣本知東羌雖衆而軟弱易制所以比陳愚慮思
為永寧之算而張奐說羌強難破宜用招降云臣兵連
年累見折衂又言羌一氣所生不可誅盡山谷廣大不
[240-10b]
可空静臣伏念中興以来羌冦最盛誅之不盡雖降復
叛今先零雜種累以反覆攻沒縣邑剽掠人物上天震
怒假手行誅臣自動兵衆和師克自橋門以西落川以
東非為深險絶域之地車騎安行無應折衂案奐駐軍
二年不能平寇誕辭空說僭而無徴何以言之昔先零
作冦趙充國徙居内地煎當亂邉馬援遷之三輔始服
終叛至今為梗故逺識之士以為深憂今傍郡户口單
少數為羌所創毒而欲令降徒與之雜居是猶種枳棘
[240-11a]
於良田飬虺蛇於室内也本規三嵗之費用五十四億
今適周年所耗未半而餘冦殘燼將向殄滅臣每奉詔
書軍不内御願卒斯言一以任臣臨時量宜不失權便
二年熲遂進營逼諸羌大敗之於瓦亭山羌衆潰東奔
復聚射虎谷分守諸谷上下門熲乃令千人於西縣結
木為柵廣二十歩長四十里遮之然後兵擊之窮山深
谷之中處處破之斬其渠帥以下萬九千級獲畜産諸
物不可勝數於是東羌悉平
[240-11b]
  湟中月氏胡
原杜氏通典曰湟中月氏胡其先大月氏之别也在張
掖酒泉地為匈奴冒音/墨頓所殺餘種分散西踰葱嶺其
羸弱者南入山阻依諸羌居止漢將霍去病破匈奴取
西河地開湟中於是月氏来降與漢人錯居雖依附縣
官而首施兩端首施猶/言首鼠其從漢兵戰鬪隨勢強弱被服
飲食言語略與羌同亦以父名母姓為種其大種有七
勝兵合九千餘人分在湟中及今居又數百户在張掖
[240-12a]
號曰義從胡後漢靈帝中平初與北宫伯玉等反殺䕶
羌校尉冷徴金城太守陳懿遂冦亂隴右焉
  氐楊氏/鄧至 宕昌/武興
原杜氏通典曰氐者西胡之别種在冉駹東北今通化/郡地之
東/北廣漢之西今㳯潼遂寧徳/陽郡治之北也君長數十而白馬最大漢
武帝元鼎六年開分廣漢西部合為武都郡今同谷郡/武都地
排其種人分竄山谷或在上禄今同/谷郡或在汧隴左右今/天
水汧陽/郡地其種非一或號青氐或號白氐或稱蚺氐此葢
[240-12b]
中國人即其服色而名之也 増宋書曰略陽清水氐
楊氏秦漢以来世居隴右為豪族漢獻帝建安中有楊
騰者為部落大帥騰子駒勇健多計略始徙仇池仇池
地方百頃因以百頃為號四靣斗絶髙平地方二千餘
里羊腸蟠道三十六回山上豐水泉煮土成鹽駒後有
名千萬者魏拜為百頃氐王千萬子孫名飛龍漸強盛
晉武假征西將軍還居略陽無子飬外甥令狐氏子為
子名戊摉晋恵帝元康六年避齊萬年之亂率部落四
[240-13a]
千家還保百頃自號輔國將軍右賢王關中人士奔流
者多依之文帝元嘉十九年龍&KR0750將軍裴方明等伐氐
尅仇池 南史曰河南王者其先出自鮮卑慕容氏廆
嗣位吐谷渾西徙地在河南故以為號吐谷渾/詳見後宕昌國
在河南國之東益州之西北隴西之地西羌種也宋孝
武世其王梁瑾忽始獻方物梁天監四年王梁彌博来
獻甘草當歸詔以為河涼二州刺史隴西公宕昌王佩
以金章子彌泰大同七年復䇿授以父爵位其衣服風
[240-13b]
俗與河南略同 鄧至國居西涼州界羌别種也宋文
帝時王象屈耽遣使獻馬梁天監五年鄧至王象舒彭
遣使獻黄耆馬其俗呼帽曰&KR0691何其衣服與宕昌同
武興國本仇池楊難當自立為秦王宋文帝遣裴方明
討之難當奔魏其兄子文徳又聚衆葭蘆宋因授以爵
位魏又攻之文徳奔漢中文徳弟文度立以弟文洪為
白水太守屯武興宋世以為武都王武興之國自於此
矣難當族弟廣香又攻殺文度自立為陰平王葭蘆鎭
[240-14a]
主文洪死以族人集始為武都王集始子紹先襲爵位
紹先死子智慧立梁大同元年尅復漢中智慧遣使上
表求率四千户歸梁詔許焉即以為東益州其國東連
秦嶺西接宕昌其大姓有苻氏姜氏梁氏言語與中國
同著烏皁突騎帽長身小袖袍小口袴皮鞾地植九榖
婚姻備六禮知書疏種桑麻出紬絹布漆蠟椒銅鐵
  吐谷渾一
原杜氏通典曰吐谷渾本遼東鮮卑也西晋時羌帥徒
[240-14b]
河渉歸有二子長曰吐谷渾少曰若洛廆胡罪/反代統部
落别為慕容氏渾庶長廆正嫡父在時分七百户與渾
渾與廆二部俱牧馬馬鬪相傷廆徑遣使謂渾曰先公
處分與兄弟異部牧馬何不相逺而令馬鬪渾曰馬是
畜生食草飲水春氣發動所以致鬪鬪在於馬而怒於
人耶乖别甚易今當去汝於萬里之外矣扵是擁馬西
行乃西附陰山屬永嘉之亂始度隴西止於枹罕而後
子孫據有甘松之南洮水之西南極於白蘭在益州西
[240-15a]
北其地四時常有冰雪惟六七月雨雹甚盛若晴則風
飄沙礫有麥無榖其青海周廻千餘里海中有小山每
冬冰合後以良牝馬置此山至来冬收之馬有孕所生
得駒號曰龍種吐谷渾嘗得波斯草馬放入海因生驄
駒能行千里故時稱青海驄焉至其孫葉延以禮云公
孫之子得以王父字為氏吾祖始自昌黎先宅於此今
以吐谷渾為氏六𫝊至夸吕隋開皇中夸吕侵𢎞州遣
上柱國元諧擊之賊悉發國中兵自曼頭至於樹敦甲
[240-15b]
騎不絶諧頻擊破之夸吕率其親兵逺遁其名王十三
人各率部落而降夸吕在外且百年死以後還以慕容
為姓其子伏允立煬帝初伏允遣子順来朝帝令鐵勒
襲大敗之伏允東走保西平帝復令觀王雄以掩之大
破其衆伏允遁逃部落来降十萬餘口伏允懼南遁扵
山谷間其故地皆空自西平臨羌城以西且末以東祈
連以南雪山以北東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皆為隋有
置郡縣鎮戍發天下輕罪徙居之其地在今西平郡之/西張掖酒泉郡之北
[240-16a]
隋氏置西海且/末河源等郡於是留順不之遣伏允無以自資率其
徒數千騎客於党項大業末天下亂伏允及順復其故
地唐貞觀中李靖侯君集破滅之伏允逺遁為左右所
殺其子大寧王順歸降於是重建其國封順為西平郡
王仍加趉巨屈/反胡吕烏甘豆可汗之號旋又為其下所
殺十年立順子諾曷鉢為河源郡王主其國自爾衰弱
而吐蕃強盛至髙宗時為其破滅諾曷鉢以餘衆復来
降於靈州之境置安樂州以諾曷鉢為刺史其故地並
[240-16b]
沒於吐蕃後又封渠帥慕容宣超為青海王武太后朝
郭元振上安置降吐谷渾狀曰臣昨見唐休璟張錫等
衆議商量其吐谷渾部落或擬移就秦隴或欲移近豐
靈責令漸去邉隅使居内地用為防閑之要冀免背叛
之虞臣以為並是偏見之一端未為乆長之深䇿若近
秦隴則與監牧雜居如在豐靈復與黙啜甫邇必以慮
其翻覆湏有遷移縱至中土安可易其本性至如耽爾
乙句貴往年王孝傑奏請自河源軍徙居靈州用為愜
[240-17a]
便及其逃叛之日穿監牧掠馬羣所在傷夷大損州縣
是則遷居中土無益之明騐矣往者素和貴雖背聖化
只從當所居地叛走其於中國無所損傷但是失少許
吐渾耳豈與句貴之為害同日而語哉今吐谷渾之降
者非驅畧而来皆是渴慕聖化衝鋒&KR0691刄棄吐蕃而至
者也臣謂宜當循其情以為制勿驚擾之使其情地稍
安則其係戀心亦曰厚當涼州降者則宜於涼州左側
安置之當甘州肅州降者則宜於甘肅左側安置之當
[240-17b]
𤓰沙降者則宜於𤓰沙左側安置之但吐蕃所降之處
皆是其舊居之地斯輩既投此地實有戀本之情若因
其所投而便居之其情易安因數州而磔裂之則其勢
自分順其情分其勢而不擾於人善矣 增續文獻通
考曰遼太祖天贊三年攻拔其城後自太宗天顯八年
至聖宗統和二年無嵗不通貢興宗重熙十一年以吐
谷渾多鬻馬於夏詔沿邊築障塞防之自後無聞
  吐谷渾二
[240-18a]
増老駝知風 神駒放海舊唐書地兼鄯善且末西北/有流沙數百里夏有熱風傷
弊行旅風將至老駝知之引項而鳴以口鼻埋沙中人/以為候即以氈擁蔽口鼻而避其患 青海驄見前
 青海周千里 黄沙號一州青海見前騎北史阿豺/立自號驃 將軍沙州
刺史部内有黄沙周廻數/百里不生草木因號沙州 西登強山觀墊江之源
北望積石窮河水所出北史阿豺昇西強山觀墊江源/問於羣寮曰此水東流更有何
名由何郡國入何水也長史曽和曰此水經仇池過晋/壽出宕渠始號墊江至巴郡入江度廣陵歸於海阿豺
曰水尚知歸吾雖塞表小國而無所歸乎遣使通宋獻/其方物 舊唐書侯君集與江夏王道宗達於柏梁北
望積石山觀河/源之所出焉
[240-18b]
  党項一
原杜氏通典曰党項羌在古析支之地漢西羌之别種
党項始強南雜春桑迷桑等羌北連吐谷渾其種每姓
别自為部落一姓之中復分為小部落大者萬餘騎小
者數千騎不相統一有細封氏費聽氏往利氏頗超氏
野辭氏房當氏来禽氏拓跋氏最為強族 増宋史曰
唐貞觀至上元間内附散居西北邊元和以後頗相率
為盜㑹昌初武宗置三使以統之在邠寧延者為一使
[240-19a]
在鹽夏長澤者為一使在靈武麟勝者為一使五代亦
嘗入貢今靈夏綏麟府環慶豐州鎭戎天徳振武軍並
其族帳太祖建隆二年代州刺史折也埋来朝乜埋党
項之大姓世居河右有捍邊之功故授以方州召令入
覲而遣還 續文獻通考曰於遼叛服不常開泰二年
西南面招討使斜軫奏党項諸部叛者皆遁黄河北模
赧山其不叛者曷黨烏迷兩部據其地今復西遷詰之
則曰逐水草不早圗之恐遂為患又聞前後叛者多投
[240-19b]
西夏西夏不納詔遣使再問西遷之意若歸故地則可
就加撫諭使不報上怒遂西伐五年其長魁可来降興
宗重熙十三年復叛附夏國元昊親執党項二部酋長
来降
  党項二
増五月草生 中秋雪降舊唐書土無五榖氣候多風/寒五月草始生八月霜雪降
 候草木以記嵗 殺牛羊以祭天北史無文字但候/草木以記嵗時三
年一聚㑹殺/牛羊以祭天 一種在赤水之西 别部居雪山之下
[240-20a]
舊唐書又有黑党項在赤水之西/雪山党項姓破丑氏居雪山之下
  吐蕃
原杜氏通典曰吐蕃在吐谷渾西南不知有國之所由
或云秃髪利鹿孤有子樊尼其主傉檀為乞伏熾盤所
滅樊尼率餘種依沮渠蒙遜其後子孫西魏時為臨松
郡丞與主簿皆得衆心因魏末中華擾亂招撫羣羌日
以強大遂改姓為窣蘇骨/反㪍野至今故其人號其主曰
贊府貴臣曰主簿又或云始祖贊普自言天神所生號
[240-20b]
鶻堤悉補野因以為姓窣㪍野與悉補里言訛其實/一也或云本姓棄蘇農也
國出鄯城五百里過烏海入吐谷渾部落彌多彌蘇毗
及白蘭等國至吐蕃界其國都號為邏娑城用法嚴整
議事則自下而起因人所利而行之此其所以能強且
久也重壯賤老重兵死惡病終以累代戰歿者為甲門
臨陣奔北者懸狐尾於其首表其似狐之怯其贊普弄
贊雄覇西羌隋開皇中其主論贊索㺯贊都牂牱西匹
播城以五十國西南與婆羅門接唐貞觀十五年正月
[240-21a]
以宗室女封文成公主降於吐蕃贊普命禮部尚書江
夏王道宗送之弄贊親迎於河源見王人執子壻禮甚
謹歎大國服飾禮儀之美俯仰有媿沮之色謂所親曰
我祖父未有通婚大國者今我得尚唐公主當築一城
以誇後代也武后如意初武威軍總管王孝傑大破吐
蕃復龜兹于闐疏勒碎葉四鎭至萬嵗通天初又冦涼
州執都督許欽眀欽陵兄弟皆有才略欽陵多居中諸
弟分領方面諸蕃憚之二年吐蕃大論欽陵遣使請和
[240-21b]
武太后遣前梓州通泉縣尉郭元振往至野狐河與陵
遇曰大國乆不許陵和陵久不遣蕃使以久無報命故
去秋有甘涼之抄斯實陵罪今欲和好能無懼乎振乃
謂曰論先考東贊以宏才大畧服事先朝結好通親荷
榮承寵本期傳之永代垂於無窮論不慕守舊恩中致
猜阻無故自絶日尋干戈屢犯我河湟且父通之子絶
之豈為孝乎父事之子叛之豈為忠乎然論英聲籍甚
遐外各自為主奚為懼乎陵曰今天恩既許和好其兩
[240-22a]
國戍守請罷置以便萬姓豈不休哉然以西十姓&KR0691
四鎭諸國或時附蕃或時歸漢𩔖多翻覆乞拔去鎭守
分離屬國各建侯王使其國自為君人自為守既不疑
漢又不屬蕃豈不人免憂虞振曰十姓四鎭本將鎭静
我落以撫寧西土通諸大邦非有他求論今奚疑而有
憂虞乎陵曰然縁邉守將多好功名見利而動罕守誠
信此蕃國所以深憂振曰十姓諸部與論種𩔖不同山
川亦異爰覽古昔各自區分復為我編人積有年嵗今
[240-22b]
論欲一言而分離數部得非昧弱茍利乎陵曰使人豈
不疑陵貪冒無厭&KR0861陳利害窺竊諸部以為漢邊患耶
陵若愛漢土地貪漢財幣則青海湟川實邇漢邊其去
中州蓋三四千里必有窺羨何不争利於此中而突厥
諸部懸在萬里之外磧漠廣莽殊異中國安有争地於
萬里外而能為漢邊患哉舎近務逺計豈然也但中州
人士深謀多計天下諸國皆為漢并雖大海之外窮塞
之表靡不磨滅今吐蕃塊然獨在者非漢不貪其土地
[240-23a]
不愛其臣僕實陵兄弟小心謹密得保守之耳往者髙
宗以劉審禮有青海之役乃使黄仁素賈守義来和陵
之上下將士咸無猜忌故邊守不戒嚴和事曽未畢以
為好功名人崔知辯從五俟斤路乘間隙瘡痍我衆驅
掠牛羊葢以萬計自此陵之國人大危慄和事矣今之
此求但懼好功名者之吞噬冀此為翰屏以虞之實非
有他懐焉振曰兹事漫汗體大非末吏所能明論當發
使奉章以聞取裁於聖主陵乃命即宗乞思若為使振
[240-23b]
曰今遣使之後國不可更犯漢邊且番使前後入朝不
時遣者良以使去之後兵仍犯漢故朝廷躊躇曰是紿
徒改/反我也以為偵諜不以為使人遂遷延無報今若踵
前陵塞是故陷所去人使孰謂請和也陵俛首踧踖久
之曰陵與國人咸憾崔知辯之前事故嘗有此舉以虞
好功者之来侵比實以𨕖練騎士三萬分路出師使人
既有此言今既於和事非便安可相違旣罷兵散卒遂
指天為信 増續文獻通考曰西番即吐蕃唐末衰弱
[240-24a]
種𩔖分散入内屬者謂之熟户餘謂之生户宋時朝貢
不絶神哲髙三朝皆授以官遼時亦入貢又有小蕃大
蕃胡母思山蕃之别元世祖時郡縣其地設官分職以
吐蕃僧八思巴為大寳法王帝師領之嗣者數世弟子
號司空司徒國公佩金玉印章者前後相望其山則崑
崙極髙峻雪至夏不消綿亘五百餘里黄河經其南其
風俗樸魯上下一心君臣為友吏治無文字懐恩重利
尊釋信詛其産金銀銅錫氂牛名馬天鼠皮獨峰駝青
[240-24b]
稞麥䝁豆羱羊地距松潘四百八十里東北鄰陜西東
界四川雲南明洪武六年大將軍徐達征西番既拔河
州於是河州以西朶甘思烏思藏等部悉歸令故有官
者至京授職遂以攝帝師喃加巴藏卜為熾盛佛寳國
師元國公南哥思丹八亦監蔵等為都指揮同知宣慰
使元帥招討等官分其地設都指揮使司二指揮使司
一宣慰使司三招討使司六千户所十有七以部之仍
其俗封番僧為六王曰灌頂國師曰賛善王曰賛化王
[240-25a]
曰正覺大乘法王曰如来大寳法王皆給印章誥命自
是襲封不易
  吐蕃二
増聨毳帳以為居 有城郭而不處唐書吐蕃傳其國/君號賛普有城郭
而不處聫毳帳以居號/大拂廬部人處小拂廬 昭陵刊像形之石 赤嶺𥪡
分界之碑舊唐書髙宗嗣位弄讃致書云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當勒兵以赴國除討
并獻金銀珠寳十五種請置太宗前髙宗嘉之乃刋石/像其形列昭陵元闕下 又曰詔御史大夫崔琳充使
報聘仍於赤嶺各𥪡分/界之碑約以更不相侵
[240-25b]
  吐蕃三
増疏唐于休烈請不賜吐蕃書籍疏曰臣聞吐蕃之性
慓悍果決敏情恃鋭喜學不回若達於書必能知戰深
於詩則知武夫有師干之試深於禮則知月令有廢興
之兵深於傳則知用師有詭詐之計深於文則知往来
有書檄之制何異借寇兵而齎盜糧也臣聞魯秉周禮
齊不加兵吴獲乘車楚屢奔命且公主逺適異國返求
良書愚臣料之恐非本意慮有奔北之𩔖教於中若陛
[240-26a]
下慮失蕃情以備國信必不得已請去春秋當周道既
衰諸侯強盛禮樂自出戰伐交興情偽於是乎生變詐
於是乎起則有以臣召君之事取威定霸之名若與此
書國之患也傳曰于奚請曲縣繁纓仲尼云惜也不如
多與之邑惟名與器不可假人彼固貪婪貴貨易土正
可錫之錦綺厚以玉帛何必率從其求以資其智
  大羊同
増文獻通考曰大羊同東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于
[240-26b]
闐東西千餘里勝兵八九萬人其人衣氈裘以畜牧為
業地多風雪冰厚丈餘所出物産頗同蕃俗無文字但
刻木結繩而已刑罰嚴峻其王姓姜葛有四大臣分掌
國事自古未通中國唐貞觀十五年遣使来朝
  悉立
増文獻通考曰悉立在吐蕃西南户五萬有城邑邨落
依溪澗丈夫以繒綵纏頭衣氈褐婦人多著短裙其畜
多水牛羖羊雞豕榖宜秔稻麥豆饒甘蔗諸果喪制以
[240-27a]
黒為衣一年就吉刑有刖劓羈事吐蕃自古未通中國
唐貞觀二十年遣使獻方物
  章求拔
増文獻通考曰章求拔或云章揭拔本西羌種也在悉
立西南居山内近代移出西接東天竺遂衣服變西羌
之俗其地延袤八九百里勝兵二千餘人居無城郭好
為冦掠商旅患之聞悉立入朝亦遣使朝貢
  泥婆羅
[240-27b]
増文獻通考曰泥婆羅國在吐蕃西其俗剪髮與睂齊
穿耳璫楦竹筩緩至肩者以為姣䴡食用手多商賈少
田作以銅為錢面文為人背文為馬以板為屋壁皆雕
畫俗重博戯頗解推測盈虛兼通厯術事五天神鑴石
為像每日清水浴神烹羊而祭其王那陵提婆身著眞
珠諸寳玉垂金鈎玉璫佩寳裝伏&KR0691坐獅子座常散花
然香大臣及左右並坐於地有阿耆婆濔池周廻二千
餘歩以物投之即生煙焰懸釡而炊湏臾而熟唐永徽
[240-28a]
二年遣使朝貢
  大勃律小勃律附/
増文獻通考曰大勃律或曰布露直吐蕃西與小勃律
接西鄰北天竺烏萇屬吐蕃唐萬嵗通天逮開元時三
遣使朝故冊其君蘇弗舎利支離泥為王死又冊蘇麟
陀逸之嗣王凡再遣使貢方物小勃律去京師九千里
而贏開元初王沒謹忙来朝詔冊為小勃律王至蘇失
利之立為吐蕃隂誘妻以女故西北二十餘國皆臣吐
[240-28b]
蕃貢獻不入安西都護三討之無功天寳六載詔副都
護髙仙芝伐之平其國於是拂菻大食七十二國皆震
恐歸附執小勃律王及妻歸京師詔改其國號歸仁軍
募千人鎭之
  箇失
増文獻通考曰箇失蜜或曰迦濕彌邏北距勃律五百
里環地四千里山回繚之他國無能攻伐王治撥邏勿
還布邏城西瀕彌那悉多大河地宜稼多雪不風出火
[240-29a]
珠鬱金龍種馬毛褐世傳地本龍地龍徙水竭故往居
之唐開元初遣使者朝八年詔冊其主眞陀羅祕利為
王間獻胡藥天木死弟木多筆立遣使者佛理多来朝
且言有國以来並臣天可汗受調發國有象馬歩三種
兵臣身與中天竺王阨吐蕃五大道禁出入戰輒勝有
如天可汗兵至勃律者雖衆二十萬能輸糧以助又國
有摩訶波多磨龍池願為天可汗營祠因丐王冊詔内
佛理多宴中殿賜賚優備冊木多筆為王自是職貢有
[240-29b]
常其役屬五種亦名國所謂咀义始羅者地二千里有
都城西南餘七百里得僧訶補羅地三千餘里亦治都
城東南山行五百里得烏刺尸地二千里有都城宜稼
穡東南限山千里即箇失蜜西南行險七百里得半笯
蹉地二千里又得曷邏闍補羅者其大四千里有都城
多山阜人驍勇五種皆無君長云
  骨咄
増文獻通考曰骨咄或曰珂咄羅廣長皆千里王治思
[240-30a]
助建城多良馬赤豹有四大鹽山山出烏鹽唐開元十
七年王俟斤遣子骨都施来朝二十一年王頡利發獻
女樂又遣大首領多博勒達于朝貢天寳十一載冊其
王羅金郎為葉護
  蘇毗
増文獻通考曰蘇毗本西羌族為吐蕃所幷號孫波在
諸部最大東與多彌接西距鶻莽硤户三萬唐天寳中
王没陵賛欲舉國内附為吐蕃所殺子悉諾率首領奔
[240-30b]
隴右節度使哥舒翰護送闕下𤣥宗禮之
  多彌
増文獻通考曰多彌亦西羌族役屬吐蕃號難磨濵犂
牛河土多金貞觀六年遣使者朝貢
  伊吾城
増文獻通考曰伊吾城者漢宜禾都尉所治商胡雜居
勝兵千附鐵勒人驍悍土良沃隋末内屬置伊吾郡復
臣突厥貞觀四年来朝頡利滅舉七城降列其地為西
[240-31a]
 伊州
   白蘭
 増文獻通考曰白蘭羗之别種東北接吐谷渾西至叱
 利摸徒南界郍鄂風俗物産與宕昌同勝兵萬人勇於
 戰鬭唐武徳六年使者入朝以其地為維恭二州貞觀
 六年與契毖數十萬内屬永徽時特浪生羌卜樓大首
 領凍就率衆來屬以其地為劍州龍朔後白蘭春桑及
 白狗羌為吐蕃所臣籍其兵為前驅白狗與東㑹州接
[240-31b]
 勝兵纔千人在西北者天授中内附户凡二十萬以其
 地為朝吴浮歸十州散居靈夏間
 
 
 
 
 
御定淵鑑𩔖函卷二百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