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55 御定淵鑑類函-清-張英 (master)


[102-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定淵鑑𩔖函卷九十七
  設官部三十七開府儀同三司増特進大大夫總載/ 光禄大夫 榮禄 夫 資徳
   大夫夫資政大夫夫資善大夫夫正奉大夫夫通/奉大 中奉大 正議大 通議大
   嘉議大夫附夫太中大夫大中大夫憲増亞中大/夫 中散大 増中議 夫 中 大夫 中
   順大夫大朝議大夫大朝請大夫大朝散大夫大/増朝列 夫 奉政 夫 奉議 夫 奉直
   夫/郎 奉訓大夫附承諫議大夫直通議郎林朝議/承議郎 增 徳郎 承 郎 儒 郎
   承務郎郎宣徳郎事通直郎義朝請郎事朝散郎/ 文林 增承 郎 宣 郎 給 郎 徵
[102-1b]
   事郎職承奉郎廸増從仕郎登修職郎將廸功郎/ 修 佐郎 功佐郎 仕郎 仕郎
   增登仕佐郎郎將仕佐郎附/議郎 童子 士
   開府儀同三司一
 原杜氏通典曰漢文帝元年始用宋昌為衛將軍位亞
 三司 後漢章帝建初三年始使車騎將軍馬防班同
 三司同三司之名自此始也殤帝延平九年鄧騭為車
 騎將軍儀同三司儀同之名自此始也又獻帝以伏完/為輔國將軍儀
 比三/司魏黄權以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開府之名自
[102-2a]
此始也漢末奮威將軍晉江右伏波輔國將軍並加大
而儀同三司江左以来將軍則中鎮撫四鎮以上或加
大餘官則左右光禄大夫以上並得儀同三司 齊開
府儀同三司如公 梁開府儀同三司位次三公諸將
軍左右光禄大夫優者則加之同三公置官屬自晉以
來又有如開府同三司之儀者自羊祜始焉漢末呂布/開府如三
司其他無聞至晉羊祜為車騎將軍督荆州諸軍事開/府如同三司之儀累年謙讓不辟士不備寮屬及始有
所命辟士未到而卒不能除署後當陽侯杜元凱/表哀其家無𦙍嗣官無命士請更議之詔不許江左
[102-2b]
亦多有之梁沈約為侍中右光禄大夫徐勉為約請三/司之儀武帝不許 又邵陵王綸為平南將
軍湖州刺史王茂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驃騎將軍並同三司之儀後魏亦有之普泰初
特以尒朱世隆為儀同三司位次上公 北齊亦有儀
同三司者任城王湝等諸王/多為之湝户皆反又有開府儀同三司及儀
同三司 後周建徳四年改開府儀同三司為開府儀
同大將軍仍增置上開府儀同大將軍又改儀同三司
為儀同大將軍仍增置上儀同大將軍 隋文帝並以
為散官又諸衛各置開府左勲衛開府右翊一開府二/開府三開府及武衛武侯領
[102-3a]
軍東宫領兵/開府準此府置開府一人又有儀同府儀同以下置
員與開府同初開府儀同三司為四品散實官至煬帝
又改為從一品同漢魏之制位次三公 唐武徳七年
改上開府儀同三司為上輕車都尉開府儀同三司為
輕車都尉儀同三司為騎都尉後又以開府儀同三司
為文散官開元以前舊例開府特進雖不帶職事皆給
俸禄得與朝會班列依本品之次皆崇官盛徳罷劇就
閒者居之 増文獻通考曰宋初制以節度使兼中書
[102-3b]
令或侍中或中書門下平章事皆謂之使相以待勲賢
故老及宰相久次罷政者隨其舊職或檢校官加節度
使出判大藩通謂之使相故事宰相去位例進官一等
或易東宫三少惟趙普以開國舊臣在相位久故以使
相罷盖異恩也其後呂夷簡王欽若罷相皆以為例元
豐新官制始改為開府儀同三司 續文獻通考曰遼
散官無考 金從一品上曰開府儀同三司中曰儀同
三司 元開府儀同三司儀同三司皆正一品 眀無
[102-4a]
此官
  開府儀同三司二
原東觀漢記曰鄧騭字昭眀延平九年拜為車騎將軍
儀同三司 王隠晉書曰太始七年以鄭襄為司空天
子臨軒遣使就第拜授襄推讓上送印綬至於十數久
之見許以侯就第儀同三司置舎人官騎賜牀帳簟褥
錢五十萬 又惠帝元康元年詔曰王戎清虚履道謀
猷沖逺敭歴外任宣力四方入掌機衡文才允敘將澄
[102-4b]
清風俗顯一羣望宜崇其職乃可賛成王化以光禄大
夫開府儀同三司 増唐書曰尉遲敬徳封鄂國公老
就第授開府儀同三司朝朔望 又李勣永徽元年求
解僕射仍以開府儀同三司知政事 又長孫無忌進
尚書右僕射懼貴且亢后又數言之遂解僕射授開府
儀同三司 又李光弼相州之敗帝以僕固懐恩違令
覆軍優詔召光弼入朝懇讓太尉更拜開府儀同三司
中書令 宋史曰潘羙初為北院使太平興國初改南
[102-5a]
院使三年加開府儀同三司 又范純仁徽宗即位以
觀文殿大學士召之純仁乞歸養疾帝許之及卒贈開
府儀同三司御書碑額曰世濟忠貞 又趙雄字温叔
孝宗時拜右丞相改知江陵府光宗將受禪召雄雄上
萬言書陳修身齊家以正朝廷之道甚剴切詔授寧武
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改帥湖北 金史曰豫王永
成世宗子風姿竒偉博學善屬文世宗尤愛重之二十
五年命留守中都判吏部尚書進開府儀同三司 元
[102-5b]
史曰巴延驛召至自大同世祖崩巴延總百官以聽成
宗即位於上都親王有違言巴延握劒立殿陛陳祖宗
寳訓宣揚顧命所以立成宗之意辭色俱厲諸王股栗
趨殿下拜五月拜開府儀同三司太傅録軍國重事依
前知樞密院事時有忌之者巴延語之曰幸送我兩罌
羙酒與諸王飲於宫前餘非所知也 又拜珠仁宗即
位拜資善大夫太常禮儀院使四年進榮祿大夫五年
進金紫光祿大夫六年加開府儀同三司每議大政必
[102-6a]
曰合典故否同官有異見者曰大朝止說典故何邪拜
住微笑曰公試言國朝何事不依典故同官不能對
  開府儀同三司三
原班同三事詳杜氏/通典 詔給親信王隠晉書元康元年/詔曰中書監張華歴
代心腹朕所憑賴酬其勲績使/儀同三司給親信數滿百人 增濫觴開府北齊書/曰後主
驕縱無度諸濫得富貴者將數萬人庶姓封王者百數/開府千餘儀同無數馬及鷹犬乃有儀同之號鬬雞亦
號開/府 襁褓儀同隋書曰髙祖受禪李穆來朝髙祖降/坐禮之拜太師子孫雖襁褓皆拜儀
同其一門執/笏百有餘人 原羊祜文武佐命王隠晉書太始八年/詔曰羊祜歴位文武
[102-6b]
有佐命之勲其以祜為/車騎開府如三司之儀 張華虚沖挹損又曰惠帝元/年詔曰張華
虚沖挹損難為髙尚其以/華為光祿大夫儀同三司 王戎清虛履道詳前王/隠晉書
増孝嗣角巾丘園齊書曰徐孝嗣加開府儀同三司孝/嗣聞有詔斂容謂左右曰吾徳慙古
人位登衮職將何以堪之正當角/巾丘園待罪家巷耳固讓不受 李靖不辭衰疾唐/書
曰李靖進開府儀同三司帝將伐遼召靖入曰公南征/北討惟髙麗未服亦有意乎對曰疾雖衰陛下誠不棄
病且瘳矣帝/憫其老不許 髙儉屢輔監國又曰髙儉字士亷太宗/幸洛陽以太子監國命
攝少師久之乞致仕聽解僕射加開府儀/同三司帝伐髙麗皆同太子監國駐定州 張說以左
相加又曰張說字道濟遷左丞相上日勅所司供帳/設樂内出醪饌帝為賦詩俄授開府儀同三司
[102-7a]
世忠以功臣進宋史曰韓世忠平湖南授太尉賜帶笏/仍勅樞密以功頒示内外諸將帥建炎
三年進開府/儀同三司 安丙鎮蜀錫命又曰安丙鎮蜀授開府/儀同三司遣閤門舎人
致錫命錫旌節/金印衣帶鞍馬 學士封還制書又曰王淮字季海孝/宗中除中書舎人兼
直學士院龍大淵贈太師仍畀/儀同三司恩數淮封還制書 開府階宜廕子文獻/通考
曰按唐宦者所歴散官與文官同仇士良至開府儀同/三司請廕其子給事中李中敏判云開府階誠宜廕子
謁者監何由有兒是也此外貴璫階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正議大夫者多有之宋朝立法不以内侍混清流故
自有階/官云 韓時議禮進階金史曰韓時字公羙天會十/二年為禮部尚書在職七年
當是時朝廷方議禮制度或因或革故時在禮部兼/領太常甚乆皇統間乞致仕乃加開府儀同三司
[102-7b]
  開府儀同三司四
原詩周王褒别裴儀同詩曰河橋望行旅長亭送故人
沙飛似軍幕蓬卷若車輪邊衣苦霜雪愁貎損風塵行
路皆兄弟千里念相親 增唐杜甫贈哥舒翰開府詩
曰開府當朝傑論兵邁古風先鋒百戰在略地兩隅空
青海無傳箭天山早挂弓智謀垂睿想出入冠諸公茅
土加名數山河誓始終防身一長劒將欲倚崆峒
增制唐常衮授李抱玉開府儀同三司制曰門下秉徳
[102-8a]
者必先於沖讓報功者亦資於禮秩遂其所執以彰眀
哲之心存其所賞以稱勲賢之䇿則勞臣知勸羣議允
從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潞州大都督府長史
充陳鄭澤潞觀察處置等使上柱國李抱玉風雲所感
挺此人傑文武相濟弼於朕躬沖而不盈泰而彌損累
執范宣之志不言馮異之功足以光昭史冊軌度縉紳
今之儀同未曰優異以其遜職是有進階可開府儀同
三司餘並如故 又授李秀璋開府儀同三司制曰勅
[102-8b]
儀亞槐庭寵分茅社議功而賞舊典斯存某官議慮深
逺理懐眀濟勁節不奪長才有餘湟中絶塞久毗戎幕
車師前部仍領藩條摧兇陷堅勝㨗相繼軍吏緩帶邊
人反耕緬思忠勞益用嘉歎宜進秩於八命更褒封於
五等
原章齊王儉拜儀同三司章曰臣聞日中則昃盈虚之
定分器滿必傾往復之恒理遂乃班同衮章燮和台曜
外參論道内緫百司物議惟塵自識非據 梁庾肩吾
[102-9a]
為武陵王拜儀同章曰臣宅慶紫霄聮休皇極地均指
日既無跡而成髙仕若乗風故不行而自逺今者四郊
無壘天下同文都尉春田猶居塞外單于冬獵不入漁
陽臣坐牧三邊非勞士戰豈能屯兵大夏封萬里之侯
飛箭遼城受千金之夀論其才望有懼茂𢎞先佩印綬
常羞叔度
原表梁王筠為王儀同瑩初讓表曰執玉獻金卒先五
等親冕迎輅光導百辟坐階逺大遂致隆滿自位昇朝
[102-9b]
首職冠禮闈辭滿之願將際致仕之請方奏而思渥恩
膏昭奬必被寵章爰降朝野驚矚是以安石歸於固請
元規終以致讓況臣才質空疎器量庸淺而可以妄參
鉉席&KR0804貌槐庭 沈約為始興王讓儀同表曰徒塵翠
幄方降紫泥以兹上令用隔下情況髙擬萬石爰均八
命室等天潢服加黼黻出則髙陪千乗入則仰司百揆
陛下道苞九舜眀出十堯萬徽必理一物興念有紆元
鏡暫垂止水 王僧孺為南平王讓儀同表曰臣聞石
[102-10a]
瓠難剖用謝缾罍瘣木云庇事乖丹雘逢聖徼天一朝
賞至非能聲均吳楚譽埒梁陳故以神夢紫霄心飛丹
掖品同儀比媿眩莫殊 陳江緫太保蕭公謝儀同表
曰阪泉野戰曾無汗馬之勞代邸運籌又闕前戈之勇
薄伐專征早游邊外執玉奉酬又虧朝則王人降止朝
冊逺臨奉述勅書曲停表奏滄波阻夐既杜敬仲之辭
關路悠長致絶趙衰之讓心馳紫路登文石而莫由目
送白雲拜承眀而無日
[102-10b]
原墓志梁簡文帝儀同徐勉墓志銘曰朱弓表瑞寳劒
攸歸長瀾斯注𤓰瓞含輝舉直斥偽校名責實朝有進
賢野無遺逸
  特進一
原杜氏通典曰漢制諸侯功徳優盛朝廷所敬異者賜
位特進位在三公下故成都侯王商以特進領城門兵
置幕府得舉吏如將軍是也 後漢皇后父兄率為特
進侯朝會位次三公隋志曰特進舊位從公光武以鄧/禹列侯就第加特進奉朝請是特
[102-11a]
進引見之稱/無官定體也而竇篤進位特進得舉吏見禮依三公自
二漢及魏晉以為加官從本官車服無吏卒太僕羊琇
遜位拜特進加散騎常侍無餘官故給吏卒車服其餘
加特進者唯食其祿賜列班位而已不别給特進吏卒
車服晉惠帝元康中定令特進位次諸公在開府驃騎
上冠進賢兩梁冠黒介幘五時朝服佩水蒼玉食俸日/四斛太
康三年始賜春絹五十疋秋絹五十疋緜百五十斤元/康元年給菜田八頃田騶八人立夏後不及田者食俸
一年置主簿功曹吏門亭長門下書佐各一人/給安車黒耳駕御一人軺車施耳後户一乗無章綬
[102-11b]
齊時位從公陳因之後魏北齊用人皆以舊徳就閒者
居之 隋文帝以為散官不理事煬帝即位廢特進官
 唐為文散官 傅咸集曰特進執皮帛坐侍臣之下
門下屬漢武特進執璧已有舊制今特進宜執璧繼公
 齊職儀曰特進以功徳特進見也 增文獻通考曰
宋制左右僕射為宰相官元豐更官制乃以特進換之
 續文獻通考曰金從一品内中次曰特進下曰崇進
崇進古無/金所增 元因之特進崇進皆正一品 眀正一品
[102-12a]
文武勲俱左右柱國階俱初授特進榮祿大夫陞授特
進光祿大夫 弇山堂别集曰眀制階以特進為重而
勲尤以左柱國為崇特進而止柱國者有之未有左柱
國而不帶特進者也獨嘉靖十五年加武定侯太師左
柱國而不帶特進亦制之一變矣
  特進二
增唐書曰唐儉為光祿大夫永徽初致仕加特進 又
髙儉為吏部尚書進封涼國公髙祖崩攝司空營山陵
[102-12b]
加特進 宋史曰王安石元豐三年復拜左僕射觀文
殿大學士換特進 又陳執中代蔡京為相為尚書左
丞加特進制下太學諸生陳朝老詣闕上書曰陛下知
蔡京姦解其相印天下鼔舞有若更生及相執中中外
黙然失望執中雖不敢肆為非法若京之蠧國害民然
碌碌庸質初無過人是猶以蚉負山多見其不勝任也
文獻通考曰政和後薛昂帶觀文殿學士任特進白時/中以門下侍郎帶特進皆失舊制繼詔並改光祿大夫
今後特進非/宰相不除 又葉夢鼎咸淳三年再召為參知政事
[102-13a]
詔著作郎盧鉞與台州守項公采趣行拜特進右丞相
兼樞密使
  特進三
原必與定議漢書強禹傳曰禹以特進為天子師就第/賜安車朝服賜養牛上樽酒國家每有大
政必與/定議 加崇諸侯晉公卿禮秩漢制/以特進加崇諸侯 見禮如三公
漢書諸侯王位以特進給/事中朝朔望見禮如三公 舉吏如五府後漢永光三/年以太尉竇
融為特進舉/吏如五府也 增梁商安車駟馬後漢書梁商女為皇/后妹為貴人加商位
特進賜安/車駟馬 趙典布被瓦器後漢書曰趙典尊為國師/位特進猶布被而寢瓦器
[102-13b]
而/食 入則極言正諫又曰陰識拜執金吾位特進入則/極言正諫至與賓客語不及國事
慕仲山甫匪躬之節所/用掾吏皆天下俊哲 參議朝章國典唐書曰魏徵/在尚書省多
病數辭乃拜特進知門下省/事詔朝章國典參議得失 特進宰相階官宋史曰/趙鼎歸
㑹稽上書言時政秦檜忌其復用乃嗾王次翁論之且/言特進乃宰相階官鼎雖請降而階官如故是未嘗罷
相也遂降散官/謫居興化軍 張浚以却敵除又曰張浚以却/敵功制除特進 趙
葵以安撫加又曰趙葵辭右丞相以觀文殿學/士判潭州湖南安撫使加特進 内閣
同時進階弇山别集曰眀正徳間楊廷和梁儲同在内/閣皆特進嘉靖時夏言嚴嵩同鄉在内閣亦
皆特/進 原鄧禹罷三公位特進東觀漢記建武中鄧禹/罷三公以列侯就第位
[102-14a]
特/進 曹洪以驃騎位特進魏志曰文后父毛嘉以官廕/為列侯曹洪以驃騎位特進
  特進四
增制唐元稹授李光顔加階特進并賜一子官制曰五
原居宥夏靈慶之中當蛇豕豺狼之窟將搤咽喉之要
爰授腹心之臣厥有成功宜加茂典邠寧慶等州節度
觀察處置等使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上柱國武威
郡開國公李光顔氣敵三軍心師百行叱咤則風雲迴
合開宴而樽俎周旋盖文武之全才眞古今之良將是
[102-14b]
以淮蔡之役百勝功髙青齊之師一面居最朕以蕭關
尚警馬嶺猶虞五餌之詐可羞百雉之防爰度惟爾良
能果諧予願比命有司褒乃實効僉曰古諸侯勲徳優
盛則就加特進以寵之我國家封植崇重則有朝請一
子以異之予嘉乃勤兼用兩者兹謂上賞爾惟欽哉可
特進仍與一子正員四品常參官餘如故
原墓志梁孝元帝特進蕭琛墓志銘曰山東流水關西
城市義府辭鋒風飛雲起遊楚宦梁桂馥蘭芳蓮花可
[102-15a]
賦迷迭成章學𩔖五行書倅三篋已研金匱兼探玉牒
石祠既擬欒社兹同桃李成徑松柏為叢天地長乆永
扇髙風 陳江緫特進光祿大夫徐陵墓志銘曰耕耘
書圃弋獵文塲藻思綺合尺牘繡揚辭奔太史筆利干
將心緘武庫口定雌黄奉使廵採絶域遐深市朝遷貿
陵谷相侵形寄王績名宣攀附髙排閶闔鬱轉雲路年
踰致仕齒及懸車夜漏方盡馳光復斜平原出宿庠序
為家隴愁宿霧松悲閒鳥地迥雲低山重樹小九原孤
[102-15b]
月三泉送旐疇曩行役共上河梁予因病免君事逺將
痛心期之徂謝憫時代之銷亡冀鐫石於元冢留清風
於故鄉
  大夫緫載
原食菜陪/臣 頒氷理家者不敢失/於臣妾大夫 立家大夫/立家 問富
問大夫之富曰有宰/食力祭器衣服不假 乗軒 賜杖以上俱/見白帖 增毳衣
詩曰毳衣如菼注毳/衣天子大夫之服 羔裘詩曰羔裘如濡注/羙其大夫之詞 原主
綱紀春秋漢含孳曰少微/北大夫位主綱紀也 法山陵又曰二十七大/夫法山陵也
[102-16a]
通人事說苑曰大夫出入與民同衆/取去與民同利通於人事也 參國體詳下温/故知新
注/ 掌論議漢書百官公卿表曰大夫掌論議有太中/大夫中大夫諫大夫皆無員多至數十人
武帝元狩五年初置諫大夫秩比八百石太初元年更/名中大夫為光祿大夫秩比二千石太中大夫秩比千
石如/故 掌應對續漢書百官志曰凡大夫無員數掌/顧問應對無常事唯詔命所使也
刑不上大/夫 祿倍士禮曰下大/夫倍上士 為筋脈臣六韜曰二/十七大夫
者為筋/脈之臣 為帝者佐春秋漢含孳曰少微之/北大夫位為帝者佐也 毗亮九
漢官儀曰天子二十七大/夫職在言議毗亮九卿 職參九卿帝王世紀曰/大夫者所以
參九/卿也 一國之髙文子曰取一國之髙/以為二十七大夫也 四方之則漢/官
[102-16b]
解詁曰光禄大夫諫議大/夫揖譲羣卿四方則之能有德音毛萇詩傳曰建邦/能命龜田能施命
命器能詔使命能造登髙能賦師旅能誓山川能説喪/紀能誄祭祀能語君子能此九者可以為有德音可以
為大/夫也 可與國事漢官儀曰感物造端才智深羙可與/國事故舉為列大夫古者諸侯卿大
夫交接鄰國以㣲言相感當揖讓之際稱/詩以喻其志别賢不肖而覩盛衰者也 進賢達能
白虎通曰大夫之為言大扶進人者/也故𫝊曰進賢達能謂之大夫也 温故知新漢官/解詁
曰武帝以中大夫為光祿大夫於古禮為天子之大夫/視列國之上卿光祿大夫太中諫議大夫皆能温故知
新率由舊章與參國體稽合同異皆能分眀古今辨章/舊聞講論五始謹按公羊𫝊云五始者元年春王正月
公即位元者歲之始春者四時之始王者受/命之始正者月之始公即位一國之始也 位崇羔
[102-17a]
三命為/大夫 象法山陵白/帖 常在於仁說苑曰大夫者/行猶舉繩不傷
於言言達於世不害於身通於關梁實於府庫/如此者舉以為大夫故大夫之事常在於仁也 大夫
不可徒行論語曰顔淵死顔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椁/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大夫致仕賜之几杖曲禮曰大夫七十而致仕若不得四/謝則必賜之几杖行役以婦人適
方乗安車自稱曰老夫於其國則/稱名越國而問焉必告之以其制
  光祿大夫一榮祿大夫夫資徳大夫夫資政大夫/ 資善大 正奉大
  通奉大夫/通議大夫 中奉大夫附正議大夫/嘉議大夫
原杜氏通典曰秦時光祿勲屬官有中大夫漢武帝太
[102-17b]
初元年更名光祿大夫漢志曰夫者扶也膚也詩曰殷/士膚敏祼將于京眀當以其肌
膚知能侍/君父也銀章青綬掌議論屬光祿勲無常事唯顧問
應對詔命所使無員後漢光祿大夫三人凡諸國嗣王
之䘮則掌弔多以為拜假賵贈之使及監䕶䘮事魏氏
以來無員轉優重不復以為使命之官其諸公告老皆
加拜此位及在朝顯職復用加之魏文帝以楊彪為光/祿大夫賜几杖衣袍
因朝㑹引見命彪著布單衣鹿/皮冠杖而入待以賓客之禮及西晉受命置左右光
祿大夫假金章紫綬而光祿大夫如故加金章紫綬並
[102-18a]
與卿同進賢兩梁冠黒介幘五時朝服佩水蒼玉并祿
賜班位吏卒皆與特進同復以為優崇之制而諸公遜
位不復加之其以為加官者唯假章綬祿賜班位而已
不别給車服吏卒也或更拜上公或以本封食公祿其
諸卿尹中朝大官年老致仕者及内外之職如此者前
後甚衆由是或因得開府或進加金章紫綬又復以為
禮贈之官本已有卿官者不復重給其餘皆給其假銀
章青綬者位在金紫將軍下諸卿上泰始中唯太子詹事
[102-18b]
楊珧加給事中光祿大夫加兵之制諸所供給依三品
將軍晉宣帝子平原王幹拜光祿大夫/加侍中特假金章紫綬班次三司其餘自如舊制
終武惠孝懐三世食俸日三斛太康二年始給春絹五/十疋緜百斤惠帝元康元年始給菜
田六頃田騶六人置主簿功曹/史門亭長門下書佐各一人宋氏因之齊左右光祿
大夫皆據舊齒位從公開府置佐吏如公年重加親信
二十人魏晉以來無員以左右光祿大夫光祿三大夫
皆銀章青綬其重者詔加金章紫綬則謂之金紫光祿
大夫其重者既有金紫之號故謂本光祿為銀青光祿
[102-19a]
大夫晉時王翹之為/銀青光祿大夫樂安任遐為光祿就王晏乞一片
金晏乃啓轉為金紫是也猶屬光祿勲梁又有左右金
紫光祿大夫視吏部尚書左右光祿大夫視諸曹並養
老病陳因之自晉以後多為兼官後魏有光祿大夫金
紫銀青光祿大夫北齊皆以舊徳就閒者居之與特進
同後周有左右金紫左右銀青四光祿大夫隋有光禄
大夫左右光祿大夫皆為散官不理事唐初猶有左右
之名貞觀以後唯曰光祿大夫金紫光祿銀青光禄並
[102-19b]
為文散官按前代光祿大夫始加金章紫綬及銀章青/綬者並尊崇之皆在光祿之上後魏定令誤
遂因仍/不改 漢官解詁曰武帝以中大夫為光祿大夫與
博士慎以儒雅之選異官通職周官所謂聮者也 漢
官儀曰光祿大夫秩比二千石不言屬光禄光祿勲門
外特施行馬以旌别之 百官表注曰光祿大夫古官
也銀章青綬詩云三事大夫莫不夙夜職掌言議毗亮
論道獻可替否賛揚徳化 増文獻通考曰宋元豐更
官制以金紫光祿大夫換吏部尚書銀青光祿大夫換
[102-20a]
五部尚書以光祿大夫換尚書左右丞時宰相王珪任/禮部侍郎同平
章事上以珪久不進官因改/官制乃特授銀青光祿大夫 金正二品上曰金紫光
祿大夫從二品上曰光祿大夫元正一品曰金紫光祿
大夫從一品曰光祿大夫眀正一品授特進光祿大夫
從一品授光祿大夫 榮祿大夫金置正二品下曰銀
青榮祿大夫從二品下曰榮祿大夫元正一品下銀青
榮祿大夫從一品下榮祿大夫眀正一品初授特進榮
祿大夫陞授特進光祿大夫從一品初授榮祿大夫陞
[102-20b]
授光祿大夫 資徳大夫資政大夫資善大夫三階皆
金置為正三品元為正二品眀因之正二品初授資善
大夫陞授資政大夫加授資徳大夫 正奉大夫通奉
大夫中奉大夫三階宋大觀間新置金為從三品元為
從二品眀從二品初授中奉大夫陞授通&KR2734大夫加授
正奉大夫 正議大夫通議大夫 嘉議大夫 原杜
氏通典曰正議大夫通議大夫皆隋置散官盖取秦大
夫掌議論之義唐並因之 增續文獻通考曰宋元豐
[102-21a]
間更官制以正議大夫換六部侍郎并作一等以通議
大夫換給事中而嘉議大夫則金所置也金為正四品
元為正三品眀正三品初授嘉議大夫陞授通議大夫
加授正議大夫
  光祿大夫二
原漢書曰杜陵王仲翁出入蒼頭廬兒𫝊呼甚寵蕭望
之守門顧謂望之曰不肯碌碌反抱關乎望之曰人各
有志 又元帝以少傅周堪為光祿大夫秩中二千石
[102-21b]
領尚書事 東觀漢記曰張湛字子孝為光祿大夫數
正諫威儀不如法度者湛常乗白馬光武每有異政輙
曰白馬生且復諫矣 樊英别𫝊曰詔書告南陽太守
曰五官中郎將樊英委榮辭祿不降其節今以英為光
祿大夫賜歸家所在縣給糓千斛常以八月存髙年致
牛一頭酒三斛 魏志曰黄初四年光祿大夫楊彪詔
給吏卒門施行馬 增太平御覽曰晉王藴字修仁烈
宗將納后訪於公卿對曰王藴地望可與國婚后既立
[102-22a]
徵拜金紫光祿大夫 又晉顧和字君季榮族子也二
歲失父總角便有清操弱冠知名榮雅器之康帝即位
為尚書僕射更拜銀青光祿大夫又遷左光祿大夫
唐書曰魏徵進左光祿大夫鄭國公多病辭職帝曰公
獨不見金在鑛何足貴邪善冶鍛而為器人皆寳之朕
方自比於金以卿為良匠而加礪焉卿雖疾未及衰庸
得便爾 又李靖斥地自陰山北至大漠蕭瑀劾靖持
軍無律縱士大掠散失竒寳帝召讓之靖無所辨頓首
[102-22b]
謝帝辭曰赦公之罪録公之功乃進右光祿大夫賜絹
千疋増户至五百既而曰向人譛短公朕今悟矣 又
劉洎字思道拜尚書右丞洎健於職於是尚書復治如
魏徵時累加銀青光祿大夫 又郭曖尚昇平公主主
坐事留禁中朱泚亂逼署曖官辭以居䘮被疾既而與
公主奔奉天徳宗嘉之釋主罪進曖光祿大夫 又裴
度平淮西䇿勲進金紫光祿大夫𢎞文館大學士晉國
公 宋史曰元豐官制行王珪由禮部侍郎超授銀青
[102-23a]
光祿大夫及哲宗立進金紫光祿大夫 又留正慶元
時復觀文殿大學士初劉徳秀自重慶入朝未為正所
知謁正客范仲黼請為言正曰此人若留之班行朝廷
必不靜乃除大理簿徳秀憾之至是為諫議大夫論正
四大罪自是彈劾無虚歲乃責授中大夫分司西京眀
年許自便復光祿大夫提舉洞霄宫俄復觀文學士金
紫光祿大夫 又謝深甫字子肅慶元時參知政事内
侍王徳謙建節深甫三疏力陳不可蹈大觀覆轍徳謙
[102-23b]
竟斥進金紫光祿大夫拜右丞相累乞避位寧宗曰卿
能為朕守法度惜名器不可以言去 元史曰巴延平
宋又擒反者乃進金紫光祿大夫知樞密院事 又李
孟請告歸𦵏其父母十二月入朝帝大恱慰勞甚至延
祐元年進金紫光祿大夫 又李好文為翰林學士承
旨皇太子深敬禮之屢引年乞致仕至再三遂拜光祿
大夫河南行省平章事仍以一品祿終其身 又尚文
為尚書右丞武宗仁宗之世屢延致訪以國事進階自
[102-24a]
光祿大夫轉銀青光祿大夫 弇山堂别集曰洪武三
年大封功臣李善長徐達皆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常
茂馮勝李文忠鄧愈皆榮祿大夫右柱國 又世宗初
政遣行人齎勅諭特進光祿大夫上柱國大學士劉健
曰卿年近九旬體履康泰全名盛福求之當代實鮮其
倫又勅諭光祿大夫大學士謝遷曰行將起卿於家得
聞猷告以輔朕不逮
  光祿大夫三
[102-24b]
原次丞相漢書曰谷永字子雲為光祿/大夫秩中二千石位次丞相 亞九卿蜀志/曰譙
周字允南遷光祿大夫/秩中二千石位亞九卿 登賢俊續漢書百官志曰光/祿大夫掌賵襚祠贈
䕶䘮事立嗣王存/問耆老延登賢俊 給牀帳晉紀曰光祿大夫致仕多/遜位者給牀帳褥席賜錢
二十萬給吏/卒門施行馬 長公當輿漢書曰夏侯勝字長公為光/祿大夫時昌邑王嗣立數出
勝當乗輿前諫曰天乆陰而不雨臣下有謀上者/陛下出欲何之王怒謂勝為妖言縛以屬吏也 子
横斷鞅汝南先賢𫝊曰郭憲字子横為光祿大夫帝欲/到三輔憲諫曰天下未定車駕未可廵遂行憲
乃當車㧞佩刀以斷車鞅帝不止到𢎞農/潁川兵起乃還上曰悔不用光祿大夫言 樊宏謙卑
華嶠漢書曰樊宏字靡卿為光祿大夫/位特進宏為人謙卑畏慎不敢茍進 魯芝清約晉/録
[102-25a]
曰光祿大夫魯芝清約儉嗇/耆艾不渝上賜絹三百疋 秩二千石漢書貢禹𫝊/曰禹字少翁
為光祿大夫頃之上書曰賴陛下神靈拜光祿大夫秩/二千石俸錢月萬二千祿賜愈多誠非草茆愚臣所當
蒙也伏自念終亡以仰/報厚徳日夜慙媿而已 官品第二晉百官表注曰光/祿大夫官品第二
俸月三/十五斛 出則奉車漢書曰霍光字子孟為光祿大夫/出則奉車入侍左右出入禁闥二
十餘年小心謹慎未/嘗有過甚見親信 出則驂乗又曰金日磾為光祿/大夫既親近未嘗有
過失上甚信愛之賞賜累/千金出則驂乗入侍左右 入朝不趨晉諸公賛曰扶/風王朝晚乃敘
用為光祿比秩三司不開府/辟士劒履上殿入朝不趨 太官致膳晉中興書曰/瑯琊顔含拜
右光祿大夫門施行馬賜牀帳被褥敕太官四時致膳/固辭不受於時論者以王導帝之師傅名位隆重百寮
[102-25b]
宜為降禮太常馮懐以問於含含曰王公雖重理無/偏敬降禮之言或是諸君事宜鄙人老矣不識時務
倪寛經學漢書曰倪寛以侍御史見上語經學/上恱之問尚書一篇擢為中大夫 房鳳
眀經又曰王根薦房鳳眀經/通達擢為光祿大夫 蔡義説詩又曰蔡義為/光祿大夫給
事中昭帝召見義說詩/甚悦之遷御史大夫 荀邃善論荀氏家𫝊曰邃字/道眀性雅静善談
論遷光/祿大夫 增股肱之寄馬周攝吏部尚書進銀青光祿/大夫帝嘗以飛白書賜周曰鸞
鳳沖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公清之相宋史曰李宗勉為左/丞相兼樞密使守法
度抑僥偉不私親黨召用老成樂聞讜言趙汝騰嘗以/宗勉為公清之相以光祿大夫觀文殿大學士致仕
 尚書存問弇山别集曰眀嘉靖初勅諭光祿大夫户/部尚書韓文曰卿一時耆碩人望攸歸已
[102-26a]
有旨起用特先遣/行人齎勅存問 眞人考滿又曰世宗時眞人陶仲/文以少師一品六年考
滿加特進/光祿大夫 原主父言世務漢書曰主父偃上書言世/務書奏上召見謂曰公皆
安在何相見之晚也乃遷為郎中偃數上書言事遷/謁者中郎中大夫歲中四遷案漢武改為光祿大夫
吾丘對寳鼎又吾丘夀王傳曰夀王字子贑為光祿大/夫汾陰得寶鼎武帝嘉之薦見宗廟藏於
甘泉宫羣臣皆上夀賀曰陛下得周鼎夀王獨曰非周/鼎上聞召而問之對曰臣聞周徳始乎后稷長於公劉
大於太王成於文武顯於周公徳澤上昭天下漏泉無/所不通上天報應鼎為周出故名曰周鼎今漢自髙祖
繼周亦昭徳顯行布恩施惠六合和同至於陛下恢廓/祖業功徳愈盛天瑞並至珍祥畢見昔秦始皇親出鼎
於彭城而不能得天祚有徳而寳鼎自/出此天之所以與漢廼漢寳非周寳也 灌嬰數力戰
[102-26b]
又曰灌嬰數力戰拜為中/大夫案漢武光祿大夫也 汲黯數切諫又曰汲黯召/為中大夫以
數切諫不得久留/内遷東海太守 周堪領尚書又曰周堪為河東太/守詔曰先帝賢而傅
朕出而試之三老官屬詠頌其羙每使者過郡靡人/不稱令徵堪為光祿大夫秩中二千石領尚書事
鄧晨監諸將後漢書鄧晨𫝊曰晨字偉卿光武嘗與兄/伯升及晨俱之宛與穰人蔡少公等讌語
少公頗學圖讖言劉秀當為天子或曰是國師公劉秀/乎光武戲曰何用知非僕邪坐者皆大笑晨心獨喜建
武三年徵晨還京師數讌見說故舊平生為歡晨從容/謂帝曰僕竟辨之帝大笑從幸章陵拜光祿大夫使持
節監執金吾賈復等/擊平邵陵新息賊 常惠勤勞拜漢書常惠𫝊曰惠/少時家貧自奮應
募隨栘中監蘓武使匈奴并見拘留十餘年/昭帝時乃還漢嘉其勤勞拜為光祿大夫 谷永才
[102-27a]
能徵漢書曰谷永待詔公車為上第永既隂為大將軍/王鳳所說能實最髙由是擢為光祿大夫永奏書
謝鳳曰永斗筲之才質薄學朽無一日之雅左右之/介將軍說其狂言擢之皁衣之吏厠之諍臣之末
增以侍郎進階宋史曰孫固字和父元祐時為門下侍/郎以年髙數乞骸骨太皇太后曰卿先
帝東宫時舊臣今帝新聽政勉留輔導或體中未安取/文書於家治之可也固感激強起視事累官光祿大夫
 加銀青留相金史曰張萬公字良輔幼聰悟善讀書/父夢至一室牓曰張萬相公讀書堂已
而萬公生因以名焉章宗時為相/屢上章以病告加銀青光祿大夫 呼光祿不名元史/曰許
國禎字進之世祖在潛邸以醫徵至國禎納諫從征雲/南機密皆得參預朝夕未嘗離左右或在告帝輙不恱
世祖即位録前勞遷禮部尚書上疏言慎財賦禁服色/設諫官建學校等事多施行凡所薦則皆知名士帝與
[102-27b]
近臣言及勲舊大臣因謂國禎曰朕昔出征同履艱難/者惟卿數人在爾遂拜集賢大學士進階光祿大夫每
進見帝呼為許光祿而不名由是/内外諸王大臣皆以光祿呼之 賜上尊命餞又曰/程鉅
夫皇慶間為翰林學士承旨後以病乞骸骨不允命近/臣撫視且勞之曰卿世祖舊臣惟忠惟貞其勉加餐粥
少留以副朕心鉅夫請益堅特授光祿大夫賜/上尊命廷臣以次餞於齊化門外給驛南歸 原鼂
錯髙第乃遷漢書曰鼂錯對策當時有百餘人惟錯為/髙第乃遷中大夫謹按漢武改中大夫為
光祿/大夫 陳宫文武擢拜會稽典録曰上見天下郡郎制/曰文左武右陳宫乃正中立上
問此何郡郎對曰有文有武未知所如又問何施/答曰文為顔氏春秋武為孫吳兵法上擢拜大夫 武
陔朝論歸羙晉諸公贊曰武陔遷為右光祿/開府公以身率職朝論歸羙 賀循儒
[102-28a]
者為榮晉中興書曰賀循字彦先拜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帝親臨軒遣使持節加左右循病雖
口不能言而指麾左右推去章服車駕親幸執手/流淚太子親臨者三焉往還皆拜儒者以為榮 増
常衮散官無封唐書曰常衮為相散官纔朝議而無封/爵郭子儀言於帝遂加銀青光祿大夫
 趙葵宣力特授宋史曰趙葵平李全帝曰卿父子兄/弟宣力甚多卿在行陣又能率先士
卒捐身報國尤儒臣所難特授光祿大夫右丞/相兼樞宻使四上表力辭言宰相須用讀書人 原王
延世河決塞隄漢書溝洫志曰成帝初河決河隄使者/王延世三十六日河隄成上曰東郡河
決流漂二州校尉延世隄防三旬立塞其以五年為河/平元年卒治河者為著外繇六月惟延世長於計䇿功
費約省用力日寡朕甚嘉之其以延世為光/祿大夫秩中二千石賜爵關内侯黄金百斤 徐自為
[102-28b]
五原築障漢書匈奴𫝊曰太初三年句黎胡單于立漢/使光祿徐自為出五原塞千餘里築城障列
亭至盧朐按師古曰/盧朐山名也胊音劬 言楚詞武帝甚恱又朱買臣𫝊/曰嚴助貴幸
薦買臣召見說春秋言楚/詞帝甚恱之拜為中大夫 舉賢良武帝嘉之又董仲/舒𫝊曰
武帝即位舉賢良文學之士前後百數而仲舒以賢良/對䇿焉制曰朕欲聞大道之要至論之極今子大夫裒
然為舉首/朕甚嘉之 論辨便宜大臣數屈又嚴助𫝊曰舉賢良/對䇿百餘人武帝善
助對由是獨擢助為中大夫因言國家便宜令助與大/臣辨論中外相應以義理之文大臣數詘帝尤親幸焉
 時訪大議據經以對蜀志曰譙周遷光祿大夫周雖/不與政事以儒行見禮時訪大
議輙據經以對而後生/好事者亦咨問所疑焉 荀勗以左光祿開府王隱晉/書曰荀
[102-29a]
勗字公曾為光祿大夫儀同三司開府辟召時諸州郡/大水兖土尤甚朂陳宜立都水使者其後門下啓通事
令史伊羨趙咸為舎人對掌文法詔以問勗勗曰/增置文法之職適恐更耗擾蠧國臣竊謂不可 劉
寔以右光祿開府又曰劉寔字子真加侍中特進右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領冀州都督
 増敭歴省臺五十餘年元史曰趙世延為御史丞劾/奏權臣特們徳爾詔奪其官
及仁宗崩特們徳爾復相鋭意報復屬其黨誘世延弟/誣告世延罪逯至繫刑曹再歲其弟自以所訴涉虚亡
去乃得釋泰定元年復為御史中丞有旨趙世延頃為/權姦所誣中書宜徧移天下昭雪其非辜仍加翰林承
旨進階光祿大夫世延歴事/九朝敭歴省臺五十餘年 雄文大冊皆出其手又/曰
歐陽𤣥歴事累朝且修三史超授翰林學士進階光祿/大夫凡宗廟朝廷雄文大冊播告萬方制誥皆出其手
[102-29b]
 原常林告老為光祿大夫魏志曰常林時論以林節/操清峻欲致之公輔而林
遂稱疾篤拜/光祿大夫 卞壼乞解拜光祿大夫晉書曰卞壼㢘/潔儉素居甚貧
約息當婚詔特賜錢五十萬固辭不受後患/面創累乞解職拜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
  光祿大夫四
原表梁丘遲為栁僕射讓光祿表曰竊聞敬孫以規獻
為職彝品常貴飛翠鳴玊升降禁眀臣以痁疾豈伊或
忝匪稱其服終朝三禠近取諸身皎日非喻臣之庸薄
久塵物論假以克壯報效無階而嬰離沉痼日月滋甚
[102-30a]
聖朝留簮履之舊愍降帷蓋之餘矜榮不徒行事存寵

原誄魏曹植光祿大夫荀侯誄曰如氷之清如玉之潔
法而不威和而不䙝百寮士庶欷歔霑纓機女投杼農
夫輟耕輪結轍而不轉馬悲鳴而倚衡
  太中大夫一中大夫夫亞中大夫夫中㪚大夫夫/中議大 中憲大 中順大
  朝朝議大夫奉朝請大夫奉朝散大夫奉直大夫/ 列大夫 政大夫 議大夫
  奉訓大夫附/
[102-30b]
原杜氏通典曰太中大夫秦官亦掌議論漢因之哀帝/初立
御史大夫王嘉奏曰蘇令發起為盜欲遣大夫為使時/見大夫無可使者召盩厔令尹逢拜為諫議大夫遣之
今諸大夫有材者/甚少宜預養也後漢置二十人隗囂廣置職位以自/髙鄭興止之曰夫太
中大夫使持節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當置也為胡/廣云諫議光祿太中中散大夫此四等於古禮皆 天
子之下大夫/列國之上卿魏以來無員晉視中丞吏部絳朝服進賢
一梁冠介幘太始末詔除王覽為太中大夫祿賜與卿
同梁北齊皆有唐亦有之 増宋元豐官制行以太中
大夫換諫議大夫神宗以寄祿官等給減少遂以太中
[102-31a]
大夫為宰相官故蔡確時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先換
太中大夫及拜相則依前太中大夫守尚書右僕射兼
中書侍郎遂為定制其後又以太中大夫以上為侍從
元豐中自太中大夫至金紫止六階昔之五部尚書/今為一官六部侍郎為一官是十一官并為兩官矣
左右丞左右諫議亦并四官為兩官其後增置通奉正/奉宣奉三階自太中大夫以上惟宰執侍從乃得遷
金為從四品元眀為從三品 中大夫秦官漢武改為
光祿大夫自後無聞北齊有之唐又置之龍朔二年七/月制諸王嫡
子封郡王者出/身從四品下叙 宋元豐更官制以中大夫換祕書監
[102-31b]
而殿中監本一等其時偶闕任殿中監者故只著祕書
監神宗以太中大夫為宰相官故初除執政只授中大
夫是時拜翰林學士蒲宗孟王安禮為左右丞兩人寄
祿官皆未至大夫只除中大夫守之金元眀品同上
亞中大夫元置金增置少中大夫元延祐改亞中大夫
金從四品上曰太中大夫中曰中大夫下曰少中大夫
元從三品上曰太中大夫中曰中大夫下曰亞中大夫
眀從三品初授亞中大夫陞授中大夫加授太中大夫
[102-32a]
 原中散大夫王莽所置後漢因之後置三十人漢官曰/光武中
興/置魏晉無員齊梁視黄門侍郎品服冠幘與太中同陳
亦有之唐又置之 増宋更官制惟光祿大夫及中散
朝議二大夫分左右金元以後無 中議大夫中憲大
夫中順大夫金增置正五品上曰中議大夫中曰中憲
大夫下曰中順大夫元為正四品眀正四品初授中順
大夫陞授中憲大夫加授中議大夫 原朝議大夫隋
置散官以取漢諸大夫得上奉朝議為名唐因之 增
[102-32b]
宋元豐更官制自朝議至中大夫凡三階金元無眀有
 原朝請大夫隋置散官取漢將軍公卿年髙徳重者
以列侯就第特進奉朝請之義唐因之龍朔制諸王衆/子封郡公者出
身從五/品上叙 増宋金元俱有眀為從四品 原朝散大夫
隋置散官唐因之自正議以下今并為文散官 增又
續文獻通考曰宋金元俱有眀無 朝列大夫金置舊
曰奉徳大夫天徳二年改朝列金從五品上曰朝請大
夫中曰朝散大夫下曰朝列大夫元因之為從四品眀
[102-33a]
從四品初授朝列大夫陞授朝散大夫加授朝請大夫
 奉政大夫奉議大夫金增置元改奉政為朝政眀如
金制金正六品上曰奉政大夫下曰奉議大夫元正五
品上曰朝政大夫下曰奉議大夫眀正五品初授奉議
大夫陞授奉政大夫 奉直大夫奉訓大夫金增置元
眀俱因之金從六品上曰奉直大夫下曰奉訓大夫元
為從五品眀從五品初授奉訓大夫陞授奉直大夫
  太中大夫二
[102-33b]
原數存問東觀漢記曰張湛為太中大夫病居/東門候舎人號東門君帝數存問 數引
又曰張純字伯仁為太中大夫在朝累世眀習故事/建武初舊典多闕每有疑議輒以訪純一日或數四
引/見 賜牀帷臧榮緒晉書曰爰郡字文伯老乞骸骨詔/聽如所上拜太中大夫賜錢三十萬牀帷
薦褥祿賜/與卿同 給安車傅子曰魏眀帝以管寧為太中大/夫賜朝服一具衣一襲被一領給
安穏犢/車一乗 増示優異合璧事𩔖曰中大夫班品甚崇祿/餼亦厚著為定員有闕則補惟左
右近侍得以歲月躐次/而至所以示優異也 進一階唐書曰李朝隠為侍/御史執罷斜封官千
四百員遷長安令宦官閭興有所干請曵去之睿宗嘉歎/後御承天門對百官及朝集使褒諭其能進太中大夫
一/階 原橋元謙儉張璠漢記曰橋元字公祖謙儉下士/不以王爵秩親拜太中大夫及卒家
[102-34a]
無餘業當時/稱為名臣 韓暨髙潔魏志韓暨傳眀帝景初二年/詔曰太中大夫韓暨澡身浴
徳志節髙潔年踰八十守道彌/固可謂純篤老而益劭者也 増獨行君子魏志曰/管寧字
幼安北海朱虚人年十六䘮父中表愍其孤貧咸共贈/賻悉辭不受長八尺羙鬚眉與平原華歆同郡邴原相
友黄初四年詔公卿舉獨行君子司徒華/歆薦之文帝以為太中大夫固辭不受 一體忠臣
唐書曰劉褘之為中書侍郎時司門員外郎房先敏坐/累貶衛州司馬訴於相府内史騫味道謂曰太后旨褘
之曰乃上從有司所奏耳后聞以味道歸非於上貶青/州刺史加褘之太中大夫因曰君為元首臣為股肱以
手足疾移於腹背尚為一體/乎褘之引咎於己忠臣也 原最為髙大韋昭辨釋/名曰太中
大夫在中最/為髙大也 増書生知兵宋史曰理宗時王居安以/敷文閣待制知福州升龍
[102-34b]
圗閣直學士轉太中大夫將行鹽宼起寧化居安以書/諭汀守曰土瘠民貧業扵鹽可盡禁邪且彼既執三首
惡以自贖他可勿治部使者遣軍將提兵往軍潰事聞/命居安留招捕賊即引退居安以書生於兵事不學而
知/ 原文帝恱賈誼漢書曰賈誼年二十餘最為少毎/詔令議下諸老先生未能言誼盡
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出/文帝恱之超遷至太中大夫 朝廷訪鄭興續漢書曰/鄭興為太
中大夫數上便宜多見用/朝廷每有大議輒訪焉 増諸儒相論議東漢書曰/魯丕字叔
陵遷中散大夫時賈逵薦丕道藝深眀和/帝朝會召見諸儒相難數事帝善丕說 解襜襦衣
又曰來歙字君叔南陽新野人有大志慷慨治春秋/左氏東詣洛陽見上喜曰君叔獨勞苦即解襜襦衣
歙拜太/中大夫 原田豫食卿祿魏書曰田豫為衛尉乞遜位/未聽嘗曰年過七十而以居
[102-35a]
位譬猶鐘鳴漏盡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遂固稱疾篤因拜太中大夫食卿祿焉 袁奥從卿
晉録曰太中大夫新蔡男袁奥志髙表行所/宜優異可從九卿崇重之例别給吏四人 増詔
肩輿以朝唐書曰韋思謙垂拱初同鳳閣鸞臺三品轉/納言辭疾不許詔肩輿以朝聽子孫侍以太
中大夫/致仕 事經韓大夫宋史曰太中大夫韓璹字君玉/先出使吏事絶人閱案牘終身
不忘澶州民懐思之他日郡守欲有所為/民必曰此事已經韓大夫矣以故輒止 十轉至太
元史曰宋本字誠夫元統間為集賢院直學士兼國/子祭酒兼經筵官本階官自承務郎十轉至太中大
夫/ 布衣叨三品又汪澤民字叔志至正三年朝廷修/遼金宋史召澤民赴闕除國子司業
與修史書成遷集賢直學士階太中大夫即移書告老/大學士華善欲留之澤民曰以布衣叨榮三品志願足
[102-35b]
矣遂致/仕歸 門亦施行馬太平御覽曰光祿大夫門施行/馬泰始中華表為太中大夫祿
賜與卿同門/亦施行馬 原説詩髙祖之前漢書曰陸賈拜太中/大夫賈時時前稱說
詩書髙祖罵之曰乃公居馬上得之安事/詩書賈曰居馬上得之寧可馬上治之乎 侍講華光
之内後漢書曰劉寛字文饒典歴三郡温仁多/恕靈帝初徵拜太中大夫侍講華光殿 曼倩
敖弄公卿漢書曰東方朔字曼倩為太中大夫給事中/觀察顔色直言切諫上常用之自公卿在位
朔皆敖弄/無所為屈 文舉愛才樂酒張璠漢記曰孔融字文舉/拜太中大夫雖居家失勢
賓客日滿其門愛才樂酒嘗歎曰坐/上客常滿尊中酒不空吾無憂矣 魯丕道藝深眀
詳諸儒相/論議注 嵇康風姿清秀晉書曰嵇康字叔夜風姿/清秀髙爽任真與魏宗室
[102-36a]
婚拜中/散大夫 朝賀待以師禮謝承後漢書曰陳囂字子公/拜太中大夫年七十每朝賀
帝待以師/𫝊之禮 致仕秩與卿同見門亦施/行馬注 定官名興禮
漢書曰賈誼遷太中大夫奏為漢興三十餘年天下/和洽宜改正朔易服色立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乃草
具其/儀法 増蠲逋負還流人宋史曰韓忠彦拜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上用其言數
下詔蠲天下逋負盡還流人而曽布為右相惡其忠直/敢言多不協言事者助布排忠彦以欽聖欲復廢后為
忠彦罪降為/太中大夫 原使南越尉佗稱臣漢書曰陸賈使南/越賜尉佗印為南
越王卒令佗稱臣奉漢約歸報/命髙帝大恱拜賈為太中大夫 會東郡盜賊請降續/漢
書曰耿純字伯山以威信著於衛地遣使拜太中大夫/使與大兵會東郡聞純入界盜賊九千餘人皆詣純請
[102-36b]
降大兵不/戰而還 行風俗多所舉稱漢書曰蓋寛饒為太中/大夫使行風俗多所舉
稱貶黜奉/使稱意 在朝廷數上便宜續漢書曰梁統字仲寧/拜太中大夫在朝廷數
陳便宜以為當今法令既輕下/姦不勝宜重刑罰以遵行舊典 召見宣室對得失漢/書
曰王嘉字公仲為長陵尉鴻嘉中舉敦朴能/直言召見宣室對政事得失遷太中大夫 徵詣眀
堂問治亂又曰武帝初臧綰請立眀堂以朝諸侯不能/就其事乃言師申公於是上使使束帛加璧
以安車蒲輪迎申公問治亂之事對曰為治者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是時上方好文辭見申公對黙然然
已招致即以/為太中大夫
  諫議大夫一
[102-37a]
原杜氏通典曰諫議大夫秦置諫議大夫掌議論無常
員多至數十人屬郎中令至漢武帝元狩五年始更置
之後漢增諫大夫為諫議大夫後漢書曰來歙父仲哀/帝時為諫議大夫誤矣
亦無常員二漢並屬光祿勲韋彪字孟達上疏曰諫議/之職應用公直之士通才
譽正有補益於朝者今或從徵/試輩為之不宜也自後無聞矣後魏亦曰諫議大夫北
齊有七人屬集書省後周地官府有保氏下大夫規諫
於天子盖此其任也隋亦曰諫議大夫置七人屬門下
省煬帝廢之唐武徳五年復置屬門下王珪為諫議大/夫嘗有諫論太
[102-37b]
宗稱善遂詔每宰相入内平章大計必使諫官隨入與/聞政事 貞觀十七年太宗問諫議大夫禇遂良曰舜
造漆器禹彫其俎當時諫者十有餘人食器之間苦諫/何也對曰彫琢害農事纂組傷女工首創奢淫危亾之
漸漆器不已必金為之金器不已必玉為之所/以爭臣必諫其漸及其滿盈無所復諫上然之龍朔二
年改諫議大夫為正諫大夫武后臨朝垂拱二年特置/匭四區共為一室列於朝
堂令正諫大夫補闕拾遺等一人充使知匭事每日有/所投書至暮即進天寳九載改匭為獻納至徳元年復
改為/匭後又置諫議大夫屬中書延載元年山人武什方/拜正諫議大夫平章事
開元以來廢正諫大夫復以諫議大夫屬門下凡四人
掌侍從規諫至徳元年九月制諫議大夫論事自今以/後不須令宰相先知乾元二年四月兩省
[102-38a]
諫官十日一上封事直論得失無假文言冀成殿最用/存沮勸大厯七年二月其四員外内供奉不得過正員
數貞元四年五月分為左右/各四員其右諫議隸中書省 初學記曰百官志諫議
大夫秦官也漢初不置至武帝始因秦置之無常員皆
名儒宿徳為之隸光祿勲漢武改郎中/令為光祿勲光武增議字為
諫議大夫置三十人屬光祿勲魏依漢氏而晋宋齊並
不置五代史百官志云梁陳亦置北齊依後魏集書省
置諫議大夫七人隋門下省置七人唐因之減置四人
 増宋史曰宋門下省置左諫議大夫左司諫左正言
[102-38b]
各一人同掌規諫諷諭凡朝政闕失大臣至百官任非
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違失皆得諫正國初雖置諫院
知院官凡六人以司諫正言充職而他官領者謂之知
諫院正言司諫亦有領他職而不預諫諍者 事文𩔖
聚曰元豐正名左右諫議大夫為諫垣之長專言責焉
左隸門下省右隸中書省靖康元年詔臺諫天子耳目
之官宰執不當薦舉當出親擢立為定制建炎三年詔
諫議大夫不隸兩省别置局於後省之側許與兩省官
[102-39a]
相見議事以登聞鼔院隸焉紹興二年詔中書門下後
省諫院官吏並依舊赴三省内原置局處使職 續文
獻通考曰金諫院無所屬設左右諫議大夫皆正四品
元諫院掌規諫遺闕左右各立諫議大夫眀諫議屬臺
省不設此官
  諫議大夫二
原方正 忠謇漢書曰孔光字子夏經學尤眀匡衡舉/孔光方正為諫議大夫 謝承後漢書
曰虞承字叔眀拜諫議大夫雅性忠謇在朝堂犯/顔諫爭終不曲撓散俸祿賑給諸生言徳無比 清
[102-39b]
慎 諒直司馬彪續漢書曰周舉字宣光梁商表為從/事中郎商疾甚帝問遺言對曰臣從事中郎
周舉清慎髙亮可諫議大夫數謝承後漢書曰傅翻字/君成轉諫議大夫天性諒直 陳讜言武帝常嘉之
 獻頌 眀經王褒獻聖主得賢臣頌拜諫議大夫/ 下韋元成事詳後謙遜接人注
増置印 請紙唐大歴十二年諫議大夫薛之輿奏諫/官所上封章皆機宻每進一封須門下
中書兩省印署文牒則有奏人且先知請别賜諫院印/以免漏泄至太和九年始置諫院印 白居易與元稹
書曰僕為諫官月請諫紙/詩曰月慙諫紙二百張 劇飲 壊麻唐書曰陽城/為諫議大夫
未肯言韓愈作爭臣論譏切之城不屑方與二弟延賓/客日夜劇飲客欲諫止者城揣知其情强飲客客辭即
自飲滿醉仆席上不能聽客語居位八年人不能窺其/際及裴延齡誣逐陸贄張滂李充等帝怒甚無敢言城
[102-40a]
曰吾諫官不可令天子殺無罪大臣乃約拾遺王仲舒/守延英閣上疏極論延齡罪申直贄等累日不止聞者
寒懼城愈勵帝大怒召宰相抵城罪順宗方為皇太子/為開救得免 帝欲相延齡城顯語曰延齡為相吾當
取白麻壊之哭於廷帝/不相延齡城之力也 原論得失 陳讜言漢書曰/王吉字
子陽為諫議大夫是時宫室車服甚盛外/戚貴寵吉上疏論得失 下詳諒直注 乗髙車
止靈臺東觀漢記曰郭丹字少卿從師長安買符入函/谷關慨然歎曰丹不乗使者車不出此關既至
京師嘗為都講更始二年為諫議大夫持節歸南陽自/去家十三年果乗髙車出關 三輔決録曰第五頡字
子陵為諫議大夫洛陽無主人鄉里/無田宅寄止靈臺中或十日不炊 増改祕書 仍
直舎唐書曰張薦貞元時擢諫議大夫兼史館修撰方/裴延齡用事中傷俊良薦將疏其惡延齡知之言
[102-40b]
於帝曰諫議論朝政得失史官書人君善惡不可兼乃/改薦祕書少監 宋史曰元祐元年王巖叟言近旨兩
省諫官出入各異户勿與給事中中書舍人通實欲限/隔諫官不使在政事之地恐知本末數論列爾尋詔諫
官直舍/仍舊 奉朝請 聞奏事宋史曰慶厯三年田況言/諫爭之臣不得日奉朝請
臣在諫院每聞一事皆諸處采問比及論列或至後時/今若令諫官日奉朝請則可以日聞朝廷之事矣詔每
日赴内朝避金史曰髙汝礪為諫議大夫時遇奏事臺/臣亦令迴 汝礪上言國家置諫議以備侍從盖欲周
知時政以參得失今與諸侍衛之臣旅進旅退殿廷論/事初不得聞乞自今以往有司奏事諫官得以與聞從
之/ 原天子納善 好事從遊漢書曰貢禹字少翁元/帝徵禹為諫議大夫數
虚己問以政事時年榖不登禹奏言宫室制度從儉省/天子納其善言 又曰揚雄字子雲以耆老久次轉為
[102-41a]
諫議大夫以疾免復召為諫議大夫家素貧嗜/酒人希至其門時有好事者載肴酒以從游學 持節
南陽 作賦東觀上詳乗髙車注逵常璩華陽國志曰/李尤字伯仁賈 薦尤有揚雄之才
眀帝召入作東觀辟雍徳陽/諸觀賦銘遂拜諫議大夫 召入作賦 從幸為歌
上詳作賦東觀注宫漢書曰王褒字子淵為諫議大/夫褒從獵所幸之 觀為歌頌論者以為淫靡不急
謙遜接人 質樸守正漢書曰韋元成字少翁以父任/為郎常侍騎少好學修父業尤
謙遜下士出遇知識步行輒下從者與載送之以為常/其接人貧賤者益加敬由是名譽日廣以眀經擢為諫
議大夫朴又曰夏侯勝字長公為諫議大夫給事中勝/為人質 守正簡易亡威儀見時誤謂上為君相字於
上前亦以/是親信 増可兼起居 與言得失唐書曰李讓夷/字達心開成初
[102-41b]
起居舍人李褒免文宗謂李石曰褚遂良以諫議大夫/兼起居郎今諫議誰歟可言其人石以馮定孫簡蕭倣
李讓夷對帝曰讓夷可也議又曰宋璟神龍初為吏部/侍郎中宗嘉其直令兼諫 大夫内供奉仗下與言得
失/ 茍指朕過又曰徳宗唐安公主道薨帝悼之甚詔/厚其𦵏時姜公輔以諫議大夫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諫曰即賊平主必歸𦵏今行道宜從儉以/濟軍興帝怒謂陸䞇曰唐安之𦵏令累甓為浮圖費甚
寡約不容宰相關預茍欲指朕過耳贄/曰公輔官諫議職宰相獻替固其分也 原朝夕論思
 出入討議 耳目之官 獻納之地白/帖 何武賢良
徵 孔光經學舉漢書曰何武字君公王音舉武賢良/方正徵對䇿拜諫議大夫 下詳方
正/注 増賜食㕔編次 垂拱殿伏奏宋史曰陳彭年真/宗時為右諫議大
[102-42a]
夫兼祕書監詔就賜食㕔編次太宗御集輔又曰孔道/輔眀道二年為右諫議大夫會郭皇后廢 率諫官孫
祖徳等十人詣/垂拱殿伏奏
  諫議大夫三
増得體宋史曰田錫字表聖太平興國間釋褐居諫官/即上疏極言時政眞宗時上御覽三十卷御屏
風五卷上對宰相稱錫得爭/臣之體即日擢右諫議大夫 知體金史曰髙汝礪字/巖夫章宗時為左
司即中一日奏事紫宸殿時侍臣皆迴避上所御凉扇/偶墮案下汝礪以非職不取以進奏事畢上謂宰相曰
髙汝礪不進扇可謂知體/矣未㡬擢為左諫議大夫 出為郡漢出諫官為郡守/蕭望之為平原太
守上疏曰陛下憂人出諫官為郡甚大惠也所謂憂/末而棄本朝無正人則不知過國無達士則不聞善
[102-42b]
問廷爭唐書曰劉栖楚為右拾遺敬宗立視朝常晏數/游畋失徳栖楚極諫遂頟叩龍墀血被面帝動
容揚𬒮使去栖楚曰不聽臣言臣請死於此有詔慰諭/後諫官對延英帝問向廷爭者在邪以諫議大夫召之
 旌直臣宋史曰竇偁字日章太宗尹京時為判官時/賈琰為推官偁不樂其為人太宗嘗宴諸王
偁琰與會琰言矯誕偁叱之曰巧言令色心獨不媿乎/上愕然因罷會出偁為彰義節度判官太平興國六年
遷左諫議大夫進參知政事上謂偁曰汝何能臻此偁/曰陛下不忘舊臣太宗曰非也卿能以公正責賈琰朕
旌直/臣爾 原安集關西華嶠後漢書曰鄭興更始立/拜為諫議大夫使安集關西 稱
行天下後漢書曰江革少孤奉母避亂採拾以為養母/殁赴聘官諫議大夫既而謝病歸元和中天子
思革至行詔長吏歲時存問致羊酒以終厥/身如有不幸祠以中牢巨孝之稱行於天下 増見卿
[102-43a]
延英唐書曰鄭覃為諫議大夫穆宗不䘏政事數荒昵/覃與崔郾等廷對極諫帝不懌顧宰相蕭俛曰是
皆何人俛曰諫官也帝意解乃詔覃曰閣/中殊不欵款後有為我言當見卿延英也 屈居諫議
又曰栁公權為學士與周墀同對論事不阿墀為懦恐/公權益不奪帝徐曰卿有爭臣風可屈居諫議大夫
 更日供奉又曰戴胄拜諫議大夫/與魏徵更日入供奉 軒軒甚得又曰/孔戣
字君嚴累擢諫議大夫條上四事中人劉希光受賄二/十萬緡抵死吐突承璀坐厚善逐為淮南監軍太子舎
人李涉知帝意投匭上言承璀有功不可棄戣得副章/不肯受面質讓之涉更因左右以聞戣劾奏涉結近倖
營㒺上聽詔斥涉峽州司馬宦寵側目/人為危之戣獨自以適所志軒軒甚得 以髙節擢又/曰
髙元裕字景圭為右補闕敬宗視朝不時稍稍决事禁/中宦豎恣放大臣不得進見元裕諫曰今西頭勢乃重
[102-43b]
南衙樞宻之權過宰相帝頗悟換侍御史/士皆相賀李宗閔髙其節擢諫議大夫 不辱吾筆
宋史曰程琳字天球以右諫議大夫兼御史中丞/宰相張知白大器之當除命喜曰不辱吾筆矣 以
戒貪進又曰王旦執政凡所薦人皆人未嘗知諫議大/夫張師徳兩詣旦不得見意為人所毁以告向
敏中為從容眀之及議知制誥旦曰可惜張師徳敏中/問之旦曰累於上前言師徳名家子有士行不意兩及
吾門狀元及第榮進素定但當静以待之耳若復奔競/使無階而入者當何如也敏中啟以師徳之意旦曰旦
處安得有人敢輕毁人但師徳後進待我薄耳敏中固/稱有闕望公弗遺旦曰第緩之使師徳知聊以戒貪進
激薄/俗也 諫議尚左又曰吕端以右諫議大夫拜參知政/事歲餘左諫議大夫宼準亦拜參知
政事端請居準下太宗即以/端為左諫議大夫立準上 故事入直金史曰楊伯/仁世宗時為
[102-44a]
諫議大夫金故事諫官詞臣入/直禁中上閔其勞免其入直 愚而不正又曰世宗/時張汝霖
為御史大夫將陵主簿髙徳温大收稅户米逮獄汝霖/具二法上時徳温有女在宫掖世宗責其顧狥汝霖跪
謝上顧左諫議大夫楊伯仁曰臺官不正如何伯仁對/曰罪疑惟輕故具二法上請在陛下裁斷耳且人材難
得與其材智而邪不若用愚而正者/上作色曰卿等皆愚而不正者也 是益兩參政宋/史
曰王安石在臺閣侍從時每為人言唐太宗令諫官隨/宰相入閣最切於治道後世所當遵行也及入司政事
而孫莘老李公擇在諫職熟聞荆公此論遂列奏/請舉行荆公乃曰是又益兩參知政事矣不許 惟
喜諫議得君後魏書曰張普惠為諫議大夫任城王澄/謂普惠曰不喜君得諫議惟喜諫議得君
 原眀洛水必不入楚國先賢𫝊曰陳宣字子興拜諫/議大夫建武十年洛水溢出城門
[102-44b]
校欲築塞之宣曰昔周公卜洛以安宗廟為萬世基水/未嘗入城門今數為災異人主之過不可解塞之無益
昔王尊尚修巳以禳災異況朝廷/乎固知水必不入言絶而水退也 諫幻人不宜設謝/承
後漢書曰陳禪字紀山拜諫議大夫永寧元年西南夷/撣國王獻樂及幻人熊吐火自支解易牛馬頭眀年元
㑹作之於庭安帝嘗與羣臣共觀大竒之禪獨離席舉/手諫曰昔齊魯為夾谷之會齊作侏儒之樂仲尼誅之
帝王之庭不宜設此尚書陳忠劾奏禪廷訕朝/政請下禪獄詔勿收左轉為元菟候城障尉也 増未
嘗不循序而進宋史曰徐俯字師川為司門郎建炎初/致仕鄭湛胡直儒汪藻等薦於髙宗遂
以為諫議大夫中書舎人程俱言俯以前任省郎遽除/諫議自元豐更制以来所未有考之古今非陽城种放
未嘗不循序而進願姑/以所應者命之不報 展盡厎藴凡二百餘奏唐書/曰魏
[102-45a]
徵事太宗日益親或引至卧内訪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盡底藴無所隠凡二百餘奏無不剴切當帝
心者由是拜尚書/右丞兼諫議大夫 居職七日上事六十章宋史曰張/舜民字芸
叟徽宗立擢右諫議大夫居/職方七日上事已六十章
  諫議大夫四
增詩唐杜甫贈鄭諫議詩曰諫官非不達詩義早知名
破的由來事先鋒孰敢爭思飄雲物外律中鬼神驚毫
髮無遺恨波瀾獨老成 武元衡送張諫議赴闕詩曰
詔書前日下丹霄頭戴儒冠脫皂貂笛怨栁營煙漠漠
[102-45b]
雲愁江館雨瀟瀟鵷鴻得路爭先翥松桂凌霜貴後彫
歸去朝端如有問玉門關外老班超 王建寄韋諫議
詩曰百年㸔是暫時間頭白求官亦未閑獨有龍門韋
諫議三徵不起戀青山 宋王安石送鄆州知府宋諫
議詩曰盛世千齡合宗工四海瞻天心初籲俊雲翼首
離潜徳望完圭角儀刑壯陛亷徐鳴蒼玉珮盡校碧牙
籤綸掖清光注鑾坡茂渥霑文眀誠得主政瘼尚煩砭
右府參機務東塗賛景炎廟謨資石畫兵略倚珠鈐坐
[102-46a]
鎮均勞逸齋居養智恬謳謡喧井邑惠化洽蒼黔進律
朝章舊疏恩物議僉通班三殿邃徙部十城兼首路龍
旗盛提封虎節嚴頒春回紺幰問俗卷彤襜舟楫商巖
命熊羆渭水占治裝行入覲金鼎重調鹽
原箴後漢崔寔諫議大夫箴曰於昭上帝迪茲既哲匪
於水鑒惟人是察處有誦訓出有旅賁木鐸之求爰納
遒人各有攸訊政以不紛昔在大禹拜承昌言癸辛暴
戾虐及於天逮於周厲慢徳不蠲煦煦胥讒人謗乃作
[102-46b]
不顧厥愆是討是格庶𩔖不堪流之彘宅防人之口譬
諸防川豈不速止潰乃潺湲潺湲尚塞言擁為賊黙黙
之患用顚厥國諫臣司議敢告執翼
增論唐韓愈爭臣論曰或問諫議大夫陽城於愈可以
為有道之士乎哉學廣而問多不求聞於人也行古人
之道居於晉之鄙大臣聞而薦之天子以為諫議大夫
人皆以為華陽子不色喜居於位五年矣視其徳如在
野彼豈以富貴移易其心哉愈應之曰是易所謂恒其
[102-47a]
徳貞而夫子凶者也陽子在位不為不乆矣聞天下之
得失不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為不加矣而未嘗一言
及於政視政之得失若越人視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
喜戚於其心問其官則曰諫議也問其祿則下大夫之
職也問其政則曰我不知也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
  通議郎朝議郎/儒林郎 承議郎/承務郎 承徳郎/宣徳郎 承直郎/通直郎
  朝請郎/給事郎 朝散郎/徵事郎 文林郎/承奉郎 承事郎/從仕郎 宣義郎/修職郎
  廸功郎/將仕郎 修職佐郎/登仕佐郎 廸功佐郎附登仕郎/將仕佐郎 議郎
[102-47b]
  童子郎/士
原杜氏通典曰通議郎隋置散官隋文帝於吏部别置/通議朝議朝請朝散
給事承奉儒林文林等八郎武騎屯騎驍騎遊騎飛騎/旅騎雲騎羽騎八尉其品則正六品以下從九品以上
上皆為郎下皆為尉散官番直/常出入使監校至煬帝皆罷唐改通議為奉議郎顯/慶
制縣公出身/正六品上叙 増宋有金元眀無 原朝議郎承議郎
並隋置散官唐因之顯慶五年八月制郡公/出身以正六品下敘 増宋無
朝議郎有承議郎金元眀俱無 承徳郎承直郎承徳
郎金所更定承直郎古無此階宋崇寧二年置承直郎
[102-48a]
以下七階換舊制選人七階金正七品上曰承徳郎下
曰承直郎元為正六品眀正六品初授承直郎陞授承
徳郎 原儒林郎承務郎儒林郎隋置散官盖取前史
儒林傳之義唐因之承務郎唐置盖因隋尚書省二十
四司承務郎之名也 増宋至眀俱有金從七品上曰
承務郎下曰儒林郎元為正七品眀從六品初授承務
郎陞授儒林郎儒士出身 原宣徳郎隋置散官唐因
之 増宋政和間避宣徳門改為宣敎郎金元無眀正
[102-48b]
六品内宣徳郎吏才幹出身 原通直郎隋置三十人
盖採晉宋以來諸官皆有通直謂官髙下而通為宿直
者也因此為名唐因之 増宋自通直郎以上係陞朝
官金元以後無 原朝請郎隋置散官盖採晋宋齊梁
陳並有奉朝請為名唐因之顯慶制侯出身/正七品上敘 増宋有
金元以後無 原文林郎隋置散官盖取北齊文林館
徵文學之士以充之義唐因之 増宋至眀俱有 承
事郎古無此階宋元豐更官制以承事郎為狀元及第
[102-49a]
宰相任子之初官金正八品上曰文林郎下曰承事郎
元為正七品眀正七品初授承事郎陞授文林郎儒士
出身 原宣義郎隋置游騎尉散官唐改為宣義郎盖
取梁宣義將軍之名顯慶制男出身/從七品上敘 増宋有金元無
眀正七品内宣義郎吏才幹出身 原給事郎徵事郎
承奉郎隋置散官唐因之 増宋無給事徵事元豐更
官制以承奉郎為執政任子初官金從八品有徵事郎
元為從七品眀改為徵仕郎 從仕郎金置從八品上
[102-49b]
曰徵事郎下曰從仕郎元為從七品眀從七品初授從
仕郎陞授徵仕郎 修職郎廸功郎宋所更定金元無
眀正八品初授廸功郎陞授修職郎 修職佐郎廸功
佐郎眀從八品初授廸功佐郎陞授修職佐郎 原登
仕郎唐置 將仕郎隋置散官唐因之自通議以下今
並為文散官 増續文獻通考曰宋政和年間改登仕
郎為修職郎改將仕郎為廸功郎以從政修職廸功郎
易通仕登仕將仕郎其通仕登仕將仕三階係奏補未
[102-50a]
出官人金復置正九品上曰登仕郎下曰將仕郎元為
從八品眀正九品初授將仕郎陞授登仕郎 登仕佐
郎將仕佐郎金大定十四年增置從九品上曰登仕佐
郎下曰將仕佐郎元為從八品眀從九品初授將仕佐
郎陞授登仕佐郎杜氏通典唐散官自五品依本品衣/服而無禄俸不朝會自六品以下黄
衣執笏於尚書省分番上下兩番以上即便隨番許練/通時務者始得參選武徳令職事髙者解散官次一階
不至者為兼職事卑者不解散官貞觀十一年改令職/事髙者為守職事卑者為行其次一階依舊為兼與當
階者皆解散官官階相當無行無守其子孫用廕皆依/散官其後𩔖例分錯難可悉舉乾封元年正月制内外
[102-50b]
官九品以上加一階一品以上加二階八品以下更加/勲轉乾封以前未有泛階應入三品皆以恩舊特拜入
五品者多因選敘計階至朝散大夫以下奏取進止每/年量多少進敘餘依本品授官若滿三計至即一切聽
入乾封以後始有泛階入五品三品領正續文獻通考/宋初省臺寺監之官特以寄祿皆不 本職神宗元豐
三年始按唐六典肇新官制凡省臺寺監領空名者一/切罷去而易之以階文階自開府至將仕為二十四
金郎階比舊少朝議朝請朝散朝奉承議奉議通直宣/義徵事給事承奉從仕從政修職廸功諸名而承徳承
直承務承事徵事從仕登仕將仕皆金所更定也勑元/四十二階自一品至五品為宣授六品至九品為 授
勅授則中書署牒宣授則以制命之一品至五品者服/紫六品至七品者服緋八品至九品者服緑 眀會典
散官自榮祿大夫至登仕佐郎九等十八級有初授陞/授加授以歴考為差在京文職初授散官春秋𩔖題或
[102-51a]
遇覃恩槩與陞授惟考滿仍舊洪武二十六年定凡白/身人入仕并雜職人等初入流者與對品初授散官任
内歴俸三年初考稱職與陞授散官又歴俸三年再考/功蹟顯著者方與加授散官若考覈平常者止與初授
凡封贈文官散官如上階特進榮祿大/夫光祿大夫之𩔖非特奉旨者不與
  議郎
原令說尚書續漢書曰桓榮字子春少學長安習歐陽/尚書上召榮令說尚書甚善之拜為議郎
 使祠陵廟益部耆舊𫝊曰李尤字伯仁為議郎安帝/寢疾使尤祠陵廟肅慎齋潔辭祝俱羙上
疾有/瘳 徳行髙妙東觀漢記曰黄瓊字世英以/徳行髙妙公車徵拜議郎 篤行
清苦謝承後漢書曰石苞字延博為諸/生篤行清苦學五經徵拜議郎 秩比六百石
[102-51b]
漢舊儀曰議郎郎中秦官也議郎秩比六百石特徵/賢良方正敦朴有道第公府掾試博士者拜郎中也
議郎十二人又曰議郎十二人不屬署不直事/侍御史遷補博士諸侯王郎中令 孔光
眀經學漢書曰孔光經學尤眀/年未四十舉為議郎也 召馴有志行東觀漢/記曰召
馴字伯春以志行稱郷里號之曰徳行恂恂/召伯春以眀經學有志行能講論拜議郎 甄宇以
儒學拜又曰甄宇字子晉/以儒學拜議郎 張承以方正拜魏志曰張/承字公先
少知名以方/正拜為議郎 劉淑諸儒之表謝承後漢書曰劉淑字/仲承舉賢良方正對䇿
十二科為天下諸/儒之表擢為議郎 趙享質禀純粹晉起居注太康中/詔曰議郎趙享質
禀純粹思議通濟學之有舊方/欲敘授而得此薦意常念之 吳良疏薦為議郎後/漢
[102-52a]
書吳良傳東平王蒼上疏薦良顯宗以示公卿曰前以/事見良鬚髮皓然衣冠甚偉夫薦賢助國宰相之職蕭
何薦韓信設壇而拜不/復考試今以良為議郎 蘓章髙第為議郎後漢書曰/蘓章少博
學能屬文安帝舉賢良/方正對䇿髙第為議郎
  童子郎
原謝亷通經後漢書曰左雄奏徵海内名儒為博士使/公卿子弟為諸生有志操者加其俸祿汝
南謝亷河南趙建年始十二各能通經雄/並奏拜童子郎於是負書來學雲集京師 伯達試經
魏志曰司馬朗字伯達年十二試經為童子郎監試者/以其身體壯大疑朗匿年劾問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長
大朗雖穉弱無仰髙之風損年以/求早成非志所為也監試者異之 六品子弟晉要事/曰咸康
[102-52b]
七年尚書僕射諸葛恢奏恭皇后今當山陵依舊公卿/六品清官子弟為挽郎非古也豈有牽曵國士為之役
夫請悉/罷之 委貌冠都布衣續漢書百官志曰輼車拂挽/為公卿子弟六卿十人挽兩
邊白索幘委貎/冠都布衣也
  士
原能治上官周書曰人生成人能/治上官謂之士人 使不辱命論語孔/子曰行
已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也 通古今辨然否白虎通曰通古/今辨然否謂之
士/ 無生得貴由士而起又曰王者太子亦稱士何舉/從下升以為人無生得貴者
莫不由士起是以舜時稱為天子必先試於士故士冠/禮云天子之元子猶士也案士冠禮鄭注曰元子世子
[102-53a]
 也無生而貴皆由下升賈疏曰天子之元子雖四加與/十二而冠其行事猶依士禮也故云猶士也元子尚不
 得生而貴則天下之/人亦無生而貴者也
 
 
 
 
 
 
[102-53b]
 
 
 
 
 
 
 
御定淵鑑𩔖函卷九十七